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2024-09-23

机械安全生产基础知识(精选8篇)

机械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篇1

机械安全技术基础知识

机械作业安全有两层意思, 一是指机械设备本身应符合安全要求;另一是机械设备的操作者在操作时应符合安全要求。

一、机械设备对人体的伤害及原因

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与机械工具引起的绞、辗、碰、割、戳等人身伤害事故。如机械零部件、工件飞出伤人,切屑伤人,人的肌体或身体被旋转机械卷入,脸、手或其他部位被刀具碰伤等;

在生产作业中, 机械设备的操作者与机械设备的某个局部发生接触, 形成一个协调的运动状态.当这个状态的两个方面都处于良好时,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小.如果这个状态的某一方面, 出现非正常的情况, 就有可能发生互相冲突而造成绞、辗、碰、割、戳等工伤事故, 使操作者受到伤害, 或使机械设备造成损坏。一般说来, 各种机械采用安全技术措施后, 只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大多是不会发生伤害事故的;但是如果在工作中违章作业, 粗心大意, 也往往会造成工伤事故。

事故的种类一般有以下几种:

1、机械设备零、部件作旋转运动时造成的伤害, 其主要伤害形式是绞伤和物体打击.绞伤一般有下列几种:

① 直接绞伤手部.如外露的齿轮、带轮等直接将手指, 甚至整个手部绞伤或绞掉。

② 将操作者的衣袖、裤脚或者穿戴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围裙等绞进去, 随着绞伤人, 甚至将人绞死。

③ 将女工的长发绞进去.例如车床上光杠、丝杠等绞住女工的长发的事故是不少的。

物体打击伤害一般有下列几种: 1)旋转的零部件由于其本身的强度不够或者装卡不牢固, 从而在旋转运动时甩出去, 将人击伤。

2)在可以进行旋转的零部件上, 摆放未经固定的东西, 在旋转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 将东西甩出伤人。

2、机械设备的零部件作直线运动时造成的伤害 这类事故主要有: ① 压伤.如冲床、锻锤的压伤等;② 砸伤.是具有位能的零、部件掉下造成的;③ 挤伤.如作直线运动的零、部件, 将人身某部位挤住而造成。除此以外, 还有刃具造成的伤害、手用工具造成的伤害以及机械设备造成的其他伤害如机械设备使用时发出的强光、高温、化学能、辐射能及尘毒危害等。

二、机械作业最容易发生伤害事故的情况及预防措施 机械作业最易发生伤害事故的情况有: 1.对机器进行清理、加油;2.突然停止或突然开动机器;3.检修或安装机器设备;4.冲床手工送料加工等。

因而, 在以上几种情况下, 应特别引起注意, 如多人协同操作, 应定人开车, 有主有从, 有开车联络信号。传动装臵检修或进入设备内检修, 应在动力源的开关处挂警示牌或设人监护, 并在机内重复断开传动连接。工作场地应保持无油污、积水、杂物。工件堆放不得超高, 滚动工件应采用工位器具放臵。另外, 高度在2米以下的所有传动带、转轴、转动链、带轮、齿轮等运动的危险零部件及危险部位, 都应设臵防护装臵, 并保持这些装臵的有效性。

三、机械安全基础知识

2(一)机械设备的主要危险有哪些类型? 机械设备的主要危险有以下九大类:

1、机械危险:包括挤压、剪切、切割或切断、缠绕、引入或卷入、冲击、刺伤或扎伤、摩擦或磨损、高压流体喷射或抛射等危险。

2、电气危险:包括直接或间接触电、趋近高压带电体和静电所造成的危险等。

3、热(冷)的危险:烧伤、烫伤的危险,热辐射或其他现象引起的熔化粒子喷射和化学效应的危险,冷的环境对健康损伤的危险等。

4、由噪声引起的危险:包括听力损伤、生理异常、语言通信和听觉干扰的危险等。

5、由振动产生的危险:如由手持机械导致神经病变和血脉失调的危险、全身振动的危险等。

6、由低频无线频率、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各种高能粒子射线、电子或粒子束、激光辐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损害的危险。

7、由机械加工、使用和它的构成材料和物质产生的危险。

8、在机械设计中由于忽略了人类工程学原则而产生的危险。

9、以上各种类型危险的组合危险。(二)起重机械安全规程是如何规定的?

我国的国家标准GB6067—198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是从1986年4月1日开始执行的,规程适用于:桥式起重机(包括冶金起重机)、门式起重机、装卸桥、缆索起重机、汽车起重机、轮胎起重机、履带起重机、铁路起重机、塔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桅杆起重机、升降机、电葫芦及简易起重设备和辅具。规程不适用于: 浮式起重机、矿山井下提升设备、载人起重设备。

(三)钢丝绳的维护有何规定?

1、对钢丝绳应防止损伤、腐蚀和其他物理原因、化学原因造成的性能降低。

2、钢丝绳开卷时,应防止打结或扭曲。

3、钢丝绳切断时,应有防止绳股散开的措施。

4、安装钢丝绳时,不应在不洁净的地方拖线,也不应绕在其他物体上,应防止划、磨、碾压和过度弯曲。

5、钢丝绳要保持良好的润滑状态,所用润滑剂应符合该绳的要求,并且不影响外观检查。润滑时应特别注意不易看到和不易接近的部位,如平衡滑轮处的钢丝绳。

6、领取钢丝绳时,必须检查该钢丝绳的合格证,以保证机械性能、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7、钢丝绳应每天检查,包括对端部的固定连接、平衡轮处的检查,并作出安全判断。

(四)卷扬机的使用有何规定?

1、卷扬机与支撑面的安装定位,应平整牢固。

2、卷扬机卷筒与导向滑轮中心线应对正。卷筒轴心线与导向滑轮轴心线的距离:光卷筒不应小于卷筒长的20倍;对有槽卷筒不应小于卷筒长的15倍。

3、钢丝绳应从卷筒下方卷入。

4、卷扬机工作前,应检查钢丝绳、离合器、制动器、棘轮棘爪等运行可靠无异常,方可开始吊运。

5、重物长时间悬吊时,应用棘爪支撑住。

6、吊运中突然停电时,应立即断开总电源,手柄扳回零位,并将重物放下,对无离合器手控制动能力的,应监护现场,防止 意外事故。

(五)为保证电动葫芦使用中的安全,操作人员要注意什么?

1、开动前应认真检查设备的机械、电气、钢丝绳、吊钩、限位器等是否完好可靠。

2、不得超负荷起吊。起吊时,手不准握在绳索与物件之间。吊物上升时严防撞顶。

3、起吊物件时,必须遵守挂钩起重工安全操作规程。捆扎时应牢固,在物体的尖角缺口处应设衬垫保护。

4、使用拖挂线电气开关启动,绝缘必须良好。正确按动电钮,操作时注意站立的位臵不得在起吊重物之下,且便于操作。

5、单轨电动葫芦在轨道转弯处或接近轨道尽头时,必须减速运行。

6、凡有操作室的电动葫芦必须有专人操作,严格遵守吊车司机有关安全操作规程。

(六)手砂轮有什么特点?使用时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手砂轮是一种简单、轻便手持式电动磨削工具,一般用来磨削一些不便在磨床上或砂轮机上加工的零件。由于砂轮转速很高,用手握持,所以稳定性较差,如果操作和掌握不当,极易发生伤害事故。在使用手砂轮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安全问题:

1、操作者需戴防护目镜及绝缘手套,干磨时需戴口罩。

2、使用前应检查砂轮有无破损和裂纹,检查电气系统的绝缘和保护装臵是否完好。然后进行空转试验,无问题方可使用。

3、磨削时两手要拿稳并缓慢接触工件,避免撞击。要用砂轮正面磨削,禁止使用砂轮侧面,防止砂轮破碎伤人。砂轮未停止转动前不得用手触摸其转动部分或用手强制停转,转动的砂轮不准随意放臵。使用中如发现手砂轮有不正常的声响,应立即断电 检查,不得继续使用。

4、使用完毕后,要关闭开关,拉断电源,将手砂轮放回指定地点,并由专人保管。

(七)操作砂轮机要遵守哪些安全操作规程?

