自制教具的几点心得

2024-11-03

自制教具的几点心得(共9篇)

自制教具的几点心得 篇1

自制教具的几点心得

吉林省洮南市聚宝乡中学

霍佳春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课堂上经常要用到各种教具。尤其是从工作出发2005年,我开始从事初中物理教学,更是离不开教具。虽然有国家统一配备的教具和实验器材,但还是有无法满足课堂的情况存在。为了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我开始尝试自己制作一些教具。在教具制作方面也有一些心得,在此与广大教师交流、分享。

一、自制教具的大体流程:

教学实践→想法→构思→设计制作→完善→使用→反馈→改进

教具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所以制作教具的想法往往源自课堂教学的需求。也只有明确需求,才能设计并制作出合理实用的教具。

二、自制教具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教学需求,注重使用效果。

教具是教学的辅助工具。大多数教具的作用,都是把抽象的原理、规律变成形象的展示。这符合中小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能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提高教学效率。这就决定了教具设计的方向:直观、形象地展示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

设计时要避免出现干扰视线或思路的因素。比如颜色,以简单而不单调为上过分追求美观,往往画蛇添足。

2、关心社会发展,关注科技前沿。

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教学要关心社会发展,辅助教学的教具也要与时俱进。设计一个既能有效辅助课堂教学,又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教具。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习知识,还能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的趋势。可以说是一举两得。2012年我制作的“太阳能烟囱模型”,用于初中物理《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课的教学,从知识技能、情感及价值观两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完善设计思路,扩大使用范围。

还是以“太阳能烟囱模型”为例。设计之初,我的目的只是用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课的教学。随着设计构思的完善,我发现这个教具还应用了一些初中物理知识,只需要添加简单的器材(电吹风)就可用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课的教学,甚至不添加任何器材,就可以辅助演示《内能的转移和转化》。

由此,我想到其他自制教具是否也有尚未开发的用途呢?怎样才能开发出更多用途呢?其实也不难做到。只要在构思和设计过程中,想一想这个教具应用了哪些知识(包括其他学科)?是否可以为该知识的教学提供帮助?如果可以需要作怎样的改动?这样改动会不会对最初目的造成不良影响?如有影响有没有解决的办法?按照这个思路,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制教具的应用范围。

4、遇到难题不退缩,转变思路解困局

设计和制作教具过程中,对华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时需要转变思路,换一个方向往往会“柳暗花明又一村”。2008年,我制作“多普勒效应演示器”时,被“音频发生器”难住了。电子电路的设计、元件的来源都解决不了,求助修理家电的师傅也帮不了我。后来尝试利用直流电动机与扬声器串联,也不行,响度不够。想来想去还是从目的着手,转变思路寻找解决办法:需要的是单一频率的声音。很多儿童玩具能发声,在这个范围里找!结果很快就解决了——玩具电子琴。

解决问题的途径往往有多个,只要不执着于某一个,总能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5、关注学生反馈,听取多方意见。

自制教具在使用过程中要多关注学生的反馈情况,同时多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最后根据反馈情况作适当的完善或改进。

从教十几年来,我制作并使用的教具大约有三十几个,其中获省级优秀奖一个,地区级和市级一等奖多个。但最大的收获,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给我带来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让我对自制教具越来越感兴趣,促使我不断探索开发新的教具。

我觉得自制教具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弥补已有教具的不足,还可以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希望有更多的教师能参与进来。

自制教具的几点心得 篇2

讲台是教师的舞台, 教师要想把这台戏唱好, 必须预先进行创作、设计。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设计是一个不断改进、日趋完善的过程。

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

在赏识教育中, 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 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 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卑微者。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 学生才有了安全感, 才能充满信心, 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 才可能敢于提出问题, 敢于质疑。这样, 就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 促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 即亲其师, 信其道。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 这种气氛的建立需借助一些手段, 如温柔的目光、亲切的抚摸、殷切的希望, 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使学生更加依赖老师, 从而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 这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

二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 一个数学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

在数学课中, 如何体现数学学科的人文性, 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 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 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 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 尊重需要, 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 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在教学平行线时, 利用多媒体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起欣赏, 当可移动平行线呈现在学生眼前时, 我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未知的知识了!我适时地提出:“你们想问平行线什么呢?你们还想了解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 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3. 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数学之中, 也就是“融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 有了它, 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理解佳境。

三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罗森塔尔效应实验表明, 教师给学生自信, 学生就会有很高的成就。教师对学生的相信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这样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老师, 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 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 而教师的作用, 就是要唤醒学生的自信。

四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 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 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 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 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 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 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2. 注重实践, 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那么, 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 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 只有在实践中, 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得到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 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 推荐给学生阅读。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 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理解和思考把感情表达出来, 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3. 在生活中学数学

“让数学走进生活, 在生活中学习数学。”一直以来,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数学离我们很近。这样, 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成了孩子们应用数学的地方。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眼里有资源, 心里有数学, 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五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科学地评价每一个学生。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 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 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

评价不是为了证明, 而是为了发展。淡化考试的功能, 淡化分数的概念, 使“考、考、考, 老师的法宝, 分、分、分, 学生的命根”这句流行了多少年的话成为历史。

评价学生应该多几把尺子。尺子就是评价的标准、评价的工具。如果用一把尺子来量, 肯定会把一部分有个性发展的学生评下去。

评价中应遵循“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的原则。学生在这种只有更好的评价激励下, 会不断地追求, 不断地探索和攀登。这才是评价的真正目的。

