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电信机房

2024-12-10

福建电信机房(精选7篇)

福建电信机房 篇1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云鹿路院前电信大楼五楼

1、环境保障

机房整体抗地震级别达8级,地板承重达800公斤/平方米中央空调系统保证通风、恒温、恒湿。机房温度:15-25摄氏度,相对湿度:30%~70%温度烟雾感应消防系统、防火报警探测头,遇火情时系统自动报警。

2、电力保障

1.两路一类市电采用10KV三相线路,互为主备用;2.双路冗余大功率智能UPS系统,保证持续供电;3.双备份柴油发电机组后备电源,保证99.99%持续电力供应;4.交流电220V 50Hz(16A或25A)标准19英寸机架,每台机架采用UPS电源直接供电;5.机架内设置足够多电源插座,能够根据您的需求,提供足够的电力供应.3、安全保障

1、专业保安24小时值守,严谨的进出机房验证登记制度;

4、网络保障

互联网数据中心是中国公众互联网(ChinaNet)一级骨干节点,现已开通5.5Gx2光缆通道直连ChinaNet骨干网,有效保障网络的高速和稳定性。机房内部使用Cisco高端路由器及交换机设备支撑IDC内部通信,有效防止机房内部瓶颈;新增2台黑洞路由器,可有效抵御DDOS攻击;骨干设备全部采用双机备份双上联路由,有效避免单点故障,保障网络整体的可靠性。

5、技术支持

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拥有雄厚的维护和支持力量,由具备多年电信机房管理经验、互联网网络维护经验和网站建设维护经验的资深专业工程师负责日常维护管理,为客户提供从机房设备维护到网络设备故障排除等全方位的7x24小时的专业技术支持。

6、服务品质

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保证为用户提供电信级高水平的服务保障,以及全省联动的7x24小时客户服务和一站式解决方案。

1.保证网络联通性在99.95%以上。

2.保证7x24小时电力供应,提供双路市电,UPS、备用柴油发电机等,保证持续供电率达99.99%,保证在合同签订后10个工作日内,为用户开通IDC业务及IDC内部网络线路。3.如遇IDC内部网络或电信网络割接、扩容、调测等会对用户造成影响的情况,提前3天通知客户。

4.即时受理用户报障,并每隔30分钟将故障解决情况回复客户,直至故障排除。故障处理完毕后5个工作日内提交故障处理报告给客户。

5.在用户书面授权前提下,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主要包括技术咨询、状态监测、紧急情况通知、技术操作服务、网络安全、操作系统安全等。

6.技术操作保证:如需对用户设备进行相关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操作必须得到双方认可,并按照双方确定的操作规程进行。

7.提供7x24小时保安、监控系统。8.完善的用户投诉申告体制。

7、配套设施

机房配套客梯 机房配套货梯 地下停车场

8、配套设施

用户托管设备 机列骨干设备 用户机架布线 机房上顶走线架 机房监控摄像头 实时监控录像系统

福建电信机房 篇2

过去的几年, 国内电信运营商通过技术创新和加强管理, 积累了丰富的节能减排工作经验, 尤其是在基站、数据中心机房等环节, 通过空调、电源等多个配套设备的能效管理, 取得突出成绩。

配套节能应先掌握能耗分布

《通信世界周刊》:

通信节能包括主设备、电源、空调设备节能, 包括利用虚拟化技术、物联网技术、高压直流供电技术的技术节能, 包括能耗监测、分析、管理的节能, 贵公司认为2012年运营商应该重点关注哪些环节的节能?为什么?

艾默生网络能源:

对于通信网的节能, 运营商首先要清楚能耗的真实情况, 也就是说要对网络能耗进行科学、准确测量, 只有这样, 才能清楚能耗的真正改善, 节能的投入和产出, 节能措施的社会效益才能真正清楚。其次, 基础动力构架的每一部分必须是高能效的, 比如电源、空调、机柜设计、运行模式等。再者, 通信网基础动力构架各部分能耗是相互关联的, 只有从整体解决方案来考虑, 才能将能耗讲到最低程度, 如:到底采用怎样的供电系统方案, 包含机柜、电源、散热、风道设计等一体化机房 (机柜) 等。

施耐德电气:

当前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开始应用云计算技术, 却面临着节能性、可靠性、可用性等多方面的高要求。运营商要提高数据中心能效, 解决最核心部分的能耗是关键。用户应对数据中心各个部分进行有效衡量, 确定哪个部分耗能较多, 哪个部分耗能较少, 才能有的放矢。

对此, 施耐德去年推出业界第一个针对数据中心全方位管理平台Struxureware。该能效管理平台能提供可视化界面, 让企业所有人员了解单位时间里企业的办公室、生产车间、数据中心的功耗情况和花费比例, 让高层人员和财务人员越来越多参与企业IT决策。

《通信世界周刊》:

2012年盛夏即将来临, 高温将导致空调耗能增加, 各地运营商数据中心、机房、基站节能工作进入重要节点。空调节能技术目前有哪些发展趋势?为帮助运营商空调节能, 贵公司今年做了哪些准备?

艾默生网络能源:

空调节能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下面领各方面:产品技术上, 应用新型制冷剂、应用更为高效的压缩机以及风机、应用更为高效低阻的换热器、优化空调产品的送回风形式、利用新型廉价能源的新空调技术 (比如太阳能空调、蒸发供冷技术、天然气汽化供冷技术等) 。解决方案上, 空调系统能耗模拟技术 (CFD) 、三联供制冷、水源地源热泵、蓄冷技术、芯片冷却技术等。

产品技术上, 我们选用高能效机房空调, 比如采用数码涡旋压缩机技术、高效低谐波的EC风机技术、精确制冷的列间制冷空调CRV和XD、封闭机柜供冷、带自然冷源的机房空调机组、智能循环热管技术及基站新风节能技术。从应用方案上, 我们选用系统能效高的方案、由机柜级制冷逐步替代传统的房间级制冷、冷热气流隔离以及封闭冷通道、提高空调送回风温度以及送回水温度、采用冷却塔供冷、风墙及带自然冷盘管冷水机组等节能型自然冷系统应用方案。

三方面入手提升数据中心能效

《通信世界周刊》:

针对运营商新需求, 贵公司认为该如何着手?贵公司近段时间推出了哪些新技术和新方案?

