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素描教学

2024-08-26

职业教育的素描教学(共12篇)

职业教育的素描教学 篇1

素描艺术教育, 是我长期以来研究的一个课题。我想就当前的本科生素描基础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谈谈我的建议和观点。

素描艺术有上百年发展历史, 它本身就是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 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表现方式, 艺术魅力。

纵观中国的绘画基础教育, 会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 学生们把素描学得过于机械化。画出的素描作品感受不到更多的出于学生内心想要表达的东西。这是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 认知水平, 性格和心理的不同, 导致最终的画面效果不尽相同。学生在选择做画方式时也应该是不一样的, 不同的表达方式决定了最后不同的画面效果。所以要鼓励学生张扬个性, 这一点在素描教学中更应该得到充分重视。

素描的定义从广义的角度来看, 就是一切相对单色的绘画都可称之为素描。在这要如此给素描定义的原因是, 以前我们对素描的理解过于狭隘, 素描绘画不单单是习惯的认知角度上的单色绘画。素描艺术有着许多可以发展的空间, 它可以像色彩一样, 有点线面的表现, 有画面的构成, 有空间的转换, 有时空的穿插。还可以探寻研究素描艺术的表现语言, 追求纯粹的画面效果, 不再仅仅是为了另一张画而作的铺垫。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从一开始教授素描艺术发展史时就注意提醒学生注意素描的定义是如何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逐渐演变着的。因为任何一种艺术样式都不会凭空出现, 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吸收演化而来。让学生了解素描艺术发展的脉络, 学生就会有选择的更清楚明了的学习借鉴。

其次:教师在对学生做个别指导时要用心观察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 因人而异, 提出切实适合学生发展方向的建议。不能凭主观意识轻易否决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教会学生如何观察如何欣赏一个苹果, 比教会学生如何去画一个苹果更重要。

再次, 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 来帮助学生尽快地进入表现素描艺术绘画的状态。而不再仅仅是机械地毫无感情地再现可视对象。我们应该转换视角, 或思维方式, 不再用一个大家都默认的标准来评判画的好坏。

一、教师应该给学生提出具体的作业要求, 明确告诉学生, 这样做的最终意义

(1) 我们可以让学生做些默写训练, 默写的内容可以是教师命题也可以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点, 自行确定一个主题进行带有创作性质的默写练写。通过这样的训练, 可以使学生找到自己的优势, 为后续的创作打下基础。

(2) 空间的转换, 时空的穿插, 视角的多维变换。这些方法都可以运用于素描作品的表现之中, 运用的得当会给作品增加无限的艺术魅力。

二、为进一步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挥, 教师可给学生布置相关的变体练习

(1) 点线空间构成

从本质上讲, 一个点即造就一定的主张, 点给人们传递的感觉是静默的, 但它在本质上是最简洁的形。它是内倾的, 它的张力最终总是向心的。

线, 在几何学上, 是一个看不见的实体, 它是点在移动中留下的轨迹。因而它是由运动产生的¬——它是由破坏点最终自足的静止状态而产生的。由此可以推出, 线是与基本的绘画元素——点相对的结果, 它可以被称作第二元素。

将以上两种绘画元素做以比较, 可以知道点本身只具有张力, 而不可能有方向性, 线则同时具有张力和方向。运用点和线来进行空间构成, 学生会通过练习的过程感受到静止与运动的相互转化及空间的切割转换。这对于学生基础学习课程结束后, 进入各个专业方向的学习都大有裨益。

(2) 局部造型变体构成

简而言之就是把人物、动物、植物等任何一个生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的形体进行变体练习。比如说一只眼睛、一只手、一棵树等, 通过这种局部的造型变体练习, 不仅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还可以强化学生的形体感知能力。

(3) 单体造型变体构成

单体, 即完整的视觉形体。完成了局部的造型变体训练, 最终还是要回归整体。单体造型变体练习, 意即通过学生的细心观察、记忆, 发挥想象力, 运用形体的解构、重组、变形、夸张等方式, 富有创造性的将形体进行再塑造。

(4) 组合构成

组合, 强调的就是重组配合, 学生学习素描的目的, 是希望通过学习素描艺术这种最为简洁明了的艺术形式, 来感受艺术的最初魅力。艺术就是艺术家创造力的具体体现, 而这种创造力即重新创造与巧妙组合。巧妙地配置组合相关的艺术资源, 使其最终为实现一个终极的艺术目的而达成和谐, 那么, 学习素描艺术的价值也因此而得以体现。

(5) 多维空间构成

人们的视觉感知习惯是更容易接受平面视觉符号的刺激。但当素描艺术的发展经历了由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再到多维空间的发展历程, 人们从视觉感知到心里审美上都渐渐接受了多维空间的艺术表现。素描艺术的发展也应该是与时俱进的,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更当提倡。

(6) 视点转换构成

西方艺术中的透视是单视点的观察方法, 而东方艺术中的散点透视是多视角的。这里的视点转换不仅强调的是视点的数目, 更重要的是视点的转换。当多视点间发生转换后所生成的图像并存于同一个画面空间时, 创造因此产生了。

(7) 渐次变体构成

这是一种训练联想能力的好方法, 由此及彼的空间想象力, 创造力, 会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通过一个物体联想到另一个具有相似形的物体, 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形体, 再对其进行构成组合。学生通过练习可以发掘出更多素描艺术创造潜能。

三、素描艺术的表现语言一般是指明暗和线条

明暗是所有学画者最早接触素描时使用的表现语言, 也是比较好掌握和运用的一种表现方式。从初级的三大面、五大调子、明暗分界线, 到现在衍生出来的多种画面效果。虽然都是使用这种最老套的表现方式, 确可以推陈出新。

现代绘画要求素描艺术的发展也要与之相适应。明暗表现中可以有取舍, 也可以揉进其他艺术的表现形式。点、线、面, 是所有绘画的基本构成元素, 明暗的表现会以面的表达居多, 但结合线的元素也未尝不可。还可以有目的地放松明暗素描中如对三维空间的强调, 对质感的真实表现, 对黑白灰调子的常态控制。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艺术感受, 主观地控制明暗表现语言中的各种元素。

线条作为素描艺术表现语言, 相对于明暗表现来说, 有一定难度。因为客观对象的身上不存在着这些线条, 画者在作画时要具有概括提炼的能力, 要胸有成竹, 事先就已有了客观物象在脑海中的形象, 再用线去抽象的概括表达出来。

线作为艺术表达的语言有其自身的优势, 它本身不适合去表现面积、体积, 因此就要求艺术家主观的概括与提炼, 并可以在短时间内抓住对象的特征。手法简洁, 可以忽略掉许多不必要的细节, 更好地使情感充分发挥。线条在纸面的轻重缓急的变化, 本身就具有一种抽象的形式美感, 会使最后的画面具有更强烈的形式感。

如:卜劳恩、克利、弗洛依德、科可什卡、席勒, 这些艺术家都是运用线条表现的高手。

素描艺术, 任何绘画艺术的基石, 它既是基础性的又是独立存在的。我们不应对它有所偏废, 反而应该给与极大的重视, 因为, 素描艺术的风格, 会极大地影响到最终绘画风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康定斯基.《康定斯基论点线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10月

[2]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年12月

[3]朝戈.《解读素描——油画家工作室报告》.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3年12月.

[4]应金飞.《素描的高度——西方名家作品精选》.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9年1月.

职业教育的素描教学 篇2

摘要:美术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情感的艺术表达方式,要丰富人类内心世界,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美术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而素描是美术情感表达的基础。中职教育不仅仅是培养面向社会的应用型人才,也要向高职输送专业人才。所以在中职素描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学生素描的“理”,也要重视素描教学的“情”,只有“情”与“理”的交融才是完整的教学。本文简单探讨一下中职素描教育中的“情”和“理”以及“情”与“理”的交织。

关键词:中职;素描教育;“情”与“理”

俗话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对人生认识的几个境界,也可以看做是中职素描教学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指在素描教学中注重技巧和理法,争取对客观事物的全面真实再现;第二阶段: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在这一阶段的素描教学中,技巧和理法不再是最重要的,应该重视学生对客观世界的内在情感的表达以及对作品的创新和创作;第三阶段: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在这最后这一个阶段,素描教学不再偏重单个某一方面,而是重视“情”与“理”的有机统一和结合,在对客观世界真实再现的基础上,进行自身内心情感的表达以及作品创新。

1.中职素描教学中的“理”

中职素描教学中的“理”是指素描的技巧理论以及素描教学的规律。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到中职素描教学中的“理”?