有关自制玩教具的几点心得 篇3

一、加强业务学习,改变教师观念

以往大家总觉得玩具、教具是幼儿园应该配备的,只要硬件跟得上,教学和游戏就能很好地开展。一个较高教育价值的自制玩教具,除了要具有良好的设计元素、巧妙的设计方法,玩教具的教育设计策略和玩教具的教育措施也是玩教具教育价值的重要保证。自制玩教具的教育设计要能充分发挥教育优势,要根据幼儿发展需要和教育需要加以巧妙设计,有效利用其教育因素开展教育活动,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通过讲座,提升了我园教师对自制玩教具的认识,在玩教具的设计中融合现代教育理念,帮助幼儿自我学习,了解了玩教具是玩中学、教中玩的工具,从而教师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

二、组织教研,确定玩教具的评价标准

为了让教师更直观地了解自制玩教具特点,多次去参观学习他园的经验,并带回大量的新信息、新理念、图文资料等。组织教师观看教研,共同探讨和完善自制玩教具的评价标准。针对玩教具的“可玩性”“安全性”“创新性”“精美耐用”“教育功能”等方面多次研讨,使教师在自制玩教具的过程中不断反思与改进,设计能力得到加强。在日常的教学中,发现某些自制玩教具立意新颖,较好地体现了玩教具的评价标准。将玩教具投放到区角中,让幼儿在游戏中检验自制玩教具的有效性。

三、在教育实践中针对性地设计玩教具

我园自制玩教具大致是根据五大领域的发展目标设计的,有明确的学习内容。在语言教学活动中,针对幼儿思维发展的直观行动性、具体形象性的特点,与之相应的图片形象结合。如“拼图小台历”,教师利用台历的连续性,采用连环画的形式,满足了幼儿的语言讲述和创编故事的多种需求。在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还具有可操作性和开放性。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各种直观层面的玩教具设计有助于展示抽象的科学原理,帮助幼儿感知理解其中的科学道理。如“音乐瓶”,教师根据音阶的高低,在废旧的药瓶内装入不同量的水,幼儿轻轻击打时,可发出不同音阶的声音,可用于音乐教学和科学探索活动中。在数学教育活动中,直观层面的替代性设计能帮助幼儿进行数概念的学习。如“瓶盖棋”既是直观性的操作教具,又具有替代性,可代表各种实物及数量等,有助于幼儿从直观层面入手进行抽象的数量关系的学习,同时可以还促进幼儿思维水平的发展。

经过不断交流和总结,我园教师在玩教具的结构设计上有了更大创新。根据《小蝌蚪找妈妈》这一故事情节,设计了“多变布绒玩具系列”,此玩教具融知识性、操作性、趣味性、多功能性、观赏性为一体,加深了孩子们对青蛙特征的了解及蝌蚪演变青蛙的过程,使故事更富有趣味性,使孩子们玩起来爱不释手。

四、加强安全意识,严把设计、选材、制作、使用关

我园针对玩教具的安全性有很严格的监督制度,当安全与教学要求发生矛盾时,安全始终是放在首位的。无论这个玩教具多么有教育价值、多么惹人喜爱、用途多么广泛,安全性可以否定它的一切。

在投放玩具之前,我们会对它的设计意图进行检测,是否考虑了使用者的年龄段,能否与操作能力和体力等发展相适应。从选材和制作上看它是否结实、耐用、卫生;有没有尖锐的东西可能误伤到幼儿;不可使用过小的珠子,以免幼儿吞食或造成窒息伤害。当幼儿首次接触玩教具时,教师都要操作演示,确保幼儿安全有序地进行游戏,把可能发生伤害的危险降到最低限度。

五、节约资源,发挥材料的适宜性

我园自制玩教具的选材大都是因地制宜。教师们利用业余时间,寻找低碳环保的材料或改造利用废旧物品,做到了节约资源、充分发挥材料的适宜性,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如对于小班幼儿则提供一些生活中接触过的,有一定操作经验的材料,弥补了游戏中材料的不足,从而改善办园条件。此外,对于保护环境、从小培养幼儿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更重要的是,这些材料大多是低结构的,幼儿能在无限的想象空间中巧用材料,发挥幼儿的创造力。

六、开展自制玩教具评比活动,促进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发展

在园内开展自制玩教具评比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交流研讨的平台,使我园教师自制玩教具方面有了跨越式的发展。2007年我园主动协助市教委承办全市幼儿园自制玩教具评选活动,不仅为各地的教师搭建了学习與交流的平台,使自制玩教具能不断改进和完善,而且更好地服务一线教学。我园积极参加河南省自制玩教具大赛,其“中多变布绒玩具系列”并被推荐参加全国幼儿园自制玩教具大赛,获得好成绩。这对我园教师是个很大的鼓舞,坚定了我们将这个活动做好、做下去的决心。

暑假关于兼职的几点心得 篇4

——作为一名铝合金工人

我已经交代过,我暑假到我叔叔家去做兼职了,总的来说,这名兼职做得还是极其不成功的,但是我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因为我认为我懂得了一些关于人在职场中工作的一些道理,我认为,这些道理在我以后的生活中,也将发挥巨大的作用,我们总说,人生太长,我们不足以谈论以后,但是人在生活中积累的那些道理,不就是这么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的吗?

