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2024-08-16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精选9篇)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篇1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及实事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运用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伊始,就致力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事业。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认真考察中国的历史状况,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从而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确立,成为一种强大的物质力量,保证了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历史任务的提前胜利完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立、国民经济恢复、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思想始终发挥着强有力的指导作用。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个理论体系,不仅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宝库,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世界东方的重大发展,并且孕育和启迪了邓小平理论,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思想基础。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晶”,即“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总结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经验,对毛泽东思想的内涵和评价有所丰富和发展,作出了新的概括,提出“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党的许多卓越领导人对它的形成和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同志的科学著作是它的集中概括。”这是迄今为止,对毛泽东思想内涵所作出的得到全党公认的科学概括。

二、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及其辩证关系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艰苦奋斗中形成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事求是,是唯物论、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基础,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倡导的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建立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的,倘若离开这一基础,一切从本本出发,从上级机关的指示出发,从主观愿望出发,势必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使革命和建设遭到失败或挫折,最终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离开了实事求是就没有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就是各国无产阶级为实现无产阶级革命的国际主义事业,首先必须立足于本国,依靠本国革命力量和人民群众的努力,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把本国的革命事业做好。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的有机统一,构成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一方面,实践是群众的实践,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是群众。倘若离开了群众,唯物论、辩证法只能停留在口头上。因此,尊重唯物论、尊重辩证法,首先要尊重群众。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群众路线是一致的,密不可分的。独立自主地领导革命和建设,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本国革命和建设的规律,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独立自主是实事求是的必要结果和要求,离开了实事求是就没有独立自主。另一方面,倘若没有独立自主的精神,一切听命于他人,盲目迷信、照抄照搬外国经验,那就不可能制定出适合本国国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同样,独立自主、自立更生又是建立在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人民群众只能自己解放自己的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独立自主与群众路线依然密不可分。由此可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互相渗透、互相依存、融为一体。邓小平的“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来办”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三个方面的内在联系。在这三个基本方面中,实事求是是基础,是根本,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各个方面,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三、“实事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运用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理论在不断丰富和完善。实事求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成为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根红线。

粉碎“四人帮”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了建国以来特别是“文化大革命”10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冲破了落后的观念和脱离实际的思想束缚,带领全党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否定了“两个凡是”,恢复和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开创了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特别是在实事求是的继承、发展和运用上,作出了新的理论创造,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推进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有机统一的全新阶段,阐明了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所谓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际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已经证明:“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解放思想,而要不断地解放思想,也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理论上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使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呈现出既求实、求是,又求新的典型特征,使实事求是在理论上得到了升华,使党的思想路线在新的挑战面前,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和强烈的时代感。

20多年来,我们党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导下,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中国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可以说,2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历史,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就是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和实事求是不断深入

人心的过程。无论是实现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还是推动从农村到城市的全面改革;无论是创办经济特区,还是全面对外开放;无论是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还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无论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等;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部工作中,我们党都一以贯之地倡导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时代课题,提出的诸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三步走”战略、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概念和新理论,无不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成果,无不是建立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之上的,无不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其历史和逻辑起点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始终是我们党在思想上和工作上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法宝。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篇2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路线,实践

一、实事求是论

在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中, 实事求是论是最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倡导和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过程中, 在总结中国革命多次胜利和失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在同党内的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斗争中, 为我们党倡导和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主要是为了解决主观符合客观、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有三个基本环节:一是精通理论, 掌握方法。二是调查研究, 熟悉实际。三是创造新理论, 指导新实践。

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毛泽东在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深刻揭示了客观事物的规律以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规律,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 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 毛泽东哲学思想中的认识论和辩证法, 就是关于实事求是的认识论和辩证法。

毛泽东的认识论思想有四个要点:第一, 系统阐述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目的以及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第二, 精辟论述了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把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概括为“两个飞跃”, 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从理性认识到革命实践。第三, 概括了认识发展的根本规律。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 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 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 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这种形式, 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 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第四, 揭示了真理发展的规律, 指出真理同错误是相比较而存在, 相斗争而发展, 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二、群众路线论

党和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 运用于党的全部活动, 形成了党在一切工作中的群众路线, 即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 表明人民群众是价值主体,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 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 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一切依靠群众, 表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活动主体, 人民群众的解放和利益要靠群众自己去争取。领导者的责任是根据群众的觉悟程度, 启发、提高群众的觉悟, 在群众出于自愿的原则下, 组织、领导群众开展内外环境和现实条件所许可的一切必要的斗争。为了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必须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从群众中来, 就是集中群众的实践经验和智慧, 反映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 了解群众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 将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整合为集中而系统的意见, 提出计划、方针和办法, 这是一个向群众学习的过程, 也是一个概括、提炼和创造的过程。到群众中去, 就是宣传群众, 使领导意见以及计划、方针和政策为群众所理解, 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并在群众实践中检验其是否正确。“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是一种总的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 为了贯彻这一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 还必须处理好一系列关系, 采取一些具体方法, 如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以及民主和集中相结合等。

三、独立自主论

独立自主, 是实事求是的唯物论, 内因和外因、共性和个性的辩证法, 以及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综合运用。从根本上来说, 所谓独立自主, 就是要有自我意识, 充分认识自己的权利和利益;就是要自我主宰、自我担当, 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就是要有工作上的自主权和主动权, 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 是我们党正确处理党际关系和国际关系所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 也是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上级与下级的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实事求是主要是为了解决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的统一问题, 群众路线主要是为了解决领导和群众的关系问题, 独立自主主要是为了解决党际关系和国际关系问题。三者有机统一, 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框架。

四、结束语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则是贯串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 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我们学习毛泽东思想, 不仅要学习被实践证实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结论, 更重要的是学习和掌握作为毛泽东思想的核心与活的灵魂的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 (第1—4卷) [M].人民出版社, 1991.