1、根据砂轮使用的说明书,选择与砂轮机主轴转数相符合的砂轮。

2、新砂轮要有出厂合格证,或检查试验标志。安装前如发现砂轮的质量、硬度、粒度和外观有裂缝等缺陷时,不能使用。

3、安装砂轮时,砂轮的内孔与主轴配合的间隙不宜太紧,应按松动配合的技术要求,一般间隙控制在0.05—0.10mm之间。

4、砂轮两面要装有法兰盘,其直径不得少于砂轮直径的1/3,砂轮与法兰盘之间应垫好衬垫。

5、拧紧螺帽时,要用专用的扳手,不能拧得太紧,严禁用硬的东西锤敲,防止砂轮受击碎裂。

6、砂轮装好后,要装防护罩、挡板和托架。挡板和托架与砂轮之间的间隙,应保持在1~3mm内,并要略低于砂轮的中心。

7、新装砂轮启动时,不要过急,先点动检查,经过5—10min试转后,才能使用。

8、初磨时不能用力过猛,以免砂轮受力不均而发生事故。

9、禁止磨削紫铜、铅、木头等东西,以防砂轮嵌塞。

10、磨削时,人应站在砂轮机的侧面,戴好防护眼镜,不准两人同时在一块砂轮上磨削。

11、磨削时间较长的工件,应及时进行冷却,防止烫手。

12、经常修整砂轮表面的平衡度,保持良好的状态。

13、吸尘机必须完好有效,如发现故障,应及时修复。

机械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篇2

1 在教学中, 注意对知识点的把握

由于本课程涉及面较广, 内容丰富, 有《机械基础》、《金属材料热处理》、《机械零件设计》、《公差与配合》、《液压传动》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所以教师必须认真组织好教材, 深入浅出的讲解, 把重点放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水平上来,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在教学中, 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机械知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一、老师在讲课时多举一些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例子。如讲互换性时问日光灯的启辉器坏了怎么办?讲金属材料时问我们吃饭所用的饭盒是什么材料?神舟七号外壳用什么材料?讲传动时问自行车用什么传动?拖拉机又用什么传动?为什么?讲机构时分析农村家庭用的手摇抽水机、自卸翻斗车自卸货物原理、缝纫机的踏板机构, 等等, 使学生充分透彻地理解知识。二、多带学生去工厂参观、实习, 使教学活动和生产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 增强学生感性认识, 加深对教材理论知识的理解。如在学完曲柄摇杆机构后, 组织学生到实习工厂参观, 认真观察牛头刨床、往复式运输机和插床等设备的工作原理。让学生观察牛头刨床的进给动作, 使学生发现进刀时慢, 退刀时快, 更进一步了解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再如讲液压时, 我带学生去液压实习室参观, 通过参观、实习, 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3 在教学中, 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使用

3.1 采用直观教学

由于我们的学生缺乏实践经验, 故老师应尽量多利用模型、示教板、实物、多媒体进行教学, 通过模型、示教板、实物、多媒体的展示或演示, 可以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生动化、动态化, 帮助学生快速形成概念, 消化书本知识。例如在讲各种机构传动时, 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 运用电脑动画模拟地演示了各种机构的传动过程, 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本节内容, 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3.2 采用类比法教学

机械知识内容繁琐, 要记的东西也多,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可以将这些知识进行类比。例如讲传动比的计算, 机械传动的类型多, 各类传动都有其特性, 各类计算公式也只适应于一定的范围, 我在讲授时把各种机械传动加以比较, 如蜗轮、蜗杆、齿轮传动, 比较它们不同传动特点、优缺点及应用场合, 让学生理解哪种传动对应不同的传动比。又如讲压力控制阀、溢流阀、减压阀和顺序阀时, 将他们的性能进行比较。

3.3 采用讨论法教学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引导学生主动获取、探究知识和思考问题,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采用讨论法教学效果明显。例如在讲第三章时让学生讨论:a.在日常的生活和生产中, 我们见过哪些传动是链传动?哪些传动是带传动?b为什么自行车采用链传动而电动机的动力输出采用皮带传动?通过同学们的大胆假设、查阅资料、积极讨论, 从而得出带传动和链传动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场合。又如在讲完最后一章时让学生讨论:机械传动、液压传动、气压传动各有什么特点?各自应用于什么场合?教师进行讨论法教学时, 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第一、论题最好在上一节课结束时就布置好, 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作准备;第二、在讨论过程中, 教师要巡视各组讨论情况, 并加以指导;第三、讨论完后, 各组派代表陈述本组的观点;第四、教师要作点评、进行总结归纳。

总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专业特点、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 体现出教为学服务, 教学生有用的知识, 使学生够用、会用、顶用。

参考文献

[1]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2]中国电化教育, 2002 (2) .

[3]课程教材教法, 2001 (11) .

论机械基础教学怎样不“机械” 篇3

关键词:机械基础教学改革教学方法理实一体化模块式教学

机械类专业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而职校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而且缺乏实践经验,如果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则学生会感到课程内容枯燥乏味和不易理解,从而也不会取得很好的課堂效果。此外,机械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理论课和实习课两部分,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往往不能有机结合,造成学生在学习中的脱节现象,上理论课缺乏实践的验证,上实习课又缺乏理论的支撑,从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那么,怎样在机械专业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本人在这里谈谈几点体会。

一、启发引导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想学、乐学,学有所得。机械专业的课程既来源于实践又直接服务于实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如可以利用洗衣机讲解带传动的应用,为什么脱水的衣服会贴在滚筒壁,那是因为圆周运动的物体会受到离心力的作用,所以带传动的带速不能过高,否则离心力会降低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从而导致带传动传动能力的降低。又比如可利用自行车讲解链传动的组成,以及滚子链的结构,此外,还可以利用学生骑自行车的体会讲解内啮合棘轮的超越。再比如可以利用饮水机讲解凸轮机构的作用。由此可见,教学中充分联系实践,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勤动手勤思考,培养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学习兴趣。

二、优化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机械专业通常的课程结构是:先文化基础课,再专业基础课,再专业课。理论课和实践课往往分开教学,习惯于先理论学习,再安排技能训练。在理论学习时,由于缺少感性认识,学生只能对枯燥的书本知识死记硬背,难以深入理解,更不会举一反三,学生有了畏难情绪,失去学习的兴趣,理论教学也由此无法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到了实习课时,学生有了实践的机会,也有了学习的兴趣,可是之前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大多都忘了。甚至有的在上实践课时,还没有学过相应的理论知识。学生在实践时,缺少理论的支撑,也只能是知其表而不知其里。学生实践课的效果也大打折扣。新的教学模式提倡模块化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完理论,学生能够及时实践,这样,学生既能及时验证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又能动手动脑,锻炼综合技能。如学习齿轮变速机构时,我们可以结合学生车工实习时为什么车床主轴可以输出多种转速,还有为什么手动档汽车挂不同的档位可以输出不同转速,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并从中学习到车床和汽车的变速机构之所以能够变速是因为改变了齿轮的啮合方式。在学习铰链四杆机构时,可以鼓励学生边学习边动手制作教具,在制作四杆机构的过程中,体会杆长和取不同的杆作为机架对四杆机构运动形式的影响。自行车在我们的生活中太常见了,通过学生骑车的感受可以体会内啮合棘轮的超越作用,还可以看到链传动的原理,还可以通过拆装链条,看到链传动的组成以及滚子链的结构。机械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很多思考和实践的机会,帮助他们少一些抽象,多一点直观,感觉到学习并不是那么难的事。