(1)转换思想。我国素描美术艺术发展时间较短,一直是在引进国外现实主义素描,素描教学课程一直是照搬一套严谨的教学模式。在这一套严谨的教学模式下,中职教师教育出来的学生其素描基本功比较扎实,但创作出来的作品没有灵性,缺乏自身特点和个性风格。我们需要吸收这一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再对照当前现实,引进优秀文化以及教学模式,转变传统素描教学思想,使之符合中职素描教学中的“理”。

(2)有针对性地进行素描教学。马克思哲学理论在解决问题和做事上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做到因地制宜。在中职素描教学中也是一样,我们要从美术素描这一专业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才能贯彻素描教学中的“理”。一是,明确素描教学的定位。在中职教育中,我们要明确中职的教育培养目标,再根据素描专业的特点,来进行有侧重的素描教学课程。二是,素描教学的阶段性和目的性。依据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不同教学阶段有不同的教学目的,在中职素描教学中也使有阶段性的。低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于素描可能一无所知或者了解一些皮毛,对于这些学生就要加强他们的.素描理论知识以及素描的基本技巧,夯实学生素描基础。对中年级的学生进行分组学习,要求学生自己讨论小组主题,在相互学习借鉴中把理论付诸实践中,加深认识和技巧掌握。

2.中职素描教学中的“情”

(1)加强引导。在中职素描教学中,学生在牢牢掌握素描技法后,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去引导学生对素描进行更进一步了解,明白其蕴含的艺术美,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在素描教学中,点、线、面以及光影的素描技法能通过教学教给学生,但是艺术是没办法标准化、量化的,无法在教学中明确地传授给学生。所以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活动时,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体察自己对客观事物的内心感受,进行艺术思想扩散,让学生在不断的体验和扩散中,增强自己的艺术思维,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

(2)创意与创新。素描是指画者通过素描的技法来表达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以及情感体验。所以每个人作出的画都带有自己的个人情感体验和个性特点。学生在素描学习时,没有自己对事物的创新认识和创意风格,只专注于事物的表象和外在形式,这样作出来的画,只是对事物的一个真实再现,谈不上具有什么灵性以及情感。教师在教学时,积极鼓励学生对新事物情感体验的创新认识以及创造的创意展现,让学生不再拘束于教学的课程范围,放飞创意、创新意识。“情”与“理”是素描教学中的主观情感与客观规律。没有“情”的素描创作只是一幅真实再现客观事物的画,没有什么艺术价值可言。但是只有“情”没有“理”的支持,素描只是一幅不可名状的涂鸦。只有“情”“理”交融在一起才能实现艺术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林美玲.关于中职基础素描教学的几点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4):404―405.

职业教育的素描教学 篇3

对职业学院素描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重视素质中“型”的训练、强调素描中的设计因素、在素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等措施。

关键词:职业学院;素描教学;审美意识

素描既是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又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职业技术教学不同于中学教学,职业技术教学是一种终端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由于文理兼收招生的特点,学生的素描基础知识是有限的,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学好素描,加快学习进步的速度,是一个职业技术学院美术教师应该探索的课题。教师一定要根据广大高职生的特点,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创设温馨和谐的教学情境,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思路,提高学习效率,不断拓宽素描训练的形式,注重学生的造型能力的提高,才能提高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设计能力,为今后不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一、职业院校素描教学的现状

(一)层次性教学不明确,教学内容千篇一律。虽然不少院校在形式上设立了两种层次的素描课程,但其目标阐述不够明确,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和中学教学雷同,教师往往不加区别地用同一体系的内容给不同专业的学生上课。教学内容大都是由几何形体、静物、石膏像到人像,尽管在大专阶段讲得要深一些、多一些,但似乎仍是高中课程的重复或延伸。

(二)教学观念陈旧。许多院校的素描教学,仍坚持以“全因素”素描为准则,排斥现代派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教学中单一的对景写生和纯技法的简单示范,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方法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起不到应有的引导作用,缺少系统性教学。如何从根本上提高和发展我们的基础素描教学,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少走一些弯路,在造型观念、艺术原则、表现技巧等方面都能受到良好的训练,这是基础素描教学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教师应提供给学生一个宽松的表现环境,使学生在自主的状态中充分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给教师一个有余地的教学环境,以便能使更多的学生获得更多辅导的机会。

(四)素描课程评价模式缺乏针对性。当前院校素描课程几乎都采用同一个评价模式,一般的素描课程多用总结性评价和取平均分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结束一个课程的训练后,由任课教师以作业为准评分。用统一的传统素描教学模式来要求学生所建立起来的学习成绩评估标准,引导学生向教师规定的方向努力,既助长了学生的某些惰性,又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二、提高素描教学实效性的措施

鉴于职业教学生源文理兼收的实际情况,对于学生短时间提高素描技艺是不现实的,因此树立意像素描的理念对设计专业的专业课学习是比较有利的。具体地说因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重视素质中“型”的训练

第一步,也是关键是一步应重视素质中“型”的掌握。对基础素描教学中应本着现实主义的原则,要求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作品应以客观物象为依据,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对物象的认识和感受,艺术地表现一定环境与光影下的具体物象。学生的主观感受应依据客现物象并受制于客观物象,对物象进行概括、取舍、加强、减弱等艺术处理。素描教学训练要以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为目的,即要达到基础训练所必须具备的各项要求,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又应指导学生以客观物象为依据,表现物象的真实,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学生刚接触素描的时候,加强这方面的理论教学和引导,将会加快学生入门教学的进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主要的,但学生的主观感受在素描作品的表现力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观感受是来源于客观物象的,关键是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观察物象和处理画面。

(二)将设计因素采纳到基础素描教学

第二步,将设计因素采纳到基础素描教学。通过将设计因素引入到传统素描的尝试和训练,既可以开拓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也可以使我们的素描教学更加生动,更有趣味性 ,比机械性的教授方法更能吸引学生。同时,素描教学应使学生掌握和遵循一定的思想方法和表现技法,拓展想象力和表现力,依赖有限的题材,进行无限的变异与创造,让学生的艺术素质得到更全面和更广泛的培养。将设计因素纳入基础素描训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最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把千姿百态的具象形态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概括、

归纳、抽象为简约的物象结构的组合。具体步骤是:其一,简化式。将物象简化,以主观态度舍去非本质细节,从而达到造型的单纯化、意象化,以致升华到半抽象的形象。其二,解体重构式。运用多视点透视,将自然形体结构分解为点、线、面、体等视觉造型因素,并按秩序进行二次元素的结合,此时自然物象会失去了原有形态 ,而显现出新的有抽象意味的物体形态。其三,夸张、变形。可以说 ,任何客观物象本身都包含着潜在的 “抽象形态”,并深深地启发着我们的想象。因此 ,通过对客观物象的简化和由解构到重构反复练 习、以及夸张与变形这三个步骤就可以形成平面与立体转化,就会把握造型基本规律,为学生思维、创造意识的培养和发展开辟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三)在素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在教学中应该把审美能力的培养融入技巧训练的整个过程,同时在进行各种技巧训练中,所采用的教材必须符合审美的法则,比如在人物训练中为了让学生有更快的提高,临摹是必不可少,临摹也必须要以“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去临摹大师的作品,在临摹某个大师作品之前老师要给学生介绍一下这个大师的绘画风格以及惯用的表现手法也就是他的绘画技巧,以及他的技巧在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美,这样即对学生传授了大师的技巧和手法的同时也兼顾了艺术审美的传授。

总之,在职业学院素描教学中我们应该抓住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设计理念及对美的感受,以够用为度的原则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好素描课。

大学美术教育专业的素描教学分析 篇4

一、大学美术教育专业素描存在的一些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 中国经济迅速发展, 各个城市甚至是五年一小变十年一大变。但是美术素描确是教学方法依旧非常的陈旧, 跟不上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目前当代的美术素描并没有跟上现代社会的基本脚步。对社会提出的新形式、新要求没有一个好的回应。学生的作品大部分都有同步化甚至是相同化。

1.教师讲课思想相对陈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新型教育改革的不断的深入, 美术教育相对以较慢的速度持续发展。由于中国长时间以来传统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三纲五常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自由。这样也导致了现代的中国人民接受新的事物相对较慢, 美术素描作为一个抽象的课程, 是非常需要人的自由想象能力的。但是中国古时的思想影响到当代美术教师教学手法和思路陈旧。教育方法过于单一, 现代的大学教师全部都会按照教材来讲课授课。但是, 往往教材的知识是最基础的东西。需要有扎实的基础才能学好美术素描, 所以教师往往会更加注重教材。学生在课堂上会用大部分时间来做这节课的内容, 而且现代的老师往往是通过让学生不断的练习一种模式来提升自己, 慢慢的导致学生思想单一, 创作的局限性也是非常的大。学生缺乏艺术的真实感受和体验, 一味地循规蹈矩的模仿导致了现代素描的形式化、同步化和程序化。但是, 美术素描往往就是通过自己的不断思考来创造作品, 而并非做单一思路的作品。好的作品往往与时俱进, 甚至是先于时代的作品。 所以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思想的球笼里。

2.教师欲突破自己盲目教学

上文说到很多教师循规蹈矩的教学会束缚住美术学生的思想, 应该改进。其实, 有先进思想的教师也是有很多。有一些教师会发现当代课堂素描教学的枯燥乏味, 所以要打破现代教学的模式, 大胆盲目的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给学生创造很多的自主学习空间, 注重陪养美术学生的写实和幻想能力。但是给了学生过多的自主学习时间确忽略了大学学生的自律性。使得新的教学方式缺少了科学的合理的规范, 真正好的创新不是盲目的尝试, 而是有目标有目的性的尝试。长时间美术学生自由的创作也会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变得迷茫, 无法找到创作的源点。慢慢的对自己的创作失去信心, 这是对一个艺术家多么大的打击。所以美术学生就像放风筝一样, 想让风筝飞的更高就慢慢的放线, 但是即使飞的再高, 风筝也需要你手中的线来限制他。

二、大学美术教育专业素描教学问题的解决办法

问题和答案都是与生俱来相辅相成的。刚刚笔者也是提到了大学美术教育素描专业教学的问题。当然每个问题也都会得到解决, 而且美术作为现代设计行业的中流砥柱更是得到了各行各业的重视。所以解决现代美术素描教学的改革刻不容缓。以下就是笔者要列出的几种解决方案。

1.改变现在的教学模式, 加强学生的基础能力

在现代美术的枯燥乏味的课程中, 很容易让美术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好感度降低, 而且一味地训练更是当代学生所抵触的。 应当适当的加入新的元素在现在的教学模式中, 增加美术素描课堂的乐趣, 做到足够吸引学生来更加深入的进入到课堂之中, 作为一相对自由的课堂, 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导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可以让每个学生脑洞大开来想一种事物, 再进而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上。学生们相互切磋相互借鉴, 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基础。而且做别人想出作品更开阔自己的思想领域。要以能力培养为首要目的, 增加学生对外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加强美术学生对客观世界的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 提高美术学生的创新能力, 把自己所想的能用正确的方法来表达在作品上。真正的做到自己的作品与别人的不用。这样美术作品才能做到百花争艳。

