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通用9篇)
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 篇1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中国革命战争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主导思想, 在中国战争的土壤中不断实践, 并走向成熟, 具备鲜明的中国特色。近年来, 我国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虽然毛泽东军事思想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 但是对我国现在的国防现代化建设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价值
1、有利于指导现代先进军事文化建设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先进军事文化的核心内容, 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 并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思想体系, 对我国的国防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 并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 根植于中国本土, 并随着社会情形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着。毛泽东军事思想有着坚实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我国军事文化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它赋予了军事文化特有的文化品质, 要求其与时俱进, 依据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创新, 为现代化的军队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
2、丰富了军事科学的方法理论, 并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战争观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理论中国化的重要体现, 同时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有关军事方面的方法理论。在战争观方面, 毛泽东军事思想对其有着正确的认识, 并给出了科学的定义, 他明确指出:“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简短的一句概述揭示了毛泽东对战争、阶级、生产力之间的深刻认识, 其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战争观问题, 是军事问题的普遍规律的正确体现,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战争问题的重要继承和发展, 为更好地认识和指导战争提供了正确的方法论。毛泽东军事思想并不完全照搬苏联等国的经验, 而是选择农村包围城市这一武装斗争道路, 创造性地解决了我国当时面临的现实问题;以武装斗争夺取政权, 建设一支人民军队, 团结了工人、农民等一切力量, 具备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保障了战争的胜利。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突出特点
1、具备一定的实践基础
毛泽东思想是基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发展起来的。在战争时期,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立足于中国实际, 积极参加人民革命战争, 并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进行国防建设, 为全国各民族的解放和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在具体的实践中, 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期间经历了失败和挫折, 但是并没有打倒他们, 在革命战争时期, 由于受到左、右倾思想的影响, 全党遭受了军事上的重大失误, 毛泽东力挽狂澜, 找出了适合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此外, 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军事思想来源于中国土地革命的实践;像运动战、游击战、诱敌深入等具体作战方法都是在长期的战争实践中形成的, 这摆脱了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 反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高超的军事胆略;像“敌进我退, 敌驻我扰, 敌疲我打, 敌退我追”的十六字军事方针, 都是毛泽东在具体的战争实践中总结教训和经验得出来的,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具有拓展性和延伸性的特点
毛泽东军事思想在革命战争时期对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然而它并不仅仅局限于此, 其具有很大的拓展性和延伸性的特点, 可以被应用到很多方面, 像现代化的国防建设、经济文化建设等领域均能正确体现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应用。在建国初期, 党和人民面临着很大的考验, 毛泽东高瞻远瞩, 提出“为建设强大的国防军而奋斗“, 最终确立了现代化正规军的重要决议, 为我国的国防军队建设指明了正确的出路, 有力地捍卫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三、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表现形式
1、关于人民军队建设的军事思想
建设一支人民的军队是人民军队建设思想的充分表达, 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表现形式, 是我党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形成的思想。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曾指出“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 便没有人民的一切”。这说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已经意识到了人民军队的重要性, 这也是我军能够取得胜利的重要决定因素。在这一思想下, 要求我军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以及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等重要准则。充分说明了在夺取政权中人民军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对于胜利后巩固政权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新中国建立以后, 毛泽东军事思想又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建设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军队成为了我们重要的目标, 这对于巩固我国的国防事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以弱胜强“的战略战术思想
“以弱胜强”的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对传统军事思想的重要突破, 这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是马克思中国化的创造性体现。在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下, 我军的力量和敌人的力量相差悬殊, 如果仅仅依据以强胜弱的普遍规律, 那么胜利将离我们很遥远, 然而事物总有它的特殊性, 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共产党人认识到了敌强我弱的客观情况, 这也是从实际出发的重要体现, 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深刻应用。像游击战争就是这种战术思想的重要应用, 以至最后上升到战略高度, 促进了战争的胜利。战略防御、战略进攻也是以弱胜强的重要转化与应用, 这些都考虑到了当时中国的现实状况, 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展现。
3、关于国防建设的军事思想
一个国家要想保证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不受外敌的侵扰, 就需要拥有坚实的国防基础。正所谓“国无防不立”。可见, 国防建设关系整个国家的安危。从鸦片战争的教训就可以看出国防薄弱给我国带来了多么大的屈辱与灾难, 值得深思。毛泽东站在战略高度, 指出了国防建设的重点, 并进行了国防部署, 加强了我们的国防力量, 保卫了国家的安全。
四、结语
毛泽东军事思想充分利用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成果, 并紧密联系中国客观实际, 形成了特色的科学体系, 对我国的革命战争以及日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 毛泽东军事思想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 它应历史的需要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得到完善, 我们要认识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地位, 正视它的历史价值, 发挥其无限的理论光芒, 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3]王晋林.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点[J].甘肃理论学刊, 2001 (5) .
