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重点必考

2024-06-28

精神病学重点必考(精选7篇)

精神病学重点必考 篇1

古代文学总概论

1、学习古代文学的原因: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古典文学修养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 文学与广告都需要创造性地、艺术化地运用语言文字。漂亮的广告词可能成为一广告最精彩的部分,使人影响深刻。

2、中国古代文学分期:中国古代文学一般指从先秦时期到“五四”运动前夕的文学。主要包括八个时期的内容: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代文学、元代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1)先秦文学:包括《诗经》(《风》、《雅》《颂》); 历史散文(《尚书》、《左传》、《国语》、《战国策》等); 诸子散文(《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 楚辞(屈原的《离骚》、《九歌》、《九章》,宋玉的《九辩》等)。(2)秦及两汉文学:包括秦及两汉散文(贾谊、晁错等); 史传文学(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 两汉辞赋(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的《羽猎赋》《长杨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东汉末年的抒情小赋等); 两汉乐府(《陌上桑》、《十五从军征》、《江南》、《孔雀东南飞》等)文人五言诗(《羽林郎》、《古诗十九首》)。

(3)魏晋南北朝文学:包括建安文学(三曹、建安七子); 正始文学(阮籍、嵇康等);

两晋文学(西晋的陆机、潘岳、左思、刘琨、郭璞等,东晋的孙绰、许询);陶渊明; 南朝诗歌(谢灵运、鲍照,谢朓、王融以及永明体、沈约、江淹以及宫体诗); 北朝诗歌(庾信、王褒);

南北朝乐府民歌(南朝的《西洲曲》,北朝的《敕勒歌》《木兰辞》); 魏晋南北朝小说(志怪小说《搜神记》、《幽明录》、志人小说《世说新语》)。

(4)隋唐五代文学:

包括隋及初唐诗歌(沈佺期、宋之问、陈子昂以及初唐四杰);

盛唐诗歌(边塞诗人岑参、高适、王昌龄、李颀等,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储光羲等);李白;杜甫;

中唐诗人(大历十才子【以韦应物、刘长卿最有成就】、李益、韩愈、孟郊、贾岛、刘禹锡、柳宗元、李贺等);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元稹、张籍、王建); 晚唐诗人(杜牧、李商隐、韦庄等); 唐代古文运动(韩愈、柳宗元);唐代传奇(《南柯太守传》、《柳毅传》、《李娃传》、《莺莺传》、《虬髯客传》等);唐五代词(《敦煌曲子词》、白居易、刘禹锡、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煜等)。(5)宋代文学:

宋诗的发展(欧阳修、苏轼、王安石、黄庭坚及江西诗派、杨万里、范成大、陆游、文天祥、江湖诗人等);

宋词的极盛(婉约派词人欧阳修、柳永、二晏、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姜夔、吴文英、史达祖、张炎等,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张孝祥等); 宋代散文的兴盛(欧阳修、王安石、三苏、曾巩六大家)辽金文学(元好问的诗词文)。(6)元代文学:

包括元代杂剧(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等); 南戏(高明的《琵琶记》、四大南戏《拜月亭》、《白兔记》、《荆钗记》、《杀狗记》); 元代散曲(关汉卿、王和卿、白朴、马致远、张可久、乔吉、睢景臣、张养浩等)(7)明代小说:包括《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封神演义》及明代其他长篇小说;

明代短篇小说(冯梦龙的“三言”、凌濛初的“二拍”); 明代戏剧(汤显祖的《牡丹亭》)以及明代诗歌、散文。(8)清代文学:包括清代的诗词文(其中清词尤其繁盛); 清初的戏曲家李玉与李渔; 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与《桃花扇》;蒲松龄与《聊斋志异》;吴敬梓与《儒林外史》;曹雪芹与《红楼梦》等。

先秦文学概说:

“先秦”指的是从远古时代到秦统一之前的历史时期,包括原始、奴隶、封建社会初期(春秋末战国时代)三个阶段。

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光辉灿烂的第一页,产生了很多优秀作品,有《诗经》,史传体文学和小说、历史散文,诸子散文,浪漫主义杰作《楚辞》等等,奠定了我国文学发展的坚实基础。

《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多产生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周代社会的历史和现实,为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标志着先秦诗歌从口头到书面、从民间到宫廷的完成,也反映了先秦诗歌从集体创作到个人创作的过渡。

春秋末至战国之世,是封建社会的初步确立时期。主要作品有《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它们开创了真实性与形象性相结合的史笔传统,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丰富的题材。

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他们现存的主要著作有《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这些著作把我国的论说文从语录体推进到论辩,再进而为论文,成为中国说理散文的开端。

战国时期的诗歌主要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开创了富于浪漫气息的新诗派。它的出现,标志着先秦诗歌从集体创作到个人创作的完成。屈原之后,宋玉、唐勒、景差等学习屈原创作,把楚辞演化成了新的文学体裁——赋。

《诗经》:产生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属于集体创作,开创了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诗经》共收集了311篇诗歌,其中6篇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现存305篇。先秦称其为《诗》,或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体例分类:《诗经》所录,其体例是按照地域和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 ——也叫国风,共160篇。多是民歌,其创作地域以黄河流域为主,远及长江、汉水流域。

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指朝廷正乐; 按音乐、创作年代、创作者身份的不同又分为《大雅》、《小雅》,多个人抒情之作。共105篇。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

思想内容:《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其中包括:(1)民族史诗,如《大雅》中的《生民》、《大明》等,是周部族起源、发展和立国的历史叙事诗。

