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硫酸氢钠的作用

2024-06-07

亚硫酸氢钠的作用(精选7篇)

亚硫酸氢钠的作用 篇1

注意事项:

运送时包装要详细,装车应妥当。运送全过程时要保证器皿不泄露、不坍塌、不跌落、不毁坏。禁止与还原剂、酸类、碱类、服用化工品等混放混运。运送时车辆运输应配置泄露应急处理机器设备。运送中途应防暴晒、淋雨,防高温。公路货运时要按照规定线路行车,勿在住宅区和人口稠密区滞留。

储存方法:

存储于荫凉、自然通风的仓库。杜绝引魂灯、热原。避免太阳照射。包装密封性。应与还原剂、酸类、碱类分离储放,切勿混储。不适合长期存储,以防霉变。

亚硫酸氢钠的作用 篇2

关键词:亚硫酸盐,食品添加剂,作用,危害

0 引言

早在古罗马时代, 就有了在食品加工中使用亚硫酸盐的记载, 当时人们只是将其用于制造葡萄汁或是对制酒的器具进行消毒。随着社会的进步, 食品加工业的不断发展, 亚硫酸盐逐渐被应用到食品加工业的其他方面。早期, 亚硫酸盐的定义是模糊的, 其分类比较笼统, 各类盐也没有正式的名称, 直到1948年, 亚硫酸盐首次被日本国制定为食品添加剂。目前, 亚硫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 在世界范围内多个国家广泛使用。亚硫酸盐指的是二氧化硫以及能够产生二氧化硫的无机亚硫酸盐, 亚硫酸盐一般包括二氧化硫、硫磺、亚硫酸、亚硫酸盐、亚硫酸氢盐、焦亚硫酸盐以及低亚硫酸盐等。亚硫酸盐不仅具有漂白作用, 还具有防腐作用和抗氧化作用等, 因其性能特殊, 所以在食品加工业中被广泛采用, 其中的核心成分是二氧化硫。亚硫酸盐类食品添加剂与其他的添加剂不同, 其他的食品添加剂功能单一, 而亚硫酸盐类添加剂是多种功能聚为一体, 使用时是多种功能共同起作用。

1 亚硫酸盐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

1.1 防腐保鲜剂

采摘后的水果或蔬菜其内部组织不是马上停止运动, 通常还能够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 分解组织中的氧, 在受伤的部位会存在着大量繁衍的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能够分解组织中的营养成分, 产生有害物质, 进而导致了水果和蔬菜的腐烂。目前, 我国作为世界果蔬生产大国, 由于加工水平有限, 导致每年有25%~30%的水果蔬菜因保存不当, 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 如何提高水果、蔬菜的保鲜水平是我国果蔬加工业的当务之急。

专家研究表明, 亚硫酸盐能够对果蔬的腐烂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采摘后的葡萄用二氧化硫进行熏蒸处理, 葡萄的呼吸就会降低, 减少了呼吸基质, 从而使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 这样在整个贮藏期内, 葡萄的呼吸作用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 显然乙烯的释放量也比较少。其作用过程是:当二氧化硫遇水后进行结合反应, 生成亚硫酸。该物质的抗氧化性很强, 能较好地消耗组织中的氧, 使微生物的繁殖、呼吸及发酵等正常的生理过程受到阻碍。亚硫酸盐在此条件下又发生分解反应, 反应产生氢离子, 氢离子能够水解菌体表面的蛋白和核酸, 从而杀死大量的微生物。在葡萄的组织中存在着大量的氧化酶, 这种酶破坏营养成分, 会使组织的颜色发生变化, 而亚硫酸盐分解氧气的作用, 恰恰能够抑制这种酶的效果, 从而起到了保鲜的作用。

