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中国当下教育

2024-09-20

反思中国当下教育(共8篇)

反思中国当下教育 篇1

反思中国当下教育

——读《中国教育怎么了》和《观念决定成长》有感 专业:物理学班级:2011级物理2B班学号:20112301167姓名:黄彦

【摘要】

1.《中国教育怎么了》

孩子们从进入学校的那一天起,就只是倍数做题,逐渐变成了考试极其,他们的能力训练、品格塑造、价值观教育十分缺乏;分数和升学率成为多数学校和多是教师工作的指挥棒,一些“|灵魂工程师”甚至开始争相追名逐利;人才市场上,一方面是大量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很多接受过学校教育的人,进入社会之后热衷权钱,甚至为了一己私利不惜弄虚作假、混淆是非;还有近5800万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缺乏爱,缺少关注,缺失家庭教育„„

2.《观念决定成长——影响世界的30个教育新观念》

当代中国已经进入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对一个人来说十分重要。信息时代快节奏的知识更新,社会化大生产的专业化和精细化,要求人们必须不断“充电”,以适应“白热化”的市场竞争和剧烈的社会变革,否则随时都有可能被淘汰出局。因此,教育孩子学会“点金术”比追求学习成绩、高学历更加重要。为引领您走出教育的误区,我们尽可能全面搜集近年来影响较大,经实践和实践检验为正确,并能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30个教育新观念,从胎教到终身教育的过程中,既有方法上的指导,又有现货的可借鉴实例,我们真诚希望这本小书能够给您教育孩子带来的帮助。

【关键词】中国教育缺乏教育新观念

中国教育怎么了

近现代大学教育深受工业文明的影响,按工业生产方式批量制造着所谓的“人才”,学生被设置了某种标准,并进行批量的复制,全然没有了个性。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财富利益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观,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也无法幸免,我们看到的媒体和网络不断曝光的大学学术腐败、学生抄袭、升学潜规则等等新闻,无一不是价值观沦落的明证。教育的最高目标在于育人,然而教育对血色很难过人格品质的塑造功能也出现了问题,校园暴力、虐待动物等现象也并不鲜见。

中国近百年来的教育几乎完全就是一个模仿的过程,我们几乎没有什么自己的原

创学科。这种模仿的状态并非只出现在教育方面,我们的哲学系统、科学技术的发展乃至我们的价值取向都是这样,正在慢慢地迷失自己。

一、就业之忧

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之忧各种各样的分析,这些分析,几乎把责任推

到了金融危机上。但真相远非如此。

(一)他们需要的仅仅是一份能够安身立命的工作

一位喜爱写作的男生,专业是新闻,梦想成为记者。毕业求职时,却连一篇

300字的消息都写不出来。一位漂亮女生,理想是做一名企业管理人员,因

为大学读的企业管理都是书本理论,甚至还没搞明白企业管理是什么,更不

要说实际的企业管理经验了,结局自然也是被淘汰。当未来之门轰然关闭时,他们看不到阳光,看不到希望,过去的心潮澎湃的激情与梦想随之破灭,找

不到工作。自然而然,他们不再追求理想,只需要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

(二)为何大量工作无人胜任,却仍有大量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如上面的例子,专业是新闻的同学无法马上写出一篇300字地消息,专业是

企业管理的同学毫无实际企业管理经验。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背后埋藏

着一个惊人的秘密——这些贴上“人才”标签的大学生根本不是人才!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的建设永远都需要各方面的大量人才,人才永

远都不会过剩,永远都会供不应求。

(三)除开一张文凭以外,四年大学教育还给予了什么

大学生们在跨入大学校门的时候,也应当有相当清晰的“学习一技之长”的思想准备,有了这种想法,才回去研究自己的兴趣爱好,才会给自己的人生制定可行的计划,才会对未来有清晰的认识,才会远离困惑、颓废和

迷茫。一个大学生毕业后走出校门之前,一定要先问问自己——我究竟能

做什么。

二、能力之忧

(一)从小缺少独立思考、独立处理事务能力训练的人,不管

拥有多少知识,拥有什么样的学位,他都是一个低能儿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与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难题作斗争的过程,生活上,工

作上。如果从小就养成乐观自信的心态,养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行为习

惯,你就永远是胜者,哪怕真的处在绝境里,也能顽强地走出来。拥有良好

行为能力的人,才是永远的胜者。

(二)坚韧、能力和勇气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学校的教育、从小就开始的各种各样看似细小的训练,他们不会一夜就形

成,更不会凭空获得。

美国强大的真正力量,来源于这个国家的内心——符合认得成长规律的价值

体系。没有强大的内心世界,就不可能有美国强大的今天。要让孩子将来有

能力、有勇气去面对去解决这些困难,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小就让孩子学会面

对、学会独立,这才是真正的爱,是负责人的爱。

(三)所有的时间都被书本占据,除开学到了一大堆书本知识

以外,他们什么也没学到

(四)由于不能轻易质疑已有的事物,学生的创新能力就逐渐

被稀释淡化。什么都不能质疑,大脑就停止思维,人就成了

机器。

因想象而激情飞扬,因激情飞扬而产生不可思议的创造。但当创造不被认可,并且在粗暴的践踏下,在强迫孩子们“要听话”的苛责声中,无数天才的孩

子选择了放弃,选择了碌碌无为

三、品格之忧

整饬混乱的社会秩序,重重的矛盾,一旦失去信任,心灵之门就轰然关闭,沟通

再无可能。并且,当教育不再强调育人,不再崇尚高尚的品格时,社会就只

能是恶性循环。

四、师道之忧

在价值观混乱的环境中,出现“范跑跑”这样的人物,毫不奇怪。没有信任,一切皆会背离教育的意愿。正因为忽视了学生对教师、对教育机构的信任,才出现了学生不好管、不敢管的现象。教师把自己的职责简化到单一的灌输

知识、简化到仅仅督促孩子听课做作业、简化到用单一的考试分数来评价一

个学生的优劣,怎么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并且,那些狠心收补课费的老师,连起码的良知都丧失了,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师德问题了。但是,也有这样一

位老师,谭秋千用他的生命回答了什么叫师德,什么叫信任,什么叫一名教

师在生死关头的担当。他在给自己树立起一座万民敬仰的丰碑的同时,也给

教育行业挽回了面子,留下了长久的拷问。

五、价值之忧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教育就成为达成个人功利目的的跳板和工具,这与教育的真实意图背道而驰。在老百姓心目

中,读书本身不重要,读什么书更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读书可以考上大学,可以过上好的日子。

观念决定成长——影响世界的30个教育新理念

对孩子的教育,一直是备受关注而又争议不断的社会焦点问题之一。如何对

孩子施教,使孩子身心健康的快乐成长,不知困惑了中国当代社会的多少父母;