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 篇2
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与宗旨
为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20周年,加强学术交流,推动对毛泽东历史遗产的研究,福建省人口计生委、福建省党史人物研究会,决定在**联合举办“毛泽东的人口思想与实践”学术研讨会。
毛泽东的人口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人口问题的理论和观点的概括,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毛泽东的人口思想,以及实行人口管理的历程,总结历史经验,承继这一珍贵遗产,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活动方案
1、活动主题:
收集与整理毛泽东人口思想的文献资料,找寻与挖掘毛泽东人口思想产生的原因与背景,阐释与凸现毛泽东人口思想与实践的内容、核心、实质与特点,评价与标定毛泽东人口思想与实践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厘清与遵循人口发展的客观规律。
2、活动时间:2012年12月26日
3、活动地点:*****
4、联系人:*****
5、参会人员:省内知名党史专家、人口和社会学专家和人口工 1
作者。
三、讨论主题
1、毛泽东的“人是第一可宝贵”的观点
2、毛泽东是提出“计划生育”观点的第一人
3、毛泽东与计划生育政策——“错批一人,多生三亿”的错误认识应予澄清
4、毛泽东的人口分布政策的历史意义
5、毛泽东的人口全面发展思想
四、经费预算
1、食宿费:
2、交通费:
3、会务费
拟邀请参会的人
1、陈晋:1958年10月生,1987年调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历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副主任、主任,《党的文献》与《文献与研究》杂志主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90年代主要从事毛泽东等中共领袖人物研究,并为许多电视纪录片撰稿。2008年任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社会兼职有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会长,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副会长等。著有:《毛泽东的文化性格》、《文人毛泽东》、《读毛泽东札记》等。是《大国崛起》电视文献片总撰稿。
2、刘高平:国防大学,《毛泽东故乡导游》、《毛泽东故乡导游》、《雷锋--一个小兵与一个大国》、《放眼看百色起义》。
3、刘辉:北京军区政治部,研究毛泽东的学者。
4、王盛泽:《毛泽东信任的医生傅连暲》、《一生求真:江一真传》 5、林强:
6、刘大可:1968年生,男,历史学博士、文学博士后,现为福建省委党校副校长,著有《闽西武北的村落文化》、《田野中的地域社会与文化》、《闽台地域人群与民间信仰研究》、《传统与变迁:福建民众的信仰世界》等学术研究专著8部。7、蒋伯英:教授。男,1944年9月出生,江苏江阴人现任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主任,《党史研究与教学》杂志主编。兼任福建省中共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现代史学会理事,全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理事。政府特殊津贴享
受者。主要业绩: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研究,著有多部书,并发表50多篇论文,约300万字。有些成果在国内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其中《闽西苏区的肃清“社会民主党”冤案》获1991年全国中共党史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邓子恢》获1991年全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优秀成果奖,《福建革命史》获1991年华东地区优秀政治理论图书一等奖,获1994年福建省第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走出困境的毛泽东--土地革命战争的历史报告》获1998年福建省第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邓子恢传》1998年获全国党校系统第二届优秀成果一等奖。
8、傅柒生:福建上杭人。中共党员。1989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人类学系考古专业,一直供职于古田会议纪念馆。现任古田会议纪念馆馆长,副研究馆员。龙岩市政协委员,闽西作协副主席,闽西博物馆协会副会长,福建省中共党史学会理事,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理事。1989年开始发表作品。200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冬韵心曲》,文学传记《傅柏翠》,纪实文学《军魂——古田会议纪实》,传记《八闽开国将军》丛书(6卷8册)。
9、练建安:男,福建龙岩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理事,福建省传记文学学会副秘书长。现为《福建文学》编辑。主要致力于文学编辑工作、传记文学创作和客家文化研究。著作有《八闽开国将军》(6卷8册,300余万字,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出版)主撰稿、《福建籍开国将军画传》(100余万字,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出版)主撰稿,电视连续剧《刘亚楼将军》(中央电视台1993年首播)第一编剧,著有《抗日将领练惕生》(海峡文艺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一作者)、《回望梁山》(海风出版社2006年出版)、《客刀谱》(海风出版社2008年出版)等。10、省直机关保卫处长:热爱毛泽东的干部。
抗战时期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 篇3
关键词:毛泽东军事思想,抗战时期,军队建设,人民战争
1. 引言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毛泽东是卓越的军事指挥员,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军事理论的创始人和实践者。毛泽东军事思想在大革命时期得以萌芽,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初步形成, 到了抗战时期形成了成熟的理论体系, 在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后得到了新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也是世界上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强大斗争武器。它不仅实现了中国军事思想的历史转变, 科学回答和成功解决了中国革命战争史上一系列的问题, 并在世界军事思想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为世界上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革命斗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引导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运动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快速发展从而得以成熟的关键时期。1935 年12 月, 毛泽东在陕北主持召开的瓦窑堡会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 相应地调整了各项具体政策。1936 年12 月, 毛泽东撰写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系统地阐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 提出了指导这个战争的一整套军事原则, 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科学。随后他又在《实践论》、《矛盾论》等哲学著作中,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 系统地论述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1938 年5 月, 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中, 阐明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这两部著作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实际出发解决战争问题的光辉典范, 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战略纲领。1944 年, 为了系统总结从大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我军政治工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毛泽东主持撰写了《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 报告提出了“整个军队的方向就是政治工作的方向”①的著名论断, 标志着我军政治工作由创立发展到成熟。1945 年, 毛泽东直接主持并多次修改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 对我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作了科学地概括总结。1945 年4 月,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 完整地阐述了人民军队的宗旨及其与其它各项建军原则之间的关系, 并指出正是在此基础上才形成了人民战争所必需的一系列的战略战术以及为人民战争所服务的一系列政治工作原则。在此期间, 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在《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论新阶段》等著作中也有所体现。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抗日革命史,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范例, 是中国人民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和积极成果, 她体现的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2. 抗战时期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成熟表现了极为丰富的内容。在两个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以推翻三座大山奴役和剥削压迫为宗旨的整个理论基础上, 又加入了抵御外侮、反抗侵略的新的思想。具体地说, 它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战争观
