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局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共10篇)
档案局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篇1
档案局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免费文
秘网免费公文网
“>档案局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2010-06-29 18:42:38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档案局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档案局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2)
我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为全面提高我县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水平,探索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服务“三农”的新途径,根据县委学科办《关于认真做好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工作的通知》精神,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县档案局局长李美萍带领县档案局有关业务人员,深入金马等乡镇及部分涉农单位,采取现场查看、征求单位领导意见、与基层档案人员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对我
县当前农业农村档案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现状
**县全县辖5镇3乡81个村委会486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近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档案部门和农、林、水、土、民政等涉农部门相互配合,全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成效显著:全县各乡镇机关档案室管理全部达到四星级以上等级标准;各乡镇涉农站所及村委会建档率达100%,其中已有5个社区和5个村委会档案室建设达到三星级等级标准;农村第二轮土地延包档案、土地经营权证补换发档案、农村税改档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等涉及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档案全部规范建档,部分已接收进馆。
二、我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当
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在管理体制、人员和设施设备的配备、经费落实、档案资源建设及建立档案工作长效机制方面还存在不足,还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档案管理体制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农业农村档案难以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原有的档案工作体制不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乡镇作为一级政权组织,既有齐全的职能部门,还有村委会(社区)、站(所)等单位,但是乡镇作为一个立档单位,其在县档案馆中只有一个全宗,乡镇档案室作为综合档案室,必须集中管理乡镇各类档案。而事实上,乡镇各类档案无法做到综合管理,而只是保管乡镇党委、人大、政府、群团的文件材料,所辖站(所)等单位的档案都是分散在各站(所)管理,由各单位自行整理立卷保管,因而难以实现档案集中统一管理,使乡镇档案无法反映乡镇档案的全貌,阻碍了乡镇档案作用的发挥。
(二)农村基层档案意识淡薄。多数乡镇分管领导和档案人员对档案工作的认识相对到位,但多数村委会干部对档案工作知之甚少。受“就档案抓档案”、“重藏轻用”的传统思维影响,基层单位普遍只重视对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而没有把农业和农村档案与“三农”工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地联系起来,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档案的价值具有滞后性、潜在性和间接性,导致基层干部群众缺乏对农业和农村档案需求的迫切性,档案工作在他们心目中地位不重要,有的对档案还不甚了解。上述原因致使农业和农村档案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方面,还显得内容单
一、服务不力。
(二)发展不平衡。乡镇与乡镇之间,站所与站所之间,村与村之间明显存在差异;乡镇档案工作明显好于村级
档案工作。
(三)档案人员变动频繁、业务不熟练。目前,各乡镇档案人员均为兼职,档案人员由于兼职过多,不能专心从事档案工作。加之变动频繁,档案人员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难以得到提高,造成档案业务不熟,难以独立完成立卷归档工作任务,更不能从事对基层档案业务的指导工作。少数兼职档案人员甚至把档案工作当作一种额外工作,敬业精神不强,不能全身心地投身农业档案工作。
(四)设施设备难以满足安全保管需要。少数乡镇受办公用房的限制,没有专门的库房,综合档案室成为了杂物间;部分乡镇机关档案室缺少防盗、防火、防潮、防尘设备;少数乡镇档案室档案装具老化、数量不够,对档案安全保管极为不利。村民委员会档案保管条件更差,还存在无房无柜无设备现象,档案资料分散在个人抽屉里。
(五)归档整理和管理还不够科学。突出的表现在,一是收集不够齐全;二
是整理不规范;三是重文书档案轻其他如图片、影像、实物等档案。
(六)现代化管理水平普遍较低
5镇3乡虽然全部按要求统一安装了“南天档案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但目前还处于文书档案目录的录入阶段,部分档案人员对“南天”软件的操作还够熟练。多数乡镇现代化管理档案的工作仅仅是处于起步阶段,距原文数据库的建立还任重道远。村委会一级现代化管理档案工作几乎所有为零。此外,服务手段还不够健全,档案检索方法还比较原始。
(七)撤并乡镇档案迟迟未接收进馆。撤并乡镇档案的移交和接收制约因素较多,至今尚未接收进县档案馆,难以确保齐全、完整和不发生安全事故。
三、加强我县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的对策
针对以上我县农业农村档案
档案局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篇2
杨冬权在讲话中全面回顾了2008年全国各级档案部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积极主动提供服务、推进各项业务建设取得的新进展, 提出了2009年全国档案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杨冬权在讲话中指出, 2008年, 我们国家接连经历了一些难以预料、历史罕见的重大挑战和考验。面对国际经济环境重大变化和国内严重自然灾害的突然袭击, 各级档案部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提供积极主动服务, 推进各项业务建设, 档案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档案工作继续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各地档案部门广泛开展“重新认识档案工作大讨论”, 积极参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我国应对大事、难事、要事发挥作用;档案工作为科学发展服务取得显著成绩, 档案事业自身发展更加协调;各级档案部门始终把服务大局放在首位, 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档案服务, 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杨冬权指出, 2008年全国各级档案部门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是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 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他希望大家用科学发展的理论进行认真分析, 用科学发展的方法加以妥善解决, 促进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杨冬权提出, 2009年全国档案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做好档案工作, 加快推进“两个体系”建设, 促进档案工作更好地为科学发展服务, 同时加快实现档案事业自身的科学发展。
