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行业发展研究报告(精选8篇)
中国石化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篇1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http://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http://
行业研究报告特色及用途
行业发展研究系列报告,以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主要研究内容,是我司发布的针对企业市场研究工作的重点产品,同时也可作为银行、证券、基金、投资公司等进行行业分析时的参考资料。从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来看,我司的行业发展研究系列报告具有以下特色:
一、内容全面
行业发展研究系列报告分专业版和资深版两个版本,专业版共十六个章节,资深版共二十二个章节,研究内容涉及行业的国内外发展概况、政策环境、市场规模、市场集中度、需求和供给、价格、财务指标、竞争格局、用户行为、产业链上下游、渠道、进出口状况、重点企业、重点子行业和细分地区等,并穿插了分析师和相关专家的结论、观点和建议,报告内容全面、翔实、客观、公正。
二、结构严谨
一个行业不是单独存在的,它的发展受到宏观经济、区域经济、相关产业和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行业发展研究系列报告以行业本身的运行为研究核心,并结合影响行业运行发展的其他各类因素,形成一个结构严谨的研究体系,采用系统评价的方式,对行业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
三、产业链延伸
在对产业链的研究过程中,行业发展研究系列报告除了对关系最为紧密的上下游产业进行深入分析之外,还对替代品、互补品所在的行业进行详细论述,从产业链的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切入,扩大研究范围,以便更好、更准确地对行业发展的环境、成本、市场需求等做出判断。
四、区域分析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之间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风俗习惯都有很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对于产业的发展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在研究中国各个行业的发展状况时,如果不对区域特点进行充分考虑,则研究成果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必定不够。我司利用长期积累建立的区域经济数据库优势(该数据库内容覆盖全国3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300多个地级市、2000多个县的详细经济指标。),在行业发展研究系列报告里,深入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http://
分析了行业在不同区域的不同发展状况,便于企业采取有针对性的经营策略,也便于金融机构更好的进行投资或信贷决策。
五、全球化视野
相比于欧美等国,中国经济起步较晚,很多产业的发展都落后于发达国家,所以,分析行业的国际发展状况,研究国际市场的成熟经验,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我司发布的行业发展研究系列报告,不仅对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行业发展状况和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还重点分析了全球的经济、金融、贸易等形势变化对行业发展的影响,从而更准确地对中国地区行业的发展进行评价、预测和建议。
六、前瞻性
行业研究报告的意义在于了解过去、掌握现在、把握未来。我司通过对行业历史运行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以及对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相关产业进行比较研究,进而定性地预测行业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提出前瞻性的观点和相关建议,作为企业或金融机构进行市场研究、行业分析工作时的参考。
中国石化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篇2
《报告》由家具行业运行情况、五大家具产业区地理分布、特色区域发展概况、重点企业案例、行业科技进步现状、行业发展难点、相关政策实施效果、影响行业发展的利弊因素、发展前景预判及战略对策9大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海关总署的数据, 从各子行业、主要地区、产品品种、主要出口目的地国家 (地区) 、各种出口贸易方式等角度入手, 对家具行业的产销、出口情况进行分析, 归纳出行业运行的特征及走势。
第二部分, 分述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东北、西部5大家具产业区各自不同的优势与特色。
第三部分, 从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地方政府扶持措施、发展目标等方面, 介绍以“中国椅业之乡”、“中国家具出口第一镇”、“中国北方家具商贸之都”、“中国红木家具生产基地”为代表的家具行业特色区域的发展概况。
第四部分, 以成功开发三级市场的全友家私、做大做强家具出口的美克集团、立足办公家具生产的浙江圣奥、自主创新成就品牌效应的联邦集团, 以及大规模定制实践的尚品宅配5家企业为例, 展现家具企业在危机中把握商机所获得的强劲发展。
第五部分, 详细解析了近年来家具行业通过研制、引进先进生产设备, 开展创新设计, 实践大规模定制, 应用新型材料, 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网络销售等手段, 对自身科技进步、健康发展的推动作用, 同时列举了全友家私、乐雅轩、雅露斯、怡丰名、尚品宅配、浙江圣奥、大自然、喜梦宝等企业的相关科技成果。
第六部分, 把握当前家具行业发展的难点, 主要是贸易摩擦升温加大出口风险, 部分家具卖场过剩, 区域性用工紧缺显现, 原创设计缺少助推力等方面问题突出。
第七部分, 研究遭遇国际金融危机以来, 国家的出口退税率回调、《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相关政策及地方政府扶持措施的实施, 对保障或促进家具行业发展的效果。
第八部分, 从利弊两面剖析目前影响家具行业发展的各种因素, 积极因素表现为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发展利好信息, 城镇化进程拉动家具需求增长, 民生工程刺激家具消费走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庇护家具出口等;而不利因素则表现为外部经济复苏趋势仍不明朗, 财政金融风险依旧存在, 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 农民收入增加困难, 家具市场遭遇多国挑战, 生产成本被推高等。
中国男子足球行业发展预测报告 篇3
摘要根据蒋氏能量平衡分析法,阳极则阴,阴极则阳,中国男中经过十年的暴跌和调整,球市正在慢慢复苏,人气开始回升,国家队在亚洲及世界的排名将会是一个稳步上升的过程。重点是我们不仅得在人文上看到男足的发展,更要在商业角度上看到中国男子足球行业的商机。
关键词蒋氏平衡分析中国男足商业角度
我们应该都有印象,赵本山和宋丹丹在一个小品里有一段对白:什么运动纠心?足球!什么运动最纠心?中国足球!这句话不仅仅是幽默,也很真切的反映了中国足球行业在中国人心中的地目。
这也是我选择中国男子足球行业的发展来作为我的预测对象的原因,因为这不仅是最具有吸引力话题,同时也是最适合去验证的事实。
中国足球在人文上的影响十分大,这主要是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和运动观念的改变,但这个并不是我要论述的重点。重点是我们不仅得在人文上看到男足的发展,更要在商业角度上看到中国男子足球行业的商机。
中国男子足球行业的商机巨大。首当其冲是可观的门票收入。例如2011年8月的中韩之战,入场观众的人数超过3万,门票的收入就已经超一百五十万。但这巨额的门票收入并不是全部,在广告方面上,收入更是十分可观。无论是在宣传上、还是在会场上、或者是在球员服饰上,任何一个商标,都是一个有实效的宣传,因此这些都是商家十分重视的宣传手段。另外,在每场比赛的纪念品和每个球队的服饰售卖上,都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对于这个商机,并不是近期才出现。我们可以通过恒大地产在这方面的重视,深刻了解到中国男子足球行业的发展潜力。对于恒大地产来说,房地产行业开始走向顶峰,根据蒋氏平衡分析法www.jiangsph.com,我们可预测房地产行业经过多年的暴涨后将会有对应的暴跌,这符合着阳极则阴,阴极则阳的道理。于是,在将无太高利润的房地产行业,恒大地产开始不断地介入中国男子足球行业,转型向足球行业发展。这些大企业的介入也促使得球市在近几年里开始复苏。
虽然我们知道中国男足的排名一直在世界范围里靠后,但是我仍然预测中国男足在此后的五年里必将暴涨。
分析中国男足行业的发展实力,不能够只通过中国男足在世界球队里的排名来衡量,因为这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全面、可持续的分析方法——蒋氏平衡分析法。我们必须结合中国男子足球行业的内部环境、中国国人的关注度和中国男足的水平来综合分析中国男足行业的涨跌。例如2006年和2007年中国男足的排名较04、05要靠前,但是中国男足的内部环境十分差而且国民对足球行业的关注度逐渐下降,所以中国男足的总体实力,仍然是在下降。通过对近几年对中国男足行业全面分析,我们得出了图中的结果。
我们把01年到现在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暴跌期、调整期、回升期、发展期。
暴跌期(2001年——2007年)。这段时期上有一个很特殊的节点,就是01年的最高点(中国男足行业的阳极之点),很明显我们可以联想到2001年中国男足提前获世界杯决赛的门票,取得十分优异的成绩,这个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男子足球行业的综合实力,使其达到有史以来最高峰。根据
蒋氏平衡分析法,阳极则阴。于是我们看到,之后几年里由于男子足球内部“环境”的不断恶化,踢假球和赌博事件的屡屡发生,导致中国男足的水平在世界排名不断下降,同时也失去了许多的球迷,球市十分低迷。这也是造成这个时期暴跌的原因。
调整期(2007年——2009年)。在中国足球行业一直暴跌的形势下,促使中国男子足球行业内部积极的打黑打赌,通过司法手段,在中国足球行业强制推行公平原则,积极整顿行业高层管理者,挽救中國球市。例如中国足协原副主席谢亚龙因涉嫌操纵足球比赛收受贿赂犯罪,经检察机关批准,已被依法逮捕,4月份将被提起公诉并审判。这一系列的举动,不断净化中国足球行业的内部环境,这是保证中国男子足球行业的健康和公平发展的前提。
回升期(2009年——2010年)。通过前几年的调整,净化了中国男足的环境,给后来男足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也不断提高了中国男足的实力。另外大型企业对男子足球行业的介入,例如恒大地产的介入,使中国男子足球行业有了足够的资金,更重要的是国人对健康、运动观念的改变和对中国男足的信心逐渐恢复,球市开始复苏,中国男足人气逐渐回升。
发展期(2011之后),根据蒋氏能量平衡分析法,阳极则阴,阴极则阳,中国男中经过十年的暴跌和调整,球市正在慢慢复苏,人气开始回升,国家队在亚洲及世界的排名将会是一个稳步上升的过程。
运用蒋氏平衡分析法,通过对中国男足十年来综合实力全面分析和走势,预测中国男足在此后的五年必将是一个暴涨的时期。予以平复中国足球行业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中国男足将迎来一个人文和经济共同递进的双盈阶段。
(作者介绍:蒋健才先生于1956年出生.70年代中后期上山下乡做知青。80年代和90年代初在大国企工作,93年下海。自幼非常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其优秀代表中医文化。二十年磨一剑,在中医阴阳平衡理论的基础上,成功独创了蒋氏平衡分析法,成为中国将中医阴阳平衡理论全面、系统地应用于社会各行各业发展趋势分析第一人。)
中国输血行业发展报告 篇4
中国输血协会理事长、上海市血液中心党委书记朱永明2日表示,我国输血行业发展迅速、取得显著成绩,但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以及血液供应能力略有不足的特征。
2日,我国第一部关于采供血和输血服务行业的蓝皮书《中国输血行业发展报告(2016)》发布,由53位行业专家和学者参与撰写,系统分析总结了输血行业的现状、特点、问题、趋势,梳理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采供血发展历程。
报告指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输血法规体系基本完善;临床用血100%来自公民自愿无偿献血;无偿献血量不断上升,采血量自495万单位增长至2220万单位;20实现了血站核酸检测全覆盖,输血传播疾病残余风险已下降到极低水平;临床合理用血水平较大程度提高。
