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引发思考

2024-07-04

材料引发思考(通用12篇)

材料引发思考 篇1

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 (人教版) 专题一中有这样一道材料阅读与思考题:唐代诗人李绅作《古风二首》 (又名《悯农二首》) 。其一为:“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其二为:“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读过这些诗句, 你怎样理解古代农民的生活境况?答案大致如下: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是封建社会两个基本的阶级, 地主占有大量土地, 通过收租的方式剥削农民;农民长年艰辛劳动, 只能获得收获物的很少一部分, 朝不保夕, 可谓“富者田连阡陌, 贫者无立锥之地”。宋代以后, “有力者无田可耕, 有田者无力可耕”的情形更为严重。那么, 在汉、唐“盛世”时期, 农民的生活状态是不是这样呢?

学习中国古代史时, 我们经常遇到“盛世”一词。那么, 什么叫“盛世”呢?封建社会“盛世”的表现为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盛世”出现的前提是对农民的“沉重剥削”。这种“沉重剥削”与前代的苛捐杂税、横征暴敛相比, 确实减轻了, 可谓“轻徭薄赋”。如西汉初年, 经济衰败, 到处都是一片凄凉景象。汉高祖及其后的文帝、景帝都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 采取“轻徭薄赋”和“与民休息”的政策, “劝课农桑”, 注重发展农业生产。与此同时, 统治者提倡节俭, 重视“以德化民”, 文帝二年 (前178年) 和十二年 (前168年) 两次“除田租税之半”。经过文、景二帝的多年治理, “百姓无内外之徭, 得息肩于田亩, 天下殷富”, 终于迎来了西汉前期的太平盛世——“文景之治”。而旧版本 (人教版) 高中教材古代史部分对“文景之治”时期农民的生活状态却有过这样的描述:“那时候, 农民生活十分困苦, 即使在‘文景之治’时期, 农民也是春耕夏耘, 秋收冬藏, 伐薪烧炭, 服徭役, 一年到头不得休息, 遇到水旱灾荒, 封建国家的官吏又来逼收田租和算赋, 农民只好卖掉儿女来还债。”“文景之治”历来被史家所称颂, 生活在盛世时期的农民生活真的“十分困苦”吗?带着这个问题, 笔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

汉文帝时, 晁错因文才出众任太常掌故, 后历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 (太子教师) 、贤文学。景帝初, 官御史大夫, 主张重农贵粟。晁错的《论贵粟疏》写于文帝后期, 文中提到虽然统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较秦代有所减轻, 但农民负担仍然很重:“今农夫五口之家, 其服役者不下二人, 其能耕者不过百亩, 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 夏耘, 秋获, 冬藏, 伐薪樵, 治官府, 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 夏不得避暑热, 秋不得避阴雨, 冬不得避寒冻, 四时之间, 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 吊死问疾, 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 尚复被水旱之灾, 急政暴虐, 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 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可见, 西汉国家对农民的剥削较秦代有所减轻, 但农民负担仍然很重。据晁错估算, 五口之家的农民种地百亩, 不计副业收入每年约收粟百石。丁壮日食五升, 通家合作, 一年食用占所收大半。汉制规定民年十五至五十六, 岁纳百二十钱, 叫做算赋;七至十四岁的儿童, 岁纳二十钱, 叫做口赋。农民卖粟交纳口赋、算赋和雇人代役, 几乎所剩无几, 而种子、耕畜、农具等费用能否筹到, 就只能看副业 (纺织为主) 收入了。在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 农民仅靠副业收入如何能够支撑生活?况且, 文景时期实行“与民休息”政策的初衷是为了稳定和加强对农民的控制, 进一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所以, 一些看来对农民有利的措施, 实则对地主、商人更为有利。例如, 文景时期减免田赋, 地主获利最大。当时国家的税收是收获量的3.33%, 而地主向佃农收取的地租率却是收获量的50%, 其差额就是地主的收益, 即46.67%。此外, 入粟拜爵, 也有助于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经商致富的大商人掠夺土地, 成为大地主, 凭借财富役使贫民, 又“因其富厚, 交通王侯”, 更加有恃无恐。由此可见, 文景盛世也没能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

大唐盛世“贞观之治”时期, 农民的收入也仅够生活费用。据统计, 唐代农户大多数每家五至七人, 以每家五口计算, 家庭成员每天食量“少壮相约, 人食米二升”, 或月食粟一石, 全家岁食米三十六石或粟六十石, 除去口粮尚余粟十五石左右, 加上其他副业收入, 仅可维持全家最基本的生活。唐朝中后期, 伴随着均田制的瓦解, 土地兼并已经到了“富者兼地数万亩, 贫者无容足之居”的地步。一位叫李澄的伊川大地主, 占有的土地一眼望不到边, 时人称之为“地癖”。德宗兴元元年 (784年) , 李怀光军劫掠泾阳十二县, 鸡犬无余, 民无蓄积, 饿殍相枕。藩镇之下的各小农家庭收入毫无保障可言, 偶遇丰收之年, 农民又被统治者层层盘剥, 仍愁苦不堪。由此可见, 生活在唐德宗时期的诗人李绅所写的《悯农二首》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农民的生活。

农民是劳动者, 他们以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农民是创造者, 他们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了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改进和革新,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在脆弱的小农经济中, 在专制政府、官僚、地主、商人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之下, 封建社会的农民长期过着困苦的生活, 所以说“盛世”并不是农民生活的“天堂”。

材料引发思考 篇2

3岁到8岁,我白学了扑克牌的许多玩法,喜欢玩牌时那种出牌、甩牌、砸牌的快乐与激动。在玩扑克牌的“江湖”,我可谓常胜将军,常常陶醉在赢牌的胜利中,而牌友也多为我亲爱的父母。

6岁那年春节的一次玩牌,让我记忆犹新,我这个常胜将军却出了丑。我和姨妈、表哥、外婆一起在庭院打牌。他们拿出实力跟我拼,根本不像父母那样“谦让”,尽可能让我去赢。这次,表哥和姨妈的牌好像一直好得出奇,让我连输数次,我心中不快,情绪越打越低,一直强忍着眼中的泪水,直至我的同伙——外婆对我鼎力相助,我终于把牌出没了,如释重负地高兴起来,当了一把“皇上”。我的同伙外婆却被抓住了,我在一旁依旧不明事理地喊着:“哈!那还是我赢了!”