1.2 抗氧化性和漂白作用

二氧化硫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 即具有很好的还原性, 它能与食品中的有色物质发生结合反应。在食品加工中, 其常被作为食品漂白剂使用。亚硫酸钠之所以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 是因为亚硫酸钠中, 硫的化合价是+4价, 具有还原性, 可以与氧或氧化剂发生反应, 反应生成硫酸盐, 因此具有抗氧化作用。亚硫酸钠能够对花青苷色素进行漂白, 其漂白的原理是:亚硫酸钠与花青苷分子发生加成反应, 导致花青苷分子中的共轭体系受损, 迫使产物的色泽消失, 从而产生了漂白的效果。当亚硫酸盐与有色物质发生反应后, 其生成物的稳定性较弱, 容易发生分解, 分解后产生的物质因被氧化而失去了作用, 会引起食品发生变色。所以在食品加工中常常会残留一定量的亚硫酸盐。

1.3 亚硫酸盐是防止食品褐变的抑制剂

首先亚硫酸盐能够抑制酶促褐变。发生酶促褐变需要具备3个条件:酚类底物、多酚氧化酶以及氧气, 三者缺一不可。酶促褐变一般在新鲜植物性食物中, 如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等。亚硫酸盐能够抑制酚酶的活性, 可以与羰基发生加成反应, 从而防止了羰基化合物的聚合反应。亚硫酸盐在偏酸性的环境中能够抑制酶促褐变, 在食品贮藏的过程中通常是将亚硫酸盐与柠檬酸、抗坏血酸混合使用, 可以长时间保持原有物质的色泽。此外, 钙离子能够与氨基酸、果胶一起生成不溶性的物质, 有利于二氧化硫抑制褐变, 因此, 该技术已在马铃薯、红薯等多种食品加工业中得到广泛使用。

亚硫酸盐除了能够抑制酶促褐变以外, 还能够抑制非酶褐变。非酶褐变主要有羰氨反应、焦糖化和抗坏血酸的自动氧化。因为亚硫酸盐自身具有较好的还原性, 能够与氧化物质结合,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抗坏血酸的氧化。

亚硫酸盐除了在上述几个方面的作用以外, 还在葡萄酒、啤酒的生产中以及淀粉类食品加工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亚硫酸盐在食品加工中的危害及限量

2.1 亚硫酸盐的食品安全性

亚硫酸盐在食品加工生产中应用的历史悠久, 使用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展。而早期的研究表明亚硫酸没有危害。随着研究的深入, 人们越来越关注到亚硫酸盐的危害性。亚硫酸盐的毒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如果亚硫酸盐类的食品添加剂使用过量, 将会严重破坏食品中的营养物质, 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亚硫酸盐能够与氨基酸、蛋白质等物质反应生成双硫键的化合物, 它还能与多种维生素结合, 特别是与维生素B1发生不可逆的亲核反应, 会造成维生素B1发生裂解, 裂解为其它产物, 维生素B1就此全部被损失掉了。因此, 有关部门作了如下规定:亚硫酸盐严禁用于含有维生素B1的食品中。此外, 亚硫酸盐还会促使细胞发生变异, 诱导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等危害。

2) 如果人类食用过量的亚硫酸盐, 将会出现头痛、恶心、晕眩以及气喘等不良的反应。尤其是患哮喘的病人对亚硫酸盐有特强的反应, 因为哮喘者的肺部已经失去了代谢亚硫酸盐的功能。

3) 如果是动物长期吃含有亚硫酸盐的食物, 会出现神经发炎、骨髓萎缩等不良的症状, 这会对动物的成长带来障碍。经相关人员研究实验发现, 如果给大白鼠使用含有1‰的亚硫酸盐的饲料, 一两年后, 大白鼠将会出现神经炎、骨髓萎缩以及生长发育缓慢等症状。从相关实验获知, 二氧化硫可以引起老鼠的肺、大脑、肝脏、脾、肾以及心脏等组织氧化功能的损伤。

