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新区管理体制分析(共6篇)
三大新区管理体制分析 篇1
三大新区管理体制分析
(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
2009年2月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3号文件),在国家战略层面正式研究设立“两江新区”。随后国务院于2010年5月7日正式批复了重庆“两江新区”总体方案,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的“两江新区”,位于重庆主城区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区域,规划总控制范围1200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150余平方公里,可供开发建设用地400平方公里左右。大致的地理位置位于重庆北部新区和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规划的范围包括江北区的江北中心区、江溉片区、唐家沱-寸滩片区与鱼嘴-复胜片区;渝北区的北部新区、龙溪片区、两路地区、木耳-古路片区以及龙兴-石船片区;北碚区的蔡家片区与水土-复兴片区。“两江新区”计划到2020年,主要经济指标要达到地区生产总值5000亿元以上,占全市总量的1/4;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0亿元以上。据测算,“两江新区”成立后,对西部的带动作用主要体现为,拉动“成渝经济带”制造业等配套产业年均增长10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年均增长提高5个百分点;云南和贵州水电和矿产等能源产业发展年均增长提高5个百分点,同时,可促使湖南、湖北、陕西、广西等与西部市场协作加强,50%左右的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通过“两江新区”走向西部市场,预计年均增长提高5个百分点。
这一系列的数据表明,两江新区将对进一步深化西部大开发,将重庆建设为中国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甚至于国家战略层面的经济第四极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的两江新区一切准备工作业已就绪,唯独行政管理体制久未敲定,然而这股东风却面临重重困难久久没有到来,原因有多方面的:有利于发展为出发点的考量、利益关系调整的思考、行政区域划分的考虑甚至于对原有干部的去向安排等等。因此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对之前的两个新区管理体制的设计和沿革发展进行对比分析,吸取他们的优点和长处,以便在新区发展的关键节点上少走弯路。
一、上海浦东新区
浦东新区位于黄浦江以东、长江口以西的一块三角形地区,地处长江入海口的交汇处,浦东新区面积12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0万。1990年4月,中国 1
政府提出开发开放浦东,经过近二十年开发开放,浦东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乃至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成为中国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所谓通过现象看实质,在这一过程中,浦东让世界震惊的经济发展奇迹不过是一种外在表现,其内在实质却是管理体制的科学设计、行政的高效以及自身体系的创新变革,浦东的管理体制通过不断自适应性的改变优化为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一)浦东新区管理体制历史沿革
行政管理体制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90年至1992年底,是全市性开发体制阶段,设立了浦东开发办进行协调;1993年建区,设立党工委、管委会;2000年8月建政,完善了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四套班子。
(二)浦东新区现行管理体制
1、率先探索按职能模块化综合设置政府机构,建立精干的组织机构。目前,浦东新区区委共有工作部门9个(包括合署办公的5个部门),政府部门19个,功能区7个(含川沙新镇),乡镇街道37个,整个政府内设机构设置不到其它区的一半,工作人员数量约为其它城区的三分之一。
2、建立高效的行政运行机制。一是创新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健全了功能区域管理体制。二是探索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组建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相对集中行使过去分属不同机构的绿化、水务、环保、市政等领域的行政执法权。同时,新区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在六个功能区域成立城管执法大队,全面启动了城市管理网络化建设,初步形成了城市管理的快速发现和处理机制。三是推进“区镇合一、镇管社区”的管理模式改革试点。四是推进建立四项制度。出台了《浦东新区行政效能投诉暂行办法》、《浦东新区行政效能评估暂行办法》、《浦东新区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和《浦东新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暂行办法》,探索建立体制内的监察制、体制外的投诉制、自上而下的问责制及社会化的评估制。五是进行财政绩效预算改革。
3、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改革。一是建立简便快捷的“一门式”行政审批服务方式,并率先成立了第一家区级市民中心。二是大力推进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三是着力推进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在主体、机构、职能、资产、住所、人员方面的“六分开”,大力培育和发展行业协会。四是在街道探索剥离经
济管理职能的改革。长期以来,街道作为基层政府派出机构,承担了较多的招商引资等经济职能,导致社区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较弱。针对这个问题,浦东在两个街道进行剥离经济管理职能试点。街道剥离招商引资职能后,实行“部门预算管理,功能区域统筹”的财政保障机制,使街道集中精力做好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
二、天津滨海新区
天津滨海新区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岸线153公里,常住人口202万。2008年3月13日,国务院批复《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支持天津滨海新区在行政管理体制等十个方面先行试验。滨海新区在近几年时间内通过实施“一核双港、九区支撑、龙头带动”的发展策略,在加快天津发展,促进环渤海地区经济振兴,推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了更大作用,凸显了作为新的经济增长极的龙头带动作用。然而,滨海新区在探索行政体制改革突破的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
(一)滨海新区管理体制历史沿革
1994年,设立滨海新区领导小组并成立专职办公室;2000年,成立了滨海新区工委和管委会,作为天津市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2006年,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2007年成立了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领导小组。2009年11月,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建政。
(二)滨海新区现行管理体制
一是建立了统一的行政架构,撤销了滨海新区工委、管委会以及塘沽、汉沽、大港现行建制,建立滨海新区行政区,辖区包括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全境。东丽区和津南区的部分区域,不划入滨海新区行政区范围,仍为滨海新区产业规划区域。
