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意义

2024-10-16

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意义(精选8篇)

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意义 篇1

迈出基本解决执行难的一大步

赵英颖

--------------------

访谈对象:四川省南充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 龚晓虎

综治周刊:在基本解决执行难的问题上,南充中院迈出了一大步,如何让一连串的执行工作专项活动形成整体合力?

龚晓虎:2015年年初,南充市委组织多家单位,召开平安南充“百日整治”工作安排会,会议要求,全市各部门充分发挥执行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动机制作用,按照职责任务,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抓好平安南充“百日整治”工作的落实,形成整体合力。

在这种情况下,我院积极协调,与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达成开展执行工作、破解执行难的共识,工商、银监、房管、国土等部门就本系统协助配合法院执行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检察、公安、交警等部门明确认识,统一标准,配合法院开展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和暴力抗拒人民法院执行犯罪行为专项活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街道办等部门,互相配合,共同解决农民工及未就业人员和老弱病残、低保户等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政法委、财政等部门对符合救助条件的特困申请人,及时审批、拨付司法救助金。

在各成员单位的连贯协作下,全市法院的执行工作才有了如此大的进步。

综治周刊:南充中院执行工作有部署,活动有安排,在具体的实施中是怎样抓落实的?

龚晓虎:为从根本上破解执行难,南充全市法院成立了执行攻坚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提出了明确要求。

为确保执行专项活动取得突破性进展,我们建立了执行工作监督机制,明确两级法院分管领导和执行局长的工作职责,要求每一位执行人员建立工作台账,确保各项工作有人管。

为实现执行案件的全程监督,中院及部分县区法院试行分段集约执行的机制,将执行人员分为执行审查、执行查控、执行实施等工作小组,各组按分工,分别负责审查文书、保全案件和先予执行等情况;常规查询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处置被执行人的财产,必要时采取强制措施。

为加强执行案款的管理与监督,2015年,南充全市法院还开展了“转变执行作风、规范执行行为”活动,对案款收支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清理一年以上案件、涉民生、金融三类案件3.872万件,核录、补录案件8558件,确保专款专用。

全市法院建立了周点评、月小结、季通报的工作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对全市法院执行案件办理情况、法定执限内执结情况、实际执行情况、执行标的到位情况、执行中止终结率等,进行考评,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准症结,以便对症下药,确保责任落实。

对于新到执行岗位或执行工作成绩不够突出的人员,南充中院采取“结对子”的方式加以帮助,促使其尽快熟悉工作;对于执行不力或在执行中存在违纪行为的人员,一律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对于执行工作突出的人员,全市法院在年终考核、职级晋升上,予以优先考虑。

综治周刊:南充中院如何运用“大数据”开展好下一阶段的执行工作?

龚晓虎:南充法院一直致力于推动执行信息化建设,将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抓好抓落实。下一步,南充法院将按照上级法院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构建和完善执行信息库,推动执行工作。

一是优化“总对总”网络查控平台,通过法院内网,继续与公安、房管、住建、金融机构等单位及部门对接,对网络查控系统进行维护升级,建立“大一统”的网络查控平台,实现足不出户就能查询到被执行人财产的信息。

二是优化执行服务窗口平台,将执行立案咨询、案款缴纳和兑付、约见执行法官、执行信访接待等事务性工作,全部集中在执行服务窗口办理,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

三是优化执行指挥中心建设。去年,南充中院在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解决了130平方米的房间,基本建设成了执行指挥中心。今年我院将在此基础上,整合各种执行力量,对全市执行法官、执行资源,实行统一调配、统一指挥,实现执行的快速反应、快速作业。

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意义 篇2

关键词:民事执行现状与原因,法务会计应用

一、前言

2005年,某法院受理原告仙某公司诉被告一奥公司、被告二丹公司(股东)、被告三里公司(股东)、被告四某会计所合同纠纷案。原告诉称被告一违反约定未付款,被告二、三出资瑕疵,被告四违法出具验资报告,要求承担连带责任。法院判决:被告二与三虚假出资、抽逃出资与被告一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被告四对其他被告的财产不足清偿部分承担35%的补充赔偿责任。诉讼与执行时,被告一、二、三均失踪,没有其可供执行财产,没有追究刑事责任。该案件反映现行民事执行制度普遍问题。本文通过对民事执行问题与现状分析,以企业法人为被执行人为例,论述法务会计应用于民事执行程序的设想,探索解决执行难的问题。

二、民事执行现状与原因

(一)民事执行的现状

中央11号文件将“执行难”概括为“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人难求,应执行财产难动”。最高人民法院的数据,2003年全国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2289566件,其中没有财产或财产状况不明的占34.97%,在超过执行期限的案件中,因被执行人下落不明或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占56.58%。发现和控制财产是强制执行的核心环节。玩“失踪”,没有责任,被执行人当然难找;寻的方法与方向错了,执行财产当然难寻;保护不到位,协助执行人当然难求;国有企业职工历史福利养老问题未妥善解决,执行财产当然难动。但是只要协助执行人保护得力,协助执行人不难求,历史福利养老问题解决,执行财产不难动。

(二)会计制度不落实,企业财产容易被抽逃问题

企业法人的财产独立其投资人,其财产独立应由全面、系统会计形式来划分,健全的会计外壳是财产的分界线,企业会计是判断其法律责任的基础,但作为被执行人的企业法人,大部分不能提供完整会计档案,现执行机制没有追究其责任,被执行人利用此机制的漏洞,轻易能将企业财产变成个人资产,执行财产难寻,基本原因是中国会计制度形同虚设。

(三)审计及政府监管失职,企业财产被抽逃无人管问题

企业法人成立,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受非法代理中介的“蒙骗”,没有审查出资进账单,就出具验资报告;不作逻辑分析,将应收账款函证件交被审单位完成,不披露抽逃侵占挪用企业财产,则轻易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工商机关对年审会计资料不重视,笔者经常不能查询到企业完整会计资料,有的企业所会计资料前后不一,照样通过年审;税务机关或发票征税,或定额征税,削弱会计质量的加强;银行没有将信息数据交换,监管部门各之为政,处理缺位无力。企业会计形成虚设,会计社会监管基础差,能轻易将企业财产变成投资人个人资产,所以执行财产难寻。

(四)民事执行制度问题

源于对被执行人财产的形成与可供执行财产的关系研究未探索出其与会计、审计等的关系,未探索出对被执行人及相关人责任追究制度,法律制度不足表现为:

(1)既规定申请执行人的举证,又规定被执行人举证,执行财产的举证责任不明确。

(2)执行财产报告范围不科学,只规定报告执行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不能对全面了解被执行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不能及时有效处置。

(3)只针对执行财产现状,极易逃债。案例中,被执行人只需要提供2007年至2008年的财产情况,2001年第一被执行人注册成立,2008年才执行。在2001年存在: (1) 出资瑕疵, (2) 会计师违法出具验资证明 (3) 股东抽逃出资 (4) 执行日被申请人的财产不能足额清偿。2007年出现第一、二、三执行人“失踪”,等问题。反映现有民事执行程序中企业成立至被执行,其财产的成因,没有设立审查追查等制度,现行民事执行追究制度缺陷是形成执行难的主要原因。

