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师范院校音乐教学论文

2024-10-16

浅谈师范院校音乐教学论文(共9篇)

浅谈师范院校音乐教学论文 篇1

浅谈师范院校音乐教学论文

一、打好学生乐学的基础,让学生喜欢音乐专业

师范院校面临的客观真实情况是招收到的学生的素质普遍偏低,尤其是对于选择技术性较强专业的学生,更是因为在为应付升学这一迫切需要的前提下,怀着“临时抱佛脚”的态度,采取突击式的技能提高方式,用“打快拳、强训练”的方法,强化自己选学的专业技能的提高,因此,绝大部分学生们并非是有音乐特长或乐于学习音乐的。那么,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热爱音乐专业的教育,让学生能够目的明确地对待音乐专业知识的学习。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所阐明的道理正是对学生乐于学习与学校效果的正比关系。

二、打好音乐知识的基础,让学生掌握相应的音乐能力

对于在师范院校学习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讲,其应当涉猎的音乐专业知识是很多的,但由于学制使然学期有限,因此,需要对学生们的最基本的基础性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这样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实际效果,才能确保所输送出的学生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应当让学生们掌握准确的发音方法,这是尤为重要的基础。唱歌是“上帝”赋予每个人的天性,但是把歌唱好则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的。比如说,每个人在唱歌之前,一定要清醒认识到自己的“音域”状况,之后按照自身的实际来选择适当的歌曲或定下演唱的基调,这样才会确保“腔圆”的效果,这是准确认识自我的能力。再比如,要学会掌握“发音”的技巧,这样演唱者和听众才不会感觉到累,演唱才会焕发出吸引他人的无穷魅力,演唱才会取得成功。在这两点的培养上尤为重要,这关系到学生在今后学习中的自信心的树立,因此,在教会学生们应有的知识的前提下,应当帮助和监督学生们认真刻苦的加强修炼。应当让学生们掌握必要的识谱技能,这是尤为关键的基础。

要把学生们学唱歌曲的能力从“在听唱中学”到“用识谱来学”的层次转变,而且不仅要让学生们能够准确识别简谱,还又能够熟练把握五线谱的识谱技能。在这方面的教学中应当讲求“系统、全面和规范”的效能,使学生们能够准确把握所学到的知识,准确应用所学到的技能,并且采取启发式方法,鼓励和激励学生们能够科学整合灌输到自己头脑中的知识,为确保学生们能够培养出优雅的音乐节奏感打下坚实的基础。应当让学生们掌握灵活创作的技巧,这是尤为紧要的基础。唱别人的歌是需要用良好的悟性参透歌曲寓意,这样演唱才能够出神入化,才能够达到演唱者的“二次创作”和原创的“貌合并神合”,这需要有一定的创作能力作积淀。同时,在实际的教学需要中,如果授课的音乐老师能够通过自己的创造,来教会学生们应当掌握的知识,那么这对学生们来说一定是具有深深的吸引力的,教课的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从以上两点情况看,在师范学习阶段为学生们锤炼创造技能是紧迫和重要的,是应当在教学中着重加以考虑的重要问题,是提升音乐教学水平的一个可利用的“亮点”。应当让学生们掌握运用指挥的能力,这是尤为必要的基础。将来走向社会的师范院校的学生,绝大部分将从事中、小、幼学校的教学工作,那么他(她)们所面对的.工作对象将是一个或几个团体,这就需要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要有一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加之面对以中、小、幼学生为授业对象的情况,就需要在课堂的环境中、课中的时限里,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锻炼,整体演唱歌曲的情况就会是一种常态。这些现实问题的最好解决办法就是需要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要掌握指挥的能力,从而能够将学生们合理组织起来,科学实施教学内容,让每名学生都能得到实践的锻炼。

应当让学生们掌握乐器演奏的方法,这是必需的基础。歌曲的演唱以及音乐的传播是离不开乐器的陪伴的,一名音乐老师如果不能掌握一两种乐器的使用技能就不会是一名称职的老师。师范院校应当对音乐专业的学生,在使用乐器能力方面有计划地培养,从西洋乐器到民族乐器要通晓基本乐理,还要掌握一两种乐器的演奏技巧,以确保能够使学生们在吹拉弹唱上都能够具有相应的造诣。师范院校的学生都可能在走上社会后身为人师,身为人师者就必须有相应的专业造诣,否则就不会适应岗位需要,就会影响到对他们的学生的培养质量。

浅谈师范院校音乐教学论文 篇2

一、招生定位导致生源专业基础素质不同

招生定位的不同, 俗称“生源不同”。从根本上讲, 造成两类院校钢琴教学模式存在不同的最源头的因素是在艺术类招生考试中针对所报生源的考查要求和标准不同。报考师范类院校音乐专业的考生, 在考试时应具备的专业水平和素质是一专多能, 也就是说考生的专业素质应尽可能地多样性一点, 器乐、声乐、舞蹈等艺术类的技能越全面越好, 当然, 在全面的基础上, 如果有一两项的专业技能更加的突出一些, 水平更高一些, 相对于其他考生来说, 自然就有了更高的竞争力。但是, 没有全面的音乐素质做基础, 只有一项专业技能的考生, 即使是这一项专业技能的水平再突出, 在师范类音乐考试的招生中也是不占优势, 甚至是没有竞争力的。而在音乐类专业院校的招生考试中, 其对考生的专业技能要求则恰恰相反, 即越专越好, 水平越高就越有优势、越有竞争力。即使你有再多的专业技能在身, 但没有一样是较为突出和高水平的, 那最终进入音乐类专业院校学习深造的机会也是十分渺茫的。因此, 以钢琴专业为例, 招生定位的不同直接导致了考生在进入这两类院校进行专业学习的时候, 其钢琴演奏水平的基础大不相同。师范类院校学生的钢琴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有些甚至是没有丝毫的钢琴演奏基本训练, 而进入音乐类院校学习的钢琴专业的学生, 本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钢琴专业演奏训练, 有些甚至是已经在专业的钢琴演奏领域具有了相当高的水平。因此, 招生定位导致的生源基础不同是这两类院校的学生在入学后的钢琴教学模式上具有根本区别的本质原因。

