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理论

2024-06-25

微生物学理论(通用10篇)

微生物学理论 篇1

食品微生物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是学生学习食品工艺课, 食品分析, 食品卫生与检验等专业课的基础,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 学生能掌握食品中常见的有益和有害的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及遗传变异, 能利用这些知识在食品工厂中进行微生物的纯种分离、扩培、检测并对有害的微生物进行有效的控制, 为今后的工作和继续深造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 在食品微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 加强实践, 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为指导方针, 在教学过程中, 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成绩评定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尝试。通过改革, 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 提高了微生物的教学效果。

1 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食品微生物学理论教学量较大, 内容多, 如果一味采用讲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学生被动地接受, 易引起学生的倦怠, 而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比较式等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1 注重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能使课堂教学产生双向式互动,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讲授原核微生物的细胞壁的结构时, 提出根据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成分的不同, 用革兰氏染色方法染色时分别呈现什么颜色?然后结合实验的内容将革兰氏染色的步骤列出, 引导学生一步步分析最后得出革兰氏染色的结果。通过启发提问学生开动脑筋, 认真思考分析。这样加深了学生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两种细胞结构的认识, 加深了对革兰氏染色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的记忆, 达到了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点的目的。

又如在讲单细胞微生物的生长曲线时, 先提出问题, 单细胞微生物生长分几个阶段, 以酵母菌为例说明在啤酒的生产中应在各阶段如何控制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在讲授了整个生长阶段的划分及特点后, 引导学生思考, 归纳、总结认识到微生物接种到培养基中后的整个发酵过程实际上是微生物的生长过程, 并将啤酒发酵过程与生长过程相对应, 在各阶段应注意培养条件与生长阶段相对应, 这样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生长曲线的意义及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食品微生物学不仅是专业基础理论课而且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 提高了学生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和学习兴趣。

1.2 积极开展课堂和课外讨论

积极开展课堂和课外讨论, 能改变过去传统的一味教师讲授的模式, 提高学生自学、分析和总结的能力。在课堂上针对讲授内容进行讨论, 例如在讲授微生物的生长时, 提出问题, 微生物生长体现在哪几方面, 生长和繁殖有何关系, 课堂讨论10分钟后, 学生发言, 这样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了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于课堂的时间有限, 在适当开展课堂讨论的同时, 在教学中还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讨论, 有的是针对讲过的内容的一个深化总结, 有的是针对未讲的内容, 同时注重讨论内容的综合性, 需要查阅相关的资料。例如在讲完病毒这章后提出在谷氨酸发酵中容易污染噬菌体, 污染后容易出现什么现象?如何检测噬菌体, 如何防治?并要求学生提交书面报告, 在课后答疑时, 让学生发言, 其他学生补充, 这样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探索比较法教学

在食品微生物教学工作中, 深感需要学生记忆的内容较多, 因此在教学中注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使学生记得“少、准、精”, 在教学中将各种记忆信息加以“浓缩”, 将一些教学内容通过比较列出, 可以是教师边讲边完成, 也可根据教材及学生实际, 教师提出要求让学生完成, 如“微生物的基因与基因组”一节中, 对真核微生物和原核微生物的基因组通过“存在形式”“是否有断裂基因”“是否有重复序列”三方面的比较。加深了学生对这两种微生物基因组特点的掌握。

1.4 运用案例式教学方法

食品微生物学是一门理论和应用紧密结合的课程, 食品微生物学中的许多章节的内容都在食品的生产中有许多实例。通过案例教学, 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食品微生物学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而且能使学生掌握在食品生产中如何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例如, 在讲到“单细胞微生物典型生长规律”这节, 在讲解后, 举了啤酒生产的案例。啤酒在生产过程中, 啤酒酵母在9~12℃进行啤酒发酵, 但啤酒酵母最适的生长温度为25~28℃, 啤酒酵母扩培中采用的逐级降温培养使啤酒酵母逐渐适应低温环境, 缩短啤酒酵母在发酵过程中的延迟期。通过目前这个方法使学生深刻理解了在生产过程中缩短延迟期的一些方法。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 多媒体技术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成为国内外提高教学质量, 改革教学方式的重要手段。尤其对于食品微生物教学中, 多媒体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 对于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繁殖及微生物的营养和生长等章节, 仅凭口头讲解显得枯燥无味, 而且效果不理想,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使微观世界宏观化、教学内容情景化。通过多媒体把各种微生物的具体形态、结构、繁殖过程通过直观清晰的图片及生动形象的动画展示给学生, 使之易于理解, 并加深了记忆, 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对学生的调查表明90%以上的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易于理解和记忆, 增大了教学的信息量。摆脱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单调和枯燥, 形式生动活泼, 寓教于乐,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3 注重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中心。食品微生物学具有物种多、内容广、发展快、实践性强等特点, 客观上造成食品微生物学知识零碎化。因此必须根据微生物学课程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及人才培养的目标确定和改革授课内容, 以确保教学效果, 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

3.1 注重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突出食品微生物学教学重点

“食品微生物学”与“生物化学”“食品卫生与检验”等课程相互渗透、相互联系, 为了避免与这些课程某些内容的重复, 突出本学科的特有内容, 在深入研究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 对食品微生物学各相关章节的授课内容进行了调整。对于先修课程已学过的内容, 以学生自学、教师课堂提问的方式来完成这部分教学内容;而对于后续课程中还要重点讲授的内容, 则简要概括, 抛砖引玉提供知识框架。例如“微生物的代谢”这章中的前两节“微生物的能量代谢”和“微生物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在生化中已重点讲述, 在这里只重点讲授后两节“微生物的初级代谢和次级代谢”和“微生物代谢与调控”内容。实践证明, 这种承前启后的教学方式, 既保持了微生物课程的完整性、系统性, 又解决了相关课程间的重复教学问题, 对提高教学效果, 激发学生的兴趣具有积极作用。

3.2 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微生物学是生物学中最活跃的分支科学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 新的微生物学科如微生物基因组学、微生物蛋白质组学等不断孕育和形成。很多新技术新方法如荧光-PCR、生物芯片技术等在微生物学中广泛应用。同时, 新菌种、新病毒陆续得以分离和鉴定。完全按照食品微生物学教材已不能满足食品微生物学教学的需要。因此应在了解食品微生物学系统知识的前提下, 向学生讲述更多的有关科学前沿动态的知识。例如, 在讲到“病毒”一章时, 针对目前正在流行的“H1N1流感”, 在查阅大量最新文献的基础之上, 向学生系统地介绍了H1N1流感病毒的鉴定、形态、基因序列, 及主要的分子生物学分离检测技术。这样, 学生不仅获得了最新知识, 而且在不知不觉中系统地掌握了“病毒”这一章的全部知识要点, 并对学生起到开扩视野, 拓宽思路, 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

4 建立新型综合性考核机制, 正确评定学生成绩

长期以来, 绝大部分学校学生的学习成绩主要以期末笔试考核为依据进行评定。随着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提高, 这种以考试为主的成绩评价模式越来越不适合人才的培养和学生能力的评估, 必须建立一套适合当代大学生的考核机制, 正确评价学生成绩。对此, 在改革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4.1 改革考试内容