在部署2009年全国档案工作的主要任务时, 杨冬权指出, 2009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一年, 是全党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年。他要求各级档案部门必须深入持久地在档案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找准问题, 明确思路, 增强素质, 提高水平;要牢牢抓住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这个根本任务, 自觉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安排好各自的工作, 要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重大活动, 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农村改革发展服务, 开展各种档案宣传和服务;要把建设“两个体系”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抓手, 下大力深化、细化, 抓紧修订和制定有关法规规章, 重视已有档案中民生档案资源的整合与开发, 及时建立新形成的民生档案, 加强基层档案工作, 开展家庭建档服务, 创新利用服务方式和手段;加大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和专项督查的力度, 继续开展档案事业发展综合评估, 配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开展市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测评工作, 加强档案馆库建设、档案整理和数字化工作、电子文件管理, 继续做好政务公开信息和开放档案提供利用工作, 推动区域间档案工作均衡发展, 更多地争取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 促进档案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杨冬权强调, 当前, 档案安全的内外形势都不容乐观, 确保档案安全万无一失, 是档案部门的基本职责。各级档案部门和全体档案工作者都要从对党、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高度, 深刻认识档案安全的极端重要性, 切实履行党和国家赋予的职责。要从加强内部管理、实施重要档案异地备份制度、采取各种防范措施、对已有复制件的档案原件进行封存、制定应急预案、加强抢救和补救措施, 确保档案安全。
段东升在会议总结中就会议期间与会代表交流讨论中提出的档案事业发展综合评估、档案法制建设、档案督查、档案工作服务经济建设、国家档案资源建设、档案馆服务社会、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经费管理、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作了进一步的具体部署。他要求会议代表会后, 要尽快把会议精神向主要领导作专题汇报, 积极争取各级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把会议精神尽快传达到全体档案工作者, 抓紧部署, 把2009年的工作干得更好。
会议为先后获得全国档案事业发展综合评估先进单位称号的辽宁省、福建省、河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岛市档案局颁发了奖牌。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西省、四川省、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岛市、长春市、哈尔滨市档案局馆负责同志围绕档案工作为科学发展服务、档案事业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等问题作了大会交流发言。会议期间, 会议代表结合工作实际, 围绕杨冬权局馆长的讲话进行了深入、热烈的讨论。
部分中央、国家机关、中央企业档案部门的负责同志也出席了会议。
档案局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篇3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档案工作
0 引言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不仅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对档案工作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档案管理作为国家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信息服务的重要工作之一,要实现自身全面、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开创档案工作的新局面。
1 建章立制是档案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首先,作为档案工作纲领性的法规,各个基层档案馆/室都要结合国家《档案法》制定从资料的收集、鉴定、整理、登记、保管、借阅到最后的利用各个环节的相应管理制度,使档案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也使档案人员的工作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和程序化。档案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严格遵守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制度使档案管理从归档立卷、案卷保管到频繁利用每一步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不仅可以使档案部门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而且对整个企业的健康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2 充分利用是档案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
档案是一种虽然不能创造经济效益,但却具有历史凭证和技术资源等重要作用的信息载体,档案管理的魅力不在乎保存,而在乎充分利用,档案室保存的行政管理、生产技术管理、财务审计、人事劳资、产品研制技术开发、基本建设和仪器设备等重要文件可以在为决策层提供必要的参考和为设计者提供技术支持中间接的产生经济效益;可以在处理产权纠纷时提供历史凭证;可以在资产评估时作为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所在,档案工作要以档案利用者的满意为核心,改变传统做法,为利用者提供热情周到满意快捷的服务。
3 提高档案人员的素质,是档案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档案工作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这也给档案工作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工作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档案人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事物,处理解决问题。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必要时,宁愿牺牲个人利益,也要保护好历史财富。档案工作有一定的涉密性,因此,确保档案安全是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档案工作者要从对党、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高度,深刻认识档案安全的重要性,自觉从思想上,行动上确保把档案安全放在首位,要时刻牢记档案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果断防止和克服松懈、侥幸心理,确保档案万无一失,保证档案信息不丢失、不泄密。
档案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每个程序都有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档案工作人员只有学习和掌握这些理论和方法,才能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档案工作的主要业务是收集、整理、编目、装订、保管利用等具体的、操作性很强的工作,它需要经过档案工作者日复一日地埋头苦干、实干,才能做出成绩。科技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而科技的进步来源于创新,档案工作的天职在于奉献,档案工作的真谛在于创造,创新是工作向前发展的直接推动力,每一项的科技创新背后都有一个团结协作的团队,要想在档案工作中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必定要求每个档案人员有团结协作的精神。
4 信息化建设是推动档案工作更快更好发展的原动力
科学发展观是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而信息产业又是知识经济的基础,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已经并将继续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信息化大力推广的新时期,企业管理流程的转变给档案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PDM(产品数据管理)、ERP(企业资源计划)把档案管理从幕后推向了企业应用的前台,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成为了信息技术对档案工作电子化发展和档案人员计算机素质提升的推动力。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加快档案管理现代化和档案信息化的进程,以现代化手段取代传统手工管理档案的模式。
农机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篇4
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 提升农机服务组织化水平
区政协
