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发包合同(精选8篇)
农村土地流转发包合同 篇1
农村土地流转发包合同
甲方(法人代表):沙坪镇白利村二社杨光银身份证号码: 乙方(法人代表):沙坪镇海滨村黄超身份证号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有关政策规定,本着自愿、互利,提高经济效益,自愿将土地流转,以公平公正的原则,经双方协商定有偿条约合同如下:
一、实行先付款后用地的方式,乙方在每年12月31日前将下一年租赁费支付给甲方,标准:土每亩700元/年(大写:柒佰元正),田每亩800元/年(大写:捌佰元正)。
二、土地流转期限和起止日,年限为壹拾年,从2013年1月至2022年12月31日止。
三、土地流转位置,张家湾部份土地,有户农户,其吴隆华、郭应全等面积为亩。
四、乙方在经营中田坎和边界不得改变,如国家征用该片土地,青苗费和土地附筑物费归甲方所有,流转给乙方,经营的花苗木或有建筑物、搬迁损失补偿归乙方所有。
五、甲乙双方互相尊重本合同,以后不管哪一方违约造成纠纷,自行负责。
六、甲乙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益。
七、本合同一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经甲乙双方签字为生效。
甲方(法人代表):乙方(法人代表):
年月日
农村土地流转发包合同 篇2
那么用哪种方案是最优选择呢?人类历史的无数实践已经证明制度变迁必须考虑以下两个问题:1、新制度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加社会的财富?2、社会为制度变迁会付出多大的代价?只有能最大程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最大程度减少社会动荡, 或者增加的财富减去社会付出的代价最大化的制度变迁才是最优的制度变迁。按照以上标准, 农村土地国有化无疑是最优的选择。
农地国有化我国政府是最容易接受的。制度变迁必须顾及这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政治现实。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一个最大的政治现实。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是马克思经典理论,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不允许农村土地私有的, 即使土地私有最能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这就是意识形态刚性的表现。
农地国有化既不会给农民利益造成损失也不会影响国家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在农地集体所有制下, 农民所获得的是有期限的有诸多限制的土地使用权;在国家所有制下, 农民所获得的是农地永久使用权即永佃权, 所以农地国有化只会增加农民的利益而不会损害农民的利益。由于土地仍然属于国家所有, 所以国家完全可以根据公共利益和国家城市化建设的需要而征用农民的土地, 这在法理上并不存在任何困难。所以一般来说也不会影响国家建设。
实行土地的国家所有制不能一刀切, 要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分步实现:
第一步, 维持农村土地社区内平均分配, 鼓励土地流转
农民可以把自己分得的土地以出租、转包、入股的形式流转给其他的农民。转出土地的农民可以得到一定的收入 (由于土地的地理位置、肥沃程度不同而不同) , 作为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的实现。转入土地的农民由于扩大了规模, 分摊了固定资产和人力成本而使单位产品的成本降低;又由于总产量的扩大, 从而使利润增加。
在这个过程中, 扩大土地耕作面积的农民把“租金”交给了应该得到“社会保障”的人。
如果土地的流转规模达到一定水平, 农民个人之间的流转费用就会增加, 或者由于流转不及时而耽误生产。
土地进入流转达到一定规模时 (比如60%) , 将土地收归国有, 地租的收取者由农民变成了国家, 地租关系由多个主体对应多个主体变为一个主体对多个主体的关系。同时, 国家承担起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 将地租收入作为农民的社会保障基金。
第二步, 实行土地国有制下的租赁制
首先, 以乡镇为单位, 对该乡镇的土地出租。以乡镇农业经营管理站为单位, 对该乡镇的农业用地进行管理。村里没有政府机构, 当然也不能代表国家行使管理权。村一级的管理水平也不能胜任土地管理的职能。
其次, 租期以5年为宜。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 生产结构变化明显, 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 劳动力转移呈加速态势, 从事农业与从事非农业的收入差距还在加大。在这种情况下, 永佃制不适应农业发展。也许有人认为, 这样会影响农民的“投资热情”, 其实, 农民根本无资可投。对于经营20亩地的农民来说, 水利无法投资, 科技无能投资。 (当然, 四荒地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环境, 期限要长。)
一促进土地流转的途径
为了加强对农地流转的管理, 我国已经制定颁布了《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 (农业部发布2005年1月19日) 。稳步地推进我国农村的土地制度改革, 加快小农经济改造的步伐, 已是历史的大势所趋。目前农民承包地流转主要有转包、转让、出租、入股等4种形式。2004年成都市就开始了乡一级的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试点工作 (第一个试点是金堂县栖贤乡) , 到2006年成都已经建立了市、县、乡三级联网的土地流转管理服务机构。借鉴成都的经验, 各级土地管理部门都要加强农地流转服务或管理的职能。乡镇一级要设置土地流转服务中心。
在具体实施中, 分两种情况区别对待。一是, 土地流转双方协商达成初步意向后, 要到所在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进行登记、审查、确认和公证, 并签订合约。二是, 有供地意向的农户先向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提出流出申请, 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张榜公布信息 (逐步过渡到乡镇及县市的有关信息网上公布) , 寻找有扩大经营意向的农户, 并由后者提出流入申请, 经审查确认后签约。乡镇将两种情况统计数据汇总逐级上报, 补贴资金通过县乡财税管理信息系统, 由农村金融部门或邮政储蓄进行社会化发放, 直接打入农民“一折通”账户, 并在村内张榜公布。