二、培养方向带来的授课模式不同

师范类院校音乐专业的培养方向是为中小学或是大中专提供普通音乐课教学的师资力量, 而音乐类院校钢琴专业的教学是为了给社会提供和培养更多的钢琴专业演奏人才, 因此, 钢琴专业的教学在这两类不同的院校中其课程的设置和教学的模式均不尽相同。在师范类音乐专业的教学中, 钢琴课的教学是所有音乐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也就是说, 无论你是以什么样的专业技能考入师范类院校音乐专业的, 你都要开始学习和具备钢琴演奏的专业技能。这就使得师范类院校音乐专业的钢琴教学模式必定是大课式的, 集体性的, 因为它首先应体现的是普及性而非专业性, 在大课教授的同时, 老师亦可以根据学生入学时的钢琴演奏水平的不同大体分为几个小组, 以便于更好的因材施教的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和内容。相反, 音乐类院校的钢琴专业课教学则是以一对一的小课教学模式为主, 因为音乐类院校的培养方向是为社会提供高精尖的优秀的钢琴演奏人才, 这样的要求就需要负责专业教学的每一位导师精心的努力和悉心的栽培才有可能开花结果, 每一位学生入学的专业水平, 自身所具备的先天音乐素质, 其可挖掘的艺术潜力以及扬长避短的发展方向, 都是导师在针对每一位进入专业院校学习的学生制定教学计划和安排时需要综合考量的, 真正是体现到了量身定做, 因此, 只有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才能充分的落实对每一位学生的培养。另外, 培养方向的不同也使得这两类院校的钢琴课使用教材有着很大的区别。师范类音乐专业的钢琴课教学内容以适合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学习需要的专门教材为主, 老师也会适当的补充其它有益于学生练习和提高的相关教材作为补充, 但最主要的还是突出教材的综合性。而音乐类艺术院校的钢琴课教学则以钢琴专业学生必须具备和学习的内容为依据, 教材的选择上会更多的突出其专业性, 不同年代、不同作曲家、不同音乐风格以及不同形式作品的教材, 都是音乐类院校钢琴专业学生所必须选用和涉及的, 有些时候老师还会根据演出和专业比赛的需要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练习中从专门类的教材当中选择一部分舞台演出效果好, 技术性突出的作品作为储备。

三、就业方向的不同促使学生专业学习的内容不同

师范类音乐专业的学生在最终毕业时的就业选择方向大多是以中小学或是各单位的群众性的文体活动部门为目标, 因此其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往往是偏向中小学学生的特点或是群众性的特点, 具体到钢琴的教学内容, 在初步的钢琴演奏能力得以建立以后, 老师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更加侧重教学内容的广泛性、普及性而非高难度高演奏技巧的内容的训练。并且, 在具体的钢琴曲目和作品的选择上, 师范类音乐专业的学生应更多地涉猎一些旋律性和歌唱性较强的曲目练习, 并且应该在钢琴演奏技巧的训练上侧重培养钢琴伴奏能力的提高, 因为在日后的实际职业需要中, 钢琴的演奏能力更多的是会体现在为演唱者的伴奏能力上, 并且要适应不同种的伴奏需求, 比如说在中小学的音乐课教学中, 给孩子们的演唱曲目进行简单的伴奏, 在各种文艺活动中, 给各类相关的声乐演唱者提供更加专业的正谱伴奏, 以及在特殊需要时随时能够根据调性的改变提供即兴伴奏等等。这些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师范类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四年的钢琴课学习中不断的积累和提高, 并且不断的实践和应用才能实现的, 因此, 师范类高校音乐专业的钢琴课教学应本着这一原则和目标进行相关的课程设置和内容的调整。而音乐类院校钢琴专业的学生在最终毕业进行职业选择的时候, 大多数时候面对的是专业演出团体, 艺术剧院、歌舞剧院以及培养钢琴专业学生的音乐院校, 这就要求音乐类院校的钢琴专业学生在校的专业学习, 应更多的侧重于钢琴演奏水平的提高和以演奏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整体音乐素质的培养, 其钢琴教学的内容不仅要包括大量的钢琴演奏技巧训练以不断提高其自身的钢琴演奏能力, 还要包含大量的钢琴演奏作品的积累, 舞台演奏的礼仪与形式, 并且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更多地参与各类相关的专业演出和比赛, 以提高自己的综合演奏能力。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也应更全面的进行各种钢琴音乐作品的筛选和学习, 为将来培养出专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钢琴演奏人才做好充分的储备。此外, 为适应学生对部分大型钢琴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把握, 音乐类院校钢琴专业的学生在钢琴主课的学习之外, 还必须深层次的学习和声、曲式、作品分析以及相关的钢琴艺术史, 中西方音乐史、甚至是部分钢琴家的自传或是后人对他们的总结性的评论, 这些相关课程的学习, 对音乐类院校钢琴专业学生的钢琴演奏综合素养的提高也是必不可少的。

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动漫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

焦凤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四川汶川623002)

摘要:近年来, 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 伴随动漫业成为我国大力扶持的绿色新兴产业, 动漫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 而本专科院校动漫毕业生失业率却节节攀高。随着全国高等专科学校集体升本的潮流与改制的形式下,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高等专科院校动漫专业, 提高毕业生质量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是本文探索的重点。

关键词:民族地区;动漫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

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课题“以动漫艺术作为羌族文化视觉传达形式研究” (课题编号:201010007)

近年来, 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 伴随动漫业成为我国大力扶持的绿色新兴产业, 动漫园区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 动画制作年产量逐年递增。随之带来的巨大人才需求量也刺激了动漫教育培养业的发展与壮大。各类高等院校纷纷开设动画专业, 培养不同层次的毕业生。截至2009年, 我国开设动漫专业的本专科院校达到1279所, 动漫相关专业达到1877个, 每年走向社会的毕业生数以万计。而据中国教育数据咨询公司麦可思发布的最新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 动画专业本专科毕业生的失业率2010年排名第一, 自2008年以来, 该专业连续3次入围“失业率最高专业前十名”, 这不能不说是对高等教育的极大讽刺。

高等院校承担着我国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教育责任, 动画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带来的是岗位和技术的细分化, 据央视统计, 2004年上半年我国有151家电视台播出动画片, 保守估计每家电视台平均每天播出20分钟, 以20%首播来计算, 那么中国动画片

四、两类院校钢琴教学现状的比较

随着社会进步的不断开放性发展以及培养复合型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 目前师范类院校音乐专业的钢琴课教学和音乐类院校的钢琴专业教学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融合和互补。比如, 在对师范类院校音乐专业的钢琴师资人才培养上, 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面对中小学或是大中专的师资需求, 各类艺术中专、艺术高中、甚至是各类综合性大学的音乐学院的师资培养, 也已经成为师范类院校音乐专业钢琴师资培养的一部分, 因此, 高水平高质量的钢琴专业师资力量的培养已经成为目前师范类院校人才培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并且随着全民音乐素质的不断提高, 很多报考师范类和音乐类院校钢琴专业的学生都是从很小就开始接受专业正规的钢琴演奏技能的训练, 等到面临大学的专业选择时, 大部分的考生已经具备了相对来讲比较专业的钢琴演奏技术能力, 因此, 整个师范类音乐专业钢琴教学的起点, 已经从最初的普及提升至选拔的层面, 为了不使钢琴演奏专业水平较高的学生被埋没或是耽误, 师范类院校也开始逐步建立起适应这一部分学生的教学体系, 以便更好地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提供更适合的平台和机会。与此相同, 音乐院校的钢琴专业教学也开始更多地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培养, 而不仅仅局限于对自身小专业领域的学习, 这样, 对学生在未来适应社会的更广泛地选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同时, 对于更多的有突出发展潜质的钢琴专业的学生, 音乐类院校的钢琴专业课教学也开始更多地走出校门、国门的需求量将在13万分钟左右。高产量与高需求的配合下, 动漫产业既需要擅长艺术创造的精英又需要数量庞大的、具有较高技能的熟练制作人才。这就迫使我们对当前动漫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就业的方向和渠道进行研究、调整拓宽。