传统的考试内容都是以教师授课内容或课本内容为主, 学生处于“听知识”、“背知识”和“默写知识”的被动状态中。在改革实践中, 我们采用了扩大命题知识面的方法, 使考试内容不仅涵盖了主讲教材和授课中的内容, 而且增加了大的综合性较强的并与食品生产实际紧密联系的考题和本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 使成绩不仅全面体现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也体现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对当先本学科的前沿知识的掌握程度。使考试成绩能真正反映学生的能力。

4.2 改革考试方式

传统的考试方式单一, 只包括课堂的闭卷考试。为了全面掌握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卷面考试的基础上, 教学引向课堂外, 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在卷面成绩的基础上增加了部分开卷试题。这些题目在考试前提前公布, 这些试题具有明确的科学前沿性和综合性, 但具体内容不包含在授课内容中, 也可能没有现成的答案。实践证明, 此类试题考试不仅可引导学生在课外不同程度地阅读相关研究材料, 同时还可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4.3 改革成绩评定模式

课程学习成绩采用综合评定模式, 即由平时成绩 (20%) 、课程小论文 (10%) 和期末考试 (70%) 成绩综合评定。其中平时成绩由考勤 (5%) 、学习表现 (5%) 和课堂提问 (10%) 三部分组成, 课堂提问一般包括课前提问和课中随时提问。课前提问是在每堂课开始的5-10分钟内, 以上次授课内容为主, 包括对上堂课内容的总结, 关键知识点及在实际中的应用。并通过提问自然引入下节课的内容。另外在上课过程中随时提问, 引导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 一般每学期每个人会提问6次以上。这种成绩综合评定的模式不但可以使学生加强平时学习的主动性, 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

结束语

实践证明, 近年来我们进行的食品微生物课程教学改革的尝试是成功的。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丰富与更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考核机制的客观化和综合化, 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增强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适应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今后我们还将继续探索、调整、改进, 以进一步推动微生物学教学改革, 培养更加优秀的新世纪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江汉湖.食品微生物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8.

[2]牛天贵.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2.7.

[3]陈必链.发酵设备教学改革[J].微生物学通报, 2003, 27 (1) :74-75.

[4]袁旭.科学训练方法[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2000.6

[5]徐志凯.医学微生物实验课成绩评定的改革[J].微生物学通报, 2002, 26 (4) :305.

微生物学理论 篇2

重庆市农业学校植物科学系 田晓庆

摘要:《园林植物学》是园林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在园林专业培养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成绩考核标准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中职院校植物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园林植物学;中职教育;园林专业;教学改革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近几年取得了飞速发展, 但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一些中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几乎沿袭了教学的传统思路,教学中也存在着教学内容和生产实践脱节、学生学习兴趣较低、教学手段比较落后等方面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轻技能、重教材轻实践的现象, 使学生毕业后不能掌握必需的专业技能,丧失了中职应有的优势和特色,因此中职课程教学必须遵循理论以够用为度, 突出知识应用技能与能力培养。植物学是园林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进一步学好其它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必要条件和基础, 为了使植物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适应培养中等职业专门技术人才的需要,本文基于这些情况,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精心上好绪论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步。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一门课之初是谈不上有什么浓厚的兴趣的,绪论课是教学过程中的第一堂课,也是至关重要的、关键性的一堂课,在这一堂课上,我们列举大量实例讲清课程的重要地位;它在生产实践上的作用;它与当好一名中职教师的关系以及本课程的特点及其相应的学习方法。把绪论课作为一堂动员课,使学生感到这门课程很重要,很有用途,是今后工作的基础,我必须下功夫学好它,改被动的“要求学”为“我要学”,让大部分学生从内心感到这门课不是为了混个分数,而是因为它实际用途大、吸引人,使学生们从第一节课开始就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和学好这门课的积极性,这对整个学期的学习都有良好的作用。

2、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努力方向。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能使声、形、色三者结合,打破传统和学校教学手段,不受时间(季节)、空间(地域)上的限制,从而缓解了植物学中历来存在的、而又难以解决的教学系统性与植物直观性、季节性之间的矛盾,向学生提供十分真切而又丰富的感性资料。在我的课堂中我会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随时把各地的各个季节的植物,形象地投上屏幕,让学生在“百闻不如一见”的条件下,观察千变万化的形态,进行比较,从中得到规律性的东西。这样不但节省了时间,而且教师言中有物,学生得之有形,教学时间缩短了,教学容量增大了,教学效果必然得到了提高。

通过将课程中的重点、难点以动画、录像、图片等形式表达出来,让学生更加直观了解各种生物现象。比如在讲解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和植物双受精的过程时我采用了动画、录像的方式进行演示,在讲到植物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解剖结构时我利用了图片的直观感受性进行演示,在讲解到“植物界的基本类群”,“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教学时,我通过放映教学录像片,放映一些重要科、代表种幻灯片,边讲解、边让学生观察,将教学内容直观演示出来,使学生初步了解植物的宏观世界,诱导学生了解植物的微观世界。对于学生探索植物的理论提供了感性认识,为学生们学习植物分类知识,掌握其各科的分类特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们普遍反映:先预习、再看幻灯片。这种方法既好看、好听、易学、易懂,并且记忆深刻,极大地改变了以往“黑板、粉笔加挂图”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方式使课堂教学焕然一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当然在植物学科教学中,并不是每堂课、每个问题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而是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好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的时机,使多媒体教学手段紧扣主题,恰到好处,有效地为教学内容服务。比如我在讲到植物检索表的编制时,就采用以板书、数据提供加口述的方式分条目进行阐述来达到预期的效果,避免幻灯片演示整个检索表,造成学生视觉疲劳,反而降低学习效果。

3、加强实验课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实验课是植物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不仅可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和强化知识的记忆,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而且能诱导其强烈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过去的实验知识简单的重复已有的结果,教学效果不好。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启发、诱导的方式。对于最初几个实验是关于学习基本技能的。比如教学生显微镜的使用,徒手切片制作等,这个过程需全部详细讲解,然后学生做,以后的实验则以学生自我完成为主,后期的实验每次我只讲操作新技术及注意点,然后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操作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参考书本和实验指导,逐一解答完成。另外,还增设了由学生自我设计、独立完成(包括准备,观察记录,完成实验报告)等实验,比如种子萌发,洋葱细胞的制片与识别等实验。首先布臵写好准备,然后分组领取所需材料,按设计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最后完成实验报告,通过这种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4、加强第二课堂活动的运作,是植物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

在植物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在系统讲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植物学研究方法的讲授,使学生能学到一些基本的方法论,然后结合根据兴趣所选择的第二课堂,比如“园林花卉的栽培、嫁接、修剪及管理”、“病虫害防治”、“食用菌的栽培”、“园林植物造型搭配”等,将专业知识能很好的应用于生产实践中。这学期我所带的是“园林花卉”兴趣小组,通过一学期的实践学习,学生学习到花卉的基本知识,包括花卉的种类,功能,生长习性,栽培管理方法以及切花的保鲜技术等,学生在养花过程中不仅可以养成珍惜和爱护生命的习惯,而且可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观赏花卉的过程中,还能够陶冶情操和修身养性。

