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优秀教案(共7篇)
胡同文化优秀教案 篇1
胡同文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圆明园、颐和园这些地方,以前都是那些皇宫贵族居住和游玩的地方,普通的老百姓大都住在什么地方?
明确: 大大小小的胡同里面。那我们就来看看北京的胡同是什么样的?它们有什么特点?胡同里的文化又有什么特点?
二、阅读、感知(30分钟)1.积累词语
嫌 喧闹 安土重迁 挪窝 摞 置身事外 安分守己 逆来顺受 烦躁 凭吊 衰草离披 无可奈何 席卷
2.借助有关的语句给每段作现成的概括,无法借助有关语句进行概括的说明理由。提示: 第1段,“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第2段,“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
第3段,“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第4段,“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第5段,“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第6段,“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第7段,“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
第8段,“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第9段,“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第10段,“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第13段,“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第14段,“这是无可奈何的事”。第15段,“再见吧,胡同”。
文章第十一、十二段分别举“我的小说”和“生活”中的两个例子来说明“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因此,就没有要点可以直接画出。3.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1—4),介绍北京的胡同。布局,影响,取名,数量。
第二部分(5—12),胡同文化的特征。从居住、交际、娱乐、饮食、处世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13—15),作者对胡同文化没落的感受与思考。作者写到北京胡同文化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下的衰败和没落,带有明显伤感的情绪。
三、具体分析胡同及胡同文化(35分钟)㈠ 关于文化
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个内涵丰富,表现人类全部生活的概念。联系生活实际,可分为物质型、精神型、心理型等类型,比如,茶文化、服装文化属于物质型,文艺作品属于精神型。本文的胡同文化并不是建筑和民居文化,而是观照胡同里居民的心理,说的是心理文化。用课文的话说:“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因为“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 ㈡ 胡同特点
那么北京胡同是怎样的呢?请浏览1~4段,思考:1~4段介绍了北京胡同的那些特点? 明确:正、奇、多、静 ㈢ 胡同文化
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建筑。反过来也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建筑,就可以看出它是什么样的文化。那北京胡同这样的建筑能反映出北京胡同怎样的文化特点呢?请几位同学朗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语速不要过快,要尽量读出韵味来。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是什么?作者以怎样的感情来描绘胡同文化的? 明确:封闭、满足、袖手、“忍”
胡同文化有这么多的内涵,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请同学谈谈个人的感受和理解。明确:
1.封闭性——封建社会传了几千年,一直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作为几朝古都的北京成了其中的代表。这种封闭的思想必将带来观念上的保守与落后。2.“处街坊”一节――他们表面上是有来有往,礼尚往来,可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可见他们的来往仅仅是一种礼节上的应酬,他们的内心还是封闭的。3.北京人爱睢热闹不爱管闲事――北京是民主运动的发源地,但因为他们生活在皇城根下(就是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所以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否则随时会有杀头的的危险。所以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就是一个“忍”。4.满足――
写北京人易于满足,作者有几句非常典型的细节描写,找出来读读。要读出韵味,读出北京人的满足感和得意劲。
明确: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
“嘿”字不能按常规读去声,应把音拉长,并把声调向上提。推荐一个学生再朗读。全体学生再朗读体会京味儿语言的魅力。
为什么要从“吃”的角度来说明北京人的易于满足? 明确:在“衣食住行”中,“吃”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过去温饱问题尚不能解决的情况下。“民以食为天”,我们这个民族对于吃食的追求恐怕是无与伦比的。菜系之多,名目之繁,口味之杂,都是任何一个民族无法比拟的。就日常生活而言,一个人对于吃食、口味的态度,便可看出他对于生活的态度。所以,作者选取极平常的吃食,便反映了人们的内心的思想意识、生活态度。信手拈来,意味无穷。比较阅读:
“有窝头,较好。大腌萝卜,好。小酱萝卜,更好。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很好。虾米皮熬白菜,最好。”
评价:呆板,单调,无生活气息。两厢对比,还是原句京味儿浓。5.“忍”
你怎样评价北京人的“忍”?
明确:是生存法则,明哲保身; 生活小事应提倡“忍”,这样人际和谐,深灰和睦;但对于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我们不该“忍”,不该袖手旁观,而应见义勇为,否则社会就没有正气,该出手时就出手。全体同学再朗读有关胡同文化特点的段落。
(四)体验感情
1.作者对北京胡同、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集中体现在哪几段? 明确:最后三段
2.学生齐读第十三段,注意要能进入作者的感情世界,读出韵味来。3.把最后几个短语再齐读一遍。细细品味其中的感情。“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探讨:
这几句语言有什么特点?和前面写北京人“易于满足”一节是同样的语言风格吗?
明确:不同――前面几句是北京市民的口头语言,而这几句是书面语。前者较轻快,后者较深沉。
如果把它换成和前面一样的语言,该如何换?效果如何?试试看。
明确:“那种衰落的样子,还有什么说的。”“ 那荒凉的景象,真没得说。”“那种衰败,确实很惨。”――效果完全不同。是口头语,但无京味儿,没有书面语的回味无穷,意韵悠长,而用了书面语之后,感伤惆怅之情扑面而来。学了汪老两处不同的语言风格后,你有什么启发或感受? 明确:雅俗共赏,他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语言范例,使我们受益匪浅。(4)面对如此衰败没落的景象,作者用了哪些词语表达他的心情?从下一段中找出三个词语。
明确:怀旧,伤感,无可奈何。
这三个词加在一起,是不是说汪老是一个跟不上时代的遗老,一个抱残守缺的保守派? 明确:“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面对现实,他也有超脱理智的一面,改革之后,新思潮新文化将会兴起的。
(5)我们准确的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就容易领会他在结尾句中流露出的感情基调,请大家齐读这一段,注意应用中速朗读。
作者长期生活在北京市民中间,耳濡目染京味文化,对北京话有一种特殊的敏感,文字中常自然带有一些富有表现力的京味京腔,例如“东去!”“西去!”“唤头”“惊闺”“挪窝儿”“处街坊”“待姑奶奶”“闹学生”“过学生”等等。
四、小结、扩展(10分钟)
