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名词解释大全

2024-05-14

微生物学名词解释大全(共9篇)

微生物学名词解释大全 篇1

外贸名词解释大全

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服务和知识产权交换的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靠。

2.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输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输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

3.总贸易(General Trade)是“专门贸易”的对称,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进口;凡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出口。在总出口中又包括本国产品的出口和未经加工的进口商品的出口。总进口额加总出口额就是一国的总贸易额。

4.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是“总贸易”的对称,是指以关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只有从外国进入关境的商品以及从保税仓库提出进入关境的商品才列为专门进口。当外国商品进入国境后,暂时存放在保税仓库,未进入关境,不列为专门进口。从国内运出关境的本国产品以及进口后经加工又运出关境的商品,则列为专门出口。专门进口额加专门出口额称为专门贸易额。

5.直接贸易(Direct Trade)是“间接贸易”的对称,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直接卖买商品的行为。

6.间接贸易(Indirect Trade)是“直接贸易”的对称,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卖买商品的行为。其中,生产国是间接出口;消费国是间接进口;第三国是转口。

7.转口贸易(Entrecote Trade)是指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通过第三国所进行的贸易,即使商品直接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去,只要两者之间并未直接发生交易关系,而是由第三国转口商分别同生产国与消费国发生的交易关系,仍然属于转口贸易范畴。

8.复出口(Re-export)是指外国商口进口以后未经加工制造又出口,也称再出口。复出口在很大程度上同经营转口贸易有关。

9.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又称交换比价或贸易比价,即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比率,就是说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进口商品。它是用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来计算的。计算的公式为: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X100。以一定时期为基期,先计算出基期的进出口价格比率并作为100,再计算出比较期的进出口价格比率,然后以之与基期相比,如大于100,表明贸易条件比基期有利,交换效益优于基期;如小于100,则表明贸易条件比基期不利,交换效益劣于基期。

10.国际贸易地理方向(Direc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亦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International Trade by Region),用以表明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区域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计算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既可以计算各国的进、出口额在世界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也可以计算各国的进出口总额在国际贸易总额(世界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

11.国际贸易商品结构(Composi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相比,以比重表示。

12.对外贸易值(Value of Foreign Trade)是以货币表示的贸易金额。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外进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进口贸易总额或进口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国外出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出口贸易总额或出口总额。两者相加为进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出口总额,是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一般用本国货币表示,也有用国际上习惯使用的货币表示。联合国编制和发表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值的统计资料,是以美元表示的。

13.原产地规则是各国为了确定货物原产地而采取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其核心是判定货物原产地的具体标准,即原产地标准。原产地规则是实施普惠制的重要内容,它包括受惠国产品的原产地标准,直接运输规则及书面证明要求。

14.普惠制原产地证(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s Certificate of Origin)是普惠制的主要单据。凡是对给予普惠制关税待遇的国家出口的受惠商品,须提供这种产地证,作为进口国海关减免关税的依据。目前使用的普惠制产地证格式A产地证(GSP Certificate of Origin Form A)。适用于一般商品,由出口企业填制后连同普惠制产地证申请书和商业发票一份,送交有关机构(我国为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签发。

15.直接运输规则(Rule of Direct Consignment)普惠制中原产地规定的运输条件。受惠国的出口商品必须把取得优惠资格的商品直接运到给惠国,而不得在中途转卖或进行实质性的加工。但由于地理上的原因或运输上的困难,在出口商品发货时,给惠国已得知其最终目的地为该给惠国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第三国境转运,但是商品在过境时必须置于过境国海关的监督之下,不得进入第三国市场。

16.配额(Quota)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出口数量采取的直接限制。这是世界各国管理对外贸易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国际贸易中称之为非关税措施。

17.进口配额制(Import Quota System)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季度、半年或一年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的限制,在规定时限内,配额以内的货物可以进口,超过配额则不准进口,或者征收较高的关税、附加税或罚款后才能进口。

18.“自动”出口配额制(”Automatic”Export Quota System)是指出口国在进口国的要求和压力下,在一定时期内“自动”限制某项或某类商品对进口国的出口额。

19.市场准入(Market Access)是指在国际贸易方面两国政府间为了相互开放市场而对各种进出口贸易的限制措施,其中包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准许放宽的程度的承诺。

20.倾销(Dumping)是指出口厂商以低于该商品国内市场出售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其目的是打开市场,战胜竞争对手,扩大销售或垄断市场。倾销不是国家鼓励出口的措施,而是出口企业国际营销的一种策略或战略,企业在某国或地区倾销阶段的亏损,一般由压低工人的工资、国内高价销售、或在别国高价销售、或待控制进口国市场提高售价后的赢利进

行弥补。进行倾销的企业一般为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特别是跨国公司或垄断组织,而一般中小企业则无力倾销。

21.规避是指一种出口产品在被另一国实施反倾销措施的情况下,出口商通过各种形式减少或避免出口产品被征收反倾销税或被适用其它形式的反倾销措施的行为;例如,出口商通过改变商品的生产地、组装地或产品形态,将产品转移到第三国或进口国国内进行装配,从而改变其产品的原产地,以规避反倾销税。反规避是指进口国为防止国外出口商规避反倾销措施的行为而采取的措施。

22.吸收是指在进口国已对某一进口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的情况下,出口商采取低报出口价格的方法减轻进口商因承担反倾销税产生的负担,从而降低反倾销税对其产品在进口国市场份额的影响。此种情况下,进口国可以进行反吸收调查,即如进口国发现反倾销措施对倾销产品的售价未能产生预期影响,可通过重新调查确定新的倾销幅度,并最终提高反倾销税率。