施耐德电气:

在提高数据中心能耗方面, 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对于新建的数据中心, 提供从咨询、设计到规划、实施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利用施耐德在能源管理方面的核心竞争优势, 确保客户获得节能增效的最大价值;二是改造旧的数据中心。传统的数据中心, 不但理念上跟不上, 也跟不上业务发展需求, 能耗、能效也达不到要求。我们可以帮客户诊断, 然后提出针对性升级和改进方案, 将任何一个数据中心转化成一个高效的绿色数据中心。三是去年9月初我们刚刚推出了一个新的概念, StruxureWare数据中心管理平台。通过一个管理平台, 就可以把数据中心本身的物理基础设施, 以及所有原有IT设施基于一个独立平台上实行管理。

艾默生网络能源:

艾默生网络能源公司今年完善了节能产品:推出全系列的直流高效电源、高效UPS、高效的空调系统、全系列高压直流电源、光电产品等。

在解决方案上, 我们完善了端到端的高压直流供电系统;全方位的户外建站方案;针对在网直流电源完善了高效混插休眠系统;完善了针对在网产品的光电再生能源利用系统;推出了可以工作在经济运行模式 (ECO) 的交流供电系统;针对中小机房, 推出了SmartRow解决方案;针对数据机房, 推出系列Rack Solution解决方案, 包含与Cooling的配合机柜与空气调节效果、能够进行能量管理的智能PDU、机柜是封闭冷热通道高效一体化设计等。

电信机房监控方案 篇3

1.2.3.系统概述 系统构成描述 监控装置功能描述

3.1 图象监控

3.2 消防告警与自动控制 3.3 防盗告警 3.4 防水告警与监测

3.5 直流电源系统告警与监测 3.6 交流电源系统告警与监测 3.7 空调设备的控制与监测 3.8 及时通知 3.9 通信功能 4.监控中心系统功能 4.1 图象、信息记录与查询

4.2 监控中心控制及对无人机房的遥控功能 4.3 管理中心对无人机房的遥测功能 4.4 报表功能 5 监控装置的设计简单说明 5.1 主控模块 5.2 通信模块 5.3 图象处理模块 5.4 数据采集模块

1.系统概述

电信事业的飞速发展,对于无人机房的环境远程监控的需要越来越强烈。它主要采用计算机、通信、网络、五遥(遥测、遥信、遥控、遥调、遥视)技术,构成一个一体化的网络监控系统,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看到监控点的图形,了解监控点的信息,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提高效率。

监控系统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构成:监控装置、传输通道、监控中心。如下图所示,采用电话网或者互联网作为传输手段以及分级的结构形式,可以做到地区联网、省局联网乃至全国联网。

本地监控中心上级监控中心电话监控工作站电话电话记录工作站记录工作站监控工作站图象监控工作站监控计算机网络路由器通信服务器路由器通信服务器更大的监控网络电话网互联网/企业内部网监控装置1监控装置2监控装置N路由器路由器2.系统构成描述

监控装置暂提供一个两个电话接口,一个以太网接口;电话接口为合乎V.90标准的56K MODEM或者是ISDN 2B+D接口,为提高系统的可用度,一个为主通道接口,一个为备用通道接;以太网口可以直接接入互联网(如果提供接口的话)。

考虑到无人机房在发生火灾或被盗时,可能所有的有线通信手段都完全中断,所以一定要有无线通信的方式,GSM短消息接口作为一个紧急告警的备用接口在下一步的开发中一定要加入。今后提供V.35、E1接口、DDN接口、FR、xDSL接口、等。

采用标准的IP协议,所以网络的大小和拓扑结构可以任意。通信服务器可以采用现在的电话或ISDN接入服务器或其他接入设备。地区互联、地区上联、省级互联、省级上联都采用电话网与互联网互为备份的形式,协议采用统一的IP协议。

由于采取上述的结构,一个管理中心从理论上说可以管理无限多个无人机房。而且网络的管理与维护与互联网一致,不要另外的培训和学习。

下面介绍系统中各部件的功能:

监控装置:监控装置包括以下几个模块:通信模块、主控模块、遥测模块、遥信模块、遥控模块、图象监控接口模块。

通信模块提供两个电话或ISDN口及一个以太网接口,在主控模块的控制下与本地监控中心的通信服务器通信。还提供2个RS232/422/485接口,用于与其他的系统通信,如数控云台、智能UPS电源等。对于ISDN方式,可以采用D信道传输监控数据,用B信道传输监控图象。考虑国内的ISDN普及率不高,故还保留MODEM方式。

遥测模块主要采集模拟的量包括:机房温度、湿度,电池电压、电池工作电流、漏电电流,电源系统的工作电压、工作电流,设备温度,交流电源电压、电流、漏电电流,烟感工作电流等。采用12位A/D转换,精度高,通过软件的处理可以达到非常准确的结果;对于交流电源的参数采集还可以通过互感器直接采样,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出交流参数。

遥信模块主要采集开关量,主要包括电源跳闸、合闸、各种开关的通断、设备的投入与推出、进水告警、门窗开关状态告警、门禁系统告警、强行闯入告警、消防系统报警等等。遥信模块还可以用来测量电网的频率。遥信模块采用光电隔离输入,抗干扰性能好,容易接线。

遥控模块主要是遥控灭火、防湿、电源电网的管理、空调的开启、控制摄像头云台等。遥控的工作模式采取两步完成,第一步选中要控制的对象,并返回对象选中与否的信息,第二步确认执行,这样大大提高了遥控的可靠性,比如控制电源系统;也可以直接工作,比如控制云台。

图像接口模块把图象系统融入监控系统中去,用户只要接上数字摄像头就能工作,包括交叉矩阵和一个H.261或H.263的编码电路。考虑成本、开发时间以及用户不同的需求,可以考虑放到下一步开发中。

主控模块完成对系统的控制,它由一个高速的RISC CPU 最小系统,系统有16M SDRAM,4M FLASH,采用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完成数据的采集、运算、判断和控制;用户可以用超级终端进行现场维护和设置。

系统规模:

提供4路的图象、32遥信量、16遥测量、8温度、湿度。两路电话接口(V.90 MODEM 或者 ISDN),一路以太网接口, 还提供2个RS232/422/485接口。采用220V交流/48V 直流供电,内部的电源系统可以维持系统工作2小时以上,保证在电源完全丧失时,仍然可以工作。在一条线路被切断时,另外一路立即拨号到通信服务器告警或者通过以太网口告警。

通信服务器: 采用现有的通信服务器,如A8010,至少可以提供30用户的同时拨入,通信服务器可以采取一主一备,也可以两个同时运行,当成本是问题时可以考虑采用一个。通信服务器除了提供拨号接入外还要提供用户验证功能。通信服务器可以自己购买,也可以采用电信部门ISP的拨号服务器。