大我3岁的表哥,一边整理牌堆一边漫不经心地说:“呃,准确地说,是平局,因为外婆与你同伙,你虽是‘皇上’先把牌出完,但外婆却是最后出完牌的人,她拖了你的后腿,只有两个都跑出去才叫赢。”我一听,差点哭了出来。姨妈赶紧对我说:“那你就叫……叫做‘土皇上’!”这句话给了我一个台阶,也打开了我情感的闸门,我把前几次输局的满腔怨愤潮水般发泄出来。为什么给我起“土皇上”这个绰号?跟表哥他们大肆发了一通脾气,那之后,我玩牌就是连“胜”。

今年春节,亲朋好友聚在一起玩牌,我忽然发现我的牌技不像年长的人那样纯熟、老练。比如,我新学会的一种玩法叫“刨幺”,是迄今为止我所遇到的最伤脑筋的一种玩法。出牌的方式干变万化、决定胜负的途径也不止一条,每出一张牌,每做一次决定,都要精打细算,还要运用复杂的技术战和心理战。不仅对自己手中的牌要排兵布阵,还要学会与同伴配合出牌,赚取制胜的分数,甚至用自己的好牌去引诱对方将更好的牌打出来,那叫“引蛇出洞”,更要学会计算一些大牌在双方的持有量,以及打出来的时机,甚至观察对方的表情来透视他们的心理,估算对方的实力,那真是妙趣无穷。 最困难的是,遇到牌不好,或偶尔自己出错牌,或同伙不配合等等情况,我也从不气馁,一直淡定从容,沉着应对,保持着良好的心理状态。玩到最后,总体算起来,竟然是赢多输少!

鞭炮引发的思考…… 篇3

七彩娃:那是当然,我也特别喜欢!每当烟花在夜空绽放的时候,我都激动得不得了,而且这也是我们过年的习俗嘛!

靴子姐姐:没错,这喜庆的习俗从古代一直流传到现在。你瞧,下面这个同学把烟花绽放的瞬间描写得多美!

随着一声巨响,天空中有一朵红色的烟花绽放了,似雍容的牡丹,如娇艳的山茶,在夜空中闪着耀眼的光芒,我不禁感叹道:“此花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看啊!”就在我浮想联翩之时,又一朵黄色的烟花腾空而起。紧接着,绿色的、蓝色的、紫色的花朵装点着节日的夜空,天空成了烟花的海洋。

左邻右舍都在放烟花,几十支烟花直指天空,一粒粒“金砂”喷射而出,在空中尽情绽放。赤橙黄绿青蓝紫……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一样。“砰!”地面上又升起几个通体发红的小火球。它们飞到半空,“啪”的一声,化作千万颗小火星飞溅开来,拖着长长的、闪光的尾巴缓缓落下,好似飞舞的蝴蝶,从空中旋落;又好似被风吹散的蒲公英,争先恐后地从夜空中落下来。瞧!那边“天女散花”,这里又“孔雀开屏”,在这除夕之夜,烟花尽情地展现着它们的光彩。

(海门市四甲中心小学五(4)班 李依玟《爆竹声声迎新年》)

(指导老师 唐朝霞)

七彩娃:的确写得很棒,不过这样描写烟花的习作我读过很多呢。

靴子姐姐:“放鞭炮”“放烟花”的确是同学们特别喜爱的事儿,此类题材也经常在习作中出现。但是,你看下面这些同学,是从不同的角度写作的呢!

到了夜里,鞭炮声越来越密集。临近零点,一阵紧接一阵的响声传来。我虽然看着春节联欢晚会,但是心神不宁。我上网一查,南京城八个监测点空气全部严重污染。

第二天一大早,我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窗外一片雾蒙蒙,什么也看不清。当天的报纸和电视都对南京的雾霾进行了报道和关注,专家说今年春节的雾霾是辐射型的,很大原因是由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的,这种霾至少要15个小时才能散掉,而且对人体危害很大。

我认为春节期间放鞭炮、烟花虽然能增加节日气氛,可城市环境也是不容破坏的,保护它还得靠我们大家。现在关心和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希望大家能够少放鞭炮、烟花,不要过度追求所谓的“年味”。今年我们家就没有放鞭炮、烟花,但我感觉没有烟花的春节一样有“年味”,如果出门就有蓝天和清新的空气,我觉得大家一定会生活得更加幸福。

(南京市赤壁路小学六(2)班 邓常枞《被“霾”没的春节并不美》)

(指导老师 杨爱虹)

过年啦,这也是我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候!我和表哥对放鞭炮十分痴迷,喜爱程度超过了玩电脑游戏。往年春节,我和他尽情分享放鞭炮的乐趣,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但是今年春节,我和哥哥却相约不放鞭炮啦!

最近看到电视新闻,有记者报道因燃放鞭炮造成山林着火。虽无人伤亡,但天空大面积混浊昏暗,气象台连续发出大雾黄色预警,建议市民尽量不要出门。再想一想,我和哥哥外出玩耍时,空气质量越来越糟,天空逐渐从蓝色变成了灰色,而鞭炮声也越来越响。

总不能图一时痛快而不顾他人健康吧?雾霾天气,人人都是受害者。减少雾霾发生,就从今年春节不放鞭炮开始吧。

打定了主意,我诚恳地对妈妈说:“妈妈,今年过年我不放了,我也动员哥哥不放鞭炮!”我悄悄地告诉你,妈妈不仅夸我是个“小小环保志愿者”,还奖励了我两本书,一本是《英语词典》,一本是《绿色环保启示录》。后来我把这两本书放在了班级图书角,供同学们借阅。

亲爱的小伙伴们,你们也喜欢放烟花爆竹吗?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对自己有所约束,尽量少放,最好不放。好吗?

(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鱼山镇第二中心小学五年级 刘志扬《今年过年不放炮》)

(指导老师 王中营)

七彩娃:果然与大多数同题习作有所不同,我也决定今年过年不放鞭炮啦!

靴子姐姐:七彩娃,你可要说到做到哟!你看,同学们在习作中,能通过放鞭炮这件事,引发思考,还能以身作则,呼吁全民爱护环境,实在是很难得!

其实靴子姐姐还想告诉大家,通常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针对一个素材,也可以针对素材本身的合理性、社会效应等方面进行思考。将你的想法融入文章中,这样会使你写出来的文章更有新意哟!

