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起步作文的教学

2024-10-29

小学生起步作文的教学(精选12篇)

小学生起步作文的教学 篇1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设定的“写作”目标, 第一学段定位于“写话”, 第二学段开始“习作”, 而三年级是低年级向中年级过渡的重要阶段, 也是开始“习作”的起步年级。做好起步作文的教学, 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奠定写作基础至关重要。那么, 怎样才能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 做好起步作文的教学?这里试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培养兴趣, 让学生爱上写作

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满怀信心地学习时, 他可以减轻心理压力, 提高学习效率, 让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能弥补智力的不足, 持久的兴趣更能激发人的发明创造力。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之者不知乐之者。”在作文教学中, 如果教师善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就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 倘若学生缺乏写作的兴趣, 而教师硬逼着去写, 学生就会产生厌烦心理, 所以, 对起步作文的教学当务之急应当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1) 让学生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 写作能力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 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体现。因此, 激发写作兴趣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到“作文不是无所谓的玩意儿, 也不是无中生有的把戏, 而是生活中的一个项目, 同吃饭、说话、做工一样, 是生活中缺少不可的事情”。 (2) 由浅入深, 遵循教学规律。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 教师在教学中, 一定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学规律, 切忌人拔高, 以致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如具体地可以从写话入手, 从片断作文入手, 从创设情境入手, 等等。 (3) 重视写作评价, 鼓励为主。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任何人都有被人理解、承认的愿望, 尤其是小学生, 这种愿望更为强烈, 也更易于在成功的尝试中接受他人的教导。因此, 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哪怕是一个好句或三五个好词。

二、模仿入手, 让学生有规可循

学书法要临帖, 学绘画要临摹, 学演戏要模拟, 同样, 写作离不开模仿。模仿不等于抄袭, 而是学习与借鉴。许多名家学习写作也是从模仿开始的。如冰心就曾经说过:“我常常抄袭, 就是说, 模仿别人的好句子。”而巴金少年时期就诵读了《古文观止》, 他说, 从中可以学会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方法。对于刚开始作文的小学生来说, 如何作文可谓是一张白纸。这就更需要从模仿入手, 通过实例让学生含英咀华, 深悟道理, 逐步掌握技法, 提高作文质量。

入选教材的作品大多文质兼美, 在思想性与艺术性方面颇有可圈可点之处。因此, 作为教师教学时应当充分利用教材, 指导学生掌握本单元课文的训练重点提示, 明白本单元听、说、读、写的任务。在初读课文、理解内容的同时, 引导学生对课文中名家作品的篇章结构、写作手法、表达方式、精彩片断和遣词造句等进行适当的模仿。如《珍珠鸟》、《灰雀》两篇课文里都有对鸟儿外形特点的传神描写, 可以指导学生模仿这种写法仔细观察一种鸟, 学写鸟儿的外形特点;也可以指定某一个同学作模特, 让其他同学来描写他的外貌, 也可以写一写自己熟悉的人的外貌, 注意抓住人物特征。当然, 模仿不等于抄袭, 其最终目的在于创新。所谓“熟能生巧”, 就是在“适当模仿”的基础上, 通过不断的练习有所创新, 这样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三、激发想象, 培养学生创造力

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必不可少的条件和重要内容。而对于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学生来说, 他的作文必定思路开阔、构思精巧和富有创造精神。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使之成为中年级学生表象来源的渠道之一。为此, 要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 给他们提供自由想象、独立思考的情境条件, 鼓励他们大胆幻想, 激起表达的冲动。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 如利用电教媒体、运用语言和运用音乐创设情境, 以唤起学生生动的想象, 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 习作“用玩具编写童话”中, 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玩具和动画, 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玩具确立关系, 编故事, 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 互相补充, 使想象更加充实, 更加生动, 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 学生得到了充分表现的机会, 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 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四、广博阅读与积累, 厚积薄发

阅读与写作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古人云:“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劳于读书, 逸于写作。”小学生年纪小, 接触社会少, 生活阅历浅, 直接来自生活的素材毕竟有限, 这样课外阅读就更显得举足轻重。如果能够有计划地进行一定量的阅读, 定能取人之长, 补已之短。阅读过程中养成积累资料的好习惯, 一旦作文, 就可以应付自如, 下笔如注, 摆脱过去作文“临渴而掘井”的局面。

教材是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的“主战场”。应当指导学生掌握积累的方法, 提倡多读多背, 让课文中的经典尽可能地印在学生的脑海。指导学生学会摘录, 做到笔记、脑记相结合。教材单元后均列出许多需要掌握的词语, “语文园地”还有精美的词句, 都要求学生掌握。同时, 加强课外阅读和积累。提倡多读书, 读好书, 通过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知识竞赛和成语接龙等趣味横生的语文活动, 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 加深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力。此外, 还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领悟, 去积累, 如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 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 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

五、引导观察, 做生活的有心人

法国雕像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生活确实如此, 我们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和一对灵敏的耳朵, 但是由于缺乏有力的指导, 许多人对周围的事物“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以至写文章时, 脑子里空空荡荡, 只能胡编乱造。这就好像一个人走在路上, 跟你打过照面的人成千上万, 可是这匆匆来往的路人你一个也没注意, 走过去了, 也就忘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 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并且抵制抄袭行为。”其实, 只要稍微梳理一下小学语文教材, 就会发现其“习作”的安排大多与观察能力的培养相关, 如三年级的16次“习作”训练有9次需要学生直接进行观察, 其中第五册5次:玩游戏、观察日记、写景物、自我介绍、走进市场等;第六册4次:写一种花、动物小档案、环保行动、一个发现等, 可见观察能力的重要性。对于起步作文的小学生来说, 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 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 仔细地观察事物, 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 写作时才有话可写, 写出的文章才真实生动。因此, 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摘要:三年级是低年级向中年级过渡的重要阶段, 也是开始“习作”的起步年级。做好起步作文的教学, 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奠定写作基础至关重要。做好起步作文的教学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爱上写作;从模仿入手, 让学生有规可循;激发想象, 培养学生创造力;广博阅读, 增加阅读量, 并善于积累;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做生活的有心人。

关键词:起步作文,教学方法,小学作文

小学生起步作文的教学 篇2

新的《语文课程标谁》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的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达自已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然而三年级学生刚跨入写作的门槛,起步作文教学,是小学生能否写好作文的关键环节,要慎重对待。因为见识少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起步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事情。性格较为内向,不敢大胆说话,很多字不会写,有个别学生平时虽然十分活跃,可是一提写作,就面露难色,无从下手,那么我作为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如何引导学生作文入门,让孩子们喜欢作文,轻松作文呢?下面我有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引导观察,重视说话训练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除了要善于指导外,还应注意按照由说到写的顺序,由易到难,要把说和写的训练紧密结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以观察为基础,着重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分析、概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让学生练说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况且学生作文入门要求不宜过高,学生能够说话有内容、语句通顺,能够写几句或一段通顺的话就达到要求了。例如:我在要求学生写关于保护环境的作文时,先给学生讲讲我们曾经的家乡是如何的美丽迷人。再让学生回家调查空气、水、植物、垃圾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家乡环境的现状,最后在班上发言,说说自己了解到的情况,然后通过班上讨论拟出保护环境所采取的措施。通过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观察和说话的能力,又使学生有内容可写。

二、指导学生用词造句,为作文备好材料。

学生用词造句时,我们要克服那种单纯看作是语文作业,简单造个句子就了事的态度,而是要从词的使用范围,造句时的选材,串词成句,语气句式的运用上认真指导。如:“发现”这个词要求用来造句,它的使用范围是:发现了什么?如发现问题、发现现象、发现情况等。知道它的使用范围后,还必须指导学生选材。如:发现了哪里的什么问题或现象、情况等。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串词成句。如:“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的原因”。串词成句后不能就此满足,应引导学生在句式,语气上再下功夫,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如:“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的原因,真开心啊!”指导学生用词造句,不仅是指导学生准确用词,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语言,为作文备好材料。