近年来随着全区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群众对发展现代农业和使用现代农业机械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自XX年国家实行农机补贴以来,在补贴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刺激下,全区农民购买、使用农机具的热情逐年高涨,五年间全区使用国家和本市农机补贴资金1643万元,年均递增23.5%,XX年6月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首批100个农机化示范区之一。今年全区使用国家和本市农机补贴资金620万元。五年的农机购置补贴,共补贴农机具2553台套,极大地改善和提升了全区农机化装备水平。目前全区拥有大中型拖拉机 2860台,与之配套的农机具 4290台套,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 104.3万千瓦,百亩耕地拥有机械动力达到77.6千瓦。如何把这些机械有序地组织好、利用好,使其更有组织、更快捷地服务于农业生产,对此我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调研我认为,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这种民间服务组织整合农机资源、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推动全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有效形式。
一、农机服务组织及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目前全区农机服务组织大致分两个形式:
一是以户为主体的服务组织:①一般农机户:是指拥有1-2台拖拉机及相应配套的农机具,农机固定资产在15万元以下,能够在满足自有农田作业需求的基础上,为周围农民提供农机作业服务。他们大多以提供单项作业服务为主,目前全区有一般农机户9907个,这些农机户拥有的农机是占全区总量的 78.2%。②农机大户:是从一般农机户发展起来的专门从事农机作业服务的经营个体,他们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通过购买多种农业机械,雇佣专业技术人员,专门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耕、耙、播、收、运输等农机作业服务,其农机固定资产在15万元以上,目前我区共有这样的农机大户125户,这些农机大户拥有的农机具占全区总量的15.6%。
二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全区目前共有7个,分为两种类型:①农机户入股合营型:这类合作社以农机大户为主,吸纳多个农机专业户以劳力、技术、资金和农业机械等入股而形成。他们是学兵农机专业合作社、维春农机专业合作社、远拓农机专业合作社、孝联农机专业合作社、凤田农机专业合作社。如大良镇学兵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农机大户唐学兵为龙头,联合周边四个村的农机户,以农机具入股组建的股份制农机专业合作社,目前,农机固定资产达到232万元,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4台,联合收割机10台,秸秆还田机15台,播种机10台,旋耕机 12台,激光平地机1台,“三夏”、“三 秋”雇佣15名机手进行作业,年作业面积可达到2万亩以上,主要为周边乡镇提供粮食生产一条龙作业服务,年纯收入28万元。②村户联合型,是由村委会牵头,依托村集体原有服务队,将全体村民组织起来成立的股份制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其中村集体以农机具、资金、房产等入股,村民以土地或自有农机具入股而形成。这种形式发挥了集体与个人两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形成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区域化种植的实现,同时通过为村民在耕、种、收等几个主要环节上提供服务,增强了集体服务功能,改善了干群关系。如石各庄镇敖南村的德民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统一管理,将全村326户农民吸收为社员,实现了全村4000多亩土地作物品种的机械化作业统一管理。
这些农机服务组织活跃于田间地头,形成了农户生产经营离不开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服务既得到了农户的认可,又是新技术的使用者、传播者,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
一是缓解了劳动力转移后的农业生产后顾之忧。随着全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向城市和城区二三产业转移,这就对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提出了新问题。农机社会化作业服务的开展扩大了我区农民使用农业机械进行作业的范围,使他们能够用较少的费用、时间和精力打理所承包的土地,有效解决了劳动力转移 与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矛盾。
二是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推动了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夏玉米免耕覆盖精量播种技术、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棉花生产机械化技术、激光平地技术等,使先进农业技术成果得到了推广应用,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玉米收获机从无到有,近两年迅速增加,目前玉米收获机保有量155台,玉米机收水平达到25%,夏玉米免耕覆盖精量播种57.2万亩,机械化水平达95%,全区保护性耕作面积达25万亩,占粮耕地面积的40%。
三是扩宽了就业渠道,促进了农民收入增加。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带动了农机流通和销售、农机维修和配件供应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同时通过组织开展农机跨区作业,农机户也取得较好的经济收入。
二、农机专业合作社及其他农机服务组织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几年我区各类农机服务组织蓬勃发展,但总体来看,还处于软低层次,滞后了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其突出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目前在全区农机社会化作业服务中,个体经营的农机户较多,处于一种松散自发的状态,且多数农机具严重老化,难以按照农机化作业标准完成服务,这就造成了在作业过程中,作业质量参差不齐,农业的 标准化生产难以实现。
二是作业服务领域有限。目前由于经营规模偏小,全区农机作业服务的领域仍局限在粮食作业的机械化生产上,缺乏向其他农作物生产上的扩展。根据XX年的抽样调查,100个农机户中,均为小麦和玉米的机耕、机播、机收等生产环节的服务,缺少向产后加工环节的延伸,而且大多数农机户只能开展单项作业服务。
三是运营管理水平还不高。由于我区农机社会化作业服务队伍中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真正懂经营,有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较少,且经营管理方面的培训力度不足,因此,导致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组织管理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较低,经营效益难以提高。
三、几点建议
提升全区农机化服务的组织水平,是农民的需求,是新农村建设的需求,而提升服务的组织化程度,从体制上、机制上改变农业服务小而散服务能力不高的关键是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07年7月国家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我们要依法推动和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加快发展。
1、要把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纳入到全区新农村建设内容中,各级领导要重视,乡镇政府有人抓,职能部门加强指导。
2、要切实帮助农机专业合作社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现实 问题:一是区财政要配套资金,加大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的资金扶持力度,鼓励其购买和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高装备水平,特别是要在农民亟需的设施农业机械方面,提高补贴比例。二是有关部门要开展农民购机小额贷款、贴息等业务,帮助农机专业合作社解决资金不足问题。三是要在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用地上给予支持。
海事港航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篇5
海事港航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2010-06-29 18:30:51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海事港航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海事港航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2)
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人类社会关于发展问题认识的最新成果,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大飞跃,也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我认为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正确把握四个关系即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发展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发展与和谐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就必须抓好“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发展”这一第一要务,必须是科学的。正如总书记指出的那样,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应该成为我们执政党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指导思想。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先进性的重
