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后感想

2024-10-10

医疗纠纷后感想(共8篇)

医疗纠纷后感想 篇1

医疗纠纷现状的分析

眼科 张夏薇

医疗纠纷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我院最近发生了几起医疗纠纷,感触颇深,随着社会的发展.病人及其家属对医疗期望值和医疗需求不断提高,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场所,医疗纠纷逐年增多,处理难度日益加大。如何正确处理已经进入情绪化状态的病人或家属,如何正确认识和防范医患纠纷的发生已成为各级医院关注的焦点。

当前.我国的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医疗纠纷已成为消费者投诉的首要问题。针对我市近几年不同医院、不同科室医疗纠纷的特点、诱因及防范措施等问题归纳出以下几点: 1当前医疗纠纷的主要特点

①医疗纠纷的数量逐渐增多,涉及范围逐步扩大,以诉讼方式解决纠纷的数量也在增加;②以经济赔偿作为解决医疗纠纷方式的处于主导地位,患方要求的赔偿金额越来越大:③医患矛盾日趋尖锐,病人及其家属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对赔偿要求的过分奢求,处理难度日渐增大;④外科纠纷的比内科纠纷的多,医疗后果严重的比医疗后果较轻的多;⑤社会影响增大。有些医疗纠纷因病人高额赔偿的要求不能满足。则反复向卫生行政部门、司法部门及相关媒体投诉。更甚者聚众闹事。破坏医院财物,打骂、恐吓医护人员,或动用地方势力给医院施加压力。加之有些媒体缺乏医学知识,不明事实真相,盲目炒作,使医疗纠纷很快传及社会,给医院的声誉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2形成当前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

2.1患者缺乏相应的医学知识,医患双方缺乏沟通由于医学科学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决定了来就医的病人不可能都对自己的疾病有一个客观及全面的认识;有的缺少相关的医学知识,对病情的病程及其归转不了解,认为责任全在院方,而与医院发生纯纷;有的对疾病诊断的客观难度不理解,认为诊断不明就是误诊;还有的病人认为并发症是由“治疗不当”造成的后果,院方应负全部责任等等。而一些医务人员在诊治过程中,对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未向患者或其家属进行客观、准确的交流,忽视沟通的作用,或者缺乏沟通的技巧.也易引发医疗纠纷。2.2医生技能水平不高,敬业精神不够由于某些医务人员自身技术水平低,不能胜任高难度、高风险的手术,为顾及面子,或是怀着一副试试看的态度,不顾国家有关手术分类的条款,对病人施以手术,或在术中不及时向上级医生报告患者病情发展过程,导致延误最佳治疗时机造成的医疗纠纷。有的则是由于部分医生尤其是一些年轻医生缺乏职业素质修养,对自身工作的责任心不强,临床查体不全面,辅助检查不到位。先人为主,尤其对某些必要的阴性体征不予描述而导致漏诊发生。

2.3患者及其家属对疗效的期望值过高.动机不良,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过大人们的价值观念普遍提高,因此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诊治的过程中,他们不仅需要服务周到热情.而且因经常把服务与诊疗效果联系起来,如果治疗效果不能达到其主观的期望,或服务不到位,在市场经济追求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就容易引发医疗纠纷。3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

3.1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当前.应当尽快在全体医务工作者队伍中树立起良好的医德与医风,引导医务人员在思想观念和行动上,处处为病人着想。提高对医疗服务艺术水平的教育,经常鼓励广大医务工作者学会一点心理学社会学和伦理学知识,提高自身

素质与修养。加强理论、业务学习,和三基训练,提升自身技能水平,使全体医务工作者牢固树立全心全意地服务于人民大众的思想,坚持“一切为了病人健康”的职业宗旨,以更好地服务人民大众。3.2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

完善和落实现有的各项规章制度,如首诊负责制、三级查房、“三查七对”、交接班、会诊和重大手术审批等。各部门及科室严格把关,使医院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以及标准化。加强纠纷高危患者的管理.及时消除纠纷隐患,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必要的沟通,增进了解,加大正面宣传力度,改善医患关系。3.3强化谨慎服务观念.加强防范

医务人员对病情的解释要简单明了.合乎逻辑。不能因出言不慎造成病人不必要的误解和思想顾虑,也不能因有所顾忌而闭口不谈。到最后却因为没交代清楚而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镶位医务工作者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防范医疗纠纷的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

3.4新闻媒体应以正面宣传为主,加强舆论的正确引导

医疗行业是技术性强、风险大的特殊行业,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根本目的。在社会宣传方面应当以正面宣传教育为主,增强医学及法学知识的普及,增加社会对卫生行业.特别是对医务人员工作的理解.正确运用法律武器,而不是无理取闹和胡搅蛮缠。以此改善医患关系.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平台。

医疗纠纷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眼科 张志鹏

最近,我院发生了几起医疗纠纷,其中有些纠纷给人的第一反应是震惊,患者及家属为得到更高的经济赔偿,往往把问题扩大化,有意识利用社会力量加压于医院,更有甚者动用地方势力组成“医闹”队伍,寻衅闹事,破坏医院财物,打骂恐吓医护人员,往医院送花圈,设置灵堂等,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下面浅谈一下我在日常工作中的个人体会:

首先分析一下医疗纠纷产生原因:

1、无过失医疗纠纷产生原因

(1)医方---态度不好、解释不同、语言不当、第三方挑拨、不遵守保密原则、出具假文书;

(2)患方---不配合、知识缺乏、为私欲而无理取闹,认为“打架”比“打官司”划算;患者对医院及医学存在误解或偏见,期望值过高,对治疗效果不理想或出现正常的并发症不满意,有些患方就千方百计找医院麻烦;

(3)社会原因---社会矛盾的反映,我国医疗保障体制与百姓承受能力还不相适应,患者自付比例较高。

2、有过失医疗纠纷产生原因

(1)法制意识弱。极少数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常规开展执业活动,无证上岗、超范围执业等。

(2)管理体制差。一些医疗机构管理体制不健全、制度落实不到位,忙于抓经济收入,忽视了医疗质量及科学管理,造成医疗安全隐患较多。

(3)医护素质低。个别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服务不到位,或业务素质差,专业技能不强,很容易在诊断、治疗或护理上出现差错而酿成事故,给患者造成不应有的伤害。加之人性化不够,缺乏交流沟通,引发医疗纠纷。

(4)医疗风险高。医学是非常复杂的自然科学,有些领域研究还很粗浅,认识比较局限,有的甚至还不一定准确;加之诊疗护理技术的局限性和两面性,不可能治愈所有的疾患,有些技术本身既能治病又致病,很难截然分开,致使患者及家属不能理解和接受。

3、其它原因(1)思想认识有误区。社会上少数人把医院看成盈利性单位,一旦出现纠纷,便把医院当作“摇钱树”,不能遂愿就纠缠不休。

(2)社会舆论易误导。出现医疗纠纷,极少数不负责任的新闻媒体不能客观、公正地报道,反而故意炒作,容易造成误导,激化矛盾。

(3)医疗纠纷常误断。由于各种原因,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处理医疗纠纷时,随意放宽政策,甚至对冲击医院、围攻殴打医务人员的违法行径,不依法秉公处理,而是放任自由,容易产生一出纠纷就聚众到医院闹事的恶性循环。

其次,作为医护人员,我现就防范医疗纠纷浅谈点滴体会:

1、强化医疗管理,严格执行核心医疗制度

加强医院自身建设,强化医务人员业务技术培训,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遵守和执行核心医疗制度,不断提高医疗质量,防止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2、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与畅通的医患沟通渠道

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和廉洁自律,坚持依法治院,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医务人员恪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要切实改善服务态度,融洽医患关系,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为其提供礼貌、热忱、便捷、优质、高效、费用合理的医疗服务和病人沟通思想,加深感情,让病患者消除疑虑,配合医疗。

3、注意发现和认真处理医疗纠纷的苗头

医疗纠纷初起时,往往有很多征兆,如发生医疗意外或不良后果、患者病情突然恶化等。院方要及时介入了解情况,迅速采取应急措施,以挽救患者生命和减轻病痛为第一要务,同时,完善病案以备鉴定,尽量安抚病员家属的情绪波动,切忌言语不慎致矛盾激化。

