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学

2024-09-22

病原微生物学(共12篇)

病原微生物学 篇1

病原微生物学是一门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 其培养目标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病原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知识[1], 同时具备良好的实验技能及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搞好病原微生物学实验教学, 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是教师一直在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传统的病原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2]基本上多属验证性实验, 即以验证已知的基本理论为主, 由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人员在实验课前把所有材料都准备好, 学生只是在实验课上按照教师的方法把实验内容重新做一遍, 自己并没有自主动手完成实验的全过程, 所学知识不连贯, 印象不深刻, 结果是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实际问题不知如何动手, 不能独立完成病原微生物学实验操作所需工作。笔者认为, 病原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依附于学科、以单纯验证学科的基本理论为主要目的的局面, 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实验教学中, 要力求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敏锐的观察力及科学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我们实验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所在。

1 改革内容和方式

为了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实际应用能力, 我们对病原微生物学实验课进行了改革。在2006级医疗系检验专业4个班中随机抽取2班、3班2个班作为实验组, 这2个班成立4个病原微生物学学习兴趣小组[3], 采集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的临床标本, 开设肠道致病菌的检测及其鉴定系列综合性实验, 把一些必要的实验 (紫外线杀菌实验、消毒与灭菌实验、革兰氏染色实验、IMViC试验、ELISA试验等) 穿插在系列实验中进行, 重点突出, 目的明确, 步骤清晰, 便于学生预习、自学实验操作。该专业1班、4班2个班按照未改革的传统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共有156位学生。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是各类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主要技术方法, 它包括样品的处理、细菌的染色观察、生化试验以及血清学诊断, 该技术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医学检验、药品质量检测和辅助诊断疾病所必需的技能。

除了在实验内容上进行改革创新以外, 我们还进行了实验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革[4]。一是改变了过去“抱着走、包下来”的传统做法。所有实验辅助工作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完成, 包括所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扎、培养基的制作、试剂的配制、灭菌、检测结果的观察与分析, 实验完成后材料的后处理和玻璃仪器的清洗等, 并写出实验结果分析报告。这在客观上消除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 提高了学生主动猎取知识的积极性,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有利于其能力的培养。二是强化病原微生物学的基本操作技术。过去的教学模式是教师示教, 30多名学生围在教师身边观看, 但要看清楚教师的正规操作方法是很困难的。现在, 学校为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为实验室配备了现代化教学设备, 基本操作方法通过多媒体重复演示, 学生看得非常清楚。另外, 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染色性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屏幕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 这样不但教学效果好, 而且节省时间, 同时还能提高教学质量。三是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提问, 使用表述和反馈等方法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甚至请患者进课堂讲授亲身经历, 使课堂气氛活跃,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四是开放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同时安排实验指导教师巡回指导[5]。病原微生物学实验所需时间长, 每名学生完成一份样品的检测需要5天左右, 实验室全天对学生开放后, 学生可安排大块的时间来实验室做实验。通过做综合性实验, 学生不仅可以掌握临床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也可以巩固以前所学的病原微生物基本操作技术, 如显微镜的使用, 培养基的配制, 灭菌锅的使用, 微生物无菌操作技术接种、培养, 革兰氏染色等技术, 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把所学基本技术综合用于实际工作中。

2 结果

实验完成后, 我们以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2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了实验效果测评, 4个班共156人参加了测评考核 (见表1) 。对照组学生在操作考核中实际动手能力较差, 理论考核成绩平均分为64.5分, 39%的学生连最基本的高压灭菌锅的使用都不会, 原因是在病原微生物学12学时的实验课中, 实验教师边讲边做, 只有个别学生动手操作, 多数学生没有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 这导致其在需要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时不知如何下手。而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平均分为92.5分, 96%的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完成病原微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另外, 从学生毕业实习情况也可以看到病原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效果, 学生在实习期间到微生物实验室会提问诸如培养基如何制作、灭菌锅怎么使用等问题的情况没有了, 实习带教教师也反映实验组学生在病原微生物检测方面动手能力较强。从测评考核情况看, 绝大多数学生对该类实验积极性高, 主动认真, 其实验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其完全或基本掌握了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3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我们认为, 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开展综合性实验是很有必要的。这次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是成功的, 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学校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肯定。但是通过这次改革我们也认识到, 在学生中全面开展综合性实验还存在一些问题: (1) 由于综合性实验时间长, 学生需要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做实验, 同时必须有教师指导, 因此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室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 (2) 实验所需低耗材料如药品等消耗量明显增大; (3) 时间安排困难, 由于受病原微生物培养时间的限制, 很难保证在培养时间到后学生能有时间进行下一步工作。根据上述问题我们采取了下列措施:减少基本实验中与综合性实验相同的部分;综合性实验的准备工作由学生轮流进行, 即每次由一个小组学生把全班学生的一部分实验材料准备好, 下一个小组再准备另一部分实验材料,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又减少了实验所需药品等材料的浪费, 也减少了学生到实验室的次数, 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人员的工作量。随着近两年的扩招, 学生人数越来越多, 综合性实验在病原微生物学学科中全面推广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何能更好地、合理地在一定的经费条件下安排时间开好这类实验, 还有待于进一步通过实践摸索和探讨。

如何搞好病原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 培养高素质人才, 是实验教学改革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近几年来, 我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虽然做了一些尝试, 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为此, 我们将以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 进一步探索实验教学改革的新途径, 把实验教学改革继续深化。

参考文献

[1]唐德伟.《微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1:70~72.

[2]刘伯阳, 张威.病原学实验课的改革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3, 6:103~104.

[3]方迎艳, 关宿东.成立科研兴趣小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2006, 4:80.

[4]汪露.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2:90~92.

[5]黄泽智, 王秀虎.高职高专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07, 2:193~194.

病原微生物学 篇2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下城区疾控中心的32个病原微生物检测项目。

1.2方法

1.2.1评估内容

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发布的指南,对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特性、来源、传染性、传播途径、易感性、潜伏期、剂量—效应关系、致病性、在环境中的稳定性、流行病学特征,预防措施和治疗措施,实验室设施和设备,人员、实验方法、危险材料、实验器材、废弃物处理和突发事件应急控制等要素进行风险评估。

1.2.2评估过程

微生物检测人员收集病原微生物背景资料和信息,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控制措施,并编制风险评估报告。中心生物安全委员会对风险评估报进行校核,并组织专家评审。

1.2.3风险评估方法

从采样到分离、检测、鉴定等整个实验过程和实验活动中每个环节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一一识别,针对存在的风险,逐项进行分析、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必须使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经过确认的方法进行检测,病原微生物感染性材料操作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采样检测时必须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检测人员必须具备专业背景知识和满足生物安全培训要求,生物安全设备和检测设备的正确使用、检定、校准及维护,菌(毒)株使用、保存、销毁及运输的规范,不同废弃物具体分类处理要求等。

1.2.4风险评估报告模式

以病原微生物概述、病原微生物检测相关实验活动风险识别及风险评估、人员风险识别及风险评估、其他风险识别及风险评估、控制风险的措施以及评估结论为主线,编写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评估结论主要明确所涉及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等级、需要的实验室防护等级以及个体防护等级等,并对整个实验活动过程中的风险,如人员、设施设备、实验方法、防护措施及自然灾害等方面是否能确保实验活动正常安全地完成进行简要总结。

1.2.5专家评审

组织浙江省熟悉相关病原微生物特征、实验设施设备、操作规程及个体防护设备的不同领域专家,对风险评估报告进行评审,并不断修订完善。

2结果

2.1风险评估报告

根据收集的病原微生物相关资料和实际评估内容,编制了风疹病毒、麻疹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乙型脑炎病毒、汉坦病毒和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霉菌和酵母菌、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肠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沙门菌、志贺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蜡样芽孢杆菌、军团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空肠弯曲菌、铜绿假单胞菌、类志贺邻单胞菌共32个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包括10个病毒、19个细菌、2个螺旋体和1个真菌。

2.2专家评审结果

12月邀请省、市级疾控中心病毒、微生物、毒理、流行病学和实验室质量管理领域的7名资深专家对32个病原微生物风险评估报告进行评审。专家们肯定了课题组风险评估方法的先进性、评估内容的完整性、风险评估报告的规范性和评估体系的可行性,并提出4条修改意见和建议:

(1)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活动复杂程度取决于实验活动实际的危险特性,并不一定都需要复杂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应根据各种危险源特征和强度适宜地开展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活动;

(2)风险评估既要识别各种风险源,提出科学的防范措施,将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也应避免过度、盲目的防护;

(3)应注意到同一种病原微生物在不同实验活动时潜在的危险性不同;

(4)危害程度分类相同的`不同种病原微生物对工作人员可能产生的危害不同。课题组按照专家意见重新进行风险评估,对评估报告进行修订并邀请专家再次审核修订的评估报告,认为这32个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对目前生物安全实验室,特别是疾控系统的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3讨论

生物安全研究的核心就是病原微生物的风险评估。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版《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3版),增加了危险度评估、重组DNA技术的安全利用、感染性物质运输及生物安全保障等新内容。美国疾控中心和国立卫生研究院在《微生物学与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中指出,生物风险评估还应包括对实验工作人员经验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评价。瑞典传染病控制所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生物安全合作中心,前就建立了一套较为系统而全面的实验室生物安全评估体系。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其他发达国家也都建立了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管理标准。

