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养老现状调查

2024-10-18

西安养老现状调查(共11篇)

西安养老现状调查 篇1

西安养老现状调查

据西安市统计局统计,截止2008年底,西安市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124.3万人,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14.83%,全市空巢老人占老年人口的49%以上,独居老人占老年人口的17.9%,且老龄化趋势还在不断加强。西安养老现状究竟如何?记者日前进行了调查。

现状1:养老机构床位少、入住率低

家住含光门里70岁的张大爷,最近在忙着找养老院,“以前有老伴的时候,觉得日子还不错。半年前老伴去世,儿女们想让我跟他们一块住,我总觉得不方便。可半年来,总觉得一个人生活很孤单。”张大爷表示,目前为止他还没找到合适的,“要么费用太高,要么有些条件太差。”

西安市老龄委福利处副处长张宝宁说,张大爷遇到的事也体现了整个养老事业中的一个突出矛盾。截至目前,西安市共有养老服务机构111家,养老总床位为2.4万张。“按照现有情况计算,目前所有养老床位仅能满足全市2%%老年人的需求。”即便如此,由于一些养老机构的服务水平低、设施不齐全、档次低等各方面原因,无法满足老年人需求,养老机构入住率仍较低。

现状2:1/3老人有社会化照料需求

记者选取5个老年人家庭调查发现,其中一位老人独居、4对老人是夫妻同居,日常起居饮食以自我照料和配偶照料为主。

西安老龄委一份抽样调研报告也显示:城市老年人平时饮食起居主要自己料理的占76.61%,配偶照料的占24.26%。老年人最喜欢的养老方式依次是:与子女居住在一起,由子女养老的占51.6%;住养老机构的占17.8%;由社区或社会组织提供生活照料服务的占15.7%%;请保姆照料生活的占

1.3%%;其他养老方式为12.3%。“有三分之一的老年人有社会化生活照料服务方面的需求,空巢老人的比例更高一些。”

现状3:心理孤独是老人一大病

70岁的李老太家住西安市和平门附近,每天早上,她都会带着小狗出现在环城公园内,有时候一呆就是一天,饿了回家吃点东西,然后又来到环城公园,“孩子们都不在身边,一个人在家实在寂寞,到环城公园里可以锻炼锻炼身体,可以听听戏,还可以找人说说话。”记者在西安环城公园内采访发现,大多数老人都害怕孤独、渴望被关怀、心理慰藉需求大。

西安市老龄委今年的一份抽样调研报告显示,虽然有三分之二的社区或社区附近建立了老年人活动室,但老年人的文化精神生活还是以自娱自乐方式为主;老年人因为年龄大,部分老年人与子女沟通有障碍,因此,城市老年人有较强烈的心理关爱需求;约有三分之一的老人偶尔或经常有孤独寂寞感,但心理问题以自我排解为主。

方向:西安已开始试点居家养老服务

目前在西安,居家养老服务和机构养老服务是两种主要的养老服务模式。据西安市老龄委福利处

副处长张宝宁介绍,受资金等各方面因素限制,全面推广机构养老服务的难度比较大,目前居家养老服务是全市主要推广的养老模式。

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形式,分为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无偿服务对象为本辖区的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和特困老人;有偿服务的对象为有经济来源并需要照料和服务的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形式有:社区组织的生活照料服务、休闲娱乐服务、康复护理服务、家政服务等。

记者从西安市民政局获悉,2009年开始,西安市已在新城区长乐西路街道新园社区等15个社区试点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且均已取得不错效果。“试点成功后将在全市推广,将来每个社区、乡镇、村都要建立为老服务站。”张宝宁表示。

开始试点居家养老服务的15个社区

新城区:长乐西路街道新园社区、二七工房社区

碑林区:长乐坊街道孟家巷社区、太乙路街道中铁一局社区

莲湖区:西关街道旭景名园社区

雁塔区:小寨街道红专南路社区、长延堡街道东仪社区

未央区:三桥街道新西北社区、六村堡街道现代农业社区、六村堡街道石化社区、草滩街道华山分厂社区

灞桥区:席王街道汽配社区、灞桥街道核锻社区

阎良区:凤凰路街道延凤路社区、新华街道公园街社区 本报记者 李治燕

34对老人庆金婚

本报讯(记者 李治燕)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昨日上午,曲江池遗址公园阅江楼内热闹非凡,省老龄委庆祝第21届老人节暨陕西省首届十大寿星排行榜、34对金婚老人庆典活动在此举行,老人们个个开心无比。

昨日上午11时左右,踏着婚礼进行曲,身着唐装,5对金婚老人代表也像年轻人一样走了一回红地毯,互戴戒指、深情拥抱,共庆金婚这一人生重要时刻。

“看到老人们如此恩爱,很开心,也很羡慕,希望我们年轻人也能像他们一样幸福地走下去。”45岁的于萍在祝福爸妈金婚快乐的同时说出了年轻人的愿望。

庆典活动上,还表彰了“陕西省十佳孝亲敬老楷模”、“陕西省十大百岁寿星排行榜暨百对金婚老人庆典活动优秀组织奖”,并公布了陕西省首届十大寿星排行榜。

据悉,截止2008年底,我省总人口3762万,60岁以上老人达451万,占到了全省总人口数的12%。截止今年6月底,我省百岁老人已有538名,同时老龄人口每年还以全省总人口3.2%的速度递增。

全国最长寿老人 122岁我省最长寿老人 116岁

据中国老年学学会最新调查数据显示,近十年来,百岁老人约以每年2500人的速度增长。截至2009年9月1日,全国健在百岁老人已达到40592人。各地百岁老人占总人口比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第一,海南省为13.61/10万;第二,广西壮族自治区为7.04/10万;第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5.68/10万。

2009年中国十大寿星平均年龄117.6岁,十位寿星都是跨越了三个世纪,经历了清朝、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代的历史见证人。十大寿星居住地分布于5个省(区),其中新疆6名,海南、河南、湖南、云南各1名;男性6名,女性4名;维吾尔族6名、汉族2名、土家族1名、傈僳族1名。蝉联中国十大寿星排行榜榜首的是新疆喀什的老寿星萨迪克萨伍提,维吾尔族,生于1887年8月9日,今年122岁,现住喀什市泽普县。据新华社

西安养老现状调查 篇2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 我国从1999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而且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西安市作为西部重要的省会城市, 老龄化情况更是不容乐观。据西安市一项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2008年底, 西安市常住人口837万人, 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达到124.21万, 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14.83%。西安市老龄人口比例已经超过了全省、全国老龄人口12%的平均水平, 接近北京市老龄人口15%的水平。西安正在快步走向重度老龄化社会。目前, 随着家庭人口规模的缩小, 城市生活及工作压力的加大, 使家庭养老以及居家养老面临着许多困难。而养老机构作为社会养老的一部分, 在缓解家庭养老的压力、满足部分老年人养老需求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 有必要了解西安市养老机构服务的现状及问题, 为改善养老机构的服务、切实建立和完善城市养老服务体系提供依据, 真正推进我市养老服务社会化事业的发展。

