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学习方法

2024-10-14

教育孩子学习方法(精选14篇)

教育孩子学习方法 篇1

我们可以劝诱教导孩子学习,但是我们不能用威逼利诱的手段逼孩子就范。如果孩子是被迫学习的话,他们就会竭尽所能地在学习上鬼混,不肯好好用功。下面一位高中生的讲述就是最好的证明:

对付老师非常容易。只要你装出努力学习的样子,并且不麻烦他们,他们就会对你放任自由。我早就是精通这一套学校游戏规则的高手了。我知道什么事情可以让老师生气,比如违反纪律或者偷懒。因此,我总是按时到校,从不问一些麻烦问题,而且总是彬彬有礼,当然,我也没被抓到过“偷懒”。

在我放学回家的路上,校长拦住我,问了我一个奇特的问题:“你今天在学校里做了些什么?”我真想老实告诉他:

我为了拿个好分数而去巴结了英语老师。

我假装对社会研究很有兴趣。

我在数学课上偷偷看小说。

我在自然科学考试中作弊了。

我趁下课时间久做完了家庭作业。

我在上西班牙语课的时候,给我的女朋友写情书。

然而,我只是回答一句:“今天可真是忙坏了。”校长就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孩子幼小的心灵。”让我们来到孩子们的身边,用赞许的眼神去鼓舞他们,用热情的言语去激励他们,这时,孩子即使失败了,他们也会很快走出失败的阴影,沉睡的自信和潜能被唤醒,孩子天性中最优美、最灵性的东西会发挥到及至。

我们需要这样的句子来和学生沟通:“请说出你自己的……”“让我们来一起分享你的……”“试一试,再试一试”“相信你,你能行……”这样劝诱式的教导,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个性尽情展现。在这样交流的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解,其乐融融,享受到交流沟通带来的快乐,得以共同发展。学生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师的想法,教师也不必将自己的观点强塞给学生。

减少对孩子的责骂,减少对孩子不真诚的许愿,我们用我们平等言行、真诚态度、和蔼表情、和谐行动将爱传递给学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促使学生产生生命期待,朝着新的目标前进。

作者:思荣

公众号:一个人的教育笔记

教育孩子学习方法 篇2

怎么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要注意以下二点:

第一:抓住时机, 时机越早, 良好习惯就越容易养成。

大家都知道, 良好的习惯是人生成功的基石, 良好的习惯应该从幼儿开始, 其实幼儿在一岁、两岁就已经有了极强的模仿大人的行为能力, 模仿你大人的语言, 模仿你大人的行为, 那时就应该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开端了。所以, 培养良好的习惯不要等到孩子大了在进行, 这样已经不是最好的时机了。

第二:讲究方法, 结合孩子的心理因势利导。

做任何事情都是讲究方法的, 凡事都有规律可遵循, 不能简单化, 更不能粗暴, 要讲究策略, 每个孩子都希望被欣赏的, 希望被鼓励的, 都希望大人认可。我们不应该忽视这种心理的巨大力量。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塑造应该结合孩子的心理多进行鼓励, 多进行欣赏, 多进行表扬, 一句话, 多从正面角度进行。鼓励孩子, 欣赏孩子, 良好习惯已经养成了一半。

总之, 良好的习惯是人生成功的开端, 善始才能善终。所以培养良好的习惯放在人生的第一课。

良好的习惯有了, 怎么引导孩子学会思考呢?良好的思考是人生成功所必须的。

怎样引导孩子学会思考?

现在的孩子在三岁左右就有一定的思考能力, 也喜欢问为什么, 大人们应该对他们小小的疑问不要漠不关心, 而应该非常重视, 爱提问, 爱思考从另外个角度说是孩子某方面天赋的表象, 只是孩子还没形成一套系统的科学的思考方法。家长应该怎么引导孩子进行系统科学的思考呢?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1.引导孩子思考要把握好时机

孩子的思考最好从三岁开始, 因为那时孩子就已经爱提问了, 孩子此时表现出对外面的事物有极大的兴趣, 对自然现象非常好奇, 想探寻为什么?我们这时要开发孩子的思考能力, 不要漠视孩子这些大人看来无知而细小的提问, 因为大家都知道, 万有引力定律的确立也是从追问苹果落地开始。

2.要从孩子周围熟知的事物培养孩子的思考兴趣。

我们应该从孩子比较熟知的身边的动物、植物、日用品以及自然现象入手进行提问思考, 因为思考需要孩子掌握一系列表象。既然是他们熟知的, 他们会知道这些物品的一系列表象, 即使不知道, 也应该带领他们去细致的观察, 收集这些表象数据。这时思考的第一步, 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3.引导孩子良好的综合的思考方法。

良好的思考方法有很多种:正向思考、反向思考、纵向思考、横向思考以及整体思考。

比如上面举例的苹果落地思考, 这一系列的思考就包含了正向思考。首先思考苹果已经落地了, 反向思考是苹果为什么不飞到天上呢?这种正反思考的结果就碰撞出苹果落地蕴含的本质, 即引力本质。但是他发现有这种本质后又没有东西可以检验出来, 因为引力是看不见的。为了验证他的真实存在, 他又思考为什么天上的星星不落地呢?这就是横向思考。接着他又思考速度越大, 离抛的起始点越远, 是否当大到一定的时候就离开地球像天上的星星一样运动呢?这就是纵向思考。牛顿思考苹果落地这个现象, 思考引力的时候, 他思考了天上的星星, 思考抛石头等等, 所以他是把万物当作一个整体来思考的, 看似毫无关联的事物, 其实都有内在的联系。在古代叫天人合一观, 在中医叫辩证的全面思考, 而在这里我姑且叫整体思考法吧。

所以一个优良的思考素质必须是一系列思考方法的综合, 而不是单一的。

但是, 如果一个人只会思考, 而没有正确的信仰人生是不会幸福的。那么怎样建立引导孩子正确的信仰呢?

引导孩子学会找到人生真正的归宿、找到正确的信仰。

提高一个人的能力还比较容易, 但是让一个孩子形成一个正确的信仰, 找到人生真正的归宿比这个难度大多了, 因为他跟一个社会的风气、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个人对人生的思考都有综合的关系。

能形成一个正确信仰的人绝不是随波逐流的人, 都有独立特行的个性, 历代伟人都如此。

现在很多人把金钱、权利做为人生的追求与信仰, 其中在中学生也不泛其人, 很多家长也在无形中宣扬这种观点, 社会也在无形中宣扬这种观点, 网络中也很多出现这种观点。孩子在比较幼小的时候难以真正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 于是他们就不知不觉地接受了这种观点。

来自外界的刺激所获得的幸福, 都是短暂的, 如梦幻泡影, 瞬间即逝。

而人生真正的归宿应该是内心的知足、宁静、淡泊与祥和。而不是片面追求金钱与权力。

教育孩子,要学习动物吗 篇3

谈怎么教育孩子?人类的手段似乎已经无能为力

人类一直在向动物学习。从源远流长的五禽戏,到方兴未艾的仿生学,动物已经成为人类获取知识和技术的一个重要源头。也许是受此启发,动物教育学开始日益流行。独生子女多,家长们像呵护国宝大熊猫一样宠爱孩子,手捧怕摔,嘴含怕化;就业形势严峻,家长又像虎狼一样严格要求孩子的学业,虎妈制订“科目全优、不准参加玩伴聚会”等10条严厉家规,狼爸提出“三天一顿打,孩子上北大”;社会竞争压力大,又有鹰爸对幼儿进行极端的老鹰式训练,“孩子要么像鹰一样翱翔蓝天,要么失足掉下悬崖”。

香港一位母亲写的《怪兽家长》一书风靡亚洲,书中讲述香港家长“像怪兽一样逼迫孩子学习”的场景令人唏嘘。奥数、语法、英语、音乐、美术、跆拳道……和内地相比,香港的家长“毫不逊色”。

从行为学上说,动物哺育后代、传授技能往往是出于遗传和本能,大多是客观的生存环境造就。而人作为社会动物,其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为了赋予孩子社会属性,让其长大后能独立在社会上工作、生活,并进而获得人生的幸福。如今社会角色多种多样,每个孩子的特质又有所不同,所以教育追求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也许很多家长心里有这样一杆秤:如果说社会角色有凤凰、老鹰和家鸡,那我的孩子最好成为凤凰,最不济也应该是老鹰,家鸡就让别家的孩子当吧!但是,如果你的孩子天生适合当家鸡,那么硬要他学会飞行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而顺其本心则可能成为家鸡中最出色的一个,还附带“快乐、健康”等额外收益,作为家长的你,会如何选择?

当然,动物教育学并非一无是处,其中蕴含的“逆境训练”等合理因素应该大力弘扬。但如果家长走向极端,真把孩子当“动物”一样教育,追求极端式训练效果,那可真是追本逐末、缘木求鱼了!

教育孩子的方法 篇4

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各个家庭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面对于众多家长多很关注的一个问题,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教育孩子的方法,希望有所帮助!