汪曾祺的这篇书序不同于一般的评点或介绍类书序,作者并没有把这篇文章当作正儿八经的序来写,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现在这样一篇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读这篇文章,并不使读者觉得累,而是从中了解北京胡同文化,增长见识;阅读的过程,是一种与北京胡同市民相类似的感觉;散淡、平和、自足;作者确实有自己的知识积累和对生活的思考。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北京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内涵,感受到了汪老先生京味语言的醇厚魅力,也体会到了北京市民的散淡平和自足及作者的怀旧伤感与超脱理智。作者的眼光非常敏锐,从北京的胡同就可看出北京市民文化的特点。
五、布置作业:完成本课练习册的同步训练。
参考资料 《教学参考书》 教后小记:
胡同文化优秀教案 篇2
散文名篇《胡同文化》是汪曾祺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一篇序言。但文章并未从摄影艺术的角度落笔, 而是从胡同民居的角度揭示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 胡同文化的内涵。全文洋溢着浓烈的京腔京味儿, 是一篇提升学生文化品位的典范文, 因此, 我在教学设计中力图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教学中力求渲染文化的氛围, 激发学生强烈的文化求知欲, 让学生进行一次文化的洗礼。
教学总结及反思
这堂课学生的表现在情理之中, 却也在意料之外。他们的兴致很高, 探究问题积极踊跃, 极大地发挥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整堂课很流畅地进行下来, 我也觉得非常轻快。结束之余, 我在想为什么学生的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会那么高?总结反思后, 我觉得主要得益于教学情境的创设, 人文气氛的营造:
一、妙设情境导语, 创设文化情景。
精妙的导入, 可以烘托气氛, 创设一种与文本契合的情景, 激发学生内在的阅读需要, 《胡同文化》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当然需要与之精妙的导语来切入。考虑到我的学生 (身处西北) 对北京的胡同了解不多, 我先让学生对北京的胡同有种直观的感知,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引出对文本的解读, 继而层层推进, 进一步领悟胡同文化的魅力。在设计导语时, 我抛开了传统的语言文字的渲染, 代之以古朴典雅的北京胡同图片和韵味醇厚的京腔京曲《胡同京歌》, 让那发黄的黑白的胡同照片, 让那荡气回肠的胡同京歌, 深深地吸引住学生们。这样, 歌曲一结束, 在他们回味着、惊叹着、感受着那绵绵的艺术魅力的同时, 在他们开始受到如此的文化冲击的同时, 我的教学初衷就达到了。随后, 揭示课题“胡同文化”就顺理成章了。
二、创设问题情境, 激活学生思维。
所谓问题情境, 是指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巧妙的问题设计, 引起学生积极的思考和探索, 以求解决问题的一种课堂气氛。精心设问置疑, 可以使学生疑中生问, 疑中激思, 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索, 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教学本文时我首先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 组织学生讨论, 自由质疑。同学们积极思考, 从题目提供的信息中发现了两个问题:胡同有什么特点?胡同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我再适当点拨、引导, 使课堂上形成一种积极思考、探讨的热烈气氛。
其次让学生从中心句入手, 提纲挈领的梳理文脉, 这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 即教会学生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阅读方法。为了授之以渔, 我设计了几个问题, 如作者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胡同的特点, 为什么作者说“北京市民文化就是胡同文化”, 激发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探究趣味。在和学生共同探究时, 我适当的穿插一些幽默的北京方言, 也增添了课堂的京味儿氛围。
三、在探究中解疑, 在理解后感悟。
巧妙地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可以活跃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一位大师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石刻的历史。胡同是北京特有的建筑风格, 要领悟胡同文化的特色, 就要在理解文章表面内容后, 一步步揭开胡同文化的面纱。我在教学中引出问题:从北京胡同的特点可以看出它有怎样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内涵, 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一个?要求学生自由发言, 谈谈他们的感受和理解。
学生们交头接耳, 畅所欲言, 在学生激烈的争辩中, 我适时引导, 这是我认为最精彩的地方:有人联系中国历史, 谈到了胡同文化的封闭性;有人联系现实生活, 谈到了胡同文化的精义“忍”, 分析了“忍”的价值观和现实意义;有人联系自身, 认为安土重迁不仅仅是北京人的特有的心态, 而是中国人普遍的心理, 还列举了三峡移民所反映出来的种种问题;有人甚至谈到了胡同连接的四合院与当今的高楼大厦之间的差异和折射出的百姓百态。所有的这些都让我为之自豪, 因为开放性的问题设置, 让学生们有了说话的权利和机会, 也使课堂有了争鸣的学术氛围, 有了创造性的课堂生成。这无一不是文化的再现, 无一不是文化的彰显。这样的课堂本身不是文化么?
四、课文迁移拓展, 文化反思延伸。
汪曾祺先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 因此对正在消失的胡同, 自然有一种怅惘, 一种莫名的留恋和怀旧。但他同时又清醒的意识到胡同文化是一种小市民文化, 是一种衰落的文化, 一种跟不上时代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 高楼大厦代替了红砖碧瓦, 胡同文化终究要走向消亡, 对此他只能表示无奈。但作者是达观的, 他以一种豁达的胸襟面对胡同的衰落, 以积极乐观超然的态度迎接新文化的到来。在教学这些内容时, 我运用了朗读和比较的方法, 让学生区别了胡同文化和高楼文化的差异, 认识到胡同的衰败必然导致胡同文化的没落。
《胡同文化》始终贯穿着作者对胡同文化甚至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情感的揣摩, 其实在生活中, 除了北京的胡同外, 还有许多民居, 尤其是本地民居, 学生也应大概有所了解。为此我营造了另一种人文化的课堂气氛, 向学生介绍保存完整的明代民居———甘肃天水胡氏民居———我们西北特有的房屋建筑。让学生陶醉其中, 设身体验, 接受人类文化的濡染和熏陶,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人文教化, 这也算是此次教学成功的一面吧。
胡同儿摄影师眼中的胡同儿文化 篇3
高和——一位土生土长的老北京爷们儿,凭着对老北京文化的痴迷,风雨无阻地走街串巷,用相机记录着胡同儿里的文化。这种奉献精神和对历史的责任感,使他获得了很多奖项,开始被人们所熟悉。
高和是从1985年开始胡同儿摄影的,当时他只是觉得周围的环境变化太快,如果不以某种形式记录下什么,子孙后代们就无从了解他们生长起来的地方了。高和出生于西单的一个胡同儿里,结婚后搬近了东四十二条胡同儿,几十年的人生都在胡同儿里度过。二十多年的摄影,他更换了许多的相机,觉得这个相机拍摄的照片不够清晰,于是又换下一个,至今他用过的相机都已经排成了一排如文物般陈列在家里的一个玻璃书柜里。在早期还没有数码相机的时候,买胶卷和洗相片的花费就已经上万了。在那个年代,“万元”对于普通的工薪家庭是笔不小的花费。他的夫人是街道主任,由于工作的性质和环境,使得夫人对胡同儿也有一种特殊的痴迷,在她退休后的日子里陪着高和一起走街串巷。正是有了夫人的支持,高和才能如此畅快地投入到他的摄影事业中。
