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2024-07-22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精选9篇)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篇1

德国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1、采访----导入

师生之间要相互介绍,从而加深对彼此了解。因为学生如果不想听的话,老师再怎么讲也不行,一定要得到学生的配合。如果学生不想听的话,一定要调整教学,讲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2、元规划---卡片查询和信息建立

卡片查询适合收集想法和介绍一个确定的题目,它适合培养自发性、自由表达个人想法。将想法缩成简单的词或词组来代表个人的观点。这是一种可视化技术,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开发出来的。

实施方法:介绍题目,将卡片和笔发给学员(一个想法一张卡片)并解释规则。学员将自己的想法写在卡片上,然后搜集卡片并钉在规划图板上,然后照相,然后将相片发给每个学员。

这种方法也比较适应较大的组,但应在30人以下,必须将每个人的想法都贴在黑板上,不管好、坏。

不足之处:这些学员必须有一定的基础知识,不能在来的第一天,大家都没有基础的时候进行。

优点:学生比较感兴趣,让学生感觉人人(自己)都能参与教学。它适合于任何专业,尤其是工科学科上。

3、头脑风暴(与元规划比较配合)

这个方法适合于一个教学内容的开始时。

老师提出一个题目,学生自由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因为必须人人参与实施。

老师要给学员肯定的提示:每个想法都将被接受;你的想法是如此不寻常;每个人可以用多种方法。

实施:指定1~2个记录员,将每个想法的主题、构想或提出的问题清晰地记录下来并展示出来,以便学员总能得到原本的构想,在准备课题之后,实施原本搜集的想法。

老师利用黑板、钉图板或演示板可视性的导入问题,在组织、构建阶段不进行评价。对部分学生提出的想法遭到嘲讽时,必须及时制止。这个活动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时间,时间太长思维能会延伸出去。这种方法适合于小组(15人)甚至全班(30人以下)。

4、闪念

在德国,学生的情绪波动较大,老师要及时调整教学。在职业学校内,学生在短时间内要学较多的知识,老师要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要对学生进行突然袭击。这种方法就是大家可以面对面坐着讨论,对学识的小结或者对学习内容进行讨论,任何人可以自由表达,但不作评价。比如:“这节课你学到哪些新的知识和经验?”

这个方法第一次实施时,首先要解释为什么使用这个方法和使用的规则。头脑风暴是以某一个内容为主题进行讨论、交换意见。闪念并不是对个内容进行讨论,而是对一个抽象想法或一种现象的讨论。

5、团队游戏

培养团队中的谐合能力。因为工作中要求合作,要求人对伙伴有信赖。除此之外,团队游戏有极限性,面临极限时的想法,老师要作充分的准备,对游戏的规则和情境要有充分说明。

首先,老师说明题目,哪些工具,然后学员开始讨论,问题的结论并不给学生,结论必须由学生自己得出。

整个方法由计划、实施和评估三个部分,通过这三个步骤必须得到一个结论。学习目标: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个人积极性的发展、提高自信、培养自发性和与其他人交际的能力。

实施:预备阶段(相互介绍,彼此了解)

提出任务,为小组提供各种材料。在实施过程中老师必须随时在场,在讨论中要制止争吵,并对安全负责,不要随意干涉小组活动过程。

评估时对小组评估,不评估个人。每个成员必须参与,必须严格按照规则和事先给的时间来完成。要确定每个队员都能有确切的感知。

这个方法可以培养职业行为能力:专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社会能力、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方法能力。在工业发展时,职业学校以培养专业能力为重点,现在随着社会发展,社会能力、语言能力等其他能力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不亚于专业能力了。

6、思维导图方法

方法:在一张大纸上,将题目写在中间,从里向外写出想法;把所有想法写出来后,完成了思维图的结构。

重要的是必须写清晰,从里向外,每个人可以用不同的颜色进行设计,关键词要尽量简短。

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最终得到一个比较现实的结果。一般操作时间在10--15分钟。

可以一个人独立做,也可以小组完成。一般不作评估。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7、翻转垃圾袋(以思维导图为基础推出)

在小组中共同协作来完成:人员(3-4)

: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结实的垃圾袋或类似的东西。

过程:将垃圾或类似的物品展开放在地板上,所有参与者站到上面,整个小组要尝试旋转垃圾袋(向下的一面翻转向上),同时所有成员不允许触地,小组成员必须紧密配合。

方案:可以将这个游戏作为小组竞赛,时间规定好。优点:不仅是思维训练,还有动作的配合。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篇2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研究

一、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迫切性

改革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 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必需, 是提高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如何使教学方法的改革能跟上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并引领职业教育改革继续不断深化, 已迫在眉捷。首先它是进行理论研究的需要, 教学方法是职业教育教学理论链条中的关键一环。其次是职业教育实践发展的需要, 目前高教和普教中沿用的传统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对职业教育缺乏针对性。其三是比较中的差距, 从与其它教育和与世界职业教育先进国家相比较来看, 高教、普教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研究比较领先。其四是社会的要求,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 培养出技能人才应是具有较综合职业能力实用型的人才。