方法运用

妈妈看到这种情形,就耐心地跟小雨说:“爸爸今天有工作不能带你去,哭也没有用,快起来,陪爷爷奶奶去看电视。”小雨依然赖在地上,哭的声音更大了。妈妈给爷爷奶奶使了一个眼色说:“你不去就算了,我陪爷爷奶奶看电视。”

大家都很专心地去看电视了,把小雨“晾”在了一边,任凭他哭闹。妈妈眼睛虽然盯着电视,耳朵却一直关注着小雨的动静。渐渐地妈妈听到小雨哭闹的声音小了,最后听不到声音了。又过了一会儿,妈妈觉得应该给小雨一个“台阶”下了,就走过去跟小雨说:“今天妈妈买了你爱吃的哈密瓜和奶奶爱吃的草莓,我们去拿水果,跟奶奶一起吃吧。”

幼儿行为解析

孩子想要做的事情没有得到满足,自然会找渠道发泄,小雨采取了躺在地上哭闹的方式进行不满的发泄。如果是偶尔耍赖,这是幼儿情绪宣泄的一种方式,只要成人不妥协,不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影响,但是如果孩子经常因为一点事情就任性哭闹、大发脾气,就要引起重视了,家长要教会孩子如何运用恰当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

知心话语

家长当孩子发脾气时,如果轻易做出让步,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以发脾气来要挟父母的习惯,如果发现“要挟”不奏效,孩子以后就不会经常使用了。

温馨提醒:

使用“故意冷淡”法应该注意:

1.当孩子无理取闹时,这一方法应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使用;

2.掌握好时间,最好在冷淡过后,给孩子一个台阶,或者等孩子情绪稳定后讲明道理。

巧妙的运用方法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意义的。对此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工作还是具有很大的作用的。但愿家长可以抓住这次机会让孩子所接受的教育也是根据孩子的成长所来完成的。

巧妙的教育叛逆期的孩子

家长们都了解处在叛逆期的孩子都是很敏感的,对于这个问题家长应该特别注意教育方法的使用,避免适得其反的结果出现,对于这个问题也是很多家长都很关注的问题之一,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吧。

孩子的逆反心理由何产生

许多家长抱怨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整天不想回家,不愿与家长说心里话,交换想法,做事比较任性。而许多孩子却说,父母一天到晚唠唠叨叨,烦死人了,规定这不许,那不准,真讨厌。显然,家长和子女在“对着干”。

专家介绍,从小学进入中学,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飞跃。他们认为自己已不是小孩了,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一方面他们想摆脱父母,自作主张;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家庭。这个时期的孩子,既缺乏生活经验,又极其要求自尊,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是成人。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小孩来看待,无微不至地“关怀”,不厌其烦地叮咛,他就会厌烦,就会觉得伤害了自尊心,从而产生反抗心理,萌发对立的情绪。如果父母在同伴和异性面前管教他们,那么,他们的“逆反心理”会更强烈。

了解逆反期孩子的心理特点

初中的孩子,随着接触范围的扩大,知识面的增加,内心世界丰富了,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有时与父母的价值观不同,遭到父母的反对,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于是就在同龄孩子中寻找共鸣,父母也变得不那么亲近了。此时,如果父母不了解子女的这种心理、生理变化,一味简单、生硬地管教,就会迫使子女产生反抗情绪和行为。

事实上,逆反期的孩子,尽管自我意识发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还差,常会无意识地违反纪律。他们喜欢与人争论,但常论据不足;喜欢怀疑,却又缺乏科学依据;喜欢发现见解,但又判断不准;喜欢批评别人,却又容易片面。家长知道了“心理断乳”期孩子的这些特点,对待他们就更应避免简单粗暴,也不能用“哄骗”的方法来对待他们。

父母管教子女往往有两种心理状态:

一是把子女看成私有财产,对子女具有绝对权威;

二是父母将子女看成自我理想的再现,希望子女能实现自己想实现,但没有实现的理想。

因此,父母常常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灌输给孩子,企图让孩子按父母的设想去生活。这样一来,父母要管教,子女要独立,矛盾必然产生,反抗行为在所难免。反抗形式多种多样,有的不与父母交谈,有的与父母阳奉阴违,有的离家出走,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心理断乳期是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从总体上讲,心理断乳期的各种心理现象,反映了少年儿童心理上的进步。从心理上依附于父母,到出现独立意向,这是重大的变化。父母要珍视子女的这一时期,采取欢迎的态度,对于孩子逆反心理的消极面,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循循善诱,进行教育。

专家建议,家长更应看到逆反心理积极的`一面,如因逆反心理出现的好奇心,是一种渴求认知事物的欲望,是求知的动力。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异和思辨的特点,是孩子智慧的火花,创造的源泉,家长应留心注意,因势利导,促其成材。

家长要看到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并允许孩子也能参与家庭的管理。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尽可能支持他们,在其遇到困难、失败时,应鼓励安慰,成功了要立即表扬。家长还要有勇气向孩子请教,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过失。

家长的教育孩子方法 篇5

时代不同了,中国家长该由千百年来总问孩子“肚子饱没饱”,到问孩子“心情好不好”的时候了。

1、学生喜欢哪个老师,往往偏爱他教的课程。由此可见,老师对学生态度多么重要啊。

2、潜力巨大——自豪;生命脆弱——平淡;人生短暂——快乐。

3、好生长智商,家长别狂妄;差生长情商,家长莫悲伤;情商加智商,前程定无量。

4、上帝给天下父母一个最珍贵礼物——孩子,像一台最高级的电脑,可惜没有说明书。

5、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都应饱含热泪地——欣赏你的孩子,拥抱你的孩子,亲吻你的孩子,赞美你的孩子,为你创造的生命——这个万物之灵,而永远骄傲!

6、每个孩子都想成为好孩子,就像每棵庄稼都渴望成长一样。

7、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不埋怨庄稼;相反,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8、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幸的孩子。他们受到了不幸的教育。

家长教育孩子方法 篇6

你发现了吗?孩子本身很愿意帮大人去做一些事情,比如帮大人拿一些生活用品,当得到父母的鼓励和表扬的时候会特别开心,会帮大人做更多的事情,当然,这其中也有可能会是他拿着一把菜刀,颠颠簸簸的奔着拿给你,把你吓的半死。孩子的努力得到尊重,他就会集中精力去自己解决问题,。对于孩子自己的事情,更是如此。

比如,孩子想要自己系鞋带,一直在尝试,但就是系不起来。有的家长可能就会直接的和孩子说:“怎么这么长时间?我来给你系,这点事都做不好。”孩子的鞋带是系的很漂亮了,但孩子丧失了一次学习和自立的机会。鼓励孩子自立的小技巧建议你可以说:“系鞋带是考验你手指灵活性的事,你一直在尝试没有放弃,这就叫有耐心。”听到这样的话,孩子的努力得到了尊重,也会更加耐心努力自信的去自己解决自己的事情,让孩子自己摸索或者演示给孩子看一遍再让他自己完成。

对于孩子来说,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不是那么容易去完成的,当他尝试去努力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最开始通常会做的不尽如人意,但孩子已付出了努力,尊重孩子的这份努力,也要尊重孩子偶尔出现的“没准备好。”父母接受孩子的失败,并给予孩子机会和等待,孩子也会学着悦纳自己。

教育孩子学习方法 篇7

一、缺乏责任感导致缺乏学习积极性

责任感是孩子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源泉之一。只有当学习者深切地体会到自己的生活道路要由自己脚踏实地地走, 负责任地生活时, 他 (她) 才会明确学习目的, 树立个人理想, 进而产生学习的间接兴趣, 表现出学习的积极性。现在的许多孩子在家庭中过着一种缺乏责任感的生活, 无论对家庭成员还是对自己, 无论对现在还是对未来, 都缺乏责任感, 用“不劳而获”形容他们再恰当不过了, 因为在家庭生活中, 除了学习是孩子的社会责任外, 他们几乎没有别的责任, 养家糊口不需要他们, 家务劳动也不需要他们, 只要他们学习好了, 家长就满足了。就是学习, 许多孩子也体会不到太多的个人价值, 因为他们学习与否、学习努力与否、学习好差与否, 都没有事关当前生活的现实意义:冷了有衣穿, 饿了有饭吃, 没零花钱了家长就给, 学习不努力、学习不好顶多挨家长的唠叨、训斥, 习惯成自然, 天长日久, 家长的责骂也就无足轻重了。许多孩子, 除了感受不到学习对当前生活的现实意义之外, 也体会不到学习对自己未来的意义, 很多孩子觉得, 将来实在虚无缥缈, 再说将来的个人生活已由家长负责安排了, 住房由父母盖 (买) , 结婚由父母出资, 工作由家长来找, 有了孩子父母还会帮着照看, 父母死了自己还有遗产可以继承, 何劳自己操心未来?某教师批评一个上课玩手机的学生时说:“你现在不努力学习, 将来怎么生活啊?”学生振振有辞地回答:“俺爹给俺积攒的钱, 俺一辈子也用不完。”教师竟哑口无言。可以这样说, 现在的许多孩子过着“在家靠父母”而心安理得的日子, 独立自主地生存与发展的意识淡薄。这种缺乏责任感的人生态度使他们缺乏理想, 难以明确学习目的, 难以产生学习兴趣。

二、孩子缺乏责任感的原因分析

从传统文化角度分析, 下面的观念对孩子责任感的缺乏不无影响。

1. 生命永生观

中国儒家文化将子女的生命视为自己生命的存续, 这就是儒家的“永生”说。这种生命延续观在儒家的精致文化中不限于它的生物学意义, 还十分重视作为文化的、社会的等生命的延续。因此, 中国家长特别重视子女教育, 以图通过子女的繁衍、教育而达到生命的“永生”, 这是中国人的终极价值关怀和价值追求。[1]