二、西安市养老机构服务的现状

在当前“未富先老”的背景下, 西安市养老机构的力量显得十分薄弱。截至2010年4月底, 全市运行的各类养老机构共有55家, 其中民办机构33家, 公办机构22家;总床位数6816张, 入住老人3913人, 平均入住率为57.4%。全市每百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0.55张, 入住老人占全市60岁以上老人总数的3%。可见, 西安市目前的养老机构接待老人的能力明显不足。目前, 西安市各类养老机构的平均入住率都比较低。其中城区养老机构床位紧张, 而郊区的养老机构入住率较低。大部分养老机构的服务内容单一, 对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考虑不足, 且服务人员的素质偏低, 服务水平不高。因此, 为了进一步了解西安市养老机构的状况, 本文试图找出其目前存在的问题, 并为完善养老机构的服务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三、西安市养老机构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 养老机构布局不合理

目前, 西安市养老机构的整体布局不合理, 在人口集中的地区养老机构数量不足, 而郊区养老机构的情况则相反。西安市养老机构整体布局不合理, 城区中心地带养老机构数量少、规模小, 满足不了需求。据调查了解, 老年人尤其是自理老人喜欢选择离家较近, 儿女便于探视、购物方便、交通通行便利的养老机构。西安市城区中心地带的一些养老机构, 虽说硬件条件没有城郊养老机构的好, 却受到多数老人青睐, 入住率普遍较高, 甚至存在着排队等候入住现象。西安市养老机构平均入住率为57%, 低于全国养老机构的平均收入水平。调研认为, 导致入住率低的原因主要是:信息不畅, 知晓率低;硬件设施不好, 环境差;服务项目单一, 服务质量差;远离城市, 交通出行购物不方便, 儿女看望不方便等因素共同作用结果。

(二) 资金缺乏, 服务设施不完备, 服务项目单一

由于政府和社会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够, 使大部分养老机构都存在着资金缺乏的问题, 导致其只能把主要资金和精力投入到基本设施和基本照顾上, 没有为老人提供与休闲娱乐和健身相关的服务设施, 服务也仅限于满足老人在吃、住、医等基本生活方面的需求, 对老人在精神和文化生活方面需求的满足非常欠缺, 同时对老人的心理照顾也不足。

(三) 护理人员的素质低

由于养老机构的资金缺乏, 造成护理人员的流动性极高, 从而导致其缺乏经验的积累。此外, 由于培训的高成本使得很多养老机构选择消极应付, 对护理人员的培训较少, 更加造成了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偏低。这些因素直接制约着养老机构服务的提升。因此, 如何保证护理人员服务水平的提升、维持其稳定性已经成为政府和养老机构值得关注的问题。

四、完善养老机构服务的对策

(一) 要做好养老机构的发展规划, 合理布局

针对西安市养老机构服务的现状, 政府应当积极引导, 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 逐步提高养老机构的入住率。同时, 应加快养老机构进入医保定点单位的进程。总之, 西安市应对不同养老机构的数量、规模等进行统一规划, 科学地规划养老机构的区域设置。

(二) 政府应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力度

目前, 西安市养老机构由于资金缺乏和限制, 不能为老人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更加优质的服务。因此, 政府应制定各种优惠政策, 扶持和鼓励养老机构健康发展。同时, 应加大对养老机构的资金投入力度, 解决目前养老机构面临的资金短缺、设施不齐、配备不全的困境, 满足老人多层次的服务需求。

(三) 加强服务队伍的素质提升和职业化建设

专业护理人员的缺乏已经成为养老机构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因此, 政府应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岗位培训, 并且在有护理专业的各个院校开设相关的课程, 为养老机构培养需要的护理人员。同时, 政府可以出资为养老机构定向培养护理人员。在此基础上, 政府应制定岗位专业标准和操作规范, 严格实行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管理认证制度, 不断优化养老服务人员队伍的结构, 提高养老机构服务队伍的素质。

摘要:文章分析了西安市养老机构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养老机构,护理人员,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张增芳.老龄化背景下机构养老的供需矛盾及发展思路[J].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年9月, 第42卷第5期.

[2]韩光武.乌鲁木齐机构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3) .

[3]管华, 刘飞.西安市养老问题调查[J].陕西教育 (高教版) , 2013 (5)

[4]张妍.我国社会化机构养老服务研究综述[J].社会工作理论研究, 2008, (10) .

西安“合同婚姻”现状调查 篇3

“每天忙一早上,能挣40块钱。”11月3日下午,刚从外面胡乱塞了口饭回到家的王燕玲说,要不是今年婚介所生意特别淡,自己才不愿去下那个苦。

王燕玲的无奈多少能从某个侧面反映出时下进城务工人员遇到的“婚恋难”,作为西安市莲湖区第一家为进城务工人员“操心”的民间婚介所,她所面临的“寒冬”,已经不是来登记的人有多少,而是成功率有多低。

“女性外来务工人员就不说了,男性外来务工人员太难找对象了,尤其近些年大量增多的、有婚恋需求的中老年进城务工人员,要结婚更是难上加难。”王燕玲指着桌上堆得像小山一样高的登记表,重重地叹了口气。

十多年前,王燕玲也是一名进城务工人员,在城里找对象、找工作屡屡碰壁后,她选择了自认为非常适合自己的工作——开婚介所。如今,一晃很多年过去了,经她撮合而建立婚恋关系的男女进城务工人员,已经多得让她记不清了。

然而,近年来的变化让她始料不及,先是女性务工人员登记的越来越少,随即便是男性务工人员的婚恋愈来愈难,“来登记的男女比例是7比3,而男性务工人员的婚恋成功率还不到10%。”

“相比于女性务工人员,男务工人员找不到对象的情况比较普遍,而中老年单身务工人员找不到合适婚恋对象的更普遍”,碑林区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婚介所负责人说,女的来登记,一般就两个要求,一是要有房子,二是有工作,“即便年龄大个一二十岁的也能接受”。

从该所的登记表看,二十多岁到五六十岁的外来女性务工人员,基本都介绍成功了,而剩下的“老大难”,均为大量男性进城务工人员,其中,登记了四五年找不到对象的比比皆是。

中老年单身瞄向“合同婚姻” 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记者在西安郭杜、半坡十字、西门外以及土门一带,随机采访了50位进城男性单身务工人员,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餐饮服务、保安保洁以及建筑等行业,其共同特征为三无:即城里无房产、无积蓄、无稳定工作。

“这些务工人员每天的平均工资在200元至300元左右,减去闲暇时间,一个月下来收入也在4000元到6000元左右,看上去也不算少,但是,他们的工作不稳定,尤其一年中有很大一部分时间要回去忙农活,因此年总体收入还是不高。”

王燕玲指出,年轻人刚入社会,没有多少积蓄,所以不可能在城里买房子,而40岁以上的单身中老年务工人员,此时进城,大多数不是要给儿女们结婚挣钱,就是要给自己以后养老攒钱,因此即便再婚念头强烈,首先还是要考虑经济问题。

李存后师傅今年56岁,家在周至,性格开朗,诙谐,因为膝下只有一女,妻子在前些年因食道癌去世后,自己便一直独居,由于身体还好,每年农忙过后就会到西安打工。“一年中有八九个月都在城里,所以就在城中村租了房子住下了”,李师傅告诉记者,他曾花钱在好几家婚姻介绍所登记,希望能在城里找一个女人结婚,但见了几个,谈到婚事就没戏了,后来想想,觉得自己真要在城里结婚,买房压力大,“尤其女方也有儿女的,以后财产咋分?”

