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小组活动策划

2024-09-16

qc小组活动策划(精选8篇)

qc小组活动策划 篇1

浅谈QC小组建设与QC小组活动

摘要:项目经理部是企业工程(服务、管理等)质量的源头,而工程质量的优劣,决定着企业竞争力的高低和经济效益的大小,甚至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未来。在项目部建设QC小组并开展QC小组活动,可以通过小组成员的信息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启发,提高小组成员解决质量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可以促进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工程质量和生产效益的持续提高。

关键词:QC小组活动QC小组建设效率提高

QC小组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作为一个工程施工单位,项目部作为企业最基层的组织,是企业全部活动和战斗力的基础。推进项目部QC小组建设是加强企业基础管理,培育高素质、高绩效员工队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而开展以提高员工素质、改进质量、提高效益及建立文明高效工作环境为宗旨的QC小组活动,是项目质量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方法,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QC小组活动是企业员工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活动,为推动企业从优秀到卓越提供有效的内在动力和智力资源。如何更好地进行QC小

组建设、组织QC小组活动,结合本人参与QC管理经验,总结如下:

1、领导重视,大力推动

QC小组能否长期坚持开展下去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领导的高度重视。单位领导重视活动的开展,是搞好QC小组活动的重要保证。有领导身先士卒地参加小组活动时,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将会更高,因为这样能让他们感觉到上级的重视,会更有信心去完成这个活动,能够激发小组成员积极参加质量管理工作的决心,自觉地参加的小组活动中来。

2、建立适合的规章制度

为使QC小组活动有序、深入持久的开展,必须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与奖励措施。要使QC活动取得实效,必须加强在日常工作中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一是定期对相关活动进行检查,了解各小组的活动情况,帮助解决遇到的难题,避免影响小组的成果。一是要为新成立的课题进行登记和审核,做好课题的控制工作,避免课题偏离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资源的浪费。让每一个团队、小组,每一个课题都能发挥其作用,按时按质的把研究课题做好,让成果更好地转化成企业的经济效益。

3、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培养员工的责任感

由于QC小组是由从事不同管理工作的员工所组成的,人和人的思维是有所不同的这就决定了QC小组课题的多样性,涉及多个方面内容。对于每位员工提出的问题,即便那是一个很小的问题、他是一个很小的职员,我们都要给与足够的重视,切不可因为他的职位而忽

略了他的观点,这样长此以往的不了了之的话,很容易造成人的挫败感,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各自为战”,不要说工程质量上不去,企业也会因此而失去竞争力,这就要求我们及时与员工进行沟通。

4、加大培训力度,把培训与小组活动结合起来

加强对全体员工进行QC小组活动质量管理有关知识的培训,是开展QC小组活动的关键所在。组织小组成员对《QC小组活动教材》中的“QC小组活动程序”、“QC小组活动成果”、“统计技术方法”,统计技术应用的原理与方法进行学习,通过结合借鉴其他单位优秀的活动课题实例进行对比学习,使广大QC小组成员都能够真正理解PDCA循环的内容和原理以及相互关系.。通过培训,小组成员的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和参与意识得以增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为小组活动的开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5、创新管理,提高QC小组建设质量

QC小组提倡全员参与质量管理,这使广大员工的智力资源得到融合和充分发挥,在攻关活动中,充分发挥各岗位优势和个人能力,共同对课题展开攻关,推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通过QC小组活动,许多现场问题、技术疑难被员工主动地发现并不断得到解决,再将实践证明了的有效措施纳入项目管理标准、办法、制度等,提高QC小组建设质量,促进企业科学发展。

QC小组建设的核心就是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最大限

度地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有效方法,对项目管理能力的提供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参考文献:

①中国质量协会:《QC小组基础教材》;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②中国质量协会:《QC小组活动指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 ③江广营、乔华 《班组管理技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④杨金霞 《QC小组建设七项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⑤徐明达.《创新型QC小组活动指南》.东方出版社,2008.1.1.

qc小组活动策划 篇2

一、选择课题

第一, 课题不宜过大, QC小组活动的目的, 是为了出成果, 如果课题过大, 活动周期长, 会影响小组成员的士气, 不能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和发挥小组成员的创造性。小课题容易总结成果, 在10-15分钟发言时间内, 能把问题的思路、过程、方法等充分表达出来。

第二, 课题名称应直接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 简洁、明了, 针对性强。目前在课题名称上有两种偏向需要纠正, 一种是将采取的对策冠于标题名称, 如“加强文件和资料控制, 促进一次性通过国际标准认证”, 这种命题已经带上这个措施的主导思想, 在活动中会受其束缚, 不能做到集思广益, 反而会排斥其他更有效的对策。还有一种是课题名称抽象化, 如“强化质量管理、创造名牌工程。”这种命题看不出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上述两种情况均是不实的表现, 必须加以纠正。

第三, 选题理由应直接写出选此题的目的和必要性, 不要长篇幅地陈述背景。

二、现状调查

课题选定之后就要掌握问题严重到什么程度, 就要对现状进行认真调查。

第一, 用数据说话, 用数据表示事实, 收集收据要有客观性、可比性, 收集数据的时间要有约束。

第二, 对现状调查所取得的数据要整理、分类、进行分层分析;分类分析通常可按时间区、地点、症状、作业区分。

第三, 现状调查常用的方法有:调查法、简易图表法、排列图法、直方图法、控制图法等。

三、设定目标

设定目标是确定小组活动要把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 也是为检验活动的效果提供依据。设定目标应注意:

第一, 目标与问题要对应。

第二, 目标要明确, 要量化。没有量化的目标, 在对策实施后就无法证明是否已实现了目标, 不能检查和对比。

第三, 目标值设定不宜太多, 否则会把问题复杂化, 影响活动的效果、通常设1个为宜, 最多2个。

第四, 要说明制定目标的依据, 既要有一定的挑战性, 又要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

四、分析原因

第一, 分析原因必须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 为分析出问题的症结而锲而不舍。

第二, 分析原因要展示问题的全貌, 从各种角度把影响的原因都找出来, 尽量避免遗漏。

第三, 分析原因要彻底, 所谓“分析彻底”就是展开分析到可直接采取对策的具体因素为止, 把这些因素作为末端因素。

第四, 正确应用统计方法, 分析原因常用的方法有因果图、系统图与关联图。

确定主要原因的步骤如下:一是把因果图、系统图、关联图中的末端因素收集起来, 由于末端因素是问题的根源, 主要原因在末端因素中选取。二是对末端因素逐条确认, 找出影响该问题的证据, 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三是确定主要原因为制定对策提供依据, 常用的方法有调查表、简易图表、散布图等。

五、对策的制定和实施

第一, 制定对策一般按5W1H原则制定对策表。5W1H即What、Why、Who、Where、When和How, 许多成果报告中没有按此原则制定对策表, 有缺项现象。

第二, 对策与措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容易混淆, 制定对策表时, 应分为两个栏目。“对策”栏是针对该条原因要采取的对策方案, “措施”栏则是如何实施该对策的具体措施。

六、实施对策

对策制定完毕, 要严格按对策表列出的改进措施计划实施, 整个过程尽量具体明确, 并与对策表中的对策与措施要一致。每项实施后要与对策表中的制定的目标进行比较, 检查是否已彻底实施并达到要求。在实施过程中要做好活动记录, 以便为最后整理成果报告提供依据。

七、检查效果

解决了问题, 取得了成果, 就可以计算解决这个问题能为企业带来多少经济效益。计算经济效益时一定要实事求是, 千万不可夸大。

八、巩固措施

第一, 把对策表中通过实施已证明了的有效措施初步纳入有关标准, 报有关主管部门批准。至少要纳入班组作业指导书和班组管理办法、制度。

第二, 巩固措施要有一定的巩固期, 到现场确认是否执行了新的标准或制度。巩固期的长短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说明在实际运行中效果是稳定的就可以了。

九、总结及今后打算

第一, 成果完成后, 小组成员应认真总结, 通过此次活动, 除解决本课题外还解决了哪些相关问题, 还需要抓住哪些没有解决的问题。

第二, 检查在活动程序方面, 在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方面, 在方法的应用方面, 明确哪些方面是成功的, 哪些方面尚有不足需要改进, 还有哪些心得体会。

第三, 认真总结通过此次活动所取得的无形效果。可从“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参与意识”的提高, 个人能力的提高、团队精神的增强等方面总结。

第四, 在活动取得成果后, 提出下一次活动要解决的问题, 以便把QC小组活动持续地开展下去。

摘要:文章针对企业开展QC小组活动, 分析了课题的选择以及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 并对成果的撰写提出见解。

企业与QC小组活动 篇3

【关键词】企业;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

1、做好QC工作的关键环节

1.1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推广QC管理的前提。在QC工作方面,1987年8月我国颁布第一个“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随后全国各地纷纷制定颁布了适合当地特点的“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中石化组建后建立了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相关规定。

在制度内容上,要包括QC活动的宗旨、相关部门的责任、管理措施、培训要求、考核奖励措施、成果应用范围、完善和改进等内容。制度要有可操作性,同时要通过广泛宣传使一线员工知道,并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抓好监督,以保证制度在推广QC活动中起到应用的作用。

1.2开展QC知识培训,广开QC活动思路

1.2.1培训工作的重要性。普及QC知识,广开QC活动思路是开展好QC活动的基础。从质量角度分析,企业应该完善有关制度,通过普及QC知识,开展QC活动,来调动员工参与管理、干好工作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培养自己的团队,提高产品质量或管理水平,增加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声誉。

1.2.2开展培训工作的方法。在普及QC知识方面可以采取的方法很多,比如发放相关书籍、观看相关光盘、培训骨干教师然后再授课以普及QC知识。总之,通过对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使大家能够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去主动选题,去开展QC活动,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1.3领导重视是员工搞好QC活动的保障

开展QC活动时,小组成员势必会牵涉到投入精力、时间、经费等,领导重视就是要解决好在QC小组成员需要投入时给与充分支持的问题,解决好因QC成果的出现,可能会对原来的工作方法进行改变、对原来的管理制度进行修订调整、对原有的设备需要更新改造等等问题,解决好在QC小组取得成果后对小组成员给予鼓励或奖励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必然会有成本(包括人力资源成本)的产生,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务必要以科学的态度去面对。

1.4推广优秀QC成果,是企业开展QC活动的最终目的

企业应及时总结QC成果,推广QC成果,使QC成果的作用尽快发挥出来。一个好的QC成果可以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对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将产生极大的积极效应,因此及时对QC成果加以总结推广,要比仅仅在形式上重视QC活动本身重要的多,毕竟我们开展QC小组活动的宗旨寻找并克服我们在工作中存在的缺陷,是改进质量、降低成本,是提高人的素质和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追求卓越绩效的一种具体行为。

