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新还旧”问题引发的法律思考

2024-07-21

借新还旧”问题引发的法律思考(精选3篇)

借新还旧”问题引发的法律思考 篇1

由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中“借新还旧”问题引发的法律思考

借新还旧,亦可称贷新还旧或以贷还贷,通常是指借款人向银行用新贷到的款项偿还先前已到期的贷款。从严格意义上看,借新还旧并非是银行正规信贷业务的内容,仅是银行在借款人不能偿还先前贷款前提下,为化解不良贷款风险,实现债务转化的一种特殊变通形式。其主要特征通常表现为:(1)借款人不以自己的资产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2)借款人在一定条件下可长时期地占有并使用信贷资金;(3)借款合同中载明的借款用途往往与实际约定的借款用途不相一致;(4)银行贷款资金可能出现沉淀风险。由于借新还旧是近年来现实经济环境下形成的倒逼机制的产物,银行对此实际操作屡见不鲜,由此导致的诉讼案件也时有发生。同类案件法院判决各不相同,但绝大部分判决结果是贷款银行败诉。法院审理时一是认为借贷双方签订的借款合同实际系借新还旧,双方当事人签约的意思表示均不真实,扰乱了国家正常金融秩序,不符合现行金融管理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主合同及抵押等从合同应属无效;二是认为银行办理的借新还旧合同中借款用途通常载写“流动资金贷款”,但在《保证合同》或《不可撤销担保书》等从合同中却未据实反映借新还旧意思。诉讼期间,担保人往往辩称银行与借款人恶意串通,使担保人误以为系发放的新增贷款方同意进行担保,故提出免责请求。对此,法院依据《担保法》中:“主合同当事人双方串通,骗取保证人提供保证……主合同债权人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使保证人在违背真实意志的情况下提供担保”等规定,故判决该从合同无效,同意保证人免除担保责任。对此,需要对借新还旧问题进行认真的法律思考,剖析银行败诉原因,寻找法律对策,有效地维护贷款银行的合法权益。

一般而言,借新还旧确有掩盖银行资产质量真实状况,削弱贷款划分及管理活动,推迟信贷资金风险暴露的缺陷。但鉴于对目前银行业的现实资产状况,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信用状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银行针对不良贷款居高不下而采取借新还旧方式也是一种迫不得已的变通选择。依法清收、采取诉讼手段主张债权固然是化解银行不良贷款的主要形式,但能否真正实现银行债权其前提条件是借款人应具有充分的偿债能力和实现债权的切实有效的法律保证机制。目前发生的一般借贷诉讼案件,其债权债务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诉诸法律,银行多为胜诉,但债务人信用意识淡薄,拒不执行法院生效法律文书现象突出。银行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时也因被执行人故意逃、赖债务或不具备偿债能力等种种原因难以奏效。近几年法院对银行借贷案件实际执行率不到20%。执行难问题日益突出,相关法律文书趋于成为形式意义的胜诉符号,银行最终实现债权阻力重重。在此情形下,债权银行只得采取有欠规范且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借新还旧方式来缓解即期贷款风险,以克服贷款展期及诉讼时效的法律限制,并进一步明确债权债务关系,可以理解为具有某种程度的现实合理性。如果一概禁绝借新还旧且判定其违法违规,就其效果而言,一方面银行的不良贷款和应收未收利息将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借款企业的还贷负担和利息、罚息负担也将越来越重,对银企双方都将产生负面效应,恐难以真正理顺银行信贷管理秩序。

从法律层面分析,借新还旧做法虽然潜藏某种程度的金融风险,但对此类纠纷案件均按无效合同判定贷款银行败诉确有值得商榷之处。主要依据是:

1、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对借新还旧尚无禁止性规定。认定银行贷款行为存在过错及合同无效,一个重要的判定标准是该行为和合同违反了国家现行贷款管理法规、规章规定,即内容违法。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仅只在《利率管理暂行规定》中规定金融机构不得采用发放新贷款的方式向借款人收取利息。除此之外,人总行规章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借新还旧方式尚无禁止性规定。目前调整贷款业务活动较全面系统的法律规范性文件《借款合同条例》和《贷款通则》对借新还旧做法未有否定性条款,其有权解释机关人民银行总行至今也未就此予以明文禁止。与此相反,人总行办公厅1997年在《关于借款合同有关法律问题的复函》中对其合法性则作了肯定性的界定:“以贷还贷(或借新还旧)是指借款人向银行贷款以清偿先前所欠同一银行贷款的行为,新的贷款合同只是对原借款合同中贷款期限等合同条款的变更,不能视为新借款合同虚构借款用途,双方意思表示不真实。该行为并未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及《贷款通则》等有关金融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因此,以贷还贷的借款合同应属有效”。这一复函可视为是对金融法律及规章《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有关内容的有权法律解释,理应得到司法部门的重视和采纳,但法院对此类案件判处银行败诉的理由是认定贷款银行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显然有些主观、片面,适用法律依据有欠充分。

2、开展借新还旧业务是贷款银行的一项基本权利。在法无明文禁止的前提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化解即期信贷风险,是贷款银行依法享有的一项基本经营自主权利。《贷款通则》第22条规定:贷款人享有“在贷款将受或已受损失时,可依据合同规定,采取使贷款免受损失的措施。由此可见,借新还旧实际上是贷款银行依法行使自身合法权利,使贷款免遭损失的一种补救措施。合同实质内容并无违法之嫌。

3、现行金融法律规范性文件对借新还旧无处罚性条款。认定某种行为违法违规,应在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中明确载明制裁性条款,行为人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就现行的法律规范性文件而言,从法律文件《商业银行法》,行政法规《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以及金融规章《贷款通则》等文件论,均未有对借新还旧行为予以行政及民事处罚的法律制裁条款。

综上所述,借新还旧合同仅是对原借款合同中贷款期限等条款的变更,其实质内容是对贷款期限法律契约上的延长,是转化债务的一种有别于通常意义的借款合同。其内容并未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法无禁止不为错。只要借款双方当事人依法就合同主要条款经协商一致,意思表示真实,借新还旧合同即告成立。其主合同和依法订立的抵押、担保等从合同亦属合法有效,并应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需引起贷款银行重视的是,目前借新还旧案件中担保人被判免责是此类判案中常有结果。笔者以为,由于在具体办理借新还旧过程中,借贷双方当事人变更了原有借款合同,而原从合同并未明确载明借新还旧保证内容,事后亦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保证人利用银行操作疏露而根据《担保法》等规定“合理逃债”,法院对此判决保证人不予承担保证责任并无过错可言。银行应引以为戒,尽量避免和减少操作环节的过错。

借新还旧”问题引发的法律思考 篇2

“借新还旧”首先是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nternational Mone tary Fund) 等机构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1, 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关于银行信贷业务中的借新还旧尚无一个准确规范的定义, 通常是指借款人到期无法正常归还银行贷款时, 通过重新与银行签定一份借款合同的方式来借款偿还旧贷的行为。借新还旧有时也称为贷新还旧或以贷还贷, 已成为当前银行信贷业务中普遍采用的操作方式, 这主要源于两点:一是借新还旧有利于银行在短期内盘活不良资产、迅速降低不良率;二是借新还旧能使借款人避免因借款逾期而支付高额罚息, 减少财务支出成本。这实际上是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一种“互惠双赢”的行为, 也是为双方所愿意接受的。