三、重视积累、活学活用。

对于小学生,作文就是要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用恰当的方式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从农村作文教学现状来看,学生“读”的少,“见”得不广,对于“读”和“见”,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边学边用,活学活用,常学常用。把我们从课内或者课外积累的一些好词好句用到作文中去,在讲读课中,要充分利用课文中出现的句式如:“先„„再„„最后„„”,“开始„„后来„„终于„„”进行训练,通过这些训练,使学生懂得说话写字要按一定顺序。如:我在要求学生写自己家乡的景物时,在顺序方面,可以按一年四季的顺序来写;也可按一天中不同时候来写等等。在内容方面尽可能用上我们课内课外积累的好词好句,只要恰当就行。比如;有的同学在写自己家乡的荷花时,我就建议他们用上我们学过的《荷花》里的有关句子。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拓作文思路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要充分利用教材,如续写、扩写,还可以延伸到课外,可以组织学生做游戏、搞活动,然后启发学生说说游戏的玩法和乐趣,活动是怎样进行的,再用文字记录下来。比如;在指导学生观察游戏和活动时,要注意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游戏活动的过程(开始、经过、结束)仔细观察游戏活动过程中的场面、人物的动作、语言和表情等。

五、激发学生兴趣

“情以物近,辞以情发”,教师要善于引发学生的创作情感,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走近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及困惑等。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长时间学习单一的内容容易疲劳。因此,作文教学要注意趣味性,形式要多样,内容要丰富,整个教学过程要生动活泼,我们可以通过游戏、参观游览、走农田、问农时、干农活等活动,挖掘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使学生“要我写”为“我要写”,使学生把写作文视为表达自己情感(想法、认识)的必须手段,使学生兴趣盎然的完成习作,寻找各种趣 2 味浓厚的写作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另外,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能发现每一位学生习作的进步之处,可喜之处,及时表扬。在班级里开设习作园地专栏,刊发学生优秀习作或者片段。这些做法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爱学,产生不吐不快的写作冲动,真正让习作训练成为内在需要,抒写人生的韵味。

六、做好学生的习作评价

浅谈小学起步作文的教学思路 篇3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作文;教学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笔者感觉到大部分学生以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有时,教师也有“有心栽花花不开”之感。这种局面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那么,如何指导学生的有效作文呢?笔者有一个大胆的设想,那就是从仿写作文着手,提高小学生的作文兴趣。

一、借解题教学指导作文审题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对小学生而言,要想写好一篇文章,审题至关重要。所谓审题,就是要抓住题目中的字眼,按照这个字眼来安排文章的思路。大部分学生不懂得怎样寻找题目中的关键字词,因此,写出来的文章文不对题的现象比比皆是。怎样让学生学会审题呢?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多读课文,联系课题,看看作者是抓住课题中的哪一个字或词来展开叙述的。

二、借词句教学指导作文遣词造句

在小学低年级,学生就开始学习组词、造句。可以说,单独让学生组词或造句,学生或许都能组一个很好的词和说一句比较完整而又有新意的句子。可是如果让学生在写作文时,准确运用平时组过的词或造过的句子,大部分学生可能会觉得很难,他们不知道在句中怎样运用学过的词语和句子。在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读课文时,要抓住课文中的一些用得比较好的词语和句子,加以理解和分析,让学生明白这些词语和句子是什么意思,好在哪里。然后,在作文教学中,用这些例句加以仿写,变为自己的句子。另外,在读课文时,还要学习作者修辞手法的运用,掌握一些常用句式。

三、借篇章教学指导作文的写作技巧

一篇好的文章,要有一定思路和写作顺序,如果文章思路不清或没有顺序,那么,文章中尽管有华丽的词藻、优美的语句,也还是一篇不成功的作文。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时,要精心安排好文章结构,做到凤头、猪肚、豹尾。即开头要新颖有吸引力,中间内容要具体充实,结尾要有收束力,最好能与开头呼应。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结合课文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读课文,明白作者的写作顺序与写作特色,在习作时加以模仿。

四、借课外阅读充实写作素材

现在有些学生提起写作文,便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那是因为他们的头脑中没有积累什么素材,所以无从下笔。一句话,连仿写的文本都无影无踪。其实,写作的素材一部分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另一部分则来自学生的课外阅读。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通过阅读,积累了一定的素材,在作文时,这些素材便会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涌出来,真可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了素材,然后就是对素材进行选择、剪裁。著名语言大师老舍说过:“叙述不是枝枝节节地随便说,而是把事物的本质说出来,使人得到确实的知识。”有大师指点迷津,有教师因势利导,学生就可以根据所选素材,对应仿文,精心动笔。此外,这里的课外阅读包括课外书籍、电视、网络等。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小学阶段每年学生的阅读量不少于40万字,这就有效地保证了学生的阅读量,为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借名家之言指导作文修改

美国作家柯德威尔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作品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唐代诗人贾岛“推敲”的故事,早已传为千秋佳话。元代著名剧作家高则诚为了使剧本《琵琶记》的词曲合乎音律,屡次斟酌,直到满意为止。难怪清代学者梁章钜说:“百工治器,必几经转换而后器成。我辈作文,亦必几经删润而后文成,其理一也。”从古到今,许多名家高手尚且如此,对小学生而言,更要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在修改中领悟习作奥秘,在修改中锤炼文字功夫。为此,修改可分为以下两步进行:

1.要求学生把自己的习作从头至尾看一遍,认真检查构思、立意、谋篇布局方面是否合理。检查时,要特别注意:中心是否突出,材料是否充实,结构是否完整,详略是否得当,过渡是否自然。因为这五个方面是文章的血肉之躯,它关系到文章的成败,一旦发现问题,理应毫不可惜地加以删改。这个举措应验了名家的一句话:“文章不厌千回改,精雕细凿始成金。”

2.在完成大处修改的基础上,再回过头来仔细推敲字、词、句、标点的问题。在这里,要特别注意这样几点:文笔是否简洁,遣词造句是否通顺、达意,标点符号是否贴切,通篇有无漏笔。这四个方面看起来都是小节,但在修改时都丝毫不可忽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很早就认识到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不管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只要掌握了读书方法和技巧,就一定能写出好的文章来。在新教学理念下,引导学生立足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再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仿文练笔,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宽容学生的个性,这样,就一定会改变学生不愿意写作文的局面。相反,每个人都会乐于作文,乐于表达,让作文成为自己表达生活、体验生活的一部分,再也不会把作文当作负担去对待了。

扎实抓好小学作文起步教学的方法 篇4

一、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入手,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养成乐于观察、勤于观察的习惯,在观察事物之时,为使学生摆脱被动状态,变“老师要我观察”为“我要观察”,以形成一种观察的动力,所以得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并通过自己的语言说出来,从而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写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引导学生广泛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的功能,不仅要通过阅读理解文意、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还要从读悟写,领会文章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成为练习习作的例子和凭借,阅读是作文的基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阅读,可以获取很多的知识,这些知识是直接生活中难以得到的。它是打好作文基础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学生写作文,如只局限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写出的作文虽然也文从字顺,但显得单薄而没有分量,有的学生从表达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能联系阅读中得来的有关知识,写出来的作文相对就有了深度和广度。因此,学生的知识面宽,作文才写得厚实。

三、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心理学》理论指出:“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是内心的满足,不是当作负担。”在目前学生普遍认为“习作难,一见习作心就烦”的情况下,习作指导课能否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方法问题。在习作教学中,老师都力图用各种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进行“引趣”设计,突出趣味教学的效果。

1. 课题引趣

根据低年级的年龄特点,老师在出示说话课课题前,有意制造悬念,用“传话游戏”揭示课题,给学生以新奇有趣的感觉。从上课起,就使学生产生“乐学”的意向,全身心投入学习。

2. 歌舞引趣

以“贴画说话”为训练形式的《说春天》教学中,老师先放出动听的音乐。然后让戴头饰的小朋友表演舞蹈,把学生带入到美丽的春天中,这时,老师在黑板上一边出示一幅幅同学们画的画,一边指导学生说出春天景物的变化,植物的变化,动物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变化。学生思维被打开了,争先恐后地发言。知识性和趣味性统一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说写的积极性。