23.非关税壁垒(Non-Tariff Barrier)即除关税以外的限制贸易的措施,故又称为非关税措施,形式多样,且更为隐蔽。根据美国、欧盟等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贸易壁垒调查的实践,非关税壁垒主要表现为以下13种形式:(1)通关环节壁垒,(2)对进口产品歧视性地征收国内税费,(3)进口禁令,(4)进口许可(包括配额管理)(5)技术性贸易壁垒,(6)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又称为绿色壁垒),(7)贸易救济措施,(8)政府采购中对进口产品的歧视,(9)出口限制,(10)补贴,(11)服务贸易方面的壁垒,(12)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措施,(13)其它壁垒(如“社会壁垒”、“道德壁垒”、“反恐壁垒”等等)。

24.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完全取消关税或其他壁垒,并对非同盟国家实行统一的关税率而缔结的同盟。

25.红灯补贴又称禁止性补贴,《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明确地将出口补贴和进口替代补贴规定为禁止性补贴,任何成员不得实施或维持此类补贴。农产品出口补贴的削减由《农业协议》规定。

26.黄灯补贴又称可诉补贴,指那些不是一律被禁止,但又不能自动免于质疑的补贴。对这类补贴,往往要根据其客观效果才能判定是否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

27.绿灯补贴又称不可诉补贴。《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第四部分规定了两大类不可诉补贴,一类是不具有专向性的补贴,另一类是符合特定要求的专向性补贴。不具有专向性的补贴可普遍获得,不针对特定企业、特定产业和特定地区。符合特定要求的专向性补贴,包括研究和开放补贴,贫困地区补贴,环保补贴。

微生物学名词解释大全 篇2

生命的起源与市场经济的出现:

关于生命的起源,目前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是化学起源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这一假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这一阶段已经在1953年美国的青年学者米勒在实验室中成功的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下将无机物合成为氨基酸而得到支持,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是在原始的地球条件下进行的。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在原始海洋中,氨基酸、核苷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经过不断地碰撞,相互积累,在适当条件下(如黏土的吸附作用),通过缩合作用或聚合作用形成了原始的蛋白质分子和核酸分子。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前苏联学者奥巴林提出了团聚体假说,对此做出了相应的解释。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这是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标志着生命的诞生。生命出现之后就走上了艰难的进化之路。生物圈中的生物与非生物相互作用,不断变化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地球。

而市场经济的产生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在人类历史整个漫长的发展中,一步一步逐渐产生发展而成。最初人类由于食物的短缺,仅限于自给自足,是没有市场的。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市场经济的萌芽,自然经济的产生。人们随着种植、捕猎技术的进步而出现了以物换物,而用于交换的货物能否交换出去取决于需求,有需求的就得以交换,没需求或需求少的就逐渐被淘汰。第二阶段,货币的出现,推动了市场的发展。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开始选择自己的长项来发展,以获得更多的产品,而其他的需求则可以用自己的产品去交换获得,经济也就相应产生了,而货币的出现让人们可以以一个中间的媒介去交换任意需要的产品。第三阶段,古典市场经济的形成。随着一代代的持续发展,分工也越来越细化,产品也越来越玲琅满目,随着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在经历了自由放任,认为“最好的政策就是没有政策”带来的经济危机之后,有许多不成文的习俗和限制逐渐被编撰成了相应的规章制度,甚至演化为法律法规。第四阶段,市场机制的形成,这是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标志着市场经济的成熟。现代市场经济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的成熟的市场经济。市场中竞争、价格、供求等要素之间相互制约,互为因果联系和作用。

我们去看最初和现在的市场,就会发现规模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正如迈克尔舍默所说“进化是一套复杂的系统,源自生物体设法生存,供养后代的简单动作。经济是多重复杂的动作,源自人设法谋生,供养孩子的简单动作。”生命的诞生和进化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同样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形成也遵循这一规律。

进化论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达尔文的进化论的观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指的是每个生物在繁殖下一代时,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可遗传的变异,而适应于环境的则被保留下来,不适应的就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这样每一代之间都有变异,自然选择都在发挥相应的效力,若干代后,我们就会发现,这一物种已经与最初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行为方式大相庭径了,在解释进化论的时候我们最爱用的是长颈鹿的进化为例来说明:远古时期的长颈鹿颈部本来并不长,是由于食物的短缺,致使颈部相对较短的长颈鹿由于吃不到高处的树叶而被饿死,而颈部相对长点的则能够到高一些的食物,这样就容易存活下来繁衍后代。而它们的后代也相对有颈部相对长些的和短些的,同样也是颈部长些的得以存活。若干代后长颈鹿的颈部就变长了,以至于今天的长颈鹿颈部有7米长。我们抛开过程去看最初和现在的长颈鹿,就发现它们之间颈部的长短有很大差异,可以说长颈鹿本身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是自然选择让长颈鹿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此理论用于经济学上也是一样,而一个产品能否留存下来靠需求来决定。生产者生产了一件产品,自投放市场开始,就被消费者用钱来决定这一产品是否能生存下去,而消费者购买使用时的相应信息反馈又让生产者改进产品,更新换代。以移动电话为例,1902年,内森成功制成第一个无线电话装置,当时这电话体型可谓“大如垃圾箱盖”;摩托罗拉公司在1983年推出的首部移动电话“Dyna TAC8000X”的体型为身高33cm,体重794g,只能储存30个电话号码,通话时长仅一个小时,功能只有拨打接听,价格高昂,这样的移动电话普及率可想而知;随着科技的发展,1991年的移动电话体重缩到了250g左右;而1992年移动电话载入了短信功能,随后网络进入了移动电话中,移动电话发展到今天重量只有约100g左右,功能除了接听拨打电话外多了很多,如qq、微信、MP3、发送接收Email、导航、健康监测等一系列智能功能。我们把现在的移动电话和最初的相比,就发现无论是外形还是功能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是消费者的需求让移动电话演变成今天的样子。

如果我们说环境是进化的施展空间,可遗传的变异为进化提供了可能,自然选择决定了进化的方向。那么可以说市场是经济施展的空间,科技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能,消费者的需求决定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物种还是产品,今天仍然在不断进化,若干年后,无论是形态还是功能都肯定和现在大不相同了。

食物链和价值链:

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物种之间的联系是靠食物链和食物网来维系的。所谓食物链就是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即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而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生产加工中,各级加工商由于产品增加价值的步骤而联系起来也形成了链状结构,即原材料加工商→初级加工商→次级加工商,我们可以称之为价值链,多条价值链纵横交错,形成价值网。在其中的每一家生产商他们和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一样有合作关系,有竞争关系,有共生关系。

也有人把经济系统中的各行为主体通过价值的创造和分配紧密地联系成一个特定利益相关者群体,这种经济主体之间以经济利益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称为价值链。认为价值链就是从原材料加工到产成品到达最终用户手中的过程中,“所有增加价值的步骤”所组成的全部有组织的一系列活动。类似于食物网,价值链纵横交错形成价值链网络,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机构、职工等构成这个网络的不同节点。在这张价值链网络上,各经济主体内部或者经济主体之间一样有竞争关系,有合作关系,也有共生关系。例如,现代企业之间构建的战略联盟就是一种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型的新型组织。因此,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来源于企业价值链的内部联系,而且来源于企业价值链与供应商价值链、渠道价值链和客户价值链的相互联系。

在食物链的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是逐级递减的,就像一个金字塔,塔基的是生产者,而塔顶的是大型肉食动物。食物链的中间环节越多,最高级的肉食动物获得从生产者流动过来的能量越少。同样在价值链中,原材料在每一加工环节都需要被附加上人工和利润,成本都在增加,价值链的中间环节越多,最终消费者付出的金额中原材料所占的比例越小。如果是制造业倒也罢了,但在产品从出厂到达消费者的过程中,要是中间商过多的话,就会大大提高价格,所以就促成了网购的销售火爆,生产厂家直接把产品销售给了消费者,使产销链的中间环节缩短,纵然加入了较高的运输费用,但消费者仍然觉得比其他途径购买的价低。

外来物种和人才引进:

在一定的地域内,所有的生物种类数量以及它们生存的环境会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就是我们说的生态平衡。在生态平衡状态下,生物的出生、死亡、迁入、迁出都是相对稳定的。外界干扰是打破这个平衡的因素之一。一个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外界干扰如果超出这个限度,生态平衡就会被打破,生态系统就会在短时间内发生结构上的变化,比如外来物种。外来物种进入到一个新的生态系统中,如果这个生态系统适于生长,并且又没有天敌,那么外来物种就会迅速繁衍,必然导致一些物种的种群规模发生剧烈变化,一些物种则可能消失,也可能产生新的物种;也有另一种可能就是外来物种不适于这新的环境,导致无法生存。在前一种情况下,外来物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范围取决于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生物种类多影响就小,生物种类少影响就大。

同样,一个企业我们也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各级各部门都是这个系统中的环节,各个部门按照规章制度工作着,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各个生产、销售环节。在这个状态下,每月的生产、销售、利润、提成都保持相对稳定。而这个平衡的打破,就来自于企业的改革,改革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之一就是引进人才,给予一定的权利,让他去推动企业的变革,如果引进的人才所用的方法适于企业,那么以前的稳定就会被打破,企业的生产、销售就会出现变化,当然利润和分配也会有所不同,引进人才会进一步将他的团队引入,势必造成企业的变化,一些人员的离开,也会有一些新的人员的进入,直到到达一个新的平衡;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是引进人才的方法不适于企业的发展,改革无法推进,致使改革失败。在前一种情况下,引进人才对企业的影响范围取决于该企业的规模以及引进人才的权利大小,企业规模越大,部门越多,引进人才权利越小,对企业的影响就小,反之影响就大。

微生物学名词 篇3

微生物学 microbiology 研究微生物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规律,以及与其他生物和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细菌学 bacteriology 研究细菌等原核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分类和进化等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在人类生产与生活中应用的微生物学分支学科。

立克次氏体学 rickettsiology 研究立克次氏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及其致病性的微生物学分支学科。

真菌学 mycology 研究真菌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变异、分类、进化和生态分布等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微生物学分支学科。

病毒学 virology 研究病毒的形态、结构、遗传变异、分类进化、感染免疫等的微生物学分支学科。

噬菌体学 bacteriophagology 研究噬菌体的形态、结构、感染复制、遗传变异等的微生物学分支学科。

系统学 systematics 研究物种之间亲缘关系的学科。

系统发育树 phylogenetic tree 又称“进化系统树”。依据系统发育构建的生物谱系分支之间相互关系的树状图,用以表示物种间的亲缘关系。

特征 character 又称“性状”。某一分类单元所具有的能与其他生物进行比较的各种特点。

祖征 plesiomorphy 祖先所拥有的特征状态。

共同祖征 symplesiomorphy 两个或两个以上分类单元共有的祖征。

独征 autapomorphy 又称“自有衍征”。仅在单一分类单元中存在的独有的衍征。

衍征 apomorphy 由祖征演化而来的特征状态。

分类 classification 根据微生物相互间的相似性或亲缘关系将其划归为合适的类群或单元的过程。

分类单元 taxon 生物分类系统中的任一等级。

分类等级 taxonomic rank 在经典的生物分类中,分类单元以相互包含的程度进行排列而形成的阶元。主要等级有界、门、纲、目、科、属、种。

模式 type 分类单元的名称所永久依附的实物要素,包括标本、图或在代谢不活跃状态下保存的培养物等。

模式标本 type specimen 在发表名称时被指定作为模式的标本。

菌毛 pilus 又称“纤毛”,曾称“伞毛”。多存在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表面的丝状中空的蛋白质附属结构,比鞭毛短且细,数量较多,与细菌间或细菌和动物细胞黏附有关。