油茶炭疽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篇3

关键词:油茶;胶孢炭疽菌;生物学特性

中图分类号:S435.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020(2016)03-0040-05

油茶Camelliae oleifera是我国南方林区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之一,适宜在荒山、丘陵区种植。其种子榨出的食用油(茶油)素有“东方橄榄油”美誉,不仅保障我国粮油安全,而且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此外,荒山、丘陵区种植油茶,不与粮棉争地,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生态价值。在我国各产区油茶炭疽病普遍发生,引起落果、落蕾、枝梢枯死等,甚至整株衰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可减产10%~30%,重病区40%~50%。近年来,随着油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炭疽病危害程度越来越严重,已限制我国油茶产业健康发展。

该病的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但是胶孢炭疽菌分布广泛,寄主泛多,存在种问遗传多样性。杜宜新等研究发现,番木瓜炭疽病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28℃,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8~30℃;最适pH为6,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pH为5;黑暗条件下生长速度最快;葡萄糖、乳糖、果糖、蔗糖、麦芽糖、可溶性淀粉能促进分生孢子的萌发和形成;该菌的致死温度为55℃,10min.高洋等对墨兰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6℃,产生孢子最适温度为30℃;菌丝生长最适pH为7~8,产生孢子最适pH为7~9,孢子萌发最适pH为7;26℃下连续光照产孢量最多。目前,关于油茶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未见详细报道,需要深入了解病原菌特性,才能掌握该病害发病规律且制定科学防治技术措施。因此,本文对油茶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以期为病害的科学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按照常规组织分离方法,供试菌株YX-1、MC-8和HA-7分离于采自阳新、麻城和红安的油茶发病叶片,经单孢纯化后保存在PDA斜面上,于4℃冰箱中保存备用。

1.2 温度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从活化菌株YX-1、MC-8和HA-7菌落边缘打取直径6mm的菌丝块,将菌丝块接种于PDA平板中央,每皿接种1个菌丝块,然后分别置于5℃,10℃,15℃,20℃,25℃,30℃,35℃,40℃等不同温度进行菌丝生长培养。5d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每个处理设置5个重复。

从供试菌株YX-1、MC-8和HA-7菌落挑取分生孢子团,用无菌水稀释成浓度为1×106个/mL的孢子悬浮液。将200μL分生孢子液置于凹槽玻片,分别于5℃,10℃,15℃,20℃,25℃,30℃,35℃,40℃等不同温度进行孢子萌发试验。每个处理设置5个重复。培养12h后统计孢子萌发数,计算孢子萌发率(%)。

1.3 pH值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用HCl和NaOH调节液体培养基的pH值。设置3.0,4.0,5.0,6.0,7.0,8.0,9.0、10.0,11.0等9个不同pH处理。打取直径为6mm菌丝块接种在不同pH值的PDB培养液中,置于25℃恒温摇床(120rpm)条件下培养。每处理重复5次。培养5d后,收集菌丝、烘干并称重。

设置3.0,4.0,5.0,6.0,7.0,8.0,9.0、10.0,11.0共9个梯度pH缓冲液。取200μL浓度为1×106个/mL分生孢子液分别与5mL不同pH缓冲液充分混合,然后取200μL混合液放入凹槽玻片,置于25℃恒温条件下培养。每个处理设置5个重复。培养12h后统计孢子萌发数,计算孢子萌发率(%)。

1.4 光照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用直径6mm的打孔器在活化菌株YX-1、MC-8和HA-7菌落边缘打取菌丝块,将菌丝块接种于PDA平板中央,每皿接种1个菌丝块。将培养皿置于25℃人工气候培养箱。设置连续黑暗、12h光暗交替、连续光照3个处理(光源为普通日光灯18w,22cm),每个处理设置5个重复。5d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

将200μL浓度为1×106个/mL分生孢子液于凹槽玻片,设置连续黑暗、1h光暗交替、连续光照3个处理(光源为普通日光灯18W,22cm)。每个处理设置5个重复,25℃恒温培养6h后统计孢子萌发数,计算孢子萌发率(%)。

1.5 碳源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

以Czapek培养基为基础,分别以相同碳含量的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半乳糖、甘露醇、可溶性淀粉代替蔗糖而配成含不同碳源的培养液。从预先活化菌落边缘挑取直径为6mm的菌丝块接种到不同碳源的100mL培养液中,于25℃、120rpm震荡培养。5d后,收集菌丝、烘干并称重。用血球计数板测量孢子浓度。以不加任何碳源为对照,每处理5个重复。

1.6 氮源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

以Czapek培养基为基础,分别以相同氮元素含量的氯化铵、尿素、蛋白胨、氯化铵、谷氨酸、硝酸钾、硝酸钠、酵母膏代替硝酸钾而配成含不同氮源的培养液。从预先活化菌落边缘挑取直径为6mm的菌丝块接种到含不同氮源的100mL培养液中,于25℃、120rpm震荡培养。5d后,收集菌丝、烘干并称重。用血球计数板测量孢子浓度。以不加任何氮源为对照,每处理5个重复,

1.7 菌丝与孢子的致死温度测定

将直径6mm菌丝块置于无菌离心管中,加入2mL无菌水,然后分别在40℃,45℃,50℃,55℃,60℃,65℃水浴处理10min,冷却后将菌丝块置于PDA平板中央,25℃恒温光照培养。5d后观察其生长情况。每处理重复5次,

分生孢子悬浮液的制备方法同上。取1mL孢子悬浮液于1.5mL离心管中,分别置于40℃,45℃,50℃,55℃,60℃,65℃水浴处理10min,冷却,25℃恒温光照培养12h后统计孢子萌发数。每个处理5次重复。

1.8 数据统计与分析

采用EXCEL进行作图。采用DPS软件(V3.01)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用最小显著差数法(LSD)比较各处理之间的差异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温度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不同温度对菌株YX-1、MC-8和HA-7菌丝生长具有显著影响(图1)。试验结果表明,3个菌株在10~35℃的范围内均能生长,其中25~30℃的温度范围生长较好;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30℃。3个菌株在5℃和40℃时,菌丝均不生长。

不同温度对菌株YX-1、MC-8和HA-7的孢子萌发率有明显差异(图2)。实验结果表明,3个菌株的孢子萌发温度范围为10~35℃。在10~30℃范围内,分生孢子随着温度的升高,萌发率逐渐增加,在30℃萌发率达到最高。在5℃和40℃条件下供试菌株的分生孢子均不萌发。

2.2 pH值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不同pH对菌株YX-1、MC-8和HA-7菌丝生长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图3)。试验结果表明,菌株YX-1、MC-8和HA-7菌丝在pH为5.0~7.0范围的范围生长较好,其中pH6.0最为适宜。在pH为3.0~6.0范围内,菌株YX-1、MC-8和HA-7的菌丝干重随pH的升高而逐渐增加,在pH6.0时菌丝干重达到最高;在pH在6.0~11.0范围内,菌丝干重随着pH的升高而逐渐减少。

在不同pH条件下,菌株YX-1、MC-8和HA-7的孢子萌发率有显著变化(图4)。结果表明,在pH3.0~11.0范围内孢子均可萌发,在pH为5.0~7.0范围的范围孢子均萌发率较高,其中pH6.0时孢子均萌发率最高,YX-1孢子萌发率为95.6%,MA-8孢子萌发率为94%,HA-7孢子萌发率为92%。

2.3 光照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供试菌株YX-1、MC-8和HA-7在连续光照、12h光暗交替、连续黑暗三种条件下培养5d后的菌落直径(图5),三种不同的光照处理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性。结果表明,连续光照条件有利于菌丝生长;而连续黑暗培养条件不利于菌丝生长。

供试菌株YX-1、MC-8和HA-7的分生孢子在连续黑暗、光暗交替和连续光照三个条件下,30℃恒温培养6h后均能萌发,但是萌发率却存在显著差异(图6)。结果表明:光暗交替条件下3个菌株的分生孢子的萌发率最高,利于分生孢子萌发;连续黑暗条件下的分生孢子萌发率最低,不利于分生孢子。

2.4 碳源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

供试菌株YX-1、MC-8和HA-7在7种不同碳源的培养液中均能生长,但是菌丝干重却存显著差异(图7)。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对可溶性淀粉的利用效果最好;其次,依次为蔗糖、葡萄糖、甘露醇、半乳糖;而对麦芽糖和乳糖的利用效果较差。

供试菌株YX-1、MC-8和HA-7在7种不同碳源的培养液中均能产孢,但产孢量存在显著差异(图8)。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在7种含有不同碳源的培养液中,甘露醇有利于病原菌产孢;而半乳糖不利于病原菌产孢。

2.5 氮源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

供试菌株YX-1、MC-8和HA-7在8种不同氮源的培养液中均能生长,但菌丝干重存在显著差异(图9)。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在8种含有不同氮源的培养液中,且对尿素的利用效果最好;而对谷氨酸的利用效果最差。