从法律的视角来看, 银行信贷中的借新还旧是对原借款合同中贷款期限、利率等条款的变更, 其实质内容是对原借款期限在法律契约上的延长。借新还旧在法学性质上属于民事行为, 因而要正确界定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二次借款是否是借新还旧, 既要具备客观上发生借款人将新借资金用于偿还旧贷的行为, 又要具备银行与借款人两者主观上有借新还旧的共同意思表示。从基层的金融涉诉案件审理实践中看, 法院部门在查证借款人以新借资金偿还旧贷的行为比较简单, 基本上没有争议, 但在查证银行与借款人两者“有借新还旧的共同意思表示”就比较困难。如果银行与借款人在新签合同中贷款用途上写明借新还旧的, 共同的意思表示就不需要去费力查证了, 但绝大多数合同中是不会这样写明的, 也就难以较明确地认定双方是否“有借新还旧的共同意思表示”。司法实践中在没有确切证据的情况下, 允许使用推定的方法。因而我们认为, 在银行信贷中发生了以下行为就可推定为是借新还旧行为2:一是银行与借款人新签定借款合同后根本没有实际资金贷出, 只是履行了更换贷款凭证和账面处理手续;二是新借款虽已实际贷出, 但金额正好是旧贷款本息的加和, 借款人又在短时间内归还旧贷款的;三是资金已实际贷出, 不论金额是否等于旧贷款本息之和, 双方约定由银行从新借资金中进行部分或全部扣收的。

单位:件、万元

从近几年威海市金融涉诉案件情况看, 借新还旧涉诉案件占有一定比例, 近两年虽涉诉案件数量下降, 但单笔金额明显增大 (表1) , 这也表明从法律视角来研究借新还旧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二、借新还旧的法律效力及其理论分歧

银行信贷业务中借新还旧的法律效力问题一直是金融涉诉案件中银行和借款人非常关注的问题, 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借新还旧主合同的效力, 还关系到借新还旧担保合同的效力, 也就是关系到银行信贷资金的第一和第二还款来源是否能得到保障的问题。截止目前, 我国的法律、行政法规对银行借新还旧的法律效力尚未做出直接而明确的规定, 导致理论界和司法界对该问题的认识不同、争论不一, 主要的理论分歧依旧是围绕借新还旧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问题而展开。

(一) 认定借新还旧合同不具法律效力

主要观点包括:一是借新还旧合同缺乏实质性履行等操作环节。银行与借款人协商签订借新还旧借款合同, 其目的就是为了清偿原来所欠的贷款, 较多地是侧重进行一些账务处理, 实质上借新还旧合同根本没有履行借款行为, 双方当事人签订此类合同, 完全是为了规避有关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借款行为。

二是借新还旧合同违反国家金融政策和金融规章。《贷款通则》中对贷款合同的展期有明确规定, 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贷款时可以申请展期, 但对展期期限有严格的限制, 如短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 展期期满后不能归还的贷款要转入逾期账户管理。借新还旧的做法明显与这些要求相背离。

三是借新还旧合同违反《民法》及《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借新还旧合同中往往不写明新借资金的真实用途, 也不进行真实的资金划拨, 贷款行为实际上是虚假的, 这些都与相关法律形成明显冲突, 在金融案件诉讼中, 借款人往往以此为由主张借新还旧合同无效, 保证人也以此为由主张主合同无效导致从合同无效。

(二) 认定借新还旧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主要观点包括:一是借新还旧行为已是法未禁止的客观事实。从法律上看, 现行法律、行政法规中对借新还旧行为并没有禁止性的规定, 并且目前借新还旧已被大多数银行普遍采用, 如果一律认定为无效, 银行将要承受数额巨大的损失, 对银行业发展所带来的打击是难以估料的。

二是借新还旧是当事人之间真实意思的表示。从实际情况看, 借新还旧合同中多数因审批原因而未明确列出资金用于归还旧贷, 但借新还旧协议是双方自愿达成的, 意思表示真实, 不存在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 客观上未损害国家、集体、第三者的利益, 基本上符合《民法通则》和新《合同法》的有关规定。

三是司法审判实践中已倾向借新还旧合同有效。在金融涉诉案件审理中, 判决借新还旧的贷款合同无效没有任何法律依据, 因而最高人民法院经济庭认定借新还旧行为有效;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施行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九条实际上也肯定了“借新还旧”的法律效力。