我校占地287余亩,围绕校园100米以内分布有200种左右植物,其中含有马兜铃科、蓼科、苋科、马齿苋科、石竹科、毛茛科、十字花科、堇菜科、千屈菜科、伞形科、报春花科、夹竹桃科、旋花科、紫菜科、马鞭草科、唇形科、茄科、车前科、桔梗科、菊科、禾本科、莎草科、百合科等多科植物,基本教材中提及的园林植物,我校周围几乎都有。学校周围环境中植物种类丰富,是我们教好植物分类课的优越地理条件;而且植物或春萌、或开花、或结果都是随处可见,随时可采,是植物学实践教学的“天时”。

5、改进考核方法,引导学生增强实践能力。

考核是检验和评价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知识灵活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过程的必有环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重点”是中职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加强中职学校学生的技能教学,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促进教学改革与质量的提高是中职中专培养的重要目标,《园林植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该门课程的考核评定不宜采用一次考试定好坏,建立一套相对比较完善的考核体系才能比较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同时能引导学生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我们应改变理论成绩占较大比例,而实验部分只占很小比例的这种考核模式,这样只会导致学生上实验课不认真,最终也能通过考试,这样的考核评定方式容易导致培养的学生是“高分低能型”人才,这与中职学生培养目标相违背。我觉得,对植物学的考核应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两大部分,各占50%。甚至实践考核应占更大的权重。以达到学生重视实践课,并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真正培养学生的认知、创新能力。

6、结语

园林专业植物学的教学目的是为专业知识学习应用做好铺垫和延伸的准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选用适宜的教材,提出具体可行的学习要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园林植物的形态特征及观赏性状,掌握植物识别的程序和方法,培养学生以后的学习能力和灵活应用能力,这才是本门课程教学最终目的。参考文献:

微生物学理论 篇3

【摘 要】 本文将《黄帝内经》与亚里士多德动物学著作《动物志》中的相关论述做了对比。经过对比发现,《内经》与亚里士多德动物学思想的差异在于对生命观察的方法不同,《内经》多运用取象比类、司外揣内的思维方法,而亚里士多德动物学著作中多是运用解剖观察方法来了解生命;其相似之处是均在不同程度的引入了哲学概念。根据两者的类似之处试探性地提出中西医的结合点。

【关键词】 黄帝内经;亚里士多德;思想对比

【中图分类号】R2-0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2-0151-02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成书于东汉之前,其理论对中医思维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内经》中蕴藏了丰富的医学理论及哲学、天文学、生物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学者,其学术涉及哲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在古代人们认识事物的方法都比较简单,此时的自然科学思维处于萌芽状态。恩格斯说过,“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因此,理论自然科学想要追溯自己今天的一般原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它也不得不回到希腊人那里去。”[1],由此可见,古希腊学者对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影响之深。中国文明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没有发生过间断。古希腊时期与春秋战国时期处于相近的时间段上,此时东西方学者们对生命的认识处于何种水平,本文通过对比成书年代相近的古代生命科学的代表著作《黄帝内经》和亚里士多德的《动物志》及《动物四篇》中的部分思想对此进行了探讨。

1 生命本源的认识

中国古代先民通过对自然界事物的观察,提出了“元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并将这些观念引入到各个学科中,比如医学、地理、伦理等等。元气一元论认为气是构成世界万物与生命的基本物质和本源,五行学说以木、火、土、金、水五类特性及其生克制化规律来认识、解释自然界和生命。这些认识所运用的方法源于中国古代学者们认识世界的最初方法,即在自然现象和生命现象进行观察的过程中加入了类比、司外揣内等思维方法。《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也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灵枢·决气》中记载:“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素问·宝命全形论》中提出:“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内经》中此类论述并不少见。对于五行《尚书·洪范》曰:“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并指出了五行的特性,认为木曰曲直、火曰炎上、金曰从革、水曰润下、土爰稼穑。

西方的哲学家提出世界本源是原子构成的,继而提出了原子论、元素说等。其中:元素说认为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是“气”、“土”、“水”和“火”四种元素,亚里士多德将其引入到动物的构造论述之中,对构成生命体的组织进行了属性的划分,并将“土”、“气”、“水”、“火”作为构成生命的第一级基本性能[2],认为脑是土与水的组合物,并指出了证明方法,即运用煮沸的方法,水分因热而蒸发,脑成为固体,就是土质的部分,并指出豆类也有此性质[2]。构成生物体的基本质料在《动物之构造》中有所论述,认为所有组合物体的原材料都是液体与固体、热物与冷物,其他的性能比如轻与重、稠与稀以及其他所有的类此诸禀赋的差异都属于这些基本性能。在对体液、肌肉、骨骼等的认识中,认为有些组织是“湿性”的,有些是“干性”的[2]。而构成人体的质料中“干性”和“湿性”的分类方法和《内经》中的阴阳论述具有相似性。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在生命本源的构成方面,两种思维也存在相似之处,即均将某些哲学观念引入到具体事物去研究。《内经》中提出“气”是构成人体的本源,而《動物四篇》中提出动物由同质部分和异质部分组成,且指出同质部分在生体构造的各方面为了适应其所在位置的功能,也表现出各种变异[2]。然而两种也存在差异,中医学的五行学说在医学的应用中提出了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五行相生、相克,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促进的系统,并不认为中医五行是构成某脏腑的元素。而四元素说中,元素之间并没有形成比较固定的关系,但指出了器官是由元素构成,如脑的构成。可见,在古代不论是元素论观点还是整体论观点,都是对生命认知的一种重要方法。

2 生物分类观

《内经》运用五行学说对动物学做出了分类。如《素问·五运行大论》中指出“东方生风,风生木…其虫毛”“南方生热,热生火…其虫羽”“中央生湿,湿生土…其虫倮”“西方生燥,燥生金,…其虫介”“北方生寒,寒生水…其虫鳞”。一般认为“毛”类为有被毛的兽类,“羽”类为鸟类,“倮”类为体表光滑的动物,如蛙、人等,“介”类为有甲壳的虫类和水族,“鳞”类为有鳞片一类的动物。亚里士多德动物学著作中对动物分类方法很多,比如发生分类、生活分类、性情分类、居处(呼吸方式)分类、食物分类、行动分类、级进分类等[3]。尽管这些分类最终被现代的科学分类所代替。

在亚里士多德的动物学著作中,对动物的分类角度比较多,且灵活。《内经》中的动物学分类是以五行理论为纲领进行分类,显得比较机械。并且《内经》中的生物学分类观点并不符合进化论的观点,不能表现出生物学进化过程中的亲缘关系。而亚里士多德的分类学观点中的一些分类方法和进化论的分类方法有近似之处,如动物的发生分类、级进分类等。至于《内经》中的分类方式其价值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

3 人体生长发育观点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提出了中医学人体的生理阶段,女子以七为纪,男子以八为纪。《动物志·卷七》对“七”的认识和《内经》有类似之处,认为大多数人生后两个七年,男子开始蕴生精液,并认为大多数妇女约在四十岁后停经,也有些妇女延至五十岁时,男子生殖能力延续至六十岁,也有延续至七十岁 [3]。由此看《动物志》和《内经》对人的生长生殖规律做了论述。此外,《内经》对人体的衰老也有较详细的论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