1.5开展QC活动就是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鼓励全员参与QC活动,是现代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班组、学习型人才的最佳渠道。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社会声誉,而鼓励全员参与QC活动是最为直接的手段。因为在整个QC活动中,小组成员要学习、要讨论、要思考、要总结。因此,鼓励开展QC活动,就是在丰富企业的质量文化,在为企业的发展腾飞添翼。

2、优秀的QC成果助推企业发展

2.1创新型课题《多功能介质采集器的研制》,助推企业安全生产,高效监督

开展腐蚀监测工作是油田防腐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前中原油田工程技术研究院防腐所“腐蚀监测组”采集样品时,一般都要求生产单位“停抽、停输、或停运”,时间一般在10分钟左右,参与人员携带的工具种类繁多,并且是在输油、输气管线或井筒上作业,易燃易爆,还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该项工作始终是我院领导最为担心的一项内容。

2008年,中原油田采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防腐所“腐蚀监测QC小组”以“设计一种与地面腐蚀监测系统相配套,可以在预选定位置自主采集集输系统内部上、中、下任意部位的油、气、水单一介质样品的‘多功能介质采集器’的研制”。课题完成后,经现场使用验证:该介质采集器能够与地面腐蚀监测系统相配套,并且可以在预选定位置自主采集集输系统内部上、中、下任意部位的油、气、水单一介质样品,成功地解决了自主采集介质的需要,达到预期设定目标。

同年该课题荣获“中原油田优秀QC成果一等奖”,之后再获“2009年度石油工业优秀QC成果一等奖”。

2.2广泛开展QC活动,助推标准的宣传和实施

GB/T16750-2008《潜油电泵机组》于2008年8月发布,2009年3月1日实施,该标准同时代替了原GB/T16750.1~3-1997《潜油电泵机组》和GB/T14816-1993《井用潜油三相异步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两个标准,它的发布实施为油田电泵产品的设计、生产、试验和检验、标识、防护、运输和储存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为了尽快掌握和应用该标准,采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电潜泵技术研究所的广大技术人员,在院所两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大量的而精心细致的研究工作。在贯彻实施该标准过程中,凡是遇到问题、难题技术人员就会自觉利用QC活动的理论和方法,开阔思路,大胆创新。

该标准的宣贯,推动了电泵生产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准确化建设,达到行业化规范统一。延长电泵机组免修期37.9天。这其中技术人员积极开展QC活动,总结推广QC成果起到了积极作用。

3、企业开展QC工作存在的问题

⑴QC认识和知识的缺陷,导致了有些领域的管理者和技术人员误认为与自己无关,影响了该活动的推广普及;

⑵小组成员在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过程中,来自于一线的一手资料少,导致拼凑材料,漏洞百出,QC成果质量不高;

⑶横向交流的缺少,导致了小组成员的开展活动的技巧不高,甚至在接到指令性课题时,会产生有畏难情绪;

⑷借口工作忙,生产任务重,过分看重眼前利益,顾不上开展QC小组活动;

⑸管理者对开展小组活动的意义理解不深,引导不够,导致部分职工认为那是技术人员和干部的事,因此积极性不高;

⑹有时还会因为领导班子调整或机构不稳定,而使QC活动不能正常开展;

⑺老同志的传帮带作用发挥不好,培训工作有缺陷,导致年轻同志缺少QC相关知识,因此不敢“接近它”;

⑻管理与激励机制没跟上,或有制度但不兑现,影响了职工开展QC活动的自觉性。

4、结束语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改进是企业活动的永恒主题。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很多,但是毫无疑问,QC活动是群众基础最好,最容易推广的方法。本人认为,任何企业都可以以此为契机,重视QC工作、鼓励QC活动、总结推广QC成果,这样必将为企业带来丰厚的收获。

参考文献

QC小组活动总结 篇4

一、小组概况

小组名称小桶车间钢桶盖模改进QC小组提高钢桶冲盖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人力成本性别职务男车间主任男车工男钳工男冲盖操作工女检验员成立日期20xx-4-3注册编号20xxQC-2活动时间20xx.4~20xx.12小组职务组长组员组员组员组员组内职责负责组织协调负责模具设计改进和制作负责模具设计改进和制作负责试验操作负责试验产品的检测和活动记录总结课题名称姓名王德田瞿继金高百君冯卫东黄金辉

二、选题理由

长期以来,钢桶冲盖采用两次工艺,第一次下料,第二次再成型,这种工艺流程较长,能源和人力消耗较大。

三、现状调查

存在问题:

1、因为两次成型,造成电耗、人力、时间、增加一半

20xx年4月份桶盖生产消耗一览表型号数量人数电耗码盖时间小时产量收口φ360300个2人24.2度600个2.86小时105个收底φ4104597个2人370.7度9194个43.8小时105个敞口φ4101496个2人120.56度2992个14.24小时105个敞口φ440982个2人79.09度9.35小时105个2、操作存在事故隐患以及容易产生质量问题A因第一次成型后,盖要一个个撬起再拿开,且盖陷在模中,不易撬起,容易碰伤手,存在操作事故隐患。

b、盖第二次成型时如果未放平,容易造成废品。

c、盖第二次成型时模具下垫的橡胶容易松动,造成盖边深度不一致,且盖边波纹较多,影响外观质量。

四、确定目标

目标:第一阶段将φ410收口桶盖模改制,在6月份完成;

