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患者的自我保健方法

2024-10-20

颈椎病患者的自我保健方法(共16篇)

颈椎病患者的自我保健方法 篇1

颈椎病的自我治疗方法

左顾右盼。颈椎病患者肩膀和身体放松;慢慢将头部向右转;然后返回中间位置;再慢慢向左转;重复十次即可。

左倾右斜。颈椎病患者将肩膀放松,慢慢将头侧向右方;再将头慢慢回复中间位置;然后将头侧向左方;重复以上动作十次。

前屈后伸。颈椎病患者将肩膀放松,慢慢将头向前弯;然后将头慢慢回复中间位置;再慢慢将头向前弯,回复中间位置;重复以上动作十次。

环绕颈项。双脚距离与肩膀相同;双手插腰或自然下垂,保持头颈部位放松,缓慢地转动头部,幅度偏大较好,然后顺时针方向与逆时针方向交替转动头部;重复八次即可。在做该动作时,注意身体不要随着头部运动。

回头望月。半蹲位,左手放在头后,右手背在腰部,头向后上方旋转,如回头望月状,停顿五秒。换手换方向左右侧各重复五次。

颈椎病的自我治疗体操练习要点

自己一个人在家里做颈椎病自我治疗体操时,如果感觉不舒服,像是出现呕吐、头晕、感到麻痹或十分痛苦等情况,就不要再进行自我治疗了,好能尽快通知颈椎病物理治疗医生。

颈椎病自我治疗体操练习时,强度不要太大,以免拉伤颈部的肌肉,加重颈椎病。要注意颈部肌肉保持放松,尽量不用力,让肌肉各关节得到舒展,促进气血的流通,加快颈椎病的康复。

温馨提示

颈椎病患者的自我保健方法 篇2

Esposito等[1]在对美国牙科协会认证的多个牙种植体系统的失败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时, 发现10%~50%负重1年后的种植体失败病例是由种植体周围炎引起的。种植体周围炎及其病变是种植义齿晚期失败的主要原因。种植体周围炎类似于天然牙的牙周炎, 以骨组织破坏为特征, 是不可逆的, 常继发于种植体周围龈缘炎。种植体周围龈缘炎近似于天然牙的牙龈炎, 是可逆的。种植牙颈部软组织结构与天然牙不同, 对细菌感染的抵抗力更低。Lindhe等[2]指出在种植患者中80%存在种植体周围龈缘炎, 28%~56%存在种植体周围炎。种植体周围炎患者与成年牙周炎患者具有相似的菌群。种植体周围炎 (图1) 时, 软硬组织均有变化, 表现出组织红肿、探针出血、敏感、渗出、种植体周围袋加深和骨丧失。如果不加及时正确处理, 持续的骨丧失、感染和种植体松动将会使原本完整的种植义齿系统失败。所以预防和控制种植体周围炎与种植远期成功率直接相关。

1 牙菌斑是种植体周围炎的始动因素

牙菌斑被认为是引起种植体周围炎的始动因素。研究证实炎症的产生与种植体周的龈下菌群密切相关, 尤其是G-厌氧微生物和产黑色素厌氧杆菌。医生在临床上可以科学的设计和精确的操作来预防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 但日常的菌斑控制还是需要患者自身的努力。徐燕华等[3]在对163个种植后期患者的研究中发现, 刷牙次数、刷牙持续时间、种植后吸烟以及牙周洁治对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有显著影响。多数缺失牙患者本身缺乏口腔健康意识、口腔微生态环境差, 在发生龋齿、根尖周病、牙周病后失去自己的天然牙。因此, 在接受口腔种植外科与修复前, 就要强调和教育口腔菌斑控制及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4]。此外要定期检查, 及时发现问题, 并进行相应的支持维护治疗。牙周炎病史、吸烟史、糖尿病、角化龈宽度不足等因素可促进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 增加治疗难度, 但菌斑控制始终是前提[5,6]。

2 种植义齿自我日常维护

首先必须让种植义齿的患者明白, 天然牙会发生牙周病, 当然种植牙也会发生, 做好菌斑控制是预防种植体周围炎和延长种植体寿命的前提。种植义齿与天然牙的主要区别在于种植体表面及颈部特殊性以及修复后存在的一些邻间隙、组织面等不易清洁的地方, 尤其是固定义齿修复者。所以种植修复前后要正确选择和使用专业口腔护理工具, 需要医护人员给予患者充分的指导。专业护理工具的选择首先要考虑是否能有效清洁牙面、邻间隙和死角, 同时又不会损伤种植体表面涂层和颈部黏膜。

牙刷可依据患者原来的习惯和清洁效果来选择, 手动牙刷可推荐中软毛牙刷, 刷头长短覆盖2~3颗牙齿, 主要是确保患者掌握并坚持正确的刷牙方法。对无法坚持用手动牙刷有效清洁的患者, 推荐左右转动型电动牙刷。2003年国际循证医学组织Cochrane Collaboration发表了一个大规模系统评价, 其结果表明“使用电动牙刷与使用手动牙刷一样安全”[7]。2005年该组织的更新评价表明, 采用左右转动 (oscillation/rotation) 的电动牙刷在短期研究中在去除牙菌斑方面要比手动牙刷更有效, 而在3个月以上的研究中在降低牙龈炎指数上比手动牙刷更有效[8]。Klukowska等[9]学者2010年在第88届IADR会议上汇报的研究显示Oral-BVitality左右转动电动牙刷与手动牙刷相比, 去除菌斑的效用可明显提高2倍, 控制牙龈炎的效用可提高至3倍。电动牙刷的使用方法也较手动牙刷更容易掌握。主要是一颗一颗的刷, 不需要振颤或旋转动作。电动牙刷配备的不同刷头还可以帮助清洁一些难以清洁的地方 (图2~5) 。牙菌斑在清除后会很快再生, 所以定期的专业清洁无法帮助患者每天控制牙菌斑, 养成每天至少2次, 每次至少2 min的刷牙习惯很重要。新型电动牙刷配有监牙智能导向, 可以帮患者控制刷牙时间和刷牙压力, 有助于引导患者形成良好的刷牙习惯。

对于牙刷刷不到的地方, 牙线和 (或) 冲牙器必不可少。种植体上部修复的种类很多, 如单冠、多牙分冠或连冠修复, 螺丝固位或是粘接固位, 全口种植固定修复, 还有All on four 4枚种植体支持的全口修复, 每种修复的清洁难度也不一样。总的来说, 邻牙间隙和修复体组织面间隙都是不易清洁的地方。用传统牙线清洁邻间隙时, 要求用拉锯式的方法将牙线轻柔滑入邻间隙并沿一侧牙面上下移动牙线, 以避免损伤牙龈乳头。对于修复体组织面和连接杆下方, 可采用硬头牙线或通过穿线器帮助穿过需要清洁的部位 (图6) 。临床上可以选用Foam Tips用于种植冠间化学治疗, 也可使用Proxi-Tip间隙刷, 借助其柔软、可变形的半圆形橡皮突起去除菌斑 (图7A) 。对修复体尤其是固定式种植义齿修复, 用冲牙器清洁间隙和组织面的菌斑和食物残渣十分有效。这里特别推荐欧乐B活氧冲牙器 (图7B) , 因为其冲出的水柱中富含小气泡。这种冲牙器感觉似我们牙椅上的气水枪。大量的水可以起到冲刷和缓冲的作用。气泡中携带的氧气可以破坏菌斑的厌氧环境。有学者建议, 使用冲牙器时应先从最低档冲洗压力开始, 并避免冲洗水流直接朝向种植体周围组织袖口内或牙周袋内, 以减少产生不适当压力致组织损伤的机会[10]。