有了这种想法,李存后就一心寻找能“搭伴过日子”的女人,后来果真在徐家庄的一家婚介所,找到了跟自己有同样想法的一位户县女人,女方比他大一岁,丈夫不在了,眼下一对儿女已成家,因在家闷得慌,就来城里做了家政活儿。见面后双方都觉得是实诚人,就住在了一起,平时,只要不是面对家人,对外均以夫妻相称。

可惜,这样的日子没多久就结束了,因女方有了孙女要回去带,李师傅又成了单身,眼下,他正试图通过婚介,寻找同居的女人。

“现在这种事比较多,大家也都比较现实,合适了就过,不合适了就分开”,幸福路附近的一家婚介所老板告诉记者,“合同婚姻”实际上就是不领证同居在一起,对外以夫妻相称,“其中有些有协议,有些则是口头的。”

据了解,由于中老年男性务工人员的精神和生理需求无法通过正式结婚来得到满足,基于“互换”性质的“合同婚姻”日益增多,而所谓“合同”或“协议”,主要内容就是约束两人的同居方式和男方该每月付给女方多少钱。

“陪床保姆”隐藏着多种隐患 “一般每月给1500元到2000多元的比较多,给的钱越多,通常男方年岁越大。”

一位做了多年婚介工作的周女士告诉记者,她以前就接触过一个姓李的安徽人,已经57岁了,是个木工,带老婆来西安做活儿已有多年,2011年时妻子车祸去世,他就成了一个人,“由于跟儿子关系不好,不愿回老家,他就打算在城里找,可哪有那么容易”。

一段时间也没能找到,好不容易婚介所给他介绍了一个,忽然李师傅又患胆结石要做手术。

得知李师傅身边没人照顾,而给李师傅找的女方来自彬县,没找到活儿不说,好几天连行李都找不到放的地方,婚介所就提议女方不如先去医院照顾,谁知去了后,李师傅很满意,就这样照顾了一个多星期,出院后,女方和他同居了。

起初,两人没有说到结婚,白天女的出去找工作,晚上就回来陪他。一天,李师傅的女儿从安徽专程来看他,因小事与女的发生了争吵。原本李师傅是想跟女方结婚的,经过这一吵,女方不愿意了,但由于他还要人照顾,而且女方又没更好的去处,于是说好,女人只在晚上回来陪他,每晚100元,生活花费则是AA制。

“这基本上就成了陪床保姆。”周女士说,在目前,女性进城务工人员,除了年轻有姿色的婚恋容易成功外,不少进城务工中老年单身女性,不是选择做“合同夫妻”,便是成了某种意义上的“陪床保姆”。这是因为结婚既麻烦,又要处理家庭关系,而且还要面对未来的财产分割。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现状调查问卷 篇4

2009年国家推行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政策,这是有史以来又一重大惠民政策。那么农民是怎么看待这个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政策的呢?于是我们开始了对农调查。您说的每一个字对我们都非常重要,因此请认真填写您的材料,因为您不经意的一句话有可能成为我们的真知灼见,国家政策以后改革的依据。

1.您好!请问您的年龄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

2.您认为您现在/将来的养老方式主要是什么?

A 家庭养老B自我养老 C社会养老 D集体养老E商业养老F其他__________________

3.您认为“养儿防老”观念或意识会一直持续下去吗?

A 不会 B 会C 其他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您对现在的养老方式有哪些感想可以谈一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问村里开始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政策了吗?

A.开始了B没开始C没听说,不知道 D可能有这么回事

6.您认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政策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您对(社会养老保险)政府每月补助55元的鼓励政策,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国家给我们农民这么多的鼓励政策,您认为对农民考虑是否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有多大的作用呢?

A大 B非常大 C没感觉 D不很大 E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那么请问,您会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政策吗?

A.会 B 不会C还没有考虑好

10.请您简述一下上题(9题)的原因可以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您从心底想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政策吗?

A 想 B很想 C非常想 D不想

12.您从心底需要这项政策为自己养老吗?

A需要 B很需要 C非常需要 D 不需要

13.请问,影响您参加/不参加农村社会养老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是否参加农村社会养老政策的考虑中,您认为您是个理性的人吗?

A 非常理性 B很理性 C有点理性 D非常感性

15.您认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政策还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改革以适应农民现实的需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安养老现状调查 篇5

各位爷爷奶奶好!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十分严峻,本问卷是针对农村养老保障现状进行的调查,方便日后统计和提出相应的举措,请您配合我们的工作,恳请您如实填写,在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上打钩,我们会严格保密,请放心,谢谢!

您的性别A男B女

您的年龄目前享受的国家养老保障每年大概元

1.您有几个孩子

A.1B.2C.3D.4E.4个以上

2.您目前的婚姻状况

A.已婚B.丧偶C.未婚D.离婚

2.您的主要经济来源(可多选)

A.务农B.自己打工C.子女提供D.社会养老保障E.低保F.其他

3.您目前的身体状况怎样

A.很健康B.身体状况一般,偶尔会生病

C.状况很差,经常生病D.重病缠身,难以自理

4.您目前的消费主要有(可多选)

A.吃饭B.就医C.药品D.日用品E.抚养子女F.其他

5.您对社会养老保障了解多少

A.相当了解B.了解一些C.不太了解D.很少关注

6.您对自己将来的养老保障问题担心吗

A.子女很孝顺,不担心B.和子女关系一般,自己收入少,有些担心

C.自己无收入和积蓄,很是担心D.无依无靠,不知道怎么办

7.您目前所加入的养老保险(可多选)

