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谐校园的建议书参考材料(共12篇)
关于和谐校园的建议书参考材料 篇1
广大团员青年:
文明,是和谐校园形象的标题、个人修养的注语。为巩固武汉市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深入推进我校学生“知行行动”,形成校园文明风尚,促进同学们健康成长成才,共青团武汉商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武汉商学院第一次学生代表大会郑重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
一、文明礼仪从我做起,公共场合礼让有序。主动学习各类礼仪知识,积极倡导热情友好,知礼向善,在别人困难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在公共场合做到文明有礼,真正做到寝室文明、课堂文明、食堂文明,共同营造团结互助,和谐美好的校园生活环境。
二、文明环境从我做起,校园环境整洁有序。自觉行动起来,不一脚踩醒熟睡中的茵茵绿草,不信手折断小树鲜花的纤纤细腰,不用一张纸屑为校园描上一道白,不用一口痰水为校园抹上一层灰。不在干净的墙面上乱贴乱涂,不在光滑的桌面上随意刻画,不在校园内乱扔饭盒垃圾。积极参加美化净化校园环境活动,全面改善校园面貌,努力创造整洁优美,适合同学们学习生活的校园环境。
三、文明行为从我做起,文明校园和谐有序。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上课不迟到,不旷课,不早退,不沉迷手机,不沉溺网络,不打架斗殴,遵守公共场合秩序。不让一句闲话、一段铃声打破课堂的安静,不用一个脏字惊扰校园的文明。
四、文明习惯从我做起,健康生活洁身自好。关注青年的身体健康,积极参与校园“青春动起来”系列活动。不吸烟、不酗酒,为他人为自己营造一个无烟的生活环境。
五、文明活动从我做起,积极向上引导他人。参与文明活动,通过自身的文明引导他人的文明,共同为文明校园的创建贡献自己的力量,将文明礼仪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是支撑社会发展的基石,是复兴民族的希望。“成大事者必始于微小”,请大家携起手来,共同倡导“树文明礼仪之风,创文明和谐校园”的校园新风,用实际行动在充满生机活力的大学校园里谱写文明的音符、唱响文明的乐章。努力发扬勤于学习、严于律己、善于创造、勇于实践、甘于奉献的精神,为团旗添光彩,为商院做贡献,让青春在我校构建文明和谐校园的目标中焕发出绚烂的光彩!
关于和谐校园的建议书参考材料 篇2
校园文化是“学校中形成的特别的文化”[1]“校园文化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校园精神, 涵盖了反映学校风气与传统的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2]。校园文化是由学校的每一位成员, 一代又一代创造、奋斗留下来的物质的和精神的东西, 带有明显的学校个体的特殊性, 它全方位综合折射出校园精神的凝聚力、感染力和震撼力。
二、校园文化的作用
当前学校之间的竞争, 已从规模数量发展到文化质量的较量, 或者说, 已从表面的物质设施、教师与学生人数等方面的竞争, 转向更深层次的学校文化理念的竞争。校园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成为一个学校兴衰荣枯的决定性因素。优良的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体现, 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生健康人格, 发挥学生的特长, 发展学生的个性, 增长学生的才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抓手, 是学校发展的灵魂, 是凸显学校特色的旗帜。“先进的校园文化是建设现代化大学的客观要求, 是造就当代大学生全面成才的必然选择”[3]。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1. 虚实转化
校园文化代表一所学校文化的灵魂和核心, 体现了学校的精神, 包括校园文化观念、历史传统, 为大多数人认可和遵循的共同思想意识、价值观、生活信念、校风和学风。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思想、育人目标、育人环境、办学特色的综合体现。“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树立怎样的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4]。虽然校园文化的形式是抽象的、原则的, 但它存在于各种现象之中, 通过校徽、校训、校歌表达出来, 通过各种形式和学校氛围自然流露出来。一旦形成, “就能向校园的一切领域渗透 (而不仅仅局限于校园文化方面) , 时时刻刻作用于、渗透于现实之中.时时刻刻作用于、渗透于广大师生员工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之中”[5]。“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 切实领悟它的虚实互补、虚实转化和虚实统一”[6]。为优化育人环境, 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 形成有文化底蕴的具有学校浓厚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必须把学校的办学理念、指导思想、发展目标等内容纳入新生入学教育和新教师岗前培训中, 把对校徽、校训、校歌的学习理解、领会作为每个新生和新教师的必修内容。
文化既是可感的, 又是可物化的, 但对于具体的有生命的人而言, 它往往表现为一种气象, 它稳定而多变, 内隐又显现, 因此, 我们要对“让每垛墙壁都会说话”有全面的理解, 给学生呈现的文化并不是越多越好, 越细越好, 越浓越好, 有形的往往是有限的, 无形的则往往是无限的。建设积极有效的校园文化, 不仅需要我们有热情, 更需要我们对文化有理性的理解与尊重。
2. 前后贯通
学校传统是学校特色的灵魂, 是一所学校有别于另一所学校的文化特质。作为学校历史的文化积淀, 它深入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对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校园人产生巨大的教育作用。校园文化建立在学校传统基础上, 是一种精神传统的继承和延伸。特色校园文化的产生是一种不断强化、不断“学习”的过程, 更需要不断的创新。既要不断总结学校在发展、提高过程中的好传统、好经验, 又要与时俱进, 创造出更多符合实际、形式多样、富有效果的新内容。国内外历史名校深厚的文化内涵不是诞生在校长的话语里, 而是形成于其后的传承中。“从校训、校风到日常行为规范, 从校园的一草一木到教师的一言一行, 无不告诉学生从进校门的那一刻起就要知道学校的提倡与导向”[7]。因此,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 开辟新网页, 建立校史展览观, 一方面向师生员工介绍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实绩, 著名校友的照片和事迹, 激励学生“今天我以学校为荣”, 培养学生“明天学校以我为荣”。另一方面介绍现有的教授、名师和教学骨干的奋斗历程和成功业绩, 让学生以这些老师为榜样, 发愤学习, 努力奋斗。此外, 通过各种典礼仪式, 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升旗仪式、运动会上的宣誓仪式, 对形成校园凝聚力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教师要结合各时期的重点和学校的中心工作, 不断改进和提高它们的影响力。
3. 上下一致
校园文化以文化为载体, 着眼于精神建设, 直接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更多的属于学校管理的范畴。校园文化活动要有计划、有目的、有安排, 从学校到院系, 从领导到群众, 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整体工作的规划之中, 统筹考虑。学校领导要有效地利用环境, 通过激励手段, 把蕴藏在师生员工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掘出来, 使他们心情舒畅, 努力进取, 施展才能, 大显身手。组织师生员工展开课题研究和专题讨论, 围绕校园文化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探索校园文化的内涵、外延及其发展的规律, 用理论研究成果指导校园文化建设, 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在正确理性的指导下健康发展。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基本载体的院系, “在进行自身的文化建设时, 就必须反映和体现本院系的学科和专业的特色, 在学校共性的校园文化之下, 各院系之间形成差异化的、多姿多彩的、充满个性和生命力的独特文化”[8]。要做好教师、学生骨干的培养、培训工作, 通过他们的榜样和引导作用, 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形式, 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师生并重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 就是要坚持用大学文化所蕴含的人生信仰、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因素去引导和塑造师生。教师和学生既是大学文化的创造者, 又是大学文化的接受者。组织文化理念认为, 只有当其成员对它有深入思考和深刻理解后才能转化为自己的信念和自觉行为。因此, 校园文化建设更要体现对教师、学生两个群体的人文关怀, 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让师生心情舒畅, 激发出自内心的进取精神。正是基于这个思路, 一方面学校在提出“三个一切”为了学生成长成才的同时, 也要提倡“一切为了教师自主发展”, 发挥师生的积极性, 把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构想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理念。