在这位老人的眼里,他的摄影作品,讲述更多的是一段情怀,一个故事,一种对老北京胡同儿文化的品读。他介绍说,北京胡同儿文化有800多年的历史了,在北京,胡同儿有几千条,他们围绕在紫禁城周围,大部分形成于中国历史上的元、明、清三个朝代,元代开始大兴土木,大部分的胡同儿都是在元朝建起来的,然后到明、清两朝开始扩建。据《明成祖实录》载,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在永乐元年正月给朱棣上书说:“自昔帝王,或起布衣,平定天下,或由外藩,人承大统。而肇迹之地,皆有升崇,窃见北平布政司实皇上承运兴化之地,宜尊太祖高皇帝中都之制,立为京师。”这不正說出了朱棣的心里话吗?他当然照准了去做。于是在永乐元年正月辛卯日(公元1403年2月4日)将北平改称为北京。从此中国的历史上就有了“北京”这个名称,那么公元1403年2月4日就成了“北京”名称的诞生日。可见“北京”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明朝,到今年,已叫了588年,但却比“胡同儿”这个名称晚出现了100多年。
高和还介绍说,北京有3多3少,桥多水少,庙多和尚少,平房多楼房少。当时没有楼,最早以天安门为中心,开始兴建都城,最终形成以天安门为中心天圆地方的格局。以桥命名的胡同儿很多,由于地理地貌的变迁河流干涸了就只剩下桥而没水了,有的桥也拆了就剩下胡同儿了,就拿“天桥”这地区来说,以前有河流经过所以叫天桥,现在河没了,就只能根据这个地名遥想当年了。
高和眼中的“胡同儿建筑”
他在走街串巷的时候,听到很多年岁比他还要大的“北京爷”们讲述了很多胡同儿里的“讲究”。他很自豪地说:“北京确实是人才济济的地方,我曾经穿胡同儿的时候,很多胡同儿里的大爷能说出特别多有意思的事情。以前的故事,建筑的来源,从门楼的外表就能看出里面住的是什么人,文化程度,有多大的官。”
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文化,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会放映到一个地方的建筑中。作为几代的都城,北京有它特有的骄傲,也有很多讲究,偶尔在出租车上遇到的司机都有可能几代之前是皇亲国戚。只要是皇亲国戚、官员、文人墨客聚首的地方就有尊卑礼仪排序。高和讲解道:北京的“官员”多“名仕”多,从而官邸多,而这也使得当地的建筑会成阶梯状——按官员的级别大小,按当地的财富、学识、名望排列建筑的高低,级别低的名望低的就不能“越礼”。同时不同人家的棱棱角角也都会有着细致的“讲究”。
高和眼中的“门墩”
门墩是在中国老式住宅四合院门前,用来支撑正门或中门的门框、门槛和门扇的石头。枕石的门内部分是承托大门的,门外部分往往雕以乌兽花饰,又叫抱鼓石。抱鼓石也有方、圆两种造型。门礅的雕刻颇为讲究,选材考究,工艺精湛,雕刻物栩栩如生。高和谈到门墩时,乐呵呵地讲到,有的王府将门墩做成狮子,以示身份的高贵,而寻常百姓家门前的门墩,则较为朴实,但有的雕工细腻,清晰地呈现出了老北京人民的智慧。高和所拍摄的门墩,几乎包含了北京的绝大部分胡同儿。
高和眼中的“门联”
据传北京最早的门联出现在元代之初,元世祖忽必烈请大书法家赵孟频写了这样一副门联:“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北京人,一贯是把门和脸放在一起等同看待的。将门联作为自己家的名片,让人一眼看到就知道院子主人是干什么的,这也是门联的一个特点,一种功能。比如卖酒的:杜康造酒,太白遗风;洗澡的:金鸡未唱汤先热,玉板轻敲客远来;剃头的:虽为微末生意,却是顶上功夫……
高和所拍摄的这副门联已经残破不堪了,随着岁月风霜的剥蚀,门联上的字迹都已模糊不清,但是依稀还是能从辨别出来“贵寿无极,喜庆大来”这几个充满寓意的大字。高和解释到,近年来胡同儿和四合院大批量的拆迁,这样有百年历史的门联已经是越发难以见到了,“贵寿无极”看得出题联者对主人家的经济及状态的描写,而“喜庆大来”则是一种对主人美好生活的祝愿。
高和眼中的“老字号儿”
北京的老字号儿,很多都在胡同里,要统计齐已很不容易。这副摄于前门地区的老字号儿,就像一个现在店面的招牌一样,简洁的说明了这家店铺的经营范围。同时高和还强调说,现在很多胡同儿都成为了“遗失的美好”。有的在拆掉的基础上,又为了吸引游客的而新建了很多胡同儿,但已经完全没有原来的胡同儿特色,游客们是看得很新鲜,殊不知,那也只是高仿的赝品。现在的烟袋斜街,基本保持着原滋原味的胡同儿文化。一些因为年久失修的房子,重修后也依然修旧如旧。他认为,既然社会在发展,城市化进程是历史的必然性,那么就尽量避免文化的遗失,也期待新建的胡同儿能够修旧如旧,完整地还原历史的原貌。
高和眼中的“门簪”
每个四合院的宅门上框都有两枚或四枚柱凸出,形状为圆形或六方形偏多,它们叫做门簪。小户人家的门簪多为两枚,而大宅门的门簪多为四枚。门簪实际上是大木钉的钉帽,本身是扁平长方形的,是固定门扇用的。古时没有合页,固定门扇的方法是将大门钉穿透上门框和两头有圆孔称作连楹的横木,再用销将其紧紧别住,使二者连成一体,再将门扇上的轴插入连楹两端的圆孔中,门扇上端便被固定住了。门扇下端固定在门枕石上。门簪上面雕刻有福寿、吉祥、平安或一门五福、出入平安等吉词颂语。
高和眼中的“砖雕”
胡同儿里的大宅门和四合院里遍布着砖雕佳作。尤其是门脸上的砖雕,更是花样繁多。北京的大宅门也分三六九等:有广梁大门、金柱大门、蛮子门、如意门……广梁大门和如意门的砖雕最丰富。有人称“广梁”为“广亮”,古建专家王其明先生指出:“旧小说《儿女英雄传》上用的是梁”。笔者认为:广梁和金柱是对称的,所以还是称“广梁大门”较为正确。广梁大门中的砖雕以廊心墙上的岔角和中心花居多。其戗檐、盘头、草盘子都为砖雕常品。高和记忆中的“胡同儿故事”
《胡同文化》教案 篇4
■教学目标:、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探究胡同文化后面深刻的历史背景。
2、品味平淡、朴素、口语化而极富表现力的语言特点。【重点】
3、体会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复杂感情。【难点】
■教学安排:2时
■教学步骤和主要内容:
●导语: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具有与人类本身同样古老的历史。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北京的胡同和北京市民密不可分。它记下了北京历史的变迁、时代的风貌,蕴涵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生活气息,是天然的北京民俗风情展览馆,并烙下了北京市民的各种社会生活的印记。
让我们翻开本,看看著名作家汪曾祺老先生的《胡同文化》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
●文本探讨:、北京胡同的特点:
寻找出文中叙述、描写胡同特点的词句——
【正】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
【俗】胡同的取名,有各种。
【多】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静】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
正(方正,整齐);俗(通俗,普通);多(无以计数);静(没有喧哗)。
2、胡同文化的内涵:
先找出点明胡同与文化内在联系的关键句子——
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快。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式。
由此得出结论——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精神面貌、思想状态和言行举止完全可以诠释胡同文化的内涵。
从北京人的特点入手,探究胡同文化的内涵。
从文中找出表现北京人特点的词句——
【守旧】安土重迁,舍不得挪窝儿,一住住几十年……
【封闭】独门独院,过往不多;
【知足】易于满足,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
【本分】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实际上,作者在文中,已经十分精辟地圈定了胡同文化的内涵——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守旧】【封闭】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知足】【本分】
3、语言特点赏析:
这是一篇漫谈北京胡同逸闻趣事兼及京城市民文化心态的议论散文,又是一篇将针砭锋芒藏于风趣诙谐的随意谈吐之中的文化随笔。
作者的语言“文字功夫极深,可谓不温不火,炉火纯青”。具体特点是平淡,朴素,带有口语化,极富表现力。
第2自然段对胡同名字的谈论,看似信手拈来,却很典型,具体而实在,除了口语化,还有字里行间的风趣、幽默,让人忍俊不禁。倘若将这些通俗朴素的话语再往深处想想,甚至还可以从中省悟出北京人平静、随和的心态(不就是个地名吗?好记就行,实在不雅,改个谐音,完全不必挖空心思地特意去命名)。
第8自然段中的“嘿”,第11自然段中的那段对话,将北京市民自我陶醉,易于满足和明哲保身的心态刻画得栩栩如生。
4、体会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复杂感情:
作者说: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又说: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是一辈子当顺民的心态。
再说: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最后说:再见吧,胡同!