由“0”引发的思考 篇4

下课后, 我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孩子能提出问题, 说明她对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了思考, 而作为她的老师, 我却并没有让孩子感到满足, 我没有给她一个满意的答复, 这将扼杀孩子进行深度思考的热情啊。的确在生活中, 2元5角的商品用2.5元来表示不可以吗?为什么通常都用2.50元来表示呢?我又重拾教材仔细研究起来, 我发现书上凡是表示商品单价的标签上写的都是两位小数, 这正好与人民币的单位对应上啊, 这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而服务的, 我又在教师群中与各位老师进行了交流, 我想这次我可以给她一个满意的答案了。

一个“0”让我感觉到,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已经对教材进行了充分的预设, 可是这是基于学生没有任何知识经验的预设, 往往没有考虑到学生已经提前对教材有初步的了解, 我们的预设还是不足以应付课堂中的生成, 这说明我们对教材的挖掘还是不够透彻, 对学生的分析还是不到位, 那么学生获得的发展也是有局限性的。所以, 老师想给孩子一碗水, 自己就要有一缸水才行啊。

引发的思考作文 篇5

其实,坐在同一条船上的人,只要船的一端进了水,那么整条船都会沉没,无论坐在哪一边的人都不能幸免于难,所以,对于社会问题,我们必须竭尽全力去帮助正在受难的一方,一定不能袖手旁观,因为古语有云:“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否则,后果将是与受难的一方一起遭受灭顶之灾。

这种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充分体现了人们的冷漠与愚蠢。其实,这个关键时刻,帮助别人就等于拯救自己。这种幸灾乐祸的现象,反衬出一个更深刻的道理:人不能为了一时的安全而庆幸,要及时发现潜在的危机,并防微杜渐。

我由此还想到当今社会问题中最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在发生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故之后,政府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也许他们是不担心自己的处境,但如果有一天,他们的亲戚好友遭到问题食物的迫害时,他们会有何感想呢?

“补救”引发的思考 篇6

关键词:为何“补救”;何以“补救”;反思“补救”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现象:教师认为学生能轻松掌握的知识点,实际上他们却没有掌握。这是由于教材的编排或教师对学生的预估与学生的认知能力产生冲突,尤其教学对象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教师和教材在很多时候都高估了他们的能力。大多时候,当我们发现问题时,往往一节课已经结束了。这时,我们不能为了赶教学进度而对发现的问题藏着掖着,不能把学生还不懂的知识点糊在那里。教师要敢于承认教学的失败,要学会及时反思,要认识到“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要能及时“补救”教学。

一、为何“补救”

补救是指弥补,设法救助或挽回。如果某一教学行为后,教师通过反馈发现大多数学生对某个知识点掌握不好,就得及时补救。这种补救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返工”,即炒冷饭,而是找到学生掌握不好的原因,“对症下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课前备课时就应该把学生的学情分析清楚,应尽可能地提前预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实际水平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搜集相应的教学资源或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进行教学。但是,真正做到教师把学生的认知起点都找准、学生的学习经验都了解、学生的学习难度都把握,那是非常困难的,总有“漏网之鱼”。尤其是年轻教师,经验不足,往往会遇到这种情况。当面对一堂精心准备的课却上成了低效的课,你要做的绝不是沮丧,而是快速调整,及时反思,做出补救。

二、何以“补救”

造成学生掌握不好的根本原因是教师站的角度高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补救”时就得紧紧抓住——降低高度、深入浅出、变抽象为形象这些原则进行教学改进。“对症下药”的方法有时候是“另辟蹊径”,有时候是“加以补充”。

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材中,笔者碰到两处知识点的教学需要课后 “补救”。一处是《认识方向》单元里,学生学习了八个方向后,在描述平面图中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时,如描述“xx在xx的xx面”和“xx的xx面是xx”,错误很多;另一处是《角的初步认识》单元里,学生认识了锐角、直角、钝角后,对于某些角度接近直角的锐角或钝角判断有误。下面笔者就以这两个例子谈谈自己是如何“补救”的。

(一)另辟蹊径加以“补救”

《认识方向》单元教学内容是这样安排的:先认识东、南、西、北及相应的平面图,然后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四个方位。学生对于在生活中辨认这八个方位以及运用“xx在xx的xx面”和 “xx的xx面是xx”等句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时掌握地还算可以,但是一遇到描述在平面图形中的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时就错漏百出了。我原以为是学生对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四个生活中不常用的且又是新学到的方位不熟悉导致的,但是在让学生多加记忆方位后,还是不见好转。即使后来又要求学生伸出手臂,代表方向,让他们都动手比画起来,可是课堂还是在孩子们满是错误的作业中结束了。

反思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 二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语言理解的能力比较薄弱,他们在变化多端的语言表述中不能准确找到观测点。比如:(1)孔雀园在长颈鹿馆的( )面,在老虎园的( )面。(2)孔雀园的( )面是猴山,( )面是狮子山。有的学生把所有方位完全理解反了;有的学生这两个问题的前半句对了,但后半句的主语找错了,理解成长颈鹿馆在老虎园的哪一面和猴山的哪一面是狮子山。

2. 表达的语句太长,涉及的地点太多,理解能力差的学生会混淆,粗心的学生还会看错。

3. 当然还有一部分孩子方位坐标还没记牢,方位被“张冠李戴”。

4. 最重要的是把现实空间的方向转换到平面图上,需要较好的空间观念的支持,而二年级学生的空间观念还是比较薄弱的。

在生活中,辨认方位或者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时,往往都是以学生自己为观测点,他们有体验有基础,所以学生掌握得都很好。但是在平面图中,不再以自己为观测点,而是变成平面图上的各种物体,虽然有一年级认识“前、后、左、右”时累积的一点经验,但还是有难度。

我从找到的原因出发,摒弃原来的教学方法,另辟蹊径进行“补救”。我通过一些指向性的提问和操作示范,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得出以下有效的步骤:首先要确保做题时方位不出现差错,在题目旁边画上方向坐标,标出八个方向;接着从语句中找到观测点——“的”字前面的地点名称,为了提醒自己,可以把观测点圈出来;最后在图中由“观测点”出发,画箭头指向另一个地点,并且把这个箭头与方向坐标对照,确定两个物体的方位关系。对于缺少主语的语句,我还让学生讨论了怎样寻找主语,把句子补充完整。我和学生一起把解题的整个过程总结为三点:①标方向标;②找观测点;③画箭头、定方向。学生看着黑板上总结的“口诀式”方法,都开心得欢呼起来——太棒了,我会做了!