[2]毛泽东选集 (第5卷) [M].人民出版社, 1977.

[3]毛泽东早期文稿[M].湖南出版社, 1990.

“活的教育”思想与优秀课堂初探 篇3

一、新课改模式与“活的教育”思想的渊源

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课堂改革理念,那么,如何将新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这是每位有责任感的教师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早在1921年,陶行知先生就提出“活的教育”主张。“活的教育”,正像鱼到水里、鸟到树林里一样“活得自由”。教育的“活”,是陶先生一生的写照;“活的教育”是他30年教育人生的精髓,“活的教育”对现代学校教育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尤其是在课堂教学改革加速前进的今天,更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因此,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改革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模式,采用何种教学手段,形成何种教学风格,打造何种教学品牌,都离不开一个“活”字。“活的教育”就是活的教师用活的教学内容、活的教学方法,培养活的学生,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教学活动。

二、新课改理念与“活的教育”的共性追求

如何将“活的教育”思想落实到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中?创建“活的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必然选择。杜郎口中学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作为指导性教改理念,以此彰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的过程”,由过去教师“满堂灌”,变为如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循序渐进地自学的过程,从而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这些不同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方式是千变万化的,体现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灵活性、多样性、可变性,与陶行知先生“活的教育”不谋而合。这些不同的教改模式同时具有的时代共性元素是: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基于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建构主义学习观,有效教学观,“自主、导学、互助、展示”等。在这些教育理念的牵引下,不同的教学模式都试图实现由高效课堂、有效教学向优秀课堂的嬗变。

优秀课堂体现一个“效”字。“效”是由高效课堂、有效教学向优秀课堂嬗变的关键。从微观层面来看,优秀课堂中的“效”字主要突出的是教学效益,而“效益”有“显效”与“隐效”之分,要让教学达到“显效”与“隐效”双丰收,教师就不能完全相信教学检测的结果,而更要关注学习活动在学生身上“见效”,努力创造一种对全体学生的各方面都“有效”的课堂。2014年南通市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三点要求:“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其目标指向就是追求课堂的效率与效益。

三、“活的教育”思想下的优秀课堂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变静态课堂为“动态”课堂?作为教改一线工作者,我们做了如下探索。

首先是限时讲授。

限时讲授意味着教师要从“独白式”教学走向“对话式”教学。“对话式”教学则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同为课堂的主体,共同分享课堂的思想交流与碰撞的时光。要做到“限时讲授”,教师应该适当放手,减少讲授的时间,让学生来唱主角,引导学生先学,让学生对某一知识的核心问题进行尝试和探索,这使得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确立、教师的限时讲授成为可能。

限时讲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和教学内容,合理分配讲授时间。如果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已能基本掌握的内容,教师应该尽量缩短讲授时间,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但对于学生平时比较陌生的知识,就需要在教师的引领下去学习了。

要做到限时讲授,教师必须做好内功。第一,认真研读教材,对所授内容要点要做到烂熟于心;第二,仔细分析学情,根据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在教案中做到充分预设,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并能及时引导,不脱离教学主线;第三,尽量丰富自己的评价语言,对学生的发言做到及时性、针对性地评价。

其次是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互助分享,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投入到学习中来,更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实现知识的建构和自我的提升。“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

第一,采用多种形式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应运用不同的合作学习形式,如同桌合作学习、前后桌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根据学习能力分组搭配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要让学生学习时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不但讨论时热情高,而且讨论出的结果质量也较高。

第二,小组“发言人”应该轮流担任,让小组成员都有机会向全班同学交流汇报本小组的讨论结果。实践表明,只有这样,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讨论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三,有教师参与的合作学习。在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要走下讲台,积极地参加到热烈的讨论中来,适当地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更要让学生感到教师是那么和蔼可亲,是大家学习上的好朋友。

第四,必须重视合作学习前的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预学,了解学习内容的大致框架,明白教师布置的讨论任务,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激发学习欲望,更好地参与小组讨论。

最后是踊跃展示。

“解放学生、发展学生”是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与“小组合作学习”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展示形式多种多样,可分为“小展示”与“大展示”。小组合作学习为展示做准备,展示是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检阅。展示前以小组为单位做准备,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小组合作学习准备中人人在组内亮相,人人在组内展示;全班展示中,则重在展示这一个小组团队的风采。

其实,在课堂上,提倡踊跃展示就是大胆地把学生从“学”推向“教”,创造机会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当“小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独特、深刻的见解;充分展示个性气质,展示过程要求声音响亮,条理清楚,自信大方;展示自我的想象与创新思维,体现自我价值、感受成功。从而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使课堂活起来,使教学活起来。

总之,在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以拓展性的思维与开放的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在“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下,结合陶先生“活的教育”思想,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习自主化,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使课堂焕发新光彩,才能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才能真正实现减负增效课堂教学改革的相应目标。