(4)执行人员职责不明,容易诱发腐败,陈案积案多,执行人上访信访问多,社会矛盾积聚多。

(五)法院执行人员人数与专业问题

2006年广东省法院执行局人员为2332人,占全省法院干警人数的12.71%,人均结案105件,案多人少,珠三角地区特别严竣,顺德法院人均办案405件,宝安法院人均承办执行案件高达1700件。执行力量和执行工作任务严重不协调,制约执行工作,造成一系列问题。

执行人员绝大多数是法律专业出身,对执行财产中来源与现状价值等未能利用会计、审计、评估等技能发现被隐藏的财产及犯罪线索,及时执行并制裁犯罪。

中央多次要求解决民事执行难的问题,因未认识到企业财产与会计、审计、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的关系,片面理解执行难仅是法院内部问题,而未能有实质性突破,会计是对企业经济事项的记录反映,审计是对经济事项记录反映的鉴定,法务会计不仅对经济事项核查,也对经济事项记录反映或其鉴定核查,是收集证据,界定法律责任的新兴学科,将法务会计运用于民事执行,将有助于解决执行难的问题。

三、法务会计有助解决民事执行程序难

(一)法务会计有助企业法人财产独立

《会计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对企业法人的会计有系统的规定,工商管理对年审对企业会计有祥细的规定,税收管理对企业财务会计有准确的规定,等等。企业从成立开始至依法终结前,其法人财产保持独立是其权利,更是义务,其财产是其承担法律责任的物质基础。企业应当忠实履行会计义务,这是企业守法义务,否则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工商税收等机关应当履行监管的执法义务,否则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会计师、评估师事务所等中介应当依业务准则出具相关报告,否则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案例中,未追究股东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刑事责任。

执行是司法程序,引进法务会计能界定企业是否依法履行会计义务,工商税务是否失职,会计师等中介是否存在侵权等责任,从而发挥法的指引、评价、预测、强制、教育作用,以企业财务会计作为企业财产的分界线,界定相关人员的责任,引导企业建立法人财产独立制度。

(二)法务会计有助完善执行法律制度

1. 有助完善举证责任

被执行人的经济活动由其会计进行反映,会计档案依法应当长期保存,被执行人有能力和责任证明其财产的现状与形成的原因,申请执行人是无能力也不应该对被执行人的财产现状与成因进行举证,所以应当明确规定,被执行人应当承担举证责任。

举证不仅是对财产现状的举证,还包括从企业成立时至被处置前的财产成因的举证。

被执行人应当接受法务会计师的询问,拒绝询问或无法提交证据证明的事实,应当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

被执行人应当提交《财产状况报告》及《成因报告书》,以会计凭证、明细账、会计报表及附注作为证据,法务会计师有业务能力对被执行人的财务会计进行审查,并从法律责任的角度出发,以证据法为基础收集证据,制作法务会计报告书,以便法院处理。

2. 建立财产成因审查制度

对被执行人提交财产报告等会计资料证据,法务会计师通过现场盘点核查,对房地产等部门的查询,通过对验资报告,会计报表,与工商、税务存档的会计报告与银行存款流水比对等法务会计方法,调查资产负债的真实情况,不论是否存在财产混同、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隐匿、妨害清算等行为事实的,应当总结出形成执行财产现状的准确原因与具体数据,并附带证据。

3. 建立财产处置建议制度

对被执行人提交的《资产状况报告》及资产的照片与其他录像资料,法务会计师现场盘点,做有关人员询问记录,照片与录像收集证据,出具《资产状况复核及估价报告》,对房产等能通过市场法评估的可以交由法务会计师估算资产处置价格,对其他重大复杂的资产才由评估机构评估,结合各项资产的性质与价格、与执行金额、市场等等因素提出处置意见(包含查封措施等)等。

4. 建立责任审查制度

法务会计发现存在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提供虚假财会报告、隐匿财会报告、妨害清算等行为事实,应建议中止执行,移送刑事立案,存在财产混同等,应当提交报告并附带证据,建议追加责任人为被执行人,用时追究其民事责任。。

5. 完善结案制度

执行案件应当参考《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呆账分十七种原因及相应证明材料进行管理,从发放贷款到形成呆账全程的监督复核,分清责任,处理责任人,通过“三公”原则进行结案的思路,对执行案件也应当制定分类结案标准,对经法务会计核对后,确认是经营失败的,核认损失,建议依法终结。

对执行全过程及有关文件、资料对外公开,透明上网。

6. 完善听证制度

举证问题,财产成因审查结论、财产处置建议、追究责任建议、结案建议等法务会计报告,都应当进行听证,接受当事人的质证,以便司法机关作出相应措施或裁决。

(三)法务会计有助解决执行法官职责问题

重庆高院、广东高院、广州中院、深圳中院、珠海中院等执行人员腐败事件反映出现执行粗放、职责不明,执行措施、方式、价格、中止或终结等,执行人员说了算,其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主观大,偏差大,容易诱发腐败。

现执行法官的调查权、处置权、结案权等交给法务会计,其不再兼是运动员。

举证,财产成因审查、财产处置、追究责任、结案等建议交给法务会计师,法院组织听证,接受当事人的质证,作出裁决,执行法官只行使法官审判职能。

现执行法官执行力量和执行工作任务严重不协调也将得到基本性改变。

参考文献

解决行政诉讼执行难的“妙手” 篇3

这一新增条款立时被学界及民间所追捧,视为解决行政诉讼执行难问题的“妙手”。而事实上,对于法院判决、裁定的执行,法律上已经有了一些相似或相同的规范。比如强制执行、司法拘留,直至刑法所调整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但由于行政机关国家公权力的性质及司法行政之间的关系复杂性,这些手段对于行政诉讼而言,几乎无一点可落实之机率。更由于许多强制措施本身就要依赖于行政机关或行政力量。因此,事实上对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所采取的司法强制措施,基本上都是针对普通的民事、经济、刑事自诉案件。

因此,在行政诉讼法中,直接将行政机关责任人员的司法义务,纳入司法强制措施相对方,在相关条款中进行明确规定,无疑对促进执行有着积极意义。但是,在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的责任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将行政诉讼中法院作出的裁判及其执行当作法院与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问题。行政诉讼法应当增加相关条款,树立起行政机关履行裁判文书义务不仅是司法义务,同时也是行政职责、行政义务的观念。因此,可以将“可以”一词改为“应当”,并增加对拒不执行且产生严重后果的,对相关责任人、负责人参照刑法相关条款以渎职罪入刑的规定。