要体现。我们要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关心群众安危冷暖,着力解决好关系他们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使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收入群体的人们,都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过上小康生活,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续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列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辩证论,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思想,体现了邓小平理论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同时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代表最广
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会取得怎么的预想效果?不进则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价值观、文化的渴求越来越高,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不能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如果不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作为执政党应如何去满足。从这一点看,“科学发展观”就应该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改革和开放经验教训的最精辟的总结
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无时不在求发展,但曾有过求发展不科学的功过教训:大跃进是冒进,违反了客观规律;文化大革命是“左进”,想通过所谓的革命求发展,其结果是倒退了;粉碎四人帮后,曾提出过在2000年实现现代化,其结果是盲进,脱离了中国国情。特别是改革开放的30年,我们党的头脑清醒了,从
左的思想束缚中解脱出来,逐渐确立了科学的发展观,制定计划,考虑到了中国的国情、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有步骤、分阶段逐步实施。从我国在30年来陆续出台的法律、法规,看得出我国正在向法制化国家迈进,而出台这些法律并不是在一夜之间,而是成熟一个出台一个,出台一个落实一个,这就是科学的发展观。从民主化进程上看,老百姓敢说话了,敢发表不同意见了。文化上的百家争鸣、百花争艳,从科学意义上讲,也是文明进步的表现。总书记和党中央正是总结了这些成功的经验,才提出了具有历史性指导意义的科学发展观。因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是阶段性的,既指导了改革开放的30年,也必将指导我党我国的各项事业,还将指导奔小康的全征程。
科学的发展观,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时代要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个利
侨务工作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篇6
侨务工作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2010-06-29 18:32:18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侨务工作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侨务工作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2)
学习科学发展观 创新侨务工作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当前各级侨务部门最重要的一项政治任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适应深刻变化的海外侨情,推动侨务工作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侨务工作江苏现场会精神,大干侨务工作的迫切需要,更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侨务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当前影响和制约侨务工作科学
发展的突出问题
当前,面对侨务工作科学发展的新形势、大干侨务工作的新要求,我们在思想观念、工作举措、机遇意识等方面还存在较多不适应的地方,要想在更广领域、更高层面发挥侨务工作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实现新的跨越,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剖析现阶段还存在哪些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做法,还有哪些制约因素和需要进一步破解的难题,努力把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工作方式从不适应、不利于科学发展的状态中转变过来。
(一)思维方式缺少创新。当前比较突出的思维方式问题:一是“被动机械型”,喜欢用传统思维方式考虑问题,处理工作,主动创新不够。二是“单一求同型”,容易就事论事,不善于举一反三,集众家之长,用科学方法做好工作,提高工作效能。三是“依附型”,上有号召,下有动作,见事早,行动慢,凡事习惯等领导布置,在主动考虑问题、谋划发
展方面缺少主观能动性。四是“封闭经验型”,考虑问题墨守陈规,筹划工作凭老经验和固有的思维定势,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是过去有没有做过,不能运用开放科学型思维。
(二)工作效能缺少亮点。近年来,侨务部门在服务三大任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较大成效。但从总体来讲,我们工作的领域还不够宽、质量还不够高,大项目、好项目、让人眼前一亮的项目还不多,有规模、有形象、有效益的招商引资引智活动还不响。究其原因,还是我们工作调研不够,有针对性聚集吸纳侨情资源,充分发挥侨力为三大历史任务服务亮点还不多;工作方法不活,工作职能转变还没完全到位;服务效能不高,还存在工作不够务实的现象。
(三)服务举措缺少硬招。通过多年来的努力,侨务部门积极探索和创新了一些为侨和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工作举措,创新了侨情资源库、聘用兼职侨务干部、侨港资企业沙龙、法律援助中心
侨务工作站,以及引智引技的“华创会”等。但是,我们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上还缺乏硬招,在侨务文化宣传和华文教育工作上还需打造品牌,在探索新形势下侨帮侨新路子和新办法上还缺少抓手。根本原因,还是我们侨务干部的创新能力不足,驾驭形势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跟不上侨情发展的节奏,不能做到快人一步、高人一招。不能统筹兼顾各方利益,调动协调各方力量,视野不宽、思路不阔。
二、侨务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解放思想是推动侨务工作科学发展的先导,改革创新是实现侨务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是侨务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根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全国侨务工作江苏现场会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以及世情、国情、侨情的新变化,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创新,切实转变发展理念、工作思路和工作方
法,以系统化、立体化、网络化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突出重点、打造亮点、上下联动、协调推进,促进侨务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一,思想意识有新的提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在思想意识方面有新的提高,不断强化“六种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精细意识、统筹意识和创新意识。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要求做好侨务工作必须站在全局高度去筹划工作,不能就侨务干侨务,必须把侨务工作放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从全局出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优势、彰显作用;责任意识和精细意识要求侨务工作必须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谋其政、尽其责、做其事,做到精细谋事、精心做事、精诚共事;统筹意识要求侨务工作必须从系统的、战略的角度思考问题,谋划工作,通过系统集成、协调联动,整合资源、凝聚力量、推动工作;而创新意识则是侨务工作的
