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点

2024-09-03

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点(精选8篇)

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点 篇1

市场公平探析--建立市场经济秩序的伦理基点

公平首先是一种社会规范,一种侧重调解人们交往关系的行为准则.市场公平是指市场基本制度安排和秩序的公正合理.由于人与人存在着天生的不平等,或者是天生的机会不平等,所以说,仅仅凭借市场经济制度或经济机制本身,并不能确保整个社会制度的`公平安排.社会基本制度的公平还必须诉诸于其他非市场化的社会政策或是文化道德的调节方式来实现,公平先于效率,公平是效率的保证.

作 者:李嘉庆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江苏,南京,210096刊 名: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30(6)分类号:B82-02关键词:公平市场公平效率

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点 篇2

关键词:市场经济,煤炭,营销,策略

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 煤炭行业的发展形势也在发生着一定的变化, 力求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中, 谋求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但是, 影响市场经济运行环境的因素较为复杂, 煤炭企业为了适应这种复杂的环境就必须进行合理的改革, 改革传统营销策略, 制定科学合理的煤炭营销策略, 使之符合市场经济环境。

一、煤炭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煤炭营销活动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为严重, 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 煤炭营销环节出现了诸多问题, 阻碍了煤炭营销活动的进行。从目前来看, 煤炭营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 影响煤炭营销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煤炭营销战略的落后。我国长时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 煤炭行业又是一个相对稳固的行业, 由于其自身特点导致了国家过多的关注其营销活动, 在国家的帮助下, 煤炭营销活动进行的十分顺畅。但是, 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 市场主导的经济环境对于煤炭行业来说是一种质变, 他们还没有完全接受市场主导的经济环境, 这导致了煤炭企业的营销思想落后, 没有形成品牌思想、客户思想, 在品牌的打造和客户的维护上还有所欠缺。

其次, 营销方式和营销内容单一乏味, 与丰富多彩的市场经济十分不吻合。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 各个行业都在进行营销方式创新, 煤炭营销活动还保持着原有的营销方式, 营销效率低下, 与市场经济环境十分不符。

第三, 营销队伍素质有待提高。不能否认的是我国煤炭营销队伍是一支具有一定经验和专业素质的营销队伍, 但是,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营销人员的要求不仅仅是经验和专业, 还需要一定的综合素质和对信息的搜集和整理能力。传统的煤炭营销队伍无法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 在综合素质和信息整理能力上有所欠缺, 因此, 建设一只强大的营销队伍是煤炭营销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一个重要表现。

最后, 准备不充分。面对市场经济环境带来的一切竞争, 煤炭行业还没有充分适应煤炭营销队伍, 还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理念准备。作为一支优秀的煤炭营销队伍, 需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营销文化氛围, 使企业文化与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 这样才能有效的进行营销行为。同时, 对于煤炭营销要有清晰的思路, 将营销活动落实到每一环节上, 制定精密的营销计划和营销方案, 理清营销思路, 使营销活动按部就班进行。加之,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 市场处于参与经济行为的主导地位, 煤炭营销活动需要在充分的市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 主动参与市场调研,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处于主动地位。总之, 无论是在思想上的准备, 还是在营销思路与营销方案上的准备, 乃至是对市场的调研准备都明显不足, 这势必会阻碍煤炭营销活动与市场经济脱节, 阻碍营销活动的进行。

二、制定符合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煤炭企业营销策略

当前煤炭营销还存在很多落后的地方, 需要有针对性的对煤炭营销进行改革和创新, 在煤炭营销过程中创立合理的煤炭营销策略, 以机制为出发点, 结合每一个煤炭企业的自身实际情况, 结合市场经济的独有特点, 进行适当的创新, 最终制定出科学的煤炭营销策略。

(一) 加强管理

煤炭营销属于对资源的一种营销, 他与普通的营销有所不同, 煤炭营销的自身特点是煤炭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一个主要切入点, 在煤炭企业发展过程中, 以市场经济为视角, 进行煤炭营销的管理工作, 制定科学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 加强常规营销管理, 即加强对营销人员的管理工作。营销人员是营销获得胜利的关键点, 建立一支强大的营销队伍能够有效地提升营销水平。在煤炭营销队伍的建立过程中, 要选择责任心较强, 专业技术能力过硬的营销人才, 并结合煤炭营销的实际情况对煤炭营销人员进行科学的培训, 从而保证煤炭营销方案能够有效展开。因此, 高素质的煤炭营销队伍建设是煤炭营销管理的第一个环节, 只有具备强大的营销队伍, 才能真正实现营销的成功, 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 人才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煤炭企业需要一批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煤炭营销人才。

其次, 强化风险管理。煤炭营销过程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在营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切风险都是煤炭营销准备人员所需要考虑在内的, 需要纳入到煤炭营销管理体系中去。以回款为例, 回款问题不仅仅存在于其他行业的营销中, 还存在于煤炭企业的营销中, 由于煤炭企业营销成本相对较高, 煤炭企业更应该着重进行营销方案的制定, 在营销方案制定的过程中, 将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纳入到煤炭营销方案中, 对客户信誉进行详细的了解, 对营销计划进行详细的部署, 尽可能避免因为回款不及时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总之, 市场经济是灵活的, 他为煤炭营销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同样也设置了更多的风险, 需要强化煤炭营销管理, 降低煤炭营销损耗。

(二) 建立和谐客户关系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市场经济更为灵活, 市场经济运行环境更加多变, 客户群也相对不固定。而对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大的煤炭营销活动来说, 处理好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在整个煤炭营销过程中, 要体现客户利益, 从客户利益出发, 在客户与煤炭营销行为之间构建起一架和谐之桥。同时, 在煤炭营销活动自身来说, 要选择有利的客户群, 对不同的客户指定不同的营销方案, 选择有利的市场环境, 尽可能的开发市场环境中的潜在客户, 开发大客户群, 利用地理优势和市场优势进行客户关系的协调, 与客户之间建立和谐共处的关系。