二、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根据为社会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新型技能人才职业教育发展目标, 实施的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应是使学生“会学”, 而不是“学会”。教学不单是知识的传递, 更重要的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主要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组织教学;教师由“单一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专业教室、实习车间”转变;教学手段由“口授、黑板”向“多媒体、网络化、现代教育技术”转变。改变“重教法、轻学法”, “重演绎、轻归纳”, “重讲授、轻操作”, “重描述、轻直观”, “重知识、轻实践”, “重单一技能、轻综合能力”等倾向, 体现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由理论性、封闭性、单一性向实践性、开放性、系统性模式的转变。

三、重视对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 运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实践服务一体化等教学方法, 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 是由师生双方共同在实训中心 (或专业教室) 进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一教学任务。实训中心以先进的生产设备, 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为一体, 改变了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分离的做法, 突出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每一课题目标都能使讲授、示范、训练同步进行, 突出了现场的示范作用, 增强了直观性, 使学生能用理论指导实践, 在实践中消化理论, 从而对知识产生亲切感, 对设备产生亲切感, 提高了学习兴趣, 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训中心营造的职业氛围, 更有利于达到学生能力与素质同步培养的目的。同时, 对教师钻研业务, 苦练技能, 提高教学水平也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从缩短学生学习与就业岗位的距离出发, 运用模拟 (仿真) 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模拟 (仿真) 教学法, 是由教师围绕某一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给学生创设直观、真实的教学环境和条件, 模拟企业生产现场, 仿真企业实际运行过程, 通过实施周密的过程控制以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特别适用于生产现场难以安排实习任务的生产过程, 改用现代化的仿真设备进行教学与操作训练。现场教学法是在生产现场直接进行教学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实习现场或工厂车间, 学练做相结合, 缩短了理论课堂教学与实际生产应用的距离, 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向“数控机床编程”课程, 学生在数控技术实训室, 按教学要求学习编程、练习编程并当场直接上数控车床进行加工, 增强了学生实践能力,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情景教学法是将课程的教学过程安置在一个模拟的、特定的情景场合之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学生的演练, 在仿真提炼、愉悦宽松的场景中达到教学目标, 既锻炼了学生的临场应变、实景操作的能力, 又活跃了教学气氛, 提高了教学的感染力。比如在学校英语教学中, 将课堂设置为现实生活中的商店购物、医院就医、车站接人等一个特定的场景内, 让学生在其中扮演角色, 用英语进行面对面的相互交流, 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职业教育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 运用问题探究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 是为了一定的教学目标, 在教师的指导下, 由学生对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 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审理和讨论, 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这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增加了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 能开发学生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新型教学方法。在“法律”课程中, 通过教师讲案例、学生议案例、把课堂模拟为法庭等教学环节, 并通过让学生当法官、律师或案例当事人等方法, 从典型案例引出教学内容, 通过透彻分析、分组讨论,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判断, 得出案例的分析结论, 并引伸到相关的教学内容上, 以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从青年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 运用目标教学法、行为导向法等教学方法, 训练学生的方法能力, 使教学达到“教为不教”的境界。目标教学法对人的认识目标按逻辑思维发展水平的高低顺序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估六个层次, 教师依据教学要求制定出教学目标并分层次地进行教学, 形成一种对教学实践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教学方法。它以教学目标为导向, 以达标教育为核心, 以教学评估为动力, 以反馈矫正为手段。这种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教学的方法, 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 对学习产生兴趣, 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不同专业课程首先确定教学目标, 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操练, 再选出代表集中练习, 最后围绕目标进行讨论、评价、总结, 并强化目标的过程控制, 从而完成既定目标, 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行为导向法, 是指以一定的教学目标为前提, 为完成达到教学目标, 而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其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会获得信息、学会计划、学会决策、学会独立完成任务、学会自我分析判断检查完成任务的质量、学会评估这六个步骤, 来获得新知识, 掌握新技能。在实践教学中, 运用行为导向法, 首先鼓励学生按照要求收集信息资料:其次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制定工作计划和决策;第三根据计划独立完成工作任务, 第四让学生自我检查和评估, 按照任务目的进行自我检查, 检查是否达成目标。最后要求学生写出书面总结报告, 把实际的学习操作过程上升到理性的认识, 切实促进学生技能水平的不断提高。

浅谈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篇3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教学;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社会对职业学校的专门人才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正逐步向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发展。那么怎样才能既准确、迅速地传输教学信息,又能及时反馈调节,还能实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呢?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就可以实现这样的目标。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技能,但是技能的提高又离不开理论作为基础,所以平衡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的关系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教学阶段中尤为重要。只有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提高技能操作水平。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理实一体化呢?