履行行政诉讼裁判是行政职责

2006年,山东某市发生了一起自杀事件—这位名叫李民生的市民,其实正是被不履行行政判决的市房管局逼到这一步的。该市一公司进行商业开发拆迁,但在未能与拆迁对象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在市房管局拿到一纸拆迁“裁决”。2006年3月,经拆迁户提起行政诉讼,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撤销此裁决。然而,该局却于5月再次作出一份裁决,对拆迁户进行强拆。目睹一切的李民生感觉前路迷茫自杀身亡(据2006年11月《记者观察》)。

行政机关对法院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执行,具备双重义务—法定诉讼义务和行政义务的特征。执行行政诉讼裁判是法定诉讼义务,这一点,对于涉诉各方当事人而言都不是问题。但对于行政机关来说,除了是法定诉讼义务外,还是行政职责,是行政义务。

从行政机关的职能上来说,行政机关要在国家赋予的行政职权范围内,承担相应职责,发挥相应功能。现代政府或者说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础是责任,行政职责就是行政主体在履行国家行政职能,进行社会管理过程中的义务和责任。而在行政诉讼中产生的诉讼法律关系,由于其基于行政行为而产生的特点,其实质还是属于行政法律关系。自然,司法义务中除去程序部分的实体部分,对行政机关而言,既是司法义务,也是行政义务。这种基于诉讼产生的行政义务,是由法院经法律程序所确定的法定义务,是一种派生的法定职责。

认清行政机关履行行政诉讼裁判是一种法定职责和义务,对行政诉讼实现其目的—依法行政有着重要的意义。许多地方视行政诉讼为行政机关与法院的关系问题,而非职责义务的问题,以致有行政机关以公函形式要求法院“讲政治顾大局”,如果行政机关败诉,法院要承担相关“后果”。确定行政诉讼中的实体责任是行政职责,有利于将行政诉讼回归于行政行为当事人双方的关系,认识到法院只是根据法律居中裁判。这样,有助于法律准确设定相关环节措施,使法律执行更简单、更单纯一些。具体来说,就是行政机关不履行行政诉讼裁判所确定的义务,应当认为是渎职失职行为。以前述案件为例,该市房管局在法院判决书生效后,即产生了行政义务:不再执行被撤销判决的行政义务,也就是“不作为”(消极作为)的行政义务。该局随后却作出一个新的“裁决”,并依此裁决进行执行,是一种滥用职权的渎职。

不履行裁判严重者可判渎职罪

目前,对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有强制执行、司法拘留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等手段,保障法院判决、裁定的落实。在司法实践中,此几种方式的落实,都要依靠行政机关或行政力量。对于行政诉讼案件,强制措施的落实几近于无。此次修正案草案对行政机关主管人员及直接责任人员提出司法拘留的建议条款,看起来使行政诉讼裁决更具刚性和威慑力,事实上其作用仍值得怀疑,力度也不够。因此,尚可从现行法律之中,找到更为有力的手段和措施。

前述案例,因行政机关不履行职责致拆迁户自杀,后果特别严重。而一起发生在2012年,由最高人民法院、中央政法委督办的天津市公安局塘沽分局拒不执行法院行政判决的案件,则堪称“影响特别恶劣”。此案当事人黄友元做煤炭生意,与一公司因煤炭发热量标准发生纠纷,噩梦从此开始。1990年6月18日,几个陌生人以谈生意为名,将黄友元叫出宾馆,推进一辆面包车。第二天,天津公安以“涉嫌投机倒把”将黄友元关进了看守所。后来,天津市公安局塘沽分局以代为处理债务等名义,将黄友元存放在港务局的3万多吨煤炭,批给包括广钢在内的十多家单位和个人。1994年12月27日,塘沽公安分局以“不构成犯罪”为由,撤销取保候审,解除了对黄友元长达54个月的人身限制。此后,为追回自己被违法处理的煤炭款,黄友元向法院起诉并胜诉,塘沽分局被判赔500余万元。但塘沽分局拒绝执行。此案先后经过最高人民法院及中央政法委发函督办,却一直得不到执行。时任天津市公安局长,后曾任天津市政协主席,并因滥用职权被开除党籍,成为第一个自杀的正部级高官的宋平顺曾干预此案执行,称“谁给赔钱,就撤谁的职”(据2008年4月25日《南方都市报》)。最终此案在舆论的强力介入下获得“解决”,却是打了法律折扣:一是金额减少;二是搁置了判决,以双方“友好协商”的名义,给的“和解费”(据2008年6月6日《华西都市报》)。

可见,几乎每一个拒不执行行政诉讼裁判的案例背后,都有着干预司法、蔑视法律的“故事”。

在笔者看来,“依法行政”已经喊了多年,虽有成效,但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比仍显滞后,原因就在于没有一个更好的切入点来强制植入“依法行政”的核心思维。此次借行政诉讼法大修,确立起“拒不履行法院行政诉讼裁判为渎职失职”的基本规则,其实是一个极佳的切入口,从规则角度为“依法行政”奠定基石。

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意义 篇4

「内容提要」针对罚金刑执行难,通过论证,可以认为对故意不缴纳罚金者易科自由刑,对无能力缴纳罚金者易科公益劳动。文章具体论证了罚金刑易科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应实施的具体易科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立法建议。

「关键词」罚金刑/易科/自由刑/公益劳动

犯罪非刑罚化

和非监禁化已成为当今犯罪与刑罚制度发展的世界性趋势,许多国家都把扩大罚金刑的适用作为改革刑事制度的重要标志。多适用罚金刑,少适用徒刑,减轻财政负担,剥夺犯罪分子赖以犯罪的经济条件,已成为各国立法机关的共识。罚金刑的适用率在不断地上升,我国现行的97刑法大幅度增加了罚金刑的适用范围,突出了罚金刑的地位,使之成为仅次于自由刑的一种刑罚。罚金刑的这种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刑罚的适当宽缓、合理、有效的立法思想,揭示出我国刑罚改革的方向与目标。但是,罚金刑在大量的适用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缺点,我国的罚金刑执行状况不容乐观。罚金刑执行难同样困绕着各国司法当局,尤其是适用率高的国家。针对实践中罚金刑的执行难问题,各国都在努力谋求救济的方法,以求得罚金刑得以圆满地执行。罚金刑易科作为其中的一种重要制度,已为世界许多国家的立法所承认。

罚金刑易科是指在罚金刑不能执行时,以其他刑罚方法或者强制措施代替所宣告的罚金刑制度。我国现行刑法中没有易科的规定,根据各国刑事立法,罚金刑易科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罚金刑易科自由刑,即被判刑人不能缴纳罚金时,易科徒刑(监禁)以代替罚金刑。