从这些话中,我们已经不难体会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感情,而且作者也肯定“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那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理解问题中的“复杂”二字呢?
一是不舍。不舍的原因有二:①老人的怀旧——生活在北京大半辈子,胡同文化几十年的耳濡目染,对这些东西已经非常了解,非常熟悉,也非常习惯了。②喜欢胡同文化的精华——作者认同、留恋,甚至推崇胡同文化中的一些精华,譬如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安分守己等等,不愿意看到它们的消失。
二是不得不舍。不得不舍的原因是: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小市民文化终究是消极的,在时代大潮的冲刷下,在衰败,没落,总有一天会消失的。
所以,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感情是复杂的。他既不一味地肯定,也不沉迷,却又为它的正在衰亡多少有点伤感。不过,我们从文最后一句话“再见吧,胡同!”已经不难体会到作者告别胡同文化的毅然和理智。有点不舍的复杂感情,应该只是希望胡同文化中的那些精华可以传承下来吧。
●拓展研究(略)
学习研究了胡同文化,是否也可以探究一下海派文化——
海派文化的定义;内涵;形成、发展与传承。
海派文化和胡同文化……
■小结和作业、强调抓住关键词句,准确体会和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提倡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民间语言,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3、利用剪报和网络,搜集相关资料,注重积累。
4、完成“思考与练习”。、部分同学还可以利用随笔,撰写探究胡同文化历史背景、形成原因和发展变化的小论文。
■教学补充资料:
●汪曾祺:
汪曾祺(1920~1997)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当年教授写作的沈从文先生的影响。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1943年大学毕业后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1946年起在《文学杂志》、《文艺复兴》和《文艺春秋》上发表《戴车匠》、《复仇》、《绿猫》、《鸡鸭名家》等短篇小说,引起文坛注目。190年后在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工作,编辑《北京文艺》和《民间文学》等刊物。1962年调到北京京剧团(后改名北京京剧院)任编剧。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另有一些京剧剧本。短篇《受戒》和《大淖记事》是他的获奖小说。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胡同:hútòng巷,小的街道。
●安土重迁:āntǔzhòngqiān
【释义】土:乡土;重:看得重,难,不轻易。形容留恋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到外地。
【出典】《汉书•元帝纪》:“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
【示例】自古道:“安土重迁”。说了离乡背井,那一个不怕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八回)
●《辞海》对“文化”的释义:
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社会和经济。在有阶级的社会中,它具有阶级性。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通过民族形式的发展,形成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连续性是文化发展历史连续性的基础……
●互联网“百度百科”对“文化”的简述(选编):
当代中国社会在使用“文化”概念时一般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性:(1)历史性;(2)群体性;(3)影响性。如华夏文化、吴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文化的内部结构包括下列几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
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
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
心态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这是文化的核心。
《胡同文化》教案 篇5
德育目标:体会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认知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北京的胡同及作者赋予胡同文化的内涵
能力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概括要点、提取精义的能力
教学重点:作者赋予胡同文化的内涵
教学难点:作者对胡同文化所持的态度
教学方法:设置情境点拨法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一首诗,它无声地传达着各种思想。走进一座座建筑,你会陡然觉得这空间依然存在着先人们灵魂。(展示几幅古建筑图片)
今天,我们学习涉及到另一种古老的建筑――胡同的文章――《胡同文化》
2、解题
胡同的由来、“文化”的含义、课题的含义
二、课文学习
1、快速默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
胡同――胡同文化――对没落的胡同文化的感情(建筑――文化)
2、指名朗读第一段,分析第一段的作用
总说――分说的关系
3、北京的胡同的特点
方正
取名有各种来源
宽窄和数量
胡同的环境
4、胡同文化的内涵
封闭安土重迁
渴望独门独院
各人自扫门前雪
易满足,物质要求不高
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5、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表现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茶馆》
《八月骄阳》
电梯事件
6、作者对这种封闭的、以“忍”为精义的胡同文化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
(欣赏《前门情思大碗茶》,感受对老北京深厚的感情,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
听后三段朗读(展示几幅衰败的胡同和现代化都市的照片)
作者的态度:怀旧、伤感
8、文章的语言特色
1、京味、京腔(胡同味)
2、平淡、朴素、口语化
3、典雅
三、讨论
学完本文后,你怎样评价“胡同文化”?与今天的居住氛围相比,你更喜欢住在哪?试阐述理由。
四、总结
胡同文化教案N 篇6
汪曾祺
教学目标:
1、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流露的情感,2、学习作者用朴实雅致、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叙事抒情的手法。
教学重点:
1、对文章深层思想的理解,概括整体内容要点。
2理清作者思路,体味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1、通过具体词句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情感。
2、把握胡同文化的主要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一、导入 有人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今天我们所学课文涉及到的是一种相对古老的建筑--胡同。《胡同文化》--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在文坛寂寞了四十年之久的作家--汪曾祺给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一篇序文。这是一篇古朴清雅、意味深长的文化随笔,充分显示了作家的创作个性。
二、解题
题目告诉了你些什么内容?(1)胡同:巷;小街道(点出了写作对象),北京胡同多--“有名胡同三千六,无名胡同赛牛毛”(2)文化:①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②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③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三、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著名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代表作品有《受戒》》等乡村风俗小说。他那种清秀隽永、生趣盎然的风俗画描写风格得到了文坛的普遍赞誉。
第三、四课时
四、研读课文
1、探索思路与结构
明确: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先谈北京的胡同,再谈北京胡同文化的特征,最后谈胡同文化的衰落。第1~4自然段为一层,第5~12自然段为一层,第13~15段为一层。
2、第一段:找出中心句:即第一句。关键句是“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第二段:关键句是“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因为下面的全部举例,都是说明胡同得名缘由的,例子很多,足见胡同取名的来源之广。第三段:写了胡同的大小、数量。
第四段:写了胡同是勾通大大街的网络。小结胡同的特点。
五、学习第5-12段
1、那么,长期生活在这样方正而安静的胡同里的居民又形成了一种怎样的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呢?他们是怎样表现的呢?为什么会这样?