三、教学手段多元化,提高教学效率

首先,课堂教学要生动活泼,多给学生说和做的机会,不能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除了上述的鼓励学生自制教具以及拆装设备之外,在讲解轴和轴承的结构和种类时,我们还可以采用实物讲解。在缺乏教具和设备的情况下,我们多采用多媒体动态演示辅助教学,一些机构的运动,如四杆机构、棘轮机构以及凸轮等机构的运动通过动态演示都可以清晰直观的表达从而容易被学生接受。这种声、像、文、图并茂的教学信息,使课堂教学有了艺术感,增强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教学可以不拘泥于课堂,可以组织学生到工厂进行现场参观教学。参观教学可以使学生接触实物,使教学活动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如参观齿轮的加工,可以使学生了解切削法加工齿轮的过程,参观牛头刨床、插床等往复工作的机械,学生可以看到进刀时慢,退刀时快,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急回特性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和意义。

四、结束语

知识是宝库,但开启这个宝库的钥匙是实践。作为教师,让我们在教学中多以实践验证理论,帮助我们的学生快乐学习从而热爱学习,找到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

参考文献

[1]程益良.机械加工实习.机械工业车版社,1990.

[2]唐梓荣,陆翠英,张常有.机械加工基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1.④数据查询修改。

机械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篇4

2015年驾驶员交通安全考试试卷

班组: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

()1.驾驶机动车在进出非机动车道时,最高速度不能超过多少?

A、50公里/小时 B、40公里/小时 C、30公里/小时

()2.机动车号牌和行驶证______。

A、不准转借、涂改、伪造

B、经有关部门同意,可以暂时转借 C、根据需要可以临时借用

()3.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行为,属于_____。

A、违章行为 B、违法行为 C、过失行为

()4.作业车辆占用左侧车道作业时,______指引后方车辆向右侧变更车道。

A、开启右箭头指示标志灯 B、开启左箭头指示标志灯 C、开启左右双箭头指示标志灯

()5.车辆在交叉路口有优先通行权的,遇有车辆抢行时,应______。

A、提前加速通过

B、按优先权规定正常行驶不予避让 C、减速避让,必要时停车让行

()6.机动车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交通警察指挥的交叉路口时,应_____。A、停车

B、减速慢行,并让行人和优先通行的车辆先行 C、看准时机,插空通过

()7.高速行驶中车辆爆胎应如何应对______。

A、迅速踩下刹车 B、迅速靠向路边 C、控制方向,借助慢性逐渐靠边停车()8.停车让行线表示车辆在此路口必须停车让______先行。A、减速靠边 B、任何车辆 C、干道车辆

()9.汽车遇雪天,能见度在50米以内时,最高时速不准超过______。A、50公里 B、45公里 C、30公里

()10.在快速处理中,有______情形的应立即报警。A、车辆无号牌 B、开关车门 C、逆行

()11.当事人有下列情节的,应承担全部责任______。

A、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 B、有交通违法行为的 C、造成人员伤亡的()12.一级维护保养,行驶里程应为___公里。

A、1500至2500 B、2000至3000 C、2500至3000()13.车辆行经垃圾填埋场涵洞时 _____。

A、快速通过 B、重车让空车先行

C、减速慢行,鸣喇叭,未进入涵洞的车辆让进入涵洞的先行,同时未进入涵洞的轻车让重车先行。

()14.车辆监控管理指挥调度系统规定,生产车辆车速不得超过 ____公里/小时,非生产车车速不得超过____公里/小时。

A、60 70 B、65 80 C、60 80()15.驾驶机动车时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等妨碍安全驾驶行为的,一次应处罚为_____。A、1分、100元 B、2 分、200元 C、3 分、100元

二、判断题

1.机动车驾驶人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的,两年后可以重新申领机动车驾驶证。

(x)

2.谨慎驾驶的三原则是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和提前预防。(v)3.警告标志是禁止车辆、行人交通行为的标志。(x)4.遇儿童在公路嬉戏打闹时,应连续鸣喇叭,快速通过。(x)5.机动车遇有前方车辆停车排队等待,缓慢行驶时,应当依次排队,不得从前方车辆两侧穿插或者超越行驶。(v)6.发生交通事故以后车辆驾驶人员和乘车人应当在车内等候交通警察处理.(x)7.驾驶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车速尽量保持不超过规定速度的10%。(x)8.对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种类包括警告、罚款、吊销驾驶证和拘留四种。(v)9.驾驶车辆向右变更车道时,应提前开启右转向灯,注意观察,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驶入要变更的车道。(v)10.液压制动的汽车即使发动机熄火也能产生足够的制动力,所以下坡时可以空挡滑行。(x)

三、问答题

1.简述汽车驾驶员出车前应事先做好哪些检查工作? 为了保证汽车能顺利、安全地到达目的地,汽车驾驶员 在出车前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①检查燃油、机油和冷却水是否加注足星,视需要加添,并检查有无漏水、漏油、漏气现象.②检查蓄电池的电量是否充足,电解液液面高度是否符 合要求,安装是否牢固,联结极柱导线、搭铁线是否紧固可 靠;检查点火系高低压导线、电气设备导线联结处有否松动、松脱等现象。

③检查轮胎气压是否符合规定,视需要予以补足;检查 轮胎花纹之间有无夹持石块、锐利物等.④检查转向系有无故障。转动方向盘时,是否出现卡滞、松脱、松旷等现象;横直拉杆两端球头销是否出现卡滞、松 旷等现象,开n销应无缺损。

⑤检查制动系有无故障。踩下制动踏板,检查制动系是 否出现漏气、漏油等现象;检查制动是否有效;检查制动踏

板自由行程及连接传动部分有无松脱,开口销是否安装可靠。

⑥检查喇叭、灯光、刮水器是否有效,检查后视镜位置 是否适当;检查挡风玻璃是否清洁明晰。其中灯光部分应检 查远光灯、近光灯、防雾灯、转向灯、制动灯、尾灯、紧急 双闪灯等是否齐全有效。

⑦如有载物,应检查载物配装是否安全,重量分布是否 均衡,捆扎是否牢固,不能超长、超宽、超高、超重。

⑧检查随车工具及维修简易备件是否携带齐全。

⑨带齐所有证件,以备汽车行驶途中随时接受交通管理 机关的检查。它们包括:汽车驾驶证、行车证、公路养路费 凭证、营运服务证等。

2.你认为一名合格的驾驶员应该在交通安全上注意哪些方面?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培训 篇5