另一方面发挥教师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作用。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最易被接受的导向载体之一, 对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只有教师的参与, 才能真正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层次和科技含量。要继续积极组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增加校园文化活动的科技学术氛围。改变原来单纯学生组织、学生参加的现象, 鼓励更多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中来。特别是在课余活动、专题讨论活动中, 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学业指导, 扩大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率, 使校园文化活动真正实现教育性、群众性的功能。借鉴国外高校关于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要求, 可以奖励参与的教师以一定量的课时补贴, 并作为年底考核的依据。“最终形成‘学校以育人为本, 教师以敬业为乐, 学生以成才为志’的优良校风”[9]。
5. 软硬结合
大学校园文化硬件包括校园环境、建筑物、各种办公教学设施、社团组织、活动中心以及规章制度。软件包括校风、教风、学风, 教师、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学校管理运行机制。在学校建设发展上, 要软件硬件一起抓, 注重功能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坚持发展优先, 育人优先, 质量优先, 协调优先。我们构建的是和谐的校园文化, 不是绝对自由、混乱无序的无政府状态。要建立健全一整套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稳定性的校园文化制度,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学生的纪律规范, 并不断地在实践中加以完善。建立健全各种管理机制, 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同时, 在校园环境布置, 校园建筑特色, 校园绿化美化程度, 教学科研设备水平上进一步加大投入, 增添显示文化教育氛围的景观设施, 让每垛墙壁都会说话。
目前大学宿舍已成为学生一天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 是大学生生活、学习、休息的主要场所, 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窗口。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宿舍文化建设, 建立宿舍管理机构, 教师 (不单是学生工作系统的教师) 要深入宿舍, 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各方面情况。在宿舍区增设橱窗、黑板报、阅报栏, 组织以宿舍为主体的各项文体、竞赛活动, 发挥宿舍思想教育、人际交往、学习交流、文化娱乐、审美陶冶、自我管理功能。
6. 内外共融
文化是一个系统, 各种文化现象相互关联、相互联系, 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大学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其形成和发展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校园以外的各种社会影响越过有形的校园围墙, 作用于校园生活。而高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阵地, 也逐渐向社会开启窗户和大门, 以自身的丰富性、先进性和创造性的校园文化, 影响学校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 要利用校园内外的彼此交融、渗透, 把地方文化融入学校教育中, 融入师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行为中。一要把地方文化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目前一些高校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上, 存在重经济轻文化、与地方文化脱节现象, 没有真正体现区域文化特色的内容。一要以课内课外结合的方式, 使学生增加对地方文化的认知。二要实行开门办学、开放办学。走出去, 请进来, 利用各种资源, 让学生了解“包容会通, 敢为人先”的南通精神, 了解“全面达小康, 建设新江苏”的奋斗目标, 了解“长三角”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只有了解家乡, 才能热爱家乡, 才能树立建设家乡的理想。三要加强校际联合, 开展与兄弟高校的文化交流活动, 以提高学校在南通的形象。
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学校发展的作用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我们要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从中发现规律, 丰富内涵, 增强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5]傅进军.大学校园文化[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1.1.
[3]宋德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M].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6.8.
[4]祖国华.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1:3-4.
[6]袁炳飞.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山西教育 (教育管理) , 2008-3:29-30.
[7]刘红霞.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1:56-57.
[8]赵骏.试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院系文化建设[J].教育探索, 2008-12:21-22.
关于和谐校园的建议书参考材料 篇3
【关键词】高校宿舍;管理;对策建议
一、高校宿舍管理包含的内容
(一)卫生管理:首先,建立卫生日常检查评比制度。以寝室为单位设卡建档,定期检查寝室卫生,将检查情况记入卫生档案并定期公布,作为优秀班级评比和学生个人综合测评、评优、入党、聘任学生干部的依据之一。然后,学生宿舍的自我保持。学生宿舍必须全天保持清洁卫生,学生宿舍必须整齐划一,做好宿舍卫生,接受教师和值周生的检查。
(二)财产管理:首先,做好宿舍公共财产管理。爱护宿舍的公共物资,不得任意破坏,并做好定期检查和维持保护工作。然后,做好個人财产管理。提高警惕,注意防火、防盗,学生个人贵重物品,应当随身保存,特别是用电安全,涉及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务必予以重视。
(三)日常纪律管理:保持宿舍区域的行为规范,比如:按时熄灯睡觉、禁止喧哗保持安静、不得随意离校等,落实日常宿舍安全卫生准则。针对打架斗殴现象要做到明令禁止,懂得日常生活上的节约,不大肆花钱,节约水电,不追求过度消费。能做到按照规章制度落实自己的言行举止。
二、现阶段高校宿舍管理存在的局限性
(一)辅导员管理方式单一、信息沟通渠道不畅。一方面,辅导员在对宿舍进行管理时,总是采用批评、命令的方式,这种管理方式往往使学生对辅导员敬而远之,而且由于辅导员的工作量很大,一个人要负责很多学生,辅导员的信息多来源于公寓管理人员、学生干部,但这些信息并不全面、信息不完整,从而导致管理信息不畅。
(二)学生遇到问题无法及时反馈并解决。随着高校二级管理的施行,各项管理工作都下放到二级学院。而反馈问题的生活辅导员一般是由学校统一聘请,对学校直接负责。因此,学生在宿舍发生的任何问题并不能第一时间反馈到二级学院,学生遇到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
(三)学生主人翁地位丧失,对宿舍管理听之任之。大学生是一群有着鲜明的个性的群体,尤其是90后的大学生。他们大都崇尚个性自由,然而由于高校统一管理、统一布置,由不得学生进行自我创新。对此,学生只能接受学校的管理,久而久之对宿舍布置缺乏热心,对于学校的管理听之任之,丧失主人翁的意识。
三、加强宿舍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宿舍文化建设,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要紧密围绕国家重大节日和学校的中心工作展开,把握大方向,大力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校园文化,使它们成为宿舍文化建设中的主导。要使各种规章制度要能够产生较强的约束力,对于住宿学生的表彰、奖励及违纪的处理都必须在制度中得以体现,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奖惩。突出学风建设,使宿舍文化富有更深层次的内涵。辅导员可以通过举办以宿舍为单位的学习经验交流会、先进宿舍评比等活动,弘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增加宿舍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广泛积累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地充实自我。
