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审计机关

2024-10-19

地方审计机关(通用8篇)

地方审计机关 篇1

一、《审计法》对审计管辖范围的有关规定及释义。

新《审计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审计机关根据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或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关系,确定审计管辖范围。审计机关之间对审计管辖范围有争议的,由其共同的上级审计机关确定。上级审计机关可以将其审计管辖范围内的本法第十八条第二款至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审

计事项,授权下级审计机关进行审计;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审计管辖范围内的重大审计事项,可以直接进行审计,但是应当防止不必要的重复审计”。

从这条可以看出,新《审计法》确定了审计管辖范围的三项基本原则,同1994年人大通过的《审计法》没什么区别。即财政、财务隶属关系原则;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关系原则和指定管辖原则。

1、财政、财务隶属关系原则。按照我国的财政管理体制,国家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共设立中央、省、市、县(县级市)、镇(乡)五级预算。地方各级总预算由本级预算和汇总的下一级总预算组成。这种预算组成关系即预算关系,预算关系决定了决算关系。预算关系、决算关系统称为财政隶属关系。按照这种关系,各部门、各单位的财政收支隶属哪一级政府财政,则由哪一级审计机关管辖。如中央各部门的财政收支隶属于中央财政,是审计署的审计管辖范围。省级各部门的财政收支隶属于省级政府财政,是省级审计机关的审计管辖范围。这里应当明确的是,按照财政隶属关系原则,审计署的审计管辖范围除中央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外,还包括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地方各级审计机关的审计管辖范围除本级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外,还包括下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在财政隶属关系下,一级预算单位(包括本级预算各部门和直属单位)设有若干级核算单位,即二级、三级预算单位,它们与一级预算单位之间存在着财务上的报帐核批关系或会计核算上的汇总与被汇总关系,这就是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按照这种关系,对二级、三级预算单位的财务收支审计由对一级预算单位有管辖权的审计机关管辖。如各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与该银行的总行之间存在着财务隶属关系,其财务收支审计应由审计署管辖,地方审计机关可根据审计署的授权进行审计。(中国人民银行除外,按照新《审计法》的规定审计署对中央银行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中央有关部门直接管理的总公司与该部门存在着财务隶属关系,其财务收支审计也属于审计署的审计管辖范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省以下一条边管理,其财务收支审计应由省审计厅管辖。

2、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关系原则。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要求政府部门转变职能,不直接管理企业。无主管部门的国有企业、有国有资产的非国有企业逐渐增多,这些企业与政府及其部门不存在财政、财务上的隶属关系,难以用财政、财务隶属关系原则确定其审计管辖范围。但这些企业的国有资产应当接受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这便形成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关系。按照这种关系,某单位的国有资产受哪一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其财务收支审计就属于对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有审计管辖权的审计机关管辖。这里应当明确的是,国有资产管理关系原则一般是在不能或难以按财政、财务隶属关系原则确立审计管辖范围的情况下使用的原则,如果能按照财政、财务隶属关系原则确立审计管辖范围,则应首先使用财政、财务隶属关系原则确立审计管辖权的归属。

3、指定管辖原则。是指两个以上审计机关对审计管辖范围发生争议时,由其共同的上级审计机关确定由哪一个审计机关管辖的原则。导致审计机关之间对审计管辖范围发生争议的原因很多,如审计管辖范围划分不清,使用双重或多重划分标准,审计机关主观上相互推诿或争夺管辖权等。在此情况下,有争议的审计机关难以自行解决,震要报请其共同的上级审计机关指定管辖。如一个市所辖的两个县级审计机关发生争议时,应当报请市审计机关指定管辖;如果两个分属不同省的县级审计机关发生审计管辖争议,则应由审计署指定管辖。指定管辖的审计机关可以为有争议的审计机关,也可以指定第三者的审计机关管辖。

二、现行审计体制下,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受到了审计管辖范围的束缚,造成某些审计项目不能完全审计(如地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地方审计机关对中央一条边管理的“权力”部门的违法乱纪行为无能为力,严重影响了审计机关的执法监督。

(一)地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涉及到税务部门的审计,由于受审计法第十七条“审计署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对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的规定,地方审计机关只能对地税部门进行审计,而对国税部门由于受审计管辖范围的束缚不能进行审计。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后,将税种统一划分成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有的税种是100%归中央的,比如国税征的消费税;有的税种是100%归地方的比如

地税征的契税等。有的是中央和地方共享的,比如增值税是中央75%、地方是25%(其中省市12.5%,县12.5%)。建立起中央和地方两套税收管理体制,税务部门从省以下分成了国税部门和地税部门,国税部门主要负责征收中央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属于审计署的审计监督对象;地税部门主要从事地方税种的征收,属于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对象。但有一

点需要注意的是:1994年中央与地方的共享税种只有3个,即增值税、资源税率和证券交易税,占税种总数的10%,而目前共享税种数量则扩大到12个,占税种总数的31%;共享税收占全国税收的比重也由1994年的55%增至2003年的70%左右,净增约15个百分点。如以我市为例,2005年全年财政收入58632万元,而国税部门完成26206万元,占44.69%。

上述情况表明,由于受审计管辖范围的限制,地方审计机关不能对国税部门进行审计,地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不是很完整的,特别是国税部门征收的中央和地方共享税种涉及到地方财政收入的税收,财政部门只能根据国税部门提供的税收报表汇总,对这一块的监督几乎成了“真空”,不能真实反映地方财政收入。而审计署及驻各地方特派办由于审计任务重,人员少,对县市国税部门的审计几乎很少。如以我省为例,一个省会城市,12地级市、1自治州、38市辖区、24县级市、37县、2自治县、1林区累计116个国税部门,审计署驻武汉特派办由于受审计力量的限制无法全面审计,特别是对县市国税部门的审计监督几乎成了空白。我市自从1994年税务体制改革后国税部门还未接受过审计署驻各地方特派办的审计,一方面中央审计机关无瑕顾及,地方审计机关又不能审计,形成了审计资源的极大浪费。而国税部门由于无人监督,违法乱纪的现象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税务部门的形象。