供试菌株YX-1、MC-8和HA-7在8种不同氮源的培养液中均能产孢,但产孢量存在显著差异(图10)。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在8种含有不同氮源的培养液中,甘氨酸有利于病原菌产孢;而硝酸钾不利于病原菌产孢。

2.6 菌丝与孢子的致死温度测定

结果表明,菌株YX-1、MC-8和HA-7的菌丝块在40~50℃水浴处理10min在PDA平板培养基上仍可继续生长,在55℃水浴处理10min后不能继续生长,说明菌丝的致死温度为55℃,10min。孢子在40~50℃水浴处理10min后分生孢子仍能萌发;在55℃水浴处理10min后分生孢子不能萌发,说明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5℃,10min。

3 讨论

在10~35℃的温度范围内,油茶炭疽病菌菌丝能够生长以及分生孢子能够萌发,其中30℃最适宜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而在5℃以下及40℃以上菌丝不能生长、分生孢子不能萌发。油茶炭疽病菌的温度特性可能与病害流行(发病高峰期7~9月)密切相关。该菌对pH值要求不严格,在pH3.0~11.0范围内菌丝能够生长和分生孢子可萌发,pH6.0最利于菌丝生长,pH5.0~7.0最适宜分生孢子萌发。这说明偏酸性环境有利于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连续光照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光暗交替有利于分生孢子的萌发。该病原菌菌丝和分生孢子的最低致死温度均为55℃,10min。可溶性淀粉和尿素利于菌丝生长;乳糖和麦芽糖与谷氨酸的不利于菌丝生长。甘露醇有利于病原菌分生孢子的产生,半乳糖不利于病原菌产孢;甘氨酸利于病原菌产孢,硝酸钾不利于病原菌产孢。因此,合理施肥,尤其是尿素的合理使用,可以控制该病害发生。

夏季儿童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特点 篇4

关键词:儿童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特点

儿童腹泻是临床常见症状,发病原因较多,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药物过敏等。最为主要的病因为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由于儿童的身体各项功能发育并不完全,同时儿童的身体抵抗力较低,因此腹泻会对患儿身体健康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腹泻会导致患儿出现发热以及腹痛等相关症状,甚至会出现脱水症状,患儿若不能接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会对患儿生命造成威胁[1]。常见发病机理为产生肠毒素、刷状缘分解、细胞毒性、侵入上皮内、穿透黏膜以及全身感染[2]。通过分析显示,目前儿童腹泻在发生的原因上,以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病原微生物因素为主。因此,对儿童腹泻的病原微生物进行检测就显得极为重要。在本次研究中,分析了夏季儿童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特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2例腹泻患儿均为我县人民医院内科门诊于2012年7~9月、2013年7~9月、2014年7~9月、2015年7~9月收治的患儿,患儿年龄3~7岁,男27例,女25例。取患儿自然留取的粪便3~5ml进行临床检验.

1.2 方法

1.2.1 标本保存方法:

用于病毒检测的粪便标本:标本采集后30min内立即将标本放置在-20℃冰箱中,如有特殊情况未能及时放入-20℃的冰箱,标本可在4℃短期储存,不能超过48h,保存期内避免标本发生反复冻融[3]。用于细菌检测的粪便标本:如不能立即送检,标本需保存于4℃冰箱或冷藏包,但不应超过24h。

1.2.2 病原微生物检验方法

(1)直接涂片检验:

直接涂片检验可以从形态学上初步的对细菌种类以及细菌量的多少进行观察,通过这种手段可以选择合适的筛检目标,并确定致病菌的培养方向。

(2)快速筛检和增菌培养:

通过患儿的临床症状结合形态学的观察结果,能够迅速的做出判断,分别进行相应的快速筛检以及增菌培养[4]。在方法上,快速筛检的方法为免疫胶体金分析方法(GLISA)、免疫磁性分离法(IMS)、自动酶联荧光免疫检测系统(VIDAS)筛选法。增菌培养的方法为根据临床症状开出检验项目,依次用不同的增菌液进行增菌。

(3)分离培养:

分离培养是一种准确程度较高的检验方式,其原理是利用细菌的特有生理生化反应,针对性选择合适的底物和显色指示剂加入培养基中,使培养基中的指示剂产生颜色变化,以将目标菌与其他菌区别开来。分离培养时使用改良的特定显色培养基是在原选择性培养基的基础上经过改良,使目标菌在此培养基上的菌落显示出一定的颜色,可直观的鉴别菌落,便于识别。

(4)纯培养或接种三糖铁:

由于一些病原微生物的特点,若使用纯培养或接种三糖铁的方法能够起到更好的检验效果。例如沙门、志贺、致泻大肠、副溶血性弧菌、耶氏需要接种三糖铁、3%NaCL三糖铁、改良双糖铁,然后NA纯培养。

(5)微量生化鉴定:

一般从样品中分离出的细菌是通过它们的生化特性或血清学实验来进行鉴别。典型的生化实验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来确定细菌各种酶的活性和相关碳水化合物的利用情况,实验耗费大量人力和培养基[5]。而微量生化鉴定能够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微量生化鉴定系统是在生化试验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将原先用试管进行的系列生化反应,压缩整合到一组含有供不同生化试验用的脱水底物的小管组合装置内,可鉴定一组特定的菌属或菌株。

(6)血清学试验:

用含已知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诊断血清)检测患者标本中或者培养物中的未知细菌及细菌抗原,以确定细菌的种或型。

2 结果

52例患者中,致病原因为病原微生物感染的45例(86.5%),药物过敏2例(3.9%),其他致病因素5例(9.6%)。细菌性腹泻患者中,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感染18例(34.6%),沙门菌感染9例(17.3%),志贺杆菌感染7例(13.5%),副溶血性弧菌感染6例(11.5%),其他细胞感染5例(9.6%)。

3 讨论

儿童腹泻已经成为影响儿童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目前在儿童腹泻实际的发病过程中,夏季最为常见的是细菌性腹泻,以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为主。腹泻对患儿的身体健康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甚至有可能会威胁到患儿生命。因此对于儿童腹泻的发生原因和检测方法进行分析尤为重要。在本次研究中,从我县的腹泻发病情况入手,分析了儿童腹泻病原微生物的检验方法,包括自动酶联荧光免疫检测系统(VI-DAS)筛检法、荧光酶免疫分析筛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金标免疫分析方法、DNA探针检测法、聚合酶联反应(PCR)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的缩短了检测时间,并且提高了致病菌的检出率,为临床病原微生物检测提供了参考资料。通过本次研究发现,细菌性腹泻发生率最高,天气炎热致病菌的繁殖速度非常快,会导致人体肠道的防御机能下降,进而引起严重的腹泻。细菌感染性腹泻多出现在夏季气温较高的时节,与患儿在炎热季节好食生冷食物有关,致使许多不洁食物由口腔进入肠胃,导致肠胃功能紊乱,进一步造成腹泻。家属应注意食物的卫生,不要食用病死牲畜肉、加工冷荤食品一定要生熟分开,低温冷藏食品控制在5℃以下最好不超过一周、加工肉类和海产品一定要烧熟煮透。注意培养儿童的良好卫生习惯,少食生冷食品、饭前便后要洗手、坚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抵御细菌的侵袭。在检测方法上,目前对儿童腹泻原微生物检验的方法较多,需要分析致病微生物的主要特点并找出相关防御机制,降低儿童腹泻的发病率,这对控制儿童腹泻以及对腹泻患儿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阳正东.0~5岁小儿急性腹泻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18(8):1107-1109,1110.

[2]夏伶俐.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分析[J].延边医学,2015,21(11):123-124.

[3]宋丽华.婴幼儿腹泻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19(6):307.

[4]王森,王永全,苗元,等.2013年北京地区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原学研究[J].疾病监测,2014,29(5):344-348.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试题(护理) 篇5

班级:

学号:

一、名词解释

1、抗原 :是一类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的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抗体:是机体的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转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

3、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4、免疫应答:是指免疫细胞识别抗原,自身的活化,增殖分化,产生效应物质,将抗原破坏、清除的全部过程

5、超敏反应:是指某抗原或半抗原再次进人致敏的机体,在体内引起特异性体液或细胞免疫反应,由此导致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

6、细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与核质的单细胞微生物。细菌个体微小,结构简单,无成形的细胞核,无完整的细胞器

7、消毒:是指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一般不能全部杀死非病原菌和芽胞。

8、灭菌:是指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非病原菌和芽胞。

9、支原体: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10、衣原体:是一类能通过除菌滤器、专性活细胞内寄生、并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二、填空题

1、抗原具有两个基本特性,即:免疫原性,免疫反应性

2、抗体多样性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内源性因素,外源性因素

3、自身抗原有三种类型 :隐蔽自身抗原,修饰自身抗原,自身正常物质。

2.细菌的基本形态可分为:球菌,杆菌,螺菌。

4.细菌的基本结构从外向内分别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菌毛。细菌的特殊结构有荚膜,鞭毛,芽胞。

5.临床上常以杀灭:芽孢作为灭菌是否彻底的指标。

6.革兰染色的步骤分: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酒精脱色,稀释复红复染四步。

7.革兰染色阳性菌呈:紫色,阴性菌呈:红色。

8、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

9.高压蒸气灭菌的压力为103.4kPa,温度可达121.3℃,维持时间是15~30min。

三、选择题

1、有关半抗原的说法,正确者为(D)