在一轮又一轮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冲击波下,又不知使多少家长和学校盲目跟

风、深陷教育的误区。这无疑使原本在当代就十分突出的独生子女问题雪上加霜。

当一个个悲剧和惨剧出现时,人们才惊呼:我们对孩子的教育缺少了什么?我们

又应该在孩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双向互动中做些什么?这是颇费思量、值得

思考的问题。

在这30个教育新观念中,这几个,我个人认为,是当下更急需注意的内容。

一、情商教育

情商,即情感智力的商数,是一个人感受、理解、控制、运用和表达自己情

感的能力的高低。高情商的人一般是指:自我激励、百折不挠;控制冲动、延迟

享受;调适情绪、转移矛盾;善解人意、充满活力。他常常能清醒地了解自己,并能控制和把握自己的情感,能敏锐地感受他人的情感世界并有效地做出反馈,能在生活的各个层面有效地处理面临的问题和矛盾。

(一)高情商特点:

自信心强,好奇心强,自制力强,人际关系良好,具有良好的情绪,同情心强

(二)高情商的培养

1.情商发展的基石——家庭

营造宽松和谐的家庭情感氛围,提高自身的情感素质。在家庭中帮助孩子发展和调适良好的情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同情心,促进其情商的发展。

2.情商发展的后盾——教师

带着高昂的情绪和积极的情感走入课堂,给孩子们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渲染。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孩子。以积极的方式鼓励他们,培养每个人的自信心,自尊心和忍耐力。

3.良好的友谊有助于性格的健康发展

二、财商教育

所谓财商,是指一个人认识和驾驭金钱运作规律的能力,是理财的智慧。

(一)学生高消费现象

家长无限度无原则地满足孩子们日渐膨胀的物质需求。助长了孩子的高消费和盲目攀比心理,对孩子成长发展带来了很多弊病。

(二)如何进行理财教育

1.父母有必要在现实生活中让孩子了解钱的实际价值

2.父母要训练孩子把钱用在“刀刃”上

3.父母要给孩子提供理财的机会

4.学校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财教育活动,是学生明白金钱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作用,更让学生明白如何把开支和储蓄有机结合起来。

三、正确对待电视、游戏与网络

(一)促进作用

1.电视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2.通过模拟电视节目中的情节,可以增加儿童的想象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对身心的危害

1.过多的暴力镜头,儿童看多了容易产生攻击性和侵犯性行为

2.电视食品广告多为高脂、高糖或高盐食品,影响儿童的消费倾向,对身体影响

3.使孩子缺乏运动

【参考文献】

1.房阳洋,关阿津,汤海清.观念决定成长[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4

2.徐九庆.中国教育怎么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反思中国当下教育 篇2

关键词:审美,钝化,审美教育

在物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 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余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高涨。“日常生活审美化”曾经是一个哲学命题, 如今也具体化到我们的生活。“日常生活审美化”所追求的大众化、世俗化、生活化, 使得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消失, 艺术内部的界限消失, 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界限被融通, 地域界限的模糊和消失, 甚至年龄界限的消失, 审美变得轻而易举、雅俗共赏、老少咸宜, 可以说“日常生活审美化”为大众生活质量的提升、审美教育的普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 当艺术在人类生活中达到了无所不及、无所不包的地步, 甚至带来了审美的泛化, 也因此引发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大众审美能力的钝化。

一、大众审美能力钝化的现象与表现

审美能力钝化, 顾名思义, 即大众对美的事物的敏感度和辨识度的降低。其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美的事物不再敏感, 如曾经令人感动的一首曲子如今听起来却索然无味, 一件设计精良的产品抑或是一幅出色的油画作品均无法引发人的审美感受, 一言以蔽之, 即感觉“美”的事物“不美”;二是美与丑的界限的模糊, 即大众无法辨识“美”与“丑”的事物。笔者认为后者是由前者引发而来的, 两者均是大众审美能力钝化的表现。前者引发的现象是人精神的空虚, 在艺术领域的表现即为创作主体或艺术家竭力创造一种审美奇观以对峙大众的审美疲劳, 如屡次触及道德底线的行为艺术、电影中暴力、血腥的视觉场面逐渐取代情节成为吸引大众眼球的首要因素等等;后者引发的社会问题是“审丑”愉悦的趋势。“日常生活审美化”让艺术触手可及, 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在生活环境中感受到“美”的因素, 可以随时随地悠闲地欣赏音乐、绘画甚至是电影, 然而媒介的多样与信息的庞杂让人们逐渐变得迷失, 以网络杀人游戏为代表的暴力文化、以形形色色的网络色情为代表的色情文化、以电视相亲节目和凤姐、芙蓉姐姐等人的低劣表演为代表的低俗文化等甚嚣尘上, 充斥了电视和互联网等各类媒体。审美能力钝化进而导致了大众审美甚至价值观的偏移。

二、大众审美能力钝化的原因

大众审美能力钝化的现象日益凸显, 导致其原因有很多:一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趋势带来的审美的泛化。艺术本存在于精英式的乌托邦中, 高高在上凌驾于大众的世俗生活, “日常生活审美化”犹如一场革命, 将艺术从神坛上拉扯下来, 审美变得不再那么神圣、玄妙, 而是具体化到生活。艺术给人的神秘的、玄妙的感觉逐渐被消解, 人们本介于“猎奇”心理对艺术保持的新鲜感也逐日递减, 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愈亲近, 对艺术的敏感度和感悟力就愈弱。陶东风先生认为:“审美化的基本含义是:今天的审美活动已经超出所谓纯艺术/文学的范围、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 艺术活动的场所也已经远远逸出与大众的日常生活严重隔离的高雅艺术场馆, 深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空间, 如城市广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街心花园等与其他社会活动没有严格界限的社会空间与生活场所。在这些场所中, 文化活动、审美活动、商业活动、社交活动之间不存在严格的界限。艺术与商业、艺术与经济、审美和产业、精神和物质等之间的界限正在缩小乃至消失。”当人们面对来自外界的五花八门、光怪陆离的信息爆炸, 审美的疲劳感与日俱增。美成为金钱的婢女, 审美设计也只是以赏心悦目为标准, 给人的只是快感而非美感, 艺术不再稀奇, 但人们仍有“猎奇”的需求, 于是各种审美奇观应运而生, 血腥的、暴力的、色情的视觉冲击带给人们更强烈直接的快感刺激, 如此审美化的生活能够带给人们的片刻的欢愉与身体的解放, 却往往致使人们陷入娱乐透支后的身心疲乏和性感聚焦后的精神空幻。