同时,我国输血行业在血液供应与需求方面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特征。血液供应能力增长的速度仍略低于血液需求增长速度,进一步增强血液供应能力仍是我国输血行业未来需重点关注的方向。
报告还指出,自“十二五”以来,国内血液制品行业无论是原料血浆采集量,还是血液制品产量、品种均逐年增长,但距离满足临床需求仍有相当差距。
据悉,“十二五”期间,全国原料血浆采集量有较大提升,年全国采浆量接近600万升,较增长了约12%;在册供浆员数量明显增长,超过了200万人。随着采浆量的提升,我国血液制品产量也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其中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批签发量从587余万瓶增长至2015年857余万瓶,国产人血白蛋白批签发量从20约万瓶增长至2015年的3000余万瓶。
然而,我国血液制品仍然供不应求,进口人血白蛋白比例已从年的40%增长至2015年约60%,虽然增长趋势放缓,但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加大,若采浆量得不到较大提升,市场缺口将进一步扩大。
目前,我国血液制品结构仍以白蛋白为主,存在品种单一、资源有效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全国30余家血液制品企业能够生产人纤维蛋白原、三种特免球蛋白、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人凝血因子Ⅷ的企业不足10家,尤其凝血因子类产品是血友病患者的救命药,常处于短缺状态。如何进一步提升采浆量,扩大各制品生产规模,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供需紧张仍是我国血液制品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
相关链接:
中国第一部关于采供血和输血服务行业的蓝皮书——《中国输血行业发展报告(2016)》2日正式发布。据此,-是中国输血行业快速发展的阶段,临床用血100%来自公民自愿无偿献血;但是血液供需区域发展不平衡,血液供应能力仍有待提升。同时,血液制品供不应求,且品种单一;进口人血白蛋白比例已从2011年的40%增长至2015年约60%。
蓝皮书指出,经过多年努力,中国输血法规体系基本完善;无偿献血量不断上升,采血量自19495万单位增长至2015年2220万单位;2015年实现了血站核酸检测全覆盖,输血传播疾病残余风险已下降到极低水平;临床合理用血水平较大程度提高。
根据蓝皮书,但在GDP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输血行业在血液供应与需求方面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特征:东、中、西部在血液供应与需求方面的发展不均衡;经济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在血液供应与需求方面的发展也不均衡。此外,中国血液供应能力增长的速度仍略低于血液需求增长速度,进一步增强血液供应能力仍是中国输血行业未来需重点关注的方向。
这本蓝皮书分为总报告、专项研究、省级现状报告、典型案例、采供血大事记五个部分,由五十三位输血行业专家和学者参与撰写,从学术视角系统分析总结了输血行业的.现状、特点、问题、趋势,梳理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采供血的发展历程工作。在省级现状报告部分,蓝皮书纳入了北京、上海、广东、四川、河南、浙江、新疆、内蒙等八个省市自治区的采供血发展报告,所选八个省市自治区兼顾了东西南北中各区域和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中国输血行业发展报告(2016)》显示,十二五期间,中国原料血浆采集量有较大提升,2015年全国采浆量接近600万升,较20增长了约12%。根据这本蓝皮书,中国血液制品产量增幅较大,但仍然供不应求。目前,中国血液制品结构仍以白蛋白为主,占比64%,存在品种单一、资源有效利用率不高的问题;进口人血白蛋白比例已从2011年的40%增长至2015年约60%,虽然其增长趋势放缓,但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加大,若采浆量得不到较大提升,市场缺口将进一步扩大,进口比例也会随之增加。
中国石化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篇5
一、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和行业规模
(一)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需求近年来持续增长,预计未来仍有较大增长空间。近年来,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和投资较为活跃,国家战略型新兴产业政策导向和国内医疗卫生机构装备的更新换代需求,将使未来医疗器械消费市场持续增长。
过去13年来,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销售规模由2001年的179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2,120亿元,剔除物价因素影响,13年间增长了10.84倍。据中国医药(17.33,1.580,10.03%)物资协会医疗器械分会抽样调查统计,2014全年全国医疗器械销售规模约2,556亿元,比2013年的的2,120亿元增长了436亿元,增长率为20.57%。
全球医药和医疗器械的消费比例约为1:0.7,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达到1∶1.02,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占据国际医药市场总规模的42%,并有扩大之势。2014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总规模约为2,556亿元,医药市场总规模预计为13,326亿元,医药和医疗消费比为1:0.19,2013年的医药和医疗消费比为1:0.2,预计未来医疗器械市场仍有较广阔的成长空间。
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逐年上升:2010年为14337家,其中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4015家,二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7906家,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416家,国家及省级重点监管企业1863家。截至2012年11月末,全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迅速增加至1.6万多家,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私有企业分别占3%、37%和60%。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有200多家;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不足20家,且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占绝大多数。201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构成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主体力量,其资产占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总资产的43%。
国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众多,市场集中度较低,按地域分布则集中于以上海、深圳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地区国产品牌医疗器械产业呈现“多、小、高、弱”的特点:第一是生产企业多,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5698家;第二是企业规模小,2013年医疗器械产业市场总产值为2,120亿元,平均每个企业产值约1,350万元,比上一增加了150万元、12.5%;第三是产品集中度高,医疗器械产品种类3,500多种,平均每种产品十多个注册证;第四是相对国际知名品牌,技术水平比较弱。近年来随着我国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和精密制造和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制造能力不断增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迅速。
2000 年至 2012 年医疗器械行业规模平均每年递增 20%以上。2012 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超过 1500 亿元,中国已成为亚洲医疗器械生产大国和全球医疗器械十大新兴市场之一。未来几年内,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
总体而言,医疗器械类上市公司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但产业集中度依然不够:2014年,20家从事医疗器械生产经营的上市公司全年销售收入预估为372亿元,占行业总销售额的14.55%。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以上海、江苏为代表的长江三角地区和以北京为代表的渤海湾地区主要是招商引资,以外资企业为主体而形成优势产业集群。
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一次性注射和输液器等产品在全国占绝对优势;北京地区以通用电气公司为代表的CT机占绝对优势;深圳的医疗器械产业从无到有,在短短的10余年内,已发展成为我国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重要的制造加工基地,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病人监护仪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发展势头强劲。
(二)行业企业发展空间
根据尚普咨询发布的《2011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预计到2015年,中国整个医疗仪器与设备市场预计将近3,400亿元。目前全球医疗器械占医药市场总规模的42%,而我国医疗器械占医药市场总规模的14%,市场发展前景潜力巨大。据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医疗器械分会统计,截至 2013年12月,国内持有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的企业1.57万家,其中在国内外上市的医疗器械超过35家。国内取得医疗器械的注册证的医疗器械品种93,592种,同比基本持平,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进口医疗器械34,655种。
我国对医疗器械实行注册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2014 年 11 月公布的 2013 “药监统计”,当年Ⅰ类、Ⅱ类医疗器械再注册数量增幅较大。其中,Ⅰ类再注册数量为3,738 个,比上一的2,739个增长了36.47%;Ⅱ类再注册达到了5,801 个,比上一年的3,300 个增长了75.79%。我国推进数字诊疗装备的发展以及国产化的政策导向非常明确。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工业与信息化部发布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科学技术部发布的《国家“十二五”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先进的医疗器械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是我国大力发展和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十二五”期间,我国大力推进医学影像设备的核心部件、关键技术的开发、中高端产品的研制,培育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骨干企业,提高设备的国产化水平,提高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公司各系列产品均为重点发展产品。
2014年至今,国家有关监管部门采取了积极措施,为医疗器械行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201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展了为时5个月的“五整治”专项行动,重点整治了医疗器械虚假注册申报、违规生产、非法经营、夸大宣传、使用无证产品等五种行为,有效规范了市场,有利于医疗器械产业的健康发展;2015年3月,科学技术部印发《数字诊疗装备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2015年到2020年期间,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为重大装备研发、前沿和共性技术创新、应用解决方案研究、应用示范和评价研究。