(图片来自Dr.Joe Massad)

A:Oral B牙线应用于前牙美学区;B:Postcare牙线用于全口种植体基台的清洁

A:Foam Tips间隙刷;B:Proxi-Tip间隙刷

辅助使用有抑菌功效的非处方牙膏和漱口水, 也可帮助抑制菌斑, 特别是牙周病或伴有糖尿病种植修复后患者, 建议每日含漱抑菌漱口水, 也可用牙线蘸取使用或将其稀释后用冲牙器冲洗[11]。但需要强调的是抑菌牙膏和漱口水并不能代替刷牙和使用牙线等机械清洁方式。

3 种植患者的定期随访与专业维护

除了患者对种植义齿的自我保健之外, 定期随访和专业维护也十分重要。种植体周围炎多是医生在检查中发现的, 因为种植体周围炎往往不被患者察觉, 尤其是种植牙与牙槽骨之间为刚性结合, 即便发生了大量骨丧失也不像天然牙牙周病那样容易产生松动, 等到患者患者觉察松动时为时已晚。因此, 种植后需要定期检查, 并根据检查情况给予进一步指导或专业维护。

种植体上部结构的设计不同, 类型各异、支持修复体的种植体系统有别等信息应在复诊时须予充分了解。种植义齿的维护如同汽车定期保养一样, 要有专注的重点和计划。复诊时在充分听取患者意见后, 临床评估应包括咬合及邻牙关系, 牙龈及龈乳头状态, 邻间隙大小与形态, 探诊深度、探针出血、菌斑指数, 种植体动度 (ISQ) , 骨整合的X线和 (或) CBCT评价等。

有学者提出, 在种植体植入及修复后的第一年内, 频繁复诊对于正确评估和教育患者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保健习惯、程序和方法更为重要[12]。定期随访通常需要临床医师和种植修复患者均具备主动意识, 建立良好的依从性和信任关系, 同时根据种植义齿患者的具体情况通过个体化科学随访周期表加以落实 (表1) 。

通常临床医师对种植修复后患者嘱咐的是常规间隔随访时间, 但种植义齿在行使功能后可能的意外和不确定性情况的发生往往需要患者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电子邮件等及时通报, 约定就诊时间并予以评估和处理, 甚或需要急诊处置。此外, 超常规的复诊随访还可因种植义齿的种类、口腔及牙周易感状态、全身健康情况、个人口腔护理水平、咀嚼习惯等而改变。有学者提出, 对可拆卸的上部结构, 可每过18~24个月取下一次并置于超声波清洗液中进行清洁。上部结构取出后可采用直接到达种植基台的入路给予清洁、冲洗、上药等维护。无疑, 螺丝固位的种植义齿明显有利于随访期的专业维护, 而粘接固位的冠、桥体的维护相对困难。

对于定期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置, 包括口腔卫生指导、菌斑和牙结石的去除、牙龈或牙周手术。口腔卫生指导包括指出患者容易遗漏的地方, 进一步强化前述口腔清洁方法, 以及对吸烟、糖尿病的控制。对于种植体周围龈缘炎, 可采用非手术机械清洁去除菌斑和牙结石, 有抗菌功效的漱口水可以强化治疗效果。如种植体周围炎是因缺乏角化附着龈所致, 则需局部转瓣或移植重建角化附着龈[13]。

如果种植体周围龈缘炎未得到及时控制而发展到种植体周围炎, 就不能全靠非手术清洁治疗[14], 常需联合手术和抗菌剂治疗, 同时检查是否有其他不良因素如咬合创伤、较长时期的基台与植体连接不紧密 (中央螺栓松懈) 或冠与基台粘接不紧密产生微动, 并予以相应处理。因手术治疗内容较多, 无法在此详述。

4 结语

颈椎病的自我保健方法 篇3

浙江舟山 陈岚

我才35岁,可是颈椎已不太好,特请教颈椎保健方法。

颈椎病是一种缓慢进展的退化性骨质疾病,以中老年者多见,但随着现代伏案工作者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出现了颈部酸痛不适及肢麻头晕等颈椎病症状。在此介绍一些颈椎病的自我保健知识及方法。

颈部保健操

第一步:看天看地 看天时头部后仰至最高度,双眼望天,停留片刻;然后缓慢向前低头,头部前屈尽力贴近胸部,双眼看地,停留片刻。上下反复做四次。

第二步:左右旋转 即头部向左和向右旋转,动作要缓慢、轻松、舒展,以不感到头晕为宜,左右反复交替做四次。

第三步:左右侧屈 即头部做左右侧屈动作。左侧屈时左耳贴于左肩,停留片刻后,头部返回中位;然后再向右肩倾斜,同样右耳要贴近右肩,停留片刻,再回到中位。这样左右摆动反复做四次。

自我按摩

第一步:搓法 先将两手搓热,再用两手在颈部的前后左右按摩,直到颈部发红发热为止。

第二步:点按法 用中指或拇指依次揉按风池、翳风、肩井、合谷等穴位,手法由轻到重,反复做三分钟。

第三步:拍打法 两臂在胸前交叉,左手放右肩上,右手放左肩上,同时用力拍打,左右各拍打20次。

注意事项

锻炼时动作要轻柔和缓,循序渐进,幅度大小应根据各人的情况而定,切勿动作生硬、太快或太用力。颈椎病的保健按摩没有副作用,大家在工作劳累之余不妨一试,当然有一点很关键,贵在坚持!

减少颈椎病还要重视生活中一些小节,如过高、过低的枕头或是不用枕头均不利于颈部的血液循环,会加速颈椎的退变。枕头应选用松软适中,压缩后高度为6~8厘米为宜,枕头位置应放在颈肩结合部,一般以仰卧或侧卧为好;还要注意颈部保暖,颈项部受冷可使疼痛症状加剧,尤其是在出汗、浴后及夜卧时尤应注意,更不可将颈部直接对着风扇或是空调取凉。

农村预防高血压:

饮食适当 减少碳水化合物

河北衡水 唐琴

检查发现我血压有点高,有人说要少吃肥肉等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我们农村人本来就是米面、五谷杂粮吃得比较多,是不是少吃肉食就行了。

北京友谊医院 郑杨

针对近年来农村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肥胖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不断提高的现状,为探讨农村地区中老年人高血压患病是否与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高有关,北京友谊医院开展了一次调查研究。

对240位村民进行了健康体检、慢性病史调查和营养状况分析,并对村民膳食摄入量进行调查,结果:该村中老年高血压患病率高达59.1%;分析表明,碳水化合物摄入占总能量比例大于或等于60%时,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增加,且以收缩压升高为显著,这与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的减少有关。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但边远山区农民以粮食为主的现象仍很普遍,造成了他们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高,进而对高血压患病率产生影响。国外研究表明,适当减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比例,用蛋白质或脂肪来替代部分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可以降低受试者的血压。

颈椎病的最好的自我治疗方法 篇4

2.耸颈肩 ①预备姿势:同上。②动作:两臂伸直,两肩用力向上耸起,再后旋放下。每次20~30下。

3.狮子摇头 ①预备姿势:分腿站立,两手叉腰,头颈和全身放松。②动作:头部缓慢大幅度环转运动,以先顺时针后逆时针作为一次,反复交替运行(如体质较差,可以闭上眼睛环转,以防眩晕,做毕稍停再睁开眼睛)。每次做10~20下。

4.回头看脚跟 ①预备姿势:分腿站立,右肩自然下垂。②动作:抬起左臂扭腰向右回头看脚跟。还原,方向相反,左臂下垂,抬起右臂扭腰向左回头看脚跟,如此反复做16~24次。