生命,要立足当地、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实现工作内容、形式、手段、方法的创新,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推动侨务工作的发展与繁荣。
档案局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篇7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档案工作
0 引言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不仅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而且对档案工作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档案管理作为国家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信息服务的重要工作之一, 要实现自身全面、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理清发展思路, 明确发展方向, 开创档案工作的新局面。
1 建章立制是档案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首先, 作为档案工作纲领性的法规, 各个基层档案馆/室都要结合国家《档案法》制定从资料的收集、鉴定、整理、登记、保管、借阅到最后的利用各个环节的相应管理制度, 使档案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也使档案人员的工作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和程序化。档案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 严格遵守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制度使档案管理从归档立卷、案卷保管到频繁利用每一步都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不仅可以使档案部门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而且对整个企业的健康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2 充分利用是档案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
档案是一种虽然不能创造经济效益, 但却具有历史凭证和技术资源等重要作用的信息载体, 档案管理的魅力不在乎保存, 而在乎充分利用, 档案室保存的行政管理、生产技术管理、财务审计、人事劳资、产品研制技术开发、基本建设和仪器设备等重要文件可以在为决策层提供必要的参考和为设计者提供技术支持中间接的产生经济效益;可以在处理产权纠纷时提供历史凭证;可以在资产评估时作为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所在, 档案工作要以档案利用者的满意为核心, 改变传统做法, 为利用者提供热情周到满意快捷的服务。
3 提高档案人员的素质, 是档案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 档案工作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这也给档案工作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工作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 档案人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事物, 处理解决问题。在任何情况下, 都能立场坚定, 旗帜鲜明, 必要时, 宁愿牺牲个人利益, 也要保护好历史财富。档案工作有一定的涉密性, 因此, 确保档案安全是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档案工作者要从对党、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高度, 深刻认识档案安全的重要性, 自觉从思想上, 行动上确保把档案安全放在首位, 要时刻牢记档案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思想。果断防止和克服松懈、侥幸心理, 确保档案万无一失, 保证档案信息不丢失、不泄密。
档案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每个程序都有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 档案工作人员只有学习和掌握这些理论和方法, 才能保证工作质量, 提高工作效率。档案工作的主要业务是收集、整理、编目、装订、保管利用等具体的、操作性很强的工作, 它需要经过档案工作者日复一日地埋头苦干、实干, 才能做出成绩。科技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而科技的进步来源于创新, 档案工作的天职在于奉献, 档案工作的真谛在于创造, 创新是工作向前发展的直接推动力, 每一项的科技创新背后都有一个团结协作的团队, 要想在档案工作中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必定要求每个档案人员有团结协作的精神。
4 信息化建设是推动档案工作更快更好发展的原动力
科学发展观是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 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 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 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 而信息产业又是知识经济的基础, 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已经并将继续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信息化大力推广的新时期, 企业管理流程的转变给档案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PDM (产品数据管理) 、ERP (企业资源计划) 把档案管理从幕后推向了企业应用的前台, 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成为了信息技术对档案工作电子化发展和档案人员计算机素质提升的推动力。在新的形势下, 我们必须加快档案管理现代化和档案信息化的进程, 以现代化手段取代传统手工管理档案的模式。
何为档案事业的科学发展[之八] 篇8
开场白:在全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潮中,“每期一辩”以“何为档案事业的科学发展”为题开展了8个月的讨论。虽然讨论将告一段落,但讨论引发的深思却让档案人长期受益,而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的活动则方兴未艾。为此,明年推出新辩题:“我为‘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和“我心目中的两个体系建设”,这意味着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活动将更加深入。
于先生: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有4处提到“又好又快发展”,有9处提到“效益”。看来科学发展必须是“又好又快”的,而衡量又好又快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效益”,即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言:“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所以我觉得档案事业的科学发展也要用“又好又快”这个标准来衡量,无论做什么都要考虑效益。
学 华:我同意用“又好又快”的标准衡量档案工作,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考虑效益。以今年的“北京市档案开发利用成果展”和去年的“北京市档案珍藏展”为例,两个展览都堪称精品,都受到空前好评。但是花了那么多时间,用了那么多经费,好不容易精心策划和制作的展览,却只能在极短时间内,供极少数人参观,真的让人很痛心。因为这两个短暂的展览不论是从效益的角度衡量,还是用“又好又快”的标准比较,其不尽人意之处都值得档案人深思。
叶 子:市档案学会组织到北京电信通信博物馆参观,让我大开眼界。此馆规模之大、设施之优,均令所有在京档案馆自叹不如。该博物馆隶属北京联通公司,馆长介绍公司机关大楼设计伊始就考虑了博物馆。在北京,财大气粗的企业很多,但像联通这样有远见、投巨资、高标准建设博物馆的领导极少。由此想到,北京市的两个精品档案展览匆匆收场,实在不能埋怨档案局领导,他们也是望洋兴叹、无能为力。
田秀英:在不同年代的北京十大建筑中,都至少有两个文博图书类的建筑。50年代是国家博物馆、军事博物馆、农业展览馆;80年代是北京图书馆新馆、抗日战争纪念馆;90年代是首都图书馆新馆、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当代是首都博物馆、国家图书馆(二期)。而在北京,从中央档案馆到区县档案馆均和历届十大建筑无缘,甚至连提名都不沾边。这说明硬件对文化事业的科学发展有巨大作用。
轶 强:从新中国诞生至今,档案馆无缘十大建筑:1、说明从上到下,人们对档案馆的重视远不如对文博图书部门的青睐。2、说明档案馆远不如文博图书部门那样贴近民众。3、说明档案事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于文博图书部门的发展,也滞后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李 东:科学发展观最讲求真务实,但在领导是否真的重视档案工作上,我们的档案人恰恰缺少求真务实的精神,其表现就是盲目“表扬”领导。最常见的现象就是只要领导来到档案馆,转上一圈,不管他此行是否真给档案馆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我们的档案报刊都要在头版头条登载,以赞赏他对档案工作的重视。长此以往,某些领导就会误以为只要我多来几趟档案馆,就算重视档案工作了。这能怪领导吗?