2、罚金刑易科劳役,即对不能缴纳罚金的人,易科不剥夺自由的劳动改造以代替罚金的缴纳。

3、罚金刑易科训诫,即以训诫代替罚金的执行。

一、罚金刑易科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分析

现行刑法虽然加大了罚金刑的适用力度,却未赋之以完善的配套执行措施。实践中无论是针对恶意逃避交纳者还是针对无力支付者,均收效甚微。罚金刑“空判”问题日益严重。就我国现实情况而言,对于那些恶意逃避追缴的犯罪人,法律只规定了强制缴纳和随时追缴制度。但时下商品经济发达,财产收入多元化,公民的财产状况较为隐秘,司法机关难以掌握,因而实务中强制措施难以真正施行。随时追缴制度同样存在着若干缺陷。第一,所谓“随时”,意即没有时间限制。这样一来,有些犯罪人宁可一生贫困,也不愿意累积财富,因为这笔金钱最终将交给国家充抵所欠罚金。这对社会财富的积累,民事关系的流转,都极为不利。第二,在主刑执行期满后,正当劳动所得所积累的财富,如被法院强行取走,无疑会挫伤犯罪人通过合法劳动重新开始生活的积极性。这对犯罪人的再社会化而言,是极为不利的,亦不人道。第三,法律并未规定随时追缴制度的具体实行措施。由谁负责追缴,对犯罪人的哪些财产可以进行追缴,怎样追缴,这些问题均无明确规定,不具有可操作性。并且,随时追缴制度把查明犯罪人经济状况的义务加诸在法官身上,也加重了法院的工作负担。这一切无疑将使罚金刑的惩罚与教育功能严重削弱。这就迫切需要一个针对执行难问题的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罚金刑易科制度也就应运而生。

现阶段在我国实行罚金刑易科有重要的意义。第一,罚金刑易科具有较强的威慑力,有利于刑罚的实现,可使罚金刑得以有效执行,化解罚金刑执行难的矛盾。实行罚金刑易科后,一方面可以促使有能力缴纳罚金的罪犯主动缴纳,防止罪犯提前转移、隐藏财产;另一方面对于确实无力缴纳的罪犯也是一种解脱措施,把罚金刑易科为其他刑罚,从而使罚金刑得以有效执行。第二,实行罚金刑易科,在保障罚金刑有效执行的同时也保障了刑法的正确适用,树立了刑法的权威,维护了司法公正。一方面,罚金刑执行难的问题解决后,可以促使法院在对罪犯判刑时严格依法办事,法院在裁量时就不需要过分考虑被告人的支付能力,有效防止了因经济利益影响对罪犯的定罪量刑;另一方面也可有效地保障“罪刑法定”、“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罪刑均衡”等刑法基本原则及刑罚目的的实现,维护司法公正。

制度执行难的思考 篇5

一、开除前工龄能否计算工龄。

二、怎样确认是劳动服务公司。

三、劳动服务公司能否间断计算。

四、资料问题:

1、职工有待业证,无其他资料,企业资料已经销毁。

2、职工开具当时所在待业单位出具的待业情况证明。

3、职工有当时待业时的工资表,有些单位不允许提取原件,但该单位在复印件加盖公章。

4、职工有待业证,有原始工资复印件或者传真件。

5、职工有待业证,有原始工资证明。

6、职工有待业证和当时所在待业单位证明。

7、有其他资料:考勤表,培训记录等等。

8、工资资料不全的,不能连续。

五、此次提出工龄问题问题274人,能提供资料人员119人。

新思维论破解法院执行难的 篇6

陈济昌

摘要:近年来,法院执行难问题逐渐演变成了社会的热点问题。法院的判决不能执行,群众的合法权益无法实现,法律的权威和法院的威信受到极大冲击,法院执行难成了了人民群众投诉上访的焦点问题。因此,该问题也成了人大代表反映的突出问题。如何破解法院执行难,真正实现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一时间成了人大和法院共同研讨的热点问题。笔者试从人大介入的现状、合理性分析中,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进一步完善人大的合理介入,进一步探求破解法院执行难的新思维。

案例一:

福建光泽人大为法院执行难问题“把脉开方”起成效。福建光泽县法院从2008年4月至今年6月28日共执结案件620件,结案率达96%,执行标的额2090.41万元,结案标的额为95.1%.这一桩又一桩执行“积案”得到清理,一个接一个申请执行人的权利得到保护,得益于光泽人大开出“良方”和加大监督力度的结果。光泽县人大常委会针对群众反映法院“执行难”问题,决定为法院执行难“把把脉”。2008年4月,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深入到法院、有关乡镇、部门、企业,了解法院执行工作,听取法院执行工作汇报,查阅有关案件。在与法院座谈时,人大常委会正式提出了建立“联动机制”的建议,该建议立即得到了县委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得益于“联动机制”的建立,光泽县法院才有效破解了“执行难”这一顽疾,成功走活了“执行”这盘棋。

案例二: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解决法院案件执行难题。执行难是长期困扰法院工作的突出问题,深圳市将通过立法解决这一难题。《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人民法院民事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送审稿)》(以下简称《送审稿》)已经拟就,其内容包括执行工作原则、执行公开制度、执行措施、执行协助等,并从

改善执行工作执法环境、加强执行监督、规范执行行为等方面予以规范。该法已于2007年3月13日生效,并对近两年来破解法院执行难问题发挥了极大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法院执行难问题逐渐演变成了社会的热点问题。法院的判决不能执行,群众的合法权益无法实现,法律的权威和法院的威信受到极大冲击,法院执行难成了了人民群众投诉上访的焦点问题。因此,该问题也成了人大代表反映的突出问题。如何破解法院执行难,真正实现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一时间成了人大和法院共同研讨的热点问题。如今,在百度网上输入“人大、法院执行难”字眼,随即会出现成千上万条信息。本文开头所举的例子便是从网上摘抄而来。综合网上的内容来看,各地人大介入法院执行的举措各有特色,但大都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指导性。但与此同时也说明了一个重要问题,人大的合理介入确实能有效破解法院的执行难。笔者拟以此为切入点,浅谈一下破解法院执行难的新思维。

二、人大介入的现状性分析

从当下人大介入法院执行的种种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视察评议法院执行工作。该种形式在实践中较为常见,是各地人大监督法院执行的常规形式。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每年的人代会上,法院院长所做的工作报告中,会就法院的整体执行情况进行汇报,人大代表可以对此进行评议。另一种是人大常委会的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项视察评议,主要是人大常委会到法院现场视察法院的执行情况,通过调阅卷宗、听取汇报等了解法院的实际执行情况。

(二)专项调研法院执行工作。该种形式在实践中也较为普遍,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都流为形式,甚为遗憾。笔者个人认为,该种形式对破解法院执行难极为有效。只有人大代表真正了解法院执行难中所存在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三)个案监督法院执行工作。这也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形式。其监督的个案主要来源于当事人的信访,从一定程度上说,这种形式是人大介入的一种畸形,是一种非正常形式。虽然该种形式极为有效,但极易

留下人大“干涉”法院执行的诟病。实践中,该种形式也极易为部分人大代表所滥用,尤其是被执行人是人大代表时,此时不是监督反倒成了一种妨碍。

(四)助力支持法院执行工作。该种形式在实践中表现多样,各地人大大都会结合当地实际,为法院破解执行难出谋划策。尤其是面对涉府、涉人大代表案件时,人大的鼎力支持会为法院执行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该种情形的高级形式莫过于地方人大专门针对法院的执行的工作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为法院执行工作提供制度上支持,如案例二中的深圳市人大的做法,便极大地缓解了法院执行难的问题。