(二)在对中央一条边管理的“权力”部门违法乱纪审计查处方面,地方审计机关也无能为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在对某企业进行审计时,发现中央一条边管理的“权力”部门在该企业拉赞助、乱摊派、报销费用、“白条”收费甚至是“白条”收税等,而所使用的收据也不是财政部门、税务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所报销的发票内容五花八门,有的是从不法之徒手中购买的假发票,如果顺藤摸瓜,有可能挖出帐外帐、“小金库”甚至会揪出几个腐败分子出来。但这些一条边管理的“权力”部门超出了当地审计机关的管辖范围,地方审计机关对此无可奈何,只能听之任之。内蒙古自治区审计厅曾就此问题请示过审计署,审计署办公厅以《关于批复审计发现管辖范围以外单位违规问题如何处理的通知》(审办发[1998]144号)答复如下:根据《审计法》第二十八条第三款关于“上级审计机关可以将其审计管辖范围的本法第十八条款至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审计事项,授权下级审计机关进行审计”的规定,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在各自的管辖范围内进行审计过程中,如果发现审计管辖以外单位与该审计事项有关的问题需要处理的处罚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上级审计机关申请授权审计,上级审计机关可以授权下级审计机关进行审计,也可以直接进行审计,或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权宜处理。

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的问题:

1、目前没有对申请授权审计的程序、手续、范围、处理处罚作出明确的规定,无相对应的具体处理细则,缺乏实际操作性。

2、在请示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时间而且贻误战机,既然发现了违法乱纪的问题又不能及时处理,时间长了,就可能不了之。容忍了这种不法行为的进一步漫延,加重了企业负担,助长了一条边管理的“权力”部门违法乱纪,增加了审计查处难度。

三、建议。

(一)对地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不是很完整特别是国税部门征收的中央和地方共享税涉及到地方财政收入的问题,县市审计机关应当向省审计厅申请协调,由省审计厅向审计署及审计署驻各地方特派办申请授权,将国税部门征收的中央和地方共享税涉及到地方财政收入的税收纳入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范围,对国税部门征收的中央税则仍由审计署及审计署驻各地方特派办。这样 在不违反《审计法》的前提下,既整合了审计资源,又加强了审计监督。

(二)在对中央一条边管理的“权力”部门违法乱纪审计方面,审计署及相关法制部门要尽快出台关于此类情况的明确规定,制定超出审计管辖范围以外单位违规问题具体处理细则,建立地方审计机关之间、以及地方审计机关与中央审计机关之间的案件移送制度(如超出地方审计机关管辖范围的“权力”部门的处理);必要时同区域的审计机关之间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案件碰头会,互相通报有关的审计案件线索。

2、在相关规定未出台之前,审计机关应当打破审计项目计划、审计程序及审计管辖范围的限制,充分发挥《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的职责,立即将此类情况作为审计线索转入财经法纪审计(专案审计),对那些在企业进行乱摊派、拉赞助、报销费用、“白条”收费及“白条”收税的单位和个人予以严惩,情节严重的移送纪检机关处理,做到审计一项,震动一方,真正体现“全面审计、突出重点”。

地方审计机关 篇2

1 加强企业审计的必要性

虽然企业审计随着地方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 审计对象发生了重要变化, 国有企业的总体数量大幅度减少, 但是这不能成为弱化企业审计的理由。目前企业审计必须强化, 理由有三个方面:

首先, 是依法履职的需要。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审计监督是《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的职责, 是审计机关审计内容的组成部分。

其次, 是防控风险的需要。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是各级党政机关和国企经营者的共同责任。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的经营发生了重大变化, 已不是原来单纯的生产经营, 而是涉足如资本、金融、房地产、风险投资等多行业、多领域, 对国有资本投资的安全性监督尤为重要, 这也对审计机关加强企业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最后, 是社会关注的需要。一些国有企业肩负着政府的职能, 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 这些企业使用了大量的财政资金, 承担了大量的社会公共项目, 社会影响很大, 自然应该是审计机关关注的重点。

2 企业审计题材的选择

一方面是, 法律授权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另一方面, 可以通过专题审计调查等方式, 拓展至其他所有制类型的企业。

2.1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审计

2.1.1 确定审计对象

对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进行国有产权登记的企业进行梳理, 哪些可以确定为审计对象, 哪些不是, 在此基础上将企业进行归类, 作为每年安排企业审计计划的依据。

2.1.2 明确审计重点

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开展审计, 首要的是体现在对企业资产负债真实合法效益审计上。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 还应有区别地明确差异化的审计重点。个人把企业类型分为三类:

1) 经营型企业, 是指直接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和企业集团。对国有经营型企业, 要着重关注两方面内容:一是, 企业的收益分配。目前, 国有企业收益的分配、收缴没有完善的制度体系, 企业的利润分配比较随意, 很少有分红, 收益的收缴也是采用协商的办法, 很难体现国有资本的投资收益。通过审计, 使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也体现了国有企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份额。二是, 企业的发展愿景。要关注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 提升后续发展的能力, 这是国有资本是否有可持续收益的关键。

2) 管理型企业, 是指不直接从事生产经营, 只以持股运作方式从事国有资产营运和管理的企业。对这类企业, 要着重关注两方面内容:一是, 投资方向的准确性, 即投资方向是否符合国家、地方鼓励与扶持的产业定位, 是否列入政府布置的重点工程建设任务。二是, 投资资金的安全性, 即要以国有资产的安全与保值为前提, 特别是对带有风险性的投资企业, 要着重关注其内部风险控制是否有效运行。

3) 服务型企业, 是指肩负政府职能, 为社会提供公共性和惠民性服务的企业。对这类企业, 要着重关注两方面内容:一是, 成本费用的核算与控制, 是否厉行节约提高效能;二是,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以及内部管理的高效性。

2.2 专题审计调查

2.2.1 围绕财政专项资金

根据审计法释义, 经政府委托, 对各类企业中与财政资金有关的经济活动, 国家审计都有权进行调查和监督。围绕财政专项资金, 主要是延伸调查被扶持企业的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扶持项目的完成情况以及效果情况。

2.2.2 关注政策的落实、实施效果情况

国家在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 制定了很多的经济政策, 如去年试点的营改增。可以围绕这些政策的实施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进行调研。

2.2.3 关注职工权益

延伸调查企业应该为职工承担的如社会养老保险等各类社会保障费用的交纳情况, 是否全面、按时、足额交纳, 以及在这方面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督促企业切实保障职工合法利益, 减少社会矛盾纠纷, 维护社会稳定。