试述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篇4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统一的。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本质上是一个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问题。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有三个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其中,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从此中国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开展轰轰烈烈的革命活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和建设工作,在中国革命的长期艰苦奋斗中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之一。作为社会主义的继承者和接班人,我们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深刻领会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建设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一、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实事求是”作了科学的解释。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边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成果。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最主要的内容和要求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系统地研究中国的历史和现状,深入地分析中国社会和革命的具体问题。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状,深入地分析中国社会和革命的具体问题。根据中国的特殊情况和形势的发展变化,制定适合中国特点和时代要求的政治与斗争策略。科学的理论一定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因此毛泽东思想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以指导我们的斗争实践,并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推进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

二、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党的宗旨的根本要求。毛泽东思想是在人民群众的斗争实践基础上产生的,集中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经验和智慧,是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成熟的,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符合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斗争经验。因此,群众路线在毛泽东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活的灵魂之一。

毛泽东明确指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是我们共产党人对待人民群众的正确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立场。只有在思想上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点,才能自觉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建立和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们党的立足点,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它在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各项事业中,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必须贯彻于我们的各项工作之中。“中国无论何时也应以自力更生为基本立脚点,但中国不是孤立也不能孤立,中国与世界紧密联系的事实,也是我们的立脚点,而且必须成为我们的立脚点。我们不是也不能是闭关主义者。”毛泽东在《毛泽东军事文选》中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做出了明确的阐释。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正确地认识和把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一基本立足点,才能使我国的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推进。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并不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关的,而是相互贯通、有机统一的。它们统一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我们应树立整体的观念,将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视为一个有机整体,系统、完整地学习,才能对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更深刻的了解并在工作实践中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2]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3]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4] 毛泽东.《毛泽东军事文选》北京:战士出版社,1981年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篇5

2018云南文山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毛泽东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实事求是

2018云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毛泽东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整个毛泽东思想的,在毛泽东思想概论这一部分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个灵魂到21世纪的今天仍然不过时,被一代代共产党人弘扬、继承和发展。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事业单位考试中经常涉及到的知识点,所以本文整理了相关核心内容以及相关习题,力求考生对此知识点有个清晰的理解与认知。

例1.下列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是()。

A.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B.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C.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根据地建设 D.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解析】D。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活的灵魂有三个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首次提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根据地建设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例2.下列指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是()。

A.六届六中全会 B.七届二中全会 C.十一届六中全会 D.党的七大

【解析】C。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活的灵魂有三个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A项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第一次使用了“实事求是”这个概念。B项,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两个“务必”思想:务必继续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D项,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对毛泽东思想进行了第一次概括。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例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在下列()中正式指出的。A.《论人民民主专政》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wenshan.offcn.com

【解析】B。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活的灵魂有三个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1.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

(1)1930年5月,毛泽东撰写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提出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基本形成了包含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思想。

(2)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第一次使用了“实事求是”这个概念。

(3)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第一次对实事求是的含义作了科学的解释,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例1.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第一次对实事求是的含义作了科学的解释,他指出()。

A.“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

B.“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C.“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D.“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解析】ABD。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第一次对实事求是的含义作了科学的解释,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D。

2.实事求是的基本内容

(1)一切从实际出发:即从客观存在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事实出发;(2)理论联系实际: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它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3)坚持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项重要内容。3.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根本方法,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全部内容的活的灵魂,是党的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例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两次飞跃的理论成果,这两大理论的精髓()。

A.独立自主

B.批评与自我批评 C.群众路线 D.实事求是

【解析】D。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根本方法,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全部内容的活的灵魂,是党的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例2.下列对实事求是的说法正确的有()。

A.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根本方法 B.实事求是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全部内容的活的灵魂 C.实事求是是党的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D.实事求是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根本的组织路线

【解析】ABC。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根本方法,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全部内容的活的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wenshan.offcn.com 灵魂,是党的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D项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根本的组织路线。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C。

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关注文山中公教育信息网

心情随笔:灵魂和思想 篇6

好久没有动笔了。

看着满山花开,绿叶舒展,勃勃生机四溢的自然,总是心情澎湃,思绪万千。春天,给人们的总是希望、激情,还有播种的动力。这个季节的生命,总是美的,不管花草树木,还是男女老少。

这两周,总是忙。

工作,让我感到了一种不合时宜的烦躁和压力。按部就班,无头无绪,实在是一种毫无意义的浪费生命。没有主动、激情和创造性的工作,仅仅是按时上下班,就显得很是一种形式。形式是内容的.载体,二者密不可分的。但不能忘记了,是内容决定形式,而不能用形式切割内容。我听了一次领导讲话,他谈到纪律的时候,说:“查岗的时候,哪怕你在厕所里,也是缺岗。”让我很不理解,也很苦闷。这种草木皆兵、慌张应付,不是心里有鬼是什么?不管是什么,坦然相对,扎实推进,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是很好吗?和必要做那么多虚与委蛇、表面文章的手脚呢?

再说学习。倒是最近买了两本好书,值得认真研读。《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是两本值得研读的好书。很多人都说过时了,是假大空套的说辞。我不这样认为。理论的清醒,才会有实践的坚定。没有信仰、缺乏信念,没有信心,充斥的仅仅是权利和金钱的腐臭味和铜臭味,那就真没有希望了。没有党性人格,仅有高官厚禄,不过是可怜虫而已。

学习,不是装潢门面。这次,单位要求每人必须要写二万字的学习笔记。说白了,就是要抄写。我是完成任务了,但不是为了应付检查。

一场春雨可以净化自然,净化空气,让人感到清新、开朗。一场教育活动,如果能净化心灵,净化灵魂,我们的党、我们的社会,能同这美好的四月天一样,那多好啊!