监控工作站、图像监控工作站、记录工作站:

采用IBM PC,操作系统采用Win NT 或者 Win2000,分别运行监控软件、图象监控软件、图象记录软件、通信协议软件、数据记录软件、WEB SERVER 软件。监控软件和图象监控软件可以在同一台计算机上运行,但图象记录软件必须在至少一台单独的计算机上24小时运行,它不单记录图象,而且还同时记录各种告警数据,开机后24小时运行。图象记录软件还提供图象查询功能,用户可以按照给定的查询条件对存储于图象记录工作站上的图象进行查询和播放。通信协议软件主要完成监控装置与监控中心的的通信。WEB SERVER 软件主要完成 WEB SERVER 和主页的动态刷新等,数据记录软件主要把监控装置的数据记录在标准数据库中。

监控软件与图象监控软件可以运行于同一台计算机上,比如监控工作站;图象记录软件、数据记录软件、通信协议软件、WEB SERVER 软件运行于记录工作站上。记录工作站两台互相备份,保证每天24小时,每年365天,连续运行。

软件系统采用IE标准界面运行,监控主画面可以采用地理分布图,在地理分布图上标出每个无人机房,放置注超文本链接,链接到下一级画面,可以方便地进入每个被监控无人机房的内部浏览信息,甚至可以浏览设备的信息。各种开关、标志、门窗、设备、电池等都被做成IE5的插件,只要把它们放在主页上,设置好它的属性即可。只要会作主页就能生成自己想要的监控画面,画面可以随意生成,方便用户应用。也降低用户对设备开发商的依赖。

在有紧急的告警信息到来时,系统会立即推出发出告警信息的机房的画面,发出声光报警,可以帮助监控人员找出问题,及时处理。而且可以拨通当值人员的手机或者呼机,通知当值人员。

用户只要运行标准浏览器就可以工作。在任意的地点,任意的时间,只要能够接入互联网,拥有相应的权限就可以监测机房。控制权只能在本地的监控中心,保证安全运行。

各种数据和运行日志被记录于标准的数据库中,支持现有的各种办公软件直接生成相应的报表。也给用户提供标准的开发接口,容易嵌入到用户现有的MIS系统中,组成复杂应用。

系统提供接口,可以与设备管理系统接口,为设备管理系统提供原始的设备运行数据。系统工作模式:

系统处于一直接通的状态,把电话线路或者ISDN线路当作专线来用。该方式有些浪费通信服务器的资源,但有着良好的实时监控性能,对于要求高的场合必须采用。为了节省图象记录工作站的磁盘空间,图象可以采取一直记录和告警记录两种模式。

3.监控装置功能描述

3.1 图象监控

监控图象采用现有的可视电话,传输速率虽然比较低,但对于图象监控已经是可以满足要求了。系统最大可以有4路摄像头,系统的选通条件下工作,既可以节省带宽,也可以满足全方位观察现场的要求。

图象监控在现场(指被监控机房)有一条电话或ISDN线路,监控装置设有1-4路闭路电视像摄影镜头选通工作电路。可控制1-4路中摄像头中某一路工作。以便录像系统能全方位地观察现场实况。摄像头的数量可需要灵活选择,最少为一部,最多为4部。在56K MODEM或128K ISDN 的条件下,每秒中可以传输 8~12幅 QCIF 图象,基本满足监控的要求。如果增大图象的象素数目,则图象的刷新率要降低。

3.2 消防告警与自动控制

监控系统设有1-8路报警输入电路。现场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安装数量的传感器最少了1路,最多为8路。其主要作用于火灾、防水、防盗等报警。

消防报警和自动控制可以选用STC-1或者STC-2模块。

STC-1数据采集模块可以完成8路模拟量、8路开关量输入和8路开关量输出,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配。

STC-2交流数据采集单元,可以完成一条三相电路的数据采集,可以根据机房的时间情况增加或者减少。STC-2同时还提供2路模拟量输入,6路开关量输入和3路开关量输出,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配。

3.3 防盗告警

当非法人员强行进入时,门窗开启接近开关发出声音报警或红外线报警器报警,同时监察系统立即向管理中心报警。管理中心接到报警时,立即弹出画面进行现场监视。管理中心判断是否进行110报警

监控系统发现通信线路受到破坏,则立即启用另外线路报警,防患于未然。3.4 防水告警与监测

监控系统设有1-8路湿度传感器的接口电路。可灵活地选取安装数量。当发生湿度传感器报警时,监控系统可自动地开动通风设备。当发生地角水位报警时,则开动排水设备。防水告警和监测可以选用STC-1或者STC-2模块。

STC-1数据采集模块可以完成8路模拟量、8路开关量输入和8路开关量输出,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配。

STC-2交流数据采集单元,可以完成一条三相电路的数据采集,可以根据机房的时间情况增加或者减少。STC-2同时还提供2路模拟量输入,6路开关量输入和3路开关量输出,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配

3.5 直流电源系统告警与监测

监控系统设有1-8路直流电压监测接口电路,可分别监测直流电压工作情况。如蓄电池电压,整流设备的输出电压等,以此监测供电系统是否正常。

监控系统设有1-8路直流电流检测接口电路,可分别检测三路不同设备的使用电流。当相应设备发生报警时,监控系统则可自动向管理中心告警。由管理中心派人处理。

直流系统告警和监测可以选用STC-1或者STC-2模块。

STC-1数据采集模块可以完成8路模拟量、8路开关量输入和8路开关量输出,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配。

STC-2交流数据采集单元,可以完成一条三相电路的数据采集,可以根据机房的时间情况增加或者减少。STC-2同时还提供2路模拟量输入,6路开关量输入和3路开关量输出,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配。

3.6 交流电源系统告警与监测

监控系统设有1路交流电压检测电路,分别组成对主供电交流电源和备用供电交流电源的入口电源和用户出口电源电压检测,三套三相电压检测手段,可分别诊断出主、备供电系统三相电源的断相、跳闸、接触不良、保险熔断、欠压、过压及三相电压不平衡等故障。

监控系统设有1路交流电流检测电路接口,分别测出交流三相电源的输出电流和零序电流(供电电流采用互感器的工作方式)一旦发生供电电流严重过流时,则呼叫管理中心进行设备告警。由管理中心进行遥控断电或派人现场处理。当存在较大零序电流时说明交流供电系统存在接地故障,需报有关部门检查修理。