对于我开始到这里来工作的前几天,我还是比较满意的,我认为我还是做到了一个新来的职员所必须做到的。对于领导提出的要求,我不论大小,我都予以实行,就算是叫我去扫地,我也会很开心的去做,并且乐于去了解一个陌生的环境,我想去更深的去了解这个环境,比如我刚开始来的时候到处转,希望早点熟悉一些东西都是放在哪的,我去仔细的弄清楚那种钉子都是放在哪的,我努力的去看看每个人都是怎么工作的,希望能学到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对于自己拿手的蒙纱窗,我更是努力做到最好,并且对未来抱有美好的希望,我希望我通过这一系列的锻炼,使我强健体魄,使我的思维更加敏捷,或者说,使我的数学更好一点吧,也希望能有一点的鼓励,但是最后都没能实现,这一点还是比较遗憾的。我几乎可以很肯定的说,对于每一个刚刚进入职场的人来说,可能我这还算不上什么职场吧,几乎每个人都是这样的,都对未来抱有美好的希望。如果一开始就死气沉沉的,那么这个人还有什么希望可言呢,当然,可能大都数人都和我一样吧,到最后也对工作慢慢的失去了兴趣,开始为自己的懒惰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吧,这可能就是大多数人都默默无闻的原因吧。时间可真是厉害,慢慢的磨掉人们的各种激情,有多少人,曾今怀着各种的理想走进办公室,可是由于时间的冲刷,慢慢的,激情啊,菱角啊,都被磨平了,就像我以后的那几天里,天天坐在自己的床前,天天看爱情公寓,我明明知道外面有事情可做,可我就是有各种各样的借口,比如说外面在下雨啊,外面人手够了啊,你去了那些学徒就没事情可干了啊,拿些都是借口,我实际上是对于自己缺少自信,不敢去面对,其实哪里没有失败呢,我知道自己是因为那次画墨事件而变得对自己没有自信,我不想被别人说,一个高中毕业的人,居然连个小学毕业的人都能搞定的事情都做不了,其实,到最后我也有点懒了,因为外面那些事情确实不能激起我的兴趣了,就算是说来锻炼我的身体,我除了在外面晒晒太阳好像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了,还是在里面看看爱情公寓比较舒服,又加上对我的手机比较感兴趣,于是我就有理由了。其实我应该明白,失败对于一个人来说的确是太平常了,我怎么可以对一些失败就那么的宽容呢,我应该清楚,失败对于一个人来说的确是常事,我要以一颗平常的心来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考验,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颗消极的面对失败的心,我那个时候应该面对失败就算应该怎么去做,我应该好好的去拉铆钉,穿好皮条,对于一些要求准确性的活儿,我可能的确有一点难以挑战,但是我相信,经过慢慢的锻炼,我应该对自己有一些自信吧,有时候我躺在床上我就想啊,你说有多少人是和我一样的呢,曾经的满腔热情,随着失败,慢慢的丢失了。我觉得,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工作的过程,我们在一开始迈入这个校园的时候,也有梦想,也有期待,但是梦想越大,期待越大,随之带来的失败,失望也就越多,又有多少人能够忍受呢?人们只知道那些成功者成功时候的高兴,荣耀,却往往很难体会到他们为之而付出的艰辛,有多少日子里,他们为自己的前途而迷茫,为自己的成就在黑暗中哭泣,我记得感动中国人物中有个人说,没有在黑夜中哭泣的人,就不足以谈论人生,是啊,人们生活中总会遇到困难,在黑暗之中,往往是他们最脆弱的时候,他们常常为了自己而哭泣,我相信在中国的很多人,都应该有相似的经历吧。特别是对于那些有伟大理想的人,更是这样。就拿周恩来来说吧,他在法国时,好像是,曾经为了自己的前途而痛苦不堪,那个在小时候就曾经说为了中国崛起而读书的孩子,现在正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痛苦的徘徊着,如果不是怀着高远的理想,他哪会这么痛苦呢,我相信,一个能够到外面出国的人,在自己的家乡,那一定是非常了不起的,没有人会瞧不起他,只要他想,我不是已经混得很好了吗,他这种痛苦就会一扫而光,可是就是因为他不肯放弃自己心中的那份理想,他虽然很痛苦,可是却异常坚定,那就是永远也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后来我们确实也可以推测,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是没有放弃自己心中的理想的,终于,他实现了自己小时候的理想,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怀着凌云之志非常简单,但是要去坚持它却非常困难,有很多人应该从小就怀着崇高的理想,可是他们却在痛苦之中崩塌了。

举个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例子来说吧,就说那个我提到的兵子,我可以看出来,他原本也是一个对生活有着强烈希望的人,他会开车,会自己拉活,会设计,就我看来,似乎我叔叔会的他基本都会干,但是我在与他交谈的时候发现,他现在对于生活只有胡思乱想,而没有实际行动,他已经30多岁了,却没有结婚,天天和一个网上认识的女朋友聊天,也不知道他们谈得这么样,天天想着他姐姐结婚了给他送上一辆新轿车,但是想想也不可能啊,谁有这闲钱,还天天和小孩子一样的完设计游戏,我不知道这有什么好玩的,特别是对于一个本该结婚的人来说,而且我还听说,他以前因为玩游戏太久,好像是三天三夜吧,结果患上了重症肌无力,导致眼球不能转动了,而且我也看不出他对于生活有什么详细的打算,我只知道他打算活得这么样,却丝毫没有谈及到该这么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我认为,他应该是整天活在自己的梦里面吧,也许对于一个男人来说,30多岁了还没有结婚确实也算一个比较的的打击吧,也许是因为一些别的事情,慢慢的使他渐渐的失去的对生活的奋斗的动力了吧。

我想,我不能这样啊。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啊,我一定不能和那些人一样,虽然我知道,生活中是有一些事情是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的,所以要把力气用在对的地方去,不然,失去热情也是不可避免的。比如说清朝的没落吧,这就要从乾隆时期说起,那时候正处于冰川运动的较缓和的时候,冰川慢慢的后退,所以在乾隆时期,就比较风调雨顺,没有什么大的天灾,而这段事期过后,就是冰川运动比较剧烈的时候,再加上这个时候又有一场巨大的火山喷发,引发了全球性的气候变冷,中国的小麦颗粒无收,以后的中国由于气候变化的原因,一直气候不正常,连年发洪水,削弱了清朝的实力,这个时候英国有有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率先从气候变化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资本掠夺是必然的,于是中国必然就成为了他的目标,再加上清朝当时混乱的婚姻制度,近亲繁殖十分频繁,使得皇帝的身体十分的虚弱,种种原因,使得大清国慢慢的走向衰落。这些原因,在当时是无法知道的,就算那个时候的皇帝一心想拯救清朝,也是很难的。

初中化学教学的几点心得 篇5

荣昌县石河中学朱巧

【摘要】时代在进步,教育的改革是必然的趋势。通过多年的初中化学教学和对于新式教育的深入理解,我意识到教学改革的迫切性,在此,将我多年的心得与大家共享。新的初中化学教育的精髓就是:掌握双相的教育,即老师和学生的思想是交互的,而不是老师像喇叭一样的放出声音,学生就像录音机一样的硬记录下来!