经过“十二五”期间的推进发展以及国产化的产业政策导向和铺垫,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加大数字诊疗装备产业的政策和投入力度,“十三五”期间数字诊疗装备行业将实现突破和收获,未来国产数字诊疗设备将继续高速发展。
而医疗影像诊断设备属于中高端医疗设备,主要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保障,也为临床科学研究提供重要平台,常用的医疗影像诊断设备包括:X射线机、磁共振成像(MRI)设备、计算机断层扫描(CT)设备等。2014年是国内医疗影像诊断设备行业变革的重要一年。国家战略层面的大力支持、一系列新政策的出台促进国内医院采用国产设备替代进口设备,加上自身技术、人才以及资金的积累,国内医疗影像诊断设备企业正面临重大发展机遇。预计未来几年内,医疗影像诊断设备国产化的进程将实现加速,带动国内企业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二、行业竞争格局及行业壁垒
(一)行业竞争格局
根据经营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国内市场上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制造企业基本可分为三个梯队,公司位于第二梯队。第一梯队是跨国医疗器械企业,包括飞利浦、通用电气、西门子等;这部分企业具备较高的软件产品和硬件设备的研发、集成和销售能力,产品线除了覆盖主要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外,在其他类别的医疗器械产品上也多有建树。目前第一梯队的跨国医疗器械企业占据我国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市场较高。
第二梯队是蓝韵、安健科技、万东医疗、鱼跃、迈瑞医疗、新黄浦(12.30,-1.370,-10.02%)、联影医疗在内的国内优秀医疗器械企业,此类企业的品牌和技术日渐成熟,产品质量与性能可与进口设备相媲美,以高性价比和优质售后服务受到越来越多医疗单位的欢迎。他们是该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产品正在由模拟时代向数字化转变。我司的即为数字化产品,综合竞争实力在优秀国产设备遴选目录中排名第八位。第三梯队主要为技术能力较弱、产品较为低端、竞争力较弱的的众多小规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
(二)行业进入壁垒
医疗器械行业的新进入企业要实现规模化,并与现有企业竞争,主要存在以下壁垒:
1、准入壁垒
一次性医疗器械产品涵盖一类、二类和三类医疗器械,国家药监部门实行严格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和产品注册制度,新进入该行业的企业需要通过省级药监部门的审核,在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和《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后方可经营;此外,行业内的生产企业必须在获得产品注册证之后才能进行对应医疗器械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审核要求严格,从事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的企业应具有与生产要求相适应的生产设备、场地和环境,其生产、质量和技术负责人需要具备合格的专业能力;在医疗器械注册方面,申请一类医疗器械注册的企业需要具有合格的质量管理能力以及相应的资源条件,应提供产品全性能检测报告,而申请二类、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的企业需要提供产品技术报告、安全风险分析报告、产品性能自测报告、临床试验资料以及医疗器械检测机构出具的产品注册检测报告等资料,在产品试制、注册检验、临床试验、注册申报等环节有更为严格的标准和管理规定。企业只有在满足生产环境、人员素质、设备配置等方面要求的前提下才能从事医疗器械生产,而各类产品的销售均需要在完成一系列检测、分析、临床试验,并通过产品注册的前提下进行,对新进入的企业而言有较高障碍。
2、技术壁垒
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行业产品是综合了医学、生物力学、医用材料学、机械制造等多种学科的高新产品。产品专有技术积累和科研开发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般企业在短时间内无法迅速形成。同时本行业对生产环境,产品的制造工艺和制造设备都有极高的要求,生产和加工工艺将直接决定产品的性能和使用效果,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成功率。对于大部分用户而言,产品主要生产设备都是根据自身的生产工艺量身定制,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不断优化和改进。对于缺乏符合要求的工艺设备以及缺乏长期的工艺技术经验积累的企业很难生产出质量稳定的合格产品。
3、市场渠道壁垒
建立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销售及售后服务网络的维护需要大量的高利润空间产品作为支撑;医疗卫生系统的招标项目条件一般设置较高,需要多年良好的经营业绩和产品质量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新进入者难以进入招标市场。医疗器械的销售由于覆盖地域广、专业性高、客户分散等特点,行业内公司普遍采用“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经营模式向最终用户销售。经销商除需要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和营销能力外,还需能够对终端用户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帮助医师协调解决使用中遇到的问题,而这些经销商基本都已经和目前先期进入的企业开展了长期、稳定的合作,新进入本行业的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合适的经销商队伍。
此外,建设完善的营销网络体系,不仅需要大量的前期资金投入,更需要长期积累的对市场的深刻认识和前瞻把握,以及不断为顾客创造价值所形成的品牌效应,新进入者短时间内无法培育强大的营销渠道。
4、人才壁垒
医疗器械行业是特殊的高科技行业,医疗器械产品综合了医学、电子、自动化控制等多种学科的新技术,缺乏技术和科研开发能力的企业难以进入。核心技术人才需要具备医学、电子、自动化控制等综合知识,还须具备多年的同行业实践经验;销售人员需要具备市场营销和产品性能、使用等多方面知识;这些人才难以在短期内培养。
5、资金壁垒
医疗器械行业是高投入行业,没有一定规模的资金投入进行产品研发以及建立销售和服务网络,企业难以在市场上生存。
6、品牌壁垒
医疗器械关系到使用者的生命健康,客户在选择产品时对品牌尤其关注,优质产品多年积累的品牌效应,是新进入者短期内难以逾越的障碍。
三、行业与行业上下游的关系
医疗器械行业技术进步、企业成长和市场扩展等都与上下游行业有着密切的关联关系。医疗器械产品对原材料品质要求高、需求品种多而繁杂,医疗器械行业上游为材料、电子、机械、有色金属等行业,上游行业的科技进步将直接影响到医疗器械的技术走向,如上游行业加工制造能力决定了原材料或半成品的质量、技术水平和成本。
医疗器械行业的下游主要是最终消费者,产品通过医院等医疗机构直接用于消费者,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决定了市场容量的大小,这些都影响和决定了医疗器械产品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收益。
四、国家对该行业的监管体制和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和行业政策(1)行业主管部门及职能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主管部门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其职能包括:负责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草案,拟订政策规划,制定部门规章,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负责组织制定、公布医疗器械标准、分类管理制度以及医疗器械研制、生产、经营、使用质量管理规范并监督实施;负责医疗器械注册并监督检查,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体系,并开展监测和处置工作;负责制定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稽查制度并组织实施,组织查处重大违法行为。建立问题产品召回和处置制度并监督实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管全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
(2)行业监管体制
医疗器械行业是国家重点管理行业之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实施医疗器械行业产业政策,研究拟订行业发展规划,指导行业结构调整及实施行业管理;卫生部负责拟订卫生改革与发展战略目标、规划和方针政策,起草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草案,制定医疗器械规章,依法制定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对医疗器械的研制、生产、流通和使用进行行政监督和技术管理。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目前实行分类监督管理。监督管理包括监督产品、产品使用及监督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监督产品旨在验证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监督生产企业旨在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安全和有效,体现在审核生产制造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并定期复查。我国审查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采用医疗器械行业标准YY/T 0287-2003《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该标准等同采用ISO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
A.医疗器械按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
①第一类是风险程度低,实行常规管理可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②第二类是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③第三类是具有较高风险,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B.医疗器械实行产品备案及注册管理制度
第一类医疗器械实行产品备案管理,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实行产品注册管理。受理注册申请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技术评审机构评审意见作出决定,对符合安全、有效要求的,准予注册并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
①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由备案人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备案资料;②申请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注册申请人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注册申请资料;③申请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注册申请人应当向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注册申请资料。
C.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实行备案及生产许可制度
①从事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的,由生产企业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②从事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的,生产企业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生产许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核查。对符合规定条件的生产企业,准予许可并发给《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从事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的企业,需要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及《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