3. 实物引趣

二年级说写训练课《我喜爱的水果》,老师先以苹果为例,出示各种苹果,看形、看颜色,削开果皮观察果的肉,再把苹果切为两半,观察果子的内部构造。最后,把苹果分成小块让学生品尝味道,这里通过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尝一尝,说一说,从说一句完整的话到说几句连贯的话,继而表达一个中心。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既训练了学生说话的条理性,又学到了观察认识事物的方法。

4. 操作引趣

在习作前,老师先布置学生按各自的爱好制作了许多手工作品,在指导学生写手工制作过程时,学生因为都有制作的经历,所以很容易地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当学生用笔表现自己生活的七色阳光,学生写作也就由“苦”变“甜”了。

5. 材料引趣

在习作中最困难是选择材料,如教学《记一件烦恼的事》一课时,老师先出示三幅图,让学生说图中小朋友有哪些烦恼的事。学生指出:第一幅图是写家长对课余活动限制的死,压力重,只让看书学习,不准体育活动的烦恼;第二幅图是小朋友要学习,但窗外传来大人们打牌、下棋的吵闹声;第三幅图是小朋友准备自己动手洗衣服,妈妈却硬要代劳。通过这三幅图,展示了学生们来自学习方面、环境方面和生活方面的烦恼。通过典型材料的引导,学生思路顿开,有的说:“我长得胖,同学们捉弄我,很烦恼。”有的说:“一次我送小同学回家回去晚了,妈妈不了解情况批评了我,很烦恼。”有的说:“我家门前的街道没人打扫,引来许多苍蝇……”学生的说、写兴趣提高了。

6. 想象引趣

想象习作,学生可以海阔天空,自由想象,如第五册中:“把你喜欢的玩具带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边玩一边想象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编一个童话故事”,老师引导他们展开想象,有意识地把这些玩具想象为有感情和会说话的,这样学生的兴趣来了。

一位教育家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有兴趣就有了习作的动力,有兴趣就有了习作的潜力,一旦习作课使学生产生兴趣,就会激发他们对习作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侧重作文内容训练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应该更多强调作文内容,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不要过早地去讲究作文的形式。比如低年级说话写话、观察事物写话、看图写话等等,应当让学生说什么写什么,看到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写什么,只要写的时候注意思维的条理性,写出来的话一句一句能够连接起来就可以了,不必要求非用什么形式来表达不可。中年级以写片断练习为主,仍然应当多强调作文的内容,要通过多种渠道去开拓作文内容的源泉,培养学生获取作文内容的能力,写的时候应当不拘形式,鼓励有什么写什么,但要注意什么先写,什么后写,哪些地方多写,哪些地方少写,能够突出重点就可以了。至于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内部结构怎样严密之类,能够做到当然好,做不到也不必追求。

浅谈小学作文起步教学 篇5

作文教学语文教学的关键,而进入三年级开始都将开始作文教学。而在一、二年级中没有接触过作文,应而加大了写作的难度,才导致学生的作文的不真实,胡编乱造,没有真情实感,甚至是语无伦次等现象。所以,我认为作文起步教学应由说到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为学生的写作做好铺垫,走好第一步。

小学生作文起步教学,是个长期的语文教学活动,贯穿一至三年级,具体按年级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一年级):创设情境。激励说话

新大纲对于低年级写话的要求只有一句话,即“对写话感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写话不秫不惧,没有心理障碍、乐写、自觉自愿地写,作文要求就成功了一半。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当从兴趣入手,使学生从害怕作文到乐于作文,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一、创设情境,激发说话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动力是成功的关键。因此,我们从孩子入学的第一天起就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听说兴趣,培养学生的听说习惯,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

在一定的情景中,学生才会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才会产生角色意识,激起表达的冲动。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如1,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情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把一幅幅静止的画面变成活动的,再配以优美地音乐,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个丰富生动的故事情节。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说话兴趣;

2、运用语言创设情境,教师在每次说写训练前为孩子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孩子积极参与,是训练成功与否的重要一环。精心设计导入语非常重要;

3、还可以运用音乐创设情境,通过观察创设情境等。

二、激活体验,鼓励说话

我们知道,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向相等,因此有“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之说。每一个人,自他懂事以来,就开始感受生活,体验人生。小学生虽年龄不大,经历有限,但自董事以来,他们经历了多少事,认识了多少人,见到多少景„„这是他们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只要巧妙运用,就能创造出里令人赞叹的“言语作品”。为此,安排相应的课外活动,如观察性的活动课。如在《春雨》的说话课中,我和学生走出课堂。

步骤安排如下:

1、选择一个雨天,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观雨、听雨、感受雨;

2、引导学生谈谈你对雨的感受;

3、引导学生由雨展开丰富的想象。你看着雨联想到了什么。或想到了哪些人或事。

第二阶段(二年级):积累储备,广泛说话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低年级小朋友理性思维能力较差,生活中的乐事、趣事,他们说起来津津有味,可却不知怎么组织语言,更不知如何把它们付诸笔端。于是,我们根据孩子好说好动的特点,尽可能夺地利用“活动课”这种课堂组织形式,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感悟、联想、创造。

活动一:故事会。

美国儿童心理学研究认为,那些爱讲故事和阅读的儿童,其想象力、创造力比其他小孩要高出一头。因为,儿童从小听故事、爱阅读,会接受较多的刺激,对他的语言的积累和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也可让他获得更多的知识。因此,在作文起步时我们非常重视让孩子多讲故事、多阅读。

1、组织学生阅读故事书,认识安徒生、格林、凡尔纳„„

2、组织一次故事会,相互交流自己喜欢的故事。

3、开展一个“小小故事大王”的评选活动,让学生讲自己最拿手的故事。活动

二、美文赏析

阅读是学生获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径。学生可以从读中学到“怎样写”,这是从广义上说的,也就像前面所说的让学生从阅读中受到多方面的教育,注重在日积月累上下功夫。要多让学生自己去“听取(包括阅读),记住,分析,比较”,不要由教师包办代替,更不要搞华哨的形式主义的东西,这是正确处理阅读和作文的关系的重要环节。小学生的作文内容不够丰富,表达能力也不能令人满意,除了生活不充实外,读书太少也是一个原因。他们除了学习几本教科书以外,很少有时间读其他读物,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积累语言。在此基础上经常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有助于使大多数同学的阅读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交流可以是喜欢的儿歌、故事,也可以是自己新学到的词语等。

交流的形式最好先采用口头交流,随着活动时间的推移和年级的升高再慢慢过渡为书面交流。不论采用那种方式,都一定要使听众“有所得”。活动以两周为一个周期。

活动安排:赏析会 基本步骤:

1、学生各自推荐最近两周自己看得自己喜欢的故事,儿歌,小诗等,最好能谈谈自己喜欢的理由。

2、学生根据听了别人的推荐,表达自己的想法。

3、评选当次的最佳推荐,并抄写在黑板报上。

第三阶段(三年级):由易到难,片断写作 训练形式一:联系课文续编故事

中低年级语文课本中的童话、寓言、故事占的篇幅较多,这些课文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好奇心理,学生对此很感兴趣。

这些课文情节生动,结构层次清晰,复述比较容易,学生学起来兴致高的特点,在每次上课前做好设计,上课时先让学生学文,然后要求复述。往往一篇课文学完了,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想象课文中的动物或人物的结局和以后的情况中,编织着一个个美丽的故事。我就利用这一情况,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续编故事,然后再写下来。如结合阅读课文,我让学生续编了《狐狸与乌鸦》——狐狸骗走肉后的情景和乌鸦的想法;编了《狼和小羊》续编——《聪明的小羊》等。在学生续编故事时,我不时的给予插话、引导、不承诺,学生的想象插上了翅膀,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就这样创造出来了。我趁热打铁,让他们把自编的故事有顺序的写在练习本上。