在传统文化的生命永生观的影响下, 中国人的家庭关系是以亲子之间的纵向关系为轴心的, 亲子关系体现为界限的模糊 (以父辈意志取代子辈意志) 、感情的越界 (父母在子女身上倾注了过多的爱, 消解甚至取代了夫妻间的爱) [2], 于是“中国父母差不多半生都在为了孩子忙乎着, 从孩子出生到抚养长大, 到上学、工作, 到生儿育女, 全过程都恨不得全部承包”。中国亲子关系的一种典型的共依存行为就是对孩子责任的替代 (父母代劳) , 家长完全代替了由子女独自承担的责任, 孩子过着一种无责任的生活。孩子在这种氛围中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麻木不仁的生活。

2. 以慈养孝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存在着养儿防老的观念。养儿育儿不单是为了孩子今生的生存与幸福, 也是为了使儿女能够赡养父母, 这种赡养既包括物质的供养, 也包括精神的抚慰。子女将来能否尽孝养老既取决于子女的赡养能力, 又取决于他们的孝道和赡养意愿。传统观念认为, 实现养儿防老的手段是家长以慈养孝, 即父母施慈更多地是为了激发子女尽孝的热情, 增加子女更多的孝行, 父母以慈养孝、儿女以孝报慈, 父母老来有靠。

从社会交换理论来看, “以慈养孝”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也往往导致家长们错误地解读“慈”及“以慈养孝”, 认为“慈”就是父母承担家庭生活的一切责任, 子女无事一身轻、无忧无虑、快快乐乐, “以慈养孝”就是前半生父母做牛做马、子女作威作福, 后半生子女为父母做牛做马、父母安享晚年。这种错误观念会导致亲子之间界限不清, 使子女过上缺乏责任感的生活。许多中国父母对他们在子女成年前与成年后所应负的责任范围往往是不加区分的, 如大部分中国家长都愿意继续承担成年后子女的教育责任, 永远充当子女保护者的角色, 父母责任心的“超重”容易造成子女责任心的“失重”, 许多子女都将理应由他们承担的责任, 如自理生活等都诿之父母。

3. 学习至上的价值观

学习至上的价值观由来已久。历史上, 有学问的人、科举之士总是受到社会尊敬, 传统的官本位文化渗入到老百姓的精神世界之中, 对“官”的向往与追求成为历史上中国人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因此“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等观念盛行, 家长极为重视子女的读书、学习。在某些家长看来, “学而优则仕”的现代阐释是“读书—考大学—上名牌院系—读热门专业—挑好的职业、岗位”是人生最佳的奋斗路径。

中国家庭教育文化中学习至上的价值观使家长们把学习看成是孩子唯一的责任, 把孩子应当承担的其他责任看得无足轻重, 甚至视其为影响孩子学习的累赘。于是在家庭生活中, 家长仅指望孩子学习好, 至于其他事则由父母包办代替。由于孩子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没有受到良好的责任感教育, 他们不懂得自己应该对自己、对父母、对家庭、对社会负责, 缺乏对现在、对将来的责任心, 于是学习责任也成了孩子的额外负担, 成为限制其自由生活的羁绊。

三、加强责任感教育, 提高孩子学习积极性

托尔斯泰认为:“一个人若没有热情, 他将一事无成, 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加强责任感教育是提高孩子学习积极性的一个切入点。

1. 转变观念, 以便于自觉地进行责任感教育

(1) 走出生命永生观的误区。中国人的生命永生观把上下两代人的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 体现了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从积极的方面来看, 这种观念意识增强了父辈养育儿女、使人类不断繁衍生息的责任感与自觉性;从消极的方面来看, 在这种观念意识支配下, 父母陷入了亲子界限不清的误区, 即以父辈意志代替子女意志, 父母承担子女应该承担的责任、义务。现代社会强调个体生命的独立性、亲子间的民主平等及对子女人格的尊重。由于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复杂多变, 人的发展很难完全顺从父辈意志, 甚至出现亲子间的代际冲突, 使家长的生命永生的梦想难以实现。

为了使子女健康成长, 家长们不要再痴心于“子女完全属于自己, 子女的前途命运完全由自己来塑造, 帮助子女就是拓展自己的生命”的错误理念。应该认识到, 子女是独立的生命个体, 是需要对自己负责、独立走自己的道路的人, 他们既需要家长的关照、教育, 又排斥父母的家长意志和包办代替, 他们的成长需要父母的尊重。家长只有从生命永生的误区中走出来, 才能在家庭生活中对子女进行责任感教育, 使孩子成为有爱心、责任感的人。

(2) 养儿防老的关键在于科学育人。现代社会里, 养儿防老的观念应该有新的理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老年人将不必担忧自己的物质生活, 子女的物质赡养将不是主要方面了。随着中国独生子女家庭及核心家庭的普遍化, 一对年轻夫妇要照顾四个老年人和一个孩子, 再加上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 代际成员间的直接接触将减少, 那种子孙绕膝的大家庭生活将成为老年人的一种奢望, 老年人将更需要情感的抚慰, 儿女“常回家看看”将成为老年人最大的心愿。

养儿能否防老取决于如何养育儿女, 养育结果如何。如果家长不善于养育儿女, 养出不孝子女, 不但不能防老, 还可能出现养儿啃老、虐老、害老的结局。由于中国家长对以慈换孝的错误解读, 使他们的子女教育出现了偏差, 那种事事由父母代劳的“慈”换来的是, 虽然父母做牛做马、呕心沥血, 但子女却麻木不仁、事事依赖、无责任心, 这样的子女将来养活自己都很困难, 又如何有能力赡养父母?这样的儿女没有孝心, 又如何主动自觉地去抚慰老人孤独的心灵?所以子女教育不单单是慈爱的施与, 还应该是一种责任感的教育。在家庭生活中, 家长不应该再盲目地去替子女承担子女应该承担的责任, 该放手的就放手, 以使其成为有孝心、有责任感、有理想的人, 成为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

(3) 树立全面发展至上的价值观。学习至上的价值观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现实背景,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 这种价值观受到了挑战, 取而代之的是全面发展至上的价值观。因为现代社会越来越拒绝“官”意识、学历主义, 越来越崇尚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 而且就业观念也越来越开放、多元化, 就业道路越来越宽广。在学习至上的价值观指导下的家庭教育由于忽视做人教育, 所培养出来的人因缺乏责任感而不适应社会发展。责任感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 所以, 树立全面发展至上的价值观, 有助于家长着眼于子女的全面发展, 实施责任感教育。

2. 从孩子的学习特点出发, 增强责任感教育的自觉性

学习是孩子社会化的重要手段, 孩子的学习是广泛的, 主导性的学习是学校的正规学习。他们在学校学习系统的科学知识, 形成技能, 发展能力, 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为参与未来的社会实践做准备。由于学生的学习是为了将来的职业 (事业) 生活做准备, 他们对学习的重要性、紧迫性往往认识不足, 因而必须对学生经常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目的教育取得成效的基础是孩子富有责任感。只有当孩子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充满爱心、责任感时, 才会深刻领会学习的价值与意义, 否则孩子由于家教不良, 缺乏责任感, 过着事事依赖、浑浑噩噩的生活, 学习目的教育就不会在他们心底激起波澜, 难以取得成效。为了有效地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家长有必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3. 探索责任感教育的艺术

人的责任感并非是生而有之的东西, 需要后天养成。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如下建议可供参考: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培养必要的劳动观念;教育孩子勇于承认错误, 善于纠正错误;尊重孩子, 让孩子自己作决策;父母以身作则, 身体力行;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通过“爱心教育”培养孩子的责任感。[3]

摘要:学习积极性是影响孩子学习的重要因素, 许多孩子因为缺乏责任感而学习积极性不高。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永生观、以慈养孝观、学习至上的价值观的影响, 家庭教育出现了偏差, 致使孩子缺乏责任感。进行责任感教育以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需要家长转变观念, 了解孩子学习的特点, 探索责任感教育的艺术。

关键词:责任感教育,学习积极性,家庭教育

参考文献

[1]缪建东.家庭教育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易杳, 庄会宁, 陈宝泉.家庭教育:在缔结中华民族的未来?[J].望, 1996 (5) .