在人体的生长生殖规律中《动物志》一书中也做了详细论述,指出了男性和女性的生长发育及衰老年龄,这一点和《素问·上古天真论》的论述有一定的相似处,但是没有《内经》中的论述丰富。但可以看出《内经》及亚里士多德著作中的人体生长发育等规律,都来自对人体的长期观察。

4 对脏腑的认识

亚里士多德对人体器官论述的过程中运用了解剖的方法来考察动物,如动物之构造、动物之行进、动物之生殖等篇。《内经》对脏腑或者器官也有解剖方面的论述,如《灵枢·经水》中指出:“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灵枢·肠胃》中论述了胃的长度和容量以及小肠的长度等。但中医多运用古代的思维模式和世界观对生命现象进行描述,所以两者存在着巨大差别。尽管如此,在对生命之初的认识过程中,东西方思维仍然有其共性,那就是通过猜想的方式来确定功能。在中国古代,解剖没有被看做认识人体的一条最佳途径,在中医学古代著作中对解剖的记载也不多见。亚里士多德在认识人体的过程中也用类比的方法,只是西方的这种类比是用动物的解剖发现来猜想人类应该也有相同的器官。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认为“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在《灵枢·邪客》记载:“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而《动物四篇》中也认为心脏为诸动物之灵魂所寄托的器官[2]。心脏为中心形成血脉[2],认为大体型动物的心脏有三窍,右窍储血最多,血最热,身体右侧的肢脚较之左侧的为热,;左窍储血最少,且最冷,而在中窍的血于容量和热度都介于另两个窍之间[2]。在这个角度看,血的热冷和多少也是猜想的产物。

《灵枢·本藏》详细论述了脏腑的大小、高下、坚脆、正偏与疾病及性情的关系。如“五脏皆小者,少病,苦燋心;五脏皆大者,缓于行事,难使以忧…五脏皆坚者,无病,五脏皆脆者,不离于病”“五脏皆端正者,和利得人心;五脏皆偏倾者,邪心而善盗”等。在这方面,亚里士多德也有论述认为凡动物之感觉钝者,其心脏粗硬而肌理密实,凡赋有较敏锐感觉的动物则心脏柔软。心脏体积庞大,动物是怯懦的,若器官较小,体积适中,则动物就比较勇敢[2],并指出心脏性状的差异与动物的勇怯有关,胆与情操和寿命有关[2]。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有比较详细的生物解剖论述,比如在《动物志》中记载体型的大小与大脑的大小,在比例上论,人脑是最大的[3]。肝脏附着于大血管,与挂脉(动脉)血管不相通,并指出大血管与挂脉血管均有管道通入肾脏[3]等很多论述。对于器官的功能,西方古代学者以解剖的方法发现了其大体形态,但是对于器官功能没有完全脱离猜想。中医学的脏腑认识应该说更注重对现象的解读,并运用哲学方法解释中医脏腑功能。

5 結论

在《内经》的医学理论中,对人体的认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来自解剖,二是运用古代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人体。而后者在中医理论发展过程中一直占主导地位,直至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的出现,中医在解剖方面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亚里士多德对人体和生命的认识多来自实验解剖观察,而哲学思维的引入不是主流,但并不是完全没有哲学概念的渗透。但每一器官或脏腑的物理性状皆与其构造和功能相符[2],即不存在没有结构的功能。因此在对器官的认识方面,《内经》中所提出的脏腑是指某一系统的活动情况,而不是为解释对中西医差异而将脏腑解释为实质的器官。《动物四篇》指出任何一部分的构造不管是一个器官还是内脏,不可专注于其物质成分,每个部分必须从它与全形式予以推求[2]。可见亚里士多德在当时认识到对器官的研究不只是单独的研究孤立的器官,器官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内经》脏腑理论在一定解剖基础上,同时十分注重各器官之间的联系,最终形成了今天所说的“藏象学说”。这也就与西方医学产生了巨大差异。在对《内经》和亚里士多德动物学著作的思想比较中,可见中医学和西方医学的结合点,应该在哲学思维引入到对实质器官的研究。因此,注重对哲学思维和系统器官的双重研究,才能保持不被西医用解剖生理等来解释中医理论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9.

[2] 亚里士多德.动物四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2,4-5,8,36,39,45,66,118-119,266. .

[3]亚里士多德.动物志[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44,50,328-329,501-503.

微生物学理论 篇4

作为青年教师在这几年工作中总结出的几点体会如下:

1 注重理论结合实际, 启发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

美国教育家布鲁诺说:“学习的最大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对任何人的学习有着巨大的内驱动作用。使没有思考变为有思考, 使无效变有效, 使低效变高效。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内容繁杂, 枯燥, 但接近临床的一门重要的桥梁学科。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气氛, 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及临床症状为例, 通过利用学生对实际病例的兴趣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向学生介绍破伤风梭菌时,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投入课程内容, 我们可以用最风趣的方法和通俗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 平时生活中我们容易受伤, 每次受伤会从周围人口中听到“打破伤风的针”, 但上课时简单的解释这一病例, 不但吸引不了他们的注意力, 而且不能对学生充分灌输“打破伤风的针”实质。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用“那大家知不知道‘什么是破伤风的针?’‘破伤风又是什么?’‘不打此针又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等学生生活中遇到过的实际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使他们带进课堂, 将内容延伸到病原体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条件、致病机理、临床症状及疾病特点、诊断、预防、治疗等。这样能极大的提高及发挥学生对医学微生物学的兴趣及主动学习能力。

虽然人类在医学微生物学领域取得了不少成果, 但离消灭和控制传染性疾病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 新现和再现的微生物感染不断出现[1], 如2002年全球SARS流行、2009年全球H1N1型流感流行、2011年欧洲国家出现的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2014年在西非国家爆发的埃博拉病毒感染涉及到这些新现病原体的有关知识。据我上课时所感受到的体会, 学生对这类例子非常感兴趣, 而且求知欲望也很高。同时这些新进展具有很高的探索性, 因此授课时举例这些新进展, 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只求科学, 探索世界的精神和创新的理念。[2]

2 优化授课内容

传统教学中, 教师在讲课时, 教材的每一章节要讲到, 内容分配充满, 虽然这种讲课模式能保证知识内容的完整性, 但是费时费力, 教学效果不理想。我们采用“重点授课”方法, 在课堂上重点介绍, 反复强调, 反复解释每一章的重点内容, 帮助学生掌握重要知识点, 这种效果比前者好很多。如果老师在课堂上重点突出、深入浅出、精讲多练, 学生能理解透彻, 记忆牢固, 印象深刻。课堂教学内容少而精, 有关罕见的病原体内容学生以自学为主, 而且不同专业, 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侧重点不一样, 根据以上特点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及重点, 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3 注重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学过程的重要教学环节, 医学微生物学是基础医学的一门具有理论性、实验性、交叉性等三大特点为一体的分支学科。这门学科信息量大, 内容多, 教学设计难度大, 要想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有效完成教学内容, 要让学生接受更高的知识点, 需要老师精心去组织及进行教学设计, 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与要求。授课老师在课前精心设计的章节前后编排、实验室或教室教授的内容安排、何种方法 (案例式或提问式) 、何种手段 (实验示教或多媒体) 等方法, 更能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 使典型的病例巧妙地结合教学内容, 此过程能强化学生的理解与掌握;除此之外, 必须着重相关课程的先后衔接。生命科学的各个分支几乎无不与医学微生物学相关联, 相关课程的衔接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进入后续课程。因此课堂内容应做到内容的先后衔接、重点明确、特色鲜明, 才能在后续课程的教学中学生不仅能知其然, 也知其所以然。