A.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B.无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C.有免疫原性,无免疫反应性

D.有免疫反应性,无免疫原性

E.多数为蛋白质

2、下列物质中抗原性最强的是(D)

A.脂多糖

B.多糖

C.类脂

D.蛋白质

E.多肽

3、抗毒素对人体来说是(A)

A.抗原

B.抗体

C.半抗原

D.抗原抗体复合体

E.以上都不是

4、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功能,因此全面来看,免疫反应对机体是

(D)

A.有利

B.有害

C.无利亦无害

D.有利亦有害

E.以上都不对

5、抗原的免疫反应性是指(E)

A.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的性能

B.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效应淋巴细胞的性能

C.与相应抗体在体内外特异性结合的性能

D.与相应效应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特异性结合的性能

E.与相应抗体和(或)效应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特异性结合的性能

6、半抗原(D)

A.是大分子物质

B.通常是蛋白质

C.只有免疫原性

D.只有反应原性

E.只有与载体结合后才能和相应抗体结合

7、下列关于抗原的说法,哪一种是错误的(B)

A.大分子蛋白质抗原常含有多种不同的抗原决定簇

B.抗原诱导免疫应答必须有T细胞辅助

C.不同的抗原之间可以有相同的抗原决定簇

D.抗原并不一定只诱导正免疫应答

8.抵御吞噬细胞吞噬的细菌结构是(B)

A.细胞壁

B.荚膜

C.芽胞

D.鞭毛

E.菌毛

9.革兰氏染色法在临床上可用于(C)

A.解释发病机理

B.鉴别细菌菌型

C选择用药

D.确定诊断

E.以上都不是

10.革兰氏染色使用染液的顺序是(C)

A.稀释复红一碘液一乙醇一结晶紫

B.结晶紫一乙醇一碘液一稀释复红

C.结晶紫一碘液一乙醇一稀释复红

D.稀释复红一乙醇一结晶紫一碘液

E.稀释复红一结晶紫一碘液-乙醇

11.对人类致病的细菌大多数是(C)

A.自养菌

B.专性厌氧菌

C.异养菌

D.专性需氧菌

E.微需氧菌

12.细菌繁殖的方式一般为(B)

A.有性二分裂

B.无性二分裂

C.复制方式

D.菌丝分枝

E.菌丝断裂

13.消毒是指(A)

A.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B.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在内的方法

C.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D.使物体上不存在活的微生物

E.以上都不对

14.乙型肝炎病后获得免疫力的指标是()

A.HBsAg

B.抗-HBc

C.HBeAg+HBsAg

D.抗-HBs

四、问答题

1.什么是免疫应答?免疫应答有哪些基本类型?

免疫应答的概念:免疫应答是指机体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体内免疫细胞发生一系列反应以排除抗原性异物的生理过程。主要包括抗原呈递细胞对抗原的加工、处理和呈递,以及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进而产生免疫效应的过程。免疫应答的重要生物学意义是,及时清除体内抗原性异物以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但在某些情况下,免疫应答也可以对机体造成损伤,引起超敏反应或其他免疫相关性疾病。

免疫应答类型:免疫应答根据其效应机制,可分为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和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两种类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统称正免疫应答。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抗原也可诱导机体免疫系统对其产生特异性不应答状态,即形成免疫耐受性,又称负免疫应答。

2.流感如何传播?如何预防?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人是流感的主要传播源,流感病毒主要潜伏在病人的鼻涕、痰和唾液中,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播,飞沫在空气中还受到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日照等条件影响。一般,流感病毒在针织品、玻璃等物品表面上可存活3天,在空气中喷过流感病毒悬液后4小时,仍可找到病毒。因此,一旦某个空间里有人患了流感,其余人应及时预防

3.破伤风的治疗

1.单间隔离,加强护理,减少刺激,严防交叉感染。

2.伤口处理,彻底清创,用双氧水或1:1000的高锰酸钾液体冲洗,或湿敷伤口,开放伤口

3.破伤风抗毒血清的应用

4.控制、解除肌肉强直性收缩

5.预防性气管切开

6.抗生素(头孢******啉钠)的应用

病原微生物学 篇6

致病微生物在农产品中是普遍存在的。原因在于,工业化生产的预包装食品,可以通过生产工艺控制、以及消毒、杀菌工艺,清除病原微生物的污染。与之不同的是,农产品生长在不可控的土壤、水域等环境中,在采摘(收获)、包装、运输、贮存和销售等环节还频繁接触人群、空气、水等外界环境因素,因此,很难不受致病微生物的污染。作为消费者,应该树立积极的防范意识。在购买、保存到烹饪过程中避免致病微生物的污染。

小贴士:

如何在购买、贮存和烹饪食用农产品的过程中,尽量避免食物和人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第一,一般情况下,病原微生物会通过食入、吸入、黏膜、皮下或者伤口感染等途径感染。广大消费者在购买,食用贮藏各类农产品的过程中都有可能接触病原微生物,多数人群对微生物有抵抗力,但体弱、多病、幼儿、孕妇等应注意尽量避免接触。

第二,在生吃各类食物时,如水果、蔬菜,应注意清洗干净。大多数感染致病微生物导致食物中毒的情况是由于清洗不充分导致的。

第三,对于肉、蛋、奶、水产品等应尽量避免生食,在清洗干净后,经过烹饪熟透之后食用。

第四,注意生熟食品分类保存。尽量不要将不同农产品混合保存。蔬菜、水果、海鲜、肉类和蛋奶等应当分开保存,以免造成病原体的相互污染。

第五,一旦发现贮存的农产品有异味或者腐坏的情况发生应该马上移出,并察看是否有污染到其他的保存的农产品。

第六,在购买过程中,应该注意从正规的、卫生状况良好的销售渠道购买农畜产品。

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篇7

1 病原微生物常规检测方法

基层微生物实验室的常规检测方法包括涂片镜检、分离培养、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等。各种传染性疾病、食源性疾病、院内交叉感染等各领域疾病病原体鉴定与追溯的基本方法是将经过适当处理的标本进行涂片镜检,有必要的可接种在相应的培养基中进行分离培养。

1.1 涂片镜检

对经过适当处理的标本进行涂片镜检,适用于病原体本身在形态和染色上具有特征性的病原微生物。例如引起感染性疾病的结核分枝杆菌、葡萄球菌或白喉棒状杆菌,在显微镜下分别呈现抗酸性细长杆菌、革兰阳性葡萄串状球菌以及有异染颗粒的棒状杆菌等;对于粪便中的志贺菌和霍乱弧菌也可通过特异性荧光抗体染色的方法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快速检测。大多数直接涂片镜检的方法只需要普通光学显微镜以及革兰染色液,是医疗、疾控、食品安全等基层微生物实验室的常用检测方法。

1.2 分离培养与生化试验

营养丰富的液体培养基如营养肉汤或固体培养基如营养琼脂适用于脑脊液、血液等从身体各无菌部位采集标本的接种;欲从正常菌群中分离某种细菌,可将其接种到选择或鉴别培养基中,例如培养肠道致病菌的SS琼脂、糖发酵管、三糖铁培养基、伊红-美蓝琼脂等。但在临床中肺炎链球菌、淋病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苛养菌引起的疾病日渐增多,于是选择改良培养成分、优化环境条件的方法优化苛养菌的培养[2]也成为更多实验室的选择。

不同的致病菌具有不同的催化系列代谢活动的酶类,酶系不同,代谢产物不尽相同,可利用生化试验对病原菌进行鉴别。例如辛酸酯酶是沙门菌的特征酶,丁酸酯酶是卡他莫拉菌的特征酶,β-葡萄糖醛酸酶是大肠埃希菌的特征酶,脯氨酸肽酶是白色念珠菌的特征酶[3],可分别作用于不用的底物在短时间内产生各种颜色反应,这些对于传染病控制、食源性疾病鉴别和环境卫生检验具有重要价值。

细菌的分离培养需要接种后放置在37℃下孵育,一般需要经过16~20 h大多数细菌才可生长茂盛或形成菌落,检测周期较长。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往往需要快速准确的鉴定出病原微生物,否则会贻误治疗时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种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不断问世并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4],鉴定系统可同时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同时检验数百个菌种。

2 免疫学方法

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学检测方法主要有血清凝集技术、乳胶凝集技术、荧光抗体检测技术、酶联免疫分析技术等。免疫学方法通过各种不同指示的抗原抗体反应可以检出传染病、食源性疾病及环境中痕量(10-18~10-21)的病原微生物抗原或抗体。

2.1 酶联免疫分析技术(ELISA)

ELISA技术是将各种标本中的抗原或抗体与各种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依据一定的比例反应顺序关系与载体抗原或抗体发生反应形成复合物,经过洗涤去除未参与反应的其他抗原抗体成分,加入可以用酶催化生成的有色产物后,通过测定有色物质的量来对标本中的抗原或抗体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5]。