其二, 在消费时代, 审美化的商品同样也是一件消费品, 其背后蕴含着复杂的物与物的关系。韦而施在其《重构美学》中认为:“迄今为止我们只是从艺术当中抽取了最肤浅的成分, 然后用一种粗滥的形式把它表征出来;这其中, 美失去了它更深邃的感动人的内涵, 充其量也是游移在肤浅的表层, 更甚者是伟大的崇高堕落成了浅薄的滑稽。”消费是一个无所不在的力量, 它用世俗化的方式消解了艺术, 并将其纳入市场的范畴里, 成为消费对象。既然艺术成为消费品, 必然要遵循市场价值规律的制约, 艺术消费品不得不出于满足消费需求的目的而加以泛滥复制, 最终将导致日常生活的审美疲劳和艺术疲劳。一方面是大众审美能力的钝化, 另一方面是市场为迎合这种钝化了的趣味变本加厉, 结果是审美能力的进一步钝化。因此, 出于市场的需求, 暴力文化、色情文化、以电视相亲节目和凤姐、低俗文化等恶俗文化才会屡禁不止, 人文观念才逐渐被市场化、功利化和娱乐化。傅守祥在《审美化生活的隐忧与媒介化社会的陷阱》一文中批判到:“‘日常生活审美化’具有感性和享乐性倾向, 不管其表现形式如何, 追求与身体直接相关的享乐满足始终贯穿其中;它过分强调了审美的享乐作用, 夸大了视觉影像快感的效果, 容易使人们在视觉影像的享受中裹足不前、在片面的快感中不思进取、在‘可望’的满足中放弃实现的‘可及’, 因此说它只是一种消费式的审美解放的幻象。”

三、审美教育的当下反思

刘悦笛在《生活美学——现代性批判与重构审美精神》一书中认为:“美与生活应被置于一种‘辨证对话’的关系中来考察。”以往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只是要求艺术成为改善生活的工具, 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斯通认为, 所谓“日常生活审美化”就是“直接将审美的态度引进现实生活, 大众的日常生活被越来越多的艺术品质充满。在大众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用之中, ‘美的幽灵’无所不在——外套和内衣、桌椅和床具、电话和电视、手机和计算机、住宅和汽车、霓虹灯和广告牌, 无不显示出审美泛化的力量, 而当代设计在其中充当了急先锋;就连人的身体也难逃大众化审美设计的捕捉, 从美容、美发、美甲到美体都是如此。”如此以来, 虽然艺术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一些改变, 但艺术之美也就降低到浮浅琐碎的生活层面, 仅仅流于外在的改善。而且千篇一律、五花八门的审美化的消费品, 只会加快大众的审美疲劳感, 使审美能力逐渐钝化, 其背后甚至也藏匿着自我的失落和意义的虚无的隐忧。

其实, “日常生活审美化”“最重要的不是日常用品和日常生活的审美具体化, 而是人的精神审美追求, 是在日常生活中追求一种更美的精神境界, 是一种诗意生存的情感追求在生活中的反映和体现。”现代审美教育理应注重开放创造性、情感和谐性以及精神愉悦性的内在层面。追求“精神上的和谐”是现代美育的主旋律。人只有内在的品味、鉴赏力、审美趣味与审美能力得到提升, 才能由内向外地改善生活, 诗意地栖居。所以我们现在是要理清“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内在逻辑, 先有审美化的身心, 日常用品和日常生活的审美具体化也就相伴而生。有意识地提升“日常生活审美化”精神性, 才是解决问题的本源。

参考文献

[1]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 范大灿,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

[2]刘悦笛.生活美学——现代性批判与重构审美精神[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5.

当下中国法学教育的两项根本任务 篇3

第一项任务,是要针对中国的社会发展需求,培养更多的合格的法律人。

这有个合格的标准问题。中国现当代法学,总体看来,是近代从西方引入的,相关的各种标准也基本是西方的。但经过100年特别是近30年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我们应当逐步形成一些中国标准。由于中国的国情,社会发展对法律人的需求是多样的,因此从功能主义而不是本质主义的视角来看,至少在今天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合格中国法律人不可能统一规格。这少说也包括了两大块,一是中国市场经济和发达地区日益全球化的法律实务需求,即所谓的高水平复合型国际化的人才。但另一方面,还有中国基层社会、农村社区的纠纷解决中的需求,包括那些在雪域高原和崇山峻岭中跋涉的马背上的法庭。在那里,不仅需要更多的献身精神,也还需要前一类法律人也无法替代的特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目前中国的法学教育一方面造成了法律毕业生在东部地区的相对过剩,而另一方面,许多西部地区出现了法律人才的严重短缺,甚至法官出现断层。如果中国,而不是北京、上海甚或中国东部,要建成法治,我们就必须根据中国社会的需要,培养包括中国社会基层需要并能消费得起的法律人。这个任务不是哪一个法学院能够完成的,需要所有的法学院的共同努力,分工配合。

合格法律人还有另外一个问题。近些年来,鉴于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特别是美国法律人的经验,法律人治国的说法颇为流行,我们的许多学生也都比较简单接受这个假定。但我们的法学院教育真的能承担这一历史使命吗?真的像现在这样学了法律,或者学了这样的法律,就特别能从政了?难道我们的课本中,我们的法学教育和训练中真有什么治国的仙方秘诀吗?我们知道,戈尔巴乔夫就是法律系毕业的,而里根则连正规大学都没上过。而仅就从政治国而言,戈氏是失败的,而里根成功了。我并不是从意识形态层面,而是就个人的从政结果,从他们的政治实践带给本国人民的福利,以及对世界的影响来评价的。如果有人一定要跟我抬杠,说能把苏联搞垮,这就是戈尔巴乔夫的成功,那我也只能闭嘴。只是这种“成功”,恐怕与法学院教育无关,我相信莫斯科大学法学院不会以此作为其最大的光荣。我们也还应当看看中国台湾。陈水扁、吕秀莲、谢长廷,甚至直到马英九也都是学法律的,但他们对台湾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贡献,对台湾人民的福祉,包括到对台湾社会的政治转型,真的要比蒋经国先生那一代人更伟大,更重要吗?更不说他们个人的人格和道德品质,更不说他们对中华民族的忠诚了。同样,我的这些评价也不止是基于政治意识形态。

说这些例子并不是要否定法律人治国,我个人也真切希望并且相信中国的法学教育能培养出真正能使国家富强和人民福利改善的伟大政治家。但希望归希望,我更得面对现实,从经验上验证和反思一些流行并看似正确的说法,为的是发现法学教育的问题,重新界定法学教育的追求。太多的例证表明,中国近现代以来,直到今天,最重要、最核心的社会问题从来不是纯法条、法律、法理甚或法治问题,真正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法律人固然必须坚持法律,同时也要超越法律。因此,中国法学院要教育培养合格法律人,那么在侧重法律和职业技能训练的同时,还必须把法律教育同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应当引导学生更多了解和真切感受我们面对的这个具体社会,更多了解中国和世界,更多了解经济、政治和社会,不仅要在法律层面、技能层面、微观层面和知识层面,而且要在中国和世界层面、经济政治层面、宏观层面和判断层面。不仅要理解、能说,而且要能做事、会做事,能做成事,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法学教育还一定要注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包括对于中国社会、中华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即使在今天,仍然需要对事业和民族的忠诚,需要有献身精神,而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想想那些在青藏高原跋涉的法官,想想在人民法庭为民众排忧解难的法官!