(二)倡导大学生进行宿舍自我管理,发挥其积极主动性。辅导员进宿舍要正常开展工作,发挥应有作用,必须依托宿舍学生自我教育的网络,使学生党团组织、自律组织多渠道地开展学生实现政治工作教育网络的核心。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要收到成效,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感,调动他们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一是要注重发挥学生党员团员的模范作用,二是要建立一些有利于学生自律自强的组织,三是利用黑板、广播、宣传栏宣传好人好事、文明寝室,对不良行为和风气开展批评和教育。
(三)加强宿舍安全知识的教育与宣传,积极应对突发事件。高校学生宿舍突发事件的应对重在预防,辅导员要本着“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的原则,防止突发事件发生。把安全教育搬进课堂,是目前高校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适时举办安全知识讲座,使学生具备保护自身人身及财产安全的本领,在整个社会化大学生公寓安全管理工作中,发挥学生干部的监督和管理作用是重要环节之一。在高校学生宿舍中,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时刻在威胁着学生的安全。因此,要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健全应急机制,制定有效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然后在学院的统一安排下,有计划的组织全院学生开展突发性事件的演练。
(四)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建立健全的心理救助机制,辅导员首先要通过学院心理健康中心提供的心理测量结果和班上的信息员提供的消息,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其次,要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重点关注,在平时的谈话中加以引导,让学生掌握心理调适以及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通过自我调节,解决心理危机。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要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基础,一要突出宿舍的重要地位,积极开展各项以宿舍为单位的活动,加强学生处理宿舍人际关系的教育。二要提高宿舍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将宿舍管理人员纳入学生工作队伍中,努力提高其整体的专业素质,并根据少而精的原则为各宿舍配备具有宿舍教辅经验的专业专职人员。三是健全宿舍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促进学生宿舍管理向内部自治方向发展。我们可以借鉴香港及新加坡等国高校学生宿舍管理的经验,健全我国高校宿舍管理中的各项制度,探寻我国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向自治方向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天真.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中的主导性教育和主体性教育[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86.
[2]张德高,陈奎庆,阎海波.高校辅导员进公寓的基本任务及其业绩考核[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1).
[3]夏培惠.对高校学生宿舍管理的几点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产业经济,2013(11):282.
关于创建和谐校园倡议书 篇4
商学院是我们学习、工作、生活的美好家园,深化文明校园创建,积极弘扬良好校训院风,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师生文明程度和文明素质,是我们的不懈追求和共同期盼。
作为中宣部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商学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明体达用”校训和“讲信修睦、经世济民”的理念,结合专业特色培育“含仁怀义”君子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院已入选教育部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获评全国志愿助残阳光基地、“最美浙江人”之“青春领袖”、浙江杰出志愿服务集体等省级以上荣誉13项。
为更好的创建文明学院,践行“君子之风”,我们向全院师生发出倡议:
一、做文明风尚的传播者。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崇尚社会公德,善做好人好事;崇尚职业道德,争相爱岗敬业;崇尚家庭美德,注重家风家教;崇尚个人品德,提升自身修养;以友爱促和睦、以友好促和美、以友善促和谐,以崇德、积德的共同行为,引领时代新风尚,践行“君子之风”,争当崇德向善的商院人。
二、做文明行为的践行者。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争做校园文明先锋,在校园内坚持正确佩戴党(团)徽、校徽,公共场合注意文明交往,课堂上不迟到早退,宿舍里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尊师重教、文明有礼的模范;教师党员、学生党员要充分发挥旗帜作用,以身作则,掀起文明之风,促进全院师生文明行为的养成,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和谐校园氛围。
创建文明校园和谐校园倡议书 篇5
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建立安全文明校园的有效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安全防范机制,有效防止重大刑事治安案件的发生,减少违法犯罪案件和安全事故的发生;努力实现师生公民道德、职业道德、文明修养和民主法治观念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显著提高,实现以内容健康、格调高雅、丰富多彩为基本要求的校园文化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实现以良好的校园秩序和优美的校园环境为主要标志的校园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使我院育人环境进一步改善。为此,我们向全院师生发出倡议:
一、积极行动,以主人翁姿态投身创建活动。
倡导安全文明,共建和谐校园,是每个师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全体师生要统一认识、携手同心,不断增强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法制教育、文明教育等活动,积极美化、绿化校园,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洁净优美的校园环境,用自己的实践支持创建活动,努力营造安全、文明、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
二、从我做起,争当创建活动先锋。
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需要全体师生大力支持和热情参与。我们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身体力行。要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切实履行职责,自觉把校园平安建设、维护学校稳定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要进一步倡导文明、革除陋习,自觉遵守学院各项规章制度,爱护学院的一草一木和公共设施,从日常生活小事入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文明习惯,管住我们的口,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花草;要反省克己,积善慎独;要尊重师长,关爱同学,做到交往得体,明礼诚信,谦虚谨慎,仪表端庄,语言文明;要争创文明班级;争当文明个人,积极参加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的各项活动,争当创建活动的先锋,为建设“平安校园”作贡献。
三、齐心协力,塑造连职院美好新形象。
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全体师生既是参与者,又是受益者,让校园安全和谐、健康文明、美丽整洁,是我们的共同心愿。要摘取“高等学校安全文明校园”荣誉称号,提升学院的社会声誉,促进学院的改革与发展,全体师生必须通力合作,密切配合!要严格按照检查评比标准,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项创建工作。要做安全文明校园的义务监督员,对影响校园形象的不良行为进行劝阻和监督,对影响校园形象的卫生死角主动打扫,对有损创建工作的行为及时举报,共同塑造学校新形象。
四、勤奋向上,严谨求实,勇于创新。
古今成大事者,无不勤奋。全体师生要以崇高的敬业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学习、工作当中,扎实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珍惜大学生活的分分秒秒,把最美好的青春时光用于学习,用于提高自身素质,努力营造勤奋向上、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良好教风和学风。
平安和谐校园汇报材料 篇6
“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上午好!
