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发挥党员在群团的作用

2024-10-25

注重发挥党员在群团的作用(通用11篇)

注重发挥党员在群团的作用 篇1

注重发挥党员在社区群团组织中的作用

——现代花园社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典型事例汇报

社区群团组织是党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与纽带,是社区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党中央明确提出“逐步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我们感到要想完善居民自治,必须培育、发展群团组织,在培育发展群团组织的同时,更必须注重发挥党员在社区群团组织的作用,来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居民切实感到社区就是自己的家,从而来增强社区的凝聚力。社区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明确了社区群团组织的工作思路,即: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进一步探索创新社区群团工作模式,加大社区资源整合力度,发挥党员在社区群团的作用,以实现、促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总目标。

1、完善社区群团组织。我们在走家串户中发现,许多老人在楼前楼后切磋、研究栽花种草的技巧,我们就根据这些老人的愿望在…社区内成立了花卉协会。许多兴趣相同的老党员、老干部纷纷加入,为社区绿化美化做出了突出贡献。今年,针对社区周边的经营门点多、外来经商打工人员多的现象,我们成立了由外来经商打工人员参与的社区工会联合会。并在社区原有的太极剑、太极拳、舞蹈队的基础上,组建了社区同鑫文体团,文体团现有合唱队、器乐合奏队、舞龙队、采莲船队、蚌蚌精队、腰鼓队,老年太极柔力球队。社区已形成了以社区党组织、居委会自治组织、群团组织形成“三位一体”的社区组织体系。

2、建立群团党建的运行机制。一是指导推进机制。对集聚在社区内活动的群团组织,由社区党支部指导,成立了文体团党小组,由社区老党员吴军任组长、黄新才任副组长,党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学习科学发展观,对社区文体团的建设发展献计献策;党小组深入到各团队活动现场,进行分类指导和协同管理,建立多方参与、共同关心群众团队活动的指导推进机制。二是资源整合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社区群体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整合辖区单位资源,通过党建共建机制的运作,为群众团队的发展搭建了舞台,提供了保障。三是协调服务机制。注重充分发挥党员服务三级网络(社区党员服务站、社区党小组、居民楼组党员信息员)作用,帮助群众团队协调处理矛盾,为群众团队提供服务。四是活动运行机制。研究制定了《群众团体党员联络员制度》,建立健全了群众团队培训和交流制度、群众团队成员管理制度、群团党员发展制度;按照“协商自愿、双向服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社区”活动方针,定期不定期召开群众团队党建联席会,通过这些规章制度,保障了群众团队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发挥支部、党员、团队三种效应。一是组织效应。发挥群团党组织在各类群团组织中的各项工作中核心、导向及协调作用,积极吸纳党员、在职党员、外来流动党员和离退休党员参与,并以此作为发动组织群众团队人员参与文体活动、帮困救助等各项社区管理和建设的载体和途径。二是先锋效应。发挥党员中的教师和文艺工作者的一技之长,组织编导文体队举办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带动群众团体一同发挥作用,从而使各类团队成为构建和谐的基础。党员齐后铁利用一已之长自己制作彩莲船和龙头,吴军经常帮文体团团长做思想工作,教育党员树立“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思想,积极发挥自身在社区内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文体团党小组的建立既充分发挥了党员在创建安全文明社区中的积极性,做居民的表率,又让居民学有榜样,从而使一些矛盾和邻里纠纷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三是团队效应。通过在群团组织中的党员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发动各类群团组织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在群团组织党员中组建了社区治安网吧义务巡逻志愿者服务队伍、为民服务队、健康生活指导队等,走访困难家庭,组织居民美化社区环境,维护社区安宁,有的还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在社区居民群众中起到较好示范作用。

社区群团组织是社区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社区群团工作是一项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公益事业。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区建设全局,创新社区建设新模式,是党和政府对社区工作者提出的要求,是社区工作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要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不断探索、创新社区群团组织建设新模式,以进一步加强社区党组织在群团组织中的作用发挥、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为改善居民文体生活、推进和谐社区的建设作出努力。

2009

年5月17日

注重发挥党员在群团的作用 篇2

学生的主体作用, 简单地讲,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 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 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认识的主体, 教师则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的知识、能力、品质、性格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本身内部的矛盾性。

2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必要性

学生主体是指,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学生始终是体育学习的主体, 教师的一切活动应根据学生主体的需要和特点来合理安排, 学生主体应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导作用、学生的认识和发展三个方面应是互相促进的。“教为主导”给学生主体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学生的主动精神促进着学生的认识和发展, 学习能力的形成、知识的获得、智能的发展, 反过来又有利于学生主动精神的发挥, 学生主动精神的充分发挥为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

2.1 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就是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素质教育并不只单纯针对考试而言, 它的本意也不是废除考试制度, 而是针对传统教育, 由于教育观念的落后而造成人的片面发展和脱离社会, 脱离人的实际需要而言的。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题地位, 提现学生的主体精神。

2.2 体育教学特点的要求

体育教学是在运动实践中进行的, 每个动作的完成和掌握, 身体顺利完成任务多是学生的主动行为, 运动技能需要经过长期的反复联系, 不断体会, 经历一个由不会到会, 由不熟练到熟练, 由简单学习到复杂学习的发展过程, 只有学生对所学的运动技能表现出主动性、积极性、兴趣性, 才能学会这些运动技能。

3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1 教师要转变观念

教师要转变观念, 正确处理“教”与“学”的树立, 教书育人的观念, 以生为本的观念, 让学生的活泼、主动发展的观念, 打破以前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单独的学习个体, 没有被当成共同管理学习过程参与者, 教师决定一切, 学生依赖教师从课堂教学的即时效应看教师完成教学计划, 学生学到知识, 但从长期后果看, 教师的绝对权威的确立, 学生主体能力遭到埋没。

3.2 体育教师要加强提高专业知识素养

这不仅是指教师具有较高水平的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 同时对教育教学理论也应具备较深厚的底蕴和沉淀。从多方面创建新的有效的、合适的教学方法, 合格体育教师要有比较强的运动能力和创新的教学能力。