应用ELISA检测我国人群唾液中抗幽门螺旋杆菌(HP)抗体的存在来诊断HP感染,这对HP感染率高达50%~80%的中国人群来讲意义重大;ELISA技术由于诊断特异性强,经常用于人群感染率很高的乙肝病毒(HBV)感染者的早期血清学诊断[6]。ELISA技术作为免疫学检测技术的一个分支同时具有测定病原标本中的抗原或抗体成分的特点,而且由于方法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等特点,也使它在各种疾病的血清学检测中普遍使用[7]。

大肠杆菌O 157∶H 7是一种低剂量就能感染的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出血性腹泻和肠炎是使用被污染的新鲜农产品的患者经常出现的临床症状,若食入过量的或患者对此菌敏感可出现溶血性尿毒综合征以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9]。有研究表明,使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食品中的大肠杆菌O 157∶H 7,对纯培养菌液检出限可达到105CFU/ml[10]。据美国疾控部门的统计,沙门菌可引起中毒者胃肠型、伤寒型、败血症型等症状,主要表现有头痛、腹泻以及酸中毒等症状[11],将鲜奶、蛋品、肉制品等食品经过处理后在ELISA反应板中与酶标抗体反应后,加入四甲基联苯胺(TMB)终止反应后用检测系统进行比色检测,即可检测出沙门菌的存在。与传统方法相比,ELISA检测技术的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迅速,由于它所具有的各种优点使该技术成为基层微生物实验室成本低、普遍使用的一项重要的检测技术[12]。

2.2 免疫磁珠分离技术(IMBS)

IMBS是利用可作为抗原或抗体载体的磁珠可与相应标本中的抗体或微生物抗原成为进行特异性结合的特性,形成抗原—抗体—磁珠或抗体—抗原—磁珠复合物,上述各种复合物可在磁场的作用下与标本其他成分分离,从而达到分离、纯化等目的的一种技术手段[13]。IMBS作为分离病原微生物的一项高效率的技术,已被多种实验方法证实了其的有效性[14,15],目前已经设计出了针对各种大肠埃希菌、李斯特菌、结合分枝杆菌、布氏杆菌等的免疫磁珠,广泛应用于各类医疗及食品检验实验室[16,17,18]。

IMBS还可以和其他检测技术联合来检测病原菌[19]。王震等[17]建立了免疫磁珠捕获与PCR-ELISA技术相结合的定量检测方法检测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利用同样的方法,马凯等[20]2372利用特异性免疫磁珠,在37℃的条件下从猪肉增菌液中捕获沙门菌、志贺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后,提取相应DNA进行扩增再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2011年我国平均6.5人中就有1人次罹患食源性疾病[21],因此这对于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及时准确地出具检测结果具有重要意义。

3 分子生物学技术

分子生物学技术是一类建立在核酸生化基础上的研究手段,它使医学工作者能从DNA、RNA水平上对病原微生物进行检测[22]。研究内容是以DNA、RNA或蛋白质为材料,对它们的基因的存在、变异或表达进行研究,该技术的不断完善为微生物检验、食品安全检测、医学检验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其中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主要应用于病原体基因的检测、单基因治病基因的检测、疾病相关基因的检测等;核酸探针技术主要用于病原菌基本的检测;生物芯片(biochip)技术主要用于核酸测序、疾病相关基因的检测、外源微生物感染鉴定以及临床药物的筛选等方面。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出现克服了传统病原微生物鉴定耗时长的特点,大大加快了鉴定的速度,使检验工作做到了微量、准确、快速,为提高疾病诊断效率和提高食品卫生检测速度做出了贡献。

3.1 PCR技术

PCR是一个在体外特意复制一段已知序列的DNA片段的过程,它鉴定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方法主要是在反应体系中加入该种微生物的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通过检测扩增产物进行判定[23]。目前,PCR技术已经广泛用于病原微生物及食品安全的检测中,如多种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时肝炎病毒的鉴定、流感病毒型别的鉴定、伤寒、痢疾和霍乱等肠道致病菌的鉴定等,同时PCR技术对于分枝杆菌、大多数病毒、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等不易分离培养,生长缓慢或难于培养的病原微生物鉴定具有独特的优势[24];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PCR技术不仅可在短时间内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毒株,还可检测沙门菌的不同型别及对伤寒、痢疾和霍乱等肠道致病菌进行鉴定。

为了弥补普通PCR易出现假阳性、扩增1次只能检测1种微生物等缺点,新的PCR技术应运而生,逆转录PCR、定量PCR、多重PCR、免疫PCR、限制性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等技术已逐渐应用于实践中。如刘金华等使用多重PCR体系,能准确、快速地检出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O 157、普通变形杆菌、副溶血弧菌等4种食源性致病菌[25]1121;又有马凯等[20]2373使用了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和准确度高的三重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出了食品中的沙门菌、志贺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微生物。

3.2核酸探针技术

核酸探针是指将一种病原体的核酸单链标记成为探针,再与待测样品中的另一种核酸单链进行碱基互补配对,配对后形成特定的特异性结合物,结合物采用特定的方法进行检测,便可确定病原体的存在[25]1123。核酸探针的标记方法主要有放射性标记方法和由生物素、地高辛和荧光素标记等标记的非放射性标记方法,其中非放射性标记方法应用较多。核酸分子杂交主要分为液相杂交、固相杂交(菌落杂交、Southern印迹杂交、Northern印迹杂交、点杂交和狭缝杂交)、原位杂交等。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便于观察、准确、特异性好。

某些无法进行培养与生化鉴定以及无法识别抗原成分的病原微生物主要依靠核酸探针技术进行检测。特别是用核酸探针技术检测食源性疾病,用于分析食品是否被污染以及污染的性质,Yasuhara等[26]应用荧光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与啤酒腐败菌中的厌氧菌Pectinatus的16 Sr RNA进行反应形成复合物,并用于检测啤酒是否被污染;早在1990年就有国外学者使用编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p 60蛋白的iap基因作为DNA探针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3.3 基因芯片技术

基因芯片技术,又称DNA芯片技术,是一种大规模集成的固相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即利用在片原位合成法、微点针法及其他方式在芯片载体上排列一系列寡核苷酸探针、c DNA探针或基因组探针,通过与待测样品反应以及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对传染病、院内交叉感染等的病原微生物进行基因分析、对各种药物的耐药机制进行研究,该技术以准确度高、特异性强、操作快速等特点成为了上述领域常用的检测技术[27]。

基因芯片技术用于检测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主要原理为首先利用病原微生物共有的靶基因进行扩增,再分别以各微生物间的差异序列和某些微生物之间所特有的标志基因作为靶基因进行扩增以确定是否为某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各种样品中的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鲍氏菌属中的各型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可以通过NAAS等[28]设计的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出;蔡挺等[29]设计的基因芯片检测出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对1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4 代谢学技术

4.1 三磷酸腺苷(ATP)生物发光法

ATP发光法主要是通过测定鲜切果蔬制成的样品菌液中ATP的含量来间接测定细菌活菌总数,从而用以测定鲜切果蔬的细菌污染状况,该方法简便快速,操作方便,适用于鲜切果蔬的安全性检测[30]。

4.2 电阻抗技术

电阻抗法是通过测定培养基中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等大分子电惰性物质代谢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中,增加培养基的导电性,改变电阻性的特点来判断细菌的生长繁殖特性,该技术快速,特异性强,主要用于食品中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沙门菌、酵母菌等的检测。

4.3 微热量计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通过热量计对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热量的变化进行测量来测定与鉴别细菌的,通过建立各种菌种的参考温谱图,将食品中病原菌的图谱与各种标准图谱进行比对,达到对病原菌进行定性与定量的目的。

4.4 放射测量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将14C标记在细菌中的碳水化合物中,细菌在生长繁殖的过程中会利用含14C的底物进行代谢并释放出含有放射性的14CO2,通过测定放射性的14CO2而对食品中的致病菌进行定量测定。

5 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医学(传染病、院内感染性疾病、常用药物的抗药性)、餐饮(食源性疾病)、遗传学等中的各类问题层出不穷,这就对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技术提出了更精确的要求。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中生物芯片、核酸探针等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快速等优点逐渐被人接受,各医疗、疾控、食品检验等基层实验室已逐步将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从过去的形态学检验向分子水平过度。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包括分子生物学在内的各种检验方法都有其不可逾越的局限性,比如分子生物学方法容易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同时基因芯片等分子诊断设备比较昂贵,对后期检测软件的维护要求较高,操作人员需经过培训持证上岗等都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尽管如此,随着病原微生物检测水平的不断提高,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必将在各个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根据检测项目的不同进行检测方法的择优选择、多种检测方法的联合和综合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作者声明 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摘要: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多可变异,可引起传染性疾病、食源性疾病等各种健康损害,与之相对应的各种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创新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医疗、疾控预防控制、食品检验等领域快速、准确诊断出病原微生物的要求。目前,病原微生物检测领域应用比较广泛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直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与生化试验、免疫学方法中的酶联免疫分析技术、免疫磁珠分离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技术中的聚合酶链反应、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基因芯片技术等,代谢学技术中的ATP生物发光法、电阻抗技术、微热量计技术、放射测定技术等。但各种检测方法均有与之相对应的优缺点、检测范围、使用领域,需要基层微生物实验室的操作人员根据自身工作范围、实验室技术条件、人员技术层次优先选用对待检病原微生物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便快速、结果容易判定的检测方法,或联合多种检测方法来提高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的效率、加快食源性疾病感染源的追溯以及正确分析院内感染的来源、了解药物耐药机制等。本文对上述检测技术做一简要综述。