配套措施。第一, 农地的流转要有社区内部优先的原则。第二, 单个农户租入土地要有上限。第三, 对租用农地的农户要有严格的资格限定, 要求其户主或家庭成员必须能正常地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而不允许仅仅从事管理活动。第四, 农地流转过程中不得改变其农业用途。第五, 支持工商企业参与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 但不提倡直接租入农民土地, 即使租入也不享受政府补贴。第六, 为了防止共谋行为的发生, 农民私下流转不享受补贴。第七,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文本格式由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二土地流转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是一种以土地使用权的让渡作为主要内容, 土地需求者以有偿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的机制。建立市场化的土地流转机制, 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 要使农民成为土地流转的决策者。农民自己有权决定土地使用权是否转, 何时转, 何时收回, 用市场机制制定流转价格对土地流转做出补偿。所以, 首先要稳定和完善土地的承包权, 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搞好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促进土地长期收益权。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这就为土地流转以及如何流转确定了法律依据和政策原则。
第二, 应在农村与城镇建立各种层次与规模的农村土地产权市场, 为农户之间土地产权的交易提供信息、渠道与场所, 并使之规范化。公有制条件下商品化的实质是使用权商品化。通过地租、地价等经济杠杆刺激土地流转和要素配置, 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为培育适度规模的经营主体提供一种长期自由作用的机制, 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一种合理、高效的制度, 为人们转让土地产权提供必要的行为规范通过强化公有产权, 可以废除实际上的永佃制。利用地租率和租期变动可以促进兼业农户放弃土地, 用投标竞争的方式可以扩大土地的使用规模,
通过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 有利于保障农民对土地的产权, 消除行政方式调整的随意性, 使农民形成对土地的合理预期, 以调动农民长期投资的积极性。同时, 通过市场价值规律的作用, 使农民对土地投资得到相应补偿, 保护农民对土地的投资效益, 而市场化的土地流转制度有利于农村土地的合理流动与适当集中, 实行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第三, 完善农民的“退出机制”
农民出打也不愿意放弃承包地, 原因就在于农民把土地当做是保险金, 在大多数农村地区, 土地仍是农民获得最基本生活保障的主要依托。农民一旦离开土地, 倘若生老病死或者失去兼职的工作, 他们就没有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来源。长期以来, 我国倾向于以农补工, 现在应该是工业反哺农业的时候了。要采取种种措施来完善农民的退出机制。
要逐步将农村的社会保障由依靠承包的土地转变为依靠社会保障制度。国家应该有步骤、有重点地将在城市已经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推广到农村。目前, 绝大多数农民的生活水平远远低于城市的生活标准, 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应该循序渐进, 最初的社会保障标准可能比城市的标准低, 但应该满足农民在农村维持基本生活所需。要采取“因地制宜, 量力而行, 形式多样, 农民自愿”的原则, 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地兴办养老、医疗生育、伤残等保险。途径是先通过建立“承包地+个人账户”的双重社会保障制度, 积累社会保障基金, 在积累一定的资金后, 承包地的保障功能逐步退出, 即将“承包地+个人账户”的双重保障体制向单纯的“个人账户”式的社会保障制度转化, 还土地以正常的生产要素性质, 尽可能地发挥土地的经济功能, 使土地的流动依靠市场的力量, 而不是行政的手段。这样有利于促进土地流转, 从而为农民提供较为完善的退出机制。
第四, 我国实行土地规模经营的渐进性
一般而言, 实行较大规模经营主要取决于以下条件: (1) 劳地比的降低。所谓劳地比的降低, 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每一农业劳动力平均负担的耕地面积的增加。这是扩大农地规模经营的前提条件。要降低劳地比, 一是要增加可耕地面积, 二是要减少农业劳动力数量。前者只有在有荒可开、有地可造的地方才是现实的;后者则是通过农业劳动力自身数量的减少和在非农部门的就业的增加而实现的。农村人口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 这是长期以来我国土地制度积淀下来的问题, 还要通过对于农村土地制度的设计来减缓农村人口的增长速度, 从而减少农村劳动力数量 (将在下面章节将做出详细论述) 。 (2) 土地的流转制度。是否通畅的农业土地流转, 对于土地的规模经营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3) 农业经营者素质的提高。 (4)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健全。较大规模经营的成功与否, 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要取决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的水平。 (5) 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必然要求扩大土地经营面积。
简言之, 农户小规模经营由利大于弊走向弊大于利是渐进的, 实行较大规模经营的各项条件的具备和完善是渐进的, 这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了农业的较大规模经营的进程也有着渐进性。但是不能以其是渐进的, 就对之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 在土地制度的设计上, 应该力求在稳定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的基础上, 对于土地的规模经营采取积极的态度。在国际农业经济学家协会第25届大会上, 着重探讨了农户规模、农业制度和市场政策对农业增效的重要性。
三取得资格的成年农民租赁土地