交流监控采用STC-2交流数据采集单元,可以完成一条三相电路的数据采集,可以根据机房的时间情况增加或者减少。STC-2同时还提供2路模拟量输入,6路开关量输入和3路开关量输出,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配。

3.7 空调设备的控制与监测

监控系统可利用温感传感器自动地进行机房内温度进行控制。以保证设备在正常温度范围进行工作。当室内温度过高时,可自动或管理中心遥控两种方式启动空调设备。

监控系统设有空调的入口电压(单相220V),入口电流测检接口电路和空调设备通电、断电控制接口电路。

这样在入口电压正常时,电流过小或超载时,则说明空调设备与电路有故障。如果长时间不制冷和设备严重超载时,监控系统向管理中心告警,由管理中心协调处理。

由于无人机房一向情况下实际使用面积比较小,采用空调的容量也有限,使用上述方法可基本保证空调设备的检查与故障判断。3.8 及时通知

一旦监控装置发现紧急告警,就会立即拨通当值人员的手机或者呼机,通知当值人员赶往现场处理。避免延误事故或者情况处理。

3.9 通信功能

系统的通信模块提供2路电话或ISDN接口,一个以太网口,2个RS232/422/485 接口,用于与其他智能设备通信。

4.监控中心系统功能

4.1 图象、信息记录与查询

系统采用先进的图象压缩算法,可以在计算机硬盘上长时间记录图象。图象被存放于一个文件中。有关图象的信息存放在一个数据库中,这样用户可以按照各种查找条件进行图象的查找。

各种告警信息也分类记录于各种数据库中,各种信息除了在告警的情况下必须记录以外,每隔一个固定的可以设置的时间间隔,就记录一次系统的各种信息,目的是为了生成各种日报,也是机房运行情况的记录。

系统还提供系统运行的各种日志文件。日志文件是只读的。日志可以分类统计。日志文件包括的内容:系统的运行与退出、监控装置的运行与退出、所有的拨号记录、用户登录与推出、网络的运行情况记录等等。

4.2 监控中心控制及对无人机房的遥控功能

管理中心自身可控制可视电话接通与对应的录像机的开通。除此之外对无人机房有如下遥控特点。①可遥控某无人机房可视电话的接通与关闭,摄像镜头的选择。这样可使管理人员随时对某现场进行实况观察。

②可遥控某无人机房的消防灭火器的电磁阀的开通与关闭,以便人工摇控灭火。为了防止非管理人员的误操作,管理系统在进入此项工作时有操作提示和操作密码输入控制,只有输入正确密码方能执行动作。

③可遥控某无人机房排水设备的开通与关闭。用于机房进水进行排水工作。④可遥控某无人机房通风设备的开通,以解决机房环境过湿等问题。

⑤可遥控某无人机房的空调设备的开通与关闭,可向无人机房的监控系统下达是否进行机房温度自动调整的命令。

⑥可遥控某无人机房开通和关闭红外线报警器的报警,门、窗开启报警,IC卡防盗门的非法开启报警。无人机房的防盗巨响声音报警等。这些遥控也需有密码管理。

⑦可遥控某无人机房IC卡门的开门与关门,这样可防止维修人员忘带IC卡或因外界人员破坏造成IC卡读卡器的损坏。而不能开门。遥控机房开门和关门也要有密码管理。

⑧可遥控某无人机房的交流电源的主备用电源设备合闸与开闸及主、备用电源设备的倒闸等。可遥控某无人机房的直流电源部分的合闸与开闸等,这样以配合火情、水情和现场工作人员维修工作。

4.3 管理中心对无人机房的遥测功能

管理中心对无人机房进行遥测,每一分钟进行一次数据记录,如果增加拨号接入服务器的数量则可以管理更多的无人机房。

管理中心对无人机房进行遥测主要参数如下:

①遥测无人机房的烟感、温感、湿度的上限参数,下限平均参数及异常报警参数与时间。

②遥测无人机房的主供电系统的交流的电压,备用供电系统的电压,交流供电流的上限参数,下限平均参数及异常报警参数时间。

③遥测无人机房的直流供电系统中电压、电流的上限参数,下限参数及异常报警参数与时间。④遥测无人机房的防盗、防水和各种设备工作状态。正常与否,发生报警的次数与时间。⑤遥测无人机房的IC卡门的工作情况,有无非法开门和开门次数等。

⑥遥测无人机房的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参数。即每分实时监测各种参数。无人机房最多可保留7天实时监测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可对无人机房中不稳定因素进行定性的分析。4.4 报表功能

可以生成班报、日报、周报、月报、年报。能够分类统计各种告警信息、遥测信息,生成报表或数据库,供人工或软件分析设备的运行性能。

监控装置的设计简单说明 系统结构:

V.90MODEM/ISDNV.90MODEM/ISDN驱动CODEC驱动驱动驱动RISC CPUETHERNET16M SDRAMRS232/422/4854M FLASHRS232/422/485切换电路单片机STC-1警烟雾报警防盗报STC-2空调电STC-1灭火装置温度湿度源

5.1 主控模块

采用RISC的嵌入式控制器,可以支持多种协议,如RS232/422/485,HDLC,E1,X.25等。系统设计为16M SDRAM 4M FLASH 和实时钟电路及电源监控和看门狗电路。为今后的通信和网络接口的扩充奠定了基础。5.2 通信模块

采用现有的MODEM或者ISDN芯片,设计主要考虑抗雷,抗干扰。与主控模块接口的通信处理器接口。

5.3 图象处理模块

图象的输入采用数字摄像头,经过驱动直接传给图象处理模块,图象处理模块经过选择电路,选择其中的一路图象信号进行压缩编码,压缩采用H.261或者H.263压缩标准。压缩后的编码信息传给主控模块,经主控模块变成IP数据包,传给监控中心。

如下图: V.90 MODEM/ISDNRISC CPUETHERNETV.90 MODEM/ISDNRS232/422/48516M SDRAMRS232/422/485驱动4M FLASHCODEC切换电路驱动驱动驱动

5.4 数据采集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采用单片机及其外部电路组成。通过RS232与主控模块通信,传输信息和命令。STC-1数据采集模块(以下简称STC-1模块)是我公司针对各种应用场合,研发的通用数据采集模块,广泛应用于消防、供水、石化、环保等各个行业,为大多数系统集成商和自动化公司、研究所采用,是一种具有极高性格比、稳定可靠的数采模块。

      8路开关量输出,可以作为遥控、跳闸或者告警。8路开关量输入,也可以作为脉冲量输入。8路直流采样,可以接各种变送器。

两个标准485通信口,支持MODBUS或其它规约,扩展更加容易。贴片安装,无外部总线,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卡式导轨或螺丝固定,现场安装更加便