5.回头望月 ①预备姿势:分腿站立,两臂自然下垂。②动作:上体前倾45°并向右后旋转,头随着旋转转向后上方望月,同时左手举置头后往上托,右手置背后至还原;然后方向相反,依同样的动作做16~24次。

6.前伸探海 ①预备姿势:分腿站立,两手叉腰。②动作:头颈前伸,并渐渐转向右下方,同时双目向前下方作90°圆形环视,似海底窥探状。还原后方向向左,动作同上,左右交替为1次,重复10~20次。

7.搓脖颈 ①预备姿势:分腿站立。②动作:左手叉腰,右手用劲搓脖颈20次。还原,右手叉腰,左手用劲搓脖颈20次。使颈肌发热,促使功能正常。

8.伸颈拔背 ①预备姿势:分腿站立,两手叉腰。②动作:头顶部用力向上伸,如顶球状,每次延续3~5秒(时间尽可能长一点)以锻炼颈部肌肉,重复20次。

9.与颈争力 ①预备姿势:分腿站立,两肘弯曲,双手手指交叉,置脑后。②动作:头后仰、手前推,给头一定的阻力(锻炼颈部肌肉),还原,重复20~30次。

结核病患者康复护理与自我保健 篇5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提高全社会对结核病的防治知识水平,增强结核病的预防意识,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康复护理和自我保健教育,对结核病患者的发现、治疗、控制、消除有着重要的意义。云南省大理州疾控中心对1987例新涂阳肺结核病患者进行随访,帮助患者提高对结核病的治疗水平的同时,做好康复指导和自我保健知识,使其早日康复。

结核病是长期威协我国人民健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也是倍受世界关注的一个严重公共卫生问题,结核病已成为世界成人的主要致命疾病,目前我国受结核菌感染的人口占世界感染人口的1/3[1],受结核菌感染人数已超过4亿,每年约145万人新发活动性肺结核,死亡人数约15万人,是我国所有传染病中引起死亡最多的一种病。云南省有肺结核患者20万人,其中活动性肺结核约8万多人,因此提高全社会对结核病的防治水平,加强病人及家属的康复护理与自我保健意识,对结核病的发现治疗、控制、消除有着重要的意义。

2008-04-01/2009-12-31,大理州疾控中心对1987例新涂阳肺结核病患者进行随访,帮助患者提高对结核病的治疗水平的同时,做好康复指导和自我保健知识,使患者早日康复。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08-04-01/2009-12-31,大理州疾控中心登记治疗管理的1987例新涂阳肺结核病患者。

1.2 方法

每季度随访1次,采取知情同意、保护患者隐私的原则,避免因访视给患者带来不良影响。用关切的态度询问病情,以拉家常的方式了解患者的家庭、经济、生活等情况,以便密切医患关系,了解、掌握干扰患者坚持规律治疗的影响因素。

1.3 访视内容 询问患者确诊前出现症状、就诊等情况,询问目前治疗情况、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等情况;了解患者对结核病的认识和对坚持规律抗结核治疗的认识,利用访视的机会,对患者进行宣教,强调坚持规律治疗的重要性等。2.结果

通过坚持规律抗结核治疗和生活保健指导,1987例新涂阳肺结核病患者有1828例治愈,治愈率为91.99%。3 讨论

3.1 心理护理

结核病是慢性病,病程长,花费较高[2],而且是传染病,患者担心会传染给家人和朋友,这些都能使患者产生压抑感,挫折感,自卑感,从而会情绪低落,悲伤、恐惧,思想压力大,在这种情况下,护士必需做好心理护理,耐心讲解疾病的防治常识,使患 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身保健,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2用药指导

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如不规律的治疗,将非常容易引起抗药菌株的产生[3],,使以后的治疗更加困难,所以规则、足量、全程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护士根据不同情况,不同人的心理,开展有效的心理沟通,同时还要向他们宣传足量、规则和完成全疗程的必要性,不完成治疗的危害和传染性教育,消除其不正确的心理,积极配合治疗,收到完好的效果,早日治愈。

3.3 生活指导及保健

白领颈椎保健操 篇6

研究显示,日常加强颈部肌肉的锻炼等生活保健方式对健康有很大的帮助。白领一族长期伏案工作、生活压力大,颈椎健康要尤其加以重视。

1、支撑头部

压力大的时候,颈部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这会导致颈部疼痛和僵硬。要缓解这一状态,可以在桌子前坐好,身体前倾,将肘部放在桌子上,用手掌托住额头,保持3-5分钟。

2、抬升运动

这个方法适合整天坐在办公室里的上班族。坐在椅子上,将双手放到椅子边缘,支撑身子,使腿部和臀部向上抬高,保持这个动作5秒钟,重复几次。可以锻炼肩部肌肉、放松颈部。

在预防颈椎病上长春骨伤医院专家提醒大家要做到:

1.坐姿正确:要预防颈椎病的发生,最重要的是坐姿要正确,使颈肩部放松,保持最舒适自然的姿势。办公室工作者,还应不时地站起来走动,活动一下颈肩部,使颈肩部的肌肉得到松弛。

2.活动颈部:应在工作1~2小时左右,有目的地让头颈部轻柔、缓慢地向前、后、左、右转动数次,以达到各个方向的最大运动范围为准。使得颈椎关节疲劳得到缓解。

3.抬头望远:每当伏案过久后,应抬头向远方眺望半分钟左右。这样既可消除疲劳感,又有利于颈椎的保健。

4、睡眠方式:睡觉时不可俯着睡,枕头不可以过高、过硬或过低。枕头中央应略凹进,颈部应充分接触枕头并保持略后仰,不要悬空。习惯侧卧位者,应使枕头与肩同高。

5.避免损伤:避免和减少急性颈椎损伤,如避免猛抬重物、紧急刹车等。

颈椎病患者的自我保健方法 篇7

关键词:哮喘,自我保健,健康教育

哮喘是一种多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病因尚不明确, 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 患者较痛苦。多数患者治疗后可缓解, 根治有一定困难。所以治疗目的首先是减轻症状, 保持最佳肺功能状态。本调查旨在确定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和对象, 确保患者进行自我监测, 加强患者对哮喘的认识程度, 从而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1], 改善和加强患者的生存能力, 降低复发率, 提高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长钢、王庄医院呼吸门诊、住院患者及北京专家会诊活动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 共计91名, 发放问卷91份, 回收84份, 有效回收率为92.3%, 其中男69例, 女22例。

1.2 研究方法及工具

问卷分为两部分, 一般社会人口特征采用单选法, 患者教育需求调查采用多选法。根据患者对每项内容选择的人次计算排序, 内容为哮喘发作季节、症状、诱因、饮食、锻炼、病情自我监测、知识来源、气雾剂使用等60道问题, 均为选择题, 采取当场发放问卷、当场收回的方式, 由患者独立完成。

2 结 果

2.1 患者对疾病认识程度与病程的关系

首次发作及病程<2年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较差, 病程≥2年者对疾病认识程度较好。见表1。

2.2 患者对保健知识了解程度与年龄的关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 患者对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逐渐增强。见表2。

2.3 患者治疗信心与其文化程度的关系

随着患者文化程度的提高, 对疾病的认识更加成熟, 更易接受预防保健知识。见表3。

2.4 患者哮喘知识的来源情况

65.4% (55/91) 来源于医师, 26.2% (22/91) 来源于护士, 21.4% (18/91) 来源于书本, 17.9% (15/91) 来源于病友。