2.多多的增加户外写实, 见识更多的事物

艺术来源于生活, 然而写实正是生活的一部分。笔者建议多多的增加户外写实。因为无聊乏味的课堂教育往往是当代大学生所排斥的, 户外的写实更能让美术学生接受, 而且户外写实更能提起一个美术学生对素描的热情。而且美术这门艺术绝对不该限制于自身周边的人或事物, 应该做到更加广泛的领域。多多开拓美术学生的脑洞, 很多大师级的作品往往都是大家能看到, 却想到不到的事物。像是梵高大师的《向日葵》, 谁会想象到梵高会用向日葵来表现在对过去西方制度的不满呢。所以, 要加强美术学生的意外写实, 多多让美术学生接触身边那些不起眼的事物。 例如, 去山上给松树做一副作品, 河边小鱼做一份作品, 甚至是在马路边给勤劳的蚂蚁做一份作品。这都是生活的写实, 都是生活的一些不起眼的事物。往往真正的艺术大师全部都是一些热爱生活, 喜欢发现生活的人。

结语

时代不断的变迁, 大学美术教育也同时与时俱进。但是, 当代的大学美术教育却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教学思想比较单一, 课堂上的教育比较乏味, 学生们的作品大同小异等问题等。所以, 现在美术教育专业素描应该做一定的改变, 来扭转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单一的颓势。要做到以美术学生为中心, 多多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增加生活写实。真正的做到艺术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真正的做到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作品, 有不同的兴趣爱好, 构建一个更完善的美术教育体系。

摘要:素描作为是师范美术大学的教育的进本课程, 也是高校美术专业学生的一门比修课程。素描更不单单是一门基础教学, 更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意识和挖掘学生的潜力。长期以来美术专业慢慢的让百姓得到了认可, 美术学生也在逐年的增多。但是, 美术的教学方式还是相对西方比较陈旧的。中国的美术教育内容比较陈旧, 教学方法相对比较单一, 学习思路窄, 限制了学生的想象思路。而且每天的素描训练成为了美术学生大部分的课上时间。培养美术学生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训练美术学生的创新意识成为了现在美术专业的一大问题。

关键词:素描,美术,学生,创新,教学

参考文献

[1]何玮.浅谈大学美术教育专业的素描教学.又学界 (理论版) , 2012 (6) :15-17.

[2]永丽.浅谈从传统素描教学走向现代素描教学.学园, 2011 (10) :85-86.

职业教育的素描教学 篇5

摘要:石膏几何形体的是素描造型的基础, 对于学前学生美术课具有重要铺垫作用。素描石膏几何形体的学习, 结合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 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物体的选择与搭配, 第二、观察方法的培养以及比较习惯的养成, 第三、绘画步骤的具体实施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因此, 在学前教育素描石膏几何形体的教学中如果能做到这几点, 在学习的过程必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石膏几何形体构图; 明暗; 观察方法; 绘画步骤;

一、石膏几何形体的构图要素

在进行石膏几何形体临摹和写生之前, 首先要接触到的问题是选择什么形体进行组合, 以及根据要求如何来布局。首先, 一组静物在选择与搭配从内容的选择上要协调, 属于同一类, 比如要画一组石膏几何形体, 要选择在颜色、质感上更相近的石膏, 几何形体之间搭配比较合理, 如果在一组石膏几何形体中加入了石膏半身像或者头像, 就不那么协调了。其次, 石膏几何形体组合疏密得当要呈现出对比关系, 造型要主次分明, 这里所说的对比关系包括造型上的高低对比、宽窄对比、大小对比、方圆对比、聚散对比等, 比如一组石膏几何形体的组合, 它们分别是圆柱体、三棱锥、六棱锥、长方体、三棱锥长方体组合, 这样一组石膏要怎样摆放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把立方体轻微斜置于画面中间偏左, 三棱锥立方体组合放置立方体上面, 圆柱体平方在立方体前右侧略前, 在角度上做适当调整, 最小的三棱锥放在最前面, 六棱锥放在中心偏左, 躺置, 在这组石膏组合里, 既有高低对比, 也有疏密对比, 几种在画面中间, 也有弧线和直线的对比, 大小的对比, 既体现了各种对比, 也衬托出了主次关系。再次, 物体在色彩明度上要有差异, 质感也应有所不同。在色彩明度上相对简单的石膏体组合中, 通常使用比较深色的衬布或者灰色的衬布而不是白色的, 因为这样安排更有利于表现整体的黑白灰关系, 另外, 在质感上, 坚硬的石膏和柔软的衬布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素描石膏几何形体理论基础

结构:形体结构是素描训练的核心, “形”指物体的基本形状, 外轮廓, “体”是形状所占空间的面积, 是依附于形体的空间因素。生活中最常见的基本型:方形、圆形、三角形、圆柱形等。对于初学者来讲, 熟悉和掌握形体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是非常重要的, 基本型与其他组合形相比, 它的特点是:形体简单、明确, 结构典型, 规范, 具有共性, 便于掌握。学习绘画的初级阶段是方形、漏斗形、三角形, 还有更多形体是这些基本型的组合, 如房子是三角形和方形的组合, 轿车是梯形和长方形的组合, 一般都是从各种基本型体开始练习开始的。

透视:透视是研究观察者、观察对象和观察面三者的关系。由于空间的变化, 从而产生了形体、大小等的变化。透视分为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圆的透视、阶梯透视、阴影透视等, 在素描石膏几何形体的临摹和写生中, 通常会涉及到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明暗:明暗的形成与变化, 主要有三方面因素, 光线的存在, 物体自身的结构, 以及物体本身的固有色。这三种因素是相互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素描石膏几何形体的层次一般分为亮面、中间面、明暗交界线、反光以及投影。亮面是物体直接受光的部分, 因为它离光影最近, 所以基本是整幅画面最亮的部分。中间面也称之为灰面, 是物体不完全受光、也不完全背光的中间地带, 通常有着比较丰富、微妙的层次变化。明暗交界线是物体受光和背光的交界地带, 是明暗层次中最暗的部分, 完全没有接受到任何光照。反光是物体的暗部受到周围环境受光从而产生的反射光的影响, 通常明度不会超过灰面和亮面。投影是物体本身挡住光线所产生的投影, 从, 明暗交界线开始。

三、学前素描石膏几何形体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线条练习:在学前教育石膏几何形体的教学中, 因为教学对象不是美术生, 是多数没有素描基础的学生, 所以基础的`线条练习很重要, 能在有限的课时里, 教会学生正确的握笔姿势与准确地利用线条尤为重要。握笔姿势的原则就是能够灵活地运用铅笔, 打出需要的线条。在线条的练习中, 教会学生能打好两种线条, 一种是长且直的成组线条, 这要求摆动手臂而不是手腕, 利用铅笔的侧峰在纸上擦过, 另一种是短且相互平行的成组线条, 摆动手腕, 打线条时力道用在线条的中间, 致使成排线条两边轻、中间重, 从而便于线条之间的衔接。

观察与比较:对于初学者而言, 形成准确的观察方法, 良好的观察习惯很重要, 整体观察, 从整体出发, 全面比较, 画出打的明暗调子和形体结构的大面关系, 努力解决整体的打的调子关系, 如果这一步不够整体, 那就意味着其他关系不是统一的、准确的前提下进行的。在整体的前提下, 舍弃琐碎细小的微妙变化, 旨在物体与物体间, 以及物体与背景间在调子中的变化, 它们的对比和联系、整体比较大的块面的调子, 力求大关系明确, 表现出调子的总倾向、大的体积感和空间感。在整体观察的同时, 比较是法宝, 对于一些模棱两可的部分, 采用一个统一的参照标准, 关系自然就会明确。

绘画步骤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一, 构图, 起稿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形体的准确, 决定整幅画的成败, 构图要遵循大小适当、比例合理、透视准确、上紧下松等原则, 比如立方体的构图要注意面的大小变化和透视变化, 圆柱在构图的识货要注意顶面圆透视弧度的变化等等。第二, 铺大关系, 从最暗部入手, 把物体的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中间面以及亮部按照层次的变化用成排的线条铺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 对于初学者尤其要注意的是, 每两个层次之间的阶梯式变化, 要表现出每个部分之间明暗上的差距, 才能出现较为丰富的层次关系。第三, 深入刻画, 这一步就是在之前准确的大关系基础上, 画出一些细微的变化, 比如让灰面的层次更丰富, 让亮面的调子排列更漂亮, 调整暗部明暗上细小变化, 修整形体与面的结合更加紧密。第四, 调整, 这一步骤要让关系更合理, 画的过重的地方要提亮, 过亮的要加重, 层次变化模糊的地方更明显, 经过调整, 让画面更趋于完善。

职业教育的素描教学 篇6

一、课程内容设置以教材为本有创新

依托教材拓展训练内容,根据素描速写基础教程,向学生简要介绍素描的演变与发展,让学生获取素描学科的知识内涵,明确学习目标。素描基础能力要掌握形体的透视、比例、光影、质感的表现力。中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比较差,但对新生事物往往充满好奇,具有爱动手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在施教过程中应注重兴趣教学,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素描的练习离不开线条、结构、块面、明暗、质地,三大面、五大调、黑白灰似乎是不变的主题。对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来说,进行单纯素描写生训练,只强调准确再现物象,三大面、五大调重复着线条的排列,这些都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素描的主要工具又只有铅笔、白纸,学生也会因此而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热情,很快就会让他们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由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动漫专业学生入学时绘画基础参差不齐,有部分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参加过绘画特长班的培训,还有部分学生对绘画根本毫无兴趣,错误地认为只要学会操作电脑就能学好动漫。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三年后要面对的工作环境是怎样的,了解动漫专业的工作流程,弄清学习动漫首要的任务,明确知道学习素描打好基础对学习动漫专业极其重要。创造条件带学生实地参观动漫工作室或实拍工作场景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明确自己将来的任务、方向是什么;促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思想。根据专业特点选择素描习作对象、习画的范围,而不是每个课堂课业训练都离不开静物、石膏几何形体,泛泛的人物速写等。努力为学生创设新奇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进入全新的思维状态。