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很多学生的作业上看不到这三个步骤了,但是他们也能准确描述平面图形中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我想学生应该是建构了这个数学模型,并且内化为自己的数学本能了。从有形到无形,学生的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二)丰富方法加以“补救”

《角的初步认识》单元里,学生认识角后紧接着认识直角,并通过与直角的比较,直观认识锐角和钝角。教学锐角和钝角的初步认识时,教材呈现了三个钟面,三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分别是直角、锐角和钝角。教学时,我引导学生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分别与钟面上的三个大小不同的角比一比。我采取了先让学生独立试着比一比,交流时再点名上来比一比,最后针对错例纠正的一系列教学手段。这里的教学重在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比直角小的是锐角”和“比直角大的是钝角”,突出锐角和钝角的特点,量法匆匆带过。从课堂学生的回答和作业的反馈情况俩看,我觉得学生已经掌握了判断锐角、直角和钝角的方法。其实那是学生还没有碰到角度接近直角的锐角或钝角,他们都是用眼睛观察辨别出来的。直到后来做题时遇到了接近直角的锐角和钝角,仅凭肉眼无法判断了,错误就暴露出来了。当我看到有的学生拿着三角板的锐角去比,有的学生拿着直角比却对不齐顶点,有的学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在所量角的外面,更有甚者拿着三角板像无头苍蝇一样乱窜时,我意识到,我高估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我还是要花时间把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跟所给角“比一比”的方法加以丰富,“补救”这个知识点。

我和学生讨论交流,归纳出“量”角的方法:1. 把三角板上直角的顶点和所“量”角的顶点重合;2. 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所“量”角的一条边重合;3. 把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和所“量”角的另一边放在同一侧;4. 最后看所量角的另一边在三角板的里面、外面还是重合,判断出所量角是锐角、钝角还是直角。同样的,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量”角的“口诀”:①点和点重合;②(一条)边与边重合;③(另一)边与边同侧;④看(边)里外,做判断。把方法具体丰富后,再次练习时,学生的正确率很高。

三、反思“补救”

在青年教师的成长道路上,由于我们教学经验的不足,缺乏对学生的了解,也许我们会碰到很多次像这样的“补救”事件。面对教学失误,我们要敢于承担、勇于反思,并且把这些教学插曲当成自己专业成长道路上的财富。等你下次再教这个内容时,你就会“胸有成竹”,你就有可能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这些“补救”事件的发生,也能让我们对于类似内容的教学有举一反三的效果。

比如上述两次“补救”事件,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学生的学情——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大于抽象思维,所以,以后如果遇到比较抽象的知识点,我就可以多采用画图或具体明确的操作来使数学问题变简单。

一道题引发的思考 篇7

为了使学生能够及时总结和巩固本单元的知识, 在每个单元的新课教学结束后, 我都会进行一个小测试, 用来检测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掌握程度, 及时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 发现问题。学习完《四边形》这个单元后, 我按照惯例进行了测试。

测试完后我开始改试卷, 在改题过程中我发现其中有一道题错误率很高, 题目是这样的:一根铁丝刚好可以围成一个边长为8厘米的正方形, 如果改围一个宽是4厘米的长方形, 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只有少数同学是按照课堂上教的解题方法做的, 都是先将正方形的周长求出来 (8×4=32厘米) , 一是求出长的总长再除以2, 即: (32-4×2) ÷2=12厘米;二是求出一个长与宽的和再减宽, 即32÷2-4=12厘米。改着、改着突然发现有一个孩子是这样做的:8+4=12厘米答: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当时我心里咯噔一下, 难道这么简单一步就完了?简单想了一下, 这样没道理呀!可能是学生瞎写的, 平时也有的学生不看题不动脑筋, 把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随便相加减或相乘除, 可是答案是对的呀!我想这可能是巧合。于是也没细想就给了一个大叉!接着改时又发现了一个这样的孩子, 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于是我索性把试卷全部翻了一遍, 居然发现有三四个孩子是这样做的!当时我很纳闷:这些孩子怎么会这样写呢?明天我一定要好好地批评他们!这时, 我也没心思再往下改了。于是坐在那里开始思考:是不是我的教学方法不对呢?还是孩子学得不认真?我又仔细把题目再看了一遍, 在草稿本上比画了起来。突然心里一惊:学生这样写有道理呀!将正方形的一组对边对折, 1/2 (4厘米) 就变成长方形的宽, 另外的1/2与正方形的另一组对边拉直不正好就是长方形的长吗?而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 它的1/2也就是4厘米。所以长方形的长就是8+4=12 (厘米) 了!这时, 为了验证, 我特意找来一根铁丝演示了一遍。真的是这样!于是我把这惊奇的发现告诉了我同办公室的数学老师, 因为她们比我先改试卷, 她们班也有这样做的, 但当时她们几乎没有思考就给了一把叉。所以当我把我的发现告诉她们时, 她们也很惊讶, 最后通过我们的讨论, 得出一个结论:这种方法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可使用, 也就是当正方形的边长刚好是长方形宽的2倍时。讨论完后, 我得意于自己班里居然有这么聪明的学生, 幸亏自己及时仔细研究了这道题。要不然批改错了就不好办了, 更重要的是抹杀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正当我要将错误的批改改过来之时, 我又犹豫了!他们是否也是像我这么思考的呢?还是纯属巧合?我无从知晓, 这时我犯了两难的困惑:到底是打“√”还是打“×”?最后决定还是先打一个问号, 因为我想听听他们的想法。

第二天试卷讲评, 我先喊那几个学生请他们说他们的解题思路, 其中有两个孩子完全是巧合, 他们并不知道自己为何要这么做;而另外两个孩子确实是这样思考的, 但表达并不是很清楚。为了使学生能够理解这种方法, 我拿来一根铁丝给他们演示, 通过演示就一目了然, 学生也很快就明白了。这时我提了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的情况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呢?有一些学生马上回答可以, 还有一些学生说不可以。我举一个例子:如果我要将这根铁丝围成一个宽是5厘米的长方形, 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长又应该是多少呢?有几个同学小声地说5+8=13厘米, 这时马上就有学生反对。于是我将长方形的宽改成5厘米, 那么正方形的边长就分成了两段5厘米和3厘米, 那么剩下的3厘米和正方形的边长8厘米拉直就变成了长方形的长了!在演示的过程中我顿时恍然大悟:原来不光是我们讨论的那种情况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而是任何时候都可以使用, 并且其中还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与此同时, 一个学生大声地喊道:“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我想:倘若此时我随着问题的引入, 进一步展开、深入, 学生的思维不也就不断地发展深入, 思维能力不也将得到训练和提高吗?于是, 我微笑着喊他起来问道:“你知道了什么?”他说:“老师, 我知道了!这时长方形的长不是用5+8, 而是用3+8, 因为5厘米是长方形的宽, 正方形一条边剩下的3厘米就和另一条边长8厘米变成了长方形的长了!所以是3+8等于11厘米。”分析得多么清楚、多么有道理呀!教室里突然响起一片掌声, 大家似乎茅塞顿开, 纷纷表示明白了。这意外的收获使我惊喜不已!于是紧接着问:如果我要改成一个宽是6厘米的长方形, 那么它的长是多少呢?马上有人计算出来了!8-6=2 (厘米) , 2+8=10 (厘米) 。如果改成得宽是7厘米的长方形呢?长是多少?8-7=1 (厘米) , 1+8=9 (厘米) ……“你们发现了什么没有?”很快学生就得出了一个规律:用正方形的边长减去长方形的宽, 再加上正方形的边长就得出长方形的长。这堂课上得很成功!