浅谈病原生物学检验的实验准备 篇8

1 玻璃器皿的包装与准备

可从学校图书馆捡获废弃包装纸来进行包装操作训练, 同时要求每个学生制作一定量的试管塞。购置的硅胶试管塞价格较贵且透气性能差, 灭菌时往往容易被冲掉而受污染, 另外海棉塞较短, 在接种操作训练时, 不便拔取, 影响无菌操作。

2 常用染色液配制

要求学生能配制常用染色剂, 配制时要考虑节约试剂, 降低实验成本, 以革兰染色液的结晶紫染液配制为例:称取2.8 g结晶紫溶于95%酒精20 m L中, 配成饱和液, 取此20 m L饱和液加1%草酸铵水溶液80 m L即成。这样既培养了学生配制试剂的操作能力, 又可以为同学提供足量的试剂在学习微生物学检验过程中使用。

3 培养基的制备

要求学生能准确矫正培养基的p H值及成功配制常用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 (血平板、巧克力平板) 、肠道选择培养基, 所以开设2~3次培养基制备实验课, 以反复训练p H值的矫正及各类培养基的制作等技术。实验准备时, 用琼脂条, 而不用优质琼脂粉 (必须过滤) 以降低实验成本, 如为训练接种用平板, 则所用琼脂量略高, 以增加琼脂硬度, 避免易划破等缺点。

4 实验用菌种

选用菌种必须符合生物安全, 即选用低毒或无毒菌种。菌种来源, 一方面自行分离, 亦可是购自国家菌种中心的标准株, 但后者成本高。为节约成本, 我们将购来的冻干标准株转种, 余下部分立即在酒精喷灯下封闭管口, 保留备用, 一般一支菌种可因玻璃管的长短不同而使用2~3次, 这样可以节约大量实验经费。

自行分离实验菌种:如大肠杆菌, 取正常人大便接种伊红美蓝平板。枯草杆菌、葡萄球菌, 取普通平板暴露于空气中培养后即可获得。新型隐球菌, 取鸽粪接种于沙堡弱培养基。皮肤丝状菌, 取皮肤癣病的病损皮肤接种于沙堡弱培养基, 即可获得。

当年用的常见的低毒或无毒菌种, 转种半固体培养基保种备用。

5 菌种鉴定

分生化鉴定和血清学鉴定, 后者是用已知抗体去测未知抗原, 其操作技能实际上是玻片凝集试验, 以出现颗粒状凝集者为阳性, 否则为阴性。实验准备时,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代替沙门菌或志贺菌作抗原, 用血浆代替其相对应的抗血清, 按玻片凝集法操作, 亦可得到颗粒状凝集样的实验结果, 以减少伤寒沙门菌或志贺菌的实验生物安全隐患。

6 抗酸染色

用结核患者的痰标本做抗酸染色, 生物安全隐患较大, 且从患者痰中排出的抗酸菌有时难以获得。因此, 实验准备时可用正常人的痰加卡介菌混合后做抗酸染色, 除抗酸菌的成束、成堆排列现象明显外, 其余抗酸菌的形态、染色性等无任何改变。

7 寄生虫检验的标本准备

寄生虫检验的实验标本来源越来越困难, 其实验教学的重点又是镜下辨认常见寄生虫具诊断意义的离体阶段, 极具鉴定虫种意义的形态特点, 因此实验标本的用量及消耗均较大。寻找实验标本是实验准备的重要环节, 可从屠宰场检获猪蛔虫、姜片虫, 全托的幼儿园检获蛲虫再制备卵等各种标本。购买血吸虫阳性钉螺感染家兔可获血吸虫成虫, 虫卵及阳性钉螺所逸出的尾蚴标本。从肝吸虫病流行区的野猫或家猫中可查获到肝吸虫成虫及虫卵标本。从肺吸虫病流行区的山溪中获取已感染了肺吸虫囊蚴的溪蟹, 再用该溪蟹感染家犬就可获肺吸虫成虫及虫卵标本等。只要尽心尽力去做是可以找到教学标本的。

摘要:病原生物学检验, 包括医学微生物学检验及人体寄生虫学检验, 要求学生能对常见病原生物作出准确鉴定, 为临床提供病原学诊断依据。是一门既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又培养学生专业技能, 实践操作性极强的专业课, 因此, 实验课时多, 实验准备工作极为繁杂, 且存在生物安全隐患、标本来源困难、实验成本高、工作量大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 寻找合适的实验准备方法, 是从事本专业人员的共同愿望。

牛腐蹄病病原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篇9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MDBK细胞, 购自中国兽药监察所细胞室;SPF小白鼠, 购自河北医科大学。

1.2 病料的采集及处理

无菌采集病牛蹄部的脓汁, 一部分作细菌分离, 涂片、革兰染色、镜检, 另一部分按比例加入双抗, 15 000r/min离心20min, 取上清液备用。

1.3 细菌的分离

将患病牛的脓汁分别接种于血液琼脂培养基和普通琼脂培养基, 37℃培养24h。

1.4 分离菌的鉴定

1.4.1 动物试验

在培养基上选择单个菌落接种于普通斜面培养基进行纯培养, 勾取纯培养物接种于肉汤培养基培养24h, 肉汤浑浊时接种小白鼠3只, 每只腹腔注射0.2mL。

1.4.2 运动力检查

勾取纯培养的细菌涂于加入1滴生理盐水的载玻片上, 加盖玻片, 在油镜下观察细菌的运动性。

1.4.3 生化试验

对分离到的菌株分别进行触酶试验、糖发酵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V-P试验、凝固酶试验等。

1.4.4 药敏试验

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试验。

1.5 病毒的分离

将离心好的上清液接种MDBK细胞, 37℃吸附1h, 弃去接种液, 加入维持液, 37℃培养, 逐日观察细胞病变, 当80%的细胞出现病变时收毒传代。

1.6 分离株生物学特性的鉴定

病毒组织培养半数感染量 (TCID50) 的测定:将F3代毒用Hank's液稀释成浓度为1×10-11×10-7, 吸取每个稀释度的病毒液20μL加于96孔板内已长满单层的MDBK细胞中, 每个稀释度的病毒液接种12个孔, 37℃静置培养, 逐日观察。

1.7 分离株理化特性的鉴定

1.7.1 氯仿敏感试验

向病毒液内加入分析纯的氯仿, 使其终浓度为4.8% (对照病毒液各加入同等剂量的Hank's液) , 置4℃震荡混合10min, 500r/min离心5min, 然后吸取液体层测定毒力。对照做同样处理。

1.7.2 耐酸性敏感试验

将病毒悬液3 000r/min离心20min, 取上清液等量分装于4个小瓶中, 用0.1mol/LHCl将2个小瓶中的病毒液pH值分别调至3.0和5.0, 并在另2个小瓶中的病毒液内加入相同于用酸量的Hank's液作为对照。置室温感作2h, 再用56g/L的NaHCO3将pH值调回至7.2左右, 测定毒力。对照做同样处理。

2 结果

2.1 细菌的分离和检测结果

2.1.1 分离结果

在普通培养基和血液培养基上均长出圆形、隆起、光滑、灰白色、不透明的小菌落, 涂片、镜检可见革兰阳性球菌。

2.1.2 动物试验结果

2只小白鼠在36小时左右死亡, 剩余1只精神沉郁, 但几天之后转为正常, 估计已耐过。对死亡小白鼠进行剖检, 其症状为肝脏肿大, 腹腔内有胶胨样物质, 胸腔内有腹水。取死亡小鼠的肝脏、脾脏、肾脏、心脏、肺脏做涂片, 均可见和接种菌形状一致的革兰阳性球菌。

勾取死亡动物的上述5种组织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 24h之后观察, 可见圆形、隆起、光滑、灰白色、不透明的小菌落。涂片、镜检发现与注入小鼠体内的细菌外形一致。

2.1.3 运动性检查结果

分离细菌无运动性。

2.1.4 生化试验结果见表1。

2.1.5 药敏试验结果见表2。

mm

注:抑菌圈直径≤8mm为不敏感, 8~12mm为较敏感, ≥12mm为敏感。

2.2 病毒的分离和检测结果

2.2.1 分离结果

将病料接种于MDBK细胞, 46小时左右使细胞圆缩并脱落

2.2.2 TCID50的测定和计算结果

经计算该病毒的TCID50为1×10-5.749/0.1mL。

2.2.3 理化特

该病毒经氯仿、pH 3.0、pH 5.0处理后, 其TCID50与对照组相比均低2个效价。

3 讨论

(1) 在病牛腿部所采的脓汁中分离出1株革兰阳性球菌, 经动物试验证明该分离菌有很强的毒力, 为该病例的主要致病菌。该分离菌生化试验结果与微球菌的一致, 因此该分离菌应属于微球菌属。以前的研究结果表明, 引起动物腐蹄病的主要病原是坏死杆菌, 与本试验结果有所不同。笔者认为微球菌是引起该牛场发生腐蹄病的主要病原菌。微球菌一般不致病, 但在机体抵抗力较低时可引起软组织脓肿等。该牛场的卫生管理水平和饲料品质等较差, 致使牛抵抗力较低, 在细菌侵入时无法抵抗, 使其在体内大量增殖, 最终导致牛发病。而用于动物试验的小白鼠生长在正常环境中, 接种分离菌后使小白鼠死亡, 故该菌可能是微球菌的1株变异株。