三、人大介入的合理性分析

(一)理论层面。

人民法院接受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是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赋予地方人大的重要职权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条规定,审判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第104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本级人民法院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44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本级人民法院的工作,联系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理人民群众对法院和国家工作人员的申诉和意见。因此,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从根本上讲是人民赋予法院的神圣职责,接受代表人民行使权利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是人民法院的宪法职责。[3]执行工作作为法院整体工作的一部分,当然也在人大的监督范围之内。另外,监督法律的实施和贯彻本身也是人大固有的职责,我国现有法律层面,对法院执行已作了规定,人大有义务监督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

(二)现实层面

从我国的实践情况来看,人大介入法院执行有着强烈的现实需求。目前,破解法院执行难单靠法院自身往往难以解决,时下,很多法院都建立了执行联动机制,商请政府相关部门予以配合,这其中,人大的穿针引线功不可没。尤其是面对涉府、涉人大代表案件时,人大的出面支持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优化执行举措上来说,人大的出谋划策也是锦上添花,由于人大是站在执行之外看执行,视野会更为开阔,所提建议有时会更具实效性。拿本文开头的案例一来说,人大的建议举措切实推动了法院执行难这一问题的解决。

四、完善人大介入的具体举措

(一)进一步优化视察评议制度。视察评议作为一种常规的监督手段,对促进法院执行工作的开展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实践中较多流为形式,没有真正地发挥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无论是在每年一度的人代会上,还是定期或不定期的视察评议会上,人大都应积极主动地去对待法院执行工作。较多运用实地检查、调阅卷宗等形式掌握第一手材料,真正摸清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对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要敢于指出,敢提建议,真正发挥人大所应有的监督作用。

(二)进一步落实调研考察制度。调研考察是了解问题的最佳方法。执行难究竟难在何处,如何破解,问题的答案只能从不断地调研考察中整理出来。在实际的调研考察中,我们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善于创新调研形式。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法院所提供的信息,一味依赖法院的汇报材料,而应主动去调研,全方位地去接触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以及相关人员等,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争取机会全面参与法院执行的全过程,亲身体会一下法院的执行难。二是加强调研组织。人大常委会应切实强化在这方面的组织作用,选准调研课题的切入点,细化调研内容,加强和法院的沟通协调,保证调研经费的落实。三是扩大调研视野。在开展调研时,不应囿于辖区的情况,在条件充分时,应积极开展和其他地区人大的交流,多多借鉴外地的经验做法。

(三)进一步完善个案监督制度。就目前情况来看,对个案监督,笔者认为不应全盘否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人大常委会应从严把握个案监督,对于人大信访办所受理的反映法院执行不力的案件,应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办理,不能无故干涉法院的执行。对于特别重大的案件,可以实施重点督办,但应严控部分人大代表滥用监督权,干涉法院的执行。

(四)进一步推动破解执行难的相关制度建设。破解执行难,制度是根本。人大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应积极推动相关制度的建设。以本文案例二深圳市人大所出台的规定来看,其建立了相关的一系列制度,如被执行人的财产申报制度、财产悬赏举报制度、执行信息录用信用征信系统制度、执行信息曝光制度、相关部门通力配合制度等。各地人大常委会应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善于借鉴他地经验,努力为破解执行难构建一制度保障。

五、结语

解析执行难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篇7

吴传华

近年来,人民法院的各项审判工作均取得很大的成绩,为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发挥了自身应有的作用。但作为人民法院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执行工作,却陷入前所未有的窘境,全国各级法院均出现了执行难的局面。执行工作己成为人民法院各项审判工作的“瓶颈”。一时间,申请执行人的埋怨、不理解;被执行人的抗拒、指责;案外人的攻击、嘲讽一起袭向人民法院。执行问题亦往往是人大代表与会期间讨论、反映的热点问题之一。

因此,强化执行工作,依法规范执行秩序,坚决杜绝“法律白条”,彻底扭转执行工作的被动局面,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最终目标。

具体分析形成“执行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当事人确实没有履行能力,据不完全统计,执行一队受理的案件中因被执行人没有履行能力而不得不中止执行的案件有91件,这也是人民法院案件执结率较底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少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经济效益差,负债多,亏损严重,偿付能力差。有的企业已破产或濒临破产的边缘,这些企业连职工工资发放都很困难,如果法院强制执行,势必激化矛盾,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和社会的稳定。对涉及这些企业的案件不得不停止执行。有的被执行人夫妻双双下岗,无工资收入,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保障,更不用说清偿债务了,此类案件只有依法中止执行。

二、被执行人无视法律故意不履行、逃避执行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由于片面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致使道德滑波。加之全社会没有普遍形成诚实信用经营企业的价值理念,逃债、躲债、废债、赖债时有发生。有的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在法院执行过程中,答应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以拖延时间,然后东躲西藏,有的甚至一走了之,致使相当部分案件因找不到人而难以执结,不得不予以中止。有当事人在诉讼期间预期要败诉,就开始挖空心思,隐藏转移财产。将自己的财产进行出租、变卖、隐匿、转移,或公款私存、或多头开户、或企业改制、或申请破产等。据统计,我队受理的执行案件中当事人故意不履行有38件,因被执行人下落不明,而使案件不能按时执结的有45件,而且,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此类案件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三、因被执行人主体特殊而无法执结。

截止目前,我队受理的因被执人主体特殊而案件无法执结的有9件。这类案件的被执行人大都是村民委员会,由于我国取消了村提留等各项收费措施,村委会的各项费用由上级政府统一拨付,作为被执行人的村委会也就没有其余财产可供执行,造成大量以村委会作为被执行人的案件长期不能结案。

四、执法环境不好,制约着执行

具体表现:(1)一些地方党政领导法制观念差,无视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性,滥用权力,以保护地方企业利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借口,以权压法、以言代法、违法干预执行。(2)金融、土地、房产等部门协助不力。需查询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而银行以种种借口不履行协助义务。在执行中得到的财产,在转移过程中常常因土地、房产、车辆管理等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不予办理过户手续,而功亏一篑。工商、税务等部门也不同程度存在着不予协助或不积极协助的情形。

针对“执行难”这一难题,我队在执行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两个方面的有力措施以缓解执行难:

一、采取执行听证的方式。在执行过程中,采取听证会的形式查明有关事实,分清是非责任,确定能否执行及如何执行等问题。以便实现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义务或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的活动。通过执行听

证,有利于执行职能的充分发挥,增强执行工作的“透明度”,变暗箱操作为透明操作。同时,通过听证双方当事人当庭陈述、辩论、举证、质证,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了责任心。双方当事人、第三人和法院合理分担各自在执行阶段的责任。减少了当事人同法院的抵触情绪,还当事人一个明白。