本文研究中, 基于借新还旧已成法不禁止的客观事实和基层的司法实践情况3, 同样认为借新还旧具有法律效力。

三、借新还旧面临的法律风险分析

就银行业经营而言, 从法律视角研究借新还旧问题, 其核心目的在于全面分析和有效防范借新还旧行为的法律风险, 从而避免银行经营中自身利益遭受严重损失。这里提及的法律风险主要是指借新还旧关系人之间签订的主合同 (借款合同) 和从合同 (抵押合同、担保合同) 因不具备法律效力而导致银行遭受资金损失, 上文中已将借新还旧行为具有法律效力 (即主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作为研究前提, 这样我们只需研究分析从合同的法律风险就可以了。

图中: (1) 为初次贷款; (2) 为不变更抵押或担保的借新还旧; (3) 为变更抵押或担保的借新还旧; (4) 为归还原贷款

(一) 抵押风险

1. 抵押物不变更的法律风险。

从法律层面来讲, 借新还旧合同的签定标志着旧债的消灭和新债的发生, 原有的贷款债权消灭后, 其从合同中的抵押权也同时消灭, 如双方当事人仍把原来的抵押合同作为借新还旧合同的从合同, 势必要面临抵押合同无效而导致实事上无抵押的贷款风险;在重新签定抵押合同时, 由于在时间上往往比原抵押合同推后了一年左右, 期间借款人可能以该抵押物与其他银行签定过抵押协议, 导致偿债顺序发生变化, 从而使银行面临偿债不足风险。

2. 抵押物变更的法律风险。

借新还旧合同签定过程中, 如果抵押物发生变更的, 银行一般会视同新的抵押物来进行评估和登记, 重新签定新的抵押合同, 面临的法律风险相对较小。

(二) 担保风险

1. 担保人不变更的法律风险。

在借新还旧合同签定中如果担保人不发生变更, 在不重新签定担保合同的情况下, 同样面临主合同变更而导致原来的从合同失效所带来的法律风险问题;在重新签定担保合同的情况下, 从法理上讲, 由于借款人用新贷款偿还了旧贷款, 从而免除了担保人对旧贷的担保责任, 其承担的风险和责任仅是对新贷款的, 较之借款人按照实际贷款用途使用新贷款产生对担保人的风险和责任要小一倍, 因而担保人无论是否清楚当事人借款的真实用途, 均应承担对后一份贷款的担保责任, 银行面临的法律风险相对较小。

2. 担保人变更的法律风险。

在借新还旧合同签定中如果担保人发生变更, 在重新签定担保合同时如果没有写明贷款用途是借新还旧, 担保人可能确实不知道贷款真实用途, 或者故意以当事人双方合谋欺诈来抗辩承担责任, 则极大程度上造成担保从合同无效, 银行则不得不面对相当于无担保人的法律风险。

综上, 借新还旧中涉及从合同的法律风险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六种情况 (表2) ,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风险程度较大的三种情况, 有必要在实务操作中加以研究解决。

四、相关建议

一是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有效解决立法滞后问题。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对借新还旧虽无禁止性条款, 但也没有明确的条款对其进行法律层面的规范, 不利于依法保护银行的合法权益。建议有关部门结合金融业务实际, 针对借新还旧中反映出的问题开展专项立法调研, 对发布的《贷款通则》等部门规章进行修订, 具体规定借新还旧的适用条件、操作程序, 使之趋于规范, 有章可循, 以制定法规、规章的形式确定借新还旧的合法性;同时, 协调司法部门联合制定有关规范借新还旧活动的法律规范性文件, 指导、约束基层的司法实践, 解决此类贷款实务和司法审理中的立法空白, 以充分维护银行的合法权益。