(三) 打“品牌”战

所谓品牌无疑就是突出商品优势的地方, 任何一个品牌都不仅仅是一个标示, 更多的是内涵的优势, 比如说质量、服务、售后等等, 煤炭营销也要注重品牌优势, 力求通过品牌促进煤炭营销。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煤炭营销面临着来自各方的竞争, 竞争之激烈是计划经济所不具有的, 煤炭营销要想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 就必须在煤炭领域建立自己的品牌, 并通过各种方式稳固自身的品牌地位。品牌对于煤炭营销就是身份、地位、质量、服务的代表, 它能为煤炭营销带来利润和销量, 使煤炭营销形成稳固的市场环境。因此, 注重品牌战略对于煤炭营销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 在建立品牌的同时, 还需要维护品牌, 对自身的品牌形象负责。品牌代表的是自身的优势, 无论是质量上乘, 还是服务到位, 都是品牌所集中反映的, 那么煤炭营销环节就需要体现品牌所蕴含的深意, 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进行品牌的宣传, 对煤炭品牌负责是品牌战取得胜利的又一个保证, 也是市场经济环境中对营销诚信要求的一种客观体现。煤炭营销活动要想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就需要突出品牌优势,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打好品牌战, 打稳品牌战。

(四) 营造良好的营销氛围

市场经济环境要求公平竞争, 反对不良竞争, 煤炭营销活动必须体现公平与公正, 坚决杜绝一切不良竞争。在煤炭营销过程中, 要注重煤炭企业的形象, 将形象作为一个切入点, 在树立良好形象的同时, 再进行公平合理的竞争, 则能更好的发挥煤炭营销的实力。从目前来看, 无论是我国还是世界环境下的煤炭营销, 其客户都围绕着电力、水利、冶金等领域, 这些客户对煤炭的质量有较高的要求, 需要对煤炭的信息进行详细的了解, 煤炭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就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 向客户如实的进行产品的介绍和信息的宣传, 避免虚假信息的介入而导致的客户关系不协调, 破坏企业自身的形象。在公平、诚信的基础上进行营销活动, 能更好的获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 使营销主体与客户之间建立一种公平和谐的关系。因此, 煤炭营销活动必须符合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对公平的要求, 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煤炭营销活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 获得更好的发展。

(五)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平台

与市场经济共同发展的科学技术, 在当今时代, 科技的发展是不同忽视的, 科技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的, 每一个行业或者是每一个活动都离不开科学技术, 加强对科学技术的应用, 能更好的促进人们的生活质量。对于煤炭营销活动来说, 信息的掌握是营销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营销活动需要煤炭企业自身掌握精准的市场信息, 并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 掌握市场的发展动态和对煤炭市场进行科学定位, 结合自身的营销经验和营销特点进行营销活动。这就需要煤炭企业积极的利用现代平台, 通过现代平台的优势进行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掌握更多与煤炭营销相关的信息, 包括市场信息、客户信息、同行业其他煤炭企业的信息等等, 这样才能在充分了解市场需求环境中进行营销活动。因此,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科技时代的不断深入, 煤炭营销活动需要更好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优秀的人才, 充分的利用现代信息平台, 加强自身信息处理的能力。

(六) 强化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是煤炭营销的一个组成部分, 物流管理的不完善和缺失就意味着我国煤炭营销活动将无法进行。从目前我国煤炭营销所依托的物流方式来看, 铁路是一种主要的方式, 因此, 在进行物流管理的过程中, 要集中力量进行铁路运输环节的管理。建立完善的铁路运输机制, 对铁路运输进行监控和管理, 使铁路运输与煤炭营销活动结合起来, 成为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协调铁路运输与煤炭营销之间的关系。同时, 在铁路运输的同时建立其他种类的运输, 避免运输方式单一而带来的运输环节不稳定。

煤炭营销要想取得成功, 须在充足的准备工作的基础上进, 行适当的营销策略革新, 使之与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找到自己合理的位置。从煤炭企业自身出发, 需要煤炭企业不断的革新营销理念, 建立完善的营销管理机制和管理体系, 在市场环境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从而凸显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地位, 为其自身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市场基础。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要想取得煤炭营销的胜利, 就必须加大力度, 进行革新, 创造出一条属于煤炭行业自身发展的营销之路。

参考文献

[1]李焕荣, 杨鉴淞.大型煤炭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J].中国煤炭, 2007 (5) :27-28.

[2]袁晶.浅议神华集团的煤炭营销策略[J].科技创业月刊, 2011 (17) :74-75.

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点 篇3

【关键词】地方职业院校 发展 基点

目前,地方职业院校无论数量还是在校生规模方面,都已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并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技能人才。但随着地方职业院校办学规模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地方职业院校外延扩张与内涵发展的矛盾日趋明显。因此,研究如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地方职业院校的必然选择。本文以目前地方职业院校的现状为出发点,探求地方职业院校发展的基点。

一、发展地方职业院校是一项重要课题

(一) 发展地方职业院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不仅需要由普通高等院校培养大量研究、设计、规划、决策等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而且也需要地方职业院校培养大量能在生产第一线从事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的技术型、管理型人才。

(二) 发展地方职业院校是完善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需要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要完善教育体系,形成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就必须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地方职业院校,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能在生产第线从事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的技术型、管理型人才,是我国经济建设的迫切要求。同时,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也是应对国际竞争、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

(三) 发展地方职业院校是优化我国人力资源的需要

地方职业院校所培养的技术型和管理型人才能够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直接转化生产,变成产品商品,这类技术型和管理型人才是现代产业结构调整所需要的人才。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需要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发展地方职业院校可以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因此,发展地方职业院校是优化我国人力资源的需要。

