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起步作文教学

2025-01-22

浅谈起步作文教学(共4篇)

浅谈起步作文教学 篇1

浅谈起步作文教学

【摘要】:起步作文教学是初等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难点内容。

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浅析了起步作文教学

【关键词】:起步作文教学;兴趣;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在语文中的重要体现。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可见,小学生作文是练笔,是习作,它不同于写作,更不同于创作。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低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传统的作文教学是一种“习题”式的教学,教师出题,学生埋头构思写作,然后由教师批改评讲。这样有很多弊端。

一、不能培养学生的听、说、读等的能力。

二、学生在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要通过教师的批改,评讲才能接受,加之教师在批改作文时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学生对自己在作文时遇到的困难,发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

三、这是一种封闭的教学方式,学生之间缺少交流,不能相互学习、开阔视野。这样的教学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因而许多学生从三年级就害怕作文、讨厌作文。【1】因此起步作文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作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在学习中起着“小马达”的作用。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做到寓写于乐呢?以往的实践已证明:靠大谈作文意义、重要性之类的话并不能奏效。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巧妙的方法激活思维,才能使学生智力活动呈现最佳状态。

1.教师为人师表,激发兴趣

教师是学生崇拜的偶像,在学生中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兴趣浓厚,乐教、会教,才会指导得法,得力,得趣。所教学生才会兴趣浓厚。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丰富自我,精钻细研,充分备课。再能适时写出漂亮的下水作文,学生更是对教师佩服至极,以至努力尝试写出优美文章。有了写作的冲动和欲望,何愁写不出好文章?

2.捕捉身边小事,激发兴趣

学生怕写作文的主要原因是愁没材料可写,为了解决定一问题,我采取了以下方法:

(1)结合学校内的一切生活,巧设题目,写自己熟悉的材料。

(2)写自己的亲朋好友。先布置观察,然后把观察结果说出来,最后整理成文。

(3)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观察方法:用眼看,用耳听,用手摸用脑想。对眼前的花鸟草虫,阴晴雨雪都可留心,细致观察,整理成文。用以上方法让学生平时多积累、勤写作,学生定会熟能生巧,对作文由恨到爱,增加兴趣。

3.利用各种情境,激发兴趣(1)实践活动感受情境

实践活动也是学生所喜爱的活动形式,它不但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还让学生在实践过程的感知、体验中丰富了作文素材,培养了学作兴趣。如标本制作,科技实验,栽花种草,利用双休日深入社会;“三八妇女节”为母亲洗脚,“教师节”亲手制作贺卡送给老师。这样,不仅使学生丰富了生活,陶冶了情操,培养了兴趣,而且提高了道德情操。

(2)表演活动体验情境

运用“角色表演法”让学生按演写作题材中的人物,通过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栩栩如生地创演或重演事情经过,让扮演者亲自体验事件中的人和事,让观看者亲眼目睹事件的全过程,从而大家都能在写作中形象生动地反映出所见所闻所感,写出真切感人的文章来。(3)游艺活动创设情境

喜欢活动,是孩子的天性和共性,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作文内容,加之学生是活动的参与者,将“活动”与写作结合起来,文章自然会“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因此,我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贴近自然,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活动。如:参观校园,享受田园风光,进行班干部竞选,运动会,诗歌朗读比赛,硬笔书法比赛,作文比赛等等,让学生在缤纷的大千世界中观察生活,更多的吸收感性信息,丰富写作素材。

(4)音乐播放渲染情境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根据写作题材的需要,选择相应的音乐来渲染气氛,把学生带进写作的美妙景象中,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如“三八节”写《我的妈妈》,让学生听歌曲《懂你》和《烛光里的妈妈》,他们心中便会涌起对妈妈的感激之情,慈祥勤劳的妈妈如何关爱自己的生动场景就会闪现于眼前,流泻于笔端,笔下妈妈的形象就会更加丰满、感人。