经过这样训练,学生所携能力普遍得到了提高,不少同学都能说写出一段通顺的短文,而且有的文章还十分生动感人,学生向写作的殿堂王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训练形式二:模仿文本,作文“快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前人读写结合的经验之谈,提示我们把作文起步的着眼点定在“读”上。中低年级的孩子,还不能如蜜蜂般光采博取。而那些结构明快的诗歌,孩子们记忆理解,是仿说仿写的极好例子。

具体步骤可以安排:

1、选择学生喜欢的诗歌,片断等在,在班内读一读,背一背。

2、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3、仿写:

如(1)出示几张彩虹的图片,和一段录像

(2)说说你觉得彩虹像什么?你心中的彩虹是怎样的?(3)记录下来,形成书面作文

这样倚仗文本,点滴渗透,分项训练,让学生轻松的乘上了写作的“直通快车”。训练形式三:不命题作文,自由写作

生活是多样化的,每个人眼中、心中的生活,更是异彩纷呈的。作文,本来就是对认识到的生活的真实的反应。《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大纲》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自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的作文指导仍坚持不移地冲着分数而来。猜题、套题甚至默许、引导学生胡编乱造,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作文成了为教师而写,为应试而作,毫无兴趣,照抄照套的问题随之而来。因此我推崇“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写出真实的生活,写出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写出真实的生活,写出独特的感受,作文才有生命力。

步骤:

1、选择写作内容: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知道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人,事,物写。

2、写作训练。

3、教师改进指导、评价

作文的指导重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贵在唤醒学生的自由倾吐生活储备,巧在顺应学生的自由倾吐表达,而非教师喋喋不休地讲述什么原理、方法,或用固定的程序、习作的样板去圈定学生的思路。所以我们要像叶圣陶先生所说:“为了恢复学生们的童真,还他们的原本生活乐趣,让他们能说真话、吐真情。”在作文起步训练中,不管学生怎么想,怎么写,只要文中有一颗真挚的童心,就予以支持、肯定和鼓励。作文的评价要尊重学生的原意,肯定学生的创造性劳动,而不是用一把尺子去量不同个性的学生,或用教师的主观想法代替学生的习作实践。学生一旦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种成功的喜悦便产生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产生写作的内驱力。在评赏作文时,我将学生的优秀作文编排丰富多彩的“作文小品”,边读作文边看小品,在作文中活动,在活动中作文。学生在作文时都能把事情的发展变化和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写清楚,从而达到提高作文能力的目的。总之,我们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和鼓励,创设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对学生进行导说训练,指导学生写好每一篇文章,学生的作文能力就一定能得到提高。现在的小学生是今后四化建设的主力军,信息时代的大量信息要靠文字来传递。因为,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时代的需要。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只要我们在教学中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小学生的说写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就一定能得到提高。

浅谈起步作文教学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那么如何搞好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呢?我认为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作文心理研究专家指出,兴趣是直接推动儿童作文的一种强大的动力。教师要特别爱护学生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见闻感受的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三年级的学生还是小孩子,对生活中的一切都充满了兴趣,总想刨根问底弄个明白,教师就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去探索,去发现,并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老师要及时肯定,让他们体会到用笔表达思想的快乐。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地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从身边最熟悉的人开始,观察妈妈的眼睛、鼻子、嘴巴有什么特点,平时爱怎样装扮自己,有什么兴趣爱好等等。如果能把观察的东西记录下来就更好了。

三、科学合理的导入方式

作文教学中要巧用导入,导入方式要多样,加强趣味因素的渗透,减缓坡度,调动学生作文的学习积极性。例如:

1、故事导入。

针对三年级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在教学上学期的第七篇习作时,课前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小玩具,一上作文课,我手里拿着事先准备好的灰太狼玩偶,根据现在热播的《喜羊羊与灰太狼》讲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学生听得很专心,笑得也很开心,然后问学生听了老师讲的这个小故事,觉得有意思吗,你们想不想试试呢,各同学都很激动,跃跃欲试,我趁热打铁,让他们以组为单位把玩具集中起来,摆一摆,玩一玩,再编一个故事,最后再分头写作。这样大家都感到有话可说,故事也有趣完整,批改时我充分肯定他们,好多第一次得了“优”,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2、活动导入。

根据三年级学生精力旺盛、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教学本学期的习作二时,要求调查家乡被污染的情况,我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有话可说,就趁着辅导堂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来到村头河边路旁,看到随手丢弃的生活垃圾,河里漂浮的泛着臭味的杂物,还有路边折断的小树,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展开讨论,最后有重点的写下来。这样学生不仅有话可写也提高了环保意识,效果较好。

3、情境导入。

就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从而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在作文前运用录音、录象、投影等手段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如:播放一些动画片,成语故事或活动开展的录象等,引导学生听、看、说、议、写、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讲评时,可以把一些好词、好句、好段、好文记录下来,这样不仅对学生作文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充分调动了大多数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四、选材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及认知能力,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会“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才能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我们在命题和选材上都要尽量贴近小学生熟悉的生活,要写他们熟识的、易于理解的和他们感兴趣的真人真事,写他们观察到的实景实物,才能写得真实、具体、生动,才能达到“不说假话、空话”的要求。另外也不能“老调重弹”“千人一面”,今天写“一件有意义的事”,明天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时间一长,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无形中减弱了学生的作文兴趣。

五、评语要以激励为主

小学生对获得成功并能带来愉快的事情感兴趣,还能在内心起到激励作用,于是对这件事就会更加关心,想再试一试,更希望提高自己。因此,我给学生的评语尽可能找出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从而给予他们更多的成功体验,做法是:每次评出“最恰当的词语”奖,“最美的句子”奖,“最优秀的作文”奖等,这样从不同的角度鼓励他们,作文就成为学生愿意做的事了。

六、鼓励反复修改

就算大作家写文章还要三番五次地修改,何况我们的小学生?我始终坚持“五遍作文法”,所谓“五遍”就是老师布置作文后,自己先独立完成作文,并自己修改一遍,然后找同学俩人互相修改,之后再誊写到课堂作文本上,等老师评讲批改后,根据老师的建议再修改一遍,并誊写到专门的作文本上。这样是有点麻烦,但只有经历千锤百炼才能成材嘛!

浅谈小学作文起步教学的有效策略 篇6

关键词:作文    起步教学     策略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8.117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小学生起步作文教学更是其中的难点。在学校一次以作文为主题的教研活动中,部分教师反映三年级学生的起步作文太难教了,笔者今年担任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对此问题也深有感触。学生平时习作中出现很多问题,很是让人头疼,有的学生写作无话可说,每次习作都三言两句,没有具体内容;有的学生作文却是流水账,没有主次和详略,没有重点,句子混乱不通顺,错别字多。针对以上情况,我多方查找资料学习,请教有经验的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探究了小学起步作文教学的策略和办法。

一、 激发兴趣,勤于观察

爱因斯坦曾经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三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写作,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对作文感兴趣。如果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乐于通过写作的形式表达自己,作文教学会轻松很多。激发学生兴趣的途径有很多,我主要从以下两点做起:

首先,教会学生观察。会观察事物才能认识事物。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不熟悉,就让他们就去写,他们就会无話可写。学生只有去接触事物,观察事物,才能对事物有真实的、详细的了解,写作时才能有话可写,写出来的文章才是对事物的真实生动的反映。因此,教学生写作的第一步先教会他们观察,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要让学生注意有顺序地观察,在观察中思考,能抓住事物的关键。其次,让学生写自己经历的事情,如课堂精彩的一幕,运动会的竞赛场面,发生在身边的任何一件事都可以写下来。这些事情是学生亲身经历的,他们会有切身的体会,也更愿意去写,写起来也兴致盎然。