二、 我国地方职业院校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形成。1999年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得以迅猛发展。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下达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社会各界对高等职业教育高度关注。教育部门和办学机构加强了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在探索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实训教学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据统计,在规模方面,目前我国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1000多所,占我国高等学校总数60%以上。在学生数量方面,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占整个高等教育招生数近50%左右。但是,总的来说,我国地方职业院校发展水平不高,还不能够很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还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技能人才的需要。具体来说,地方职业院校突出的问题是:职业教育基础能力薄弱,内涵建设不强,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生均土地资源、生均校园建筑面积等指标还比较低;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实践经验以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客观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在办学理念、教育模式、师资力量、实训基地、质量要求等方面,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还不甚适应。如何探索和完善地方职业院校的教育培训、教育模式、培养目标、学历层次和社会服务功能,如何实现从传统学院式教育模式向就业方向式转变、从偏重文化技术和理论知识向重视就业技能和发展能力转变、从专科层次向专科层次和本科层次相结合的多层次学历教育转变,都需要进一步进行探索。

三、 地方职业院校发展的基点

如何确定各地方职业院校今后的发展方向与办学理念,不仅是一个紧迫性的问题,也是一个时代性的课题。新形势下“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关系到各地方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也是各地方职业院校的立校之本。笔者认为,各地方职业院校的发展必须紧紧围绕“三个服务于”,即以服务于国家、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学生为基点,力求在发展与竞争中取得优势。

(一) 服务于国家——地方职业院校发展的根本点

2002年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07年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有用人才是地方职业院校的首要任务和重要职责。因此,各地方职业院校规划的发展前景,首先要找准基点,亦即服务于国家需要。各地方职业院校应加快教育体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下大力气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努力创造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能力培养的良好环境;下大力气搞好学科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加强科学研究,努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大量的人力资源。

(二) 服务于社会——地方职业院校发展的落脚点

目前,各地方职业院校绝大多数都在争创国内一流、世界一流,都在往学术性与国内国际一流这条“路”上挤,这就致使一些地方职业院校发展定位过于单一,所培养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脱节比较明显,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此,地方职业院校的发展应以服务于社会为落脚点,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大量社会急需的、服务于生产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各地方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并不是体现在办学层次和类型上,而应体现在是否办出特色,是否满足社会的需要。高校发展的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应用性、职业性、急需性的专业人才,按市场经济规律来发展来定位,依靠市场、服务市场的办学新模式来运作。在发展目标上,各地方职业院校应清楚为哪些地域和领域服务,能辐射哪些区域,兼顾哪些方面,并明确这些地域和领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客观实际和基本趋向、结构;在发展思想上,各地方职业院校应突出鲜明的地方性、领域性;在人才规格、培养目标、专业设计和办学形式上,各地方职业院校应有针对性地服务和促进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好高校人才优势、知识优势和科技优势,才能增强各地方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生命力。总之,各地方职业院校应按照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结合区域经济实际,努力形成专业特色;应尽快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支持地方优势产业发展战略,积极为地方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开展技术培训;应以积极为地方培养人才带动投入,回报政府投入,提高政府对投入的良好预期,从而促进学院发展;应善于发现新的社会需求、新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围绕精品专业,根据社会的职业分布状况和发展趋势灵活设置和调整专业。

(三) 服务于学生——地方职业院校发展的出发点

《职业教育法》第四条明确提出: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加强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高校应大力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更应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使之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体说来,应改革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手段、途径,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青年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青年学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大学生成才成长和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根本价值取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把服务贯穿于教学、管理和后勤的全过程与各个环节,尽量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需求,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服务理念。

职业院校应切实以打造特色专业为突破口,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课程结构上,课程设置可采取文理工相互渗透、开设联合课程或综合科目课程、开设跨学科课程、增加选修课等方式,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以及挖掘课程的发展性、创新性特质等,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科技能力、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地方职业院校应主动出击,与企业建立广泛联系与合作关系,拓宽产学研结合道路:一是实行“订单培养”,按企业要求“量身定做”岗位职业技术人才,使企业人才需求与毕业生就业实现无缝对接;二是采取“工学交替”方式,实行学用结合,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实现所学专业与岗位“零距离”;三是与企业开展合作,进行高新技术与应用开发研究与推广,促进教师的知识更新,使其及时了解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提高教学、科研、操作能力,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后勤要发挥服务资源优势,做好保障工作,建立和完善后勤服务与保障体系,做到服务与经营相结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通过学校管理、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和后勤的有力保障,为广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形成更高层面上的精神共振,同时也保证院校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纪惠.关于高等积业改革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7(20)

[2]梁静,朱武.浅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J].高等函授学报,2007 (5)

[3]郭俊朝.高等积业教育发展的回顾与断想[J].积业技术教育,2007(10)

[4]张远鹏.发展高等积业教育的思考[J].管理科学文摘,2006(11)

【作者简介】杨江民(1971- ),男,山东临沂人,重庆三峡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政教育、法律伦理和农村经济理论。

人的发展是城市发展根本动力 篇4

徐忠平

汪洋书记问我们,未来30年深圳要干什么?靠什么去实现?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思考:下一个30年,深圳城市发展的动力从何而来?笔者试做以下分析:

健康的城市正如优秀的孩子,GDP只相当于孩子的考试分数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都来自于人的需要,这种需要成为人创建和发展城市的根本动力。什么是城市发展?它的内容应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的生存与发展相适应,广泛、综合而丰富多彩,涵盖了城市、社会、经济、政治和环境等方方面面。但长期以来,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把城市的发展与产业尤其经济规模的增长等同起来。如果我们把城市比作孩子,城市的GDP指标顶多只能算是孩子的考试分数。考试成绩当然很重要,但如果走向极端,片面强调分数,把分数与孩子的实际能力、综合素质、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划等号,其结果显然是十分荒谬的。国内外的经验教训一再证明,产业规模的发展、GDP指标的增长固然重要,但城市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不能把GDP指标的不断提高简单等同于城市发展水平。