2.2 亚硫酸盐在食品加工中的限量标准

由于亚硫酸盐存在着毒性, 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各种法规、标准来限制亚硫酸盐的使用。我国的食品加工业中, 已对糖类、蜜饯、竹笋、蘑菇以及蘑菇罐头等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二氧化硫做了相关的限量规定, 如表1所示。CAC对冷冻虾中怎样使用以及使用多少二氧化硫也做出了相关的规定。具体的要求是:在速冻小虾、对虾以及龙虾的过程中, 亚硫酸盐可以作为保鲜剂加入;其残留限量为:以SO2计, 在鲜生产品中, 可食部分的含量不大于100 mg/kg, 熟产品中的含量不大于30 mg/kg。众所周知, 亚硫酸盐对啤酒的酿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啤酒生产必不可缺的环节。主要是亚硫酸盐中的二氧化硫能够延迟啤酒风味的老化和走味, 提高啤酒的稳定性。而啤酒中二氧化硫的使用量是最为关键的, 太低起不到相应的作用, 太高则影响啤酒口感, 令人产生不愉快的硫味。针对二氧化硫的残留量, 目前, 世界许多国家都做了相关的规定。

3 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 对食品的养分和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加之当前倡导的绿色消费, 使得消费者对食品的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的生物技术在食品领域的作用是传统技术不可比拟的, 在食品加工业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21世纪海洋食品逐渐兴起, 亚硫酸盐能否在这些食品中使用, 以及如何使用, 怎样处理残留限量等问题, 都是当前我们亟待解决的。因此, 如何安全评价亚硫酸盐在水产品中的应用, 如何限制亚硫酸盐在水产品中的使用都是当前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李里特.我国果品蔬菜贮藏保鲜的现状和新技术[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 2003, 22 (2) :106-109.

[2]周德庆, 张双灵, 辛胜昌.亚硫酸盐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及其应用[J].食品科学, 2004, 25 (12) :198-201.

[3]王春荣, 王兴国, 翟明霞.现代生物技术与食品工业[J].山东食品科技, 2004, (7) :31-32.

[4]温志英.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J].食品包装与设计, 2006, 22 (4) :119-121.

[5]史先振.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4, 25 (4) :40-42.

亚硫酸氢钠的作用 篇3

【关键词】5%碳酸氢钠液;嗽口;真菌感染

由于白血病病人体内成熟粒细胞减少,机体抵抗能力低下,加之化疗药物的应用,更加抑制了机体的免疫功能,导致白血病病人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长期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更导致白血病病人正常菌群紊乱,诱发真菌感染。为此,我们用5%碳酸氢钠漱口,观察其消除口腔异味、减少舌苔、对真菌感染的干预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0月180例患者,根据床号单复数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实验组男54例,女36例,年龄35-81岁,平均年龄61岁。对照组男53例,女37例,年龄31-79岁,平均年龄59岁。

2护理方法

实验组患者每天用5%碳酸氢钠液漱口,每四小时一次。对照组用生理盐水进行漱口,同样每四小时一次。2组观察时间均为患者化疗当天起至患者出院。每天观察患者口腔黏膜舌面的完整性,注意有无乳白色斑点、斑片、白色附着物及口腔颜色,有无口腔异味及舌苔情况。对口腔黏膜内白色附着物进行口腔咽拭子真菌培养。

3结果

两组病例均按要求完成了全过程的观察。

实验组90例患者发生口腔异味7例,占7.8%,对照组口腔异味发生例数位1例,占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两组各90例患者中,实验组真菌感染发生5例,发生率5.6%,对照组真菌感染发生例数为22,发生率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两组口腔含漱前后pH值结果,实验组含漱前pH值5.5±0.4,含漱后pH值7.0±0.4,P<0.01;对照组含漱前pH值5.4±0.6,含漱后pH值含漱后5.6±0.3,P>0.05。

4讨论

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人机体的途径之一,以厌氧菌为主的杂菌环境,一般革兰阴性、阳性球菌,杆菌及真菌都可寄生其内。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口腔内寄居着的10余种细菌菌群间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维持相互间的平衡状态。正常口腔pH值为6.6-7.1,加上饮水、进食、刷牙等活动,可对细菌起到清除作用。因此,健康人很少发生口腔疾病。白血病病人由于自身机体抵抗力低下,加之化疗的副反应、广谱抗生素的长期应用等多重因素,致使口腔疾患的发病率较高,对于白血病病人我们2.5%碳酸氢钠溶液进行漱口,以消除口腔异味,减少舌苔厚腻,预防微生物感染,有效地避免口腔炎的发生。