一、民族化需求与民族地区高等专科院校的尴尬处境

在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就明确要求:“加强少年儿童影视片的创作生产, 积极扶持国产动画片的创作拍摄制作和播出, 逐步形成具有民族特色适合未成年特点, 展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动画片系列。”

这一文件精神为我国动漫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坚持走民族化的道路。动漫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的文化产业, 我国的动画产业要在世界动画范围内有一席之地必须融入中国元素, 而艺术创意和产业机制相结合才能使传统元素成功实现动漫产业效益。民族地区高校有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 如:藏族的宗教文化、民俗建筑文化和英雄人物;羌族大型史诗中描述羌族迁徙的《羌戈大战》《木姐珠和斗安珠》《白石崇拜》等;彝族的神话巫术故事、舞蹈文化、服饰文化等等, 这些文化资源都可以在融合到动漫教学中。在教学中找准传统文化和年轻人的共鸣, 发掘其中的时代特征, 是成为民族元素动漫化的关键, 融入新的话题、新的思维是成为动漫创意的源头。

从产业的角度看动画制片由前期策划、中期制作、后期合成三部分组成。前后两头需要具有较高文化和艺术修养的创作人才, 而中间部分则更需要要的是责任心强、动手能力强的制作人才。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动画制作大国为了降低制作成本, 向我国发送了大量的动画中间制作部分外包。因此中期制作加工是我

或者是把国内外知名的钢琴演奏家和钢琴教育家引进到学校里来为学生们提供更多面对高水平专业人士的机会, 授课的模式也以传统的教室模式逐步的扩展为公开课、大师班、讲座、国内外交流访学以及更多的由课堂走向舞台。

综上所述, 师范类音乐专业的钢琴教学与音乐类院校钢琴专业的教学从本质上说还是有培养方向的不同, 但是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 各类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不断扩大, 师范类高校音乐专业的钢琴教学与音乐类院校的钢琴专业教学又呈现出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的趋势, 比如, 目前很多专业类的音乐院校在招生方向上的定位, 已经从单一的音乐表演类专业衍生出音乐教育类的表演专业, 而师范类院校的招生目标也已经从单一的音乐教育方向发展出音乐表演类的分支, 因此, 过分的夸大和偏执的否定这两类院校钢琴课教学存在的差异都是不符合实际的。

摘要:文章主要是以师范类院校和音乐类院校钢琴课教学的不同为主旨, 从招生定位、培养目标、就业方向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加以分析, 以期读者对于这两类院校钢琴课教学存在的不同及现状有一个清晰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音乐类,师范类,钢琴教学,不同

参考文献

[1].宋杨.关于高校音乐教学中钢琴教学的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 (01)

[2].张凯.高等师范音乐学院钢琴表演专业教学探索与实践.《艺术研究》2012年8月

浅谈师范院校计算机探究式教学 篇3

关键词:师范院校;计算机;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1)07-0000-01

Normal University Computer Inquiry Teaching

Yan Xiaochang

(Shandong Rizhao Normal School,Rizhao276800,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compensate for normal school computer classroom teaching is difficult to organize the work,individual instruction is difficult,difficult to guarantee teaching effectiveness,can not take care of all the shortcomings of students who need help,we are in the computer classroom teaching by inquiry.

Keywords:Normal university;Computer;Inquiry teaching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以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经验为基础,以问题解决为核心,通过归纳、演绎的方法设计出来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学生自由支配自己的学习,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参与发现新知的过程。新课程教学也提倡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追求的是一种学生在互动的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功。在探究式教学理论思想指导下,笔者在师范院校计算机教学一线不断探索研究并付诸实践,验证了自主探究学习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好方法。根据师范院校计算机教学的方式、学生个性特征以及计算机课程的特点,我觉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进行探究式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一节课学生是否感兴趣,是否能随着老师的指引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不容忽视。在师范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作为教师,必须有效地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上课开始,教师就要想尽办法去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气氛,最好可以进行趣味性的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他们的探究欲望。如学校在上周举行了一次“英语手抄报”比赛。获奖情况如下:一、二、三等奖,优秀奖各一名。英语组王老师让班长帮忙打印所有的奖状。如果你是班长,怎样打印出所有奖状?(注:奖状的模板及获奖人员名单已经给出)这样的任务学生萌发了一种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他们才能快乐地去学习,然后教师在适时给予引导。

二、创设探究情境,演示讲解并用

在计算机教学实践中,实施“演示操作教学、上机手把手操作教学”的教学方法。计算机教学注重教师的教学演示,在演示操作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操作的规范熟练,讲解和操作的同步,速度的快慢,这样才能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观看。同时,计算机教学课件的编写也很重要,因为它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探究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实践表明,实施这种教学方法,其优点可以概括为“学得多、学得快、用得熟”,因为该教学方法,是把边教、边学、边操作的“三边”教学活动过程融为一体,使教学在计算机上同步进行,一起完成。

三、计算机探究教学任务驱动的参入

探究式教学法注重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学生的教师的指导下,增强课堂参与意识,积极参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在计算机教学中,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在计算机这门课中是相当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布置的任务需要让学生能通过操作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贯穿学习的要点,能学以致用。例如:在运用筛选的方法时,除了自动筛选外,还有高级筛选,在实施的过程中有学生提问高级筛选怎么用?这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利用帮助系统主动去探究高级筛选的实现方法,并让学生归纳出“与”和“或”关系的区别。找出满足更多条件记录的方法,达到创新的目的,也体现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长期以来,教师在课堂上“滔滔讲说”,学生在课堂里“默默聆听”,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致使计算机教学陷入“少慢差费”的困境。师范院校计算机教学非常注重实践这一板块,计算机教学只有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发挥教学的最大实效。在讲授如何使用WindowsXP附件功能时,我引导学生使用画图软件绘制出精美的图画,使用录音机录制自己的声音文件,这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手脑并用,注重实践的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整个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探究能力。提高学生计算机自主探究能力的方法很多,比如可以通过机房开放方式,在机房里安装一些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辅助教学软件,学生在上机时根据自身特点有选择地学习,既提高了计算机设备的利用率,同时也给学生自学计算机创设了有利的学习环境。目前较好的辅助教学软件有提高汉字录入速度的《五笔高手》,学习使用flash的《Flash学习软件》等。

五、结合实际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计算机专业课程具有灵活性、实践性、综合设计性强的特点。而且不同的专业课其特点也各不一样。因此,在教学过程必须针对不同课程的特点,结合课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如对于《VB》之类的程序设计课程,我会设计一些难度适中,同时具有探索性的综合课题,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其它各科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和多运用不同的语法完成同一道题。

总之,在师范院校计算机课程中采用探究式教学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大多数同学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兴致勃勃的完成任务,觉得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自我探究的能力,我们要不断完善和更新中逐步养成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学会怎样学习,实现了学习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啸.《从人文精神看教学方法》.《文教资料》.2007年32期

[2]张志勇.《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创新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浅谈师范院校音乐教学论文 篇4