一、 培训范围主要讲述了机械制图中图纸幅面、比例、字体、图线、剖面符号、图样表达、尺寸标注、简单机械图样画法等的基本要求和规定,二、培训目的了解机械制图中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掌握识图中的各种注意事项,能够读懂基本的零件图、装配图,以及绘制简单的零件图。三、培训内容1图纸幅面1.1绘制图样时,应优先采用下表中规定的图号,各图号幅面按约二分之一的关系递减。1.2图纸应画有图框,其格式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图2、图3为留有装订边的图框格式,图4、图5为不留装订边的图框格式。在图纸上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框。1.3为了绘制的图样便于查阅和管理,每张图纸都必须有标题栏。 标题栏应位于图框的右下角, 看图方向应与标题栏方向一致。标题栏一般由更改区、签字区、名称及代号区、其他区组成,也可按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1.4在装配图中一般应有明细栏,其一般配置在装配图中标题栏的上方,按由下而上的顺序填写。明细栏一般由序号、代号、名称、数量、材料、质量(单件、总计)、分区、备注等组成,也可按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2比例2.1绘制图样时所采用的比例为图样中机件要素的线性尺寸与实际机件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即图形的大小与机件的实际大小之比。2.2绘制图样一般采用下表中规定的比例。2.3注意:1)绘制同一机件的各个视图应采用相同的比例,并在标题栏的比例一栏中填写。当某个视图需要采用不同的比例时,必须另行标注。2)当图纸中孔的直径或板的厚度等于或小于2mm以及斜度和锥度较小时,可不按比例而夸大画出。3)画图时比列不可随意确定,应按照上表选取,尽量采用1:1的比例画图。4)图样不论放大或缩小,图样上标注的尺寸均为机件的实际大小,而与采用的比例无关。3字体3.1图样中书写的字体应做到:字体端正、笔画清楚、排列整齐、间隔均匀。汉字应用长仿宋体书写。3.2字体的号数,即字体的高度(单位为毫米),分为20、14、10、7、5、3.5、2.5七种。字体的宽度约等于字体高度的三分之二。3.3用作指数、分数、极限偏差、注脚等的数字及字母,一般采用小一号字体。4图线4.1各种图线的名称、型式、代号、宽度以及在图上的一般应用见下表。4.1.1 粗实线:主要用于可见轮廓线和可见过渡线。4.1.2 细实线:用途较多,主要用于尺寸线、尺寸界线及剖面线。4.1.3 虚线:主要用于不可见轮廓线和不可见过渡线。4.1.4 细点画线:主要用于轴线及对称中心线。4.1.5 双点画线:主要用于相邻零件的轮廓线及极限位置的轮廓线。4.1.6 粗点画线:主要用于特殊要求的线。4.1.7 波浪线:主要用于断裂处的边界线及视图和剖视的分界线。4.1.8 双折线:主要用于断裂处的边界线。4.2图线的宽度图线分为粗、细两种。粗线的宽度b 应按图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在0.5 mm~2mm 之间选择(一般取0.7mm),细线的宽度约为b/3。图线宽度的推荐系列为:0.18 mm、0.25 mm、0.35 mm、0.5 mm、0.7 mm、1 mm、1.4 mm、2 mm。4.3图线画法4.3.1 同一图样中同类图线的宽度应基本一致。虚线、点划线及双点划线的线段长度和间隔应各自大致相等。4.3.2 两条平行线(包括剖面线)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粗实线的两倍宽度,其最小距离不得小于0.7mm。4.3.3 绘制圆的对称中心线时,圆心应为线段的交点。点划线和双点划线的首末两端应是线段而不时短划,且超出图形轮廓线约2mm~5mm。4.3.4 在较小的图形上绘制点划线或双点划线有困难时,可用细实线代替。5剖面符号5.1 在剖视和剖面图中,应采用下表所规定的剖面符号。注:剖符号仅表示材料的类别,材料的名称和代号必须另行注明。5.2 剖面符号的画法5.2.1 在同一金属零件的零件图中,剖视图、剖面图的剖面线,应画成间隔相等、方向相同而且与水平成45°的平行线(图6)。当图形中的主要轮廓线与水平成45°时,该图形的剖面线应画成与水平成30°或60°的平行线,其倾斜的方向仍与其它图形的剖面线一致(图7)。图 6图 7图 8图 95.2.2 当被剖部分的图形面积较大时,可以只沿轮廓的周边画出剖面符号(图8)。5.2.3 如仅需画出剖视图中的一部分图形,其边界又不画波浪线时,则应将剖面线绘制整齐(图9)。5.2.4 在装配图中,相互邻接的金属零件的剖面线,其倾斜方向应相反,或方向一致而间隔不等(图8、图9)。同一装配图中的同一零件的剖面线应方向相同、间隔相等。除金属零件外,当各邻接零件的剖面符号相同时,应采用疏密不一的方法以示区别。5.2.5 在装配图中,宽度小于或等于2mm 的狭小面积的剖面,可用涂黑代替剖面符号。如果是玻璃或其它材料,而不宜涂墨时,可不画剖面符号。当两邻接剖面均涂黑时,两剖面之间应留出不小于0.7mm的空隙。6图样表达6.1 总则6.1.1 绘制机械图样时,首先考虑看图方便。根据机件的结构特点,选用适当的表达方法。在完整清晰地表达机件各部分形状的前提下,力求制图简便。6.1.2 机件的图形按正投影法绘制,即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6.2 视图——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一般只画机件的可见部分。6.2.1 基本视图——向基本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视图。基本投影面规定为正六面体的六个面,各投影面的展开方法见图10。图 106.2.1.1 基本视图名称及其投影方向的规定:主视图——由前向后投影所得的视图;俯视图——由上向下投影所得的视图;左视图——由左向右投影所得的视图;右视图——由右向左投影所得的视图;仰视图——由下向上投影所得的视图;后视图——由后向前投影所得的视图。6.2.1.2 基本视图的配置关系见图11。图 11注:在同一张图纸内按基本视图配置视图时,一律不标注视图的名称。如不能按基本视图配置视图时,应在视图的上方标出视图的名称“×向”,在相应的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影方向,并注上同样的字母,