第二阶段再将φ410敞口桶、φ440敞口桶、φ360收口桶盖模改制,在12月份前完成,实现桶盖缩短工艺时间一半,节约能耗、人力50%,提高产能一倍,且产品质量达到技术要求的目标。

五、原因分析

1、主要是原模具设计存在缺陷,设计时没有考虑两次成型工艺在一次完成,

2、长期以来沿用老工艺和老模具生产,已成工作习惯,对改进激情不高;

3、工作较忙,每天都有生产任务,没有改进制作时间;

4、模具改进制作存在难度,没有图纸和操作规程;

5、新购材料成本高,闲置模具改制较麻烦

小钢桶桶盖模具改型原因分析因果图

六、制定对策

实施对策表序号要因对策根据要求改进模具设计,将两次工艺合成一次完成对图样进行审核按图样进行制作由车间主任统一调度安目标实现缩短工艺时间一半,节约能耗、人力50%措施地点时间第一套φ410在6月份完成,其他三套模具在年底前完成执行人1模具设计存在缺陷确定改进方法,将一套闲置的.模具来改进厂内瞿继金由组长组织专家对图2模具改进制作存在难度达到技术要求样尺寸进行审核制作中特别注意模具精度,如误差较大,需不断修整及时检查活动进度,督促按计划完厂内φ410在6月份完成制作瞿继金高百君工作忙没有改进制作时间达到活动进度厂内王德田排时间要求工。

七、对策实施

1、确定改进方法,将一套闲置的模具首先改进φ410收口桶盖;按样品画出加工图,尺寸标注齐全

2、按照实物样品

3、对改进后的产品进行检测,检测盖外径、盖深度、盖边深度以及外观质量达到质量要求

八、效果检查效果检查

(一)目标值检查效果图如下:产量目标效果图21010530020xx000现状105目标210系列1人工、能耗效果图221.510.50100%150%现状2100%目标150%人员能耗效果检查

(二)效果对比项目效果对照减少1人用人减少耗电一半耗电/小时产量增加一倍产量/小时效果检查

(三)无形效益

1、改一次成型后,盖边不易产生皱纹,不易冲偏产生废品,产品质量得到稳定提高;

2、改一次成型后,盖不须撬起再拿开,防止手被设备压伤事故;

3、改一次成型后,半成品不须重码放,减少占用生产场地和人工;

4、节约人力物力,利于扩大批量生产。

九、总结及下步打算

本次QC活动中,小组全体成员团结合作,各展所长,特别是xxx,在模具改进中积极动脑子,想办法,自己设计、测量尺寸画图纸,并精心制作,为模具改进成功起到了关键作用。

QC小组改善活动细则 篇5

××年,集团要求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以质量管理改善活动(以下简称“QC小组改善活动”)为主,具体要求如下:

一、活动要求

1、活动时间:××年××月××日——××年××月××日

2、参加范围:

集团下属工业企业所有部门及员工(上至总经理,下至一线员工)

3、领导及组织机构职责:

集团全质办:负责宣贯落实集团质量管理工作总的要求和方针,对企业上报的QC小组改善项目,组织评审;跟踪、督促、检查项目进度及措施落实情况;针对项目开展中普遍遇到的问题,组织沟通协调会,搭建讨论交流平台;组织项目成果评审评比活动。

企业总经理:作为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全程参与企业质量管理及改进活动,制定企业质量改进总方针,为质量改进团队配备资源,对主要的质量改进成绩进行评估并给予公开认可。

企业全质办:负责宣贯落实集团和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要求和方针,组织企业内部活动相关知识培训和会议;指导各部门建立质量改善项目,成立QC小组,对项目课题组织内部评审,跟踪内部项目进度、沟通协调开展中遇到的问题,组织企业内部项目成果评审与评比;向集团上报和汇报项目的实施情况及活动取得的成果。

4、上报项目:

上报项目需是问题突出,有代表性,企业内部评审通过,并予以实施的项目。每个企业须上报2个或2个以上;其中××、××、××至少上报3个(工作质量、服务质量方面至少要有1个,产品质量方面可以有多个)。

二、活动进度

1、登记阶段:时间为××年×月至×月。

① 企业通知并组织各部门进行QC小组活动学习与培训(培训资料可参考附件一《QC小组改善活动指南》)。

② 组织各部门从自身部门着手,调查弄清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讨论明确存在问题的重要程度,找出主要问题,组建QC小组,建立改善项目,设定项目目标。

③ 对各部门上报的项目课题,企业全质办要组织进行内部评审,并登记上报集团全质办。

④ 学习培训时间表于×月×日前;学习培训签到记录、QC小组改善项目登记表和课题评审记录于×月×日前上报集团全质办。

2、实施阶段:时间为××年×月至×月。

各企业QC小组要按照活动程序和步骤具体实施改善项目,并对实施过程进行记录,形成QC成果。

集团全质办和企业全质办要持续跟踪、检查项目实施情况。

3、汇报阶段:时间为××年×月。

进行QC小组项目总结,成果制作与汇报。

4、评比阶段:时间为××年×月。

组织QC改善项目成果评审,评选优秀并表彰。

三、活动课题选择、成果制作及评审要求:

1、课题选择:

从现场、管理、服务、攻关、创新等方面,围绕提升工作质量、服务质量、产品质量选择课题。比如:

(1)现场以稳定工序质量、改进产品质量,降低损耗,改善生产环境为主。以企业车间、班组为主体;

(2)管理以提高工作质量,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为主。以企业管理人员为主体;

(3)攻关以解决技术关键为主,以领导、技术人员、操作人员、设备维修人员为主体;

(4)服务以推动服务工作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提高服务质量为主。对内,以不从事基本生产的人员为主体,主要是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服务;对外,以从事对外交流的人员为主体,主要是采购与供应商,销售、客服与客户,仓储人员与物流公司,生产部门与外协单位等外部沟通与服务。

(5)创新以开发新产品(项目、服务)、新技术、新工艺为主。以创新团队为主。

2、成果制作与评审

QC小组成果要以集体活动记录为基础,事实数据为依据,按照活动指南里的程序步骤(10个步骤)进行总结。成果报告包括:小组简介、选题理由、现状调查、确定目标及可行性确认、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实施过程、效果检查、巩固措施、遗留问题及下一步打算。内容以图、表、数据为主,配以必要的文字说明。各种材料齐全,并有据可查,最好以PPT形式展示。

QC小组成果在××年××月××日前上报集团全质办,评审时间初步安排在××年×月,评审办法另定。

附件一:学习培训参考资料《QC小组改善活动指南》 附件二:“QC小组改善活动”学习培训时间表 附件三:“QC小组改善活动”学习培训签到表 附件四: QC小组改善项目登记表

附件五: QC小组改善项目课题评审记录表(格式)

××××公司

QC小组活动组织制度 篇6

质量管理部

QC小组活动组织制度

1、目的:

为规范TTE中国制造中心范围内各工厂QC小组活动的开展,特制定此制度。

2、职责:

2.1、质量管理部负责组建TTE中国制造中心QC小组活动推进组织;

2.2、各工厂QA部负责组建本工厂QC小组活动推进组织;

2.3、中心QC小组活动推进组织负责工厂QC小组活动推进组织的业务管理;

2.3.

1、制定中心QC小组活动推进方针和计划;

2.3.

2、培训各工厂QC小组活动推进组织成员;

2.3.

3、组织、协调各工厂QC小组活动推进组织正常开展工作;

2.3.

4、建立中心QC小组活动激励机制。

2.4、工厂QC小组活动推进组织负责本厂QC小组活动的业务管理。

2.4.

1、制定工厂QC小组活动推进计划及目标;

2.4.

2、建立工厂QC小组活动激励机制;

2.4.

3、培训工厂QC小组成员;

2.4.

4、组织、协调本厂QC小组活动的正常开展。

3、推进小组:

3.1、推进小组由组长、副组长和组员组成; 编号: 版本:A0 生效日期:2005-01-0

13.2、中心推进小组组长由质量管理部经理担任,副组长由质量管理部QE室主任和对外管理室主任担任,组员由各工厂QA部负责人及QE室过程研究组成员担任;

3.2.

1、组长负责系统各工厂QC小组活动的整体计划、组织、评比、成果推广等;

3.2.

2、副组长负责各工厂QC小组活动的技术指导、进度跟踪、重要问题/难点协调、成果推广等;

3.2.

3、QE室过程研究组负责系统QC小组活动的培训、项目管理、评定标准确定、技术难点支持、成果

推广、项目LEADER人才库的建立及维护等;

3.2.

4、各工厂QA部负责人负责组织本工厂QC小组活动的宣传、培训、计划、组织、进度跟踪、效果确

认、重要问题/难点协调、内部评比、成果推广、优秀项目申报、项目LEADER人才库的建立及维护等。

3.3、各工厂QC小组推进组长由工厂厂长担任,副组长由工厂QA部负责人担任,组员由各部门负责人担

任(组员中必须包括财务收益核算人员)。各工厂须将组建的QC小组推进组织报中心推进小组备案。

4、活动开展:

4.1、计划:

每年1月份,各工厂QC小组推进组织须制订本的QC小组活动开展计划及目标,并报质量管理部备案(其中应包括:课题数、参与度、培训等方面内容);

4.2、培训:

拟制:审核:批准:

4.2.

1、各工厂QC小组推进组织应有计划的对各QC小组的项目LEADER进行针对性的质量管理理论、项目

管理、意识(包括:质量、问题改进、参与、市场、竞争等)及QC小组活动的管理技术(统计技术、QC手法等)等方面的培训、考核;

4.2.

2、各工厂QC活动推进组织应有计划的对参加QC小组的人员进行必要的质量管理理论、QC小组活动

管理技术(统计技术、QC手法等)的培训、考核;

4.2.

3、各工厂QC活动推进组织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全体员工进行普及性的质量管理理论及QC小组活动管

理技术培训、考核。

4.3、组建与撤消小组:

4.3.

1、QC小组的组建基本遵循: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这3种组建程序;

4.3.

2、QC小组的主要类型有:现场型、攻关型、管理型、服务型等;

4.3.

3、QC小组人数一般以3-10人为宜;

4.3.

4、QC小组成立后必须在各工厂的QC活动推进组织进行注册登记,注册的相关资料必须报中心推进小

组备案;

4.3.

5、对停止活动持续半年的QC小组应予以注销。

4.4、小组选题:

4.4.

1、QC小组的选题范围包括:提高质量、降低消耗或提高管理水平、改善作业环境、增进效益等方面;

应尽量选择解决具体问题的课题;课题宜小不宜大,一般应在1-6个月以内解决;确定的目标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通过努力又是可以实现的;

4.4.