2、学习第5-12段:
第五段:关键句是“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从而结束了对胡同在城市建筑方面的特点的介绍,段末点题,点出写作本文目的,开始转入对胡同所连带的地方文化性质的思考。本段也就是本文的枢纽,它连接着“北京胡同”和“胡同文化”两部分。
第六段:关键句是“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第七段:写北京人追求住家要“独门独院”,其本质也是自我封闭,他们宁愿把自己关进比胡同更小的盒子一般的四合院里。北京人讲究处街坊,把握“除了”和“此外”,得出真正意思在于“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学法指导:抓住关键词)
第八段:继续从物质生活方面写北京人的封闭文化。他们满足现有的一切,拒绝外界事物到了固执的程度,当他们说“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时,天知道他们与多少“别处”的优长和进步失之交臂。北京人的生活习惯:北京人的生活习惯接近农民。爱吃硬面饽饽,水饺,荞麦饼,冰糖葫芦,爱喝大碗茶,二锅头,爱过端午节、重阳节、春节,爱玩的是养鱼养鸟养蛐蛐,逮蜻蜓,粘知了,放风筝。这些都与某些城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如吃奶油蛋糕三明治,喝咖啡威士忌,过圣诞节、情人节,玩高尔夫球等形成了鲜明对比。
第九段:写了北京人在政治方面的封闭,他们生为“民主运动策源地”的“民”,却对民主运动漠然视之,其思想本质仍是满足于现有的生活。
第十到第十二段:对“胡同文化”的封闭性质作更深人的剖析,指出其精义是“忍”。封闭的胡同文化所期望的是一种低水平低层次的心理满足,当这种期望的水平或层次被人为他不断压低时,满足会变得愈来愈不容易,这时“忍”就成了维持这种文化不可或缺的心理基础。在这三段中,作者各选取一个典型材料来表现“忍”。所以说它们典型,是因为这些材料都是通过北京人在忍无可忍的情境中逆来顺受忍气吞声,来暴露正是“忍”在支撑着胡同文化。“忍”字从何而来?北京人的安分守己,逆来顺受是由其特殊的历史政治环境造成的。京都之中,帝辇之下,人们看得最多的是城头变幻大王旗,看得最透的是仕途险恶,天威难测,官运无常。今儿个,新科状元金榜题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明儿个,菜市场人头落地,大观园底儿朝天。这风云变幻,世事沧桑,使北京人学会了忍耐,也学会了世故通达。做为专制制度下的小民他们太微不足道了,强大的皇权要消灭他们,比碾死只蚂蚁还容易,所以他们学会了忍耐,学会了明哲保身,学会了得过且过。)
3、生活在胡同里的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生活习惯、精神状态,作者称之为“胡同文化”。那么,胡同与胡同文化之间的联系点是什么?
胡同的方方正正的特点,影响了北京市民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市民的思想,并形成了封闭的胡同文化。北京胡同的建筑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文化特点。由于胡同的安静闭塞,使胡同里的人们很少与外界接触,不了解外界的信息,不能接受一些新思想,形成了他们封闭守旧,安于现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过安逸日”的小农意识;胡同的方正特点又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到其思想意识,封建正统思想较为严重,不思反抗,安分守已,逆来顺受,甘做顺民。
六、学习第13-15段
1、思考并讨论:胡同与胡同文化的前景如何?
2、强调重点字词,并明确:
写了胡同文化时发展趋向,随着胡同的衰败、没落,胡同文化也在走向消亡。随着旧城的改造,胡同消失了,胡同文化也会消失没落。因为胡同文化的封闭性不符合时代开放前进的步伐,而且胡同文化中有一些消极的东西,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遗弃。因此,胡同文化的没落是必须的。
七、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
1、一个“嘿”,朴素,亲切,大众化,口语化,充分体现了北京市民吃了是虾米皮熬白菜后的那种极其满足的表情。感觉到北京人容易满足。
2、非常富有表现力,既是对别人的无可奈何,又是自我安慰,表现了作者对北京人的那种忍耐性格的佩服和调侃。不愠不火,雅俗杂糅,带有浓浓的北方方言味儿。
3、四个四字短语一气呵出,带有浓浓的书卷气,不仅尽情渲染了胡同衰败、没落的凄惨景色,而且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感伤。
八、小结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本文虽是篇书序,可又不同于一般的评点或介绍性书序,实质上是一篇匠心独运,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通过本文的学习,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序言在形式方面自由多样的特点,也了解到了作序者的思想感情和阐述的道理。
《胡同文化》习题
一、整体内容巩固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中国现代作家,江苏高邮县人。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____________,现代京剧______________等。
2、.本文是作者为摄影艺术集________________写的序。
3、胡同文化的内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试用几个成语说说课文的语言特色。答案:
1、汪曾祺
《受戒》
《沙家浜》
2、《胡同之没》
3、封闭(保守)、易满足、冷漠、忍
4、娓娓道来,雅俗共赏,妙趣横生,意味深长等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胡同()
宅()门
房檩()
伺()候 惊闺()
凭吊()
储()存
低徊()
约鸡蛋()安土重迁()
国子监()
处街坊()
答案;tónɡ
zhái lǐn cì
ɡuī
diào
chǔ
huái
Yāo
zhòng jiàn chǔ
三、解释下列成语。①安土重迁:
②置身事外: ③冷眼旁观:
论北京胡同旅游与文化特质 篇7
作者简介:张祖群(1980-),男,湖北应城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副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遗产旅游等。王波(1985-),女,黑龙江省绥化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区域经济专业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本文章受到如下项目共同自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CJY088)、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CGA12100)、北京市社科联青年社科人才资助项目(2012SKL027)、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2013D005019000005)、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规划课题(BG125YB012)。
【摘要】胡同作为首都北京的一张古老的名片,受到了海内外游客的欢迎。学术界文献基础多表现为胡同保护和有效利用、胡同游旅游产品开发等。文章以北京胡同游的主要线路为基础,剖析了北京胡同游存在如下问题:胡同数量锐减、胡同日渐失去其传承历史文化载体的原住居民、胡同承载的传统文化以及传统工艺等日渐消失、胡同游旅游产品本身仍然面临诸多问题,最后给出北京胡同游提升措施。以跨文化旅游的视角认为,伴随着传统工艺的失传和消逝,北京胡同游同样不可避免地遭受逝去的命运。