在土地流转比例较小的时候, 就是农民外出打工少, 农业收入是家庭主要收入的时候, 在这个时候, 要使农民成为土地流转的决策者。农民自己有权决定土地使用权是否流转, 何时流转, 何时收回, 用市场机制确定流转价格。所以, 首先要稳定和完善土地的承包权, 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搞好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促进农民的土地长期收益权。
土地流转达到40%~60%左右时, 国家首先对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青年进行培训, 然后, 通过体力、智力、财力的综合考察, 决定土地的租赁者。每个家庭的租赁面积应视当地土地的自然禀赋与社会经济、人口条件而定。
这一任务应由农业管理部门来完成。国外的经验已经证明, 当农业生产单位 (家庭) 的数量减少到一定程度, 农业经营者的综合素质会明显提高, 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管理和农业政策的落实。
四失去土地农民的生活保障——租赁费+财政补贴
由于实行国家所有制下的土地租赁制, 失地农民的转租收入变成了国家财政收入, 如果国家把这一部分收入, 再加少许补贴, 农民的社会保障完全能够实现。而切,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人数会在土地国有化后的2~3年内迅速下降。因为, 除了老弱病残, 有能力的人们不会坐享“社会保障”。
五租赁制的结果分析
1 租赁制与农产品成本
在国家所有制下的租赁制, 比起平均分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来, 规模会逐步扩大2倍、3倍、5倍甚至10倍, 逐步与国际水平接轨。如果要达到法国的水平 (实际上, 法国也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 , 需要扩大48倍。由于规模的扩大, 固定成本在农产品中的分摊比例缩小, 因而降低了农产品的成本。由于租赁地的集中, 使作业、管理成本降低。比如浇水, 在租赁的情况下是一片土地;而在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情况下, 每户要挪动抽水机5~7次才能浇遍所耕种的土地。同时, 由于规模的扩大, 农产品商品数量的增加, 农户利润的增加会大于规模的增加。
2租赁制与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经济是国家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情况下, 经营农业的农户有2亿多, 由于各农户的人力、智力、财力不同, 落实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非常漫长。在租赁制的情况下, 国家通过限制租赁权和政策优惠, 有利于实现国家农业政策, 较快地实现产业结构调整, 使整个国民经济更协调发展, 农业经济也能更快地发展。
农村土地流转发包合同 篇3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必须遵循五项原则:一是平等、自愿、有偿原则;二是受流转方需有农业经营能力的原则;三是本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优先的原则;四是不改变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的原则;五是流转期限不超过承包期剩余年限的原则。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二条、第四十条规定: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入股的方式流转。在上述流转方式中采取互换、转让两种流转方式的,承包经营权换由或者转给他人行使,导致承包土地的使用权人,承包经营权的主体发生了变更。根据不动产物权实行登记制度,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对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互换、转让方式流转,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申请登记。”涉及互换、转让的双方都应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变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华农土管(2011)1号、华农通(2011)32号文件的要求,土地流转中涉及经营权变更时,发包方在当事人的申请书上签署的意见是经营权证能否办理的基础和第一道防线,涉及经营权变更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发包方对提出的《互换、退包申请》进行审核。互换双方向发包方提出书面《互换申请》;转让方向发包方自愿提出退回转让土地的《退包申请》,终止农户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收由发包方重新发包。
二、发包方对提出的《申请》审核时把握好以下原则签署意见。对于转让的情行,发包方应根据是否具备以下条件来进行审核:1.转让方是否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有稳定的收入来源;2.受让方非本经济组织内的成员,须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转让的事宜经会议三分之二以上人员表决同意;3.受让方应当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须有农业经营能力;4.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后,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5.转让的承包经营权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6.同等条件下本经济组织的成员享有优先权;7.发包方不得强迫承包方转让土地。对于互换情形,发包方要把握好以下原则:1.互换的双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生产合作社)的成员;2.涉及互换的土地是承包土地并且在经营权证上有明确记载;3.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
农村土地流转承包合同 篇4
转让方:兴安乡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甲方﹚
承包方:徐春宇﹙以下简称已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甲已双方本着平等、自愿、有偿的原则,就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事宜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共同信守。