3.3 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在体育教学中学习与创新相结合

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去自创自编徒手操, 让学生利用现有的器材和设备去创编体育游戏, 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陶冶情操, 不断提高他们探求新知的能力。学生将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建者, 体育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贯穿于体育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3.4 注意学生主体作用意识的培养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最根本的是一定要让学生产生明确的主体作用意识。在这方面, 我们要采取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方法来实现。终身体育意识, 就是人的一生都要进行体育的观念。在体育的每一阶段和运动中, 都要联系终身体育的整体, 每一局部的体育, 正像人们的每一器官一样只有在整体生命的有机结合中才有真正的活力, 具有推动整体生命的作用。如果相反, 仅仅着眼于一个局部或环节, 就会不自觉地机械呆板, 失去相当大的意义感和动力感。体育课一开始, 教师就让学生明确认识这一课在终身体育中的作用, 防止滋生那种常见的无意义感和陈旧感而仅仅追求瞬间即逝的较低层次的快感;根据学生多年体育锻炼的普遍特点及爱好, 鼓励学生选择本课的体育项目作为终身体育的一种锻炼方式。

3.5 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目前, 我们的教育很多强调为社会现实服务, 很少强调为学生发展服务, 致使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漠视, 学生的个性得不到真正的培养和发展。

因此, 努力创设一个有民主、和谐与亲密的师生关系, 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师生关系冷漠、紧张, 对立学生是不可能喜欢上体育课的, 只有处于一种互尊互爱、好学深思、奋发向上的良好的心理环境, 才能使学生乐于讨论、交流、体会、积极的、主动的去学习。

3.6 注意培养一定的质疑能力

学生在学习时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给予的知识。学生对教师输入的信息是通过自己的大脑进行再加工, 经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想象, 然后将获得的知识存入自己的大脑记忆区, 变为主体的财富。因此, 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质疑能力, 使各类学生思维都呈现积极状态,

对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质疑活动积极而深入地进行, 教师应创设“问题的情境”, 引导学生质疑设问, 从中帮助他们掌握质疑的一些基本方法。另外, 教师要了解各类学生考虑问题的思维方法, 和学生思考问题时容易出现偏颇或错误的规律, 这样老师启发生疑、鼓励质疑、引导释疑才更有针对性, 才能在培养质疑能力的过程中使不同类别学生的主体性和主体作用得以体现, 都有所提高。

摘要:本文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 通过具体实例, 从学生主体作用的涵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必要性、学生主体作用意识的培养、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的实践加以论述。

注重发挥党员在群团的作用 篇3

关键词:充分发挥 群团组织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用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2-00048-02

一、高校群团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的路径

1.高校群团组织可通过群团组织生活来开展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群团组织生活是共青群团组织的核心活动。群团组织生活是团员接受组织教育和监督的一种传统和有效方式,是群团组织了解掌握团员思想和工作情况的一种途径,是针对大学生开展思想引导工作的有力方法之一。

2.高校群团组织可通过学生会、社团开展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学生会是学生的群众性组织,是群团组织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学生会在校团委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学校党政中心工作,按照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原则,通过开展一系列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吸引凝聚青年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大学生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学生社团则可打破年级、院系、专业及学校等界限,团结兴趣爱好相近的同学,发挥他们在某方面的特长,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活动。校团委通过积极引导学生社团,定期开展专题讲座、风采展示、社团沙龙等活动,将社团活动与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一来,不仅有力促进了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的开展,更发挥了学生社团在思想引导工作方面的积极作用。

3. 高校群团组织可通过社会实践开展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应按照素质教育要求,发挥群团组织育人优势,大力开展大学生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学校特色和专业优势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与社会深入接触,了解国情、市情、民情,增进与人民群众感情,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融入社会,从而提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和理解,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远大理想。

4. 高校群团组织可通过"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整合学校教育资源,为有教学科研能力且从事行政工作的教师提供参与教学管理的平台,通过开设一系列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并且以其喜闻乐见的"第二课堂"课程,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手段,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一所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感染和熏陶着每一名大学生,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高尚的人格、健全的思想。在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上,校园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文化传达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主导思想;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校园文化是高校共青团开展大学生思想引导的又一重要载体。

二、高职高专院校群团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优势及面临的挑战

1.高职高专院校群团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的优势

高职高专院校群团组织在开展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广大高职高专院校群团组织通过狠抓校园文化和"第二课堂"建设,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下乡"、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拓展了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路径。同时,高职高专院校群团组织利用自身贴近青年的优势,积极利用新媒体,通过BBS、QQ群、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建设大学精神家园,将更多的青年学生凝聚在党组织周围,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使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更加深入人心,成效颇丰。

(1)高职高专院校群团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具有政治优势。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是党的一条宝贵的历史经验。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理应充分发扬我党在青年思想教育方面的这一"法宝"。其次,高职高专院校群团组织负责人绝大多数都是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在开展大学生思想引导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能正确的领会党中央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方针、政策,并通过科学合理方式,使方针、政策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认同。

(2)高职高专院校群团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具有组织优势。高校共青团工作面对的是团员分布密度最高的具有较高文化知识修养的团员青年。目前,高校的团员占学生总人数的90%以上,是全团各条战线中"团青比"最高的。而就读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生占50%以上。大学生思想活跃,知识面较广,对社会问题十分敏感,他们的思想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对全团青年有着引导性影响。因此,高职高专院校群团组织的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对高校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绝大多数高职高专学院承担的是职业技能教育,为国家、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与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工作互相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提高。

2.高职高专院校群团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面临的挑战

(1)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使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面临巨大挑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范围内经济、文化、社会意识形态的交流日益频繁,部分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在思想认识、道德选择、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不良影响逐渐增强。同时,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尚待解决,一些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不时出现。如此复杂多样的社会思想环境必然对大学生产生许多重要影响,也使群团组织开展大学生引导思想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2)高职高专院校群团组织对大学生的吸引与凝聚力下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高职高专院校部分团学干部与广大团员青年联系不够,造成团员青年对群团组织认可度不高,参加学生会、参与群团组织生活积极性不高;其次,由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接受的是高等职业教育,因此他们普遍对政治的关注度较低,不利于时事政治教育的开展;再次,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生之间的交流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给大学生思想引导的传统工作路径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3)高职高专院校群团组织对利用校园文化在引导大学生思想工作方面的作用没有清醒的认识,甚至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例如活动内容脱离大学生实际,大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不高,活动场面越来越形式化等现象。由于一些高职高专院校是从中专演变而来,一些团干部缺乏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经验,在活动的设计上更多的注重表面功夫,追求活动的大场面,大规模,没有深入思考更好的载体或者方法,缺乏活动内涵,舍本逐末,最终使现实价值成为形式主义的泡沫,影响了高职高专院校群团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

参考文献:

[1]乐莉,何二坤,李萍,向桂美,潘萍. 紧密结合当前形势 做好高职院校毕业生思想政治工作[A]. 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9年优秀论文集[C]. 2009

[2]赵卫东.对深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A]. 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

[3]姜桂娟.基于ISO9000标准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

[4]肖川.设立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特区构想——以海峡两岸高职院校的合作办学为主要特色和途径[A]. 黄炎培与中国职业教育——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成果集萃[C].2009

[5]朱逢喜,关向文.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与思考——新加坡南洋理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启示[A]. 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3

[6]谭金娥.浅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A].农业教育与农村改革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

[7]吴发水,谢剑辉.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考核改革之我见[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10

注重发挥党员在群团的作用 篇4

注重发挥领导干部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带头作用

领导干部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当好表率,是公民道德建设对共产党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新形势下重塑道德新风尚、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观需要和重要体现.发挥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带头作用,应着力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拒腐防变、严以律己,接受监督、强化他律,践行宗旨、改造世界观,开拓创新、当好表率,全面提高公民道德建设水平.

作 者:向开林 Xiang Kailin 作者单位:怀化市委宣传部,湖南,怀化,418000刊 名:桂海论丛英文刊名:GUIHAI TRIBUNE年,卷(期):18(6)分类号:B822.1关键词:领导干部 带头讲道德 带头抓道德

如何发挥党员在队伍建设中的作用 篇5

一是党支部书记要当好班长,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认真带头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特别是要熟悉掌握好党的十六大《党章》有关的组织生活内容及各种制度。同时,各党支部要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对党章党纲的基本知识培训,通过集中培训和强化训练,切实提高我镇党员干部的科学文化知识,业务水平和政策理论水平。二是各党支部要把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列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摆上日常议事日程,要认真开好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党员民主生活会等会议。同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度,要做好民主评议党员,评选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共产党员等各项工作,使我镇党员建设工作置于群众监督之下,真正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和落实到农村基层,掀起新一轮的农村经济发展潮。

2、加强党员的教育、培养和发展工作,不断充实和壮大党员队伍,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培养,发展壮大我镇党员队伍。首先,充分利用一些共产党员带领群众奔康致富的典型事例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在党员队伍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引起广大党员对党组织生活的高度重视,克服马虎应付,敷衍塞责等无所作为的思想,进一步提高党员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的自觉性。其次利用党校阵地对我镇党员干部进行集中培训,认真落实学习制度,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通过强化训练,进一步更新党员干部的理论知识,增强党员干部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更透彻地了解和掌握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引导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表率作用。

二是发展和吸收新党员。首先加大宣传力度,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宣传,营造中国共产党是正确的,光荣的、伟大的党的浓厚氛围,切实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入党的自觉性。其次,把机关单位和各村(居)委会作为重点,各党支部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吸收和发展新党员工作,发展和壮大党员队伍,使发展党员工作得到顺利推进。再次,要主动去“争”去“抢”在外面打工的年富力强的优秀青年和积极分子入党,使其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不断充实和壮大我镇党员队伍力量。

3、全面落实农村党员联系村务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

一是在我镇全面实施农村党员联系村务工作责任制工作。由镇委、镇府驻片领导挂钩一个村党支部,然后,由村党支部的支委联系3—4名党员,再由党员联系5—6名农户进行开展工作,形成了由镇领导包片,工作组包村,村委会包户,三级联动,全面落实,整体推进的工作机制,使农村党员联系村务工作责任制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

注重发挥党员在群团的作用 篇6

油田第一家党员服务社自2008年成立以来,至今已有六年的时间,六年来,党员服务社不断被赋予新的使命与内涵,走出了一条企业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路子,成为熔炼党性的“红色家园”,关怀服务的“温馨港湾”,创先争优的“坚强阵地”,共建和谐的“桥梁纽带”,胜利心田的“重要开发区”。

胜滨西区党员服务社成立于2011年4月,现有工作人员3名,是滨南油区成立最晚的党员服务社,现有滨南采油厂、滨南社区、油建、供水、供电等多家单位的非在职党员626名。为不断拓宽党员服务社的工作内涵,畅通沟通渠道,公司领导2012年把楼栋长工作一并交给党员服务社管理,为做好非在职党员的管理服务以及楼栋长工作,西区党员服务社在人员少、区域大、任务重的情况下积极谋思路、想办法,探索实施了网络化管理运行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取得良好效果。

一、主要做法

(一)建立组织架构,实现全员覆盖。

党员服务社成立之初,坚持把网格化管理运行作为首要任务,建立了一横两纵组织架构网格图。横向上,加强与滨南采油厂、油建公司等五个驻滨单位的联系沟通,建立联系单位负责人联系网格。纵向上,一把辖区内的非在职党员按所属单位将616名非在职党员划分为18个区,聘请责任心强、工作热情高的老党员担任区长。在定期开展的普法教育活动中,18名区长充分 发挥作用,调动非在职党员的参与热情,重新唤起党员身份的荣誉感和责任意识,向广大居民宣传普法知识。二为做好楼栋长管理工作,党员服务社把辖区内的129栋楼3955户居民划分为15个片,从129个楼栋长中选出15个身体健康、责任心强的人为片长。每位片长根据就近区域负责9-12栋楼不等。这一横两纵组织架构的建立,既有单位的联系,又有职责范围的不同,既有交叉,又有各自侧重点,使得党员服务社在短时间内打开工作局面,为工作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建章立制,明确职责

按照上级领导提出的新的工作要求,做好党员服务社三个平台作用的发挥,除了加强服务社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外,还需要选出威信高、责任心强、热爱公益事业的人担任区长、片长、楼栋长,真正能够积极正面起到引领和榜样作用,为选好人、用好人,党员服务社通过前期的招聘通知、邻里调查以及多方咨询等多种方式确定最终人选,同时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职责。如区长必须及时掌握所负责的人员现状,有责任根据工作计划定期召集人员参加活动,并及时对相关活动做到上传下达。片长需及时了解所负责区域楼栋长的详细情况,按照通知要求做好居民问卷调查、小区好人好事征集、居民反映问题的统计上报等工作。为鼓励先进,年底,党员服务社会根据区、片、楼栋长的表现通过总结表彰会的形式给予适当的表彰和奖励,同时对工作不能尽责的人根据相应职责和管理办法进行提醒及戒免谈话。