(2)怨刺诗,如《魏风•硕鼠》、《小雅•采薇》、《王风•君子于役》等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西周时期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和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灾难。

(3)农事诗,如《周南•芣苢》完整地刻画了妇女们采集车前子的劳动过程;《豳风•七月》记叙了奴隶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小雅•无羊》反映了奴隶们的牧羊生活。(4)爱情婚恋诗,如《关雎》表现了男性青年对姑娘的爱慕和追求;《秦风•兼葭》表现了男女之间如梦的追求;《郑 风•将仲子》则反映了家长的干涉和社会舆论给青年男女带来的痛苦;《卫风•氓》还抒写了弃妇的哀怨,谴责了男子的忘恩负义。此外,《诗经》中还包括一些颂诗和爱国诗,如《大雅•文王》和《秦风•无衣》等。

3.艺术成就:诗经》是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奠基之作,其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诗经》从各个方面主要描写了我国西周数百年的社会现实生活,表达了民众的理想和愿望。

其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是《诗经》艺术上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所谓“赋”,指的时一种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如《七月》。

比,就是比喻或比拟,使被比喻的事物生动形象,真实感人。如《魏风·硕鼠》就是通篇用比。

兴,就是托物起兴,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诗经》中,这三种手法常常结合运用,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其三,重章叠句和以四言为主的句式。深化主题,渲染气氛,增强音乐性和节奏感。四言句式中也有一些突破此定格,在整齐中显出参差错落之美。

其四,丰富、生动、简练、形象的语言。用了大量的双声字、重叠字、叠韵字,使诗歌富于形象美和音韵美,增强了诗歌语言的艺术魅力。影响:

《诗经》开创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

它赋、比、兴的艺术手法为后世文学的创作提供了成功的艺术借鉴;

它确立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给后世文人学习民间文学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其丰富的思想、高尚的审美情操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哺育了历代作家和诗人,影响深远。

屈原与《楚辞》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楚辞”是是战国晚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离骚》:《离骚》为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是他充满爱国激情的抒忧发愤之作。我国诗歌史上向以“风骚”并称并常用之代指文学,“风”指《诗经》国风,“骚”即是指《离骚》。主题思想:《离骚》反映了屈原对楚国黑暗腐朽政治的愤慨,和他热爱祖国愿为之效力而不可得的悲痛心情,也抒发了自己遭到不公平待遇的哀怨。

全诗大致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叙述诗人在现实中的遭遇,反映了楚国现实的黑暗和屈原美好理想之间的矛盾冲突。第二部分主要是通过奇诡的幻想,描写了诗人苦闷彷徨及对未来道路的探索和艰难的选择。在思想内容方面:《离骚》的主旨是忠君和爱国。诗中还提出了明君贤臣、举贤授能的美政理想;也表现出了深刻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在艺术成就方面:(1)《离骚》汲取了《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同时又它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浪漫主义基础。

(2)它以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手法,比兴、象征、幻想、虚构并用,创造性地将《诗经》的简单比兴发展为丰富的意象系统,形成了宏大完整的艺术结构。

(3)在诗歌语言和形式上,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形式,创造了一种参差错落,灵活自由的的语言形式。语言精炼华美,极富表现力。

(4)《离骚》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两类意象:美人、香草。美人的意象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香草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意象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使得诗歌蕴藉而生动。

3.屈原的其他作品

《九歌》——是在楚国民间祭神歌曲的基础上创作的一组抒情诗,共十一篇。《九歌》的语言清丽自然,极具抒情性,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九歌》中唯有《国殇》刚劲悲壮的风格不同于它篇。

《九章》——是屈原的一组抒情诗歌的总称,共九篇。《橘颂》是借颂橘表现屈原的人格理想。其余篇章以较短的篇幅写某一方面的经历和情感。

《九章》在艺术上以写实为主,具有更强的现实主义精神。在写实中同样贯穿着强烈的抒情性。

楚辞作家尚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其中宋玉的创作成就较高,其代表作是《九辩》。

《诗经》之后约300年左右的时间,散文勃兴而诗坛消沉。屈原和楚辞的出现打破诗坛的消沉,为诗歌创作开辟了新的领域。

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浪漫主义基础。,表明我国古典诗歌实现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双峰并峙的发展道路。

标志着我国古典诗歌由简短的抒情短章向叙事抒情长篇的发展.标志着我国古典诗歌由集体创作向个人创作的转变的基本完成。屈原是中国诗歌由集体创作走向个人创作的第一人。

秦汉文学概说: 秦汉文学的成就主要产生在两汉。从文学样式看,秦汉文学主要在辞赋、史传文、政论文和诗歌等四个方面取得较高成就,在文学史上有较为深远的作用和影响。

两汉最重要的文学成就是赋,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在文学史上有“汉赋”的专称。

两汉的史传文的代表是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所谓“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正确地评价了司马迁在历史学和文学发展上的贡献。班固的《汉书》是东汉史传文学的代表。记叙西汉的历史,开创了中国断代史的先例。旧时史汉、班马并称,说明《汉书》同《史记》一样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两汉诗歌的主要成就表现为乐府机关的设立、扩展和文人五言诗的形成。

现存汉乐府民歌大都是东汉的作品。这些民歌形式多样,反映了东汉人民的苦难处境和思想感情,是东汉文学的重大收获。两汉诗歌的另一重大收获,文人五言诗的形成。文人五言诗对以后魏晋五言诗的发展和产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两汉政论文主要集中与西汉初年和东汉末年。代表作家包括贾谊、晁错等人。这些政论文对唐宋以后散文创作有明显的影响。