(5)多媒体教学再现情境

媒体在作文教学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充分利用媒体形象性、再现性、可控性的特点将人、事、物、景等写作材料通过实物、图片、录音、投影、录像、电脑等多媒体进行再现,让声光色像充分刺激学生感官,唤起学生的记忆或再造想象。这不仅营造了情境氛围,激发了学生兴趣,还弥补了学生认识与实际的焦距,缩短了时空,把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融汇于五彩斑澜的画面之中。

4.多种形式鼓励,激发兴趣(1)利用评语进行鼓励

作文教学中,教师对作文的评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是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因此,必须坚持鼓励原则,以情诱情,以情激情。

责难、嘲讽、挖苦是否定式评语,只会激发抵触情绪。作文批语中,应尽量用鼓励式、商量式、谈心式、启发式语气。使学生读后,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信任和期望。同时,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在老师评语的引导下积极纠正认识,修改缺点。从老师对一个词,一个句的肯定与表扬,激发兴趣,尤其是对后进生的一点进步,都要及时肯定,多采取高分政策,使学生感到作文并不难,从而产生对作文的莫大兴趣。

(2)班内范读进行鼓励 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作文,努力将学生作文中的亮点找出来,用符号标出,然后在班内读给学生,如:一个好词,一个好句,一个好段,一个精彩的题目,一个漂亮的开头,一个出色的结尾,一个新颖的选材,一个独特的构思,一个深刻的立意„„每次作文从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找出其亮点,给予大力肯定,使其产生成就感,进而激发兴趣。

(3)树立榜样进行鼓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立榜样,激发其他同学向榜样学习。如对班里作文优秀者,对他们的作文多表扬,或办班级作文小报,或教室内张贴,甚至向报刊杂志投稿。让其他同学觉得他们很光荣,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写出令人羡慕的文章,从而激发作文兴趣。

5.创造环境氛围,激发兴趣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环境育人越来越显示出它重要的功能,作文教学更是如此。因此,班级环境的设置要特别注意对学生文学的熏陶。优美的句子,精彩的语言,深刻的哲理在教室内随时看到,学生时刻耳濡目染,写作兴趣定会培养起来。

6.掀起读书高潮,激发兴趣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离开“生活”这潭“活水”,根本无从说起。作为三年级的小学生,生活阅历浅,生活范围窄,主要靠阅读获得信息,丰富生活,提升思想。因此,大量阅读是丰富生活的重要途径。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许多优秀的文章会让学生爱不释手。一旦掀起读书高潮,学生的作作兴趣定会大增。总之,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关键是教师用心“寻找”,不断总结。有了教师的精彩引导,学生习作的百花园定会五彩斑斓。

二、教会学生写作方法

1.注意观察,积累素材 对一个人来说,观察能力非常重要, 它能帮助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对于刚刚作文起步的三年级学生来说也至关重要。观察能力的培养,不能拘泥于课堂,写什么才观察什么,要在平时的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当中渗透观察方法的指导,要教育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热爱生活,体验生活,积累作文素材。作文时的选材是从长期记忆中提取信息,而不是从观察开始,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要留心身边的事物,仔细观察这个多彩的世界,写作文时,再从大脑中提取相应的信息,用所学过的语言准确地将之描绘出来。这样的观察,才是学生主动得来的,才能不断得到发展,终生受用。

对三年级学生来说,观察事物的能力比较弱,还属于一种浅层次的无序观察,虽说他们的思维属于“形象思维”,但事物在他们头脑中的影像还比较模糊、混乱。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当中渗透观察方法的指导,要让学生能运用从课堂上学来的观察方法观察身边的事物,这就是“得法于课堂,运用于课外”。到深秋时节,百花凋零,而这时校园里的菊花争奇斗艳。我把学生带到花园旁,学生兴高采烈。我先带着学生从整体入手,由远及近地去观察;再观察菊花的主体茎、叶、花三个部分,茎什么颜色,叶子什么颜色、形状,摸上去什么感觉,花的颜色、形状、味道等等;最后再体味秋菊的精神。在观察菊花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视觉、触觉、味觉等)、多个角度(远近、上下等)对菊花进行有序地观察,让菊花在他们的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写起来自然要容易多了。写好《菊花》过后,再让学生用日记的形式写一些其它的植物,这样植物的一系列习作就拦不到学生了,不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宣扬个性,发展思维