3 目前企业审计的难点

3.1 企业审计盲区比较突出

一方面, 对于地方审计机关而言, 金融、电信、电力、烟草等很多大型国企是国家或省属单位, 受审计管理体制的限制, 往往处于上面来不及审、下面不能审的局面,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监督盲区, 降低了国家审计的威慑力。另一方面, 民营企业的会计信息真实性不容乐观, 生存因素导致中介机构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受到限制, 一旦民企会计信息失真严重, 必将影响地方政府的正确决策。

3.2 企业审计对象严重萎缩

以江苏苏南某地级市为例, 随着提升经济效率为目标的国退民进改制工作的推进, 市级审计机关监督的企业对象, 包括国有工商企业、供销社系统企业和国有控股三资企业在内,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300多家, 下降到了目前不足50家, 下降比例在80%以上。

3.3 企业审计力量大幅削弱

一方面, 随着审计工作重点逐步由企业审计向财政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等方面转移, 地方审计机关企业审计的力量已今非昔比。另一方面, 由于业务量的大幅减少导致平时缺少练兵, 加上知识结构更新较慢, 审计人员在企业审计方面的业务能力有待提升。

4 做好企业审计的建议

一是, 巩固审计对象。要加强与国资、财政等相关部门联系, 建立信息定向沟通交流机制, 及时掌握国有产权登记的动态变化情况。建立企业审计资料数据库, 记录历年来企业被审计有关情况, 并对基础资料数据实施动态调整。围绕各类财政专项扶持资金, 积极策划审计选题, 延伸调查其他所有制类型企业的财政扶持资金使用、项目完成和建设成效情况开展绩效审计或调查。

二是, 把握政策方向。围绕政策的调整, 结合地方实际及时调整审计选题方向, 是更好发挥审计服务中心、服务大局职能的有效途径。审计机关应时刻掌握国家政策的方向性变化, 特别是财税方面的政策变化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围绕地方经济转型目标, 跟踪政策调整思路, 精心选择调查内容, 主动开展专项调研, 提出对策建议, 为地方政府进行经济社会决策当好参谋助手。

三是, 探索改革思路。审计工作不是被动的, 应该积极地适应宏观改革思路。审计机关没有管理职能, 和其他单位没有利益关系, 这是审计机关独立性的基础。通过企业审计, 不仅能够实现对企业的监督, 同时也强化了对企业管理部门的再监督。为此, 审计机关应大胆探索, 不断丰富工作内涵, 通过审计掌握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 掌握规律, 提出建议。对地方审计机关而言, 当前应积极探索下放审计权限, 对省部属企业要主动申请授权审计或将“一条鞭”企业审计项目长期化、制度化。

四是, 强化业务培训。要落实审计人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和职业道德教育, 提高审计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加强审计人员专业技能培训, 针对新形势下审计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积极组织审计人员参加的各类业务培训班和研讨交流活动, 通过重点专业培训, 加强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中急需的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 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注重在实战中锻炼审计人员, 以审代训加强对年轻同志的锻炼。要实行绩效工资考核, 充分发挥正向激励机制的作用, 有效提高审计人员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金华.审计理论研究[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5.

地方审计机关 篇3

一、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的现状

2003年12月,审计署发布我国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面向所有民众的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审计署关于防治非典型肺炎专项资金和社会捐赠款物审计结果的公告》(总第1号),这拉开了我国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大门。此后,地方审计机关也开始相继开始公告审计结果。

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驱动下,为了落实审计署、地方人大等部门对审计结果公告工作的要求,地方审计机关相继扩大审计结果公告事项的范围。如2011年11月,北京市审计局向社会公告了31家市级部门和单位2010年度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结果;2011年11月,上海市审计局向社会公告了19个部门和单位2010年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结果。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不仅提高了审计工作的透明度,满足了公众知情权,提高了审计监督效能,也标志着审计监督工作在推动民主法制建设、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同时也不难看到,审计结果公告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限制了审计机关独立性的发挥,影响了公告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二、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中存在的问题

1.审计结果公告受现行审计机关领导体制的限制。我国现行的审计体制是行政型模式,审计署是国家最高审计机关,对国务院负责并报告工作。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在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双重领导下,组织领导本行政区的审计工作。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在行政上则隶属于地方政府。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同时隶属于政府部门,具有浓厚的内部监督色彩,对审计机关独立性的发挥有一定的负面作用。

2.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依托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善。《审计法》和《实施条例》对审计结果公告作了原则性的界定,仅为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出台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审计署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在立法层次上属于部门规章,其法律级次和效力明显低于法律和行政法规,且部门规章内容变动频繁,执行的随意性较大,缺乏法律应具有的约束力。如审计署在2001年发布第3号令《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但在这个准则体系中,缺乏审计结果公开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制裁措施、监督与救济等条文。

3.审计结果公告的权威性不够,整改情况尚未得到有效跟踪。近年来,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部门公布的部门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来看,违规转移、套取资金、自行设立项目违规收费、未按规定公开招标等问题屡查屡犯。从中不难看到,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情况远远未达到人们的预期,审计结果公告的权威性受到考验,公众对审计机关的信任度也大打折扣,这种公告制度恐怕将流于形式。

三、对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工作的几点建议

1.建立并逐步完善地方审计公告法规和程序。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将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结合起来,是审计机关依法履行审计职责,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的一项重要措施。在现行体制下,地方审计机关受地方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双重领导,因此,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制定并初步完善地方审计结果公告的法规,使审计机关承担的责任不断明确化、具体化,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同时,审计结果公告的审批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分清责任归属,合理确定“由谁审批”的问题。当前,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开通常要上报地方政府得到批准后才能进行公告。审计机关的审计结果主要分成两大类,即对政府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结果和对政府需要管理的其他经济事项的审计结果。按照受托责任理论,对于这两类审计事项,审计结果公告也应该由不同部门进行审批。其一,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可以说是社会公众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委托审计机关监督政府的一种行为。社会公众是最终的委托人,审计结果相关信息的委托者是社会公众,因此,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结果公告,应该经过人民代表大会的审批。其二,对政府需要管理的其他经济事项的审计,则是政府委托审计机关对内部各部门的一种监督,政府是委托人,因此这类事项的审计结果公告应该经过政府审批。但目前的情况是,无论是预算执行审计,还是其他经济事项的审计,都需要报经当地政府同意后,才能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告。