二、 读写结合,多读多练

鲁迅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从鲁迅先生对写作的认识可以看出,作文别无其他捷径,唯有多读多写。唐代诗人杜甫曾经也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简单明白地告诉我们写作的唯一秘诀是多读勤练。多读才能从书中汲取养分,才能够吸收思想和积累语言。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整本的书,特别是适合三年级学生的童话故事、世界名著,让他们在经典中徜徉,在名著中熏陶。长时间的坚持阅读,学生慢慢会尝试把读到的东西表现出来。这时,学校规定的作文已经不能满足他们表达的需要,教师可以坚持让学生写日记,通过日记的形式记录每天的所感所想。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利用各种形式和途径让学生多读多练。

三、 以说代写,说写结合

三年级作文是从低年级写话的基础上起步,而低年级写话的基本要求就是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说和写都是一种表达的方式,说是用嘴来表达,写是用手把自己要说的话表达出来,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小学三年级学生识字量和词汇量不是很丰富,“说”对他们来说比较容易,在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也要训练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尤其是课堂上当众说的能力。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回答错误的同学不能批评,可以让其他同学补充,或者教师可以提示。课堂上还可以进行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说”的活动,如轮流讲小故事,关于某主题的即兴演讲,通过各种措施和活动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二是重点上好“口语交际”课,在“口语交际”课上教会学生怎样去倾听,怎样文明地表达,学会和别人沟通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

说的目的是为了写,学生写的习作也能以读的方式呈现出来。读的过程学生再次品味自己的作文,在读中享受写的快乐,在读中发现写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习作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愿意把习作读给别人听,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这样的要求在教材中也有体现,即每一个单元的习作都有把习作读给别人听的相关要求。可见,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说与写的训练相结合,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学会“我口说我心”,进而达到“我手写我口”的目的。

四、 教给技巧,指导修改

有人说,对于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的学生来说,如果给学生的条条框框太多,会影响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所以在以前的作文教学中,学生写之前我很少讲,等习作批完之后再统一进行讲评,从实际的教学来看,这种方式对于刚起步写作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效果不明显。因为学生面对布置的习作题目不知道如何下手。教师要在学生写作文之前,针对不同的习作主题给学生讲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如怎么开头,中间如何具体描写,后面怎样结尾,段落中间怎样过渡。这样的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教给方法技巧并不是框住学生的思维,而是给了他们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表达出来的渠道,就像小孩刚学习走路,需要大人的搀扶。

作文除了在学生习作前的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外,还需要教师教会学生自己修改习作。在完成初稿时,反复读,在读中修改错别字,修改不通顺的语句,删除繁冗的内容,自己找不出修改的地方,再让别人帮忙修改,提出改进的意见。这样做不但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能让学生在不断的修改中避免错误,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五、 以评促教,树立自信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作文的兴趣和态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对学生的作文评语中,我一直采用鼓励性语言,多肯定和表扬,对于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用委婉的语气给提出来。在每周的作文讲评时,我首先肯定学生习作中好的地方,哪怕是一点点闪光之处,也要点名进行鼓励,这样不管是作文好的学生,还是作文写得不好的学生,都可以得到教师的鼓励,保持写作的兴趣和动力。把好的作文读给全班同学听,然后在班级学习园地展示,推荐到学校校刊校报发表。教师这样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极大鼓舞了学生写作的热情。

小学语文作文起步教学探究 篇7

第一, 听话是基础,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话习惯和能力。从孩子们进入小学一年级开始, 我们便使用标准的普通话教学, 这和学生的方言是有区别的。从第一课开始, 就要让学生学会听懂老师发出的每一个指令, 对他们的要求, 尤其是表扬, 还要听懂同学们之间表达的意思。我们所面对的是农村的孩子, 他们有的尽管经历了学前教育, 但是40分钟在教室里面坐着的情况是不多的, 因此, 要想学生尽快适应小学语文课堂学习, 学会遵守纪律是最重要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听话, 并按照要求做。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喜欢上语文课从而喜欢上语文这个学科, 我经常给孩子们背儿歌、讲故事, 让孩子们徜徉在童话的海洋。

第二, 说话是技能, 培养学生完整的口头表达能力。学会听话、听课、听故事只是一个起步, 学会表达才是作文教学的基本技能。进入小学, 随着知识的积累, 根据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需要, 学生要随时准备和老师进行互动。而最简单常见的互动就是语言表达。最初的一个月, 很多孩子胆小、怕老师。一般不敢主动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 就算是勉强回答, 也极度简单。我准备了小红花、铅笔等小礼物, 在孩子们和我互动完之后, 都及时给他们鼓励。孩子们看到其他孩子得到老师的礼物, 自己也想争取得到老师的肯定。于是, 不断有孩子主动回答问题。趁着孩子们的兴致, 我便开始培养他们说一两句完整的话。然后在班上分成学习小组, 先在小组内讨论表达, 再勇敢的在全班同学面前大胆的表述。

第三, 读书是拓展, 培养学生感性认识, 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生活。从一年级的第二学期, 有了拼音的基础知识, 我便对学生有了新的要求, 每个学生每期至少读一本课外注音童话故事书。每周我会安排一节课让孩子们讲故事, 内容就是他们自己读到的印象深刻的小故事。最初的时候学生讲不清楚, 经常讲不完整, 我便让学生和我一起讲。一两个月之后, 我让两个同学一起讲。他们先看故事, 然后两人一组互相补充。到了小学二年级下期, 大多数学生就能够独立的讲一个简单的故事了。这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 积累了孩子们写作文的素材, 也为他们的语言连贯表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四, 写作是目的, 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1.作文是说话写话的延伸。从小学一年级开始, 就有了写话训练。大多数的孩子在写话的时候不会拓展, 比如他看到一幅粉红色开得正艳丽的荷花的图片, 他会说这是一朵荷花。我就培养孩子们使用形容词“这是一朵粉红色的荷花, 真漂亮”。在造句的训练中, 很多孩子也是怎么造句最简单, 就怎么造句。我就鼓励孩子们练习使用形容词, 还可以穿插自己的情感进去。在反复的训练中, 孩子们看到一幅图画, 可以说出两三句完整的句子。抓住他们的兴趣, 我便开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一幅平庸的图片通过孩子们的想象, 可以成为一个故事一段经历。为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了前面两年的教学铺垫, 在三年级的作文教学中就轻松不少。

2.真挚的情感是打动读者的第一要素。但是, 如何让学生大胆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写出自己的成长小故事, 这无疑是作文教学的第一大难题。随着学生的阅读量增大, 知识的积累, 他们会看到不少作文书上面的范文写得很优美。对照自己的文章, 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因此在众多的作文辅导教材面前, 我鼓励尽量学习其中的写作技巧。而不是去仿照别人的作文, 仿写别人的心情。“我手写我心”这是我对学生的最基本的要求, 我想看到孩子们的成长故事中真挚的情感, 所以在教育学生作文的关键是让学生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3.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是作文的关键。从八股文到现在的各种体裁, 其实都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而小学的作文多半以记叙文为主, 因此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写作技巧就是作文教学的关键了。在布局谋篇中, 一般注重开头、结尾、主体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让他们各自掌握自己喜欢的结构进行写作, 这个环节就是写提纲。布局谋篇会了, 就要教给学生遣词造句的技巧。不管学生在前面几年训练的情况如何, 在面对一个新的命题的时候, 往往会出现下笔无从说起的情况。因此, 要让学生学会积累好词佳句, 并能够适时的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五, 批改是关键, 培养学生自信的写作兴趣。教师是学生的第一个读者, 如果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去读每个孩子的文章, 我们会看到一颗颗跳动的心灵。当我用红色的钢笔划出吸引眼球的句子, 再写上几句贴心的话回馈给孩子们的时候, 我看到的是一个个幸福的笑颜。教会学生作文是我们的任务, 学会欣赏孩子的文章是我们最起码的能力。因此, 教师在捧着一个个鲜活的故事的时候, 一定要用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个幼稚的心灵。