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来自有才能和充满创意的人聚集在一起所产生的巨大能量

有关深圳城市发展目标的提法已经有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就是要把深圳建设成为一个最适宜创业、最适宜居住的高品质城市。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眼睛向下”,深入地、持续地研究和了解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当然也包括想要吸引来的人才)的需求。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来自有才能和充满创意的人聚集在一起所产生的巨大能量。一个城市的品质,取决于这个城市里生活着的人的品质;一个城市的创造力,取决于这个城市里生活着的人的创造力;城市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深圳的发展历程,其实早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快速和巨大的发展,与三十年来全国各种各样的人才都争先恐后地涌进特区来是分不开的。正是这些优秀的人才队伍,创造了这个城市的奇迹。深圳城市的发展,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仍然是取决于我们能不能像当年一样,从全国、从全世界源源不断地吸引并聚集有才华、有创意、敢“闯”的人才。在深圳城市发展的新阶段,我们既要以能不断引进好的产业项目而高兴,我们更要以能不断吸引全世界的人才来深圳居住和创业而自豪。

对政府而言,当务之急是要构建“两个平台”

美国著名学者理查德·弗罗里达在其《你属于哪座城?》一书中指出,人们在选择自己生活的城市时看得最重的因素包括:安全;适宜于创业和企业发展;有培养下一代的良好环境,优美的物质条件(公共设施、文化设施等);高的社会开放和包容度;有良好的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等基础服务;有广泛参与决策的机会;有高素质与高效率的城市领导者,等等。深圳的城市发展也一样,就是要瞄准世界一流水准构建一流的城市品质,它包括平衡的城市生态环境,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健全的文化、体育、卫生、教育配套设施,丰富的文化

资源和开放的文化氛围,高水平的人口素质,良好的创业环境,市民对城市决策的广泛参与,当然还有不可或缺的清新空气、明媚阳光等,这些也都是深圳人所追求的高品质生活的具体体现。换句话说,GDP绝不是人们选择是否来深圳的主要参考标准。

无疑地,城市规划将在深圳城市发展中承担着更加重要和独特的作用。对于市政府来说,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工作应该是尽快构建好“两个平台”:一个是要建立城市、土地、产业和社会等各部门、各方面相互协调发展的规划管理平台,以确保空间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和环境资源的严格保护,实现深圳城市的永续和谐发展;另一个则是正如市领导所强调的,要建立民主科学的平台,让全体市民广泛参与到城市规划工作中来,积极为城市发展出谋划策,从而形成推动城市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作者为深圳市城市规划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欢迎您就深圳未来发展的各方面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积极参与讨论。

信件请寄:深圳特区报社总编室

电邮请发:tqbzbs@163.com

网站登录:深圳新闻网论坛、腾讯网

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点 篇5

发展县域经济,关键还是发展农业经济。发展农业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但是,随着农业的发展,诸如农产品农药用量超标、土地浪费、环境污染、农民收入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将是县域农业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要扭转这种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可持续发展的局面,只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

一、基本理论概述

1.农业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KennethBoulding)提出的,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性。随着人、社会、环境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循环经济理论层次上升到解决经济外部性、环境问题上,主要涉及到企业、区域、国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基本原则的“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1],而农业循环经济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把可持续发展思想、循环经济理论与产业链延伸理念运用于农业经济发展系统中,采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创新农业组织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利用农业生产、消费中的各种可回收资源,减少有害环境物质的排放量,形成“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闭合回路。农业循环经济是生态化农业、科技化农业、产业化农业、精确化农业和循环化农业[4].2.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在县级行政区域内,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经济为主体,利用地域特色资源,旨在增加农民收入,完备县级政权功能的区域经济。它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纽带,是国民经济中的基本单位。因此,壮大县域经济已成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和重要内容。[5] 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农业经济,壮大县域经济就是发展现代农业,但在县域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土地浪费严重、资源利用率低、废弃物污染严重等,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高增长,违背了可持续发展观,如何变革经济发展方式,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增强县域竞争力,实现农业产业化,经济和环境和谐发展,是壮大县域经济的关键,也是和谐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县域经济要真正摆脱“三高一低”的增长模式,就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二、广西恭城县发展县域农业循环经济的SWOT分析

1.恭城县的基本情况

恭城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是一个不沿边、不沿海,没有铁路和公路(国道线)的典型山区瑶族自治县。全县辖6乡3镇,总面积2149平方公里,总人口28.2 万人。从1983年开始,恭城县从实际出发,历经9任书记、8任县长,做到换届不换路,多年来带领群众坚持走“养殖+沼气+种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保护”、“生态农业产业化”循环农业发展的路子,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5年,全县GDP实现23.3亿元,农业总产值15.16亿元,水果种植总面积达38.6万亩,引入农产品龙头企业10个,年加工水果能力近10万吨。为了解觉农村能源问题,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自1983年以来,共建沼气池5.66万座,入户率85.3%,居全国第一;森林覆盖率达77%。“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进步县”等荣誉称号是恭城县创新农业发展路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所取得成果的见证。

2.SWOT分析

2.1优势和机遇

2.1.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基础良好

首先,恭城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为河谷草地、丘陵交错地带。恭城河(茶江)纵贯全县,支流纵横密布。县内气候温和,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7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400多毫米,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种植条件。其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恭城县坚持发展生态农业,实现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富民强县之路,即“养殖+沼气+种植”和“富裕生态家园”循环经济模式。目前,全县建沼气池5.66万座,入户率达88%;建无公害标准化水果基地32万亩,占水果总面积的86.5%。第三,该县循环农产品加工模式初步形成,有汇坤、汇源等龙头企业10个,其中以汇坤的月柿加工尤为出名。

2.2.2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群众的广泛参与

政府引导、群众参与,恭城县大力发展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恭城县的农业循环经济建设主要采用先农村示范,然后把相关经验普及全县。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采取部门包村帮扶增加投入,同时各部门齐抓共管,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对有利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高新技术或管理方法等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和优惠政策,让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农业循环经济建设中。如1989到1994间,政府提出的“庭院经济”使人民尝到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甜头,全县上下自觉行动,基本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