2.5 患者对锻炼呼吸功能方法的使用情况

14.3% (12/91) 采用腹式呼吸法, 17.9% (15/91) 采用缩唇呼吸法, 32.1% (27/91) 采用呼吸体操, 19.5% (8/91) 采用放松训练, 26.2% (22/91) 采用有氧训练。此外, 哮喘患者对发作时主要特点的选择中19.0% (16/91) 回答正确, 对定量气雾剂的使用方法的选择中, 回答仅占11.9% (10/91) , 82.1% (69/91) 的患者认为学会自我保健对病情治疗有益。

3 讨 论

3.1 健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初发哮喘年龄较高或文化程度低、年龄较小的患者身上 依表1结果看, 病程>2年的患者对哮喘病的临床表现及诱因掌握较好, 由于多次发作, 他们获得此项知识较多;病程<2年甚至首次发作者, 对哮喘发作的前期症状不是很了解, 多数患者不能正确辨明是吸不进气还是呼不出气。这项调查使医师们认识到, 应当加强对哮喘初发患者的知识宣教, 控制哮喘发作的关键在于及早预防, 避免诱发。表2结果显示, 在36~50岁及>50岁的2个年龄段里, 53.6% (45/91) 的患者表示那些因素可预防哮喘发作;而年龄<10岁的患者则能回答出一两项, 可能因为患儿完全依赖家长指导, 难以完成对病情观察。哮喘是全球性疾病, 我国患病率1%~4%, 其中儿童患者高于青壮年[2]。因此对哮喘患儿医务人员要做好父母的健康教育, 争取双亲的协作, 共同关心孩子的健康。表3结果显示, 随着患者文化程度的提高, 对疾病的认识更加成熟, 更易接受预防保健知识。而文化程度不高的患者接受能力较差, 理解力不强, 所以应作为宣教重点对象, 有针对性耐心地反复进行宣教, 以提高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积极主动配合治疗。调查中>95%认为疾病无法治愈, 但64.3% (54/91) 认为可预防, 说明患者对治疗还有信心, 给宣教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

3.2 宣教的重点放在预防保健知识方面及健康教育对策

3.2.1 指导患者如何使用定量吸入器:目前医院使用的沙美特罗替只松吸入剂、硫酸沙丁胺醇等气雾剂对控制哮喘症状有明显疗效。面对种类繁多的吸入器, 使用不当会导致哮喘治疗失败, 医务人员必须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定量吸入器。调查中发现, 多数患者懂得如何喷气雾剂, 但80%左右患者不知道使用后要漱口。因气雾剂内的某些成分会引发口腔炎, 多数患者不知道何时使用, 持续发作或严重时才想起使用气雾剂, 儿童或重症患者不易掌握, 可加上储药罐, 简便操作。气雾剂多次是否限喷、多喷是否需间隔、呼吸动作是否协调都是今后工作中指导的重点。

3.2.2 指导患者如何有效控制可诱发哮喘发作的多种因素:哮喘发作因素:病房、家庭居住环境及温湿度要求, 接触花草、皮毛、羽绒, 养动物等。应避免接触过敏原, 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和剧烈活动, 避免持续喊叫和过度换气动作。Bltssing-moore等[3]指出, 参加哮喘教育后, 患者获得一定的疾病知识, 其依从性和避免环境诱发因素的行为就会有所改善。

3.2.3 指导患者如何进行体育锻炼:有研究表明, 在轻、中度哮喘患者中, 疾病的严重程度并不影响其运动耐量, 动力锻炼在哮喘患者中是安全有效的, 能预防哮喘的发生[4]。腹式呼吸、缩唇呼吸、放松训练、耐寒及耐力锻炼能增强体质, 可锻炼肺功能, 打消患者认为不能正常工作、不能社交的消极情绪, 提高生存质量, 提高康复信心。

3.2.4 指导患者如何培养良好情绪:精神心理因素在哮喘发作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如不及时有效指导会使身体病因和心理因素交织在一起, 导致发作频率增高, 患者常有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的表现, 应指导患者乐观积极应对。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 动员患者的家人、朋友参与对哮喘患者的管理。

3.2.5 护士应成为健康教育主导:护士在患者床前时间最多, 患者有差异, 要满足不同患者的健康需求, 内容应包括健康知识宣教及行为指导。这要求护士进一步接受治疗预防哮喘的专业知识, 并掌握更多的心理、新技术应用技术, 鼓励患者建立有利于健康的就医行为。

总之, 随着近年来对哮喘长期管理工作的重视以及规范治疗的推行, 提高了患者的自我保健及自我管理, 达到更高比例的哮喘控制是医务工作者今后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董正惠, 阿依夏木.支气管哮喘患者疾病认知程度与吸入治疗依从性疾病[J].护理管理杂志, 2010, 10 (4) :239.

[2]尤黎明, 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50.

[3]Blessing-moore, Alto P.Asthma education chahge beharior[J].Chest, 1996, 109 (1) :9-10.

冠心病患者的自我保健 篇8

【关键词】冠心病; 自我保健;防治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015(2011)02-0063-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需求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我们的护理工作应该从医院走向社会、走向家庭,甚至走向个人。这样的护理就产生了一种新的护理模式。这样使患者与医院建立一个沟通的桥梁,使患者得到完整、系统、高质量的服务。现总结如下:

1 指导患者适当的工作和休息

冠心病患者过度的体力活动和劳累,往往会加重病情的发展,造成心肌缺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因此我们要对冠心病患者作好健康指导,讲解如何科学的安排好工作和休息,做到劳逸结合。比如适当的活动,如散散步、打太极拳等均能使心肌血管的血流量及侧枝循环增加,使体重及血脂下降,而减少心脏的负荷,并可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溶解的活动度增加,从而防止动脉硬化的进展。

2 心理指导

因疼痛、胸闷反复发作、工作、生活、社会交往均受到影响。病人容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这种不良心理又可诱发心绞痛,形成恶心循环。因此我们护理人员应注重心理护理,多沟通,做好健康教育,使病人了解情绪与心绞痛的关系,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解除思想顾虑,减少恐惧心理,做到心情舒畅,这样就会有病易好,体健长寿。

3 饮食指导

合理的饮食是预防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及预防便秘的重要措施,应指导患者合理进食。冠心病患者的饮食是预防和治疗其病的主要因素。饮食的调理有助于冠心病的药物治疗和并发症的预防。能灵活掌握各膳食种类、数量,既注重总量,又注重其结构的组成[1]。宜低盐低脂、多吃蔬菜、水果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忌饱餐和刺激性食物,以免诱发心绞痛。

4 用药指导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硝酸甘油类药物,当胸痛发作时,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mg,在舌下稍稍保留一些唾液,让药物完全溶解,服药后平卧,以防直立性低血压。可每5分重复含服等量的药剂,直到疼痛缓解。硝酸甘油应放在暗色瓶里保存,保持干燥,有效期为6个月。并且告知家属和患者所有药物的副作用:如头痛,脸部潮红,低血压,头昏等,增强病人的识别能力。如服用阿斯匹林药物时,属病人饭后服,以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注意观察出血情况。

5 电话随访

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与患者的自我保健有着密切的关系,除指导患者做到以上几点外,我们定期随访也是十分必要的,每周电话随访一次,了解患者在家用药情况、精神状态,交待病人及家属在家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寒冷刺激,饱餐,用力排便。不宜在饱餐或饥饿时洗澡,水温勿过热过冷,时间不宜过长,以防发生意外。

参考文献

自我保健—最简单实用的穴位保健 篇9

下面告诉大家一些常用穴位的定位及主要作用

百会 位于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即当头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点上。刺激此穴有集中精力、增强记忆力之功效。当您在办公室感到困倦、难以集中注意力时 不妨用拇指指腹点按此穴片刻,会令你神清气爽。