2.建立整改落实和审计问责机制,突出审计公告效果。审计结果公告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把审计结果予以公布,最终目的是为了督促被审计单位纠正审计发现的问题,并落实审计建议,追究责任人的相关责任。但是目前我国审计公告所发布的审计决定还不能全面如期执行,既影响了审计成果的真实性和统计口径的一致性,也影响了审计执法力度,损害了审计机关的形象。

审计决定执行难,既有审计机关监督检查不力的主观原因,也有被审计单位故意的客观原因。主观原因主要是审计机关对审计发现问题及建议的整改落实情况和责任追究情况并没有跟踪追查,并且没有形成对追查结果必须予以公布的制度。因此建议建立审计公告整改落实情况和责任追究情况的监督检查机制。对于全面整改落实审计建议的,要详细向社会公众公布其整改落实情况;对于没有整改落实的,要在公告上予以披露,以督促被审计单位积极整改落实审计建议,直到被审计单位全面纠正审计发现问题、责任人相关责任得以追究为止。

3.明确、扩大地方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在相关审计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哪些内容必须公告以及怎样公告、哪些属于不宜公告的内容,使审计机关真正做到是依法,而不是依政府意志公布审计结果,不是无谓地将审计机关人员的宝贵精力浪费在处理与有关方面特别是政府部门的关系和矛盾上,也不要无谓地给审计机关和人员增加正常工作职能之外的负担和风险。只有明确了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才能有重点地反映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总体情况,才能做到同类问题审计定性和处理处罚达到基本统一。

虽然我国相关法规对审计结果公告内容做了一些规定,但规定范围过于狭窄,没有包括所有应当公告的内容。这也是地方审计机关在进行审计公告时,所表现出的突出问题,审计报告中反映的问题在进行对外公告时大量被删减的问题非常突出。建议逐步扩大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使之包括《审计法》所规定的审计范围内所有审计事项的审计结果,保障人民群众享有知情权。审计机关按照审计程序公告审计事项时,既可以公告正面典型,也可以公告反面典型。只有这样,才能在警诫、威慑违规单位的同时,激励模范遵守国家财经法规的单位。

作者单位:北京市审计局人事教育处

审计机关审计报告编审准则 篇4

第一条 为了规范审计机关审计事项评价行为,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本准则所称审计事项评价,是指审计机关按照确定的审计目标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分析判断,并发表审计意见的行为。

第三条 审计机关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相关规定,对审计事项进行评价。

第四条 审计事项评价应当由实施审计的审计机关独立作出。审计机关评价审计事项时,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保持谨慎的态度。

第五条 审计机关应当根据审计方案规定的审计目标确定审计事项评价的范围,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评价。

第六条 真实性评价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遵守相关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情况,以及相关会计信息与实际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状况和业务经营活动成果相符合的程度作出的评价。

第七条 合法性评价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所作出的评价。

第八条 效益性评价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率和效果的评价。经济是指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是否做到了节约;效率是指经济活动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率关系;效果是指经济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第九条 审计机关对下列事项不作评价:

(一)超越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

(二)证据不足、评价依据或标准不明确的事项;

(三)审计过程中未涉及的事项。

第十条 审计组应当在审计报告中提出审计评价的初步意见,审计机关审定审计报告,对被审计单位提出评价意见。

第十一条 作出审计评价时,应当首先对所审查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总体情况进行说明,并评价被审计单位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第十二条 对真实性的评价,应当区分以下情况分别作出:

(一)如果审计中没有发现并通过专业判断认为被审计单位不存在重要的不真实的事项,可以认为其真实地反映了其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情况。

(二)如果审计发现有个别重要的(超过重要性水平的)不真实事项,但不影响总体上反映其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情况,可以认为其基本真实地反映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情况,同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

(三)如果审计发现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严重不实,总体上不能合理地反映其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情况,可以认为其不能真实地反映其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情况,同时要说明原因。

第十三条 对合法性的评价,应当根据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以及违规的严重程度作出评价。对合法性的评价,应当区别以下情况分别作出:

(一)如果审计中未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重要的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可以认为其较好地遵守了有关财经法规。

(二)如果审计中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个别重要的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可以认为其除该事项外,基本遵守了有关财经法规。

(三)如果审计中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严重的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行为,可以认为其未能遵守有关财经法规。

第十四条 对效益性的评价,审计机关应当首先就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所产生效益的实际情况作出说明,同时应当揭示与有关评价标准进行对照的结果。

评价效益性时,评价标准可以使用预算或计划指标、历史指标、同行业先进指标等。评价时应当对有关评价标准的选择依据和具体内容作出说明。

第十五条 本准则由审计署负责解释。

基层审计机关推进绩效审计的思考 篇5

从目前基层审计机关的现状来看,开展绩效审计还存在以下制约因素。突出表现在“三个不

够”。一是审计力量人手不够足。基层审计机关,人员编制大多只有二十个左右,而真正在审计一线的审计业务人员只有十几个。当前审计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审计工作面广量大,审计工作任务多,压力大。目前任务重、人手少是基层审计机关共同面对的尖锐矛盾。虽然通过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等现代化审计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矛盾,但这一矛盾仍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始终困扰着基层审计机关。要开展比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更为复杂的绩效审计,必将使这一矛盾更加突出。二是审计人员素质能力不够强。现有审计人员结构上是财务人员多,知识结构单一,绝大多数审计人员是会计、审计等经济类专业毕业,而熟悉经济,法律、管理和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等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少。在现有审计人员中工作经历比较单一的人员多,而具有经过多个经济管理部门工作阅历的人员少。现有审计人才结构、知识结构的矛盾也是开展绩效审计的又一大制约因素。三是审计评价的指标标准不够明。绩效审计涉及被审计单位管理的全过程,而当前基层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既无可遵循的相关准则,也无可参照的专业方法,缺少绩效审计所需的各类非财务指标。要制定适用的、便于操作的绩效评价指标标准,需要各级审计机关进行长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探索。

针对存在的上述制约因素,基层审计机关除了应该通过合理调配审计人员、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强化审计人员培训、强化考核激励等方法,为开展绩效审计积极创造条件外,还要探索创新,积极推进绩效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要区分阶段。推进绩效审计不能急于求成,要分阶段稳步推进。现阶段无论从外部环境,还是审计人员素质来看,难以全面的开展效益审计。基层审计机关要推进绩效审计,不能搞一刀切,必须遵循序渐进的原则,以阶段性目标的实现来推进绩效审计的深入开展。现阶段要围绕财政支出领域进行探索,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即政府行政成本审计、固定资产投资领域效益审计、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审计。