语言有个性表达的自由。由于心理个性不同,知识背景、经历不同,小学生的作文在语言表达上也体现不同的个性,有的同学表现出客观叙述的倾向,有的则更多地带有情绪化的色彩,有的则喜欢用词的华丽„„“万紫千红才是春”,各具个性的语言才是自由表达之果,因此,老师不要以自己好恶来影响学生,更不能限制学生个性语言的表达。在三年级作文起始阶段对学生的这种“创意”进行打击,更不利于学生的语言发展,也不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创意表达”也是《语文课程标准》作文教学的基本精神之一,在教学中更应该得到保护和表扬。写《菊花》时有同学把花朵比喻成“空中正绽放的烟火”;写《一串红》时有同学把花比喻成“灿烂的红霞”、“一团团火”、“正在燃烧的火苗”(观察时有风)„„不仅仅是这些应得到赞扬和鼓励,更应得到赞扬和鼓励的是学生对一些问题的独特见解。学生“智慧的火花”的火花应在老师的鼓舞下越烧越旺,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发展,哪怕是一个优美的句子或一个准确生动的词语,也不要忘了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的个性和语言在一种良好的氛围中稳步发展,同时也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开拓了一个开放空间,才能充分发挥学生思维活跃、反映灵敏的优势,使之写出文质兼美,风格多样的文章来。【2】

3.读写结合,发展语言

一学期下来,学生学了近三十篇优美的范文,背诵了其中的十来篇,而这些生动的词语、典范的语句却没有转化为他们的语言,学生在写作文遣词造句时依然捉襟见肘。这似乎有点“急功近利”,其实不然,主要原因还是平时教学读写结合得不够紧密或还没注意到,学生难以吸收,更难以运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说过,“阅读文章可以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而在真正理解的同时,对文章的写作技巧必然有所领会,可以作为写作的借鉴”。要将从阅读当中受到的启发、教育转化为写作的技巧,成为写作的借鉴,就必须注意读写结合,将从阅读当中“吸收”到的东西转化为自己写作时“营养”。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科书中的几十篇范文,是进行读写结合训练的好材料。这些范文可是学生习作的好例子,要抓住这些“例子”的一些契合点进行读写结合训练,将范文中生动的词语、典范的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这与三年级的习作要求是吻合的,其中有些《习作》要求中就有能模仿习作例文写一篇短文。比如《荷花》一课中采用了总分的写法分别描写了荷花的千姿百态,为了让学生能学会这种自然段的总分写法,我就让学生以第二自然为例写一种花,巩固内化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这也是符合三年级以段为主的训练要求的。再如《争吵》这篇课文,我就让学生写写和同学发生过的一件事。要求学生能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具体,并鼓励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学来的词语。学生不仅内化了语言,发展了语言,还受到了一次思想上的自我教育。这类似的读写结合训练很多,运用得好不仅能帮助学生内化课堂的知识,发展语言,还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这对写作是有很大帮助的。从三年级学生作文起步就注意读写结合训练是开启学生习作大门的一把金钥匙。