二、强化执行措施,为了攻克执行难这一顽疾,针对部分被执行人恶意隐匿财产的情况,推出一项奖罚制度,重奖举报人。该制度规定,对需要通过举报执行的案件,按一定法律程序对外公告,收集举报信息,举报财产的范围主要是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房地产、车辆以及其它可以执行而法院又没掌握的财产等。同时承诺对举报人保密;对举报属实的,给予举报人重奖。

通过对以往执行经验的总结,笔者认为要解决好“执行难”这一顽疾首先要做好以下两点:

一、党委重视,人大、政协支持,社会各界积极配合,是做好执行工作的可靠保障。

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主动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坚持重大事项汇报制度,实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执行制度,取得各级党委、人大、政协对执行工作的领导、监督、理解和支持。不断强化接受政协民主监督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对一些重大疑难案件,或在执行工作中遇到了阻力与困难,主动向政协反映情况,争取支持。

二、改革执行方式。

执行方式的改革,是解决执行难的关键所在。以往人们普遍认为: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权必须实现,法院的执行工作必须确保其实现。否则就是“空调白判”,就是“法律白条”。这也是部分当事人缠诉、上访的思想根源。结果是,执行案件立案后,往往是申请人不停地找法院,有时指责法院工作效率低不能及时实现其权利,而人民法院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找被执行人,责令其主动履行,或是以职权采取查封、扣押、冻结、划拨、扣留提取收入,甚至是搜查、拘留等强制措施,法院也似乎仍默认了这种转嫁。执行的成本很大,往往是得不偿失。其结果既没有使债权全部实行,又未获得社会的充分肯定。因此,必须进行执行方式的改革,我们要改变以往过多地采取职权主义,而采取更为公开、公平、公正的执行方式。

以上分析了造成执行难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但要彻底扭转执行难的局面,还有很远的路要走,笔者认为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为执行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是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主动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坚持重大事项汇报制度,实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执行制度,取得各级党委、人大、政协对执行工作的领导、监督、理解和支持。(二)是积极争取各职能部门的大力协助。随着执行工作难度的日益加大,法院执行活动必须征得检察、公安、银行、工商、土地规划、房产等各职能部门的大力协助。(三)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根据执行工作流动性大,对抗性强,极易发生各种突发事件,对物质装备有特殊要求的客观情况。要大力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保证执行经费、人员配置、通讯、车辆、警械等人力和物质条件的需要。

二、积极探索新的执行方法和艺术,切实加大执行力度,用足用活强制措施。实行执行风险告知制度、执行债权凭证制度、执行预案制度、先执行后收费等办法,增强了执行工作的透明度,减轻了当事人的负担。采取悬赏执行、交叉执行、提级执行、开庭执行、执行听证等执行措施,解决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被执行财产难动、协助执行人难求等困难。进行执行警务化的探索,加大和规范法警在执行工作中作用。在执行中,大胆灵活地采取搜查、查封、扣押、拍卖等强制执行措施。对构成犯罪的,准确适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法第313条的立法解释,加大对拒不履行法院裁判和暴力抗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三、实行公开曝光制度。对故意逃避债务的被执行人,借助被执行人所在地的报纸、电视、广播电台、电脑网络等媒体,公开披露被执行人名称及生效法律文书及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督促其履行。逐步完善悬赏执行、有奖举报、对被执行人高消费限制等执行方法。

四、加强教育管理,全力打造职业化执行队伍。我们认为,要破解“执行难”,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司法公正的职业化执行队伍是关键。要从提升执行人员的整体素质入手,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纪律严明、公正清廉、训练有素的执行队伍。

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意义 篇8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浅析执行难的原因与对策

鲁开凌 韩宁 徐英杰

执行难已成影响我国司法权威的一大问题,近年来,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的不满和意见很大部分来自执行工作,各级人民法院虽几经努力,通过采取执行大会战,集中清理等各种形式,不断探索执行方式,不断强化执行工作力度,执结了大批积案,但往往因为未有针对问题的症结所在,执行难的问题都始终没有因此得到根本好转,导致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失去了信心甚至不再相信法律的公平和正义,在经济发展一日千里的当代,执行难已日益成为拖慢法制建设的后腿,已经影响了社会的稳定甚至危害到经济的进一步健康发展,本文拟从执行难产生的背景、原因,初探解决执行难的对策。

一、所谓的执行难是指:法院作出的已生效的民事及行政法律文书,无论在法理上还是在可操作性上都具有可执行性,但是因为各种人为因素而造成暂时甚至永久性的失去被执行可能的情况。

通俗地说,“执行难”可以概括为四句话,即“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人难求,应执行财产难动”。

1、“被执行人难找”主要表现为:在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被执行人故意躲避人民法院的传唤,有的拒绝接受人民法院的执行通知书,有的举家迁移,长期下落不明;军警所属公司、企业拒绝甚至以强力阻碍法院的执行人员进入执行现场。

2、“执行财产难寻”主要表现在:被执行人多头开户,提供给法院的帐户多是“空城计”,真正有钱的帐户法院难以查到;被执行人与他人恶意串通,搞假破产,假抵押或者将财产通过虚假的经济往来予以转移,以逃避债务。

3、“协助执行人难求”主要表现在:具有法定执行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不配合、不协助,刁难执行,甚至为被执行人通风报信,帮助其隐匿、转移财产;或者重复查封、扣押、冻结人民法院已经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的标的物,划拨人民法院冻结的款项。

4、“应执行财产难动”主要表现在:被执行人肆意撕毁人民法院的查封令、扣押令,擅自处置应执行的财产;将应执行财产混同为或谎称为国家不允许强制执行的财产,如股民保证金、军费、职工养老金等;暴力抗拒执行、殴打、围攻、非法关押执行人员,这是抗拒执行的极端影响表现。

二、造成执行难的原因

(一)立法上的缺陷

对民事主体特别是自然人的资产及负债状况缺乏法律调整,这是造成“执行难”的根本原因,因为这种法律上的缺陷使得《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执行措施可能无法操作。《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二条有关条款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银行、信用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情况,有权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民事诉讼法》还规定,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隐匿财产的,人民法院有权发出搜查令,对被执行人及其住所或者财产隐匿地进行搜查,从法律的规定来看,人民法院的执行措施很多,权限也很大。但是执行这些法律条款前提首先是,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财产状况有十分清楚的了解。而这又有赖于国家对民事主体特别是自然人的资产及负债状况的法律调整。民事主体占有资产的形式有多种,这些资产可以是存款、股票、现金、实物、无形资产以及各种收藏等。它们的处所以及流向,只有所有权人最清楚。一个被法律文书确定为被执行人的、拥有以上财产的所有制主体,假定他有足够能力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如果他根本就不愿意履行这种义务,他可以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将其财产转移或隐匿。他可以一边过着花天酒地、挥金如土的生活;一边对着人民法院的执行人员装穷。装穷的结果是,人民法院对他的执行无法进行。因为法律已经规定,人民法院在执行时还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和必需品,虽然我们可以从侧面了解他有履行能力,但我们无法取得他拥有资产的确切证据。司法机关对公民的资产和负债状况一无所知,这正是国家对民事主体资产及负债状况缺乏调整的后果。为此我们有必要建立相应的全民资产及负债申报制度。事实上,这种法律缺陷造成的不仅仅是“执行难”,它还使市场经济的其他法律无法实施。