小学中年段作文起步教学初探 篇8

关键词:作文教学,抓住训练点,降低难度,知识幽默化,适度批改,加强仿写,讲究方法

三年级在整个小学学段中处于中段, 我们认为这个学段是发展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阶段, 学生开始从最初的写句子, 写片断向写文章过渡。因此, 很多语文老师会花费大量的精力指导学生写作。期望学生能在作文的起步阶段快速入门, 掌握要领, 以求立竿见影。笔者从事语文教学二十几年, 最深的感触是:作文课最难上, 作文最难批, 作文成绩最难提高。经历了诸多的烦恼和困惑之后, 我发现:作文老师的良好心态是教好作文的关键, 把握好每一阶段的教学目标是成功的前提, 培养学生写作的自信是提高作文能力的保障。因此, 笔者结合本学段作文教学实际与大家交流中年段作文教学的一点经验, 期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儿启示。

一、抓住训练点, 降低难度, 增强信心

多年来从事语文教学, 让我逐渐体会到, 学生缺乏自信是作文水平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现在的学生业余时间大部分被上各种补习班占据了, 课外阅读量的匮乏导致学生无词可用, 无事谋篇。电视、电脑这些靠缤纷绚烂的图像吸引眼球的媒介也大大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因此, 大部分学生一提写作文就头疼, 毫无兴趣可言。为了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 我认为针对现阶段学生的特点“抓住训练点, 降低写作难度, 增强信心”是非常有效的一个办法。

例如:我在本学期教学《给XX的一封信》这篇习作时, 给出的要求是只要你的作文能够写对格式就可以给“优”, 这样一来, 学生的信心大增, 虽然在作文批改时, 我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存在语句不够通顺, 叙述没有围绕一定的主题等缺点, 但只要格式正确的依然会得到老师的肯定。再如, 我在教学《谁是我的好朋友》这篇作文时, 强调描写人物时, 只要能写出他最有特点的一方面就可以, 不用面面俱到。这样在每一次习作教学中针对某一个方面来重点练习, 不但可以有的放矢, 也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

二、作文知识幽默化, 变难为易

作文知识中关于题材的确立、结构的选择、顺序的调整、选材的窍门等知识比较枯燥, 难懂, 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 为了让三年级的学生轻松掌握, 印象深刻, 我一般在教学中采用比较幽默的语言, 创设有趣的情境来教学。例如:在讲解什么叫“首尾呼应”时, 我站在讲台上, 指着最后一排的某同学喊他的名字, 他没懂我的意思, 坐在哪儿没吭声。我说:“大家看, 我叫他, 他没应我, 这叫有呼不应, 我再叫他一声。”于是, 我又喊了一声。他急忙站起来大声喊道:“哎……我在这儿呢……”我笑着总结说:“看没看见, 我在前面叫他了, 他在后面答应了, 这就叫有呼有应, 那你们说说, 找出与文章结尾一句相呼应的话应该到哪儿找啊?”学生异口同声说:“到开头去找!”果不其然, 学生顺利找出了与结尾相呼应的一句话, 我又及时总结说:“这就叫作首尾呼应。写作文的时候用上首尾呼应, 文章就显得更完整了。明白了吗?”学生笑着点点头。在写《难忘的一件事》这篇习作时, 全班竟然有将近二十个学生用上了首尾呼应的方法。虽然很稚拙, 但让我非常欣慰。我深深地感受到, 学生喜欢幽默的、风趣的、情境化的东西, 老师要善于使用和创造, 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适度批改学生的习作

批改学生的作文一直被认为是最耗时、最熬心血的工作, 以往, 批改一次习作, 全班三十几人少说也得一小天的时间, 往往批到最后, 老师是头昏眼花, 胸闷恶心。为了解决这个难题, 本学期, 我尝试着改进了批改作文的方法。首先, 老师要调整好心态, 要抱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篇习作, 尽量挑优点, 避开不足, 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作文起步, 这个时候最需要的不是老师的谆谆教导, 而是欣赏、鼓励和包容。再差的作文也会有优点, 我在批改作文时就要求自己每篇习作至少画出一个好句子, 至少点评一个优点, 除了圈错字之外, 尽量不改动学生的作文。评价标准降低了, 心态自然就好了, 差强人意的作文也有闪光点了, 经常这样鼓励、打气, 学生的自信心一点点增强, 写作也慢慢变得轻松愉快了。

四、结合课文, 加强仿写

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习语言, 学会写作。因此, 教师要紧紧抓住每一篇语文课文, 充分发挥教材示范的作用, 把从课文中学到的写作知识及时地应用到习作中, 通过仿写, 掌握写作方法, 学会布局谋篇。例如:我在学完《讲信用》一课时, 就及时地让学生仿写文章的中心句。学完《美丽的小兴安岭》, 让学生尝试着写写家乡的四季。学完《古诗》, 让学生扩写古诗。学完《雪猴》, 让学生仿写小动物。经过这样的训练, 学生有意识地学以致用, 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还是要切记不要提过高的要求, 只要学生能有模仿的意识就可以了, 至于是否恰当、准确, 不要太强求, 把提高留给时间, 相信“厚积薄发”的力量。

五、讲究方法, 激发兴趣

作文课该怎么上?这是语文教师一直探索的问题。我的经验告诉我, 作文课也要像语文课一样, 有情境的创设, 有多媒体的运用, 有学生的探究, 有师生间的评价。总之, 不要把作文课与语文课割裂开来, 要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要让老师和学生以一个平常的心态来对待它。

本学期, 我在作文教学时根据不同的习作要求, 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妈妈病了》这篇习作时, 教学的重点放在观察图画上。因为教材中给出了五幅画面, 教师只要引导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 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合理的想象, 就可以把整件事情写下来。因此我通过问学生:吴平在给谁打电话?会说些什么?吴平打开窗户的目的是什么?吴平为什么会想到要给妈妈吃药?吴平在厨房做什么?后来会发生什么事情?这一系列的问题难度不高, 紧紧围绕画面展开。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合理想象, 很容易就理清了整个事情的发展经过, 写作也就顺理成章了。再如:我在教学《变废为宝》时, 为了让学生能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来写, 利用多媒体出示了例文, 但关键部分都被设计成了填空, 让学生一边观察画面, 一边想象, 同时完成填空, 因为难度降低了, 所以学生很踊跃。填空完成了, 一篇作文也就完成了, 为了让学生感受细节描写带来的好处, 我及时地点拨学生:“红色部分的词语去掉可以吗?读一读, 试一试!”学生通过对比, 发现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能够更好地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不能去掉。这样的处理加深了印象, 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细节描写的好处, 写作中自然就会有意识地运用;在教学《续写》时, 如何根据开头进行合理的想象是教学的关键, 我设计了几个情境, 请学生讨论其是否合理, 学生在激烈的争论中, 发表自己的见解, 最后一致认为第二个情节是不合理的。我又及时地强调:进行续写时, 关键是要进行合理的想象, 否则就要闹笑话了。学生会心的一笑, 教学难点解决了, 作文评改时, 果然没有发现再有想象不合理的问题出现。

不同的作文要求不一样, 重、难点也不一样, 我们不能千篇一律地去讲作文:先看要求, 然后汇报, 最后动手写。这样的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因此, 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抓住不同的教学重点, 创设展示自我的平台,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才是我们语文教师要注意把握的。

总之,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虽然是我们的期望, 但也要因人而异, 有些孩子语文基础差, 缺乏良好环境的熏陶, 一本课外书都不读, 非要让这样的孩子写出精彩的文章来无异于天方夜谭。我们应该对学生有正确认识, 进行分层次教学。另外, 严格按照每个学段的教学目标来组织教学, 进行目标细化, 逐一实现, 踏踏实实才是根本。作文教学虽然是枯燥的, 但只要我们肯不断探索, 不断总结, 就会发现其中精彩无限!