第二项任务,同样需要所有法学院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就是必须在学术知识上建立中国法治实践的正当性,即基于中国法治实践的经验,面对中国问题,对中国的法律制度、法治经验和做法予以具有知识的一般性和普遍性的系统阐述,使其成为中国当代文化、中国的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既是法学的地方性知识特点决定的,同时也应当成为中国法学的智识追求。这完全不是要排斥外来经验。但问题是总不能再过几十年说起什么来,还只是马伯利诉麦迪逊,还只是德国民法典,还只是霍姆斯、波斯纳、丹宁勋爵。这些外国的制度、法典和法律人是伟大,为当代中国的法治实践、法学研究和教育都提供了某种参照,某种经验,甚至分析理解的基本素材,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但中国法治的历史已经表明其自身既不是也不应当只是这些制度、法典的重复,不是这些伟大的法律人规定的。不管喜欢不喜欢“中国特色”这个定语,但中国过去100年来事实上一直走的就是这样的一条路,即使有再多的问题,其成就也令世人惊叹。

今天中国法学教育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我们法学教育者如何看和处理这些“中国特色”,能否以及如何通过我们的努力将其转化为学术。说实话,我们许多老师对此有一种心理上的障碍,对中国经验是否学术,是否具有足够的普遍理论意义,或缺少自信,或无力表达,常常以各种方式回避中国经验。这种状况可以理解,而且这里确有个两难。我们不能仅仅因为中国经验的独特就简单接受,为之辩解,那样不会是学术,相反可能有投机的嫌疑。但另一方面,同样甚至更需要警惕的是,不能因为中国某些实践经验独特就一定不伦不类,就一定可疑,就应当批评指责。我们不能再重复“山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那类荒唐,永远只是用美国、德国、法国或日本法学教科书的尺子来衡量、批评和指责中国法治的现实。那既不利于解放思想,也不利于活跃学术。一个只相信外来书本概念,不相信自己生活经验的人很难说真有思想。这种情况在当下中国还有点普遍,不仅在法学研究中,而且在法学教育中。而这种教育的结果很可能导致我们的毕业生只会在比较异同、挑刺和批判,不会做事,不想做事,做不成事。若长此以往,不仅我们老师,而且学生都可能因此变成某种文化或意识形态的奴隶。这非常危险,不仅对法学教育和研究,更可能对法治、政治、社会和国际政治,不利于中国的稳定发展,不利于中国作为大国的崛起,不利于中国的软实力的增长。

还是举几个例子。法学和法学教育界从1980年代中后期几乎是一边倒地批评调解,这也影响了后来法院的改革。结果,看起来好像是司法专业化了、职业化了,但近年法院系统才发现,在中国目前社会经济条件下,根本无法离开调解,才重新确立了“能调则调、当判则判”的原则,调解重新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即使如此,

对调解的重视往往要借助或更多借助某些虚构或真实的外国评价,什么“东方一枝花”之类的;对调解的理论分析也还是借助了ADR的分析框架。还有,近年来提出了“反性骚扰法”好像很有新意,但不要忘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七条就是“不调戏妇女”。还有,近年来有人开始论证辩诉交易的正当,但多年来我们却一直批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刑事政策,很少去清理其中的某些道理。因此,你可以名正言顺地赞美英国的“治安法官”,却拒绝理解为什么在中国会有“复转军人进法院”。注意,我不是说上述或其他中国的经验做法都是对的,其中确有问题,需要改进,也能够改进;有的即使原则上对,也缺乏学术的论证,或论证得很意识形态化。但即使有这些问题,我们还是要注意,第一,制度发展不能总是而今迈步从头越,而必须在前人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第二,我们应当反思,为什么我们如此容易妄自菲薄,为什么一个东西只有某个或某些外国人说了,我们才敢想,才敢说,什么东西加上个洋文包装,就可以当成创新,有销路。仅仅借用或基于外来概念来讨论问题不仅是缺乏学术诚实和学术能力的表现,最重要的是,这会对中国社会、中国经验、中国人的智慧不公平。你变个说法不仅抹去了中国的长期社会实践,使之成为需要填补的法治空白,它还完全抹去了中国社会中在这类本土说法下社会实践的正当性和理论意义。似乎中国的前人都白活了,法治和正义都是从我开始,是从现在开始。可这还是法治吗?这是在摧毁法治。

中国法学教育界有责任认真总结中国,特别是当代中国的法律实践,提炼出其中的隐含的制度性智慧和经验。不为标榜中国特色,只为了使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的经验和教训,经由我们的思考,最终成为可供人类分享参考的知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我们的前辈没有机会、条件和能力做这个工作,但我们不做,现在不启动,就说不过去了。即使我们做得不大好,也还是要开这个头。目的只是让自己并让学生看到我们的生活中有思想理论的资源,由此获得一种基于中国的立场,一种直面中国的视角和态度。看到在学术理论层面理解和发现中国的可能,对中国和中国经验有自信,对中国学术有自信。因为如果没有对中国经验的自信和认真总结,只能以外国人的观点作为判断标准,把中国的成功经验也当成不规范、不合格的产品,那么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出大问题。

这一点还有更大的意义。最近一期的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推出了《2008世界展望》。(The World In 2008,Economist Newspaper Limited,2007)报告认为2008年可能是全球政治、经济“脱美入中”的第一年。它的根据是,2008年,中国将第一次超越美国,成为对世界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的国家;中国还将超过德国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中国在进口规模上则会上升到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中国的宽带网用户也将超过美国,也将成为主导全球电子商务的国家。而且,还有2008年8月的北京奥运会。媒体说事当然会,也必须夸张,无论说好还是说坏。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我们还面临无数的问题,甚至有一些潜在的危机。但另一方面,中国确实已是大国,国际影响日益增强。然而,中国要成为文明大国,其影响力不可能仅仅靠经济,也不能仅仅靠吃祖宗饭,天天讲一些孔孟老庄,或是加几个李安、张安。看看当代世界,有影响力的大国不都是甚至都不是文明古国,其影响力主要也不是来自它的传统文化或娱乐文化。如果这一点还有什么启示的话,那就是说,除了其他,文明大国还必须有她对当代的政治、法律和国际政治的影响力,要有制度的影响力,要有学术思想文化的影响力。如果中国法学界法学教育界看不到这一点,我们就很难肩负这一已经开始的历史使命。

上面的话可能会强化苏力“很保守”这样的印象。说实话,我不在乎。这不仅因为从总体上看保守是法律制度形成和完善的必要条件一一想想遵循先例。最重要的是,我只想说和做我认为应当做的事,开放或保守不应当是法律人思考和表达其思考时的考量,除非他想迎合什么。而无论想迎合什么,包括迎合民众,其实都隐含了一种学术不诚实,甚至某种狡诈。如果一个人刻意追求开放,乃至开放也成为一种必须保守的姿态时,这不也就是一种保守?不也就失去了心灵的真正开放和自由?