二是引导银行增强法律风险意识, 严格规范业务操作。在法制环境不断改善的情况下, 银行应依法规范自身的经营行为, 在办理借新还旧业务时, 银行应注意在借款合同的资金用途中明确写明“借新还旧”条款, 如有担保人要同时取得其书面同意, 以保证借新还旧主、从合同的法律有效性, 避免引来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如果当地的司法实践不支持借新还旧行为时, 银行对逾期贷款原则上应慎办或少办借新还旧, 注意有效规避法律风险。

三是重点防范抵押在后风险, 有效避免偿债不足问题。在借新还旧重签抵押合同时, 往往易忽略抵押物不变更所产生的法律风险, 因此在重新签定抵押合同时, 银行应要求借款人提供明确具体的抵押物, 在合同中尽可能详尽写明抵押物的相关内容, 避免使用概括性或模糊性词语;要求借款人列出“到期债务清单”, 对抵押物所抵的到期债务进行严格审查, 准确判断抵押物尚未抵押的价值和债务风险, 为合理确定抵押贷款额度提供参考, 同时也避免在出现风险时面临偿债不足问题。实践中可以尝试签定中长期一次性抵押方式, 有效消除抵押在后风险。

摘要:近年来借新还旧已成为金融机构信贷业务中一种普遍使用的方式, 但在越来越多的金融涉诉案件中, 由于目前国内法律法规对借新还旧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定, 各级法院的判决结果各不相同, 由此给金融机构造成了大量的信贷资产损失, 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融机构信贷业务创新与发展。本文从借新还旧业务的现实调查、借新还旧的法律效力及理论分歧、借新还旧面临的法律风险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分析, 并就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银行信贷,借新还旧,法律问题,探讨

参考文献

[1]卢克贞《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中的有关法律问题研究》《济南金融》2001年第2期

[2]朱克鹏《商业银行法律实务与案例评析》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借新还旧”问题引发的法律思考 篇3

“借新还旧”作为一种特殊的贷款形式,其本意是指贷款到期(含展期后到期)后未归还,又重新贷款用于归还部分或全部原贷款的借贷行为。随着银行业务的发展,近几年又逐渐出现了几种与之类似的贷款品种,其共同点是企业使用银行贷款来偿还原有债务(包括银行债务和非银行债务),不妨统称为“借新还旧类”贷款。在当前银根趋紧的形势下,该类贷款在银行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一、“借新还旧类”贷款的两大类别

以企业借款的目的进行归类,不妨将“借新还旧类”贷款分为以下两类。

(一)被动续贷清偿类。此类贷款的核心是,企业因借款人财务状况恶化,无力归还贷款,而重新贷款用于归还原贷款的借贷行为。如下文所说的“借新还旧模式”、“变相续贷模式”等。

(二)主动置换周转类。此类贷款的核心是,企业出于臵换前期项目周转贷款、盘活抵押资产、调整企业负债、获取更大授信额度等原因,使用银行贷款归还原有债务的借贷行为。如下文所说的“臵换贷款模式”、“归还借款模式”等。

二、“借新还旧类”贷款的几种表现形式

(一)“借新还旧模式”。该模式也即“借新还旧”的基础形式。其基本操作模式是甲公司在A银行贷款到期时,A银行向该公司重新发放1笔贷款用于归还或部分归还前期贷款,一般只涉

及1家银行和1家企业。目前,该模式主要存在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此种操作模式已较为少见。

(二)“变相续贷模式”。该模式可以视为“借新还旧模式”的一种变形。其基本操作模式是,甲公司在A银行贷款到期时,向乙公司借入资金用于归还在A银行的贷款,贷款归还后,A银行再向甲公司发放1笔同等金额的贷款,甲公司再将贷款用于归还向乙公司拆借的资金。拆借资金的企业绝大多数是借款企业的关联公司,或者是担保公司、小贷公司等其他准金融机构。该模式主要存在于流动资金贷款中,一般涉及1家银行和2家企业。