二要选好项目。认真选择合适的项目是开展绩效审计的首要环节,所选审计项目审计机关自身一定要有能力胜任。根据现阶段的特点,推进绩效审计,一方面要在结合上下功夫,将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将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另一方面要开展“独立型”的绩效审计,注意选择资金量大、社会公众关注度高、评价标准比较明确的项目作为开展绩效审计的突破口。项目一定要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紧密相关,审计后的成果可以及时利用。

三要编好方案。要根据确定的审计对象,在充分调查评估的基础上,精心编制审计方案。独立型绩效审计方案主要包括具体绩效评价目标、评价重点内容、评价标准依据及具体取得方式。结合型绩效审计方案除了传统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审计外,应就选定绩效评价的方面作出细化规定,包括评价重点内容、评价标准依据、取得方式等,都应在审计方案中得到具体体现。

地方审计机关 篇6

一、丰富审计文化内涵,是创建和谐审计机关的坚实基础

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审计机关要“加强审计文化研究,弘扬审计精神,树立文明形象,增强审计事业的发展动力”。加强对审计文化建设的研究,赋予审计文化丰富的内涵,是创建和谐审计机关的坚实基础。

所谓“文化”,广义来说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讲,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等。从狭义出发,“审计文化”是指审计机关在长期审计监督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自己特色的审计工作理念、行业工作作风以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等,它体现着审计机关和审计工作者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及行为准则,最终形成具有特色的机关审计文化品牌。可以说,审计文化是审计整体素质的一种内部表现和外在反映,能够从精神层面调动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创建和谐的审计机关环境,那么,到底审计文化揭示出哪些内涵呢?

1.以人为本是审计文化建设的出发点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指导各项工作的基本原则,建设审计文化也不例外。人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和根本保证,广大审计人员是审计文化的构建者、实施者,审计文化建设成功的关键是要充分调动审计人员参与审计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发挥积极性才会有主动性,进而产生创造性。由此,以人为本应该成为审计文化建设的出发点。

2.为政以德是审计文化建设的总要求

《论语》讲:“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句话告诉我们,为政之根本,应多做老百姓满意的事,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戴。审计机关干部更应该有“为民执政”“依法求实”的理念,审计文化应该准确体现我们的执政理念,那么“为政以德”自然应该成为审计文化建设的总要求,它要求我们依法审计、实事求是、廉洁从审,这样才具备了德的标准。从另一角度讲,德要求审计人员真正为老百姓着想,让老百姓的利益诉求得到正常的实现。

3.和谐审计是审计文化建设的宗旨

和谐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已经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之一,审计要为建设和谐社会作贡献,就必须建设和谐审计,使之成为整个和谐社会系统中的一部分。审计是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并不是要求我们在审计过程中与被审计单位对立,预防、揭露、抵御才是我们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审计过程中要提倡和谐审计,最终发挥其“免疫系统”的功能。

4.开拓创新是审计文化建设的根本动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审计理论的创新使我们对审计有了新的认识,因循守旧就会固步自封,停滞不前。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会使事业有新的生机和活力。开拓创新,就要求审计人员在充分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跳出审计看审计,使审计走出查帐、纠错、处罚的简单循环,创新思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不仅从微观层面发现问题,揭露问题,而且要从宏观层面找到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5.科学管理是审计文化建设的组织保障

科学的管理模式能展示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和竞争机制,能激发工作人员的热情,通过科学的管理来转变工作作风,规范和约束审计人员的行为,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健全完善的管理体制,为审计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组织保障。

二、创新审计文化载体,是创建和谐审计机关的有效途径

审计文化建设虽然是精神层面的东西,但要求我们在具体工作中落到实处。通过多途径多渠道地开展活动,充分展示审计文化建设的丰富内涵。

(一)以审计制度文化建设为基础,实现科学管理的目标

制度文化在审计文化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保证审计工作正常运行、审计人员行为规范、审计组织职能有效履行的关键。建立涵盖广泛、相互衔接且落实到位的审计制度体系,充分代表着审计文化建设所达到的水平和高度。在审计制度当中,法规制度具有稳定性,内部管理制度视各个具体单位而定,最能代表审计文化特色,内部管理制度的制定、完善和推行是审计制度文化建设的重点。为了实现更加科学的管理,我带领班子成员到基层调研,回来又进行研讨,头脑

风暴,又经过几次征求意见,对原有的内部管理制度进行了完善和改进。充分体现了人性化和可操作性,这是科学管理的基本前提。

(二)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实现审计的两大突破

审计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建设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树立科学的核心价值观,这必将决定着审计机关每个成员的行为,是推进审计事业不断进步的不竭动力。因

此,我们目前首要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审计人员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培育健康人格和正确的审计价值理念,这是树立审计形象,推进文明审计、依法审计的基础。其次是大力推进和谐审计。和谐审计是高尚的审计职业道德和优良的审计工作作风的外在表现,是审计机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努力推动刘家义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五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创新审计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灵魂和指南,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准确认识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二是创新审计机制,建立起科学的审计管理、考核、激励、促进和保障体制机制,切实做到依法审计、依法管理,以保证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三是创新审计方式,不断探索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审计方式和方法,坚持走中国特色审计之路。四是创新审计干部队伍管理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研究构建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审计干部人事制度体系和管理模式。五是创新审计技术方法,以审计信息化建设为依托,不断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审计技术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认真 落实葛厅长讲话精神,结合自身实际,最终实现审计工作的两个突破:一是在移送大案要案上有所突破,二是在投资审计项目上有所突破。