4 改革实验教学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是很重要的教学环节, 通过实验课, 可以培养学生操作及分析能力, 实验室是学生踏入工作之前的重要的实习基地。经过微生物学实验教学,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科学态度,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团队精神、环境素养等基本素质[3]。

目前学生只注重理论学习, 但是对于实验课没有主动学习的精神, 这是教学方法上的缺陷, 因为部分实验老师上实验课时, 首先通过注入式的串讲本次实验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所有的操作步骤, 这导致学生对实验的消极态度, 影响他们对实验进行观察的理念。结果老师讲的内容被学生从头模仿到尾。因此, 教师在实验课应该给学生准备一个自由学习的平台, 让学生先预习有关实验内容, 然后分组让学生自己完成所有的实验内容, 最后抽出时间, 点评每个组实验完成情况, 给他们指出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最终总结性和示范性的给学生操作一遍, 也就是说平时的教学环境中的角色交换, 给学生一个自由观察, 自由发挥的平台。

总而言之, 青年教师在上课之前, 不仅要充分准备医学微生物学和相关学科理论及实验内容和方法, 而且需要找出适合提高学生兴趣的新思维、新方法、新手段。也要注重前面内容所说的优化授课内容、教学设计、改革实验教学等。这样既能培养出优秀医学人才, 又能可以成为适合新时代的优秀青年教师。

参考文献

[1]朱红, 李雪璐, 陈建林.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模式的探讨[J].西部医学, 2012 (24) .

[2]杨敬, 雷迎峰, 徐志凯.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融入新进展的实践与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9 (6) .

微生物学理论 篇5

浅谈学习迁移理论在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中的应用

“学习迁移”在教学中可以促进学生知识间的迁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将“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应用在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教学中,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认为:大学生学习<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这门课程的良好方法之一是学会应用学习迁移,教师应该积极促成学生学会学习迁移,形成学习迁移的.能力,这样不仅对本门课程,就是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也会形成积极的迁移作用,从而整体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 者:马保连 作者单位:长治医学院药学系,山西长治,046000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35)分类号:G712关键词:迁移 药用植物学 生药学 教学方法

微生物学理论 篇6

微生物药物学理论是生物工程本科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主要教导学生们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独自解决各种复杂的技术问题的能力。学好该课程的重要因素就是教师在药物微生物学方面的教学改革。探讨如何对现行的微生物药物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制度进行改革,如何让学生掌握好这门课程,为学生们日后走向科研事业创造契机,是每位教学工作者所面临的挑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微生物药物学教学进行改革与探索,以期达到“理论教学由知识技能型向能力培养型转变”。

1 微生物药物学教学改革的原因及重要性

我国的微生物药物学教育发展比较缓慢,随着制药产业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一些国家大学的微生物学专业已开始向工业化或各类生物技术中心转化,微生物学已渐渐地与许多其他学科融合交叉起来,如物理、计算机、药学等。另外,在培养人才上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教师在授课时更倾向于将理论知识与现代的行业高新技术相结合,向现代分子微生物学的方向发展。而我国的微生物药物学是在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型交叉学科,将微生物和药学知识结合发展成具有专业特色的一门学科,其教学方式上还是沿袭了其他学科的模式。除了教学内容有所变化,在教材的运用以及实验的设置上没有统一的标准,比较混乱、落后,无论是教学条件还是实验条件,都与社会实际有所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专业上优势并不明确[2]。

微生物药物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应用性及实践性都很强的行业特色学科有其独自的特点,其内容比较繁琐,逻辑性不是很强,还涉及到药学问题,这些是传统生物学方向的学生未曾接触过的; 因此,学生学起来会觉得很困难,兴趣不高。近几年,微生物药物学也随着教学改革的需求减少了课时,但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新的生物技术层出不穷,知识更新速度快,减少课时无疑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因此,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使本科的教学适应现代生物产业的发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生物医药行业专业性人才已成为微生物药物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难题[3]。各高校对微生物药物学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也不一样。由于没有权威性很强的微生物药物学的教材,而且很多高校只将其作为普通学科开设,没有注意到微生物药物学的特色,生物工程专业对微生物药物学也不够重视,学生也对微生物药物学失去兴趣,缺乏学习动力。面对这种情况,微生物药物学的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只有打破传统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条件,积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觉地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注重挖掘学生们创新能力和科研潜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使其成为社会和市场需要的人才,才能实现理论教学由知识技能型向能力培养型转变。

2 微生物药物学教学改革的措施

2. 1 优化教学内容: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实践活动过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教师讲,学生听、记,形式机械,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学习兴趣不高。通过改革,笔者力图变注重灌输的培养模式为知识、能力综合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4]。为此,进行了以下两方面的尝试。

2. 1. 1 将理论课中的部分内容带到实验室进行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将理论课与实验课分开进行,由于教学时间的分隔,学生在学习中不能及时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验中去,有时达不到" 理论指导实验,实验验证理论" 的理想效果。理论课上,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一知识在实际科研中的运用,反而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针对这一点,建议将微药筛选、微药生物合成及生物转化、微药的作用机制和耐药机制等内容拿到实验课堂上,学生可一边观察,教师一边讲解和指导,让学生深刻体会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2. 1. 2 选择一些简单章节进行开放式教学此种方式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5]。对此,建议采取以下形式: 1)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由学生自行搜集相关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分别阐述自己的想法,最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评定成绩。这种形式对学生掌握学科新动向、新发展十分有帮助。2) 根据生产实际问题开展各种形式的讨论。理论知识的学习都是要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师选择生产实际中的问题拿到课堂上,让学生们共同探讨,各抒己见,并将讨论结果以列表等形式总结。这种方式可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更有体会。

2. 2 改变教学方式: 利用微信帮助学生课后学习

对于刚迈进大学校园的学生来说,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自主学习。因为中学时代都是被动学习,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难以迅速转换角色,这就需要大学教师们在课后对学生的学习加以指导。第一步是自检学习,培养学生忠实于自己的习惯,鼓励学生自我监督自己制订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按时完成; 第二步是互助学习,通过互相监督的方式督促自己和他人执行学习计划; 第三步是教师检查,即定期检查学生对自己学习计划的执行情况; 第四步是集体检查,引导班集体树立好学上进的风气,对不认真执行学习计划、制度的学生形成一种批评帮助的集体舆论,这是最重要监督方式。利用微信的语音对讲功能将讯息直接“讲”给学生,也可以借助视频或拍照功能利用丰富的文字、语音、图片以及视频让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方式更加丰富,更具吸引力。此外,利用微信的群聊功能可以随时进行集体讨论,增强集体监督的作用。