【关键字】文化特质;跨文化旅游;原住民;菊儿胡同;北京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4.03.003
一、研究综述与研究方法
从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灭商后将燕地封与召公、召公长子克到燕地就封算起,北京已有3059年建城史;从公元1153年完颜亮下诏正式迁都燕京算起,北京已经有861年的建都史。历史叠加使北京拥有独特风格的胡同建筑,它是北京百姓生活的场所,也是北京历史文化发展演变的舞台,胡同记载着北京的历史变迁和时代风貌,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烙下不同时代人们的社会生活。胡同是北京的名片,是北京历代王朝的地方标志景观。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胡同数量在急剧减少濒临灭绝的危险。许多有识之士在探寻胡同的过程中,也在探寻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发展胡同,保护胡同的完整和其承载的历史文化脉络,让它充满生机地延续下去。近年来随着对北京胡同游的开发,四合院与其生活方式、民俗风貌等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游客来此体验和感受,尽管学者开始从不同的视角关注和研究胡同游,但对胡同游的论述仍是甚少。
(一)从不同视角出发探讨胡同保护和有效利用关系
1.从历史街区文化保护视角对胡同游进行研究。郑杨 (1998)分析了胡同游的现状,并研究了胡同游的开发与保护,他认为胡同、四合院里的当地居民的居住条件由于胡同、四合院的原始建筑材料及其格局将很难得到提升,以及胡同里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的更新比较慢,胡同这样的历史街区将失去活力[1]。因此要将保护与利用结合起来,才能焕发胡同的勃勃生机。
2.从环境保护视角研究胡同游。郭一辰和黄隽(2010)以什刹海旅游为例,从环境保护视角对胡同游进行研究[2]。在资源空间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和心理承载力三个方面对相关环境指标进行量化分析的基础上,以及在对胡同游游客流量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解决胡同游的发展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矛盾,并为什刹海景区旅游环境的保护提出建议。
3.从经济学视角探讨胡同保护及胡同游效用。黄隽(2005)根据经济学原理分析胡同游的成长过程及其市场面临的问题[3]。提出胡同游的“寡头竞争—控制容量—建立旅游产品制度创新机制”的可持续发展制度保障思路。
(二)从胡同游的现状探讨旅游产品的开发
1.胡同游现状与存在问题。张瑛、陈卓、李建明(2007)认为胡同游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4]。从分析“什刹海胡同游”政府特许经营的必要性入手,阐明其实质是对公共资源的产权重组。曹吉星(2009)通过深入的调查和访谈,对胡同游目前存在真实性、居民参与性、文化整合等问题进行探讨,对胡同旅游文化资源进行详细分析[5]。王学峰(2009)通过深入的调查对北京胡同游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6],他指出胡同游在发展中存在问题。李艳(2012)认为北京胡同游目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胡同数量不断减少、胡同文化日渐淡薄、胡同旅游产品种类单一以及胡同游市场竞争无序等[7]。
2.针对问题应采取的对策。针对胡同游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王学峰(2009)指出可以采取的对策[8],各部门相互合作完善胡同游的功能,改变形象,规范市场,有序竞争,杜绝黑车、黑导的现象发生,其次对胡同游产品进行创新,突出特色,保住品牌,再者严格管理,加强自律。曹吉星(2009)也针对胡同游存在的问题提出实行文化普查与摸底、打造文化品牌、走产业化模式、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等建议[9]。
(三)从其他视角对胡同游进行研究
徐勇(1998)介绍了不同种类的胡同游览活动[10];理迅(2002)对北京胡同承载的历史文化底蕴进行介绍,展现了胡同游的魅力[11];王碧涛(2004)系统全面的介绍了什刹海地区的胡同游以及当地居民对现在兴起的胡同游的看法和感受[12];宋冰(2008)从政府对胡同这一旅游资源实施特许经营的角度对胡同游进行探讨[13];陈思(2011)从胡同游的兴起视角对胡同游进行分析探讨,并针对什刹海胡同游的管理等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14];刘鑫(2012)从居民的旅游感知度和旅游态度的视角对胡同游进行研究,并指出目的地居民的态度和行为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旅游活动的开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针对性的胡同游的策略[15]。
(四)研究方法
无论是从历史街区的保护还是从经济学效用或胡同的活化角度,对胡同游的开发和保护是必要的,然而胡同游仍然面临很多问题[16]。首都北京是世界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北京的故宫、天坛、颐和园、长城、十三陵、周口店猿人遗址等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批的中外游客,然而胡同最能体现北京民俗文化风貌的特色,是“老外”游北京,体验北京的民俗民风的主要看点之一。根植于元大都的街巷肌理,在明清北京城时期又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北京胡同是北京平民文化的历史沉积,承载着北京独特的历史文化脉络。笔者运用旅游人类学调研方法对北京什刹海历史街区、南(北)锣鼓巷、八大胡同等进行调研,运用人类学的半结构访谈方法对菊儿胡同的游客、居民、旅游从业者等进行随机的访谈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二、北京胡同游主要线路与问题
(一)北京胡同游的文化特征
胡同是北京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遗产。胡同最初于七百多年前传入北京并结出丰硕的文化之果,是北京传统地方特色的象征,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感的胡同四合院,其结构不同、门楼和石阶不同象征着不同的社会地位,同时反映出老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和长幼有序的等级思想。
随着历史的发展,“胡同”这个词已经不单是指北京的街巷了,它还承担着一种文化,很多学者称之为“胡同味儿”。这种“胡同味儿”源于生活在胡同里的平民百姓,源于胡同里的家长里短,包含从物质的到精神的,从自然到人文的一切内容。一户户人们居住的房屋组成了四合院,四合院连起来又形成了胡同,一条条、一片片的胡同沟通起来就构成了整座北京城[17]。胡同之于规模恢弘的北京城而言犹如经脉骨骼之于人体。北京的胡同表面上看似差不多,其实它们各具特色,每一条胡同都有自己的故事,胡同的名称既反映了社会历史的变化,也向人们展示了社会风土人情。
(二)胡同游主要区域
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有胡同游览活动,通过胡同游来活化胡同[10],一些主要的胡同游线路便开始活跃起来,胡同和四合院不仅仅是老北京的历史文化的遗产、记忆和象征,也是与北京的故宫、颐和园等反映帝王生活历史的场所形成鲜明对照的过去普通百姓生活的“历史博物馆”,是过去人们传统生活方式的景象的活画廊[17]。北京胡同游的主要线路主要集中于什刹海、鼓楼、国子监、孔庙、雍和宫以及南锣鼓巷等景点,北京保存下来的胡同不止于此。