曲池 曲肘90度,桡侧肘横纹消失处是穴。此穴有良好的降压作用。患有高血压的朋友可以经常点按此穴,防病保健。另外,此皮对皮肤病、肘臂挛痛亦有良好的效果。

合谷 五指自然并拢,虎口附近肌肉隆起最高处是穴。如果牙痛、流鼻血、感冒头痛时,掐掐此穴可缓痛止血。

足三里 位于外起膝眼下3寸处。此穴不仅对胃肠不适,如胃痛、呕吐、腹泻、便秘有治疗作用,而且还是人体保健强身一大要穴。有病祛病,无病强身,增强免疫力,延年益寿。用艾灸效果更佳。

后溪 在小指尺侧第五掌骨后方。微握拳,小鱼际上部突出的尖部即是此穴。可治疗急性腰扭伤、落枕。在刺激穴位的同时,腰或颈部配合向患侧扭转,以打通经脉,松解粘连。

睛明 内眼角稍内上方凹陷处。近视、用眼疲劳可闭目点按此穴,按摩眼周,可养眼明目,缓解视疲劳。

委中 腿窝正中凹陷处。如果您腰酸背痛,腿部困乏,用拇指指腹点按几分钟,可感到腰背轻松,腿脚活动自如。流鼻血时,用蘸了凉水的手掌拍打此穴至红,可止血。

涌泉 足底(去趾)前1/3凹陷处。中暑、昏厥病人可用此穴强刺激急救。也可用于头晕、目眩、失眠。此穴亦为保健穴位。

内关 腕横纹上2寸两肌腱之间。是心血管病首选穴位,对心痛、胸闷、心动过速及过缓、心律不齐、冠心病、心绞痛都有很好效果,还可防止晕车晕船。

关元 脐下三寸。对男性遗精、阳痿、早泻,女性月经不调、痛经有很好的效果。多用灸法,孕妇慎用。

水沟 即老百姓常说的“人中”。在人中沟上1/3与下2/3交点处。可抢救昏迷、呼吸衰竭者。此穴须用大拇指尖强刺激方可奏效。

伏案工作者的自我保健 篇10

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

大脑“充电”靠营养。平时应多吃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蛋、虾、海鱼、豆制品、牛奶等,还要多吃些深色的新鲜蔬菜、水果,适当吃些粗粮,少吃含脂肪多的食物。为保护视力还宜多吃些动物肝、胡萝卜、菠菜、核桃、芝麻、红枣、构祀等食物。一日三餐比例要恰当,还是那句老话:早饭要吃饱,午饭要吃好,晚饭要吃少。睡前不吃油腻宵夜。适量参加体育锻炼

适量参加户外体育锻炼能促进大脑功能,启发思维,应选择适合自己年龄、体力特点的运动项目,如步行、跑步、做操、打拳、骑自行车、打球、游泳等,并多晒晒太阳(尤其在冬春季),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定能收到“储蓄健康”的效果。如长期不锻炼.易患颈椎病、腰痛、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肥胖、便秘、神经衰弱等病症。已有研究证明,工间操活动能有效地缓解肌肉紧张,是防止职业病痛的最好方法。生活规律与劳逸结合早晨按时起床.留出锻炼身体的时间。如果没有时间上的保证,坚持锻炼就是一句空话。每天有午睡片刻的习惯,但不宜伏案午休,否则易患颈椎病。如果长期睡眠紊乱,在外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组织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最易发生癌性突变。如果长期“硬熬”,透支健康,积劳成疾.最终必将失去健康.双休日彻底放松,好好休息,真正做到有劳有逸。慎用电脑与加强防护

操作电脑的办公室,一定要注惫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适宜的光线,眼睛和荧屏的距离要适当,操作I小时需休息片刻,可以远眺,仰视蓝天绿树,以调节眼部肌肉。操作电脑时要尽最使腰部伸直,保持良好姿势,休息时应做做腰部后伸的活动.以避免腰痛的出现。为防止荧屏辐射污染,工作后应注意洗手、洗脸。、学会自我心理保护

老年心衰患者怎样进行自我保健 篇11

1.要调整好心态:目前的医学研究已证实,心血管病的发生与发展及预后都与患者的心理、情绪有关。拥有良好的心态、乐观豁达的情绪和较强的生活适应能力,可使人的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稳定、协调,从而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或预防疾病的发生。因此,老年心衰患者要保持健康的心态,乐观地看待各种事物,遇事要冷静,能看得开,不为小事斤斤计较。特别是对待疾病,要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积极地进行治疗,但又不急于求成,胡乱求医,这样才会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2.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老年心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起居有时、饮食有节、生活规律、适当地参加运动,不吸烟、不饮酒或少饮酒。这种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维持其病情稳定、提高其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

3.要遵照医嘱服药:心衰患者经住院治疗后,多数人回到家里仍需服用强心利尿剂。由于强心利尿剂(特别是强心甙类药物)具有严格的用药要求,如不按时按量服用很容易产生毒性作用,对健康危害很大,甚至会造成生命危险。因此,患者必须遵照医嘱用药,如感觉不适,应及时请教医生,而不应自行随意服药。此外,患者在病情得到缓解后,还应定期去医院复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或停药。

4.要警惕各种诱发因素的出现:心衰的急性发作大多与呼吸道感染、劳累过度、情绪波动、饮食不当(暴饮暴食)及药物中断等诱发因素有关。据临床调查资料显示,约有80%—90%的心血管病患者都是由上述因素而诱发心衰的。因此,老年心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警惕该病各种诱发因素的出现,尽量将其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内。

颈椎病患者的自我保健方法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1月我科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120例,均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相关诊断标准[2],排除其他类型颈椎病患者,同时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者,伴有颈椎肿瘤、感染或颈椎外伤者,正在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或各种止痛药者,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及不能长期坚持锻炼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男28例,女32例,年龄21~76岁,平均41.69±1.87岁,病程1周~6年,平均2.28±1.63年;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25~78岁,平均43.20±1.73岁,病程2周~8年,平均2.33±1.53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参照《外科护理学》[3]中相关护理方案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石氏伤科颈椎保健操实施颈椎护理,该保健操由我科詹红生教授编创,分三个部分:①准备动作。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站立,两手叠放于下腹部,左手覆于右手上,全身放松,腹式呼吸6次,呼吸时要气沉丹田,深长、缓慢。②肩部活动。肩部向前做画圈样动作缓慢活动,约10次;肩部向后活动做画圈样动作,约10次;前后幅度尽可能大,肩部活动是为了颈部肌肉放松,加强颈部的松解筋结和筋挛作用,改善筋骨关系。③颈部活动。颈部缓慢做前屈活动(同时吸气),下颌尽量贴近胸部,保持3~5s,回到中立位(同时呼气);缓慢做后伸动作(同时吸气),至过伸位后保持3~5s,回中立位(同时呼气);缓慢左转(同时吸气),至极限后保持3~5s,回中立位(同时呼气);缓慢右转(同时吸气),至极限后保持3~5s,缓慢至中立位(同时呼气);缓慢左侧弯(同时吸气),耳尽量贴近肩部,至极限后保持3~5s,回中立位(呼气);缓慢右侧弯(同时吸气),耳尽量贴近肩部,至极限后保持3~5s;整套动作重复10次。颈部活动是为了关节位置复常,舒筋正骨,理气散节,缓解静力平衡失调,通调气血,减轻劳损,促进痊愈。④应注意动作要缓慢,同时配合呼吸;每个动作到极限位时停留3~5s;每个动作结束时先回中立位,再缓慢进行下一个动作;当头向前下方时,下颌要尽量向前伸,如同前伸探海,当头向后方运动时,眼神要望向后方,如同回头望月;练习时凝心静气,呼吸自然,动作速度与幅度均要求顺其自然,并不强求一定要达到某个角度,讲究动静结合,逐渐到位,注意保暖。以上锻炼均为每天早中晚各1次,每次约20min,3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3.1 效果标准[4]