2. 3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对于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药物微生物学课程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2. 3. 1 校内实验室的培养微生物药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了满足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拟将微生物药物学课程的理论与实验教学联系在一起,理论与实验课程同时进行,既在实验中理解了理论知识,也把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上[6]。在实验课的讲授过程中,安排了大量的基本操作,如显微操作、无菌操作、培养基配制及灭菌技术、分离和接种技术等等。实验的教学过程中,重点安排综合性比较强的实验,如口服药物中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总数及大肠杆菌的检验和一些综合性较强的实验,例如微生物药物的分离与纯化、微生物药物化学鉴别和结构分析、各类微生物药物化学、微生物药物的药效学等等。另外,实验室也对外开放,配备专业教师进行指导,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开展实验技能比赛。通过实践实训教学,增强了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为学生今后顺利就业奠定了技能基础。

2. 3. 2 与相关企业合作培训学院与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的关系,在企业的参与下学生既将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用于生产,学生心理上得到了满足,企业也盈利,是一个双赢的过程。通过实践实训教学,增强了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为学生今后顺利就业奠定了技能基础。

2. 4 完善课程考核方法

考核原则: 全方位、全过程考核,即从课程开始到课程结束,从课内考核到课外考核; 公开、公证的考核原则让学生以积极正确的态度对待本课程考试; 同时制订的考试方法必须是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而不是为了考试而考试; 注重知识的运用原则将学生能力的表现和素质的体现作为较大的考核比例[7]。具体如下: 1) 平时成绩占30% ,其中学生讨论占10% ,学习态度占10% ,课堂测验占10% 。2) 学期末闭卷考试占70% ,期末笔试不及格者可补考。试卷应涵盖理论知识的大部分内容。考试题型应为名词解释、填空、选择、简答和分析讨论等,题量和题目难度适中,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方面题型要占较大比例。3) 实验考核应与理论考核分开进行,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其中实验态度占10% ,实验预习占20% ,实验操作及课堂检查结果占20% ,实验报告占50% 。

总之,进行全方位的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实用型人才,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这是每位高校教师应积极进行实践的。

3 结语

植物学理论教学改革初探 篇7

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培养人才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创新力和提高综合素质。高等学府的教学工作既要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要求, 又要适合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改革, 因此需把改革放在第一位, 特别对于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而言, 植物学作为最早接触的专业基础课, 它是学习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学等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 植物学的基础性就决定了它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加强植物学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 对于高等院校而言, 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尤为重要[1]。

1 教学现状及改革的必要性

由于世界在飞速发展, 科技也在日新月异的进步, 教育是立国之本, 所以很多国家都会对课程进行改革并调整教学目标, 改变人才的培养方式, 提高教学质量, 并把教育作为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措施。我国高校生物科学专业的植物学教学内容上一直延续着两种教学模式:植物形态解剖学和植物系统分类学。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存在很多与植物的客观规律不相符的现象, 在理论和实践等方面上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高校的植物学教科书内容庞杂, 有些理论陈旧, 需要更新。由于课时的压缩以及教师为了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般在课堂上会出现“满堂灌”的现象, 教师只关心知识的讲授和课程的进度, 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造成学习过程比较被动。在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 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不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随着科学科技的发展, 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 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快速崛起的微观学科, 改变了学生对植物学的学习兴趣, 许多学生对与现代生物技术紧密联系的微观研究领域有更大的兴趣, 这个变化严重地影响了植物学在生物科学专业作为基本学科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其次, 由于植物学课程学的压缩, 当务之急是, 教师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这是所有的教学工作者都必须解决和面对的难题。最后, 为了国家能可持续发展, 在教学、科研过程中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和前沿相关的热门学科上, 这极大地限制了传统学科植物学的发展速度, 所以目前植物学学科最重要的任务是如何对传统的植物学课程教学进行客观、务实、有效地改革。

2 教学改革的路径

2.1 优化教学内容, 改革课程体系

整个基本理论的构建, 因此, 在第一节上, 首先使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形成理性的思路, 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 当学生在了解了基本框架的基础时, 就可以逐渐向框架内添加新的知识和理论, 这样就会使整个课程的内容散且不乱。教师应力求在课程讲授的内容上系统更先进, 更好地适应植物学科发展的需要, 删繁就简, 适当地增加一些当今生物学和植物学科的新方法、新概念以及新成果,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我国幅员辽阔, 蕴藏着丰富的植物资源, 所以在教材统编的过程中很难准确地反映出本地区植物的特点,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考虑黑龙江地处寒温带的特点, 在授课的内容中增添一些寒温带的植物, 如水曲柳、黄檗、胡桃楸等植物, 当然也应适当删减一些非本地区的植物, 以便更好地适应黑龙江地方经济的发展。

2.2 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

2.2.1 多媒体教学

在授课过程中, 教学手段是决定教学效果好坏的方法之一[2]。由于植物学课程的知识点多且杂, 知识结构排列不是非常地合理, 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植物学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应运用以多媒体为主, 板书为辅的教学方法。在当今教学过程中, 多媒体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通过多媒体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植物学的植物特点, 更容易形成形象记忆和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用多媒体将植物学知识通过幻灯片呈现出来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 这样可以更好地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植物学知识并能加强记忆。例如, 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植物光合作用, 可以通过制作动画PPT更直观、更形象、更具体地体现出整个光合过程中的各物质的转换和流动方向, 这就相当于把学生视野带入到了植物的微观世界里, 这样能极大提高学生对学习植物学的兴趣。

2.2.2 引进科研项目教学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分段讲授植物学内容, 进一步强化科研知识。例如, 植物根的解剖结构这章内容由某位教师负责讲授, 既能充分发挥出该教师在科研工作中研究植物解剖的特长, 又有利于将这部分知识讲好讲透;而另一位教师负责讲授被子植物分类等内容, 这样可以让该教师发挥出研究植物系统分类的专长。任课教师把自己承担的科研项目融入到植物学课程中, 这样更有利于学生领会和掌握植物学知识。同时, 教师也可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学习反应来判断学生对植物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也更有利于教师能从教学技巧的角度更好地来控制授课的进度和控制教授知识的深度。

3 采取从外部宏观形态到内部微观结构的教学思路

在植物学的教学过程中, 往往是解剖结构部分教学先于系统分类学部分, 而解剖结构部分的内容涉及到比较抽象的微观领域, 对大一的新生来说, 这部分内容是相对枯燥的, 而且知识点的繁杂也对学生的理解造成影响。所以, 教师在讲授某器官的形态结构之前, 先介绍与该器官所涉及到的的分类学术语以及该器官在植物分类学中的作用和地位, 使学生对该器官先有一个大致了解, 并使学生认识到该器官的重要性[3], 这样就可以很自然地让学生联想起该器官的内部结构, 并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 逐渐地从宏观过渡到内部的讲解是比较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的,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4]。

4 结语

植物学课程作为高等教育中生物科学专业具有先导作用的基础学科, 会直接影响到后续专业知识的学习, 教育工作者须认真对待, 为学生梳理和介绍课程内容和知识体系, 使学生具有比较清晰的学习方向。活跃课堂气氛以及使课内的教学与本地的区域植物资源优势相结合进行教学是教师应该考虑的, 将学科中最新颖的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有机结合, 能够使课程内容更立体地呈现到学生面前, 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学习欲和创新欲, 使学生更早地树立专业的进取思想和明确学习方向, 为学生以后学习该方面的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 植物学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探索植物学教学改革, 并将之作为今后教学活动的任务。

摘要:根据我国高等院校植物学教学的实际现状以及在植物学教学工作中的体会, 提出了植物学理论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内容的优化、课程教学思路的完善来采取具体的措施, 从而使植物学的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关键词:植物学,理论教学,改革,实践

参考文献

[1]徐澜.高等师范院校植物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宁夏农林科技, 2013, 54 (7) :123-124.