为确保全校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在校内创设和谐、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根据市教育局、县教体局有关“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活动的要求,我校进行全面细致的安全工作检查、事故排查和隐患防范,杜绝了校园内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现就我校在创建“平安和谐校园”中所做的工作向各位领导、专家汇报如下:
一、健全组织,完善制度,明确责任
1、我校始终把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为此学校把此项工作列入学校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了学校发展规划。先后学校制定了“平安和谐校园”创建工作发展规划,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制订了各项安全事故防范预案。学校成立了“平安和谐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郭雷校长;成员教导处、政教处等各科室分管教干。不仅对校园内各区域进行划分,还明确了责任,做到谁主管谁负责,保证学校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2、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及市政府、市教育局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实行了安全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对学校的各区域张贴了责任牌。制定了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做到了一 1
周一检查,一月一汇报,现场整改的排查机制,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维护稳定,强化治安,预防为主
1、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学校积极开展了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不仅请镇派出所民警到学校上法治课,而且还利用班会时间对学生进行“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活动,教育学生远离黑恶势力、远离网吧和游戏机室。除此之外,学校还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各种宣传手段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确保学校成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
2、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体系,先后制定了《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房屋倒塌应急预案》、《防台风、雷电、洪水、地震应急预案》、《食物中毒应急预案》、《防传染病应急预案》、《交通安全应急预案》等一系列应急预案。
3、加强学生安全演练及教育工作。学校经常利用校会、班队会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经常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及时进行相关培训和演练。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师生的逃生速度与技巧,使学生受到了良好的安全教育,真正树立了安全第一,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的思想。
4、强化了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学校门口配有保安昼夜值班,并设有警务室。配备了头盔、警棍、警用钢叉及报警电话,有交接班记录,出入学校要做专门的登记。学校除安保人员值班外还专门安排教师昼夜轮流值班、教干带班。值班人员要求做到24 小时校园治安巡查,巡查日志和工作记录详实。学校从未发生任何治安事件。
三、强化管理,保障得力,措施到位
我校校舍设施、设备符合国家有关质量标准,校舍无危房;楼梯、设置符合安全要求。按照规定配备了消防器材并保持性能完好;疏散通道畅通,疏散标志、应急照明设备符合要求;配电间、插座、开关及线路安装规范、状况良好;规范用电及火源管理,无违章用电用火行为,无火灾事故发生;严格落实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消防检查,及时整改消防隐患;学校每学年组织一次火场逃生演练。
四、校园治理,环境建设,文化宣传
1、校园绿化率较高,环境优美,无乱写、乱画现象;校园整洁卫生,垃圾日产日清;道路平整,校园内车辆停放整齐,校内无小商摊点,校园环境优越。学校坚持配合公安机关“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彻底疏理校园及其附近的安全环境,进一步落实了校园安全责任制,校园交通秩序良好。
2、校园文化建设良好。门口两边有安全教育宣传栏,教学楼走廊墙壁上有永久性的安全宣传标语,安全知识牌;危险区域有安全提示语和安全警示牌、教学楼的显要位置有校训和学校的办学理念性的标语。学校建立起内容覆盖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体系。组织开展了学生演讲辩论比赛,体育比赛,合唱比赛,师生征文比赛,师生书画比赛等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活动有力促进了师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校园景观设计均符合学校特色,体现现代教育理念。
3、学校重视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及师生的文明礼仪教育。
学校经常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知识竞赛,使学生不但记得牢,而且做得好。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校纪校规,无违法犯罪现象。校园内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养成了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4、学校把职业道德教育纳入教师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教师把保护学生生命健康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来抓,学生对教师满意度高 ;不存在教师歧视、侮辱、殴打、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学校把安全知识教育列入教学计划,保证课时,定期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学生自救自护能力训练,培养有计划、有措施、有落实。学校结合国家普法计划采取和安全教育活动,采取多媒体教室讲座和微机室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学生安全知识网络考试。完善了法制副校长制度,聘请了镇派出所副所长为我校的法制副校长,每学期进行一次法律讲座,构建起了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机制。我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配有兼职辅导人员,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
关于和谐校园的建议书参考材料 篇7
1、校园体育文化及和谐校园概述
1.1、校园体育文化概述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 大学生除了要学好本专业知识外, 更重要的是要有强壮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 体育文化的核心内涵就是弘扬人文精神。校园的体育文化主要把一切体育行为引导到现实的目标, 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体育文化能为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体育文化对学校体育教育的总目标有明确的规定;体育文化对完善学生的性格个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学生的性格个性具有三个基本的要素:学生的个性倾向性、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只有这三个要素都完备了, 才能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和适应社会的能力。高校的体育活动具有群体性的活动, 又有独立性的活动, 还有相互交织的文化活动, 这些参与到活动中的人, 都具有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 能不断的挑战自己的极限, 因此整个体育活动的过程是促进个性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这也是高校体育文化的最终目的, 它能促进学生的精神文化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1.2、和谐校园概述
和谐社会是一切发展的基础, 只有社会和谐了, 其他才能得以高效快捷的发展。高等学校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建立和谐的校园环境, 把学校的各项发展不断的推向前进。在校园内部坚持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努力创造一种友爱、安定和充满活力的和谐校园。和谐校园是一种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素质教育模式, 以和谐为教学的主要理念, 既能体现出学校的个性, 有要体现出社会的时代性。因此, 和谐校园理念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和精神乐园, 也是学校的最终目标和价值。
2、高校体育文化对于构建和谐校园的作用
2.1、校园体育文化的良性发展能极大的促进学院的主体发展在高校中, 如果体育文化环境氛围好了, 就会带给人们运动的
欲望。校园中可以发扬体育文化的场地很多, 例如:报刊亭、广告栏、体育场、校园广播级活动中心, 学校或者是学生自发组织的体育活动也是宣传体育文化效应的无形场所, 学生如果处于这种环境中, 必然会受到其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 从而不自觉的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也能领悟到体育文化的精神和状态。这种体育文化在对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后, 就会使人们产生体育运动的欲望。
例如:NBA、世界杯的足球赛以及每年进行的学生运动会比赛等, 这些都会对师生的体育运动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和学生在体育文化环境的熏陶下, 就会逐渐的养成一种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 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并且人们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 不仅起到了强身健体的作用, 也使人们的性情得到了一定的陶冶。
2.2、校园体育文化的良性发展可以促进和谐校园的发展
校园中体育文化的良性发展, 不仅可以很好的激起师生对于体育的兴趣, 也能大力的弘扬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文精神。校园中的体育文化是校园进行各项体育活动及各种团体活动的一种精神支柱和精神支持, 在促进校园精神文明的建设,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人为的氛围中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 在校园的和谐建设中, 要充分利用体育文化的丰富资源, 让学生和教师通过参与到学校的文化活动中去, 去了解现实社会, 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 尊重事实, 崇尚理性, 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如果一个校园具有和谐的文化环境, 将会给师生员工带来极好的工作氛围, 陶冶人们的情操, 放松师生的心灵。
3、结束语
总之, 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既能提升师生的凝聚力, 也能提升师生的综合素质, 更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体育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 能起到何种作用, 如何能更好的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也是在目前社会构建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因此不仅需要在理论上有所创新, 更主要的要能在实践中有更新的创造。
摘要:加强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 塑造大学生良好的人格, 培养健康的体魄, 体育及其体育文化在其中所体现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对体育文化与和谐校园的论述, 分析了高校体育文化在和谐校园建设的具体作用。
关键词:体育文化,和谐校园,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姚学进, 朱爱民.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6, (3) .
[2]王利,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 2006, (3) .