小学生起步作文的教学 篇9

一、小学作文教学必须从低年级抓起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大都重视学字、学词教学, 而忽略了大纲要求的说话、写话训练。到了中年级, 就要求学生写出有头有尾的成篇文章, 忽略了极为重要的“言之有序”的片段训练。这样, 造成教师后期作文教学任务重、起点高、难度大, 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影响了教学的质量, 使学生感到作文高不可攀, 失去了学习信心, 产生了厌学情绪。这就是违背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忽略了教学上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不重视各阶段之间教学上的衔接过渡所造成的的不良后果。

“注音识字, 提前读写”的实践已经讲明, 早期作文训练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从小训练学生准确的用语造句, 说完整的话, 写完整的句子, 是写文章最基本的训练;看图说话, 看图写话, 是小学生写作的第一步。只有这些功夫下得深, 下得扎实, 才能为中年级片段训练打好基础。

《语文教学大纲》对低年级作文教学有明确规定, 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大纲》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 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从一年级就要注意培养。看图说话、写话, 观察说话、写话等, 就是初步的作文训练。”《大纲》还指出:“小学阶段的作文要求, 各个年级要有所侧重, 低年级要加强词和句的训练, 要求说话、写话时语句通顺, 前后连贯。”

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进一步加强了低年级说话和作文训练, 要求提得更明确。“说话”和“作文”作为两个大项, 单独列了出来, 分别提出了具体要求。

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一册课本改变了“以识字为重点”的编排方法, 强调从发展语言入手、重视听说读写训练, 加强语言实践。第二册安排了说话、写话训练, 要求学生看图说几句话, 写几句话。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深入、细致地学习《语文教学大纲》, 认真领会大纲精神, 明确大纲提出的各年级作文教学目标及要求, 用《大纲》来指导我们的作文教学。同时, 教师要转变旧的观念, 认真钻研教材, 努力上好每一节说话课、写话课, 从一年级抓起, 扎扎实地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句子训练, 为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打好基础。

二、怎样进行低年级作文教学

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教学应该从说到写,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低年级着重练习写话, 要有内容, 语句要完整、连贯。”遵循这一原则, 小学低年级作文教学应从说话入手, 再逐步过渡到写话。

1. 教学生说完整的话

低年级小学生在入学以前, 虽然口头上积累了一些词汇, 学习了不少口头语言, 但有的学生说话结巴, 吐字不清楚;有的说话不完整;有的语句跳跃或颠倒, 前后不连惯。因此, 教师要教学生说完整的话。

教师还要告诉学生, 话要说完整, 要针对教师的提问来回答。例如:“你是几年级的小学生?”——“我是一年级的小学生。”要求学生正确地回答问题, 前提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明确。例如“今天是什么时候?”问题含糊, 学生难以回答。不如改问:“今天是星期几”“今天是几月几号”或者问:“现在是什么时候?”为此, 教师的提问要有准备, 不能临场信口开河;平时教师的语言更要准确、规范, 做学生的表率, 如果教师的语言啰嗦、表达不清, 学生当然会受到影响。

2. 教学生写通顺的句子

小学生作文中的病句较多, 有的词序掉到, 有的用词不当, 有的前后矛盾, 有的重复啰嗦。因此, 在低年级作文教学中要加强句子的训练, 要求学生把句子写完整, 写通顺。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句子训练, 可以先用字组成词, 再用词说话、写话。如:树小树小树长大了。绿绿油油地上的小草绿油油。指导学生用词写话, 先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字词的意思, 知道课文中是如何运用这个词的。然后要打开学生的思路, 使他们懂得在怎样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这个词, 再把想好的话说一说, 最后写下来。指导学生用词写话, 也可以先说一个短句, 然后再逐步扩充, 把句子的意思表达清楚。如用“认真”一词写话, “我认真做作业。”“我在教室里认真做作业。”我在教室里认真做语文作业。“自习课, 我在教室里认真做语文作业。”用词写话时, 有的学生常出现望文生义、用词不当的现象, 这就需要教师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如用“不约而同”写一句话, 有的小朋友是这样写的:“老师组织我们去春游, 两个一年级的学生不约而同的掉进水里去了”。这显然是没有理解“不约而同”这个词确切的意思。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句子训练, 还可以结合课文教学, 有计划地进行多种形式的训练, 如抄写句子、把句子补充完整、听写句子、整理词语组成的句子、修改病句等。

3. 教学生看图说话, 看图写话

低年级学生开始看图说话, 往往是看到什么就说什么、毫无次序, 也不连贯。因此, 出示图画以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次序地看, 有次序地想, 有次序的说, 有次序地写。如语文第二期《基础训练8》中的“送伞”, 要求学生看图说一段话, 再写几句话。教师应先让学生仔细看图, 说说天气有什么变化?在看图中教研室的老师, 说说放学后, 老师还在干什么?最后看教研门口的两个少先队员, 说说他们俩到学校去干什么?为了让学生多练习说话, 可以用上述三个问题, 师生互相问答, 同卓相互回答, 逐步过渡到让学生丢开问题连起来说。如果学生有困难, 教师可以示范, 教学生说。大多数学生会说后, 教师再让他们用连贯的话写在练习本上。指导低年级学生说话、写话, 这是作文的基础, 必须要扎扎实实地进行训练, 使学生过好句子关, 从会说一句话到会说一段话, 从会写一句话到会写几句话。只有这样, 从说到写,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才能提高低年级作文教学的质量, 才能切实有效地抓好低年级作文起步训练。

摘要:小学低年级作文起步训练教学成功与否, 对学生以后的作文水平影响极大。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循序渐进地抓好学生的起步作文训练。

小学中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策略分析 篇10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索欲的首要前提,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更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所在。在小学中年级阶段,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重要时期,对五彩缤纷的图画极为感兴趣。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抓住这点,巧妙利用各类课外资料,比如,儿童读物、画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迅速融入写作之前的准备训练阶段,激发学生写作热情,逐渐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优化利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的特点,把语文教材中的某些课文作为作文典范之作,比如,“秋天的雨”“富饶的西沙群岛”,向学生呈现相关的风景图片,刺激他们的感官,留下直观印象,为接下来的写作做好铺垫,不断激发他们的写作动力。还可以围绕写作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一些他们喜欢的游戏,使他们逐渐意识到写作实际上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

二、训练学生想象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动力,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展开幻象,自由发挥。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想象情境,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素养。首先,睹物想象。也就是以直观而具体的事物为切入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想象习作训练。比如,让学生直视小小的地球仪、学校规划图、获奖证书等,充分发挥想象,写一篇和该事物相关的作文。还可以根据小学中年级学生各方面特点,让他们聆听一段和他们自身水平相符的音乐,进行必要的想象习作训练。比如,可以引导他们聆听鸟儿的鸣叫声,幻想茂密的森林;聆听车鸣声、人流声,想象那记忆中宽阔的马路、繁华的街市。其次,可假设想象、续写想象。就假设想象而言,就是让学生以假设的事物、情节为基点,进行必要的想象习作训练。比如,教师可以借助“梦想”这个话题,以“假如我是……”为写作题目,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谈谈自己长大以后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老师、医生、警察……,并以此为题目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写作。就续写想象来说,就是结合某个前提条件、情节,根据提示发挥想象,进行续写。比如,续写《燕子》《珍珠泉》文章的结尾。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学生的想象并不是出于孤立状态,要多为他们提供一些交流互动的机会,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启发、补充,使其想象更加充实,充分展现个性,发挥自身具有的潜能,逐渐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使其写出的作文更加充实、生动。

三、注重读写结合

在写作起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优化利用语文教材,采用读写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进行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主要是因为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严格筛选出来的,文质兼美,将此作为读写训练的素材是非常必要的。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不同题材的素材,去体会文中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怎样合理安排句序的,怎样赋予文字于生命,去表达自己内心情感。当然,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切入点,准确把握读写结合点,做到“读中学写,以学带写”,也可以根据班级学生已有水平,在学习某篇课文之后,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展开段落式训练。以言之有序的训练为例,比如,在学习“风筝”这篇课文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文章脉络,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根据这样的写作训练,来一段关于“纸飞机”的话语,做纸飞机—放纸飞机。以此,帮助学生学会构建文章的框架,使所写的文章更具层次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一项语言表达项目,作文有着较强的综合性。想要提高写作水平,必须经过不懈的努力,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训练,比如,认识能力、概括能力、综合能力,也就是说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精读、多思、勤练”。在作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角度、多层次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长期有针对性的训练,注重读练结合,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基础上,逐渐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以此,不断提高新时期小学中年级起步阶段作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更好地践行素质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道路。

摘要:小学中年级属于作文的起步阶段,也属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转换的重要阶段,是小学生刚刚步入写作稳定门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小学生已有的认知规律,多角度采用可行的教学策略,巧妙地增加学生的写作素材,丰富学生语言积累,对其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性”的长期训练,使其逐渐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与技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小学中年级起步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策略,分析

参考文献

[1]熊春燕.浅淡小学中年级起步作文的教学策略[J].好家长,2015(16).