A.农村合作养老B.城镇居民养老C.职工养老保险D.意外伤害险 F.其他

8.您对我国的养老保障满意吗

A.非常满意B.满意C.还行D.不满意E.很不满意 9您最向往的养老方式

A.和子女一起生活B.和老伴一起单独生活C.住养老院D.其他

西安养老保险改观指南 篇6

1.填表挂号。

由参保职员携带相干证件、原料原件及复印件(一式三份)到村(社区)填写《西安市城乡住民社会养老保险改观挂号表》(以下简称《改观挂号表》)。

2.受理报送。

村(社区)协办员核验通事后,在规按时限内将《改观挂号表》及相干原料报劳保事宜所。参保职员本人也可到劳保事宜所直接治理改观挂号手续。

3.初审录入。

劳保事宜所初审通事后,将必要改观的信息实时录入信息体系,在规按时限内将原料上报区县包办机构。

4.复核确认。

西安养老现状调查 篇7

民用建筑能耗和节能信息统计调查工作是实施建筑节能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已纳入国家统计体系。做好统计调查工作,是全面了解民用建筑能源消耗状况和建筑节能工作进展情况,科学制定建筑节能规划、政策、标准,实现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制定建筑节能目标、实施建筑节能工作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不断深入, 为了全面掌握我国建筑能耗的实际状况,加强能源领域的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促进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建设部有关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相继出台了《民用建筑能耗数据采集标准》、《民用建筑能耗和节能信息统计报表制度》、《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导则》等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这些规范方法的出台使得公共建筑能耗的统计工作能够按统一的方式进行,其统计结果将为建筑节能工作提供大量的基础数据和资料,同时也便于对大型公共建筑能耗情况进行统一的分析比较。目前民用建筑能耗的统计报表管理工作要在各个主管部门之间要实现数据共享存在困难。

建筑能源审计是一种建筑节能的科学管理和服务的方法,其主要内容是对用能单位建筑能源使用的效率、消耗水平和能源利用的经济效果进行客观考察,对用能单位建筑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对建筑能源利用效率、消耗水平、能源经济和环境效果进行审计、监测、诊断和评价,从而发现建筑节能的潜力。

建筑能源审计是我国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中重要的环节。建筑能源审计有助于国家监管部门研究制定能耗公示、用能标准、能耗定额和超定额加价等制度,并进一步在公共建筑领域推广能源服务和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改造机制。

在上述的背景下,结合笔者自身的工作及西安市节能中心具体工作开展情况,2014年西安市节能中心对全市70多家宾馆饭店的能耗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选取其中数据比较完整的样本15家进行研究分析,希望为西安市宾馆饭店的能源审计工作及在线监测工作提供参考及前期探索,也为下一步其他类型的公共建筑的能源消耗调查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研究概况

1.1气候概况

西安市位于北纬33°39' ~ 34°45',东经107 40' ~ 109°49'之间关中平原中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西安地区在全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图上位于寒冷地区,年平均相对湿度在70% 左右。从气象资料可以看出,西安市虽然地处寒冷地区,但由于受大陆季风影响,温度的季节变化明显,夏热冬冷的气候特征十分突出: 冬季寒冷、风小、多雾、少雨雪; 夏季炎热多雨,伏旱突出,多雷雨大风。年平均气温13. 1 ~ 14. 3℃,最冷1月平均气温- 1. 2 ~ 0. 5℃,最热7月平均气温26. 5 ~ 27. 0℃ ,年极端最低气温- 21. 2℃ ( 蓝田1991年12月28日) ,年极端最高气温43. 4℃ ( 长安1966年6月19日) 。年降水量528. 3 ~ 716. 5mm,由北向南递增。7月、9月为2个明显降水高峰。年日照时数1595. 6 ~ 2035. 8h,年主导风向各地有差异,西安市区常年盛行东北风,周至、户县为西风, 高陵、临潼为东北风,长安为东南风,蓝田为西北风。年内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沙尘、高温、大风、 雷电、冰雹、暴雨、连阴雨、低温冻害和雾霾。

1. 2调查概况

调查对象为西安市市区的15栋宾馆饭店建筑,调查的内容为2014年建筑的所有能源消耗。

西安作为著名旅游城市,其宾馆酒店数量较多,建筑能耗与酒店入住率、所具有的房间功能以及所提供的室内舒适度有一定关系。此外,酒店类建筑用户使用时间较长,几乎为全年全天24h不间断使用,用能设备也较多,与其他公建相比除采暖空调、照明、办公用能外,还有炊事、家用电器和其他生活辅助设备,这样的用能特点导致其建筑能耗较大。

除此之外,据了解2014年西安市宾馆饭店的营业收入均有一定幅度的下滑,能源成本占营业收入比例提高( 据统计,一般在8% ~ 10% ,2014年基本在10% 左右) ,单位营业收入能耗增加,在此背景下,宾馆饭店更加重视节能降耗工作,尤其是如何降低公共区域的基础能耗。

2能耗统计

2. 1建筑能耗信息

建筑的运行能耗包括照明、采暖、空调和各类建筑物内使用电器的能耗,是建筑节能任务中最主要的关注点。

宾馆饭店建筑能耗如表1所示。根据表1的调查统计结果,西安市的宾馆饭店建筑能源消耗主要包括电能、天然气和热力,其中以电能为主,主要用于照明、电梯、采暖空调设备的运行,以及餐厅、 客房内其他电器设备; 其次为天然气,主要用于餐厅、热水的供应,以及冬季采暖等; 个别建筑由于采暖采用市政供暖存在热力消耗。根据调查结果,电力消耗占到宾馆饭店总能耗的60% 以上,天然气消耗占到20% 以上,热力消耗为10% ~ 20% 。

调查的15栋宾馆饭店建筑建筑面积大部分为2万m2的大型公共建筑,酒店的冷热源方式多样, 供热方式主要有燃气锅炉和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机组,有个别建筑采用市政供暖; 供冷方式主要是空调机组供冷和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机组供冷2种。 2014年,年耗能最大为62. 53千克标准煤/ m2,最小为30. 06千克标准煤/ m2,平均为41千克标准煤/m2。

2. 2分项能耗分析

宾馆饭店单位建筑面积用电量如图1所示。 酒店单位面积用电量相差较大,年耗电量最大为121. 69k Wh / m2,最小为55. 47k Wh /m2,平均为79. 15k Wh / m2。这种差异与酒店的规模、客房入住率以及酒店能源管理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此外也受酒店具体用能形式的影响。

酒店逐月用电走势曲线主要分为3类: 第一类,冬季采暖和夏季供冷消耗的能源均为电能,用电高峰集中在11月~ 次年3月,次高峰为6 ~ 8月; 第二类,冬季采暖消耗能源为天然气,夏季供冷消耗能源为电能,冷热源分别为空调机组与燃气锅炉,其用电高峰为6 ~ 8月,次高峰在11月~ 次年3月; 第三类,其冬季采暖和夏季供冷所消耗的一次能源主要为天然气,采用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机组提供冷热源,每月用电量都比较平稳。

3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3. 1建筑用能情况复杂

随着建筑行业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建筑的用能情况日趋复杂化。仅以冬季采暖为例,样本建筑中采暖用能方式就有市政集中供暖、直燃型溴化锂机组、自建锅炉房供暖、水源热泵供暖等多种形式,有些建筑中甚至出现几种供暖形式并用,相互补充的情况,使得建筑用能情况的调查更为复杂。