1936 年12 月到1938 年11 月, 毛泽东在研究中外军事理论和中外战争史的基础上, 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分析和回答抗日战争面临的一系列战争指导问题。连同他以后发表的著作, 毛泽东深刻阐释了有关战争的起源、战争的性质、战争的本质和目的, 以及无产阶级对于战争的态度等战争观的基本问题。
关于战争的起源。毛泽东认为, 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是战争发生的根源。1936 年12 月, 他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②
关于战争的本质和目的。毛泽东指出, “战争是政治的特殊手段的继续, 政治发展到一定的阶段, 再也不能照旧前进, 于是爆发了战争, 用以扫除政治道路上的障碍。”③同时, 毛泽东还强调, “战争目的中, 消灭敌人是主要的, 保存自己是第二位的, 因为只有大量地消灭敌人, 才能有效地保存自己。”④
关于对待战争的态度。毛泽东认为, “历史上的战争分为两类, 一类是正义的, 一类是非正义的。一切进步的战争都是正义的, 一切阻碍进步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我们共产党人反对一切阻碍进步的非正义的战争, 但是不反对进步的正义的战争。对于后一类战争, 我们共产党人不但不反对, 而且积极地参加。”⑤同时, 他还指出, “革命战争是一种抗毒素, 它不但将排除敌人的毒焰, 也将清洗自己的污浊。”⑥他强调说:“我们是战争消灭论者, 我们是不要战争的;但是只能经过战争去消灭战争, 不要枪杆子必须拿起枪杆子。”⑦
2.2 确立游击战为主的战略转变
全面抗战爆发后, 中国共产党的内部和外部有一些人看好国民党的正规军, 将胜利的希望寄托在阵地战上, 低估和轻视游击战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毛泽东为了对抗日游击战争进行系统的理论指导, 教育党内外人士, 于1938 年5 月写成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站在我国抗战的立场和战略的高度, 揭示了抗日战争中游击战争的重要战略地位。他在文章中指出, 存在于中国和日本间不一样的特点会造成战争的长期性和残酷性, 而游击战的大规模必须走向前台。“于是中国抗日的游击战争, 就从战术范围跑了出来向战略问题敲门, 要求把游击战争的问题放在战略的观点上加以考察。”⑧
2.3 确立抗日御辱的持久战战略
1937 年全面抗战爆发后, 中国国内出现了“亡国论”和“速胜论”的论调。有些人认为“战必败”“再战必亡”, 也有些人幻想单纯依靠政府、军队和外援就能迅速取得抗战的胜利。为了澄清人们思想上的混乱, 坚定全国军民抗战的决心, 指引全国人民正确开展抗战, 毛泽东深感有必要对抗战十个月的经验“做个总结性的解释”。于是, 毛泽东在1938 年5 月发表了《论持久战》一文。
毛泽东的持久战思想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1936 年7 月, 在《毛泽东关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问题同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一文中就已提出坚持持久抗战的各项方针, 毛泽东持久战思想的萌芽就发端于这一著作。1937 年10 月, 毛泽东在《目前抗战形势与党的任务》一文中指出:“最后胜负要在持久战中去解决”⑨, “今天的中心是在坚持抗战, 进行持久战。”⑩这标志着毛泽东的持久战思想已经基本成型。
2.4 确立人民战争的伟大军事思想
抗日战争时期, 毛泽东提出了开展人民战争的观点, 即全面抗战或全民族抗战的路线。这个路线, 同国民党实行的片面抗战路线有本质区别, 它强调发动中华民族、发动中国人民, 不分政党、不分阶级、不分阶层、不分信仰, 只要抗日, 我们都团结一致,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 共同抵御日本侵略者。我党领导的武装力量, 则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创建敌后根据地, 坚持敌后游击战争, 钳制与消耗敌人, 配合友军的正面作战, 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经过八年浴血奋战, 自身力量不仅得到长足发展, 而且还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
毛泽东指出,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 存在于民众之中。”11 人民群众参加战争, 在政治上使得敌人完全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在军事上, 迫使敌军处处遇到抵抗, 处处分散和消耗兵力, 士气降低, 便于我军集中兵力歼击敌人;在经济上, 造成了我军物质供应的可靠来源。毛泽东有一句至理名言:“兵民是胜利之本。” 12短短七个字, 把革命战争对于人民群众的依赖关系说得清清楚楚。13毛泽东强调, “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 但不是决定的因素, 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毛泽东在对中日双方人力物力两方面的因素进行了深刻分析之后, 针锋相对地指出:“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 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
3. 抗战时期毛泽东军事思想历史价值和地位
实践能够证明理论所存在价值和意义, 一旦实践出现不同需求, 相应地理论价值也必然会随之变化而不同。抗战时期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中国社会的迫切需求中萌芽并不断成长,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它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基础上并有所发展, 从而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它不但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的军事思想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时它在世界军事思想历史上也占有一定的位置。
3.1 成为我党重要军事战略的指导思想
实践出真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革命战争的实践中是否发挥了科学性和巨大的指导作用决定了军事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历史地位。抗战时期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能够指导中国革命战争胜利的军事指导思想。对此, 邓小平曾满怀豪情的指出:“经过长期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真理, 不但在历史上曾经引导我们取得胜利, 而且在今后长期的斗争中, 仍将是我们的指导思想”。15
3.2 成为人民军队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指南
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 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建军的唯一宗旨。毛泽东从实践战争出发, 不断接受着战争的洗礼进而探索人民军的建设的指导方针和理论原则, 最终成为中国无产阶级军事理论的奠基人和集大成者。在建军实践中, 毛泽东强调军队要抓住建军的目标和任务等关键, 开拓和创造人民军队建设的解决方案, 建立一套全新的理论和原则, 开创人民的军队建设的新的时代。从那时起, 人民军队的行动和党的政治任务完全的统一在一起, 与党的思想组织路线统一在一起, 与最广大的人民的根本利益统一在一起。抗战时期毛泽东军事思想为人民军队建设的实践提供了科学的经验和理论总结, 是中国特色的马列主义建军思想与理论。
3.3 成为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法宝
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实际国情军情紧密结合, 通过充分运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实践经验创建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和人民战争的理论, 在世界战争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抗战时期成熟的毛泽东军事思想揭示了人民战争的指导规律, 政治凌驾于军事之上, 军事服从于政治。人民战争思想作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内容, 可以很好的指导未来战争的胜利。
结语
成熟于抗战时期的毛泽东军事思想, 是指导人民军队建设的理论指南, 是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法宝。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和历史地位的完整和准确理解, 把握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当代价值, 对揭示新的形势下军队建设发展的规律, 引领和推动军队建设的不断推进, 有显著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家裕.抗日战争与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的成熟和完善[J].毛泽东思想论坛, 1995 (03) :7-11.
[2]任春峰.抗日战争时期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研究[D].南开大学, 2012.
[3]艾跃进.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 2012.
[4]刘先廷.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发展[J].军事历史研究, 1996 (03) :40-46.
[5]李树泉.毛泽东与抗战初期中共军事战略方针的转变[J].军事历史研究, 2014 (03) :160-167.
[6]张淑琴.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成功运用[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09) :1-4.
[7]赵玉岩.试论抗战时期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发展[J].文教资料, 2011 (09) 上旬刊:108-109.