一、什么是理实一体化

理实一体化是指把教师的理论教学和学生的动手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现有的设备与实力有效地加以实施,也可利用仿真软件进行教学活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及生产组织形式对职业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能力及其他关键能力。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特点

理实一体化教学具有实践性、自主性、发展性、综合性等特点,能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去学习,能使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真正地转变成自己的技能,增强自己的能力,包括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过程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理论分析、项目实践、项目评估。但是三个阶段的时间分配和内容分配要处理好,否则将会影响到整个教学的成果。

1.理论的分析

在理论阶段的教学中,需要准确有效地把任务传递给学生,并且在传递信息的时候让学生对接下来的任务产生兴趣,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听讲的时候去思考每一个遇到的问题,并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然后进行具体的操作。因为职业教育的课程大多都是实践性很强且具有明显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很多时候理论课与实践课并不是分得十分清楚,所以就需要在实践中获取理论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合理设置课程内容,让学生学练结合,既能巩固、丰富和完善所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多方面的实践能力。

2.任务的实践

传统教学中的教学内容一般都是从原理出发,然后逐步深入。从表面看能很好地體现教学的梯度性,但是它的实质是要求学生先掌握复杂的原理,然后记住各个环节的操作步骤。这些知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存在着一定的学习难度,因为纯理论的东西学生听起来会很枯燥,况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也不会一直处于集中状态,基本上是理论讲完了,但学生记住和理解的东西很少。所以如果把理论穿插在实践训练中将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会使学生在一开始便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下面就以电动机的双重联锁正反转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来说明理实一体化的简要过程。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过程要注重问题的由浅入深。例如,我们的教学任务是电动机的双重联锁正反转的控制。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多数学生的问题都会出现在正转和反转的切换,以及双重联锁的作用及原理上。那么如果在这一过程中直接讲解双重联锁正反转的工作过程及原理,势必会使学生在练习中遇到很多障碍,所以我们可以把双重联锁正反转电路分解成正转和反转两个电路去讲解和练习。因为单独的正转或者反转电路不会涉及联锁,这样我们就把一个相对较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两个简单的问题。学生先学习正转电路的原理,然后马上进行正转电路的连接,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去理解它的工作过程,并且在接线的过程中也不会遇到太多的问题。在学生把正转电路和反转电路都连接好的基础之上,我们就可以把联锁加到电路当中,这时对联锁的作用及原理进行讲解,学生就能顺理成章地把整个的双重联锁电路正反转控制全部完成。

3.任务的评估

任务评估是简单的评分,目的是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程度,更重要的是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在上述实践环节中,通过小组成员的讨论、合作,学生完成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安装:(1)正转电路的安装与调试。(2)反转电路的安装与调试。(3)万用表的断电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4)确保电路无误后通电。(5)双重联锁正反转的安装与调试。最后展示通电成功同学的电路,分享通电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客观地评分,使学生清楚地知道哪里做得好,要继续发扬,哪里做得不好,需要改正,从而达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目的。任务评估的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课程教学是否能有效实施。

总之,理实一体化的分体教学法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而且在中职学校的专业课教学中,这样的教学法也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弊端,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不断改正,使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能更好地服务于中职教育,有效地促进中职学生技能的发展。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篇4

(内附教案)

教师:隋佳斌

佳木斯职教集团教育系

2011年5月

2011年4月28日-29日,我参加了“职业教育有效教学和基本教学方法”专题讲座,邀请了张学政知名教授为我们进行了讲授。本次讲授集中阐述了职业教育中的学习心理及其应用等内容并作了较为系统,深入浅出的分析,使我受益匪浅,从中也深有体会职业教学的使命以及创新改革的理念。

不要总是复制别人的理念和教法,要有自己创新意识,这也是职业教学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在这次专题讲座中收获最大的体会,通过这次的专题讲座,结合自身的专业整理出以下几个有效性:

1.明确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考察一个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需要明确在教学实施前,教师和学生期待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否则所有的考察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有效的前提。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教学目标也要有四个要求:学生为行为主体;行为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 教师再经过对学生原有认知条件、情感态度以及对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意图和学生需要意图的深入研究之后,确定的教学目标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起明确的任务导向作用。

2.提高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教学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教学内容,并使学生掌握的过程,但并不是教师将教学内容“奉送”给学生,学生予以接受的关系。”教学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不是一个单向传递的过程。单向传递看起来非常省力而且有很大的容量。但是由于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表明:单向接受的知识是不牢固的知识,不能转入长时记忆和有效内化。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只有在与他人合作过程中,主动加工那些对个人有意义的信息,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大量的研究也表明了合作学习的价值。所以让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意义的学习,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但合作学习不仅仅是小组学习,也不仅仅是一种课堂活动形式。互动、合作不仅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反映了课堂教学的本质。描述了教学中师生、生生以及与自身的认识、思维、思想情感的流动情况。没有这些内容的流动,甚至是碰撞就不可能形成有意义的学习。

3.提高课堂优化教学策略实施的有效性

选择最有效的教学策略使教学具有最大的效益,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特征。有效教学追求的就是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所以在教学目标的落实和达成的过程中,选择怎样的教学策略非常重要。现代教学方法论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具体的教学策略,但任何策略都是有针对性地,所以选择怎样的教学策略,并如何在实施过程体现出其最大的效益是我们教师特别需要关注的。在教学评价中,考察教师所选择的教学策略是否符合学生获得该知识与技能的认

知规律,在实施过程中是否把握了该教学策略的本质,发挥出最大功效是评价者需要关注的。

4.提高训练的有效性

实施有效性教学,必须提高训练的有效性。要科学安排时间,适时、适量、适度,练习要有效度。做到有练习教师要先做;有练必选;有练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改。