STC-2交流数据采集模块是我公司针对用户对于供水自动化控制、城市水处理自动化控制、热力网络管道自动化控制、油田集转油站、热水锅炉、工业蒸汽锅炉监控、水源井、扬水泵站远程控制而专门开发的通用数据采集模块,具有极高的性能价格比和稳定性。

        三表法测量准确测量三相交流电压、电流、有功、无功、频率、功率因数、零序电流等电参量

具有3路独立的开关量输出,可以作为遥控、跳闸或者告警 6路开关量输入,也可以作为脉冲量输入

2路直流采样,可以接各种变送器;也可以支持1-WIRE协议,用于温度测量 两路485通信接口,支持MODBUS或其它规约,扩展更加容易 FFT算法,可计算1-15次谐波

贴片安装,无外部总线,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卡式导轨或螺丝固定,现场安装更加便

当出现上述信号之一出现时即向主控室发出报警指示信号,等待主控室的控制命令: 1)接受到灭火指令后执行 ·切断空调系统电源 ·启动灭火装置

·回送已经执行灭火指令信号

2)接受主控室确认为误报时发出的解除报警指令 执行部分

执行部分包括:

1)切断空调电源的控制电路 2)灭火装置的驱动电路

信息交换接口

主要组织与通信接口的信息模式 1)发送报警信号(串行编码)

2)接受灭火控制信号(串行编码)3)接受解除报警信号(串行编码)

整个系统电源采用两级结构,220V AC/ 24 DC,24V DC /5V ,3.3V ,系统内部有一个小的蓄电池,在切断所有供电的条件下仍然能够工作2小时。

因为系统采用RISC CPU 和实时系统,价格略高,批量生产价格会有下浮,但功能极为强大,为今后的系统扩充和联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版权声明:

本文档版权归易控微网公司所有,并受到法律保护。

联系办法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广源闸5号广源大厦420 邮政编码:100081 电话:86-10-6872-6710 传真:86-10-6872-6710 网址:http:///

技术:tech@econtrolnet.com

技术支持: support@econtrolnet.com 市场:market@econtrolnet.com

电信IDC机房维护保障方案 篇4

1.机房稳定保障:应提供基本IDC保障,包括稳定的电力供应、网络环境、温湿度,并提供可靠的网络安全、安保、消防等防护。并配备经验丰富工程师随时应急处理故障等。如因环境问题引起的网络中断、设备损坏等情况应赔偿我方直接、间接经济损失。

2.机房基本设施提供:包括座椅、机房专用推车、显示器、键鼠、排查、螺丝刀、老虎钳、网线、夹线钳、测线仪、拖鞋、鞋套等。(目前东门机房座椅较少)

3.机房值班配合:如服务器出现宕机、我们暂无人员在现场或短时间内无法到达现场时电信值班人员现场配合处理,此要求重点在于电信机房值班电话必须7*24小时电话畅通,机房值班人员具备IDC相应技能。

4.机房施工配合:我方新入服务器时安排足够网络、电力、机架空间等相应环境资源。如服务器进入时安排施工队对内外网网线进行布置、机架挡板调整等工作,施工工作应在当日进行,避免出现应环境未搭建拖延服务器出机完成时间现象。

5.机房日常巡查:每天至少一次巡查机房。核查电力、空调运行是否稳定,并每周巡查所有服务器前端告警界面是否出现异常告警等。

6.目前网龙公司在电信所有操作都必须向电信下操作单,因本司移服、更换IP操作机器频繁。下单又存在一定延时,给本市工作效率造成一定影响。建议今后网龙公司在电信机房除服务器进出仍需下单外其他操作,如更换IP、迁移位置、划分VLAN操作免除电子单据。

7.升级机制配合措施:(包含多种方案)方案A:如因网龙公司人员无法每日前往机房处理问题,建议针对网龙公司升级服务,遇到如更换故障服务器硬盘时配合更换。针对电信担心备件数量问题,我司将针对此建立应急备件库专供电信使用。

方案B:如因网龙公司人员无法每日前往机房处理问题,建议针对网龙公司升级服务,在突发故障时由电信帮忙进行现场操作,包括服务器故障排查,网龙故障排查,服务器IP变更,服务器机柜迁移等操作。

服务器租用=-乌鲁木齐电信机房 篇5

新疆乌鲁木齐电信机房的简介

1、高品质的机房场地和环境保障

数据中心机房提供3000平方米的可使用机房面积,机房整体抗地震级别为8级。机房采用承重结构设计,地板承重上限为800Kg/平方米,可供用户放置一些特型设备。

数据中心机房提供刚制标准机架(机架宽度19英寸,高度2.6或2.4米)。机房内每天有专人负责机房的卫生,数据中心机房由多台空调机采用侧送和风管输送相结合的方式送风,使室内温湿度尽可能均衡分布,以保持恒温恒湿环境。机房温度:18~28摄氏度,相对湿度:30%~70%。

2、可靠的电力保障

数据中心机房采用一类市电供电,从两个稳定可靠的独立电源各自引入一路供电线,两路市电采用10kv线路,互为主备用。为保障分配给用户的电力不间断的供应,数据中心电力机房安装了智能UPS系统及容量充足的电池,可以保证持续供电。此外,数据中心还配备双备份的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后备。

3、先进的安全、消防保障

数据中心大楼有24小时值班的专业保安人员,用户进入大楼时需登记或持有通行卡。为了保证用户托管设备的安全,数据中心安装有美国AV公司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电视墙监控系统有专座 24小时值班,数据中心机房安装了德国西门子公司的非接触式IC卡电子门禁系统,采用先进的数据库管理。

数据中心机房装修采用防火构架及材料,消防能力符合电信级标准。大楼备有多个紧急通道,机房及楼道内安装温度烟雾感应消防系统、防火报警探测头,遇火情时系统自动报警,并启动气体自动灭火器灭火。

4、高速稳定的网络保障

福建电信机房 篇6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新业务、新设备、新产品层出不穷,对后备电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进了二次电池及其管理技术的不断进步。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电信机房后备电源领域采用的电池不仅包括传统的铅蓄电池,还包括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以满足不同地域的使用要求。本文就后备电源采用锂离子电池提供了几种解决方案并加以分析。

2. 通信机房后备电源现状分析

传统的铅酸蓄电池以其成本低廉、技术成熟、维护方便等在电信机房后备电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复杂化,对后备电源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铅酸蓄电池逐步显现出寿命短、体积大,倍率放电性能较差,面积和承重要求高,对环境温度要求苛刻等劣势。