【关键词】心得

时代在进步,教育的改革是必然的趋势。通过多年的初中化学教学和对于新式教育的深入理解,我意识到教学改革的迫切性,在此,将我多年的心得与大家共享。

我的教学构想分为两个部分:

一、教师篇

1、备课准备

作为一个合格的老师,如何将备课做好,这一点是所有的教学基础。备课是展示教师个性化创造过程的真实记录,同时也是一个老师的实力的一种体现。是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仓库”。可以为老师和学生提供最根本的帮助。传统的备课强调的是“以教学大纲为本”,脱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当新一轮课程改革把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时,我们的备课也该有更新的突破,才可以满足我们的教学需求。作为工作在教育前线的教师必须冲破传统的清规戒律,以崭新的教学设计代替传统的教案。

教学设计要具有时代性和挑战性,这样才可以真正的教育学生,让学生学到知识。只有当备课的准备融入教师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这样才可以在课堂上游刃有余。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

意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感、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然后设计出真正关注学生充分发展的教学策略。同时,要跳出只看待课本的的圈子,引导学生领悟教材的精华,把教材用活,让学生学活。

2、教育模式的改正

教育的思想应该不要在局限于书本的条款。教育应该是双向的,但是,在新的条件下,我们的教育模式应该体现在创新和灵活的方面。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运用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化学学科的情趣,带领学生去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巨大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通过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广泛收集化学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地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引导学生注意化学学科知识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实验法、谈话法、调查法、文献法等对学习方法,使学习从被动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进行自主式、研究性学习,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教学媒体,走进了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教师在现在的教育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是达到创新的一大法宝。初中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

果从化学课的起始年级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那么,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这样才可以真正的利用学生自身的本能来学生,达到真正的掌握。以下是我十年来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

3、重视实验

化学应该是一门动手性很强的学科。在化学实验中,不但可以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东西,更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好方式。因为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培养兴趣,了解知识的重要性,把握好重点。做到学以致用,理论结合实际!要做到这些,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首先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同时,在老师的演示下,学生自已实验时兴趣较高,这就很利于教学的开展,同时,为了避免学生动手的盲目性,教师要因势利导,把单纯的兴趣转化成对学习知识的乐趣,成为学习的动力。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指导他们分析实验现象,书写实验报告。

(2)为学生多创造动手参与的条件

教师应多为学生创造一个动手参与、动脑思考的课堂气氛,尽可能地将一些演示实验变为学生的小组实验。还可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提出改进实验的思路和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化学课的兴趣。并且在实验的时候,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

让他们在实验的过程中找到知识点,不足点。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有动手能力。这是在新新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点!

(3)实验应该要有目的性要明确

现在很多学校,在进行实验的时候,重视的只是一个很不起眼的结果。其实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老师应该让学生感受的是在实验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的东西。

让学生学会在实验当会思考,学到解决的思路。这种思路是自己独立设计完成的,不是老师给的;这些思考是很必要的,但也不是老师强行灌输的,而是学生自己找到,并且提出解决的。这才是我们实验的目的,也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把握的!

(4)教师教学语言表达要有吸引力,感染力。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表达形式上的艺术美是一很重要的基本教学能力,其中教师讲课的语言感染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生,效果尤其明显,语言风趣,讲解生动,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技能这是一位初中化学教师应有的一项基本功。

语言的魅力就是在于让你的事物变的更加的有美感。教师拥有这样的能力,对于教学的提高是十分的有利的!

二、学生为主体

何为主体?

主体的含义就是要求,所有围绕在其身边东西,所有的工作的努力

都是针对它而进行!

学生为主体,就是要求老师无论做什么样的教学,都应该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要做到学生为主体,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有强烈的求知欲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我们可以依次开展这样的活动来达到这样的要求:

(1)多实验,多实践,放手让学生去做。

理论的学习是很枯燥的东西,如果学生没有感受到化学学科的魅力所在,那有如何可以主动的去学习和探索?

老师在学生中强行的灌输,这样会让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更加的反感。每天面对抽象的知识,死记什么混合,分离,鉴别,化合价等等,这样的结果只是导致培养的学生都是一些高分,但是低手的学生。

因此,我们为了真正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就可以让学生大胆的做有关的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在失败和成功中寻找到答案!

这种放手让学生参与的做法激励了学生积极思考的意识,增强了化学实验思维能力,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变被动、机械的学习为主动灵活的学习,学生动手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们普遍反映这种实验解题比过去只按书本背几种混和、分离、鉴别、加什么

试剂、有什么现象的死背硬记更有意义;做这样的实验,不但觉得学得开心,而且知道怎样做,做后记得也牢,同时也改变了过去实验只能按课本“照方抓药”,个别人动手大家观看的现象。

2、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把握帮助学生提高对知识点的突破,引导学生突破难点和知识分化点,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这是提高学生能力的又一关键。因为只有在让学生理解透了知识点,还有难点,这样,他们才能够主动的学习新的,和这些有关的东西。并且因为有过成功揭开难题的经验,他们的兴趣将更加的浓烈,学习更有信心!