职业教育教学论文 篇5

1.会计教学中现阶段存在的弊端

我国的高等院校对会计的教学方式仍然处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如果想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能力,每个高校对于会计专业的教育以及教学的改革需要不断的进行实践探索。会计专业对一个企业的经济管理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但是现在会计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1 教学的方式比较单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也在不断的扩大,就目前会计专业的教学而言,虽然很多学校已经采用了会计电算化的模拟实践的教学方式,但是,这种模拟还是主要体现在财务会计的教学实践的环节,单独针对各类的会计财务的模拟的课程还不是很多。

1.2 缺乏个性发展

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上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仍然停留在讲课、习题、考试的教学流程中,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特征是有所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掌握能力不同,如果依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流程,将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定的不良影响,严重地阻碍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1.3 知识结构偏窄

现在的教学内容都是通用的知识教育,虽然可以使得学生对会计相关的理论知识能够到达一定的熟知地步,但是它的整个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只是针对一些会计知识,没有和一些相关的知识相结合,在实际的会计实践中缺乏系统性。

1.4 教师结构单一

在课堂教育过程中,老师虽然有着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相关的实际工作经验,没有真正地了解企业内部的会计管理操作,使得在课堂上教授的知识很片面,对学生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地提供有效的帮助。

1.5 单一的考核方式

在对学生的考核中,只是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考核,学生的考试成绩只是平时上课的成绩以及最后的卷面成绩,缺乏根据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考核目的。

2.会计技能教学改革与创新

2.1 教学方式的创新

打破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采用多层次的教学手段,形成多途径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一)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218将未来的会计人员的技能要求定位教学的导向,也是教学改革的必要发展趋势。而对于老师的要求就是在课堂上,针对每章的授课内容对学生进行技能针对性训练,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二)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计是一门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教育,知识的内容体系比较复杂,对于一些初次接触的学生而言,在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那么老师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由于会计本身存在的复杂性以及难懂性,老师可以采用探索性的教学方式,以学生的好奇心为中心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2.2 塑造个性化教育。

以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前提,在课堂授课过程中,老师将上课的时间进行分割,即部分时间用来知识的教授,剩下的时间作为学生的互动环节。

(一)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情绪对人的学习效率有着很大的影响,当人的精神比较饱满时,在学习一种新的技能的时候就会对其产生学习的兴趣并且掌握得更快,这个时候是学生学习效率最好的时机。因此,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着较高兴趣的学习氛围非常重要。

(二)完善实践化教学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通过专业业务的学习,整体提升学生对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的自身素质,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改变考试的方式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考试、模式,对学生最后成绩的评定不再单单只是根据课堂的学习情况以及最后的卷面成绩,而是将学生平时的实践情况、操作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等综合的成绩来评定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因为应用型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3.总结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篇6

《《

《教育教学基础

教育教学基础教育教学基础

教育教学基础》

》》

》和

和和

和《

《《

《教育教学技能

教育教学技能教育教学技能

教育教学技能》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复习资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复习资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复习资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复习资料

问答题

问答题问答题

问答题、、、、简析题

简析题简析题

简析题

1、什么是课程?课程本质的观点有哪些?

狭义的课程是指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教科书、课程(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教 学大纲)中;广义的课程指的是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经验,它包括学科设置、教 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学校的环境气氛等。课程本质的观点包括:

1、课程是知识;

2、课程是经验;

3、课程是活动

2、课程在学习教育中的作用?

课程在教育和教学中处于核心的地位:

1、课程体现学校培养人才的蓝图。

2、课 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

3、合理的课程设置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国内背景?

1、顺应国际课程改革大趋势的客观必然。

2、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3、课 程改革的成就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提供了现实基础。

4、我们从国外的课程改革中取得了哪些启示?

1、改革理念上的启示:注意基础学力的养成,注重信息素养的提高,强调学生 的创造性和开放性的养成,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尊重学生的经验,发展

学生的个性。

2、课程目标上各国都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培养,注重 学生的价值观、态度及道德修养的形成,加强体能、健康教育和公民教育。

3、课程设置上各国都关注学生的经验,并依据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特征设置综合课程 和分科课程,协调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注意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

4、体现 教科书的多样化,并注重教科书的审定工作。

5、各国在教育改革中,都力图协 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希望课程有效地实施。

6、课程评价的改革较重视学生的 自我评价,从单一评价走向多元评价,从重视结果的评价走向过程和结果并重,评价的功能在于促进学生发展,改善学习。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同志的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 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 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 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 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 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 识、基本的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 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6、九年一贯制课程的基本理念: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2、强 调课程综合,设置了许多综合学科;

3、强调课程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4、特别 强调综合实践活动,并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

5、新课程并没有放弃基 本能力的训练;

6、新课程十分强调思想道德教育。

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综合性;实践性;真实性;合作性;综合实践活

动内容:信息技术教育54--56;研究性学习44--49;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49--52;

劳动与技术教育53--54;

8、教学大纲的弊端:

1、教学以掌握知识为主要目的;

2、束缚教师的创造性;

3、不得教材的特色化和个性化;

4、评价以考试为主,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9、课程标准对教学大纲有哪些超越之处?