关于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几点思考 篇8
一、和谐大学校园的特征
1.民主法治的校园。民主法治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和制度保障。依法治校、民主治校是学校管理的根本途径。学校事务的管理,学校与国家、社会关系的处理以及学校的制度安排、规则程序、合作参与、责任分担、利益共享等都离不开民主法治。只有将民主法治的指导原则和运行机制引入学校事务治理的过程中,才能有效克服集权制、官僚制可能造成的弊端,从而提高办学过程中的协调性和大学发展的合理性。
2.公平正义的校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体现公平正义的社会,是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的社会。一个公平正义的校园意味着在良性机制下机会均等、公平竞争。在校园内,不论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的师生员工,都应得到尊重与爱护,都有权力通过公平竞争获得自身利益,实现个人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3.诚信友爱的校园。诚信友爱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道德基础。诚信友爱的校园应该是师生员工彼此信任、相互尊重、融洽共处的一种和谐精神状态。这样的校园有利于增强对学校的价值认同感和凝聚力,使人们在彼此信任和相互关爱中,感受做人的价值与尊严,体验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幸福,从而激发生命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4.充满活力的校园。和谐校园应该是充满活力的校园,校园活力主要来自学校成员、管理机构和机制的有效作用。只有改变那些影响和束缚活力的制度供给和政策设定,大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机制和环境,使校园充满活力,才能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人的创造才能。
5.安定有序的校园。安定有序是和谐校园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普遍的需求和愿望。要使校园运行安定有序,必须使校园组织机制健全、管理完善、秩序良好、教职工队伍建设科学合理;必须是学校的各种利益之间存在一种协调机制,维护和保持学校各阶层及各方面利益的关系处于一种协调、稳定、平衡的发展态势。同时,和谐校园又必须是安全文明的校园,不仅可以为教师、学生提供一个安定有保障的生活环境,更主要的是在心理上为他们提供一种安全与信任的良好氛围,人与人之间各种交往在文明友善的环境中进行。另外,学校在与外界的交往过程中也應积极为自己创造一个和平安宁的外部环境。
6.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校园。和谐的大学校园应该具备干净、整洁,布局合理的校园空间,宽敞、明亮的教室,环保、美观的建筑材料。校园规划要“以人为本”,为学生提供安全、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以及完备的教学设施,充分满足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另外,作为和谐校园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刻意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吸引学生学习,积极倡导一种良好的校园风气,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构建和谐大学校园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1.构建和谐大学校园,需要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形成、发展和繁荣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先进的校园文化既包括大学的校容校貌、校园的建筑特色、校园绿化美化程度、教学科研设备水平,也包括浓厚的学术氛围,优质的教育质量,丰富的文化生活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文明的生活方式等等。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需全校师生员工各负其责、和谐共进,历经数年以至数十年才能形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将学生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以教职员工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者,要把师生员工看作是学校生活的主人,是校园文化的主要建设者。只有把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来。
2.构建和谐大学校园,需要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从精神层面上讲,和谐是一种精神状态,包括各种人际关系的和谐。和谐校园要求学校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大学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之间、党群之间、干群之间、领导之间、领导与下属、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学生之间等等诸多方面。大学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一个是学生,一个是教师,因此和谐校园人际关系主要表现为和谐的师生关系及和谐的同学关系。
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是要牢固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二是要与学生建立平等友爱的关系。教师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影响和教育学生,热情关心、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把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把育人思想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始终。同时,教师要善于优化自己的情感,以健康的心态去感染、教育和激励学生,与学生平等、友好地相处,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坚强的意志和健康的人格。 同样,学生也要尊重老师的劳动,珍惜老师的付出,形成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和谐人际氛围。
3.构建和谐大学校园,需要建设和谐的校园价值体系。校园价值体系的构建,是大学精神之所在,是大学办学理念的价值体现。和谐校园之“和谐”,也是由大学的价值体系所体现和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利益关系纷繁复杂,价值体系亦呈多元化趋势。社会价值观念对大学校园的影响无处不在,这就决定了在构建和谐校园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先进文化的正确导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引导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注重在全校上下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
构建和谐校园的价值体系,关键在于形成统一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的大学校园必须有一个普遍认同的基本价值取向,那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 的人,为此,我们必须在三个维度上取得共识:在知识方面,坚持崇尚真理,追求科学;在行为上,致力献身社会,服务大众;在精神上,提倡学术自由、思想解放。有了这样的校园价值体系,才能在校园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孕育出和谐的大学校园,才能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为教师的事业发展和师德培养以及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保障,为高等教育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提供坚实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基础。
建设和谐校园倡议书 篇9
社会需要和谐,大学同样需要和谐。随着大同在国内影响力的提高,大同大学的发展也加了快了脚步,推进我校的和谐发展建的设势在必行。
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低碳减排,美好生活”。近年来,环境的恶化引起了人类的自省,低碳环保成为社会普遍热议的话题。作为当代大学生,对此熟视无睹、置若罔闻显然是不正确的。建设和谐校园,应该将低碳环保进行到底。
节能减排可谓老生常谈,可是我们在生活中却总会看到———在多媒体教室里,即使天色很好,一些同学在看不清屏幕时不是把窗帘拉开,而是索性打开电灯,把明媚的阳光拒之窗外;在水房里,即使水盆中的水足够使用,个别同学还是将水龙头大开着,还振振有词地说,这样漂洗得干净。这还不必说宿舍里没有人用却成天开着的电脑;也不必说园艺师傅手里浇灌花木的水管中哭泣的流水„„不少企事业单位迫于政府节能减排的压力,在指标完成不了的情况下,采取了限水限电的非常措施。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笔者倡议加大低碳减排工作的落实力度,这样才不至于落后于其他兄弟院校。
接下来让我们关注一下白色污染。在禁塑令颁发两年半以后的今天,塑料袋依然在我校大行其道。据笔者分析,在这些“白色污染重灾源”中,小摊处于各种监管的边缘范围,因而禁塑效果不佳;而对于学校餐厅,因为饭菜价格便宜,加上就餐座位有限,所以很多同学就选择用塑料袋把饭装走吃,导致塑料袋迟迟不肯退出“历史舞台”。记者在走访一家私营餐厅时,一个勤工助学同学说:“每天在这里把饭菜打包带走的学生都很多,人们都喜欢方便干净么。”那么此举真的可取吗?据了解,塑料本身含有大量有害成分,尤其在遇热时甚至会产生不少剧毒物质。当温度很高的麻辣烫、盖饭被放进塑料袋中,再被送入口中时,就不只是可口的食物了,恐怕还有巨大的食品安全隐患。在此,笔者呼吁学校相关部门严格执行禁塑令,同时也呼吁我校学子,为了个人健康和周围环境,请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环保低碳的概念范围其实很广。我们可以利用大四毕业的机会多购置一些二手生活必需品、书籍和衣物,这样不但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还使同学节省了不小的开支。作为一名即将离校的大四学生,笔者建议学校设立“毕业生旧物银行”,用以帮助下一年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这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措施,不但表现了同学们的爱心,增强了毕业生对于母校的认同感,还可以支持环保、支持低碳。减少生产就会减少碳排放。我们的一个行动虽不起眼,却能对低碳环保起到很积极的作用。
建设和谐校园,加强校园的文化软实力迫在眉睫。大同古都正逐渐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国内外游客的检阅,但只修建复古建筑,盖起摩天大楼不能真正把一个城市的文化品牌打造出来。目前,市区一些人闯红灯、乱扔垃圾、不讲文明用语的现象还时常可见,甚至还有随地大小便并不以为然的人的身影。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身体力行,积极倡导文明行为,用我们自己的行动感染身边的人,并将这种文明意识推向大同市,以大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意识,为推动大同城市文化实力的提升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倡议人:XXX