(三)以作风建设年为抓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今年全省开展 “干部作风建设年” 活动,以 “深入实际,破解难题,优化发展环境,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主题,强化民本意识,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进一步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从审计工作的实际出发,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始终把转变工作作风作为审计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审计文化建设,教育和引导广大审计干部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正确认识和处理奉献精神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我们通过过召开研讨会、法律知识竞赛、调研、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转变审计干部工作作风。和谐审计机关建设研讨会使大家认识到团结和谐大家庭是事业成功的保障;审计理论研讨会使大家对什么是审计、什么是“免疫系统”有了新的认识,思想决定行动,理论指导实践,只有先进的理论才能更好地指导工作并推进工作的开展;审计质量研讨会上,各分管局长带头发言,各位科长各抒己见,最终达成共识,认为审计质量是审计的生命线;以“如何增强执行力”及“审计文化内涵”为主题的演讲,引导审计干部牢固树立“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理念和职业道德观。通过研讨会、知识竞赛、歌咏比赛、联欢会等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审计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民本思想,切实增强群众观念和公仆意识,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通过活动,凝聚人心,增强干部职工的凝聚力;通过科学的管理,激发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关心干部职工,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使审计机关真正成为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

三、打造审计文化品牌,是创建和谐审计机关的重要目标

审计文化建设和创建和谐审计机关相辅相承,相互促进。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和重点工程的审计监督,同时在完善机制、促进管理和提高效益层面,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为规范被审计单位财务管理提供服务。进一步强化审计人员“靠实干赢得肯定、靠实干赢得进步”的理念,引导大家在实际工作中勤奋实干、争先创优,形成“以人为本、依法求实、开拓创新、廉洁高效、管理科学、敬业奉献、和谐奋进”的审计文化品牌。这也是审计人员对事业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的升华,是审计团队向心力、凝聚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审计人员的精神支柱和前进的动力。

加强审计机关审计文化建设,促使同事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沟通和相互谅解,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打破科室界限,实施全局“一盘棋”的“动态组合”工作模式和管理模式;通过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激励人的工作理念,使审计人员充分体会到和谐大家庭的温暖,增强凝聚力,激发干部职工的创造力;通过鼓励参加学历教育及职称考试,普遍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在办公室、会议室、走廊等处悬挂审计工作职责、审计工作思路、廉政警句格言等内容的展板,使人们走进单位就能领略整洁、优雅的办公环境,品味审计文化气息;开展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如举办演讲、辩论、唱歌等娱乐比赛,既陶冶情操,又增进情感,培育了健康的机关文化氛围。

地方审计机关 篇7

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对审计工作进行了部署,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强调“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将审计工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全覆盖和拓展审计范围不但延展了审计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提升了审计工作的力度和强度,也对审计资源提出了新的、更多的需求,需要审计机关不断创新审计方式与方法,加强审计管理,挖掘资源潜力,提高审计效率,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审计需求。因此,研究如何合理整合现有的审计资源,以缓解繁重的审计任务与审计资源不足的矛盾迫在眉睫。

事实上,近些年来,审计署按照国务院的要求、部署,先后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社会保障资金、保障性住房、财政存量资金等项目,围绕着同一审计目标,在不同层级、不同区域,统一组织了全国审计机关协同开展的上下联动审计(调查)。在这类大型审计项目的审计中,通过跨部门的强有力的组织结构统筹调配审计资源,采取大兵团作战、多专业融合、多方式结合的方法,为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方式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有益经验。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则正式拉开了探寻国家审计内部资源整合和管理方式的序幕。这既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也是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内在需要。

一、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指主体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等。在进行制度设计时,明确价值取向是根本性问题;追求不同的价值取向,必然采取不同的制度设计。笔者认为,我国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应以下列目标为价值取向:

1. 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也是国家审计最基本的特征。一直以来,我国国家审计独立的重点放在审计监督权的行使上,明确了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并强调要从组织、人员、工作和经费等方面保障审计的独立性,这也是我国《宪法》以及《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所秉持的观点。目前,地方审计机关在人事、组织关系以及财务方面由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在审计查处和反映问题时,考虑到地方利益和政府意愿,可能出现查而不实、有所隐瞒等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削弱审计独立性。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反映了党中央已经认识到进一步强化上级审计机关的组织领导和业务领导对于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重要性,但这并不意味着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就完全独立于同一级政府。

《审计法》规定,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在本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审计工作,履行法律法规和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因此,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的措施和办法时,在不突破现行的地方审计机关双重管理体制下,应当深入思考审计监督权的属性、审计机关在实施省以下直管制度时与如税务、国土等其他行政机关的差异以及其他行政机关实行省以下直管中的经验等问题,从审计计划、组织实施、结果报告、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等多方面着眼创新统管人财物的方式和方法,必须避免将其简单地理解为垂直管理,而完全排斥省以下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等。在人财物等行政问题上,应该允许一定的外部参与性,合理处理好地方党委、政府等外部管理之间的关系,实现审计监督独立性与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之间的平衡。在进行机制设计时,要将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作为首要判断标准。

2. 保证审计质量。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是审计工作过程及其结果优劣程度的体现。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是提高审计监督层次和水平的重要途径。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要求是要依法使所有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都在审计监督之下,不留盲区,对每个项目审计都要有深度、有重点、有步骤、有成效,反映情况要“准”、查处问题要“深”、原因分析要“透”、措施建议要“实”。在全国审计机关9.2万工作人员中,审计署机关、派出局、特派办工作人员仅有3 000多人,近7 000余人分布在2 000多个县市审计机关。目前,面对审计全覆盖高要求,要确保审计工作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工作中心,对重点领域和关注的重点问题有计划地进行审计,全面把握相关领域的总体情况,及时发现和反映各环节各领域的风险隐患,从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揭示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提出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科学建议,整合并部署审计资源是关键所在。

现行审计条块化管理模式下,可能存在的盲区不仅距实现审计全覆盖的要求有一定距离,而且对保障独立依法行使审计监督权存在影响。省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就是对现有管理模式的“打破”,对审计资源进行整合管理的一种方式。审计资源整合管理就是创造性地将整合管理的方法灵活运用于各类审计资源,充分考虑审计环境和审计条件的变化,在动态调整与完善中把握审计资源整合的深度、广度,实现审计系统内现有资源的相互协调整合,达到优化配置的状态,以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审计资源整合后实现系统最优化,在确保审计质量的前提下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投入,完成审计项目,使审计监督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创造最佳的运行效果。保证审计质量是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进行审计资源整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 提升审计效率。提升工作效率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二是优化或简化工作流程。审计准则中对审计工作流量已经做出了明确规定,因此提升审计效率需要从提升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着手,通过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审计工作成果与信息共享、建立审计成果激励机制、给予审计人员业务学习和能力提升的机会等措施提高审计效率。

