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认知冲突,创造快乐课堂

2024-06-28

利用认知冲突,创造快乐课堂(共1篇)

利用认知冲突,创造快乐课堂 篇1

利用“认知冲突” 创造“快乐课堂”

——徐长青老师观摩课的启示

安徽省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柏莉莉 安徽省宿州市第十一小学 穆 军

(邮箱:mujun0123@yahoo.com.cn ***)

(邮编:234000 0557—3051185)

认知冲突是指人的原有概念(或认知结构)与现实情境不相符时在心理上所产生的矛盾或对立。一旦引发这种认知冲突,就会引起学生认知心理的不平衡,就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产生 解决这种认知冲突获得心理平衡的动机。做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和适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培养他们的主动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著名特级教师徐长青就擅长运用这种手法,在课堂教学中常常故意制造出学生认知上的冲突,让学生在惊诧、困惑、质疑、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在快乐中体验数学课堂的魅力。现摘取他的一节课的教学片段,以飨同仁。

片断1:巧用生活素材,制造认知冲突。

新课伊始,徐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起故事来:某理发师正在给客人理发,就听一声门响,“叔叔,给我和我父亲剃一个头”。又是一声门响,“师傅,给我和我父亲剃一个头”。这时,理发师抬起头一看,他很纳闷???

师:从刚才的故事里,你知道来了几个人?

生:四个。(学生肯定地说。老师点头表示赞同“我也这样认为”。)师:那理发师纳闷什么呢?

生1:理发师没有看到人。估计是他们感觉等的时间太长了,就都走了。(老师点头“有这个可能”)。

生2:就两个人。(教师追问“刚才不是说来了四个人吗?”)第二次门响,是那个小孩顽皮,故意开门弄出来的响声!

孩子们都笑了,与会的老师们也笑了。多可爱的孩子啊!老师笑着表示赞同“确实有这个可能!”

师:现在我们看看,理发师到底纳闷什么?(课件出示:为什么只有三个人?)

课堂安静了,学生不笑了,开始思考了。片刻,一个小女孩得意地高高举起手来,“我知道了!其实第一来的是父子,第二次来了一个爷爷。第二句话是爸爸说的,他们是爷仨!”徐老师高高竖起大拇指,同学们恍然大悟,课堂再次热闹起来。

实践证明,只有对学生有意义、感兴趣的的生活素材,才会为学生所关注,才会为学生所选择。徐老师从平常的生活现象中提炼出一个极不寻常的、出乎学生意料的问题,引发起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从而带来很好地教学效果。

片断2:借助操作、辩论,制造认知冲突。

在“抢椅子”游戏中,徐老师精心设计了几个“套”,让学生在操作中质疑,在矛盾中辩论,在辩论中明理。

首先,徐老师让两个学生围着两把椅子抢座位。

马上就有学生提出:“这样抢什么啊?两个人两个座位,一人一个,不需要抢!”

徐老师(若有所思地):“说的有道理。那你说怎么办?” 生:再增加几个人就是了。师:就听你的!谁来啊?

话音未落,众多同学争抢着跑了上去,教师留下四位学生。然后通过猜拳的形式留下一位同学,这样三位同学抢座位,淘汰一名后,去掉一把椅子,再抢一个座位。

师(拉着学生的手):经过艰苦的努力,这位同学终于获得了胜利!掌声在哪里?(全班同学鼓起掌来。)

师(做突然想起状):看看,我又说早了。把掌声送给(少顿)刚才参加活动的没有获得胜利的那“六位同学”!

学生愣住了,听课的老师也纳闷了。

徐老师微笑着对获胜学生说:没有他们的参与,你自己能获胜吗?能这样快乐吗?是不是把掌声送给他们啊?

课堂上顿时爆发了热烈的掌声。

师:这么热烈的掌声送给了你们“六位同学”,怎么还不站起来啊?

五位学生站了起来,教师连声说道:“不对!不对!还少一位啊?谁没有站起来?”学生纷纷说道:“没有了,就五位!加上前面的才六位。”徐老师使劲地摇头:“不对!不对!加上他就是七位同学了。谁没有站起来?”学生急了:“老师,是你不对!刚才就是六位参加游戏!”徐老师故作坚定状:“是你们不对!我明明叫了七位同学!”这时听课的老师也纳闷了“就是六位啊”?班级学生顿时和老师争论起来:“就是六位啊!就是六位啊!”徐老师让学生安静下来:“口说无凭吧?咱们算一算不就清楚了吗?”

师:猜拳的几个?(生说4个)师:抢椅子的几个?(生说3个)师:4+3=7啊,还是我说的对啊!