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滋养灵魂 篇7

[作者简介] 苗永姝,中央编译出版社编辑。

“本套世界文学名著,选用名家的全译本,并配有精美的国际大师插图,在内容和形式上,将营造极佳的阅读体验。这在国内的名著出版工作中,是非常难得的。”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得主许渊冲先生给予高度评价的,正是2015年新年伊始,中央编译出版社推出的“世界名著典藏”。“世界名著典藏”首批20种,这套名家全译本、国际大师插图版“世界名著典藏”共有81种,将在2015年5月前陆续面世。

精选名著,典藏必备

世界名著指的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和关注的著作,其价值由于已经超越了时代本身而得以流传。文学名著便是其中之一,当然还包括社科名著、人文名著等。名著本身这种超越时代的价值,使其在世界文坛上享有了不朽的地位。比如《爱的教育》,据译者夏丏尊所言,至1904年已经有三百版了,译者便见过日译本和英译本。比如《基度山伯爵》,正如译者在序言中所言:“《基度山伯爵》自1844年在《辩论日报》上连载,就引起极大的轰动,一百多年来始终畅销不衰,不知被译成多少种文字,不知发行了多少亿册书,又有多少人捧读过,大概很难统计了。”面对如此浩瀚的名著,精中选精、优中选优,也成了一个难题。为此,各种书单应运而生。而“世界名著典藏”参照了世界上多种推荐书单,精挑细选,选择重复推荐率较高的名著,把世界“公认”的名著悉数收纳,以飨读者。从1986年起,法国《读书》杂志为了给读者推荐值得人人阅读的书,通过调查研究和专家学者推荐的方式,以49个专题×49种经典的模式,推荐世界上最值得阅读的以文学作品为主的2401种理想藏书。并将49本书的书目分为三个等级:最有代表性的列入前10本;次等重要的列入前25本(包括前10本);其余列入前49本(包括首25本);读者根据个人情况选定第50本。收入中央编译出版社“世界名著典藏”的就包括:北欧文学位列第一的《安徒生童话》;法国文学有《红与黑》《包法利夫人》《高老头》;俄罗斯小说有《安娜·卡列尼娜》《童年》;美国小说包括位列第三和第四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和《老人与海》;英国文学包括位列第二的《呼啸山庄》;西班牙文学包括位列第三的《堂吉诃德》;历险小说有位列第二和第三的《鲁滨孙漂流记》《基度山伯爵》;历史小说位居前十名的《巴黎圣母院》《飘》《战争与和平》;游记和探险类有《八十天环游地球》《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英国《卫报》(The Guardian)2009年推出一个庞大的阅读计划,不分年代,不分语言,《卫报》的评论队伍和专审委员会精选了1000部人人必读的小说(不包括回忆录、短篇小说和长诗),总体分为七大类:爱情小说、犯罪小说、喜剧小说、亲情小说、民生小说、科幻小说、战旅小说。中央编译出版社“世界名著典藏”包括了列入爱情小说的《傲慢与偏见》《简·爱》《呼啸山庄》《了不起的盖茨比》《包法利夫人》《少年维特的烦恼》《飘》《安娜·卡列尼娜》;列入犯罪小说的《基度山伯爵》《罪与罚》;列入亲情小说的《欧仁妮·葛朗台》《高老头》《老人与海》。2000年,《纽约时报》和美国《读者文摘》更是组织横跨欧、亚、美、澳、非五大洲百城十万读者的投票调查,精选出十部经典长篇名著。这十部名著代表了英国、法国、俄国、美国最具世界性代表的世界文学大师和其最有影响的代表作,应该说,称之为世界十大名著是当之无愧的。这十大名著依次为:《战争与和平》《巴黎圣母院》《童年》《呼啸山庄》《大卫·科波菲尔》《红与黑》《悲惨世界》《安娜·卡列尼娜》《约翰·克里斯托夫》《飘》。这些是名著中的名著,这十大名著自然也列入了中央编译出版社“世界名著典藏”。

名著名译,精湛译笔

名著名译,拥有精湛的译笔才当得起名著的译者。名著毕竟是作者用母语或擅长的语种写作的,初版本只是以一种语言体现,而在世界范围能够广泛传播,首先离不开的就是译者。翻译家柳鸣九先生曾经说:“鲁迅把从事西方文化研究、翻译、介绍工作的人称为普罗米修斯式的‘盗火者’,对这类人来说无疑是一种荣誉。”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毋庸置疑,承担“盗火者”使命的译者,不仅仅是沟通了源语言和目的语这两种语言形式,更重要的是,通过翻译名著,传递了名著无与伦比的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在名著的出版工作中,我们尤其重视译者的作用。中央编译出版社推出的“世界名著典藏”丛书,从译者的角度来说,可谓是名家云集。夏丏尊、朱生豪、冰心、许渊冲、杨武能、叶君健、罗良功、姚锦镕、柳鸣九、吴岩、陈筱卿、罗新璋、李玉民、宋兆霖、蒲隆等,都可以说是翻译界的大家。许渊冲,诗译英法唯一人,北京大学教授,是翻译界的泰斗。2014年许渊冲荣获国际译界最高奖项之一——“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成为该奖项自1999年设立以来,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本套丛书中收入了许渊冲先生翻译的《约翰·克里斯托夫》《高老头》《包法利夫人》。罗新璋先生,曾在外文局《中国文学》杂志社长期从事中译法文学翻译工作,1980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专攻法国中世纪文学,本套丛书中译有《列那狐的故事》《红与黑》。柳鸣九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2006年,他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最高学术称号“终身荣誉学部委员”,本套丛书中译有《小王子》《莫泊桑短篇小说选》。