二、因人施教兴趣教学找规律

在日常教学中,运用电视、图书、图片、多媒体等手段引导学生在自然生命体中探究物体结构特征。帮助学生学会在自然界中观察物象的特征,从而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善于发现探究自然生命体形体的结构特点。比如,花草的形体结构,要结合它们的生长规律去分析,分别掌握它的生长组织结构和花叶的形体。禽、鸟、虫、鱼则是比较简单的动物。禽和鸟的身体和头部都近似大小比例不同的卵形,其他活动部位就可以根据动态去把握。鱼的身体可以看作不同的梭形。常见虫类的头、颈、胸、腰、腹部都有比较清晰的形体结构。在有机体里,人体是结构和机能最微妙、复杂的机体。比如,绘画对象是穿衣服的人物,我们就要注意辨别人体裸露部分能显示结构的部分和掩盖结构的部分,引导学生善于从这些不同状况中,掌握人的结构和衣着的形体及衣纹状态,头部的结构,手、脚的结构等,善于了解人物动作规律才能表现好人物的动态,帮助学生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逐步尽快掌握观察、认识事物的方法。懂得万千变化的物象中一定有它的规律性的东西。这会使学生感到绘画这件事其实并不难,并会在观察中体验到很多乐趣。

每周按计划将学生分成若干个观察小组,学生可按各自的兴趣爱好自由组合。布置给每组不同的观察形象的任务,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观察到的事物;可以是一棵树、一盆花、一辆汽车、一个小女孩的发卡、自己的新文具;还可以是邻家老爷爷的脸、还有最喜欢的儿时的玩具、老爸的大衣、皮鞋;社区一角、公园长廊、城市建筑;课间篮球赛、保洁员在清扫、擦鞋师傅的工作等都可以是学生观察、描画表现的对象。学生可以用素描或速写的方式记录所观察对象的特征,也可以用漫画日记的方式记录观察对象的特征;无论用哪一种方式对学生来说都是很好的锻炼。每周第一次上课前二十分钟都让学生展示汇报观察成果,大家畅所欲言展示自己的“杰作”,争先恐后点评自己和伙伴的佳作,老师不失时机地参与评价,给以指导,善于运用激励性语言给予学生鼓励。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善于观察的好习惯,每当看到有趣的形象或场景就想记下来,就会马上动笔描画,对素描速写的学习兴趣也在逐渐提高。

三、融入卡通形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兴趣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学生的动机,当学生对学习材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就会对学习活动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就会主动参与和实践,那么其中就会随之迸发出难以想象的创新能力。在素描课中融入卡通形象的描绘,一改单一的铅笔、白纸,大胆尝试运用不同材质的画笔习画。卡通画活泼、夸张的艺术形式,易学易画的特点很受现代青少年的喜爱,学生爱看爱临摹。选择经典动漫卡通形象的绘画技法分析,卡通动物的绘制、卡通场景的表现都能让学生兴趣盎然,在练习和创作画过程中得到很好的锻炼。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针对学生对卡通形象十分喜爱这一特点,不失时机,耐心地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动漫专业素描课的学习成为学生喜欢创新、学会创新、实现创新的过程。当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体验到了成功时,创新之美也就实现了,创新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曾经被普遍视为单色画和造型艺术基础的素描,课程设置内容和教学方法,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和绘画基础状况进行调整,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学为所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课程结构力求以市场需求的规格和质量要求开设,学习内容满足工作需求。最大限度帮助学生夯实绘画基础,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审美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动漫专业的素描教学任重而道远,美术教师应不断创新与探索,寻求一条更科学、更能适应动漫事业发展,满足学生学以致用,又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略谈职业中学中的素描教学 篇7

一、应抓住素描教学是基础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学习素描绘画的目的,再掌握好素描绘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我在教学中首先抓学生对新型知识的兴趣,力求兴趣指导,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在学生积极学习素描的主观愿望下,学生主观感受到素描绘画的新鲜感,再融入学生观察到的客现物象进行绘画教学,这样学生学习的目的明确了,学习兴趣也有了,学习的压力就减轻了,学习效果也就提高了。

素描教学训练要以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认识能力、准确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为目的,同时又要指导学生以客观物象为依据,表现真实的物象,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主要的,但学生的主观感受在素描作品的表现力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观感受是来源于客观物象的,关键是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观察物象和处理画面。

二、在素描基础教学上应抓住造型准确和整体把握这两个重要环节。

造型,也指轮廓。而轮廓准确是克服造型似是而非的主要办法,造型含糊不清是每一位初学者最普遍的问题,严格要求轮廓准确清晰,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严谨的作风和求实的态度。这里所说的轮廓准确并不是说要在素描的第一阶段就细抠轮廓。我认为第一阶段打轮廓时能做到构图恰当、比例准确就可以了。

更重要的是在素描训练过程中,应当要求学生在每一阶段都不断使轮廓更精确,要严谨治学,先去感觉素描中最重要的东西,特别是要求学生不要迁就轮廓,明知有错而凑合了事的态度是非常有害的,就会造成不善于敏锐准确地表现物象特征的缺陷。注意整体是观察物象和处理画面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极为科学的方法,这个方法掌握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作品的质量的高低。技法学习更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观察物象的方法,它与学习成绩的优劣和进度的快慢有着直接的联系。

不正确的观察方法,往往是盯住一点而忽略了全局,要画局部就必须作全面考虑,看局部的细枝末节要看到整体的情节气势。而作画时对物象的观察分析,不仅是为了认识物象,更重要的是为了表现物象。学生在开始完成一份素描作业时,要根据对物象的观察和感受有一个整体的考虑。

整体观察是造型艺术的根本法则,在处理局部时考虑到整体,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提示和强调的重要方面,要让学生养成自觉地进行整体观察的习惯。

但这并不是说只强调整体而忽视局部细节的深入刻画。整体和局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整体的丰富性有赖于对局部的深入刻画。学生应注意“整体———局部———整体”,并为掌握整体而调整整个画面,使每个阶段停下笔来都是一张形象生动的画。

三、后期作业,短期绘画训练相结合,循序渐进地进行素描训练。

只有不断循序渐进和适当重复,学生才能牢固掌握造型规律,才能得心应手地表现复杂事物。

学生长期作业便于领会教师的指导,便于深入理解,反复校正和进行探索。教学上的严格要求也主要体现在长期作业中,对学生作业中的各种不良倾向教师要及时加以纠正,同时也要布置一些短期作业作为辅助,如短期的速写训练及人头像写生等都可作为短期训练的内容,也可以用素描方法绘制一些图形及设计,达到职业学校技能训练的目的。

四、在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精益求精,善始善终。

有的学生开始画的时候积极性很高,新鲜感强,观察力也比较敏锐,但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力多少有些迟钝,不能保持一种清醒和整体的感觉来检查画面的表现效果。要教育学生用第一眼看到物象时那种新鲜强烈的感觉来检查画面效果,找出画面与物象之间的差距;检查物象与物象之间的组织结构、形体比例是否准确;质量、空间关系是否恰当;主次虚实是否有序。这些因素的调整,主要是想通过反复的校对和比较,更深入地研究对象和表现对象。

五、在素描训练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职业教育的素描教学 篇8

关键词:素描,能力目标,自主学习,设计

学前教育是培养幼儿教师的主要专业之一, 素描是幼儿教师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 当前在进行素描学习的过程中, 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学校分配给美术教育的时间相对较少, 导致学生对于素描课程的不重视。 因此,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 如果不能完全掌握素描的知识, 在一定程度上就会阻碍其未来的发展, 我们应该解决这一问题, 积极探索学前教育专业的素描课程教学。

1 教学目标分析和确定

首先, 在学习素描前, 我们首先应该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只有明确了目标, 我们的方向才会更加明朗, 从而保障教学的顺利实施。 因此, 在开展素描教学前, 应该制定一个相应的目标, 并且对该目标进行具体的分析, 分层次的逐步完成。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素描是具有一定的必要性的, 因为素描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立体构图能力, 还有助于审美能力的提高, 是美术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因此在进行教学前, 我们已经明确的教学目标就是掌握素描这项绘画技能。在完成这一目标的过程中, 还应该认识到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 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是主要的教学模式, 教师只是其中的辅助者, 帮助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进步,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了, 要想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就要以学生为中心, 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课堂的教学效果也会具有明显的改善。在明确教学目标后, 我们应该对目标进行具体的分析, 将其分为不同的子目标, 实现一个个的子目标, 最终的总目标也就实现了。 在掌握这一点后, 教师就可以开展教学了, 但是要注意, 学生能力的养成是教学的重点任务之一, 我们应该以此为参考, 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同时, 学生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先天才能或是后天积累的经验开展自主学习的活动, 也能够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促进素描教学的发展。

2 教学过程及方法设计

在明确教学目标后, 我们就应该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首要的任务就是开展教学前的设计, 只有对整堂课的流程熟记于心, 掌握相应的教学重点, 才能顺利的开展教学。素描学习的重点都应该体现在教学的设计之中。我们要从基本平面的形状开始练起, 最终令学生充分掌握素描的技能。