创建和谐校园倡议书 篇10
致全体教职医务员工
做道德风尚的传播者。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崇尚社会公德,善做好人好事;崇尚职业道德,争相爱岗敬业;崇尚家庭美德,注重家风家教;崇尚个人品德,提升自身修养。以友爱促和睦、以友好促和美、以友善促和谐,以崇德、积德的共同行为,引领时代新风尚。争当崇德向善的昆明人。
做文明行为的践行者。自觉遵守市民文明公约和社区文明守则,做到言谈举止文明有礼,不讲脏话、不说恶语,举止优雅、衣着相宜;公共场所文明有礼,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不大声喧哗,不损坏公共设施,不在公共场所吸烟;行路驾车文明有礼,各行其道、文明礼让,不闯红灯、不翻护栏,不抢道争先、不乱停乱放;旅游观光文明有礼,文明出行、行为得体,懂礼仪、守秩序,不在景区景点涂画。争当践行文明的昆明人。
做创建活动的参与者。文明昆明,人人共享。每一位生活在昆明的市民,既是城市文明的受益者,更是文明城市的创造者。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积极参加文明城市创建各项社会公益活动,参与社区治理,维护环境卫生,参加志愿服务,勇于监督各种不文明行为,为昆明增光添彩。
致全体同学
(一)精神文明
(1)胸怀祖国,服务人民,树立远大理想,知行统一、博厚悠远;
(2)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用科学的知识武装头脑;
(3)从自身做起,反对邪教、远离邪教、不信邪教、拒绝邪教;
(4)自觉担当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使者,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多读科学书籍,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
(5)在家孝敬父母,在校尊敬师长,在社会奉献他人。
(二)课堂文明
(1)上课不迟到、不旷课、不早退;
(2)尊敬老师,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积极参加讨论、回答老师的问题;
(3)积极创建“无饮食教室、无手机课堂”。上课期间手机调为静音或者振动状态,不将餐点、零食等带入教室,不做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情;
(4)自觉保持黑板干净,教室整洁,营造良好教学环境;
(5)不在课桌上乱写乱画,从自习室出入时尽量减少噪音,以防影响其他同学学习。
(三)宿舍文明
(1)严格遵守宿舍管理规定,积极配合学校的查寝工作,注重寝室文化建设,积极开展争创“文明寝室”活动;
(2)早起晚寝做到快、齐、静。早晨起床铃响后立即起床,并迅速整理好内务;晚上就寝动作快,熄灯铃响后寝室保持安静;
(3)爱护公物,节约水电,不损坏墙面、玻璃及公共设施,随手关掉滴水的龙头,文明使用厕所和洗手间;
(4)室内环境做到整洁、清新、雅致,保持地面墙面清洁,窗明几净,果皮纸屑放入纸篓,内务整理规范统一;
(5)注意安全,防患未然。不使用明火,不私拉电线,及时栓门锁门。不得随意乱窜其它年级的寝室,不在寝室留宿他人。
(四)用餐文明
(1)自觉排队就餐、不拥挤、不吵闹;
(2)节约粮食,不剩饭剩菜;
(3)不将雨伞、杂物垃圾等物品放到餐桌、椅凳上;
(4)注意就餐时的礼貌和卫生,不大声喧哗;
(5)饭后及时清洗餐具并放于指定位置。
(五)网络文明
(1)将学校电话告知家人,谨防电信诈骗,不参与网络贷款;
(2)不要相信、使用任何不正规的软件,慎重网络交友,以防信息泄露和财产的损失;
(3)科学使用网络,自觉抵制网络低俗不正之风,不沉溺网络游戏;
(4)自觉参与净化网络行动,不信谣,不传谣;
(5)不在网络发表、违法、违规、格调低下的言论、图片、音频等信息。
(六)举止文明
(1)着装整齐,举止文明,礼貌用语;
(2)团结同学,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3)热爱集体,维护班级和学校的荣誉;
(4)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维护公共秩序;
(5)在校内不吸烟、不赌博、不吵闹、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不折花草树木,不践踏草地。
(七)出行文明
(1)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得翻越交通护栏,遵守交通文明法规,听从执法人员的指挥;
(2)乘坐校车时,对年长者和残弱者应主动让座,注意车厢内外卫生和安全;
(3)在校园里,应在规定的位置停放车辆;
(4)积极配合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
(5)不穿拖鞋、背心进入教室、图书馆、实验室、会堂等公共场所。
关于和谐校园的建议书参考材料 篇11
[关键词]高校 领导干部 和谐校园
[作者简介]李少兰(1954- ),女,河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教授,主要从事党建、高教研究。(河南 郑州 450002)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30-0041-0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全面部署,第十五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明确了建设和谐校园的基本思路、具体措施。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高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领域,高校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的和谐具有强大的辐射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率先垂范。构建和谐校园,领导干部是关键。当前,高校的办学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高校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提出构建和谐校园,无疑对高校领导干部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高校领导干部构建和谐校园的能力,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在提高五种能力上下功夫。
一、在提高学习能力上下功夫,为构建和谐校园夯实基础
学习是提高理论水平,增强政治素质,开阔视野的重要途径。学习能力是领导干部的一项最基础、最核心、最本质的能力。学习能力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广大干部自身的进步,而且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高等学校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任,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高校领导干部,要立足于通过学习坚定信念,加强修养,提升管理水平。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充实自己,提高自身能力,从而有效地解决好工作中的困惑和难题。
1.立足于通过学习坚定信念。在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加强学习。作为高校领导干部,要通过学习党的基本知识、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保持理论上的清醒、政治上的成熟。要通过勤于学习和刻苦磨炼,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立场上的稳定性,不断提高对党的认识和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理解,真正从心灵深处坚定政治信念。
2.立足于通过学习加强修养。古人云:“学以立志,学以养德。”加强学习,掌握知识,是提高修养的基础和前提。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学习与研究不仅是自我的精神追求,更是时代赋予的重要责任,要真正把学习视为一种习惯、一种追求,从而达到一种境界,做到学有所悟、学以致用。当前,要深入学习践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领导干部加强五个方面作风建设,倡导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要求,把加强作风建设内化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服务广大教职工生的自觉行动。①
3.立足于通过学习提升管理水平。高校师生群体文化素质高,理论功底深,思想活跃,认知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同时,他们还具有层次复杂、教师工作个性突出、专家教授和学术带头人具有特殊影响力等特点,这就要求高校领导干部必须在提高管理水平上下功夫。领导干部不仅要在工作实践中获取管理经验,而且要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不断学习管理知识,掌握基本的管理理论,在熟悉高等教育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管理水平。通过学习,切实达到管理水平与学校事业的发展同步,与广大教职工生的迫切需求同步,与构建和谐校园能力需要相一致。
二、在提高科学决策能力上下功夫,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保证
科学决策是指将科学精神贯穿于决策活动的始终,其主要标志是在决策过程中应用先进的理论、方法, 遵循一定的程序,并有相应的制度保障。② 对于高校领导干部来说,科学决策是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是其领导能力和水平的集中体现,是提升办学水平及治校能力的基础。只有不断提高高校各级领导干部的科学决策能力,准确判断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才能科学确定学校发展的历史定位。具体来说就是要切实做到三个必须:
1.必须以科学化为前提。对于高校来说,办学治校必须建立在对教育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要深入研究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和高校工作的规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三大任务,力争实现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相互协调。高校领导干部只有坚持科学化这一前提,切实遵循客观规律,掌握科学知识,树立系统观念,认真审慎地决策,才能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教职工生的愿望和要求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使各项决策既体现教职工生的现实利益又代表教职工生的长远利益,既反映大多数教职工生的普通愿望又照顾部分教职工生的特殊要求。
2.必须以民主化为基础。决策的民主化是指在行政决策中充分发扬民主,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在现代社会里,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密不可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是民主化的目标,而决策的民主化是决策科学化的保证,没有决策的民主化,也就不会有决策的科学化。③ 高校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贯彻民主集中制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坚持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要善于集中正确的意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彼此沟通,相互理解,形成共识与合力,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性和创造性。④