本套丛书有一个特点就是力求从原文翻译,全译无删节。市场上的一些名著翻译,有几个弊端:一是采取节译、缩写等方式,实际上这只能呈现名著的梗概,不能完整呈现原著面貌。二是过去由于精通小语种的译者较少,往往通过英语转译的方式翻译小语种的文学名著,英译者喜欢删节,一些转译过来的名著亦无法完整呈现名著面貌,比如《基度山伯爵》的英译本就删了五六万字,而本丛书中《基度山伯爵》由法语大家李玉民和陈筱卿翻译,李玉民先生从事纯文学翻译二十余年,本丛书中《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茶花女》《三个火枪手》都由李玉民先生翻译。科幻小说大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也多由英语转译,错讹颇多。本丛书所收儒勒·凡尔纳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及法布尔的《昆虫记》,均由陈筱卿先生从法语直接翻译而来。

nlc202309031528

2015年1月6日下午,翻译大师许渊冲在中央编译出版社“世界名著典藏”新书发布会上,再次强调了翻译应该讲求“三美”——意美、音美、形美,对翻译报以高度的期许,尤为可贵的是,许渊冲先生在自己的翻译工作中也践行着这样的翻译准则。而对于本套丛书的社会价值,面对首批出版的20种书,许渊冲先生是这样评价的:《海底两万里》求真,《爱的教育》求美,《约翰·克里斯托夫》《红与黑》求善,真善美毕集。

知识盛宴,思想盛宴

阅读名著,无异于享受一场知识的盛宴,思想的盛宴,是对情感与灵魂的最佳馈赠,是追求真善美的绝佳旅程。名著中传递的知识、思想、精神影响着一代代的读者。《巴黎圣母院》出版于1831年,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小说以15世纪路易十一时代的巴黎为背景,故事的场景设定在1482年的巴黎圣母院,内容围绕一名吉卜赛少女爱斯美拉达和由副主教弗罗洛养大的圣母院驼背敲钟人卡西魔多展开。雨果在谈到《巴黎圣母院》时说:这本书“如果有什么优点,是在想象、多变、幻想的方面”,而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也确实充分展示了浪漫主义的美丑对照原则。1847年,夏洛蒂的《简·爱》、艾米莉的《呼啸山庄》和安妮的《艾格尼斯·格雷》同时出版,勃朗特三姐妹在无情的生活磨难面前,各自所取得的文学成就令人瞩目。译者宋兆霖这样说:“一百多年来,《简·爱》之所以能经久盛行不衰,简·爱之所以能一直活在人们中间,也许还在于这本书的主旨是告诉人们,一个小人物,依靠自己的正直品德和聪明才智,只要坚忍不拔地艰苦奋斗,勇往直前,是有可能冲破重重险阻,达到自己的目的的。”出版于1726年的《格列佛游记》是乔勒桑·斯威夫特(1667—1745年)的代表性讽刺小说,作家毛姆盛赞这部小说:“《格列佛游记》中有机智的嘲讽、巧妙的思维、丰富的幽默、残酷的讥嘲与充满生命的活力。全书文体美妙得令人惊叹。没有第二个人曾把我们这种困难的语文运用得比斯威夫特更简洁、明快而且自然。”毛姆又这样评价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呼啸山庄》乃无可比拟的杰作。它读起来相当麻烦,因为全书随处皆有发生狂暴事件的可能,使读者简直手足无措;但它充满激情,深切动人;像伟大的诗篇一样深刻而有力。”毛姆对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是这样评价的:“有时,发生在堂吉诃德身上的恶作剧实在太残忍了,我们笑不出来——但除非你是非常冥顽不灵的人,否则一定会对这位‘愁颜骑士’生出敬爱之心。人类的想象力从未创造过在高贵人性方面引起如此深刻共鸣的人物。”之所以罗列作家毛姆对这些名著的评价,是想说,我们从阅读名著中所获得的感动、触动,情感的共鸣,对人生和人类的思考,涤荡情感,照彻灵魂;这种影响可能是润物无声的,也可能是醍醐灌顶的;这种影响可能是透视个人心灵的,也可能是普照大众心灵的;当这样的影响足够广泛、足够深刻时,则是可以惠及人人、惠及社会的。法布尔的《昆虫记》,既可视为一部昆虫学的科普书籍,又可称之为描写昆虫的文学巨著,因而法布尔既被人称为大博物学家,又被称为大文学家。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称赞法布尔道,“他观察之热情耐心,细致入微,令我钦佩,他的书堪称艺术杰作。我几年前就读过他的书,非常喜欢”。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夸奖说,法布尔是“无与伦比的观察家”。夏丏尊先生在评价《爱的教育》时这样说:“书中叙述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感,社会之同情,都已近于理想的世界,虽是幻影,但使人读了觉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为世间要如此才好。”以上种种,这些动情的评价,一再昭示着名著那感人至深的独特魅力。