“×向”中的“×”为大写拉丁字母的代号(图12)。图 126.2.2 斜视图——机件向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影所得的视图。画斜视图时,必须在视图的上方标出视图的名称“X向”,在相应的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影方向,并注上同样的字母(图13)。图 136.2.3 局部视图——将机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视图。画局部视图时,一般在局部视图上方标出视图的名称“×向”,在相应的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影方向,并注上同样的字母(图14)。当局部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又没有其它图形隔开时,可省略标注(图13)。图 146.2.4 旋转视图——假想将机件的倾斜部分旋转到与某一选定的基本投影面平行后再向该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视图。6.3 剖视图——假想用剖切面剖开机件,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图14)。6.3.1 全剖视图——用剖切平面完全地剖开机件所得的剖视图(图14)。6.3.2 半剖视图——当机件具有对称平面时,在垂直于对称平面的投影面上投影所得的图形,可以对称中心线为界,一半画成剖视,另一半画成视图。机件的形状接近于对称,且不对称部分已另有图形表达清楚时,也可以画成半剖视。6.3.3 局部剖视图——用剖切平面局部地剖开机件所得的剖视图。局部剖视图用波浪线分界,波浪线不应和图样上其它图线重合。当被剖结构为回转体时,允许将该结构的中心线作为局部剖视与视图的分界线(图15)。图 156.3.4 剖切位置与剖视图的标注一般应在剖视图的上方用字母标出剖视图的名称“×-×”。在相应的视图上用剖切符号表示剖切位置,用箭头表示投影方向,并注上同样的字母。当剖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又没有其它图形隔开时,可省略箭头(图14)。6.4 剖面图——假想用剖切平面将机件的某处切断,仅画出断面的图形(图16)。图 166.5 局部放大图——将机件的部分结构,用大于原图形所采用的比例画出的图形。局部放大图可画成视图、剖视、剖面,它与被放大部分的表达方式无关。7尺寸注法图样中,图形只能表示物体的形状,不能确定它的大小,因此,图样中必须标注尺寸来确定其大小。7.1 基本规则7.1.1 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7.1.2 图样中(包括技术要求和其他说明)的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时,不需标注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如采用其他单位,则必须注明相应的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7.1.3 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7.1.4 机件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7.2 尺寸数字、尺寸线和尺寸界线7.2.1 尺寸数字(表示所注尺寸的数值)7.2.1.1 线性尺寸的数字一般应注写在尺寸线的上方,也允许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图17)。图 177.2.1.2 线性尺寸数字的方向,一般应采用第一种方法注写。在不致引起误解时,也允许采用第二种方法。但在一张图样中,应尽可能采用一种方法。方法 1:数字应按图18所示的方向注写,并尽可能避免在图示30°范围内标注尺寸,当无法避免时可按图19的形式标注。方法 2:对于非水平方向的尺寸,其数字可水平地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图20)。图 18图 19图 20图 217.2.1.3 角度的数字一律写成水平方向,一般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图22)。必要时也可按图23的形式标注在尺寸线的上方或外侧,角度较小时也可用指引线引出标注。注意角度尺寸必须注出单位。图 22图237.2.1.4 尺寸数字不可被任何图线所通过,否则必须将该图线断开(图 24)。7.2.2 尺寸线7.2.2.1 尺寸线用细实线绘制,其终端用箭头的形式表示。在位置不够的情况下,允许用圆点或斜线代替箭头(图24)。图 247.2.2.2 标注线性尺寸时,尺寸线必须与所标注的线段平行。尺寸线不能用其他图线代替,一般也不得与其他图线重合或画在其延长线上。7.2.2.3 圆的直径和圆弧半径的尺寸线的终端应画成箭头,当圆弧的半径过大或在图纸范围内无法标出其圆心位置时,可按图25a的形式标注,若不需要标出其圆心位置时,可按图25b的形式标注。ab图 257.2.2.4 标注角度时,尺寸线应画成圆弧,其圆心是该角的顶点。7.2.2.5 当对称机件的图形只画出一半或略大于一半时,尺寸线应略超过对称中心线或断裂处的边界线,此时仅在尺寸线的一端画出箭头(图26)。图 267.2.2.6 在没有足够的位置画箭头或注写数字时,可按图24 的形式标注,箭头用圆点或斜线代替,尺寸数字写在尺寸界线的外侧或引出标注。7.2.3 尺寸界线7.2.3.1 尺寸界线用细实线绘制,并应由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处引出。也可利用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作尺寸界线(图27)。图 277.2.3.2 尺寸界线和般应与尺寸线垂直,必要时才允许倾斜(图28)。

机械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篇6

(机械部分)

一、提升机分类

提升机是矿井主要设备,用于升降人员和物料。在煤矿对大型提升机(滚筒直径2m以上)称提升机,对滚筒直径小于2m的提升机俗称提升绞车。提升机按照工作原理分为单绳缠绕式矿井提升机,和摩擦式提升机。单绳缠绕式提升机又分为单滚筒提升机(单钩提升)、可分离式单滚筒提升机、双滚筒提升机(双沟提升)。摩擦式提升机又分为单绳提升机和多绳提升机,根据布置方式又分为塔式和落地式两种。

1、缠绕式单滚筒提升机作单钩提升时,提升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提升机滚筒上,并缠绕在滚筒上。钢丝绳的另一端由滚筒上方引出,绕过天轮后与提升容器连接。当提升机的滚筒向不同的方向转动时,提升容器相应地作上升或下降运动,以完成所担负的提升任务。

2、缠绕式双滚筒提升机有两个滚筒,其中一个为活(游动)滚筒,另一个为固定滚筒。主要用于双钩提升。在每个滚筒上固定一根钢丝绳。通常活滚筒位于操作台的的左方,并由下方出绳,固定滚筒则在右边,并有上方出绳。

3、矿井提升绞车主要作用于井下采区的上、下山,以及其他辅助性的斜坡运输(包括地面斜坡运输)。根据运输量的提升距离的实际需要,也有单钩提升和双钩提升两种。

4、摩擦式提升机的工作原理与缠绕式提升机不同,他的提升钢 丝绳不像缠绕式提升机那样缠绕在滚筒上,而是依靠钢丝绳与主导论上的衬垫之间的摩擦力,使提升钢丝绳与主导轮一起运动,并带动钢丝绳端部悬挂的提升容器作上行或下行运动。为了提高运行效率,保持在运行过程中两侧提升钢丝绳的拉力基本不变,通常都是在提升容器的底部悬挂有平衡尾绳。当提升机运动时,提升钢丝绳的自重和悬挂的提升容器重量,以一定的拉力压在摩擦衬垫上,产生的摩擦力使钢丝绳和提升容器随主导论的转动而上行或下行。摩擦式提升机的机械结构、技术性能和应用范围等都是根据上述特点确定的。摩擦式提升机可以分为塔式和落地式两种,国际上两种都广泛使用,国内目前使用的落地式摩擦轮提升机较多。

二、提升机主要组成部分

矿井提升机作为一个完整的机械-电气组,它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如下:

1、工作机构

主轴装置和主轴承(包括滚筒和摩擦轮),作为缠绕或搭放提升钢丝绳,以承受各种正常载荷(静载荷、动载荷)及非常载荷。

2、制动系统

制动器和液压传动系统,用于机器停止时,能可靠的闸住机器。并能在正常(工作)制动和紧急制动时,参与控制机器的速度,能使机器迅速停车。

3、机械传动系统

减速器和联轴器,用以减速和传递动力。

4、润滑系统

润滑油站及管路,当机器工作时,不断向轴承,减速器轴承及啮合齿面压送润滑油。

5、观测和操纵系统

包括操作台、深度指示器等。操作台主要控制主电机的速度和换向及对制动系统进行控制;深度指示器指示提升容器的运行位置,在提升容器接近井口(或井底)时发出减速信号,当机器过卷或超速时,进行限速和过卷保护。

6、拖动、控制和自动保护系统

原拖动系统有交流、直流两大系统。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又增加了变頻调速系统。自动保护系统具有:过速、过卷、闸间隙、润滑油超压或欠压、制动油超压或欠压,轴承温升超限,制动油温升超限、电动机过流或欠压等自动保护。

7、辅助部分

包括死机座椅,机座、机架、护栏、护罩等辅助用具及材料。对于多绳摩擦式提升机还包括导向轮装置及摩擦轮衬垫的车槽装置。

以下对矿井主提升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别作一些介绍:(1)主轴装置 单滚筒提升机

筒壳用螺栓固定在法兰盘上,法兰盘的轮毂用切向键固定在主轴上,滚筒上有木衬,在滚筒的两外侧,有两个制动轮,并与法兰盘铸成一个整体。双滚筒提升机

一边为固定滚筒,一边为游动滚筒。固定滚筒的法兰盘的轮毂使用切向键固定在主轴上,内侧法兰盘带有制动闸轮。筒壳使用螺栓定在法兰上。活动滚筒的法兰盘经过铜轴套浮动的装在主轴上,整个滚筒通过离合器由主滚筒带动。

多绳摩擦轮式提升机主轴

多绳摩擦式提升机的主轴为了减少轴的跨度,采用滚动轴承。主轴与铸钢轮毂的连接为热压配合,而不用键。制动盘与主导论焊接在一起。

多绳摩擦式提升机的钢丝绳是搭放在主导论的衬垫上,提升容器是悬挂在钢丝绳的两端。容器的底部还悬挂有平衡尾绳。提升机工作时,拉紧的钢丝绳必须以一定的正压力紧压在主导论的衬垫上,主导轮向某一方向旋转时,提升钢丝绳与主导轮衬垫之间产生很大的摩擦力,钢丝绳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跟主导轮一起运动,从而实现提升容器的升降。