论当下中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篇4

作者:童江霞

摘要:当代中国,经济与政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在经济建设和改革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必须长期执行的任务。近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在党十七大上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被提上议程。

关键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30年,从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体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致是1978年到1986年。这期间主要是改革过分集中的干部人事管理体制,下放干部管理权限,建立四个现代化建设急需的一些具体干部人事管理制度。第二阶段是1987年到1999年,对干部人事制度进行全面改革。第三阶段是2000年至今,开始进入全面深化改革。

一、必要性

1、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迫切需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党的中心任务。只有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才能更好地为科学发展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

2、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迫切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日益迫切。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则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3、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增强我国政治制度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干部制度竞争力是国家政治制度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我们要在激烈的国际政治竞争中赢得主动,就要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培养造就高素质领导人才提供制度保证。

4、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解决干部工作中突出问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但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而解决当前干部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实现吏治清明,关键在改革,希望在改革,根本出路在改革。

二、指导原则

1、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三个代表”和“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改革成败与得失的根本标准。

2、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同时,适应新的情况积极改进党管干部的方法。坚持群众公认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扩大群众对干部工作的参与和监督。

3、必须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以素质论人才,重实绩用干部。促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实现领导班子成员新老交替制度化。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保证”。胡锦涛总书记也多次强调,选人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4、必须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通过加强立法和健全制度不断巩固改革成果,引导和推动改革逐步深入。

三、基本目标

要建立起一套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的干部人事制度。

1、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严格监督、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2、完善干部人事工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有效调控的宏观管理体系;

3、形成符合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不同特点的、科学的分类管理体制,建立各具特色的管理制度;

4、健全干部人事管理法规体系,努力实现干部人事工作的依法管理,有效遏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5、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实现人才资源的整体开发与合理配置。

四、重要举措

1、建立健全主体清晰、程序科学、责任明确的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

(1)要合理确定参加民主推荐人员范围。

(2)要全面分析民主推荐结果。,(3)要鼓励多种渠道推荐干部。

(4)要规范干部任用提名方式,重点规范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提名行为。

(5)要严肃查处拉票等违纪行为。

2、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1)完善考察标准。

(2)优化考察办法。

(3)强化考察结果运用。

3、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

(1)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力度。

(2)完善差额选拔干部办法。

(3)提高竞争性选拔干部的质量。

4、积极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的改革创新,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

(1)要加强理论培训,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干部头脑,加强党性教育,坚定理想信念。

(2)要加强能力培训,重点提高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和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本领,注重增强新形势下依法办事能力和应急管理、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民族宗教工作等方面能力。

(3)要牢固树立按需培训的理念。

(4)要坚持开放竞争,统筹优化干部培训资源。

(5)要改进学风。要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治学,整治不良学风,强化学员管理、教学管理,严格校规校纪,营造良好学习秩序和氛围。

5、完善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制度,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

(1)坚持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实践锻炼的培养方针。

(2)扎实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3)探索建立上级党政机关从基层一线遴选干部制度。

(4)推进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

6、坚持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相结合,健全干部管理机制。

(1)加强对关键岗位干部的重点管理。

(2)严格干部日常管理监督。

(3)切实解决干部调整难处理难的问题。

(4)完善干部激励保障制度。

7、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完善干部交流制度。

(1)围绕促进科学发展,大力推进地区之间、中央机关和地方之间的干部交流。

(2)加大重要岗位领导干部的交流力度。

(3)积极推进机关中层干部的交流轮岗。

(4)疏通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干部交流渠道,研究制定党政机关与国有企事业单位之间干部交流实施办法。

8、匡正选人用人风气,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1)要加大从源头上防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力度,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和严重违规用人问题立项督促检查制度,健全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度。

(2)要强化公开监督,扩大干部工作信息公开,把选拔任用干部满意度民意调查作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有力杠杆。

(3)要严肃查处违规违纪用人行为,用铁的纪律保证选人用人风清气正。

总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政府是对人民负责的政府。而现在有些干部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有些低能低效,也有些以权谋私,群众意见很大。这些问题发展下去,就会导致党脱离群众、丧失先进性和执政地位。同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直接涉及权力和利益关系的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始终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始终保持改革的锐气和勇气;要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支持改革、鼓励创新;要加强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要让领导干部要解放思想,做改革的引导者、推进者、驾驭者。从而保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能够稳妥的进行,保证我国经济建设能够快速健康的发展。

反思中国当下教育 篇5

●以人为本和四项基本原则,一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一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政治基石,两

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陆续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观点,也使用了一些名词,诸如以人为本、和谐、公平、正义、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等,理解和使用这些范畴时,一定要注意抽象和具体、历史和现实、普遍和特殊的结合,在理论上分清原则界限,避免混淆是非,防止误解。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质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发展观

为什么说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简言之,一是由于以人为本简明扼要、正确精辟地概括了实现科学发展所必须坚持的出发点、主体、动力、目的等基本原则,而这些正是构成科学发展观核心内容的基本要素。二是由于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统筹兼顾,能否实现的前提和关键。

从理论上看,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与纯粹描述自然界和社会运动客观过程的一般发展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主要是指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问题。是党从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总结实践经验而形成的,人民如何自觉地创造历史,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观点。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一是把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有自觉能动性的基本观点,贯彻于社会发展论。在尊重自然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基础上,突出人的主体性,集中表达了人类应该如何能动地改变客观世界以实现自己的目的,以及这一主体和客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推动社会发展进程所持的基本观点。二是把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贯彻于社会发展论。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民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进步的主要推动者,理应成为社会的主人和社会财富的享用者。所以,把以人为本确立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充分肯定了人、人民对社会主义发展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

从实践上看,把以人为本确立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抓住了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保证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方针和总体战略。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状态,必须走发展之路,这是大势所趋,人之共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果。但是,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诸如:产业结构不合理;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贫富差别扩大;资源耗损浪费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贪污腐败、安全事故、官僚主义等社会消极因素不断发生,虽经整治,形势依然严峻。这些情况已经危害了人民的利益,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也促使人们重新思考发展问题,有了新的认识。这就是不仅要把发展放在首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社会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不动摇,而且必须更加明确:发展的主体是谁、依靠谁来发展?发展为了谁、发展成果归于谁?衡量发展功过成败的标准究竟是什么?提出以人为本,就是为了正确回答这些重大原则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人民始终起着决定性作用。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如何发展,都应由人民做主,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发展的成果也应该由全体人民共享。所以,主张发展应“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的根本立场。只有正确解决这一世界观问题、立场问题,才能保证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才能排除发展过程中各种错误倾向和消极因素的干扰,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才能协调好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化解矛盾;才能真正做到统筹兼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发展的成果最终惠及社会全体成员。

放眼人类历史和当代世界现实可以看到,人类真正自觉地设计整个社会发展的蓝图,以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目的,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动员组织全社会的力量予以实施,并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是从社会主义社会才开始的,也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有可能实现。所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质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应该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