本套“世界名著典藏”还特意选取了原版插图,原汁原味地再现名著原貌。

培根在“谈诤谏”一文中写道:“多读书是有好处的,尤其是读那些在公众舞台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的人写的书。”无论是那些重要角色写的著作,还是因为这些重要著作而变成重要角色的作家,但愿这套体现真善美的“世界名著典藏”常伴你左右。

校长的办学思想是学校发展的灵魂 篇8

我们常说,一位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应该说这句话不仅仅是领导们取得了共识,专家们取得了共识,就是社会学生的家长也取得了这样的共识,这就说明校长在办好学校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那么这就设计到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校长是一位好校长,或者说什么样的校长是一位优秀的校长,邱校长对于这个问题有着很深刻的认识,他说现在督导部门对学校评价的指标很多,其中也有对校长的评价标准,但现在对校长的评价指标多半是在评价校长是不是一位合格的校长,而不是在评价是不是一位优秀的校长。他认为一位优秀的校长除了我们日常要求的指标体系以外还有三条标准是最重要的:

第一条就是看这个校长是不是具有科学的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这在评价一位校长是不是优秀的校长应该是首要的标准;第二条是看这所学校是不是在这个校长带领下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办学实践。因为校长不是研究员,校长是一个实践工作者,办学是一种实践,光有很好的思想固然很好,还要看看是不是有卓有成效的办学实践;第三条就是看是不是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我们都知道多数学生有时感觉学习是给教师学的,他们认为教师对他不错,他就好好去学。教师和学生一样,如果校长具备了一定的人格魅力,教师也会努力地为校长而工作。记得有一次我曾带领班子成员到工人子女小学去参观学习,看到他们教师的工作节奏很快,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中午的时间还要学习计算机,吃饭都要抓紧,我问一位老师,你们的工作积极性为什么这么大,她回答:说不准,可能是校长的人格魅力吧,当时对我震动是很大的,现在这样的教师队伍是很难找的,我们做校长的都有这个,解决教师的思想工作是大问题。而邱济隆校长认为在合格校长的基础上具备了上述三点,才能算上一位优秀的校长。

时间关系我只结合第一条来进行分析,第一,校长必须要有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因为校长所做的工作,就是要把校长所有的一套办学理念,转化为全校教职工的办学理念,然后再落实到学校的办学实践当中,这就是校长的工作,所以校长的办学思想,往往是全校教职工统一思想认识的一个基础,也是全校教职工统一行动的纲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校长办学思想就是学校的灵魂。就这个问题邱校长谈了三点:

第一点校长办学思想的内涵和产生。

1、内涵。内涵是什么?什么是校长的办学思想?就是校长对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问题比较系统的全面的认识和看法,有人问校长的办学思想和校长的教育思想是不是一会事,严格的来讲不是一会事,校长的教育思想范畴更大,但是现在一般意义来讲可以等同起来,校长的办学思想也就是校长的教育思想,包括校长对教育本质的认识,而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大家对教育功能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国家对教育的本质和教育功能的认识现在同过去相比有了很大转变,现在校长具有了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这就是校长办学思想的变化,包括校长对于教育改革方向的认识和把握,当前已经进行了新课改,我们校长肯定对这样的现象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认识,所以应该说校长的办学思想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我们天天在学校当中,天天见到很多教育现象、教育的问题,我们必然对这些现象和问题进行思考,进而产生我们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这就是校长的办学思想。

2、产生。校长的办学思想从何而来?首先是来源于校长多年的办学实践,因为校长在多年的办学实践当中,面对种种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你有你的思考,你有你的想法,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就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看法,这也是校长办学思想产生的很重要的实践基础,但是仅有这一点是不够的,校长办学思想的产生,必须经过校长的理性思考,才能把你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这种理性思考是建筑在校长对教育理论的学习与钻研之中,也往往来源于校长参加教育科研过程之中,那么我们学习了教育理论,参加了教育科研,促使我们对学校的现象、学校的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然后这样的理性思考反过来还要去指导我们的实践,再回到实践当中完善,不断丰富自己的办学思想。在谈到这个问题时邱校长提到这样一个问题,他说一些主管部门的领导对他讲,他们到下面的学校,看到我们的校长都很忙碌,很辛苦,从早到晚盯在学校,但当问起他们的办学理念时,往往是无言以回答,这就说明我们校长在实践当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产生的一些想法没有经过自己理性思考,所以就没形成自己的思想。我干校长已经六年多了,如果让自己来谈谈办学的思想,恐怕不能说一点想法没有,但感觉是很模糊的,也是很零乱的,所以校长办学思想的产生必然要经过由理性到感性这样一个过程。我们正是因为缺少了梳理的过程,所以就形不成自己的思想。通过邱校长的分析,我知道了该怎样去做一个校长,怎样去积累沉淀管理的经验,怎样去反思梳理形成自己的思想,这是我在学习中的感受。