4、树立正确舆论导向,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社会媒体应坚持正面引导为主,尽量让报道能客观公正。医院应加强与社会媒体的经常性接触,主动接受媒体监督,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使医院工作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正确对待社会媒体善意的批评,不断改进工作。

5、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医疗责任保险制度

建立健全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的相关法律,把医患关系纳入契约合同管理;医院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及时有效地为医院提供法律咨询;进一步健全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意外保险及医事赔偿保险制度,有效化解医院运营中的风险。

浅谈医疗纠纷的防范

眼科

杜松龄

医疗纠纷是目前围绕医院的一个焦点和热点问题,其发生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客观地讲,医疗纠纷的发生有多方面的原因,医院要完全杜绝医疗纠纷是不可能的,但尽量避免一些不必要、不值得或可控的纠纷是完全可以的。根据近期我院发生的几起纠纷,浅谈医疗纠纷的防范医院应从以下做起:

一、进行医疗安全的全员培训,提高职工的忧患意识

当前医疗纠纷上升,已经使医疗卫生机构处于了一种很尴尬的局势,而纠纷的滋生可在医院的任何一个部门、任何一个环节上或任何一个人身上,因此,必须定期对全院职工进行医疗安全的教育,使他们转变观念,增强职工的责任感、归属感,充分认识到医疗安全无小事。

二、提高依法执业、依法行医意识

目前在全省各县、乡卫生院发生的医疗事故中,以无证行医、超范围行医较为突出。医院必须有计划地对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法律法规的培训,如《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输血管理规范》、《传染病防治法》等,必要时进行考试,尤其是行政领导及部门管理者。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强化职工法律意识,自觉做到依法行医、依法执业。

三、改善服务态度

医院作为特殊服务部门,服务态度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社会效应及质量,也是引发纠纷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态度可以缓和和化解很多的矛盾和不足,相反,不良的言语和态度可引发很多不满、猜测、误解和纠纷,所以医院一定要抓服务,营造和谐的医患氛围。

四、狠抓病历书写质量及管理

病历作为医疗档案,是整个医疗行为的真实记录,具有法律效应,当纠纷或事故发生时,它是医疗事故鉴定及司法鉴定的主要依据,尤其是在举证责任倒置的今天,病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病历重要性的学习,使医护人员充分认识到每份医疗文书的重要性和法律意义,严格按规范书写、及时完成,并且各类文书要完整。同时还要加强病案管理,对病历的收集、整理、归档一定要专人负责保管,严格病历借用制度,保证病历的安全、客观、真实、完整。

五、认真履行必要的告之签字义务

医务人员要充分尊重病人的知情权、选择权,同时也是在保护医护人员自己的医疗行为。病人入院后须进行一系列告之签字,如入院告之、病情告之、治疗风险告之、特殊检查、病情危重、“四新”的应用等,而且须让患者签字为证,通过告之,遵循了知情同意原则,同时在医疗纠纷发生时,是帮助判定法律责任的重要书证,有利于“举证责任倒置”。

六、强化医疗安全的部门管理

医疗安全作为医院质控的重要内容,职能在医务科。医务科要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患者和家属对医疗投诉的接待工作,健全医疗投诉、纠纷登记制度,做到件件有登记、事事有答复,同时在接待各类投诉和纠纷时,工作人员要能识别事故的性质、纠纷“苗头”,及时客观的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及时汇报院领导,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简捷的方式使纠纷消除在萌牙状态。

七、抓重点防范环节

在医院的运行中,虽然医疗纠纷无孔不入,但风险发生的概率迥然不同,因此对一些纠纷的高发点或关键环节,如总值班、急诊科、输血科、妇产科、骨科等高风险科室要重点防范,严把入口关、技术关,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护送制、抢救制、会诊制及报告制度,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八、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

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是科学管理的结晶,是各级各类人员的行为准则。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对于保证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意义重大。因此,要求各级各类医护人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保证各项规章制度及技术规范在医疗活动中得以执行。总之,医疗纠纷防范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作,需要不断强化,警钟常鸣。

浅谈医疗纠纷的防范及处理技巧 眼科 张志鹏

近期我院发生了几起医疗纠纷,目前全国各地医疗纠纷均呈增加趋势,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也增加了医疗单位的经济负担,损害了医院合法的经济效益,挫伤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影响了医院和医务人员在社会上的声誉。因此,调解和处理棘手的医疗纠纷成了医院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多年的工作经历,深刻体会到医疗纠纷的调解和处理工作,具有难度大、技术性强、环节多、工作量大的特点。面对形形色色、令人头痛的医疗纠纷,医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也不论是何种类型的,更不论最终采取什么方式予以解决的医疗纠纷,均会对社会、医患双方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在加强医疗纠纷调解和处理的前提下,必须重视医疗纠纷的防范工作。只有有效地防范了医疗纠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医疗纠纷造成的不良影响。医疗纠纷的防范

1.1 加强医疗管理,提高医疗质量 首先要加强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增强工作责任心,规范服务语言,积极提倡礼貌用语。在诊疗过程中通过加强对病人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解释沟通、心理护理等,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努力提高对病人的服务满意度。其次是建立健全医疗服务质量控制体系,对违反诊疗护理规范的人员要认真查处,责任到人。建立培训考核制度,严格实习生、进修人员的管理,明确带教人员的责任。加强医疗质量监督管理,定期进行医疗技术质量的动态分析、评估和跟踪调查,从严把好质量关,使医疗技术操作达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标准。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在医疗活动中绝不能违反医疗卫生方面的国家法律或职业规范,杜绝失职行为是医院避免医疗纠纷的根本方法。

1.2 改善就诊环境,方便病人就诊 积极改善诊疗区的医疗条件和基本设施,努力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根据患者的需要,调整门诊布局,方便病人就诊,努力创建“花园式环境,宾馆式服务”的现代化医院,彻底消除病人挂号、收费、取药排队的现象。建立便民服务措施,如供应茶水、免费邮寄化验单、设立健康教育咨询台、值班主任及时解决病人的需求等,形成便民服务流程和网络。

1.3 强化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 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使其懂得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更重要的是使医护人员自觉的依法行医,有效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因此,医务人员通过法律的学习应具备以下2点意识。

1.3.1 纠纷意识 医院医务人员应更新观念,树立法律意识和纠纷意识,在诊疗活动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若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病人的不满,就有可能引发医疗纠纷。1.3.2 举证责任意识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举证责任的分配上使医疗机构承担了较大的责任。在医疗诉讼案件中,原告病人只需证明自己曾在被告处接受过诊疗并在诊疗后出现了人身损害后果,就算完成了原告的举证责任。此后,举证责任的“皮球”就踢给了被告———医院,由医院提供证据来证明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如果医院不能提供充足有利的证据,即举证不利,将承担败诉的结果。因此,医务人员应当有举证责任意识。在诊疗活动中不能重治疗、轻病历,不能光做不记或光说不记。病历不仅是记载病人病情和医务人员诊疗理活动的医疗文书,也可能成为以后出现医疗纠纷时的法律文书,成为决定自己在医疗官司中命运的重要证据。

1.4 要有预见性 医务人员面对不断增多的医疗纠纷,不仅要有高尚的医德和精益求精的医疗技术,而且要有预见突发事件的能力,利用各种条件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以确保医疗安全及医疗活动的正常进行。我们发现以下的疾病种类和人群容易引发医疗纠纷: 1)酒后之人。患者或家属酒后,控制能力下降,容易发生争端。个别人发酒疯制造事端。2)经济拮据者,对用药、治疗费用易产生怀疑,担心被开大药方或无关的治疗检查项目。3)慢性、复发性疾病,因不能根治,花费较多,心情烦躁,往往对治疗效果不满,易产生抵触情绪。4)患者家中有从医人员者,由于医务人员熟悉医疗行业中的瑕疵,如某项医疗活动影响医疗效果,很容易引起纠纷。5)应用激光、外科手术进行美容、整形的患者,因收费较高及期望值较高,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易产生纠纷。6)本院职工的熟人,往往减少医疗程序,减少检查项目。因是熟人不做详细交待,不签协议书,留下了纠纷隐患。对于上述疾病和人群,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医疗制度,多和病人解释沟通,完整书写病历和各项记录,努力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处理医疗纠纷的技巧