1、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教学大纲着眼于内容规定;

2、大纲侧重强调 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标准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目标的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3、课程标准突破学科中心,为终身发展打基础;

4、教学大纲强调教师的教,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学,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5、课程标准提出了多元评价建议;

6、课程标准为教材编写者、教师教学及学业评 价留下了创造空间;

7、课程标准的内容更加丰富,它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思想 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10、课程标准的性质:可评估性;可理解性;可完成性;可伸缩性;课标编制的 理论基础:新的学生观;新的课程观;新的知识观;新的学习观

11、课程标准主要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话建议。84—9112、课程内容三种取向:课程内容即教材;课程内容及学习活动;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91--9213、课程内容选择原则:注意课程内容的基础性;课程内容应贴近社会生活;课 程内容要与学生的特点相适应。

14、课程内容组织原则: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直线式与 螺旋式。

15、学习方式的含义:人们在学习时所具备的中所偏爱的方式,是学习者一贯表

现出来的具有个性特色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

16、学习方式变革的含义:

1、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

2、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突出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和研究等认知过程;

3、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学习方式以自主、合作、探究为 主要特征。

17、自主性学习包括:基本品质是主动性;核心品质是独立性;是一种元认知监 护的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合作学习的基本 特征:互助性;互补性;自主性;互动性;评价自主性。102—10918、合作学习的基本操作策略:小组的组建;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态度和 技能;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19、课程实施中学生学习方式状况:

1、学生学习方式的可喜变化;

2、学习方式 转变中存在的问题: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方式 流于形式;教师在教学中过于重视新的学习方式,忽视或者抛弃传统的接受学习方式;课堂过于吵闹,教师缺乏课堂调控的技巧;教师不明确自己学习方式转换 中的角色意识。

20、课程实施中学习方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1、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不深 入;

2、通识教育培训方面的原因;

3、教师缺乏课堂调控的技能和技巧;

4、教 师对自己在学习方式上角色定位困惑;

5、课堂教学缺乏有效的评价的标准。对 策:提高教师的素质;制定有效的学习方式的评价标准。

2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内涵: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 实施课程;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利用信息 加工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

2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运用信息,具有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

3、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

代的学习方式(全面利用资源进行学习;学会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我发现的学习;学会利用网络通讯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学习利用信息加工和创作平台,进行实践创造学习)。

23、基本方式: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研究型课程,信息技术作为 学习工具。按认知工具的应用环境和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资源利用—主题探 究—合作学习”模式;“小组合作—远程协商”模式;“专题探索—网站开发”

模式。

24、教材的涵义:

1、从课程论的视角看:教材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制定的课程 内容在教学活动中转化的产物,它源于实质性的科学、文化、艺术、生活和各个 领域,并以计划主形式表现出来;它涵盖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习活动在心 理上和实践中主动地掌握普通教育和专业教养的物质对象和观念对象。

2、从教 学论的视角看,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为使学生形成特定的知识体系所勾画 的事实、概念、法则和理论;同知识紧密相关的、有助于各种能力熟练形成的、系统习得的心理作业与实践作业和各种步骤、方式与技术;与知识和能力体系紧 密相关的,奠定世界观基础的,表现为信念、政治观、世界观和道德观的认识、观念和规范。

25、旧版教材的弊端:教材内容以学科知识为本位,难、繁、偏、旧;教材编制 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教材编写质量不高;教材不还做不 到择优选用。

26、教材改革的指导思想:正确处理知识、儿童和社会的关系,树立学生发展为 本的思想;必须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必须正确处理基础性与层次性的关 系;正确处理加强领导与分级管理的关系,统一性与多样化的关系。

27、教材编制的基本原理:社会发展原理;面向全体学生原理;教材心理化原理; 统整性原理;衔接性原理;

28、教材设计的基本原则:激发学生动机;要适合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面;要贴近学生生活,实践性强;要促进学生不断探究问题。

29、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内容: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评价体系。

新课程改革试题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建设、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材编制、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的依据和基 础。

2、背景是指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现实环境)。

3、(创新)是国家兴亡的关键,是民族的灵魂。

4、课程改革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是: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 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5、评价的五个功能是:反馈调节功能、展示激励功能、反思总结功能、记录成 长功能、积极导向功能。

6、教学过程管理包括: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等教学基本环节的常规 管理工作。

7、CSE模式包含四个步骤:需要评定、方案设计、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8、小学课程建设评价的指标体系可以由三部分组成:教学思想建设、教学梯队

建设、教学条件建设。

9、评价内容要与(教学目标)吻合,包括:信息的动机、兴趣、态度、习惯、意志等个性发展因素。

10、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理念是:发展性评价观。

11、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包括:书面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

12、本次课改的重点之一就是转变学习方式,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 究学习。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傻过程中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 性学习。

均衡性:是指同一领域或范围内,不同结构部分的份量保持相对平衡。

30、课程改革的六项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 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计九 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 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 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 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 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 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职业教育中差生的教学方法探讨 篇7

我过目前中专教育现状是中专学校教学质量偏低, 因此学生素质也同样偏低。出现这种现象有以下几种原因:第一:生源素质比较低。近年来中专采用自主招生, 生源竞争激烈, 因此大多数中专学校不断降低门槛。中专学校招收的部分初中生学习很差。在中专教学过程中家大了学校管理教学难度, 同时也影响了办学声誉, 如此以来在社会上形成了差等生年中专的观念。学校教学手段落后设备也跟不上, 学生的技能训练无法得到提高, 产教无法紧密结合, 然而这些环节在中专教学中至关重要。总之各方面的原因造成今天这种不景气的中专教育气候, 现实的, 历史的;社会的和学校自身的;既有客观因素, 也有主观原因。