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 篇4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之学习心得
通过近期第一个单元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的学习,笔者认为只有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努力做到知行合一,才能真正做到政治上的坚定和实践上的自觉。
“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王阳明认为“知”“行”是一回事,即认识事物的道理(“知”)与在现实实践中运用此道理(“行”),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知”是指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要想获得“知”,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研究它的原理。回忆以前上中学、大学时,虽学了一些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但那时只是死记硬背了一些结论,不能算真正的“知”。这次在党校学习,有时间从原著入手深入系统研究,应该说收获很大。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我们需要真学真懂,它是真信真用的前提。真学,就是要回到原著中,读经典文献、研读原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自诞生之日起,各种诠释、演绎乃至曲解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要摆脱各种说法干扰的最好办法,就是直接研读经典原著。真懂,就是在研读经典原著的时候要真正读懂读通,不能仅仅以了解它的某些论述和词句为满足,而应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和领会它的精神实质上下功夫,重点把握两方面内容,一是世界观、方法论以及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切忌拘泥于具体的字眼和论断;二是思想方法,看经典作家是怎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这将有助于提高思维的缜密性和系统性。
“行”是指主动参与和实践活动,必须要有对事物和现象亲身 实践和体验的过程。真学也好,真懂也罢,目的都是为了真用。王阳明曾讲:“知而不行,非真知。”毛泽东也曾指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实践运用是理论的根本目的,也是它的归属。一个理论再高超、再科学、再严密,如果不想用、不能用、不会用,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我们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第一”观点,实事求是,用实践来检验真理、发展真理,这也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发挥作用的唯一的、根本的途径。
所谓“知行合一”是说: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对事物的正确认知是正确行为的前提,正确行为实践是正确理解事物规律的必然结果。用毛泽东的话说,人们的认识运动,首先经历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即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能动的飞跃;经过实践得到的理性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中去,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更重要的飞跃。知和行统一于人的实践活动中。通俗点说,“知行合一”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真理同当代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使之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接受检验,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
“知行合一”的前提在于“心口一致”。对科学理论的“心口一致”即是真信,它是在真学真懂的基础上有效实现真用的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对科学理论不能做到真信,就很难做到真用。当今世界与马克思在世时已有很大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过时了吗?我认为它并没有过时,马克思主义不仅是认识当代资本主义世界内在矛盾的思想武器和工具,也是认识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矛盾的理论指南和方法。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其它基 本原理仍然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先进分子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必须达到真信的思想境界,才可以逐步做到知行合一。衡量共产党员是否清醒和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对马克思主义是否有坚定的信仰。有了坚定正确的信仰,头脑就会清醒,立场就会坚定,目标就会明确,行动就会自觉。
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 篇5
一、道德作用论
无论毛泽东还是恽代英,早期都认识到了道德对救国救民的重要作用。
毛泽东早期就认识到了道德对国家的重大作用,并对此作了深刻的考察和阐述。在五四运动前,毛泽东对国民“思想太旧,道德太坏”的局面深怀忧患,并视之为当时中国的“危险”所在。在他看来,“思想主人之心,道德范人之行,二者不洁遍地皆污。”[1]他把道德革命、伦理启蒙视作解决救国救民根本问题的大本大源,决心通过改造道德来改造人心与社会,把伦理革命视作比政治革命、技术革命更为根本的治国方略。1917年8月,他在致黎锦熙的信中写道:“故愚以为,当今之世,宜有大气量人,从哲学、伦理学入手,改造哲学,改造伦理学,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1]他把改造伦理学进而改造人心、重铸民魂国魂作为改造社会的根本手段,显然夸大了道德的作用,由此也可见他对道德作用的重视。
毛泽东在五四运动之后,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研究与学习,逐渐认识到阶级斗争才是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根本良方,从而抛弃了“道德革命”的思想,最终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恽代英在五四运动之前一直抱有“立品救国”的思想,即强调必须依靠道德力量来改变社会面貌。他说过:“道德万能,实无待法律以救穷者。凡法律能收之功,道德皆能致之。”[2]同时,他还揭露了中国法律是达官贵人手中的玩物,不能治巨奸,并称“窃钩者诛,窃国者侯”,“法律可以自由解释。”恽代英主张用道德治理国家,希望通过培育民德,人人行“善行”,造成强大的善势力,使道德进步,改造国家和社会。为此,恽代英发表了《力行救国论》一文。他指出:“今日言救国,断宜以力行为唯一方法,以各行其良心之所信,为救国之道。”[3]
随着革命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的增长,恽代英逐步改变了用道德改造社会的信念。1919年6月23日,他在日记中写道:“修身说空道德,殊无足取。”[2]从这时起,他开始用经济原理观察社会,了解经济上的不平等所造成了社会的不平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此时他就接受了用阶级斗争改造社会的方法。在经历一段痛苦的探索之后,他才最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点。
早期的恽代英较之毛泽东更崇尚道德的力量。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毛泽东比恽代英更早地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注:毛泽东于1918年8月第一次到北京,阅读了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并在李大钊的帮助下开始“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而恽代英是在1920年春第一次到北京,也在李大钊等人的帮助下开始倾向马克思主义),因而毛泽东能够更早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正确地看待政治问题。诚然,我们也应该看到,早期恽代英思想的这种矛盾性并不是偶然的,这是中国复杂社会的反映。正如瞿秋白当时所写的:“社会主义的讨论,常常引起我们无限的兴味,然而究竟如俄国19世纪40年代的青年思想似的,模糊影响,隔着纱窗看晓雾,社会主义流派、社会主义意义都是纷乱,不十分清晰的。”[5]同样,“我们在李大钊、毛泽东等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早期思想演变过程中,也可以看到这种特征性。”[6]这正反映了近代中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寻求真理的道路是异常曲折和复杂的。