2.1 一些纠纷在现场燃起“战火”时,病人或家属往往情绪激动、大吵大闹并在现场引起围观,有时还会引起其他病人的打抱不平。这时首要的任务是想方设法让矛盾双方分开,以维护医疗秩序,保护医护人员安全。可让患者离开现场,或请病人到办公室坐下商谈,耐心倾听病人的投诉,使病人逐渐息怒。

2.2 对于病人由于医护人员服务不到位、就诊不方便引起的不满,在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时,表示理解和赞同,这时病人的愤怒往往有所下降,我们代表院方向病人表示歉意,并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必要时由当事人当面向病人赔礼道歉。

2.3 对于医院没有过失,只是由于患者缺乏医学常识,对诊疗行为不理解造成的纠纷,我们耐心向他们讲解有关医学知识、诊疗的风险性、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副作用的预防等,赢得他们的理解和信任,使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2.4 有些病人无论你如何解释,非要医院赔钱,否则就会曝光媒体。在医务人员没有过失的情况下,我们要据理力争,正告患者医院是不怕病人的胡搅蛮缠和媒体曝光的,可告知病人索赔的依据和方法,让病人通过法律等正常途径获得赔偿。

2.5 对于目无法纪、围攻辱骂、毁坏公物、行凶殴打、无理取闹的少数病人和家属,我们也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处理此类纠纷,要协同保卫科、地方公安部门一起处理,对医务人员、财物造成损伤的,坚决要求赔偿道歉。

2.6 对于重大医疗纠纷的处理,要上报医院领导。当然医院领导的态度非常重要。医院不要怕病人打官司,动不动就花钱息事宁人,这样既纵容了某些人的不法行为,又会损伤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因此,对于重大的医疗纠纷的处理,一定要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依靠卫生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走法律的途径解决。在整个医疗活动过程中,医院要做到每个环节都万无一失非常困难。因此医疗纠纷的发生亦在所难免。如何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给医院管理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和思索。我们认为,作为医院应通过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就诊环境、加强法制学习等,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及时解决和处理医疗纠纷,防止医疗纠纷的恶化和扩大,使医疗纠纷逐渐减少。

对于医疗纠纷的几点思考

眼科

最近,我院发生了几起医疗纠纷,尤其是最近的一次医疗纠纷发生时,我的第一反应是震惊,虽然以前也曾看过类似的报道,但亲生经历却还是第一次!作为一名刚刚参加工作的医学生,我不禁感叹:难道我们的医学界真的就这么可恨?为何医疗纠纷如此频发?谁又该为如此频发的医闹负责任呢?

医疗行业是高风险行业,有些疾病出现并发症是在所难免,通过分析我院几例医疗纠纷,我对于近几年医疗纠纷事件频发的原因简单归纳为以下:

一、医闹。近几年,“医闹”这一新词走进了我们的视线,并已经成为了一种“职业”。他们时刻准备着为医院的病人“讨回公道”,成功后就能获得高额的报酬,这种行为与黑社会敲诈勒索有何区别。

二、院方的处理方法。每次出现医疗纠纷医院都是赔钱以达到息事宁人的目的,很少通过法律途径,这种做法已经给大家形成了“大闹大赔,小闹小赔,不闹不赔”的想法,也给了“医闹”这种不法组织绝好的发财机会,使得他们发扬壮大。从眼前来看,的确能减少院方的麻烦,可是却给我们的医疗界,给我们的社会形成了不良之风,这是得不偿失的。

三、政府机关的态度。当发生纠纷后,甚至已经导致人身伤害了,公安机关的态度让我觉得很气愤,他们从来都是处于“待命”的状态,他们的解释是“为了不让矛盾激化、安抚病人家属的情绪”,可是我们医护人员也是人,也是公民,你们也有义务保护我们,至少你要保护我们的人身安全不受到威胁。另外,对于医闹组织从没听说过有人受到过惩罚,难道他们真的这么神通广大?还是你们的不作为?

四、媒体。我想有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从而弯曲事实,夸大报道也是形成目前的医疗环境的原因之一。

五、医护人员。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我们医护人员也需要付一部分责任。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更加重视他们自己手中的权利了。然而我们很多医护人员仍未意识到我们的行业是服务性行业,那种高高在上的态度也导致了一些本可避免的纠纷发生。

作为一名新员工,我想我能做的只有更加努力学习,只有学习好医学知识才有资格做一名好医生,另外要求自己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对病人负责,尽量减少工作中的错误,因为这才是纠纷的源头。希望随着医疗保险的改善,人民法律意识的提高,以及各方面的努力,在不远的将来能迎来医疗行业的春天。

医疗纠纷的防范

一,医疗纠纷的概念

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及双方相关人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对患者的诊疗行为所致的后果存有不同看法,引起争议并诉诸法定程序解决的事件.二,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 1,责任心不强.(1),病历记录缺陷.如病史询问不详,对病人病情变化和处理方案记录不及时,不全面,未检查病人,凭主观想象编写病志,或病历记录,手术过程记录与病人病情和实际不符,特殊检查,治疗,手术前的病历讨论及与病人家属交待病情谈话记录不全面.(2),检查和观察病人不认真,不仔细,不全面,不及时,尤其是值班医生,护士对病人主诉和家属反映不耐心,不重视,一旦病人病情变化,发生严重后果,成为病人家属投诉医院延误治疗的主要内容.(3),治疗计划制定草率,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或病人病情变化时不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盲目自信,不请示,不汇报,不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4),对危急重疑难病人以不是本科疾病为由,互相推诿,不积极抢救.造成不良后果.(5)执行医嘱不认真,不及时,粗心大意,如发错药,打错针,输错血,造成治疗错误.(6)检查报告描述不清楚,结果不准确,如张冠李戴,对有疑问的报告结果不复查,不分析,造成诊断治疗失误.(7),丢失重要医疗诊治资料,如病历,检查报告单,X片,病理腊块,标本等.(8),术后主刀医生外出,不做交代,不做记录,病人出现紧急情况,影响及时抢救治疗.2,技术水平有限,临床经验不足.(1),医学知识掌握不全面,对某些疾病鉴别,诊断,认识不足,对病情的严重程度估计不足,未能及时会诊和转诊治疗.(2),对疑难病症治疗手段和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复杂性,风险性认识不足和缺乏操作经验,不能有效地防范和减少并发症,治疗效果不满意.(3),缺乏药理知识,用药适应症选择不当,药物用法用量不准确,未能采取防范药物副作用的有效措施.(4),不能正确理解或简单照搬检查报告结果,不结合临床实际中的情况,造成误诊误治.(5),实习,进修医务人员,临床经验不足,执行医嘱和治疗措施处理不当.3,规章制度不落实

没有按规定认真执行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历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急重症病人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人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准入制度等.4,违反诊治操作常规.5,非医疗行为引起纠纷

1),患者对医疗结果的期望值过高.2),患者不配合诊疗.3),患者不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擅自离院出走或自己采取其他治疗手段,出现意外追究医院管理上和治疗上的责任.4),患者出现病情外的特殊意外.如自杀,自残或斗殴致人伤害的行为.5),不良的医德医风,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6),因服务态度引起的医疗纠纷

7),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收费不满意,帐目清单不准确,多记或少记乱记,造成纠纷.8),病案书写问题.随便修改病历,造成原始病历记载不一.给患者造成疑虑.三,医疗纠纷的预防