一、土地的面积、位置;
甲方将位于舟山村南大排地块面积35亩﹙其中:南大排地块,30亩;南大排地块,5亩﹚农用耕地承包给乙方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二、土地用途及承包形式;土地用途为农业种植。承包形式;个人承包经营。
三、土地承包经营期限:
转让时间从2013年1月1日开始,长期转让。
四、承包费及交付方式;
转让费用一次性支付:一次性付清。
五、甲乙双方权利和义务的特别约定
1.甲方转让的土地不能有任何争议、纠纷和债务。
2.乙方获得土地经营权后,依法享有该土地的使用、收益、经营和产品处置权。
3.乙方不得改变土地使用用途。
4.甲方不得侵犯乙方承包该地块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六、承包期内国家规定给予土地的所有优惠政策及补贴由乙方享受。
七、本合同经甲乙双方签字后生效,此合同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一份,中间
人一份。
转让方:﹙签字﹚承包方:﹙签字﹚ 签字方: 兴安乡人民政府﹙盖章﹚
中间人:
签约日期 :2012年7月20日
转让方:兴安乡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甲方﹚
承包方:王静波﹙以下简称已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甲已双方本着平等、自愿、有偿的原则,就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事宜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共同信守。
五、土地的面积、位置;
甲方将位于乡直地块面积37亩﹙其中:桥北地块,10亩;乡直路南房东地块,10亩;南大排沟心地块,17亩﹚农用耕地承包给乙方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六、土地用途及承包形式;土地用途为农业种植。承包形式;个人承包经营。
七、土地承包经营期限:
转让时间从2013年1月1日开始,长期转让。
八、承包费及交付方式;
转让费用一次性支付:一次性付清。
五、甲乙双方权利和义务的特别约定
1.甲方转让的土地不能有任何争议、纠纷和债务。
2.乙方获得土地经营权后,依法享有该土地的使用、收益、经营和产品处置权。
3.乙方不得改变土地使用用途。
4.甲方不得侵犯乙方承包该地块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六、承包期内国家规定给予土地的所有优惠政策及补贴由乙方享受。
七、本合同经甲乙双方签字后生效,此合同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一份,中间
人一份。
转让方:﹙签字﹚承包方:﹙签字﹚ 转让方: 兴安乡人民政府﹙盖章﹚
中间人:
签约日期 :2012年7月20日
转让方:兴安乡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甲方﹚
承包方:王晓莉﹙以下简称已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甲已双方本着平等、自愿、有偿的原则,就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事宜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共同信守。
九、土地的面积、位置;
甲方将位于舟山村南大排地块面积33.9亩﹙其中:路南地块,33.9亩)农用耕地承包给乙方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十、土地用途及承包形式;土地用途为农业种植。承包形式;个人承包经营。
十一、土地承包经营期限:
转让时间从2013年1月1日开始,长期转让。
十二、承包费及交付方式;
转让费用一次性支付:一次性付清。
五、甲乙双方权利和义务的特别约定
1.甲方转让的土地不能有任何争议、纠纷和债务。
2.乙方获得土地经营权后,依法享有该土地的使用、收益、经营和产品处置权。
3.乙方不得改变土地使用用途。
4.甲方不得侵犯乙方承包该地块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六、承包期内国家规定给予土地的所有优惠政策及补贴由乙方享受。
七、本合同经甲乙双方签字后生效,此合同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一份,中间
人一份。
转让方:﹙签字﹚承包方:﹙签字﹚ 签字方: 兴安乡人民政府﹙盖章﹚
中间人:
签约日期 :2012年7月20日
转让方:兴安乡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甲方﹚
承包方:胡赞春﹙以下简称已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甲已双方本着平等、自愿、有偿的原则,就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事宜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共同信守。
十三、土地的面积、位置;
甲方将位于乡直粮库北地9亩﹙其中:粮库北地9亩﹚农用耕地承包给乙方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十四、土地用途及承包形式;土地用途为农业种植。承包形式;个人承包经
营。
十五、土地承包经营期限:
转让时间从2013年1月1日开始,长期转让。
十六、承包费及交付方式;
转让费用一次性支付:一次性付清。
五、甲乙双方权利和义务的特别约定
1.甲方转让的土地不能有任何争议、纠纷和债务。
2.乙方获得土地经营权后,依法享有该土地的使用、收益、经营和产品处置权。
3.乙方不得改变土地使用用途。
4.甲方不得侵犯乙方承包该地块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六、承包期内国家规定给予土地的所有优惠政策及补贴由乙方享受。
七、本合同经甲乙双方签字后生效,此合同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一份,中间
人一份。
转让方:﹙签字﹚承包方:﹙签字﹚ 签字方: 兴安乡人民政府﹙盖章﹚
农村土地流转合同范本 篇5
合同编号:
甲方(出让方):银达镇南坝村新2组土地流转户(后附花名册)
乙方(受让方):酒泉市杭威农民专业合作社
为了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切实维护土地
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及其
它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双方当事人共同协商,达成如下合同条款。
一、土地流转方式
甲方采用现金流转的方式将其经营的天罗城(经度
09834.纬度3958)土地流转给乙方使用。
二、流转土地的用途
乙方只能将流转的土地用于:农作物种植。
三、土地流转时限