在进行基本图形练习的过程中, 我们要在这一环节令学生充分掌握对于平面形状的判断能力, 为今后立体图形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相较于后续的教学环节, 这一环节仅仅相当于比赛前的热身,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只要认真进行练习, 很快就能充分的掌握, 并且这一阶段的要求并不高, 学生只要熟悉各种基本图形的外在轮廓并能画出即可。学生的右脑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发, 促进审美能力的提升。当然, 在最初的阶段, 这一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的, 只有坚持下去, 才能最终掌握素描的技能。教师在此环节的任务就是进行适当的指导, 例如教给学生判断图形的方法, 因为判断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不能仅仅只掌握一种方法, 借鉴相应的美术工具能够使学生更快的掌握判断方法。 教师在进行讲解的同时, 也不要忘记令学生及时应用于实践, 这样才能使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 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学习完基本图形的判断后, 我们再上升一个阶段学习平面图形以及立体图形。 在这里, 主要对立体图形的教学设计进行讲解。 我们在学习立体图形时, 已经对掌握了一定的绘画基础, 这有助于我们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学习的过程中, 同样也要掌握相应的方法, 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实现最终的目标。对立体图形进行学习, 有助于审美能力的养成, 但是学生还要具有必要的透视知识, 因为立体图形需要通过透视才能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如果不具有这种能力, 很难将立体图形学习好, 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使学生通过对立体图形线条的不同变化, 图形的伸展而使学生掌握这一能力, 展现出立体图形的美感。 教师在进行知道的过程中, 可以充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将图形的空间变化具象化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这样学生的能力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再通过学生作品的展示, 令大家互相吸取优缺点, 改正自身的不足之处, 最终就达到我们所制定的目标, 充分掌握了素描的技能。

3 学习效果评价

学习效果评价具有体现总的能力目标完成情况的测试功效。总的能力目标的完成, 并非只体现在学生的最终作品上, 还体现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 因此, 学习效果评价应从自我评价、集体评价、教师评价三个方面进行。 自我评价要求自己把在完成目标中对知识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与扩展程度自我评述;集体评价要求集体对在集体学习中的贡献做出评价;教师评价要求根据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各方面表现作综合评价。

4 结语

通过对学前教育中素描的课程教学, 相信学生们一定能够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充分掌握这项技能, 为幼儿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晓白.结构素描浅论[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 2008 (02) .

[2]张宏勋.结构素描的观察方法与表现方法[J].韶关学院学报, 2008 (07) .

职业教育的素描教学 篇9

一、学前教育素描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单一, 学生缺乏兴趣

目前学前教育素描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 教学方式单一, 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在教学过程中, 教学方式依旧体现为“教师讲解-学生练习”这一模式, 缺乏师生之间的有机互动, 很少应用现代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此外, 在素描工具上, 使用千篇一律的铅笔、素描纸, 易使画面单调, 也容易让学生感到厌倦。这样问题的存在,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利于素描基础教学效果的提高。

2、教学内容不够丰富

在学前教育素描基础教学中, 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是凸显的重要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强调基础, 陷于比例、透视、明暗等等的比较之中, 学生因为机械的学习而对素描兴趣全无。甚至有些课堂完全按照教材照本宣科, 这种单调的教学方式和单一化的教学内容, 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思维能力和感悟能力的提升, 对于他们美术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极为不利的。

3、学生的美学素质有待提高

学生的美学素质有待提高是学前教育素描基础教学中比较严重的问题。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初入学的学生来说, 除极少数曾有过素描训练外, 决大多数学生的素描知识和技能相当差。除了素描素质比较低之外, 他们的审美能力、美术素质、感悟能力等软实力也比较欠缺, 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素描基础教学的阻力。

二、如何促进学前教育素描基础教学的顺利实现

1、满足学生多元化的教学需要

要想从根本上促进学前教育素描基础教学的顺利实现, 就必须要满足学生多元化的教学需要, 实现人性化的教学方式。首先, 要鼓励学生大胆实践, 激活学生的创造意识神经, 把被动地再现变为激情地创造, 根据个人感兴趣的题材和话题来进行创作, 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 在素描使用工具上, 应该尽可能地使用多样化的工具, 采用各类黑色炭笔等各种画材和纸张, 让他们感受不同的绘画工具所带来的不同绘画风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要想确保素描基础教学的顺利实现, 就必须要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需要。

2、丰富教学内容和素描题材

促进学前教育素描基础教学效果的提升, 就要不断丰富教学的内容和题材。打破传统一味按照教材进行教学的局面, 而是要引进名画欣赏、课堂讨论、人物绘画等方式来进行学习, 增加素描教学的灵活性, 只有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 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 在教学方式上, 可以结合现代教学手段, 比如借助于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见解地提升素描基础教学效果。

3、对学生进行美学启发和熏陶

鉴于初入学的大一新生素描基础较差、审美能力欠缺等问题, 应该对他们进行相关美学的教育和熏陶, 以便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美术修养。比如, 可以带领学生们去参观一些素描画展, 让他们感受到素描学习的乐趣和重要性, 还可以通过网络、媒体等方式获得大量的素描学习资料, 提升他们的感悟能力。此外, 还可以结合名画去学习素描, 比如Justin Bieber肖像等, 让学生在欣赏和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以此来不断地提升素描学习的效果。总之, 素描基础教学在学前教育中非常重要, 必须要提升学生的素描基础水平。

三、结语

素描基础教学在学前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素描基础的学习, 幼师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都会得到很大的提升。目前高校学前教育素描基础教学中存在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不丰富、学生美学素质较低等问题, 影响了教学效果的实现。因此, 必须要满足学生多元化教学需求, 丰富素描教学题材, 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等, 以此来不断促进学生素描水平的提高。

摘要:学前教育素描基础教学是美术教育中的重要部分, 对于开启幼师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感悟能力, 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帮助作用。目前高校学前教育素描基础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 既有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问题, 同时加上大一新生本身素描素质还不高, 降低了素描基础教学效果。本文将重要来讨论学前教育素描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学前教育,素描基础,美学,创造力

参考文献

[1]鲁静华.学前教育美术课程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新课程学习 (中) , 2013, 01.

职业中学素描教学方法略论 篇10

素描是造型艺术训练的重要课程, 工美专业素描教学, 由于教学时间短、任务紧, 所以必须把培养学生对物象的感识认识表现这种能力放在首位。素描训练的主要途径是写生, 写生是指直接把实物作为对象进行描绘的作画方式。写生具有直观性、形象性, 写生是初学者锻炼绘画表现技巧和搜集创作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静物、人物、石膏、风景等物象写生是提高认识物象的感识能力的重要形式。

素描静物写生首先涉及各种不同物体质感、体种感和透视等关系, 通过静物写生可以培养学生准确敏锐的观察能力, 通过不同物体的对比、强化方式的训练, 可以培养学生认识物象的能力。人物及石膏的写生, 人物写生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现能力, 正确认识人物比例, 结构形体、运动、感情等各方面,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感识能力的目的。

石膏写生容易使学生辨别其形状、体积和结构, 同时能感受到雕塑家在雕塑这些石膏及人物形象时的艺术创作激情及艺术表现手法。通过不同石膏艺术特性的描绘, 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及感识能力, 在头脑中形成系统的物象感识。风景素描写生又可以使学生完善对大自然的理解过程, 从而达到分辨不同物质的表现手段和技巧处理, 正确反映主次、远近、虚实关系。通过以上练习提高素描造型能力、丰富对物象的感识能力, 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牢固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概括认识能力

初学素描的学生, 由于眼中看到的物体都很具体实在, 所以在绘画时就容易出现看哪儿画哪儿, 缺乏分析概括的基本能力。在培养时不仅能画, 更重要的是有自己观察物体的独到见解和概括分析、组织驾驭画面的能力。

初学者由于眼、心、手配合不协调, 故作画时通常出现形不准、多视点、空间感琐碎、表面化, 调子与形体缺乏联系及缺乏理解能力和表现力。在素描教学中, 对学生进行基本功训练时要提醒他们多从整体考虑, 眼、手、心合而为一, 眼睛要从每个角度去观察体会、概括理解, 看准再画, 从定点、连线到确定大的轮廓动态都要心想到、手做到, 不管对象怎样变动, 甚至离开视野, 自己也可凭记忆画出生动的素描作品。好的作品都可以尽量少的语言表达尽量多的艺术内涵, 这是艺术的一个原则, 绘画时要有概括和选择。看到物体很多、复杂, 但画面应是一个整体, 这就要求去掉多余的东西, 提炼概括的东西。比如:画衬布纹路, 不能看一个画一个, 面面俱到, 往往通过几笔细致而精到的衬布纹理刻画, 都可表现出全部的质感和内容。所画衬布纹路, 也非是纯客观的布纹缀折, 这就是艺术概括;又如光线照射在形体上, 呈现明暗调子和复杂的深浅变化, 我们也没有必要把任何细致入微的差别都表现出来, 只求大体明暗对比关系相对正确, 使素描形象更加鲜明和生动。所谓“三大面”和“五色调”之说就是对调子进行归纳和概括的结果。

在概括时, 应突出重点, 主次分明。为了表达对形象的主要感受, 突出某种艺术效果, 要培养学生会着重刻画形象特征和黑白对比、远近对比、主次对比等, 从而简化忽略或省去某些因素, 这是进行表现和艺术概括的另一个原则。画一幅写生主要刻画物象精神内涵和特性, 注重物象与背景环境的和谐整体关系, 其他因素可省去, 同时应注意不要把物象同背景同等对待, 主次应分明;另一方面由于物象给我们的审美感受不同, 可采取不同的表现方法, 每一种表现方法都有其特点及优势, 目的都是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特别要培养学生主动灵活有目的地学习以及独立思考不断提出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常总结自己的绘画经验, 从而取得进步的能力。在写生过程中实行长短结合、速写、默写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 为今后扎实学习, 提高审美艺术表现能力打下牢固基础。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和艺术表现能力

素描教学的最终目的, 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健康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审美和艺术表达能力的培养,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首先, 应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其次, 培养学生认识表现综合能力, 加强艺术交流, 拓展知识领域;再次, 个性的培养也不能忽视, 只有通过全面的教育从而达到审美和表现能力的提高。