3. 2分项统计难度大

目前,西安市绝大多数的宾馆饭店建筑并没有安装分项计量系统,因而很难获得精确的分项能耗数据。样本建筑中只有1个样本建筑给出了空调用电、照明用电及其他用电的分项电量,这给样本建筑的分项统计分析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 3入住率低

宾馆饭店建筑能耗包括建筑基本运营能耗和客人入住后使用的能耗,因此宾馆饭店建筑能耗水平与入住率息息相关,2014年整个宾馆饭店行业遇冷,入住率下降,营业收入有一定幅度的下滑,这给调查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 4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低

《西安市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第四十四条: 鼓励新建民用建筑和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项目选择应用适合的可再生能源。第四十六条: 鼓励发展再生水源热泵、污水源热泵、土壤源热泵等热泵系统替代常规能源。

在调查的所有宾馆饭店建筑样本中,只有1家宾馆利用了太阳能热水,占到总的调查样本比例的4% 。未见样本建筑中采用太阳能光电系统和浅层地热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均较低, 有待进一步提高。

3. 5统计方法不成熟

在调查分析中发现,目前国内各个城市能耗统计方法不够成熟。例如,部分城市统计数据类型单一,最终表达形式以及能源转换的系数等不尽相同,导致能耗数据在进行比对时,可比性略显不足, 阻碍了能耗统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所以为了深入展开能耗统计工作,还需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加强对统计方法的研究与推广。

4结语

通过对西安市宾馆饭店建筑的能耗调查统计, 基本掌握了西安市宾馆饭店建筑的能耗现状与能耗构成。

西安市宾馆饭店建筑的能耗调查统计研究对今后工作具有积极的影响。一方面,能对西安市能源审计中的统计工作提供借鉴价值,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和细化能耗统计分析工作,提高能耗统计和能源审计工作的水平; 另一方面,也为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的下一步工作提供良好的开端。

通过这次能耗调查,为今后顺利开展并制定合适的西安市宾馆饭店建筑能耗标准打下良好的基础,也希望能尽快地确定“标杆建筑”及“重点耗能建筑”以便对“重点耗能建筑”进行监测与改造,以降低建筑能耗。

摘要:通过对西安市70多家宾馆饭店的能耗情况进行调研,获得了建筑概况、全年总能耗等基础数据,筛选确定了15个样本建筑。通过分析计算,得到西安市宾馆饭店能耗特点,并对其采暖季及供冷季能耗进行了定量分析。除此之外,还对样本建筑全年的用电量进行了逐月分析,并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西安养老现状调查 篇8

关键词:西安地区高校 大学生 课余运动训练 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80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241-01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西安地区高校参与课余运动训练学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非高水平运动员,高考无加分政策普通大学生)通过分类随机抽取,对西安地区15所高校的学生运动员进行调查分析。(其中,211院校4所,省属院校5所,三本院校3所,民办院校3所)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目的,查阅相关著作、书籍,检索了近10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内相关文献资料,从而了解了本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言动态。(2)问卷调查法。调查问卷《运动员问卷》,问卷发放时间为2013年3月到5月。运动员问卷发放650份,回收605份,回收率93.1%,有效问卷595份,有效率91.5%。(3)数理统计法。对研究中出现的数据运用SPSS12.0软件、EXCEL2003进行求和、分类汇总、计算平均数、百分比等统计处理,为理论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2 结果与分析

2.1 西安地区高校课余运动训练场地设施器材状况

通过西安地区高校课余运动训练场馆和器材满意度调查,教练员认为课余运动训练场馆和器材非常充足和比较充足的占到53.8%,达到了半数以上,在对学生运动员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达72.94%的高校学生运动员认为现有体育场地设施不能满足课外活动的需要,但仅有28.3%的学生运动员认为现有体育场地设施不能满足课余运动训练需求,证明西安地区高校场地设施器材不足,但针对课余运动训练基本是可以保证的。

2.2 西安地区高校学生运动员参加课余运动训练的动机

西安地区高校学生运动员参加课余运动训练动机排在第一位的是“个人的兴趣爱好”,第二位的是“为了参加高校比赛、展现才华”,西安地区高校课余运动训练对运动员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运动员的主观意愿中态度积极,喜欢训练的占到68.8%,有利于西安地区高校学生运动员积极投入到课余运动训练之中。他们大部分是希望通过课余运动训练发挥自己的体育特长或使自己热爱的运动项目成绩得到提高。

2.3 西安地区高校课余训练类型

西安地区高校课余运动训练长期训练占到48.9%,赛前集中训练占到37.3%,随机组队训练13.8%。其中211院校长期训练比例达到了72.3%以上,省属院校也达到了半数以上,可以说211院校及省属院校的课余运动训练长期开展已经形成一定的模式。民办院校和三本院校长期开展课余运动训练的队伍较少。

2.4 西安地区高校学生运动员参加课余运动训练的感受及自身训练效果评价

西安地区高校学生运动员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心理感受中“心情愉快,有自我满足感”的占到67.8%,绝大多数的运动员对课余运动训练是比较满意的,西安地区高校学生运动员参加课余运动训练的运动强度感受中“强度适中”的占51.0%,西安地区高校有46.6%参加课余训练的运动员认为自身运动成绩提高,40.2%的运动员认为自己的运动成绩保持在原有水平,只有13.2%的运动员认为自己的运动成绩有所下降或大幅度下降。充分说明西安地区高校课余运动训练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运动员通过训练,对自身运动评价较高,课余运动训练效果显著。也反映了西安地区高校教练员具备较高的素质,在西安地区高校教练员的带领下,课余运动训练开展情况良好。

2.5 西安地区高校学生运动员参加训练与文化课学习

由于从事课余运动训练的运动员在训练时消耗大量的体力和精力,训练完之后还需要较长时间的休息和恢复。他们既要完成训练任务取得优异成绩,又要完成必要的学业,因此,运动训练对文化知识学习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不可否认的事实。开展课余运动训练的学校应在尽量减少对运动员文化课学习影响的前提下,开展各项课余运动训练,解决好训练与文化课学习之间的矛盾。西安地区高校参训运动员中只有8.5%的学生认为课余运动训练对自己的文化课没有影响;影响不太大的和影响一般的分别占到26.8%和40.5%;而有17.6%和6.3%的运动员认为课余运动训练对自己的文化课影响大和影响非常大。这项调查反映出,西安地区高校参与课余体育训练的大部分运动员能够较好的克服学训矛盾。

2.6 西安地区高校教练员指导课余运动训练中运动伤病

通过调查问卷,西安地区高校49.7%的运动员在课余运动训练中出现过一定的运动损伤。课余运动训练当中出现的伤病类型轻度扭伤、外伤、拉伤出现的概率达到68.8%,中度扭伤、外伤、拉伤出现的概率达到28.4%,重度扭伤、外伤、拉伤出现的概率达到28.4%,骨裂或骨折出现的概率有3.8%。