二是构建了精简高效的管理机构,建立了滨海新区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同级机构比原有三个行政区大幅度精简。
三是组建了两类区委、区政府的派出机构。一类是城区管理机构,成立塘沽、汉沽、大港三个工委和管委会,主要行使社会管理职能,保留经济管理职能;一类是功能区管理机构,成立九个功能区党组和管委会,主要行使经济发展职能。
四是形成了新区的事在新区办的运行机制,赋予新区更大的自主发展权、自
主改革权、自主创新权。
三、重庆两江新区管理体制设计
两江新区目前面临的问题及困难:行政体制复杂,大区夹小区,行政区夹功能区。新区既包括传统行政区,也包括寸滩内陆首个水港加空港保税港区、北部新区、江北嘴金融核心区等以经济形态为主的功能区;既有经济高度发达的江北中心商圈,也有大量经济欠发达地区。至今,虽然两江新区行政管理体制仍未确定公布,很多方面的关系也正在理顺过程中,但笔者认为体制改革基本框架的方向应是:政府职责由社会、经济管理到提供公共服务进行转变;政府管理范围和方式向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进行转变;政府组织结构按照“小政府、大部制”与权力制衡进行优化和“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运行,特点是组织机构高度浓缩,管理权限高度集中,机构设置突出经济管理职能为主。
1、对管理体制模式选择的简要分析
两江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模式,近来各方面人士都曾提出过种种设想和建议,大体上有以下几种方案:第一,以新区规划范围为基础,整合相关行政、部门和资源,组建新区区委和新区人民政府,统筹管理辖区内所属行政区域及各功能区。第二,以新区核心区即原江北区、渝北区两个行政区域和原北部新区、保税港区等功能区为基础,整合相关部门和资源,组建新区人民政府,属北碚区的蔡家片区与水土-复兴片区,不划入两江新区行政区范围,但仍为新区产业规划区域。第三,沿用原有行政区,在此基础上成立新区管委会居中协调联系,并成立市级层次的新区领导小组,由市主要领导兼任组长。第四,成立党政合一的管理机构。
2、职能部门设置
本着体现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等要求,切实转变职能、减少层次、提高效能,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等问题,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管理体制。可以考虑设置以下综合部门:发展规划和改革委员会、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教科卫委员会、文化广播与体育委员会、经济信息与商务委员会、人力资源与劳动社会保障委员会等。
四、新区管理体制比较分析及启示
相同点:一是现实社会经济发展决定管理体制变迁。随着新区开发开放的逐步推进,行政体制与现实发展之间产生了诸多矛盾和问题。例如新区内部行政效率低,规划缺乏统一协调;下辖的功能区和行政区相对独立,各自为政,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复建设;资源不能得到合理有效配置,土地、资金、人才流动不畅等。二是发展路径类似。两大新区管理体制大体上都经历了3次变革和创新,第一次是以原有行政区域为基础,设立综合协调部门;第二次是建立新区管委会;第三次也是最核心的一次就是建立一个行政性和政策性合一的实体化新区,即一级人民政府。三是功能区应运而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整合开发小区与周边区域的资源,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两大新区都先后组建了特色鲜明的功能区域,各功能区域在新区总体规划指导下,统筹考虑区域内的产业布局、土地资源配置、市政设施以及社会事业发展等等,有利于最大限度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逐步消除城乡差别,推进了整体城市化的进程。
不同点:一是各自所处的历史阶段和改革侧重点不同。浦东新区经过几次体制改革,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领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促进经济功能区的开发建设功能向行政区延伸,行政区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按属地管理原则向经济功能区延伸,其具代表性的是在以建立健全功能区域管理体制为重点的改革创新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主要内容是川沙功能区域和川沙新镇实行合署办公,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而滨海新区虽然在整体体制上实现了突破,但由于成立时日尚短,其体制改革的步伐还处于浦东新区的前一阶段,即整合原有行政资源和各种要素,以新的行政性实体(区委区政府)推进经济社会的改革发展;二是基于客观条件的不同,各自的行政层级存有差异。浦东新区区划面积较小,人口相对也较少,因此在管理体制设计上区政府一竿子插到底,直接管理到乡镇街道。而滨海新区由于行政区划面积大,原行政区多且分布广,整合起来较复杂,因此在新区政府与乡镇街道之间设立了塘沽、汉沽、大港三个工委和管委会,进行联系协调管理。
启示:
1.实践证明,在新区紧密围绕工作任务和发展目标来进行相应的管理体制创新,对推动新区的开发建设,实现“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目标起到了重
要的保障作用。
2.任何体制都不会是一成不变的,组织形式要适应政治经济任务的需要,应随着形势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和创新。两大新区均经历了基础开发、基础开发与功能开发并重、功能开发为主、经济社会统筹发展以及综合配套改革等阶段,其行政体制的演变映照了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要求。
3.体制创新一定要以减少管理层次和审批环节为重点,以提高办事效率,促进事业发展为宗旨。实践充分证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要集中力量发展某一特定的区域,就必须敢于在管理体制方面进行大胆的创新,尤其是要在减少管理层次和审批环节方面有所突破,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行政管理部门的办事效率,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大新区管理体制分析 篇2
1 三大国家级新区的金融发展创新政策比较
1.1 上海浦东新区
1.1.1 金融发展现状
浦东新区目前拥有门类繁多的金融机构, 共集聚各类金融机构493家。在新兴金融产业领域, 如基金、保险资产管理等资产管理行业, 迅速发展。金融市场体系完整, 集聚着证券、期货、金融衍生品、产权等国家级和市级金融要素市场, 初步形成了以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投资、财务、金融租赁和汽车金融等为主的金融市场体系, 此外浦东新区具有门类齐全的金融服务。
1.1.2 金融创新政策
第一, 财税:外资银行、外资银行分行、中外合资银行及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 缴纳l5%的企业所得税, 并实行“一免二减半”。
第二, 机构建设:允许外资在整个上海范围内开办银行、财务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支持设在上海的合资证券公司以及合资基金公司率先扩大开放范围、积极推进符合条件的金融企业开展综合经营试点、鼓励发展各类股权投资企业 (基金) 及创业投资企业
第三, 金融市场完善:研究探索推进上海服务长三角地区非上市公众公司股份转让的有效途径、研究建立不同市场和层次间上市公司转板机制、适时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产品试点、稳步扩大国际开发机构发行人民币债券规模、研究探索境外企业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适时启动符合条件的境外企业发行人民币股票、积极发展再保险市场。允许上海设立证券交易所, 为浦东自行审批发行人民币股票和B种股票。
第四, 对外开放:创造条件适时开展人民币用于国际贸易结算试点、充分发挥上海金融市场在人民币支付清算和市场交易方面的作用。
1.2 天津滨海新区
1.2.1 金融发展现状