从年月日至年月日止。
四、土地流转数量及费用
甲方将天罗城土地亩流转给乙方经营,土地流转费以现金
人民币450元/亩计算。
五、付费方式及时间
流转费采取每年付清的方式或与次年度的5月1日前付清。
六、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权利:①按合同约定收取土地流转费;②监督乙方依照合同约定的用途使用流转土地;③合同到期或解除后,监督乙方对需要还耕的流转土地还耕恢复,收回流转土地。
2、义务:①协助乙方按照合同约定使用流转的土地;②不得干涉乙方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用或占用流转给乙方的土地。
七、乙方的权力和义务
1、权利:①在流转的土地上享有自主生产经营权、管理权、产品处臵权和收益权;②流转土地被依法征用、占用造成经济损失的,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
2、义务:①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依照合同规定按时足额交纳土地流转费;②对流转土地不得擅自改变用途,不得使其荒芜;③合同期内要保护好流转的土地,不得损毁;④合同到期或解除后,若造成土地损毁,必须负责流转土地复耕;⑤加强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因事故造成损失的,乙方自行承担责任。
八、合同的变更与解除
1、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本合同可以变更或解除:①经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又不损害国家、集体和第三人利益的;②订立本合同所依据的国家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的;③因不可抗力(重大自然灾害、国家和集体征占用土地等)使合同无法履行的。
2、乙方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甲方有权终止合同,收回流转的土地:①不按合同规定用途使用土地的;②荒芜土地的,不按约定破坏
土地上的附着物的,破坏水利等基础设施的;③不按时交纳土地流转费的。
3、甲方非法干预乙方生产经营,或以其他形式使用或占用流转给乙方土地的,乙方有权终止合同。
九、违约责任
1、甲方非法干预乙方生产经营,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给乙方造成损失的,由甲方赔偿乙方全部损失。
2、乙方违背合同条款给甲方造成损失的,由乙方赔偿甲方全部损失。
十、合同纠纷处理
如双方发生合同纠纷,在双方协商不成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政策执行,由甲方所在地乡镇土地承包管理部门或农业局土地承包管理部门进行调解或仲裁;也可以直接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十一、其他约定
1、在合同期内国家有关惠农政策(如各种补贴),由 乙方享有。
2、在合同期内经甲方同意后乙方可以将土地转让给第三方经营。
3、在合同期满后,若甲方需继续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同等条件下乙方可优先受让。
4、本合同未尽事宜,由双方共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形成书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5、流转土地周围所属草场及林木由乙方负责管理,甲方不得干涉。
6、本合同一式四份,经双方签章后生效。甲方、乙方、甲方所在南坝村、甲方所在银达镇土地承包管理部门(鉴证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附件:
1、甲方身份证复印件;
2、乙方身份证复印件。
甲方:(签章)
乙方:(签章)
鉴证方:(签章)
鉴证经办人:(签章)
农村土地流转合同协议书 篇6
二〇xx年一月一日
土地流转合同填写说明
1、本合同文本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和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制定的合同示范文本。
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双方当事人的民事法律行为,专业性强、法律规范多,流转时,当事人可向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或者法律专家咨询。
3、流转土地必须符合《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流转面积可采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记载面积,也可采用实际测量面积,但须由双方当事人协商。
4、合同条款为提示性条款,仅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双方当事人参照采用。签订合同前,各方当事人应当仔细阅读本合同内容,对合同条款及专业用语理解不一致的,应向本合同的印制部门或者法律专家咨询。
5、为体现合同双方的自愿原则,双方当事人可以对合同文本条款的内容进行增补或删减。本合同文本中相关条款后有空白行的仅供双方当事人有约定时使用。合同签订生效后,未被修改的印刷文字视为双方同意内容。
6、合同文本中涉及到的选择、填写内容以手写项为准。 7、术语解释。
转让,指承包方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的,经发包方同意,将全部或者部分土地承包经营权让渡给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该农户应当与发包方确立新的承包关系,原承包方与发包方在该土地上的承包关系终止。
互换,指承包方之间为方便耕种或者各自需要,对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交换。互换双方应当办理承包合同的变更、解除,并与发包方重新签订合同。
转包,指承包方在一定期限内将部分或者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转给本集体经济组织内其他农户经营,原与发包方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继续有效。
出租,指承包方在一定期限内将部分或者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租赁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经营,原与发包方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继续有效。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分析 篇7
1.1 宏观的经济政策环境为土地流转创造了条件