通常意义上理解的差生不但不爱学习, 而且时常违规违纪, 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在这种学生身上班主任需要耗费大量精力。然而目前中专学校这种差生又偏多, 我们的工作重点也就转移到对这些差生的教育上。现根据学校的特点, 对所谓“差生”教育进行的一些思考。

“差生”的表现及影响:对学习没有兴趣更有甚者影响老师正常教学;市场违规违纪, 影响班风班貌;拉帮结派打架斗殴寻衅滋事, 对学校的安全稳定造成不好的影响;更有甚者活动能力强, 与社会上不良群体联系相互影响染上恶习, 进而对老师和家长产生强烈的抵御情绪。

差生”教育的方法探索:在对于差生的教育上必须落实服务学生, 因材施教的理念。明白学生真正需要什么, 对于中职学校的“差生”来说, 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健康的心理是首先需要的, 只有具备了这些他们才能更好的服从老师的引导。因材施教试内容的增加是有必要的。

对于设计问题的思考也进入我们的考察视线。美国纽约州的综合艺术测试将应用设计考查放到与绘画同等的位置, 而通过调查, 如今国内高考美术招生考试中也有关于设计内容的考试, 但不多, 另一情况则是以往有考过而最近几年陆续将其取消了, 在此, 需要我们对设计内容的去留问题展开一番探讨。考察国内设计考试常以构图完整、色彩协调、画面整洁与否、颜料涂匀与否等为评判标准, 注重对技术性的考量, 与纽约州综合艺术测试中设计测试比较, 中间映射出设计考查的重点问题, 技能还是创意?设计在于创意, 是对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非单纯的手工设计制作, 创意始终是设计的核心所在, 由此, 设计考试的重点理应注重对考生的设计创意及创新能力的关注, 而非倾向于技能。具体到美术考生, 比起精细的制作, 考创意更来得合理有效, 解决了这一问题, 想必设计内容的去留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不是设计是指不同的学生不同对待, 了解差生的特点和教育规律, 掌握规律后实现教育目标。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所了解, 知道什么样的方法他们更容易接受。这类学生“好逸恶劳”, 但是这正好是我们教育的下手点。在教育中暂时回避学生厌恶的劳, 重点培养学生健康的“逸”, 在培养学生健康“逸”的过程中教育他们做人的道理并养成呈良好的行为习惯, 当他们认识和习惯得到提高之后教会他们学会劳。比如好动的“差生”, 可以在体育方面入手, 组织成立运动特长班, 在初期教育重点放在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运动上, 同事利用他们感兴趣的运动同事约束他们不迟到早退, 遵守训练规定和强度培养良好的习惯, 并学习一些初级专业技能。而一些不爱运动的“差生”则普遍喜欢上网、看小说, 对他们可以成立自我提高班, 首先老师对学生展示网络等对于学习的帮助, 学生们认识到知识的力量, 引导学生在网上和阅览室查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 将查找的结果用于评价他们学习的能力, 同时慢慢引导他们向专业知识靠拢。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首先避开了“差生”厌学这块硬骨头, 结合学生的特点找到教育的入手点, 用其感兴趣的活动引入教育轨道, 最终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这就好像为学生做一道喜欢的菜, 在他们吃的过程中教他们就餐礼仪, 整个过程中学生快乐老师也轻松。

对于那些很头痛的班级还可以增设一名有管理经验的副班主任, 以配合正班主任的管理, 这样在有些事情的处理上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或许能受到很好的效果。

在实践中过程中, 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不要使学生有受歧视的感觉。在对“差生”的教育过程中, 要相应调整学校常规教育模式, 专门调整和设计教学内容。对“差生”的考核是以综合素质为主, 专业技能为辅, 考核方式也要相应调整。在教育差生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变化, 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逐步向专业技能教育引导。这些“差生”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应思维活跃, 用良好的心态对待差生教育。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告诫自己, 也许一个差生只是一个学校的千分之一但是对一个家庭来说却是至关重要, 对差生是否能成功教育关系到差生的命运和家庭的幸福, 同时也关系社会。我们需要对社会抱有责任感, 正确对待差生以及教育工作的特点, 以“教育要服务学生”、“教育要因材施教”的科学理念来开展“差生”教育工作, 再差生的教育领域可以做出更多的探索和创造。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教育的世纪, 职业中专的教育方法必须能适应二十一世纪教育的需要。要求我们集中优势办学, 同时需要大批具有现代的先进教育方法和管理经验的教师, 对差生的教育要不抛弃不放弃, 将他们同样培养成综合型、复合型、实用型的人才。

本身存在问题, 关键在于对考试侧重点的把握上, 明确人才选拔目标, 对于设计考试的恢复, 是美术专业人才选拔与培养的需要。

通过对美国纽约州综合艺术测试内容及形式的考察及其相关对比, 启发了我们对国内美术高考内容及形式的思考, 作为一种参考, 倘若可以从中获得有益借鉴并运用到我们的改革实践当中, 相信美术高考将在各省乃至全国的美术人才选拔事业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美]阿瑟·艾夫兰著, 刑莉.常宁生译.《西方艺术教育史》, 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9.