(三)“置换贷款模式”。该模式也可以称之为“借此还彼”。其基本操作模式是A银行先期向甲公司发放1笔搭桥贷款或流动资金贷款。贷款到期时,B银行向甲公司发放1笔贷款用于归还其在A银行的前期贷款。该模式一般涉及2家银行和1家企业。该业务模式在外资银行、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中均较为普遍。

(四)“归还借款模式”。该模式特点是企业运用银行贷款归还非银行债务。其基本操作模式是,甲公司在A银行贷款,用于归还甲公司前期向其公司股东或其他关联方的借款,比如企业向股东借款用于经营性物业建设的前期投入。该模式一般涉及1家银行和1家企业及其股东。该业务在商业银行经营性物业抵押贷款中较为常见。

三、合规性辨析

(一)“变相续贷模式”应界定为不合规。“变相续贷”类贷款,实质上借款企业以偷梁换柱的手法在同一银行循环取得贷

款。从操作上来看,企业通过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向关联公司借款归还前期贷款,企业之间上并无真实业务交易背景,仅仅是一种短期资金拆借关系,因而将续放贷款支付给拆借企业在贷款用途上已经违反贷款新规要求。借款企业该种行为目的在于长期占用银行信贷资金,前期首笔贷款在资金使用上往往存在贷款资金被挪用的情况,甚至是为了逃避贷款重组,隐瞒真实财务状况。

(二)“借新还旧模式”和“归还借款模式”不应简单视为违规。对于“借新换旧模式”,追根溯源这个概念首见于《不良贷款认定暂行办法》第九条,其中规定符合四项条件的“借新还旧模式”贷款可以划为正常类。虽然该办法已于2007废止,但是替代该办法的《贷款风险分类指引》第十条规定“下列贷款应至少归为关注类:(二)借新还旧,或者需通过其他融资方式偿还”,监管法规事实上已经承认了“借新还旧模式”贷款的合法性。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九条也确认了借新还旧贷款的法律效力。虽然该类贷款过往存在一些乱象,但目前并无明令禁止该业务的法律规定。对于“归还借款模式”,该模式下银行贷款用于臵换股东前期在企业的经营性投入。在股东借款用于生产经营所需的前提下,从银行角度来看,贷款资金事实上是用以支持企业经营活动需求,具有真实合理用途;从企业角度来看,向股东拆借资金是一种正常融资渠道,向银行贷款臵换不具有风险转嫁的特征。

综上所述,不能简单地将这两类贷款业务定义为违规操作,针对具体业务要具体分析,符合控制条件的应承认其合规性,如

何将其规范化才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三)“置换贷款模式”处于模糊地带。“臵换贷款模式”作为一种特殊的业务品种事实上得到了多数银行内部规章制度的许可,部分银行甚至将此类贷款作为一种贷款品种。但在监管实践中,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已经明确不得臵换,而其他臵换贷款的合规性则处于模糊地带。争论的关键在于臵换贷款“以贷还贷”是否可以视为合理用途,以及支付环节采用同户名划转后再归还贷款的方式是否符合贷款新规要求。但需要关注的是,在过去几年银行信贷的超常规增长过程中,部分企业申请了较多银行贷款用于扩大再生产,而随着宏观形势的紧缩,企业可能面临到期集中偿付带来的资金链断裂问题,给实体经济的运行带来不利影响。针对经营状况较好、临时周转后可以履行偿债义务的中小企业来说,采取贷款臵换的方式一定程度有利于银行体系整体信用风险的缓释。如果简单地禁止臵换贷款做法,企业改道小贷公司、典当行等其他准金融机构不正当融资,可能会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更大的风险。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除了前文指出的“变相续贷模式”显系违规操作外,必须还要注意到其他几种模式下可能存在的不审慎行为。