本实验选择白血病化疗后的患者进行观察,发现对照组虽经生理盐水漱口后,但由于pH值呈酸性,故仍然具备真菌生长的条件,结果真菌感染发生率较高,为24.4%。口腔真菌是引发呼吸道及消化道等深部器官组织真菌感染的根源[1],若不能有效控制,可引发严重的后果,不但给患者带来身心痛苦,而且会大幅度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延长病程。针对在酸性条件下真菌生长迅速的规律,我们对实验组采用5%碳酸氢钠进行漱口,明显提高了口腔pH值,有效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防止口腔真菌感染。真菌感染率为5.6%,明显低于生理盐水漱口的对照组,P<0.01。实验证明,采用5%碳酸氢钠进行漱口对口腔真菌感染的预防与治疗都具有显著意义,不仅费用低,而且可以避免全身用药引起的毒副作用及昂贵的抗真菌药所带来的严重经济负担。

白血病患者由于高热、抗生素应用等多种因素,致使患者口腔菌群失调,而出现口腔异味,舌苔厚腻。我们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对照组舌苔变化较实验组明显,口腔异味发生率45.6%,明显高于实验组(5.6%),P<0.01。真菌感染发生率对照组亦高于实验组,提示真菌感染率与口腔异味及舌苔厚腻也存在一定关系。实验组采用5%碳酸氢钠行漱口后能有效消除口腔异味,去除舌苔,可降低口腔真菌感染发生。

参考文献

大黄碳酸氢钠片说明书 篇4

【英文名称】TabellaeRheiETNatriiBicarbonatis

【拼音全码】DaHuangTanSuanQingNaPian(DaHuangSuDaPian)

【主要成份】大黄碳酸氢钠片(大黄苏打片)为复方制剂,每片含大黄0.15克、碳酸氢钠0.15克、薄荷油0.001毫升。

化学名:碳酸氢钠

分子式:NaHCO3

分子量:84.01

【性状】大黄碳酸氢钠片(大黄苏打片)为黄橙色或赤褐色片;有薄荷的特臭。

【适应症/功能主治】用于食欲缺乏、胃酸过多。

【规格型号】100s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3片,一日3次。

【不良反应】偶见轻度恶心。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1、按推荐剂量服用,过量服用反而抑制胃液分泌,甚至引起恶心、呕吐、腹泻。2、儿童用量请咨询医师或药师。3、老年人及体弱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4、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5、对大黄碳酸氢钠片(大黄苏打片)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6、大黄碳酸氢钠片(大黄苏打片)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7、请将大黄碳酸氢钠片(大黄苏打片)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9、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大黄碳酸氢钠片(大黄苏打片)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儿童用药】由于小儿对症状的主诉常不准确,故除非在严密的监护下,一般不推荐给6岁以下儿童服用此药。

【老年患者用药】老年人及体弱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高血压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1、大黄碳酸氢钠片(大黄苏打片)不能与肠溶片同时服用。2、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过量】尚不明确。

【药理毒理】大黄能刺激味觉感受器和胃黏膜,反射地兴奋下丘脑食欲中枢,引起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增多,使食欲增加,胃肠轻度充血,吸收功能加强。碳酸氢钠为抗酸药,能中和分泌过多的胃酸。二者合用可起健胃、抗酸的作用。

【药代动力学】尚不明确。

【贮藏】密封保存

【包装】口服固体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瓶装,100片/瓶。

【有效期】24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5020499

【生产企业】南宁康诺生化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硫酸氢钠催化合成季戊四醇油酸酯 篇5

以季戊四醇和油酸为原料,一水合硫酸氢钠为催化剂,通过直接酯化的方法合成季戊四醇油酸酯.研究反应温度、投料比、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得出最佳反应条件:季戊四醇0.1 mol,反应物醇酸物质的量比1.0∶ 3.5,催化剂用量0.8 g,反应温度200 ℃,反应时间4 h,酯化率达95.55%.