(2) 药敏试验结果表明, 该菌对强力霉素、多利平、头孢喹啉钠、呋喃妥因、头孢喹啉等药物敏感, 故可将上述药物作为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

害虫病原微生物安全性研究进展 篇10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安全性,评价

害虫病原微生物具有高度专一性、安全、无污染、不破坏环境、不杀伤天敌、对人畜无毒的特点, 是理想的绿色农药, 因此在研制早期没有安全性试验的记载。中国农业大学陈万义教授不同意所谓“生物农药都是安全无公害的观点”。他认为对于农药的安全性应该全方位评价, 首先是对人的毒性 (包括急性、亚急性、亚慢性和慢性毒性) , 再是对环境和生物群落的安全性。因此, 科技工作者必须对害虫病原微生物杀虫剂有足够的了解, 对害虫病原微生物的安全性有一个正确的、全面的评估。

1 几个主要害虫病原微生物的安全性评价

化学农药对人体具有远期危害、对生态环境具有负面影响。害虫病原微生物具有无污染、对环境影响较小以及在杀虫方面不易产生抗性等特点。因此, 后者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和发展。我国害虫病原微生物杀虫剂的研究、生产和应用, 始于20世纪50年代, 其主要种类有细菌、昆虫病原真菌、昆虫病毒等。大量微生物高浓度集中使用的安全性如何, 是害虫病原微生物在开始研究和使用时人们一直关心的问题。刘家发等对我国使用的几个主要害虫病原微生物品种, 如 (苏云金杆菌、增产菌、白僵菌、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 (HaNPV) 、茶小卷叶蛾颗粒体病毒 (AoGV) 、苜蓿银纹夜蛾多核衣壳核型多角体病毒 (AcMNPV) ) 的急性毒性、亚慢性染毒、致敏性、生殖毒性及致突变等方面进行了安全性评价[1]。

研究表明供试的几种害虫病原微生物并没有表现出化学农药所具有的剂量-效应 (反应) 关系, 未引起哺乳动物的体温、体重、血象、生化、重要脏器病理及其他症状体征的异常变化, 可以认为单纯的害虫病原微生物不会引起急、慢性毒性。从害虫病原微生物的杀虫机制来看, 它们对昆虫的毒杀作用主要是通过感染, 然后在虫体内繁殖导致昆虫死亡。

从植物、昆虫中分离作为农药使用的细菌、真菌、杆状病毒是自然发生和自然存在的, 其宿主一般只限于其原始宿主, 很难侵入哺乳动物体内并繁殖。从评价结果看, 所试几种害虫病原微生物对哺乳动物和人是安全的。但应注意的是目前采用的对害虫病原微生物的评价体系仍是评价化学农药的程序和方法, 而对害虫病原微生物的特殊性注意不够, 害虫病原微生物是否存在人类认识以外的危害尚需进一步研究, 其评价程序和方法也有待改进。

2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的安全性评价

来爱萍等根据《农药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GB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对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 (简称DPCPV) 杀虫剂的毒性、致病性以及刺激性进行了研究, 指出DPCPV对雌、雄性大鼠急性经口LD50大于5 000mg/kg;急性经皮LD50大于2 000mg/kg, 均属低毒类。经4周染毒观察, 在1 000mg/kg剂量经腹腔每5d注射1次, 共3次染毒后, 所有观察指标 (体温、体重、血常规、ALT、尿素氮、总蛋白、白蛋白, 肝、肺、肾、脾脏体比) 与对照组比较, 表明该样品对大鼠无明显毒作用。涂敷法致敏试验, 对豚鼠致敏率为0。对兔眼刺激积分指数 (I.A.O.I) 为4分, 平均积分指数48h后为0, 眼刺激强度为无刺激性。由此可见,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是无毒性、无刺激性, 对哺乳动物是安全的[2]。

3 重组杆状病毒杀虫剂的安全性评价

早在20世纪70年代, 大量的田间试验表明, 在大田中使用野生杆状病毒杀虫剂是安全的。然而由于重组病毒杀虫剂增加了外源基因, 或删除了某些基因, 所以其安全性需要重新评价。

3.1 重组病毒对捕食性天敌的影响

重组病毒对捕食性天敌个体发育和种群特征等影响很小。Heinz等用苜蓿银纹夜蛾 (Autographa californica) 的NPV (AcMNPV) 和重组病毒AcMNPV.AaIT分别感染烟芽夜蛾 (Heliothis virescens) , 捕食性天敌Chrysoperda carnea和Orius insidosus取食烟芽夜蛾后, 在2种病毒处理组之间, C.carnea幼虫到蛹发育时间、生存率没有明显不同, 幼虫到成虫发育时间、生存率基本相同;2种病毒处理间O.insidosu的生存率相似。AcMNPV.AaIT对C.carnea和O.insidosus没有不利的影响。L等将2种蝎子的神经毒素基因分别插入到AcMNPV和谷实夜蛾 (美洲棉铃虫) (Helicoverpa zea) NPV (HzSNPV) 基因组, 构建成重组病毒;捕食性天敌红外来火蚁 (Solenopsis invicta) 、大眼长蝽 (Geocoris punctipes) 和集栖瓢虫 (Hippodamia conrwergens) 取食健康的和感染有重组病毒、野生病毒的烟芽夜蛾后, 消化能力、迁移和生殖力没有差别;每种天敌在所有处理中的生存曲线相似, 生活特征没有受到不利影响[3]。Smith等用HzSNPV、AcMNPV和重组病毒 (分别在这2种野生病毒中插入昆虫选择性神经毒素基因LqhIT2) 做了较大规模的野外试验, 观察病毒对小花蝽、小毛瓢虫、锚斑长足瓢虫、姬蝽、大眼长蝽等天敌的影响, 发现这些天敌的密度和多样性在重组病毒处理区和野生病毒处理区内基本相同, 重组病毒和野生病毒对这些天敌种群具有相似的作用[4]。

重组病毒感染群居黄蜂 (Polistics metricus) 后, 在黄蜂体内可检测到毒素, 但这些毒素对黄蜂的发育和活动没有影响。如果毒素基因由极晚期基因启动子调控, 则在蜂体内不会检测到外源基因, 重组病毒是不能垂直传播的, 并且重组病毒通过捕食天敌的移动而获得的扩散力 (单位时间内形成新的侵染循环的次数) 是有限的。

3.2 重组病毒杀虫剂对寄生性天敌的影响

重组病毒杀虫剂对寄生性天敌的影响相对于捕食性天敌而言, 影响可能更大。因为宿主中的内寄生天敌不仅取食宿主组织, 并且还接触由重组病毒表达的毒素, 导致寄生天敌不能完全发育。Smith等的试验结果表明, 重组病毒处理组和野生病毒处理组间M.croceipes的羽化率相同;从感染重组病毒和野生病毒的烟芽夜蛾羽化出来的寄生天敌的大小和头宽相似[5]。总之, 野生病毒和重组病毒对内寄生蜂发育的影响相似, 重组病毒通过寄生蜂向外传播的可能性也很小。

3.3 释放重组病毒的生态效应

关于释放重组病毒的生态效应, 在野外和温室都做了重组病毒和野生病毒竞争的研究, 结果表明:与野生病毒相比, 重组病毒的适应性降低, 对环境的影响也很低;在野外, 重组病毒总比野生病毒的危险性低。病毒杀死昆虫越快, 病毒生产量 (被病毒感染而死亡的昆虫个体生产的包涵体的数量) 越少, 重组病毒也是这样, 重组病毒表达的毒素影响了病毒的复制, 导致生产量降低。杀虫速度的提高和随之而来的病毒生产量的减少的比例关系是很复杂的, 受病毒的种类和剂量、幼虫的虫态等因素影响, 病毒产量的减少降低了重组病毒在野外的适应性, 最终重组病毒竞争不过野生病毒。Fuxa等报道了野生病毒和重组病毒在土壤中的持续生存能力和分布情况。他们用野生病毒HzSNPV和重组病毒HzSNPV.LqhIT2处理烟芽夜蛾和谷实夜蛾后, 在土壤中HzSNPV累积包涵体的数量比HzSNPV.LqhIT2的多1倍;而在土壤内只能探测到HzSNPV.LqhIT2微量的痕迹[6]。由于重组病毒不能产生多角体, 在野外失活, 因而野生病毒最终占据优势。

重组病毒的另一个安全性问题是:昆虫病毒经基因修饰后, 插入到其中的外源基因能否“跳跃”到其他生物体而发生基因重组。事实上, 一些关键因子如距离、病毒复制的模式和同源性程度等限制供体和受体DNA间的基因重组。Milks等发现, 当AcMNPV和粉纹夜蛾NPV同时感染粉纹夜蛾幼虫时, 这2种病毒并不发生重组。其原因可能是细胞一旦被一种病毒感染, 对另一种病毒就有抗性。同样, 这种情况也可能发生在重组病毒, 即重组病毒难以和其他病毒重组, 于是避免了外源基因的扩散。

评估重组病毒的生物安全问题, 要研究它的适应性。适应性包括3个重要组分:生产力、扩散力和持续生存力, 这些组分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 对其要进行长期和综合的研究;对具有不同生活史和敏感性的宿主而言, 适应性的各组分是如何变化的等进行研究, 只有这样, 得出的结果才更可靠、更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目前的试验证据表明, 重组病毒是比较安全的。然而, 还不能说重组病毒绝对安全, 因为人们对重组病毒的生态学和宿主范围的进化等许多问题的理解还不全面;同时, 也应注意到任何风险评估都应在相对危险的背景下进行, 比较对象也应是要取代的害虫防治方法, 例如与化学农药相比, 重组病毒杀虫剂毕竟安全得多。随着安全性研究全面、深入地进行, 以此为基础, 最大限度地降低重组病毒的潜在危险, 相信重组病毒杀虫剂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参考文献

[1]刘家发, 张启媛, 王护民, 等.微生物农药的安全性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 1999, 16 (6) :325-326.