[2]王柯平.杨平.李中泽.黄水婴著.《美国艺术教育新台阶》.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6.

摘要:教育是一个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中专教育一直是个薄弱环节, 而中专教育中差生的教育又是薄弱环节中的弱点。本文就如何帮助中专差生学习提出几点方案进行探讨。

浅谈职业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 篇8

关键词:职业教育;理论课堂;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是教学的生命线,教学方法决定着教学质量。一堂好课的关键在于是否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对职业教育的学生是十分重要的。

一、讲授法

使用讲授法时要善于进行改革,可以形象地导入,科学地设计问题,巧妙地提出问题。通过师生的互动启发学生敢于和善于提问,理论联系实际,围绕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解决学生认识上的错误和模糊观点,然后得出正确结论。

即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再提出问题,这样的教学环节构成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主动探究的教与学的过程。也就是说,知识不是教师在讲授中直接提供的,而是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去发现的。因此,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项目教学法

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的法宝。它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方式,主要包括确定项目、项目教学准备、项目实施及项目成果的提交与评价几个阶段。

职业教育的学生通常基础知识薄弱,理论学习能力稍差,而且逆反心理较重,但是他们一旦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积极性一般都较高,并且渴望成功,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项目教学的重点就是教师利用学生的優点开展活动,学生的内在动力充分得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

所谓案例教学,就是一种运用典型案例,将真实生活引入学习之中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中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责任是选择好案例,组织和指导好课堂讨论,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使学生在案例所描述的特定环境中,对案例所提问题进行讨论、争辩,并在此过程中相互学习。

为解决问题,有时会有多种的方案,有时也可以从多种方案的比较鉴别中寻找出最为合适的答案(即最佳化)。当问题较为复杂时,也可能会一下子找不出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此时,教师可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一步步思考、探索,直到能看出这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为止。这种多元化和最佳化答案选择,可开拓学生思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用“任务”来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根据“任务”的需求来学习。

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所设计的“任务”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一般说来,每个任务中涉及的知识点不宜过多,最好不要有两个以上的重点、难点,过多会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任务驱动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积极地去思考、探索。每个人的思路、想法不尽相同,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讨论、交流,并适当地给以点评,使他们相互取长补短,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五、讨论教学法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讨论法优点在于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一个适于他们各自发挥其独特才能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人。

讨论式教学的主体只能是学生,工作的焦点必须放在学生身上,所以应用讨论法的教学内容不能太难,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一定要明确。在讨论式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讨论课题的组织者,要采用“抛砖引玉”的方法,尽快使学生进入讨论课题的角色。在整个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合理调控讨论过程,对学生的发言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不打消他们的积极性,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如果学生发言,稍有不正确,就加以批评,致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严重损害,那么长此下去,每天一两个学生被“打倒”,不久之后,全班学生可能就很少还有人举手发言了。所以,对学生的发言教师不做“正确”或“不正确”的评论,也不对不同学生的发言做比较性评价,要对每一位愿意发言的学生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歆.关于高职教育教学创新的对策建议[J].职业教育研究,2005,(04).

[2]郭小华,唐梁兵.职业学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6,(11).

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总结 篇9

我们的干部职工思想最纯朴,工作最辛苦,作为科长,应该把干部职工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去对待。搞好服务工作,一是依据各项有关政策积极严谨地落实好干部职工的政治、经济待遇;二是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当好干部职工的“吹鼓手”;三是与干部职工多交心谈心,想方设法为干部职工排忧解难。只有时时不忘自己是一名公仆,才能使自己在感情上贴近干部,在工作上关心干部,在政治上关注干部 人事劳资科职责范围

1.办理全校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教职工的考核与奖惩。

2.办理全校教职工的调配、录用、聘任、退休、辞职。

3.军队转业干部及退伍军人的接收安置。

4.人事档案管理及查阅。人事管理各类报表统计和临时统计。

5.全校教职工(含离退休人员)的工资调整、评定。制定工资总额范围内的各种津贴、补贴、降温费、加班费及绩效工资的发放计划。

6.编制学校劳动工资计划,填报劳动工资报表。审批临时工用工指标及工资。

7.教职工转正定级的审批及职工业余教育的管理。

8.制定与实施请假考勤制度,审批护理费,发放职工死亡丧葬费、抚恤金、遗属困难补助。受理工伤待遇的申报。

9.负责技术工人的技术等级考试报名、晋升等管理工作。

10.做好人事劳资工作、文书材料的收集、保存、整理、立卷及归档工作。11.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工作思路和竞争态度

这次如果走上科长职位,我将和全科同志一起牢记“xx”八字局风,发扬“xx”的xx行政精神,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自身方面,一是加强自身修养。在认认真真学习上有新进步,在堂堂正正做人上有新境界,在踏踏实实做事上有新成效,在清正廉洁上有新形象。二是向领导多请示,勤汇报,并且搞好与兄弟科室的协作配合。了解领导意图,琢磨领导思路,把工作的主动性与针对性、实效性统一起来;虚心向兄弟科室学习,多交流,多协调,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三是搞好科室内部团结。生活上多关心同志,让同志有一种温暖感;工作上帮助同志多出成绩,让同志有一种成就感;在利益和荣誉面前,不争不抢,多让同志,让同志有一种被承认感。对于同志之间的矛盾,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多做思想工作,求同存异,让大家一起朝着共同的目标迈进。