三、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 1.学生自评法

完成习作后,出声地朗读几遍,让自己的耳朵当“老师”。说来奇怪,文章一朗读,什么地方丢字落字,什么地方不流畅,什么地方有毛病,都听出来了.凡是读起来绕口,听起来别扭的地方,就仔细查找问题,进行修改.例如,有一个同学在作文中这样写到“一进校园,我首先第一个看到的就是那富饶的假山”。当他朗读此句时,总觉得别扭,后经仔细思考,认为“首先”与“第一个”保留其一 ,避免重复.又觉得用“富饶”来形容假山有些不妥,改为用“造型新颖”更为合适.修改好的句子再来读一读,觉得流畅多了.看来“耳朵”这个老师还真挺称职,把毛病都挑了出来。另外朗读自改法对于作文中的丢字落词现象,修改有明显的错误的句子现象是快捷有效的修改方法。

2.同学互评法

俗语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因为自己写的作文,是自己心理想说的话,而别人并不知道你在想什麽,只能凭文字来理解。往往会出现自己写的不清楚,可是自己明白,别人却不明白。正因如此,同学互评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彼此‘横挑鼻子竖挑眼’一番,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就难逃“法眼”了。可不要小瞧这一位位小老师,工作起来蛮有水平的。一位写作能力挺强的学生在作文中的好词佳句不断,比喻拟人交错使用,可是一到‘小老师’那就通不过了“你一会儿写花,一会儿写蓝天,一会儿又写树,一会儿又写小草,按着你这样的顺序,读完作文害得我象吃了‘点头丸’似的,忽上忽下”,小作者也不服气,辩解自己就是按这个顺序观察的。二人争执不下,找老师理论。老师因势利导,讲解了观察顺序的重要性和观察方法。两位同学点头称是。不见得‘小老师’比小作者的水平高多少,但能挑出毛病来加以改正,写作水平就会在这一次次的修改中提高。

3.老师讲评法

老师讲评要精,具有代表性。作文讲评课的基调是多说好话、充分肯定。多说好话可以使学生信心增长,激发潜能。考虑到每个学生都有被重视(关心、肯定)的渴望,所以不但要表扬好学生,更要肯定中下学生的进步。越是作文基础不好的学生,教师的表扬越要真心实意、大张旗鼓。一名学生在一学期中至少有一两次被肯定的机会,使他感到他在教师、同学心目中是有分量的。

教师在讲评中要多举例子,并让学生多比较,这样写好一点还是那样写好一点,教师要说得少而精,主要让学生自己去充分感悟体会。

共性问题师生共同修改。全班的共性问题,最好提供要修改的典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由老师和学生一起修改。往往,教师们直接选用某一学生的作文作为典型,供大家“解剖”,这是对学生不尊重的表现,教师可采用事先虚构好的文章或段落;有时,有的作文问题较多,老师可在课后单独当面个别讲评,这样可以充分保护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在起步作文教学中,只有遵照教育大纲的要求,将以上三个方面把握好,落实到实践中,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以自己的心去观察、实践,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这样起步作文教学改革才有可能在实践的层面上获得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谯文学.简论作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30

【2】詹玉蓉.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33-34

浅谈起步作文教学 篇2

一、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

(一) 上好第一次习作课

三年级的孩子还比较喜欢玩, 所以我让他们玩中写作文。例:三年级第一次习作, 本次习作要求是把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写出来。所以第一次习作, 我让他们玩游戏。我准备好一个盒子, 让孩子们猜猜盒子里有什么?学生都特别好奇。此时请一个同学上来看, 其他同学要注意观察这个同学的表情, 并说说此时此刻的想法。当请的这个同学看完以后, 我请同学根据他的表情说说你看到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可以用上成语更好。学生说:“开怀大笑”、“笑得前俯后仰”等等。最后, 他们一个一个来看, 并说说你的心情。有的同学说:“很着急, 真想马上去看看。”也可以看看其他同学此时此刻的表情。“有的急得站起来了, 有的东张西望打听看到的是什么……”看完的同学也要把还没轮到的同学的表情写下来。并把自己看到的写出来。这时我让他们说说这次习作的过程并板书。最后请几个同学来把它说完整。最后你觉得这次习作你觉得怎么样?有的说:“这次习作很开心, 希望以后每次习作都能玩游戏。”相机我说:“是呀, 你们看习作多简单呀, 就是把你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写出来就是一篇习作了。你们喜欢习作么?”同学们都说喜欢。所以第一次习作是学生喜欢作文的关键。