(三)成立团体,搭建平台

组织架构的建立,基本涵盖了辖区内所有的党员群众,根据综治方面的要求,党员服务社成立了义务巡逻小组和爱心大姐帮帮团,义务巡逻小组每月定期开展活动,对法律意识淡薄、警惕性不高的人进行上门说服教育,提高居民防范意识;对小区内可疑人员进行跟踪和上报,对有可能出现治安盲点统计上报,真正实现“小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良好氛围。其中2012年成立的由16位爱心大姐组成的爱心大姐帮帮团,全部是小区居民公认的爱心人士。该团体成立以来,开展了一系列聚人心、暖人心的活动,她们通过走访慰问、重要节日的普法宣传,身边案例的提醒,不断扩大居民的防范意识。这个团体于2012年获得管理局党员服务社优秀服务品牌。

二、取得的成效

一是有效提升了小区居民的文明居住意识。结合公司开展的邻里节活动,不断提高小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第一,扩大宣传。党员服务社通过座谈、讲座、发放宣传单等多种方式扩大宣传,征集好人好事,鼓励小区居民发现身边的优秀典型,以“小区最可爱的人”、“身边最美居民”为题,对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进行宣传和表彰,形成身边有榜样,向榜样学习的良好风尚。第二,发挥居民作用明显。党员服务社定期组织居民参与小区环境督导行动,由片长带头,楼栋长发动,对小区内出现的不文明现象及时制止,对乱贴乱挂现象进行劝导和清除。截止目前,近300人次 居民参与小区环境督导行动,成为小区居民模仿和称赞的一道风景。活动中涌现出了拾狗粪老人石玉杰、绿化使者陈凤鸣、“牛皮癣”克星荣凤祥等先进典型。由居民自编自演的和事佬情景剧受到居民的热烈欢迎,它以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的邻里纠纷为题材,展示了和事佬如何调解纠纷,劝导大家互相帮助与体谅,共同感受邻里和睦的重要性。一系列的活动举措让小区居民文明居住意识日渐增强。爱心大姐代金娥和空巢老人李云芳老人结对,为老人编织围巾、送饭送药。父亲节、母亲节到来之际,居民靳秀芬、张桂珍到生病老人家中自费为老人包爱心水饺。第三、邻里沟通进一步加强。针对小区居民提出的现在的邻里之间的人情味淡了,天天见面却不知道邻居叫什么,党员服务社紧密结合公司开展的邻里节活动,创新设计了睦邻联系卡,并向居民征集小区邻里公约,这项活动得到了居民的热烈响应,大家纷纷在睦邻卡上留下自己的单位、姓名和联系方式,通过党员服务社的统一制作发放,现在胜滨西区已有1700多户居民家中有自己本单元住户的联系方式,此举极大方便了邻里之间的沟通交流。

二是加强了物业公司同居民的联系沟通。党员服务社作为直接和居民联系沟通的重要窗口,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上传下达、下情上报的桥梁纽带作用,日常工作中,党员服务社定期召开楼栋长座谈会,会上,居民会把对小区公共设施的保修、对四保服务的建议,对改善民生建设等方面的建议意见等告知服务社,由服务社汇总上报,这对物业公司及时了解民情民意畅通了渠道。三是推动了党员服务社特色管理的多元性、全员化。党员服务社由于其不分单位、不论身份、按照区域划分的服务性质,决定了它的工作有更为广阔的舞台,滨西分局通过党员服务社向小区居民宣传防骗、防盗知识,滨州职业学院联系党员服务社举办爱心推拿公益活动,各驻滨专业化服务公司通过党员服务社向居民了解意见、征集建议等。同时组织非在党员为小区居民服务,加强与小区居民的沟通联系,及时宣传政策法规,引导舆情信息,协调解决居民群众的困难,通过举办《和事佬风采大赛》选出传优秀和事佬,在处理邻里纠纷中起到一定的调解作用。以优秀骨干带动周围群众争优秀,影响、引导和组织居民共同参与和谐建设,参与社区管理,形成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社区共建的社会管理新局面。

三、存在的不足

西区党员服务社成立四年来,始终坚持以“尊重 关爱 服务 凝聚”为服务宗旨,凭借扎实的工作作风和热情的服务态度在短时间内汇集了各方资源和骨干力量,发动引导更多的党员群众加入到小区的和谐建设中来,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党员群众的认可与称赞,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如:党员服务社人员较少,服务面广,在关怀教育、走访帮扶等方面有些无法顾及或不能坚持;个别党员群众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需要在宣传发动的形式和内容上继续加大力气;个别驻滨单位联系不够紧密,对党员服务社工作认识不足,需要继续加强沟通和联系。针对这 些问题,我们下一步应统一思想认识,着力加以改进,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完善走访帮扶工作体制、建立联系单位沟通机制,建立骨干人才发掘和培养机制等办法,凝聚和发挥党员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不断持续有效的向前推进平安、宜居、和谐的滨南大本营建设。

框架:

党建思想文化创新,政治优势转化工程 为社区管理提供新鲜的血液和力量,组织架构上 活动内容上 活动形式上 取得的成效 凝聚人心 发挥特长

发挥党员骨干作用 助推和谐社区建设

历城区下辖四个城区办事处,有社区党组织44个,党员5624名。近年来,历城区顺应社区发展和社区党建工作的新形势、新变化,围绕“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社区创建目标,积极创新党组织和党员活动形式,促使党员成 为“葆先进、讲奉献、促和谐”的模范先锋,社区党组织成为“服务居民群众、整合社会资源、维护社区稳定、促进文明和谐”的坚强堡垒。

一、以教育为前提,激发党员发挥作用的内在动力 根据不同特点、不同层次、不同环境中社区党员的实际,确定不同教育内容,采取不同措施,加强党员思想教育,打牢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思想根基。针对社区离退休党员居住分散、年龄较大、文化程度偏低的特点,主要采取举办书法、绘画、摄影展览,开展下棋、打球活动,组建社区合唱队、舞蹈队等形式,以文体活动为依托,穿插开展学习教育,使组织生活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对机关党员、企业党员、学生党员,坚持党员教育的基本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依托党员活动室等阵地重点进行理想信念、党性观念、宗旨意识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对个体私营、自由职业和下岗失业党员,结合党员需求,增加就业技能、岗位信息等内容。对年老多病的老党员,派联系员定期进行“送学式帮学”。通过加强教育,引导社区党员时刻铭记党员身份,强化“居住在社区、奉献在社区、服务在社区”的意识,调动参与社区管理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以管理为基础,畅通党员发挥作用的渠道