2.2.3丰富的旅游资源

恭城县是桂林市唯一的瑶族自治县,它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众多的文物古

迹,独特的瑶族文化,如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庙、武庙、周渭祠和湖南会馆,并利用桃花节、月柿节等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逐步形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特色工业”的循环发展模式,是恭城延伸生态农业,实现农民增收、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该县成功举办了四届“桃花节”、“月柿节”。这次活动旨在大力宣传生态农业经济,促进生态文化、月柿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全面展示恭城悠久的瑶族历史文化底蕴及丰富的旅游资源,打响生态文化品牌,提升恭城知名度,促进恭城经济社会发展在更高平台上实现新跨越。2005年,恭城成为了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收入5768万元,同比增长了115%。

2.2.劣势和挑战

2.2.1传统的生态农业模式阻碍其发展

80年代初,农村燃料大多以柴草为主,森林资源砍伐过量,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生活在山区的人们频频遭受自然灾害的袭击,生活贫困。90年代初,恭城县政府为解决能源问题,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大力推广沼气。以沼气为核心的 “猪——沼——果”生态良性循环农业在一定时期内得到了有关专家、人民的认可,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进入21世纪,村屯规划滞后、有新房无新村、大部分水果品质下降等问题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如何继承和创新传统的生态农业模式,提高循环农业的质量,是恭城县建设新农村亟待解决的问题。

2.2.2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

农产品加工循环模式是依托当地的农产品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采用清洁生产,以培育一批循环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创新经营的方式,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生产、循环化生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形成,从而加速县域经济的发展。这种模式的形成关键是培养龙头企业,近年来,该县虽然引进了汇坤、汇源等水果加工企业,但这些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其辐射带动作用还没发挥其巨大优势,其他小企业大多采用家庭模式,农产品需求量有限。

2.2.3人才缺乏

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认为,生产要素是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而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发展循环农业,创新传统农业技术,改变农民落后的局面,需要大批人才去扶持、建设。而恭城县是一个贫困山区,投资环境和生活条件较差,难以吸引县外的技术和人才。其次,县域教育水平低,尽管近年来每年都有学生考上清华和北大,但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再者,许多大学生刚刚毕业,满腔热情投身山区建设,立志用自己所学的技术和技能帮助山区发展经济,但县域的科研基础薄弱,再加上对科技创新不重视,致使许多科技人才流失。

3.对策和建议

通过对恭城县农业循环经济优势劣势和机遇挑战的分析,可以发现该县循环农业发展已有很长的历史了,虽有部分不足,但从整体上来说,已经具备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潜力,为了使其潜力充分挖掘出来,给出如下建议:

3.1树立正确的农业循环经济意识,科学发展农业

改革发展三十年的巨大成就证明,解放思想是扫除障碍、引领发展的“法宝”。恭城县要发展县域农业循环经济,争当县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排头兵,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意识、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循环思想,积极学习党中央有关文件,深刻分析国内外环境变化和经济形势,以本县的基本情况出发,从那些不利于人们增收、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传统思想解放出来,争取农业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其次,加大宣传力度,让政府、管理人员、农民了解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鼓励一切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方法。第三,要坚持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创新思路,用市场规律、竞争机制指导县域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打破常规,善抓重点,用创新的精神培植农业循环经济向更高的水平发展。第四,建立健全机制。要建立健全机制。农业循环经济是近几年来才成为专家、学者讨论的热点,其管理体制尚不完善,应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健全机制,重点是建立激励机制、评价机制、责任驱动机制等,努力提高各部门发展县域农业循环经济的创造性和责任感。

3.2继续解放思想,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我国早有古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待传统的思想、技术、方法,要认真分析其优势和劣势,不能囫囵吞枣,全盘接收,要根据自身情况,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创新思路,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途径。恭城县的三位一体循环模式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在当时确实成为了大家学习的典范,但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对于传统的经验和发展方法,应该有选择的继承和发扬,创新适合新世纪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恭城县提出的“富裕生态家园”、“生态旅游”都是创新的战略目标,应该继续解放思想,让循环经济深入人心;加大投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有目的、有步骤的分布实施。

3.3引进人才

要发展经济、提高竞争力,就需要人才。纵观古今中外,在每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都有一批优秀的政治家、经济家、军事家等人才,为社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是当务之急。第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随时让外界了解我县招募人才的优惠政策和需要的人才岗位。可以借助宣传、文化部门和网络媒体等传媒的优势,吸引有识之士投身到我县循环农业建设中。第二,加强与高等院校的联系与合作。该县每年都有大部分学生去全国各省学校读书,应对这些学生建立档案,当毕业时,及时与高等学校联系希望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使其回家乡工作,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第三,优化人才环境。应该为人才提供一个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

围,创造一个“开放、流动、竞争、协作”有利于人才成长,有利于才能发挥的环境和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引进人才、留住人才。

3.4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龙头企业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中最具活力和成长性的市场主体,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6].农业龙头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体,是进行技术创新的载体,通过引进先进设备、现代管理理念,开发新产品,应用高新技术、改进传统工艺,从传统的粗放型生产中解放出来,带动农业循环经济良性循环。可以采用重点招商龙头企业,通过宣传我县各种丰富的资源、交通便利、工业发展空间大等综合优势,吸引国内外企业;对于已经在我县投资的企业,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要求,从政策、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培育壮大像汇坤公司、联发食品、永丰脆柿等规模较大、带动力较强的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加快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农副产品利用率,引导企业充分利用现有的优惠政策,多方筹资,逐渐组建自己的研发开发机构,成为农业循环经济的领军人。

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点 篇6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社会稳定是新疆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没有稳定这个前提条件,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更不可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新疆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事实再一次证明,分裂**是阻碍新疆发展的绊脚石,民族团结是新疆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