3.必须以完善的制度作保证。制度问题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提高领导者的科学决策能力,制度建设是根本。当前对高校来说,应着重建立和完善以下制度:首先是专家咨询制度。聘请校内外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参与进来,使各项决策建立在科学分析与论证的基础上。同时,对决策咨询的范围、参与人员做出明确规定,确保决策咨询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其次是决策论证制度。决策论证是做出最后决定之前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论证的形式、内容、结果的使用等做出规定。最后是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是保证科学决策的重要举措。明确“谁决策、谁负责”的决策体制,实行决策的公开、透明,保证领导者更好地履行决策职责,明确决策失误责任人应受到的处罚。
三、在提高驾驭全局能力上下功夫,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条件
驾驭全局的能力是领导干部科学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长远者,不足谋一时。”讲全局、懂全局、谋全局是一个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三个“倍加”:倍加顾全大局、倍加争取团结、倍加维护稳定,排在首位的是倍加顾全大局,这就要求全党必须要树立全局观念。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高校的发展不仅要着眼于现在,更要瞄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沿,正确判断高等教育发展的走向,立足高校自身发展,用更高的水准来定位学校今后的发展目标。毫无疑问,这些都直接决定着学校的前途和命运。⑤ 作为一名高校领导干部,缺乏全局思维观念,不能驾驭全局,绝不可能准确把握高等教育的规律,带领广大教职工生全面实现和谐校园奋斗目标。提高高校领导干部驾驭全局能力应做到三要:
1.要学好政策。作为高校领导干部,只有把高等教育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学习好、理解好、把握好、运用好,成为名副其实的“政策通”,才能更好地驾驭学校发展的全局。驾驭全局不等同于个人说了算,而是要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指挥全盘。作为领导者,政策是开展各项工作的行为准则,全局驾驭得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水平的高低。对高等教育的各项政策学习得透、掌握得准,工作起来才会游刃有余。要让群众“问不住”,就需要勤奋学习;要让困难“难不住”,就需要勇于探索。因此,学好政策,做到“政策通”,是更好地驾驭全局的首要条件。⑥
2.要了解情况。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任何一个有效的决策都源自于对全局情况的准确了解和把握。作为一名高校领导干部,如果不能够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了解广大教职工生的所思、所盼,不关心教职工生的切身利益,就不可能很好地把握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甚至整个学校的发展全局,那么,学校的事业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因此,要真正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高校领导干部必须牢记群众观点,始终做到了解民情、集中民智、为民谋利,通过全面了解情况,倾听教职工生的呼声,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同广大教职工生一起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推动工作向前发展。
3.要以身作则。一个成功领导者的显著标志就是指挥有效、号召力强。高校教职工民主意识强,有较强的发现、分析问题能力,高校领导干部驾驭全局的关键取决于能否做到以身作则。比如,在职称评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科研项目审批等关键问题上若不能以身作则,就很难取信于民,而如果得不到教职员工的信赖与支持,学校的整体工作也难以顺利开展。
四、在提高沟通协调能力上下功夫,为构建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环境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传达思想和交流信息的过程,协调是通过调理使矛盾转向和谐。对领导者来说,沟通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职能得以实现的基础,协调是通过相应的方法将多样性共存的问题推向平衡,使不和谐的东西变得和谐,从而产生更大的工作动力和更强的凝聚力。从管理角度而言,沟通与协调稍有区别,前者侧重于信息的传递,后者侧重于双方思想行为的一致。⑦ 领导工作的主要对象是人,要做人的工作必须具备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即善于团结人的凝聚能力,带领群众一道前进的组织能力,化解各种人际矛盾的沟通协调能力。在高校,作为被领导者的教职员工的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知识丰富,富有独立性,不盲目从众,民主意识较强,对领导干部的沟通协调能力的要求也更高。因此,高校领导干部应做好三个方面:
1.要以“情”为纽带。“情”就是上下级之间、领导和群众之间同志式的感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人都希望被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来自领导的理解、尊重、信任和关心,更会使人受到鼓舞和振奋。高校知识分子感情丰富、自尊心强,既有“报效祖国”的志向,又有寻觅知音的情愫,少数的还有“孤芳自赏”的清高,他们对情感因素格外敏感,注重情感交流是有效的沟通协调方法。⑧
2.要公平、正派。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沟通协调好比做“裁判员”,只有公正的裁判,才会有公正的比赛,因此首先必须要怀着一个公平的心态做沟通协调工作,只有这样,才会有圆满的沟通协调效果,干部群众才会对你产生信任感,愿意与你交流思想,愿意与你交朋友。
3.注重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处理问题时既要讲原则,又要讲灵活。对大局、原则问题坚持立场,而对一些非原则、次要问题灵活解决,不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要有“双赢”的理念和换位思考,多从有利于双方利益和要求的角度,及时调整立场,寻找双方可接受的最佳结合点。同时,作为一名高校领导干部,要多与教学科研人员交朋友,通过有效的沟通、交流、协调,为他们营造优势互补、各展所长、和谐融洽、团结协作的良好环境。
五、在提高创新能力上下功夫,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不竭动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时代,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和推动力。高校作为科技创新前沿的地位要求高校领导干部自身必须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所谓高校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就是高校领导干部通过创新思维,创造性地运用各类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处理好学校改革发展稳定方面的关系,保持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能力。高校领导干部只有全面提高创新能力,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工作的需要,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保证高校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不竭的动力。具体来说,就是要求高校领导干部着重四个方面的创新:
1.要增强创新意识。创新的核心是意识的创新,创新意识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前提。在我国高等教育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作为管理者的高校领导干部,就是要做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努力克服长期存在于头脑中的经验主义、教条主义认识,克服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切实增强创新意识,始终保持争创一流的精神状态;要瞄准国际国内高等教育发展前沿,结合学校发展实际,找准学校发展的方向,工作中既要有前瞻意识,又要尊重市场规律、遵循教育规律,使学校的发展始终保持在良好状态。
2.要完善知识结构。知识经济时代,适应时代发展的完善的知识结构是构成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也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基础。高校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高校管理干部不仅要精通一定的学科知识,还要摒弃陈旧理念,不断突破创新,完善自身知识结构,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3.要创新办学理念。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创新办学理念。即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思想,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处理好培养人才、创新知识和服务社会的关系,坚持“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拓展发展领域,提高发展质量,更加自觉地把学校各项事业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4.要创新管理机制。要坚持依法管理,按照国家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完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在教学、科研、后勤、教师、学生管理等方面建立起科学的管理机制。要坚持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代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调动全体师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依靠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把学校办好。
高校领导干部是办好高校的核心,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中坚力量。这支队伍同属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高素质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光荣使命。当前形势下,高校领导干部的能力提高应该是高标准、全方位的,这支队伍应该是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高水平干部队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顺利进行,才能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有力保证,从而使高等学校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注释]
①胡福绵.论加强领导干部的能力建设[J].理论观察,2006(3):5.