作 者:纪献兵 赵改青 王晓波 JI Xianbing ZHAO Gaiqing WANG Xiaobo 作者单位:纪献兵,JI Xianbing(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赵改青,王晓波,ZHAO Gaiqing,WANG Xiaobo(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

亚硫酸氢钠的作用 篇6

糠醛常作为润滑油精制工艺中的一种重要溶剂, 在润滑油生产过程中糠醛精制装置的下水中含有一定的量。如果不加以控制, 会对水质造成污染。在油品精制过程中, 控制下水中的糠醛含量不仅能减少污水排放, 而且有利于溶剂的回收, 降低加工成本。所以对下水中糠醛含量的测定也显得十分重要。

关于糠醛装置中控过程下水糠醛含量的测定, 目前尚没有一个非常有效的定量方法。本文研究了用亚硫酸氢钠测定下水中糠醛含量的方法。该方法测定快速、准确, 结果令人满意。

2 实验部分

2.1 检测原理

在试样中加入过量的亚硫酸氢钠与样品中糠醛进行反应, 多余的亚硫酸氢钠再用碘标准溶液回滴, 通过待测试样与空白试验所消耗碘标准液的量之差值可算出糠醛的含量, 反应如下:

C4H3OCHO + NaHSO3→C4H3OCHOHSO3Na

NaHSO3 + I2 + H2O→NaHSO4+2HI

2.2 主要仪器及试剂

2.2.1 主要仪器

微量滴定管 5mL或10mL

振荡器

常用玻璃仪器

2.2.2 主要试剂

亚硫酸氢钠 (分析纯) : 配成0.42 % (m) 的亚硫酸氢钠溶液。 (溶解4.2g焦亚硫酸氢钠于1000 mL水中, 新鲜配制) ;

c (Na2S2O3) =0.1mol/L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称取24.8g硫代硫酸钠 (分析纯) , 用少量蒸馏水溶解, 移入1000mL容量瓶中, 加入0.5mL氯仿, 用水稀释至刻度, 用碘酸钾标定。

精确称取0.14g~0.15g (准确至0.0002g) 经110℃±5℃下干燥6h并冷却后的基准碘酸钾, 用25mL水溶解, 加入2g碘化钾和10mL 0.5M硫酸, 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浅黄色, 加入0.5mL淀粉指示液, 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

0.05mol/L碘标准溶液:溶解35.0g碘化钾和13.0g碘于水中, 并稀释到1000mL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标定;

淀粉指示液:取6g可溶性淀粉, 用水调成浆状, 再用水稀释至1000mL, 搅拌成悬浮液, 在搅拌下加入20g KOH, 继续搅拌至KOH溶解, 静置2h, 加入27.5mL盐酸, 用HCl或KOH调pH至6.0±0.1, 加入6mL冰乙酸作防腐剂。

2.3 试验步骤

取50g样品于500mL碘量瓶中, 加入约20g纯净的冰屑 (若能保证测定温度在10℃以下可不加冰屑) , 再用移液管量取50mL 0.42%亚硫酸氢钠溶液加入, 在振荡机上振荡约20min, 加入0.5mL淀粉指示液, 再用碘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终点。同时进行空白试验。

2.4 计算

糠醛含量undefined

式中:

V0—空白消耗碘标准溶液的体积, mL;

V—试样消耗碘标准溶液的体积, mL;

c—碘标准溶液的浓度, mol/L;

m—试样的重量, g;

96.1—糠醛的摩尔质量, g/mol。

3 结果与讨论

3.1 亚硫酸氢钠加入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在相同含量的试样中加入不同量的亚硫酸氢钠, 所测定的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1可见, 亚硫酸氢钠的加入量太小, 不能保证被测试样中的糠醛反应完全, 使测定结果偏低;但亚硫酸氢钠加入量也不宜太多, 这样不仅会使碘标准溶液消耗太多, 造成药品浪费, 而且会使终点颜色变化受到干扰, 给测定结果带来误差。所以控制适宜的亚硫酸氢钠加入量, 有利于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对于50g含0.042%糠醛的试样, 亚硫酸氢钠的加入量为95 ~175mg为宜。