[2]来爱萍, 张启媛, 王护民, 等.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安全性研究[J].卫生毒理学杂志, 2001, 15 (2) :118.

[3]LI J B, HEINZ K M, FLEXNER J L, et al.Effects of recombinant bacu-loviruses on three nontarget heliothine predators[J].Biological Control, 1999 (15) :293-302.

[4]SMITH C R, KEVIN M H, CHRISTOPHER G S, et al.Impact ofrecombinant baculovirus applications on target heliothines and nontargetpredators in cotton[J].Biological Control, 2000 (19) :201-214.

[5]SMITH C R, KEVIN M H, CHRISTOPHER G S.Impact of recom-binant baculovirus field applications on a nontarget heliothine parasitoid, Microplitis croceipes (Hymenoptera:Braconidae) [J].J.Econ Entomol, 2000, 93 (4) :1109-1117.

[6]FUXA J R, MATTER M M, ABDEL-RAHMAN A, et al.Persistenceand distribution of wild-type and recombinant nucleopoledroviruses insoil[J].Microbiol Ecol, 2001, 41 (3) :222-232.

病原微生物学 篇11

职业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专业知识,学生只有在学校掌握了扎实的专业业务知识,在以后的临床工作实践中才能够得心应手。面对病原微生物这门枯燥乏味的学科,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对病原微生物的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最为关键的问题。为了做到这点,我们可以逆向思维,先创设问题情景。课堂教学情境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之间有着紧密联系。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精心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积极思维,兴趣盎然地进入学习状态。以临床病例基础的启发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比较,更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寄生虫学是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因为学生还未接触临床,所以对寄生虫病的症状、防治缺少感性认识,易产生好奇和探索心理。如果在讲授每一章节、每一虫种之前,将寄生虫病的典型病例通过影像学资料动态地展示给学生,这样直观的材料具有鲜明、生动的形象性,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在介绍旋毛形线虫这一节时,如果直接进入授课阶段,学生会有一种被动接受的感觉,从而使教学内容变得枯燥乏味。但若首先创设一典型的问题情境,学生就会由原来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充分调动了学习热情。例如2009年3月旋毛虫病在云南怒江兰坪县暴发流行,床表现、患病后的感受、患病的原因,以及专家建议的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学生通过观看此录像首先会对旋毛虫病有个大体认识,进而产生诸多疑问:为什么吃了没做熟的猪肉会感染旋毛虫?为什么患病后出现肌肉疼痛的症状?如何治疗?根据这些问题,不仅可以使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更好地融会贯通,而且学生主动探讨问题的能力及学习的兴趣会被更好地激发[1]。

理论联系实际,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印象深刻。最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做法就是列举病例,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实验原理理解不深,学生不注重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原来的教学内容基础上增加一些病例讨论。带教老师每次课前先提出本次病例讨论目的、要求和内容,利用员园原圆园分钟时间让学生讨论,根据病例的体征及检查结果,诊断该患者是什么疾病?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本病综合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治疗病人应如何选用药物和疗程?怎样预防该疾病?然后利用员缘分钟左右的时间由学生代表发言,总结讨论的情况、说明判断的依据,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和课评。采用此种病例讨论式教学方式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的交流机会,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教学效果。

病例讨论式教学是一种互动式教学,对所学知识进行充分的复习。同时又由于要求学生根据病例作出判断,并说明判断的依据及需要进一步进行实验室诊断以及鉴别诊断,学生要横向和纵向联系所学知识,这又是对知识的融会贯通的过程。病例讨论式教学可使学生对刚学到的理论立即得到观察和验证,加深学生对形态特点的长久性记忆,这样的方式使学生感到贴近临床,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因此,病例讨论式教学不可忽略[2]。

合理的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寓教于乐。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普及,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成为高校教育教学资源不可缺少的环节,其中多媒体在现代化医学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3]。

参考文献:

[1] 祝晓莹, 卢敏.寄生虫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2):121~122.

[2] 農子军,摇李云萍,培养学生在寄生虫学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兴趣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5):412~414.

病原微生物学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所有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婴幼儿腹泻病患者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600例, 女400例, 平均年龄为2.5岁。患者中有表现出水样便、脓血便以及稀便等。取一次性吸管采集患者自然产生的大便3~5 ml, 及时送去进行相关的检验。

1.2 一般方法

根据临床记录资料, 对采集的患者的大便样本分离培养, 培养时依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采用沙保弱氯霉素培养基、玉米吐温80琼脂、麦康凯以及碱性蛋白冻水、SS琼脂进行相关的培养[2]。在进行相关的鉴定时, 采用API试剂和Vitek-32试剂以及相应的诊断血清进行相关的鉴定。通过血清学实验采用玻片凝集法鉴定出了沙门菌、志贺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霍乱弧菌。之后对标本严格按照相关的说明进行轮状病毒以及菌痢的检验[3]。

1.3 统计学方法

对相关的记录数据采用SPSS 15.0处理软件进行相应的处理分析, 分别进行相关的t检验以及χ2的检验, 如果P<0.05, 则相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作为研究对象的婴幼儿腹泻患者中, 由于菌痢所引起婴幼儿腹泻的有400例 (40.00%) , 且阳性率为13.34%。由轮状病毒所引起的婴幼儿腹泻有600例 (60.00%) , 阳性率为67.88%。患者的性别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患者的年龄对于轮状病毒感染产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3 讨论

婴幼儿腹泻是一种儿科常见的病症, 该病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健康以及身体发育产生极大的影响。引起婴幼儿发生腹泻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真菌、病毒以及原虫等。在临床上, 通常能够根据患者自然产生的大便的颜色、干湿等相关特性对引起患者腹泻的病原微生物进行初步的判断[4]。根据本文研究对象的相关记录资料能够得出婴幼儿腹泻患者产生的大便的相关特点, 由于消化不良所引起的腹泻产生的大便为稀糊或者蛋花样的黄绿色和黄色大便, 还伴有少量的黏液、泡沫以及黄白奶块;由于相关的细菌感染所引起的婴幼儿腹泻产生的大便没有特定的形状, 主要以黄色的水样大便和呈黏液性质的浓便;由于相关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婴幼儿腹泻产生的大便为黄绿或者黄色的带有酸臭味的蛋花样大便, 严重时表现为水样大便;由于菌痢所引起的婴幼儿腹泻产生的大便为不带有腥臭的少量黏冻脓血大便。根据相关资料的分析, 致使婴幼儿产生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有菌痢、轮状病毒等[5]。对引起婴幼儿腹泻的病原微生物及时的进行检验, 了解其相关的致病特性和分布特点, 对于治疗婴幼儿腹泻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相关的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以及相应的婴幼儿腹泻的临床治疗特点, 为婴幼儿腹泻病的治疗提供相关的依据。方法 选择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所有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婴幼儿腹泻病患者1000例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回顾, 通过对相关的病原微生物检验, 了解婴幼儿腹泻患者的致病细菌类型的相关特性以及分布特点。结果 由于菌痢所引起婴幼儿腹泻的有400例 (40.00%) , 且阳性率为13.34%。由轮状病毒所引起的婴幼儿腹泻有600例 (60.00%) , 阳性率为67.88%。结论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微生物, 及时的进行相应病原微生物的检验有利于很好的对婴幼儿腹泻患者进行治疗, 确保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轮状病毒

参考文献

[1]邓莉, 贾立英, 钱渊, 等.北京地区婴幼儿诺如病毒与轮状病毒所致腹泻的临床比较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9, 30 (4) :112-113.

[2]董清学.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中国保健, 2009, 8 (6) :231-232.

[3]陶兴和, 丁艳红.1770例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检测分析.航空航天医药.2008, 19 (3) :244-245.

[4]叶新华, 金玉, 方肇寅.兰州地区2004-2005年度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6, 27 (2) :117-121.

上一篇:经纬仪使用技巧下一篇:聚硫防水密封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