(一)“借新还旧模式”延迟风险暴露,掩盖业务真实风险。该模式下的贷款,有一部分是属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资金链紧张,财务状况恶化,不能按照合同约定按期履行还款义务,已经出现不利于贷款清偿的明显问题。但部分银行以“借新还旧”方式对此进行掩饰,同时不严格执行五级分类的要求,仍将贷款列

为正常类。表面上资产质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事实上是刻意掩盖今日的真实风险,而带来了未来的风险聚集。

(二)“置换贷款模式”风险意识淡薄,贷款管理形同虚设。一是贷前调查不审慎。在“臵换贷款模式”下贷款最终投向需通过前手资金间接体现,理应进行追溯调查。但部分银行仅仅收集企业和相关银行、签订的前期借款合同,对前期借款的最终用途是否符合控制要求不加审查,导致贷前调查难以尽职。二是合同文本不规范。部分银行在贷款合同中未对贷款用途作出“用于臵换他行贷款”的明确表述,有悖于贷款新规精神,同时也弱化了相关抵押担保合同的法律效力,给第二还款来源的落实带来不利影响。三是贷后管理不尽职。由于支付对象较为明确,可采取受托支付方式一次走账,部分经办人员认为走款后就万事大吉,风险意识不强,对借款人经营、财务状况不加关注,贷后管理流于形式。

(三)“归还借款模式”业务品种难以界定,影响统计数据真实性。在该模式下,银行贷款用于支付企业向股东的前期借款,贷款的实质用途和业务品种归结于企业向股东借款的具体用途。由于部分企业资金支付较繁杂,对具体用途进行准确对应存在一定困难,因而部分银行对此往往不加梳理,使用贷款品种时存在一定随意性,混用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科目,导致业务数据失真,影响监管新规执行情况相关数据的采集。

五、相关建议

(一)严格“借新还旧模式”分类要求。“借新还旧模式”下的贷款除了必须满足银行内部操作标准、严格贷款发放条件

外,必须强调切实执行贷款五级分类标准,将该类贷款至少划归为关注类。对于“借新还旧”后企业经营状况仍无改善,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的应相应划归为次级类,并且不得再次“借新还旧”。

(二)统一“置换贷款模式”监管标准。如前所述,除政府融资平台外,当前“臵换贷款模式”对于满足一般公司类企业过渡性资金周转需求有一定积极意义,作为一个普遍现象存在有其合理性。建议相关部门适时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进一步统一监管标准,要求各金融机构办理该类业务时,本着审慎经营的原则,规范发展。一是明确内部控制要求,督促各行制度先行,及时制定臵换贷款业务操作规程,强化行为约束。二是明确贷款发放条件,要求臵换贷款办理时严格风险评价要求,臵换贷款只用于支持暂时出现集中偿付困难,通过臵换方式短期周转预计未来可以履行偿债义务的一般公司类企业。三是明示贷款用途,臵换贷款合同中必须明确约定用于归还他行贷款。四是明确管理责任,要求贷款行严格按照贷款新规要求,将臵换贷款的管理职责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岗位。五是明确臵换贷款期限要求,贷款臵换原则上只能办理1次,固定资产贷款只能用于臵换符合要求的他行搭桥贷款,流动资金臵换贷款与被臵换贷款总期限不应超过3年。

(三)规范“归还借款模式”控制措施。“归还借款模式”贷款的核心风险控制环节无疑在于贷款用途。应进一步督促银行机构把握此要点,确保贷款投向和会计科目合规。一是严格贷前调查。银行业机构在办理该类业务时应切实履行贷前调查职责,充分收集企业前期借款资金用途印证材料,在此基础上判断前手

资金投向是否满足合规性条件。对于不满足监管规定和内部控制要求的,一律不予办理。二是严格科目使用。用于归还股东借款的贷款对应的科目应根据股东借款的具体用途加以确定。对于既有固定资产投向又有周转用途的,应区别统计,分别划归对应科目,确保统计口径准确无误。

上一篇:追梦励志优秀作文下一篇:百分数应用题归类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