来源:液压扳手 http:///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古代汉语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已经无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教学需求和人才培养,因此笔者提出要从教材的选编、教学设备的完善、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以便高职院校的古代汉语教学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为当今时代的发展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古代汉语是高职院校汉语专业的一门工具课和基础课。它旨在提高学生语言素养,通过古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教学以及有重点地阅读古代文献的实践,掌握古代汉语的语言规律,以便借助于工具书能够直接阅读古代文献,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可这门课程的教学却不尽如人意,大多数学生认为古代汉语非常难学,它去今甚远,言语陌生,枯燥乏味,犹如天书,学习提不起兴趣。为什么学生会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产生如此的厌学情绪呢?究其原因。除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要性理解不透外,很大原因则是本门课程的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高职院校古代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可供使用的教材 《古代汉语》课在高校开设三四十年来,其教学内容的安排,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并各自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教材。大致有以下五种:

1、只讲通论(或称常识)。代表教材有周秉钧的《古代汉语纲要》(湖南教育出版社),高等师范院校教材。

2、通论与文选相结合。这是大多数《古代汉语》教材的编选方式。代表性的有:

①周本淳主编的《古代汉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高等师范院校教材。

②赵廷琛主编的《古代汉语》(河南大学出版社),山东省中学教师培训教材。

3、通论、文选、常用词相结合。代表教材有:

①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中华书局),普通高等教育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②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国家教委文科教材办公室推荐教材。

4、通论、文选、练习、参考资料相结合。代表教材有许嘉璐主编的《古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师范学校教学用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系列教材之一。

5、通论、文选、题库相结合。代表教材有: ①赵光智主编的《古代汉语》(齐鲁书社),山东省教肓委员会“九五”立项教材。

②邹德文主编的《古代汉语》(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1世纪高职高专系列教材。

由此,我们看出无论教材内容如何选取,目前适合高职院校学生使用的教材除了邹德文的《古代汉语》外,基本上都是针对本科院校学生设计的。因而教材的缺乏,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中《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忽视了实践教学

高职教育最大的特点是要求“教、学、做”一体化,强调 “学中做、做中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个特点决定了高职古代汉语教学必须加大实践力度,增加实践学时,建立语言实训室和实训基地,提高学生运用古汉语的能力。但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忽视这个问题,除了常用的多媒体教室外,可供学生体验、实践的语言实训室、实训基地少而又少,制约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不合理

自从王力先生确立了文选、常用词、通论三结合的教学内容体系后,其合理性已为学术界所公认,并成为众多高校古代汉语课程的首选教材。但是也应该看到,《古代汉语》系列教材在高校使用的这几十年里,情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高职院校,对知识的选取,往往偏重于一些简单的文选和理论常识,和初中高中文言文学习有很大的重复,练习题设置不够合理,实践性的内容很少,导致学生对所学内容缺少新鲜感,学习兴趣不大。如果不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加以调整,势必会对古代汉语教学产生不利影响。

(四)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对象兴趣不高

古代汉语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讲、听、写之外,顶多就是采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直观的画面辅助教学,千篇一律,方法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再者,虽然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是血脉相通的,有一定的传承性,但是古代汉语毕竟是一种历史语言,它和学生之间存在这历史的鸿沟,是我们必须承认的现实。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古代汉语认同感不高,心理上有一种“畏难”情绪,加上大部分教师只注重自己的讲解,忽视学生兴趣,机械地传授知识,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古代汉语课堂往往是鸦雀无声,学生兴趣不高。

二、高职院校古代汉语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根据实际情况选编教材或者讲义

古代汉语教学改革的第一步,首先在于教材的改革。目前我国国内教材针对高职院校的教材各有其特点与不足,每个高职院校的学生水平、教学安排有不尽相同。因此,根据自身教学条件,合理选择,自编教材或者讲义,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笔者建议在教材编写中应体现五个特点:科学性,系统性,创新性,实用性和趣味性。

科学性。科学性是指选编教材或者讲义,要符合实际,符合高职院校,古代汉语教学的客观规律。古代汉语是一门严谨缜密的学科,无论是对字形的考证辨别,还是对同义词的训释界定,都要充分的科学依据,不能凭空臆断。作为教学的基础教材,必须是一部体现辨析思想的著作。

系统性。高职院校古代汉语的教材编写要体现自身的系统性。编写教材和讲义具有系统性,方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这样才能促进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

创新性。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所创新,就必须在编写教材或者讲义中体现创新意识和创新内容。这种创新意识和创新内容;要把任课教师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学术界最新科研成果吸收进去。

实用性。高职院校的古代汉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要突出实用性。依据“构词频度“分析结果来选择课文。每课包括繁简体对照的课文,解题或者学习提示(历史背景,思想文化提示),语言点,文化知识点注释,帮助启发学生理解课文的思考题,帮助学生巩固课文学习内容的联系。

趣味性。古代汉语教材或者讲义编写的是否具有趣味性,是引起学生是否有兴趣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编写教材或者讲义一定要充分考虑这个原则。一方面,课文内容选择要具有趣味性,另一方面教材设计也要体现这个原则。

(二)完善教学设备,突出实践教学

在信息时代,要充分利用教学媒体作为古代汉语的载体。《古代汉语》的教学媒体应是以文字教材为主,文字辅导教材、录像、CAI课件等为辅助的多媒体所有的有机结合。为了充分提高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教师应在制作多媒体上下功夫,录像教材和CAI课件不应是对教材知识点的简单重复,应增加新的内容。在制作录像教材和CAI课件时,在文字设计上,语言知识点背景介绍、课文内容分析可以用不同的文体、图标、颜色清晰地列出来;在声音上,用富有形象性,感染性,启发性的语言,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图文处理上,多采用“动”态的效果表示出来。在实践教学中,建立语言实训室和实习基地,就可以让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古代汉语,体验中国传统文化。语言实训室可以建成“书斋+语音室”形式,书斋中摆放各种经典书籍、笔墨纸砚、文诗雅画等,学生可以在书斋中翻阅各种古籍、练习书画、学习各种民间工艺;语音室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软件诵读各种经典名篇,查阅文选中字、词的解释,句子的分析等,真正把所学的语言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我们还可以开展实践性活动,将藏书楼、各类书院、各种名胜古迹中当作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基地中去,真实感受古代的氛围,用学到的知识分析其中的语言现象;也可以让学生开展方言调查,用方言中的古汉语现象加深对古汉语的认识,又可用古汉语知识分析、研究方言。总之,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兴趣,学以致用。

(三)科学设置课程内容

古代汉语课程内容的安排应考虑到学生实际,以邹德文的《古代汉语》为例,文选部分共选文章42 篇,大部分选文是语言上具有典范性的优秀作品,通俗易懂,但由于目前古代汉语的学时已大大压缩(只有68个学时),如果按照一般高校的做法把文选与通论的比例定为1:1的话,区区68学时又能讲授几篇作品呢?因此必须压缩精讲篇目的数量。而且在确定精讲的篇目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古文阅读实际。由于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加大了文言文的比重,很大一部分作品已在中学课本中出现,因此这部分选文没有必要再“ 炒冷饭”。其余篇目,有些可以作为略讲篇目,有些可以让学生自己在课外阅读,教师根据学生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给以适当的指导。这样就可以把精讲与略讲结合起来,把教师的课内讲读与学生的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很好地解决了学时不足的问题。在通论方面,邹德文的《古代汉语》大部分吸取了王力先生的观点,没有吸收当前语言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并且个别观点颇有争议,拿来供学生学习不太合适,这就需要教师适当地为学生介绍、补充一些新的语言学研究成果,及时修正一些陈旧甚至错误的结论。总而言之,在教学内容的处理问题上,教材固然起指导作用,但教师还必须发挥主动性,选讲什么,精讲什么,补充什么,删减什么,教师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取舍。