并且在对于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重点授以方法,让他们多练,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出公式、规律,对于零碎的化学知识,教师帮助总结。这样有助于学生记忆及掌握,不至于使学生感到为难,从而使他们的学习兴趣不减。

由上面的的一些看法,我真正的感受到,新的初中化学教育的精髓就是:掌握双相的教育,即老师和学生的思想是交互的,而不是老师像喇叭一样的放出声音,学生就像录音机一样的硬记录下来!正确,灵活的教学方式是我们在教育的时候应该大力倡导的!

并且,由于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时代,许多新的教育工具也在产生,我们应该多学习,多运用,为学生找到一条更好的学习之路!

参考文献:

1、《开启学生的心灵》(美)FrankSiccone(美)Lilia Lopez杨韶刚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多元智能教学的艺术——八种教学方式》

David Lazear 吕良环等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成为反思型教师》(第2版)

(美)Timothy G.Reagan等沈文钦译

4、《成功教学的策略》(美)C.M.Pelletier李庆等译

5、《培养中小学生的创造性——理论与实践》(美)Mervin

D.Lynch,Carole Ruth Harris著胡清芬 陈桄译

6、《初中教学方法》(美)Kenneth D.Moore

读《学哲学 用哲学》的几点心得 篇6

“>读《学哲学 用哲学》的几点心得2007-02-16 10:38:2

5读《学哲学用哲学》的几点心得

我热烈祝贺李瑞环同志《学哲学用哲学》一书的出版。瑞环同志是一位有着广泛影响的高层领导同志。他几十年学用哲学的珍贵记录和亲身体会的结集出版,是必然会受到哲学界、理论界注目的大事,是会对广大干部和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提高素质、做好工作,发生广泛而强劲的推动作用的大事。

我拿到本书没有几天,还没来得及读完全书,深入消化,只能就初读的学习心得,谈一点体会。

第一点,是就哲学工作说的。

我们党是有着一贯提倡学哲学的优良传统的党。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发动 的真理标准大讨论,解放思想,拨乱反正,使哲学观念的变革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迩来在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哲学界一面为此进行工作,一面又蓄势待发,酝酿着如何把我国的哲学发展到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度。瑞环同志的著作为哲学界吹来了一股强劲的清新之风,提供了深化哲学原理的生动范例。

例如,瑞环同志强调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是我们的命根子,能否坚持关系到一切工作的成败。由此,在书中几处都集中阐发了群众观点,说“群众最可敬,群众最可爱,群众最可怜,群众最可畏”。只有像他那样强调学原理用原理,身体力行,持之以恒,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才能对原理有独到的理解和体会,补充丰富和深化其内涵,道人之所未道。也只有对群众观点的深刻而独到的理解,才能做到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对群众观点的这种理解和当今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原则,也是一脉相通的。

书中还有许多关于发展认识、理论的条件和方法的宝贵论述和体验,对我们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有重要价值的启示和教导。

其次,书中瑞环同志在长期的领导工作中把哲学运用到了解决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等方面范围极为广泛的问题上,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而且必须进入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起到指明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和它们发展方向的作用。我们应该以此为榜样,并从中吸取智慧,把哲学广泛运用到生活、工作的各方面的实际、实践,有的放矢,而不能像有些人囿于哲学“行业”的小圈子,争论不休,孤芳自赏,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使哲学工作自我封闭,自我萎缩。另外,瑞环同志的文章、讲话,哲学道理深入浅出,思想活泼,语言生动,不说空话、套话,而不是“浅入深出”,故弄玄虚,是我们改进学风文风的一个学习榜样。

第二点,是说对理论工作的意义。

书中有一题目中“注意研究特殊性”。其中一节讲到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问题。瑞环同志认真学习领会并应用,发挥了毛泽东关于认识事物最重要的就是认识事物的特殊性的论断。他在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的一大创造时,指出比起过去我们的计划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它的特殊性,而这个特殊性究竟是什么,我觉得现在并没有完全认识和把握。这是1996年说的,已经过去将近十年,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正处在艰苦的攻坚阶段,有些重要问题还有待突破,关键还是对这一特殊性在认识上理论上的突破,需要理论工作者认真深入探讨和加以解决。

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它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特殊性问题,它是社会主义,但又有中国特色,具有很大的特殊性,而它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建设又都有由总的特殊性所规定的一系列的特殊性问题,而更下一层次 的具体问题,也复如是等。这一连串具特殊性的问题群,大概占据着我们理论研究的主要部分,而都是要由中国人自己从理论到实践上独立解决的。书中的一系列结合实际事例的有关论述,对我们在解决这些关系到国家民族发展命运的问题上,有着重要的普遍的意义。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上的理论创新,借鉴瑞环同志关于要掌握住研究事物特殊性为中心,把握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的结合实际的论述、体会,用之于解决问题的实际,可以说抓住了要害,对理论界的工作有重要意义。

第三点,也是我想着重强调的一点,是本书的出版对推动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素质,实现时代任务的作用和意义。

本书开宗明义就从理论、实际、个人进步的意义三个方面,全面论证了全党学哲学的意义。它强调党的领导,特别是高级领导者,都应该是努力学习和

热情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都要把哲学作为一门基本课程;不懂哲学的领导者就不可能是一个清醒的领导。它以历史经验证明,全党哲学水平的提高能够极大地推动党的事业的蓬勃发展。

全书说明,他是学哲学、用哲学的“身体力行”者,也是以大量事实和实例说明其必要性重要性的“现身说法”者,又是以此结出的累累果实的“实效见证者”。因此本书对学哲学、用哲学的必要性就有了极为生动的说服力、极为现实的感染力。