3 结语

课余运动训练相较体育教学,开展的对象是高校优秀体育人才,其代表的是学校的整体体育运动水平。西安地区高校主管学校体育的各级领导,应当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通过健全有关课余运动训练的各项保障制度,特别是民办院校及三本院校,更应明确课余运动训练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是高校课余运动训练开展的基础,高校在校党政统一领导下,应充分调动多方面力量。全面推进课余运动训练,调动运动员参与训练的积极性,高校体育部(系)针对课余运动训练提供专项资金支持,规划场地器材、使用时间,长期开展高校课余运动训练,保障课余运动训练教练员的教学工作量;高校课余运动训练的开展,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地区高校运动员参与课余运动训练积极性较高,但是学训矛盾较为突出,通过将课余运动训练纳入高校体育选修课程,并给与一定的选修课程学分,减轻大学生运动员学训矛盾问题。高校开展课余运动训练,应注重科学训练,提高教练员执教水平,对于大学生运动员在训练中,应注意运动伤病的防止及预防,避免出现较大的运动伤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意见(教体艺[2005]3号)[Z].2005-04-18.

[2]周海涛,朱超.北京部分高校学生课余训练运动队管理模式分析[J].运动,2011(24):95-97.

西安养老保险查询及领取指南 篇9

职工退休时的社调养老金由两部门构成:养老金=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中: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基本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均匀人为+本人指数化月均匀缴费人为)÷2×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均匀人为(1+本人均匀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公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均匀缴费人为=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均匀人为×本人均匀缴费指数)

领取前提

1、参保人的现实缴费年限在以上

2、参保人到达法定退休年数(到达退休年数而缴费年限不敷的,继承缴费直至缴足方可退休)。

治理原料

1、养老保险缴费证

2、户口本及复印件

3、身份证及复印件

4、近期免冠一寸照片二张

治理流程

1.申领手续。参保职员在达到领取年数前三个月内持户口本、身份证等相干质推测村(社区)治理养老金申领手续。

2.网络填表。由村(社区)协办员网络参保职员申领原料,填写《西安市城乡住民社会养老保险报酬审定表》(以下简称《报酬审定表》)并上报劳保事宜所。

3.初审上报。

4.复核确认。由区县包办机构对上报原料举办复核确认,同时核清到龄职员个人账户累计余额,计较养老金付出金额。

5.审定付出。区县包办机构应在每月25日前将报酬付出明细清单和资金转账凭据等相干原料提供应开户银行,银行应于次月7日前将付出金额划入报酬领取职员的实名存折。

6.反馈录入。

治理所在

西安市养老保险包办处

地点:西华门尚朴路1号

电话:

87217701(办公室)

87272721(咨询)

87269645(申报)

87269643(发放)

区县养老保险包办中心:

碑林区养老保险包办中心

电话:87515466

地点:雁塔北路74号中安大厦6楼

莲湖区养老保险包办中心

电话:87624860

西安养老现状调查 篇10

摘要: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陕西省西安市五所中学田径课余训练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陕西省西安市五所中学领导不重视、体育器材不充足是影响陕西省西安市五所中学田径课余训练开展不好的主要原因。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为陕西省西安市中学更好的开展田径课余训练提供一些理论性参考。

关键词:陕西省;西安市;中学;田径;课余训练;

本次研究通过对陕西省西安市五所中学的学生进行调查,了解西安市五所中学田径课余训练开展的情况,并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更好的推动西安市中学课余田径运动的开展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西安市第一中学、第二中学、第三中学、第四中学、第五中学,共五所中学200名学生。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经过咨询专家和反复修改问卷的内容后,设计了《陕西省西安市五所中学田径课余训练调查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100份问卷,回收率100%,有效率100%,为了保证学生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问卷都是在学生班里面对面进行发放。

1.2.2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任务的需要,我在西安体育学院图书馆通过《中国知网》检索了全国相关文章10多篇,为本文研究顺利进行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础。

1.2.3访谈法

对西安市五所中学学生、教师进行访问,获得了有利于本文研究第一手资料。

1.2.4数理统计法

运用一般的EXCEL软件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处理。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学生课余田径训练目的

西安市五所中学参加学校课余田径训练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质的学生占15.5%,这一部分学生大多都是在考入中学后才由普通学生转向田径课余训练的学生,这些学生大多都是学习成绩优异,体育方面特长比较突出的学生。参加学校课余田径训练目的是为了特招入学的学生占28%,这部分学生以大多都是体育特长降分录取的学生,运动水平很高,他们把参加课余训练,提高运动成绩视为获取升学条件的重要途径,所以在训练上非常刻苦。参加学校课余田径训练目的是为了考试加分的学生占45%,这一部分学生多数是体校的学生,这些的学生文化成绩比较差,运动水平也一般,所以,来参加学校课余田径训练考上理想的学校是他们的唯一希望。参加学校课余田径训练目的是为了愉悦心情的学生占11.5%,中学生学习压力大,通过课余田径训练可以缓解学习压力,是这部分学生的主要目的,参加学校课余田径训练目的是为了获得自信的学生占8%,在参加课余训练时,老师经常会组织学生进行测试,如果成绩好,学生就比较有成就感,所以,参加课余田径训练是为了获得自信是这部分学生的主要目的,参加学校课余田径训练目的是为了获得羡慕的学生占11.5%,由此可见西安市五所中学学生参加课余田径训练将自己的未来升学和特长联系在一起。这种强烈的上进意识是学生自身求学的要求,这种意识无形中促进中学生课余田径训练进程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会阻碍运动训练进程。因此,只有让参加田径训练的学生端正训练的态度,学生才能更加自觉积极、认真刻苦地完成训练和比赛任务,为此,体育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应正确的引导学生,逐步端正在训学生训练目的,更好地体现出中学课余训练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的主要目的。

2.2学生运动等级调查分析

西安市五所中学参加课余田径训练的学生中国家一级运动员学生占0%,達到国家二级运动员等级标准的学生占18%,参加课余田径训练的学生达到国家三级运动员等级标准的学生占48.5%,参加课余田径训练的学生没有到到国家等级运动员标准的学生占33.5%。由此可见,西安市五所中学参加课余田径训练的学生整体运动水平普遍偏低,这与当地学生的素质和学校体育老师训练水平有很大关系

2.3中学选拔田径运动员方法

西安市五所中学体育教师选拔学校田径运动员方法还是以参加田径比赛成绩来选拔为主,如果只看表面上的成绩是不够的,所以,在学校田径选材方面还应考虑学生身体形态特征、身体素质特征、身体机能特征、心理特征、性成熟及年龄特征、遗传因素等各方面因素,只有运用科学合理的选材方法和训练手段,针对学生运动员的自身特点进行训练,最终才能取得较好的训练成效。