孩子的气质类型决定教育方法 篇8

关键词:家庭教育;气质类型;方法

“虎妈”蔡美儿,美国耶鲁大学华裔教授,以其严厉的教育方式闻名美国。她骂女儿,不准女儿看电视,要求每科成绩必须拿A……在她的严厉管教下,她的两个女儿出类拔萃、成绩卓著。无独有偶,在中国,有一位叫萧百佐的商人,凭借严厉的教育方式将三个孩子培养成北大学子,被形象地称为“狼爸”。

“虎妈”“狼爸”的成功案例使万千家长为之羡慕,同时他们也开始效仿“虎妈”的做法,对其子女进行严厉的家庭教育。为孩子制订一个又一个学习计划,报各种各样的特长学习班。但这种严厉的教育热潮同时引起人们的争论,尤其是当一些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并未表现出配合甚至出现逆反情绪时,家长开始反思“虎妈”式的教育是否真正可行。

与“虎妈”“狼爸”式教育形成对比的是,周弘的“赏识教育”采取了与他们截然相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采取鼓励的态度,使之获得信心,取得成功。

为此,众多家长开始烦恼,他们不知道该采取怎样的教育方式,不知道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孩子的潜能。

对此,笔者认为因材施教,对不同性格的孩子采取不同方式的教育方法才是最明智有效的。

要因材施教,就要首先了解孩子属于什么样的类型。所谓类型,即气质类型,气质类型是表现人的情感、认知活动和言语行动中比较稳定的动力特征。心理学将气质类型划分为四种: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胆汁质的人具有热情开朗、精力充沛、动作敏捷有力、工作效率高的特点,但也有脾气暴躁、易冲动和感情用事的缺点。

——多血质的人具有活泼、热情及适应性强的一面,同时也具有变化无常、缺乏一贯性和坚持性等消极的一面。

——粘液质的人反应迟缓、对事冷淡、固执;但稳健、自制、有毅力是别的气质类型所不具备的。

——抑郁质的人生性多疑、孤僻、抑郁、怯懦;但有细腻、敏锐的特点。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存在着巨大差异,不同类型的孩子具有他们特有的优点和缺点,如果我们对所有的孩子一视同仁,盲目模仿个别成功家长的做法,可能会南辕北辙,适得其反,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因此,笔者的看法是,不论“虎妈”“狼爸”的教育方式,还是周弘的“赏识教育”都是正确的,但必须符合自己孩子气质类型的前提下才适用。

反观“虎妈”“狼爸”式的教育方式,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其子女制订一系列的规则,对他们提出高标准的要求,并采取严厉的措施监督他们,我们不妨称其为“规格教育”。此种方法适用于胆汁质、多血质的外向型孩子,尤其对缺乏毅力、变化无常的多血质类型的孩子更加适用。此类孩子大多性格活泼,适应性强,反应灵活,但不喜欢循规蹈矩,在学习中他们可以快速领略要点,一旦他们将知识掌握就不思进取,出现抵抗心理,不想被困在一个地方继续学习下去,这时家长的任务就是采取措施对子女进行有效的制约,“虎妈”式“规格教育”对此种情况尤为适用。父母的一系列要求和约束可以使孩子在某一领域坚持下去,对其更深入地学习带来帮助,并使他们出类拔萃,获得成功。

而周弘的“赏识教育”更适用于粘液质和抑郁质的内向型孩子,因为此类孩子生性孤僻,缺乏信心,对其适当的鼓励会激励他们进取向上,克服心理障碍,从而实现自我肯定。粘液质和抑郁质型的孩子在学习方面反应相对迟缓,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慢,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智力低下,此种特点会使他们存在自卑感,家长若在对其教育时横加指责,要求严厉,不仅效果不明显,而且会对其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若家长采取“赏识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耐心疏导,从其自身情况入手,为其设定恰当的学习目标,不可急功近利,对其取得的每一项小的成就都表现出赏识。其实,这一过程会对孩子的内心产生深远影响,使得他们的自卑心理减小并最终获得自信,发掘潜力,获得成功。

值得指出的是,孩子的成长阶段生理和心理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尤其心智不成熟,家长的教育会对其智能发展、个性塑造、价值观、人生观的养成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家长在选择教育方式时不能盲从,更不能一味采取棍棒措施,要通过孩子的气质类型确定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另外,笔者认为“规格教育”和“赏识教育”并不是对立的,二者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家长需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断调整教育方式,摸索适合自己孩子性格特点,符合其心理、生理发展水平的教育方法。

如何教育孩子爱学习 篇9

、及时复习的习惯。人的记忆分三个阶段: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及时复习可以使知识从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

2、主动识字的习惯。采用儿童诗识字、韵语识字、词串识字、阅读识字等途径,能为学生识字提供多样的语境,有利于激发孩子主动识字的愿望。心理学研究表明:复现形式越多越新,记忆的效果越好。

3、提前预习的习惯。预习,不但可以缩短孩子在学习上的差距,还能使他在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可以让孩子自己摸索出一条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自学的方法。

4、善于提问的习惯。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辅导孩子学习时,多启发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对孩子的提问哪怕非常幼稚,也要给以鼓励,逐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不能着急。

5、规范书写的习惯。尽管电脑日益普及,但硬笔书写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传递信息和知识的技能,写一手好字或者写一手规范的汉字仍是一个优秀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之一。

6、经常阅读的习惯。当孩子有阅读的愿望时,家长和老师要及时抓住这个时机,尽可能提供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材料,选文的篇幅宜短小、富有童趣,让“阅读”成为“悦读”。

爸爸如何教育孩子学习 篇10

暗示学习法。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哪怕从早玩到晚兴趣依然都觉得玩得不够。如果没大人的一些提醒,就很难想到该学习了。于是要经常有针对性地给孩子一些暗示是有必要的。如孩子忘记做作业时,可以暗示说:“你的同学李小红已经认真地完成了作业,明天交给老师批改后定会得到表扬的。”这时孩子就会想到自己也该学习了。

培养学习兴趣法。孩子一旦对某学科或某种知识点感兴趣了,那么他就会自觉地去学,学习中能做到勤动脑、肯钻研,对不明白的地方就想问个“为什么”,这样要比强行孩子去学效果好得多。

言传身教法。“近朱者赤“,孩子特别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语言、行为,甚至在思想方面都深深地影响着孩子。大人应该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榜样,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做好。

耐心教导法。教育孩子是一门资深的艺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发现孩子在思想方面存在某种问题或是学习上落后了,需要给予孩子耐心的教导,更不可半途而废。

鼓励胜过批评。当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时,应该多给予一些温馨的鼓励帮他找出原因提示他以后多注意学习,不要一昧地批评,一昧地批评只会伤他自尊心,让他厌学,产生逆反心理。教育适得其反。

注意事项

教育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怎么让孩子学会尊重父母

■ 让孩子知道长幼有别,尊重父母

在许多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并没有处在一个合理的平衡点上:要么就是疼爱过度,要么就是过于严厉,不左就右,很难权衡。

为了让孩子学会孝敬父母,我们首先要懂得尊重孩子。只有将这个平衡点维持在最好的位置上,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才能合理平稳地发展。孩子应该在我们的帮助与指导下生活与学习,而不是被父母完全掌控。

我们只有给予孩子适当独立的空间,孩子才有思考的余地。否则,只是按父母的吩咐行事,就变成了我们跟孩子要孝敬,而不是孩子主动孝敬父母了。

■ 让孩子了解养育的辛苦与不易

现在的孩子,多数不知道父母赚钱辛苦,爸爸妈妈觉得孩子太小,与他们沟通工作上面的事情完全是天方夜谭。因此,孩子想要什么就给钱去买什么,不想掏钱的时候,就训斥孩子,这样的举动并无益于我们维持父母形象,也让无辜的孩子成了“牺牲品”。

为了让孩子更合理地消费,让他们知道养育的辛苦与不易,我们应该适时提起自己工作上的事情,让孩子知道赚钱辛苦,不能一看见喜欢的就向爸爸妈妈要钱去买,不买就闹。这样,既恢复了孩子的知情权,也能让孩子珍惜自己现有的生活,从心里产生对父母的尊敬和感激。日后,当孩子再次看见喜欢的东西想要购买时,就会想起爸爸妈妈赚钱不易,会思考完毕后再决定是否购买。

■ 从生活小事开始,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习惯

我们培养孩子孝敬父母,就是希望孩子能做到听从父母教导、关心父母健康、分担父母忧虑、参与家务劳动、不给父母添乱,而要把这些要求变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性行为,我们就应当从日常小事抓起,从幼年时期开始培养孩子。比如饭后要求孩子主动收拾碗筷、自己的小衣服可以自己洗涤、自己的房间自己收拾等等。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不要包办,而应该给孩子发挥的机会。孩子经常锻炼,自然会形成良好的习惯。

当然,一切不能操之过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及个性特点来具体引导、耐心培养、热情鼓励。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爱做家务的好习惯,也培养了孩子孝敬父母的意识,一举两得,我们做父母的何乐而不为呢?

■ 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最好的榜样

教育孩子学习方法 篇11

我一度感到惊讶,我的孩子进入克拉克学校之后,竟然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对自己的家庭作业应付自如,并能在学业上取得那么明显的进步。提高标准并辅以优质、扎实的教学,孩子们就能够达到高标准——这太正确了。而且如果你继续提高标准,他们也将继续进步并超越标准。克拉克先生和比尔登女士告诉我们,要在开学前对克拉克学校的功课量和功课标准作好心理准备。是啊,他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在入学的头几个星期,我五年级的孩子学起了八年级和九年级的数学。我们不得不在网上找数学公式,并且用十年级的高中方程式检查他的作业。我当时想,我的孩子是不可能学会那个难度的数学的。但我一直提醒自己记着克拉克先生和比尔登女士说的话:“相信我们——这些学生会应付自如的。他们最终会游刃有余,耐心些。”我们一直和孩子一起努力,在家里支持他,并确保他每天晚上都学习。我甚至还模仿克拉克先生,开发了热门测试。还别说,我的孩子的成绩从40多分和60多分提高到90多分甚至100分!他真的做到了……正如克拉克先生说过的,孩子会做到的!这件事告诉我们:要相信老师,并对老师和孩子予以支持。我也想告诉家长们,请让老师“激励”你的孩子,并感谢他们所做的一切吧!

——梅多斯太太,2014届学生家长

别“放过”任何一个答不出问题的孩子

教师们在参观罗恩·克拉克学校并观摩我的数学课时,我受到他们评价最多的一个教学技巧就是:如何等待学生得出答案。例如,课堂上,我叫一名学生起来回答如何求72的立方根,要是这个孩子看着我不回答的时候,我就会等待。班级里的所有学生都知道这个规则,没有人会挥舞胳膊争着回答,没有人会在等待中变得烦躁而着急地望着我,仿佛在说:“我知道答案!叫我啊!”