我国的土地制度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是以家庭为单位的,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家庭中的很多劳动力被解放出来, 成为打工者的一员, 这样也造就了我国土地的流转问题的产生。由于近年来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 世界经济与我国彻底接了轨。这样我国的农业面临着世界的竞争, 传统的土地粗放经营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土地流转问题产生有其必要性。[1]
1.2 各方主体参与土地流转的利益动机
农民流转土地。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 从事非农业的边际收益大于从事农业的收益, 这样农民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就会将土地流转出去。有着稳定收入的非农业人口, 为了获取额外的经济收益, 就会将资金投入到土地上, 从而进行规模化的农业经营, 这样就使得农民将自己手中的土地流转出去。
政府促进土地的流转。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城市周边的土地被不断的征调, 进行城市的建设, 这样部分农民的土地就被强制性的流转出去。政府为了追求经济的最大化, 不断对本城市进行招商引资建设工厂, 这样一部分农民的土地就被厂子所用, 这样政府为了在市场经济中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促进了农民对于土地的流转。工商业主往往在土地上投资更加有效益的项目, 因此也会付给农民一定的租金, 这样就为农民土地的流转提供了拉力。
2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问题
2.1 行政干预过度, 侵害农民的利益
在我国的很多地方, 由于地方官员搞形象化工程, 往往不顾及地方的实际经济情况, 盲目进行征地, 进行规模化经营, 这样就导致了很多的后遗症。还有的地方, 由于城市化的建设, 许多农民土地的流转在没有得到农民的同意之后, 村中的主要决策者就将农民的土地流转给工商企业和经营大户, 严重侵害了农民的利益。甚至有些地方的农村决策者将土地的流转作为增加乡、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和干部福利的手段, 肆意流转村中集体的土地这样就严重侵害了农民的利益[2]。
2.2 土地流转市场不健全
农村的经济发展一直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得短板, 因此农村的市场经济也不健全, 这样就容易导致土地流转的问题。
由于农民缺乏必要的土地流转知识, 一些工商业主以及村中决策者就利用农民的这一缺点, 在没有任何合同之下就将农民的土地流转出去。这样农民就在土地流转中处于弱势地位, 农民的利益被工商业主和村中的主要决策者肆意的侵占。土地流转服务工作跟不上, 容易导致土地流转中的问题产生。村中集体组织的决策者为了一些个人的私利, 在农民的土地流转中, 为农民的土地流转的权利与义务并没有向农民解释清楚, 从而使得土地流转中, 村集体这个中介做得不到位, 从而为农村的土地流转留下了许多的后遗症。由于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制并不健全, 导致了对于流转的土地缺乏监管, 从而导致流转之后的土地的用途改变了, 这样也严重地侵害了农民的利益。
3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主要解决措施
3.1 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党的农村土地政策, 保障农民的土地利益
促进我国农村承包土地的永包制的推行。在承包期限内不论是农民是否从事农业生产, 除非农民自主放弃土地的使用权, 那么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够采用任何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这样就可以保障农民的土地流转的利益, 避免了行政对于农民流转土地的过度干预。
3.2 完善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
法律具有强制性的特点, 因此健全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 农民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在土地流转中的权益, 这样就避免了, 在土地流转中由于法律不健全导致农民的利益受到侵害的现象。
3.2.1 建立完善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在土地流转中要规范土地流转的流程, 从而明确好受让方在土地流转之后的权力以及义务, 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农民的缺陷, 维护农民的利益。政府也要对于土地流转后, 受让方对于流转土地的用途加强监管, 从而保证农民的利益[3]。
3.2.2 为土地的流转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农村土地流转之前, 政府就应该对于农民的经济收入做好规划, 让农民不至于没了土地就不能生存, 要建设好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还应该建立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 为农民的稳定生活提供有力的支持, 从而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促进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 农民的土地流转成为大势所趋, 但是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 在土地流转中利益往往容易被侵犯。因此, 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产生的原因, 以及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问题, 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探析 篇8
一、即墨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实践
即墨市农业服务大厅是2014年10月8日设立的,共有开放产权交易、确权颁证、农药备案、质量安全查询、政策咨询等五大窗口,可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和抵押贷款登记、农药登记备案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查询等业务。通过市农业服务大厅的产权交易窗口进行土地流转,不但程序规范,能最大限度保证双方利益,取得土地经营权的经营主体还可以到银行办理抵押贷款,解决资金难的问题,可谓一举多得。