目前滨海新区共有银行类分支机构55家, 证券类金融机构4家, 保险类金融机构7家, 各类金融机构网点共415个。创新金融要素市场, 设立了全球唯一的铁合金交易所;成立了中国首家金融资产交易所、天津股权交易所和天津滨海国际股权交易所两家资本交易所;成立了天津排放权交易所, 加快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在投融资方面, 基金产业发展迅速, 成立了我国第一只契约型产业投资基金——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第一只华侨投资基金、第一只合伙制船舶产业投资基金也相继落户滨海新区。
1.2.2 金融创新政策
第一, 对外开放:允许天津滨海新区金融机构开展离岸金融业务, 取消进出口核销制度, 实施意愿结售汇, 跨国公司资金集中管理, 在区内建设统一的外汇交易平台系统, 为该区境内资金直接投资境外提供方便。
第二, 财税政策:鼓励信用评级机构在区内开展业务, 信用评级机构当年评级高新区企业数量超过20家, 且所评企业当年融资额超过1亿元, 对评级机构奖励10万元;评级企业数量超过50家, 且所评企业当年融资额超过2亿元, 对评级机构奖励20万元;鼓励各类投融资机构入区, 在滨海新区新区内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的投融资机构, 注册资金5000万元以上的, 自盈利年度起, 连续三年按照其交纳的所得税高新区留成部分的50%予以奖励。
第三, 人才政策:对金融企业连续聘用2年以上的高级管理人员, 在本市行政辖区内第一次购买商品房、汽车或参加专业培训的, 由同级财政部门按其上一年度所缴个人工薪收入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予以奖励, 累计最高奖励限额为购买商品房、汽车或参加专业培训实际支付的金额, 奖励资金免征个人所得税。
1.3 广州南沙新区
1.3.1 金融发展现状
2011年南沙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1亿元, 是2002年的9倍多;税收总额达235亿元, 是2002年的26倍。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港区等发展态势良好, 汽车、造船、重大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和航运物流、科技创新、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临港现代产业初具规模。
1.3.2 金融创新政策方案
第一, 机构建设:允许符合条件的港澳机构在南沙新区设立合资证券公司、合资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和合资基金管理公司;设立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等各类股权投资机构, 建设财富管理中心;鼓励港澳保险经纪公司在南沙新区设立独资保险代理公司。
第二, 金融创新:围绕海洋经济等实体经济开展产业金融创新;发展航运金融业务, 打造区域的航运金融中心。
第三, 投融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发展的融资支持, 完善融资性担保体系, 规范发展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
2 三大国家级新区金融创新政策的共性研究
综上三大国家级新区的金融政策上看, 其金融政策在以下方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在财税政策上表现为减免金融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对新进或新引入或效益显著的金融机构给予财政上的补助和奖励;对金融机构的办公用房给予补助优惠等。在人才方面, 减免高级金融人才的个人所得税;给予相应的租房、购房补助或优惠政策;解决子女教育问题。在金融创新方面, 鼓励与地区产业特色相适应的金融机构、业务的创新;开展金融产品的创新。在对外开放方面, 开展人民币用于国际贸易结算试点;建立外汇交易平台;开展离岸金融业务。在投融资方面, 发展各类投融资方式, 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信贷力度。
摘要:金融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节点。国家级新区作为政策与开放的先导功能区, 在我国经济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 为其他地区金融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大新区管理体制分析 篇3
产业结构演进是一个资源配置并追求经济总体水平提高的过程[1],产业结构随经济增长而变动,并且反过来作用于经济增长。钱纳里[2]等(1986)和麦迪森[3](1996)的实证分析证明了产业结构变化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变量。近二十年来,我国学者有关产业结构演进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如刘志彪[4]、石磊[5]和周振华[6]等人对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和演进机制进行了探讨,汪斌
[7]对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和演进规律作了探讨。
学者们对天津滨海新区①(以下简称滨海新区)与上海浦东新区(以下简称浦东新区)产业结构演进问题的研究角度不尽相同。陆萍萍[8]对浦东新区产业结构的演变作了回顾和分析。白仲林和李军[9]对滨海新区和浦东新区的产业结构特征及变迁进行了比较。张晨光和孙占芳[10]对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的基础条件的差异、改革进程进行了比较和分析。郎东和王述英[11]从现代服务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角度分析了现代服务业对滨海新区一、二产业的重要性。周桂荣和叶新利[12]对深圳、浦东和滨海新区的产业结构的现状和特点比较,归纳出滨海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总起来看,学者们的研究偏重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少,深度有待挖掘,分析问题的角度也较为单一。
从演进路径看,滨海新区产业结构演进也是一个优化和高级化的过程。2007年,滨海新区生产总值为2 364.08亿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构成比为0.3∶71.7∶28,②初步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良性互动的现代产业体系,但滨海新区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仍然存在第三产业比例过低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滨海新区的发展。
浦东新区的产业结构演进则经历了重化工业化、高度加工化再到高技术化和产业结构软化(服务业)的过程。1990年,浦东被确立为国家级开发区,浦东新区当年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0.2亿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构成比为3.7∶76.2∶20.1;2007年,浦东新区国内生产总值2 480.76亿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构成比为0.2∶47.5∶52.3。③
浦东新区被确立为国家级开发区时间上较早,其产业结构的演进具有一定的可借鉴性。滨海新区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合理与否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滨海新区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并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模型,以浦东新区为基准,对滨海新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偏离情况进行测度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和提出政策性建议。1 偏离-份额分析模型(SSM)的设定和分析方法
偏离-份额分析模型(Shift-share Method)是一种在西方区域经济研究中应用广泛、注重实效的方法,它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B·克雷默于1942年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成为现在学术界普遍采用的形式。