职业中学素描教学, 不能单纯培养学生刻画物象的表现能力, 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 提高整体素质。应提倡学生接触不同门类的艺术, 达到触类旁通的艺术效果, 丰富拓展知识结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允许学生根据要表现的特点去创造。素描教学要提倡艺术手法的多样性, 支持学生采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探讨。素描写生不仅要表现写生对象的外表特征, 更重要的是准确把握写生对象的形体结构内在本质, 而且能够表现写生对象内涵, 即注重艺术情感的表现、创造性再现, 培养提高学生敏锐感觉和艺术审美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 现代信息时代的到来, 艺术在不断更新和发展, 使学生们开阔了视野。素描的教学在发生变化, 各学校对素描教学的多次研讨和交流, 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审美能力, 提高了绘画整体水准。所以在素描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美学趣味和审美观。注重理论和技能的提高, 把透视学、运动规律、解剖学美学理论贯穿其中。运用造型规律法则及各种造型语言, 在画面上真实或意象塑造客观物象, 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

再者应注重个性培养。个性是艺术家的灵魂, 早期艺术素质的培养, 笔者同意需要一定数量的模仿, 这是为自我表达奠定基础, 若无个人经验, 就谈不上任何艺术形式审美的进步。经验最好是通过培养使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心、情感去观察, 通过自我教育、读书或向大师学习而获得经验, 集中这些经验, 逐步使学生的审美认识能力得以提高。

职业教育的素描教学 篇11

【关键词】 中西美术比较;美术教育;素描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一、中西美术之相似性

科学和艺术具有紧密联系,放眼西方美术史,无论绘画、雕塑、建筑,从来都是以一种严格的再现真实自然和客观世界的写实标准来创作的,这些作品也影响到西方美学理论的发展。在距今11000-17000年前,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上刻有牛、马的形象,这种用以祭祀需求或神明崇拜的稚拙表达可以看作最早的素描形式语言。15世纪初,从几何学意义上,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发明了透视结构定理,提出一个视觉原理:平面上所以平行的线都向远处消失于同一灭点,离眼睛近的物体大,空间越后退物体越缩小。按照这个方法,艺术家能在二维平面中创作出三维立体的惊人的写实主义作品。文艺复兴初期,马萨乔的绘画作品《纳税钱》中最早体现了透视法的应用,画面前面的人物较后面大,建筑物结构的平行线都聚于一点。德国画家丢勒的版画《骨灰翁的设计》描绘了画家们画透视画的过程,对照物体,在透明的布上勾勒出物体准确的轮廓,类似于现在的临摹字帖,一笔一划客观再现。达芬奇以理性的态度解剖人体,做实验模型,作大量的素描草图都是为了更清晰了解人体的肌肉骨骼的组成结构。他认为绘画是一门科学,是大自然合法儿女,并且应像镜子一样反映周围事物,绘画以它的科学使一平坦表面呈现出辽阔的风景和遥远的地平线。他还把素描当做科学研究一样,是观察分析物体的工具,目的是画出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对象。

西方的艺术归根到底是以模仿论为美学基础的,不管是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尽管具体风格相异,但如何一丝不苟地逼真再现事物的明暗对比、比例协调、结构准确是他们不懈追求的神圣理想。西方的史诗、绘画、雕塑都是模仿现实生活。史诗叙事性地用语言模仿生活中或神话里的情节、故事;绘画用色彩、线条、块面来模仿风景人物;雕塑用材料模仿在空间中的三维物体,并没有多少创造性。到19世纪印象派以前,西方的美术都以写实为主,具有悠久的传统,几百年来沉淀了成熟的教学体系和写实训练方法。博洛尼亚美术学院就以素描训练为主,作为欧洲最早的美术学院,它强调绘画中最高的标准是:米开朗基罗的人体、拉斐尔的素描、威尼斯画派的色彩等,在技法上也是重素描轻色彩。

这种关照自然的方法也是中国书画发明的源头,中国书法绘画的诞生就来自对天地物象的关照,“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天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1)八卦其意原在图形,简单的线描就能作为风雷水火山泽的标记,这种一条长线两条短线变换排列所构成的符号就是“以象天地间种种事物之形及意”,即象形,是高度概括抽象了的自然现象的符号,寓意各种事物,不过不像古希腊的模仿论仅仅是照搬自然景物,而是要与神明沟通,具有体察万物的情怀。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第十五卷(上)即叙文中说“皇帝史官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最初的文字可看成是简单的绘画,仓颉根据鸟爪和野兽在地面留下的纹络和印迹创造出了用于记录思想和事件的象形文字,具备音、形、义三层意义,线条的长短、位置、曲直等不同构造方式产生不同的视觉形象,后来有了毛笔这个工具后,点画结构与对称、比例形式更加丰富,具备轻重、快慢、粗细、提按、顿挫等特点产生无穷变化,发展成为灿烂的书法艺术。

在秦代雕塑艺术中,雕塑家已对人物写实十分重视,秦始皇陵兵马俑中,八百多个武士俑按照真人等比塑造,工匠对他们的头部和五官作了细致的刻画,发髻、胡须、表情、服饰无一雷同,神情动态的描绘也十分生动,立射俑、跪射俑、骑兵俑、军士俑这些形象,凝目聆听、镇静机智且仪态英武的表情非常传神,跪射俑鞋底的针脚都被工匠细致刻画得疏密有致,反映出当时极其严格的写实精神,说明秦始皇时代工匠写实的技艺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中国古代的白描可谓是“应物象形”(2)的代表,并且技法成熟,在表现人物真实性和衣纹褶皱方面功不可没,与西方速写相似,但在用笔上更加细腻从容,遒劲有力,注重头部和服饰装饰物的刻画,没有明暗阴影的对比,以线条的疏密深浅来代替西方表现立体人物黑白灰的素描。魏晋南北朝时期,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显示了“游丝描”在线条应用上的风采,衣纹飘举,转折起伏、随风飘逸的长袖勾画得入木三分,把洛神的衣衫在轻风吹拂下的动势尽现眼前,反映出女子的温婉可人、灵动秀美的模样。张僧繇的“密体”、曹仲达的“疏体”,所谓“曹衣出水”都是用线描应用的典范,成为后世学习的样本,唐代吴道玄的《送子天王图》《钟馗图》所使用的“莼菜条”用笔流畅而富有变化、宋人李公麟的“铁线描”这些技法一脉相承。清代王瀛说:“用中锋圆劲之笔描写,没有丝毫柔弱之迹,方为合作。”包括宋代工整细致的写生花鸟工笔画,在观察自然基础上精工细刻,黄荃富丽高贵、徐熙野逸清旷达,他们都是技艺高超的写实代表。可见中国是有写实的根基和传统的,并得到长期发展,所以后来能接受西方素描的引进并吸收成中国美术教育的一部分。

二、20世纪初对西方美术教育的借鉴

20世纪初,中国社会开始由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中国政治家和知识分子认为要救中国,必先维新,学习西方,从舰炮造船、机械物理等科学技术到政治哲学文化方面的体制。陈独秀、胡适等人都主张学习西方,发动新文化运动全面改造中国,陈独秀认为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因素除社会制度外还在于思想,就是孔孟之道和儒家思想,讲“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1915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今日之教育方针》,认为欧洲当今的时代精神在哲学上表现为唯物论;在宗教上表现为无神论;在文学艺术上表现为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他认为现实主义是拯救国民教育的第一方针,在美术教育上主张美术革命,中国画改良必先革王画的命,采用洋画写实的精神恢复两宋及元初的工笔写生的状态。康有为也批判文人画,认为宋元颓废萎靡的文人画风是影响社会进步的罪魁祸首,美术作为塑造国人思想情感的感性部分尤为重要,写实主义的引进有利于科学理性观念的树立和社会发展。1917年蔡元培在他在北京神州学会演讲,后发表于《新青年》杂志中的《以美育代宗教说》一文,指出西方社会的发达稳固在于有一种强大的宗教信仰力量凝聚人心,但宗教也有局限性,强制保守,中国的美术教育也应像西方社会的宗教一样,在社会动荡中给人民一种终极关怀,使国人情感勿受污染,满足人性内在需求。

nlc202309081005

20年代,西方现代主义运动蓬勃兴起,印象派、野兽派、立体主义、抽象主义,现代主义主张形体自由、个性表达,此阶段西方美术演变的趋势是从再现到表现,从客观到主观,从为宗教、政治、神话、历史服务到为艺术而艺术,从具象到抽象,强化艺术家的心理感受和情感欲望。这种主观思想的抒写,类似于宋元以来的文人画精神,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是一种随天然心境而不需守比例明暗规则的创作方式。20世纪初,当我国正努力学习探索西方古典油画中一个苹果如何在平面中立体起来,如何表现变化的光影时,西方主流绘画已经抛弃了这种再现事物的风格,而去追求一种1000多年来被我国文人画倡导的表意传情之精神。然而康有为、徐悲鸿、陈独秀等还未能接触这些现代主义新事物,他们只了解西方古典油画和写实主义,认为这种逼真再现的技法正是西方绘画经典伟大之处,且对于中国社会,油画是新奇神秘的,所以选用写实主义方法改革中国画。

20世纪初,中国大批留学生如徐悲鸿、林风眠、颜文梁等先后到法国美术院校学习油画素描,回国致力于组织创办美术机构和学校,一大批美术院校纷纷建立,1912年创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18年创立国立北京美术院校、1920年创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1928年创立杭州国立艺专,这些新式美术院校都是以西方美术教育思想和教育体系为基本内容。在过去没有系统的教育体系,中国古代历史上也找不到可借鉴的美术教育制度的情况下,希望采纳欧洲之美术精神改良中国美术,而西方的现代主义方兴未艾,如立体主义、野兽派、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还没有进入到教育体制中,中国不可能将毕加索、马蒂斯等人的夸张的创作手法作为学校基础教育来学习,于是将写实画法和素描画法作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基础,西方的素描、透视原理、色彩观念、光影明暗进入中国画中,影响了中国画的教学和创作及理论的写作。其次,中国绘画在宋代以前也是注重写生的,随着文人画的发展,写生的传统越来越弱,写实主义的引入刚好是一个补充,借此恢复了中国的传统,也吸收了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