东汉后期出现了一批以暴露和抨击当时的社会弊病为主要内容的政论文,如仲长统《昌言》,王符《潜夫论》,都是社会危机日益严重背景下的产物。

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说

时代特点:是全国长期分裂;是政权更迭频繁;是社会**;四是民族矛盾尖锐

.魏晋南北朝又是继战国“百家争鸣”以后,我国历史上又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各种学说同时并兴,社会思想和学术文化多元化。玄学,佛教,道教,儒学(相对衰微),尽管这些思潮有局限性,但是在历史行程中是重要的进步,有力地促进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音乐、舞蹈、绘画、雕塑、书法乃至园林建筑尤其是诗歌,在这一时期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玄学产生于魏晋,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文化思潮。“玄”字出自老子《道德经》。玄学家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

鲁迅称魏晋是“文学的自觉时代”。随着社会思想的变化,文学从儒家政教工具的性质越来越多地被用来表现作家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追求,促成了文学的繁荣。

这一时期社会的上层人士普遍热心于文学创作,文学作品的日见丰富,文学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学科。这一时期文学繁荣的另一标志是文学集团的空前活跃,促进了文学的兴盛,新的文学现象的产生,文学风格的多样化。先后出现了“邺下文人集团”、“竹林七贤”、“二十四友”、“竟陵八友”等。邺下文人集团: 汉献帝建安年间,曹操建都邺城,曹氏父子和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蔡琰(蔡文姬)形成了一个邺下文人集团(以风骨著称)。

作品反映社会**与民生疾苦,表现乱世英雄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使命感。竹林七贤:

魏正始年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世谓竹林七贤,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

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二十四友

西晋二十四人文学集团。二十四友成份复杂,文学成就和影响也不相同。潘岳为“二十四友”之首。贾谧(mì)后因事被诛,许多人受牵连,“二十四友”亦自星散。竟陵八友

南北朝齐永明年间,形成了一个文学群体,文学史上称“竟陵八友”。包括萧衍、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创作‘永明体”。

永明体作家,作诗平仄协调,对仗工整,为格律诗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是从“古体诗”到“近体诗”的过渡,故又称新体诗(律诗的开端)。

魏晋南北朝社会变迁,学术思潮以及文学观念变化,文学审美追求,带来了诗歌的变化。特点:1诗体方面,出现“永明体”,中国古代诗歌的几种基本形式如五律、五绝、七律、七绝等,在这一时期都有了雏形;

2辞藻方面,追求华美的风气愈来愈甚。藻饰、骈偶、用典,成为普遍使用的手段。

3题材方面,出现了咏怀诗、咏史诗、拟古诗、悼亡诗,以及陶渊明创造的田园诗,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等。

五言诗起源于西汉而在东汉末年趋于成熟。

秦始皇时的民歌《长城谣》;汉代的乐府诗如《江南》、《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也是五言。文人作的五言诗,一般认为最早的要算班固的《咏史》。五言的句式更富于变化,更具有音乐感;语法成分上增加了容量,从而增强了句子的表现力。

咏怀诗:它所表现的是,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体悟,对于生命的思考,对未来人生的追求。

代表作:阮籍《咏怀诗》(82首五言诗)

《咏怀诗》是魏晋易代之际险恶的社会现实政治挤压出来的一曲社会人生的悲歌,是诗人痛苦心灵的回声。

咏史诗:

特点:以历史作为诗人感情的载体,史情结合。

《咏史八首》是左思创作的一组咏史诗。名为咏史,实为咏怀,借古人古事抒发情感。在创作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拟古诗:

往往在题上冠以“效”、“代”、“学”、“同”等字样,后人拟“徐庾体”、“齐梁体”。唐、宋人拟陶诗等,都是“拟古诗”。悼亡诗:

“悼亡”,从文体分类的角度看,散文称为“哀祭”,诗词才称为“悼亡”。魏晋之前并无悼亡诗,西晋潘岳为悼念亡妻写《悼亡诗三首》,开悼亡诗题材之先。后世乃专以悼念亡去的妻子的诗词为“悼亡”。游仙诗:

道教诗词的一种体式。其体裁多为五言。游仙诗源于汉代以前的歌赋。而作为一种成熟的体裁,游仙诗的流行则是汉代以後的事。魏晋南北朝以後,像李白、李贺等人的诗歌仍颇具游仙之遗风。

代表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特点:游仙诗在思想上往往表现出超越世俗社会局限的强烈愿望;在艺术上,游仙诗想象奇特,善于运用夸张、拟人、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而道家神仙典故的运用,则使游仙诗更具备浪漫的色调。

游仙诗内容向有两种不同倾向,一种求仙长生之意;另一种则是愤世嫉俗之言。玄言诗:

一种以阐释老庄和佛教哲理为主要内容的诗歌,约起于西晋之末而盛行于东晋。代表作家有孙绰、许询等;其特点是玄理入诗,严重脱离社会生活。

玄言诗是魏晋玄学及清谈之风兴盛的结果;与东晋政局下的士人心态有关;与佛教的流行也大有关系。宫体诗:

“宫体”既指一种描写宫廷生活的诗体,又指在宫廷所形成的一种诗风,始于简文帝萧纲,时称“宫体”。后来因称艳情诗为宫体诗。

艺术特点:注重辞藻、对偶;大多描写女性之美,形式工巧;诗歌情调轻艳,诗风柔靡缓弱。

代表作:陈叔宝《玉树后庭花》 山水诗:

脱胎于玄言诗,鼻祖是东晋的谢灵运。山水诗的出现,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题材,开启了南朝一代新的诗歌风貌。

山水诗标志着人与自然进一步的沟通与和谐,标志着一种新的自然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的产生。

这一时期的文学除文人诗外,还有南北朝乐府民歌,辞赋,小说和文学批评等。骈文出现并走向成熟。由于骈文注重形式技巧,运用得当,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渐衰。

总之,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具有文学的自觉意识、在各方面富于创新精神的时代。为唐代唐代文学奠定了基础.隋唐五代文学: 取得高度成就的原因:

1、科举取士,庶族寒士登上了历史舞台;“以诗赋取士”,地刺激了文化教育;科举制度,有利于发展文化。

2、儒、释、道三教并重与合流,使文人的思想大为活跃。

3、中外文化艺术的交流和融合,大大提高了唐代文人的文学修养 隋唐五代文学的成就: 诗歌,不论是内容的开拓还是艺术的创造,唐诗都以辉煌的成就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代表人:李白和杜甫。

散文,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小说和词,词从的成熟,为宋代词的新发展开拓了道路。

宋代文学概说:

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处于转型时期,一方面传统的诗、文、词已经高度成熟、定型,另一方面新兴的话本小说、戏剧等开始登上文学殿堂,为后世文学重心的转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宋代文学的主要文体是词、诗、文、小说、戏剧。宋词是我国词史上的顶峰,使它取得了与“唐诗”、“元曲”等并称的光荣。

在诗歌方面,宋代继唐代以后出现了又一个高潮。代表作:苏轼,杨万里,陆游,文天祥。爱国思想在宋代诗歌(包括词)中的反映相当强烈。

散文(古文),在北宋有显著的发展。所谓“唐宋八大家”中占了六位的宋人,全都生活于北宋中期。北宋古文家提倡的理论立足点是政治和伦理功能。在文体上,欧阳修、苏轼等人散文兼收骈文之长,散体文的优势至此得到真正的确立。宋代的小说主要是“话本”,具有两个鲜明的特色:一是市民文学的色彩;二是白话文学的特点。长篇的“讲史”话本为以后长篇历史小说提供了故事的素材。

在中国戏剧的发展过程中,宋代也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北宋杂剧、南宋戏文,是以后戏曲发展的基础和出发点。

王国维曾指出“真正之戏剧,起于宋代。” 元代文学

元代文学概说

背景:元朝的大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格局,建立一个空前统一、幅员辽阔的王朝,也是一个矛盾重重、苦难深重的朝代。

在政治上,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压迫政策,民族矛盾突出,阶级矛盾激化;长期废除科举制度,儒生失去进身之路,文士地位空前低下。

在经济上,农业的恢复,都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也不断壮大。

在思想上,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开始确立,同时对各种宗教信仰兼收并蓄,思想控制相对松弛。

这些都给元代文学的面貌与架构带来深刻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演进历程中,元代文学处于一个新的转折期:即新兴的通俗的戏剧小说开始取代传统的典雅的诗文词赋的正宗地位,从此,叙事性文学逐渐成为文坛创作的主流。

元曲:

在元代文学中,大放异彩的是元曲。它包括杂剧和散曲,因二者皆以曲辞为主合乐歌唱,统称为曲。元曲一向与唐诗、宋词并举,为元代文学之主流,为中国文学增添了新的光辉。

杂剧是中国戏剧成熟的标志,也是元代文学最高峰的标志。

元杂剧是以宋杂剧和金院本为基础,把唱、念、科、舞等艺术结合起来表演故事,并用北曲演唱的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严格的体制,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元杂剧兴盛的原因:

1、都市经济的繁荣、通俗文艺的发展、戏剧演出的社会化和商业化以及市民阶层的娱乐需求,为元杂剧的繁盛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群众基础

2、元代以前的诸种歌舞伎艺,尤其是宋、金以来戏剧事业本身的进步,为元杂剧的产生提供了丰富而深厚的艺术实践。

3、最高统治者对歌舞戏曲的爱好和提倡,鼓励了元杂剧的发展。

4、科举废立无常,断绝了儒生进入上层的道路,有效地提高了元杂剧的艺术品位,使戏曲这种民间文学大放异彩。

元杂剧的发展历程:

元杂剧的的历史大致可分为前后两期。

元杂剧的前期,大抵是指从金朝灭亡至元成宗大德年间。这是元杂剧的鼎盛时期。大都是前期杂剧创作的中心,剧作家也主要是北方人。戏剧家关汉卿,杰出的戏剧家王实甫、马致远、白朴,著名的杂剧作家高文秀、杨显之等。他们创作出了《窦娥冤》、《救风尘》、《西厢记》、《梧桐雨》、《赵氏孤儿》等等优秀的剧作,构成了前期剧坛绚丽多姿的局面。

元杂剧的后期,是指从大德以后至元朝灭亡。这是元杂剧由鼎盛逐步走向衰微的时期。后期杂剧创作的中心由大都南移到临安。后期的著名剧作家有郑光祖、乔吉等,优秀作品有《倩女离魂》、《两世姻缘》等。

散曲:是元代韵文的主体,其成就也颇为引人注目。在元代又被称为乐府。散曲突破了传统的诗歌审美意识的束缚,表现手法大多用铺陈白描,形式自由,语言流利,风格明快,显示出强大的艺术活力。

元代散曲的发展也以元成宗大德年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元曲作家的活动主要集中在北方的大都,最有成就的仍是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张养浩等人。