杨 明:我们都会唱国际歌,也都懂得“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要实现档案事业的科学发展,要靠我们自己。领导不那么重视档案工作,只能说明我们宣传的不够,呼吁的不够。这个宣传,这个呼吁,不单单是对某个领导,还有对整个社会的宣传。如今的互联网绝少为档案工作呼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极少有关档案工作的提案,而档案工作的困境更很少为社会所知。当档案工作不知不觉中已经被边缘化时,档案事业的发展也就很难又好又快了。
任海英:我认为新中国的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档案事业的总体发展基本上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但也不排除曲折、错误,尤其是问题的存在。我们既不能因为有问题,就一叶障目,否定成绩;也不能因为成绩是主流,就忽略问题的存在。更何况许多问题的产生,来自于横向上的发展比较和纵向上的认识进步。
物价局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篇9
关于基层价格工作职能的论述
---浅议“定规则、当裁判、搞服务”
物价局 毕仲勋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价格改革的不断深化,基层物价部门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职能作用。原国家计委汪洋同志曾经把新时期价格工作的职能,形象地比喻为“定规则、当裁判、搞服务”。这的确是对价格工作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作为基层价格部门,其工作职能应该主要定位在当好裁判,搞好服务上,要紧紧围绕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这个主题,发挥好我们的职能作用,真正做到安民生、保改革、促发展,为我县经济发展创造优良的价格服务环境。
一、深刻理解基层价格工作职能作用
要发挥好基层价格工作职能作用,首先我们要真正弄清楚“定规则、当裁判、搞服务”的涵义。所谓“定规则”就是抓管理,包括研究制定各种价格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及各项价格政策,制定各种价格、服务收费的行为规范。所谓“当裁判”就是对价格违法行为案件依法做出处理的决定(这是《价格法》赋予价格主管部门的职责),是对市场价格行为依法实施监督,是物价部门具有价格行政执法的主体地位。所谓“搞服务”就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了价格事业从事的工作,就是借助于一定的工作平台,开 展的面向政府、经营者、消费者的一系列价格服务活动,包括成本调查、成本监审、价格监测、信息咨询、价格认证等工作。
应该说,“定规则、当裁判、搞服务”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当裁判”以“定规则”为前提,“定规则”以“当裁判”为保障,“定规则、当裁判”都是以“搞服务”为目的。“定规则、当裁判、搞服务”,是解决新时期价格工作目的的关键,是价格工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必然选择。当前,在市场配置资源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政府定价的范围和内容愈来愈少,物价部门开展价格宏观管理的职能作用是有限的。与此同时,各种价格违法行为,如价格欺诈、价格垄断、低价倾销、无序竞争等,使企业和社会深受其害,在基层的表现更加直接、更加突出,社会各方面对加强价格执法的要求十分迫切,价格监督检查的任务愈来愈重。作为基层物价部门,既存在价格管理上的“越位”问题,又存在价格服务上的“缺位”问题。如果还把工作职能停留在定调价管理上,不仅在当前不合时宜,着眼长远也站不住脚。长期下去,就会失去自身存在的价值,极不利于机构和队伍的稳定。所以,只有通过“定规则”来强化自身的职能;通过“当裁判”来赢得党和政府及人民群众的支持;通过“搞服务”来稳固物价部门的地位和权威,才能为稳定机构和队伍、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创造条件。
作为基层物价部门,就要做到在转变职能中完善职能,在发挥职能中巩固职能。当前,临颍正处于聚集优势、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县委提出了“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建设充满活力的新型工业化城市”的目标要求,大力实施路网工程建设、新城建设、新农村建设以及和谐社会建设。在这种新形势下,我们更应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大服务力度,积极创新,不断推动价格工作上水平,服务全区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深化“当裁判,搞服务”职能作用
基层物价部门对于国家各项价格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肩负着面向农民清费治乱减负的重要职责,价格工作职能定位在了“当裁判、搞服务”上,那么如何当好裁判、搞好服务,这是我们基层物价部门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当好裁判。“当裁判”是对价格主管部门行政执法主体地位的描述,其本质是赋予了价格主管部门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经济警察”的角色。“当裁判”,也就是要开展价格监督检查、整顿和规范市场价格秩序,制止各种乱收费行为,对违反价格法规政策的价格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总的来说,监督检查是管理价格的主要内容,也是“当裁判”的重要任务。曾有人形象地比喻说,价格检查与管理是“车之 两轮”、“鸟之两翼”。应该说,这个比喻恰如其分。因为价格监督检查是维护价格政策严肃性、规范价格秩序、提升物价部门地位与形象的直接有效手段。尽管这个手段目前还不是十分完善,但离开这个手段,就使价格管理失去了有效抓手。正因为如此,我们就更应该认真、严肃、客观、公正地执法。在执法中,除坚持法律法规规定的一些工作原则外,还应该把握住以下几点:一是要坚持科学治价,把握监管规律;二是要坚持民主治价,加大公众参与;三是要坚持依法治价,规范执法行为;四是要坚持综合治价,注重事前防范。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价格监督检查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二)搞好服务。价格工作搞服务的本质,就是履行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这里既有为价格决策服务的内部职责,也有为当地政府、企业和消费者服务的公共职能。作为基层价格主管部门,应该从强化价格形势分析、成本监审、成本调查、价格监测、咨询服务、价格认证等方面加强和改进。一是要强化价格形势分析工作。这是直接为党委、政府及其管理部门和面向社会服务的基础工作。二是要强化价格调查研究工作。价格调查研究工作是深化价格改革、强化价格监管、拓展价格服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开展价格工作中,我们要切实加强对价格调查研究工作的组织领导;要紧抓价格热点、难点问题如“三农”问题、教育收费、物业收费管理以及价格诚信活动、药价和市场价格监管等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要不断改进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
三、充分发挥基层价格职能作用,努力开创物价工作新局面
新的形势赋予了基层物价部门重要的职责,我们在保持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和维护群众利益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可以说,价格工作在保护群众利益、协调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日益受到县委和政府的重视。因此,我们的价格工作要顺应科学发展的需要,在依法行政、依法治价中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变观念,变管理为服务、变监督为服务,摆正自己的位置,发挥好“当裁判、搞服务”的职能作用,真正为企业的经营者、为广大消费者服好务,以服务促管理、以管理促服务,努力开创物价工作新局面,力求在工作中实现新的突破。
(一)、清理收费项目、规范收费行为,认真做好收费管理工作,从源头上治理乱收费,为企业发展创造优良的服务环境。首先加强对全县所有收费单位、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对照上级的收费文件,逐项核对、清理和审核,该取消的取消;其次加强对收费许可证的管理,要求各收费单位必须亮证收费。同时加大对各收费单位收费人员的管理,搞好学习培训工作,提高收费人员的内部监督作用。
(二)、转变价格监督职能,寓价格执法于服务之中,深化价格服务理念。在开展价格监督检查中,真正树立起监督就是服务,寓价格执法于服务之中的价格工作新理念。首先在检查方式上由过去单一的督查转变为督查与服务并举,由事后检查处罚转变为事前宣传指导。同时着手开展价格公共服务工作,把“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进一步推向深入,开拓价格工作新领域,推动我们的价格服务进社区、进农户、进学校、进商场、进医院,从而把价格工作做得更细、更深入,为广大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三)、规范农村市场的价格行为,发挥价格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服务职能。维护农村经济秩序正常运行,促进农村和谐发展。我们认真开展好以下价格工作:一是全面实行价格和收费的“阳光工程”,对全县15个乡镇自然村的涉农收费项目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分层次公示涉农价格政策,使价格政策准确、及时得到公示,让群众交“明白费”。二是充分发挥农村价格监督网络作用,落实价格监督员的专兼职人员。三是开展好各种涉农价费专项检查,坚决查处涉农乱收费行为。认真开展教育收费、医疗收费、农村电价、涉农价格专项检查,有效治理农村教育乱收费,严格规范农村医疗收费和药品价格秩序。四是深入开展价格诚信活动,全面推行农村市场明码标价制度。尤其是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价格,要求经营者在醒目位置进行明码标价,收到货签对位、标示醒目,促使经营公平竞争,透明交易。
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之精华篇 篇10
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与思考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深化。科学发展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新的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认识的升华。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改革以何种观念统领将关系到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关系到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决策。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纲领,也是推动科学、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的指导纲领。教育科学发展观是在教育领域,破除传统的、被长期束缚的思想观念,树立起现代化的、科学的发展观。教育科学的发展观是有时代特色的、符合时代需要的发展理念。只有具有一流的发展观,才能办出一流的教育。这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真知灼见。