(四)教学方法改革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那么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授古代汉语课程的时候,不能单纯的把学生看做“教育对象”,而应当看做课堂的主体,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共同完成古代汉语的教学工作。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应当充分承认和尊重学生兴趣、兴趣和知识水平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在这个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古代汉语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要鼓励各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学生如果能提出疑问又能解决时,就会提高他对古代汉语的学习积极性。授课教师要经常肯定和激励学生的学习。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要互动交流。在这样民主和宽松的课堂环境下,学习的积极性一定很高,教学效果一定很好。

实地考察对古代汉语教学往往是非常的。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增加部分地方史的材料。结合课堂教学的同时,可以去有关的博物馆、历史遗址去参观考察。这种做法可以既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古代文化,又可以去的课堂上不能取得到的效果。

3.人文素质渗透在古代汉语教学

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在古代汉语的课堂里是古代汉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思想。譬如:在给学生讲人称代词“足下” 时,告诉大家古代汉语中,下辈称上辈或同辈相称,均用“足下”。《战国策燕》:苏代谓燕昭王曰:“足下以为足,则臣不事足下矣。” “足下”之称始于春秋时晋文公称介子推事。晋文公(?—前628年),名重耳,献公之子。献公宠骊姬,杀太子申生,重耳奔翟。流亡19年,以秦穆公之力,得返为君。当年随重耳一起逃难的人分别都封官加禄,唯独把跟随逃难并割大腿肉给他充饥的介子推也给忘了,没有提名。后经人提醒,重耳才想起来。于是派人去请介子推,谁料介子推早随母“逃禄隐迹”于绵上山里。重耳立即派人到山里去寻找介子推,但历尽千辛万苦,费时数日也没有找到。重耳心中十分着急,为逼他出来,遂命人放火烧山。然介子推坚持不出,结果树木烧光了,还不见介子推娘俩儿走出来。最后发现介子推已经抱树烧死了。“文公拊树哀嗟,伐而制履。”重耳每当想起介子推的“割股之功”,便低下头看看脚下的鞋子,以示对介子推的悼念。重耳与人谈及介子推,总要看看鞋子,沉痛地说:“悲痛啊,足下!” 从此,“足下”之称便广为应用,成为尊称对方的代名词了。并且事后,重耳将介子推被烧死的那天定为寒食节,下令全国上下都不能烧火做饭,以纪念介子推。刚好寒食节的第二天就是清明节,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就把这两个节日合二为一了。将这些人文精神渗透在课堂中,对于提高学生古代汉语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很有好处,同时对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也大有裨益。

(四)改革考试方法和内容

古代汉语考试方法和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来说,起着直接的导向作用。当前古代汉语考试就内容来说,一是知识介绍部分,考试形式主要又选择、填空、改错、名词解释等;二是文选部分,只有字词解释、句子翻译、白文标点及段落翻译等几种类型。这样的考试形式对于检查学生掌握古代汉语的知识情况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却很难了解到学生真正的应用能力。考试内容可以适当增加些课外的知识。这样也有利于促使学生增加课外阅读,提高古代汉语的水平。至于考试形式,可以采用笔试,也可以采用口试,两者混合也可以。至于采用什么样的考试形式,应该根据高职院校的古代汉语课程情况自由确定。

三、结语

浅谈师范院校音乐教学论文 篇5

浅谈师范语文教学如何注重知识的积累

语文知识的积累是构建师范语文教学之塔的金砖和基础,没有知识的日积月累,就没有师范生的.语文功底.我认为造成目前师范生语文能力低下、缺乏分析理懈力、缺乏创造能力的重要症结之一,就是在我们师范的语文教学中,不注重文化知识的积累,不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本文就师范语文教学如何注重知识的积累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作 者:开健 作者单位:桐城师范学校刊 名:成才之路英文刊名:THE ROAD TO SUCCESS年,卷(期):“”(7)分类号:G65关键词:

浅谈师范院校音乐教学论文 篇6

摘要:随着物业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物业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这就要求物业管理专业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教学改革既要进行科学的课程设置、强化校内实训深化校企合作,也要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并鼓励学生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面对新的形势和问题,只有积极改革和完善教学体系,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物业管理人才。

关键词:教学改革;物业管理;高职院校

一、问题的提出

虽然物业管理在我国从出现到现在不过30年的历史,但是随着房地产的迅猛发展,物业管理快速进入社会经济生活,并发展迅速,各类物业服务公司不断向规模化、集团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社会对专业物业管理人才的需求迅速增长。同时,随着建筑物科技含量的提高和居住理念的变化,物业服务理念也不断更新,国外先进物业管理模式被引入,物业服务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在不断提高。这一系列的变化对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也相应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高等职业院校对物业管理人才的现有教育模式相对滞后,已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专业化人才是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要进行教学改革,首先必须明确物业管理的培养目标。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在我国主要由高职高专院校培养,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强调实用技能,教育部在“深化高等职业教育若干意见”中把就业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导向。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不能像本科院校的课程强调学科理论性和全面性,而是重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实用知识和技能;但高职院校培养人才又不同于职业上岗培训或工种培训,在强调就业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不仅在毕业时能顺利就业,也能在以后根据需要转岗、换岗和跨岗工作。即职业教育既要以就业为导向,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培养具有终身发展能力和自我提升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对于物业管理专业来说我们的目标主要在于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顺利就业,同时也要使学生进入社会之后能够根据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不断学习,实现职业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中高级物业管理人才。

结合社会需要,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科学设置课程

首先,高职院校强调以就业为导向,就要从社会需要的人才素质出发,进行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首先应考虑到社会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在设置之前充分调研了解物业管理行业最新的具体情况,然后按照就业岗位所需技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

其次,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师主要时间和精力集中在教学上,对于物业管理一些实际问题体会不如直接从事物业管理的人员深刻,因此邀请从事物业管理工作的专家和校内专业负责人及骨干教师组成专业建设委员会,研究决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取舍,有利于课程的科学优化设置;

再次,由于物业管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相应的课程设置也要根据社会和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变化及时动态地进行调整,保证课程的实用性和生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学生适应不同岗位的自我发展能力。例如,针对目前高端物业不断增加,高级物业管理人员需求旺盛,可以相应地开设针对别墅、高档公寓等物业的`课程。又如随着社会的发展,物业管理不再仅仅局限于过去的保洁、绿化等基础服务,而是更强调物业的经营与增值,可适当增加开设物业的综合经营与管理的相关课程。再如,物业管理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在设置课程时,要及时引进最新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适应行业和社会的发展需要。