反思中国当下教育 篇6

------学习笔记摘录及反思

利用假期,我阅读了王宏甲先生的著作《中国新教育风暴》,这不是一本教育理论专著,而是关于课程改革的报告文学,在阅读中,许多教育纪实,让我深思不已。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渐渐明白了目前教育的缺失是什么,理解了为什么教育改革总是那么难,更重要的是我找回了做好工作的信心和方法。下面摘一点我特别受启发的片断在这里,顺便把我的感受也写在后面:

‚成功的学生往往有其共同点:在学习的早期阶段,因成绩处于班上的领先地位,被表扬被激励,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乐趣,终于走向成功。‛

做家长的如何让孩子早期成绩领先?千万不要以为王宏甲先生在鼓吹补习班,他是在告诉我们如何让孩子走进正螺旋,如何避免掉进负螺旋。自信心是孩子学习的基础,在培养和保护自信心这件事情上,家长和老师有太多的工作要做,而且必须用心去做。

‚你先从一本课本的目录复习起,一门课就好比这一棵树,目录里的每一章都好比树的一个分枝。每一章里还有小节,这些小节就是分枝上更细的分枝,树叶都长在这些细枝上。每一棵树,树叶是最多的,要记住这么多树叶太难了,你复习时先把这些树叶通通丢掉,不去管它。这起码就把难度卸载了一半。‛ 知识是一棵树,它有自己的生命系统,可是在平常教学过程中我们是否意识到了?死记硬背就是只要叶子不要枝干的教学方式。还有,我们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有多少是有价值的,有多少是可以不需要学生学的,可能很少有老师认真去思考、用心去甄别。以往我们的教学观念是:油多不坏菜,技多不压身;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我们从来不相信僵死的知识会堵塞思考、探究之路,可王能智老师用几十年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学习并非如此。

‚别忘了,不是要考第一名,是考北京市中考上线的最后一名。‛

这是他对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儿子说的话。让孩子的成绩只要排在‚孙山‛之前就行了,这是多么理智的定位,而合理的目标定位给孩子带来的是信心,是希望,也是动力,所以他的儿子最后考得很好。

我们呢?争第一是所有孩子的目标,于是除了一个孩子,其余的都是失败者。

‚就在美国教育致力于培养顶尖科学家时,美国的科研人员却越来越多投身产业,走向市场。最典型的人物即晶体管的主要发明人肖克利。‛

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可以先学知识后实践,也可以在实践中遇到困难或者有了心得再去找理论支撑。

‚有人提出了‘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大脑不是一张白纸,任何人学习新知识都不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的。不同的人对相同的教育所接受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头脑里完成新的理解,才会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结构。就是说,学生们听的是同一个东西,得到的是不同的东西,产生这‘不同’,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在起作用。‛

我们也天天谈建构主义,却总喜欢把原理弄得那么深奥,让人觉得简直无法操作。这位不是教育工作者的教育人,却轻轻松松地理解了建构主义的本质:尊重学生的基础,促成个性化理解。后面他还谈到了王能智等老师们的教学本质,也是一语中的:探究,综合。因为他认识到,最有效的学习应该强调知识之间的关联,强调不同学科的知识之间存在一个必须加以认识的整体;重要的不是获得某个正确的答案,而是要去经历一个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要让学生在常规教学里就有探究活动,要在全部教学中同时包含接受、体验、探究三个层面的学习。犯错误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探究就是‚试误‛,在错误的判定、分析、纠正中获得真正的理解,没有体验错误,就只能得到错误,因此要善待错误。

‚老师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新世纪的教育,即使在中小学领域,一个‘教师’的时代正在成为历史;而一个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全面呼唤‘导师’的时代,正在诞生。‛

谁都会承认,老师不可能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那么,学生的知识来源还有哪些?用什么方式才能让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我们老师应该做什么?这真是值得我们好好深思的问题。

如何成功地走进新课程,没有现成的模式,一切都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但使用新教材过程中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宗旨是不可动摇的。首先,在课堂中,我们必须运用新课改的新理念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和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我们要不断回顾反思自己的教学,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对新课改的认识,使自己的思想和教学都要上一个台阶。

当下儿童钢琴教学的反思 篇7

学琴的孩子众多, 但相关的儿童钢琴教育却并非完全成熟, 现实的教学过程中, 暴露出了不少问题。那么, 该怎样看待儿童钢琴教学?儿童钢琴教学目前存在哪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一、儿童钢琴教学与成人钢琴教学的区别

儿童钢琴教育与成人钢琴教育首先在理念和目的上就应该有所区别。从目前钢琴教学的角度上来看, 儿童钢琴教育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激发和培养他们对于钢琴的兴趣和热情, 开发他们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 而并非是表演能力和技巧训练。这一点要与成人钢琴教育区分开来, 不能混为一谈。因为成人钢琴教育是建立在已经有了一定钢琴基础的立场上, 重点是职业化演奏者或者钢琴教育者, 教学的内容是如何更好的提高技巧和表现力, 以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我们要从观点上去改变, 去认识到, 儿童钢琴教学的普遍意义和目的所在。

二、当下儿童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下的儿童钢琴教学中, 并非是一帆风顺的, 暴露出的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和深思。

1、功利色彩严重

当前, 很多家长送孩子来学校钢琴, 并不是为了简单的提高艺术品位或者获得一技之长, 而是为了取得考级证书, 获得比赛荣誉或者成为下一个受人瞩目的李云迪、郎朗。然而, 殊不知, 李云迪和郎朗们的光芒虽然夺目, 但是在几千万琴童中, 并非人人都有那样的天赋或者机遇。一味的强调钢琴学习所可能带来的利益会使得教学的目的扭曲, 导致方式、方法上的急功近利。音乐考级、比赛等在规范音乐教育和选拔人才上有不可否认的积极意义, 但同时也带来了钢琴教育中过分追求技巧测试和功利感, 对于提升学生综合音乐素质和创造性等带来负面影响。

2、重技术, 轻艺术

前文中, 我们提到, 儿童钢琴教育的目标群体是在音乐领域刚刚入门的小朋友, 并没有扎实而深厚的音乐基础。按照钢琴教育的科学流程来说, 钢琴水平的提升应该是一个综合的过程, 包含了乐理知识、文化知识、艺术感知与欣赏和演奏技术、技巧等诸多门类。但是, 目前的钢琴教育中, 却过分强调技术和技巧的培养, 这与儿童自身的能力发展构建其实有相悖之处, 造成许多琴童能够娴熟的弹奏曲子, 却毫无情感、毫无表达。这样的钢琴教育对于琴童们的长期发展是相当不利的, 或许能够培养出钢琴“技师”, 却培养不出“艺术家”。