教室里坐满了注视着我的教督、校长和教师们时,我转向另一名成绩最好的学生来“救场”是非常容易的。我可以简单地说:“奥塞,你能帮萨拉来回答这个问题吗?”但在我的班级中,这种“救场”绝不会发生。我想让教室里的所有学生知道,他有责任跟所有同学一起达到同一学习水平,我也绝不会为了从另一名学生那里得出答案而“放过”任何人。要是我们所有的教师都在课堂上“放过”学生的话,他们就会意识到,他们在课堂上要做的就是坐在那里,不回答,然后说自己不知道,这样他们的学习生活会变得很轻松。我们不能让孩子们意识到自己可以从课堂上“失”,在罗恩·克拉克学校,尽管我们有许多“霍格威茨”主题(哈利·波特魔法学校中的魔法),但在课堂上,绝对没有“隐身斗篷”,我们能够“看到”所有的学生。

在我的课堂上,我们等待。如果学生问我问题,而这些问题能够帮助他得出答案,我会提供他们需要的信息。如果学生说他不知道,我会告诉他得出答案的方法。假如他只是坐着干瞪眼睛,那整个班级都会坐着,望着他。但是,这种情形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大概安静了8秒钟之后,一个独特的场景就会发生。一个学生会说:“萨拉,加油,你能的。”然后全班学生就开始鼓起掌来。

这一场景并不完全是出于罗恩·克拉克学校的学生们无私助人的品质。一些访问罗恩·克拉克学校的教师会说:“天哪,每当我看到这些学生互相鼓励的时候,我都会觉得你跟我教的不是同一种人类。我的学生根本就不会想到这样做的。”说实话,学生们刚来到罗恩·克拉克学校的时候,他们也不会想到这样做的。

实际上,是我们教他们这样做的。在刚开学的第一周,我就告诉学生们,当一个同学被叫起来、我们正在等待他给出答案的时候,我不希望看到其他学生挥舞着胳膊,也不希望有人挺直身体坐在自己凳子的边缘上,等着抢在别人前面给出答案。我告诉他们,当我向全班同学提问的时候,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是值得鼓励的行为;但是当我叫起来一名学生的时候,回答问题就是他自己的机会,是他自己的时刻。其他所有人都必须安静地坐着,聆听他的回答。我还告诉学生们,要是他们感觉自己有喊出答案、有举手的冲动的时候,他们可以把这份“冲动的能量”释放在“加油,(同学的名字),你行的!”然后我告诉学生们要都加入到鼓掌加油中。我说,他们这样做,会大大地鼓舞那位同学,驱除课堂空气中的压力和他可能会感到的紧张,给他最好的机会来得出正确答案。

这是一件非比寻常的事情。每当学生们鼓掌欢呼起来的时候,我都能够看到被叫起来的学生脸上放松的神态。仿佛是鼓励给他们带来了5秒钟理清思路的时间,75%的情况下,鼓励一结束,那位学生就会给出正确的答案。这种情况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充满了庆幸:我没有跳过一个学生去转向其他可能知道答案的人。也我知道,学生们实际懂得的要远远超过我们给出的分数。有时,他们所需要的只不过是让他们理清思绪、集中精力和得出答案的时间而已。还有25%的情况是,被叫起来的学生没有给出答案,或者他的回答是错的,怎么办?在这些情况下,我会开始引导学生解答。我会说:“好,所有的同学都抬起头来看这个题目。”让全班学生都抬头看着黑板,就解除了那名学生的压力。

最初,班上的所有人都知道这个题目还是他的,但我们一起来看的时候,课堂上的气氛就缓和了。我会把题目写在黑板上,然后让萨拉告诉我解答的第一步;或者我把第一步告诉她,然后问萨拉是否能告诉我为什么第一步是这样的。根据实际的课堂情形和学生的反应,我可能会把解答的过程讲得很简单,也可能讲得很复杂。但是最终,我会让这名学生自己得出答案。答案是从她的口中说出来的,是属于她的成功。在我的课堂上没有鬼脸。她得出最终的答案的时候,学生们会为之欢呼,所有的人都会鼓起掌来。紧张的气氛消除了,这名学生看起来受到了鼓舞,她为自己的成功感到骄傲和自豪。

这一套能够行得通的理由是,我向学生们讲过,他们最终都能够获得成功。这一方法能够如此成功地提升我的课堂效果是因为,在使用这一方法几天之后,我从学生们的眼睛中看到了他们更加集中注意力、更努力。他们都想为回答问题作好准备,因为他们知道所有人都要为课堂上讲授的全部知识负责;他们还知道,当我提问的时候,他们必须到位。如果我们快速地“跳过”他们,因为他们不能马上给出正确答案而放弃他们,我们教师就是在向全班学生传递一个错误的信号。而且,我们会给学生混过课堂的机会、让他们降低对自己的期望。

(摘自《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点燃孩子的学习激情》)

作者简介:

闻名世界的美国明星教师——罗恩·克拉克,出生于北卡罗来纳州,大学毕业后周游美国55个州及世界其他地区,23岁开始在家乡的一所乡村学校任教,5年后来到纽约市哈莱姆区,取得了巨大的教育成功。

教育孩子学习方法 篇12

关键词:关注,关住,孩子

我们教育工作要做的事。就是关注孩子, 关注孩子的成长, 让孩子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让他们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成长成为一个拥有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健康少年,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成为栋梁之才, 成为祖国合格的建设建设者和接班人。

“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 希望自己的学生优秀也是每个老师的心愿。但有时我们的教育会显得操之过急, 总希望孩子能按照我们的想法来做事, 却常常忽略了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小世界, 有自己的个性, 有自己的想法和处理事情的方法。作为老师和家长, 我们必须明确, 我们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陪伴者和引导者。从某种角度讲, 我们是在陪着他们成长。我们对孩子有教育的义务, 但我们在方法上不能居高临下, 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那样只会拉开我们和孩子的距离, 而太远的距离是不利于教育好孩子的。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 我们必须把握尺度, 不能“极左”, 也不能“极右”, 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想让孩子听我们的话, 我们就必须走进他们的世界, 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当孩子遇到困难时, 我们要及时伸出援手帮助他们。让他们在我们的帮助中成功解决问题, 他们会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心和安全感, 下次再遇到类似事情就知道该怎样解决了。简单的说教, 没有站在他们的角度看问题, 不能走进他们的世界, 更会让他们无所适从。如果我们用简单和粗暴的教育方式来训斥他们, 只会让他们觉得莫名其妙, 我们的教育也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注孩子, 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发现有不当行为时要及时给予纠正。在日常的生活中难免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人和事。我们平常要注意观察他们的思想行为, 在对待这些人和事时不要用极端的方式。如果他们在行为上有极端表现, 我们需要进行引导, 不能放任自流, 让他们沾染上不良的风气和习惯。我们要告诉他们, 很多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换个角度想问题, 我们也许会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孩子打架经常发生, 打完架, 一会儿就好了, 还成了好朋友。对孩子间无意的打闹, 我们做大人的不能横加干涉。不过, 如果是故意欺负同学的行为我们就要加以制止。在学校, 老师是孩子的保护者;在家里, 家长是孩子的保护者。对欺负孩子的行为, 我们不能置之不理。否则, 被欺负的孩子会以暴制暴, 或者胆小不敢说。胆小不敢说的孩子在心里憋久了, 心灵就会受到创伤。我们作大人的要关心孩子, 关注他们的成长, 做性格柔弱孩子的后盾。一味地训斥呵斥只会引起胆大孩子的反感, 让性格软弱的孩子害怕。性格强的孩子, 你说什么他都不会听, 甚至和你唱对台戏。所以, 我们要和他们交朋友, 走进他们的世界, 了解他们的心声。只有知道了他们的想法, 我们才能让教育更有针对性, 更有效果。在学校, 对不同年龄的孩子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低年级的孩子单纯可爱, 分不清是非对错, 我们就要告诉他们什么能做, 什么不能做。比如, 我们不能乱扔垃圾、不能随便吐痰、不能打架、不能骂人、不能做危险游戏, 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 互相帮助等。说了, 他们大多会听, 不说, 他们就不知道。所以, 我们要引导好他们, 帮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 他们已经养成了基本的行为习惯, 知道要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我们要做的是,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彰显良好的品质。关注孩子, 要用我们的细心、耐心和爱心来关心爱护他们, 让他们成为一个有良好品行的完全人。当然, 关注孩子不是“关住”孩子, 我们不能把我们的关心关注变成了“关住”, 变成孩子的负担。一些家长每时每刻紧盯着孩子不放, 经常用训斥和命令的方式干涉孩子做事。这样要管, 那样也要管;对的要管, 错的也要管。我们无理的干涉, 让孩子完全没有了自主的空间。他们已经被家长安排好了所有的事, 自己不操任何心。最后, 我们束缚了孩子的手脚, 让孩子变得无所适从, 不敢越雷池半步。我们过多的干涉也让他们养成了依赖心, 变得懒惰、消极。在他们的头脑里形成的是“你让我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观念, 至于对不对、错没错, 不关我的事。依赖心使他们不能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长此以往, 孩子受到的负面教育让他们没有了个性和想法, 性格变得胆小懦弱, 不敢大胆地做事, 没有了自由和快乐, 也没有了自己的思想和创造力。一个没有自信心和创造力的人, 何谈树立远大理想、报效祖国?我们极端的关注, “关住”了孩子。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败, 我们需要反思。