二、道德标准论
无论毛泽东还是恽代英,在道德标准问题上都主张利己与利他——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基本平衡。
毛泽东从一开始在对人与我、利他与利己的关系认识上,就坚持以“自我”为中心作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他把人的道德行为的动机全部归结于利己,视利他不过是利己所要采取的手段,从而强调个人本位、人格独立的意义,即所谓“以我立说,乃有起点,有本位,人我并称,无起点,失却本位。”[1]这样,对他人的义务便转换成对自己的义务,具有普遍性的群体道德从外部的社会关系中被剥离出来,收敛进个体人格的内部结构中,以打破压抑个性的传统社会秩序。一方面,他在处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时,注意提高了利己的层次,即把利己看做是主要利自己之精神,利情与意,甚至说肉体无利己之价值。另一方面,他把利他行为的范围尽量拓展,而且把客观上的利他行为当做自我冲动。
毛泽东的这种道德标准论,决定了其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他不仅把偿债、践约、勿偷盗、勿作伪这些直接与他人有关系的事视为应尽的义务,还以为“至济人之急,成人之美与夫履危蹈险舍身以拯人,亦并不在义务以上,盖吾欲如此,方足以安吾之心。设见人之危难而不救,虽亦可以委为无罪,而吾心究果以此见难不救为当然乎?不以为当然,则是吾有救之之义务也。救人危难之事,即所以慰安无心,而充分发展吾人精神之能力也。”[1]
与毛泽东不同的是,恽代英在《义务论》中曾对利己主义的“权利论”采取贬斥态度,即把义务和权利看做绝对对立的东西。他试图以义务论作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认为“义务论之唯一主义,在使天下人无权利思想。”[3]这种片面义务论之所以会产生,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他的比较优裕的家庭生活和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影响,使他产生了同情劳动人民和弱者的平等思想。第二,他的家庭教育,使他把传统文化和资产阶级的新文化结合起来。他通过读书,批判地吸收了上述两种文化的优秀成果,将中国古代儒家的大同思想、墨家的利他思想、资产阶级的人权思想、小资产阶级的无政府主义思想和无产阶级先驱者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汇于一炉,从而形成了自己的义务论。第三,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的尖锐化,使他产生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第四,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的专制独裁统治,使他产生了反权利的思想。
我们可对恽代英的道德标准论即义务论作如下评价:(1)恽代英的义务论,是建设民主共和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观。他说:“使人人知保其应享之权利,则野心家不能乘间以蹂躏之……野心家技穷,而天下治矣。”(2)义务论具有浓厚的空想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色彩。(3)义务论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对封建主义和野心家的批判,以及关于实现理想社会的设想,等等,对处于封建专制主义桎梏束缚下的广大青年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4)义务论揭露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指出帝国主义的所谓“自卫”,实“即为其侵犯之又一名词。”
三、道德修养论
无论毛泽东还是恽代英,都十分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毛泽东特别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曾把道德修养作为自己的立业之本。1915年9月,他在致萧子升的信中写道:“吾人立言,当以身心之修养,学问之研求为主。”他认为,仅有功名并非圣贤,只能称豪杰,只有功业、德性双全者,才能称为圣贤。他说:“有豪杰而不圣贤者,未有圣贤而不豪杰也。圣贤,德业俱全者。豪杰歉于品德,而有大功大名者。”毛泽东对圣贤的高度评价,折射了他内心的价值取向。在他看来,所谓圣贤,既要有智、有力,也要具德、明德,而德、道尤重于智、力。无疑,毛泽东已把修身养性作为实现其救国救民历史重任的一个重要主观条件。
毛泽东认为,在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或一个集团内部,道德建设必须同道德人的培养同步并行,偏废一方则只能事倍功半,甚至是徒劳无功。他的全面道德要求是“学习”、“立志”、“修身”和“实践”。他所说的“学习”,更多的是培养和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内容。“为他人谋幸福”的学习和修养是其核心内容,也是培养圣贤的必由之路。他所强调的“立志”,是主观意志的树立,同时也是道德理想的树立。他把远大的理想和志向,看成做人的根本和道德行为的力量源泉。
恽代英也同样非常重视道德修养,并十分注重道德实践且身体力行。这种道德修养的实践观,自始至终在其早期伦理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他认为,要实现改造国家和社会的理想,一定要培养优秀的品格,一定要改造自己的思想行为。“未来之世界,必不可不恃若干有真正切实品格之人,以开辟之。”[3]
比较毛泽东和恽代英的道德修养论,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其相同点:(1)他们都将修身养性作为救国救民的重要途径;(2)他们都提出了道德修养的一些基本道德规范;(3)他们都强调实践对于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均主张在道德修养上要做到“知行合一”,并认为行比知更重要。
总之,通过上述三个层面的比较,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毛泽东和恽代英的早期伦理思想基本上一致,存在很大程度上的相通和类似之处,但也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他们思想之间的相通和类似,不是简单的契合,恰恰说明了当时追求进步的知识青年受到了基本相同的文化熏陶,他们面对相同的社会大环境,有着大致相近的理论思考和价值观点。后来,他们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又逐渐抛弃了伦理观上一些带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等不甚正确的东西,从而建立起全新的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并指导着他们一生的革命实践。
摘要:毛泽东和恽代英的早期伦理思想在道德作用论、道德标准论和道德修养论三个层面尽管存在某些差异, 但有着更多的相通或类似之处。这种相通或类似不是简单契合, 恰恰说明了由于他们早年生活在完全相同的社会环境中, 受到了大致相同的文化熏陶, 因而他们的早期伦理思想有着基本一致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来源。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 他们逐渐抛弃了一些带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倾向, 从而建立起全新的马克思主义伦理观, 并指导着他们后来一生的革命实践。
关键词:毛泽东,恽代英,伦理思想,道德作用,道德标准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早期文稿 (1912.6—1920.11) [M].长沙:湖南出版社, 1990:86-236.
[2]恽代英.恽代英日记[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81:44-690.
[3]恽代英.恽代英文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1-244.
[4]李良明, 哈经雄, 黄杰.恽代英学术讨论会文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5:388.
[5]瞿秋白.瞿秋白文集 (Vol.1)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3:53-54.
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 篇6
关键词:迈斯纳,毛泽东,乌托邦,西方中心观
一.迈斯纳研究毛主义乌托邦思想的论据
迈斯纳指出:毛泽东主义的时代将作为伟大的乌托邦插曲之一记载在世界历史上, 试图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命运和乌托邦作用的人们, 不管其政治信仰如何, 都将继续关心毛泽东的历史。在迈斯纳的研究中, 毛泽东的乌托邦主义主要有:
首先、民粹主义是毛主义乌托邦思想的实现途径。莫里斯迈斯纳不仅认为毛泽东具有民粹主义的倾向, 而且民粹主义是毛泽东实现其乌托邦思想的工具。在迈斯纳的观点中, 毛泽东认为城市是污染的的来源, 资产阶级在革命中不起重要作用, 农民才是正义的化身, 是中国的希望, 是实现社会主义的中坚可靠力量, 那些与现代经济相关的组织制和度和“一穷二白”的经济是中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优势。