菌蜕 ghost 细菌细胞裂解后由细胞质膜组成的空囊。

荚膜 capsule 固定在细菌或酵母菌细胞壁外结构较致密且较厚的糖被。

菌落 colony 在固体基质表面或内部形成的紧密生活在一起肉眼可见的同一微生物物种的群体,或来源于同一细胞的一群细胞。

菌苔 lawn 在固体培养基上长成的一片密集的菌落。

菌膜 pellicle 在液体培养基表面由微生物生长形成的一层连续性或碎片性的膜。在酵母菌中曾称“[菌]醭(mycoderm)”。

芽孢 spore,gemma (1)又称“芽胞”。细菌在胞内形成的对不良环境条件具有强抗逆性能和有利于传播的无性休眠体。(2)卵菌中一种厚壁、有时不规则的细胞,与厚垣孢子相似的一种无性繁殖体。

支原体 mycoplasma 不具有细胞壁结构的一类可独立生活的细菌,兼性厌氧,有些是动、植物的病原体。

立克次氏体 rickettsia 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中,并有自主产能代谢系统的革兰氏阴性菌。

衣原体 chlamydia 专性寄生在原核细胞内,有细胞结构但无自主产能代谢系统的、对抗生素敏感的一类原核生物。

子囊菌 ascomycetes 菌丝有隔,有性生殖时在子囊内形成有性孢子的真菌类群。

核菌 pyrenomycetes, pyrnomycetes 产生子囊壳的子囊菌通称。

盘菌 discomycetes, cup fungi 产生子囊盘的子囊菌通称。

腔菌 loculoascomycetes 在子囊腔内形成子囊的子囊菌通称。

酵母菌 yeast 单细胞真菌的通称。无性繁殖主要通过芽殖或分裂进行。

半知菌[类] deuteromycetes, imperfect fungi进行无性繁殖,尚未发现有性生殖的真菌。

担子菌 basidiomycetes 在担子上形成有性孢子的真菌类群。

伞菌 agaric 蘑菇目(Agaricales)真菌的通称。

菌丝 hypha 真菌或放线菌等形成的多细胞或单细胞管状细丝结构。

气生菌丝 aerial hyphae 在基质表面生长的菌丝。

营养菌丝 vegetative hyphae 基质内吸取营养的菌丝。

菌索 mycelial cord 营养菌丝组成的索状结构。

子实体 fruit body 又称“孢子果(sporocarp)”。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

子座 stroma 由营养菌丝形成,在表面或内部形成子实体的密集结构。

子囊 ascus 子囊门真菌共有的囊状或袋状结构,是核配和减数分裂的处所,内部形成子囊孢子。

子囊果 ascocarp, ascoma 又称“囊实体”。含有子囊的产孢体。

子囊壳 perithecium, pyrenocarp 具有自身的壁结构并在顶端有真正孔口的封闭子囊果。

子囊盘 apothecium, discocarp 敞口的盘状子囊果。

担子果 basidioma, basidiome, basidiocarp 产生担子的子实体。

担子 basidium 担子菌特有的细胞或器官,核配及减数分裂的场所,表面产生一定数目的担孢子。

冬孢子堆 telium, teleutosorus 锈菌和黑粉菌在寄主植物组织中由双核细胞形成的产生冬孢子的结构。

夏孢子堆 uredinium 锈菌在寄主植物组织中由双核细胞形成的产生夏孢子的结构。

春孢子器 aecium, aecidiosorus 又称“锈[孢]子器”。锈菌在寄主组织内由双核细胞形成的产生锈孢子的结构。

孢囊果 sporangiocarp 含孢子囊的子实体。

孢子堆 sorus 聚集成团的孢子囊或孢子。

孢[子]囊 sporangium 全部原生质转化为不定数目孢子的袋状结构。

孢子 spore 真菌或细菌中能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微小繁殖单元。

休眠孢子 hypnospore, resting spore 处于生理不活动状态的孢子。

厚垣孢子 chlamydospore, chlamydoconidium又称“厚壁孢子”。在营养菌丝中间或末端形成的厚壁无性孢子。其主要功能不在传播而在延续生存。

微生物工程 名词解释 篇4

名词解释:

半合成抗生素:某些天然抗生素在去侧链后,可用化学合成法接上新的侧链而改变原有抗菌谱或其它特性,这样的抗生素就被称为半合成抗生素。

深层培养技术:在深层的液体培养中进行的一种发酵培养方法。

杂交育种:是指将两个基因型不同的菌株经吻合或接合,使遗传物质重新组合,从中分离和筛选具有新性状的菌株。

质粒的分裂不稳定:是指基因工程菌分裂时,出现一定比例不含质粒的子代菌。

质粒的结构不稳定:是指外源基因从质粒上丢失、碱基重排或缺失,引起基因工程菌性能的改变。

菌种衰退:菌种经过长期人工培养或保藏,由于自发突变的作用而引起某些优良特性变弱或消失的现象。

代谢调节:是指微生物的代谢速度和方向按照微生物的需要而改变的一种作用,即自我调节。微生物代谢的控制:是指运用人为的方法对微生物的代谢调节进行遗传改造和条件的控制,以期按照人们的愿望,生产有用的微生物制品。

反馈抑制:是指代谢的末端产物对酶(往往是代谢途径中的第一个酶)活性的抑制。

诱导剂:能够诱导某种酶合成的化合物称为该酶的诱导剂,诱导剂可以是被诱导的酶的底物或底物的结构类似物。

组成酶:是机体内一类不依赖于酶的底物或底物结构类似物的存在而合成的酶。诱导酶(又称适应酶):是一类依赖于底物或底物结构类似物的存在而合成的酶。

初级代谢:是为生物提供能量、合成中间体及其关键大分子的各种相互关联的代谢网络,对菌的生长是必需的。产物有单糖、核苷酸、脂肪酸、蛋白质、核酸、多糖、脂类等等。次级代谢:次级代谢主要涉及合成过程,其终产物、次级代谢物对菌的生长不是必需的,对其生命活动可能具有某种意义,通常是在生长后期开始形成的。次级代谢产物主要有抗生素、维生素、生物碱、色素、毒素等等。

前体:是指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的某些化合物,能被微生物直接结合到产物分子中去,而自身的结构无多大变化,却能提高产物的产量。