村民要办理土地流转业务,首先,土地转让方向当地农村产权交易代办处提交申请。审核合格后,报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复审。复审通过后,转让方与中心签署协议。村民可自己寻找土地承包方,也可以交由农交中心,依据转让方提交的材料制作挂牌信息,在农交网站发布信息,接受意向受让方咨询洽谈。以前农民大多私下进行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利益也得不到保证。有了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的鉴证,手续齐全,村民也放心。
即墨市农村土地流转的成功实践,为解决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借鉴。
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一)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结构极不合理。国外的农业是大力培养职业农民,农民群体中很大一部分是大学生。而国内农业大军基本是由老人、妇女组成,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劳力不屑于从事农业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的发展。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从事其他产业并获得高于农业生产的收入。越来越多的农户把农业当副业,有的不再精耕细作,甚至出现撂荒现象。与此同时,分散、细碎的土地经营规模,严重制约着现代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谁来种地”和“怎样种地”的问题日益突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提升农业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土地流转势在必行,今后土地应向三个方面转变,即向种田大户、种田能手转移;向大的有技术资金优势的工商资本转移;向专业合作社转移。政府在农业发展上要放宽手脚,积极为其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
(二)农村土地流转是大势所趋。通过土地流转,农村土地经营权向有能力、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集中,带动大量社会资本流向农业、反哺农业,可解决农业投入不足的问题,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形成土地利用的良性循环。土地流转还让一些地方闲置多年的耕地、荒地流入各种经营主体,得到充分开发和有效使用,土地资源利用率大幅提高。可用于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带和产业区,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土地流转经营主体,大多实行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经营,可解决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中出现的农产品质量监管点多面广难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难保证等弊端,降低质量控制管理成本。龙头企业通过流转土地,可以稳定原料供应,保障原料质量和产品质量。现实中,流转出土地的农户多数缺劳力、缺技术,且大部分种植粮棉作物,土地产出率低。土地流转后,这些土地主要用于蔬菜、食用菌、中药材、水果等种植,产值大幅度增加。而转移后的劳动力,一方面有稳固可靠的流转收入,一方面可以外出务工或从事第二、三产业,家庭经济收入大幅度提高。实践证明:流转土地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比未流转土地的高出20%—30%。土地流转是实现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前提,解决了外出务工农民人地分离的矛盾,使一部分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和城镇。
三、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流转出现的问题
目前,很多乡镇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农民上访的现象,大多是因为补偿不满意、不合理。土地价格不能单纯以货币价格为标准,要参考种植作物的市场价。对于由此可能造成的老百姓收到的补贴不一样的情况,这需要强化农民的市场契约意识,让他们懂得土地流转是一种经营,也存在风险。但强制性的流转是绝对不行的,政府可以引导农民把土地集中起来,然后把流转产生的收益价格分给农民,解决他们的生活养老问题。不管有没有土地接收方,流转的前提都是要先支付补贴给农民,然后再转让。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本质上是农户土地权利和利益的大调整。涉及权利关系广泛复杂,遇到困难和问题较多,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土地流转主体混乱。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承包方,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也就是说农户有权依法自主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流转和流转方式。但在实践中,不仅农户可以自主决定流转,村民小组、村民委员会,甚至乡(镇)政府、县(区)政府也可决定流转,有的县乡政府不经农户授权就与外商订立土地流转协议,然后由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通知农户。这种“强制流转”或“被流转”,剥夺了农户的参与权、协商权、监督权。二是土地流转行为混乱。农户随意流转与基层政府强制流转并存,口头流转与书面流转共生,有偿、低偿、无偿流转同在。这不仅有违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原则,也有违法律规定。三是土地流转结果混乱。按照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基本农田不得植树、挖塘养殖。不少地方土地流转后“非农非粮化”倾向明显,改变了农业用途。这势必突破18亿亩的耕地红线。四是土地流转市场混乱,运作机制不健全。大部分县市流转服务市场体系还未建立或初始建立,缺编制、缺经费、缺制度,在信息收集发布、咨询服务、合同服务、地价评估、纠纷调处等方面功能很不健全,从整体看流转处于自发、无序、混乱状态。五是政府服务监管混乱。主要是越位、错位、不作为。