磷酸铁锂电池与传统的铅酸蓄电池相比具有使用循环寿命长、平均成本低、体积小、重量轻、可大电流充放电、高温性能突出、自放电率小、无记忆效应、比能量大、使用安全、绿色环保等众多优势,更适合用于环境温度高、面积及承重小等恶劣的电信机房环境中[1,2]。表1列出了铅酸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对照。

3. 后备电源系统结构及存在问题分析

电信机房后备电源系统中直流输入经由滤波后分两路,一路直接供给负载,另一路经过DC/DC转换后给锂电池组进行充电。在电网正常的情况下,系统为负载提供需要的功率,同时给系统内部的锂电池组充电。在电网断电的情况下,由系统内部的锂电池组为负载提供需要的电能,保证直流电源系统正常运行,实现不间断供电功能。其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

备用电池组配有专用的电池管理系统(BMS),其主要包括智能充电管理、电池的均衡管理、智能间歇式充放电管理以及通信及检测功能等。在充放电过程中具有过充保护、过放保护、过流保护、短路保护、温度控制等功能[3]。

由于通信设备电压等级主要为48V,而每个磷酸铁锂单体电池的标称电压为3.3V,所采用锂电池系统主要由16个单体电池串联后加上必要的电池管理系统(BMS)。由于每个单体电池的使用电压范围为2.8V~3.6V,所以整个电池组的使用电压范围为44.8V~57.6V。

通常情况下,48V蓄电池充电机电源模块出厂时直流输出设定:浮充电压为53.5±0.25V;均充电压为56.5±0.25V。由于单个电池的内阻、容量等特性总存在差异,在充电过程中各电池的电压不尽相同,从而导致有的电池已经全满充而有的电池则还没有充满电。而且,当充电终止时各电池荷电状态未达到均衡,又会导致放电的不均衡,缩短了电池组的寿命。因此在原有的充电机的情况下如何设计使得所有电池都充满电且不出现过充或欠充以及如何解决在长期浮充状态下对电池组容量、寿命、安全性的影响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4. 解决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以下将给出两种实现方案及其硬件拓扑结构和软件控制策略。两种方案为:一是集中充电,为整个电池组配置一个充电模块;二是分散充电,为每个电池配一个单独的充电模块。BMS统一管理充电模块,同时具有保护功能,为充、放电设定了电压的上、下限值,通过电压比较,一旦发现某个电池的工作电压超过或者低于门限值,则切断工作主回路。同理,也为工作电流和工作温度设定了相应的门限值,在超过门限值的情况下切断电池工作的主回路,从而保证电池组的安全。

4.1 整体电池配一个充电模块

电池组串联配一个充电模块充电器直接与充电电路相连。但是,充电时电池容易出现过充或者欠充现象,因此,为整体电池组配置一个充电模块时必须考虑到电池的均衡管理。

4.1.1 硬件拓扑结构

本方案采用的方法是旁路电阻分流均衡法,通过能量消耗,限制电压最高的电池单元的充电电流,来实现和电压较低的电池单元的充电均衡[5,6]。其硬件拓扑结构如图2所示,充电模块负责对所有电池的电压、温度、电流等信息进行监测,同时还具有通信与均衡控制功能,每一电池单元并联旁路分流电阻,通过开关控制来实现电池均衡管理。

4.1.2 软件控制策略

充电控制遵循以下步骤:

(1)电池管理系统根据采样电路获取电池组内各单体电池的电压及温度,确定正常以及符合充电条件后,充电电路模块根据各单体电池的电压及总电压数值对整个电池组充电,进入相应的充电状态;

(2)充电过程中BMS如检测到某个电池率先达到3.6V,闭合该电池的旁路开关,进入均衡状态限值其充电电流,其它电池正常充电,直到最后一个电池充满;

(3)由BMS控制断开开关,电池组所有电池进入开路静置状态;

(4)电池管理系统控制电池组重新进入补充电状态,采用恒压充电,当充电电流小于0.33C时停止充电,电池组进入备电状态;

(5)在充电过程中,如交流电停电,BMS应能控制电池组无延迟进入放电状态。

4.2 每个电池配一个单独充电模块

为每个电池配一个单独充电模块时,充电器需要经过DC/DC变换电路后充电电路相连。每个充电模块包括了DC/DC变换电路后充电电路。

4.2.1 硬件拓扑结构

为每个电池配一个充电模块时同样也需要考虑均衡控制管理,但是不需要均衡模块,只需在每个充电回路中加入开关控制,其硬件拓扑如图3所示。每个电池对应一个独立的充电模块,每个充电模块负责所管辖的单元电池信息的监测,同时根据电池的荷电状态控制对应的开关的通断从而达到对充电回路的控制。

4.2.2 软件控制策略

充电控制遵循以下步骤:

(1)电池管理系统根据采样电路获取电池组内各单体电池的电压及温度,确定正常以及符合充电条件后,各充电电路模块根据各单体电池的电压值对相应的电池充电,进入相应的充电状态;

(2)充电过程中BMS如检测到某个电池率先达到3.6V,立即断开该电池的回路开关,其它电池正常充电,直到所有电池都充满电;

(3)由BMS控制断开开关,电池组所有电池进入开路静置状态;

(4)电池管理系统控制电池组中所有电池重新进入补充电状态,采用恒压充电,当充电电流小于0.33C时充电停止,电池组进入备电状态;

(5)在充电过程中,如交流电停电,BMS应能控制电池组无延迟进入放电状态。

5. 两种方案分析与比较

两种方案都可以减轻单体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差异,保证了电池组中所有的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基本上都处在同一荷电状态水平,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电池的效率,同时可以防止电池的过充、欠充等,可以延长电池组的工作寿命,增加系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整个电池组配一个充电模块方案中由于电路板由整个电池组分享,因此平均成本低;然而,由于系统中连线复杂度较高;并且旁路分流电阻存在功率损耗,能量效率低,并联电阻小会使损耗加大,散热要求高;并联电阻太大又会大大延长均衡时间。

每个电池单独配一个充电模块方案方法中这种“一对一”的拓扑结构的好处在于:充电模块与单元电池的距离较短,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系统线路的长度及复杂度。然而,由于每个充电模块包括DC/DC转换电路和充电电路造成电路板的成本较高,整个系统的成本会大大增加;同时,每个模块的工作电源往往由被监测的电池提供,因此,整个系统的能耗也会相对较大。两种方案的对比如表2所示。

6. 结论

磷酸铁锂电池因其具有循环寿命长、安全性能高、比能量高、高低温性能好等优点,为通信备用电源提供了可靠性和安全性。本文针对磷酸铁锂电池作为电信机房后备电源给出了两种方案,对其拓扑结构以及控制策略的简要分析与说明,并对两种方案的能耗与成本等作了分析,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阮勇,吴罡,滕达.磷酸铁锂电池及其在通信行业中的应用[J].邮电设计技术,2011(3).