②孙丽平.关于加强高校管理者领导能力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21):57.
③善学军.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决策能力[J].甘肃农业,2005(10):8.
④王玉书.高校领导干部的素质修养[J].黔西南民族师专学报,2000(4):7.
⑤陈春生.加强高校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6(4):61.
⑥丁振.领导干部应如何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J].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2006(4):44.
⑦李培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需要提高六种能力[J].中国检察官,2006(8):25.
关于和谐校园的建议书参考材料 篇12
一、和谐校园概念
构建和谐社会是新世纪社会发展的主要观念, 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环节。就高职院校而言, 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若要想实现, 就必须要从思想道德建设角度出发, 为和谐社会发展培养出合格的技能人才。因此, 在职业院校教学中, 创建一个高素质、新技能、新观点的政工队伍是保障和谐校园得以落实的根本保障。
所谓的和谐校园主要指的是以校园作为基础, 将各种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通过全面、系统的方式进行协调, 从而达成一个适应时代发展潮流、整体优化的现代化教学氛围。这种教学氛围的形成是以学生、教师和校园综合发展为一体的整体效应, 是学校教育各系统、各环节都能协调运转的基础环节。高职院校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传承、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训练的摇篮, 已成为我国设计人才的输出基地。其作为一个社会构成单元, 是以丰富的知识为核心、以浓郁的学习氛围为基础、以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手段的综合性教学方法, 基于此, 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法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优化。高职院校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环节, 其发展进程直接关系到整个和谐社会的发展与进度。基于上述环节, 在目前的高职院校工作中, 牢牢把握政工队伍思想道德建设将成为和谐校园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也是一个持续性、长期性和可再生性的发展体系。
二、高职院校政治工作现状
随着教学改革制度的日益深入, 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实现了由传统的精英教育向现今大众教育转变。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现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结合的产物, 在新时期的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然而在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中, 党建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这些问题的出现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忠于党、诚于民、严于己、尽于职, 更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直接关系。目前, 我们常见的影响政工队伍的因素有以下环节:
(一) 队伍分工不明确、人才流失严重
工作人员职责分工不明确是目前众多高职院校存在的一个共同问题, 是各种管理规章和制度不健全的体现基础。这种问题在高职院校政工队伍建设中一旦出现, 其必然导致思想工作者在工作职能上发挥不合理、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发挥不完善, 造成了政工队伍工作人员大多都成为勤杂工, 而真正用来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无形之间被压缩殆尽, 造成了思想政治工作得不到有效的落实。正是因为这种原因, 使得众多工作人员不能安心、尽心的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形成人才流失严重的现象。
(二) 部分高职院校对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够重视
一部分高职院校存在重教学科研, 轻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认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 教学质量与学术水平的高低才是能否办好大学的关键。甚至还有人把思想政治工作当作一种陪衬, 讲起来重要, 作起来次要, 需要时拿过来, 不需要时则放到了一边。正是由于这种不当的认识, 才使高职院校对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够重视, 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地位不高, 付出和收获不成比例。
三、构建和谐校园中高职院校政工工作的策略
(一) 学校要进一步认识和明确政工工作在高职院校各项工作中的首要地位
思想政治工作在高职院校就是要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 但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仅只是一种服务性工作, 它在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中应当起着核心的作用。因此,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队伍应当在学校的各类人员中处于核心地位, 起着关键作用。
(二) 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和保障体系
高职院校政工队伍建设专业化, 即高职院校政工队伍应该面向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方向发展。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政工队伍必须要承担一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有条件的学校要对高职院校政工队伍进行教学培训, 安排他们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形势政策课或人文类公共选修课的教学。同时学校应鼓励高职院校政工队伍结合自身工作, 积极申报思想政治教育或党建课题, 承担一定的科研工作。所谓职业化就是建立起高职院校思政教师职业培训机制, 通过岗前培训、调研学习、学历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 加强对高职院校思政教师的培养, 在工作实践中提高高职院校思政教师能力;建立起高职院校思政教师职业考核机制, 明确其职责, 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和大学生的特点对高职院校思政教师进行定期的考核与淘汰。
四、结束语
总之, 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 创造宽松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内部环境, 激发和调动广大师生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 从而增加校园的凝聚力, 向心力, 促进学校政工队伍建设, 增进教职工和学生的和谐关系, 加快校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钱理群, 高远东.中国大学的问题与改革[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3:10.
[2]魏捷.大学和谐校园建设探析[N].光明日报, 2006-11-20 (7) .
[3]于晓光.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与实践[J].辽宁教育研究, 2005 (9) :44-45.
【关于和谐校园的建议书参考材料】推荐阅读:
关于人地和谐建议的启示与思考09-24
初三关于和谐的作文09-09
关于构建和谐办公室的思考09-24
关于奥运的作文:文明奥运促和谐10-23
关于创建和谐家庭的几点思考10-20
关于创建和谐家庭的若干理论与实践思考05-14
加强学校管理共建和谐校园汇报材料06-02
路家小学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汇报材料09-14
关于以构建和谐话题作文08-21
关于奇妙和谐500字作文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