治愈:原有症状消失,肌力正常,颈、上肢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学习;显效:原有症状明显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上肢功能得到改善;好转:原有症状有所缓解,但颈肩背疼痛,上肢疼痛麻木活动后加重;无效:原有症状无得到改善。

1.3.2 颈椎功能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及治疗后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量表[4]评价患者的颈椎功能恢复情况,得分越高表示功能障碍越严重。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自身前后对照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均由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有序分类资料以频数(f)和平均Ridit值()表示,采用Ridit分析,由DPS 7.0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治愈26例,显效25例,好转7例,无效2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3%(治愈20例,显效21例,好转12例,无效7例);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注:与干预前比较,①P<0.05;与干预1个疗程后比较,②P<0.05;与干预后比较,③P<0.05

2.2 颈椎功能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N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NDI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至干预后均持续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干预1个疗程后、干预后的N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由于持久劳损或慢性损伤,导致人体脊柱组织受到异常损害并超出机体代偿能力后,则必然导致脊柱失稳,使脊柱平衡功能失调,其可发生在脊柱关节,也可表现在韧带、筋膜、肌肉等组织上,中医学上称之为“骨错缝筋出槽”。“骨错缝筋出槽”是一种脊柱关节正常的解剖、力学和生理关系的改变,因外力致使椎间关节的关节囊韧带张力失衡引起关节移位,移位关节可使一部分韧带受到牵拉而紧张,而对侧关节囊韧带相对松弛,这种韧带的弹性不平衡将椎间关节交锁在一个不正常的位置上,于是在脊柱上就产生了“骨错缝筋出槽”的临床表现。我科詹红生教授基于“骨错缝筋出槽”的理论渊源编创石氏伤科颈椎保健操,其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患者依从性极高。石氏伤科颈椎保健操可调整颈部肌肉等组织的功能和结构,增强颈部肌肉及韧带的力量,有助于改善颈椎动力系统;然后动力系统再影响静力系统,从而增强肌肉对脊柱的固定作用,维持脊柱的运动及功能。该保健操配合腹式呼吸是一种颈部有节律、缓慢的运动疗法,通过患者自主的颈部活动来改善局部微循环,缓解颈部肌肉的疲劳或痉挛,调节颈部脊椎的小关节紊乱,恢复颈椎正常的生理曲度结构,达到治疗与防病的目的。

综上所述,石氏伤科颈椎保健操由我院詹红生教授基于“骨错缝筋出槽”的理论渊源所编创,其不仅能提高临床疗效,还教会了患者保健方法,提高了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及能力,操作简单、安全,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牛明镜,王顺云.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97例[J].中医正骨,2012,24(3):61-62.

[2]李鸿霞.针刺药灸配合耳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5例[J].中医药导报,2011,17(12):61-62.

[3]李乐之,路渊.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97.

夜班护士自我保健 篇13

众所周知,长期夜班使人体生物钟紊乱、内分泌失调从而造成食欲下降、头晕、乏力,再加上工作劳累、生活节奏紧张,致使有些护士患上慢性胃炎、神经衰弱、泌尿系统感染、乳腺疾病等。为还自己健康的身体和靓丽的容颜,做个美丽自信的白衣天使,现介绍一些日常保健知识:

1饮食保健

夜班前的晚餐十分重要,不要吃的太饱以免腹胀,以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尤其需补充维生素A ,动物肝脏、奶、木耳、胡萝卜等,少食辛辣油腻食品,加餐宜面包。夜班后尽量休息好,白天有声音干扰时可用棉球塞耳以确保睡眠,不能不吃不喝沉睡1天,做些营养丰富、可口的饭菜,日常饮食多食瘦肉、鱼虾、豆制品、新鲜果蔬。猪蹄、肉皮含有胶蛋白可保持皮肤弹性,西红柿、黄瓜、橘子、柠檬、苹果含大量维生素,可淡化雀斑和色素沉着,最新研究发现维生素B1有使皮肤褶皱舒展的功能,维生素B1主要来源于谷类、大豆、内脏、瘦肉。另外核桃含有维生素E 和多种维量元素有抗衰老功能,经常食用可使皮肤更加细嫩有光泽。2皮肤保健

皮肤的新陈代谢在23∶00、第2 天的01∶00 左右,所以夜班也要注意皮肤的清洁保养,洁肤后使用水分充分的乳液,防止皮肤水分流失,同时多喝温开水或枸杞、菊花茶以滋阴、清肝。有条件者夜班后可做一次补水面膜,没条件可自做面膜: ①牛奶2匙加橄榄油5ml与适量面粉拌成糊状,洁面后敷20 min 后洗净;②鸡蛋与蜂蜜:干性皮肤用蛋黄,油性皮肤用蛋清;③苹果或香蕉各一个去皮捣烂,加一匙蜂蜜,或直接拍点牛奶或鲜果蔬汁,即方便又经济实惠。除了饮食和皮肤护理外,平时还要适当运动,散步、骑车、健美操、爬山等。(霍婷婷)

众所周知,护士的工作时间长,且工作任务比较繁琐,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医疗技术、护理知识的不断更新,这些均给护士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而对我们手术室护士来说,除以上情况外,还要肩负长时间的夜班(从5:30pm至8:00am),夜班时面对的都是一些外伤、急、危、重的病人。超负荷的心理、工作压力可想而知。

超负荷的压力症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身体症状:疲倦、食欲减退、头痛、易感冒等,较为严重的可导致偏头痛、失眠、胃肠道不适等;情绪及态度的改变:烦闷、易怒,甚至抑郁、消极、冷漠,对工作没兴趣等。由此会引至对工作态度消极,厌恶自己也厌恶别人,感到无能力完成所担负的工作,最后对工作完全信心。

颈椎病患者的自我保健方法 篇14

颈椎病是因人体的颈椎间盘出现了退行性变化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所引起的一系列机体功能障碍。颈椎病是一种慢性病和多发病,此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而且男性颈椎病患者的发病率高于女性颈椎病患者的发病率。目前,在临床上对颈椎病患者主要是使用止痛剂、镇静剂、牵引等方法进行治疗。有研究表明,在对颈椎病患者在进行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中医辨证护理,可有效地提高其治护效果,改善其临床症状。为了进一步证实此护理方法的有效性,我院对20xx年1月~20xx年1月期间收治的83例颈椎病患者分别进行基础护理和中医辨证护理,其中接受中医辨证护理的43例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此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1月~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3例颈椎病患者。将这8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有40例患者,观察组有43例患者。在观察组的43例患者中,有男性28例,女性15例。他们的年龄在45岁~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36±3.07岁。这些患者的病程为1~,平均病程为4.39±1.。在对照组的40例患者中,有男性24例,女性16例。他们的年龄在48岁~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38±3.41岁。这些患者的病程为1~,平均病程为5.09±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为这83例患者均使用止痛剂、镇静剂、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对其进行牵引、按摩、推拿等辅助治疗。