[2]李瑾,张宇,李景霖.磷酸铁锂电池在变电站系统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华东电力,2009,37(10).

[3]《YDB032-2009通信用后备式锂离子电池组》,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2009(4).

[4]何仕品,朱建新.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及其均衡模块的设计与研究[J].汽车工程,2009,31(5).

[5]Stephen W.Moore,Peter J.Schneider.A Review of Cell Equalization Methods for Lithium Ion and Lithium Polymer Battery Systems.SAE2001World Congress,Detroit,MI,Mar.2001.

福建电信机房 篇7

摘要:随着移动通信事业的发展,基站数量越建越多,但各地市的机房大小、设备布局、施工工艺等建设方案不尽相同,给设计、施工及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在全方位标准化管理的今天,迫切需要将各地市的机房的建设方案及施工工艺进行统一,真正实行标准化模式下的管理。

关键字:机房标准化整治 正文: -、创作背景:

随着电信CDMA的不断建设、优化,基站越来越多,为加强基站建设的工程管理,方便今后的维护、扩容,有效地降低成本,建设标准化基站和对现有基站标准化整治势在必行。针对各地基站标准不一致,为提高基站的规范性,特从基础、机房、设备安装及施工等环节提出标准化整治要求。

二、常用解决办法

1、对基站电源引入、光缆引入进行整改,减少雷击引发的障碍。

2、对室内桥架进行整治,避免交直流、信号线、馈线等各类缆线的交叉。

3、接地改造,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4、接地体预留、设备安装等机房环境。

5、天馈及GPS整治

三、实现目标

通过机房改造,按照机房建设的各项标准和规范的前提下,对现有机房进行优化设计、整改,使机房设计更经济、实用、节能、环保;内部设备布局统一;建成高标准、高质量的机房环境,延长基站、电源、传输、网络等设备的使用寿命,并实现机房管理的智能化,满足现代化机房建设的各项技术指标。

四、创新点和原理说明

通过局部增高桥架,避免各类线缆的交叉;电源、光缆等外线缆的引入、保护,避免了感应雷对设备的影响;使用分布式室内地排降低所有设备接地线的长度,提高桥架走线的整洁度。

五、主要步骤或功能

本操作法,适用与新建基站和现有基站的整治

主要从接地系统整治、室外线缆引入整治、孔洞预留、接地体预留、室内线缆走线、室内外走线架整治、天馈整治、环境整治等几方面进行重点介绍。

六、综合评价

基站标准化需要从设计阶段就开始需要充分考虑,在土建施工过程中,要积极参与、规划,否则等到土建完成,如:预埋件、预留体就无法改变。

整治只是在不影响设备运行的情况下,对设备、线缆等进行整改,所以在设备施工初时,最好要求最好一次到位,否则就很难整改,如桥架,电源线等就很难更改。

操作法手册

电信C网基站机房标准化整治操作法

一、总则

本操作法,适用与新建基站和现有基站的整治。

通过机房改造,按照机房建设的各项标准和规范的前提下,对现有机房进行优化、整改,使机房设计更经济、实用、节能、环保;内部设备布局统一;建成高标准、高质量的机房环境,延长基站、电源、传输、网络等设备的使用寿命,并实现机房管理的智能化,满足现代化机房建设的各项技术指标。

二、使用步骤

(一)基站基础施工整治和要求

1、接地体设置:

基础施工时应同时考虑室内外接地体的引出位置和引出高度,一般为40mm×4mm热镀锌扁钢,室内接地端子1处,室外接地端子(为防止偷盗,可在室内)在两排馈线孔下方各一处,且室内、外接地端子在接地体引接处为相对方向,距离大于5米,引出机房墙的高度不低于地坪1.7米。如基站机房为塔边房,室内接地体引接处应为远离铁塔的一侧。此外,可适当增加室外交流电进线孔;光缆进线孔及室外走线架下方的室外接地端子。

2、防雷接地整治:

(1)、基站应按均压、等电位的原理,将工作地、保护地和防雷地组成一个联合接地网。站内各类接地线应从接地网上分别引入。

(2)、机房地网的组成:地网应采用40mm×4mm的热镀锌扁钢,应沿机房建筑物散水点外设环形接地装置,同时还应利用机房或铁塔基础地桩内两根以上主钢筋作引下线与机房地网焊接连通。

(3)、机房接地引入线与雷电流引下线在联合地网引接点的距离,应不小于5m。铁塔地网与机房地网之间应每隔3-5米相互连通一次且至少有三处相互连通,地网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

(4)、地网施工中焊接部位,以及从室外联合地网引入室内的接地扁钢应作三层防腐处理,具体操作方式为先涂沥青,然后绕一层麻布,再涂一层沥青。

3、孔洞预留:

(1)、电力引线管:墙面砌体预埋直径50的PVC管一根,室内一端距室内地坪2300㎜,室外管口处做防水弯,管体防进水斜度2%。

(2)、光缆引线管:墙面砌体预埋直径50的PVC管一根,室内一端距室内地坪2480㎜,室外管口处做防水弯,管体防进水斜度2%。一般位于机房进门后面墙上。

(3)、馈线洞:与室内两排走线架位置相对应,馈线洞应做两处,馈线洞墙面砌体预埋直径50的PVC管各12根,下沿距地2480㎜,两端与墙平齐,管体防进水斜度2%。未用的馈线进孔应用防火泥进行封堵。

(4)、空调洞:墙面砌体预埋直径80的PVC管一根,两端与墙平齐,室内一端距室内地坪300㎜,管体防进水斜度2%。

预埋管观感工艺要求:预埋件出墙部分须与墙体保持整体性,引出端长不得大于100㎜。预埋管体两端与墙平齐,光滑无毛刺,所有管体防进水斜度和管体间距应保持一致;管位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4、线缆引入整治:

(1)、交流引入 基站的交流供电系统应采用绝缘护套电缆穿钢管埋地、或采用金属铠装电缆埋地引入的方式,其埋地长度宜不小于15m(可将电缆环绕机房迂回埋设),并在交流电缆终端杆及机房外墙引上处采用钢管(直径50mm)护套,钢管应高出地面1.7m以上。钢管两端口要采取防损伤及防水的措施,可用防火泥作堵塞处理。引入钢管及铠皮要做好良好接地。钢管应高出地面1.7m以上

(2)、光缆引入 有金属加强芯光缆应以埋地方式进入机房,埋地长度宜不小于30m,两端金属层应就近可靠接地。对于不具备埋设电缆或光缆的机房,电缆引入及光缆引入不得直接挂在铁塔上或利用铁塔拉线,应在机房外墙设拉攀架设引线。需在外墙绕线才能进入机房的线缆,应穿PVC管,PVC管沿墙敷设时应横平竖直,与进线孔对接。

(二)、基站设备整治规范

1、室内地排接地整治:

(1)、室内设置 1 块总接地排,总地排尽量靠近室内交流配电箱处,不宜设在馈窗口,机房内所有设备的工作地、保护地均接至总接地排。室内、室外接地排尺寸为:500*100*10mm(长*宽*厚),主材部分采用铜排,绝缘部分采用绝缘胶木板(厚度10mm)。

也可以利用分布式接地系统,设备可就近接入接地铜牌上,大大缩短了设备的接地线缆,保证接地性能,同时使桥架更加整洁,美观。

(2)、走线架、金属槽道两端、馈窗、电池架应与室内接地汇集线作可靠连接,宜用16mm2~35mm2铜导线做可靠连接,连接处要去处喷涂层。接地线缆的连接必须采用铜鼻子,并使用螺栓紧固,布线宜短、直。

2、室外地排接地整治

(1)、室外接地排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00mm×10mm的铜排,并采用40mm×4mm的镀锌扁钢或95mm2的多股铜导线就近与机房地网做可靠连接。为防盗,馈线接地排也可以设置在馈线孔的室内侧,铜排的安装应与基站室内外走线架隔离。

(2)光缆安装时,应将光缆加强芯和光缆终端盒内专用的加强芯接地母排妥善连接,同时将加强芯接地母排直接与室外馈线接地排相连,布放的接地线宜不小于35mm2,且宜短、直。加强芯专用接地母排应与光缆终端盒体和机架内金属体进行电气隔离。

(3)主馈线必须至少在距室外天线侧馈线头25-30cm 处(A点)与馈线防水弯前(C 点)有两处接地。当天线安装在铁塔上时,要求在馈线在下塔拐弯前 0.5-1 米处(B 点)接地。

3、室内外、走线架整治:

(1)、室内走线架宽度为 600mm,蓄电池爬梯宽度为 400mm;电源线、信号线必须分两边走线。(可采用局部双层走线架,能确保电源线与信号线避免交叉),为不阻碍机架里空气与外界的对流,机架顶与走线架间的距离必须大于 200mm;同时为方便走线架上布放电缆,要求走线架与机房顶的净空距离大于300mm。一般宜采用凹形钢方式,经过梁、柱时,就近与梁、柱用吊挂进行加固,但走线架应与机房内钢筋保持绝缘。

(2)、走线架应电气连通。走线架接头之间如没有良好的电气连接时,应增加导线以加强走线架之间的电气连通,导线宜不小于35mm2。(3)室外走线架需两端接地,走线架每隔 5m 接1 次地。室外走线架靠近铁塔端与馈线 B 点的接地排相连,靠近机房端与 C 点(EGB)接地排相连或与室外预留接地体相连。

4、线缆布放整治:

(1)、交流电源线、直流电源线、射频线、地线、传输电缆、控制线等应分开敷设,严禁互相交叉、缠绕或捆扎在同一线束内。

(2)、所有的线缆应敷设在指定的桥架、线槽或线管内,线缆的敷设应平直,不得产生交叉、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3)、在安排线缆路线时,必须考虑线缆的最小弯曲半径。

(4)、多条电缆平行敷设应用扎线带绑扎,并做出标识,扎线带应保持相应间距,线缆扎线带的绑扎不能太紧以免影响线缆的使用。(5)、线缆布放时长度应有冗余。

(6)、机柜内的线缆应排列绑扎整齐,线缆的敷设不得影响机柜门的开启、关闭及设备更换。(7)、室外线缆应采用隐蔽方式布放,室外安装的线槽、线管均应选用具备防水、防锈、功能的金属材料。

(8)、除非已进入设备机壳内,所有室外线缆均应布放于线槽、线管内,不得外露。(9)、应确保基站、机房内安装的所有设备有效接地,接地标准符合中国电信相关行业规范。(10)、采用机打标签对所有线缆、端口进行标识,标签设计及粘贴方式符合中国电信相关行业规范。

(11)、应急照明与其他交流线分开布放,不得交叉。

5、天馈系统整治要求:

(1)、馈线、跳线布放符合要求,外观无损伤;转弯处弯曲半径符合要求;入机房前防水弯制作规范

(2)、馈线与跳线连接紧固,馈线卡间距满足要求,扎带绑扎规范

(3)、主馈线必须至少在距室外天线侧馈线头25-30cm 处(A点)与馈线防水弯前(C 点)有两处接地。当天线安装在铁塔上时,要求在馈线在下塔拐弯前 0.5-1 米处(B 点)接地。(4)、天线安装位置满足整治要求,天线分集距离满足要求,天线没有收到阻挡(包括广告牌、女儿墙等),天馈连接线要有标识。

(5)、馈线窗密闭良好。

6、GPS整治要求:

1、GPS安装、绑扎牢固,垂直度符合要求

2、GPS一般安装在铁塔南侧,距离铁塔50cm以上,270度范围内无明显遮挡。

附录A:标准化机房图片

室内走线架,采用局部加高法,避免了线缆的交叉。

室外走线架两端接地,进线端接入预留接地扁钢,靠近铁塔端通过扁钢接到塔角接地扁钢上。

电源引入采用地埋穿管方式:外套钢管、管口封堵

接地排标签规范,地排左侧工作地,右侧保护地

利用分布式接地排,可以减少设备的接地线,使桥架走线更加整洁

机房内接地体预留。

机房现场环境

现场安防

现场物防

架空方式交流引入室外线布放工艺

光缆加强芯和光缆终端盒内专用的加强芯接地母排,并接入室外地排

GPS的安装

围墙顶部

线缆布放工艺

主要参考标准

▪ YD/T1712-2007《中小型电信机房环境要求》

上一篇:后勤管理工作的建议下一篇:日照住房公积金查询个人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