3、教学手段单一, 忽视学生心理和情感

儿童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 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容易有感兴趣到厌倦, 特别是如果家长和教师给予太多的练习压力时, 反抗心理会更为严重。这是儿童心理、情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客观现象。要想让孩子由“要求学”转为“我要学”, 不至于半途而废, 就要去重视他们的情感, 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目前的儿童钢琴教学中, 教师和家长给予孩子的压力过大, 不注重鼓励, 让孩子容易产生受迫感和不快乐心理, 无法去主动学习。另外一方面, 教学手段单一, 不停的灌输和要求练习, 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教学内容不符合儿童能力实际

儿童的智力和能力尚处于发育阶段, 并没有完全成熟。有一些知识和技巧, 除非一些非常规成长的“天才型”琴童, 普通的琴童是无法去较好的接受和学习的。为了让孩子能够在比赛或者表演中一鸣惊人, 许多教师和家长会要求儿童去练习一些大曲目或者困难的曲目, 我们看到目前许多钢琴教学中, 四岁、五岁的孩子都开始练习诸如李斯特的超炫技练习曲或者协奏曲等作品, 却忽视了教育过程中的循序渐进的道理, 并不符合儿童实际能力的发展过程。

三、对当下儿童钢琴教学发展的建议

中国儿童钢琴还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 通过运用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针对性的以儿童为对象去挖掘教学方法, 能够更好的提升儿童钢琴教育的整体水平。

1、观念上:因材施教, 明确和端正教学目的

消除目前过于功利性的钢琴教育目的, 让钢琴学习真正成为一项提升孩子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的手段。遵循孩子技术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的客观过程, 不要揠苗助长。同时, 由于每个孩子的能力发展层次并不相同, 不排除有个别“天才型”的儿童, 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 艺术教育并不是普通的知识普及性教育, 教师和家长需要区别对待他们的发展。

2、教学方法上:因材施教, 丰富手段

妥善安排孩子的学琴和练琴时间, 注重学习的效率。从心理学角度来说, 儿童对于事物的集中注意力要远远短于成人。因此, 教师要特别注意去利用孩子注意力延续时间不长、分阶段等等特点, 合理妥善的安排教学时间和练习时间, 将一个小时分成几个小段, 通过劳逸结合、变换学习和方式等等手段去消除学生的疲劳心理。

选择合适的教材, 尽量给孩子们安排适合他们年龄和喜好的乐曲类型。比如节奏明快的练习曲、奏鸣曲, 或者根据儿歌改编的曲目等等, 尽可能的去减少过于严肃或者复杂、大型的曲目。

重视基础训练和音乐素质培养。在儿童阶段, 钢琴基础一定要打好。每天都需要不断的去联系和巩固类似于音阶、琶音等基础练习, 并且不能中断。这样才能够开发手指的能力, 规范手型, 提高乐感等, 在后续的发展中才能减少由于基础不牢固带来的障碍。同时, 注重乐理知识、音乐背景文化知识的学习, 钢琴要想弹好, 不仅仅需要去开发乐器的演奏, 还需要去培养全方位的音乐能力与素养。

多聆听现场, 培养乐感和兴趣。理论教学是一个方面, 现场演奏是另外一个方面, 多听音乐现场, 无论是大师级的演奏还是同龄人的演奏都对儿童钢琴教育有着诸多好处。一方面, 能够培养乐感, 另一方面, 能够现场去汲取他人的精华, 树立榜样与目标, 提升学习动力。

改变过去一对一的僵化授课模式, 可以灵活运用一对三、一对四等等教学模式, 让层次相当的学生形成相互学习和相互竞争的状态, 可以有助于更好的提高积极性。

3、情感上:注重交流与沟通

利用情感教学法, 多多给予孩子以鼓励和夸奖, 让孩子在更有成就感的心理前提之下去自觉学习。建立起良好的家长、教师、学生三方交流互动机制, 及时沟通, 根据孩子的情绪对教学计划和内容进行及时的调整。在学生情绪消极的时候去及时的疏导和教育, 避免在后续的学习和练习中由于情绪偏差走入极端。

给孩子一个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 让他们能够在快乐中学习, 充分感受到音乐和钢琴带来的美好。

四、结语

中国钢琴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几十年, 有过教训, 也有过成就, 我们既为一些大师们的成就感到自豪, 同时也为一些伤仲永的例子感到惋惜。目前, 随着一大批青年钢琴家在国际上的亮相和受到关注, 中国钢琴教育的发展也应该及时跟上, 为中国钢琴的发展提供更为强劲的后续动力。

钢琴教育的目的, 不仅仅是为了培养钢琴家, 同时也是为了普及钢琴艺术, 提高国民艺术文化欣赏水平。儿童钢琴教育是启蒙和初级培养的一部分, 更要注重观念和方法, 不断的通过反思和学习去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吸收当下先进的教学理念, 不断加强与国外钢琴教育者的交流, 以人为本, 相信中国的钢琴教育, 中国的钢琴, 一定会有更加广阔的前途!■

参考文献

[1]罗巍.论儿童钢琴教学中创造性音乐思维的培养[J].黄钟 (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 2006 (S1) .

[2]梁文光.钢琴教学中形象思维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 2006 (05) .

[3]周世斌.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5.

[4]薛瑾.钢琴教育与儿童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07.

对当下文学批评的反思 篇8

关健词:文学批评 学院派 体制限制 模仿阶段

一.学院中学术体制的限制

在当下的高校中,其实并不缺乏优秀的文学批评人才,他们也能写出专业批评和媒体批评那样的好文章,但是大学的学术体制有其固定的规范,对批评文章也有模式和字数上的要求。一个老师要想评职称,要想申请各级社科类项目,就必须妥协于这种学术体制,去写那种厚实的有引有注的学术成果。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本来应该是相互平等、相互关联的三架马车,但是当前的学术体制却重文学史、文学理论,认为这二者是厚重的学术成果,轻文学批评,认为文学批评无引无注,字数有限,是小学问。这种学术体制必然会导致学院批评文章的两个弊端。