一、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新疆的发展进步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结果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在新疆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生活在祖国六分之一土地上的各族人民携手并肩、团结奋斗,共同开发、保卫、建设着西部边陲这块辽阔富饶的疆土,形成了各民族间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和兄弟情谊。艾提尕尔清真寺住持居玛•塔伊尔大毛拉阿吉坦言:“新疆自古以来就有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各民族更是亲如手足,互帮互助,即使不断有分裂破坏,也都无法改变各民族一家亲的现实。”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谱写了从落后走向进步、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贫穷走向富裕的壮丽乐章:2008年新疆工业增加值达1790.7亿元,比1952年增长274倍;粮食产量突破1000万吨,比1949年增长11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解放初的166元提高到19893元。在党中央和国务院及内地各兄弟省市、全国各族人民的无私支持、支援下,在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下,新疆激情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跨越。2007年GDP比1978年增长16.7倍;2007年人均生产总值比1978年增长9.5倍;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比1978年增长141.4倍; 2007年财政收入比1978年增长39倍; 2007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78年增长25.7倍; 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78年增长31.3倍。与此同时,扶贫攻坚、抗震安居、防病改水、牧民定居、免费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会保障网络、粮棉直补等一系列造福人民群众的重大举措,使新疆各族人民广泛地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这些实实在在的事实充分表明,新疆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是历史的最好时期,是新疆各族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这既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福祉所在,更是中华民族血浓于水、共同团结奋斗的结果。

二、事实再次证明:团结稳定是福,分裂**是祸

团结就稳定,就繁荣;分裂就**,就衰败。回顾新疆的历史,凡是社会稳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就快,各族人民得到的实惠就多;凡是社会动荡时期,经济发展就停滞不前,各族人民就普遍遭殃。从新疆历史上看,无论是封建王朝还是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战乱和纷争;无论是外国势力侵略导致还是境内民族分裂势力分裂破坏活动导致的**和破坏,都给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带来了灾难和不幸。在血淋淋的7〃5事件后,人心思定、人心思稳的愿望也就更为强烈;团结稳定是福、分裂**是祸的认识也就更为深刻。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正是由于我们保持了团结稳定的发展环境,新疆的经济发展面貌日新月异,一跃步入历史上发展的最好时期,各族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发展所带来的数不胜数的实惠。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稳定,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稳定,人民的幸福生活更离不开稳定,稳定是最大的民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而社会的稳定,则需要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维护。纵观上个世纪及当今世界,凡是民族问题层出不穷、矛盾尖锐的时期和地区,无不战乱不断、生灵涂炭、国家分裂,何谈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安康。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一次次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民族团结则国家繁荣、人民幸福,分裂与**则只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国家和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所在。我国有1亿多少数民族,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只有凝聚各族人民的力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最终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才能使中华民族在复兴繁荣之路上越走越宽。如果我们的民族关系产生裂痕、民族团结遭到破坏、民族感情产生疏远,民族复兴之路不仅会越走越窄,而且我们的民族必将一盘散沙、遭受欺侮,我们的国家也会变的孱弱可欺、四分五裂。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生产、生活以及和谐相处的前提和基础,维护民族团结,需要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入于心、践于行,需要各族干部群众从我做起、点滴积累、持之以恒。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需要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点滴培养,需要我们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注重生活工作上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件小事,在点滴中积累信任、积累理解、积累团结、积聚向心力。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国内外分裂势力一直在伺机破坏我们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大好局面。我们与敌人的斗争是争夺民心的斗争,是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的政治斗争,我们珍视什么,敌人就想方设法去污蔑什么;我们维护什么,敌人就想方设法去破坏什么。对此,各族人民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民族团结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长期坚持,常抓不懈。要充分认识到民族团结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使命感。要研究制定开展民族团结的长远目标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形成民族团结工作的常态化机制和量化的考核评价标准,对工作落实不力或出现民族团结问题的严肃追究领导责任。

虽然“7〃5”事件的发生对民族团结大好局面造成创伤,但却阻挡不了新疆改革、发展的步伐,动摇不了各族干部群众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坚定决心和坚强信心。经历过风雨的新疆各族人民,必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新疆上千年的民族团结历史不容篡改,新疆各民族大团结的局面不容破坏,只要各民族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各民族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就谁也扭转不了,新疆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面对当前严峻的形势和任务,我们一定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社会稳定,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坚决同“三股势力”破坏新疆繁荣稳定、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的图谋和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绝不让制造民族仇恨、挑起民族对立、破坏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和分裂祖国的图谋有可乘之机。

三、切实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和措施防范,努力营造维护社会稳定的大环境

维吾尔族谚语说:一块石头挡不住山洪,团结起来就能众志成城。哈萨克族谚语说:水珠投进海子,生命就会无限,各民族团结起来,就能勇往直前。“天山青松根连根,各族人民心连心”,这句在新疆广为传唱的歌词,形象地道出了新疆各族人民渴望团结的心声,体现了各民族守望相助的优秀品质和各民族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优良传统。血的教训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尤为紧迫,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必须继续坚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的反分裂教育。广泛深入开展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大力揭露和批驳民族分裂势力散布的种种谬论,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群众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使各族干部群众真正懂得,只有保持社会的稳定,各族人民才有可能安居乐业,新疆的各项事业才有可能繁荣发展,祖国统一始终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之所在。我们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倍加珍惜各民族的大团结,倍加珍惜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倍加珍惜和谐稳定的社会政治大局。

切实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意义。加强街道社区基层组织工作力度,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把基层党员干部培养成为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强战士。

(一)全面提高党组织掌控社区的能力。深入推行“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突出抓好重点复杂地段及城乡结合部的稳定工作,对辖区内各类人群、各种组织、宗教场所、宗教活动、出租房屋等情况了如指掌,能够敏锐地发现、及时反映并协助解决好社区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

(二)强化社区党组织应对复杂局面、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社区干部要及时走访居民,发挥居民小组长、巷长、楼长的作用,及时排查各种矛盾纠纷,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解决在社区。

(三)完善群防群治、警民联防机制,建立广泛的社会治安信息员队伍。每个基层单位都要建立健全群众联防队伍,形成全体居民共同参与的治安防控体系,形成邻里守望、互防联动、协作共防、覆盖全面的群防群治工作机制。