2、每年1月和7月,各工厂QC小组推进组织须组织对前半年的生产状况等进行整理、分析,组织

在册的QC小组进行研讨,分别确定上半年和下半年的QC小组活动改善课题及项目LEADE(也可根据4.3项要求重新组建);

4.4.

3、各级管理部门可随时向推进组织提出改善课题,推进组织应根据实际情况从在册的QC小组中选

择合适的小组及项目LEADER来承担(也可根据4.3项要求重新组建);

4.4.

4、在册的QC小组可随时向推进组织申报改善课题。

4.5、课题注册:

4.5.

1、在册QC小组每选定一个活动课题,在开展活动之前都要按《QC小组活动课题注册表》要求进行课

题的登记注册;

4.5.

2、原则上在上一活动课题还没有结束前不能注册新课题,若需注册须向工厂推进组织提出书面说明

并提交能够确保上一活动课题按期完成的具体措施;

4.5.

3、各工厂QC小组推进组织须将注册后的《QC小组活动课题注册表》报中心推进小组备案;

4.6、活动开展

4.6.

1、QC小组活动的开展须遵循PDCA循环的质量管理活动规律;

4.6.

2、QC小组活动的开展须用数据说话,应深入现场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

4.6.

3、QC小组活动开展过程中须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如:老七种工具、新七种工具等);

4.6.

4、QC小组活动开展过程中须对各种原始活动记录予以保存,包括:小组开展集体活动的会议记录、本课题的现状调查的有关数据和调查记录、对策实施过程中进行试验、检测、分析的数据和记录、活动

前后水平的对比等;

4.7、活动过程监控

4.7.

1、各工厂QC小组推进组织应参考具体项目活动计划表中的时间和内容要求对各小组各阶段工作的开

展情况进行监控,对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给予管理/专业技术协助;

4.7.

2、各工厂QC小组推进组织每月3日前应对各小组活动的进展制作月报表,内容应包括:和计划时间

之间的差异、未按计划实施的主要原因、需要的支持等,月报表须上报中心推进小组;

4.7.

3、中心推进小组每月8号前须对系统各工厂QC小组的进展情况进行整理、公布,对项目开展过程中

存在的难点协助推进。

4.8、成果巩固:

对于需要进行成果维持的课题,改善成果巩固期一般为1-2个月,之后即可进行成果申报;

4.9、成果申报:

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的QC小组在项目结束前应向QC小组推进组织申报改善成果资料,总结的重点应放在应用QC思想和方法解决了那些问题,取得了多大效益(效益包括有形和无形),有形效益要经财务收益核算成员认可。

4.10、成果评审:

4.10.

1、成果评审分为现场评审和发表评审,发表评审之前应组织评委进行现场评审;

4.10.

2、成果评审中,现场评审成绩占65%,发表评审成绩占35%;

4.10.

3、现场评审

4.10.3.

1、现场评审的目的主要是检查实际现场是否和成果资料相符;

4.10.3.

2、对现场的评审按附件《QC小组现场评审表》进行,在现场评审之前,各评委应熟悉成果申报资料,结合《QC小组现场评审表》采取看、问、查、考核等形式对现场进行验收;看:看注册登记、活动记录、生产原始记录、标准化文件、改进后的实物或现场等;问:问小组概况、活动历史、小组成员对活动的认识、小组成员的分工、小组成员参加活动的情况、小组成员的互相配合等;查:查成果资料与实际是否相符、数据来源是否有根据、活动记录是否及时、工具和方法是否在活动中应用、活动是否按PDCA程序进行等;考核:了解小组成员对活动的课题、现状、对策和巩固措施是否掌握、小组成员对TQC基本知识的掌握是否和成果资料相一致等;

4.10.

4、发表评审

4.10.4.

1、每年6月和12月各工厂应分别组织取得成果的QC小组召开成果发布会;

4.10.4.

2、每年的9月中心应组织各工厂申报的优秀QC小组召开中心成果发布会;

4.10.4.

3、发表评审按附件《QC小组发表评审表》进行,主要从选题(10)、分析(10)、对策与实施(25)、效果(30)、巩固措施(15)、发表效果(10)等6个方面进行,发表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且发表人必须是本小组成员。

4.10.4.

4、发表评审中必须注意鼓励具有“小、实、活、新”特色的QC小组,即注意鼓励“现场型”、“服务型”QC小组选小课题;

4.10.4.

5、评审时须鼓励QC小组使用比较简单的QC工具,贯彻能用简就不用繁的原则。

4.10.

5、评审小组

评审小组由具有质量管理知识和实践经验、坚持原则、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具有较强独立工作能力和总结分析能力的人员组成,一般为5-10人,分别来自推进组织和其他相关部门。

4.10.

6、记分原则

采用百分制评价办法,各项评审计算总分时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后求平均值的方法。

4.11、表彰奖励

4.11.

1、各工厂QC小组推进组织应分别制定对已取得成果QC小组及先进个人的奖励制度;奖励一般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4.11.

2、物质奖励

4.11.2.

1、物质奖励含:活动奖、成果奖、发表奖;

4.11.2.

2、在成果评审中达到获奖要求的小组可获得活动奖或发表奖,该奖项一般在发表评审时发放;

4.11.2.

3、各工厂可根据小组创造的经济价值提取一定比率的资金作为成果奖发放,对于需要进行指标维持的项目,维持期一般为6个月;成果奖一般在成果维持3个月和6个月分两次发放。

4.10.