(三)北京胡同游存在的问题
虽然北京胡同游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前来游览,但是北京胡同游目前仍存在很多问题。调研组在对南锣鼓巷及菊儿胡同等胡同进行调研,并应用人类学的扎根理论的田野调查方法对胡同居民及胡同游进行深入考察,并经过总结分析,对其现状总结出如下的几个方面。
1.胡同数量锐减。北京的胡同保留下来1320条,其中有430条的胡同保存完整[18],胡同游并没有开发出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胡同数量还在减少。那些没有被开发的胡同正面临着亟待保护的问题,而开发的胡同面临着如何更好的保护和发展的问题。
2.胡同原住居民流失和文化传承载体缺失。由于胡同基础设施欠缺,造成居民生活不方便,至今这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调研组成员对南锣鼓巷等胡同进行访谈,其中包括生活在胡同里的老一辈居民、青年一代居民、外来打工者等,菊儿胡同的8号院住着11户人家,就是小户人家也要2到3口人,人们生活拥挤导致生活幸福感下降。
课题组调研记录如下:
“我就是这儿本地人,从小生长在这个胡同里,中专毕业到工厂上班,是一名技术工人。家里有一位老父亲和妻子女儿。我从小跟父母生活在大杂院里一个不到十平米的小屋,后来上头进行改造建设,附近有几个院都已经改建成小阁楼了,但因为领导下台,所以并没有把改造进行完。我所在的院也就给落下了,到现在都没有改,一直还是14户住在同一个小院里。后来慢慢很多水电改造入户工程,解决了不少基本生活问题,但还是确实太过拥挤,而且环境一直比较脏乱,人也多,也乱。”
期间中年男子不紧不慢地指了指院门口的大垃圾堆,还有院里头树下随意码放的脸盆和杂物,并且慢慢往院外走。
“借着单位分房,家里商量准备凑钱买一套单位的房,在大兴。也准备把老房子卖了换钱。但老爷子就是不愿意走,说在这条街活了一辈子了,知根知底,同乡同源,哪儿也不去,多大房子也不走。后来没办法,但还是筹钱搬的单位房,这不就三天两头来看老头儿。而且也七十多了,请了保姆,平常能照应照应。”
男子说话时候回头看了看自家不大的屋门,通过眼神并没有能确认到是否老爷子就在室内,但透过杂乱简陋的门窗我们期待着能见一见这位爱家还爱北京胡同文化的老人家。
“跟街坊关系还行,还是平房的多,而且那些大院里的老人儿也不多了,尽是租出去的,或者走了的。”
访谈到这里基本告一段落,不知是习惯应对络绎不绝的游者,还是对于街区现状的漠视,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略显冷淡的受访者摆摆手走离的背影。对多份访谈资料整理分析,可以总结出目前胡同里居住的人们的生活状况及其构成情况。进行访谈过的居民对胡同大多反应出如下的居住现状:很多胡同里的四合院没有卫生间,只得到街上的公共卫生间,生活起居非常不方便。而且胡同里的居住非常拥挤,居住空间小。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社会里:①一部分当地居民选择搬出胡同,尽管这幽深曲径的胡同载满了他们的回忆;②一部分当地居民对这种生活现状选择了漠视,也许是出于无能为力,也许是出于无奈;③一部分居民在面对这种现状时,家里的年轻一代想要搬离胡同,而老一辈的人则不愿意离开他们生活了一辈子的胡同,这里的一切就是他们的生命,结果造成老人独自生活在胡同里,而年轻的一代已经搬迁;④除了喜欢居住在胡同的居民和一部分出于无奈而居住于此的居民以及老一辈独自居于此的居民外,如今这里居住的更多的是外来的国内打工者或者是外国人。
3.胡同传统生活方式日渐消失。根据调研资料的整理分析,由于当地居民日渐减少,北京胡同里居住的更多的是外地人,这种格局就破坏了原本胡同居民的生活方式,失去了文化传承的胡同,就像是失去灵魂的人毫无活力而言。如果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或策略,胡同游也将失去其原有的魅力,慢慢的被市场淘汰,因此胡同游必须引起各界重视。
4.胡同游旅游产品本身仍然面临诸多问题。首先是旅游市场无序,存在黑三轮车、黑导游等现象,政府的相关部门、旅游公司以及当地居民加强合作,逐渐改善这种现象的发生,完善市场机制,建立有序规范的竞争市场。二是相关旅游公司对胡同旅游的发展目标及战略缺少长远谋划的眼光,造成胡同游仍然只是处于产品单一、服务质量不高,甚至是市场混乱等现象。三是缺少创新的机制及管理体制,由于胡同游方面的经营管理经验不足,胡同游发展缓慢,缺少品味。
三、北京胡同游利益主体识别和品质提升
(一)利益主体识别
将访谈样本信息提取可以识别以下主体,除去上文所述常住居民外,还包括:①“长期租住于胡同的外国人”,他们有很大一部分在北京租住1年以上深入体验北京,“我喜欢胡同这种被包围的大气感觉,喜欢和胡同里的老人探讨中国故事和汉字,喜欢中国的民俗,我真的爱北京”,这种形式完全改变了世界旅游组织关于“游客”的定义。②“胡同游”三轮车工,很大一部分并不是北京胡同的原住民,而是外地人,其实可以进一步细分。③调研师生群体,“胡同游”长期受人关注,设计建筑学、城市规划、旅游管理、区域经济、公共管理、美术学、风景园林等专业大量的调研师生,成为影响“胡同游”的力量。④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NGO,长期关注和跟进某一条胡同或四合院,征集老照片,招聘地图设计志愿者,招募翻译、摄影、图书编辑志愿者,形成不可忽视的力量。
(二)北京胡同游提升
第一,保留京味民俗文化,提升胡同居民的生活设施,保护胡同的完整性。从人类学的视角出发,关注和改善胡同居民的生活,改变胡同居民外迁的现象,保留住传承历史文化脉络的载体——居民,这是胡同的灵魂,也是提升胡同游的关键和本质。政府及各界应该通力合作,解决胡同居民面临的生活问题,当然这不仅仅是旅游业面临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城市规划改造、建筑学等方面的问题。只有改善了胡同的基础设施等,解决了居民的生活中的基本问题,才能留得住当地居民,才能保留下这里蕴含的文化传统、民俗风貌,胡同的历史文化脉络才能传承下去,胡同游才能长远发展下去。否则胡同游只是昙花一现,渐渐地被埋没于历史的长河中。
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同样胡同里的京味民俗文化是胡同的灵魂,是胡同游的核心,没有了京味文化或者变了本质的文化对于胡同而言就不再具有任何意义,因此,要提升胡同居民的生活基础设施。
第二,政府各部门应明确各自的职责,完善胡同游的规章制度,提升胡同游的整体形象。如诸多学者所探讨的胡同游由于政府部门监管不到位而存在乱象,胡同游本身可以活化胡同,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感受胡同里的生活,然而由于“黑车”等现象而打消游客意愿,这直接影响到胡同游的形象。因此各部门加强合作,明确规章制度和职责,杜绝此类现象发生,提升服务质量,进而提升胡同游的整体形象。
第三,创新旅游产品,提升胡同游的活力和吸引力。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①从吸引游客再次游的角度,创新旅游产品。旅游公司推出的胡同游的旅游产品过于单一,导致许多旅客游览过一次后就不愿意再次游览,从而丧失了这部分游客,因此,创新旅游产品从而提升旅游的活力和吸引力。②从旅游地当地居民旅游感知的视角,创新旅游产品。旅游开发公司更多的是从游客的角度出发来开发推出旅游产品,而忽略当地居民的感知,在今后的旅游产品开发策略中,旅游公司应该试着从居民的角度来开发旅游产品,创新旅游产品特色,促使胡同游可持续发展下去。
第四,走胡同文化产业化的道路,提升胡同游的品质。当地居民是胡同文化的主体,同时也是胡同文化传承的载体,因此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必须加强和当地居民的沟通和合作,旅游产品应充分展现胡同的文化底蕴,民俗风貌。可以和胡同居民合作将胡同文化产业化,比如将其中的故事、民族传统工艺等编入故事册中或者是艺术报刊等,并且最好采用中文和外文的形式,这样可以充分展现胡同的文化魅力,达到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目的,有利于胡同的保护与传承。