第一个是细读文本这个批评传统的断裂。在重理论的学术体制形成之前,批评家批评一个文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细读文本,重视文本的语言、情节、人物等,而不是为了合乎规范就去引入大量理论和引注,显得空洞而脱离文本实际,本来不用理论就可以说清楚的事,加了理论就有生搬硬套、故弄玄虚之感,让读者读不懂,不知道文章在讲什么。第二个弊端是批评文章文体的单一性,中国古代批评理论体系中存在着多种文体,如序跋、书信、随笔、论文、评点、语录、诗话、词话等。近现代中国文学批评中也出现了诸多文体,如梁启超的政论体、章太炎的逻辑体、鲁迅的杂文体、周作人的“美文”体、李健吾的随笔体、梁实秋的“教授”批评、思辨型的“胡风”文体,以及茅盾基于“史论”笔法的作家论文体,等等。无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中国文学批评理论体系中都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批评文体,丰富多样的文体使这些批评文章具有独特的个性和风采,更好地表达批评者的理论和观点。无疑,以往文学批评史上所出现的各种批评文体都是留给今人的宝贵财富,今天的批评者应该去研究和传承,注意批评文体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但是如今的批评工作者却普遍存在文体意识薄弱的问题,这个问题又以学院派批评最为严重。因为学院派批评有严格的学术体制限制,批评文章有固定的模式和字数,所以学院派批评者有时候不得不采用单一的论文体写作,有论点、有论据、有理论等要求使得论文几乎成了一种“八股文”模式。特别是有的论文引用大量的理论和注述,几乎打到了借文本谈论理论的地步。这样的做法导致批评文章枯燥无味、晦涩难懂,读者读得不知所云,连批评者自己也不想再看第二遍。其实论文体是批评文体的主要方式,使用论文体进行批评并没有什么不好,但同时应该注意到两点。第一点就是,批评者在运用论文体时,应该了解论文体的真正优点所在,即以理服人,恰当而娴熟地运用各种文学史常识和文学基础理论,同时批评者又能在文章中展示属于自己的风采,既有严谨的学理,又有独特的审美。读者在读到文章中的理论时,只会觉得批评者用的恰如其分、游刃有余、酣畅淋漓,感受到一种理论之美、批评之美。但是现在有的批评论文为了理论而写理论,故意制造阅读障碍,让读者读不懂,力图使批评文章显得高冷,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批评文章其实并没有运用到真正的论文体,他们运用的只是他们想象中的论文体,或者说是一种变形的论文体。这样的一些做法使得“论文体”、“学院派批评”成了一种贬义词,实乃憾事。

第二点要注意的地方是,批评者要重建文学批评文体意识,认识到批评文体的重要性,写出更多的更好的批评文章。特别是在如今大众传媒普及,几乎全民阅读的时代,批评家更应该发挥自己独一无二的作用,指导作家写作,引导读者阅读,发挥文学批评的作用。

二.中国文学批评仍然处在对外来思想、理论的吸收、模仿阶段

前文已经提到过,“学院派批评”注重阐述理论,是研究文学基础理论的主要群体。但是就如同中国产业界,更多是引进技术,而缺乏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中国的文学批评界,同样更多是吸收、模仿外来的思想、理论,而没有建立独立自主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这种尴尬的批评理论现状必然导致理论研究主力军“学院派”处在一种尴尬的地位。中国文学批评所使用的一些基本理论、概念、范畴、方法、现象描述、文学思潮概述基本上都借鉴于国外,而不是从中国自身的文学经验中提炼和总结出来的。批评家在进行批评时,往往是把这些现有的理论、概念等套在批评对象上,而不是从批评对象中提炼出来源中国文学体验的新理论。事实上中国古代有其自身的批评传统和批评精神,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诗品》、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等文学批评著作可以说是流传千古,而性灵、气韵、境界等文学范畴更是反映了中国文学之精髓,中国文化之根。但是中国近现代的文学批评体系却断裂了这种批评传统,更多地是全盘引进外国批评理论等。这就造成了中国文学批评的窘境,旧的批评传统没有传承,新的独立自主的理论体系又没有建立。一味地抄袭、模仿外国理论又会造成诸多弊端。首先是造成文学批评的逻辑矛盾、学理漏洞,外国的批评理论源于它自身的文化,有其绵延的批评史和独特的学理体系,尽管世界文学有其共同的价值判断,但是也有其差异、区别,每一个民族都有它独特的地方。由于民族性的差异,在借鉴外国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理解偏差的问题,更何况还存在语言的障碍,在翻译的过程中肯定会存在意义偏移的问题。而且中国的批评者在阅读外国理论时,往往只选取自己需要和感兴趣的那一部分,这就很容易导致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理解有误的问题。所以有时候能够看到一些批评者所陈述的理论、范畴等逻辑相互矛盾,甚至一个批评者的批评文章中都存在着前后矛盾、逻辑不通。借鉴来的理论就如后天移植的手臂,永远不可能像身体本身生长的手臂那样灵活自如、天然和谐。一味抄袭、模仿外国理论所导致的另一个弊端是中国理论研究的分散孤立。由于没有自己本身的理论体系,在面对中国自身的文学经验时,文学批评就会有手足无措之感,没有一个共同而完整的理论体系,批评家们只得各抒己见,得出一些分散而孤立的结论。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对“纯文学”进行定义时,有人认为是与大众文学相对的精英文学,有人认为是与俗文学相对的雅文学,有人认为是与商品利益相对的纯精神文学。对文学的多样化认识固然有其优点,但统一认识有时候也是必须的,两者都能促进文学批评的发展。但在当前的情况下,更多地是一种认识多样、研究分散,这样很容易造成研究者自说自话,做无用功。而且中国的理论研究群体之间也存在分散状态,在大学里,古代方向、现代方向、当代方向、中国方向、外国方向等等,各个学科之间界限清楚,可以说是各司其职。每个理论家在自己的领域里可以说是一代大家,但对其他领域就不怎么熟悉,这导致各个学科和理论领域之间无法建立联系,不能共同讨论,不利于建立属于中国自己的理论体系。在批评群体里,专业批评、学院批评、媒体批评三者也各有各的的特点和领域,处于分散状态。这种分散的状态不利于形成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文化价值引导,不能很好地发挥文学批评、文学理论的作用。特别是在商品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各种文学充斥市场,良莠不齐。有真、善、美,也有假、丑、恶,引导人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就必然需要一个统一的权威的价值引导。批评界分散的状态不利于应对当下多元的文化现象。

建立自身独立自主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是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呼声。中国文学想要表达真正的自己,发出自己的声音,世界文学想要看到真正的中国文学,发掘真正的中国之美。但是独立自主的道路注定是漫长而艰辛的,万里长路刚刚开始,中国文学批评仍然处在对外来思想、理论的吸收、模仿阶段,这种现状导致了诸多弊端,必然体现在理论研究要群体学院派的身上,所以“学院派批评”成了一个贬义词,这种说法充分说明了中国文学批评理论不能独立自主的尴尬处境。就如同元素周期表之于化学,文学基础理论之于文学同样也是至关重要的,就如同高楼大厦底下的基石。我们可以看到,研究基础理论的重担沉沉地压在主力军“学院派”的身上,促使他们研究理论,一步步建立起理论体系的基石。尽管“学院派批评”看似是贬义词,其背后又何尝不是一种沉重的责任和托付呢。我们期待“学院派批评”为自己正名,期待独立自主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期待真正的中国文学批评之声。

参考文献

[1]顾凤威.学院派文学批评走向探寻[J].南方文坛,2011年(06)

[2]柯汉琳.网络批评与学院批评:矛盾与互补[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

[3]时萍;吕雨竹.对当下学院派批评“学理主义”倾向的思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4]李星.学院派批评的范式和可能——以仵埂的文学批评为例[J].唐都学刊,2013(03)

[5]南帆.90年代的“学院派”批评[J].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02)

[6]颜敏.“学院派批评”在中国[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

上一篇:15年开题报告研究方法下一篇:浙江高考作文 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