后期元曲作家的活动中心转移到了南方的临安,较为著名的有张可久、乔吉、睢景臣等。逐渐脱离了前期俚俗生动、质朴坦率的曲之原味,体现了元代散曲由通俗化向文人化发展的趋势。元代话本:

白话小说在元代继续盛行。一般统称为“宋元话本”。其中“小说”、“讲史”、“讲经”是最受欢迎的说话科目。

宋元小说话本第一次用白话文来描写社会日常生活,主要演述市民生活,表现市民情感,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它开创了白话小说这一崭新的文学样式,并为明代拟话本短篇白话小说的出现开了先路。

讲史话本通称平话,又称评话,如《大宋宣和遗事》为《水浒传》提供了最初的蓝本,《全相平话五种》中的《三国志平话》已粗略具备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主要情节和基本倾向。

讲经话本《唐三藏取经诗话》对《西游记》的成书也有直接影响。

西厢记

杂剧《西厢记》被元末明初的贾仲明誉为“天下夺魁”之作,代表了元代爱情剧的最高水准,在中国戏剧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元杂剧《西厢记》的作者,一般认为是王实甫。现在全本流传下来的有《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王实甫的剧作多以儿女风情故事为主,是文采派的典范。

《西厢记》的思想内容:

全剧通过描写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故事,展现了崔、张、红娘等追求婚姻自主的叛逆者同以老夫人为代表的封建礼教的维护者之间尖锐的冲突,深刻地揭示出封建势力的残酷性与虚伪性,热情地歌颂了青年男女争取爱情婚姻自由的合理性与正当性,尤其是作者明确地提出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进步理想,更是对传统婚姻制度的大胆挑战,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倾向。

艺术成就:(1)《西厢记》的结构宏伟而紧凑,严整而巧妙,呈现出纵横交错、跌宕多姿的复杂面貌。两种冲突两条线索相互交织、相互制约:一是以莺莺、张生、红娘为一方同以老夫人为另一方的冲突,这是贯穿全剧的主线;二是莺莺、张生、红娘之间的性格冲突,这构成了辅线。两条线索有主有次交织,使得相互之间的矛盾得以充分展开,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使得人物性格更为丰满。善于利用悬念,扣人心弦,增强了作品的戏剧效果。(2)《西厢记》的人物个性鲜明,成功地塑造了莺莺、张生、红娘、老夫人等戏剧典型。作者善于通过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来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还善于通过心理活动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性格,开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3)语言优美。《西厢记》的唱词生动活泼而又雅致清新。《西厢记》的人物语言也都是高度个性化和充分戏剧化的。

(4)对杂剧的体制创新,突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的通例;也打破了每折只能由一人主唱到底的成规,在必要时一折戏可轮番主唱。这种体制上的突破,使情节更为曲折,人物塑造和艺术手法的运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明清小说概说

明代小说创作无论是长篇或短篇都呈现了空前繁荣的盛况。

明代的长篇小说创作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诞生了许多开创性的经典小说巨著。其中《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水浒传》开中国英雄传奇小说的先河,《金瓶梅》开中国世情小说的先河,而《西游记》则是神魔小说最杰出代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这四部小说被称为明代“四大奇书”

历史演义小说:历史演义小说由宋代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元末明初出现这个名称。历史演义小说主要有:《三国演义》(罗贯中)、《隋唐演义》(褚人获)等,《三国演义》有“清朝第一才子书”之称 有些小说虽题为“演义”,实非历史小说,最明显的是《封神演义》。

《水浒传》是最为著名的英雄传奇小说。明代英雄传奇小说大多以反映民族斗争为题材。宋代说话艺术,尤其是其中“说铁骑儿”一家,为英雄传奇小说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南宋话本中有《杨令公》、《五郎为僧》等话本。元杂剧中有《谢金吾诈拆清风府》、《昊天塔孟良盗骨》、《八大王开诏救忠臣》、《杨六郎调兵破天门》和《焦光赞活拿萧天佑》等题材的作品。它们为英雄传奇小说的出现,作了大量的准备。

《水浒传》的问世,为英雄传奇小说在艺术经验和类型属性上提供了极为成功的经验,成为英雄传奇的典范作品

明代英雄传奇小说主要集中在说唐、说岳和说杨三大系列上。

说唐系列小说包括《大唐秦王词话》、《隋唐两朝志传》和《唐书志传通俗演义》、《隋史遗文》四种,对后来同类题材的小说如《隋唐演义》、《说唐全传》的出现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说岳系列小说渊源较长。南宋时期说话人讲的《复(福)华篇》,就是关于岳飞、韩世忠等抗敌英雄故事。

明代说岳题材的小说比较重要的是熊大木的《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又名《大宋演义英烈传》和《岳武穆精忠传》,这是历史上第一部以岳飞故事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为清初《说岳全传》的问世准备了条件。

英雄传奇小说成就较高,影响较大的还是描写北宋杨家将故事的说杨系列小说。明代以杨家将故事为题材的小说有两种,一是《北宋志传》,系熊大木所编《南北宋志传》中的北宋部分,又称《杨家将传》。二是《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是以历史事件为依托的英雄传奇小说。

神魔小说:多有影射世情之意,神魔小说一个显著特点是,人物形象中来自于在社会中拥有巨大影响力的“知名”道教仙真,许多还是当时重要道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和崇拜偶像。

《西游记》 吴承恩(明)、《封神演义》 许仲琳(明)、《西游补》 董说(明末清初)