其次、勤劳节约, 艰苦奋斗是毛泽东实现乌托邦思想的价值标准和精神要求。迈斯纳观点中的毛泽东认为经济状况和社会主义关系的存在并不能保证共产主义的到来。毛泽东把“老三篇”作为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的宣传材料, 迈斯纳认为:毛泽东的头脑中明显的存在着强烈的乌托邦思想和“目标决定一切”的冲动。迈斯纳更认为“又红又专”是毛泽东实现其乌托邦思想价值标准的行为规范, 而且这种“又红又专”的全面能人是未来共产主义的目标。
最后、集权主义和个人崇拜的追求。迈斯纳指出, “乌托邦来世说”是共产主义的集权主义本质, 集权主义是以其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世俗化的社会政治宗教, 个人主义需要个人崇拜来支撑。迈斯纳认为毛泽东搞个人崇拜, 是因集权主义领导者的个人权力扩张, 集权主义领导者要除掉有碍于他实现最高政治权力的一切障碍, 使其不能阻挠作为领袖的个人意愿, 。
二.简评迈斯纳对研究毛泽东的乌托邦主义
毛泽东是否有乌托邦思想姑且不论, 但就迈斯纳本人关于毛主义的乌托邦论, 由于其受到“西方中心观”的影响, 其论点还是存在一些误区。
在迈斯纳研究毛泽东的乌托邦主义中, 忽略了毛泽东本身所具有的强悍政治性。迈斯纳在论述毛泽东的乌托邦主义时, 避开了毛泽东乌托邦的政治性问题。乌托邦的政治上表现形式为全权主义, 既我们所讲的全能主义。毛泽东的乌托邦主义和其它乌托邦主义在性质和内容上都是不一样的, 毛泽东在“文革”的乌托邦主义的实施, 是基于自己是带有历史使命的来解放中国人民, 依托自己的权威和政治影响力来实施的, 很少受到周围环境的约束。如果没有这种优势地位, 没有对绝对权力的支配, 他怎么实现他的乌托邦呢?正因为毛泽东拥有至高的权力, 才使得毛泽东可以用一切的政治化手段来促使其乌托邦的思想在实际中落实。
关于毛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异端”评析。迈斯纳认为毛泽东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储备并不充分, 毛泽东所主张和阐述的马克思主义与原本的马克思主义经典存在巨大的出入。迈斯纳指出:出于民粹主义, 毛泽东抛弃了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是进入社会主义的必要前提。其实这恰恰说明了迈斯纳对于毛泽东思想的分析割裂了理论与现实的关系,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现实中国国情决定了中国道路不可能从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出发, 而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的国情相结合,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来指导中国的革命与建设。
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 篇7
此文是毛泽东在《新青年》上发表的著名的体育论文, 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公开发表的最早的文章。毛泽东当时在第一师范已近一年, 深刻体会到中国传统思想对教育的影响:使学生忙于学业而荒废其余。在写给黎锦熙的信中可以看出其体育思想的雏形:“弟始闻体魄精神不能并完, 且官骸肌络及而定, 不复再可改易, 今乃知其不然, 身心可以并完也, 而官骸亦无时不可改易也”。此后不久, 在杨昌济的鼓励之下写了这篇文章。
1、自身的实践经历
毛泽东自小身体虚弱, 母亲由于在他的两个哥哥的夭折, 给毛泽东拜后山的观音石为“干娘”, 希望能够保佑他健康成长。由于生于农民家庭, 经常进行田间劳作, 这使毛泽东的体质由弱变强, 正如他自己所言。“至于弱者, 则恒自闵其身之下全, 而惧其生之不永, 兢业自持。久之遂变而为强矣。吾生而弱乎, 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 未可知也。”并且毛泽东也感受到了强健身体的益处。
2、中西方伟大人物的教育作用
毛泽东读过很多人物传记, 尧、舜、禹、拿破仑、华盛顿, 从他们生平经历中, 毛泽东意识到要想有所作为, 必须有健康而强健的身体。其次, 毛泽东在长沙图书馆读过泡尔生的《伦理学原理》, 其中的“意志主义”对毛泽东的影响巨大, 是他体育思想的源泉。
3、杨昌济、陈独秀的影响
毛泽东还深受两个人的影响。一是老师杨昌济, 杨昌济早年留学德国, 注重身体锻炼。一生之中都坚持洗冷水浴。这些对毛泽东体育思想有重要影响。二是中国五四运动的旗手陈独秀。陈独秀的《今日之教育方针》专门探讨中华民族体格培养和体育价值这节, 使毛泽东开始关注体育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因此在杨昌济、陈独秀的鼓励之下写下此文。
二、《体育之研究》对体育史的贡献
《体育之研究》中明确指出了体育的真义、体育的地位、体育的目的及意义、体育的原则等问题。弥补了体育史上的空白。
1、体育的真义与地位
毛泽东写这篇文章时, 看到中国“国力苶弱, 武风不振, 民族之体质, 日趋轻细。”对中华民族的前途担忧, 希望借此文章唤醒民众, 拯救国家。他首先向民众解释何为体育, “体育者, 人类自其养生之道, 使身体平均发达, 而有规则次序之可言者也”。毛泽东这一对体育的解释是准确的, 是基于体质人类学和生物学得出的科学定义。他将体育放在教育的第一位, 认为只有有了强健的身体, 才能让德育、智育有载体。
2、体育的作用
体育对于人来说有四个方面的好处。首先, 可以强筋骨, 筋骨强则体质由弱变强, 从而可以去做有意义的事情。其次, 非第强筋骨也, 又足以增知识。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才能去学习当今的百科之学。再次, 非第增知识也, 又足以调感情。在运动中人可以使人们摆脱一切私心杂念, 使心情舒畅。最后, 非第调感情也, 又足以强意志。加强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人们的忍耐力和抗打击能力。
3、体育运动的原则及目的
在进行体育锻炼时, 应该坚持三个原则。首先, 体育锻炼须主观自觉。锻炼是强身之本, 以个人而言, 可以延年益寿, 以国家民族而言, 可以富国强民。而这一切必须是在自觉的基础上。其次, 有恒才能获得体育之功效, 这是毛泽东文中所体现的“凡事皆宜有恒, 运动亦然”的终身体育思想。再次, “兴味者运动之始, 快乐者运动之终, 兴味生于进行, 快乐生于结果”。从而把终生体育与趣味体育有机地联系起来。只要坚持这三个原则, 辅之以恰当的方法, 就会实现体育的目的:“动以营生也, 此浅言之;动以卫国也, 此大言之”。
三、现实意义
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中折射出的体育思想, 对当前的全民健身运动和学校体育活动仍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1、对全民健身运动现实指导意义
毛泽东的体育观关键在于增进个人健康, 把个人锻炼与整个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结合在一起。这种增强全体人民的体质、实现国家强大的体育观对全民健身活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针对当前中国体育发展的现状, 要以毛泽东提出的“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和“普及和提高相结合”为原则,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 通过体育运动锻炼身体, 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 实现对毛泽东体育思想的肯定与回归。
2、对学校体育运动的现实意义
“体育一道, 配德育与智育, 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 这体现了毛泽东三育并重的思想, 并且将体育放在第一位。这种体育第一的体育观对于改变当下轻视体育, 只重智育的教育思想具有现实意义。
当今“升学率”的魔绳死死地捆住了教育, 许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 将素质教育变成应试教育, 大量的学习负担和升学压力造成了当今“高分低能”, 思想政治素质差及身体虚弱等不良现象, 严重违背了教育的方针。
针对这一现象, 党中央、国务院继承发扬毛泽东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 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意见》, 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指明了道路, 许多中学也开始减轻学生负担, 开设音、体、美等课程。把“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工作五十年, 幸福生活一辈子”落实到实处。
在毛泽东的体育思想的指导之下, 我国的学校体育事业应该以奥运英雄的事迹为标杆, 发扬奥运精神, 在青年学生当中掀起一场强身健体、健康向上的体育锻炼的热潮。
摘要: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集中体现出了其体育思想, 毛泽东在文中主要阐述了体育的真义、体育的地位、体育的目的及意义、体育的原则等问题。现今, 这些思想仍然对全民健身和学校体育运动具有明显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毛泽东,《体育之研究》,全民健身,学校体育运动
参考文献
[1]徐日晖、李声笑:《毛泽东早期文稿》, 湖南出版社出版, 1990年。
[2]赵广丰:《毛泽东体育思想与后奥运时代的中国体育》, 《菏泽学院学报》, 2010, 3。
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 篇8