③出口医疗器械的企业应当保证其出口的医疗器械符合进口国(地区)的要求。从事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的,由经营企业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从事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的,经营企业应当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经营许可,获批并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
2、公司所在行业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以及政策如下: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一)有利因素
1、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2014年至今,国家有关监管部门采取了积极措施,为医疗器械行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201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展了为时5个月的“五整治”专项行动,重点整治了医疗器械虚假注册申报、违规生产、非法经营、夸大宣传、使用无证产品等五种行为,有效规范了市场,有利于医疗器械产业的健康发展;2015年3月,科学技术部印发《数字诊疗装备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2015年到2020年期间,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为重大装备研发、前沿和共性技术创新、应用解决方案研究、应用示范和评价研究。
经过“十二五”期间的推进发展以及国产化的产业政策导向和铺垫,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加大数字诊疗装备产业的政策和投入力度,“十三五”期间数字诊疗装备行业将实现突破和收获,未来国产数字诊疗设备将继续高速发展。
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均将医疗器械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领域,其中2006 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首次写入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内容。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多种类型科研或开发资助项目(如 863 计划、国家重点专项、产业化专项等)中,列入医用材料与制品相关课题明显增加。国家在医用材料及制品领域科研开发上的巨额投入,大幅度地提高了行业的技术水平,缩短了产品更新周期。
2011年,科技部发布《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中,将“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重点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高品质、低成本和主要依赖进口的基本医疗器械产品,满足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需要和临床常规诊疗需求” 纳入我国医疗器械发展的总体目标; 2006 年,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作为科技发展指导性文件,将“关键医疗器械取得突破,具备产业发展的技术能力”纳入发展目标,将“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结合,研究预防和早期诊断关键技术,显着提高重大疾病诊断和防治能力,研制先进医疗设备,推进医疗器械的自主创新”纳入发展思路,要求“重点开发新型治疗和常规诊疗设备”。
2、医疗器械市场前景广阔
医疗器械行业大量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涉及光学、电子、超声、磁、同位素、计算机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包括人工材料、人工脏器、生物力学、监测仪器、诊断设备、影像技术、信息处理、图像重建等多种科技率先在医疗器械产品中应用。
3、下游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推出,新医疗体制改革方案进一步强调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着力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统筹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社会资本办医、医疗卫生信息化、药品生产流通和医药卫生监管体制等方面的配套改革。根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13 年主要工作安排》,目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城乡全体居民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合)率稳定在95%以上。公司的最终客户所属的行业主要为各级医院、社区或乡村卫生服务站、各地疾控中心以及其他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及老龄化的加剧,下游行业客户的完善与健全将会为公司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
(二)不利因素
1、国外企业的竞争
目前全面掌握关键生物及新材料产业化技术的是国外几大医疗器械企业如通用、飞利浦公司等,他们具有从上游材料研发到下游产业化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优势。近年来,我国在该领域的追赶速度日益加快,但目前国内尚没有企业有能力全面掌握上游材料研发领域的控制力,并保持与国际同步的升级和创新。除此之外,国内企业在资本能力及品牌影响力等方面与国外的厂商差距明显。
2、新进入企业的威胁
医疗器械产品较高的毛利率水平和巨大的市场成长空间将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生产厂家进入该行业,尤其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可以凭借其成熟的市场经验及资金优势通过对国内可比公众公司生产企业进行并购,从而占据或扩张其在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市场份额,加剧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行业现有厂商要维持其行业的领先性,必须加大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推出新产品、完善产品线,并且扩充融资渠道,通过资本化与市场化的规范运作,才能保证其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3、产品附加值较低,竞争激烈
低附加值产品虽然拥有一定的国际市场份额,但对行业发展的贡献不大。不少企业已成为海外市场的“制造中心”,赚取低额的制造费用。加上近年国内用工成本在不断提高,医疗器械企业运营成本不断上升,这给不少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随着行业不断规范,部分中小型医疗器械企业更是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在国际市场,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已经面临中国制造低成本优势逐渐减弱、甚至消失的境地;在国内市场,低成本、低价格的结果是激烈的市场竞争,规模企业的成本优势逐渐得到体现,更多的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和发展问题。
4、研发能力不足、创新能力薄弱
中国高尔夫行业发展报告 篇6
高尔夫在中国正经历着一场几乎是一面倒的讨伐,占地、耗水、环境污染等都是“罪证”。《小康》调查显示,65.7%的受访者认为高尔夫球场对环境破坏严重,62.6%的公众认为高尔夫球运动是一项环境不可持续的休闲方式,应严格限制。事实究竟怎样?本刊记者访问多位业内专家,以期对这些问题给出冷静的答案
下午3点,李源来到一家高尔夫球俱乐部,这里位于北京市中轴线北端,与鸟巢近在咫尺。刚一到球场,他就深深呼吸,这里空气清新,安静怡人。湖畔水景风格的球场,与碧草白沙的地理环境融为一体。
仅仅看到这些,就已经让人心生向往。
尽管李源家距离这里有一段距离,但是一个星期至少有五天,再忙他都会坚持来这里“泡一泡”,“即便不打球,只是在草地上散散步,也非常舒服。”
打球代替吃饭
从事金融行业的李源今年51岁,他不仅是这家俱乐部的资深会员,也是中国高尔夫行业的“老玩家”。早在1997年,当时在深圳工作的李源就开始正式接触这项运动。
那时,在深圳,世界闻名的高尔夫俱乐部观澜湖已经建成了,而这座城市也被冠上中国“高尔夫的故乡”之名,在高尔夫设施的发展上,比较完善。由于毗邻香港,在周末,许多港人都会相约来深圳打球。
把李源拉向高尔夫球场的,也是他的几个来自香港的客户。“阳光,空气,运动!”李源用三个词形容他迷上了高尔夫的理由。而更重要的是,他发现高尔夫是一项兼具休闲与商务的运动,高尔夫球场也是与客户建立良好关系的绝佳场所。
“与陌生人谈判的时候,需要了解双方的各个方面,专业知识、这个人的特点、公司的特点等等,打一场球四个半小时,这个过程全部压缩在里面。”李源说,拥有大片绿色的草地,呼吸新鲜的空气,人的心情也会变好,这个时候,最适合沟通。很多需要几天谈下来的事情,可能在那几小时内就谈完了。
而且,“球品看人品”,在高尔夫球场上更能从细枝末节中了解一个人的为人,进而决定是否在商务中有合作的可能。
在一场球里,如果前方遇到障碍物,有的人或许因为性格直爽一些,就会勇往直前;有的人性格温吞一些,就会采取稳妥、安全一些的处理方式。从这些不同的处理方式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倾向。除此之外,李源更看重的是球友的文明礼貌:“比如穿衣戴帽、举止言谈、对同伴的态度、对球场工作人员、球童的态度等等。”在李源看来,打一场球后,基本上对方的人品,都了解得差不多了。
在接触了高尔夫之后,李源和朋友越来越喜欢通过高尔夫谈事情,而不是参加传统的、大多要拼酒的饭局。
确实,用打球替代吃饭,成为了中国更多商务人士的选择。而且,在行内也流传着一句话:全世界每年都有近十万亿美元的交易发生在高尔夫球场上。
现在,13年后,高尔夫已经成为了李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其中,他可以清晰感到13年间的变化,中国高尔夫球发展的速度。
《朝向白皮书——中国高尔夫行业报告》指出,2010年国内球场共产生992万打球轮次,相较去年的872万轮次上升了13.8%。高尔夫核心人口数增至33.3万。而近两年随着一些运动员打出成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这项运动,更多的青少年也开始投入到这项运动中来。
“现在许多家长带着孩子一起来练习高尔夫,学习本领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享受这项运动。”北京SGA高尔夫培训中心的教练大卫说。大卫来自高尔夫的发源地苏格兰,在那里,高尔夫一直是一项非常大众的运动,各个年龄、各个阶层的人都可以去。
在他看来,尽管中国有部分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职业高尔夫球手,但是更多的人还是把它当作一种锻炼、休闲方式。“中国的高尔夫行业发展迅速,有的人从小就开始学,有的人退休后才开始学习,每个年龄层的人都可以从中得到健康、快乐。”
这种向大众化的转变不仅体现在年龄上,还有价格上。早在2002年11月,一向打上“贵族”标签的高尔夫,在深圳市龙岗建成开放了标准18洞的公众高尔夫球场。平时打一场球,平均消费在300元左右,相当于一般高尔夫球场的30%。
“从行业本身发展的角度来说,中国高尔夫这些年的发展应该是很不错的。”深圳大学高尔夫学院院长张晓春总结道。而这个“不错”体现在这几方面:从球场的数量来说,达到了600多家;从高尔夫产业本身来说,球场拉动了经济的发展。据《朝向白皮书》的最新调查与统计,截至2010年年底,中国高尔夫球会中工作人员约有14万人,平均每个球会从业人员为280人/18洞;还有高尔夫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国际上占有很大的份额。据国际高尔夫球协会统计,中国在2004年就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高尔夫球用具生产国。
堵,是行不通的
“以后,中国的高尔夫或许会发展得更快更好吧。”李源满心期待,但是话语间,却有些犹豫。