(2)减速器

缠绕式提升机一般配套使用渐开线人字齿减速器。减速器由箱体、高速轴、中间轴、和主轴等部件组成。

多绳摩擦式提升机多使用行星齿轮减速机。其主要传动结构为:行星轮、太阳轮、外齿圈。行星减速机具有高刚性,高精度,高传动效率高、终身免维护等特点。

(4)深度指示器 深度指示器用来指示提升容器在运行中的相应位置。目前多使用牌坊式深度指示器。

牌坊式深度指示器是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与提升机主轴轴承端成直角连接的装置叫做深度指示器传动装置,另一个通过联轴器与传动装置连接叫做牌坊式深度指示器。

牌坊式深度指示器通过更换齿轮对、涡轮、蜗杆来匹配井筒的深度(提升高度)。多绳摩擦式提升机的深度指示器与缠绕式提升机深度指示器的主要区别在于:摩擦式提升机提升运行时,钢丝绳与主导论之间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蠕动和滑动,摩擦衬垫在运行中也有磨损,这些都会造成提升容器在井筒中的实际位置与深度指示器上对应的位置之间有误差,要求深度指示器能够自动消除这些误差,以保证深度指示器能够正确的指示出提升容器在井筒中的实际位置,为此设置有自动调零装置。即在每次提升之后的停车期间,将指针调到零位。

5、盘式制动器及液压站(1)盘式制动器

一、用途与型号

TP系列液压制动器主要与制动盘配套组成盘型制装置,用于提升机工作制动和紧急安全制动,实现可控制动停车。由于其属常闭式结构,因此也具有定车作用。其型号的含义为:

T P--制动正压力(KN)制动液压

二、主要技术性能

1、提供平稳均匀的摩擦制动力;

2、产品及零部件互换性好;

3、与电控和液压系统配合,使提升机的停车减速度保持在0.05-0.3m/s2

4、系统突然断电时,仍能保证提升机备平稳地减速停车;

三、TP系列盘型制动器的结构原理及工作原理

液压制动器的结构如图所示,主要有调整螺母

1、活塞

2、缸体

3、基架

4、碟形弹簧

5、闸盘

6、闸瓦

7、制动盘8组成。液压组件可单独整体拆下并更换。液压制动器的制动力是由闸瓦7与制动器8摩擦而产生的。因此调节闸瓦对制动盘的正压力即可改变制动力。而制动器的正压力N的大小决定于油压P与蝶簧5的作用结果。提升机正常工作时,液压P达最大值,此时正压力N为0,并且闸瓦与制动盘间留有1-1.5mm的间隙。即制动器处于松闸状态。当提升机需制动时,根据工况和指令情况,电液控制系统将按预定的程序减小油压以达到制动要求。当闸瓦7磨损,制动器与制动盘的间隙大于2mm时,通过调整螺母1来调整闸瓦间隙。

四、TP系列盘型制动器的调整及调试要求

1、盘型制动器的调整

(1)将制动器与液压系统相连,液压系统正常工作后,调整制动盘与制动闸瓦间隙在1~1.5mm。调整时,一副制动器的两个闸瓦应同时调整。调整好后,应进行试运转,并重新测量其间隙,如有变化应进一步调整。

(2)闸瓦间隙调整好后,系统突然断电,观察制动器闸瓦是否能立刻贴到制动面上,如达不到要求应重新检查,直到调整正常为止。

2、盘型制动器的安装调试要求

(1)各制动器的制动缸对称中心线水平面与主轴轴心线应在同一水平面内,其偏差△不得大于±3mm。

(2)在闸瓦与制动盘全接触的情况下,实际的平均摩擦半径不得小于设计的平均摩擦半径。

(3)支架两侧面与闸盘两侧面的不平行度不大于0.2mm(中心平面)。

(4)闸瓦粗糙度不大于Ra3.2um,偏摆不大于0.5mm。(5)同一副制动器的支架断面与制动盘中心线距离偏差不大于 ±0.5mm。制动器的支架端面与制动盘的中心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不得大于0.2mm。

(6)同一副制动盘两闸瓦工作面的平行度不应超过0.5 mm。(7)闸盘与闸瓦的接触面积必须大于60%,为保证闸瓦接触面积以减少贴摩时间,并保证闸瓦与制动液压缸中心安装后垂直,应先将闸瓦取下,以衬板为基准刨削闸瓦,直到刨平,再装配到制动器上。

(8)装配好的制动器小心地吊到各个已找正好的垫板上,穿上地脚螺栓,但螺母不要拧紧,由液压站向制动器充油,各制动器开始制动使各闸座在正压力的作用下移到正确位置。再重复动作2~3次观察各闸座有无偏移。若无变形就可以将地脚螺栓的螺母拧死,进行二次灌浆,将垫板灌在水泥沙浆中,闸座不要灌死,以便大修时取出。

3、闸瓦间隙的调整要求

为避免切断柱塞上的密封圈而产生漏油现象,在安装或检修而拆装后第一次调整闸瓦间隙时,必须首先将调整螺栓向前拧入使闸瓦和闸盘贴合,然后分三级进行调整,即每一次充入最大工作油压的1/3油压,此时闸瓦由于蝶形弹簧压缩使之后移。随之将调栓向前拧,推动闸瓦与闸盘贴上,第二次充入最大工作油压的2/3油压,第三次充入最大工作油压调到闸瓦间隙为1mm。

闸盘两侧每对盘形制动器的闸瓦间隙应调整得相等。其偏差不应 超过0.1mm。调整螺栓拧紧程度应尽量一致,否则将影响制动力。

调整闸瓦间隙时要相应的调整返回弹簧,调整时以保证闸瓦能迅速返回为宜,弹簧预压力不宜过大,以避免影响制动力矩,如返回弹簧全部压死可使制动力矩全部丧失(注:液压缸后置式盘行制动器无此要求)。

五、盘形制动器的使用维护注意事项和常见事故及处理方法

1、盘形制动器的使用维护注意事项

a)闸瓦不得沾油,使用中闸盘不得有油,以免降低闸瓦的摩擦系数影响制动力。

b)在正常使用中应经常检查闸瓦间隙,如闸瓦间隙超过2mm时应及时调整,以免影响制动力。

c)在作重物下放使用的矿井,不能全靠机械制动,这样会使闸盘发热,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就会影响制动力矩、造成重大事故,应采用动力制动等。

d)更换闸瓦时应注意将闸瓦压紧,尺寸不符合时应修配。e)在提升机正常运转时,若发现制动器液压缸漏油应及时更换密封圈。

f)修理制动盘时应将容器搁在井底或井口的罐坐上(空容器),或将两容器提升到中间平衡状态进行检修。检修时要有一、二副制动器处理制动状态。

g)闸盘粗糙度不够和闸盘端面偏摆量大都将加速闸瓦的磨损,建议重车闸盘。h)单绳提升机由于主轴承轴瓦磨损引起闸盘轴向窜量大,将加速闸瓦的磨损,建议修主轴承轴瓦。

i)提升机在正常运行中发现松闸慢时应用放气阀放气。j)每年或经5×105次制动作用后,应检查蝶形弹簧组。

2、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

(1)制动时滑行距离长、制动力小。原因可能是:超负荷使用、超速使用。闸瓦间隙太大。制动盘和闸瓦上有油。

蝶形弹簧有毛病,找出原因对症采取处理措施。

(2)闸瓦磨损不均匀、磨损太快。原因是制动器安装不正,制动盘偏摆太大,窜动或主轴倾斜太长,查明原因分别处理。

(3)松闸和制动缓慢。原因是: 液压系统有空气。闸瓦间隙太大。

密封圈损坏,查明原因并修理。(2)液压站(见原理图)(3)调绳

提升机在对绳和换绳情况下需要调绳

1、对绳操作步骤

先将游动滚筒提升至正常卸载位置,用定车装置将游动滚筒锁死,把通往游动滚筒制动闸的油路关闭,打开离合器,打开深度指示 器离合器,使深度指示器传动装置与主轴分离,在操作台上转换成调绳方式,推动制动手把,打开离合器,启动提升机,根据需要上提或下放,使固定滚筒牵引提升容器运行到正常装载位置,合上离合器,调整深度指示器指针位置,使指针与提升容器相对应,合上深度指示器离合器,解除定车装置,打开通往游动滚筒制动器的油路闸门,恢复提升。