产物促进剂:是指那些非细胞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又非前体,但加入后却能提高产量的添加剂。

代谢工程: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定向地对细胞代谢途径进行修饰、改造,以改变微生物的代谢特性,并与微生物基因调控、代谢调控及生化工程相结合,构建新的代谢途径,生产新的代谢产物的工程技术领域。

临界氧浓度(C临):指不影响菌体呼吸所允许的最低氧浓度,或微生物对发酵液中溶解氧浓度的最低要求。只有使溶氧浓度高于其临界值,才能维持菌体的最大比摄氧率,得到最大的菌体合成量。如果溶氧浓度低于临界值,则菌体代谢受到干扰。

实验动物学名词解释总结 篇5

实验动物:经人工培育或人工改造,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来源清楚,用于科学实验药品生物制品的生产和检定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试验用动物:指一切可用于实验的动物,分为实验动物、野生动物、经济动物和观赏动

实验动物的标准化是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或应用材料这一学科领域中所涉及的科学、技术、经济、人才及管理等社会实践活动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过程。

AEIR要素:A、实验动物。E、仪器设备。I、情报信息。R、化学试剂。

遗传:后代在形态、生理、生化等方面的特征与亲代一致性。遗传现象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现象。

动物福利:指动物与人一样,有思维、有情感,应当给与与人一样的生存权。动物福利的实质是保障其不受虐待,并得到合理的照料。

变异:后代与亲代或者兄弟、姐妹间的不一致性。

等位基因:两条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点上的基因。

复等位基因:在群体中,两条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点上多种基因组成的基因系列。性染色体:与性别有关的一对染色体,是一对形态、大小、结构有很大差别的染色体。

品系(Strain):是实验动物分类学上专用名词,采用一定的交配方式繁殖且祖先明确的动物群。

伴性遗传:控制某种性状的位于性染色体上,以至这种性状的遗传基因因性别而异。

近交系: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培育而成,近交系数达到99%,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该品系称为近交系。

近交系动物:又叫纯系动物,是指至少连续经过20代以上全同胞兄妹或亲子交配,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的动物群体。

转基因动物:通过实验手段将外源基因稳定地整合至基因组,并能遗传给后代动物。

封闭群:以非近亲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一个实验动物种群,在不从其外部引入新个体的情况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封闭群也称远交群。

杂交群(Hybrids)由不同品系或种群之间杂交产生的后代。

杂交一代动物(F1代):两个不同近交系或种群杂交所生的第一代动物。

突变系:带有突变基因的品系(保持有特殊突变基因的体系)。

F1:两个不同近交系动物杂交所产生的第一代动物,也称为杂交一代动物。遗传概况:是指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对各种品系的遗传特性进行监测的数据汇总。实验动物按微生物净化程度分为1普通动物、4无菌动物、3无特定病原菌动物spf、2清洁动物 普通动物:概念:经严格的微生物和寄生虫控制,饲养在开放系统中,体内外不带有质量标准规定的主要人畜共患病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病原体的动物。

无菌动物:是指机体内外均无任何寄生物(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此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必须用人为的方法培育出来。饲养在隔离器系统中。无特殊病原体动物:是指机体内无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存在的动物,简称SPF动物

清洁动物:指饲养在屏障环境,除普通级动物应排除的病原体外,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体。

悉生动物又称已知菌动物,是指在隔离系统饲育的,经检测其体内外仅有经人工有计划接种的已知微生物或寄生虫的动物。这类动物是向无菌动物接种一种或几种已知菌而获得的。

裸鼠;裸小鼠(Nude mice):

 指先天无胸腺的小鼠,简称裸小鼠。特点:11号染色体上的裸基因(nu)发生突变,导致出现裸体异常状态。

2个主要缺陷特征: 纯合裸基因的小鼠(nu/nu)临床表现为

毛发缺乏呈裸体外表;

仅有胸腺上皮,使T淋巴细胞不能正常分化,导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细胞活力增强。B细胞功能正常,NK

繁育能力差,乳腺发育缺损,以雄性纯合子与雌性杂合子繁育。

T细胞缺陷可通过移植成熟T细胞、胸腺细胞得到恢复

动物环境:影响动物进化、生态反应和生长的所有外界条件的总和。

环境复合态:环境对实验动物的影响并非仅受单一因素的作用,而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复合作用,称之为环境复合态

变态反应:也叫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营养:动物为了维持生命必须从体外摄取必要的物质,经过消化吸收合成机体成分,并将无用的代谢产物排泄到体外,这个生理过程叫做营养。

营养素:从体外摄取的营养物质,包括水、蛋白质及氨基酸、碳水化合物与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

实验动物营养学:是研究饮食物(营养素)与实验动物机体生长、发育、繁殖、健康及试验结果关系的科学

必须氨基酸: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太慢,数量少不能满足动物的生理需

要,必须通过饲料外源提供的氨基酸,称为必须氨基酸。

动物的营养需要量:动物维持生命与健康、生长、繁殖、哺乳等所必需的足够量的营养素,这个必须的营养素量叫动物的营养需要量

全价配合饲料:也叫全日粮配合饲料该饲料含有的各种营养物质和能量均衡,能够完全满足动物的各种营养需要,不需要添加任何其他成分就可以直接饲喂,并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天然配方:利用试验动物可食用的蛋白原料、能量饲料和青贮饲料,根据实验动物的生理特点进行合理搭配

人工合成配方:按科研课题的某些特定指标、特殊要求而设计的,以验证某一特定营养要素、特定物质在实验动物上的表现

混合配方:根据实验动物的营养需要,利用蛋白原料,能力原料和青贮原料的营养成分进行配比计算,再将不足的营养成分通过添加油脂、氨基酸、维生素等达到实验动物的营养需要

混合饲料:又叫基础饲料,是由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等按一定配比组成,它基本上可以满足动物需要,但营养不全,还需添加一定量的青、粗饲料。