3.2 反应温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其它条件相同, 在不同反应温度下测得的结果如图2所示。

试验表明, 反应温度在 (0~10) ℃时, 测定结果较平稳, 且准确度较高;反应温度在 (10~60) ℃时, 由于生成的醛与亚硫酸氢钠的络合物不稳定, 发生分解而使测定结果偏低;当温度高于70℃时, 亚硫酸氢钠受热发生分解, 造成测定结果逐渐偏高。所以测定时为了使糠醛与亚硫酸氢钠反应完全进行, 温度必须控制在10℃以下。

3.3 反应时间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其它条件相同, 加入亚硫酸氢钠后反应不同时间对测定准确度的影响见图3。

由图3可见, 反应时间在20min以上, 测定结果较为恒定。反应时间太短则络合反应进行不完全, 测定结果偏低。当然测定反应时间也不宜太长, 否则也会给测定带来不利影响, 本方法确定反应时间为20min为宜。

3.4 被测试液pH值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试验了溶液pH值对测定结果准确度的影响, 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见, 被测液pH值过大, 滴定时不能出现稳定的终点颜色 (蓝色) , 终点颜色无法判断。碘液滴定往往过量, 测定结果严重偏低。但被测液pH值过小, 酸度过大, 亚硫酸氢钠会发生分解, 使测定结果出现较大的正误差。试验表明, 当被测液pH值为5~6时, 滴定能出现稳定的终点颜色, 同时亚硫酸氢钠也不会发生分解, 测定结果准确度较高。

4 样品测定

4.1 重复性实验

对4种不同浓度的样品, 依照上述条件分别进行7次测试, 结果见表2。

由表2数据可知, 测定结果有较好的重复性。

4.2 标准加入回收率试验

为验证方法准确性, 与样品同时做标准加入回收率试验 (加入的糠醛为分析纯糠醛经蒸馏取中间馏分) , 结果见表3。

从表3可见, 标准加入回收试验回收率较高, 证明本方法准确可靠。

5 结论

亚硫酸氢钠的作用 篇7

1.问题的提出:

教材上比较Na2CO3和NaHCO3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是分别把0.3克Na2CO3固体与0.3克NaHCO3固体装在气球里,3ml的盐酸溶液装在集气瓶里进行实验。不足之处:(1)这套装置气球里的Na2CO3固体与NaHCO3固体不能分别同时倒入集气瓶中。(2)0.3克Na2CO3固体与0.3克NaHCO3固体和足量的盐酸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量比NaHCO3固体要多出四分之一。(3)仅区分了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快慢,没从本质解释原因。

2.实验改进:

2.1实验用品:

1.5mol/LNa2CO3溶液 1.5mol/LNaHCO3溶液 4.5mol/L盐酸溶液 5ml注射器 小试管 小气球 双孔塞 导管

2.2实验装置:

2.3实验过程:

(1)分别在5ml试管中装入3ml 1.5mol/L 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针筒中装入2ml 4.5 mol/L盐酸溶液。

(2)同时慢慢注入1ml的盐酸溶液,观察现象。紧接着又注入1ml的盐酸溶液,观察现象。

2.4实验结果:

装有NaHCO3溶液的试管瞬时就出现了气泡。NaHCO3+HCl■NaCl+H2O+CO2。装有Na2CO3溶液的试管在第一次注入1ml的盐酸溶液时几乎没什么现象又注入1ml的盐酸溶液马上产生很多气泡。

Na2CO3+HCl■NaCl+NaHCO3

NaHCO3+HCl■NaCl+H2O+CO2

3.实验改进的优点:

(1)方便了相同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同时和盐酸溶液反应。

(2)不仅区分了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快慢,没从本质解释原因。

(3)微型实验,方便随堂学生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宋心琦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第3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99

[2]化学实验的小助手——注射器[J].化学教学,2013. (8):40—41

[3]张庆云.微型化学实验,2006(2):45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高级中学)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是高中重要的知识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要求:“能通过实验研究碳酸钠的性质,能通过实验对比研究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如何进行实验设计就显的无比重要,针对教材上实验设计的一些值得探讨的地方对实验进行改进。