2、换绳步骤

机械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篇7

基于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 教材《机械基础》把机械传动中最简单的摩擦轮传动安排在第一章第一节来介绍, 笔者现就此与各位前辈一起探讨如何帮助学生分析和掌握这种传动方式的工作原理。

由于摩擦轮传动的工作原理与摩擦力有关, 故非常有必要在讲新课之前和学生一起复习并掌握物理学中的摩擦力f概念:在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之间, 当存在相对运动趋势时, 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作用力。另外要说明摩擦力的方向与两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大小为两物体直接接触产生的正压力N和接触面间的摩擦因数μ (摩擦因数与接触面材料、表面粗糙度以及润滑情况有关) 的乘积。

让学生举出一些他们看到的存在摩擦力现象的例子, 并分析说明例子中摩擦力所起的作用, 就此再进一步思考它是如何起作用的。例如, 自行车的刹车是一个利用摩擦力的例子, 因此刹车中的刹车皮要用与钢圈接触面间有较大摩擦因数的橡胶制造, 这样在同等的作用力下刹车时产生的摩擦力就会较大, 刹车制动的效果当然就较好;同样在自行车中, 各转动处为保证转动灵活, 都装有轴承, 轴承中的摩擦力此时就是有害的, 这时就要采用诸如在轴承中适当加注润滑油以减小运动件间的摩擦因数的办法来尽量减小摩擦力。通过举例和分析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摩擦力概念的理解, 而且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摩擦力的存在并不都是有害的, 相反有些情况下机械的正常工作还离不开摩擦力的作用。 (这个过程当中, 同时培养了学生看待事物一分为二的思维习惯)

复习教材绪论中关于机器三大组成部分的内容, 主要说明白传动装置的作用:以一定的方式将动力部分提供的动力传递给工作部分, 以完成预定的工作任务。然后举一些例子说明在生产实践中, 传动装置的具体结构、复杂程度随机械设备的不同而不同, 但可以根据它们传递动力的方式即工作原理归纳为几类。最后引出本节的教学课题。 (这个过程当中, 同时培养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前后知识联系的习惯)

明确本节的教学重点:掌握摩擦轮传动的工作原理。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试述摩擦轮传动的工作原理:利用两轮直接接触所产生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向学生强调摩擦轮传动是依靠摩擦力工作的, 同时提出疑问:摩擦轮传动是怎样依靠摩擦力来工作的呢? (这个过程当中,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用事先准备的教具作外接圆柱式摩擦轮传动的演示。让主动轮D1以某一转速n1 (轮面上的质点速度为v1) 匀速转动起来, 从动轮D2与主动轮D1两轮面间靠近而不接触, 这时, 两轮面间虽然有相对运动但因没有直接接触, 从动轮D2保持静止, 主动轮D1的动力没有传给从动轮D2;接着, 以一定的正压力N使主从动轮轮面直接接触, 从动轮D2将以某一转速n2 (轮面上的质点速度为v2) 匀速转动起来, 主动轮D1的动力传给了从动轮D2。这时, 让学生借助轮面边缘上的标记观察两轮转速大小以及转向关系, 当2D1=D1时可以发现n1=2n2, 由转动物体上某一点线速度和转速的关系公式v=πrn, 推导出两轮面上的线速度关系v1=v2;另外, 主从动轮转向相反。由此通过演示可以直观地得出结论:外接圆柱式摩擦轮传动正常工作时, 两轮轮面直接接触且接触处线速度相等, 即两轮面间无相对运动, 两轮转向相反, 转速也得到转换。 (这个过程当中,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分析摩擦轮传动的传动过程, 即它依靠什么工作、又是如何工作的?在黑板上画出摩擦轮传动的示意图, 作分析如下:

一、主动轮D1以转速n1顺时针回转, 两轮面不接触, 此时, 虽然传动轮D2静止, 两轮轮面间有相对速度Δv=v1, 但正压力N=0, 故根据摩擦力定义, 两轮轮面间不产生摩擦力, 从动轮D2保持原状态静止不动。

二、主动轮D1依旧以转速n1顺时针回转, 不同的是两轮面间直接接触, 正压力N≠0, 此时, 两轮轮面间不但有相对速度Δv=v1, 而且正压力N也不为零, 根据摩擦力定义, 主从动轮之间将产生摩擦力, 从动轮D2将要对主动轮D1产生阻碍其运动的摩擦力f21, 以减小它们之间的相对速度Δv;同样, 主动轮D1也将对从动轮D2产生破坏其静止状态的摩擦力f12, 使其沿f12的方向运动起来, 以减小它们之间的相对速度Δv;f12与f21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它们的方向相反, 大小相等, 且f12=f21=μN (μ为两轮面间的摩擦因数) 。

三、摩擦力f12在从动轮D2上产生一个力矩Mf, 它克服从动轮D2的负载及其他因素形成的阻力矩M阻, 使从动轮D2沿与主动轮D1转向相反的方向转动起来。摩擦轮传动正常工作时, 摩擦力矩Mf与阻力矩M阻应相等, 即Mf=M阻。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摩擦轮传动是利用两轮直接接触所产生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讲解分析“打滑”现象。当由于某些因素造成从动轮D2上的阻力矩M阻增大时, 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再次做演示, 给正常工作的从动轮D2人为地增加一阻力, 同样借助两轮面上的标记可以发现从动轮D2的转速下降, v2也将下降, 两轮间的相对速度Δv为零的状态被打破, 从动轮D2的运动将滞后于主动轮D1, 这时, 传动中出现了两轮面的相对滑移现象, 即“打滑”, 长时间的打滑将对轮面造成较大的磨损, 特别是当从动轮D2轮面较软时, 它将首先被磨损, 并且又因其运动滞后, 故其磨损通常是一种局部磨损, 这将造成轮面规则几何外形的破坏而影响传动质量。因此, 要采取措施防止“打滑”的产生。