四、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的建议
(一)加强宣传,解放思想,消除认识误区。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农民对土地依赖程度高,不愿或不敢流转。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即使外出打工比种田收入高出许多,在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对农民来说,土地依然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农民不愿流转;另外,在一些地方个别调整土地的现象还存在,使农民群众容易产生一种错觉,即土地是集体的,不是农户的,土地怎么处置由集体说了算,不敢流转土地。必须认识到:在长期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利益的基础上,根据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通过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使农民手中的土地使用权得以流转,实现土地的有效利用,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更快发展,这是对农村土地承包30年不变政策的的完善与发展。这种变革,不仅不会动摇土地的稳定性,反而会有助于这一制度的长期稳定和发展。为此,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土地流转。各级各有关部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媒,,加大对农村土地流转法规政策的宣传,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土地流转的自觉性,消除农民后顾之忧,引导农民主动参与农村土地流转。
nlc202309051345
(二)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在流转形式上要机动灵活,除转包、转让、租赁、互换、入股等主要形式外,还可以通过委托流转、托管等方式进行。总的要求是“依法、自愿、有偿”,而且要确保稳定。土地流转形式的多样化,可以使广大农民充分根据自身的实际,选择最适合自身需要的方式流转土地。同时,要因地制宜,强化业务指导。土地流转既涉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又涉及农村稳定,因此,农村土地流转和集中连片要从实际出发,切忌一哄而上,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稳定推进。在组织引导农户实施大范围的土地流转时,要充分考虑现有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状况。只有在农民人均收入较高、非农产业比重较高、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比重较低的情况下,土地才能进行较大范围的流转。在实施过程中,要坚持 “自愿、有偿、依法”的原则,不搞行政命令和强迫。应认识到,小范围的土地流转并不需要很多条件。一些经营能力不强的农户,同样可以将承包土地的使用权转让给种田能手或工商业主,自己同时又作为劳动力被雇佣,从而既获得转让收入,又获得劳动力的工资收入,远高于自己承包经营的收入水平。一些不适宜开展大范围土地流转的乡村,应为农户间的私下流转创造条件、提供方便和加以指导。
(三)加强监管,规模经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夯实农村土地流转基础。通过确权登记,完善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解除农民后顾之忧,放心土地流转。土地流转是一项复杂具体且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工程,如流转土地地上附着物处理问题,实际地亩数与承包经营权证书登记的面积不统一问题,流转后社会保障问题,以及纠纷处理问题等,都需要政府加强监管。要强化监督机制,维护流转双方权益不受损失。健全土地流转备案制度,实现对土地流转的实时、动态、长效监管;加大纠纷调处力度,维护流转双方合法权益。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要加速规模化经营,将农村土地流转、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服务业务纳入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管理,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对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指导和管理职能,提供信息、政策咨询、规范土地流转合同、土地承包合同鉴证等免费服务,引导和规范发展农村土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要培育规模经营主体,拉动农村土地流转。积极培植农业主导产业,推动农业经济向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形成有利于土地流转的产业布局;加大农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用大项目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土地规模化经营,为土地流转创造条件;鼓励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通过租赁土地投资兴办农业示范基地和种养加项目,鼓励工商企业投资效益农业,参与土地流转和农业基地开发建设。
(四)多方配合,大力支持。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的目的归根结底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这就需要植保站、植检站、农技站、种子站、果树站、农经站等农业部门,尤其是金融等非农业部门多方配合,大力支持。
(作者单位:山东省即墨市王村镇农业服务中心)
责任编辑:欣闻
【农村土地流转发包合同】推荐阅读:
农村流转土地合同违约07-23
农村集体土地流转06-22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08-13
农村土地流转信托10-12
农村土地流转方案09-14
对农村土地流转制度07-01
对农村土地流转问题07-23
农村土地流转形式分析08-22
农村土地流转农业保险09-04
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