医疗纠纷 不管是何种原因或何种类型,或最终采取何种方式解决,都会给医患双方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有时会持续多年,涉及许多部门,干扰医务人员的工作,影响医院工作,牵扯医务人员的精力,因此必须重视医疗纠纷的防范工作.(一)医务人员的思想观念的转变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医务人员的思想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变化,转变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理念.要注意维护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医疗行为的每一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一切为病人服务的宗旨.(二)医务人员要增强防范医疗差错事故的意识,要有正确的思想认识和态度.要认识到,一旦发生医疗差错会给患者及家属带来痛苦,造成不幸.也会给自己带来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影响工作.同时也会给医院带来经济损失,影响医院在社会上的声誉形象,扰乱医院的正常工作环境.要消除医疗纠纷与己无关的错误观念,应当认识到防范不是某个人的事,而是全院职工共同的责任.(三),加强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加强责任心的培养.作为一名医务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把患者当成自己的亲人,一切为病人着想.应当不断提高自身诊治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良好的医疗技术都是避免医疗事故的重要的因素.(四)严格执行规章制度,遵守法律法规,加强医院管理,要健全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各项工作规范,有一套完善的医疗安全保证制度和管理机制,这是避免医疗缺陷过失的可靠保证.(五),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强化服务意识.及时服务,提高服务工作效率.急诊抢救24小时在岗,不能推诿病人,尤其是涉及多科室的病人应特别注意首诊负责制.注意服务态度,尊重病人.对病人的回答解释要细心,尊重患者的权利,与患者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六),提高病历书写质量,加强病案管理.病历是医疗过程的真实记录,是解决纠纷时的重要证据,具有法律上的重要意义.1),重要病情变化的记录,时间准确,用词贴切.2),实施检查和治疗应及时记录,尤其是重病人,采取治疗手段后应严密观察,详细记录.手术前的讨论,会诊意见,术式选择,出现问题的处理,记录要详细全面.3),对患者的术前谈话,操作前的交代,预后的考虑,特殊的治疗应当详细记录,一定要让患者或其家属签字,患者家属拒绝签字要记录在案,并有第三者在场.4),不要随意涂改,更换病历,对需要补充更改的部分的原稿要保留,注明所改日期.出具的医学诊断证明要准确,真实.不得开具假证明.5),加强病案管理,保管好各种原始资料,避免发生丢失,要有一套收集,保管,借阅系统和管理措施.(七),讲究语言艺术和效果.不要说不确定和不负责的话,手术台上不要乱说话,介绍病情时不能用没事、不可能、一定会等过于肯定的话.(八),完善医疗设备检测制度,维护医疗仪器设备,使仪器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行.(九)加强医德教育,强化廉洁服务观念,提高医院声誉和尊严,自觉抵制不正之风,严厉打击商业贿赂.(十)病人及家属伤害医务人员的防范.医务人员被围攻时,要打110报警,医务科保卫处解决纠纷时应当备有照相机等必要的机器,随时录下重要的证据.以上是我在日常工作中的个人体会,以供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医院管理者参考,要营造学法,懂法,用法,依法的氛围,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构建和谐的医疗环境贡献自己的微力

医疗纠纷后感想 篇2

现在喜逢《中华建设》这个良师益友作为向导,读了几期文章和论述,深受启发。这不由得使我回忆起当初在建设领域工作的情景。那时没有认真学习建设领域的系统理论知识,而只凭所见所闻和小型的实践来指导工作,多半是从感性认识出发,而缺乏理性的分析,这必有误,而且背离了创新的时代要求。

《中华建设》是从实践中来的专业化、系统化的理论知识。我反复地阅读,对照检查,感到受益匪浅,启示很多,大有恨杂志出版太晚之感。

《中华建设》是学习的园地又是交流的平台。交流是提高的起点,虽然各地都有其独特的经验,但要走出去才能获得“财宝”。闭关自守、闭门造车都是没有出息的,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各地有各地的实际,只有联系实际,才能出好经验。正所谓,不通过实践就不知其所以然,这也是《中华建设》提供的启示。

《中华建设》是建设领域的耳目喉舌,也是建设领域的文明窗口。过去只知干,不管什么理论,只凭感性认识,没有什么理性认识,这样的结果是只知其当然,不知其所以然,盲目从事,结果出了问题,不知所措。有的上下埋怨、互相指责、互相推诿,在这种情况下是多么希望有一个“瞭望哨”和“交流平台”。《中华建设》正好充当了这样的一种角色,它具有全国性的指导意义,既有理论,又有实际,既有系统性,更有群众性,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专业性的指导刊物。凡涉及建设系统的方方面面均有之。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可以互相借鉴,“双补互赢”。

如今,我们有了自己的耳目喉舌,可以放眼全国乃至全世界,可以了解各地的建设情况,可以交流各地的经验和做法,也可以把蕴藏在内心的话语和文章,投向《中华建设》园地。总之,我要为这块园地当好园丁, 耕耘好、保护好、推广好, 使它不断成长壮大、交流惠人、扩大影响, 使中华大地都来关注《中华建设》。冉�

开学后的感想 篇3

微风徐徐,送走夏天的炎热,迎来凉爽的初秋。带着十二万分的依依不舍,告别了欢乐的暑假。摆在我们面前的,又足厚厚的一摞课本;充斥耳边的,又是老师的谆谆教导。一个不争的事实告诉我:开学了。

美好的假期成为了回忆,紧张的学习开始了。八年级,被人称为“小毕业班”,足以显示它的重要性。我甩了甩满头短发,头脑逐渐冷静下来:迎接现实吧!我不能再以小学妹的身份自居了,虽然有点失落,但失落很快就被接踵而至的重任填塞了。

老师换了不少,一张张陌生和熟悉的脸庞出现在眼前,晃来晃去,我的大脑一片混沌。班主任的班会像惊雷一样惊醒了我,不能这样下去了,我们没有时间犹豫,没有时间等待。想到这些,我肩膀一紧,绷紧了所有的神经,准备把一切抛在脑后,在学习上往前冲。

重要的一年哪!新学期打算有点老生常谈的滋味,翻来覆去无非还是那几句话。该做的还是做不到,一切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可是从周围的气氛上,我还是隐隐感到一切变了,父母的叮咛多了,玩耍的时间少了;学习的科目多了,倾诉的朋友少了;要写的作业多了,看的闲书少了……而一切,却又像是那么的平常!

算了,有闲时间来感慨,不如好好规划一下。为了实现自己的北大梦,这个学期要好好拼搏一番了。在家长和众师眼里,我是一个十足的“耍孩儿”,凭着聪明而不是努力来学习。父母和老师屡次给我定下学习目标,学习谁谁的认真和谁谁的学习态度。我虽然嘴上不以为然,但心里不得不承认,我跟他们比,之前确实差很多,但是耐心等待,不久之后我将会比他们厉害,到那时谁再想以他们为参照物来批评我,做春秋大梦去吧!请你们擦亮眼睛看着,我会犹如一匹冲锋陷阵的黑马,闯进你們心目中认真学习的好学生圈子,让你们措手不及!

我还要打出挑战的战旗,挑战学习上的难题,挑战老师和父母的知识,挑战不懂装懂的自己!

那时,大家将后悔给我的评语,后悔低估了我的实力!

也许有些傲,但是,一切都有可能,一切都将成为现实!

我不会再因粗心而受数学老师的批评,不会再因走神而被英语老师点名,不会再因不扎实而屈居第二三名!不会再因不该出现的错误而懊悔不已!

口说无凭,立字为据,我会以行动作为证明!不要笑我痴狂,风知道我的心思;不要笑我傲慢,夜知道我的努力;不要笑我吹牛,时间将证明一切的一切!

纵使失落也不伤感,纵使迷惑也不彷徨,在微风中向着朝阳奔跑,沐浴着金色的阳光,抛开一切琐碎的杂念,向着最前方冲刺,向着最高的目标进发!

徐徐微风,轻抚着我年少却不痴狂的心。我迈出的将是坚实的一步,走出的将是一个全新的我,请大家拭目以待吧!