教育作为人类最具特色的自觉行为,都是在一定观念指导下进行的。教育科学发展观不是空洞的,它深深地嵌入教育的体制、机制和(来自范本资料网)教育发展的全过程;教育科学发展观也不是主观臆想的,它是根据历史和时代所提出的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密切联系当前中国教育的实践,产生构建的理论体系。我国教育正处于体制改革和新旧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教育改革越是深化,实践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就越需要科学的回答。由于教育的复杂性和周期性长的特点,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才能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从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实践出发,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点是实事求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针是优先、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上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辩证统一,贯穿于我国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创新的全过程,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一、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点是实事求是
教育的发展不仅要自觉地把握和尊重教育的客观规律,而且还要尊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教育改革多年的发展实践表明,教育的蓬勃发展和不断扩张是教育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知识资本的形成,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教育的基础地位不断提高,特别是世纪年代中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促进了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扩张,教育的发展处于最好的时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同时,教育的快速发展使传统教育体制、机制和模式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社会和市场对教育的需要,带来了教育的失范和失序。由于教育是具有先导性,且系统性很强、周期性长、牵涉面广泛的庞大的体系,要把教育的事情办好,最基本的是我们应当客观地、实事求是地面对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如,教育观念滞后,教育结构失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教育制度和管理僵化,制约了教育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高校扩招后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教学质量都不堪重负;教育的乱收费引起群众的不满等。办教育最需要科学的、严谨务实的作风,切忌浮躁、贪大求洋、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作风,但是,不尊重教育客观规律,不顾主客观条件,盲目地追求高层次、大规模,组建了不少万人、数万人、十万人的大学,如果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问题和矛盾就会越积越多。盲目、浮燥——这是教育的大忌,是与求真务实相背离的。如果我们不能清醒地看到这些问题,教育的发展及其负面影响将是长远的、不可低估的,甚至会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稳定的大局。教育面临这些矛盾和问题,究竟采取什么态度我们既不能回避,也不能采取主观臆断的态度,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教育发展观为出发点,遵循教育的规律办学,求教育发展的态势之真。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也是我党的基本思想路线,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教育的发展要从我国教育的现实基础和条件出发,寻求发展的路径。在发展的问题上,有的人存在短视
行为,不顾现实条件,不管有无条件蜂拥而上规模,追求高速度和大发展,这些都是与求真务实的教育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的。
教育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深入探索、研究“教育”这个客观事物在新形势下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不断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思考和理论研究过程;实事求是地认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需受教育的群体庞大,而教育经费短缺的国情。彻底转变观念,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分析解决教育系统存在的种种复杂矛盾,是树立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必要前提和立足点。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满足社会大众对教育的迫切要求,一定要树立自觉的、求真务实的、与时俱进的教育科学发展观,这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也是我们立论的基础。
二、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教育是一种以培养人为目的的社会活动,必然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一种尺度,一种价值。教育科学发展观认为:教育是人的教育,是对人的价值意义的认定,教育的目的是对人的身心发展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直接影响,从而提高人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发展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使人的个性得到发展。人是教育的主体,标志着教育是人性化的、充满人文关怀的价值观。以人为本是新的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原则和根本目的,离开了这个根本原则,教育发展就成了空谈。以人为本标志着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和提升,是尊重人的地位、人的尊严、人的权利,人的需要,一切为了现实的、社会的、具体的人。以人为本并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单纯的、抽象的、自然存在的人,人如果停留在自然状态,仅是纯粹生物意义上的自然存在物。人是社会存在物,是社会化了的人的存在,社会是通过人的自觉、自主、自为的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赋予了人作为社会人的意义价值。教育科学发展观认为:更为重要的是关注人的价值、人的素质和人的意义的存在。关注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要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主要环节是接受教育。人的力量、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受动性的,只有当人学习了知识,才有力量。每个人不仅有自我生存的需要,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即进行自我完善、自我创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同时这也是现代社会对人的需求。未来社会的竞争,最重要的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关键是教育,教育科学发展观应该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自觉理念,这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根本路径。只有把教育提升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才能把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赢得竞争的主动权,这是以人为本发展观的核心。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科学发展观,要把大人才观摆在突出的地位,这样我国才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和关键是国家经济实力、企业管理和科技竞争力,而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无论是经济的发展,无论是企业管理能力还是科技竞争力,都离不开入,离不开人才。目前我国需要大批高知识、高科技的人才,我国才能形成世界性的科技创新中心,但是目前我国还有相当差距。虽然我国东部已经成为成功的技术应用者,整个中国正逐步成为技术应用型大国,但是国际核心竞争力偏低,科技竞争力较弱,却是不争的事实。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要培养出大量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级人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经济、企业、教育和科技竞争力的关键和核心,只有尽快进行人才开发才能有效地支撑我国竞争力的提升,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人的个性也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以人为本的教育科学发展观,超越了只追求某一个方面的片面性发展的局限,肯定了在社会、经济、科技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突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关注人的本质力量,提升人的自觉自为全面发展的主体地位,这与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重视以人为本就是尊重做人的人格、肯定人的尊严,就是尊重人的学习、受教育的权利,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重中之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目的是为了人,关键是要关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信息化、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更需要人的全面发展。