紧紧抓住“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指导思想,夯实维护稳定的物质基础。维护稳定人人有责,切实维护和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是当前新疆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但是强调稳定压倒一切,绝不意味着可以放松经济工作。越是维护稳定任务繁重,就越要抓紧抓好经济建设。只有保持经济较好较快发展的势头,社会稳定工作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实践证明,一手抓社会稳定,一手抓经济发展,发展成果不断惠及各族人民群众,新疆才能呈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喜人局面。

要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打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群众基础。群众是“反对分裂,维护稳定”斗争中最强大的力量和最牢靠的基础,我们要紧紧依靠各族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打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群众基础。在当前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内,各族群众都要擦亮眼睛、站稳立场,明辨是非、认清敌我,坚决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上当,不说伤害民族感情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要扎实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大力开展创建民族团结先进单位、模范家庭和先进个人活动,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人人争当民族团结的模范,家家争做民族团结的榜样,努力形成人人宣传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团结的社会局面,努力把新疆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旗帜鲜明地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和暴力犯罪活动”这一政治立场,营造团结和谐的社会氛围。“三股势力”是各族人民群众的共同敌人,其分裂图谋是各族人民群众绝不答应的,是永远不能得逞的,是注定要失败的。各族人民一定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对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从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维护稳定的极端重要性,充分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尖锐性,以坚如磐石的团结彻底粉碎境内外一切敌对势力的分裂破坏图谋,维护新疆稳定大局,不断开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土地增值是农村发展的根本出路 篇7

关键词:农村的根本出路,土地增值,驱动因素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 农村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巨大阻力, 因而学界中经世治用的学者们也将他们的目光越来越多地聚焦于这个问题。农村将何去何从或者说农村发展的根本出路问题又是农村问题的核心所在。对这一问题, 学界关注最多, 争论颇烈, 观点互异。

一、从乡村工业化到城市化道路

早在20世纪40年代,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 中国农村的根本出路是把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具体途径是乡村工业化, 即所谓的“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发展小城镇、城乡一体化战略[1]。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兴起的乡镇企业大潮及小城镇建设基本上是沿袭这一观点的结果。这确实是一真知灼见, 实践也证明了其科学性:乡镇企业的崛起的确吸纳了相当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力, 同时也改善了部分农村的面貌;小城镇建设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然而限于广大乡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他一些制约性因素, 乡镇企业的发展及小城镇建设有其局限性[2]。在庞大的剩余劳力大军面前, 乡镇企业的容纳能力显得力不从心。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 中国大地上出现的一股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民工潮” (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 , 即是对乡镇企业容纳能力不足的现实反应。

面对这一客观现实, 学界又把研究的目光转向了农村人口的流动问题, 这一问题一下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科学中的显学。近十年来, 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 对农村的根本出路问题学界基本上达成了一种共识。他们认为农村的根本出路在于农民的转移和转化, 即把大量农村剩余人口转移到城市, 由农民转化为市民。其理由是, 城市有着更大的容纳能力。一方面农民转化为市民, 可以永久性地转移相当一部分农村剩余人口, 解决农村尖锐的人地矛盾, 另一方面农村剩余人口暂时性地向城市转移, 这等于农村向城市输出劳力换回资金, 日后随着那些外出人员的回归, 农村极为稀缺的知识、技术、新观念等资源也随同他们一起注入到了农村, 从而能够实现传统农村向现代化农村的转变。其途径是加速城市化进程, 改革因循已久的户籍制度, 冲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体系, 在农村进行一系列制度创新等等。这一观点可称之为城市化道路, 它较为集中地体现在《失衡的中国———城市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一书中[3]。该书认为, 发展城市是中国农村问题的必由之路。这一观点是对现实的一个回应, 是在对迄今仍在进行着的民工潮考察其现状与未来、权衡其利弊与得失、探究其问题与处方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这里面闪现出学者们众多的智慧与卓见同时也汇集了他们大量的艰辛与汗水。由于这一思路本身源于民工潮这一社会现实, 它一开始就将问题的重心放在了农村剩余劳力的转移和转化上, 因而对这一问题而言, 走城市化道路的观点近乎是个完美的答案。

然而, 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力的问题就等于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的发展问题吗?近年来, 一些学者在深入农村调查后所作的进一步研究否定了这一看法。例如徐勇教授就认为, 大规模的农村人口流动虽然对将堆积在土地上的众多人口解放出来具有重要意义, 但同时出现了乡村发展的“空心化”、乡村结构再复制和乡村秩序失衡性的困境, 导致了农村社会有流动无发展的现象[4]。

二、农村土地增值是农村发展的根本出路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学界对农村根本出路问题的研究基本上是沿袭了“农村问题的解决在农村之外”这一所谓新颖的思路。这一思路突破了以往就农村问题论农村问题的老模式, 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富有启发性。然而这一新思路也有其危险性, 那就是它可能使人们在将目光转移到农村之外后, 不再或很少再将目光转回到农村。这些年来对农村人口流动问题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对农村根本出路问题的研究, 这就是这一危险性的体现。看来有必要对原来的研究思路或方法作些调整。笔者认为, 就农村问题论农村问题这一思路并非完全错误, 它有其合理性的一面。我们不能脱离农村来谈论农村问题, 农村问题的落脚点还是在农村, 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但这并不等于说把农村问题的解决局限于农村。同样, 农村问题的解决在农村之外的思路也并非完全正确, 它往往使得人们在农村之外寻求解决农村问题方法的时候却忘记了农村本身。人们都倾向于犯把手段当成目的的错误。其实, 这两条思路并非截然对立、水火不容的, 相反, 它们之间更多的是一种相反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结合这两条思路, 我们可以得出一条新的思路:农村问题的解决要始终立足于农村, 而解决农村问题的途径又不能仅局限于农村。