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我国也根深蒂固, 根脉也绵延不绝, 成为世界文化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志, 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及具有积极意义, 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但是, 随着西方文化渐渐地进入到我国, 掺杂在我国文化之中, 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当前时期下, 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对传统文化的很好传承与更新, 这是一个值得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也是社会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在李大钊与毛泽东生活的时期, 他们却对中西方文化观进行了反复地思考与探索, 在思想观点上呈现出了很多方面的趋同性。下面首先论述李大钊与毛泽东在我国传统文化观方面的趋同性。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静, 西方文化主动
李大钊综合运用了多种学派的知识及观点, 如他运用了地理学派以及经济学派的观点, 并指出, 我国传统文化受到太阳的恩惠以及受到自然的天生赐予是较多的, 他认为我国传统文化属于“南道文明”的范畴;而恰恰相反, 他认为西方的文化则属于“北道文明”的范畴, 即得到太阳以及自然造化的恩惠与赐予非常少。李大钊还认为, 中国地大物博, 物产丰富, 因此我国的民族是定住的;而西方则是由于受到自然的盛泽不够或是非常缺乏, 因此其民族是不稳定的, 动态发展的。进而得出, 我国文化属于静态的文明范畴, 而西方的文化则属于动态的文明。因此, 李大钊认为, 中国的文化是“惰性太重”、“厌世的人生观”, 即无论何种物质均不存在竞争性;而西方的文化本身就透露出极强的竞争性。
受到李大钊这一思想的影响, 毛泽东也认为我国传统文化是静态的, 而西方文化主动, 并在此观点的基础上, 还对我国传统文化的“静”进行了有力地批判, 认为动的文化是世界先进的。毛泽东认为, 中国文化主张静态, 即为停滞不前, 发展速度有如蜗牛爬行那般慢, 静态的文明明显存在着落后性;而西方文化则是动态文明的范畴, 明显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而且也存在着竞争性。
二、对中国传统文化及西方文化均提出了一定的肯定与赞扬
1. 对我国传统文化提出的肯定与赞扬。
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悠久传统文化的历史给了我们很大的文化底蕴, 经历了成长、孕育以及发展的过程, 这样悠久的传统文化主要得益于我国的悠久历史以及我国传统文化在我国的长期积淀。李大钊在很小的时候就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及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民族心理, 深深地烙在他的心头以及思维模式之中。在我国历史进程中传统文化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李大钊给予了高度地肯定与重视, 他认为, 我国的传统文化可以被现代所继承与弘扬, 因为自身带有一定的积极性特点。尤其是他认为我国传统文化先于西方文化而形成, 势必会对我国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我国传统思想中的一朵奇葩———孔子思想, 在其产生的时候, 是完全适应当时时代的发展要求, 而且对于当时而言, 确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其中, 他对孔子的“义然后取”“见利思义”、“敏于事而慎于言”的君子品格, 都给予了肯定;“节用而爱人”、“宁俭勿奢”“富而后教”的为政之道;“足兵、足食、民信”的治国方略。
同李大钊的观点一样, 毛泽东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给予了高度地评价以及充分地肯定, 他认为没有中国的传统文化, 就没有中国今天丰富多彩文化的发展与汇聚, 同时势必会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他认为,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世界宝贵的遗产, 具有较高的历史地位和珍贵的价值。我们都知道, 毛泽东是一代伟人, 而且更是一代诗人, 从他的诗中可以看出, 毛泽东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对中国的文化有一种偏爱, 无论是他的七言绝句, 还是那犀利的书法, 都透露出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在1920年3月, 毛泽东给周世钊的一封信中这样说道:“世界文明分东西两流, 东方文明在世界文明内, 要占个半壁的地位。然东方文明可以说就是中国文明。”那么, 由这句话可以看出, 毛泽东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充分地肯定与赞扬, 确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他后来还经常对中华文明进行盛赞, 他指出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的影响是最大的文明之一。他说:“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并不全是封建主义的东西, 有反封建的东西, 有人民的东西。”而且他认为封建主义也有它发生、发展和灭亡的时期, 我们要注意区别发生、发展和灭亡时期的东西。其拥有的东西也不全是坏的。由此可以看出, 毛泽东肯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极内容和历史价值, 从历史的延续性及文化发展的继承性出发, 既遵循了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又遵循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当封建主义还在发生和发展的时候, 它有很多东西还是不错的”。
2. 对西方文化的肯定及赞扬。
李大钊除了是一名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 而且还是一名经济学家, 在经济学方面, 李大钊主要学习了西方经济学理论相关的知识, 而且除了学习经济学之外, 还学习了西方哲学历史以及哲学思想, 曾经公开地发表关于西方哲学家如孟德斯鸠、马克思等人的哲学、历史以及历史观方面的文章, 那么, 这就能够为李大钊充分地了解西方以及西方文化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哲学氛围, 能够较为准确地从经济学以及历史学两个方面对西方文化进行确切地审视, 由此他得出了西方文化是“动态的”这一重要结论。他认为, 西方文化是代表了工业经济时期的新型文明、动态的文明、时时刻刻都在不断向前发展的文明。他认为西方文化要比我国传统文化要更加的先进以及作用会更大。由此可以看出, 李大钊对于西方文化是充分肯定的和赞扬的。
毛泽东认为西方自从进入文明社会以来, 生产力取得了迅猛发展, 尤其是在近代以来, 西方文化取得了较为瞩目的长进。他甚至认为, 西方文化要比我国的封建文化要高。这主要是他在1950年发表的《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指出了, 对于近代文化而言, 国外的文化要比我国的传统文化要高。而且, 毛泽东对于西方文化所强调的个性、自由以及主张人本主义等都非常尊重和推崇, 这些都是毛泽东积极赞扬和肯定的地方。
三、中西方文化需要相互融合与渗透, 创造出中国的新文化
李大钊通过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全面认真地进行比较, 并且对于中西方文化采取了科学分析的方法及态度, 最后指出, 对于东西文明来说, 需要“互争雄长”。也就是说, 无论是中国文化, 还是西方文化, 都有各自的特点, 都有各自的优点, 同时也存在着各自的缺点, 那么中西方文化只有很好地进行融合与渗透, 那么势必会将功效发挥至极致。除此之外, 李大钊又指出了现代文明是解放的文明, 东西方的文明需要互通有无, 确保中西方文化能够互相融合与渗透。
毛泽东则是通过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论述, 他认为, 中西方文化既具有自身的优点, 也具有自身的缺点, 只有二者很好地进行融合, 摒弃各自的缺点, 这样才能够对创造中国新文化具有十分大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可以知道, 李大钊与毛泽东对于中西方文化观的趋同性主要表现在李大钊、毛泽东二人均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主静, 西方文化主动, 对中国传统文化及西方文化均提出了一定的肯定与赞扬, 李大钊、毛泽东二人均认为中西方文化需要相互融合与渗透, 创造出中国的新文化。只有将这两种文化很好地进行融合, 互通有无, 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创造出中国的新文化。今天, 研究和探讨毛泽东与李大钊文化思想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和展现的先进性, 通过他们的思想来窥视中西文化观的诸多联系和一致性, 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人思想体系历史发展的逻辑性和继承性, 以及共产党人自身的文化观和理论渊源, 认真汲取他们的思想精华, 对于指导新中国的先进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大钊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早期文稿[M].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0.