根据社区内党员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特点,本着有利于党组织开展活动、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党员作用发挥的原则,加强对各类社区党员的管理。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积极接收居住在本辖区的退休干部职工党员的组织关系,并通过设 置党建工作指导员、政策法规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社区工作监督员等岗位,帮助他们尽快融入社区、积极发挥余热。细化社区党组织网格化管理,以街巷、楼院、单元为单位,设置151个网格党支部、244个网格党小组,形成以社区党总支----社区党支部——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为基本框架的组织体系。采取单独组建、区域合建、行业统建、产业带建、楼宇共建、村企联建等多种方式,积极探索务实管用、灵活便捷的“两新”组织党组织设置形式,将“隐形党员”、“口袋党员”、跨支部党员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之中。通过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在外来流动党员较集中的企业组建党支部,发放流动党员证等,加强流动党员管理。

三、以制度为重点,强化党员发挥作用的外在保障 按照“参与主体多元化、公共决策民主化、操作实施透明化、管理服务科学化”的原则,探索社区居委会“主治”、社区居民“自治”、驻地单位“共治”的三元管理模式,在社区重大事项决策、重点工作落实和干部变动等方面充分听取并尊重党员的意见建议,增强党员参政议政的主人翁意识,形成党员参与社区建设与管理的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党务、居务公开制度,建立社区党员评议制度,做到社区事务党员先知、社区难题党员先议、社区工作党员先评,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完善党员激励制度,每年通过支部推、群众选、党工委审,评选表彰一批“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先锋”等,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 8 用。建立党内关怀、帮扶机制,关心爱护老干部、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充分体现组织关怀。

四、以活动为载体,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广阔平台 通过开展区域特色的载体活动,为党员发挥作用、服务群众提供广阔舞台。开展“亮身份、树形象”活动,制作悬挂楼寓支部成员及职责公示牌,张贴党员标识和党员志愿者标识等形式,增强党员“身份一亮、做出榜样;牌子一挂、责任重大”的主体意识。开展“党员三带头、邻里创和谐”活动,发动广大党员“以身作则带家庭”、“乐于奉献带邻里”、“先锋模范带社群”,以自身的模范作用影响家庭、邻里和社群,促进家庭和谐、邻里和谐、社区和谐。充分发挥党员的单位优势、职业特点和个人特长,结合社区群众实际需求,组织成立各类“党员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治安巡逻联防、扶贫助残、法律援助、文体娱乐等系列志愿服务。开展“双百结对”活动,由机关党员、在职党员、“两新”组织党员等与困难群众结对子,实行一对

注重发挥党员在群团的作用 篇7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组织,先锋模范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 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 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 推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要任务和系统的工程, 关系着祖国的未来, 而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党员干部是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团体, 他们的行为对普通学生起着引领作用。所以, 以学生党员为切入点, 通过党员的量化管理、实施党员学长制、建立品牌形象工程等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来推动全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既为培养和锻炼学生党员提供平台, 又加强了学生思想教育, 使党建工作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1]。

一、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在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党务工作没有有效结合;大学生党员发展标准过于宽泛, 存在唯学习论和唯工作论;大学生党员入党后教育、管理形式单一, 学生党建工作缺少有力的抓手和工作载体;学生党员在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作用发挥不足, 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外在体现和学风建设需要进一步有机结合等问题。以学生党建工作为依托, 把大学生党员发展、教育、管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生日常管理相结合, 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显得尤为重要。

二、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基本内容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应该体现在方方面面, 而在学生这个特定的群体中, 党员应该在思想政治、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体现出自己是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从而在同学中起到引领作用, 从而促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2]。

(一) 大学生党员要政治立场坚定。大学生党员要在政治上成为表率, 要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有着为他人为国家做奉献的决心, 除了自己要坚定立场, 旗帜鲜明地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外, 还应敢于与不正确的政治立场作斗争。此外, 还应坚定拥护党的政策, 正确对待国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二) 大学生党员要学习成绩突出。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 只要把文化知识学好, 掌握一门技能, 以后才有能力为人民服务, 所以大学生党员不仅要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 还要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不仅要上课认真听讲, 把本专业的知识学好, 还应主动学习课外知识, 发展一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在学习和加强个人修养的过程中, 还应积极帮助同学, 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才能影响同学, 从而带动同学共同进步。

(三) 大学生党员要在工作上成为骨干。学生党员大多是从学生干部中选拔上来的, 从而有较强的工作、组织和与同学们和睦相处的能力, 本身综合素质较高。大学生党员应该在工作上积极主动, 以高昂的工作热情为同学全心全意地服务, 积极配合老师完成各项学生管理工作, 同时认真听取同学意见, 做好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桥梁, 虚心听取同学的建议和意见, 改进工作中的不足, 以逐步树立党员的威信。

(四) 大学生党员要在生活上成为楷模。党员不仅应在政治、学习、工作上表现优秀, 在生活中也应处处发挥模范作用,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做到行为引领。并且学生党员应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通过平常一起生活学习, 加深与同学们之间的感情, 并且要及时发现同学中存在的问题, 并想办法帮助解决。

三、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途径

高校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最根本的, 就是要更好地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大学生党员应该在方方面面体现出自己是学生中的优秀分子, 并且建立起良好的同学关系, 从而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并且起到帮助同学共同进步的作用。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既是党组织对党员的要求, 又是每个党员应尽的义务;既要靠党组织搭建平台, 完善制度, 又要靠每个党员积极主动。既能提高党员自身的综合素质, 提高党员质量, 让他们时时刻刻不忘党员身份, 又能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3]。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提高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 是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前提基础。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是一项全面而系统的工程, 需要考察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要明确大学生党员具体标准, 采用量化评定细则, 计算出每个志愿入党学生的积分, 建立完备的学生量化管理档案, 根据积分公开、公平、公正地选拔党员, 对作出较大贡献的学生进行破格选拔, 从而杜绝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的不正之风, 对志愿入党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 也使党员发展工作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推动力。