李源从会所的透明玻璃窗望出去,球场边传来一声声“好球!”这个会所一向都是李源最喜欢的球场,这里无论地理、环境、质量还是服务都是一流的。可是,最近李源却敏感地意识到这里被笼罩上了沉重的气氛。
而这股沉重,似乎也笼罩在中国整个高尔夫行业上。
2011年5月,央视在《焦点访谈》栏目以“目无禁令的高尔夫球场”为题,曝光了云南石林县新建的高尔夫球场用地问题。
这无疑是个导火索,使人们的视线再次聚焦在高尔夫土地占用问题上——其实早在7年前,国家就对高尔夫下发了禁令。
2004年10月下发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国土资源部门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对淘汰类、限制类项目分别实行禁止和限制用地,继续停止高档别墅类房地产、高尔夫球场等用地审批。
当时,全国有170家高尔夫球场。等到2011年,当国家发改委、监察部、国土部、环保部等11部委掀起的“整治高尔夫球场风暴”席卷全国时,这一数字变成了600多家。
“这说明堵的措施根本行不通,国家应将其视为一个产业加以疏导。”张晓春说。之所以禁令止不住,他认为主要有几个方面,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社会需求很大。
张晓春发现,在东南沿海地区,打球的人越来越多,对球场的需求量也必然增大。另一方面,各地政府也喜欢把高尔夫球场当做一个很好的构建城市环境、招商引资的条件。“还有一个就是中国的高尔夫往往是跟房地产紧密结合在一起,房地产通过这样一种优化环境达到增值。”
而球场的需求量,最先体现的则是对土地占用的需求。2004年,正是因为触碰了占用大量土地、引发农民纠纷这条红线,高尔夫球场才在蓬勃发展的初期遭遇到了禁令。
“事实上现在大部分球场都不会占用耕地。”张晓春说。行内人都很清楚,真正的高尔夫球场并不需要平坦的耕地,高尔夫球场的乐趣在于地形的起伏变化,离开了起伏的丘陵地貌,球场的质量必将大打折扣。“现在一面倒地说高尔夫球场占用多少土地,实际上缺乏一些精准、科学的数据。”
张晓春认为,外界在占地方面对高尔夫确实存在误解。“我们在给别人做咨询的时候,从来都是首先强调国家的耕地政策是一个不能碰的底线。”
禁地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横亘在眼前的,是引起更为广泛关注的、受到舆论诟病的高尔夫生态问题。
对高球破坏生态要科学分析
2011年8月初,央视《经济半小时》持续聚焦高尔夫球场耗水现象。报道指出,许多看似美轮美奂的高尔夫球场,竟都是直接用城市饮用水水库的水来浇灌草坪,又把混杂着农药、杀虫剂的污水回赠给了水库。
从那时起,舆论似乎一面倒地开始批评高尔夫。
有报道指出,在西部修建一座36洞的球场,每年耗水量会高达500万吨,更有人推算,北京的高尔夫球场一年会抽取高达4000万吨的地下水。网友评论,这种行为跟吸血无异。那么,这些情况到底是否属实呢?
“就拿央视二套报道的数据来说,那个数据其实是一个简单化的计算。”张晓春说,它只是算球场有多少个喷头,每天喷头喷多少水再乘以365天,得出来的数字肯定惊人。“但实际上,在管理当中肯定不是这个样子。”
“我们不能否认它是一个用水量非常大的地方,”张晓春说,“但是,在行内,其实大家都非常清楚,水的循环使用是高尔夫球场管理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因为如果完全是用买水这种方式进行浇灌,任何一个球场都没法维系它的基本生存。”
中国高尔夫行业报告《朝向白皮书》统计了国内51家球场2010年全年的灌溉用水量,测算出我国一个18洞标准高尔夫球场设施的年均灌溉用水大约为27.6万吨。白皮书也提到,“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差异,不同地区的灌溉量也有所不同,且差异较大。用水量最多的球场样本,18洞一年灌溉水超过60万吨,同时也有不足15万吨的样本。”
“一亩草坪需要多少水,这跟天气的变化有关,比如下雨的时候就不用灌溉,降雨量在15毫米的时候就不用灌溉,15毫米以下就需要灌溉。”深圳大学高尔夫学院对草坪深有研究的马宗仁教授说道。
而且,在马宗仁看来,设计也是一个重要要素,如果设计得好,高尔夫球场可以自己解决自己的用水问题。“用大气降水可以把水储存起来,设计的时候,需要把全年的用水量计算出来,然后在此基础上,乘上30%的保有量、缓冲量,然后再把池塘挖出来,这样,高尔夫球场就有了一个内循环系统了。”
“这也是为什么在球场当中有很多的湖、荷塘,一个是作为球场障碍,另一个是利用天然降水,存水,循环使用。”张晓春解释。从他所了解的情况来看,对于水资源这一块,更多的球场是在利用循环水,利用中水,进行处理之后,循环使用。
至于涉及到生态的另一个方面,目前众多报道中提到的中国高尔夫球场滥用农药、杀虫剂,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问题,张晓春告诉记者,超过标准就是污染,这是他们对污染的界定,但是现在他们并不知道实际情况究竟怎样。“一方面是因为没有确凿的数据来说明,另一方面是国家并没有下达确定的污染标准。”
“由于没有一个标准,很多时候只有参考类似的标准,比如农作物。”马宗仁说,长时间以来,高尔夫球场的肥料和农药都是与农田共通的,而实际上,农作物所需要的农药量要比草坪高得多。
对此,作为东方高尔夫集团的CEO兼总裁,潘仲光曾在博文中指出,美国调查过91个球场,他们发现球场使用药量平均是77公斤,其中64%是杀菌剂、2%是杀虫剂、34%是除草剂。而另外有一个统计是在一个城市里面,关于私人庭院、果菜、花苗等行业和个人的农药使用量。调查结果发现,换算成球场大小每1000亩的庭院、果菜、花苗等行业和个人的使用量每年是300公斤,也就是高尔夫球场用量的2到20倍。
“在新加坡,由于所有的球场都建造在饮用水水库旁边,所以农药的种类和使用量都有严格的规定。如果中国也能做相同的规定的话,则球场农药的使用量就只有庭院、果菜、花苗的二十分之一而已。”潘仲光说。
前途未卜的高球命运
“我的看法是这样,只要用国家所规定的农药,这些农药是高效低毒的,在球场设计上,如果设计成环保型的球场,大部分问题都会避免。”从事多年高尔夫研究并兼任中国高尔夫场地委员会常务理事的马宗仁说。他表示,如果规范自身,高尔夫球场不仅不破坏环境,甚至还可以给环境带来积极的作用。
“高尔夫球场的用地主要以荒坡地、废弃地、垃圾场为主,把它们改建成环境优美的绿地,难道这不是好事吗?”深圳大学高尔夫学院院长张晓春反问。李源打球的高尔夫球场就是在垃圾填埋场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熟知当时情况的内部人士说,那绝不是一项便宜的工程,地上铺了一层覆膜,采用了先进的技术,用了两年的时间,把臭气熏天的垃圾场改造成了空气清新的绿地。
现在,在11部委的整顿还没有出来一个最终的结果前,高尔夫行业里几乎所有人都在焦虑地等待。但在张晓春看来,这一次的整顿,未必就是坏事。
“一个是确实需要摸清家底,在高尔夫的发展当中,球场和相关产业,到底处于一个什么状态;第二,与其让别人不得不去走一些比较曲折的路,倒不如由国家订立标准、规范,然后根据这些标准、规范去进行严格地审批,这对于高尔夫的健康发展是一件有利的事情。”
但是,张晓春在心底也有一个顾虑,担心这次整顿的结果还是像以往那样一刀切。有人跟他开玩笑说,这次要把国内三分之一的球场停掉。“我说且不算别的方面,几百号人的就业怎么解决?而且,投资商的投入怎么算,已卖出的会籍权益怎么保证?”张晓春说,这很难简单化地去解决。
李源绕着高尔夫球场,放缓步子,感受着照射的阳光、柔和的微风,有偶尔碰到的球友向他招招手,叫一声“老李”。
他望向不远处,一只鹤停留在湖泊边,然后飞向天空。
中国石化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篇7
在当代中国艺术多元发展格局中,中国画一直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画创作的当代性探索呈现出强劲势头,艺术视野的国际化扩展了中国画的视觉经验和创作手法,一方面促进外来的语言元素和传统笔墨的相互融合,另一方面也促使对中国画的艺术根源的“正本清源”和“借古开今”的思考。值得指出的是,传统仍然是当今现代性建构的重要维度,任何一个现代性维度的构建都应该采取“向后看”的思路,现代性发展的方向都是朝向过去的传统。就中国画而言,用荣格的话来说,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力图在美学领域,或者说是在当今艺术的世界中复归一个“原型”。这一思路是讨论新的带有传统血统的现代绘画的前提。麦克卢汉用一个吊诡(paradox)概念——“后视镜”来比喻历史的进程——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理念。即人类的历史进程就像是在高速公路上开车,虽然我们可以看见挡风玻璃的前方,但前面究竟是什么我们是不知道的,我们眼睛紧盯着的其实是“后视镜”,车越往前开,我们对经过的环境和历史就越清晰。在故宫博物院典藏的历代名画就是这样的一个活生生的传统的“原型”。“故宫藏历代书画展”(第九期)2014年9月至11月在故宫武英殿书画馆展出。展览分晋唐宋元、明、清三个部分,展示文物总计67件(套),可谓件件皆是精品。既有晋唐宋元的稀世孤本,如《女史箴图》(摹本),也有明清各个画派的代表作品,可以清晰、系统地反映中国古代书法与绘画艺术发展的脉络。
2014年中国美术界更加深刻的体认20世纪中国画自身发展逻辑,举办了一系列相关的展览。2014年水墨画和工笔画的实践,总的来看,在审美品质、笔墨形态、图像构成等方面都更为多样化,水墨表现的视觉可能性成为“新水墨”主要探索的课题,不断产生出新的探索成果;工笔画创作则在表述其文化身份和文化立场同时,力图成为主动参与创造历史的当代文化载体,成为中国文化自觉建构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大道传薪,金石为开——中国美术馆藏吴昌硕与二十世纪写意花鸟画名家展”共展出作品一百余件,在以经典作品展示吴昌硕“食金石力,养草木心”所开写意新风的同时,遴选了齐白石、潘天寿、陈师曾、王震、赵云壑、朱屺瞻、王个簃、陈半丁、来楚生、吴茀之、诸乐三、李苦禅、王梦白、王雪涛、于希宁、崔子范等16位二十世纪写意花鸟画大家,分为江南与北方两大区域,以吴昌硕作品贯穿整个展览,在对应的比较中展示每位大家与其之间的承变关系,勾勒出二十世纪写意花鸟画探古出新、雄健高昂的时代气象。
“丹青京华一20世纪的北京中国画坛”展览荟萃了齐白石、黄宾虹、李可染、陈师曾、李苦禅、徐悲鸿、蒋兆和、叶浅予、黄胄、吴作人等众多20世纪中国画大师的近百件绘画作品。“丰华臻传——中国重要书画收藏展”涵盖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傅抱石、徐悲鸿、吴昌硕、潘天寿等近现代艺术家的经典作品。其他重要的展览还有“人生若寄——齐白石的手札情思”、“江山万里——张大千艺术展”、“踪迹大化——傅抱石艺术回顾展”等。
2014年,水墨艺术家践行各自的水墨理想,水墨画的创作呈现是由一系列展览构成的,如“关切的向度——当代水墨六人展”、“山脉·文脉——樊洲山水画艺术展”、“翰墨情缘——上海中国画院藏名家合作花鸟画展”、“片石叠山记——周矩敏水墨画作品展”、“大美寻源·翰墨薪传——中国画名家作品展”、“烟云供养——买鸿钧山水画艺术展”、“2014水墨家园——李小可作品展”、“水墨中国梦——当代中国画作品展”、“师心写意——熊纬书百年诞辰山水画展”等。此外,2014年6月12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和现代工笔画院共同举办的“精致立场·全国第二届现代工笔画大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出来自全国各地近500位艺术家创作的工笔画作品,展示出当代中国工笔画多元的发展路径和艺术家丰富的探索实践。2014年突出地域性特色的中国画展览有:“丹青楚韵——湖北省中国画作品展”、“长安精神·陕西优秀中青年国画作品提名展”、“新中国美术家系列一一浙江省中国画作品展”、“香港当代水墨艺术展”、“金陵文脉——2014年全国中国画展”。
还有一些也引起业界的关注,如“南象北相——王赞、周京新、张江舟、王颖生人物画展”、“和而不同——戴顺智、范扬、韩敬伟、袁武四教授中国画作品展”,“大观——王首麟作品展”,“除了要吃饭其他就跟神仙一样:朱新建个展”、“物以神聚——范扬国画展”、“凝固的音乐·刘建水墨建筑画展、“重返单纯——吴山明执教50年从艺60年中国画艺术展”、“九天花雨——柯桐枝花鸟画作品展”、“澄怀味象一一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第三届院展”、“太璞如琢一一崔如琢指墨艺术展”、“昆仑情中国梦——马万国中国画作品展”、“盛世繁英一一周彦生花鸟画艺术展”等。
2014年,不同美术门类以其独特的语言从不同的维度阐释着中国的现代性的不同面貌。
文化多样性的观念认为每一种文化都跟特定的社会环境联系在一起,而不是排列在先进和落后的阶梯上。而中国油画的发展及其独特道路恰恰是与中国的文化背景,20世纪中国艺术走过的道路,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紧密相连。中国油画本土化实践是20世纪中国油画根据自身要求而提出的学术命题和学术任务,也是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油画家持续进行理论思考和艺术实践的对象与目标。油画在中国,实质上呈现为一种语言在另一种语境中的生成性和差异性,以及这种语境的主体和固有成分对这种语言所实现的创造性的转换。而新世纪以来更加迅猛信息化和消费文化的时代背景下,绘画面临的各种“图像化”,“碎片化”和“潜表化”的重重危机和焦虑中,中国油画被赋予了重建时代和历史感受力,重建绘画表现力量的文化使命。