1.问题的提出:

教材上比较Na2CO3和NaHCO3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是分别把0.3克Na2CO3固体与0.3克NaHCO3固体装在气球里,3ml的盐酸溶液装在集气瓶里进行实验。不足之处:(1)这套装置气球里的Na2CO3固体与NaHCO3固体不能分别同时倒入集气瓶中。(2)0.3克Na2CO3固体与0.3克NaHCO3固体和足量的盐酸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量比NaHCO3固体要多出四分之一。(3)仅区分了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快慢,没从本质解释原因。

2.实验改进:

2.1实验用品:

1.5mol/LNa2CO3溶液 1.5mol/LNaHCO3溶液 4.5mol/L盐酸溶液 5ml注射器 小试管 小气球 双孔塞 导管

2.2实验装置:

2.3实验过程:

(1)分别在5ml试管中装入3ml 1.5mol/L 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针筒中装入2ml 4.5 mol/L盐酸溶液。

(2)同时慢慢注入1ml的盐酸溶液,观察现象。紧接着又注入1ml的盐酸溶液,观察现象。

2.4实验结果:

装有NaHCO3溶液的试管瞬时就出现了气泡。NaHCO3+HCl■NaCl+H2O+CO2。装有Na2CO3溶液的试管在第一次注入1ml的盐酸溶液时几乎没什么现象又注入1ml的盐酸溶液马上产生很多气泡。

Na2CO3+HCl■NaCl+NaHCO3

NaHCO3+HCl■NaCl+H2O+CO2

3.实验改进的优点:

(1)方便了相同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同时和盐酸溶液反应。

(2)不仅区分了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快慢,没从本质解释原因。

(3)微型实验,方便随堂学生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宋心琦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第3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99

[2]化学实验的小助手——注射器[J].化学教学,2013. (8):40—41

[3]张庆云.微型化学实验,2006(2):45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高级中学)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是高中重要的知识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要求:“能通过实验研究碳酸钠的性质,能通过实验对比研究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如何进行实验设计就显的无比重要,针对教材上实验设计的一些值得探讨的地方对实验进行改进。

1.问题的提出:

教材上比较Na2CO3和NaHCO3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是分别把0.3克Na2CO3固体与0.3克NaHCO3固体装在气球里,3ml的盐酸溶液装在集气瓶里进行实验。不足之处:(1)这套装置气球里的Na2CO3固体与NaHCO3固体不能分别同时倒入集气瓶中。(2)0.3克Na2CO3固体与0.3克NaHCO3固体和足量的盐酸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量比NaHCO3固体要多出四分之一。(3)仅区分了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快慢,没从本质解释原因。

2.实验改进:

2.1实验用品:

1.5mol/LNa2CO3溶液 1.5mol/LNaHCO3溶液 4.5mol/L盐酸溶液 5ml注射器 小试管 小气球 双孔塞 导管

2.2实验装置:

2.3实验过程:

(1)分别在5ml试管中装入3ml 1.5mol/L 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针筒中装入2ml 4.5 mol/L盐酸溶液。

(2)同时慢慢注入1ml的盐酸溶液,观察现象。紧接着又注入1ml的盐酸溶液,观察现象。

2.4实验结果:

装有NaHCO3溶液的试管瞬时就出现了气泡。NaHCO3+HCl■NaCl+H2O+CO2。装有Na2CO3溶液的试管在第一次注入1ml的盐酸溶液时几乎没什么现象又注入1ml的盐酸溶液马上产生很多气泡。

Na2CO3+HCl■NaCl+NaHCO3

NaHCO3+HCl■NaCl+H2O+CO2

3.实验改进的优点:

(1)方便了相同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同时和盐酸溶液反应。

(2)不仅区分了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快慢,没从本质解释原因。

(3)微型实验,方便随堂学生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宋心琦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第3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99

[2]化学实验的小助手——注射器[J].化学教学,2013. (8):40—41

[3]张庆云.微型化学实验,2006(2):45

上一篇: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大学生考研倾向调查下一篇:二年级语文《黄山奇石》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