最后,在设置专业课程时,注意与相关的行业和职业资格证书结合在一起。例如国家将物业管理人员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物业管理员和物业管理师四级,在课程设置时,可以结合高职院校的培养层次和目标将中高级物业管理员的相关要求和标准纳入课程,这样学生在学习好专业课程的同时又较容易取得相关的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证书,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和以后的职业发展。

2.强化校内实训,深化校企合作

课堂教学主要侧重理论知识,高职院校要培养高技能人才更强调学以致用,实训与实习是课堂教学之外的另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由于专业建设时间短、专业认识模糊,以及资金不足、实验室建设定位不准确等原因导致许多高职院校的物业管理专业实验室、实验设备设施缺乏,校内实训场所不足,难以满足技能教学的需要。要提高学生对专业技能的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必须强化校内实训,深化校企合作。

校内实训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物业管理专业实验室,引进先进的实验设备,改善实训条件来加强,另一方面可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展。例如,后勤集团、基建工地、学生宿舍、教师公寓以及各种水电气设施设备等都可以成为其实践教学的场所或器材。还可以在校内建立起模拟物业服务公司,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开展物业管理,并参与学校设施设备维修养护等工作。此外,各高校物业大多由专门的物业服务公司进行管理,校内实训也可以携手学校的物业服务公司,利用现有的设施设备安排学生适当参与前台客服、会计、房屋建筑维修、水电设备维修等项目,在真实的物业管理环境中进行实训,这样实训效果更好。

企业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具有独特的、高职院校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物业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还停留在企业提供实习场所、参与实习指导这一层面,而且这种合作更多是学校单方面地向企业寻求合作,企业较少参与甚至不参与学校的各种教学活动。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就必须深化校企合作,促进校企的双向交流。一方面,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为企业的发展规划、员工培训、项目开发等方面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学校应在与企业建立实习基地的基础上让企业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例如聘请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等专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负责实践教学的指导,请物业服务企业的知名专家来校为学生做讲座传授经验知识,还可以与物业服务企业一起举办各种物业管理技能大赛,例如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每年都会与合作的物业服务企业举办物业管理技能大赛,邀请物业服务企业的经理担任评委,鼓励企业参与物业管理的教学活动,深化彼此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3.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大多数高职院物业管理专业建立都只有几年时间,而且物业管理专业的培养层次大多是专科,少数是本科,研究生阶段目前还没有物业管理专业。这就导致高职院校缺乏物业专业毕业的专职教师,现任教师绝大部分都是从建筑工程、管理学、法律等其他专业换行而来,对物业管理认识不够,也缺乏相关的物业管理实践经验和能力。而教师实践能力的不足制约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物业管理教学改革不可忽视的内容。提升教师素质首先应对现有教师进行有计划的进行培训和开发,例如分批选派相关教师到物业服务公司挂职、兼职,以提高教师的物业管理实践经验。其次可以聘请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所学专业与物业管理专业相关的青年教师,或副高以上职称,有从事物业管理实践经验具有“双师型”资格的教师充实教师队伍。提升专业教师的整体水平。再次可加强本专业教师之间以及不同院校之间教师的沟通与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实现优势互补。

4.推行双证书、多证书制度

除了获得毕业证书之外,鼓励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兴趣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就业,也有利于促进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竞争力。我国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物业管理员和物业管理师职业资格鉴定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进行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调整,将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证要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帮助学生基本完成了职业资格考试的准备工作。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最近几年都组织学生参加广东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举行的物业管理员证的资格考试,绝大多数同学都一次性通过了考试。在获得物业管理员证书之外,也可鼓励学生取得与物业管理相关从业资格证,如会计证、计算机等级证、英语等级证等证书。双证书或多证书制度的实施一方面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实行课证融合,深化学习,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拓展了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

5.改进教学手段

物业管理教学改革还需要突破传统的课堂讲授的模式,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例如讲授物业管理法规时,可以结合典型案例讲解,并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分析。讲授物业管理概论、房屋维修与预算、物业设备智能化等课程时可以组织学生到现场观看操作流程或考察处理情况,让学生全面了解基本操作程序。观摩结束后,要求学生讨论观感体会,并进行总结点评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物业管理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课堂上可以安排学生分组设计项目,现场模拟物业服务公司的工作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程的考核方式上改变传统单一的答卷考试,根据课程性质和要求采用现场操作、模拟实习、校外岗位实习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对基础课程,侧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对于实践性较强专业课程则侧重考核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物业管理作为新兴而又蓬勃发展的行业其发展变化尤为迅速,这种发展和变化对相应的物业管理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新的需要,物业管理教学改革需要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促进物业管理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翠凤.关于高职高专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5).

[2] 鲁捷.谈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岗位模块的课程设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9).

[3] 胡芳,刘葆,杨冰.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技术类人才培养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8).

[4] 何岩枫.高等职业教育物业管理专业建设研究[J].黑龙江教育,,(11).

[5] 俞万源.物业管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9).

高职院校Java教学浅谈 篇7

关键词:高职教育,Java教学,教学方法

1. 引言

Java是由Sun公司开发的新一代编程语言。根据TIOBE2013年6月编程语言排行榜显示, Java还是处于第二名的位置, 它和处于第一名的C语言及处于第三名的Objective-C成为当前最流行的编程语言。Java是当前较为流行的编程语言之一, 高职院校要开设Java程序设计课程并且按照Java的应用领域有侧重地安排教学内容。

2. Java的特点及IDE的选择

2.1 Java的特点

从接触Java到从事Java应用与教学, 我对Java主要特点的一些理解及其归纳如下: (1) Java的简单性。和C++相比, 语法简单了, 取消了指针的语法; (2) Java面向对象。Java算是纯面向对象。《Thinking in Java》一书中说:“Everything is object.”这样便于人类的构思和设计, 更符合人们的思考问题方式; (3) 平台无关性。Java能够跨越不同的操作系统平台, Java引进虚拟机原理, 并运行于虚拟机。

2.2 Java IDE的选择

随着使用Java开发的应用系统越来越多, 而且功能越来越庞大、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 选择一个适合Java IDE显得十分重要,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Eclipse和Netbeans, 它们都是开源的, 但Netbeans很好地集成了Web开发及最近流行的Ajax, Eclipse则需要专门的插件完成开发。JBuilder是唯一能够真正称得上IDE的产品, 它早在Eclipse和NetBeans之前就很流行了, 由于Jbuilder是收费的, 就每况愈下。

3. Java程序设计教学

3.1 教学内容的讨论

具体的Java教学的知识点、章节内容不再讨论。通过了解发现, 很多高职院校把C语言作为学生的基础编程语言, 我们还是按部就班地从语法、三大结构讲起吗?我认为应该更注重编程思想的教学, 没必要把时间浪费在基础性的教学上。有人会说, 不掌握语法怎么开展下面的学习, 我主张这一部分应该让学生自学, 因为他们有C语言的基础了。通过几年的Java教学和Java编程大赛, 我深深体会到, 不要教学生编写多么复杂的程序, 而是要让学生明白编程的思想, 遇到实际问题怎样把它抽象出来, 加以解决。