教育孩子学习的好方法介绍 篇13

2、主动预习

强调课前的预习,是学会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习的初始阶段。―般的预习要达到以下四个目的:

一是要对课文或下一课所学的内容及层次有大致的了解:

二是要巩围复习旧知识,理解新知识,能把新旧知识进行粗层次的有机联系:

三是要找出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和自己感到费解的地方,尤其对那些似是而非、似曾相识的知识要特别引起注意:

四是要了解课文后面的练习,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要做记号,等老师授课时注意听讲或提出。预习实际上是听课前在思想上、心理上及知识上的准备。

3、做好上课准备

课堂学习的准备工作主要有几个方面:

(1)确立明确的课堂学习目标。明确的学习目标对课堂学习有很强的导向和激励功能,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活跃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2)调适良好的心理状态。一要有旺盛的求知欲:二要有乐观的学习情绪;三要有积极的思维定向。

(3)做好身体上的准备,为了保证有饱满的精神投入到课堂学习。

(4)准备好学习用具,同时注意把课桌整理得井井有条,以免课桌上东西零乱而影响你的学习情绪。

4、专心上课

教育孩子学习心得体会 篇14

开学就上三年级了,两年以来,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德智体美劳取得了全面发展,较好地适用了学校生活;做为家长,我把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写出来与大家探讨,让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共同提高,让孩子愉快地学习、健康的成长。

首先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家长要告诉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良好的生活及学习习惯:做作业前先复习讲课的内容,按时独立思考完成作业,做完作业后再玩;做作业时仔细阅读题目,作业完成后认真检查,并养成预习的习惯;给孩子制订一个作息时间表,每天要及时作息,平时在家里给他们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自己做,当天的事当天完成,如整理书包、完成家庭作业、实践活动等事情,父母最好不要越俎代庖,一竿子插到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及习惯对子女影响非常大,做家长的要身心垂范,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说话要得体,办事要认真,给子女树立一个好的形象,告诉他们一些做人的道理,以身作则,父母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将对孩子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孩子知道与他人分享及关爱他人都很重要,这些都需要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去培养的。古人云:“为善最乐,读书最佳”,可以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家长可与孩子一起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培养孩子对生活的关注与热爱,开阔孩子的视野,同时体会读书带来的乐趣与愉悦。

其次要关注孩子的情绪,用爱教育,讲究方法;教育孩子也要得法,有时候孩子玩的静不下心来,家长不妨索性一起参加,让其多运动一会,然后再给其布置学习任务,这样效果或许会更好。做为老师和家长要善于观察孩子的情绪,耐心倾听孩子的声音,多鼓励,少批评,多寻找孩子的闪光点和兴趣点;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尊重孩子自身的愿望和需求,了解孩子的能力并加以开发和正确引导,才能让孩子真正激发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改“要我学”为“我要学”,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让孩子知道学习是有方法的、艰苦的,也是有乐趣的。不同的教育方法,其结果往往大相径庭。

最后,孩子的教育不只是老师的事情,也是家长的事情,记得孩子在刚入学时,其班主任老师就以其亲身体会告诉家长们,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好比小

船的双桨,只有双桨合力,小船才能正确保持正确的航向。让我们快乐地荡起双桨,驶向成功的彼岸。

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与感悟范文之二

办公范文 心得范文 体会范文 心得体会范文 提到孩子的教育,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有一肚子话要说,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教育方式也各有特色,目的却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乐乐地健康成长。作为父母,我曾经为此买了很多的书,买了很多的光盘,请教了许多同事? 心得体会范文

提到孩子的教育,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有一肚子话要说,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教育方式也各有特色,目的却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乐乐地健康成长。作为父母,我曾经为此买了很多的书,买了很多的光盘,请教了许多同事? 心得体会范文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来自工作总结范文大全 请您牢记本站地址

提到孩子的教育,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有一肚子话要说,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教育方式也各有特色,目的却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乐乐地健康成长。作为父母,我曾经为此买了很多的书,买了很多的光盘,请教了许多同事??。孩子一天天长大,可是我心里依然不敢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有丝毫的松懈。

教育孩子,是整个家庭的重任,教育孩子,我们这一代父母是需要学习的,需要学习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我以前心里一直不踏实,就是我感觉自己内心没有建立一个稳定的可信赖的整体价值体系来教育孩子,这一段时间在断断续续对传统启蒙经典的接触过程中,一边反省自身的行为道德规范,一边反思孩子成长的种种表现,我感觉自己找到了教育孩子的线索和方向,我需要跟孩子共同在学习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长。

不要给孩子定太高的要求,给他一点自由发展的空间,在其中观察孩子的长处和不足,再施加引导。我想我们都是做过孩子的,应该知道孩子喜欢什么,过多的说教,都不如用自己的行为来引导孩子的效果来的好。要求孩子做到的,大人自己首先要做到。这您现在阅览的是时,孩子会欣然的接受你的建议。

学习过程中也曾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有时候苦口婆心却适得其反的现象并不少见,也曾为此苦恼过,过后细细思索:做父母的不应该只怪孩子,也应该反思反思,看看问题出在哪里,能不能换种方式使孩子能够更容易接受一些。

总之,我们希望孩子不光是埋头学习的孩子,我们更希望他好好学习的同时还能有自己的乐趣,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其实,只要有心、有创意,家庭教育同样也可以富有情趣。在孩子的教育中怎么做才是对的,怎么做才是最好的,我也说不好,但对孩子的教育有的方面是共性的,有的东西又要应孩子的个性、特点而不同,在教育中既要顺其自然,又要循循善诱,在管与不管中寻找平衡点。赞扬和鼓励是主要的,这与暴风骤雨式的训骂与呵斥相比,不仅考虑到了孩子的自尊心,也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但有些时候,批评也是不可少的。在孩子的学习上,有时候他考试的分数少了,他会觉得不开心,但是,我们不会因此去严厉的批评他,有时候帮他找找原因,有时候提醒他应该怎样去做。所以,他从来不会因为考试分数少不敢告诉家长。

家庭教育如果仅限于如何培养儿童,而忽略真正需要提高的是父母素质,那么这样的家庭教育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父母素质不高,怎能拥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又怎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下一代呢?如果父母从一开始就能做到和孩子一起成长,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时刻保持一颗童心,那么,随着孩子的成长,你会发现,在孩子慢慢读懂这个世界的同时,你也慢慢地读懂了孩子这本书,走进了孩子的心灵世界。这时,你距离成功的父母也就越来越近了。

这是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点滴体会,肯定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也会边学边教,在实践中摸索,在学习中不断进步,让孩子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优秀的人。

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与感悟范文之三

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我们每一位家长都要经历的事情。当我们的孩子瓜瓜坠地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责无旁贷的要承担起养育他并且要教育他的责任。我是一位两个孩子的母亲,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也许我更有心得,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就教育孩子的问题来共同探讨一下,一是把我教育孩子的那些好的心得与大家分享,二是想吸取一下大家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更好的经验。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既然我们是孩子的父母,那我们就不应该让我们的父母去帮助我们来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因为我们的父辈与我们的孩子之间是有代沟的,他们的教育方法与教育理念在如今这个年代已经过时了,要想让我们的孩子在二十一世纪成为人才,那在教育上面就需要我们自己亲自出马才为上策。虽

然我们和孩子之间也有代沟,但比起爷爷奶奶,他们还是更容易接受我们的观念,而如今很多的父母因为各种原因都忽略了亲自出马,来教育和培养我们的下一代。

我本人是一位“职业”妈妈,自从有了孩子,我放弃了工作,在家里专心照顾我的孩子。在抚养他长大的同时我没有忘记要好好的教育他,给他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在他刚刚学会走路但还不会说话的时候我就告诉他,妈妈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你不要把你的玩具随便摆放,那样会让本来干净的房间显得又脏又乱。孩子虽然不会说话,但我相信他一定能听的懂我在说什么,也一定能看到我在做什么。每当他把自己的玩具到处摆放的时候,我都会在他的身后随手把玩具捡回到他的玩具箱中。久而久之,他明白了,他的玩具不能放在地上或者是其他地方,在他不玩的时候,玩具一定要放回箱子里面。从此他每次玩玩具时都会从自己的箱子里拿一两件出来,不想玩了就放回箱子里面。这虽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但他却让我的孩子养成了爱干净的习惯。还有就是与大人讲话,我告诉他,和比自己年龄大的人说话一定要说“您”,你、我、他的称呼只能和自己的同龄人或者是比自己小的人才可以说。见到老人,你必须叫爷爷、奶奶;见到和爸爸妈妈年龄相当的人要喊叔叔阿姨,见到和哥哥年龄差不多的人一定要叫哥哥或姐姐,主动叫人这是一个好孩子应该做的。在我的教育下我的孩子不但赢得了街坊四邻的夸奖,在学校他一样赢得了老师们的赞扬。

其实我们的孩子都是二十一世纪的“神童”,他们或许在某些方面比其他孩子要出众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做家长的多多观察,多多发现。我本人不赞成一概而论,例如:听哪位专家说,孩子要多给赞扬,少给批评。我以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假如我们一味的尊崇专家的建议,对我们的孩子只说好,不说