目前,我国经济正进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包括国企财税、金融、社保、土地等一系列改革方案在内的中央政策措施将密集出台。审计要推动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和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更好地服务改革发展,对中央一系列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审计,着力监督各地区、各部门政策措施的具体部署,就需要从地区和部门上把握全面情况、发现主要问题,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分析原因并提出建议,以促进改革的深化。同时,属于审计重点监督对象的财政各类专项资金具有资金量大、涉及面广、投放层级较多、使用通常在基层、资金安排链条长、管理环节多等特点,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挑战。例如,财政涉农资金投放层级就包括中央、省、市、县、乡镇、村组、农户等,管理涉及项目主管单位、财政、银行、信用社等众多单位。要及时、全面地跟进上述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落实情况、财政专项资金的分配与使用情况,需要充分调动基层审计机关全面参与,不断提升整体审计工作的效率。而进一步提高审计人员特别是基层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实现审计工作成果与信息共享、建立统一的激励机制,离不开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强化领导,从审计业务、人员培训、奖惩激励等多方面加强统筹协调,形成上下级审计机关沟通和配合机制,构筑完整的审计监督网络,发挥审计监督的合力,以保证审计效率。

二、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的基本思路

1. 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事事务的统一管理。目前,地方政府对审计机关的人事管理主要体现在人员编制、领导职数和负责人的人选方面。实施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事统一管理中,市、县级审计机关的人员编制、领导职数可以由省级编制部门采取统一的标准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按实际审计工作需要和编制余缺情况,会同省级审计机关进行核定和下达。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事事务统一管理的关键是要解决负责人的候选人酝酿、提名权和任免权问题。

目前,我国地方审计机关正职负责人是由本级政府行政首长提名、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免,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副职负责人由本级人民政府任免。另外,地方各级审计机关正职和副职负责人的任免,应当事先征求上一级审计机关的意见。在进行人事统一管理时,是将所有的地方审计机关领导都由省级审计机关统一任免还是维持现有同级人大任免的现状是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加强人事酝酿程序来实现,具有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实行由省级审计机关重点掌握地方审计机关正职和副职负责人的提名建议权,本级政府行使协管、建议任免权,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免的管理模式;另一种是明确在对地方各级审计机关正职和副职负责人进行任免时,应当事先征得上一级审计机关的同意。当然,这些都需要修改和调整相关的法律法规。

而对于审计机关中层的选任,则根据《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采取内部竞争上岗的方式完成。竞争上岗由单位党委(党组)领导,负责审查和监督的方案、过程以及人选确定,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2. 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财政事务的统一管理。目前,审计机关经费采取的是同级政府管理为主、上级审计机关管理为补充的管理模式。地方政府通过预算、拨付审批等方式管理审计经费的预决算、拨付使用,而上级审计机关仅对审计专项补助经费使用进行管理。具体程序大致是:审计机关年初按照预算编制要求向地方政府财政部门报送预算,财政部门综合考虑各单位预算情况,对审计机关上报的预算进行控制后,提交人大审议通过。对于突破预算形成的缺口,往往通过申请追加预算拨款弥补。

实行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财政事务统一管理后,需要突破现有预算制度,建立相对独立的审计预算制度,地方财政部门不再参与地方审计机关的预算编制,而由地方审计机关提出预算申请、省级审计机关统一进行预算编制并单列地方审计机关预算,经省财政部门报省级人大审批,预算由省级财政统一予以保障。

省级财政部门有权直接削减省级审计机关编列的预算,可能会导致审计机关的预算需求无法被人大完全获知,导致审计预算受制于财政部门,不符合强化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价值预设。在尊重审计机关预算的同时,允许财政部门对该预算提出修改意见并同时向人大提交,可能更为妥当。另外,还需要考虑制定审计机关省级财政保障的统一标准,以平衡地方差异,具体的预算标准可以其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所需要的经费为依据确定。

3. 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审计业务的统一管理。目前,我国地方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这种管理模式一方面与国家管理体制和财政管理体制相适应,符合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经济管理权限、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较为了解本地经济发展情况,审计机关受本级政府领导,有利于加强对本级财政、财务收支的监督,解决本地财政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本级政府服务。而地方审计机关向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其业务领导,有利于上级审计机关把握全局,掌控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作用,有利于保障国家法制的统一和政令畅通。

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中,解决人事事务和财政事务统一管理问题的落脚点是在现有双重领导的管理模式下,进一步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力度,更好地组织和开展审计业务。审计业务的统一管理需要从审计工作部署,审计业务指导,审计工作报告、检查与考核机制,审计结果通报或披露,审计整改,审计干部队伍建设与培训等诸多方面进行全方位制度设计,这既包括审计发展规划的制定,还涉及审计业务的计划和分析、具体审计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实施等方面。

三、结束语

实行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其目的在于将人、财、物等审计资源重新组成一个有机系统,发挥整体优势,以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保证审计质量和提高审计效率。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涉及省以下审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分配、职责划分以及相互关系等制度设计,注定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

今年3月,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地方性法规《浙江省审计条例》中要求审计发现的重大案件线索要向本级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双报告”,为创新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管理方式提供了新的尝试。具体如何进行制度设计,不仅需要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进行广泛的讨论,多方取得共识,还需要地方权力机关、审计机关协商一致,并在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的试点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新做法、探索新特点新规律。这些都需要充足的时间、周密的论证和详尽的探讨,达成最大程度的理解和共识,以不断丰富和拓展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方法。

摘要: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正式拉开了探寻国家审计内部资源整合和管理方式的序幕。本文认为,要进行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的制度设计,价值取向是需要明确的根本性问题。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应当以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保证审计质量、提升审计效率作为价值取向。人事方面的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统一管理主要通过加强对审计机关负责人的人事酝酿程序实现;财政方面的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统一管理可以建立相对独立的审计预算制度;而审计业务方面的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统一管理则从审计工作部署、业务指导、工作报告、检查与考核等多方面入手,进一步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力度。

关键词:统一管理,人财物,地方审计机关

参考文献

刘家义.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N].人民日报,2014-12-03.

刘家义.论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中国社会科学[J].中国社会科学,2012(6).

本刊编辑部.《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学习笔谈纪要[J].审计研究,2015(1).

王慧.国家审计管理协调机制及其运行机理研究[J].财会月刊,2010(3).

纪睿坤.审计系统加速变革:审计范围扩大探索省以下人财物统管[N].21世纪,2014-10-31.