给学生讲程序举的例子要极为简单, 哪怕这个类里面只有一个输出语句。例如在讲类的继承、访问权限等时, 我们举例的程序要简单, 重要的是结构, 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出是怎么继承的, 什么样的类、方法声明, 它的访问权限是怎样的, 重要的是把考虑问题的思想教给学生, 告诉他们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该如何解决。要把教学的重点转到编程思想上面。

3.2 教学环节的实施

对于教学环节的组织和实施, 我分了六个步骤:第一, 课程回顾 (复习) 。在这个环节, 可以通过提问上节重难点问题, 让学生回忆并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第二, 本节任务, 在这个环节让学生知道这个课时需要学习哪些内容;第三, 重点难点分析。这个环节比较重要, 分析要学习的内容, 得出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这样学生就会有目的地听课, 做到有的放矢;第四, 新课。这是整个教学环节的中心, 我们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完成本节的教学内容;第五, 现场答疑。本着不要将不懂、有疑问的问题留到以后的原则, 在课堂上留出几分钟的时间进行现场答疑, 可以让学生及时解决问题, 提高学习效率;第六, 总结。这是在下课前很好的一次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

3.3 教学方法的讨论

教学方法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在教学中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 老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教与学的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它不仅包括老师教的方法, 而且包括学生学的方法, 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演示法等。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 使得课堂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被动听课, 而且实践环节太少, 不能及时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Java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就不只简单地采用常用的教学方法。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和课程的性质, 可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 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 教师成为课堂的组织和协调者, 师生良好互动, 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自己独立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制订好计划, 组织实施, 进行自我评价。行动导向教学法具体的教学方法有: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验实训法、仿真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 前三种是在Java教学过程中经常用到的。

4. 结语

只有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参照学校制定的教学进度,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 才能不断强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敬梅, 郝桂英, 刘凤.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07, (5) :143-144.

[2]钟柏昌.任务驱动教学的反思与重塑[D].南京师范大学, 2004:13-15.

[3]王素文.大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特点与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 2007, (12B) :29-32.

浅谈高职院校色彩教学 篇8

一、加强色彩知识的讲授,对色彩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认识是表现好色彩关系的关键环节

1.光源色、环境色、固有色

光源色是照射于物体的光线颜色,光源色的不同会引起不同的色彩倾向性。通过实物或图片讲解光源色,以及各种光线照射到物体受光面物体色彩的变化。例如,清晨的太阳光是红色的,黄昏时是金黄色的,天光的颜色是冷蓝色的;一般的灯泡的颜色是桔黄色或黄色。

固有色是指物体的本来颜色,也就是物体本身的颜色。但是,任何物体的颜色都会受光源色及其周围物体的影响而产生变化,色彩中真正固定不变的颜色是没有的。固有色一般在物体的明暗交界线和亮部之间多一些。

环境色是指物体所处的周围环境所反射来的色光,它可以影响物体固有色的变化。例如,在一块红布衬布上的石膏球体暗部受红布的影响呈红色,但把这种变化和布联系起来看,人们仍然感觉石膏球体是白色的而不是一半红色、一半白色的的球体。

2.色相、明度、纯度、冷暖、补色、色调

色相,色彩的相貌,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如大红、普蓝、柠檬黄等,红色又可分深红、大红、橙红等。

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即色彩的深浅差别。明度差别即指同色的深浅变化,又指不同色彩之间存在的明度差别。例如,同一红色在日光、灯光、烛光呈现明度不同的红色。不同的色彩明度不同,柠檬黄明度高,蓝紫色的明度低,橙色和绿色属中明度,红色与蓝色属中低明度。

纯度,色彩本身的饱和度,即其鲜艳的程度,也可以说是一个颜色含有灰色量多少的程度。众所周知,红、黄、蓝是色彩中最纯的颜色,称为三原色。用三原色的任何两色相调和产生间色,如红加黄为橙色,黄加蓝为绿色,蓝加红为紫色。用间色互相调和或再与原色调和又会产生更微妙的颜色复色,如橙加红为朱红,橙加绿为橄榄绿等。客观世界的一切物体色彩都是由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他们呈现的色彩大多是比较复杂的低纯度色。一只梨在绿灰衬布上正常的光线下,背光面受衬布的影响带有绿灰成分,亮部受天光的影响稍带蓝灰色。

补色,两种颜色相混合成为黑灰色的叫做补色,如红与青绿、黄与紫、橙与青蓝。在色环中,180度角的一对颜色相混合正好都成黑灰色,成为补色。并列的补色使色彩感觉强烈、更为鲜明。注视红色时,会感觉到周围的白纸泛出绿味、兰色周围会泛橙味;因此,在画布上画一笔颜色时,一定要考虑它周围的补色。

所谓冷暖,是由于在人们生活中,红、橙、黄一类颜色使人联想起火、灯光、阳光等暖热的东西;而蓝、绿、紫则使我们与冰、霜、雪等较冷的东西相联系,因而得名。冷暖是构成色彩的重要因素,因为有了冷暖,色彩才更生动。在写生过程中,学生往往注意物体的明度和色相,忽略了冷暖,因此,应加强色彩冷暖的训练。在室内作画,物体的亮部偏冷,暗部偏暖;在阳光下作画,亮部偏暖,暗部偏冷。一般情况下,物体的暗部如果偏冷,亮部就必须偏暖;暗部偏暖,亮部就必须偏冷。同样的色彩,离我们近得暖,远得冷。

色调,画面中总是由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各种色彩组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形成画面色彩总的趋向,称为色调。画好一幅画的色调,应先确定画面的整体色调,这需要从色彩的冷暖、色相上入手,抓住色彩的统一色调,确定是冷调还是暖调,是红调还是蓝调等,在复杂的色彩关系中找到主色调,把握它的整体效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反复比较的方法,明确色彩的形成是色彩间的相互作用。色调的练习可以在静物写生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结合不同的季节进行观察写生。

二、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绘画步骤和方法

教学中用示范的方法,将色彩写生的整个过程演示给学生。首先,构图起稿,注意大的构图、各物体的空间布局、画面的前后关系等大的方面;其次,确定色彩大关系,迅速轻松的调出背景和受背景影响的物体暗部颜色把他们大面积的铺上去从而奠定全画的色调基础;第三,深入刻画,在大关系、大块面的基础上加强小块面和细部的刻画;第四,调整各局部间的色彩关系,该加强的地方加强该减弱的地方减弱,使整个画面服从大局直至整理完成。

在进行色彩教学过程中,直观的演示教学效果较好,在课堂上加以演示,边示范、边讲解,把作品形成的每个步骤清楚地展现给学生,可以行之有效地使学生逐步掌握、运用色彩表现物象的客观规律,给学生提供直观感受的机会和条件。不能采取只把课前画好的示范画、作画步骤图展示给学生,要做到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三、各種辅助教学方法的运用

1.小色稿练习

在色彩绘画中,学生容易过多地把精力放在细节的描绘上,忽略了控制整幅作品的色调与色彩关系的把握,缺少整体观察。小色稿练习,是学生在开始作画时,对色彩的感觉也较敏锐的时候所进行的,强调对静物的第一感受,即第一印象;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用大色块准确地摆出大的色彩关系。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主动控制画面的能力和对色调的把握。