疾病:动物体内的各种功能活动与外环境密切相关,并保持一定的平衡状态由于某些原因,破坏了这种平衡,动物便表现出某些机能失调或障碍,这种现象称疾病

传染性疾病:病毒,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和某些寄生虫引起,这些致病的病原体侵入到敏感动物机体后,能在特定部位繁殖,引起功能障碍和损伤 人畜共患病:哺乳类实验动物与人的基因结构和功能高度相似,某些疾病容易相互传染,这些能传染给人类的疾病较人畜共患病

生物安全:由于职业和现代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造成的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潜在威胁及应采取的一系列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生物危害:在生命科学中,由于实验人员的错误操作,而使有害病原体散播到外界,造成环境污染,及周围人和动物感染发病 动物实验设计:是根据实验动物学和数理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实验设计,确保实验内容安排合理,对实验结果进行高效率的统计学分析,以使用最少数量的实验动物获得相对最优的实验结果和可靠的结论

实验用动物:指一切用于科学实验的动物。

动物实验:为科研、教学、药物检定等目的,对实验动物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处理,观察其反应,获得实验数据,解决科研中问题的过程。近交系及特点;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或亲代与子代交配培育而成,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

封闭群及特点;以非近亲交配方式繁殖生产的一个实验动物种群,在不从其外部引入新个体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称为一个封闭群,或叫远交群。品种与品系;指具有相似的外貌特征,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稳定的遗传性能,共同遗传来源和一定遗传结构的动物群体。

近交系数;指群体中某个个体通过遗传携带两个同源等位基因的概率。

近交衰退;指在近交过程中动物群体由于基因分离和纯合而产生的不利于个体和群体发育的现象。

亚系;育成的近交系在繁育过程中,由于残余杂合基因的分离、基因突变的产生、抽样误差导致部分遗传组成改变而形成遗传差异的近交系动物群体。

支系;由于饲养环境的改变,或对动物进行人为的技术处理,对某些动物特征产生影响,形成不同的支系。

重组近交系;由两个无血缘关系的近交系杂交后得到F2代,分组分别连续20代以上全同胞交配而育成的一组近交系。

.同源突变系(Coisogenic Inbred strain)

定义:两个近交系,除了一个指明位点等位基因不同外,其遗传基因全部相同的品系 重组同类系(Recombinant Congenic Strain)简称RC

定义:由两个近交系杂交后,子代与两个亲代中的一个进行数次回交(通常2次),通过不对特殊基因进行选择的近亲交配而育成的近交系。

.同源导入系(Congenic Inbred Strain)

定义:通过杂交、互交或回交等方式将一个基因导入到近交系中,所形成的新的近交系只在一个很小的染色体片段上的基因不同,也称同类系

系统杂交动物;由不同品系或种群之间杂交产生的后代

转基因动物;指用实验的方法导入的外源基因,在其染色体基因组内稳定整合并可以表达和传给后代的一类动物;整合在动物基因组内的外源基因称为转基因。嵌合体动物;只有部分组织细胞基因组中整合有外源基因的动物,称为嵌合体动物。如果整合的部分组织细胞恰为生殖细胞,也可将外原基因遗传给子代。克隆动物;不经过有性生殖过程,而是通过核移植生产的遗传结构完全相同的动物,称动物克隆。

免疫缺陷动物;免疫缺陷动物(Immunodeficient animal):由于先天性遗传突变或用人工的方法造成一种或多种免疫系统组成成分缺陷的动物。动物模型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指在医学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材料。包括自发性动物模型和诱发性动物模型。使用动物模型是现代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实验方法和手段,通过对动物各种疾病和生命现象的研究,进而推用到人类,有助于更方便,更有效地认识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从而制定防治措施。

诱发性动物模型:是指使用物理、化学、生物等致病因素作用于动物,造成动物组织、器官或全身一定的损害,出现某些类似人类疾病的功能、代谢或形态性结构方面的病变,即人为地诱发动物产生类似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

SCID鼠;严重的联合免疫缺陷小鼠(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t mice, SCID)为严重的免疫缺陷疾病,动物临床表现为低γ球蛋白血症、低淋巴细胞血症。裸鼠;裸小鼠(Nude mice): 指先天无胸腺的小鼠,简称裸小鼠。

渗漏现象。少数SCID小鼠的免疫功能可出现极小程度的恢复,把这种现象称为渗漏现象。

杂交优势:杂种一代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对疾病的抵抗力强,寿命较长,容易饲养,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近交衰退现象的优越性。实验动物设施(Laboratory animal facility)是从事饲养、育种、保种、生产、动物实验等的建筑物、设备以及运营管理在内的总和。它是由实验动物繁育、生产设施和动物实验设施两部分组成。.普通环境(open condition):该环境设施符合动物居住的基本要求,不能完全控制传染因子,适用于饲养教学等用途的普通实验动物(conventional animal)。.屏障环境(barrier condition):该环境设施适用于饲育清洁实验动物(Clean animal)及无特定病原体实验动物(SPF specific pathogen free animal),该环境严格控制人员、物品和环境空气的进出。

成语大全及解释造句 篇6

-造句:那次智利大地震,许多城市都毁灭了,但我叔父全家安然无恙,非常幸运。

-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造句:“抢先教育”违背了儿童成长的客观规律,这种拔苗助长的办法结果必将造成对孩子身体和心灵的双重伤害。

造句:地质勘探队员不怕艰苦,跋山涉水,为祖国寻找地下的报藏。

搬弄是非: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有意挑拔,或在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

造句:他的问题很严重,已经不可救药。

-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造句:也不必说有时趁你不防钻进防盗铁门登堂入室的不速之客。

-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辩论

造句:层峦叠嶂的黄山是何等的雄伟壮观啊!

-畅所欲言:痛痛快快地把心里要说的话都说出来触景生情: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

-造句: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生情,发出深重感言。

-唇亡齿寒: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造句:朝鲜自古就是我们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唇亡齿寒,可谓一体。

-春华秋实: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也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

-造句:春华秋实,没有那浩荡的春风,又哪里会有这满野秋色和大好的收成呢?