(二)宏观上,社会上的不利因素,这往往归结于执法方面的原因。的确法律的初衷总是美好的,但是结果的不如意通常就是在执法环节,我国社会的复杂程度决定了在社会上存在着完全不同的不利于执法的若干因素。

1、一些被执行人的法律意识不强。一些被执行人对生效判决调解及法律上赋予强制执行德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不自觉地履行或者采取抗拒行为,主要表现在:不积极主动向法院提供财产情况,故意逃避执行,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造成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查,增加了执行工作的难度。

2、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的存在是“执行难”存在的“顽疾”。在很多地方存在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为保护当地或部门当事人的利益,不惜干扰人民法院正常司法工作的开展,少数地方官员和部门领导从狭隘本位主义出发,表面上支持人民法院执行,实际偏袒本地当事人,为被执行人逃避履行义务找种种理由,隐瞒事实真相,编造虚假事实。

3、执行力量不足、办案经费短缺、装备落后.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执行工作的需要,由于执行法官人员编制不足,一个地方基层法院的执行庭法官每年个人要承担大量的执行案件工作,往往把一件案件的执行排到半年之后,而且是一个执行员同时兼顾几件案件的执行的情况比比皆是。

4、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也给法院执行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执行工作目前主要依靠民诉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工作的规定来开展工作,缺乏具体明确的操作规范,没有制定出《强制执行法》等比较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使执行人员无法采取行之有效的执行措施。即使现在的最新司法解释也存在着一定漏洞!如“对拟拍卖的财产„„当事人双方及其他执行债权人申请不进行评估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债权人为何不同意进行评估?该不该说明理由?是不是对于债权人和债务人甚至和第三者互相勾结转移国有和集体财产、损害国家集体财产利益提供了便利等也值得商讨。(1)

5、行政干预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执行工作的正常开展。这方面很大原因是因为法院系统的财政并没有独立,在行政诉讼中法官对政府官员的谦虚态度可见一斑,同时在党的领导法院的建设上往往表现是在具体的案件上而不是从宏观上领导也是其中的原因。例如:查询到单位帐户上有存款并予以冻结,往往因当事人向其上级党委、政府反映后,冻结的存款也无法扣划。

6、涉企涉府案件的大量存在,以及企业和政府的履行能力的下降,也给执行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众所周知,在执行案件中,最难执行的案件就是涉及企业和涉及政府的案件,由于该类案件的申请人大多数是自然人,对其个人利益看的比较重,实现自己的权利的要求比较强烈,所以在执行过程中到法院找、和承办人吵闹、越级上访的比较多,但是由于企业和政府的履行能力差,相当一部分法定代表人特权思想严重,法律意识淡薄,致使案件难以执行。因该类案件不能执行,致使权利人大吵大闹、越级上访,不但影响了执行工作,而且影响到法院的整体工作,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7、社会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也是造成执行难的主要原因。

并不是所有不能执结的案件的当事人都没有履行能力。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有能力履行拒不履行的大有人在。由于对存款情况不能有效控制或无法掌握,很多被执行人的存款在银行长利息,被执行人整日吃喝玩乐,但就是不履行义务,人民法院也因无法查到其存款情况无能为力。再如,由于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制度不严,被执行人只要外出躲起来,人民法院就会因查不到其下落而无法执行。

(三)执行工作力度还不够。

一部统一的执行法典迟迟没有出台严重影响了执行的力度,民事诉讼法中关于执行的29条规定过于粗略,即使加上高法的司法解释也远远不能适应现在日益复杂的执行情况,导致法官面对很多情况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在连法律也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大可以得过且过,导致执行力度严重不足,“现在执行制度规定分散,且内容少,可操作性不强”(1)。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办理执行的可循之章非常散乱,有关民事强制执行的法律规定更是寥寥可数,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还有就是一些司法解释、通知、批复、办法及其它部门法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条文,上述主要规定内容相当分散、缺失严重。比如对执行担保、案外人提出执行异议的处理,目前只是要求各法院按有关法律及司法解释办理,而没有作出系统明确的规定;对无故推诿拒不接受或协助法院执行的单位及个人均未作出明确规定。正是由于法律规范的疏漏,给法院执行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继而影响了当事人合法诉权的即时实现。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委托执行工作的若干规定》第四条规定:“受托法院收到委托手续不全的,执行期限自受托法院收到齐全手续之日起计算”,但该条未对委托法院办理齐全手续的期限予以限制,这就不可避免法院之间由于种种原因对该规定互相推诿、扯皮,由此而造成执行期的拖沓。

(四)法院裁判案件时制作的法律文书不明确等原因

法律文书出现问题,导致司法实践中案件出现“执行难”的现象还为数不少,常常有执行员抱怨“根本没法执行”,就是这种情况,这是法院自己给自己带来的“绊脚石”。在司法实践中,审执分离、审判与执行严重脱节、审理不兼顾执行将造成执行困难。虽然法律法规是从宏观上看社会,但我们的法官往往缺乏处理生活的艺术,太重视死的法律条文而不能充分调动每一件具体案件的机动性。因此,作出的生效法律文书不利于在执行过程中实际操作。在作出的法律文书给执行实际操作过程中带来了一定难度。

三、解决执行难的可行之策:

(一)、修订民事强制执行法之迫切

执行工作的立法滞后,有关强制执行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也是造成执行难的主要原因之一,行则无矩,使执行工作随意性很强;但如果法条不全,处理某些问题时,也会无法可依。我们现有的强制执行法规主要表现形式有三个: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对执行程序有专门规定,这是我国民事、经济案件执行最主要的法律内容。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的某些条款。三是宪法和单行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有关的强制执行的内容。另外是最高人民法院对强制执行的司法解释,以及1998年6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法》的基础上,吸收各地经验制定通过了《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强制执行工作是我国司法建设工作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繁荣,审判、执行实践的不断深入,新问题、新情况的不断产生,执行人员深感立法的不足,当前,在我国把执行程序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分离出来,单独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执行法的条件已趋成熟。其表现在:第一,执行难的问题十分突出,一些债务人利用执行法规不健全的漏洞,逃避执行。执行立法滞后的现象已明显暴露。司法实践要求立法跟上已成燃眉之急。第二,我国法制工作的开展,立法技术的成熟,以及民事、经济、行政法律的逐步出台,法律的综合作用将更充分发挥出来。民事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第三,世界各国的立法模式采取了制定强制执行立法的趋势。如日本、奥地利、比利时等国采取了制定强制执行法的体例。制定独立的强制执行法,吸纳更具体、更确实、更充分的内容,以适应日趋复杂的执行工作的需要的观念已在许多国家形成共识。一批民间法学家制订的《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已经经过三次修改,详尽而务实的规定了原则、分类、涉外、手段等(2),分四编252条,一部统一的执行法典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希望这部草案可以早日上升为国家层次的法律文件。