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制度和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社会,使社会全体成员都能享有终身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首先,要从观念上重视人的终身受教育权,树立终身学习体系的紧迫观念。我国一贯重视学历教育,这无疑是很重要的,但是在信息、经济瞬息万变,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学历教育,或学校“一次性”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的需要,人们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也只是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许多知识、技能和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在工作的实践和职业的培训中获得的,即使是大学毕业生,所学的知识二年后就有一半已经过时。因此,在职教育、继续教育、培训将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种学习化社会,必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技术和文比水平,促进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建立终身学习化社会,既是尊重人受教育的平等权利,也是广大群众自我完善的迫切要求。
其次,要提供学习化社会的制度保障,建设学习化的社会环境。要打破传统封闭式的办学模式,使学校融入社会,特别是发挥高校建设终身教育的积极作用。为人们提供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终身学习的平台,教育制度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是学习化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原则。教育已不是某些杰出人才的特权,或某一特定年龄的规定活动,仅靠学校或通过单独的机构不能对其社会的一切成员都提供学习的机会。教育现在是、而且将来也越来越是每个人的需要,我们不仅必须发展小学、中学、大学教育,而且还必须超越学校教育的范围,把教育的功能扩充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我们把这个社会称之为“学习化的社会”;我国目前与构建学习化社会还有相当差距。社会的教育科学发展观的价值,不仅是只满足个人的需要,更重要的意义是满足社会的需要,这是作为社会人的最本质的需要,也是每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努力创造学习化的社会环境。传统教育观强调学习是灌输,学生是被动接受的过程,以应试教育为目标,以教师为主,学生围着教师转;科学教育观强调学生是主体,学习是独立自主、生动活泼的、自由自觉的学习过程,教师要围绕学生转。学习化社会是以学习者为主体、为中心的社会形态,学习成为国家政治和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和社会为学习者提供多种方式、多种层次、多种手段的学习机会,学习成为社会最广泛、最普遍的、人人都能参与的行为。终身教育时代,一切为提高人的素质,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这不仅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不仅是以人为本的要求,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针是可持续发展
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关于教育发展的新的战略思想。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把优先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平等发展观念注入教育发展的观念中,这既是经济也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首先,教育要优先、全面发展,这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前瞻观。知识经济时代,决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发展速度、发展程度的不是物质资本,而是人力、知识资本,知识贫困是经济贫苦之源。教育是有战略性、先导性的产业投资,教育投资是一种改变人自身、改变现实世界的强大力量。
教育必须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需要国家、社会和市场共同介入教育,改变教育仅仅是消费投入的错误理念,最关键的是政府要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和保证教育的优先发展。目前我国教育的发展还处于相对落后阶段,用于教育的投入还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指数,这是不符合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决策的,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屏障。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既是我国教育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个有机的整体,教育是社会有机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知识经济时代不同于农业和工业经济时代,它是以现代科技为中心,建立在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基础之
上的,这就决定了教育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居于先导和基础的地位。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把教育列为“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性行业”。教育在知识经济和知识创新中是社会济发展的动力,教育发展的状况将决定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整体性、全局性、前瞻性的战略发展观,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定位,说明各种人才的培养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滞后性,因此,必须对未来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有高瞻远瞩的战略规划。制订科学的长期、中长期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形成多阶段、多形式、多种类、多层次全方位的大教育系统,这就扩大和延伸了发展的视野,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也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和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又要突出重点,着眼于基础教育,正确处理好初等、中等、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九年义务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基础,也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政府一方面要切实承担起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完善农村的义务教育体系;另一方面要扩大和发展高等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要尽快建设完善的、现代化的国民教育体系。当代教育的整体化改革的趋势不断加强,从教育的理念、体制、结构,到教育的政策、内容、方法、课程等的不断革新,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国民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教育面临着不同的矛盾和课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和分配不合理、教育资产的管理体制僵化,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将决定和影响我国教育今后的发展状况,必须进行制度的改革、创新,以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为指导,构建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制度、现代教育财政制度,调动市场和民间资本投资教育,为教育持续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其次,教育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环节。在社会这个庞大的系统中,教育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教育的协调发展是研究、寻求教育与社会其他子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条件。所谓教育协调发展,一是指教育系统与其他子系统如与科技系统、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二是指教育系统内部的各种关系,诸如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阶段性与连续性教育、职业培训与终身教育、国办教育与民办教育、教育体制与机制的改革、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等等,必须通过宏观调控,使之协调、均衡的发展。协调得当,相得益彰,达到双赢;否则将两败俱伤,后果严重。协调发展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节点。
【档案局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电子档案科学管理论文07-14
电子档案的科学管理06-21
心理发展档案10-05
科学化管理档案管理10-05
水利工程档案科学管理10-24
档案数字技术发展06-20
实现档案管理的科学化09-03
档案局目标责任自查报告05-18
人事档案工作发展思路09-13
人事档案管理发展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