[2]刘海荣.小学中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策略之浅见[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3(8).

小学生作文起步阶段教学探索 篇1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认为,低年级作文教学主要有以下途径:

一、命题范围要宽,题目要小,重在树立信心

三年级的小学生刚接触作文,帮助他们树立写作信心很重要,所以作文的命题范围应比较宽泛,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如果条条框框限制太多,学生的畏惧心理就会更加严重,写出的文章也会内容空洞,缺乏活力。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总体特点,选择合适的题目,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要使学生觉得有话想写,有话可写。教师可以多出一些诸如“我想——”,“一件小事”此类的题目,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有更多的素材可选,使他们觉得写作文并不太难,逐步树立写作信心。此外,在初学作文时,学生的水平并不高。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

二、学会积累词汇和挖掘生活素材

如何使学生学会积累词汇和搜集生活素材,也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所在。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偷。”诗词是精华的浓缩,书读得多了,不仅有助于提高赏析能力,还能陶冶情操。我认为,文也无秘诀可言,无捷径可走,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积累语汇,才能做到出口成章,妙笔生辉。为此,我们开展了“每日读范文、记笔记”活动。这个活动坚持了两年,现在作文的有了很大的变化,作文中的词汇丰富了,文章也显得流畅了。另外,在指导读书读报活动中,我还引导注意品味文章的标题,记录一些有价值的典型的人和事,并注意、积累文章中富于表现力的。一篇好文章,可以让从中领略到文章精美的和作者匠心的构思,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

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教师应引导他们从中挖掘合适的写作素材。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和家里度过,接触外界的机会不多,所以教师在指导写作时,要善于引领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去体会,深入发掘题材,要给学生创设情境,把生活搬进课堂,演绎其中的精彩片段,给学生以真实的感受,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挖掘素材。例如描写秋天的景物,教师可以诱导学生谈一谈曾经参加过的秋游和秋季的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回想见过的景物,产生一个直观的认识,再通过相互讨论交流和老师讲解等方式引导他们掌握描写景物的基本思路、方法、好词佳句等等。这样学生会很快的提取出素材,写的文章也比较真实。

三、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习作七”用玩具编写童话,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玩具和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玩具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四、善于引发学生的创作情感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有感情的作文才显充实,才有内涵。教师还要善于引发学生的创作情感。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走近学生的生活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困惑等等。比如可以出一个《说说我的心里话》或是《我最想说的话》之类的作文题,让学生倾诉他们的喜悦、忧伤、委屈、建议、感想……,让学生产生沟通的欲望、需要和热情。每次作文都要引导学生生发感情,真实的写作。有时教师也可以因势利导,利用学生的某些疑问或好奇心理来完成一篇作文。

五、要注重作文的修改

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修改草稿的良好习惯,并根据每次作文情况讲解一些修改要点,修改方法等,逐步引领学生学会修改作文,提高文采。教师还应认真批阅。学生的劳动很需要得到老师的肯定,每当拿到作业本最想看到的是老师给自己写了什么,因此在批阅作文时不能总是“句子通顺,内容丰富,中心明确”,这样反而弄得很不明确。老师要从的用词到句子,认真批点,指出精华所在,以及不足之处。好的句段要重点划出,最后再从上给以,给以鼓励,这样才能使真正懂得作文的。

小学生起步作文的教学 篇12

学生的习作兴趣其实并没有那么难激发,一旦其产生了表达的欲望,自然就会有了习作兴趣。那么在习作前, 教师就需要教学生带着目的观察自己的生活,引导他们去感受具体的、细微的物和经历的事,然后教授写作方法, 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去写作并有能力写出好作文。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善于聆听、善于感受。

二、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1.先多读,再多写

写作是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上的,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之一就是多让学生进行阅读,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要写出好文章,多读多练是必需的。除了一周一次的习作课之外, 还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细节的能力,教师可以倡导学生每天写日记,通过这个方法把每天开心的、有趣的或者是沮丧的、伤心的事情记录下来,分享给小伙伴们,看谁写得最动人。日记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篇幅字数也可长可短,重要的是学生记下自己的想法。

2.参考优秀范文进行仿写

尽管仿写在创造上对学生没有好处,但却有利于学生借鉴学习,从而学会如何在自己的作文中进行语言的表达、修辞方法的运用。其实,不必惧怕仿写,仿写也是对自身能力的提升。

例如,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告诉学生这篇课文的结构是“总—分—总”,写作顺序是时间顺序:季节变换。可以提倡学生把这些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于是,学生今后再写描述地点和景色的文章时,就会自然而然地利用这些手法。

三、日积月累,丰富学生语言

没有丰富的素材积累,学生是没有办法写出好文章的。三年级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教师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督促,他们才会逐渐养成积累语言的好习惯,增加语文素材的储备量。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天摘抄一些优美的短文或句子,定期检查摘抄成果,并且利用一些课外的时间向学生推荐一些名人名言, 要求他们背诵下来,在习作的时候有选择地使用。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班会等活动,通过读书交流、语文知识竞赛等形式,增加学生积累语言素材的积极性, 让学生了解在什么样的环境适合用什么样的语言。除了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活动之外,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让他们学会积累日常生活中的素材,并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 比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来查找自己需要的材料,询问那些知识渊博的人,在外出旅游的过程中及时记录和观察,等等。这样在拓展学生视野的同时,又让学生留下了珍贵的素材。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积累,学生的语言素材一定会更加丰富和完善。在写作时, 学生可以随时调取自己语言资料库的材料,为文章增光添彩。

四、练说练写

1.课外多看、多记、多读

提高习作水平还要增加课外阅读量。多看一些课外书籍,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涵,还能引导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我鼓励学生在班里开设图书角并按照学校开展的“读书节”活动要求,向学生们推荐一些名人著作,鼓励学生购买并拿到图书角和大家一起分享。学生家里如果有比较优秀的书籍作品也可以带到班级来传阅。在班会时间,学生可以交流自己读书的感想。比如,我让每一位学生准备一个本子作为摘抄本,将自己读到的好文章、好段落和一些名人名言抄录进去。学生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还能为以后的写作积累好词佳句。

2.平台多展示、多交流、多鼓励

每一个孩子都想获得别人的认可, 正因为如此,在每次习作之后我都会安排一节作文评奖课。将那些优秀文章中的段落挑选出来供大家阅读,并引导学生予以掌声鼓励。同时,我也会将学生文章中出现的优美的句子,或者是特别的构思摘录到黑板报上,这样其他的学生也可以随时摘录。参考学校开展的 “博学杯比赛”活动,让获奖学生将文章以电子版的形式发送给我,我对每篇文章进行批注和排版,然后录入《班级作文集》中。之后,每位获奖的学生上交一份对“教师的鼓励”和“父母的评价”的感言,学生无形中就会产生作文成就感,就会更加积极地写作、积累素材。长此以往,我相信学生一定会在习作上有很大的进步。

总之,小学三年级作为小学习作的开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教师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完善教学方式,力争上好每一节习作课。

摘要:小学三年级是学生接触作文的起始阶段,它一方面延续了低年级的看图说话,另一方面开启了高年级的写作阶段。对于这个重难点,教师该如何做才能让三年级学生写好作文?本文试从四个方面分别阐述对小学生作文起步教学的探索,以期同行参考。

上一篇:企业税收策划策略下一篇:开放的课堂精彩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