本文主要以浦东新区为基准,对滨海新区产业结构演进进行比较。根据偏离-份额分析模型,以一定时期浦东新区的年生产总值为基准,分别测算滨海新区经济按浦东新区平均增长率可能形成的假定份额,将这一假定份额与滨海新区经济实际增长量进行比较,分析滨海新区经济增长相对于浦东新区地区平均水平的偏离情况。
把滨海新区经济变化看作一个动态过程,于是,滨海新区的经济增长量可以分解为3个分量,即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偏离分量,地区经济增长出现的偏离(快于或慢于浦东新区平均水平),可以从产业结构因素和竞争力因素两个方面加以分析说明。如产业结构是否由快速增长型产业构成,可以解释滨海新区经济增长偏离的结构份额;如果滨海新区产业结构演进与浦东新区各产业增长同步,这种偏离则要用区域产业竞争份额来解释,竞争份额包括了区位因素等不能细分的影响因素。数据处理
分别选取1996-2000年(“九五”)、2001-2005年(“十五”)和2006-2007年三个阶段浦东新区的数据,对滨海新区同期三个阶段的产业结构演进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发现滨海新区产业结构演
进中的问题。由于资料的限制,“十一五”的资料计算到2007年末。通过数据的对比可以弥补偏离-份额静态模型分析的局限性。
根据统计资料,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模型,经计算得到表1至表3所示的结果。滨海新区与浦东新区三次产业演进的比较分析
3.1 滨海新区与浦东新区二、三产业的对比分析
观察表
1、表2和表3。就总体而言,滨海新区在“九五”期间,经济以低于浦东新区经济增长水平3%(-8.68亿元)的速度发展;“十五”期间,滨海新区经济相对于浦东新区有了长足的发展,比浦东新区平均水平多完成42%(289.659亿元);在2006-2007年期间,虽然增长速度较“十五”期间有所减缓,但仍比浦东新区平均水平多完成16%(307.9亿元)。
从第二、三产业看,在“九五”期间,滨海新区第二产业产值高于浦东新区平均增长水平26%,而第三产业则低于浦东新区平均水平76%,从而带来了-68.14亿元的总偏离量;在“十五”期间,滨海新区第二产业高于浦东新区平均增长水平71%,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较“九五”期间有所提高,但仍低于浦东新区平均增长水平16%,从而带来-36.00亿元的总偏离量。可以看出,从“九五”到“十五”再到2006-2007年期间,第二产业发展迅速,在2006-2007年间,总偏离量高达-146.6亿元。这也说明了滨海新区的产业结构在演进中的问题,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生产总值主要靠第二产业拉动。
从增长的相对偏离情况来看,滨海新区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所占比例不断下降,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下面从产业结构偏离和竞争偏离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从产业结构偏离情况来看,“九五”期间,滨海新区产业结构偏离量为-18.14亿元,而“十五”期间则下降到-11.821亿元,而2006-2007年期间更是大幅下降,为-140.20亿元,较“十五”期间降低率高达109%。其中第二产业在“九五”期间结构偏离分量为7.33亿元,“十五”期间,结构偏离分量提高到86.70亿元,而2006-2007年期间大幅下降至-50.36亿元。第二产业发展速度减缓已严重影响到整个滨海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从第三产业看,滨海新区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全为负值,其中“九五”期间为-25.96亿元,而“十五”期间结构偏离分量降至-98.53亿元,2006-2007年间,结构偏离分量为-89.92亿元,说明滨海新区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低于浦东新区平均水平并且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将影响到整个滨海新区的经济发展。
从竞争偏离分量来看,滨海新区竞争偏离分量在“九五”期间为9.56亿元,即滨海新区竞争分量高于浦东新区平均水平9.56亿元;“十五”期间竞争偏离分量有了大幅提高,高出浦东新区平均水平301.48亿元;2006-2007年间,竞争偏离分量又有所提高,高出浦东新区平均水平448.10亿元。这主要是由于第二产业竞争力迅速提升所导致。
但总体而言,滨海新区经济还是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并且主要来自第二产业。从表
1、表2和表3可以看出,第二产业竞争偏离分量增长率在“九五”期间为23%,“十五”期间为52%,从而实现了竞争偏离分量从52.60亿元到237.37亿元的飞跃;到了2006-2007年间,虽然增长速度较“十五”期间有所减缓,降至37%,但这一时期滨海新区第二产业得到了很快发展,相对于浦东新区,滨海新区的第二产业更具有竞争力。
通过分析表明,滨海新区的支柱产业是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发展的好坏会直接制约滨海新区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竞争偏离分量从“九五”到“十五”期间增长率由低于浦东新区平均增长率的47%升高到了高出浦东新区平均水平28%,从而带来了62.53亿元的竞争偏离分量;但2006-2007年期间竞争偏离分量增长率降低到-10%,竞争偏离分量更是降低到-56.68亿元,说明在这一时期滨海新区第三产业相对于浦东新区的第三产业的竞争力明显下降。
3.2 滨海新区与浦东新区第一产业的对比分析
滨海新区总面积达2 200多平方公里,有1 200多平方公里盐碱地,其中大部分为不适宜耕种的重度盐碱地,发展农业的空间相对较小,而且国家致力于将滨海新区发展成为环渤海乃至于整个北方的重要经济增长极,这个定位也决定了新区农业必定不是主要发展对象。2007年滨海新区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所占比例为0.3%,而浦东新区农业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建设之初就将建设中心城市作为战略目标,浦东新区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所占比例2007年仅为0.2%。从表
1、表
2、表3可以看出,滨海新区第一产业与浦东新区第一产业总偏离度不大,其中“九五”期间总偏离量为-0.47亿元,“十五”期间总偏离量为1.589亿元,2006-2007年期间总偏离量为-0.51亿元,从中可以看出滨海新区农业发展速度除“十五”期间快于浦东新区以外,其他两个时期均低于浦东新区。
从结构偏离分量来看,三个时期呈下降趋势,从“九五”的0.49亿元到“十五”的0.009亿元,再到2006-2007年的0.08亿元;从竞争偏离分量来看,“九五”期间,与浦东新区偏离量为-0.86亿元,“十五”期间为1.58亿元,2006-2007年期间为-0.59亿元。由此可见,滨海新区农业无论从对经济的贡献率来说还是从竞争力来说都不如浦东新区,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反映出滨海新区在建设之初的十几年间对二、三产业的投入不断加大,而第一产业发展相对落后。问题与建议
第一,与浦东新区相比,滨海新区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竞争力较弱,应该结合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从表3的总偏离量数据可以看出,2006-2007年期间,滨海新区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较“十五”期间大幅降低,这主要是由于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偏离分量不断减少。说明滨海新区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和竞争力与浦东新区的第三产业相比都有所下降,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已经影响了滨海新区经济的发展速度,其中2006-2007年期间滨海新区经济总增长率为21%,虽然从绝对数字上看似乎并不低,但相比于“九五”期间和“十五”期间的高速增长,经济增长速度有了明显的下降。2007年滨海新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0.3∶71.7∶28,而浦东新区为0.2∶47.5∶52.3,从这些数据的对比就可以看出滨海新区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比重过大,服务业缺乏竞争力,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