怎样避免“打滑”和增大摩擦轮传动的带负载能力呢?这就要对症下药和有的放矢。“打滑”是由于从动轮上的驱动力矩即摩擦力矩小于阻力矩引起的, 而从动轮是由摩擦力矩驱动的, 故我们可以采取增大摩擦力矩的办法, 既可以增大从动轮上的带负载能力, 又可以减少发生“打滑”的机会。那么, 摩擦力矩又是如何增大的呢?列出摩擦力矩的计算公式Mf=f12× (1/2D2) =1/2×μNd2, 分析这个式子不难发现, 要增大摩擦力矩可以增大摩擦力f12, 而摩擦力的增大又有两个途径:一是增大正压力N, 二是增大摩擦因数μ。实际当中是如何利用实施这两个方法途径的呢?一可以在摩擦轮上安装弹簧或其他施力装置以增大正压力N, 但这同时也增大了作用在轴和轴承上的外力, 要使轴和轴承此时不产生过度的变形而影响工作, 就必须增大它的尺寸, 导致了机构的笨重, 因此, 正压力N只能适当增大;二增大摩擦因数μ的方法是实际当中主要的一个途径。由于摩擦因数μ与两直接接触表面的材质有很大关系, 通常是将其中一个摩擦轮用钢或者铸铁来制造, 在另一个轮子的工作表面粘上一层较软的石棉、皮革、橡胶布、塑料或纤维材料等。但这时要注意:主动轮宜是轮面较软的摩擦轮, 这样在传动中一旦产生“打滑”时, 首先磨损的是主动轮而不是从动轮, 并且由于主动轮由动力源带动始终处于匀速转动故他的磨损是均匀的, 对于从动轮避免了遭受局部磨损而影响传动质量的后果。

归纳小结: (1) 摩擦力的定义; (2) 摩擦力在物体运动中的作用; (3) 摩擦轮传动工作时两轮的运动特点; (4) 摩擦力在摩擦轮传动中的产生和作用; (5) 摩擦轮传动的工作原理; (6) 摩擦轮传动中“打滑”现象的产生原因; (7) 摩擦轮传动带负载能力的提高和避免“打滑”的方法。

机械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篇8

关键词:非机械专业;机械设计基础;教学研究

TH122-4

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技术基础课。随着机械化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除机械制造部门外,在能源动力、石油化工、冶金、采矿、轻纺、食品等诸多生产部门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都会经常接触各种类型的通用机械和专用机械。这要求他们必须对机械的基础知识,如机构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零件的受力和失效形式、设备的选购、正确使用和维护及故障分析等具有一定的了解。

机械化生产对国民经济进步和社主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发挥的作用也愈来愈大[1]。对原有的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改造和技术升级,能够充分发挥企业的潜力,为企业带来更多利润;设计各种高质量、先进的成套设备来装备新兴的生产部门,促进经济的多元化;研究、设计高度智能化的机械设备,实现空间探索、海底开发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同时,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自身也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一、非机械专业本课程的教学特点及现状分析

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是机械类的专业必修课,同时也是工程学科非机械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国内许多高校中具有工程性质的非机械专业都开设有本门课程,比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动力与工程、自动化工程、航空宇航工程等。本门课程最显著的特点是基础理论与工程实际的结合,学习本门课程要用到物理、数学、力学、机械制图和工程材料以及机械制造基础等先修课程的知识,尤其是理论力学课程的知识。但并不是这些课程的简单重复,而是要引导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工程实际中所遇到的问题。

由于非机械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机械类专业有所不同,因此本门课程对非机械专业的教学具有一定的独特性。首先是教学目的,本课程不是研究某种具体的机械,而是着重研究一般机械的共性问题,即机构的结构分析和综合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这些基本理论和方法是紧密为工程服务的,为进一步学习专业机械的课程打下理论基础,为从事工艺、运行和管理工作的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基础知识。其次是教学内容,非机械专业与机械类专业学生对本门课程内容的要求不同,非机械专业注重对内容的一般了解,因此削减了大量的公式推导与证明等内容,添加了部分工程实际的案例。但是具体的教学知识点并无明显差别,都包含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如结构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等;常用机构及其传动设计,如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和齿轮机构等;通用零部件设计,如机械连接、机械传动和轴系零件等。最后是教学过程,由于知识背景不同,对非机械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简单引入机械类的专业基础知识,如在讲授机械设计的工艺性要求时需要简单介绍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以便于学生理解工艺性的含义。然而,由于许多任课教师没有注意到非机械专业和机械类专业的教学特点的异同,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不区别对待,导致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学生在理解教學内容上有一定的困难,感觉枯燥、抽象,进而厌学甚至弃学,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二、非机械专业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1.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是以多门先修课程为基础的[2],而由于种种原因,非机械专业学生并没有学习过某一门或某几门先修课程,这给本门课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根据教学要求和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非机械专业注重对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的一般了解,是为了学习专门机械奠定基础,而并不注重设计机器,因此教学内容应删减难度较大的公式推导和定理证明等,而是直接给出实用性的公式或定理,重点讲授它们的工程应用及使用方法。如在校核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时用到赫兹公式,它属于弹性力学的知识,在讲授时直接给出赫兹公式的具体形式,讲明其中各个参数的含义,重点讲述该公式在校核计算零件的接触强度,如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强度计算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而不必要介绍该公式的推导过程。如果强制讲授,则学生会觉得枯燥、难以理解,且占用宝贵的课时,教学效果差。

2.以工程需求为导向,加强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紧密为工程服务的,以工程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必然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快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按部就班地讲、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主动思考,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以工程需求引出教学内容,如以汽车后桥差速器为例讲授差动轮系的分解运动,由于汽车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机器,而大部分学生对汽车转弯过程中机构的运动原理并不了解,这就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乐趣。在课堂之外,当他们看到汽车时,仍能主动回忆起所学内容,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教学过程多引入工程案例或日常案例,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如在讲授平面四杆机构的死点位置时,以家庭常用的缝纫机的踏板机构为例进行讲解。

3.与知识背景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的许多名词和符号是机械类专业中学习过的,对于非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导致他们对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不清楚,觉得学习本门课的意义不大,因而厌学甚至弃学。若能将该课程与他们的专业知识背景相结合,必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针对航空航天类学校的学生,将机械设计基础知识与航空航天应用相结合,教学过程中引入航空航天应用案例,如在讲授齿轮的失效形式和设计计算准则时,以航空发动机用齿轮为例进行讲解,由于航空发动机用齿轮的特殊工作环境及应力状态,设计时应选取合适的材料、加工精度,并注意校核强度等参数。

4.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增强直观性教学

机械设计基础所研究的对象多为运动的机构和机械,而多媒体能够将文字、图像、动画和声音等教学素材进行合理编排,使原本枯燥难懂的知识点形象化、趣味化,因此多媒体技术在本门课的教学中非常重要。但是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时,由于信息量增大,教学速度加快,易导致学生的思路难以跟上教师的讲解进度,学生没有思考时间,不利于对知识点的掌握。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则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由于非机械专业学生的理论基础薄弱,缺乏实践经验和空间想象力,因此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变静为动,帮助学生理解。如使用动画演示机构的运动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各构件间的相对运动,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同时在黑板上对输出构件进行受力分析,使学生将力与运动结合起来,激发他们主动思考。

5.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以致用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在讲授机械设计基础理论内容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工程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实践教学包括多种形式,首先是实验教学,这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深化,实验教学过程能够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消化课堂上所学知识,动手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比如齿轮参数测定实验和减速器拆装实验,使学生产生对齿轮及轮系、轴类零件等的直观认识,同时学习和掌握了具体的测量技术和方法。其次是参观实习,带学生进入生产企业参观,现场讲解所看到的机构、零件等,扩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加深对课堂知識的印象。最后是创新比赛,如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学以致用。

三、结束语

本文对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对非机械专业的教学特点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研究。由于本课程内容多,涉及先修课程多,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攀成,穆玺清.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134:129-130.

[2]黄小龙,杨洋,刘相权.“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04:112-114.

[3]田君,韩立发.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下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3,20:100-104.

作者简介:

上一篇:市关于申报电子游艺娱乐场所的公告下一篇:招生工作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