这一新思路要求我们对农村根本出路问题进行重新定位:从更深层意义上讲, 农村的根本出路并非是实现农民的转移和转化, 而在于农村广大土地的增值。如何使农村土地增值是农村根本出路问题的核心。众所周知, 自古至今中国农村最为丰富、最为倚重的资源就是两个, 一为劳动力, 二为土地。这两种资源就是中国农村的两根支柱。从根本上说, 中国农村的发展兴盛靠的是这两种资源, 中国农村的停滞衰败同样是源于这两种资源。劳动力和土地的结合是农村财富的源泉, 是农村发展的源动力, 而劳动力和土地二者结合的产物最主要地表现为土地的价值。土地的价值就是农村财富的源泉, 土地的增值就是农村发展的源动力。农民的转移和转化只能解决农村存在的人地矛盾问题, 减轻农村的生存压力,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对农产品的需求量, 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一些机会, 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发展问题。唯有土地的增值才是农村发展的根本出路。

目前, 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其一为农民负担过重, 其二为农村土地的价值过低。对于这两方面的原因我们要有个清醒的认识, 并有区别地对待之。近年来, 举国上下, 自中央到地方都在大谈特谈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 并把如何减轻农民负担的问题提升到了关系国家稳定大局的政治高度。这本身并不存在问题, 但这样一来却导致了一种氛围, 使得人们过多地关注第一个原因而忽略了第二个更为重要也是更为根本的原因, 即农村土地的价值过低。农民负担过重本身并不是个独立的原因, 它具有相对性, 在很大程度上它根源于农村土地价值过低这一因素。很明显, 如果农村土地价值足够高, 农民的纯收益足够大, 农民负担即使超过其纯收益的10%也不会显得过重, 农民照样富裕, 农村照样发展。反之, 如果农村土地价值足够低, 以至农民的纯收益为零甚至为负值, 则农民负担额即使再小也会显得沉重, 农民照样贫困, 农村照样停滞。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可以通过政府采取诸如改革基层行政组织、裁汰冗员冗费、推行农村税费改革等行政措施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得到解决。相比之下, 农村土地价值过低的问题则难办得多。这一问题既涉及到经济又涉及到政治, 既涉及到农村又涉及到城市, 既涉及到技术又涉及到观念, 错综复杂, 必须通过长期努力, 多管齐下才能得到解决。

三、农村土地增值的驱动因素

农村问题的解决要立足于农村, 就是要把农村土地的增值作为问题的核心, 作为最终的目的。解决农村问题的途径不能局限于农村, 就是说影响农村土地增值的因素很多, 既有农村本身的因素也有农村之外的因素, 因而就不能仅局限于农村这一狭小的范围而应把视野扩展到农村之外去寻求农村土地增值的驱动因素。笔者认为, 农村土地增值的驱动因素主要有: (1) 人的因素, 包括劳动者的数量、文化水平、知识技能、思想观念和创新能力等; (2) 科技因素, 包括农业新品种、新的劳力工具以及新的耕种、养殖技术和方式等; (3) 制度因素, 包括土地制度、户籍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医疗制度、人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 (4) 市场因素, 包括农副产品市场容量的拓展、市场信息系统的建立、市场中介组织的完善以及市场渠道的开拓等; (5) 组织因素, 包括农村基层行政组织、经济组织以及基层民主化等; (6) 地理因素, 包括地理环境、资源能源、交通状况以及与城市的距离等。

这些因素的改善能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对农村土地的增值产生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然而这些因素之间又存在着一种互相交织、彼此相连的关系。单独改善其中一两个因素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只有同时改善这六种驱动因素, 产生协同效应才能稳定、持久地增加土地的价值, 推动农村的全面发展, 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样做可谓工程浩大、困难重重而又进展缓慢、历时长久, 然而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哪个重大问题能在一夜之间轻而易举地得到真正的解决的。以往的研究者基本上只是分别地涉及到了其中的一两个因素, 并在各自的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没有输赢的争论。这些争论之所以没有输赢是因为各立论者都只从各自的角度出发看待同一问题, 因而都有部分的合理性但又非问题的全部。这表明农村根本出路问题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 而还没有成熟。但这些前期工作功不可没, 它为以后的系统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预见, 围绕如何使农村土地增值这一核心而展开的对各种驱动因素的研究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但只有在同时对所有这些驱动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综合的研究之后才能获得突破性进展。这也许是以后农村问题研究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费孝通.费孝通选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8.

[2]郑杭生.当代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

[3]郭书田, 等.失衡的中国——城市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M].石家庄:河北出版社, 1990.

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点 篇8

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自“十七大”报告出台以后,各方面专家、学者,媒体都在解读这一词之别,《科技智囊》编辑部的理论研究小组也在揣摩这两字之变背后的深意。大家边讨论边组织本年度最后一期的专题和文章。照着专题和文章的运步定稿,我们的理解也逐步深入了,在此也拿出来与读者朋友们探讨,请读者朋友们指正。

“增长”和“发展”两相比较,“增长”强调了经济的线性积累,是在原有的基础上“量”的大幅度增加,在增加路径上是线性的攀升,不是根本的跨越;而“发展”是多方面、综合的而协调的,单一指标上的增长也许并不构成整体的发展,发展更强调的是基准的整体提升,侧重点在“质”的改善和提高。这只是我们的一点浅见,理解正确与否暂放在一边,有一点我们明确地意识到,面对迅速出现的产业发展新契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机到了!

首先,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服务外包”产业重心的东移。对于以“中国制造”闻名于世的诸多国内企业来讲,这将是又一个新契机,可以让我们甩掉“低效益、高成本”的帽子,让我们在产业低端,价值链低端的压抑中舒出一口气来,向产业更高层面进军。此外,再放眼一看,健康产业,创意产业,高科技产业等等,新兴的一大批产业给了我们与别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机会,别人发展了几十年而我们可以在几年中超越,网络和技术使这些成为可能,因为“世界是平的”,我们需要的是突破原有经济增长的思维模式,不妨跳出来,重新审视,整合我们的资源,用新思维构建发展的新平台,如此才能创造改变的先决条件,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上一篇:狗年男孩起名字大全 以古典文化起名字也能非常好听下一篇:个体税务个人述职述廉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