第二点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对教育思想的领导。校长的工作十分繁忙,头绪也非常多,但是对于一个校长来讲最最重要的是实现对学校的教育思想的领导,这个工作是别人所不能替代的,这也就是我们当校长最重要的作用,很多行政工作、事务性工作有副校长有主任都可以去做,但是唯独这一点是校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校长要考虑怎么样把自己的办学理念变成全体教职工的思想,然后再变成全体教职工的实际行动,八十年代末国家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要求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当时教育界思想是非常混乱的,传统的教育思想与新的教育理念相互碰撞,学校里老师们思想也是一片混乱,这在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初期,大家也有过这样的体会,不知道到底怎样做才对,标准把握不准。而邱济隆校长在这个关键时候召开了全体教职工会议,对教师讲了他对素质教育的理解,讲了应该怎么做,针对大家的误区谈了自己的看法,其中用了一句简单的话描述了素质教育的本质,他说只要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所做的事情是着眼于学生一辈子,而不是着眼学生一阵子那就是素质教育。这对于当时统一全校教职工的思想,如何来实施素质教育,大家有了统一认识,方向明确了,而不是还停留在大家一直在讨论、争论的过程中。我们做校长的就是应该在这种时候站出来表态,表明我们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让大家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就是校长对学校教育思想的领导,这与我们领导曾经提过的“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做事更重要”的道理是一致的。这次我们还参观了北京史家小学,他们的设备是国内一流,九十年代就建立起了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班班通工程,看了以后我的感想很深,由衷的感觉我们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做不到的事,所以对学校教育思想的领导的确是最重要的领导。同时在邱校长的报告中还特别提到,他十分重视对学校两支队伍的建设,这也是对学校校思想领导的重要工程,这里也简单说一下,邱校长认为任何学校,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的任务,干部的水平有多高学校办学的水平就会有多高,如果我们不提高我们自己的水平,必然学校办不出高水平的学校,教师的师德水平、业务水平决定着这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所以要把抓队伍建设做为学校的重中之重的工作。邱校长每学期开学,班子会、教师会都要就学校的发展方向结合现代的整个形式谈自己的看法,他在一次教师会议上针对教师队伍建设讲了四句话:有眼界才能有境界;有思路才能有出路;有作为才会有地位;有势力才有魅力。这四句话虽然简单却很有哲理,现在学习手段这么多,媒体这么发达,如何开阔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境界,我觉得现在我们教体局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机会来开阔我们校长的眼界,看到的多了,想的也就丰富了,有了想法就可能要有做法,境界也就高了。有思路才会有出路,一个国家一个学校一个单位都是如此,在现有的空间内能找到改革空间的校长就是一位好校长。现在教育尽管面临着很多问题,但做为一个校长来说就是在这种现有的条件下如何找到改革空间,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为学校创出特色,开辟道路。有作为才会有地位,每一个教师都想提高自己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可以,但怎么提高呢?你的有作为。有势力才有魅力,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中国为什么影响越来越大,因为有了势力,再说的普通一点,一个人找对象也是如此,有势力就会有魅力,你既无德,又无才,又无貌,人家干嘛跟你啊?这是必然的,这是讲我们的老师如何来提高自己的势力。做为我们校长就是要通过各种这样的机会来统一教师的思想认识,推进教师队伍的建设,这是第二点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对教育思想的领导。

第三点,校长办学思想的特性。

1、校长的办学思想具有实践性和理论性,校长的办学思想来源于实践,回过头来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得到完善,当然有很强的实践性,但是校长的办学思想也必有较强的理论性,是经过你的理性思考感悟的一些问题。

2、统一性与多样性,因为我们的校长多处于同一个时代、同一个社会背景之下,所以校长的办学思想会有统一性,但是校长的办学思想必然有多样性,因为每个校长的经历是不一样的,你所在学校的历史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地域不同,生源不同,毕竞有他自己的特点,再加上校长有自己的经历、有自己的个性,所以往往呈现出校长办学思想的多样性,校长办学思想多样性是学校健康发展形成特色的很重要的环节。

校长的办学思想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篇9

作者姓名:王彦章

工作单位:黄陂区实验中学

校长的教育思想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教育思想是办学的灵魂。一所现代学校的办学思想应该是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渗透在学校的方方面面,是通过审视学校的办学历史总结出来的,它整合了学校的管理者和众多教师的教育思想,又是学校教育群体思想的集中体现。校长的办学思想就像舵盘,它决定着学校的走向,科学、前卫、踏实的办学思想会在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中发挥其决定性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校长,是教育思想的引领者

有教师就有教育,但不一定会有办学思想;有教育就有教育的形式,但不一定有教育的灵魂。“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的思想决定了一所学校的发展方向,有思想才能出思路。校长的教育思想应该汇聚着全校师生共同的愿望,引领学校全部工作的方方面面。

一所优秀的学校应该是现代的、科学的、先进的教育思想与办学理念的体现。学校的校长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任何学校发展水平的提升,知名度和美誉的形成,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是否有现代的、科学的、先进的、富有特色的办学思想。

教育呼唤智慧,学校管理更需要智慧。“从实践中省思,从书本中汲取,从团队中获得”应成为校长提高的主要途径与渠道。校长只有努力学习,才能胜任学校文化领导者的角色,从管理者变为学校文化的领导者。当好一名校长是不容易的,既要有清晰的教育思想,又要能在复杂的校内外事务中运筹帷幄;既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又在从事一所学校的经营管理工作;对学校发展既要做宏观战略上的考虑,又要面对具体的人和事做出战术上、技术上的反应。作为一校之长,不仅要关注学校现在的发展,更要注重学校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校长要凭借自己的办学思想,成功的领

导一所学校的文化。因为,学校生存发展的主导因素不是物质本身、而是与物质因素相关联的文化因素,文化使学校产生凝聚力、创造力、向心力、适应性和持久性,是学校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保证。学校文化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学校风范和学校精神,学校文化一旦形成,会对学校办学行为和员工教育行为产生导向、凝聚、激励、约束作用。