徐悲鸿作为画家在美术革命中做出巨大贡献,他将中国画的“写生”同西方的“素描”结合改造中国画,借用素描的方法创作了大幅主题性的国画,如《九方皋》《愚公移山》《巴人汲水》以及素描《秦琼卖马》,并且撰文发表自己的绘画思想,在新中国建立后,投身于美术教育中,创造出一套成熟的美术教学方法“新七法”,这是建立在他“素描为一切造型艺术之基础”的理论上的,他的这套以素描为基本功的现实主义教学方法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广泛好评,先在中央美院得到实施进而推向全国,这与当时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唯物主义思想和党的文艺政策需要主题性大型历史人物画来歌颂新中国形象是分不开的。《愚公移山》取材《列子》,创作于抗战时期,在喜马拉雅山下的大吉岭作素描草稿30余幅,研究人物动态、结构,意在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鼓舞人民顽强抗日,争取胜利。在这幅横轴中国画中,可以看出中西传统艺术的完美融合,人物的轮廓和衣纹由细线勾出,身体肌肉块面和骨架构造明显,色彩并不直接平涂而有深浅明暗的变化,象鼻的部分用毛笔像素描一样排线塑造圆柱体积感,既体现了传统水墨晕染和白描的使用,又加入了西画的结构比例和透视原理。徐悲鸿的学生和追随者甚众,著名的有吴作人、蒋兆和、艾中信等。蒋兆和的《流民图》是20世纪最重要的人物画,也是用西方写实主义改造中国画的代表,他并不一味遵循传统人物画写意和笔墨程式,题材和手法都是现实的写照。这幅画揭示了抗战时期劳苦大众的悲惨命运,哀鸿遍野的大地和水深火热的人民,有抱着死去女儿的母亲,有拿着铁锄满面愁容的农民,有横七竖八瘫倒在墙角瘦骨嶙峋的孩童。他将素描引入中国画,画面每一人物都以生活中人物为原型,1942年,蒋兆和曾去上海、南京等地搜集素材,画了许多素描、速写人物,绘制全图时还请了许多模特儿进行参照创作。他以线描为主要的造型手段结合西画的明暗和色彩,使人物更加真实,有血有肉。同时期的李可染在中国山水画变革上作出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努力,他曾接受传统水墨教育,临习过“四王”、石涛、八大山人,又师从黄宾虹、齐白石,打下深厚的传统绘画功底,后来读研期间跟随法国写实派画家克罗多学习素描油画,这使他又具备了西画的基本训练技巧和修养。他创造了中西融合的笔墨形式和绘画语言,开辟了新时代山水画的新意境和新形式。在观察自然方式上,用心感受和发掘自然美,将体悟到的山光水色转化为相应的笔端景象,造型与意境要相辅相成并用真挚的情感去认识客观对象。用笔上弱化了传统国画中重视的线条,把墨色渲染提高到重要位置,利用墨色来塑造景物形体,凸显营造空间,把西画的明暗空间用墨色的明度层次来表现,使表现结构的线条和水墨皴擦和谐统一于一幅画面中,引入西方造型因素,强化了山水画的写实意味和真实性,赋予了传统山水画新的内涵和审美趣味。

西方的现实主义是基于一种叙事文化的,而中国艺术是基于表情和言志,更具创造性。先秦《乐记》中讲“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而西方认为音乐来源于人模仿鸟儿歌唱的声音。绘画理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也十分精彩,早于西方一千年前我国就提出了西方引以为豪的透视法原理,宗炳《画山水叙》中提出“今张绡素以远映,则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竖尺,体百里之迥”(3),阐释了最简单的透视法则,中国画为了表现更广阔的景色,拥有更广泛的视野,以便能画出“高远、深远、平远”之景,采用移动视点,画出山后之山、门后之景,这是西画所不能表现、不可接受的。实际上,西方的写实主义油画并不比中国文人写意简笔画高明,只是当时康有为、陈独秀等不理解中国画独特的空间表现特点,把当西方那一套作为标准来衡量中国画而已,用西方画家站在地面上观看景物的方法作为尺度来衡量中国画在空中观看景物或左右横向移动或上下纵向升降灵活多变的表现方法,这种评价方式是错误的。其实我们应该从传统中发掘力量,并借鉴参考西方艺术的观念方法,以资对中国画的研究,目的都是要积极创立中国画独有的新的艺术形式,推动中国画不断前进。

nlc202309081005

三、中国美术具有强大的包容性

“华夏化夷”的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能消解吸收西方现代主义和写实主义,因为中国画本身具有类似现代主义的重主观写意抒情的因素,文人画写意、泼墨的画法与现代主义的表现性和抽象性有某些相通之处。不仅对写实主义,对现代主义也可以为我所用,林风眠、高剑父、吴冠中、赵无极等就是用现代主义革新中国画的代表。林风眠幼年时期就学习了《芥子园画谱》,掌握了中国画运笔的规律,工笔山水都练习过,又从旅居海外的亲戚寄来的邮件中得见西洋画卡片,被精确的写实的细节刻画所吸引,决定去法国学习素描明暗方法,回国后在蔡元培的任命下担任国立杭州艺专校长,提出“介绍西方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合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口号,他的融合中西之路是借鉴现代主义。20世纪,西方受情感引导的灵感说代替了物质赋形的学说,现代主义运动蓬勃发展。林风眠的绘画主要受印象派、毕加索的立体主义和马蒂斯的野兽派影响,画面中线条夸张,富有动感,色彩鲜艳明亮,创造了中国新型彩墨画,他笔下的仕女,线条的使用结合了莫底里阿利、马蒂斯对线的表现力和中国古代人物画线条,生动简约。晚年的创作将立体主义几何形表现方法和中国古装戏剧人物造型相调和,创作了《捉曹放》《青衣》《霸王别姬》等,简约的大块面平涂,极具装饰感。岭南画派的高剑父为培养绘画人才,曾在欧洲、印度、日本参加展览会,宣传展出中国现代画,扩大新国画在世界中的影响。曾发表《我的现代画观》提出对传统活学活用,不能死守,并极其关注现代主义,主张多开“国际公路”,欢迎大量国外艺术品运输进入中国,作为创新国画的新材料。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来自西方的“科学的产物”如飞机、火车、西装人物等,引用了投影、远近法、空气透视法等科学方法,在表现方法和题材上都有所创新,所以他的人物画具备异于传统国画的现代感。

中国绘画能调和并吸收西方绘画的方法和思想与我国的“和”文化有关,关于“和”的观念,西周时晏婴指出“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火单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4),意思是多种元素和谐统一与一个整体,互相补充协调,会产生新的反应,可能会形成一个更好的存在体,由于水、食材的相互作用才能被烹饪成佳肴,由于音符的排列组合和多种乐器的互补才能构成动人的乐章。这包含了矛盾统一的哲理,矛盾双方互为存在前提,相互斗争,促进矛盾的转化和发展成为新事物,多样性的统一才会有这么丰富多彩的世界。先秦时期出现“和合共生”的思想,“和合”语出《国语》《管子》。“和”表示不同事物的和谐共生共处,是新事物生成的规律。“合”是合作,蕴含一种儒家的思想情怀。“和”“合”互通,是“相辅相成,相反相成,协调统一,和谐共进”的意思。春秋战国时期孟子提出“共同美感”,人有共同的感觉器官,所以人有共同的美感。人的耳相同,目相同,所以对美的事物有共同的感知。人的心也是相同的,所以能接受包容外来的文化。中西文化碰撞之际,蔡元培作为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后的第一任校长,也倡导“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就是尊重讲学自由和一切学术讨论的自由,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北大发生不是没有原因的。从教育方面讲,拘泥于一家之言是短浅的,蔡元培认为大学应该“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教师的聘请无关乎政治立场、信仰、学术见解,重视对学问造诣的追求和多元开放的环境营造,甚至聘请主张君主制的辜鸿铭和刘师培,这种容纳异己的民主作风,尊重学术思想自由的精神开创了一代新风,造就了张国焘、傅斯年、罗家伦等人才。他领导的北大为中国大学教育树立了榜样,思想界、学术界为之转变,青年学生在他的支持下掀起了民主科学的浪潮,北大发展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社会的进步,使中国人民得到一次思想上的解放和提高了看待世界的眼光。美术史写作与理论研究上,西方的艺术史观对中国学者的艺术史研究提供了参考。滕固、方闻等学者不同的研究美术史写作的方法也是从日本,欧洲各国美术史写作中转化而来,尝试用西方一些方法论解释中国绘画,对早期美术史写作进行探索,影响了20世纪以来中国艺术史研究的研究趋势,推动中国艺术史融入国际艺术史的大背景中。