世情小说:反映社会现实,以《金瓶梅》、《红楼梦》最著名。其代表作有《禅真逸史》《醒世姻缘传》、《续金瓶梅》,《野叟曝言》、《歧路灯》,《镜花缘》和《蜃楼志》。明中叶的短篇小说以冯梦龙的“三言”和凌蒙初的“二拍”为代表。其中大部分是摹拟宋元话本写成的。

明代小说的艺术成就:

1、从发展过程来说,明代小说是由人民群众的集体创作,到文人的加工整理,再发展为作家的个人创作。《三国演义》、《水浒传》是集体智慧和作家个人的艺术才能相熔合的结晶,《西游记》已充分显示出作家个人创作成分比重的增加,《金瓶梅》则是作家的个人创造。

2、从思想内容来说,明代小说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理想愿望,具有强烈的人民性;

3、从艺术形式来说,它开始了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塑造;

4、从创作方法来说,大多是现实主义的,有的作品也不乏积极的浪漫主义。

5、明代小说的这些特点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民族风格。

《红楼梦》的思想内容

长篇小说《红楼梦》内容丰富艺术精湛,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最高峰。

《红楼梦》以爱情故事为中心线索,在贾府这一世代富贵之家从繁盛到衰败的过程中,反映了具有一定觉醒意识的青年男女在封建体制和封建家族遏制下的历史宿命。这里面包含了曹雪芹自身的家族和个人背景,以及他对人生的认识。作者反映了广大的社会生活面和深入的人生体验,表现了不同人生价值观的冲突,从而赋予这部小说以深刻的意义 《红楼梦》中最重要的三层主旨:

1、家族在腐败中走向破落,繁华成空;

2、个人的禀性趣味与家族和社会的要求相背离,人生失落,无所归依;

3、回顾如梦人生时,唯一值得怀念的,是一群“闺阁女子”,因此最令人悲悼的,也就是她们的悲剧命运。

艺术成就:

1、《红楼梦》的人物塑造艺术。《红楼梦》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形象塑造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总结,完成了具有中国古代民族特色的现实主义人物艺术的发展历程。

1.《红楼梦》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丰富性。打破以往小说的传奇性特征,通过日常琐屑的生活细节,对主要人物的独特性格反复皴染;借助于对比与映衬手法,使人物既立体、丰富,又鲜明、独特。第三,通过环境描写和气氛渲染衬托人物个性。

2.《红楼梦》在人物内心世界的开掘上最见功力,代表着中国古代小说心理描写的最高成就。

《红楼梦》工于叙事,彻底摆脱了说书体通俗小说的模式,极大地丰富了小说的叙事艺术。

2、《红楼梦》的叙事艺术

1.写实与诗化相融合的叙事风格。实现了古代叙事文学与抒情文学艺术传统的融合创新 2.浑然一体的网状叙事结构。《红楼梦》是作者用生活的彩线织成的一幅艺术巨锦,巧夺天工而又自然浑成。

3.转换灵活的叙事视角。

在叙述者问题上,在中国小说史上首次自觉采用了颇有现代意味的叙述人叙事方式。在叙事角度问题上,作品创造性地运用叙述人多角度复合叙述使叙述视角灵活多变,有利于多层次、多角度地刻划人物。

3、语言艺术: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中语言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它以当时北方口语为基础,融汇了古典书面语言的精粹,经过作者苦心营构,形成了简洁自然、准确精美、具有浓厚生活气息和强烈感染力的文学语言。它的叙事语言平实自然,通俗生动,富有立体感和表现力,具有高度的个性化。《红楼梦》的语言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成熟、最优美的语言。

精神病学重点必考 篇2

贯彻落实好两会精神, 统一思想才能行动一致。两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 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深化着中国改革发展的战略思考。学习贯彻两会精神, 就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把智慧力量凝聚到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统一思想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思想上同心同德, 才能在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只有统一思想, 才能达到共识, 坚定信心, 凝聚力量;只有统一思想, 才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团结一致, 奋发有为, 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

贯彻落实好两会精神, 坚定信心才能明确方向。两会既是民主政治的盛会, 也是对中国发展的检阅。事实与变化最有说服力, 学习两会精神, 回顾发展成就, 就更能坚定信心, 坚持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不断增强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增强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增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信心百倍地向着既定目标不断前进。

贯彻落实好两会精神, 攻坚克难才能激发动力。我们既要正视前进中的问题与矛盾, 也要看到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就要找准深化改革开放的难点, 明确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

贯彻落实好两会精神, 开拓前进才能再创佳绩。形势有新变化, 现实有新挑战, 人民有新期待。从两会的新起点出发, 需要我们勇于变革、勇于创新, 努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我们决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 更不能墨守成规、停滞不前, 而应增强忧患意识, 焕发改革精神, 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牢牢把握主题主线, 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巩固发展“十二五”开局良好势头, 开创事业更加蓬勃兴旺的新局面。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强调, 要认真贯彻落实两会精神特别是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 以对中央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的高度责任感, 扎实做好2012年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袁贵仁指出, 今年两会是在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前召开的重要会议。会议圆满召开, 对于推动中央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推进改革开放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 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 具有重大意义。各教育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 精心谋划推进教育改革发展, 围绕社会广泛关注、人民群众有迫切需要的问题, 完成好教育经费分配监管、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各级各类教育科学发展等重点工作, 努力把教育事业办得更好。

培育职业精神的意义、重点与途径 篇3

深刻认识培育职业精神的重要性

提高认识是培育职业精神的前提。职业精神是职业活动的灵魂,培育职业精神是一项铸魂工程。企业只有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才能始终保持推动自身不断发展的内生动力。