毛洋,时现.审计机关人力资源协调配合机制探讨[J].会计之友,2014(20).

地方审计机关 篇8

一、产生审计风险的因素

(一)审计人员素质和能力不高是产生审计风险的重要因素

1、部分人审计人员缺乏有关审计的风险意识。关于审计风险的认识,在政府审计中的审计署和省级审计机关表现得比较明显,这些机关的领导对审计风险非常重视,但基层的审计机关却缺乏重视程度,对审计风险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审计人员的认识问题会产生局部性风险,但是通过管理是可以进行控制的,但是由领导认识不足所导致的风险其影响往往是全局性的,由此带来的失误甚至可能是不可挽回的。因此最大的审计风险其实是审计机关领导的认识风险。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我们不仅需要全面认识审计风险,在看到发展的机遇的同时还要意识到审计工作面临的巨大风险,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

2、审计人员专业能力不强,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和审计技术方法落后。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特别是专业判断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审计质量。不合理的知识结构、严重缺乏的复合型人才,是导致当前的审计队伍对新形势下的审计要求难以达到的主要影响因素。入世以后给我国的审计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审计风险,作为新时期的审计工作者。WTO的规则,国际通行的审计惯例以及商业运作模式和规则都是每一位审计人员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方面,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审计工作,适应新环境下的审计工作。目前我国的审计技术和手段还停留在很传统的阶段,账目基础审计还是以手工为主,这样的方式和国际化的需要根本无法适应。这样的国际大环境下,作为审计机关,确定与当前实际情况向符合的审计策略和技术手段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而且要以审计准则的方式将这些技术手段确定下来。除此之外,对于审计工作人员而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审计人员,基础的查账技能必不可少,同时还要求掌握会计审计专业知识、宏观经济管理知识、电算化审计知识、政策法规及个人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提高自身能力,工作中才能有效规避审计风险。

3、从业人员少,与实际需求不相符合。审计工作的特点就是项目多、任务重,这就要求配备更多的审计人员开展工作,从而满足审计工作的需求。但当前的审计工作面临的现状却是人员缺乏,这是机构改革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于目前审计力量普遍偏少,与繁重的审计任务不想符合,所以每个从事审计的工作者都感觉到极大的工作压力,甚至于不堪重负,这无疑也会影响到审计工作的开展和工作的质量。

(二)来自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风险

1、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复杂化,加大了审计风险。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日益扩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经营范围日益突破单一业务界限,而成为從事多种产品生产经营和从事多种经营业务活动的综合经营体,因此,这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风险,经营环境复杂多变、竞争中的不确定性都会对审计工作的开展造成影响,增加工作人员出现失查或者失误的可能性。同时,金融产品创新及衍生金融产品的多样化,加大了审计风险,导致美国能源巨头安然公司的破产原因之一就是审计对安然公司大量从事的金融衍生工具和表外融资业务产生的表外项目风险无能为力。

2、 资料和会计信息的不真实性,增加了审计风险的发生可能。

虚假会计信息对审计结果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被审计单位舞弊行为的隐蔽性和反审计手段的增强,加大了审计风险。审计评价的客观性直接受到被审查单位提供的资料和会计信息的影响,若提供的资料不真实或者虚假信息,那么审计的结果也就不能准确反映问题,甚至出现偏差或者是判断上的错误。除此以外,正常的经营管理中出现无意识的错误较容易被发现影响也较小,而舞弊行为是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这种行为多数是采用极为隐蔽的手段,一般的审计程序是很难发现其中的问题,从而容易造成极坏的影响。若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失灵,则更加大了审计局的检查风险。

二、防范审计风险的措施

1、加强审计理论研究,树立全新的审计思维

(1)强化对审计风险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学习,掌握新的审计方法。对审计的每一步都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风险,最大程度降低风险;

(2)更新审计监督观念。审计监督的重点应从有形资产审计转移到无形资产审计,重视管理方面和社会效益的审计,强化高新技术产业的审计,并促使其快速成长;

(3)树立竞争观念,培养创新意识。审计人员应树立竞争观念,培养敏捷的反应能力和大胆创新的意识。积极探索适应信息经济的灵活高效的审计模式和方法,力避审计风险。

2、政府机关审计人员风险意识的树立

实践证明,审计人员强烈的风险意识是有效控制风险的关键所在。因此各级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人员把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作为一件大事抓紧抓好,工作中既要认识到审计风险重要性,同时要重视审计工作质量的提升,强化审计风险意识。

3、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和职业谨慎。审计人员做出的专业判断其实不能说百分之百的准确,因为这从实质上说其实是一种主观的活动,它的准确性会受到判断主体、客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其实是由很多工作人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的,最终的审计评价意见也是在综合了不同人员的判断而得出的。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出于职业谨慎,在尊重客观事实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做出专业判断,只有这样才能得出具有可靠性和可信度的评价结论。由此可见,要达到防范审计风险的目的,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4、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是要加大对审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各级升级部门都应该有计划地培训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通过培训促进审计人员更新知识,学习并掌握先进的审计手段,从而提高能力。

二是鼓励审计人员自我学习。鼓励审计人员提高学历层次,参加审计、会计职称考试和CPA、CIA等资格考试,使每一位审计干部成为学习型干部。

三是提升审计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审计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审计人员思想道德素质是防范审计风险的首要手段。只有提升了审计人员的素质和审计风险的防范意识,才能更好地开展审计工作,同时审计人员在工作中也会更加具备责任心和使命感。

审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政治思想素质: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维护财经纪律;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实事求是;廉洁奉公;工作踏实主动,认真负责。

(2)文化素质:掌握现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

(3)业务素质:熟悉和掌握现代财务会计和经济知识;审计技术水平,能掌握和运用对经济活动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检查、考核和分析的审计技术;调查能力,能根据审计任务的要求了解情况,搜集材料,取得证据,为正确的进行审计提供依据;正确的编写审计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总结和其它资料。

5、实施"承诺书"制度,划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

会计和审计工作具有不同的性质,因此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应该承担的责任也不尽相同。会计人员应对其报告的财务信息负责,审计人员对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错报不负责任,而是负责审查财务信息的处理和报告是否符合既定准则,是否真实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与财务相关的各种情况。

上一篇:民以食为天,我以食为乐杂文随笔下一篇:典型事迹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