二、案例研究的体会与结果

在学习与解题过程中, 我们总会带着一些原有的思维或习惯, 当遇到一个新问题时, 总是试图用原有的思维定势去思考, 习惯把自己的思维局限在再现的水平上。一旦问题解决, 就沾沾自喜, 同时产生一种大功告成的感觉。殊不知, 这样解出一道题就束之高阁, 恰恰错过了提高学生能力和发展思维的宝贵机会。倘若当时我在这堂课中没有将这个问题进一步地深入展开, 对这个知识的认识也就不够全面, 学生的思维也就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 思维能力也就得不到训练和提高。因此, 对一个问题如果能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 对一个事物能做多方面的解释, 对一个对象能用多种方式去表达, 对一个问题能想出多种不同的解法, 那么就不但可以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还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

三、案例分析与思考

⑴重视思维训练是数学教学改革的突破口。而对于学习和思维的关系,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作过精辟的阐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说, 只学习书本知识而不思考, 就会囫囵吞枣, 不辨真伪, 也就不能融会贯通, 学以致用;只思考而不学习, 就会孤陋寡闻, 才疏学浅, 也就是不能做到博观约取, 标新立异。由此可见, “思”与“学”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⑵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 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 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 大胆突破, 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在新课程中, 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同时学会学习, 学会思考。教学的效果最终要落到个体的学习行为上, 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学生学习能力、水平、效益的高低。从这个意义上说, 决定教育发展水平最主要的基础是教师和学生的学习与创新能力。因此, 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 不可能培养出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两个案例引发的思考 篇8

案例2:在“六一”儿童节的庆祝日里, 农村的小学一般都是以班级为单位, 自己搞一些简单的活动就结束了。在班级里, 班主任请几个小朋友给大家表演节目, 没有事先准备, 谁想表演都可以, 没有音乐, 没有任何音乐基础的节目, 但是他们都努力地表现自己……同样可爱天真的孩子, 却无法像城里的孩子那样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 太可惜了!这样的“六一”儿童节对他们来说就好像放了一天假, 没有什么实在的意义。

大部分农村小学音乐教学设备落后, 很多农村的学生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寻求一条改变困境现状的道路, 所以农村民众轻视音乐教育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我在城市里的小学做过调查, 几乎班上有90%的学生学过器乐、声乐、舞蹈等。但农村小学里提到器乐, 大家的脸上露出了茫然的表情, 大部分学生竟然还停留在只知道钢琴长什么样子的基础上, 就更别提所谓的音乐素养了。同样一片天, 同样都是热爱着音乐的孩子们, 接受音乐教育机会的差别却这么大, 这不由得让我们感到无比的心酸。

一首优美的歌, 一支动听的曲, 都塑造着一个个完美的灵魂。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说:“音乐是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通过音乐教育, 可以陶冶学生精神情操, 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在感官和心理美的教育基础上, 实现心智协调发展。音乐在调节情绪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与优势, 无论是孔子还是贝多芬, 都对音乐陶冶人们心性的功能表示巨大的赞赏。

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数的80%, 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质量关系到民族的未来。近年来, 随着国家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的推出、音乐教材的使用, 农村音乐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与其他学科整体水平而言, 仍是最薄弱的环节, 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教书育人观念落后

实事求是地说, 我们一些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领导, 在对音乐教育的发展与开拓方面, 思想还不够解放, 认识比较模糊, 执行不坚决, 措施不过硬。学校不按《大纲》开足音乐课的情况比比皆是, 所谓重主科、轻副科的现象也比较严重。音乐课可上可不上而遭冷遇的局面到处可见, 归根到底是对音乐教育不够重视。在音乐课上, 我发现有好多小孩子唱歌、跳舞、表演都很有天赋, 可是因为没有专职老师进行培养, 学校对此也不重视, 因此没有表现自我的机会。这也是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一个弊端。

二、评价体制缺乏科学

以分数定论的评价制度是农村音乐教育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素质教育在农村只是在口头上, 不少学校仍把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虽然学校知道音乐教育对学生而言是受益终身的好事, 但为了追求升学率, 为了出成绩, 都只是关注考试科目, 因此音乐不考试、不计分数, 忽视音乐教学, “砍掉”音乐课的现象也就可以“理解”了。

三、音乐教师师资缺乏

音乐课是专业性很强的一门课程, 不是谁都能胜任的。要想改变农村音乐课程的这种现状, 配备专职的音乐教师是关键。虽说新课程出台对于教育发展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但这更多的体现在城市, 对于农村来说仍旧“换汤不换药”。农村小学由于专职教师严重缺编, 音乐、美术等艺体学科教师多由主科教师兼任。大部分教师在上音乐课时都是“赶鸭子上架———没法”, 很少考虑教者能否胜任此门教学。不少的音乐教师五音不全, 对音乐知识的了解少之又少;大部分兼职教师都是放录音机让学生跟着唱, 其他所谓的音乐欣赏、创作、乐理、乐器就更谈不上了。因此, 加强音乐教师队伍的素质培养和进行必要的音乐课堂教学研究迫在眉睫。可以说, 农村小学只有专职的音乐教师, 才能让小学生做到“人人享受音乐教育, 个个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四、音乐教学硬件稀缺

首先, 缺少音乐专用教室;其次, 缺少音乐教学所必需的教学设备和相应的音响、音像资料。教学条件得不到保障, 没有从事音乐教学的多功能讲台。农村长期经济落后, 财政困难, 有限的经费大多用来购买必要的教育用具, 略有剩余也投入到语、数、英等主科上, 根本轮不到音乐教学。一些条件好的学校只有一架普通的风琴, 钢琴、电子琴、音响及多媒体等音乐教学设备严重匮乏。即使个别学校有相应的教学设备, 由于教师业务水平有限, 所以利用率也不高。

由“追问”引发的思考 篇9

一、在困惑处追问

课堂教学追问往往是紧接前一次提问, 并针对学生的应答情况随机进行, 有着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 指向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起着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可以使学生知其然, 又能知其所以然。教师在学生感到困惑处追问, 能帮助学生有效地突破难点, 促进学生的思考与感悟。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凡卡》一课时, 教师抓住“一向力求语言简洁的契诃夫为什么要一再反复地写凡卡哀求爷爷接他回乡下呢?”这个困惑处, 引导学生细读课文, 积极思考, 在互动中感悟“反复”的表达效果。

【教学片段】

师: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文中直接写凡卡求爷爷接他回乡下的句子有哪些? (生交流后, 大屏幕出示相关句子。)

1.亲爱的爷爷, 发发慈悲吧, 带我离开这儿回家, 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2.带我离开这儿吧, 要不, 我就要死了!……3.亲爱的爷爷, 我再也受不住了, 只有死路一条了!……4.快来吧, 亲爱的爷爷, 我求您看在基督的面上, 带我离开这儿。5.亲爱的爷爷, 来吧!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这些句子, 体会体会凡卡此时的心情。 (生朗读句子, 交流体会。)

师:同学们读得声情并茂!可是, 一向力求语言简洁的契诃夫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地写凡卡求爷爷接他回乡下呢?