提高英语教学的几点心得 篇7

一、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 在我国, 英语的讲授和学习大部分通过课堂进行, 不像我们学习自己的母语时有自然的语言环境。而将多媒体手段应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 就会解决这一难题。

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的厌倦情绪, 大多源于教师简单枯燥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能够自如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便能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 改变枯燥乏味的课堂气氛,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记忆课文, 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 是最好的老师, 也是学习的动力。据此, 我在英语教学中大量制作教学课件、从网上下载相关的图片、视频等, 将抽象的课文内容变成形象的画面, 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促进了课堂教学。

在英语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降低教学难度。既可以缩短教学时间, 提高学习效率, 增强记忆效果, 又可以为学生创造一定的外语环境, 提高学生感知的自觉性,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都参与活动, 把英语教学变得更生动、更形象, 不仅有助于学生不通过翻译手段来理解所学内容, 而且促使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 加深学生的印象, 强化学生的语感。这样, 便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 大幅度增加学生接触英语和使用英语的机会, 有利地促进了英语知识的巩固和英语语言习惯的形成。因此,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

二、英语教师的各种素质对英语教学起重要作用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 应具备多方面的素养。

1. 语言准确。

在这一点上, 对英语教师的要求比对其他英语工作者的要求要高得多, 因为教师是要将知识授予学生的。教师的英语不准确, 学生的英语必不准确, 以讹传讹, 遗患无穷。同样教师对学生英语的错误也不可放任纵容, 特别是书面作业, 更要一丝不苟地批改。

2. 知识丰富。

教师仅有书本知识是不行的, 但没有书本知识就算不上一个好教师。读书不仅可以增长知识, 丰富自身, 提高修养, 读书还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乐趣。作为英语教师, 应养成多读书、读好书、也读杂书的习惯, 真正成为“博学之士”。英语课本知识涉及方方面面, 和各学科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有了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 对英语课堂教学会有很大帮助的。作为英语教师还应具有丰富的电脑知识, 这对于教学课件的制作非常有帮助。能熟练地操作电脑, 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做出非常理想的教学课件, 促进英语的教学。

3. 行为模范。

教师要为人师表, 不仅应“言传”, 还要“身教”, 以自己的行为做学生的楷模。教师在课堂上讲一些低级庸俗的笑话, 在课堂上攻击贬低其他教师, 都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榜样”作用, 应尽量避免。

4. 幽默感。

教师不是喜剧演员, 但有一点幽默感对教学显然是有益的。在课堂上, 幽默的语言可以感染学生, 使课堂气氛紧张中有松弛,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5. 不偏不倚。

教师对所有的学生应一视同仁, 公平对待, 师生关系中不能分远近亲疏。教师因某些原因与某些同学交往多一些, 与另一些同学交往少一些, 这无可非议。但不能因此而表现出好恶, 特别是在考试评卷等方面。

6. 满腔热情。

英语教师要精力旺盛、满腔热情地投入教育工作。应当热情开朗、朝气蓬勃。性格内向的人某些科目可以教好, 如逻辑学、语言学等, 但教人用英语交流就勉为其难了。因此, 性格外向、长于交流的人更适合做英语教师。

三、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在非智力因素刺激下, 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在知识掌握、智力发展和学科能力的提高等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启迪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核心。

1. 转变教育观念, 是学生接受创新教育的前提。

转变教育观念不应当是一个空泛的概念, 而应当具有具体的内涵。学生学习的兴致应由传授性、继承性转化为探索性、创造性;教师应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向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方法上既要有中国特色, 又要广纳国外先进经验。这些方法都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思想品德为出发点, 真正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

2. 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习兴趣是学生接受创新教育的保证。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培养创造型人才, 就必须建立起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课内外要采用肯定性和鼓励性评价方式来激励学生, 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 要注意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因此, 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关爱学生, 信任学生, 尊重学生, 师生间形成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 使学生身心愉悦, 有安全感, 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心理。在这种情形下, 学生才会思维敏捷, 才可能去探索、创造。

3. 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教学的机会, 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空间。

加强课堂讨论, 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疑惑是学生的本能, 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沉闷, 创新又从何谈起呢?教师每讲一个问题都要给学生留出讨论的余地, 通过学生的说, 能及时地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促进学生创新。将英语游戏引入课堂, 在游戏中按照学生的想象力、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 在课堂上开展group work, team work, pair work等教学活动,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谈论、评价、反馈、倾听, 激励、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们课下搜集相关的内容知识, 互相展示, 扩大知识面, 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4. 重视学法指导, 培养自学能力是学生接受创新教育的关键。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优化教育的重要原则。古人云:“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不教是为了学生养成一辈子自学的能力。”未来的文盲, 不是没有知识的人, 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此, 指导学生选择准确的学习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透析渐变构成的几点心得 篇8

渐变是一种规律性很强的形的变化。渐变的程度在设计中非常重要,渐变的程度太大,速度太快,就容易失去了渐变所特有的规律的效果,给人以不连贯的感觉和视觉上的跃动感。反之,如果渐变的程度太慢,会产生重复之感。因此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设计时应考虑好渐变的骨式变化,让它既有规律性很强的节奏感,又有连贯一气的韵律美感。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思维匮乏、行动能力差、思路不集中等症状,针对这些经常出现的问题,我总结了一些办法,来改善这些问题。

1.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1.1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学生只有对学习活动持主动态度,才会使自己的思维活动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思维也才能具有创造性。在解答问题时,启发、鼓励学生采取一些新的思路或方案,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创造思维。

1.2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在创造思维活动中,发散思维起主导作用。发散思维具有灵活性,独特性和流畅性。灵活性能突破习惯思维的限制,使人产生新的构思,提出新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当然也不能忽视聚合思维的培养。