(二)、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最高法院副院长黄松有在分析后认为执行难有相当原因是因为:未完成信用体系,没有建立执行案件的信息库,这方面可以分为2大部分,一部分是社会的信用网,最主要是在银行和金融体系方面,虽然这

方面会耗费较高的成本,但是该信用网在为法院系统服务的同时更大的作用是服务于整个社会,对于防止我国日益蓬勃发展的金融市场所出现的动荡和危机是不言而喻的,同时我们不一定要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可以建立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较低层次的网络,另外一部分就是法院内部的执行案件的信息库,这部分的关键就是资源共享,包括各法院之间和社会的互通,在这里我想强调的一点是法院的公告制度,法院的公告特别是基层的和一些标的不大的案件往往只不过是公告在法院里公示栏里,形同虚设。

(三)、加强惩罚力度

已生效的法律文书是容不得一点讨价还价的,哪怕是耽误一天也是在违法,但是现在司法实践对于恶性拒不执行而判刑的案件寥寥可数,这是可悲的。刑法典上的第314条和第315条所规定的关于恶性拒不执行罪名可惜都加上了情节上必须要“情节严重”的,这显然是一种处于对被执行人倾斜的考虑,本人认为过于保护,因为从法律文书生效的第一天开始,被执行人就是在犯罪,而必须要他拖到有一定的后果出来或者是进了客观的时日才定罪那是可笑的,这可能是因为我国的邢罚种类的局限造成的,立法者认为对于情节不是很严重的被执行人无论是用我国现行的哪种罚种都过重,我建议引入西方国家的“服务令”制度,强制被执行人为社会做公益服务,以工代偿,可能有人认为这样会违反了执行原则里的执行标的有限原则要求,其一,执行标的仅限于债务人的财产和行为除了危害到诉讼另一方当事人外更重要的是危害了社会的稳定和法律的尊严,而且被执行人他无需要24小时处于监管之下,他只要在按规定的时间段里作出服务,其他时间里依然由他本人自由分配,所以严格来说并不能认为被执行人的人身处于被执行的状态。

(四)取消执行通知书。现在实行的执行通知书制度弊大于利:

1、执行通知书导致出现了两个重复的执行依据,使被执行人认为不按判决书、调解书履行义务不会直接引起强制执行,从而影响了法律文书的严肃性;

2、出现了两个履行期限,容易造成当事人的误解,认为只有不按照执行通知书确定的期限履行才有被强制执行的结果,而判决书、调解书确定的履行期限无所谓;

3、执行通知有时会起提醒当事人转移财产、逃避执行的负面作用,使执行通知书成了“逃债通知书”;

4、增加了工作量和执行费用。

(五)、法院系统改革工程

作为真正落到实处的执行员面对人手财政的缺乏,行政方面的压力应该重新对执行庭进行设置,建立相对于法院和政府都独立但并不是完全没联系的执行机关,首先执行前期与法院协调以了解全案案情,与行政机关的合作就是要在执行员的监督下适当引入行政权力以便执行的顺利进行,我强调的是一个相对而言,是独立的,但又不完全是独立的机关。在我国,行政机关作为被执行者执行不了的情况很突出,他们的赖帐往往比社会上的一般被执行对象赖帐行为造成的影响要恶劣得多,但是他们的难处并不是绝对的,只要上级机关作出一定的合作就肯定可以给予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执行机关和上级部门作出一定的联系和协调就可以解决问题,面对社会上的被执行对象更是如此。有适当的公权力加入总好过几个法官带上法警去磨破嘴皮宣传法制的效率强得多,但是是否说由政府机关来执行呢?我国目前情况还不行,因为我国现在还在强调依法行政,离依法行政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旦赋予政府机关一个独立的强制执行权而且该权力覆盖了民事和行政方面,那是对我国的部分当权者一个相当大的考验。在美国,对民事诉讼的判决没有设立专门的执行机构,只是在法官的监督下交由行政机关来执行。但是结果却令人难以置信,“大多数人都会自觉履行司法判决和命令”。而在我国,在法院中设立了执行局和执行庭等执行机构,而结果却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原因是什么?“当然,自觉履行反映出公众对司法制度的信赖和尊重”(5),换言之,就是他们(美国公民)都是法律制度的合作者,即合法合理的法律、法律制度及其产品,不和綦中对自己不利,都会遵循而为。不论判决结果实际如何,和它是否符合自己的预期、是否是不利于自己,只要它满足了判决所具有的条件,如既判力、判决作出的程序,他们就会自愿地去执行判决。相对而言,我国的某些人则是制度的投机者,他们不在乎制度所能带来的制度正义和社会正义,只在意它能否给自己带来好处。如果给自己带来了利益,那么就会自觉主动地去遵守,并高呼天天理存在;如果给自己带来了不利,那么他们就会尽力办法去规避,而且到处宣讲社会如此黑暗。在他们心中,利益高于一切,只要法律制度的运行对自己产生利益,他们就会用尽一切救济手段来挽回“损失”。这时最有效的救济手段往往是公共权力。他们既崇尚权力,又害怕权力,在权力的占有者面前,他们要么委曲求全,甚至不惜以养成腐败的代价来求得利益。因此他们不仅是制度的不合作者,为了信仰,他们会寻求一切手段,包括牺牲法律制度来实现个人利益。因此不自愿履行民事判决也是能预见到的,所以我主张效仿美国建立一个既独立于法院和政府但又有适当的公权力介入和在法官的监督下的执行机关。

(六)建立完善的社会监督机制,保障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

“执行难”的原因是诸多方面的,这一点是人所共知的。所以解决“执行难”不是哪一系统,哪一部门的事,是全社会的事,前面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已谈到,在金融系统建立法院执行信息系统,这样对被执行人存款就能及时掌握,并能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使案件及时得到执行,再如,对外出务工的人员或其他外出人员的临时住址,由临时居住地的公安机关进行管理,并及时通报给户籍所在地,这样,不管被执行人到何地去,人民法院都可以通过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掌握其行踪,对其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明显有利于案件的执行。

(七)建立社会救济制度

有些执行条件,不是因为其他原因未执结的,而是确实不能执结。例如:一些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赔偿的数额大多都是十几万、几十万元,而当事人的履行承受力是永远达不到的,这些案件也是永远不能执结的,对这类案件,如何解决,各地的做法都不同,有的法院在征得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成立“执行难案救济金”专门帐户,对救济的条件、审批程序、救济金筹集的方法、方式、途径都有明确的规定,通过初步尝试,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上一篇:注塑生产中造成颜色不稳定的影响因素下一篇:小学4月文明创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