错,也许对某些孩子而言这样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更多的孩子则是好坏不分。当我们发现孩子错得离谱时,我们的责骂也许会让他们接受不了,所以才会有离家出走,跳楼自杀等恶性事件的发生。当然,我们也不能总挑孩子的不是,那样孩子一样不会有好的结果。最主要的是我们做家长的要用心去和孩子交流,去和孩子接近,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及时帮助孩子处理棘手的问题。我们不能总把自己摆在家长的位置而忽略了孩子的自尊,也不要总把孩子的尊严放在首位而忘记了我们做家长的责任,针对自己的孩子,我们要看准时机,以不变应万变,把众多专家的理念总结到一起。该尊重孩子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放弃自己的尊严,该提醒孩子的时候我们要一针见血,该鼓励孩子的时候我们不要吝啬更多的好词好句,该让孩子原谅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拿出百分之百的诚意来让孩子知道,这件事情是我们错了,希望孩子能原谅我们的过错。看到孩子不需要任何条件和理由的就原谅了我们,此时我们做家长的心里是否留有愧疚,愧疚我们为什么会一直抓住孩子的小辫子久久不肯放手我和孩子有时像朋友,有时是母子,有时像情侣。像朋友时我会和他平起平坐,和他分享他的快乐与烦恼;像母子时我会把长辈的经验传授给他,会把父母的心愿告诉给他;像情侣的时候我会和他撒娇,我会让他感觉到他是一个男子汉,我需要他的保护,需要他的谦让,需要他的疼爱。这样,我的孩子每天都会在幸福快乐中健康的成长。

学习的好坏并不都是孩子自身的原因,我曾一度的强调,只要班里有一个得一百的,这就说明老师的教学说平很高,老师没有错。但也不能说我们的孩子没考一百分就是个笨蛋,其实很多孩子是因为家庭的因素。在课堂上他不好好的听讲,脑子里净想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这些事情也许是跟我们家里发生了什么有关,我们并没有把事情放在心上,可孩子却因为我们的某一句话或者是我们长辈的某一个决定而心情烦躁。这不但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更影响了他健康的成长,在这点上,做家长的我们要冷静的思考一下,是否我们的孩子更在意他们的父母,更在意他的家?我们做家长的也不要有事就埋怨老师,我虽不是一位人民教师,但我要在这里为我们最应该尊敬的老师们说上一句话,我们做父母的的只需要管好一个孩子,甚至是一个孩子我们都未必能教育的好,可老师要教育全班三四十个孩子。这些孩子各有各的优缺点,让老师一个个的了解并能逐个的体谅,我想就算我们是老师也不可能做到。更何况孩子的基础教育是我们给的,他的基础本篇二:家长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家长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孩子上小学一年级了,作为我们这些年轻的家长如何教育好孩子其实也是一门课程。以前总觉得孩子长大一些就好了,现在才觉得“万里长征”才开始。下面就谈谈一学期来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点体会。

1、注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教育子女的责任,要由父母共同承担,哪一位都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同时,父亲和母亲要为对方承担教育责任创造条件,在教育孩子上有分工有合作,不应单方独揽“大权”;只有在父母共同承担教育责任、对子女的教育影响力和谐互补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全方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

2、多给孩子一些表扬和鼓励。多给孩子欣赏的目光,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品质,有利于增强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多给孩子以欣赏的目光,就会看到孩子与众不同的长处和优点,看到她的一点点进步,肯定她,坚持鼓励她,耐心引导她,平和看待她,并以实际行动支持她,孩子就会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这一点是很必要的。

3、加强与班主任及老师的沟通和联系。主动向班主任介绍孩子的情况。比如我们在刚开学时就向班主任重点表明:孩子胆小、老实,请老师给予关照。之后,经常向班主任及老师了解情况,坚持每天看一看联系本、并签字,将孩子的点点进步向班主任及老师汇报,这样便于和班主任及时沟通。衡量一个老师的能力不单单是她的教学质量,更应该看她是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及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方式。孩子是否能顺利成长,家长很重要,老师是关键。这一学期来,孩子进步很大,已经能自觉地积极主动举手发言,发言的声音也变得响亮了。孩子通过班主任及老师的培养,变得自信、开朗了,也在学校交了几个朋友。在这方面,作为家长感到十分欣慰。

4、注重与孩子日常交流,帮助孩子克服缺点。我们非常注重与孩子的交流,让她说同学的优缺点,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比如我们的女儿好犯粗心大意的毛病,总是把加法当减法,减法当加法。我们就设计一些作业,其中有许多粗心大意的错误,故意请她当“老师”批改。反复训练几次,在这方面的错误明显减少了。针对她吃饭慢的不良习惯,我们就想办法培养她做事快的习惯,给她讲明道理:只有把自己的事尽快做好了,才有时间玩或学别的东西。

5、不要轻易对孩子发火。我们觉得,经常对孩子发火。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她已经习以为常了,觉得你发火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二是会因为她胆小而惧怕你,使她对你望而却

步。如果经常发火,她就会报喜不报忧,家长就了解不到孩子的真实情况,这样教育起来就会被动。教育孩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能慢慢来。

6、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并培养她学会休息和调整。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和争强好胜是孩子成长的三大要素。因为一年级的孩子都比较小,天性好玩,在这方面就要保证孩子有充裕的机动时间去玩和放松,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同时,孩子每天要上六节课,非常辛苦,每天回家都很累。在这方面,作为家长,一是为她做好各种后勤服务工作,加强补充营养,帮她解乏;二是教她自己学会休息和调整。比如听听音乐,闭目养养神、轻松活动一会儿等等(当然,最好是学校每个星期三下午让低年级的学生在家学习,借此机会适当调整一下)。等疲惫过后马上是一个智力的高峰,在这个时段内,再要求她完成作业和阅读课外书籍。

家长如何教育和培养好自己的子女是当今社会的焦点问题。孩子们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小学到初中、高中,最后上大学,都是人们谈论的中心话题。父母们、祖辈们往往围绕着某一个孩子来安排全家人的生活,这已是不足为奇的事了。

时代变了,生活环境优越了,加上计划生育,一家只有一个孩子,谁不呵护,谁不疼爱呢?这也无形地让孩子们产生了自我优越感,哪怕有些家长并不娇惯孩子,但社会这种现象也会影响到他们,孩子们也非常清楚自己在家中的“地位”。根据这些现象分析,当今孩子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下:娱乐的项目多了,对学习不敢兴趣;生活的条件好了,不愿多吃苦;疼爱的人多了,听不进相反意见等等。因此,教育与培养子女是一件相当头疼的事。在此,我简单的谈谈我在这方面的成功与失败所带来的经验与教训,也给其它家长们一个参考资料。

一、相互沟通

教育和培养子女的问题不是很快就能说明白的,它需要一个相当艰难、复杂、漫长的阶段,然后通过这个阶段不断地总结出经验教训,采取措施等等,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只要你一直不断努力、不断的付出心血与代价,正确地对待每一件事情,它就会有好的结果产生。

我并没有刻意把孩子培养得如何如何,但必要的关爱和教育并没有省略。首先是学会相互沟通,学会如何培养父子之间的感情,学会如何跟他谈心。不一定要谈大道理,在这点上有的家长误认为把大道理讲给孩子听就会有好的收效,其实未见得!孩子生下来天真无邪,高兴的事就爱听,不高兴的事就会引起反感,甚至对你产生隔阂,以致无法沟通。这一点非常重要。我认为我的孩子如果喜欢我、贴近我甚至崇拜我了,这就获得了成功的第一步。接下来偶尔讲点道理他听不是不可以的,当然也不要得寸进尺,否则会全功尽弃。道理要讲得通俗易懂,只要他懂了就立即停止,若不然再重要的理也要舍弃。另外,孩子和父母融洽后,自然要提出许多问题让家长解答。凡是能解答的,家长一定要认真解答,如果让孩子失望了,他将越来越少提问,这时,隔阂开始产生,危机也就开始潜伏了。

所有的孩子都有天生贪玩的毛病,我的措施是参入一起,陪他玩。无论是玩什么游戏,在玩的过程当中寻找机会达到教育和培养的目的。过去我很少打球,为了达到目的,我经常和孩子一起打足球、篮球、乒乓球等等。小孩与大人打球毕竟有一定差距,因此,当他快要失去信心时我常故意放他一马;但当他开始得意时我又毫不手软地击败他。他至少可以从中体会到胜利和失败的滋味。这也是一种教育方式,不讲大道理,让他亲身体会一些人生哲理。如果你单纯去满足他的高兴他会认为胜利得来很容易;反过来老是让他失败他会失去竞争意识。从宏观的角度来讲,小小球场与人生这个大“球场”的道理是一致的,简而言之,凡是孩子感兴趣的,哪怕对他没有明显帮助的事情,千万不能轻易反对,做家长的一定要学会如何“顺风扯旗”。当然,大道理谁都会说,做起来可就不是那么容易。我自己烦躁时也常顾不上了。



二、善于发现

教育与培养是彼此不能分割的两个部分。因此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特长和兴趣。我是一个很爱音乐的母亲,很希望孩子将来能够和我一样这么喜欢音乐,因此从他五岁时我就让他开始弹钢琴。在弹琴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他的长处,他具有与众不同的音乐天赋。看来要着重;培养,首先不能让他对钢琴产生厌倦,更不能按我的一厢情愿去强求他。所以当他不想弹琴的时候我并不批评他,只是找机会对他讲述一些有关音乐的趣闻与故事,这时,“引导”应该是主要手段,一旦他对某个问题产生了兴趣就马上抓住不放,对他进行鼓励与赞扬。虽说他弹钢琴的进度非常慢,主要原因是停止的时间过长,最长达到半年以上,但他从来没有产生过厌烦情绪。这也是一种成功。以后,他对音乐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我敢肯定,目前音乐已成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了。