(二) 推行党员学长制。学生党员是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团体、中坚力量, “党员学长制”是学生党建和学生管理的有机结合, 一方面为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创造平台和载体, 这样党员可以更好地锻炼和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 另一方面使低年级的学生快速成长, 并且帮助差生解决学习和生活问题。主要内容为:一是选拔优秀研究生党员联系高年级本科学生班级, 在专业学习、考研、就业创业、学风建设等方面进行针对性帮扶指导;二是选拔有较强事业心和责任感的本科高年级党员联系大一学生班级, 协助辅导员老师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生活情况及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沟通, 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情况, 做到学风引领和行为引领;三是选拔学习成绩优异、有耐心、有责任感的学生党员对学业或思想困难的学生, 采用一对一帮扶的形式, 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4]。并且, 在党员学长制的实施前期, 要动员广大党员积极参与, 并召开党员学长岗前培训会, 完善党员学长制激励考核机制。在党员学长制实施过程中, 采取指导和督促的方式, 按时召开例会, 每位党员学长汇报帮扶情况, 交流总结工作经验;特殊学生和学长每月上交总结, 辅导员老师根据上交材料和交流会掌握学生情况, 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因此, 党员学长制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信息反馈无延迟、思想政治工作覆盖无死角。通过逐步建立起来的工作网格, 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 促进学院学风的提升, 使老师更加直观及时地了解学生动态, 制定更为科学的工作方案, 使得工作开展更具成效性, 并且拓展了党员培养锻炼的途径, 构筑了党员自我教育发展的平台。

(三) 引入竞争激励机制, 建设品牌形象工程。竞争激励机制的开展, 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他们能够自觉主动工作, 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促使他们在各个方面全面发展的同时, 更好地服务同学。以党支部为单位定期开展“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思想汇报”评选活动;开展“党支部风采展”、“党员风采展”;汇编学院的活动、党建信息和优秀党员事迹, 供支部党员一起讨论学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边人的一个故事、一段话语, 看似平凡, 却能点燃许多人心中的激情与梦想, 可以使学生从身边人身边事和可信性的榜样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四、创新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服务形式

党支部是大学生党员活动的园地, 是开展青年学子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而党员是广大学生中的一分子, 学生之间的自我教育、自我启迪的成效要优于教师的直接灌输, 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和认同效应。

(一) 借助新媒体技术, 搭建师生学习交流新平台。丰富教育管理工作的载体和形式, 采用学生熟悉和喜爱的方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建立辅导员博客、党团微博、QQ群及飞信等平台, 旗帜鲜明地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党的方针政策, 宣传正能量, 认真建设网上思想舆论阵地, 对学生关注度高的热点问题积极引导, 关注事物的积极面, 引导当代青年学生坚定信念、自立自强、甘于奉献, 勤奋学习、奋发成才, 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使平台不仅作为师生交流沟通的桥梁, 更能成为学生汲取营养的精神家园。

(二) 及时发布工作信息, 拓展信息流通渠道。利用新媒体具有信息容量大、资源丰富、传输快捷和交互性强、覆盖面广、形式多元等优势, 及时发布工作信息, 加强师生互动交流, 第一时间掌握毕业生的思想动态, 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高度重视他们的困惑, 坦诚相待, 耐心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 解疑释惑, 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增强心理调适能力,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三) 建立党建动态简报。以简报的形式宣传党支部, 宣传党员先进模范;党员简报主要是宣传近期党员特色活动, 宣传先进党员形象, 在全院倡导向模范学习的氛围;党报每个月出版一次, 采用电子的形式, 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五、结语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离不开学生党员的参与, 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既是高校党组织对党员的基本要求, 又是每个党员应尽的义务, 也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和学生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有益探索, 只有不断发展完善工作机制, 充分探索发现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规律, 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才能真正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谢超.“党员学长制”组织管理模式引领学生成才[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10 (5) :16~18

[2]刘兴平, 王如高.浅论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高教版) , 2006, 12:28~29

[3]雷西合, 赵健, 高黎.对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长效机制构建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 10 (5) :84~86

切实发挥党员在国企中的作用 篇8

国有企业影响党员作用发挥的主要问题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国有企业的显著优势。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国有企业先后涌现出了以王进喜、郭明义、王启民、李新民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他们是我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但是随着企业发展,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一是缺少有效的平台和载体。党组织活动与生产经营结合不紧密,形式僵化呆板,创新不够,参与度低,缺乏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针对性、实效性不强。二是缺少有效的考核激励。对党员评价没有形成动态机制,民主评议党员流于形式,对不合格党员认定标准不统一,没有真正体现党员与群众不同。典型选树、宣传不到位,对问题党员处理不及时,影响其他人的积极性。三是党支部工作制度执行不到位。三会一课制度执行落实不够好,发展党员制度执行不严格,组织生活不严肃,参政议政机会少。四是党员培养教育不到位。培养教育内容不丰富,更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形式单一,以会代训、说教灌输的多,针对性不强。此外,如极个别党员群众观念差、党员意识不强,混同于群众,表率作用不明显,等等,尽管这些问题只是出现在少数党员之中,但处理不好危害极大。它不仅影响党员的良好形象,而且会削弱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而影响到企业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

影响党员作用发挥问题产生的原因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通过分析可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党组织对党员教育管理相对低效。有的企业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过多注重完成生产经营任务,对新形势下的党员管理工作深入研究不够,一味效仿西方的管理方式,没有真正地把党员看作可以信赖和依靠的力量。党组织的职能定位和党组织书记的角色定位不明确,部分书记岗位成了安置性岗位,党务工作者力量不足、工作水平不高、热情低。二是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没有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而创新发展。没有根据组织机构的变化、生产运行模式的调整,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素质的变化以及新常态下对党建工作的新要求而改变。如生产企业的管理层级是经营层→车间→班组→员工,没有明确党员的角色,缺少党员发挥作用的途径。三是社会因素对党员作用的发挥产生负面影响。社会不良风气对部分党员的侵蚀,思想观念受到非主流思潮的影响,甚至有些人对“大公无私”和“无私奉献”产生了质疑,认为这与市场规则中关于等价交换的原则不吻合。四是少数党员能力素质与企业对员工的实际需求有一定的差距。企业发展需要党员既要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又要有带领职工群众迎接挑战、开拓进取、善于经营的实际本领。但有些党员由于没有适时提升素质和能力,对胜任岗位都很吃力,模范带头作用就更得不到体现。

发挥党员在国有企业中的作用的对策和建议

发挥企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在切实找准问题的基础上,以党员思想作风建设为突破口,以促进党员学技术、强素质、提高发挥作用的实际本领为起点,以健全制度、理顺关系、强化管理为基本手段,逐步形成一个比较系统和完善的运行机制。

一是要坚持创新,搭建党员作用发挥的载体平台。要有持续改进的创新思维,发挥传统制度载体作用,让老办法常用常新。要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将十八大后一些新要求、新制度进行转化,适应新形势。要有实事求是的创新思维,不能为创新而创新,不能脱离企业的实际,更不能盲目效仿。