第五,深入发掘胡同文化资源,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从导游的角度,应该加强导游的胡同文化资源的培训,对于胡同的兴起及其变迁以及胡同里的民俗风貌等要进行详细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了解的层面,要深入进去感受胡同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居民的生活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其传达给游客,并让游客感受到这种文化氛围,而不仅仅是走马观花。从游客的角度,开发的旅游产品应能够吸引游客的注意力,使他们有兴趣继续去了解胡同的生活等。
四、讨论与总结
尽管胡同游得到游客的喜爱,尤其是外国游客,随着社会的发展,胡同在面临着急剧减少的趋势,尽管各部门已经重视起来保护胡同,但是在胡同的保护过程中,同样面临着保护与破坏的矛盾,南锣鼓巷的开发保护就活化了胡同,不但带来经济效益,而且将胡同的承载的文化传承下去。而与南锣鼓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锣鼓巷,没有使其魅力充分展现出来。在仅仅一街之隔的南、北锣鼓巷却扮演着生与死的命运。因此,无论是从事物的发展规律来看还是从历史街区的保护来看,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应以保护为前提,将保护与其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促进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但是从历史的发展长河的角度来看,北京的胡同游对于现代的人们来说就是遗憾的美、残缺的美。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改变以及城市规划的发展,胡同的保护面临更多的困难。
任何社会活动离不开人的生产实践活动,尤其是体现民俗民风的胡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试想,如果没有胡同里当地居民参与的文化生活和生产实践,又怎能传承和发展独具特色的北京地方文化?缺少传承和发展的北京文化又怎能保持长期的吸力以扩大异文化的认同?缺少文化吸引力的北京胡同游又怎能持续发展下去?笔者担忧,随着城市建设越来越快,当最后一个原住民搬走,四合院在推土机的轰鸣中倒下,北京胡同游将成为旅游教科书上的一个历史标本。
参考文献
[1]郑杨.论历史地段有序更新的市场机制—北京胡同旅游实证研究[J].北京规划建设,1998,(2):34- 35.
[2]郭一辰,黄隽.“胡同游”与什刹海旅游环境保护[J].环境教育,2010,(2):56-59.
[3]黄隽.“胡同游”的成长分析[J].旅游学刊,2005,(1):44-47.
[4]张瑛,陈卓,李建明.北京胡同社会参与研究——一个探访民族旅游现状与出路的个案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6):59-61.
[5]曹吉星.北京胡同旅游调查研究——以什刹海地区胡同游为例.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民俗学专业硕士学位,指导教师:毕桪教授,2009年10月:52-55.
[6]王学峰.关于“胡同游”升级换代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09,(36):135-136.
[7]李艳.对北京胡同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的思考——以什刹海地区为例[J].江苏商论,2012,(4):109-111.
[8]王学峰.关于“胡同游”升级换代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09,(36):135-136.
[9]曹吉星.北京胡同旅游调查研究——以什刹海地区胡同游为例.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民俗学专业硕士学位,指导教师:毕桪教授,2009年10月:56-58.
[10]徐勇.“胡同游览”的启示[J].北京规划建设,1998,(2):36-38.
[11]理迅.走近北京“胡同游”[J].北京工商管理,2005,(5):20-21.
[12]王碧涛.从宁静到喧哗——什刹海胡同游[J].中国绿色画报,2004,(68):68-72.
[13]宋冰.政府特许经营若干问题研究——关于“什刹海胡同游”政府特许经营的实例调查[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6):83-87.
[14]陈思.什刹海治理与胡同游的兴起[J].当代北京研究,2011,(4):33-36.
[15]刘鑫.基于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胡同游发展对比研究——以南锣鼓巷、五道营胡同为例[D].北京林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指导教师:张茵副教授,2012年7月:1-5.
[16]张祖群,王波.夕阳西下:试论北京胡同游文化特质[A].中国旅游研究院主编.中国旅游评论(2013)[C].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3:167-179.
[17]翁立:《北京的胡同》,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1月第1版,第20页.
[18]蒋彦鑫.北京仅3成胡同保存完整 旧城保护面临尴尬境地[N].新京报,2006-12-19.
Abstract: Hutong, as an ancient card of the capital city of Beijing, get the welcome of the tourists from domestic and abroad. Academic literature foundation much performance is Hutong protection and effective use, Hutong tour tourism products, and other visual Angle to study a Hutong tour. North of the main line to go as the foundation,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Beijing Hutong tour as follows: lane dropped drastically, Hutong gradually lose their inheritance history cultural carrier native residents, Hutong bearing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raditional process gradually disappear, Hutong tour tourism product itself still faces many problems. Finally gives Beijing Hutong tour ascension five measures. Finally discussed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from the cross cultural tourism characteristics think, with the traditional process of lost, Beijing Hutong tour as the setting sun also inevitably suffer the fate of the die.
【胡同文化优秀教案】推荐阅读:
北京的老胡同07-30
漫游老北京的小胡同10-16
北京胡同里的故事作文09-10
胡同口的栓诗歌10-17
避开青春的死胡同作文900字05-28
体味文化教案-体味文化教案 体味文化优质课教案整理07-06
传统优秀文化09-26
《文化生活》第二课 文化塑造人生 教案08-13
探究纸文化 教案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