由此可见,滨海新区要加快完善配套制度,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而现代服务业涉及面非常广,一定时期内要有所侧重,滨海新区要结合自身优势,以强大的制造业为基础,不断拓宽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空间;积极引进和培育现代物流服务企业,以充分利用港口优势,而且发展过程中要重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否则服务业发展的滞后不仅会影响滨海新区制造业水平的提高,而且也会制约整个经济的发展。
第二,滨海新区第二产业产值在三次产业中比重最大,内部结构有待优化。
从1996年至今,滨海新区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始终超过70%。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滨海新区第二产业产值已完成了从1996年的224.78亿元到2007年的1 694.84亿元的飞跃,第二产业已经成为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从结构偏离分量来看,滨海新区从“九五”期间的7.33亿元到“十五”期间的86.70亿元,然而到2006-2007年这个数据降至-50.36亿元,低于浦东新区平均水平4%。这说明滨海新区第二产业在高速发展中内部结构存在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第二产业这种高速发展将难以持续。第二产业结构内部调整应注重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壮大优势产业,不断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同时还应该加强第二、第三产业的联动效应,实现第二产业在新区经济中的真正主导作用。
第三,滨海新区农业应进行提升优化和保护式发展。
在滨海新区的建设中,应该注意现代农业对于整个经济发展以及整个产业结构合理性的重要性。虽然农业对与滨海新区经济贡献率不大,但滨海新区的农业对新区的意义远不只是提供产品和剩余劳动力、增加GDP那么简单,农业是地区生态良好的环境标志,乡村是城市的均衡点。
镇江新区公交站台设施管理办法 篇4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我区公交站台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和维护工作,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提高服务水平,根据《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相关规定,结合新区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意见所称的公交站台设施是指镇江新区辖区内的由新区投资建设的公交站台、站牌(电子屏)、站架、停车亭、遮阳棚、座椅、垃圾箱等为公交线路运行提供服务的设施,不包括公交场站设施。
第三条 新区城乡建设局是公交站台设施建设的行政主管部门。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是公交站台设施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
新区安监、规划、交通、公安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做好公交站台设施的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新区财政局负责根据公交站台设施建设、改造、维护预算,按规定及时拨付相应资金。该资金实行专项管理、单项核算、专款专用,以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实施。
新区公交公司负责制定科学合理的公交乘车信息并及时发布,配合做好公交站台的建设和维护工作。
第二章 规划、建设、验收
第四条 新区城乡建设局、综合行政执法局、公交公司等相关单位配合新区规划分局做好公交站台的规划、选址工作。
第五条 建设单位统筹负责公交站台设施的设计、施工、建立等工作,并按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从事公交站台设施设计、施工和监理的单位应当具有相关的资质等级,并按照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从事设计、施工、监理工作。
第六条 公交站台设施建设应与新区城市整体风格和周边环境相协调,优先考虑港湾式,与新建、改造道路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因地制宜配建坐凳、遮雨棚等设施,预留电子站牌和智能化交通设施空间。公交站台的样式、规格、标准、建设执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P5)等有关技术和规定,有条件修建智能公交站牌和公交候车亭(棚)的原则上争取一体化建设。
第七条 公交站台设施的迁移、改造、拆除必须符合有关公交站台规划及临时调整计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迁移、改造或毁坏公交站台设施。
第八条 项目建成后,建设单位须及时牵头组织工程项目预验收或竣工验收,建设单位在组织项目竣工验收的同时须邀请管养主管部门参加,并现场核查。
第三章 项目移交
第九条 公交站台设施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根据《镇江新区市政基础设施管养移交实施办法》,对验收合格的项目,建设单位应及时向新区城乡建设局提出移交申请,新区城乡建设局接到建设单位的移交申请后10个工作日内,经核查具备移交接管条件的,由新区城乡建设局组织建设单位及相关主管部门和管理养护单位,召开移交接管会议。建设单位移交时,需向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提供如下资料:
(1)移交申请书;
(2)建设项目竣工验收证明书;
(3)全套验收项目竣工资料(含照片、简介等详细资料);(4)建设项目竣工交接单与移交清单;
(5)施工合同(如不在竣工资料里需要单独提供);(6)移交承诺书;
(7)建设项目质量保修书;
以上资料除图纸外其它均需编制目录并胶装,胶装顺序与施工顺序一致,并提供电子档。
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复核移交的公交站台设施实体工程是否符合设计图纸及相关规范标准,资料审核无误后,方可完成移交手续。
第四章 维修养护
第十条 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对接收的公交站台设施采取直接委托的方式。镇江新区市政公用事业公司是大港片区公交站台设施的养护单位,镇江经济开发区公用事业有限公司是丁卯片区公交站台设施的养护单位。
第十一条 养护单位应当按照公交站台设施养护技术规范、操作规范对公交站台设施进行日常安全巡查和养护维修,保持安全警示标志完好、清晰。
第十二条 站台设施的维修养护分为日常养护、中(小)修、大修。
第十三条 对于设施完好或良好的公交站台应加强日常保养,防止出现明显损害,应保持设施整洁、完好、站牌所示内容无误,灯箱设施保证夜间亮化;对于设施合格的公交站台设施应及时进行中(小)修,防止损害加快扩展。
第十四条 养护原则上应当符合以下规定:
养护单位应当具备养护规模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养护维修队伍,配备专用养护维修车辆和机械设备,按照养护维修计划和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进行巡查和养护、维修。
养护维修人员进行养护维修作业时,应当穿着统一的安全标志服,按照规定设置作业现场标志,采取安全措施,保障车辆、行人交通安全。
第五章 运 营
第十五条 对新区的公交站台设施上的广告泊位通过招标、拍卖、招募的方式确定媒体经营权,由取得经营权的单位负责对公交站台的广告泊位的统一经营。公交站台设施的广告泊位拍卖收入统一上交新区财政;中标单位严格按照《镇江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的要求对画面进行设计,经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审批后方可发布。