[2]周琼, 黎桦, 谢义林, 等.高等农科院校植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 2013, 41 (23) :9855-9856.

[3]朱雪云.植物学形态结构理论教学思路创新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9) :24.

微生物学理论 篇8

一、建构主义理论概述

建构主义理论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对于知识而言,建构主义理论反对传统知识观中所主张的知识是对现象的客观反映。对于学习而言,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信息加工活动建构对客体的解释,而学习者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建构知识的。对于教师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扮演引导者、协助者的角色。在教学中提供资源,使学生在与学习伙伴的交流合作以及与教师的协商中,主动地构建知识框架,以达到学习的目的。

二、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设计

学者在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上总结了建构主义在语文教学设计中的设计的四条原则,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强调协作学习是意义建构,强调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1]将建构主义理论运用于指导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从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目标设定、内容及过程设计,以及评价三个方面渗透建构主义理论,帮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掌握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形成科学的思维,提高其生物学科学素养。

(一)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目标

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成为生物学培养的关键。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的结果是围绕着关键概念建构起来的网络结构知识。关键概念是结构性知识,而网络的其他方面是非结构性知识”[2]。联系到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结构性的知识即在课堂中所学的生物学概念性知识,而非结构性的知识则是在实验过程中所培养的能力。

综合以上建构主义的观点,实验教学目标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非结构性知识。如培养学生实验设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等。

(二)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即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意义建构需在一定情境下,将原有知识与新学习的知识进行相互作用,逐渐形成知识体系。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与其他学习者不断交流、合作、协商的过程。综合以上建构主义的观点,笔者认为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分析教材中所呈现的实验设计的步骤,猜测实验设计意图。在此基础上,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验设计。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实验假设,形成不同的实验设计,角度不同的实验结论。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并通过再次进行实验、讨论协商等方式进行验证。

(三)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评价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能力的培养,因此评价重点放在学生是否形成了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等,以及学生能够运用新的认知结构去解决多少实际的问题。

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在中学生物学实验的教学评价中,教师可制作实验操作检核表,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利用概念图,将实验课前、后学生的概念图进行对比,以此发现学生在概念框架的改变。在纸笔测验中,创造相似的实验情境,以此评价学生是否能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于实际处理问题之中。

三、启示

通过对建构主义理论的概述,将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设计,得到以下启示:(1)在进行实验教学前,通过学生绘制概念图的方式呈现学生现有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建构实验课所需的知识结构基础。(2)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创造实验情境,鼓励学生以教材为依据,分析教材实验设计意图,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实验设计。实验中允许学生得到不同角度的实验结论,鼓励学生阐述和交流实验结果与结论。(3)实验教学结束后,让学生再次绘制概念图,并与原有概念图对比,以此判断学生通过实验在知识结构上的变化。通过相似情境的纸笔测验,检测学生是否形成实验设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等能力。

摘要:将建构主义理论与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相联系,从实验教学的目标设定、内容及过程设计,以及评价三个方面渗透建构主义理论,以此指导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为一线教学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周艳阳.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语文教学设计[D].河北师范大学,2005.

二语习得理论与生物学双语教学 篇9

关键词:二语习得,生物学,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作为实施双语教育的重要手段, 目前在我国高校教学改革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 双语教学是利用学科这一有效载体,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科目的专业术语、思维和表达方式, 从而达到掌握学科知识和把英语作为语言工具的双重目的。作为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学等专业, 应在与国际教育接轨的双语教学中起带动和示范作用。实践证明, 双语教学的实施将从四个方面对提高教学质量产生积极影响。一是有利于克服高校外语教学多年来存在的英语教学效果差、学生应用能力差、外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相脱节等弊端, 大大提高学生应用外语的能力;二是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本学科的先进理论和技术, 掌握发达国家最新研究成果;三是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资源;四是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外语水平。

一、双语教学的特征和目的

双语教学是20世纪60年代北美一些移民国家或多元文化国家为了使外来移民或难民更快地融入当地社会而采取的用两种语言作为课堂媒介的教学方法。在中国, 双语教学原本指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为了使学生既能学好我国的主流语言汉语, 又保留其少数民族语言而采取的教学方法。双语教学牵涉学生的第二语言和母语, 即在校内同时使用母语或第二语言进行教学, 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主流语言, 最终能用主流语言顺利进行各科学习。近年, 在各地出现的双语教学实际上大多是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专业课教育。

二、生物学双语教学的现状

双语教学不仅是生命科学学科本身发展的需要, 而且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专业基础知识厚实的生物技术人才的重要手段。目前, 国内许多高校已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但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我国目前开展的双语教学还很难跳出应试教育模式, 尤其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体系以及社会上种类繁多的英语应试科目, 更使双语教育“汲取国外先进知识和技术, 培养创新意识”的功能被忽视;二是双语教育的教学方法仅仅局限在对英文原版教材的讲授, 还跳不出“专业外语”教学范畴;三是盲目照搬国外双语教学的理论和模式。

笔者认为, 在学生缺乏专业背景知识、英语语言知识尚处在“学得”阶段的情况下, 教师全英语讲授只能使学生感到晦涩难懂, 使“双语教学”失去原来的意义。而在生物学双语教学过程中引入语言学中的二语习得理论, 却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生物学教学中运用二语习得理论的必要性

1. 二语习得理论

双语教学是一种第二语言学习的方法。按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语言获得可分为语言“学得”和语言“习得”两个阶段。学得指有意识地学习、了解、熟悉一门语言的语法规则和语言形式。而习得则相当于儿童母语能力的发展过程:通过对一种语言的理解以及使用这种语言进行有实际意义的交际活动, 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这门语言。学得是习得的基础, 习得是学得的升华, 但习得必须有一定的语言环境。在我国, 英语作为重要的第二语言, 既不是主流语言, 又缺乏习得的语言环境, 如何创设适合我国学生利用第二外语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环境和教学模式, 就成了双语教学的关键。众所周知, 双语教学是一项师生合作的系统工程, 在这一工程中存在着一个类似于生命科学中同化物运输与分配的“源———流———库”的语言获得模式。在这一模式中, “源”即语言输入 (input) , 外语学习的语言输入主要来源于课本, 而教师是语言输入活动的实施者;“库”即语言习得能力, 学生是这一活动的主要执行者;“流”指语言输入转化为语言习得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如何有效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高度的注意力、浓厚的兴趣等非智力因素, 关系到“流”的畅通。