造句:有三个人,义胆包身,武艺出众,敢赴汤蹈火,同死同生。

-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造句:进行高屋建瓴式的战略思考,进而据以进行竞争战略制定和实施。

-各持己见

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

-各得其所

-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能力安排工作,让大家都各得其所。

-各行其是:按照各自认为对的去做。比喻各搞一套。

-我们学校学习就要互帮互助,绝不能各行其是。

-根深蒂固

-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他这种恶习已是根深蒂固,改不了了。

-功亏一篑

-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作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我们做事一定要坚持到底,如果快完成时才放弃,功亏一篑,是弱者的表现。

-骇人听闻

-骇:震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他发表了骇人听闻的演说,说么地球要爆炸,不要相信他。

-厚此薄彼

-重视或优待一方,轻视或怠慢另一方。比喻对两方面的待遇不同。

-首长,我们营和一营都是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而赴汤蹈火,都立了同样的功,都犯了同样的罪,你怎么能厚此薄彼呢,这也太不厚道了吧?

-焕然一新

-焕然:鲜明光亮的样子。改变旧面貌,出现崭新的气象。

-经过重新装修的大殿焕然一新,广大游客流连忘返。

-豁然开朗

-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听了他的话,我的心中豁然开朗,所有的忧愁都烟消云散了.-鸡犬相闻

-指人烟稠密。

-两个村子离得很近,简直是鸡犬相闻

-记忆犹新

-犹:还。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象刚才发生的一样。

-上次运动会在拨河比赛中败给二班的情景我们至今还记忆犹新

-家喻户晓

微生物学名词解释大全 篇7

关键词:解释性方法 重要概念 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年版)》)在修订过程中特别强调要“凸显生物学重要概念的传递”,这就需要教师对生物学重要概念的教学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下面介绍一种“解释性方法”去理解和认识生物学重要概念的教学。

1.解释性方法——重要概念教学的工具

1.1解释性方法

解释性方法是指一些以人的内心活动、精神世界以及作为人的精神世界的客观表达的文化传统及其辩证关系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研究方法。解释性研究方法目前主要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强调从“理解”意义的角度区别于自然科学的因果说明的研究。它不是追求自然科学模式的科学化目标,也不是强调以实验的客观性为研究的方法,而是强调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及人的精神与文化的特殊性,通过探寻某种规律来体验与理解人的生命,进而在解释其意义的基础上重构人的生活世界。

解释性方法起源于哲学,是经历了胡塞尔的现象学等的影响,逐渐成为对一些研究领域有借鉴意义的一种方法。解释性方法主要是体会“理解”,它不是进行因果说明,而是把自己移入到另一个异在的生活经验之内,以“我”作为一个生命存在,重构地理解另一个对象化的生命,在体验中把握意义。而体验是“对陌生的生命表现和他人的理解建立在对自己的体验和理解之上,建立在此两者的相互作用之中”。体验不仅是对自己生命和生活的体验,而且是通过这种体验达到对理解他者生命与生活的重构。

在施莱尔马赫看来,一切个性都是普遍生命的表现,每一个人都在自身内与其他人有某种联系,因此理解可能通过心理解释来达到。狄尔泰把这种由外在感官所给予的符号去认识内在思想的过程称之为理解。海德格尔认为现象学是让人从显现的东西本身所显现的那样来看它。伽达默尔提出“理解何以可能”的问题,认为理解是普遍性的,理解的经验乃是“先于现代科学并使之得以可能的东西”。理解不是重建而是调解,把理解定义为一种“视域融合”,为发生在一切意义转换中的进程提供了一个更为真实的图像。

“何种答案回答何种问题依事实而定”,这句话其实就是解释学能够被应用于教学中的一个原因,引中出一个必然,每一个想学习一门科学的人都必须学会掌握它的方法论。

2.解释性方法在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中的实际意义

2.1生物学重要概念

重要概念是对课程内容中重要指示内容的提炼。生物学重要概念是在众多的生物学事件、生物学事实、生物学现象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推理得出的结论,是对同一类生物学问题本质特征的概括。《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50个生物学重要概念是以概念内涵或命题的方式具体描述,采用完整陈述句的形式来表述课堂教学中期望学生掌握的概念。

2.2解释性方法在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中应用的范例

解释性方法在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中应用的前提,是一定要明确重要概念的内涵、外延和作用。例如:

名称:生态系统。

定义: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内涵: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外延:一片森林,一条河流等。

重要概念: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

作用:传达给学生如下的信息,任何生境中都有多种多样的生物,每种生物都离不开它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能适应、影响和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并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具体范例一:生物与环境。

生物的存在离不开环境,环境的生成同样离不开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和多种多样的相互作用。二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1)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2)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一定区域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非生物环境。

(3)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和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

在准备教学时,教师先罗列本节重要概念,围绕重要概念,设计这节的教学活动。例如,“生态系统”,重要概念是“生态系统——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教师怎么帮助学生构建这个概念?先提供事实,先让学生去感知事实性材料,带学生到农田里,或者到池塘边走走看看。若是条件不允许,给学生提供图片、文字资料、以展示生态系统,反映生态和环境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要先了解该重要概念的内涵、外延和作用等,再充分了解学生的学前状态、学生对于该部分内容的内心反映、其精神活动以及他们认为异在的东西。教师在解释这个概念时,可让学生进入另一个异在的生活中,假设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离开空气、离开水等,让学生进行自我体验,思考生物的存在离不开环境的原因。如果反过来说,环境的存在离开了生物,又将会是怎样的?教师要让学生通过体验去“理解”,不要正面进行因果解释,最终通过这种学生自我体验达到对理解他者生命与生活的重构。

具体范例二:生物圈中的人。

生物圈中另一重要生物就是人,其实学习了各种生物,尤其绿色植物,无非就是想逐渐理解人体的基本生命结构。人体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正常工作使得人可以生存。人体的几大系统的基本结构和机理以及相互关系则是中学生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1)人体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正常工作为细胞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生存条件,包括营养、氧气等以及排除废物。