1.3护理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基础护理,进行基础护理的方法为:①告知患者要注意对颈部的保暖,以免其颈部受到风寒的侵袭。②保持病房的温度适宜,为患者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③指导患者按时服药。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护理,进行中医辨证护理的方法为:①对气滞血瘀型颈椎病患者,应告知其佩戴颈围来保护颈部,指导其进行颈部功能锻炼。使用活血化瘀膏对患者的颈部进行外敷,同时让其口服活血化瘀的中药汤剂进行调理。②对虚寒型颈椎病患者,应告知其对颈部进行保暖,指导其拍打颈部,以促进其血液循环。使用中药对患者的颈部进行热熨,同时让其口服相应的中药汤剂进行调理。③对湿火型颈椎病患者,应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以缓解其不良情绪,并指导其进行颈部功能锻炼。让患者服用清热利湿的中药汤剂进行调理。④对风寒湿型颈椎病患者,应告知其注意对颈部进行保暖,以免使其颈部受到风寒。让患者服用人参、南蛇肉汤等中药进行调理。

1.4效果评价标准

(1)治护效果的评价标准。将患者的治护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①显效:患者的头痛、颈痛和上肢麻痛等临床症状均显著好转,且不影响其正常的.工作和生活。②有效:患者的头痛、颈痛和上肢麻痛等临床症状均有所好转,且有时会影响其正常的工作和生活。③无效:患者的头痛、颈痛和上肢麻痛等临床症状均未见好转,且疼痛难忍。

(2)临床症状的评价标准。采用文字描述评分法(VDS)将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分为5个等级,0分为无痛,4分为剧烈疼痛且无法忍受,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疼痛的程度越高。

1.5统计学处理

我们使用SPSS20.0软件包对本次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正负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x2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护效果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护的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患者治护的总有效率为95.3%。观察组患者治护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2=5.74,P<0.05)。

2.2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颈椎病患者的自我保健方法 篇15

1 治疗

1.1 方法

治疗前均取端正坐姿或站姿(两足与肩同宽,且沉肩放松),头颈保持中立位。①前屈后伸:先慢慢低头,尽量下巴贴住胸部,然后慢慢抬头后伸,直到下巴向天;②左右侧弯:头颈在不同的屈伸角度连续缓慢地做左右侧弯的动作,先从低头贴胸的角度开始进行,逐渐抬头,一直坚持做到头后仰至下巴向天的角度;③左右旋转:头颈在不同的屈伸角度连续缓慢地做左右旋转动作,先从低头贴胸的角度开始进行,逐渐抬头,一直坚持做到头后仰至下巴向天的角度;④活动痛点:先缓慢地活动头颈,找出引起疼痛的动作,然后增加力度,确定最剧疼痛姿势,保持好此姿势不动,若是头颈前屈后伸引起的疼痛,则在此姿势的基础上再做左右侧弯和左右旋转运动,若是左右侧弯或左右旋转引起的疼痛,则在此姿势的基础上再做前屈后伸运动;⑤回眸二月:即回头天上望月和转头水中探月。回头望月,就是转头反身尽量抬头远望天上明月。转头探月,就是转头反身尽量低头凝视水中圆月;⑥碾药治病:药碾由碾槽和碾磙组成,碾槽如同弯月弧型沟槽,碾磙如同铁饼,碾药需要双手握住磙轴或双脚踩着磙轴来回推动碾磙运动,同样可以想像以下巴尖为支点推动碾磙来回运动碾药给自己治病。

1.2 注意事项

①在以上头颈活动中,每次做向左、向右或向前、向后的动作时,要求屈伸和旋转要达到最大角度,且保持此姿势5~10s不动,仔细体会颈项部拉伸或收缩的感觉,然后慢慢放松回到中立位,此时也要仔细体会全身放松的感觉;②在整个活动中,要求保持均匀缓慢呼吸(鼻吸撮口呼,吸气到达丹田,呼气始于丹田),且要求头颈刚活动时就开始吸气,等屈伸或旋转到最大角度时吸满气憋住5~l0s不动,随后反方向做放松运动时开始呼气,最后回到中立位时将气吐尽;③要求动作要交替进行,即左右交替和前后交替;④要求每个动作要带动胸椎甚至腰椎,使之与头颈椎一起屈伸或旋转;⑤在以上的运动中,要求环境安定、心情平和、身体放松、缓带宽衣、双眼半闭、目光含蓄、舌舐上腭、意守丹田;⑥若病情严重者,则需到医院接受治疗,等稳定后可加用此法;⑦以上方法不但可以治疗颈椎病,也可作为平时一种保健操,对预防颈椎病同样起到很好的效果;⑧以上操作每次10~30min,每日1~2次,疗程不限,也可长期坚持。

2 体会

《养生导引秘籍·太清导引养生经·慎修内法》曰:“夫导引行气,以除百病,令年不老,常心念一,以还丹田。”即导引以导气令和、引体令柔为特点,是主动的呼吸与躯体运动相结合的医疗体育保健法,通过吐故纳新、运动练功等导引方法,吸收自然界的清气、齐聚人体精气于丹田之中,久而久之正气存储、邪气尽去,则筋骨坚强,身体健康,百病不生[1]。笔者介绍的方法就是头颈等躯体运动与主动呼吸相结合,正是导引之法。《后汉书·华佗传》曰:“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即古代善于养生的人练习导引,常常模仿熊活动脖子的动作、鹞鹰视物的动作,弯腰曲体,活动各个关节,以求长生不老[1]。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并引起各种症状和体征者[2]。其病理结果就是颈椎骨质增生及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变性,造成“骨错缝,筋跳槽”而引起颈椎的序列的改变——即在矢状面上,颈椎的排列不在中线上,在侧面上颈椎的曲度发生改变(即曲度增大、减少、变直甚至反弓,或曲面不光滑),或椎间等孔隙变窄,从而导致脊髓、神经、血管、筋膜、肌肉和韧带所过之通路(如椎管、神经管、肌间隙等)的扭转卡压、炎症水肿与粘连硬化。此法在头颈的各种运动中,通过对肌肉筋膜拉伸和收缩、对各关节腔及各通路的挤压和放松交替进行,起到了对颈内组织的按摩作用,大大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再者,头颈的前屈后伸主要是松放颈部的前后肌肉,左右侧弯主要是松解颈部两侧的肌群,左右旋转主要松缓颈部旋转的相关肌组;找出引发痛点的动作姿势,其实就是定位,找到病椎,活动痛点就是定点治疗、病椎复位;回眸二月和碾药治病,一则改善颈椎侧弯促其回归于中线,二则调节颈椎屈伸,恢复其自然曲度。颈椎一旦恢复其序列——“骨合缝,筋回槽”,脊髓、神经、血管、筋膜及肌肉通路上的一切卡压扭转、炎症水肿和粘连硬化就会消除或好转,达到伤筋推拿中“松则通”、“顺则通”、“动则通”——“通则不痛”[3],功能自然恢复的目的。中医认为“痛则不通”,其实疼痛、麻木、眩晕及功能障碍等颈椎病所具有的症状,均与经络不通、气血不畅有关,颈部为手足六阳经所过之处,通过以上头颈运动配合吐故纳新(肺主气,司呼吸)可以通经活络、运气行血,从而达到“骨正筋柔,气血以流”[4],诸症自消,身体康健。

参考文献

[1]罗仁,陈晶.中医养生经典格言[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2]赵定麟.现代颈椎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

[3]俞大方.推拿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颈椎病患者的自我保健方法 篇16

我今年65岁,患有冠心病。最近几年每年冬季心绞痛经常发作,去年冬天还发生了心肌梗死,经住院救治才脱险。请问寒冬季节冠心病患者如何做好自我保健呢?