(二) 鼓励中写作文

三年级的起步作文的要求就是在写好一个段落, 把这个段落写完整, 培养学生的兴趣时, 除了让他们觉得写作文很简单之外, 还要有鼓励, 我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开辟了一块:佳作展示。每次优秀的习作, 在班级里朗读, 然后誊写后贴在学习园地上展示, 每次3篇, 每次能得到展示的同学都欢天喜地, 无比光荣。我抓住他们乐于表扬的特点, 在习作课前我总会把上一次的优秀作文拿出来展示。在批改作文时, 我也比较注重旁批, 只要作文中有一些亮点, 我都会用红笔圈出, 并写上一些鼓励的话语, 例如:你的成语运用得恰到好处;你的比喻句生动形象。等等来鼓励他们写作文。渐渐地很多同学还会在家里写好了作文让我来念, 让我来展示, 我想这就他们爱上写作文的表现了。

(三) 实践中写作文

学生从来都是喜欢动, 而不喜欢坐在那里听老师讲, 所以多搞活动, 多搞实践, 让他们在活动中写作文, 在实践中写作文, 他们会比较乐于接受, 例如要写《秋天来了》可以带孩子们去校园里观察秋天在哪里?看看树木的变化, 花草的变化, 看看草丛里小动物的变化。这样的习作课孩子们不仅喜欢, 而且能写得好。

二、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一) 阅读是积累的基础

“不积跬步, 无以致千里”, 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积累有:积累字词句, 积累生活中的故事。阅读是为了吸收, 写文是为了表达,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 利于学生从读学写, 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鲁迅说:“文章应该怎样做, 我说不出来, 因为自己的作文, 是由于多看和练习, 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我们班专门设立图书角, 每天看书一小时, 在看书时, 摘抄好词好句并灵活应用。所以提供他们积累的方法和途径, 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

(二) 仿写是习作的开始

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例子, 也是习作的例子, 读范文指导作文、习作文、效法作文、评作文, 这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叶老这段话, 精辟地道出了语文教学中读与写的关系。

在教学中, 很多课文是很好的例子。例如:《石榴》这篇课文是写植物的一篇好例文, 抓住石榴的生长过程、开花、结果、成熟、味道等来写, 所以我让孩子们知道写水果植物可以抓住这些特点来写并写例文, 你可以写任何一种水果, 都可以按照这样的方法来仿写, 重点是写果子成熟的过程和水果的味道。学生从中知道写水果的方法, 都是抓住这些特点来写, 你写任何一种水果:苹果、西瓜、梨子等等, 在写作文时弄清楚它们的生长过程, 开花时间, 果子成熟的样子等。让他们觉得原来写作文是这么简单。

(三) 善于观察是习作的重点

培养学生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善于倾听的耳朵。不管是写人还是写景还是写事的记叙文都需要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生活中, 善于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积累下来, 养成记录的好习惯, 到习作时, 就可将自己平常记录的东西用在自己的文章中, 写作时, 不会为写什么而发愁了, 显得得心应手。例如:在观察水果时, 要观察水果的形状、颜色、大小……在写人物时要观察:外貌, 眼睛、耳朵、发型等抓住特点来写, 在写语言时, 要抓住动作、神态、表情, 这些既可以作为提示语, 又可以写出这个人的特点。在外出时, 把你听到的语言, 听到的声音, 记录下来。