2.4学校领导对学校课余田径态度

西安市五所中学学校领导对课余田径训练缺乏重视,然而学校领导对课余田径训练的重视程度又是学校能否顺利开展课余田径训练的重要因素,从访谈中还了解到西安市五所中学仍是片面的追求学校升学率,奖励政策倾斜于其他学科,导致学校对课余田径训练建设投入不足,所以,为了引起学校领导的重视,各学校体育教师应该在学校多开展田径比赛,以引起学校领导对体育的重视

2.5中学体育器材情况

根据原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对中学体育器材的配备做出了明文规定,研究发现西安市五所中学体育器材还需改进。如果学校体育器材不充足,就会直接影响学校课余田径训练的开展。由此可见,体育器材的缺失在西安市五所中学普遍存在,在访谈中还了解到,大部分中学体育教师在课余田径训练态度是积极地,对于课余田径训练工作能够尽心尽职,由于体育器材的缺失影响到体育的正常教学。所以,改善西安市五所中学体育器材缺乏的状况是当务之急。

3.结论与建议

结论

学生参加课余田径训练与自己的未来升学和特长联系在一起,而为增强体质明显不如前面的特招入学和考试加分重视程度高。这种外显的功利意识是学生自身的利益要求,它既可以促进中学生课余田径训练的发展,又会阻碍运动训练进程。中学参加课余田径训练的学生整体运动水平普遍偏低,这与当地学生的素质和学校体育老师训练水平有很大关系。中学体育教师选拔学校田径运动员方法还是以参加田径比赛成绩来选拔为主。中学学校领导对课余田径训练不是很重视,从访谈中还了解到西安市五所中学追求学校升学率,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校对课余田径训练建设投入不足。

3.2建议

西安养老现状调查 篇11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 群众体育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 从而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我国于1995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 全民健身活动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 初步形成了一个全社会关心体育, 男女老少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全民健身局面。近十年来, 全民健身活动对于增强国民体质, 提高国民素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对“健康”概念的认识, 促使人们对大众身体活动或身体锻炼的功能有了新的认识, 开始意识到体育锻炼的意义和功能不仅只是健身, 而且还可以达到理想的健心效果。早在1949年,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 (WHO) 成立之时的章程中就已经指出:“健康不只是没有身体上的疾病和虚弱状态, 而是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处于完满状态。”1989年, WHO又进一步深化了健康概念, 提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4个方面。

近年来, 关于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和正效应方面, 身体锻炼有益于心理健康, 似乎是百姓共识。但对于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产生的副作用则缺乏深入而广泛的研究。我们知道, 只有科学的身体锻炼或身体活动才能促进心理健康, 如果活动或锻炼不科学, 则不仅损害身体健康, 而且可能给心理健康带来负面效应。对于群众性健身活动而言, 这些负效应主要表现在身体锻炼的消极迷瘾问题上。

在国外这种身体锻炼的副作用, 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 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但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目前, 对身体锻炼迷瘾的研究还仅仅是对概念的界定、症状表现等方面, 对产生身体锻炼迷瘾的机制、干预手段、身体锻炼迷瘾与锻炼方式的相关性、与人群特征的相关性等研究还是一个空白和盲点。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关心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是我们全社会的责任与义务。老年人作为人类社会的特殊群体, 已经从忙碌的工作岗位退休或退居二线, 具有充足的休闲时间, 身体锻炼或身体活动成为他们生活方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我国社区体育指导体系相对比较滞后, 老年人已经习惯的、有规律的身体锻炼缺乏科学的指导, 大都是自发进行的, 容易对身体锻炼这种生活方式产生依赖。通过对西安市老年人身体锻炼迷瘾现象的调查, 对于及时预防身体锻炼迷瘾对老年人心理健康造成损害, 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探索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产生副作用的心理机制, 为及时预防身体锻炼迷瘾对老年人身心健康造成损害提供理论依据, 为身体锻炼或身体活动的科学化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课题以西安市长期坚持身体锻炼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 并对坚持身体锻炼一年以上的老年人按年龄分为三个组, 第一组为60-64岁, 第二组为65—69岁, 第三组为70岁以上老年人, 对不同年龄组的老年人身体锻炼情况分别进行调查。具体情况见表1。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研究过程的主要工作之一, 是查阅、分析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 力图弄清楚他人对于类似的课题作了哪些研究, 具体通过一下途径查阅和收集了1994———2008年相关资料: (1) 中国期刊网 (ckrd.cnki.net) ; (2) 期刊索引; (3) 中国体育信息网 (www.sport.gov.cn) ; (4) 西安市体育局群体处等部门的相关文件、数据资料; (5) 国内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 (6) 与研究课题相关的体育管理学、体育社会学、训练学、人才学等方面的专著, 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1.2.2 访谈法

走访西安市体育局群体处有关领导和西安市环城公园、兴庆公园、长乐公园、省体育场等健身场所的管理人员, 以及部分身体锻炼研究专家、教授, 得到大量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1.2.3 问卷调查法

根据老年人身体锻炼迷瘾诊断标准, 编制问卷,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长期在西安市环城公园、兴庆公园、长乐公园、省体育场 (朱雀广场) 等公共健身场所锻炼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西安市老年人身体锻炼迷瘾现状。问卷发放采用现场发放, 现场填写, 现场回收的方法, 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见表2。

1.2.4 数理统计法

用SPSS10.0统计软件, 在计算机上对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主要采用的统计学方法有描述性统计分析, 使数据结果得到量化, 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以获得初步的印象和感性认识, 为今后更周密、更深入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

2 身体锻炼迷瘾的概念及其界定标准

身体锻炼迷瘾是对有规律的身体锻炼生活方式的一种心理生理依赖。广义的说, 身体锻炼迷瘾可以分为积极的锻炼迷瘾和消极的锻炼迷瘾。通常所说的锻炼迷瘾都特指消极迷瘾。有积极锻炼迷瘾的人能够控制锻炼行为, 而有消极锻炼迷瘾的人则反受锻炼行为的控制。总体上说, 如果24-36小时不参加自己已经形成规律的身体锻炼活动就产生“戒断症状” (如焦虑、烦躁、内疚、肌肉颤抖、肿胀感以及神经质等) 的人, 可以定义为身体锻炼迷瘾。或者, 即使在身体疼痛或受伤时, 忽视身体不适也可以被定义为身体锻炼迷瘾。

1991年, 美国学者Ansgel对有锻炼迷瘾的人和非锻炼迷瘾的人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锻炼迷瘾者练习后更难以休息并产生更多的应激; (2) 参加身体锻炼后体验到高度的情感; (3) 当错过一次活动机会后, 会产生高度的抑郁、焦虑和愤怒的情绪体验; (4) 为完成某项锻炼计划倾向于忽视身体的不适、疼痛或伤病。

Pierce&Mc Gowan1992年观察到长跑的距离与锻炼迷瘾有显著性相关关系。其研究结果显示, 身体锻炼的消极迷瘾发展的高峰是锻炼依赖性, 指锻炼者对身体活动产生类似于酒精、药物和赌博的精神依赖并难以摆脱。他认为诊断身体锻炼迷瘾的标准是:

(1) 活动单一导致每日身体活动的刻板模式和固定的时间表; (2) 个体为保证身体锻炼活动, 日益把其放在优先于其他活动的突出地位; (3) 日益表现出对大运动量承受能力的增加; (4) 有规律的锻炼活动一旦停止, 就表现出心境状态的紊乱; (5) 主观意识到自己非要运动不可; (6) 不顾义务人员、家人、朋友、同事告诫, 运动会引起、加重或拖延身体的不良状况而继续从事身体锻炼活动。

本文研究采用Pierce&Mc Gowan的研究结果, 以上述六条为身体锻炼迷瘾的诊断标准, 符合其中三条者, 视为又轻度身体锻炼迷瘾, 符合其中四条者为中度身体锻炼迷瘾, 符合其中五条者为重度身体锻炼迷瘾。

3 西安市老年人身体锻炼迷瘾现状分析

3.1 西安市老年人身体锻炼迷瘾概况

根据Pierce&Mc Gowan的身体锻炼迷瘾诊断标准, 我们对西安市环城公园、兴庆公园、长乐公园、省体育场等公共健身场所, 长期进行身体锻炼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 其中男性98人, 女性88人 (60-64岁之间76人, 65-69岁之间74人, 70岁以上34人) 。调查结果显示, 25.8%的老年人具有不同程度的身体锻炼迷瘾特征, 其中, 男性26.5%、女性25%的人具有身体锻炼迷瘾 (见表3) , 轻度身体锻炼迷瘾者23人, 占12.3%;中度身体锻炼迷瘾者17人, 占9%;重度身体锻炼迷瘾者8人, 占4%, 说明西安市老年人对身体锻炼的依赖程度较高, 身体锻炼迷瘾现状不容乐观, 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亮度重视。对于老年人来说, 身体锻炼是一个双刃剑, 如何把握锻炼的度, 非常重要。否则, 将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3.2 西安市老年人不同年龄身体锻炼迷瘾现状分析

如表3所示, 从三个年龄组的情况看, 呈现出两大特征, 一是各年龄组组内身体锻炼迷瘾轻度比例最高, 中度次之, 重度最少。二是组间比较, 60—64岁组和70岁以上组身体锻炼迷瘾人数明显高于65—69岁组, 呈现“两头大, 中间小”的特征。60—64岁组的老年人是刚从工作岗位退休, 身体健康状况较好, 突然闲下来, 离开了自己忙碌一生的事业与工作, 心理落差较大, 身体锻炼成为其生活中打发时光的重要方式, 用以填补心理落差。70岁以上组, 大多身体健康状况不是很好, 患有各种老年性疾病, 身体锻炼成为其祛病延年的重要手段, 也是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这两组人群具有身体锻炼迷瘾者比例较高。65-69岁组, 通过几年的适应, 已经习惯了退休后的生活方式, 而且健康状况相对较好, 对于身体锻炼的依赖较少, 身体锻炼迷瘾也相对比其他两组较少。

3.3 西安市老年人不同性别身体锻炼迷瘾现状分析

对西安市老年人很提锻炼迷瘾的性别差异进行率的显著性分析 (见表4) , 结果显示:60-64岁组, P=0.0217<0.05, 说明轻度迷瘾男性高于女性, 且又显著性差异。而中度迷瘾P=0.04123<0.05, 说明女性高于男性, 且有显著性差异。高度迷瘾男女一致。65-69岁组, 轻度迷瘾、中度迷瘾的P值分别为0.0361、0.0476, 小于0.05, 说明男性高于女性, 且有显著性差异。而重度迷瘾P=0.0681, 说明男女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70岁以上组, 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且有显著性差异, 重度迷瘾, 男女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西安市老年人身体锻炼迷瘾的性别差异, 说明身体锻炼迷瘾存在性别差异, 正在以前的研究新发现。这种那个差异, 有可能是我国老年人男性与女性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的角色不同, 他们对于工作、事业的态度不同, 当生活习惯发生改变时, 表现出对于变化的适应性存在差异的原因。

3.4 西安市老年人不同身体锻炼方式的迷瘾现状分析

老年人身体锻炼的方式很多, 由于我们调查的局限性, 我们把调查中具有身体锻炼迷瘾特征的48人, 五种人数最多的锻炼方式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 健身舞 (主要包括扇子舞、健身秧歌、集体舞等) 、太极拳、气功形成身体锻炼迷瘾比例较高, 器械练习 (室外组合健身器械) 次之, 慢跑最少。而且健身舞、太极拳明显高于其它方式。健身舞动作简单, 学习者容易入手, 而且配合音乐韵律, 满足了老年人娱乐与交往的心理体验, 这是健身舞产生心理依赖的主要原因。受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影响, 气功、太极拳动作缓慢, 运动量相对较小, 是老年人的比较喜爱的身体锻炼方式, 气功、太极拳为什么产生身体锻炼迷瘾的比例较高, 将成为进一步进行了深入研究的新课题。

4 西安市老年人身体锻炼迷瘾的对策

4.1 社会各层应关注老年人身心健康, 加强对老年人身体锻炼

的科学指导, 帮助老年有效控制自己的锻炼行为, 使老年人正确认识身体锻炼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4.2 政府主管部门应多组织老年人活动, 丰富老年的人文化生

活, 使他们老有所为、老有所爱, 分散锻炼者的注意力, 消除对身体锻炼的过分依赖。

4.3 加强公共健身场所的公益性身体锻炼指导, 主要指导运动与健康知识和科学锻炼方法知识。

摘要:身体锻炼是老年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对于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产生的副作用则缺乏认识。通过对西安市老年人身体锻炼迷瘾的现状进行调查, 发现身体锻炼迷瘾现象较为严重, 且在年龄、性别、锻炼方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主管部门应坚强对老年人身体锻炼的科学指导, 科学锻炼。多开展适合老年人的娱乐活动, 分散锻炼者的注意力, 消除效应, 对于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老年人,身体锻炼,迷瘾

参考文献

[1]周成林, 于晶, 谢虹.不同身体锻炼方式对老年人心理效益的实验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3 (1) :51-53.

[2]崔熙芳.体育锻炼对老年人身体能力和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1997 (3) :60-61.

[3]毛志雄, 韩旭.身体锻炼方式与中老年人信息加工能力的关系[J].体育科学, 1998 (5) :87-90.

[4]季浏, 李林, 汪晓赞.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998 (1) :37-42.

[5]姒刚颜, 刘皓.当代老年锻炼心理研究述评[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1999 (2) :4-8.

[6]陶德悦译, 林诗娟校订.为有氧锻炼制定身体运动计划[J].体育学刊, 1999 (3) :127-128.

上一篇:申报个人业务自传下一篇:马栏转角社区居委会情况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