山东省诸城市昌城树一中学

0601医疗大会感想 篇4

“中国特色医养产业投资与建设高端论坛”之浅谈医养结合 通过参加第十六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了解了医疗相关政策的发展与医院建设状况、医疗设备、装饰装修以及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给医疗相关产业带来的商机与挑战,让我认识到医疗产业链的庞大。本次参会作者主要参加了中国特色医养产业投资与建设高端论坛,对于几位专家的演讲内容感受颇深,现将学习感受分享如下:

一、医养结合之大势所趋

截至2014年,全国老年人口达到2.12亿,占总人口数的15%。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4.3亿,将超过人口总数的1/3。并且伴随着老龄化的加剧,高龄化、失能化、空巢老年人逐步增加。高龄化的发展对长期照顾需求逐步增长,空巢老人的增加打破了传统的居家养老,为医养结合和护理服务带来较大的市场。因此一样结合乃大势所趋。

医疗方面大型的三甲医院一床难求,而社区医院空置率较高,养老机构医疗能力不足,治疗康复能力弱。寻求医养的结合点势在必行。

二、医养结合之众说纷纭

观点一:合力构建医养结合模式,满足医养、养护设施及专业化服务: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的医养:包括上门服务、家庭病床;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健康体检、紧急救助等服务;为机构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的长期照顾护理,满足老年人的医养需求,并可设置专业化的医养设施,比如老年痴呆症专护以及临终关怀等。

图1:医养构建模式

观点二:清华大学周燕珉教授观点(图1):养老设施内引入康复、保健和医疗等项目,助力养老设施的医疗救治、康复护理功能;医疗机构开设康复、护理、老年病科,增设老年病房,充分利用医疗资源,拓展养老康复市场。尤其是专科性的医院可以转换为养老康复机构。

观点三:青杠一队老年护养中心呈现连锁式经营,在海南打造候鸟式养护基地。基地内建设一定规模的医院,满足医护养的有机结合。由于医院的介入,使得基地内养护设施的类型广泛化,具有医院康复病房、护养中心、护理中心、老年公寓等,满足一站式持续性养老的目的。

观点四:老年医疗服务的持续性构建(图2):满足老年人从慢性病管理、紧急救治、中长期照护、长期照护、临终关怀等几个阶段,涵盖老年人由健康到慢性病、急性病、急性病后期(亚急性)、功能残疾到临终等各个阶段的照护需求。急性病可以通过综合医院、老年病医院救治;中期照护可以通过:康复医院、日间医院、家庭病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照护;长期照护可以通过护理院、家庭病床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照护;临终关怀可以通过综合医院、疗养院、宁养院、家庭病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照护。可见由急性期、急性病后期到长期照护、临终关怀几个阶段医疗功能逐渐减弱、社区康复和护理服务逐渐增强。

图2:老年医疗服务的持续性构建模式

观点五:医疗大健康模式下的养老类型划分:(图3)当前医疗呈现大健康时代,从医疗研发、设施生产到医疗服务、医疗教育、培训以及关注健康数据等。医疗服务通常包括四个部分:保健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我们主张的“医养结合”,更强调对疾病的预防与健康维护,以及长期护理、康复促进等服务链两端的环节,即在养老项目中“养是基础、医师保障”。因此,将“养”的功能与服务延伸到整个项目中,为老年人打造以“养”为核心的、积极活力的生活方式,是我们对于养老项目开发设计的核心主张。

图3:养是基础医是保障

对于设计单位也可以构建大健康模式下的医养方式,介入老年心理、生理的研究与环境心理学等学科,从本质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并对其进行分类,研究老年病症以及老年护理服务模式,介入老年养老设施的研发与设计,以及对健康老年人的健康档案管理。形成全民医养的大数据时代。

三、医养结合之我见

通过聆听各位专家学者的演讲,可见今年医养结合的模式构建可谓是具有一定的多样性。有的立足于建筑层面的功能重组与建构、有的注重于对养老模式下的医疗资源介入,有的在探究医院拓展康复养老项目。但是最终的宗旨还应该是医养的对象——老年人。

老年人步入老龄化之后可以基本分为健康活跃老人、自理老人、介助老年人和介护老年人、老年痴呆以及临终老人。而在这个阶段各类型的老年人受到疾病的困扰,首当其冲的是急性病,急性病救治的速度决定着老年人的存亡,因此合理的构建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的老年人紧急救治网络体系势在必行。可以与大型的三甲医院和老年病医院进行合作,联合社区设立绿色救治通道,确保生命安全。其次是疾病救治后期的康复期:康复的最佳目的是能够使得病人恢复原来的生活状态。康复阶段一般是中期的照护机构,可以使医院、老年病康复医院、社区康复以及居家康复等;第三是高龄、失能以及患有慢性病老年人的长期照护机构:包含医院的康复护理科、专门康复护理机构、社区康复中心以及居家康复。前者是承载着居住功能的长期康复护理设施,同时也可以开设居家康复服务体系,设立老年病床,定时的上门进行服务;第四,对于类型较为特殊的老年痴呆症患者需要设置专门的痴呆症照护中心,模拟家庭式生活方式,构建组团化护理,通过环境的设计,提高老年人对居室的识别性。第五,临终关怀设施的构筑医养的终点站,一方面确保老年人的紧急救治,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日常的心理疏导,为老年人提供有尊严的生活和抚慰家人受伤的心灵。最后对于步入老龄的老年人可以通过建立健康档案、日常体检等方式构筑医疗健康数据,对于老年病情的发展提供一定的预见性。

根据病症的分类可以将老年人划分到不同的老年设施,但当前由于国内缺少老年护理险,以及老年人入住评估机制,合理的划分与相关等级的补助挂钩,才能促进医养模式的快速发展。同时伴随着医疗大数据的发展,网络化带给医疗较大的便利性,因此最终的医养结合模式可能脱离机构而深入到社区和居家层面。通过远程医疗控制随时关注老年人的健康。

医疗纠纷后感想 篇5

援鄂医疗队员抗击疫情工作心得感想1

“远远看到‘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这一行大字,心中情不自禁产生一种使命感和自豪感。在这里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值得尊敬,每一个病人都值得积极救治,每一天都发生着令人感动的故事,每一天都会有不同的心得体会,每一天都会遇到不同的人,在金银潭医院的每一天都值得珍惜和回忆。”已经在武汉奋战40多天的农工党党员、上海市金山区亭林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郑永华在驰援日记里这样写道。

小年夜晚上,郑永华正在朋友家准备吃饭,饭还没吃上,就接到医院需要组建医疗队驰援武汉的消息,他当即决定“不吃了”,准备出发。

“当时没想什么,在科里,我是主任,职称也最高,临床经验丰富,应该去武汉,也适合去,这时候没经验的医生去了也没有用”,回忆起那个小年夜晚上,电话那头的郑永华快人快语。

曾在浙江、上海市区多家三甲医院呼吸内科工作,临床经验丰富的郑永华毫不犹豫地作为第一批上海支援湖北医疗队成员紧急驰援武汉。

到达武汉的第二天下午2点,医疗队就入驻金银潭医院,接管一个普通病房和一个重症病房。

重症病房的患者病情重,基本上都需要呼吸机辅助治疗。按照职称、专业、工作年限分组,郑永华和另外16名队员被分配在重症病房。

郑永华坦言,刚听到“重症病房”这四个字的时候,“心里不禁咯噔了一下,身体居然出现微颤,但是很快就恢复了镇静。”

在郑永华眼中,抵达武汉的前两个星期是最困难的。一来就到收治重症、危重症患者的金银潭医院,对当地医院医疗常规规章制度等细节不熟悉,防护物资不足……

不过,本身是呼吸科医生,平时也接触呼吸道传染疾病,平日就有较强的自身防护意识,加上金银潭医院有界限清晰的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隔离通道,真正进到医院之后,郑永华冷静下来,与队友一起克服重重困难,始终坚守在临床第一线,积极给危重患者做气管插管、ECMO等操作,尽最大可能、争分夺秒地抢救患者的生命。

两个星期以后,在各方努力下,物资不足的问题解决了,建立了完善的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一切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走向了正轨。

每天,郑永华在三层防护下进入隔离病房,仔细询问每一位患者的症状和病情进展恢复情况,认真记录呼吸机的参数和心电监护仪的各项检测指标。

“现在回头看,这个疾病没有那么可怕,也不像当初想的那么严重,只要认真做好个人防护,就能有效避免被感染。大家可以看到上海医疗队没有一个人感染,关键还是预防”,郑永华认为,尽管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没有最终明确,但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戴口罩、减少人员流动是有效防护措施。

令郑永华印象深刻的是,2月15日做交接班工作时,接到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的电话,张定宇请他动员临床死亡患者的家属,积极配合国家医疗机构,开展尸检工作。

事实上,截至2月15日,新冠肺炎致死病例已超1500例,但因为尸检缺位,无法明确该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客观规律。

尽管明确知道与亲属沟通、开展尸检工作与中国人死后要保留全尸的习俗不符,困难重重,但郑永华当即就答应张定宇,当晚便联合金银潭医院的两位主任一起说服了一名逝者家属,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我们要感谢家属,那天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郑永华解释,病理很重要,只有尸检才能更加了解这个疾病的死亡机制,解答很多基础和临床上的困惑,为今后治疗提供帮助,还能纠正很多谣言和错误的治疗。