1.3发展学生创造想象能力

创造思维需要创造想象的参与。创造想象对于各种创造活动都极为重要。也是学生的创造性活动所必须的。教师应在课堂教学及其他教育轰动中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与自然现象,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2.启用新的教学方法

2.1旧有经验联系法

我首先应用了经验联系法,从生活中常见的渐变事物入手,讲解渐变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视觉现象,和透视一样,具有近大远小、近宽远窄的视觉感受,同时具有空间的延伸感。使大家集思广益积极的去回忆生活中什么事物具备渐变的特征,例如:音乐运用渐变使音阶从弱到强,或从一个音阶渐变到另一个音阶;教材中层层梯田由近到远、由大到小的渐变;语音室内电教器材有大到小的渐变;还有同学们在放学的路上,路旁的树木由高到底的渐变;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大地由暗到亮染上一片金黄的色彩的渐变,等等,都给我们带来有顺序、有节奏的形式美感。

2.2提问法

进一步使用提问法进一步进行引导,这些学生回忆出来的事物中,哪些事物属于大小渐变,哪些渐变属于方向渐变、位置渐变、形状渐变和颜色渐变。在这些问题中,除了形状渐变以外,其他种类都理解的比较到位。形状渐变属于旧有经验与科学概念发生了消极影响,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虽然从字面理解两个不同的基本形从一个形自然地渐变成另一个形。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实际应用的时候常常不知如何下手。不知道怎样从一个形体向另一个形体转变。这是渐变学习中的一个瓶颈。解决的办法是多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使学生对知识点先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通过演示手法讲述如何一步步从一个事物渐变到另一个事物的具体过程。

2.3鼓励、打压,鼓励法

设计相应的实训项目,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训练,使学生在勾勒草图过程应用形式规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思考比较快,但不认真研究的同学,进行打压方法,对于自信心较弱,但愿意思考的同学,进行鼓励方法,从整个项目的思考来说,采取否定之否定的方法,也就是先鼓励、打压,最终鼓励的教学方法。

2.4手把手教授法

另外加强草图辅导工作,采取手把手教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重点及难点内容;

2.5以快带慢

由于有些难点内容不容易理解,出错率较高,要多进行分析总结;在学生中间采用以快帮慢的学生教授学生的方式,既提高了快同学的表达能力,又帮助了慢同学,对接受能力过慢的学生还要进行耐心细致的个别辅导,直到化解难点内容为止。

3.设计过程

3.1课内实践

多媒体内讲完渐变的理论基础后,根据内容要求,让学生进行本构成形式的训练,以草图的形式快速地把这一构成形式表达出来。

3.2课外实践

课下在生活中去提取素材,找到自己的感受,然后回到课堂进行资料整理,运用所学的构成的相关知识,去表现这种感受,从而学会如何去创造形象。

3.3项目教学过程

让学生进行课程任务训练,根据构成的相关的知识点去完成课程任务,此课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并且与实际设计紧密相关,这样就训练了学生的实际操作的能力。1)将学生分为每六人一组,布置任务,明确要求。2)绘制草图。要求每位学生都对渐变内容进行素材分析和整理,小组讨论画出草图,每位学生独立尝试各种造型方法,再通过讨论找到最佳的草图意向(必要的时候由教师进行适当提示和启发)。每位学生都要先找老师审阅草图,草图通过才能进行最终的作品绘制工作。3)最终绘制出符合要求的平面构成作品。4)评论分析。通过以上三个教学环节,使学生摆脱了以往依赖书本,完全地模仿别人的作品,而没有真正地掌握实际设计的方法,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得不到提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平面构成的设计语言,即设计方法和程序,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结语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对于学生心理状态的了解和拿捏,通过不同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使每个同学都有了不同程度上的提高,教学相长,我在教学的同时也在不断总结经验,评价各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并不断向教研室内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自己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伟,刘媛媛,顾万方.《平面•构成•设计》.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2] 郑美京.《二维设计基础》.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跨越式跳高的几点心得 篇9

遂宁市船山区永兴镇联盟学校 陈小龙

摘要:跨越式跳高是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重点教材之一,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跳跃能力,发展速度、力量、协调等身体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

关键词:跨越式跳高 探究 裁判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跨越式跳高教材是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重点教材之一,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跳跃能力,发展速度、力量、协调等身体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但是跨越式跳高这一简单的运动项目却得不到学生的重视,本人认为学生是否有兴趣参与到体育学习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先行设计,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成为孩子们运动的乐园,多增设一些体育比赛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坚韧的意志品质,树立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本人在实践教学中认真钻研、虚心请教,致力研究一套能够对学生有积极帮助的跨越式跳高教学策略。

二.研究方法

(一)、教育行动研究法

在七年级1—2班(所教班级)的体育教学中大胆创新,尝试这套教学策略,经过观察,总结实践效果。

(二)、问卷调查法

经过实践操作,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该种教学模式的感受,为 今后进一步改进或完善提供根据。本次问卷共发放61份,有效问卷61 份

三、.跨越式跳高学习模式产生的基础

(一)、尝试、体验性学习

儿时一群小伙伴开始流行跨越式跳高的比赛游戏,随意2—3人一组,拿上一根长绳子就可以进行了。一组利用绳子席地而坐,采用耳朵,头顶,头上一拳、两拳,直臂等作为高度标准,另一组进行跳高,直到某一高度全部淘汰或最后一个高度跳过,两组进行轮换。儿时的游戏让我记忆犹新,仿佛就像昨天的事情一样。