关于对孩子的兴趣培养我没少费心机,学钢琴、打击乐、羽毛球,包括语文、数学课外补习班等等,这些就省去不谈罢了。

除了发现孩子的长处外,还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不足。我的孩子有很多不足之处,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胆小,不敢接触人,特别是接触老师,这是一个很致命的缺点。人的一生中主要是与人打交道,不然你就会孤立,引起性格反常。再说一个人再有本领,如果不与人接触就施展不了你的本领,你也就成了废品。因此我必须设法培养和锻炼他。所有能锻炼他的大小场合,我都尽最大的努力跟他做工作,让他去经受锻炼。谈到这个问题上我要感谢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他们为我的孩子提供了不少机会,如“六一”儿童节的表演、班集体联欢会表演,都没少让他参加。作为家长更是尽心尽力,为他借乐器、租车、搬东西、辅导等等,让孩子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虽然不能与其他胆大的孩子比,但比起过去来大有进步。

其次,孩子在做数学作业时显示出了逻辑思维的不足,因此我在辅导的过程中反对死记硬背,强调过程的思维,哪怕结果是错误的,但方法一定要正确,思考问题首先要合乎逻辑。在小学的中,几乎每个假期我都对他进行了这方面的诱导。同样,比他人不足,比自己却大有提高。

当然,培养孩子不一定都是如此模式,要根据他的自身条件、个性、爱好,正却作出各重不同的教育方式,这就是它饿复杂性。

三、正确对待

所有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但又都难免出现缺点与错误。如何对待孩子的每一点成绩与每一个错误,是做家长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取得了成绩应该表扬,犯了错误也应该批评,但表扬与批评的尺度很难把握。不鼓励不批评是不行的,可鼓励与批评过急了孩子的心态往往出现反常,究竟如何对待几句话很难讲清楚,我这里只说说具体事例仅供参考。

有一阵子,孩子的学习成绩不错,每次作业几乎都是a+,为了鼓励他,我们不仅赞扬了他,还买了很多他喜欢吃的、玩的、穿的,甚至还满足了他提出稍过分的要求。结果期中考试令人很不满意。通过这件事,我们逐渐学会了如何把握好分寸,该赞扬的还是要赞扬,但决不过分。

有一回我们无意发现他的作业本上有很多b,当时我很气愤,但我冷静一想,先别急躁,以免刺伤他的自尊心,效果相反。于是我很平静地问他:“你的作业哪来那么多的b呀,是不是又马马虎虎地做作业?”他作了一些解释,尽管他的解释明显有点牵强,我也不必去揭穿,至少他知道自己是错误的,稍带点指责也就算了,关键看他本人怎样认识。我觉得成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注重态度和过程最后必然会有好的成绩。

可能有人认为我对孩子的要求太松,其实不然,关键时该严厉的还得严厉。有一次我打听到他们课外补习班连续三次被取消了,他却撒谎说去上课,其实是打球去了。这次我毫不客气,回家后我大发脾气,恶狠狠地教训了他一顿。打球并不是坏事,主要针对他的撒

谎方式。他很少见我发脾气,因此觉得自己的错误可能犯得很大,有点害怕,我抓住这个机会,跟他谈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他自然而然地都听进去了,达那以后再也没发现他犯类似的错误了。

总之,孩子有了一点成绩家长不要过于高兴;犯了错误也不要轻易发火,一方面要给孩子留有余地,另一方面在他知错时要抓住时机,理智地对他进行教育,具体如何正确对待还得看当时的情况而论。



四、寻找出路

提前给孩子指出将来的去向也会对孩子有一定帮助,让孩子有一个奋斗目标,知道自己该怎么做。这方面我为孩子作了很大的努力。

前面已经介绍过,孩子在音乐方面有特殊的天赋,因此必须把道理跟他说清楚,干别的事恐怕不是你的所长,你会失败的。比方说你爱好体育,这我不反对,但当你打算从事体育职业时,会有什么结果你自己非常清楚。孩子也有自知之明,一提到此事他从不反驳,他深知大人指出的道路是正确的,这个目标是不会改变的,只是怎样落实到行动上而已。

与普通的孩子相比起来,我的孩子每天要多做很多事情。利用每天中午、晚上和周末的时间练钢琴、练打击乐、学识谱、练视唱、听音、记谱等等。虽说他感觉到压太大,有时显得很被动,但没有找任何理由要求放松一点。其实我看在眼里,同情在心里,严厉依然挂在嘴边。最后只能在周末的两天中适当作一点调剂,带他参加一点他所喜爱的活动,这样他也不会感到那么乏味了。

近两年来,孩子在不影响学习成绩的前提下,掌握了一定的一技之长,这是用他的勤奋换来的一技之长。换句话说,他是用现在的痛苦去换取将来的幸福,这个道理他早已明白。他曾经对别的孩子说:你现在少玩就是为了将来能够多玩。他这种意识的形成,家长肯定是起到一定的作用的。因此大人的行为确实会给子女造成极大影响。由此可见:教育与培养是我们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篇三:培养教育孩子心得体会.1 培养教育孩子心得体会

一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学习上,我特别注重让孩子养成“认真”的学习态度。我常常告诉孩子不认真你就失去获得正确的机会,失去一次成功的机会。我对这个要求还是严格的,甚至有时会施以小惩,正确的开端很重要,我不给孩子拖泥带水的机会,通过这一年多的观察我对孩子的学习态度还是满意的,无论是放学后或是上课外课回到家,即便是我要求他在外面先玩会儿,他都非常有时间观念到一定的时间一定会先跟我说:妈妈,我要回家做作业去了,做好再玩,这是一个长期养成的良好的学习态度。生活上,从小我就有意让儿子养成爱干净、爱劳动,自行整理东西的好习惯。因为一个良好品质的人首先应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常给他灌输:将来你是个男子汉,要独立担当事物,你不具备俊朗的外形,但是一定要做个豁达 自信 独立的男孩,这些年下来,孩子已经养成了初步的良好生活品行,如无论到哪儿只要进门第一件事就是洗手,出门回家会更换不同的衣着,十分注意形象,不会在公众场合闹情绪耍无赖,记忆中他没有因为说不买喜欢的东西,或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而给过我脸色,能看见的是整天他的脸上总是笑意盎然。

二、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的学习方法。

所谓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就是说:给孩子现成的东西不如教会孩子得到这种东西的技能。比如从孩子两岁启蒙开始,我简单教会孩子一个字的认写,而是写给他一个偏旁或者部首,然后添加删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认字而后自己主动去变化学习,到他四岁开始,我给他人生第一本字典,教会他在字典里找到答案,数学方面,直接给他说出答案不如给他讲讲解题方法,进行串引,这样孩子的学习模式不是被动,而是在学到方式方法后变为主动剖析解题,我喜欢引导孩子追根溯源,让孩子主动去提出问题再给出答案,尽管可能不对,浪费时间,但却可以在他摸索的过程中相得益彰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为他将来独立完成学习打下基础。我有时会让孩子故意和我“吵架”,目的是让他学会辩论,学会发表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不能一味听从大人的吩咐,失去个性的教育同样是失败的教育。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聪明但贪玩;有的有些迟钝但勤奋;有的既聪明又勤奋,总之,给孩子一个支点让他自己去试着撬动地球,这样才会培养出孩子学习的乐趣。

三、生活上随意,学习上严格。

这条一直是我遵循的家教方法。在生活上,与孩子相处要像朋友一样,说说笑笑、玩玩闹闹。不能有家长作风。在我的家里,孩子有时可以直接称呼我们的名字,我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尊重,这是朋友间的对等交流,可以很好的增进我和孩子的情感,在孩子逐步成长的过程里,将来他会逐渐脱离我们而靠近他的朋友,和我们知心话越来越少,居高临下的姿态面对孩子,这样我们会无奈失去孩子的信任,所以,我一定会给孩子一个靠近我的空间那就是平等地对待他。我觉得作为父母,“以身作则、以理服人”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用温婉的方式向孩子指出错误,俯下身来跟孩子平等对话,像朋友一样。我觉得只要我们诚恳的对待孩子,孩子会感觉很温暖,会不由自主的变“乖”,继而配合家长的教育。作为家长在孩子面前也要谦虚,不能不懂装懂,误导孩子,我的孩子喜欢问问题,随着他的年龄增加对知识的拓展相应有难度,偶尔我也会被他问住,但我一定会在一定的时间找到答案告诉他。学习一定得严格要求,不能有丝毫懈怠。岂不闻,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矣。

诚然,教育是要有奖励、有惩罚,最近有在关注一位狼爸的教育模式,这位爸爸以严格的家庭教育烘托出三位北大的孩子,在我的教育孩子理念里,我觉得棍棒教育也不是不可以,只要教育方法得当,不伤其筋骨,能起到震慑作用,偶尔用之也是不可不为的。柔性教育固然好,但是孩子的有些劣行在反复重复时,还是要适当的时候给予严厉的压制以免形成习惯。

上一篇:2024干事联谊活动策划下一篇:描写那一次分别场面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