让他振奋的是,在国家公布的第七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尸检结果被写入,指导临床更好地救治病人。

在繁重的工作之余,郑永华还惦记着上海的疫情发展,他经常通过微信群与科室同事交流,将前线的病例讨论会内容整理出来供大家学习;此外,平日就喜欢有感而发“写点东西”的他还坚持每天写驰援日记。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难得的经历,我想要把每天的事情记录下来,免得忘记,等疫情过去,回去翻看,给自己留下一个回忆”,郑永华记录的逆行历程几天后被媒体知晓便每天对公众公开,他说,很多人在关心我们,让更多人看到在武汉的医护人员在做什么事情,有没有困难,有没有好转,跟进去看,相当于传播的窗口,应该有助于消除大家的顾虑,所以一直坚持。

来武汉第四天,当有朋友问起郑永华何时回上海时,他作了一首诗“病毒肆虐暗武汉,孤城遥望金银潭。白衣战士穿银甲,不破病魔终不还。”

经过40多天的抗击新冠病毒斗争,现在全国疫情已得到了有效控制,武汉的新增病人越来越少,出院的越来越多,而且不断的有方舱医院闭舱,定点医院病房关闭。

抵达武汉的第四十二天,郑永华在驰援日记里写道:在外面时间久了,归心似箭是人之常情,毕竟大多数人都有家庭,有父母,有爱人和孩子,虽然每天都能视频,但是无法弥补距离产生的缺憾。然而,抗击新冠肺炎是一场硬仗,目前处于攻坚阶段,越到最后越要谨慎小心,此时此刻必须先放下儿女情长的思想包袱,继续保持精神饱满的工作状态,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我们要继续发扬救死扶伤的大爱精神,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坚决夺取抗击新冠肺炎斗争的全面胜利。

郑永华笑着说,回到上海后除了尽快回到工作岗位,要赶紧恢复健身,去游泳,还要去朋友家把小年夜那顿没吃完的饭“补上”,大家都很久没见了。

援鄂医疗队员抗击疫情工作心得感想2

2020年,一场疫情在全国传播,他们不顾自身安危,主动请战逆流而上。而在这群“最可爱的人”中,女性又占据“半壁江山”。她们在疫情的面前变成了力量和温暖的源泉,变成了一种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护佑着生命。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在三八“女神”节到来之际,万家热线推出系列策划“致敬巾帼天使”,感谢她们的付出与努力。

1月27日晚,由50名重症监护护士、135名医务人员以及2名工作人员组成的安徽省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抵达武汉,安医大一附院心脏外科ICU副主任护师、护士长陈红临危受命担任队长,驻扎在金银潭医院。挺身战疫、救死扶伤,陈红让那一抹“天使白”在“红区”熠熠生辉。

临危受命,率队出征援鄂

“真是临危受命,但我们也是毫不犹豫接下了重任。”3月4日,回忆起当初的情景,陈红说道。

她清楚地记得,那是1月26日深夜,医院领导打来电话,让她带队援鄂,抗击疫情。这个消息让她既紧张又激动,待反应过来后,她连声应允。“我时刻做好准备奔赴疫区,无惧无畏,勇往直前!”在当天日记中,陈红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1月27日,陈红率队出征,在誓师大会上,她留下了“一定牢记使命、不负重托”的誓言。抵达武汉后,陈红带队进驻最早接诊新冠肺炎患者,且主要收治重症患者的定点医院——金银潭医院。

陈红介绍,来之前,她也曾想象过情况的复杂程度,但是当到达目的地后,她发现,实际情况比她想象的更要严重,任务也更为艰巨。

“那时候我们既当护士,又当保洁员,每天工作将近十一二个小时。”陈红介绍,尽管条件艰苦,但医疗队的队员们没人叫苦叫累,都是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工作状态,眼神坚定,毅然“逆行”,直奔被称为“红区”的重症隔离区。

肩负重托,挺身抗疫

疫情无情人有情,在疫情阴霾下的“红区”,医护人员的义无反顾,患者自身的坚强勇敢,让陈红这个有着26年重症护理工作经验的医疗队队长感受到了别样的生机。

身处抗疫一线,陈红和队友们每天要面对不同的重症患者,也要经历各种悲欢离合,队员们都深知每一位患者背后都有着一个家庭的期盼,她们的肩上也担负着这些家庭的重托,为此,每个人都不敢马虎,都是一头扎进护理工作中,一丝不苟。

陈红介绍,虽然工作时间长、任务重,但队员们都很认真,冲在一线加班加点,互相照顾,互相加油打气。

“在这段日子里,在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携手抗疫,苦过累过笑过也哭过,一切都充满人生的意义……厚重的防护服让你们行动受碍,汗流浃背,但那认真、勇敢的眼神,让我觉得你们是最可爱的人!”2月26日,陈红在《致战友的一封信》中这般评价她的队友们。

援鄂医疗队员抗击疫情工作心得感想3

金银潭医院里的白玉兰开花了,张言说,她有点想念上海的风景了。“昨天我们病区有7个人出院了,期待3月底可以回家。”青浦区朱家角人民医院外科主管护师张言是第二批援鄂医疗队成员之一,在武汉的一个多月,感到过无力和恐惧,却在一个又一个治愈出院的病人身上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她说,只要继续努力,“春暖花开就在不远的明天等候着”。

回忆起这件事,张言用了“悲伤”两个字。2月9日、10日,在她负责护理的病区,三位重症病人相继离世。“这边还在抢救,那边血氧一下就不好了,根本来不及反应,两条生命就没了。”金银潭医院南二病区20床、22床两位老爷爷是张言接手前就已入住的病人,看着他们的病情一点点加重,最后同一天不治身亡;没想到的是,20床消毒完新收进的病患第二天也“走”了,这让她感到深深的无力和恐惧。

恐惧,是因为刚到病区,对新冠肺炎不了解,没想到病情发展如此凶险;无力,是因为在与病患的接触过程中,强烈地感受了到他们的“求生欲”,却最终无能为力。

“我还记得帮老爷爷用微信和他们熟识的外界医生朋友联系的画面,一点点打字告知他们目前的情况,拍下目前的治疗用药和使用的仪器。”虽然心里知道,金银潭医院已经是新冠肺炎治愈率比较高的医疗机构了,但张言说,她非常理解他们希望向外界伸出的橄榄枝能得到回馈的渴求。

有时候,生命的流逝就在一瞬间,甚至来不及好好道别。“我们接手的时候,两位老爷爷基本已经不能自理,平日个人护理、打开水、喂饭都是我们在负责,相处的时间也比较长。你知道,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不治的病患遗体会直接联系送往殡仪馆,家人无法好好送别。”张言的声音里透着沉重,这样的离别,让悲伤逆流成河。

另一种离别,却让张言振奋且期待,她说这是“浴火重生”。

张言会留意到沈俊毅,是因为在众多病患中,他非常年轻却明显消沉。“他是我们接手的第一批患者,他老婆送他进来的时候,情况不是很好,一直高热39.5度以上,只能强行药物降温。每次看到他皱着眉头郁郁寡欢的样子,我们都暗暗着急。”

接下去的几周时间里,张言和同事们一有空就会跑到沈俊毅身边,陪他聊聊天,一起给他加油鼓劲,叮嘱他认真吃药治疗,鼓励他一步步脱氧、学会自己调节呼吸频率……“看着他一天天好转,脸上重新浮现笑容,慢慢地开始和我们聊他的生活,聊他的工作,聊武汉的美景和美食,希望的种子一点点发芽并茁壮着。”那段时间,希望是病房里的奢侈品,无比珍贵。

2月14日,情人节,沈俊毅出院了。这天张言不在岗位上,但她意外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他出院的时候,我正好下夜班不在医院,他特地联系了同事,加了我的微信,向我传达这个喜讯,看着他微信里一字一句报平安的话语,我情不自禁地流泪了。”张言说,沈俊毅是她在武汉第一个全程护理治愈出院的病患,虽然没有亲自送他出院有点遗憾,但收到他发来的信息时,自己心里非常振奋,“我们一起聊武大的樱花,户部巷的小吃,他说明年欢迎我们再到武汉,他给我们当导游,带我们去看武汉的美景,吃正宗的武汉小吃。”

一个多月,张言已经习惯了在武汉的工作节奏,在这里除了“防护服重点儿”没什么不同。“疫情不退,我们不退。”连日来,病死率的下降,治愈率、出院率的提升,让张言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做好防护,没什么好怕的!”