培育职业精神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在经济科技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其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实质是职工职业化素质的竞争,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职业精神高低的竞争。职业精神是一门全新的管理哲学,包括一个人的职业价值观、职业态度、职业理想、职业责任和职业道德等要素,决定着职工的职业行为、工作效率和工作品质。拥有高素质职业精神的职工,工作自豪感、工作热情、工作主动性会大幅改观,工作效率会有很大提高。员工拥有优良的职业精神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软实力。时代呼唤需要有职业精神的员工,呼唤需要有“职业精神”的企业。

培育职业精神是提升员工职业素质的需要。员工的职业素质首先是思想素质,即培育和树立正确的职业精神。职业精神反映着员工的精神追求和人生境界,体现着员工的职业观。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培育员工的社会主义职业精神更显重要。职业精神的力量是强大的,它一方面能振奋员工的进取精神,激励员工努力工作,为个人的职场生涯创造丰富的资源,推动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能促进企业、行业的健康、全面和协调发展。职业精神的巨大作用、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都决定了现代企业必须要把培育员工的先进职业精神作为提升员工职业素质的核心内容,下大力气认真抓好。

培育职业精神是企业和员工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确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虽然步履艰难,但成就非凡。在物质成果上、经济制度上,我国迅速取得了西方国家要花几百年才能取得的成就。但与此同时,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失范的现象仍大量存在,一些行业、企业失信、失责,甚至违纪、违法事件频发,这不仅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也重新引发了行业、企业乃至社会对培育职业精神的深入思考。目前,我国企业正处于塑造现代职业精神的阶段,重视和加强职业精神的培育,就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恰当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切实使社会主义职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这方面我国企业仍任重而道远。

找准培育职业精神的着力点

社会主义职业精神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分别从特定方面反映着社会主义职业精神的特定本质和基础,同时又相互配合,形成严谨的职业精神模式。企业和员工的职业精神培育,就要以其内容为着力点,有针对性地进行。

职业理想是职业精神的核心,在职业精神中处于引领地位。抓职业精神的培育,首先就是抓正确职业理想的培育。只有树立起正确的职业理想,提高职业素质,才能做好本职工作。社会主义职业精神所提倡的职业理想,是国家、社会、企业和员工根本利益的统一,要引导企业充分认识到肩负的社会责任,教育引导员工充分认识到,只有在企业发展、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的前提下,员工的个人理想才能实现,两者的实现过程是融会贯通的。

职业态度是职业精神的重要内容,体现的是对职业价值的判断。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是员工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抓职业精神的培育,就要着力培育员工的正确职业观。社会主义的职业观主张人们只有社会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为人民服务,只要诚实劳动,都会受到社会尊重。培育职业精神,就要抓住社会主义职业观教育这个关键环节,引导员工以正确态度对待本职工作,做到敬业、勤业,任劳任怨。

职业责任是职业精神的落脚点,它包括职业团体责任和从业者个体责任两个方面。这里的关键在于,要促进从业者把客观的职业责任变成自觉履行的道德义务,这是社会主义职业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培育职业精神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引导员工正确认识并自觉担负起自身的职业责任。要从抓职业良心、职业信誉教育入手,着力培养和唤起员工对职业责任的自觉意识,使之在员工的职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贯穿于员工职业行为过程的各个阶段,成为员工的重要精神支柱。

职业技能是职业精神的能力基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职业对职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需要科学技术专家,而且迫切需要千百万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熟练从业者。良好的职业技能具有深刻的职业精神价值。抓职业精神的培育,就要抓好员工职业所需要的文化、科学和技能的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员工的职业能力,打好员工弘扬职业精神的职业能力基础。

职业作风是职业精神的外在表现,是员工在其职业实践中所表现的一贯态度。抓职业精神的培育,就要着力培养员工良好的职业作风。社会主义职业作风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它好比一个大熔炉,能把新的成员锻炼成坚强的从业者,使老的成员永远保持优良的职业品质。职业集体有了优良的职业作风,就可以互相教育,互为榜样,形成良好的职业风尚。职业作风与职业纪律紧密联系,培育良好的职业作风,就要加强职业纪律教育。职业纪律是社会主义法规性和道德性的统一,自觉遵守职业纪律是形成良好职业作风的重要保障。

正确选择培育职业精神的途径

途径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培育职业精神要结合时代要求、企业和员工实际,正确选择途径,力求收到良好的实际效果。

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核心价值观教育,筑牢培育职业精神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核心价值观是职业精神的思想基础,要把其内容切实融入贯彻到职业精神之中。要重视职业道德的养成,紧密结合实际,不断拓展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努力形成有利于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生成、成长的环境和氛围。

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构建培育职业精神的制度保障。良好职业素养的养成,仅靠说服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辅以严格的管理制约和建立激励机制。在抓好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宣传教育的同时,要积极发挥机制的导向作用,通过完善机制,让践行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的先进群体和个人得到奖励,对违反违背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群体和个人进行惩戒,为良好企业风尚的形成提供条件。

学习国内外先进企业经验,拓宽培育职业精神的路径和方法。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不同的企业员工有不同的职业精神,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搜集整理,结合实际,有所甄别,做到真正能为我所用。

大力培育和树立先进典型,为培育职业精神立起学习的榜样。大力挖掘选树员工身边那些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学得到的“平民英雄” 和“凡人善举”,使之成为职业精神培育的生动实践和有力抓手,员工学习的方向、榜样。