(2)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肝、胰、大肠和肛门,其主要功能是从食物中获取营养物质,以备运输到身体的所有细胞中。

(3)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其功能是从大气中摄取代谢所需要的氧气,排除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教师在介绍这一重要概念时,先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和精神世界的状态、学生客观表达对“人”的理解的方式。教师应从学生角度理解:由外在感官所给予的符号而去认识内在思想的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最终达到“理解”的水平。以重要概念的建构为目的或方向,教师从学生思维发展和其惯用的学习方法两个角度考虑学习活动的设计,在情境、素材或者开展的活动中体现出重要概念,并且将其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内容。

3.结语

配伍的解释及造句[大全] 篇8

配伍解释

【意思】: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起来同时使用。药物配伍之后可以加强药理作用,减弱毒性或刺激性、防止副作用,矫正恶味。

配伍造句:

1、其中一项研究观察了紫锥菊跟维生素C(另外一种抗感冒药)配伍的效果。该研究发现二者合用降低感冒发病率达86%。

2、本文从染料的溶解性、稳定性、水洗性,配伍性等方面分别作了分析讨论。

3、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方剂配伍,阐明其科学内涵是方剂现代化研究的关键问题。

4、本文以试验结果为依据,讨论了不同配伍值的阳离子型助剂对阳离子染料的匀染性能和移染性能的影响。

5、关于服装面料与粘合衬的配伍以及面料与粘合衬的粘合压烫对服用性能的影响,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6、并以基因表达和蛋白质表达为指标,试图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上揭示中药复方配伍规律,实现中药现代化。

7、配伍性好,不影响体系的泡沫。

8、经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证明该产品润滑性能好,与钻井液配伍性好,且无毒性,对环境影响小。

9、采取离子浓度变化分析及浊度法进行了天然海水与地层水的静态配伍性研究;

10、结果:丹参提取物与B草SFE萃取物配伍后,与模型组比较,抗心肌缺血与耐缺氧作用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11、防止油层伤害最基本的方法是做入井流体与油层、原油、油层水配伍性实验,避免油层发生不期望的变化。

12、研究结果表明,碳纤维与水泥以及水泥添加剂具有良好的配伍性;

13、方法:根据国内外文献对药物配伍和合并用药的评价、应用进行了归纳总结。

14、目的:考察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液和木糖醇注射液在室温下的配伍稳定性。

15、结果:姜、枣、草作为佐助、佐制、反佐药,对方剂配伍起重要作用。

16、复方的核心是药物间的配伍。

17、目的:研究头孢呋辛钠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

18、渣油或者渣油与各种重质油掺合后的混合原料体系的稳定性取决于其分散相与分散介质的配伍性。

19、目的:研究半夏泻心方及其配伍药组对体外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的影响。

20、目的探索复方大青叶注射液与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配伍后的解热效果及毒性的变化。

21、目的:考察室温下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和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稳定性。

22、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交叉配伍对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23、探讨了临南油田污水处理后处理水与地层水的配伍性及对储层的敏感性问题;

24、对絮凝剂与油田助剂在现场使用过程中的配伍性的研究,有利于指导现场最优使用药剂。

25、目的:研究补气药黄芪在配伍应用中自身是否具有补血的功效。

洞察秋毫成语的解释及造句大全 篇9

洞察秋毫成语的解释

洞察:看得很清楚;秋毫:鸟兽秋天身上新生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小的事物。《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洞察秋毫成语的近义词

明察秋毫 [ míng chá qiū háo ]

《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形容目光敏锐,连极细小的东西也能看得出来。察:看出。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生的细毛。

洞察秋毫成语的造句

1、历史政治,她十分无能,最多来个纸上谈兵,想要运筹帷幄,洞察秋毫,将世人。

2、虽然你治国有方,黎民爱戴,可是对于敌人的阴谋诡计难以洞察秋毫。

3、王继坤心中不禁暗暗叹服邋遢老伯大智若愚,洞察秋毫的能力,为自己远远所不及。

4、岳乐洞察秋毫,听杨善根这么一说后,猜测了个八、九不离十。

5、就算瞒骗,也是逃不过娘娘双眼,因为娘娘目光敏锐,洞察秋毫。

6、正是他心明眼亮,洞察秋毫,疾恶如仇,高度负责,才成为遏制事故隐患的“煞神”。

7、冒险者们需要的,不仅是强横的武力,还有洞察秋毫的心机。

8、现在王天对于自身的修为,早就已经是洞察秋毫,住胎境第八境界“金刚境”。

9、李先生果然洞察秋毫,你所说正应证了学生心中所想。

10、叶团长一定对现今时局洞察秋毫,不会死守成规吧。

11、那双洞察秋毫的眼睛总是能在关键的时刻注意到战局的细微变化。

12、无论对何事总是要考虑地入丝入微,以至洞察秋毫,这是江海宁思考问题的习惯。

13、对杨护法的态度,叶川洞察秋毫,也不和他计较。

14、一旁,古长老洞察秋毫,见元钧道人愁眉不展,便起身问道:“掌门可是为宗门大会发愁么?”

15、古羲洞察秋毫,一下就明白了两人打的主意。

16、吴峥听后放开心神观看体内,体内一切都洞察秋毫。

17、此刻,二夫人洞察秋毫的眼睛逐渐眯成了一道缝,她要透视面前这个孩子。

18、洞察秋毫是每一个修道者的终极目标。

19、这些都被洞察秋毫的主帅看在眼里。

20、真不愧是我的媳妇,真是洞察秋毫。

21、觞洞察秋毫,看出了张浩的心思。

22、爹的洞察秋毫使满来服气又有点气愤。

23、他察言观色,就像洞察秋毫,巨细无遗。

上一篇:大学生消费现状的调查分析总结报告下一篇:秋怀,秋怀黄庭坚,秋怀的意思,秋怀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