援鄂医疗队员抗击疫情工作心得感想4

2月6日,孝感市中心医院,5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看着他们手捧鲜花走出医院,翁中会很开心:所有辛苦都值了!

翁中会是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护士,1月27日凌晨,她随重庆援鄂医疗队紧急驰援孝感。与她同行的143位医护人员,分别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市中医院、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等11所重庆三级甲等医院。

孝感,新冠肺炎疫情重灾区,目前确诊病例仅次于武汉,急需支援。

“我们申请到确诊患者最多、重症患者最多的一线去!”重庆援鄂医疗队主动请战,进驻危重患者定点救治医院——孝感市中心医院、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汉川市人民医院。

夫妻接力援鄂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疗队长刘煜亮来孝感之前,他的妻子已进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

刘煜亮是呼吸内科医生。1月22日,他向单位主动申请,希望能到湖北一线去支援。“我是呼吸科医生,应该来。”

担心医院不批准,妻子徐瑜安慰他说:“呼吸科医生不去,谁去?”

徐瑜也是一名医务人员,在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工作。可能是一种默契,徐瑜后来也向单位提出了到湖北支援的申请。

让刘煜亮没想到的是,妻子徐瑜先接到通知。除夕夜,徐瑜随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出发,支援武汉金银潭医院。

1月26日,徐瑜开始接诊患者时,远在重庆的刘煜亮也接到通知。不过,他要去的地方是孝感。他第一时间查了孝感的位置,发现与武汉很近。后来得知,孝感也是武汉返乡人数最多的地区之一。

出行前,刘煜亮把7岁的儿子交给父母,又将父亲的电话发给几个关系最好的朋友,拜托他们帮忙照顾父母和孩子。

1月27日凌晨,重庆援鄂医疗队抵达武汉,转乘大巴赶往孝感。下飞机不久,刘煜亮便接到妻子电话。几句简单问候之后,两个人就开始讨论疫情。徐瑜把几天来一线的医疗心得告诉丈夫,提醒他注意事项。

走上战场前,刘煜亮和妻子约定:“每天报一个平安。”

援鄂医疗队员抗击疫情工作心得感想5

2月16日下午3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为新冠肺炎患者的第一个视频会诊正式开始。

“患者属新冠肺炎危重型,伴有急性脑梗塞和高血压。”安徽医科大学一附院高新院区副院长、医疗队领队张泓提出建议,诊疗不仅要关注肺炎,还必须有整体观念。

当时,这名92岁的患者,因“发热伴呼吸困难10余天,昏迷4小时”,已被收治进安徽医科大学一附院医疗队托管的危重症病区,病情不容乐观。

诊疗方案确定后,历经多小时连续抢救,到2月17日下午,这名高龄患者终于转危为安,血氧饱和度稳定在95%以上,各项指标明显好转。

与“疫”魔抗争,同生死竞速。一个多月来,像这样没有硝烟的战斗在安徽医疗队支援的病区每天都在打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安徽先后派出8批次医疗队1305人驰援湖北,他们入驻在5家医院、4个方舱医院。

截至3月9日,医疗队服务2508名患者,其中危重患者317名,累计治愈出院832人。除日常工作之外,医疗队还负责巡诊社区及隔离点患者、培训医护人员,目前共巡诊12个社区及隔离点,指导排查1000多名患者,培训当地医护人员4046人。

“第一批医疗队在进驻武汉太康医院时,条件非常艰苦。”安徽支援湖北医疗队党委副书记邵东华介绍,在没有缓冲区、隔离带,甚至连速干手消毒剂都缺乏的情况下,医疗队克服困难,开设重症医学科,解决了东西湖区重症患者集中救治问题。

为推动援救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安徽医疗队及时总结,巩固成果,专门研究制定出“医疗队工作手册”,将党建工作、应急处理、物资分配、工作值班、后勤保障等工作以制度形式确立下来。

“更重要的是,细化了医疗队员在一线工作生活中的相关防护措施,为援救工作加了一把安全锁。”邵东华说,后续医疗队整建制接管的医院病区,成功救治多名危重症患者,接管的方舱医院共计服务舱位近1000张,无病人死亡、无医护人员感染。

为加大救治力度,安徽第一批医疗队率先在接管的病区中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疗。“通过观察近100例新冠肺炎患者,分析发现住院患者以痰湿阻肺、痰热蕴肺两型为主。”医疗队成员、六安市中医院呼吸科主任王士安及专家团队,为住院患者制定了处方,在接管病区97%的患者中使用了中药汤剂治疗。“在近1个月时间里,接管协和东西湖区医院的3个病区,收治病人180多人,好转出院约160余人,其中重症转为轻症达80%,危重症转为重症达70%。”

危难险重中,也不忘暖心互助。疫情当前,口罩和防护服是白衣战士的战甲,但在关键时刻,安徽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阜阳市颍上县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刘玲却脱下自己的防护服,给年轻的队友换上。

2月6日,是刘玲进入隔离病房工作的第八天。就在她准备换上防护服进入病区时,抬头看见一个年轻护士,“他已经穿上隔离衣,正准备套防护服,但他的防护服质量一般,防护效果可能不好。”得知他还要在隔离病区近距离护理患者6小时以上,刘玲没有多想,便脱下自己的防护服塞给他,“你先穿我的,我今天查房只需要在里面待两三个小时,把你的防护服换给我”。

同行队员问刘玲,怎么舍得把自己的“护身装备”换给别人,刘玲说:“大家都同在抗疫一线,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那个年轻护士,在我眼里就是弟弟,应该的!”

秋游后感想 篇6

作者:陈佳佳

星期三,郑老师,刘老师为了实现月考前的诺言,经过许多的审核,千辛万苦,总算是带我们六班和9班出来远足了。

我们都知道这次远足的来之不易,所以一路上,我们都很听话,有说有笑的。虽然看见9班的人带了一大包吃的,说实话,是挺羡慕的。但是,我们也是幸福的!

在去百杨生态园的路上,走在我们前面的x班,嘴里包着棒棒糖,然后就随手一扔,我们哪看得下去,跟在他们后面,他们扔一个,我们就捡一个。那么长的路,就跟西天取经那么难。郑老师一路上为了去那儿,问了好几个人,最终找到了一个乡间小路,我们沿着这条小路走下去,拐了好几个弯,终于到了。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小鸟在林间欢快地唱出婉转的曲子,与湛蓝湛蓝的天相映成趣,我们在那里三五成群地聊着,两位老师坐在石凳上,分享着同学带来的零食......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医疗纠纷后感想 篇7

在宏观形势趋好的形势下, 中国化工集团总体经营状况持平, 但集团内还有许多企业陷入亏损。这与稻盛执掌50年从未亏损的京瓷公司相比, 差距很明显。京瓷也遭遇过多次严重的经济萧条, 但凭着稳健的经营策略和扎实有效的管理, 不但每次都度过危机, 而且越做越好。仔细看来, 稻盛和夫的管理之道并不复杂、玄妙, 有些还很传统, 但大道至简, 越是简单的东西, 越是有用有效, 越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稻盛的应对危机之道, 体现了东方人的谨慎、坚持, 以及越是困难的时候越团结、越主动的进取精神, 这与我们中国的管理文化是同源同根的, 很值得借鉴。

当前, 在许多行业已经走向复苏的情况下, 化工行业总体仍然是低迷的, 市场需求总体颓势没有改变, 国外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 严重影响国内化工产品的出口, 进口产品激增冲击国内市场。石化行业持续了近五年的行业高峰期彻底结束, 迅速滑入行业低谷期。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日益突出, 装置开工率严重不足。大量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造成了生产能力过剩, 资金和资源的大量浪费, 低水平同质化的产品又导致企业的恶性竞争。行业结构性的矛盾将长期困扰着我们, 以追求数量、规模、产值等为主要目的, 依靠资金投入、上新项目、铺新摊子的手段, 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粗放型扩张的路子已经难以为继。因此, 我们的管理者一定要回归本位, 再也不能走投资扩张、基建吃饭的老路了。那种只要大干快上, 就一定能够在新一轮市场繁荣期把产能消化掉的经验思维, 恐怕该彻底抛弃了。中国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起飞曲线已经持续得够久了, 从人口红利到消费升级, 从加工贸易到世界工厂, 从政策倾斜到资源环境的过度消耗, 能利用的优势和条件都利用了, 还有什么能支撑我们的重复建设?不转变增长方式, 可持续发展就是一句空谈。对于我们企业而言, 也应该踏踏实实把心思放在抓管理、调结构上, 放在跑市场、抓销售上, 放在通过依托信息化建设改变企业的组织、优化企业的流程上。