2014年,中国油画主流创作稳健发展和多样化创作获得丰收的同时,更加深入探索、研究油画的中国地域性,全面审视、探讨和梳理中国油画中的文化传承性和地域风俗独特性等多方面因素,并初步从视觉语言的多元、多层次阐释性的角度提出中国油画的理论定位。2014年7月25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山东省文化厅、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沃土中原——吾土吾民油画邀请展”在山东美术馆开幕。展览之中“吾土”之“土”的传承在当代文化中显现其历史和地域的穿透性,直面地域文化特征在当代思维中的重要性。展览强调只有通过梳理中华5000年本土文脉,厘清借鉴西方油画的因果和中国社会改造的自我需要,才能建构中国油画的文化多元传承与当代重述的基础。本次展览“吾民”之概念,建立在中国文字和语言文化4000年延绵不断的基础以及通过语境和非语言文境形成的“吾民”生活经验之上,于是油画成为当代国人在本土文化语境中描述生活经验的手段。本次展览共展出247件油画作品,包括评选出的193件优秀作品,13件评委作品,以及从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大都美术馆等机构借展、特邀的41件艺术名家经典代表作品,其中有吴作人的《凤凰山》,王式廓的《十三陵水库工地3》,艾中信的《十三陵雷雨》,罗工柳的《半边天》,孙滋溪的《母亲》,侯一民的《地下工作者》,詹建俊的《妇女红灯照》,朱乃正的《国魂·屈原颂》,苏高礼的《太行山上》等经典油画作品。
由中国油画学会、中国美术馆联合主办“在场·第二届中国油画双年展(2014)”2014年8月16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策划团队围绕学术主题“在场”,共邀请了34位画家的600余幅作品参加本届展览。“在场”这一主题,突出了中国油画创作的本土特性,强调与中国社会文化时代特点与油画探索的关联,从历史、生活、突围三个方面,通过邀请艺术家来揭示绘画创造的生机风采。三种“在场”的分类并未绝然划分,却深刻地指向中国当代艺者的“身”之历史性、“体”之个性经验的思考与突围,进而深刻地揭示绘画的思想与人文的内涵。
“在场”展览与其说旨在引导观众走进百年中国艺术历史的“真相”,不如说更想营造出一种可触摸的历史在场感,使悬挂在展厅“殿堂”里的艺术恢复生命体温。除了画框中的艺术存在,那些散落于画室角落的草稿,档案及其研究文献,成为“在场”展览复原“面向艺术本身”的起点。
其他重要的油画展览还有,“我们在绘画中——中国油画国美之路”、“东方葵:许江艺术展”、“面孔后的故事——馆藏肖像精品(油画/素描部分)”展、“图像的叙事性·第五届广东当代油画艺术展”、“军旅·行旅——孙立新油画展”、“如歌的行板——沈行工油画作品展”、“情凝厚土——曹新林油画展”、“黄河哺艺——马建飞油画展”、“艺为人生——冯法祀百年诞辰艺术回顾展”、“善彩馀韵——胡善馀艺术展”等。
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美术现代性的研究,把握中国当代艺术的内在本质,进一步认清中国当代艺术的真实面目,有效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健康发展和持续繁荣,有利于深入开展中国当代艺术的史论研究和艺术创作,相关单位和部门也就我们的时代和使命这一命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研讨,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第二部分主体性的建构
中国现代性建构体现在美术主体精神的塑造过程中,也体现在与他者的相互关照中。以中国艺术的精神为核心,以加强对现实人文关怀,探索绘画本质特征等艺术理念为核心,对自20世纪西方美术传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美术以西方美术发展轨迹为参照的现象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深入探讨。反思以形式语言和材料媒介为特征、以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为内容、以观念的泛化和现成品的挪用为手段的西方现当代艺术,使中国美术家在很大程度上疏离和异化了对于身处其中的自然和本国社会现实这一当代美术现状。倡导在中国美术传统、以及现实主义和写意精神双重关照下对于“外师造化”和“中得心源”等更为丰富的概念内涵和“绘画性”的理解。激活和拓展“写生与写意”的精神,反映当代广泛的生活活力,恢复艺术家直面现实的鲜活“感受力”和高于现实的“创造力”,使绘画重回“绘画性”之本体,从而在观念与语言层面建构当代中国艺术主体性。
由文化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是十八大之后我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家级艺术盛会,充分展示了近年来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最高成就、最新成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为本届艺术节发来贺信,向全国广大文艺工作者和海内外艺术家致以诚挚的问候,并预祝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圆满成功。希望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办成一届“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
为充分展示近年来我国美术创作的丰硕成果,彰显中华民族文化的鲜明特色和时代风采,推动中国美术事业发展繁荣,使当代美术创作的优秀成果更广泛地惠及人民群众,文化部在中国艺术节中设立了“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该展览也是文化部近几年着力打造的国家级美术展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1月15日,“丹青贺岁——选自‘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作品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基础上精选辑成,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和水彩(水粉)画共计200余件。美术作品展整体呈现出正大气象。其正气和创新力告诉人们中国美术在社会变革、中西对话、文化交流、承古开新的历史进程中迈进了一个新的境界。参展作者涵盖了当前我国美术界老中青三代优秀美术家,既为广大的美术工作者搭建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也使当代美术创作的优秀成果惠及群众,是文化部引导和推动当代美术创作持续繁荣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集中展示了近五年来中国美术创作的丰硕成果。全国美术家热情参与、精心创作,以独特的审美视角、鲜明的艺术个性和丰富的美术语言,表现当代中国的人文形象,彰显了开放的文化视野和艺术探索的勇气。各地都以多种方式举办不同规模的美展,藉以积极推动各地美术创作的繁荣发展,使全国美展成为美术家实现自己艺术梦想的舞台。
本届展览共征集作品30000余件,共有3393件作品入选,其中进京作品447件;自2014年9月1日始,“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漆画展、艺术设计作品展、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展、综合画种·动漫作品展览、壁画作品展览、版画作品展、雕塑作品展览、中国画作品展、水彩·粉画作品展、陶艺作品展、实验艺术展”分别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西安当代美术馆、石家庄市河北省博物院、嘉兴市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中心、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山西太原美术馆、天津美术馆、武汉美术馆、西安市大唐西市博物馆、今日美术馆开幕。
笔墨追日月,丹青绘华章。作为我国连续举办时间最长的国家级文化活动之一,全国美展荟萃了新中国美术史的精美段落,艺术的展现了共和国65年来各个历史阶段的美术精神、艺术成果和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光辉历程。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号召全国美术家为人民奋发创作,用手中的画笔描绘艺术之花盛开的多彩画卷,讴歌人民意气风发的时代精神,书写文化建设的隽永篇章,向新中国65周年华诞献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再创新的辉煌!
2014年12月17日,作为央美美术馆“百年辉煌·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名家”系列大型展览的首展,“油画中国风——董希文百年诞辰纪念展”新闻发布会在央美美术馆与记者见面。本着对董希文先生的崇高敬意,展览旨在于董希文诞辰100周年之际回顾其一生为艺术及教育事业做出的不懈努力,全面诠释了董希文“油画中国风,油画民族化”的艺术与教学理念。正所谓一展寄先生百年,一笔负千年重任。2014年9月30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中国梦——塑造中国新形象”美术作品展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幕。展览共展出290余件作品,涉及中国画、油画、版画等多个画种。2014年7月26日,“中国梦强军梦一一军事题材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与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参展的300余件作品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水彩画、宣传画、连环画、实验艺术作品等,集中展示了近年来军事题材美术创作的最新成果。
2014年9月30日,“开渠百年——纪念刘开渠诞辰110周年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精选刘开渠最具代表性的51件雕塑作品和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分四个单元:“为现代中国人造像(1914-1949)”“立民族之碑(1949-1978)”“向新时代致敬(1978-1993)”和“世纪回望”。
第三部分 对话与交流
2014年,中外美术交流活动空前频繁,举办了一系列重要的美术展览。欧美等国家博物馆精品频繁亮相本土博物馆、美术馆,其中包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ChiFra中法艺术交流展”,展览共展出目前活跃在中法艺术界的40多位艺术家的近两百件油画、版画和雕塑作品;由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主办的“俄罗斯:历史与现代——瓦西里·涅斯捷连科作品展”,他的作品取材现实,又不乏浪漫、哲学色彩,其创作向人们展示了艺术的精神变革力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毕加索:沃拉尔系列版画展”,“沃拉尔系列版画”包含了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在1930年9月至1936年6月间创作完成了97幅作品,以及1937年增加的3幅沃拉尔的肖像版画。此外,“狂野的心——20世纪60年代起的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展”,集中呈现了20世纪60年代德国艺术运动的兴起,以及新表现主义和新具象的发展,其中有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著名艺术家巴塞利兹、伊门道夫、安森·基弗、格哈德·里希特等的重要作品。这些展览为中国观众近距离地了解西方现当代艺术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也为2014年中国美术界的“请进来”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展现双方在过往50年中的文化交流成果,中法两国相关部门组织了一系列的展览,为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呈现上一份特别的厚礼。
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在中国大陆的首次特展在上海K11购物艺术中心举办。展览重现了莫奈所看見,而非所感知的幻觉主义风格,此风格孕育了19世纪末的印象派运动。这次展览由Kll Art Foundation与上海天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展览于2014年3月8日至6月15日期间举行,展出了40幅来自巴黎马摩丹莫奈美术馆(Marmottan Monet Museum)的莫奈真迹和其他印象派大师的12幅真迹,其中包括莫奈标志性的作品《睡莲》(Water Lily)和《紫藤》(Wisteria),价值连城。此次展览,旨在打开中国艺术家、艺术学生和广泛观众对莫奈及印象派全新的诠释和价值,及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思考。Kll Art Foundation已在中国大陆举办超过38个展览,此次与天协文化联合举办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进一步丰富了上海的艺术舞台,促进教育和培养市民对艺术追求的发展。