2. 双语教学的切入点———生物学教育

双语教学的前提是必须“习得”第二语言 (这里主要指英语) , 但这并非其目的, 而仅是手段, 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外语这一语言媒介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此我们不难看出, 双语教学不同于外语教学, 也不同于一般母语的专业课教学, 更不是简单的“专业外语”教学, 而是传统的外语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的有机整合体。如何找到二者的有机结合点是目前高校双语教学研究不断探索的重大课题。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21世纪, 生命科学代表着自然科学的前沿, 正在成为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潜力最大、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之一, 生物技术产业也正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而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作为这些新知识、新技术的主要产出地区, 决定了这些新知识、新技术的传播语言———英语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生命科学学科的主流语言。这也为我们从事生物学双语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外部环境。另外, 生命科学作为实验性学科, 其双语教学所使用的教材附有大量的实验图表, 蕴涵着丰富的信息, 尤其是英文文献以其内容新、时效性强、针对性强、语法规范等特点已成为学生获取生物学新知识的重要媒介:辅以相应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从实验图表的讲授着手, 增强学生的非语言知识或背景知识, 使学生在获得最新的生物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逐步“习得”英语语言知识。

四、生物学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途径

生物学双语教学作为一个系统工程, 它的顺利实施, 不仅取决于教师和学生的专业知识背景和外语运用水平, 而且取决于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桥梁的畅通。鉴于目前生物学专业双语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笔者认为, 未来一段时间内生物学专业实施双语教学应更加注重分析和整合相关教育教学理论, 多学科交叉, 建立一套符合国家需求和地区特点、操作性较强的生物学专业双语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 这不仅对生物学专业双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而且对其他相关专业的双语教学有较强的示范作用。为此, 应努力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紧密结合生命科学学科发展的特点, 从语言学、教育学角度探讨二语习得等理论在生物学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 丰富传统的双语教学理论。二是改革生物学双语教学的现有模式, 探讨沉浸式、过渡式、保留式等双语教学模式对生物学教学的影响。三是尽快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设置, 发挥双语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以教材改革为突破点, 带动生物学双语教学从加强学生语言知识学习向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方面转变。

总之, 双语教学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 作为与国际教育接轨的一种教育模式, 它无疑将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产生深远影响。但是, 我国在开展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学目的、语言环境、教学模式、师资配备、教学要求等与国外有所不同, 实施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理论争议和实践困惑。生命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前沿学科, 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如何在与国际教育接轨的双语教学中找准切入点, 把握好专业知识讲授和英语的渗入力度, 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生物学专业双语教学 (教育) 体系和模式, 是未来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也是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和生物学专业教师需要共同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秦辉.香港中文大学双语教学对内地高校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 2010, (2) .

[2]张自立, 彭永康.现代生命科学进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3]邹为诚.语言输入的机会和条件[J].外语界, 2000, (1) .

微生物学理论 篇10

1讲好绪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要经常思考的问题。绪论是一门课程开宗明义的第一篇, 是对教材内容的高度浓缩和概括, 不仅为学生建立起该门课程的知识轮廓, 使学生快速熟悉教材的知识系统, 明白教材的主旨和篇章结构, 同时也是对学生求知欲和学习主动性的启动与激发。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第一堂课的授课质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重要的影响。绪论教学将会给学生带来先入为主的影响, 其成败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

讲好绪论要精心备课, 吃透教材内容, 搜集围绕授课内容的鲜活事例, 用科普一样的生动语言将内容铺陈开来。如从巴氏消毒法的创立到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病毒的发现, 从我国祖先利用微生物酿酒、制醋到明朝隆庆年间利用人痘接种来预防天花, 运用讲故事、事件引入的方法, 把微生物学发展简史娓娓道来。从各种新病原微生物的出现、诊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微生物在基因工程、生物制药、疫苗研制领域的广泛应用, 深入浅出地介绍学科发展, 使学生了解医学微生物学领域取得的成就和蕴藏的极大潜力, 告诉学生现阶段我国在医学微生物学研究领域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 这样讲述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又促使他们形成强烈的责任感, 激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刻苦努力。在讲授绪论课时可以留些悬疑与问题, 激起学生求知欲, 增强其学习兴趣。在后续授课过程中, 逐渐给学生答复, 既解答了问题、又回顾了先前的知识, 前后照应, 相得益彰。一堂好的绪论课可以直接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新学科的大门, 使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浓厚学习兴趣。

2运用案例分析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病原生物学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 是一门实践性极强、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学科。在病原生物学教学过程中, 开展案例分析教学, 将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 (PBL) 应用在某些病原体教学中。精心选择和组织一些融专业知识和临床实际于一体, 涉及病史、临床表现、诊断以及实验室检查方法的典型病例, 将讲述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机联系起来, 通过对生活现象的解释和相关问题的解决, 使学生感觉到学而用之、学而趣之[1]。例如利用丰富而广阔的网络资源, 电视科教频道栏目中微生物以及寄生虫的现实感染病例, 将诸如“非典”、甲型H1N1流感病毒、动物源性细菌、细粒棘球绦虫、囊尾蚴等的视频资料借助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 引导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寻根溯源、深入讨论、分析病例、解答疑问, 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病原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还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感觉到所学知识不再是死记硬背的条条框框, 而是活学活用的科学知识。教师为了能把案例分析中涉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讲清楚、说透彻, 事先要认真备课并查阅大量相关资料, 所以对教师也是一个提升和锻炼的机会。

运用案例分析和PBL教学方法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将病原生物的致病性和对病原生物的诊、防、治有机融合, 缩短了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距离, 使基础医学与临床教学顺利对接。同时, 案例分析教学又给了教师极大的学习和发挥空间, 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水平、推进素质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2]。

3适时介绍学科发展新动向

近年来, 新的病原生物及新发生的感染性疾病不断出现, 同时, 对新病原性疾病的诊、疗理论和技术不断涌现。将这些学科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观念及时地引入课堂, 如大肠杆菌在基因工程的广泛应用, 病毒感染与癌症的关系, 病毒、细菌毒素等生物武器的前世今生等, 既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求知欲和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又可以充实和拓展教学内容, 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 看到学科发展的前沿, 看到基础知识的延伸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密切联系, 使学生获得一定量的新信息, 紧跟时代的节拍[3]。另外, 在教学中适当地向学生介绍一些生命科学中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以及生命科学的诱人前景, 如AIDS、疟疾等仍然没有彻底治疗的方法、有些疾病的致病机制还有待于深入研究揭示, 快速诊断病原体的新技术, 高效、安全疫苗的研制方兴未艾等, 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于病原生物学的兴趣, 还有助于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科研思想、建立进行生命科学研究的远大理想, 有益于他们今后的工作和科学研究。

4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 (CAI) 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能集图、文、声、像于一体, 具有信息容量大、重现力强和生动形象等特点[4]。由于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内容中包含了大量形态、结构、生活史、致病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搜集图片、视频、三维动画等素材来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显得尤为重要。如利用三维立体动画形象直观地呈现疟原虫的生活史、细菌毒素的致病机制, 利用手术录像视频讲解包虫病的治疗方法和手术禁忌, 将单调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 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学习, 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既丰富了教学内容, 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思维发展的旧模式, 遵循以人为本的观念, 给学生的发展提供最大的空间;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及方法, 通过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优化组合,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 提高教学质量, 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培养出适合于未来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综合型卫生人才。

参考文献

[1]邱君志, 胡开辉, 袁军.微生物教学改革中的几点思考[J].教育, 2011, (23) :52-53.

[2]解玉红, 冯炘.案例教学法在微生物教学中激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研究[J].考试周刊, 2010, (48) :190-191.

[3]陈燕飞.二十一世纪的微生物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1) :26-27.

上一篇:鼻饲方法下一篇:秋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