河北 李 林

李林读者:

冬天气候寒冷,时常因寒潮侵袭而气温骤降,是心肌梗死的多发季节。这是因为环境气温骤降,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引起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一方面,使肢体血管收缩,外周血管阻力增大,心率加快,心脏负荷加重,心肌耗氧量增加,易致心肌缺氧而发生心绞痛;另一方面,儿茶酚胺增多易致冠状动脉痉挛、管腔狭窄,加上血黏稠度增高易形成血栓,从而引起心肌梗死。

冬季,冠心病患者应从以下方面做好自我保健。

防寒保暖,适度锻炼。应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夜间如厕时注意保暖,披上衣服。早晨醒来时不要立即起床,可在被窝中活动一下身子再起床。外出晨练时注意室内外温差,防止受凉。晨练后及时擦干汗水并添加衣物。锻炼应适度,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活动后微出汗即可,不宜大汗淋漓。

饮食清淡,戒烟限酒。平时多吃蔬菜、水果,适量进食谷类、牛奶、豆类和肉类,控制盐、糖、油的摄入量。每餐只吃八分饱,更不要暴饮暴食。尤其在节假日,切忌进食过多油腻食品。戒烟限酒,节日期间不可图一时之快而放松要求。

心态平和,生活规律。冠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到情绪稳定,乐观开朗,心态平和,避免紧张、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节日期间尤应避免情绪激动。平时生活要有规律,保证睡眠充足,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应检查治疗。若出现危重症状,则应立即拨打120求救。

晨起下地脚跟痛是怎么回事?

我年过6旬,平时身体健康,一直坚持体育锻炼。最近我早晨起床刚踩下地的一瞬间总感脚跟痛,但走几步就不痛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辽宁 林建飞

林建飞读者:

晨起刚踩下地时即感脚跟痛,这是足底筋膜炎的典型症状。

原来,在我们脚底足弓上有一个似弓弦的东西,将足弓拉住以保持足弓的正常结构,即足底筋膜。人在行走时足底筋膜这根“弓弦”就会被绷紧,负荷增大。在跟骨和足底筋膜交点上还有一个应力集中点,当行走或运动过量时,筋膜易撕裂。小的撕裂休息后可修复,但若损伤较重未彻底修复,就会产生无菌性炎症,出现疼痛。

夜晚睡眠时,平躺脚不负重,筋膜处于休息状态,不感到疼痛。待晨起踩地时痛阈值低,此时突然绷紧筋膜,牵拉力虽相同,但马上会觉痛。若再走一走,即使刺激量一样,却慢慢不痛了。其实炎症依然存在,只是大脑抑制了疼痛信号。这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性反应。

筋膜附着在跟骨稍前方,处于人体最下端,直立行走时负重大,易引起急慢性损伤而罹患筋膜炎。一旦确诊,应注意休息,少走路、避免长时间站立,待炎症消退后再恢复正常活动;将冰块放进水中,做成冰水混合物装入塑料袋,进行冷敷,连续敷3天后再改为热敷,或晚上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在医生指导下用红外线、超短波等物理治疗,必要时做痛点封闭。

预防足底筋膜炎症从以下几点入手:① 加强足部保健,平时运动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运动时选择平地,避免在崎岖不平处行走。② 鞋袜应宽松,鞋底垫软垫,必要时将鞋垫近跟骨稍前方筋膜对立处剪一小孔,让筋膜“悬空”,不再受压。③ 晨起后先坐在床上,用手扳住前脚掌往身体方向拉,将脚尖尽量勾起来,以牵拉足底筋膜,防止刚踩地出现疼痛。

老年缺铁性贫血患者生活上应注意什么?

我70岁,最近自觉头晕、乏力、心慌、气短,经化验是缺铁性贫血。生活上应注意啥呢?

吉林 刘玉清

刘玉清读者:

老年人因铁元素缺乏造成的贫血,称缺铁性贫血。其主要症状有皮肤和黏膜苍白、头晕、无力、心慌、气短、耳鸣、眼花等,病因主要有: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痔疮等引起慢性失血,铁排出过多;进食较少,致使铁在体内储备量减少;胃酸不足,胃肠消化能力减弱、胃肠功能紊乱或慢性腹泻,影响了对铁的吸收。

纠正缺铁性贫血,首先要根除病因,补充铁剂,进行饮食调理,生活上做到“三补三忌”。

补充蛋白质。蛋白质是制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必需原料。老年人常有蛋白质消化吸收不良,加之若有偏食、挑食习惯,尽管摄入单味食物营养价值高,但在体内不能充分进行蛋白互补,因而不能更多合成新的必需蛋白质。故要纠正偏食、挑食习惯,做到营养平衡,粗细搭配,荤蔬兼有,适当吃些肉、鱼、奶。

补充铁质与维生素。饮食中应注意多吃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动物血及菠菜、芹菜、荠菜、黑木耳等,以及桃、李、红枣、樱桃、葡萄干等水果。食物中的铁只有在酸性环境中由3价铁变成2价铁才能被身体吸收利用,维生素C不仅具有此项功能,而且本身也能促进造血功能故应多选择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绿叶蔬菜:番茄、青椒、豆芽、白菜、油菜等蔬菜以及山楂、柑桔、鲜枣、刺梨等水果。

老年缺铁性贫血患者在生活中还要“三忌”:一忌茶。茶叶(尤其红茶)、咖啡和烈酒对铁有抑制作用,会显著降低铁的吸收率,故要忌饮茶。二忌食物放置过久。饭菜做好后若放置超过4小时,维生素将损失1/2,铁吸收减少1/3,故饭菜应尽量现做现吃,忌放置过久。三忌某些药物。如四环素、氢氧化铝、鞣酸、磷酸盐、钙盐等,会妨碍食物中铁的吸收,应尽量避免。

为何血糖不低也会出现“低血糖”?

我59岁,半年前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在口服降糖药治疗过程中,几次出现饥饿、心慌、出冷汗等症状。开始我怀疑是低血糖,后来发作时就去测血糖,结果发现血糖并不低。请问为何血糖不低,还会出现低血糖呢?

内蒙古 陈 超

陈超读者:

对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来说,饥饿心慌、出冷汗、疲乏无力、头晕手抖等症状的轻重与血糖高低基本一致。但有些患者像你一样,虽然出现饥饿等症状,测血糖发现血糖值并不低,这种情况在医学上叫作“低血糖反应”。

低血糖反应多见于在治疗过程中的糖尿病患者,一般与进食量不够、运动量过大或用药不当等有关。患者血糖在短时间内下降过快,引起儿茶酚胺等升糖激素释放增多。此时虽然血糖未达到低血糖标准,但患者一时难以适应。另外,患者存在胰岛素分泌不足及胰岛素抵抗,体内葡萄糖不能正常被运转到细胞内为身体所利用。尽管血糖不低,但细胞内缺乏葡萄糖,仍然会出现饥饿感、心慌等症状。

许多人可能认为只有当血糖≤2.8毫摩尔/升时,才可诊断为低血糖。其实,这个标准只是针对健康人而言。对于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3.9毫摩尔/升,即可诊断为低血糖,并需要及时处理。那种认为低血糖反应不是低血糖不需处理是错误的。

老年人以及有心血管合并症的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明显心慌、出汗、手抖等症状,务必及时检测血糖及心电图,在排除心脏疾患后,及时补充碳水化合物,以便迅速缓解低血糖症状,防止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预防低血糖反应应做好以下几点:① 服用降糖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降糖速度不宜过快,幅度不宜过大。② 控制饮食应循序渐进,不可“矫枉过正”。可以少吃多餐,可在两餐之间及睡前少量加餐。③ 运动不宜过量,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掌握在每周运动5天,每次运动30分钟、运动结束时身体微出汗即可。

南京农业大学医院副主任医师 陈育民

上一篇:应届毕业生实习总结报告下一篇: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