二是要做好融合,实现与经营管理活动的同频共振。在思想上融合,党政同心,工作同力、目标同向。在体系上融合,要将党员教育管理纳入企业管理体系,一同规划,协调推进,一并考核。在方法上融合,树立跨界思维,借鉴目标管理、绩效管理、积分制管理等方式方法,促进党员作用发挥。

三是要注重实效,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要做到持之以恒,强化党员思想教育,抓好党员业务培训都需要长期坚持,不能搞短期行为和阶段性活动;要坚持标准,对于长期不发挥作用或发挥作用不好的党员,要采取组织措施给予适当处理;要有务实作风,以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分析新问题,提出新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切实促进党员在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的实际工作中发挥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

(作者单位:大庆油田化工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胡 正)

注重发挥党员在群团的作用 篇9

近年来,随着沙湾本地的经济日益发展,我们镇向外流出的党员比例逐渐减少,从外流入务工经商的党员反而日渐增多,截止目前为止流入我镇的流动党员已有50多名。为此,沙湾镇党委把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作为全镇党员队伍建设的一项攻坚工程,积极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举措、新思路和新办法,在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活动和发挥作用上取得了新突破。

一、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组织网络,筑牢组织基础

为强化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阵地建设,夯实工作基础,沙湾镇党委批准于2007年8月份,成立了非公企业联合党支部,并在支部内分成4个党小组,由4个党建指导员分片管理。为进一步完善流动党员信息台账,支部给每位流动党员建立一张信息卡,对流动党员的个人基本情况、流动去向、联系方式、从事行业、经营状况、家庭情况等逐项进行登记,做到一个党员一张卡、全镇一个信息库。由镇组织宣传办牵头,统一印制“流动党员通讯录”,建立《沙湾镇流动党员基本情况档案》。还在党团员之家、各村居、工业区建立流动党员联络站,公开了流动党员服务热线电话,明确专人负责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及时登记流动党员来电来访,提供政策咨询、组织关系接转等服务,受到了沙湾镇内广大流动党员的欢迎。

二、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制度,科学规范管理

为完善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有效措施和具体办法,建立流动党员管理的长效机制,我镇以非公企业联合党支部为单位进行管理,由全镇统一进行管理,组织宣传办公室负责对全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进行调研指导、检查督促和考核评价。并把流动党员参加党组织生活和社会公益事业、遵纪守法、完成党组织分配的任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服务企业发展等情况进行量化、细化,每年开展一次以上党性分析和民主评议活动,将评议结果作为流动党员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健全发展党员机制。发挥非公企业联合党支部在发展务工青年入党工作中的前沿阵地作用,强化非公企业联合党支部与其家乡党组织的“协调互动”。一是在发展苗子推荐方面:非公联合党支部在确定教育引导对象前,需要征求其家乡党组织的意见,了解其在家乡的表现情况。二是在积极分子培养方面:非公企业联合党支部都会安排党性强、素质好的党员和身边的优秀务工人员结对子,及时向他们传播党的知识,考察其现实表现。三是在政审考察方面:在政审环节,发展对象本人的政审材料由非公企业联合党支部负责整理,发展对象亲属的政审材料由其所在家乡的党组织负责整理。

(二)、健全教育培训机制。建立党员学习日制度,非公企业联合党支部根据流动党员的实际情况,合理确立党员学习活动日;依托骨干党员,建立流动党员专用QQ群,使流动党员能及时互通信息,交流思想,相互促进,共同提高。非公企业联合党支部认真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每个季度组织一次集中学习活动,学习时间一般选择在双休日,并视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每次学习,都精心安排学习内容,比如共同学习《党章》等理论书籍、时事政治;集中汇报各自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认真学习镇党委下发的文件资料;组织观看党员电教片等等。由于教育活动抓得紧,流动党员的党性观念明显增强,先锋模范作用也得到了体现。

(三)、健全关怀服务机制。充分发挥非公企业联合党支部“流动党员之家”的职能作用,强化对流动党员的关怀和帮扶,切实在人性化服务中凝聚流动党员。实行流动党员与身边务工青年结对联系制度,定期了解和掌握身边务工青年的工作、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在务工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非公企业联合党支部大部分党员都安排了一部分务工人员作为联系对象,坚持每个月进行一次以上的电话联系,认真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每季度上门进行一次走访,尽力为他们解决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有次我镇流动党员程应莲在厂因工受伤住院,非公企业联合党支部得知情况后,全体支委立即到沙湾医院探望程应莲并为其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充分体现了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关心,大大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

三、建立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实现城乡互动

为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加强城乡组织互动,镇党委开展了镇直属机关与社区、村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以城乡支部联谊会、建立友好支部、共同开展党日活动等形式,促进城乡党组织沟通交流。对于区域内流动党员,特别是进厂务工的农民工党员,农村党组织主动与企业党组织取得联系,提供党员从事职业、所在地等基本情况,使党员无论在农村,还是在企业都能找到组织,方便他们参加学习、开展活动;对于区域外流动党员,流出地党组织主动与域外流入地党组织联系,提供党员的基本情况信息,加强交流和沟通,随时掌握党员的思想状况和工作、生活情况,使党员无论身边何地都能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注重发挥党员在群团的作用 篇10

界牌中心校党支部

邱右铭

学校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窗口和阵地,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更应明确自身的职责与重任。在“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中率先垂范,以自身的形象辐射和引领教师,共同打造界牌的闪亮教育群体。

深刻领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为了全体学生,为了界牌的教育事业,为了界牌光辉灿烂的明天,依靠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我,既是一名普通教师,更是一名党员。要认真履行教师应有的职责,更要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党员教师要有无私奉献,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以孔繁森,张雅琴等模范党员为榜样,不计较个人名誉和利益得失。扎扎实实做好自己在单位的每一项工作。结合学校党支部开展的“六个一”活动。即读一本好书,上一节好课,写一篇教育研究文章,做一件好人好事,转变一名以上差生,联系一名群众的要求,认真对照检查自己的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找出差距与问题,在实践中得到改进。

教育事业与科学的不断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教育理论,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素质。努力做一名学习型的教师。紧密围绕素质教育大课题,紧扣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主题,用教育理论指导课堂教学实践,推动教育质量不断得到提升。

党员教师要做教育改革的排头兵,真正落实轻负担,高质量,扎实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备好课,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运用现有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条件,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增强,提高常态课的课堂教学效益。