[3]龚育之.毛泽东的读书生活[M].三联书店, 1986.
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 篇9
近年来, 我们按照新方案的要求, 坚持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生活的实践出发, 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进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认真组织学生全员参与社会调查, 有效地提高了“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精心安排, 是搞好社会调查的基础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根据“05新方案”课程开设要求和我校的实际情况, 我们将“概论”课开设在二年级 (文科在第三学期、理科在第四学期) , 实践教学稍迟于理论教学, 主要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 为期十一周, 学生可以选择校内社会实践, 也可以选择校外实践。具体安排为:开设“概论”课的班级, 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 第四周以班为单位, 采取学生自愿和统一协调的原则, 将学生分为社会实践小组, 每组6-8人;第五周各小组根据成员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分工, 明确责任, 推荐正副组长各一名, 其中, 组长负责全盘, 副组长填写社会实践日志, 并将分组情况报送任课教师;第六周至第十二周为社会实践活动, 第十三周至第十四周撰写调查报告, 第十五周至十六周考核交流调查报告。
认真选题, 是搞好社会调查的前提
由于学生的社会调查受人力、物力和时间的限制, 因而, 选择那些力所能及且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显得十分重要。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试验上的技能而已, 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 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 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1]“概论”课社会调查选题设计的关键是要结合本科教学内容和特点, 找其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 围绕此设计选题, 为了方便学生选题, 我们根据学生生源和我校地理位置等实际情况, 汇编了三十多个选题, 供学生选择和参考, 学生也可以自定题目, 但每班的选题不能重复。
深入实际, 是搞好社会调查的保证
确定选题是社会实践的一部分, 随之而来的调查研究则是具有决定意义的环节, 在调查研究过程中, 必须把好两个关口。一是调查研究的准备。准备阶段主要是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并发现问题。搜集资料要求学生钻研书本文献和有关资料, 从中获取资料。一方面, 通过积累资料, 增长知识, 从前人的论述中获得启发;另一方面, 从中找到疑点、漏洞、发现问题, 从而进一步思考探索, 做到有所突破、有所创造。二是对课题涉及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从实践中获取资料。我们要求每个调查小组都要深入现实生活中去, 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的对某一对象进行认真考察, 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对此作出进一步的思考、探索。在对调查得来的资料要进行验证, 辨别资料的真伪, 然后再对调查资料作出认真的分析、研究、归纳、综合, 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提炼出富于创造性的观点。
规范报告, 是搞好社会调查的重要环节。
总结报告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并提高运用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调查报告的质量, 我们对学生专门讲述了调查报告的形式及写作技巧, 并向学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首先, 必须编拟写作提纲, 明确自己报告的主调和重点, 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充实、提高。其次, 选定和组织材料。在写作提高的前提下, 从掌握的大量材料中精选出最具有说服力和表现力的能证实自己观点的材料, 作为立论的依据。在组织材料上, 不仅要考虑材料的实用性, 还要考虑论题的特点, 使材料适应论题的要求。再次, 在论述中, 一定要运用“概论”课中学习的理论, 做到以理论阐释实际问题, 以事实检验理论。最后, 合理安排报告的结构。我们要求学生的调查报告一般为三个部分, 即引言、本论和结论。在引言中必须说明选题的背景、缘由、意义及目的。本论是报告的主体部分, 应重点分析问题、证明观点, 并根据论题的性质, 或正面立论, 或批驳不同的观点, 或解决疑难问题, 详细的论述自己的研究成果。结论要求简明扼要的对全文所论证的问题及论证的内容, 作一个归纳, 提出自己对问题的总体性看法、总结性意见, 或是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考核交流, 是搞好社会调查的关键
社会调查考核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态度、收获体会、团队精神、分析能力、写作能力等, 为了防止个别学生弄虚作假和使评分公正公平合理, 学生除提交报告外, 还要同时提交能够证明调查过程、结果真实性以及认真程度的“社会实践日志”和相关的原始材料。调查报告的评阅主要看主题是否突出、材料是否真实、观点是否正确、分析是否深刻、结构是否合理、报告是否规范。在此基础上, 综合学生的“社会实践日志”和对自己所承担任务的完成情况, 对学生认真考核, 给出成绩。对合格者给予规定的学分, 对成绩突出者可以给予专门的表彰和奖励, 汇编其论文报告集, 安排经验介绍和交流;对不合格者可要求在下年重新参加社会实践。
“概论”课教学中的社会调查, 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锻炼了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而且加深了学生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 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社会调查使教师获取了鲜活的教育信息, 促进了课堂理论教学, 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摘要:“概论”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 教学方法单一, 缺少实践环节, 脱离现实, 脱离学生思想实际是“概论”课教学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在新的体系下, 加强社会实践教学, 精心组织社会调查, 对于提高教学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调查,“概论”课实效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