生1:因为, 凡卡在莫斯科的学徒生活极度痛苦, 内心充满了绝望, 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爷爷身上, 盼望着爷爷带自己回家。一次一次的哀求更表达了他的急切心情。

生2:他一次一次哀求, 更好地表达了他想早日摆脱这种连狗都不如的生活的愿望。

生3:他希望爷爷听到自己一声声哀求, 无论如何都能带他回到乡下!

师:是啊, 在这里, 作者采用了反复的写法, 不仅不让我们觉得啰唆, 反而让我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凡卡渴望回到乡下的感情是如此热烈, 心情是如此急切, 给我们以强烈的震撼!这就是反复表达的妙处啊!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疑惑时, 教师及时追问, 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而且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精妙。

二、在疑难处追问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常常会遇到疑难之处, 不能进一步地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如教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时, 大多数学生能通过“叶圣陶先生批改作文”体会到叶圣陶先生的认真和细致, 可是却不能理解怎么会让人有“春风拂面”的感觉呢?这是一个思维的难点。这时, 教师通过追问搭设思维跳板, 引领学生深入思考, 用心感悟, 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叶圣陶先生关爱少年儿童那“春风拂面”的美好情怀。

【教学片段】

师:是什么让作者有了春风拂面的感觉呢?

生:看到叶老先生批改的作文, 作者如春风拂面。

师: (课件展示叶老修改的原件) 这就是叶老修改的作文, 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1:这篇作文叶圣陶先生改得十分仔细, 几页纸上到处都是钩、直线、曲线……真的是密密麻麻呀!

生2:叶圣陶先生改“我”的作文不仅指出了错别字、不规范的句子, 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

师:是啊, “我”的这篇作文只有1500多字, 可就是这1500多字的文章被叶老修改了100多处呢!叶圣陶老先生给一个初中生这样仔细地修改作文, 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1:我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很认真。

生2:叶圣陶先生批改作文一丝不苟, 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师:同学们, 请看这段资料:当时, 叶圣陶先生已经年近70岁了。他担任了中国教育部的副部长, 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总编。他的工作十分繁忙。但是, 他仍然会在百忙中挤出时间, 为孩子们一篇一篇地修改作文。 (生阅读)

师:此时, 在你心目中, 叶圣陶还仅仅是一位认真的老人吗?

生1:他还是一个温和的、慈祥的、尽责任的老人。

生2:他是一位让我们觉得很温暖的老人。

生3:他非常关心孩子们。

师:是啊, 他爱每一个孩子, 他是一位教育家。

师:正因为这样, 所以———

生: (读)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 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 如春风拂面……

为使学生充分感悟到“春风拂面”背后的含义,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文, 从叶圣陶先生修改的作文原件中感受他的认真、细致, 并补充介绍了叶圣陶先生的相关资料, 使学生了解到叶圣陶先生是一位工作繁忙的70岁的老人, 他却在百忙中为孩子修改作文, 这深深地触动了学生的心灵, 学生对叶圣陶先生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春风拂面”在学生的心灵里鲜活起来, 正如“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三、在空白处追问

教师要用心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能发展学生语言的“空白处”, 通过追问激发学生的想象, 让学生深入文本, 理解课文, 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教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时, 教师通过追问“叶老先生对‘我’有怎样的期待呢?”引导学生探究课文的“空白”, 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到“期待”背后的含义。

【教学片段】

师:你理解“期待”的意思吗?

生:充满希望。

师:同学们, 叶老对“我”包含着怎样的期待呢?请看课文中的这幅图画, 联系课文展开合理想象, 猜想一下叶老先生会与作者交谈些什么?

生1:会谈怎么样写好作文。

生2:叶圣陶先生会和肖复兴谈自己怎么样成为一名大作家的。

生3:他们可能会谈自己的爱好。......

师:大家的想象力很丰富, 原文是这样写的: (出示原文, 生阅读) 说来有趣, 那一下午, 叶老先生没谈我那篇获奖的作文, 也没谈写作。他没有向我传授什么文学创作的秘诀、要素或指南之类。相反, 他几次问我各科学习成绩怎么样。我说我连续几年获得优良奖章, 文科理科学习成绩都还不错。他说道:“这样好!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 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他又让我背背中国历史朝代, 我没有背全, 有的朝代顺序还背颠倒了。他又说道:“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 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楚我们的历史更不行。”我知道这是对我的批评, 也是对我的期望。

师: (出示句子) “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 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 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楚我们的历史更不行。”同学们, 这就是叶圣陶先生的殷切期待啊!

教师在空白处进行追问, 补充课外储存, 恰到好处地“补白”, 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感悟, 进一步体会到叶圣陶先生对少年儿童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待。

四、在拓展处追问

教学中, 教师要寻找拓展点, 通过追问的方式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处, 开拓学生的视野, 激发学生的情感, 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教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忆江南》一课时, 教师通过两次追问引发学生的思考, 既加深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又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教学片段】

生: (读)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师:诗人触景生情, 不由得追忆江南春景。你觉得诗人忆的仅仅是江南美景吗?

生1:不是, 他还回忆江南人民。因为, 我查找资料了解到, 诗人曾在江南做官十年, 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 当地百姓和他的感情很深。

生2:他还回忆江南人民的勤劳善良和热情。

生3:他还回忆江南老百姓的深厚情谊。他离开时, 苏州的老百姓都舍不得他走, 都哭着为他送别。他的好朋友刘禹锡曾在《白太守行》中写道:“苏州十万户, 尽作婴儿啼”呢!