2014年4月11日下午,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法国博物馆联合会联合主办的“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特展”开幕,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在为此展览特别书写的贺词中表示:“今天中国与法国庆祝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五十周年。其实几个世纪以来的艺术交流已经在我们两国之间建立了非常密切的特殊关系。自然,艺术如约而至地现身于庆典活动中。我们谨以最隆重的方式在北京集中展出法国绘画中的若干出类拔萃的精品以体现法兰西艺术。由于我们各大国立博物馆的参与,我们得以在此展出表达我们共享的普世价值的画作。我们为此而倍感自豪”。此次展览囊括了卢浮宫博物馆、凡尔赛宫和特里亚农宫博物馆、奥赛博物馆、毕加索博物馆、蓬皮杜现代艺术中心这五家世界著名博物馆共10件精品画作。展览中展出的全部作品均是首次来华展出,每件作品不仅都承载着与之对应的具体时代,反映具体时代中具有标志性的潮流运动和风格特色。它们都深藏着一个甚至多个故事——其中包括作品本身呈现的故事、作者的故事以及作者希望通过作品传达的信息。能如此集中地将诸多国宝级画作在本馆呈现给公众,将充分体现5 0年来中法两国在文化交流方面的杰出成果。
2014年5月8日,由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徐悲鸿纪念馆、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河南博物院共同主办的“大师与大师——徐悲鸿与法国学院大家作品联展”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开幕。“大师与大师——徐悲鸿与法国学院大家作品联展”是首度将徐悲鸿先生及法国学院大家们的绘画作品同期展出。展览共展出徐悲鸿先生及法国学院大家们的绘画作品共1 2 3件,其中包括徐悲鸿先生留学法国期间四位法国导师弗拉孟(Fran·ois FLAMENG)、达仰(Pascal Dagnan-Bouveret)、柯罗蒙(Fernand CORMON)、贝纳尔(Albert BESNARD)的重要作品,呈现了四位法国导师对徐悲鸿的未来所产生的非凡影响。
2 0世纪初,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一批中国有识之士远渡赴法,他们将一种传统引向另一种传统,从法国传到中国。而这批留法艺术家在法国探索艺术之路的经历,也正是中国美术走向现代这个探索过程的真实写照。展览作品中强烈地反映出徐悲鸿早年对于中西绘画的专注研究与创新思考,曾任北大画法研究导师期间,他发表了《中国画改良论》,提出近代国画的洗旧革新,又以数年之勤功精研西方美术的传统与现状,徐悲鸿的作品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广博的艺术修养,是古为今用、西为中用的典范,其所建立的教育体系更在中国美术教育发展史上影响深远,堪称“中国近现代美术之父”,为中国美术发展方向注入了新的生机,建立了共和国自己的美术发展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传统美术落后状态,使中国的美术教育和美术事业走上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本次展览作为中法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亮点,不仅对中法艺术界交流是一种有力的促进,也将成为中法两国人民友谊的见证,对新时期中法关系的良好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4年1 1月27日,“永远的思想者——罗丹雕塑回顾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此次由法国巴黎罗丹博物馆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联袂推出的“罗丹雕塑回顾展”,通过4个部分13 9件罗丹博物馆馆藏的罗丹传世名作,回顾这位被称为“现代米开朗基罗”的伟大雕塑家的艺术历程。这一迄今为止在中国最大规模的罗丹艺术展,将作为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的最佳献礼而呈现给中国公众,同时也是中法建交5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的收官之作。
2014年3月12日,由中华艺术宫和列支敦士登王室收藏共同策划主办的“鲁本斯、凡·戴克与佛兰德斯画派——列支敦士登王室珍藏展”在中华艺术宫开幕。
此次展览从列支敦士登王室多年的珍藏中精选了100件油画、版画与挂毯,涉及肖像、风景、静物等种类,主题涵盖宗教、神话和历史,并以十三个篇章完整地展现了十六、十七世纪尼德兰南部地区绘画发展的历程,其中包括鲁本斯的《战神马尔斯与瑞亚西尔维亚》《克拉拉·赛琳娜·鲁本斯的肖像》,凡·戴克的《热那亚贵族肖像》、《玛利亚·德·塔西斯的肖像》,以及昆丁·马西斯、扬·德·考克、勃鲁盖尔家族成员、雅各布·约丹斯等人的画作。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意大利文化遗产活动和旅游部文化遗产开发司,罗马历史、艺术、民族人类遗产及博物馆联盟特署联合举办的“罗马与巴洛克艺术”展,4月2 9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是继“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名家名作”展之后,来自亚平宁半岛的又一个精彩展览。此展5 0件(套)1 7世纪意大利绘画、雕塑和工艺品均来自罗马威尼斯宫国立博物馆、科西尼宫国立古代艺术馆、巴贝里尼宫国立古代艺术馆、基吉宫巴洛克博物馆、斯巴达美术馆等1 0余家意大利著名博物馆、艺术馆和相关收藏机构,包括卡拉齐、卡拉瓦乔、贝尼尼、科尔托纳、阿尔加迪、普桑、安德烈亚·萨基、弗朗西斯科·科扎、乔万·巴蒂斯塔·高利、贾钦托·布兰迪等2 0余名活跃在17世纪罗马艺术舞台上的艺术大师和著名艺术家的艺术精品,涵盖了以巴洛克为主体的多种艺术风格。展览以1 7世纪罗马艺术史的发展脉络为主线,重点介绍和展示罗马巴洛克艺术,同时兼顾同时期的其他艺术风格,为广大观众呈现一幅1 7世纪罗马艺术全景画卷。
2014年8月1日,享有盛誉的国际表现主义名作齐聚上海。“同行——2014美术馆联合展”在中华艺术宫拉开帷幕。按照表现主义在不同国家和时代的作品分类,此次中华艺术宫分为七大板块:《通变涵远——20世纪中国美术中的10个样本》对原有的中华艺术宫名家馆进行了重新策划、作品增补,选取了20世纪中国美术中的10个艺术家作为样本。展览通过这些融汇中西艺术大师的作品,展现中国近现代绘画继承写意传统,呈现内里的表现主义元素。而《中国新表现:1980-2014特别邀请展》,则展出21位当今中国艺术界名家的优秀艺术作品,展现中国当代艺术中表现性的内涵特质。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此在的绘画一一中国具象表现绘画二十年艺术展》,则展现了中国美院的艺术家在实践中以现象学哲学为思想背景,对绘画创作进行再思考的艺术体系。
来自国际的表现主义艺术展,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狂野的心——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展》,该展为人们带来了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流派中令人激动的几个名字,如安森·基弗、格哈德·里希特等。此外,《琳琅满天——20世纪下半叶意大利表现性艺术展》呈现出意大利艺术家以全球化作为文化土壤、令绘画从各种艺术实验回归架上绘画的创作成果;《伸出你的拳头——厄瓜多尔绘画大师奥斯瓦尔多·瓜亚萨明画展》展示了表现主义艺术在遥远而神秘的南美大陆曾产生的声声回响奥斯瓦尔多·瓜亚萨明是拉丁美洲厄瓜多尔的国宝艺术家,著名的文化战士。早在20世纪50年代,奥斯瓦尔多·瓜亚萨明就参加拉丁美洲革命,用作品反映人民疾苦,争取民族独立。
《我的孩子,春天来了——德国绘画大师珂勒惠支作品展》则展示了珂勒惠支作为百年前表现主义艺术旗手的风采,以及她对中国近现代艺术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琳琅满天——2 0世纪下半叶意大利表现性艺术展”,集中推出了在欧洲艺术界举足轻重的意大利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超前卫艺术风潮,也就是意大利新表现主义艺术。它的根本精神在于把绘画从各种艺术实验回归架上绘画。尽管这个流派中的每个画家的精神追求和艺术手法各不相同,但他们使架上绘画在意大利艺坛上获得了一次空前辉煌的复兴。2014年7月9日至8月17日,“地中海的女人一一法国艺术家沃尔蒂作品展”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展出。展览由中国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天津美术馆、四川博物院、武汉博物馆、中华艺术宫、沃尔蒂基金会和巴黎沃尔蒂展览策划公司共同主办。沃尔蒂是法国当代著名的雕塑家及画家,本展是首次在中国展出这位杰出艺术家的100件代表作品。这些以女性为主要题材,跨越不同的艺术时期,并涵括了雕塑、素描、粉笔、壁毯等多种类型的作品。
2014年10月28日,由中华艺术宫、匈牙利国家美术馆共同策划的“蒙卡奇和他的时代:世纪之交的匈牙利艺术”在上海美术馆开幕。展览以米哈伊·蒙卡奇的重要作品构成展品主体,共将展出95件油画作品,分为两个大章节七个片段集中展示19-20世纪之交,匈牙利的绘画艺术及潮流。
随着中国美术“走出去”的呼声越来越高,同时实施的艺术项目也越来越多,中国艺术已经在国际上凸显自己的力量。
6月5日,作为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的一项重要活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法兰西学院承办,中国美术家协会学术支持,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和美爵基金会协办的“心灵对话——吴为山、克罗德·阿巴吉雕塑展”在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隆重举行。此次展览共展出了两位艺术家各20件雕塑作品和20幅画作。这些作品创作的年代跨度很大,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反映出艺术家创作的心路历程。此次展览不仅是两位雕塑家心灵的对话,也是中法两国文化艺术的对话。近三十年来,吴为山为世界文化史上的巨匠和普通平民塑像,通过塑造他们而树立文化丰碑、赞美人性,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现代写意雕塑风格。他的雕塑宛如文化的化石,折射出人类文化的伟大精神,洋溢着人文主义的光辉。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吴为山的雕塑不仅表现了中国的灵魂,更表现了全人类的灵魂。”
2014年7月17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与美国卡特中心共同主办的“走进卡特中心——纪念中美建交35周年当代中国画作品展”在卡特中心开幕。画展集中展示了刘大为、吴长江、杜滋龄等三十一位中国当代美术名家的三十余幅水墨作品。
总体而言,近年来我们看到中国文化、中国艺术家在海外的推广更为积极主动,在西方主流的展览中,我们看到了更多的的中国艺术家的身影。但由于参展艺术家的力量过于分散,缺乏有效的组织,展览水平参差不齐和展览组织的“无序性”难以有效地体现出国家的整体水平;其次,缺乏持续有效的推广途径和渠道;以及缺乏有针对性的深入专业研究和缺乏有效的专项资金支持等。
对于以上问题,应制定针对性的文化指导政策,体现文化推广的国家战略;其次,整合研究力量,增强对当代中国美术“走出去”的战略研究和具体实施方案的评估、调查和建立;拓展展示和推广平台,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尤其是对中国美术“走出去”大型项目的专项支持,并由政府有关部门主导,组织相关文化艺术机构组成专项项目组,整合资源,形成有效的代表国家水平展示中国力量的赴外团队。
第四部分 策划与未来
把中国美术现象和文化身份放在全球语境中去看待,成为2014年中国美术界共识。策展人是美术创作与美术生态中重要一环,他们对现代性的理解和精确把握,是这一环节的显性因素。近年来,策展人在美术展览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引起业界的关注,展览策划面临大量学术、文化和专业问题,需要有一批策展人能够对美术展览策划的方法、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策展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学术态度和艺术策划能力对展览能否成功举办越来越重要。
2014年2月28日,“无形的手:策展作为立场”第二届CAFAM双年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CAFAM双年展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主办的以大学美术馆为平台的双年展,首届展“超有机:一个独特研究视角与实验”于201 1年9月至1 1月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成功举办,深获社会各界好评,并被多家机构及媒体评为2011年度中国“年度最佳展览”。
第二届CAFAM双年展以“无形的手:策展作为立场”为主题,继续秉持国际性、当下性、前沿性的学术方向,来探讨当代文化与艺术的发展与实验的精神、面貌与特征。本届CAFAM双年展邀请了国内外重要艺术学院的策展专业指导教师为学术主持,策展专业毕业并具有较出色策展成果的学生担任策展人,共同构成具有创新意义和教学实践及实验意义的策展团队,来策划、组织、实施本届CAFAM双年展。这些被推荐的策展人以他们各自的学术特征来策划、呈现他们所关注的艺术课题和艺术家,使得策展的实践既与艺术教育有关,又与当代艺术的生态有关,从纵向、横向来推动策展与艺术的实践活动。