如果这次落选,我将一如既往地服从领导,踏实工作,朝着人生目标不懈努力!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德国职业教育的启示与借鉴

机械工程学院 朱航科

一、学习内容简介

为加快我院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师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施,学习借鉴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及教学方法。2012年4月12日-2012年4月15日,我院邀请德国职业教育专家胡格教授在我院举办的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培训班,全院各二级学院的院长、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等185人参加了培训。

本次学习胡格教授围绕职业能力、职业教育、教与学、合作学习与行动导向学习、基于学习领域的学习、能力训练,共11个教学任务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和示范。他形象清晰地向学员展示了实用、有趣的关键字卡片法、理解标注文字法、小组扩展法、可视化法、伙伴拼图法、旋转木马谈话法、逻辑关系法、站位法、工作与小组过程提炼法等十几种教学方法,并就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在工作任务导向下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进行了生动的示范。

二、收获与体会

通过4天的学习和交流,胡格教授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真正感受到了其对职业教育的深刻理解和认真、乐业的工作态度。现将个人收获与体会总结如下:

(一)职业教育体系的完整性和严谨

德国的教育体系从基础教育到大学教育十分完备。而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较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必须以接受过较低层次的职前教育为基础,并应有一定的职业实践经验;经过职业教育的人员,既可利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长期从事相应的职业,也可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方法可以多种多样,时间也可以灵活安排;职业教育的各个层次以及它们与普通教育之间,可以交叉和相互沟通,形成了“教育立交桥”。

(二)良好的教、学和组织管理

德国的职业教育从社会、文化、个人三方面出发。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紧密结合。个人认为德国职业教育的教、学和组织管理在以下三点也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1、教学设备、资料的完整性

德国的老师上课时用到的教学设备有可移动或活动的白板、幻灯机、投影仪。教学资料更是丰富。给学生的资料和分组练习的材料也很丰富,如活页练习纸,以及制作的工具材料都很齐全。

2、先进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手段上,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和越来越复杂的工作环境,他们跳出了以往只关注工作责任与任务的思考模式,而更多的将注意力集中在工作过程上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舍弃只针对职责及任务的方法,学习使用工作过程分析法。通过对过程分析形成职业标准。这个标准将在核心工作过程,随之产生的核心能力,以及核心工作过程细节设计中得到体现。而这一系列的信息又根据教育指导做进一步的补充,从而为核心课程体系的开发提供足够的信息。

教师是教学计划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根据教学领域制定。教学领域由教学委员会据教学大纲制定,教学大纲根据职业标准制定,职业标准(里面规定了核心过程、核心能力、核心工作过程细节设计又由专家小组制定。每个环节的每个教学文件的制定极为严谨、科学,确保了教学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和正确性。而在教学计划的执行中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教学设计的,其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如理解标注文字法、小组扩展法、可视化法、伙伴拼图法、旋转木马谈话法、逻辑关系法、站位法等,甚至是某几种方法的结合。

例如,图1是一个以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的完整流程。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只有第3阶段和第6阶段老师参与其中,其他环节老师只是作为引导和解答者,其余所有工作由学生完成。项目的整个过程,用到好几种教学方法,通过这样一种教学方式,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以下几点能力:(1)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2)学会充分利用各种资料;(3)团队协作能力。很多事情必须由几个人的协作才能完成,所以也就培养了他们与人合作和交流的能力;(4)每项任务的完成和对每个问题的解决,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学习;(5)爱动脑筋的习惯和创新意识。在各个阶段,学生的发言和提问是不受限制的。每个学生的提问都会受到正确的响应,所以学生们都很爱思考并积极发言;(6)语言组织能力和交流能力。另外,教学过程中他们也将专业以外的知识贯穿其中,所以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很高。

1.收集信息

6.评估 在下一个任务中哪些 方面我能做得更好?

要达到的目标? 应该做什么?

2.制定计划 我要如何完成任务? 我的工作计划? 5.监督控制

是否符根据实际情况,专业的,按照客户的要求完成了任务?

目标是否实现?

3.做出决定

我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完成任务?

我需要什么工具手段?

4.具体实施

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实施我的计划?

图1 以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

3、高质量的教学队伍

德国的老师都集理论、实践于一身。老师不仅受过高等教育,理论知识很扎实,并且具有实践经验。能够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使课堂内容充实且实用性强。老师都很严谨认真,协作精神很好,这样也为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工作态度,以及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供了良好的榜样。老师不仅是“双师型”,他们还掌握教育教学方法,懂心理学和人的认知规律,这也许是我国大学教师的一项弱点。老师既会各种教学理论和方法,又深知各阶段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特点。上课善于引导学生学习,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也不忽视任何一个学生。

上一篇:祝福语顺口溜集萃下一篇:泸溪县创新区域化党建模式 构建城乡统筹党建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