党员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对学生没有偏心。界牌中心校本地学生少,外来打工子弟多。要让外地学生和本地学生“同在蓝天下,携手共成长”,那些学习成绩差,思想品德差的“暂差生”更需要得到教师的关心和帮助。我们不应该对他们歧视,更不应该对他们放弃,而是应该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在教师的悉

心指导和同学们热情帮助下,感受到学校和教育的温暖,逐步转变自己的不良行为,在学校集体的大家庭中健康成长,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注重发挥党员在群团的作用 篇11

关键词:学风建设;学生党员;基层党组织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5)-06-0024-02

学风是一个学校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原则的结合;是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集体表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学生党员是师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学风建设的中坚力量。因此,要推进高校学风建设,就要坚持学风建设与党建工作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在学风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模范带动作用[1]。

一、学风建设内容及现状

笔者2014年采取问卷形式针对本院大一至大三700名学生就学风构成要素对学生学风建设影响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对收回的630份有效问卷的统计,详见下表:

表1 学风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学习目标比较具体,但是由于缺少学习兴趣、自律性差、学习态度不端正等问题导致学习效果不佳。这种强烈的反差导致学生希望能借助外力促进自己学习。这些外力因素主要有学校管理、教师教风、社会环境、同学帮助及校园文化氛围等。而这些因素中直接影响学生个人的主要是来自身边朝夕相处的同学的帮助。因此学生党员就承载了老师和同学的殷切希望。

二、基层党组织发展与学风建设的关系

(一)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学风建设大力发展

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是经过基层党组织严格培养的优秀分子。 “学生党员”首先要保证自己达到普通党员的基本要求;其次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党员,要完成作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校学生党员必须是思想过硬、政治过硬、纪律过硬及学习过硬,其中学习过硬是大学生入党特有的标准。因此,在高校学风建设工作中,基层党组织中的学生党员就成了坚决执行学校方针、政策的践行者。基层党组织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组织生活,抓好学生党员思想道德教育,促进良好学风的养成;抓好学生党员日常管理,促进良好学风的落实;树立学生党员模范典型,引导学风良性转变。

(二)加强学风建设是基层党组织发展的基础

学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讲学风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狭义上讲学风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集中表现,是在长期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风尚。有时也特指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风气,因此学风不仅影响到当前的教学效果,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影响了学校教育的质量。高校基层党组织就是要在学校培养的学生中选拔思想境界高、政治素质强、专业本领硬的优秀人才进入党组织的队伍。学校只有在良好学习环境下,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更卓越的人才。这样的人才蓄水池才是基层党组织茁壮发展的前提条件。

(三)学风建设与基层组织发展根本目的一致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高校通过抓学生党建促进学风建设,以党建工作为龙头,以学风建设为核心,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引领示范作用,充分利用培养成熟的先进学生党员带动普通学生共同成长、成才。同时,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精英分子,在大学生中大力发展先进分子加入到党组织中来是新时期新形势对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学风建设与基层组织发展二者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三、基层党组织加强党员引领示范作用,促进学风建设良性循环

(一)树典型,扬模范,引领学风建设健康发展

基层党支部是党组织在高校中最基层的单位,一个基层党支部的风气不仅影响着党支部成员,更影响整个基层党组织集体。高校基层党组织作为引领大学生刻苦学习、团结进步、健康成长的核心,其职责之一即为带动广大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我们应该将这些基层组织中的优秀学生党员作为典型,进行宣传和表彰,让优秀学生党员的事迹感染整个基层组织成员,并且引导这些优秀学生党员去帮助其他成员,让他们有意识的改善基层组织的学习氛围,并且带动身边同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优秀当代大学生。学院通过树立“党员学习标兵”,评选“优秀共产党员”,组织这些先进典型开展学风经验交流会,影响和带动身边的同学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进而促进学风建设健康发展。

(二)搭平台,拓渠道,挖掘学风建设新鲜途径

学风建设是高校“三风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应该开展各种形式的学风评比活动,如党章知识竞赛、创业大赛、文艺汇演、团活、寝室文化节等。通过这些活动促进学生党员之间、学生党员和普通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打造干净整洁的寝室文化,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带动优良学风的建设。活动中建立严格的活动评比机制,并将每学期评优与这些学风评比活动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对学生党员寝室等进行定期检查,督促学生党员以身作则,带头创建良好的寝室环境,并在学生党员间开展寝室文化评比,创建良好的有学习氛围的寝风,用寝风带动优良学风。此外,新媒体的应用加速了学风建设的传播,扩大了学风建设传播的范围,如微信、微博等。

(三)讲奉献,乐助人,推动学风建设点面共进

党员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学生党员,从大了说,现在要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在生活、工作、学习中起带头作用。从小了说,在学校要团结同学,要顾全大局,要团结一致。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为人民谋利益。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正能量的形象应该是以学习为底蕴,以活动为载体,用一个奋发向上的积极态度来树立良好的学生党员形象。学生党员作为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应该承担起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和义务,发挥党员先进性,提高学生党员对老师和同学的服务意识,这种服务意识应该是主动的、积极的、向上的;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发现需要帮助的对象,在学习和生活上予以帮助;这种服务意识应该是长期的、持续的,学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保持长期的努力,并且在服务和奉献中让自己得到升华,让自己的党性得到提高。

(四)重过程,看结果,检验学风建设实践成果

在学风建设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试点工作。在学校组织的“2+1”帮扶活动中,我院对个别班级试行了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和学习先进分子等群体帮扶班级学习困难学生的方案。经过一年的努力,班级的不及格率由3.9%降至2.1%,不及格人数由15人降至6人,班级整体的学习氛围有所提升,试行效果良好。在试行过程中,学生党员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一是要多讨论和交流学习经验、学习技巧,组织学习活动,积极为所在的基层组织学风的改善而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二是要敢作敢为、敢讲敢说,指出同学中的不良学习和生活习惯,敦促周围同学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三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与专业课老师交流来了解本专业的学习和培养计划、就业前景、社会需求等,改善部分同学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调动同学门学习的积极性;四是组织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和积极分子与部分学习困难的同学结成互帮小组,为他们讲授学习方法、讲解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促进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

优良学风的建设需要我们每一位师生共同努力,基层党组织要以学生党员为抓手,以党员管理教育为手段,充分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根本宗旨,为学校学风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贺颖.发挥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带动作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1,(4):152-153.

[2]王翀.论学生党员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作用[J].才智,2010,24:233.

上一篇:生产运行分析报告下一篇:如何成为卓越的培训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