今年有来自全球6所专业艺术学院共同参与,由这六所具有策展专业的学院推荐本校学生来策展,这六所艺术院校及年轻策展人分别是:中央美术学院的胡丹洁、中国美术学院的马楠、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的克里斯托弗·哈蒙德、美国加州艺术学院的翁笑雨、荷兰De Appel艺术学院的安吉拉·杰拉迪和法国国家当代艺术中心Magasin学院的维罗妮卡·瓦伦蒂尼。
因为这是跨越地区、跨越文化的横向策展实践的一次双年展,所以本次展览特别强调这些策展人所呈现的问题、话题具有超经验的性质,即它们是超越当下情景、特定类型、单一学科的艺术展览表现;同时,作为策展,也强调它不是孤立的展览计划和落实,而是一种超策展的学术研究,它纵向地思考历史,又横向地架通不同学科知识的对话,以艺术的方式来昭示当代国际社会的关注点与特殊性。另外,因为这是国际间合作的双年展,从观念到作品到具体语言的翻译转译也是该展思考的方面之一。语言的交流永远都是一项文化事件,凡有文化变革与发展,都会与文本的语言翻译有关,其背后就是文化观念的转译、传递和解读。这种超经验、超策展、超翻译的方式和目标,是希望通过一种新型的双年展价值诉求,以突出、强化当代的策展经由学院教育与社会实践,走向综合知识构成、走向艺术生态有机整体的趋势。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创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辉煌。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历史的发展中,总是有一批站在时代前列的有志青年,突破传统的制约和时代的局限,勇于探索,以自己的实践谱写历史新的篇章。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和艺术多元,青年艺术家得以在多领域、多空间探索,他们在文化的碰撞与激荡中,以诗性与文情表达理想,以理性与功力表现事物,以蓬勃的生命与灵魂抒写人生艺术,将新观念、新材料、新技法融入探索与创新,与社会变革的时代洪流同节律。
青年艺术一直是美术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美协和全国各大美术院校、其他美术机构,注重延伸服务臂膀,加大服务覆盖面,通过各种美术活动搭建平台,培养和扶植各民族青年美术家和自由职业美术工作者,使他们更好的展示才华,实现个人价值。
2014年6月3日,中央美术学院“千里之行”毕业生优秀作品收藏展——加拿大巡展在温哥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亚洲中心礼堂开幕。此次展览精选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012年和2013年“千里之行”毕业生优秀作品展的收藏中24位艺术家的约60件作品,包括油画、国画、版画、雕塑、装置、影像等多种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出中国目前艺术教育的水平以及中国大陆新生代艺术家的艺术探索与倾向。6月27日,“千里之行一一中央美术学院2014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这也是“千里之行”项目的第六届展览,此次展览展出了来自中国画学院、造型学院、设计学院、建筑学院以及城市设计学院等各专业140名本科和硕士毕业生的优秀毕业作品。
2014年5月9日,第二届全国高等院校插图艺术作品巡展在青岛农业大学举行开幕仪式。本次展览由中国美协插图装帧艺委会主办、青岛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承办,全国156所高校师生的作品参加展出。
2014年8月8日,“实年一验——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专业教学十年成果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展。此次展览作品数量十分庞大,呈现了实验艺术十年走过的历程和取得的成果。展览分为“实验课堂”“文本作业”“十八个案”三个部分进行展出。此外,“中央美术学院附中60周年校庆展”和“2014届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展”也相继展出。
2014年10月12日,由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主办,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艺术报社承办,中国美术馆、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协办的“第三届造型艺术新人展”在中国美术馆拉开帷幕。展览展出了从全国评选出的259件青年美术家的优秀作品,其中新人优秀作品5件、新人佳作10件、新人佳作提名作品20件。马文甲的雕塑《精魄》、马杰的中国画《基石》、张军的油画《微信——下午茶》、陈国的漆画《默默进化》、梁业健的版画《逸境NO·2、3、4、5》获得新人优秀作品奖。
进入新世纪以来,老一辈美术家群体相继谢世成为突出现象,2015年艺术史家高居翰,画家朱德群、朱琦、程士名、陈白一、赵延年、张桂铭、吕云所、杨涵、高泉逝世,特别是一些中年艺术家的过早离世令整个美术界深感悲痛,60后美术家忻东旺、凌君武、朱新建谢世。朱德群是法兰西学院第一位华人院士,是进入西方现代艺术史,并对西方艺术产生重要影响的重要华裔美术家。高居翰是当今中国艺术史研究的权威之一,作为中国绘画史研究的资深元老,他的著作多是由在各大学授课的讲稿修订,或是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编纂而成,皆是通过风格分析研究中国绘画史的经典书籍,享有世界范围的学术声誉。中国美术界从对20世纪老美术家艺术档案和研究关注,引发对全面整理20世纪中国美术遗产的关注。
值得指出的是,一年里,学术研究非常活跃,各美术机构、院校或专业媒体举办了各种主题和规模形式的学术研讨会,展开广泛深入的学术研讨。在众多的研究选题中,一个较为明显的研究趋势是: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成为美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个案研究逐渐成为主流。关注点不仅仅是艺术家、作品、风格、技法等艺术本体,而更重在探讨艺术本体形成的社会情境与观念逻辑。从研究范围来看,以往不受重视的公共艺术、实验艺术、新媒体艺术、工艺美术理论、设计理论乃至艺术管理、艺术产业研究异军突起,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美术理论研究的格局;从研究主体来看,一批70后、80后的青年理论家也在过去一年颇受瞩目,海外中国美术史研究者及其成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这些都为美术研究带来了新鲜的活力
中国媒体行业预测报告 篇8
电视:稳坐媒体龙头
2008年,电视以占媒体总收入高达63%的份额保持着作为中国媒体投资主导力量的位置。医药和化妆卫浴品类的花费在各类电视广告花费中名列前茅,二者在电视广告花费中共占有43%的份额。快速消费品仍将是电视广告的支柱,紧随其后的是家居用品、零售业和服务业。饮料类也仍将占据电视广告花费的不小份额。此外,之前媒介投入份额较小的休闲类和财经类电视广告花费正快速增长。相关法规的修订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应该会刺激国内外银行与保险公司显著加大其广告投入。
2008年,全国性电视频道的刊例价涨幅将保持16%的高位,不同区域市场有所差异,北方市场增幅为12%,南方市场则高达31%。根据品牌市场营销权重,我们预计,2008年的总体电视广告价格涨幅为20%。
报纸:增长速度缓慢
在发达市场,报纸已经处于落后状态。中国的报纸行业还在增长,但是今年只达到一位数的增幅:2007年报业增长6.7%,预期2008年将增长6.8%,2009年增长5%。2008年,报纸媒介份额将有望达到2001年水平(19.4%)的一半。尽管近期人们对于股票和投资基金的关注升温刺激了金融类广告投放增长83%,但是房地产、零售业、汽车和医药类广告仍然占据了报纸广告收入的半壁江山,贡献巨大。
报纸严格的内容审查和非商业视角使得报纸很难与充满活力的电子媒体竞争。一些广告客户,特别是较小的广告客户往往被在线媒体挖走。另一方面,报纸也难以整合其线上和线下资源,减缓了制定整体传播策略的进程,如跨媒体(包括传统和新兴媒体)建立一个核心沟通平台。订阅《成功营销》请点击http://www.vmarketing.cn/dingyue
杂志:市场细分小众化
2008年和2009年,杂志广告收入占各媒体总收入的份额预计都将为1.6%。更灵活的营销方式、更优质的内容整合和消费者生活方式的转变支撑了杂志保持着较高的增长——2007年为19%,预期2008年和2009年将达到20%。杂志的广告客户以化妆/卫浴用品和服装服饰类广告主为主,汽车行业以2007年76%的增幅也拉动了杂志广告收入的增长。地方出版商利用他们对本土的了解与极富创新精神的国际伙伴合作,引领了杂志在生活方式、休闲和财经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随着生活方式和休闲选择的多元化,拥有小众但忠诚读者群的小众出版物正在为广告主的品牌建设带来巨大的价值。
广播:增长势头良好
2007年广播增长为30%,尽管与其他媒体相比,其所占的媒介份额仍然相对较小,但预计2008年和2009年仍会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商业、邮电通讯和汽车类广告主是广播广告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中汽车和金融业潜力巨大,2007年的增长速度分别是86%和60%。
随着财富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拥有私家车,广播媒体的发展也随之走向了美国模式,这一点在北京等大城市表现得最为突出。2007年,车载广播的听众增长了35%,同时汽车销售量也在不断增加,2008年1月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2%。随着消费者移动性的增强,广播媒体在品牌传播中扮演的角色也日渐重要。数字广播和网络广播的发展也将对此起到推动作用,在北京和其他一些城市,例如北京广播电台的“听吧”已在网络广播中很受欢迎。注重内容,并不断开拓数字化收听平台,将使广播媒体不再只是广告主媒体计划中的备选媒体。订阅《成功营销》请点击http://www.vmarketing.cn/dingyue
互联网:品牌推广新阵地
仅去年一年,中国网民数量就激增了7300万,增幅高达53%。这也就不难理解网络广告为何是目前发展最快的媒体,预计2008年网络广告收入将增长65%,2009年将增长40%。广告主无疑被网络广告较高的到达率及其内容和形式的灵活性所吸引,且奥运会的举办也将为网络广告的发展注入一针强心剂。网络广告收入主要来源于汽车、金融、IT、房地产和网络服务等领域。
得益于百度等行业领导者扩大搜索量和优化内容的努力,搜索引擎广告也分享了发展的喜悦。百度2008年一季度报告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销售增长108%,营业利润增长100%,其中广告客户数量增加44%,且单位广告客户的收益上涨了59%。
网络游戏在网络广告中扮演的角色日趋重要。2007年网络游戏用户达到1.2亿,这将推动网络游戏植入式广告的大幅增长。尽管信用卡普及率相对较低,但电子商务仍然稳步发展。据估计,到2010年,中国在线消费者将超过一亿人。商业机构对消费者类门户网站(B2C),如卓越网、当当网、淘宝网等未来发展前景看好。总而言之,未来网络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市场营销策略。最有潜力的增长领域将不仅仅是植入式品牌广告,还包括赞助、联合推广和内容定制等形式。
新兴媒体:广告投放增长最快
在中国出现的新媒体中,手机媒体和液晶电视媒体(LCD)值得关注。此类媒体的整体广告投放量的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互联网,预计今年将达到82%,明年为47%。
中国的手机用户数量在2008年1月达到5.56亿,位居世界第一,但这个数字本身并不能说明手机在中国具备了媒体功能。2007年,中国手机广告市场的总收入为1.025亿美元(7.8亿人民币)。根据政策许可,2008年3G将在中国投入使用,它将推动手机广告的蓬勃发展,未来会有相关政策以进一步规范手机媒体市场。订阅《成功营销》请点击http://www.vmarketing.cn/dingyue
液晶电视媒体(LCD)作为一种很有影响的媒体形式,目前广告花费额约为2.23亿美元(17亿人民币),预计2008年将增长47%。这一领域的发展来自于价格的提升、客户群的拓宽以及覆盖网络向中小城市的逐步延伸。当前这类新兴媒体目前的价格在一线市场的提升并未遇到很大阻碍。
户外:媒介形式不断创新
作为在中国最早出现的广告形式,户外媒体广告现状仍显混乱,但在过去十年间仍保持着10%的平均增长速度。零售,房地产和邮电通讯是户外广告收入的主要来源,工业产品和化妆品业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我们预计户外广告在2008年和2009年的增长速度将达到13%和26%。
【中国石化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推荐阅读:
2PSE在中国石化的研究与应用05-19
中国石油石化05-28
{中国石化}茂名石化强化全过程管控10-19
中国石化集团10-24
中国石化销售系统07-15
中国石化手机报06-01
中国石化工业竞争08-04
2009中国石油石化企业10-05
中国石化销售企业05-28
中国石化安全监管局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