在国资委央企负责人会议上, 李荣融主任对中央企业盲目投资、扩张也很担忧, 特别是在地方经济追求GD P增长的“盛情邀请”下, 在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 很多企业头脑容易发热。李荣融主任一再告诫, 我们是国有企业, 都是给出资人“打工的”, 搞好企业的经营管理是我们的本职。我们是经理人, 不是出资人, 角色一定不要错位。何况我们许多企业的投资能力是有限的, 资产负债率高, 财务杠杆率高, 在当前严峻的市场环境下经营风险很大。

反观稻盛的京瓷公司, 始终坚持“高收益”的策略, 保持充足的现金、不轻易举债是其在危机中稳如泰山的保证。再来看看稻盛提出的几条应对危机的策略, 与我们现在大力倡导的重点工作也有异曲同工之处。稻盛提倡全员营销, 让更多的资源向销售部门倾斜, 向市场倾斜。我们也提出, 要重视营销体系建设, 全员都要领会只有市场是我们的生命线, 只有客户是“上帝”。企业负责人更要亲历亲为, 到市场一线去感受, 才能指挥企业参与竞争。开发新产品, 保持创新力, 在萧条的时候更容易获得共鸣, 特别是在市场竞争白热化的情况下, 我们更容易真正体会顾客的需求, 从而不断革新实现销售的增值。稻盛提出削减成本和提高生产率, 这虽然是老话题, 但在危机下我们更要看到自己的差距。我看到一个材料, 中国目前的发电能力已经超过日本, 但同样电力的产值贡献我们只有日本的1/3, 这就是差距。只有海水退去, 才能看到谁在裸泳。要想提高劳动生产率, 必须利用困难的时机, 从根本上推进管理变革, 组织的扁平与优化、精益管理体系的建立、装置的高效率运行、信息系统的规模使用, 都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成本节省空间。稻盛提倡建立良好的企业人际关系, 这也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我们要发扬依靠职工办企业的好传统, 营造共度难关的企业文化。中国人历来有患难与共、艰苦创业的传统, 我们的企业负责人, 越是在困难的时候, 越不能把职工当成包袱、当成对立面, 而应视职工为最宝贵的资源, 一切依靠群众, 一切为了群众, 我们的管理活动才有基础、才受欢迎、才能操作。

离婚后房产纠纷问题研究 篇8

关键词:房产分割;夫妻财产制度;房产权属

一、我国夫妻财产制度概述

夫妻财产制,是关于夫妻婚前财产和婚后所得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以及债务的清偿、婚姻关系解除时财产的清算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夫妻财产制度可以概括为法定财产制、特有财产制和约定财产制。我国目前采用的是法定财产制、约定财产制和特有财产制并存的夫妻财产制度。即夫妻双方在婚姻存续期间所取得的一切合法财产,除法律另有规定或夫妻双方约定为一方所有的财产外,均为夫妻共同所有。

二、我国当前离婚房产纠纷类型及权属界定

(一)一方婚前按揭购买,婚后夫妻共同还贷

此种情形是属于按揭房的产权归属问题。在夫妻婚姻关系中,夫妻一方婚前按揭买房,婚后夫妻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且在乎后将房产登记在首付款一方名下,离婚时该房屋权属该如何认定,该房屋该如何分割,在司法实践中争议颇大,法院中存在大量的同案不同判的现象。不同的判决结果都有其最基本的原则标准、理论依据、人伦考量,但形式上的不公正严重損害司法权威,不能有效地保证法院判决的统一性。2011年出台的《婚姻法司法解释(三)》本着指导司法实践,消除形式上的不公,保证法院判决的统一性和权威性的原则,对此种争议进行了统一的规定:认为此种情形发生争议时,夫妻双方可以根据意思自治原则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将房屋认定为支付首付款一方的个人财产,尚未归还的贷款作为支付首付款一方的个人债务,且不动产权利人要根据保护妇女权益的原则对双方共同还贷的部分以及房屋增值的部分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笔者认为,此种规定有其积极一面。首先,首付款方已经在婚前签订了不动产买卖合同,履行了债务人的义务,婚后也已登记子在自己名下。根据物权登记效力(即不动产物权的设立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薄时发生效力)和债权制度,房屋都应认定为首付款一方的个人财产。这符合物权法原理及合同相对性原理。同时,夫妻双方共同还贷之行为属债权性质的行为,并不该变房屋产权这一物权归属。其次,这对支付首付款一方比较公正。首付款一方在婚前按揭购房时为了缔结婚姻,方便生活,首付款一方为了购房付出了更多的精力和资产,其有权在离婚后占有、管理、处分房屋,并享有此房屋的所有权。否则,会导致首付款一方显失公平,自此以后结婚的双方在婚前都不愿主动购买房屋,危害社会的安定。即使为追求实质公正,也可以对帮助还贷的一方给予更多的补偿,或依据婚姻法中规定的经济帮助制度和经济补偿制度予以帮助,并没有必要改变房屋的产权归属。同时,银行开展房贷业务的目的是巍峨哦长期稳定地回笼资金并赚取高额利息。因此银行子在贷款给债务人时会仔细调查对方的资金状况及其还款信用状况。

(二)夫妻婚前共同出资购房,婚后登记在一方名下

考虑到我国的现实状况,夫妻一方婚前购买房屋可能性不大,一般都得夫妻双方婚前共同出资购买房屋,这样对双方都比较公正。但由于夫妻双方感情较好,不在意房屋登记在谁的名下,或者是遵守城市限购令的原因,所购买的房屋仅登记于一方名下。这导致夫妻双方离婚时产生了较大的争议。此种情况下房屋产权归属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较大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房屋应为一方个人财产:此种观点根据物权登记效力,认为婚后房产登记与一方名下,则房屋所有权应为登记一方所有。另一种观点认为房屋应为夫妻共同财产:此种观点根据法定财产制的精神。笔者认为此房屋应为夫妻共同财产。因为夫妻另一方在现实购房中是出了资的,不管在房产证上是否登记了他的名字,都应认定为夫妻双方共同财产,这更符合法律公平原则。

(三)婚后父母出资为子女购房

(1)婚后一方父母为子女购房,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此种情形下,出台的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认为婚后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房,并将产权登记在其子女名下,应视为父母对自己子女的赠与。此时房屋应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笔者认为此规定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有利于保护父母与子女双方的利益,符合伦理常情。父母在婚后为子女购房的初衷是保障子女顺利结婚并能够正常生活,因此会倾尽其所有积蓄。而且父母不愿意考虑其子女将来会走向离婚道路,有可能会面临财产分割问题,加上其特殊身份,他们一般不会与子女签订赠与合同来明确表明房屋产权归属问题。所以,当夫妻感情濒临破裂,面临离婚境地时,如果将房屋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来分割会违背父母购房时的初衷,损害父母的利益伤害父母的感情。同时,每对父母都是以子女的利益为先,其购房的隐含意思也是赠与子女一方,若当共同财产来分割也会损害子女的利益。因此将此种情况下的房产认定为一方的个人财产较为合理。

(2)婚后双方父母共同出资为子女购房:出台的婚姻法司法解释三认为婚后父母共同出资为子女购房,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的名下的,该房屋应认定为双方按照父母出资份额按份共有,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笔者认为,由双方父母共同出资购买的房屋,不论是婚前购买还是婚后购买,不论产权登记在一方名下或双方名下,都应按照双方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夫妻双方父母共同出资购房,是各自为了自己子女的利益考虑,他们的共同目的是为了夫妻双方婚姻幸福美满。因此,双方父母出资的份额是对自己子女的赠与,夫妻双方应对房屋按份共有。这样比较符合伦理,便于操作。

上一篇:童诗下一篇:难忘的跳绳比赛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