第十六条 禁止擅自转让公交站台设施媒体经营权。确实需转让的,转让人、受让人应当到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申请登记备案,经批准后方可签订合同转让。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十七条 在公交站台设施上乱涂、乱刻、乱画或者擅自张贴各种宣传品和小广告的,由管养单位限期清除,恢复原状。
第十八条 对损害公交站台设施的,由相关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整改,并依法依规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按照相关法律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养护单位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依据规定进行处理;造成重大影响的,根据情节轻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 机关工作人员因失职,渎职造成损害的,根据情
— 5 — 节轻重依法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企业员工管理三大定律 篇5
即先开发,后开除。开发就是教育培训员工,培训不了的、屡教不改的就开除。以开发为先导,以开除为补充。你可以告诉你的员工你们是愿意被开发,还是被开除,全要靠他们自己把握。这个原则,世华实行多年,并继续实行下去。
1、开发人才。训练=成果。试想,那些谈判高手、销售专家、讲师教授,哪一个不是经过不断地训练,才拿到如此的成果。对于企业来说,内部的培训更为经济。有人做过统计,世界500强企业中,每174位CEO只有4位是“空降”的,剩下的170位都是有企业内部培养出来的。训练之后还要考核,考得好,奖励;考得不好,要鼓励,然后再训练;连续不好,就要考虑另一个“开”了。
2、开除原则。佛常常是度“有缘人”,企业不是度“有缘人”,而是度“有意愿”的人。有强烈改变自己的意愿的人,才能真正认真地接受训练,最大程度地吸收知识。当团队情绪低落,状态不好,要立刻提升他们精神状态?第一个方法就是立刻开除那些消极、负面的人,切断负面传播源被;从而暗示警告那些状态不好的人,迫使进化。
自然界的生存法则是优胜劣汰,对于屡教不改的人,如不开除,一味的给面子给机会,劣胜优汰,企业迟早毁灭。将不好的老人和庸人开发或开除,相当于农民种庄稼,拔除杂草稻谷才有好收成,是为优秀的同仁创造一个良性的发展空间。
第二,限期改变。
也许有些读者不忍心开除这些员工,那就让人力资源部设定一个考核制度,什么时候达不到什么标准的人,就采取降薪降职和调离的办法。或者让他们立军令状。比如说给他三个月时间,如果时间过了,他还不能突破和改变,那你就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了,立马开除,因为你已经给过他机会了。
第三,投票拿下。
三大新区管理体制分析 篇6
渝新委发﹝2010﹞131号
重庆北部新区管委会 关于印发北部新区2010年 高考中考保考送考工作方案的通知
礼嘉镇政府、各街道办事处,机关各部门、各直属企事业单位,市级部门驻区机构,水电气企业,各中学: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将于6月7日—9日举行,重庆市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以下简称中考)将于6月12日—14日举行。为确保高考中考顺利进行,现将《北部新区2010年高考中考保考送考工作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年五月三十一日
—1— 北部新区2010年高考中考保考送考工作方案
2010年高考、中考即将举行。为确保上海世博会召开之际实现“平安高考、平安中考”目标,现根据重庆市2010年高考中考工作相关文件要求,并结合北部新区实际,制定2010年高考、中考保考送考工作方案。
一、组织机构
为确保高考、中考保考送考工作万无一失,管委会成立北部新区2010年高考中考保考送考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北部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熊雪任组长,北部新区管委会委员、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刘泽武任副组长,礼嘉镇政府、各街道办事处,管委会办公室、监察室、信访办、教育局、社发局、建设局、市政局、交通局、法制办、综治办、经开区公安分局、高新区公安分局、经开区环保分局、高新区环保分局、高新区工商分局、高新园工商分局、经开园工商分局、经开区消防支队、高新区消防支队为成员单位,统筹全区高考中考保考送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教育局),由区教育局局长李忠渝任办公室主任,陈昌武、吴介明、曾珠任副主任,具体负责高考中考保考送考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工作开展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将于6月7日—9日举行,重庆市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将于6月12日—14日举行。—2— 北部新区高考中考考务工作按行政区划分别纳入渝北、九龙坡两区统筹安排。高考未在辖区内设立考场,全区5所高中学校(含职业学校)共1100名考生将分别在渝北区、九龙坡区各高考考场参加考试;中考考场分设在渝高中学、经开育才中学,全区11所学校共计3100名考生将在此进行中考。
(一)日常考务工作
日常考务工作由各考场学校、送考学校负责落实。各校要成立以校长为负责人的高考中考保考送考工作领导小组,精心组织,统筹安排,抓好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要根据渝北、九龙坡两区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各种工作方案,加强监考与送考教师的培训,加强参考考生的安全教育、诚信教育、卫生习惯和预防疾病的教育,加强送考车辆的安全检查和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加强参考学生的食宿管理;要明确带队领导、教师和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强化各方面工作督查,严防各种责任事件与违规违纪事件的发生;要针对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交通事故、人为破坏、校园暴力、卫生疫情等突发事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和处置预案,尽可能将事故发生率和影响控制在最低水平,维护高考中考秩序和社会稳定。
渝高中学、经开育才中学作为中考考场学校,要按照九龙坡区、渝北区教委的安排,负责制定和完善考场工作手册,制作考点所需标志牌、警示牌、宣传标语、工作牌等,做好考场布置、监考教师培训等各项前期工作;按照试卷保密要求,做好中考试
—3— 卷的运输、保管、分发、回收等工作,严防泄密事件发生;按照考务细则与考试工作程序组织考试,确保考场正常秩序,杜绝违纪作弊事件发生;负责做好考生及相关工作人员的饮食、休息及用水等后勤保障工作;负责做好考场用水、用电、用气等的应急保障工作,负责制定考场各项应急处置预案,确保考试顺利进行。
(二)保考送考工作
各相关职能部门、镇街要根据自身职能职责,配合相关学校做好高考中考期间的保考送考工作。
管委会办公室职责:负责协助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统筹全区高考中考保考送考工作,负责做好各项联络协调工作,督促各相关职能部门、责任单位和水电气等企业落实各项保考送考工作。
监察室职责:负责加强对考试期间考风考纪监察,维护高考中考的权威性、公正性和严肃性。
信访办职责:负责考试前考试中的信访稳定工作,妥善处理信访积案,特别是涉校涉生案件,确保无人破坏考试环境。
教育局职责:负责协助管委会办公室做好各项联络协调工作;负责督促中考考场学校严格按照国家保密要求加强监督管理,落实岗位责任,做好中考试题的运送、保管工作,负责督促送考学校完善各种工作方案与安全预案,负责督促中考考场学校加强考前培训,严格考务管理,严肃考风考纪,确保考试安全顺利。
—4— 社发局职责:高考中考前,对所涉考场学校、送考学校及辖区内考生食宿点开展一次卫生检查,指导考点学校、送考学校加强疾病预防工作;做好高考中考期间辖区内疫情监测、预防、报告、控制和处置工作;中考考试期间,落实1—2名医务人员到考场学校全程值守,对学校食堂食品制作流程进行监测,协助学校处理考试期间可能发生的各种卫生防疫应急事件。负责对考点与考生住宿点周边文化娱乐场所加强管理,防止歌城、茶楼噪声影响考试进行与学生休息。
建设局职责:负责考试期间建筑工地施工管理工作,对影响考试和考生休息的施工企业进行教育处理,督促国有企业规范施工,不得影响考生赴考,降低扬尘污染,给学校和考生创造良好的考试和休息环境。
市政局职责:负责考点周边市容环境的整治;对可能影响考生车辆通行的道路问题、工程施工进行整治处理,确保道路畅通,市容良好。