二、校长,是办学思想的践行者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而校长又是制定办学思想的主导者。明确的办学思想可以减少办学活动的盲目性。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否则就是盲目的行动,创办学校也不例外。无论你对办学尽了多大的努力,投入多么丰厚的资金,如果没有明确的办学思想,那无异于盲人骑瞎马,只能是东撞一头,西撞一头。只有有了明确的办学思想,才能指导学校工作走出自己鲜明的特色,才能独树一帜,引领风骚。

办学思想的提炼,首先应出于校长本人的需要。如果校长从主体的位置上转化到客体的位置,本末倒置,那么办学思想将无从体现。校长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应该在办学思想中直接体现,这也将赋予办学思想新的注解、让办学思想不断丰富。也正因此,教师团队、学生团队才会在校长的引领下,一起去践行其办学思想。有明确的办学思路,学校才有鲜明的特色和形成独特的学校文化。任何办学思想不可能一开始就是完美无缺的,它除了对办学活动有重要指导意义,还要接受办学实践的检验,从而使办学思想不断改进、完善、深化、发展、系统化。正是办学思想和办学实践这种互相制约与促进,才使学校不断成熟和积累出特色,积淀出每所学校独有的学校文化。不能想象一所没有自己明确办学思想的学校会有鲜明的特色和丰厚的学校文化,当然,更不能成为一所名校。

各类文化载体的活动充实了学校文化的血肉,并使学校文化富于个性。

学校形象是学校文化的外显,我们在标准化建设中精心安排了建筑群样式、教师办公室和学生教室的格局,我们不示奢华,而使用廉价的材料追求明亮和简洁,凡装修过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值得玩味的细节,传递出强烈的现代感;传递出浓郁的文化特质、共同体现出学校的价值观。

符合社会需要的办学思想才能使学校持续生存和发展。一定的社会时代背景呼唤相应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产生相应的办学思想,出现符合社会需要的学校,这是学校发展必然遵循的逻辑和过程。所有,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办学思想、就会发展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达到什么样的教育目的。

三、校长,是先进文化的融合者

学校是传播知识的地方、有知识没文化的学校不是一所真正的学校,要使一所学校的面貌彻底改观并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塑造自己独特额学校文化。学校文化体现着一个办学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和追求,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理念、目标、特色、风格和氛围,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学校文化凝聚在学校的面貌、理念、制度、校风、教风、学风、校训和精神气氛中,具有历史性、传承性、前瞻性和先进性。而这种目标的建立,必须是登高望远、俯览全局,冲破传统思维的桎梏,融合各类先进文化。

(一)学校文化的核心。学校文化的核心能很好的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体现学校特有的教育价值观,所以,一所好的现代学校一定有自己的学校文化和鲜明特色。学校文化是学校信奉并付诸实践的被学校所有成员认可并自己遵守的共同的价值理念。学校文化表征为一所学校群体成员的价值取向、信仰、态度和行为。

(二)学校文化的内涵。学校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表现层面。三者之中,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是学

校在教育管理和教学活动中逐渐积累下来的一种学校群体意识和学校气氛,集中表现在办学理念和宗旨,办学目标等方面。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在学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以制度和规则的形式表现出来。学校物质文化则是学校文化中最具体的构成要素,直接体现学校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内涵,比如校徽、校训、校旗、校歌、校标、校服、学校建筑和环境布置。

(三)学校文化的功能。优秀的学校文化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

1、导向功能。学校文化可以把与学校有关的各个人群的个人目标引到学校办学核心理念和办学目标上来,使新加入的成员和一批批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额办学理念和教育价值观。

2、激励作用。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可以是学校成员积极进取,情绪高昂,从而快乐愉悦的进行教学和学习,获得理想的成长和发展。

3、软约束功能。是人们在自觉自愿的状态下遵守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甚至表现得更为优秀,营造出更加温馨和谐、人性化的软化境。所以,有人说:“一流的学校靠文化管理,二流的学校靠制度管理,三流的学校靠权力管理。”有学者认为,好的学校文化还具有审美陶冶功能,身心保健功能、特长培养功能。

一所学校,最值得品味的东西其实是学校所拥有的文化,文化是一所学校凝聚力、亲和力、渗透力和创造力的总和与根本概括。学校文化不仅是凝聚和激励学校成员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精神力量,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激励机制,是学校发展的强大内驱力,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的立校之魂和向上之根。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文化建设,乃是最高层次的学校建设;对学校文化的管理,乃是最高层次的学校管理;没有文化品味的学校,不可能成为高质量的学校;没有文化品味的学校,其实是另类的薄弱学校。

学校文化是长期演进、积淀的结果。这种积淀的文化实质是对真善美的凝聚与追求,大大增强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厚重的文化基础。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无论你走到哪,都会感受到一种蓬勃向上的和谐氛围与浓浓的文化气息,这里的每一名师生都面带笑容,这里的每一栋楼都有自己的意味深长的名字,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都彰显了学校和学生个性的平台。

海纳百川,校长的办学思想应当是极其开放的。校长在高度重视学校文化建设的同时,更要吸取古今中外一切先进的教育理念,古为今用,通过选择、整合与创新,确立合宜的学校文化建设目标、体系和方略,不仅仅是在形式上的纪念与推崇,更注重在学校文化中弘扬校训,笃学向善、勇于探索的精神。

上一篇:永远跟党走演讲稿创下一篇:常怀感恩之心主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