这次学生愣住了,听课的老师笑了。课堂上响起学生窃窃私语的声音“对啊,4加3等于7 啊!”、“不对,刚才上去的就是6人哦,怎么就变成7人了呢?”。这时,一个女生大声说:“老师,你错了。我即参加了猜拳,又参加抢椅子。你多算了一个啦。”全班顿时热闹起来“对!是这样的!老师错了,多算一个。”

师:我怎么可能错呢?我是数学老师啊!这样吧,为了证明我的正确,你们过来。

徐老师拿出了两个呼啦圈,把抢椅子的三位学生圈起来,把剩下猜拳的三位同学圈起来。

师:看看,是不是少了一位啊。

女孩急了,从呼啦圈里跑出来,钻到另一个呼啦圈里。徐老师摇摇头:“那不算。你出来了,那个圈里又少了一位。反正是少了一位,除非你们能证明给我看一个圈里有3个,另一个圈里有4个。”

徐老师继续在下面“找人”,台上的同学急了,下面的同学急了。“怎么办呢?”

“你们靠近些!”“把那个圈套住王雨菲!”终于,两个圈同时套住了女生,全班同学兴奋地大叫起来:“老师,你看!成功了!”

师:哦,现在这个圈里几个人?(生齐声喊道:3个!)师:那个圈呢?(4个!)

师:4加3是7啊。可是明明是6人呐,我错在哪里了? 全班学生纷纷举手抢着回答:“王雨菲多算一次!” 师:那要算一共有几人,该怎么办? 生抢答到“再减一个1”!„„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的情绪发生的心理机制中, 客观事物与个体预期之间的关系, 是决定情绪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具有新异性、变化性的刺激超出个体预期,会产生惊奇情绪,如果个体发现这一刺激与自己认知需要相联系时, 惊奇就转化成情绪性兴趣。徐老师巧妙地设计出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地认知冲突,使学生始终处在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从而大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欲望,进而培养了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片度3:针对原有认知的不足,制造认知冲突。

师:刚才我们合作的很愉快,老师还想请你们帮一个忙。就是想调查一下你们的爸爸一些生活习惯。(出示吸烟、喝酒两个集合)

师:“爸爸吸烟”的同学请站起来。谁知道吸烟的危害啊? 学生纷纷举例说明抽烟的危害性。

师:请你们把写有自己名字的字条贴在相应的位置。“爸爸喝酒”的同学请站起来。也请你们给自己的爸爸找一个位置。

师:下面该轮到谁了? 一个学生迫不及待地站起来:我爸爸即“吸酒”,又“喝烟”!(全场爆发出笑声)

师:其实我明白你的意思。你就是想表达对这种不太好习惯的不满情绪!是吗?(孩子不住地点头。)那你能给自己的爸爸找到位置吗?

学生高兴地说:能!把那两个圈交叉在一起,我的爸爸放在中间!师:和他爸爸一样习惯的同学也把你们的名字放在那里吧。现在好了,你们都给自己的爸爸找到位置了,„„

“老师,我还没有呢!我的爸爸既不吸烟又不喝酒!”几个同学急了,大声叫了起来。

师(故作惊讶状):啊?你们还没有给自己的爸爸找到位置啊?可是现在位置都满了,你们的爸爸应该放在哪里啊?

几个学生真的急了:就是啊,都被他们占满了!把中间的那几个弄出去,让我们的爸爸住进去!

其他同学不干了:那不行,你要住进去,就变成了既吸烟又喝酒的啦!

几个学生愣住了:那怎么办?

师:是啊,这样既不吸烟又不喝酒的好爸爸应该有一个位置的啊!(老师随手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圈,将刚才的两个圆都圈进去了。)

学生大叫起来:现在有了!就在圆圈外面的那部分!课堂顿时响起了欢呼声!„„

建构主义认为,在学习新知识和面对新问题时,个体往往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 依据他们原有的认知能力对新问题给以解释或提出预期的假设。但是,由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不足,这往往会导致学生的预期与客观的事实不相符合。徐长青老师针对性地选择了典型事例, 让学生用原有的知识去对事例或现象进行解释, 使他们原有的认识与当前面临的现实产生了无法调和的矛盾,从而再次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徐长青老师这节课例里我们看到,学生始终在“认知冲突”中快乐地探究着、解决着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他们用“熟悉的”解释着“陌生的”;用“具体的”理解着“抽象的”,在这一过程中,解放了他们的思维,激活了他们的思维,提高了他们的思维。学生在不断的体验和感悟中逐步完善,构建了自己新的数学认知结构。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给学生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体验、去感悟,体会发现的快乐,让他们萌发一种数学真有趣、我要学数学的心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唤起他们探索的欲望,主动地从事观察、操作、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做数学”的活动,“再创造”出新的数学知识来。

上一篇:2024年度红城镇结对帮扶工作计划下一篇:离碎的记忆,判处终生孤寂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