交通局职责:负责联系相关专业部门、执法单位做好高考中考送考车辆的安全检测与营运资格核查,负责对运送考生的违规营运车辆进行查处。
法制局职责:负责全区综合治理,协调公安、消防等部门创造良好的备考和考试环境。
经开区、高新区公安分局职责:制定详细的保考工作预案,安排足够警力加强高考、中考学生食宿点的巡查。加强中考考场
—5— 及周边的监控与安全保卫,落实2名干警全程值守中考考场,担任考场执勤任务,维护考场秩序和安全,预防考试期间人为破坏活动、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协助中考考场学校做好中考试题的运送工作;负责高考、中考送考过程中送考车辆的交通疏导工作,确保送考车辆的安全畅通,保证考生按时安全赴考;负责中考考场周边的交通安全管制工作,确保考试期间,除中考工作专用车辆外,其余车辆均不得进入考场封闭线内。
经开区、高新区环保分局职责:负责对考场周边噪声进行监测,对考点及考生住宿周边的建筑工地发放停工通知,对影响考试和考生休息的噪声、油烟等及时作出处理
工商分局职责:负责对影响考点及考生住宿地周边企业的管理,负责全区企业特别是学校周边农贸市场的清理教育,确保考试期间不影响考生备考休息,严肃查处违规企业。
经开区、高新区消防支队职责:负责对中考考场学校、辖区内高考中考考生食宿点进行消防检查,确保消防安全;协助送考学校对考生开展灾害自救、互救教育,做好各项防火防灾工作。
相关镇(街道)政府(办事处)职责:协助相关职能部门,做好考场学校及辖区内考生食宿点周边的安全稳定工作;配合市政部门做好考场周边市容整治工作,营造良好的考场外部环境;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对影响考试进行与考生休息的其他各种情况及时做出处理。
供水供电供气部门职责:确保高考中考期间辖区内考生集中—6— 住宿点的正常供水供电供气。
三、工作要求
高考、中考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涉及面宽,影响面大,各相关单位、学校务必高度重视,提高认识,从服务全局、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增强危机意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始终做到思想不放松、工作不松懈;要切实加强对高考中考保考送考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领导与责任人员,落实岗位职责,积极支持、通力配合、精心组织、全力以赴,共同确保高考、中考工作万无一失。
所有参与高考中考工作的人员,要严格执行市、区相关考试政策规定,切实履行自身职责。对在高考中考的各个环节中因工作失职严重影响考试顺利进行的,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及造成试题试卷泄密的,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高考中考期间,各相关单位要加强沟通联系,相关责任人员联系电话务必24小时开机,以确保信息畅通、政令畅通,以便及时对考试期间突发事件进行快速妥善处置,为考生考试创造一个良好的考场考试环境。
附件:1.北部新区2010年高考中考保考送考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名单 2.高考中考日程安排
—7— 附件1:
北部新区2009年高考中考保考送考工作
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名单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一、组
长
熊
雪
北部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二、副组长
刘泽武
北部新区管委会委员、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三、成员名单
礼嘉镇政府、各街道办事处,管委会办公室、监察室、信访办、教育局、社发局、建设局、市政局、交通局、法制局,经开区公安分局、高新区公安分局、经开区环保分局、高新区环保分局、高新区工商分局、高新园工商分局、经开园工商分局、经开区消防支队、高新区消防支队负责人
办公室成员名单
一、主
任:李忠渝
二、副主任:陈昌武
吴介民
曾
珠
三、成员:艾克柔
唐久明
陈
虎
杨
莉
朱吉良
李新民
李尚彬
邓文荣
桂
勇
曾
静
—8— 附件2:
高考中考日程安排
(一)高考日程安排
6月2日前,制订北部新区2010年高考中考保考送考工作方案;
6月2日,组织召开北部新区2010年高考中考保考送考工作会,部署全区高考中考保考送考工作,明确相关职能部门、镇街及学校工作职责;
6月3-5日,各相关职能部门检查保考送考工作落实情况,对存在问题督促整改;
6月5日,各高考送考学校按要求做好赴考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检查车辆安全情况和食宿点安全、卫生、防疫等情况;
6月5日,各高考送考学校领队人员带领考生进驻已联系的食宿点,到相关招生办领取准考证、《高考工作册》;
6月5日,区分管领导带队,巡察辖区内各高考考生食宿点周边环境整治情况,督查各单位、部门与学校高考保考送考工作落实情况;
6月6日,区分管领导带队,到各考生食宿点看望慰问各参考考生;
6月6日,各参考学校按渝北、九龙坡安排,带领考生到各考场学校熟悉考场,接受考前教育;
—9— 6月7日—9日,组织学生参加高考;
6月28日—30日,组织高考考生网上填报志愿。
(二)中考日程安排
6月2日前,制订北部新区2010年高考中考保考送考工作方案;
6月2日,组织召开北部新区高考中考保考送考工作会,部署全区高考中考保考送考工作,明确相关职能部门、镇街及学校工作职责;
6月5日前,各中考考场学校完成考点考务工作手册,并上报区教育局及渝北区、九龙坡区教委;
6月10日前,各相关部门、单位根据自身职能职责,对中考考前所涉保考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对存在问题立即整改;
6月10日前,各考点学校完成考场、保密室的布置等工作,各送考学校检查车辆安全情况和食宿点安全、卫生、防疫等情况,对考生进行安全、诚信、卫生防疫等教育;
6月11日,各考点学校开展监考人员培训,做好考场安全保卫、环境清扫等后勤保障工作,完成其他各项考务准备工作;
6月12日—14日,组织学生参加中考。
6月12日上午,区分管领导带队,到各考点学校巡考; 6月16日—18日,学校指导中考联招考生开展网上填报志愿。
—10—
主题词:教育
升学考试△
通报
抄送:市教委,市教育考试院;渝北区、九龙坡区教委、招办。
—11—
重庆北部新区管委会办公室
2010年5月31日印发
二、练习题
(一)判断与改错题
1、发展交通运输事业,建立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网,则离不开桥梁建设。
2、桥梁的基础承担着桥墩、桥跨结构(桥身)的全部重量,不包括桥上的可变荷载。
3、按照桥梁主要承重结构所用材料分为:圬工桥、钢筋混凝土桥、预应力混凝土桥、钢桥和斜拉桥等。
4、桥跨结构形式,是指采用何种结构形式的桥跨。
5、桥梁是一种功能性的建筑物,不是造型艺术工程。
(二)名词解释题
1、桥梁工程。
(三)单项选择题
1、()是一种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无水平反力的结构。
A、梁式桥; B、斜拉桥; C、悬索桥; D、拱式桥。
2、()是以拱圈或拱肋作为主要承载结构。
A、梁式桥; B、斜拉桥; C、悬索桥; D、拱式桥。
3、当跨度大于25m,并小于50m时,一般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的形式。
A、梁式桥; B、斜拉桥; C、悬索桥; D、刚架桥。
4、()的作用是支承从它左右两跨的上部结构通过支座传来的竖向力和水平力。
A、桥墩; B、桥台; C、桥身; D、基础。
5、()是桥头两端的支承结构物,它是连接两岸道路的路桥衔接构筑物。
A、桥墩; B、桥台; C、桥身; D、基础。
6、对于跨度为200~700m的桥梁,()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具有相当优越的竞争力。
A、梁式桥; B、斜拉桥; C、悬索桥; D、刚架桥。
(四)多项选择题
1、桥梁工程按照其受力特点和结构体系分为()、组合体系桥等。
A、梁式桥; B、拱式桥; C、刚架桥; D、吊桥。
2、按照桥梁主要承重结构所用材料分为()等。
A、圬工桥; B、钢筋混凝土桥; C、预应力混凝土桥; D、钢桥和木桥。
3、按照跨越障碍的性质分为()等。
A、跨河桥; B、跨线桥; C、高架桥; D、栈桥。
4、一般公路桥梁常采用的桥墩类型根据其结构形式可分为()桥墩。
A、实体式; B、空心式; C、桩式; D、柱式。
5、桥梁基础的类型有()等。
A、刚性扩大基础; B、桩基础; C、沉井基础; D、气压沉箱基础。
(五)简答题
1、桥梁总体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2、桥梁总体规划的原则是什么?