师:是啊, 江南令诗人回忆和眷恋的东西很多, 还有什么令诗人难于忘怀的呢?请同学们课后再读读另外两首《忆江南》, 体会诗人对江南的深深怀念。 (课件出示: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 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留守儿童”引发的思考 篇10

[案例1]杨××是个开朗、听话的孩子。但从三年级开始, 我就发现这孩子变了, 内格内向, 沉默寡语, 学习也一落千丈。她最爱的妈妈跟人走了, 不要她和她爸爸了, 她爸爸也一气之下外出打工了, 她只好跟着她的二姑过日子, 这孩子真不容易, 小小年纪就失去了父母的爱。由于从小缺少父母的爱, 每当别的孩子高高兴兴地和父母出去玩时, 而他只能把自己对父爱、母爱的渴望深深埋在心里, 小小年纪这样懂事又敏感, 让人看了可怜。于是, 我就经常有意与他谈话, 了解他的想法以便及时引导。我问他是否想爸爸妈妈, 她低着头说:“想。”接着便和我高兴地谈起爸爸和妈妈的往事。每当谈到爸爸妈妈, 平时沉默的她变得活泼了, 话也很多, 这时我就静静地听着。讲完了, 这孩子就显得非常高兴。

我们应该知道, “留守儿童”他们原本也是活泼好动的孩子, 他们也渴望交流, 渴望与人沟通, 但她们寄养在亲戚朋友家, 由于大人的忙碌, 忽视了与他们的沟通, 但在这些孩子心中, 她真的有很多话想告诉大人, 所以, 就让我们老师来做忠实的听众吧!听听她的心声, 用真诚的关爱去触及她们失落的心灵, 使他们感到自己是受欢迎、受尊重、被接受与被欣赏的, 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 轻松愉快地投入生活、学习中去。

[案例2]陈××是我班的一个小男生, 虽说是四年级, 但他已经13岁了。父母都外出打工, 现寄养在奶奶家中, 由于成绩不好, 降到我班就读。孩子的个人卫生极差, 常常发现他的耳朵上积着厚厚的污垢;前几天, 我发现他没来上课。作为班主任, 我实在忍不住了, 给他奶奶打了电话, 可他奶奶在电话里却说:“老师, 我实在没法, 一打他, 他就睡在地上滚去滚来地寻死。”面对他奶奶这样的回答, 我非常失望, 但是, 出于教师的职责, 我只好再一次拨通他奶奶的电话, 我说“孩子的教育比什么都重要, 让他的妈妈回来一趟吧……”老师的用心良苦终于让他妈妈回来了。家长回家的这几天, 对陈××来说是非常幸福的, 个人卫生好多了, 也不耍赖了。

可见, 忙碌在外的家长确实应该和孩子多联系、多沟通, 要“常回家看看”。这样, 既能促进孩子与家长的亲密接触、情感交流, 加深父母对子女的了解, 又能让孩子体会父母的辛苦, 坚信父母是爱他们的, 在亲情的鼓励下发奋读书。

以上的几个案例留给我们很多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 “留守儿童”的人数不断地增加, 怎样才能让这些“留守儿童”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 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呢?“教育之没有情感, 没有爱, 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 没有爱更不会有“留守儿童”教育的成功。“留守儿童”由于失却了亲情的温暖, 更渴望老师的关注和爱的呼唤, 因为这份师爱, 将如甘露, 滋润孩子的心田, 伴随他们健康成长。

他们属于处境不利的弱势群体, 他们正生存在一个不利于成长的环境里, 尤其需要爱的温暖, 无微不至的关怀。此时, 作为老师, 特别是班主任, 我们就要俯下身来, 走近学生生活, 用爱温暖他们。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谋远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做人德为先, 育人要育“心”。当我们谈论“留守儿童”如何内向沉默、难以沟通时, 其实更应该想方设法走进他们的心, 对他们有更多的爱心、耐心、信心, 以沟通、咨询谈话或其它活动手段, 及时了解他们的困惑, 使他们获得帮助, 并发展良好的人格。经常与留守儿童进行简短的交谈, 哪怕是一个真诚的微笑, 或者说一个鼓励的眼神, 或者是一个爱抚的动作, 都会让学生体会到爱的滋润, 他会更有信心, 今后他就会更加努力。我们还可以利用班队课对孩子进行引导, 教育他们怎样学会自立, 打开孩子们的心扉, 培养他们主动与人交往的能力, 可以组织“帮扶小队”, 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为他人服务, 学会与人交往, 可以排列各类小品, 让孩子从活动中感悟出性格孤僻, 卫生差……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组织活动, 让孩子们尝试到生活的酸甜苦辣, 体会到成功和失败, 学会正确对待挫折;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 养成坚强不屈的心理品质。

一个谣言引发的思考 篇11

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有争斗的领域也必然有“联合”的需求。最热闹的互联网爱恨情仇应该发生在“一超、两霸、三派”之间。“一超”当然指QQ,“两霸”是百度和阿里,而“三派”就是指三个不满现状的“造反派”,分别是奇虎、新浪和“雷军系”。

“QQ的联合策略”:QQ最成功的地方是利用IM几乎垄断的优势,获得了进军所有互联网领域的机会,在门户、游戏、支付领域已经获得成功,并且准备向搜索、电子商务等行业进军。QQ公司的核心是不能丢掉IM,也不能允许任何一种新的应用取代IM的地位。QQ在互联网的主流玩家中几乎没有朋友,所以QQ需要联合的是小型网站,可以利用QQ挣钱,但绝对不会对QQ形成威胁。QQ一定会走向开放,但是主流的互联网玩家千万不要因此而高兴,QQ开放是做强的策略,收购“DISCUZ”是这个策略的具体体现。

“百度的联合策略”:百度这“一霸”做得艰辛而有戏剧性,不知从哪儿来的“一股神力”将谷歌打倒了。百度的性格是擅长“防守”而不是进攻,在未来十年中,百度将面临“四面楚歌”,“联合策略”对百度的防守极其重要。按搜索引擎的商业机理来分析,百度应该是中国最懂“联合策略”的公司,搜索引擎的本质是利用别人的内容来实现自身的价值,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百度最应该关心互联网除了“巨人”以外的企业的收入状态。

“阿里的联合策略”:阿里系是最懂“联合策略”的互联网企业,可以说阿里有今天的成功就是“联合策略”的成功。将“小广告”、“地摊”等“痞子行为”包装成“B2B”、“B2C”、“阿里妈妈”等绚丽的新经济形象,在“强有力”的宣传助推下,成就了阿里系。阿里“霸权保卫战”才刚开始,其核心应该是“电子商务平台”。平台的本质就是“联盟”,在这里有两场战争,首先是“垂直电子商务”与“电子商务平台”之争,其次是“电子商务平台”到底应该建立在“QQ上”、“搜索上”还是“阿里上”。最理想的“电子商务平台”应该是成功“联合”大量正规商户将自己的“网店”安家在这里。而在“联合策略”上,阿里系有两大弱点:一是如何平衡“地摊户”与“正规商户”?二是如何在“垂直电子商务”的进攻下,既能反击又能坚持“平台策略”。

三个造反派的联合策略。

“奇虎的联合策略”:奇虎的策略充分体现经营者鲜明的个性,明确用“免费”的旗号,试图将网民拉到自己的阵营中,扮演“侠客”,打家劫舍(劫杀毒企业),网罗人心。可是,这是QQ的老路,不足以撼动QQ,QQ更可以用“利益共同”的联合策略巩固阵地。挑拨QQ与网民的关系就成了必然之选了。