3、精神奖励

4.10.3.

1、精神奖励一般包括:颁发证书或奖章、大会表扬、宣传、和个人绩效挂钩、组织参观学习、组织旅游等。

4.10.3.

2、各工厂成果发布中取得前2名的QC小组可参加上一级成果发布会(含:中心、市、省、国家);

4.10.3.

3、中心推进组织将对在中心成果发布会中取得成绩的代表队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

4.12、成果资料汇编与存档:

各级QC小组推进组织每年应对已取得成果的QC小组成果资料进行汇编,并将汇编的成果资料发放企业各部门或QC小组。

5、对各工厂的考核:

5.1、考核指标:

5.1.

1、初级(班长)以上人员普及率(初级以上参加QC小组人数/初级以上总人数*100%)≥70%;

5.1.

2、全员普及率(参加QC小组的人数/工厂总人数*100%)≥15%;

5.1.

3、项目完成率(达成目标的QC小组数/当期注册课题的QC小组数*100%)≥85%;

5.1.

4、QC小组活动率(坚持活动的QC小组数/累计注册的QC小组数*100%)≥90%。

5.2、对各工厂推进组织的评比:

每年根据5.1项中的指标要求对各工厂进行评比,对获得前2名的工厂QC小组推进组织进行表彰。

6、附件

《QC小组注册表》

《QC小组活动课题注册表》

《QC小组现场评审表》

qc小组活动策划 篇7

一、发挥QC小组活动的广泛性

在让学生接受一门新课程中, 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师按部就班地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传授知识, 学生在心理上并不乐意, 反而成为其一大负担, 也就产生不了积极的学习动机, 效果可想而知。如果教师一开始就按兴趣小组集体研讨的形式组织学习, 统一安排, 统一领导, 引进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的QC小组活动, 让学生把自己置身于真正的科学研究当中。这样, 对于学生来说, 这种集体研讨的方式就是一种全新的理念, 相信学生会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能够真正调动他们热爱化学、参与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深层次激发学习的爱好和兴趣。

二、发挥QC小组活动的实践性

为了让学生从视觉、听觉、感觉的认识发展为理性认识, 让其理解在学校掌握的知识到底用在哪里, 理解学以致用的方法, 从而明确学习的目的、增强学习的动力。我所教的班, 学生开展QC小组活动比较活跃。如在学习酸碱度之后, 学生到商店买回pH试纸, 测定家中常见物质的pH, 然后各QC小组汇总。又如, 学习有机物的知识时, 学生了解到如何鉴别真假羊毛衫之后, 回到家就主动试验, 有的学生还向家长请教其他的鉴别方法。再如我上“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之后, 指导学生独立分析学校一周的早餐配置。学生应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 提出好的搭配建议并交给学校食堂。由于设计了适合学生的同步实践活动, 不但让学生印证、巩固了所学知识,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同时, 通过教师的不断引导, 使学生养成实践探究的良好习惯, 真正把学生“表浅”的兴趣转化成乐趣, 进而转化成志趣。

三、发挥QC小组活动的探究性

初中化学课本中所展示和解释的多数是人们身边熟悉的事物, 因此开展QC小组活动应注重各种实验探究, 但是现有的教学设施有可能不足。为此, 教师有必要在学生中倡导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指导学生了解科研步骤, 应用现有的或自制的器具解决问题。同时, 教师还要积极引导QC小组活动寻求不断的创新。如我在组织学生开展关于“水”的课题研究时, 指导学生从水的用途、水的污染及防治、节约用水、水的硬度检测、降低水硬度的方法等进行一系列实验, 通过充分利用和组合各种实验器材, 达到使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并拓宽视野的目的。又如在学生做“对某些食品包装袋内的气体成分的探究”、“暴露在空气中的石灰浆成分的探究”时, 我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有依据地提出猜想、设计实验、讨论实验的可行性, 最后接着取样、实施探究、得出结论, 最后提出合理的建议。

四、发挥QC小组活动的互动性

教学过程中客观有效的互动是实施新课程理念的基础, 是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必要条件。为此, 我让每个QC活动小组的成员都在家中的电脑网络中建立一个QQ群, 注册成新浪网的博客, 而我自己也建立QQ群和博客圈, 利用QQ群随时与学生进行沟通, 指导他们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更新知识、寻找有用的信息, 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现象及结果等记录下来, 经过综合分析、整理, 最终形成书面汇报等。学生进入我的博客圈, 每学习一个单元的知识, 我随时与学生进行交流, 了解他们的思想及对一些问题的想法, 随时与学生进行探讨, 探讨通过本次实验, 能从中得到什么结论, 实验结果有什么意义, 说明了什么问题。如果实验失败了, 引导学生找出失败的原因及今后实验应注意的问题。由于我的化学课堂引申到课外, 为学生展示活动的成果提供了一个平台:在QQ群和博客上我随时了解各QC活动小组的活动情况, 并且利用博客圈发布消息, 发布学生的实验报告、实验结果, 为各QC活动小组的活动进行评价, 并及时让小组成员进行集体总结评估, 让学生通过合作展示成果, 运用相关的化学理论知识对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然后让每个学生写化学实验报告, 它不仅是学生对每次实验的总结, 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初步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 让学生初步感受科学论文的撰写要求。

qc小组活动策划 篇8

质量管理小组是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非常重要的一种组织形式和活动,是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和支柱,体现了劳动、智慧和科学的结合。我国开展QC小组(QC即“quality control”的缩写,意即质量控制)活动30年来的实践证明,QC小组活动是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好企业的重要措施,是提高企业和职工素质的基础工程,是广大职工群众参与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QC小组活动最大限度的激发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