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现代雕塑也受东方艺术、非洲艺术、黑人艺术影响极大,如毕加索、马蒂斯作品增加了情感的力量和宣泄,作品逐渐趋于平面感,三维空间逐渐消失,更注重像中国的抽象写意精神。鲜艳有冲击力的色彩也受日本浮世绘影响,装饰性加强,题材不拘泥于神话宗教,而以日常生活和世间风情为主。19世纪后半期,日本与欧洲贸易往来频繁,日本茶叶包装上印有的浮世绘版画图案影响了印象派画家,出口外国的艺术类书籍将日本的民族艺术介绍给欧洲,促进了西方美术界对日本绘画的接受。德加曾模仿日本出口商品的包装创作了许多作品,梵高的绘画中也可见浮世绘艳丽夺目的色彩,如《唐基老爹》中,清晰的笔触与浮世绘版画的刀刻痕迹异曲同工,它的背景由几幅日本歌姬、风景画组成,具有装饰感,浮世绘中平涂的技法在梵高的多幅油画中也有体现,像这样多种艺术形式和民族文化的和谐交融能生化出更高艺术审美价值。罗马尼亚雕刻家布朗库西曾受立体主义和黑人雕刻及中亚地区艺术的影响,作品呈现抽象化和单纯化的风格,不仅融合了罗马尼亚民俗风格和东方文化的含蓄古朴,高度简化凝练的造型和现代化的理念使他成为前卫雕刻的代表人物,创作了《空间中的鸟》《吻》等。英国雕塑家亨利摩尔受非洲黑人雕塑的影响,从原始非洲文明中汲取营养,造型保留原生态的自然状态,作品显得朴实简约大气,极度抽象,使雕塑融入自然环境成为整体,通过对那些富有生命力的象征形体的塑造,摩尔谱写了一曲曲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颂歌,作品有《王与后》《斜倚像》等。而非洲的艺术是拒绝外来因素的影响的,因为在它艺术血液中本身没有可接受外来艺术的“因子”,就是那些历史传统上与西方艺术相似的东西,所以会对外来文化出现排异现象,一直坚持自身传统的延续却很难创新进步,这与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视觉基础有关,根据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虚拟的埃及人与西方人的争论中可知,埃及人是画所知之物,而西方人画的是所见之物,他们没有相类似的文化背景和视觉惯性,是两种不同的视觉心理机制,所以很难相互融合。

20世纪初,西学东渐,东西文化的碰撞已成为不可逆的趋势,西方素描、古典油画写实之风的引入与借鉴对中国画的现代化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以及在新中国成立后,引进俄国的“契斯恰科夫体系”培训青年学生,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成为主要的创作风格,对于弘扬革命历史及英雄精神,宣传党的政策,创造国家的新形象都有积极影响。由此可见,素描如今成为各大院校美术专业学生必学基本训练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当然,素描的引入也有弊端,会对国画造成挑战,吸收不当会产生像郎世宁画出的“中国画式的油画”,失去中国画的意境和气韵,对此,也要引以为戒。

职业教育的素描教学 篇12

现阶段职业技术学校美术设计的专业设置可分为:装潢设计类、工业产品设计类、室内设计类、动漫设计类及服装设计类等。各种设计专业的学习之初并不能直接进入所属学科的学习, 都需要经过基本的造型 (比例、透视、形体、结构、明暗等) 观念及相应的一些基础知识和表现技能的学习, 而这些都要由素描这一学科来提供的。不同的美术学科中都普遍存在着一些共同的原理:如造型、色彩, 造型又可分为具象、抽象的造型, 而素描又是专门研究各种造型元素的学科, 因此, 素描是其它造型艺术学习的基础, 对造型艺术的学习并认识具象、抽象在造型规律中的内在联系, 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拓宽、想象力及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并最终反映在设计能力的提高中。

由于造型在任何设计学科的学习中都是必需的, 所以在现阶段, 素描在美术院校的课程设置中首先都作为基础课来进行教学, 但是由于各设计专业的不同, 素描在各具体专业教学上也就应该有所差异。我国的设计教学体系也是向国外先进国家学习的, 西方的教学方法也是随时代在不断的发展中进行革新的。长期以来我国的素描教学体系大都以写实体系进行的, 但西方的素描体系在当代的审美和社会条件下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改变, 如出现各种抽象表现的素描。因此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更应该向当代西方的科学训练方法学习, 素描应当渗进当代的设计因素。现阶段国内的设计教学也有一部分借鉴了西方先进的教学方式, 采用一些相应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 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职业技术学校美术设计专业也应在素描教学内容与方法上引进先进合理的方法, 改变观念, 学习西方在素描的教学上根据不同的设计专业细化具体的教学内容, 如进行专门针对比例、透视、形体、结构、明暗的独立单元教学。在西方设计学院, 大量实用的训练方法层出不穷, 如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基础课教学中, 对明暗的训练已经不单单对光影进行客观写实了, 而是采用了: (1) 制作调子级差图; (2) 运用不同明暗调子作块面构成训练; (3) 对作品进行分析; (4) 写生训练等教学章节的练习。对形体的教学方法是: (1) 基本形教学时可通过制作立体的几何形体, 在平面上表现出制作的立体体积, 以训练形体二维——三维的空间转换能力; (2) 主观形体的表现训练; (3) 客观形体的训练。

从包豪斯提供的借鉴足以对我们的设计基础课教学产生深远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的思维方式也不断地更新, 艺术与设计也应同步发展, 为设计服务的素描教学也应当随时代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 只有改变传统教学的认识观念, 设计的创新才能得到发展。作为基础课的素描课程, 应深刻理解现代设计的培养需求, 从陈旧的教学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 思考素描教学中的各种元素:形体、结构、透视、明暗、写实、技法, 应怎样进行相应的教学?造型是否单由素描课程来承担?这些都是设计专业对素描提出的具体改革创新的课题。

职业技术学校美术设计专业培养学生的目标是实用型的美术设计人才, 而设计人才的培养核心是扎实的设计基础及相应的专业创意观念。这就提出了素描基础课的教学应是服务于设计的最终目标进行的。美术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有其一套合理的科学方法, 首先职业技术学校美术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内容应分为具象素描的教学与抽象素描的教学两部分, 这两个部分最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设计的灵魂是审美, 也就是一切创意都来源于审美, 是设计者的眼界、理解、知识的升华, 良好的眼光决定了设计思维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在绘画的造型、光影、构图、透视等全方面的艺术修养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下, 设计的创意才能上升为审美。同时应强调素描作品的欣赏与鉴赏能力的培养, 这是提高学生艺术修养最重要的一环, 只有通过这样的教学, 学生才能抓住艺术最本质的核心灵魂, 才能在今后的设计学习与创作中发挥主观的创造性, 设计能力才能得到本质的提高。传统写实的素描教学方式存在只训练学生造型准确的描绘及结构的分析、明暗及相应的技法训练的弊端, 因此在当前教学的具体操作上, 应根据职业技术学校的特点及时创新教学观念, 作为基础的训练不能过分强调基础这种惯性的深入学习, 不可能按照培养研究型的艺术家如绘画专业、雕塑专业的方式进行。具象素描的教学不应过分强调传统的技法, 而应当教会学生理解造型的原理及工具材料的特点及运用, 继而发挥学生的个性、创造性思维。抽象素描的教学改革是现阶段职业技术学校美术设计专业改革的重点, 因为抽象素描的教学在形式表现上与设计形态更加接近, 能具体地训练学生的设计思维与设计能力。抽象构成、设计构思、创造能力及审美能力的培养在这一课程的教学中显得特别重要, 抽象素描的教学在内容的安排上应在比例、透视、形体、结构、明暗等的训练上区别于写实素描, 减少具象元素, 更多地强调抽象元素, 才能更好地进行设计思维的有效训练, 从而与设计课程更好地对接。设计的本质是以创意体现出来的, 它是设计的生命力所在, 通过抽象素描的教学, 训练学生运用各种设计信息、设计知识、设计意识及设计创造能力进行设计实践。教学的改革强调具象素描的教学不应该照搬传统的写实素描教学模式, 同时也并不能只重视抽象素描的教学而忽略、贬低具象素描的教学, 这两个教学内容是素描教学的两阶段, 设计专业的学习也并不能只学其中的一部分内容, 不能有所偏重。离开造型原理及规律的创意及观念, 设计便无从谈起。

职业技术学校不同的美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需要有针对具体的专业特点进行细化的课程设置。首先, 不同的设计专业素描教学在一些内容上基本是相同的, 这些内容包括了造型的各元素:点、线、面、体的训练;科学的规律认识:比例、透视、光影、明暗及结构的训练和素描表现方法的训练。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 才能进入深层次造型能力的理解和运用。造型能力的培养应遵循由简到繁的原则, 这是一切科学学习的过程, 同时也是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的顺序。其次, 基本原理虽然存在于学科中, 但传授给学生却存在很多不同的方式, 具体的专业也需要有不同的教法, 如同样是明暗这一规律, 具象素描的教法是实物演示之后进行黑白灰调子的写生训练;抽象素描的教法可以是制作调子级差图。正是由于有不同的设计专业, 所以需要具体的针对性的素描教法, 如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生, 他们在工艺品设计的时候需要用草图画出产品的初步构思, 而用调子素描表现草图显然不现实, 这就需要在素描教学时有针对性地训练产品结构方面的造型能力及透视规律, 以便为所学专业作好基础训练。作为室内设计专业的同学在素描的学习中, 更多的是透视方面的训练, 所以应进行相应的建筑物及室内空间的相关素描训练, 建筑物、楼梯及室内物品这种透视的针对性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及创造能力, 达到与具体的专业课程的相辅相成的作用;而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 则更多地要求运用到人体解剖及人物速写的知识。

将素描的教学内容分成具象素描的教学与抽象素描的教学是现代设计专业教学的基本趋势, 而且需要将教学的内容分成专项训练的模块:比例、透视、形体、结构、明暗等, 并且将模块教学内容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 如室内设计专业将解剖模块定为选修课, 而服装设计专业则将其定为必修课, 这种改革才是合理的教学方式。现阶段素描课程的教学与设计课程的教学在时间的分配上也需要有合理性的安排, 在课程的时间安排上应以设计课程为主, 素描基础课为辅, 这样才能保证足够的时间进行设计各门课程的全面学习。

对职业技术学校美术设计专业素描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创新是时代的必然, 设计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一些不变的设计原理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但更重要的是加入当代的教学元素——素描的创新教学, 才能为设计提供有益的补充, 设计才能创新发展。

上一篇:学生音乐艺术下一篇:土壤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