“新浪的联合策略”:新浪的切入点是“微博”,这个方向貌似不像奇虎那么凶猛,但是QQ也绝对不会不防。微博开放的特性,几乎可以肯定是互联网“资讯”的终极应用!新浪如果放开心胸,联合一切内容供应商,并设计好利益分享模式,就像“资讯的淘宝”。其对百度的冲击是立竿见影的。不仅如此,由于微博具有社区特性和移动互联网特性,对QQ的冲击也是可以预见的。

一现象引发的思考 篇12

对比近几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题, 难度基本平稳, 但试题越来越亲民, 部分试题也很新颖、灵活, 没有偏题、怪题。经过思考后, 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效率低是最重要的一方面, 面对90后的学生, 新的教育形式, 我们的教学有没有与时俱进, 不得不承认, 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轻视高一、高二年级教学的基础培养, 过分依赖高三强化

当前不少教师, 甚至学校领导都陷入了这样一种误区———高考成绩靠高三, 过分强调最后的一锤定音, 轻视低年级教学的基础培养, 把骨干教师都集中在高三年级, 企图通过高三一年来扭转乾坤, 这样一方面给学生暗示高一高二可以马虎一点, 到高三再努力;另一方面增加了高三教师工作的强度, 造成了很大的压力。“高考”不是“高三的高考”, 高考复习应该尽早抓起, 从进高中起就要树立备考意识, 吃透高考要求, 夯实基础知识, 为高三教学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二、重要概念教学偏弱, 课堂教学急功近利

数学概念是构建数学理论的基石, 进入高中不久, 我们很快会接触到函数概念, 而函数贯穿着整个高中数学, 处处体现函数思想, 因此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尤为重要, 然而在函数教学过程中, 大量压缩概念形成过程的时间, 不注重围绕概念核心展开, 深入剖析概念, 或者是直接抛出概念, 解释几点, 之后大量练习, 忽视学生的思考理解, 只是机械的训练, 急功近利。

三、教师角色转换出现偏差, 定位不准确

应当说, 现时期有相当多教师的自我角色定位出现了偏差。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教师自己由“话霸”变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认为要体现学生为“主体”就是要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要“退居二线”, 做学生的忠实听众, 教师在课堂上只有些鼓励性的话语, 没有任何指导, 教学目标何在, 教学重难点何在, 教师想讲又不敢讲, 最终迷失在课堂教学中, 不知何去何从。常此以往, 课堂教学非但没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反而培养出了学生想说就说没有任何约束的行为习惯, 最终得到的是将是一群“信口开河, 盲目自大”的“人才”, 这无疑是一种犯罪。

四、高考命题方向研究不够, 教学缺少高度

高考一结束, 教师总会聚在一起, 对当年的试题做一番议论, 而最终得到的结论无外乎是此题学生会做, 此题学生不会做 , 我们教师似乎是“诸葛亮”, 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 但为什么要做事后“诸葛亮”呢?木已成舟时再来判断似乎有点晚了, 再深入想想, “会做”可能由于我们教学中涉及到了, “不会做”是由于我们忽视了或者题目灵活变化了。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是偏离高考命题方向的, 随意拔高, 增加难度, 依旧走在偏、怪、奇的路上, 教师依旧深陷题海, 无法自拔, 教学缺少高度。高考数学考查范围和命题指向具有相当的确定性。对于高中数学教师来说, 很少有人会认识到高考命题规律的存在, 更鲜有人去研究这一存在的客观规律。

针对上述在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做好新一轮的高三复习备考,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重视数学文化的培养, 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文化是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及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 在教学中重视概念、结论、定理、法则的形成过程, 结合学生实际的文化背景提炼数学问题。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知识,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著名力学家钱伟长曾在文章《哥丁根学派的追求》中提到:数学的任务是解决实际问题。

二、研究学科特点, 让学生找到最佳学习方法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高度的抽象性、结论的确定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的特点。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 思维能力是数学学科能力的核心。数学的思维特点包括敏捷性、灵活性、广阔性、深刻性等, 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认真思考如何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只有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 才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让学生更好的接受新知识;二是合理进行教学启发,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独立思考, 多通过观察、试验、归纳、猜想和验证获取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 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课前预习认真听课记笔记, 课后及时复习做练习题, 周复习和月复习相结合, 及时强化知识, 提高学习效率。总之教师要给予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 做到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促进学生掌握最佳的学习方法。

三、准确把握高考命题特点, 提升课堂教学技巧

高考试题总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有种说不出来的味道在里面, 那种大气与不俗, 创新与基础都是命题的内在元素, 所以教师要研究命题与教学的关系, 有效指导教学。纵观这几年的高考试题, 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能力立意, 突出主干, 注意思想。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数学教师应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主干知识的教学, 务必纠正“教学题型化”“、解题套路化”的片面做法, 有选择的呈现高考试题, 探寻思考问题的起点, 同时抓住问题探究的着力点。人们常说高考试题是具有活力的, 确实如此, 通过对问题条件的增加与减少, 引起学生思考, 产生不同见解, 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问题意识。

四、把握数学本质, 回归数学教育之本

曾经知名华人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兴冲冲地赶到杭州, 去与一群刚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数学尖子见面。结果却让他颇为失望:“大多数学生对数学根本没有清晰的概念, 对定理不甚了了, 只是做习题的机器。这样的教育体系, 难以培养出什么数学人才。”这是当前中国教育的一个缩影, 数学是什么, 恐怕能把这个阐述清楚的人不多, 恩格斯说过: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中学数学教育就是在探寻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中体验人们探索整理的艰辛与反复, 培养数学的理性思维, 严谨气质。当然数学并不是只有枯燥的形式, 严谨的推理, 更多的应该会欣赏数学的美。因此对于数学本质的呈现, 是数学教育的立足之本, 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对高中数学教学来说, 高考是高中数学教学的终点, 但对于学生来说高中数学教学是他们的起点, 高考数学复习备考是一项系统工程, 具有长期性, 不能一蹴而就, 数学知识讲究的是知识的完备性和准确性, 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 作为数学工作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应不断思考、总结, 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高考成绩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以学生为本, 真正实现“三生教育”。

摘要:新课程改革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在新形势下, 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仍然存在以往的痕迹, 高三一年的教学工作做了什么, 甚至整个高中三年做了什么, 是否与学生为中心, 为学生发展留下了什么, 这些都是我们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高三,高考,数学思想,教学方法,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罗明东、何元.论“三生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J].昆明学院学报.2009.31 (2) .5-8

[3]陆广军.优化数学教学课堂绽放数学独特魅力[J].教育教学研究.2011.6.113

上一篇:生态环境安全论文下一篇:生物性复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