三、修改作文

起步阶段的作文肯定在完成前需要很多修改, 修改的地方包括:语句的通顺、病句修改、错别字的修改、标点符号的修改等等, 要让孩子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很多孩子在自己修改时看了好几遍都没看出什么问题来, 觉得自己完成的作文就是一片佳作。老师在指导修改时, 可以先指导修改, 拿出班级中典型的案例, 在投影上投出来, 让孩子们一起来修改, 大家读一读, 你觉得哪里需要修改?哪里读不通顺?哪个词语有问题可以改掉?哪个是病句等等。大家的意见一下来, 修改好后, 再让大家读一读。是不是这篇文字更好了?在此基础上老师也可以参与一起修改, 征求他们的意见。这样让他们觉得修改后的作文才是更好得作文。当然起步时可以让同桌相互修改, 然后自己再加工修改, 老师给出指导意见。比如:对话中的标点符号, 一定要注意双引号的使用。等等修改作文一方面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以后就能自觉修改;另一方面这次及时修改了的错别字、有错误的词句, 下次写作时就会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 使学生作文水平不断提高。

浅谈起步作文教学 篇3

[关键词]作文教学 创设情境 化整为零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9-088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小学起步作文教学更是难上加难。如何改变这一现状?笔者作了如下探索。

一、情境创设,源头活水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离开了生活,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有人提到生活,便是把学生带出教室走向自然。其实,我们只要在课堂作文教学中再现生活情境就行了。比如,我们写《秋天》,我们可以去外面拍一些体现秋天特征的图片、视频,用来作为引导学生作文的素材。在素材采集时,要注意按照写作观察顺序的要求进行拍摄,如拍远景、近景、特写,然后进行筛选处理,变成适宜指导写作的多媒体材料。

二、化整为零,降低难度

小学生无论是阅读积累,还是人生阅历,他们都处于起步状态,不适宜用一些空洞的写作理论去引导学生习作。如个别老师是这样上作文课的:“同学们,这一节课是作文课,作文的题目是‘秋天’。这个题目,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描写秋天的景色,它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写,可以采用总分总(板书)的方法。大家听明白了吗?下面开始打草稿,把字写好,把句子写通顺。”接着老师开始巡视,学生们大眼瞪小眼,大脑一片空白,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来。实在没办法了,学生们便开始拿出同步作文书参考,结果交上来的作文,千人一面。

指导小学生习作,如同教孩子学走路,要适当地扶一扶。如何扶呢?一篇文章如同一部机器,是由许多零件组成的。我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分步引导学生降低学生习作的难度。

如引导学生写《秋天》第一部分,我用多媒体出示一幅远景的家乡秋色图。

师:这是一幅家乡秋色图,说说你对秋天的印象。

生1:家乡的秋天太美了!

生2:家乡的秋天是一个成熟的季节。

生3:家乡的秋天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接着,教师让学生把自己对秋天的总体印象的一句话写下来,告诉他们现在他们已经给文章开头了,写出了文章的第一部分,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接着,教师开始引导学生写文章的第二部分,先让学生弄清楚第一部分的中心词,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文章第二部分的写作方向。

师:你们对家乡秋天的主要印象是什么呢?

生1:美!

师:那么,第二部分应该写什么呢?

生2:秋天的美体现在哪里。

师:秋天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生3:秋天美在蓝天。

生4:秋天美在花园里。

生5:秋天美在田野里。

生6:秋天美在果园里。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有关蓝天、花园、田野、果园的图片,让他们把观察的内容说一说,说完后再写一写,直至将图片中的典型事物分自然段表述清楚。至此,文章第二部分结束。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文章最后一个部分。

师:请大家抒发一下对自己家乡的感情。

生1:家乡的秋天富有诗意美,我爱我的家乡!

生2:家乡的秋色美如画,我情不自禁地喊——家乡的秋天,我爱你!