2.单色画练习

单色画是用单一的颜色画绘画,类似于素描的表现手法。色彩单色练习对学生熟悉色彩工具、材料的性能,丰富色彩写生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辨别控制色彩明度的能力,以及在光感的表现、空间层次的处理、色度的变化、水分的掌握、笔触的运用上有很大好处。

3.多临摹优秀的美术作品

临摹是学习传统技法,吸收前人成功经验的最佳手段。通过临摹,可以更快地掌握色彩的表现技法和技巧,可以避免从头摸索少走弯路,达到学习传统技法的目的。中国画大师张大千曾在敦煌莫高窟临摹壁画两年,法国印象派画家德加年轻时在意大利曾临摹大量的文艺复兴大师作品,就连艺术风格独特的凡高也是曾临摹过许多米勒的作品。法国“浪漫主义的狮子”德拉克罗瓦说,临摹可以使有才能的人轻易获得成功。可见,临摹具有重要的作用。临摹要选择风格比较严谨并能准确表现物象色彩关系,表现形式较为朴素的作品。因为这类作品能抓住色彩的本质要素。临摹的过程中,要认真揣摩作品的画面构成、色彩布局、用笔用色、主次虚实及细节的处理,完善自己的色彩艺术修养。

4.多看、多读美术作品

引导学生选择印刷质量优秀的色彩作品,多看多读,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如睡觉之前用心品味、反复琢磨,学习作品中优秀的成分,理解、记忆,从而运用到自己的画面中去。

5.在静物写生的基础上进行室外写生

风景写生练习可以迅速地提高对于色彩的感受力、观察力、理解力和表现力,让学生感受大自然丰富的色彩变化,因此是认识理解色彩的很好途径。

这些方法对学生色彩的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但色彩教学还会碰到许多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总结、改进、提高,争取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浅谈师范院校音乐教学论文 篇9

关键词:中国钢琴作品;高校钢琴教学;民族音乐文化

1、高等院校中国钢琴作品教学发展缓慢的现状分析。

笔者认为目前高等院校中阻碍中国钢琴作品教学的主要原因如下。

(1)重“洋”轻“中”教学观念的束缚。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仍存在着重洋轻中的倾向,更由于“西洋乐器就要演奏西洋作品”、“钢琴不宜表现中国作品等种种保守的认识观念所致,西方作曲家的钢琴作品一直垄断着钢琴音乐的表演和教育领域,绝大多数人能教好或弹奏好外国作品,而对中国钢琴作品全然不知,甚至轻视中国钢琴作品。加之没有新颖的有特点的现代中国钢琴作品作为必要的教学补充,致使不少学生甚至不愿意弹奏中国作品。虽然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学术界较少开展有关在钢琴教学中如何选择中国作品的全面探讨,这与我国钢琴音乐发展的现状不相吻合。

(2)中外钢琴作品在高校各类教材中的比例失衡。

从高师钢琴教材中对中国钢琴作品选用的这个角度出发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目前的高师教材中,中国钢琴作品的数量和比例远低于外国钢琴作品,并且在曲目编排上缺乏系统性、广泛性,没有体现循序渐进和全面性的原则。

高等院校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两套高师教材分别是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至I985年出版的《钢琴基础教程》,由上海师范学院艺术系钢琴教研室主编,以及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由黄莹主编的Ⅸ钢琴教程》。这两套教程中都有一定比例的中国优秀钢琴曲目,但对中国钢琴练习曲和复调作品选用较少;中小型作品的编排主要以改编曲为主,如《红头绳》、《兰花花的故事》、桂花开放幸福来》、《跑马溜溜的山上》、陕北民歌》、乌苏里船歌、《彩云追月》等等,缺少新的时代元素,使内容显得单一,不够丰富;大型作品较少,内容也过于单一,尤其是在《钢琴基础教程中,大型作品数量缺乏,难度较浅。

当然要编写一套面面俱到的高等院校钢琴教材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既要有国外的曲目,又要有中国风格作品;既要突出时代的发展,又要继承经典;既要有各种类型的曲目和技术练习,又要使其比例均衡,这的确是一件不易的事情,我们只能根据目前教学的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改进。

(3)高校钢琴教师和学生民族文化审美观需进一步提升。

目前高等院校的钢琴教师,可以说也是一直由国外的钢琴教学体系培养起来的。每一个中国习琴者包括我们的高校钢琴老师,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两种文化、两种审美观的碰撞。如果让外来的文化审美观念在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自己民族的文化审美观念那势必就会受到压抑以至排斥。由于我们对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选择与使用不够重视或者说没有从思想上真正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我们有些教师和学生无法理解中西音乐文化的差异,不热爱具有我们民族风格的钢琴音乐作品,甚至,有的教师和学生看不起我国作曲家创作的钢琴音乐作品。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就陆续有作曲家为之创作中国自己的钢琴曲,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写出了各种类型的中国钢琴曲有上千首之多。在比较优秀的中国钢琴作品里,根据古曲或民间乐曲改编的曲子占了很大的比重。要想很好地把握住这些作品的风格、韵味,不仅要大量地了解中国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还要在中国的诗词、书画中汲取营养。中国钢琴曲中所体现出的“中国风韵”、“风味”、“音调特征“、“意境“等还和我国的山川风貌,人文情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推进高校中国钢琴作品教学的展望。

从中国钢琴作品教学现状来看,推进中国钢琴作品教学的发展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促进中国钢琴作品的选编系统化,建立我们自己的教材体系。

钢琴教学一般都包括基础练习、练习曲复调作品、中小型乐曲以及大型作品几个方面,那么中国钢琴作品在编排上也要平衡这几个方面,只有通过系统的训练,才能更好的诠释中国钢琴作品音乐。加大初中级程度中国钢琴作品的数量,建立我们自己的教材体系。在积极创作中国钢琴作品的基础上,创作、出版和教学等多方面共同努力较好解决一系列薄弱环节,形成统一的教材体系。

(2)增强中国钢琴作品的在初期学习时的先发优势。

让每一个学琴者从学琴的起始阶段就要尽可能地多接触我们自己的优秀钢琴音乐作品。近年来,我们的作曲家不仅写出了许多完全适合初学者弹奏的钢琴作品,还出版了一些我们自己编写的儿童钢琴启蒙教材,如李斐岚、董刚锐的《幼儿钢琴教程》,谢耿的《幼儿启蒙钢琴教程》,樊祖荫的《儿童钢琴小曲》等。这些虽是针对幼儿的钢琴教材,但其中不少具有中国风格的小曲,完全可以拿来作为我们的初级教材。

(3)增强钢琴教师及学生的民族意识。

教学相长,相辅相成。教师是直接面对受教育者群体的人,他们行为对于学生影响最为直接。高校钢琴教师有什么样的民族音乐文化审美观,也必将深刻地影响着高校学生。要从理解民族文化精髓的高度,彻底深入的理解中国钢琴音乐,加强相关民族文化的了解、学习,如生活习俗、乡土人情、历史背景、自然景观等。饱含着民族感情和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底蕴,去理解、诠释和演绎中国钢琴音乐。

(4)加强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和理论研究工作。

上一篇:旧建筑物拆除方案下一篇:关于做好亚欧博览会期间环境卫生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