在跨越式跳高教学中我将儿时的游戏方法引进课堂,在向学生初步示范、讲解后,将学生分成6个组,每组4—5人(我所任教的班级人数为40位以内),按男女生分组进行抽签,两个组相互结合进行跨越式跳高的比赛游戏,分出胜负再进行相应名次的对决。这种方法很好的让学生在学习跨越式跳高技术之前充分的尝试、体验,加强自身对跨越式跳高技术动作的认识,同时奠定了后面学习跨越式跳高技术的欲望。

(二)、前辈的经验传承

非常庆幸,毕业后遇上了几位德高望重、业务精湛的老教师,从他们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教学方法与经验。例如:斜皮筋教学法、双皮筋教学法、组合跳高架的教学方法等等。

(三)、“分工式”协作学习经验的积累

在研究跨越式跳高学习模式之前,在短跑、掷实心球、山羊分腿腾跃等教学项目都先后试验了“分工式”协作学习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和经验。

四、跨越式跳高学习模式实践操作步骤

结合前辈的经验、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以及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教学策略:小组跳高游戏——技术性学习——分工式协作——小组跳高比赛——自主协作考核。

(一)、小组跳高游戏

分组:将每班按男、女生进行分组,利用长绳进行两组轮换的跨越式跳高游戏。

高度的设计:学生坐姿耳部、学生坐姿头顶、学生坐姿头顶上一拳、学生坐姿头顶上两拳。

轮换方法:每一高度每人三次机会,完成所有高度后比成功的人数。

(二)、技术学习:

将男、女生分为四组,采用分组同时的组织形式。在教学中利用节拍式助跑提高学生助跑的节奏;利用斜向皮筋(前高后低)纠正摆动腿技术动作;利用双皮筋(加大横向宽度)帮助学生改进起跳腿外旋的技术动作;利用组织跳高架加大练习密度,同时便于教师指导以及学生间的相互观摩和交流。此外在每一节课加入腿部力量练习和身体协调性练习。

(三)、分工式协作

第一、“分工式”协作学习的自述定义:在初步规范教学的前提下,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在体育学习、练习及竞赛中,按照不同的分工需求,轮换进行角色的互变,相互协作、相互服务、相互促进,以提高学生综合体育能力,拓展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方式。第二、跨越式跳高“分工式”协作学习的“角色”分工为主裁判员、记录员、丈量员、扶竿员(两名)、技术分析组。

第三、“分工式”协作学习的具体操作步骤为:第一步,通过技术的学习,在学生较好掌握跨越式跳高技术的前提下,并能够说出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培训“分工”(包括裁判和指导)技能,例如:主裁判员、记录员、丈量员、扶竿员(两名)、技术分析组的工作方法和技能;第二步,通过教师的引导、设计确定不同的“角色”分工,指导分组进行讨论分配工作;第三步,根据“分工”各负其职认真工作、技术分析组提示指导,分组进行探究学习。教师巡回检查各个“角色”的工作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帮助不断完善,提高工作能力和跨越式跳高的运动技能。

(四)、小组跳高比赛:

根据“分工式”协作学习所记录的成绩进行能力分组,分组进行跨越式跳高比赛,推选出本班跳高的男、女生冠军。

(五)、自主协作考核

通过前期的“工作“表现,学生推选考核裁判员,在教师的指导监督下进行跨越式跳高考核。

五、学生的反馈情况

(一)、学生对跨越式跳高教学策略的兴趣反映(见下图)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了和从前一样兴趣提高了0%20%40%60%4%14%81%80%100%学习跨越式跳高后兴趣的变化情况主动性的关键。从调查结果反映出,通过本套教学策略学生对跨越式跳高这一原本比较枯燥的运动项目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跨越式跳高的兴趣。

(二)、学生对跨越式跳高技术的跨越式跳高技术了解情况95%90%85%80%75%70%78%83%88%93%了解程度(见下图)

助跑节奏对于跨越式跳高的起跳起着关键性作用,摆动腿技术和起跳腿技术对于过杆起着调节性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学生对技术的理解,提高跳跃能力。明确摆动腿是由屈膝摆动过渡到直腿明确起跳腿外旋上提过杆明确助跑最后几步节奏应该加快明确落地应该缓冲从统计结果反映出学生通过学习较好的掌握了跨越式跳高的技术要点。

(三)、学生考核结果:以七年级为例,参照初中体育课考核标准做为评分依据(见下图)

从学生考核成绩的等级可以反映出这套跨越式跳高教学策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跳高成绩,教学效果明显。

(四)、学生对跳高的组织、裁判知识和能力的自评(见下图)

在学习跨越式跳

七年级跨越式跳高成绩等级情况4%20%76%优秀(90分以上)及格(60-74分)良好(75-89分)不及格(60分以下)跨越式跳高裁判知识、技能和组织能力自评组织能力得到了提高裁判能力得到了提高裁判知识得到了增强71%93%5 86%40%60%80%100%0%20%高技术动作的同时,注重加强学生对跳高的综合认识和素质,其中包括组织方面和裁判知识、技能等方面。从自评的统计结果反映出学生在跳高的组织、裁判知识和能力这几个方面有了较强的自信。

(五)、对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协作和探究能力的调查统计(见图表)

本人认为体育锻炼学习在提高技学生间相互交流、协作和探究能力的变化能、增强体质基础上,也要加强共同参与者的相互交流、协作和探究能力,正19%3%78%所谓“三人行,必有吾师”,所以在日常的降低了有显著的提高没什么变化体育教学中我非常注重这方面能力的引导。从学生调查反馈可以说明“分工式”协作学习符合本教学策略的要求,对提高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和探究能力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六、结论

通过跨越式跳高教学策略的实践并结合学生的反馈,说明本人探索的跨越式跳高教学模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喜爱。

总之,跨越式跳高这套教学模式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还需要随着认识的提升和实践的总结来不断的完善和创新。

参考文献

上一篇:省特级教师巡回讲学学习心得下一篇:加强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