3、桥梁工程设计要点是什么?
(六)辨析题
1、桥墩在布设上无须考虑桥墩与河流的相互影响。
2、梁式桥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是简支梁结构形式。
—12—
(七)论述题
1、试述桥梁设计前一般需要作的资料准备?
2、试述桥跨结构的形式及其要点?
三、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判断与改错题。
1、对;
2、错;
3、错;
4、错;
5、错。
(二)名词解释题。略(见教材和本章学习提示)
(三)单项选择题。
1、A;
2、D;
3、A;
4、A;
5、B;
6、B。
(四)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
3、ABCD;
4、ABC;
5、ABCD。
(五)简答题。略(见教材和本章学习提示)
(六)辨析题。
1、错。理由:桥墩在结构上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在布设上要考虑桥墩与河流的相互影响,即水流冲刷桥墩和桥墩壅水的问题。
2、对,理由:由于梁式桥结构形式简单,施工方便,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也不高,所以它是目前应用最广简支梁结构形式。
(七)论述题。略(见教材和本章学习提示)
二、练习题
(一)判断与改错题
1、发展交通运输事业,建立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网,则离不开桥梁建设。
2、桥梁的基础承担着桥墩、桥跨结构(桥身)的全部重量,不包括桥上的可变荷载。
3、按照桥梁主要承重结构所用材料分为:圬工桥、钢筋混凝土桥、预应力混凝土桥、钢桥和斜拉桥等。
4、桥跨结构形式,是指采用何种结构形式的桥跨。
5、桥梁是一种功能性的建筑物,不是造型艺术工程。
(二)名词解释题
1、桥梁工程。
(三)单项选择题
1、()是一种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无水平反力的结构。
A、梁式桥; B、斜拉桥; C、悬索桥; D、拱式桥。
2、()是以拱圈或拱肋作为主要承载结构。
A、梁式桥; B、斜拉桥; C、悬索桥; D、拱式桥。
3、当跨度大于25m,并小于50m时,一般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的形式。
A、梁式桥; B、斜拉桥; C、悬索桥; D、刚架桥。
4、()的作用是支承从它左右两跨的上部结构通过支座传来的竖向力和水平力。
A、桥墩; B、桥台; C、桥身; D、基础。
5、()是桥头两端的支承结构物,它是连接两岸道路的路桥衔接构筑物。
A、桥墩; B、桥台; C、桥身; D、基础。
6、对于跨度为200~700m的桥梁,()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具有相当优越的竞争力。
A、梁式桥; B、斜拉桥; C、悬索桥; D、刚架桥。
(四)多项选择题
—13—
1、桥梁工程按照其受力特点和结构体系分为()、组合体系桥等。
A、梁式桥; B、拱式桥; C、刚架桥; D、吊桥。
2、按照桥梁主要承重结构所用材料分为()等。
A、圬工桥; B、钢筋混凝土桥; C、预应力混凝土桥; D、钢桥和木桥。
3、按照跨越障碍的性质分为()等。
A、跨河桥; B、跨线桥; C、高架桥; D、栈桥。
4、一般公路桥梁常采用的桥墩类型根据其结构形式可分为()桥墩。
A、实体式; B、空心式; C、桩式; D、柱式。
5、桥梁基础的类型有()等。
A、刚性扩大基础; B、桩基础; C、沉井基础; D、气压沉箱基础。
(五)简答题
1、桥梁总体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2、桥梁总体规划的原则是什么?
3、桥梁工程设计要点是什么?
(六)辨析题
1、桥墩在布设上无须考虑桥墩与河流的相互影响。
2、梁式桥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是简支梁结构形式。
(七)论述题
1、试述桥梁设计前一般需要作的资料准备?
2、试述桥跨结构的形式及其要点?
三、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判断与改错题。
1、对;
2、错;
3、错;
4、错;
5、错。
(二)名词解释题。略(见教材和本章学习提示)
(三)单项选择题。
1、A;
2、D;
3、A;
4、A;
5、B;
6、B。
(四)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
3、ABCD;
4、ABC;
5、ABCD。
(五)简答题。略(见教材和本章学习提示)
(六)辨析题。
1、错。理由:桥墩在结构上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在布设上要考虑桥墩与河流的相互影响,即水流冲刷桥墩和桥墩壅水的问题。
2、对,理由:由于梁式桥结构形式简单,施工方便,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也不高,所以它是目前应用最广简支梁结构形式。
(七)论述题。略(见教材和本章学习提示)
【三大新区管理体制分析】推荐阅读:
徐圩新区产业分析06-14
沈北新区经济分析09-09
北部新区经济形势分析会07-11
名师分析:考研数学三大题型失分点统计07-03
绩效管理的三大误区08-25
汇小贷分析小额贷款公司的三大目标06-26
促销员管理三大致命误区10-01
深圳市龙华新区户外广告设置管理暂行办法08-30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做好的三大工作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