就这样,教师一环扣一环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表述,学会习作。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一个引路人,让学生感觉到这篇习作是他们自己看出来的、说出来的、顺手写下来的,让他们克服对习作的畏惧心理,也让他们从中领悟到观察方法、写作思路。

三、聚零为整,优化成篇

通过观察、说说、写写,习作的整体框架已经出来了。我告诉学生:这只是一个粗制品,不是成品,要想把它变成一篇好文章,还要多修改,多优化。

我先让学生初读自己的习作,理顺句子之间的关系,改正错别字,补好句子里没写全的部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再读自己的习作,使用恰当的词语表达,适当加入一些想象的句子,使习作更富有表现力。

然后,同桌互读互改,再从班上找几篇写得不错的习作读给大家听,大家听后,进行评议:习作好在什么地方?欠缺在什么地方?如何调整?让大家在互评中,明白修改文章的方法。

最后,再读自己的文章,修改调整,定稿并誊写习作。

只要教师耐心地上好每一堂作文课,手把手地扶学生走一段习作之路,学生的习作之步就会越走越稳健,最后独立自主地走上写作的征程。

作文六步教学法 篇4

内容提要:本文全面系统地解读了作为教学的新思路:六步作文教学法,突出了它的普遍适用和可操作性极强的特点,具有理论深度,蕴涵创新精神。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尺度,作文教学的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德国教育心理学家还纳特指出:“从人的天资和使命来看,每个人均具创造力,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显示出来,但这种创造性常常受压抑、束缚、埋没。”传统的作文教学,老师往往在辅导上下大工夫,在批改上花大气力,结果不仅劳而少功,还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受到压抑,束缚和埋没。近年来,围绕作文教学,人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但收效甚微,特别是现在的大班教学和多班教学,更是很难找到合适的办法。我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摸索出一整套适应各种情况下的作文教学之路:六步作文教学法,现在提出来,与大家分享成果。

六步作文教学法即:下水、辅导、写作、修改、说评、重写。下面分别对每步作文教学加以阐发。

一、下水

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我把这一步看得非常重要,我认为,只有教师才真正熟悉自己学生的生活空间,所以也只有教师才能写出更接近学生实际的作文。下水作文对学生有两大好处:给学生榜样的力量,与学生心灵互动。一篇《落叶》曾经让学生那样痴情地找寻“秋”的痕迹,一篇篇习作就是来自他们的痴情;一句平常语句 “我愿做一枚落叶,飘落在你们中间,为你们化作春天的泥土。”更让学生深深地了解他们的老师,也就在这种理解中,一期黑板报特刊“我爱你,老师”诞生了。也就是这次收获,让我看到了下水作文对学生的巨大魅力和由此产生的巨大作用,坚定了我经常写下水作文的信念。在学生心目中,虽然老师的作文并不是篇篇精品,但是却比精品文章更让他们忘情,因为他们分明的感觉到,老师真正地走到了他们中间,与他们共同完成一项任务。

二、辅导

作文辅导,最忌面面俱到。面面俱到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展示,抹杀学生的创新意识。我在作文辅导课上,采用的是点荐结合的方法。点即点题,点到为止,给学生更多的放飞思想与感情的空间。一次以“对话”为话题的作文训练中,我只讲了一句话:对话,有语言的对话,但更多的是心灵的对话,让理解、让勾通成为你这篇作文的旋律吧!正是这句话,激发了学生纯真的感情,思维的火花。学生多彩多姿的心灵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让老师实实在在地感悟了学生个性的魅力。荐即推荐几篇接近学生实际的范文,一来可以节约学生的时间,增加阅读实效,二来可以让学生从范文中学技巧、学方法,用于自己的写作之中。

三、写作

有了写作激情,有了自由空间,学生的作文就会体现出一个“活”字来,体裁活、内容活、形式活。千人千面,异彩份呈。

四、批改

写后批改是验收、提高学生写作成果的重要环节。我们应把作文批改作为改革作文教学的最关键的一环,改变以往有老师包办批改的陈旧做法,放手发动学生互评作文,让他们在互评中真正互动起来。在互动中相互研讨借鉴,全面提高学生是各种作文能力。师生互动、合作批改的一般流程模式包括:分组、批改、讨论、总结四个步骤,具体内容如下:

(一)分组。全班分成若干小组,选派小组长(小组组长可轮流担任)。为方便合作,前后桌同学可建立一个小组。

(二)批改。在进行作文批改之前,教师要完成两项认为,一是制订一份批改进行表。建议采用以下表格:

批改进程表:

小组组长在批改过程中提前填写批改进程表,老师可根据批改进程表提出的时间,以一个组员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批改活动之中,这样更有利于把握全局,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在批改进程中,老师绝不能撒手不管。因为,如果撒手不管,作文指导是否落实,学生是否长进,存在什么问题。教师并不清楚,这种写作指导就属于无的放矢,教师不评改作文,怎样调查教学状况,改进与改革教学?又怎样与学生进行思想感情交流,培养其主体性与创造性呢?久而久之,就会使整个批改进程流于形式。基于以上这种情况,我每一次要参与到两三个组的批改活动之中,以便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作文批改在更健康的轨道上进行。值得说明的是,教师要以一个组员的身份参与,要在组长的安排之下完成自己的本质工作,而不能凌驾在组长之上,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二是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使用批改符号,并且对学生进行批改指导,在作文批改之前,教师可以把自己对一篇作文批改的详实材料印发给大家,让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下学会评改。

小组评改时,教师首先要提出严格的要求,诸如字体工整、语言规范、评语之中严禁出现错别字、评语下面要写清楚批改人姓名等。小组的每个成员要对另一组成员的每篇作文逐篇批改,分别写出评语。要严格操作规则,使用合乎通例的符号。改评结束之后,小组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对批改过的作文进行评论,各自发表见解,找出优点,指出不足,组长可根据讨论记录,结合自己对这篇作文的理解,进行评改总结,在讨论总结的过程中,要灌输给学生一种思想:组长的总结是代表整组同学的水平,所以小组的每个成员要精诚团结,多向组长提出宝贵的意见,献计献策,让本组的材料更有水平,组长要更加努力,以期自己的总结更有感召力,为下一步的说评打好坚实的基础。

五、说评

“说评”是作文教学的一个创新,是实现作文交流又一有效的途径,学生在说评过程中既总结了经验,又找出了不足,还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说评之前,教师要告诉学生,说评是自己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决不能应付从事,更不能轻言放弃,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达到熟能生巧的水平。各组材料形成之后,由教师组织说评活动。每次说评之前,教师都要出示说评要求:

1、仪态大方,自然得体;

2、使用普通话;

3、条理清楚;

4、语言富有启发性、激励性和鼓动性;

5、结合总结材料,以说为主,一读为辅。平时,总爱怀疑学生的能力,总认为学生不会评改,更不会说评,等我们真正让学生走上讲台时,才发现许多学生出口不凡。在丰富多采的说评内容中,许多独到的见解,既征服了学生,也让老师看到了由于小组成员的精诚合作所显示的巨大能量,同学们听过之后,会重新审视自己的作文,找出差距,准备下一步的重工作。在学生说评期间,老师扮演的是主持人的角色,在课堂上控制程序。在学生说评结束之后,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批改实际做出经典回顾,让学生的说评内容更具启迪和指导作用。

六、重写

重写是作文水平提高的落实阶段,在重写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要完成以下任务:

1、更正错别字、2、重写是重新构思、重新作文,而不是把原来的作文抄写一遍。根据学生的批语,结合学生的说评内容,重新组织作文,让自己的作文在原来的水平上有一个更大的提高。

有了上次作文的基础,又有了同学精彩的批语和富有启发作用的说评,还有教师的经典回顾,学生身上隐伏的创造性的思维便如岩浆一样喷发出来,这是重新拿起笔来,一定会写出比原来水平更高的作文。

上一篇:高中生《热爱生命》的读书心得下一篇:梁家河学习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