QC小组之所以能够激发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在于QC小组活动对职工行为的激励作用。这种激励包含:理想与目标激励、荣誉激励、物质激励、关怀与支持激励、培训激励、组织激励。这些激励作用的直接效果是使得参加QC小组中的每个成员的自身价值得以体现。

在QC小组活动中,人们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充分展示了每个人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的成果分别获得不同层次的荣誉,做到功有所获,劳有所得,激励了QC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在生动活泼的工作现场,职工获得了知识,增长了才干,密切了相互间的关系;增进了友谊,增加了了解,实现了表现自己的愿望,体味到了人生的意义,甚至可以说身心都感到了愉悦。尤其需要提及的是,这里没有行政干预,只有自我约束;没有强迫命令、长官意识,只有民主协商。毫无疑问,在这样一个工作氛围中,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定会得以充分发挥,由此带来的企业活力也是难以用直接经济效益来估量的。

二、QC小组科学的管理方法是企业管理的基础

QC小组活动更能适应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因为,在企业现代化管理中,要求在管理思想上要有一个战略和变革的观念来适应改革的观念意识,在管理方法上要有全面质量管理,系统工程、价值工程、决策分析等多种管理技术的应用。而QC小组正是应用这些现代化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一个科学组织,它的活动是科学管理的主要体现。所谓科学管理,就是现代化管理。现代化管理的核心是人,没有人的现代化就不会有企业管理的现代化。而QC小组活动正是坚持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它是劳动者劳动、智慧、兴趣的结合,是职工追求高层次、提高自身素质需要的表现,是一种自我开发,它的一切活动都是从人的行为本质中激发动力,是职工主动把自己溶于企业管理之中的一种方式。

QC小组活动的科学管理还表现在它的工作程序上。做任何事情都要按一定的程序进行,QC小组活动所遵循的PDCA循环,是最理想、最合理、最经济、最科学的基本工作程序,是适合一切工作的。QC小组活动正是应用专业技术知识、数理统计方法以及新老7种工具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对生产、经营过程进行预测与控制,围绕生产现场存在的问题点(包括质量、产量、消耗、经济效益、安全、服务等),应用QC手法和工具解决这些问题,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运用这套科学管理的方法,并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骨干作用,广泛地推行其他现代化管理方法,就使小组的活动如虎添冀。可以说,PDCA循环是认识事物和改进事物的客观规律,是对事物发生发展过程的揭示,其实质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哲学原理。这正是QC小组活动的生命力之所在,也是QC小组活动长久不衰的根源。

应该说,QC小组科学的工作程序是对企业管理工作的最大贡献。开展QC小组活动的要求参与过程具有严密的逻辑性,需要参与人员掌握必要的数理统计技术和工具方法,依靠事实和数据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为企业培养了大量具有实事求是精神,具有数理统计思想,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具有强烈改进意识的企业管理队伍和员工队伍,这些人毋庸置疑地成为了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和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

QC小组科学的活动程序为企业管理奠定了基础,换句话说科学的企业管理实则是QC小组认识论的延伸。日本著名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教授曾直言道:“所谓管理,就是PDCA循环”。另一位日本专家山口裕则认为:只有PDCA循环才真正的反映了管理的本质。尽管他们的观点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论证和完善,但却揭示了管理的过程概念。这和那种认为“管理就是规章制度,甚至管理就是管制就是限制”的陈腐观念完全是两回事。

三、QC小组活动为职工参与企业管理提供了有效的组织形式

QC小组活动的组织形式,给广大职工群众参与企业管理与不断改进提供了一种组织形式,给每个成员带来的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的全员参与意识。由于Q C小组绝大多数都是在自愿结合的原则下组建的,而且小组成员没有资格上的限制,这样一个群体就很容易形成一种共识。这种共识一旦转化成某种工作或质量标准,就会使围绕企业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及身边存在的诸如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迎刃而解,这就是人的潜力资源的群体集合达到有形与无形的神奇效果。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这样一种组织,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各自为战”,不要说产品质量上不去,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也是迟早的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自我封闭的运作方式已经不行了。

QC小组活动的组织形式,给每个成员带来的是一种全过程的、全方位的全员参与意识。这种参与意识是“人力资源”,是职工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对质量的关心,对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的钻研热情代替了自卑、失落和孤独,代之而起的是工作的热情和智能的超常表现,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企业管理中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任何一项事业成功的标志都是以得到社会承认为前提的。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和人的素质为目的的群众性QC小组活动的成果,是广大职工运用科学的手段和工作经验的智慧结晶。这些成果一旦被推广、被采纳,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将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这就是说,这些包含着职工群众智慧结晶的成果是在QC小组活动这样一种组织形式中得到实现。

四、QC小组活动是企业民主管理的基石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QC小组也可以说是企业管理的细胞,QC小组活动民主管理方式的运用,正是企业民主管理的体现。无论从内容到形式,QC小组活动都是集思广益,群策群立的结晶,都有利于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激发职工的聪明才干。所以说,QC小组活动使职工自觉地参加到企业管理中来,企业的民主管理也就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上一篇:送朋友的生日快乐祝福语下一篇:红城村老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