积极发展企业文化,营造培育弘扬职业精神的良好氛围。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为企业成员所共同遵循的经营观念或价值体系。职业精神就包含在企业文化中。因此,企业要把握这种辩证关系,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员工职业精神的提升助力。

引导职工自我提高,夯实培育职工职业精神的内在基础。培育职业精神,企业要高度重视,但那还只是外因,关键还是要职工提高自觉意识,也就是要内化。那么怎么内化,一是职业培训,二是努力践行。通过学习和职业实践来提升员工的职业精神。

领导重视,身体力行,加强对培育职工职业精神的引领。这就是讲抓行为层,即抓企业家行为和员工行为,努力践行职业精神。建设职业精神就是要紧紧抓住各级“头”,要让“头”的行为影响员工的行为。要使“职工精神”发扬光大,企业领导者必须言行一致地尊重职工、依靠职工。

作者简介

戴文宪,铁道部党校工运教研部教授(曾任科研所副所长)。长期从事党建工运理论和职工问题的教学与研究,从事党政、工会领导干部的培训工作。迄今在国家级、省部级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理论和学术文章5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编著及主编专业书籍20余部,曾获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全国总工会、铁道部机关等单位颁发的多项科研奖励。

(责任编辑:郝幸田)

高考化学必考重点知识点精选 篇4

1、过氧化钠的颜色:淡黄色,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

2、Na2O、Na2O2:Na2O是碱性氧化物,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它们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比例都是2:1.

3、钠与有酚酞的水反应的现象:钠浮在水面上,融化成一个光亮的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呲呲的声音,最后溶液变红。

4、工业上制钠:电解熔融的氯化钠。

5、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区别:

(1)俗名:碳酸钠:苏打纯碱碳酸氢钠:小苏打。

(2)溶解度:碳酸钠大于碳酸氢钠

(3)相同条件下,溶液的碱性:碳酸钠碱性强。

(4)与酸反应:碳酸氢钠更加剧烈。碳酸钠慢,

(5)稳定性:碳酸钠非常稳定,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7)用途:碳酸钠:制玻璃、肥皂、纺织、洗涤剂。碳酸氢钠: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灭火器。

6、将钠投入到盐溶液中,钠先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在与盐的溶质反应。

7、做焰色反应时,铂丝必须先用稀盐酸洗净,再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无色。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

8、Na、K保存于煤油中。用多的钠、钾必须放回原试剂瓶中,金属钠着火可用沙子盖灭

9、不能使用磨口玻璃塞的试剂有强碱、水解生成强碱的盐;不能使用橡皮塞的试剂有:强氧化性试剂、溴水、易挥发的有机溶剂。

精神病学重点必考 篇5

2疾病的地方性分类:1,自然疫源性2自然地方性3统计地方性

3时间分布特点:1短期波动2季节性3周期性4长期变异

4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1属于观察性研究2设立对照3观察方向由果到因4研究因素可以有多项5难以证实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5队列研究关联强度的指标:1相对危险度2归因危险度3归因危险度百分比4人群归因危险度5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6判断实验真实性的指标:1灵敏度和特异度2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3约登指数4粗一致性 7评价试验可靠性指标:1变异系数2符合率3kappa值

8营养素的功能:1提供能量2构成细胞组织 供给生长发育和自我更新所需材料3调节机体生理活动

9判断诊断效果的指标:1预测值2似然比

10导致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1新生儿增加2易感人口迁入3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4免疫人口死亡

11疾病自然史:疾病从发生发展直到结局的自然过程

12健康疾病连续带:机体由健康到疾病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有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机体疾病或健康标志的发生

13肠外营养:指通过肠道以外的通路及静脉途径输注能量和各种营养素以达到纠正或预防营养不良,维持营养平衡目的的营养补充方式

14膳食指南:根据营养学原则,结合国情制定的是教育人民群众采用平衡膳食以摄取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指导性意见

15食物的热效应:指人体由于摄取食物所引起的额外能量消耗

16感染过程:指病原体进入机体后,病原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感染发生发展直到结束的过程

17感染谱:一种感染病导致宿主不同的感染表现形式

18报告偏倚:指研究对象有意夸大或缩小某些信息而导致的系统误差

19累计发病率:观察期间发病例数与观察开始时的人数的比值

20发病密度:观察期间发病例数与观察人时数的比值

21医学参考值范围:指特定的“正常”人群的解剖生理生化指标及组织代谢产物含量等数据中大多数个体取值所在的范围

22抽样误差:由于生物固有的个体变异的存在,从某一整体中随机抽取的一个样本所得样本统计量与相应的总体参数往往是不同的这种差异就称为~

23总体均数的置信区间:将样本统计量与标准误结合起来,确定一个具有较大置信度的包含总体参数的范围

24中位数:将原始观察值按大小排序后位置居中的那个数值

25均数:描述正态分布的平均水平

26回忆偏倚:主要是调查研究对象既往的暴露情况,由于被调查者记忆失真或不完整造成结论的系统误差。

27选择偏倚:常发生于研究的设计阶段,主要包括入院率偏倚、现患病例-新发病例偏倚、检出症候偏倚、时间效应偏倚。

28混杂偏倚:是指暴露因素与疾病发生的相关(关联)程度受到其他因素的歪曲或干扰 29金标准:是指当前临床医学界公认的诊断疾病的最可靠、最准确、最好的诊断方法,也称标准诊断方法

30定性变量:观测的个体只能归属于几种互不相容类别中的一种时,一般是用非数字来表达其类别,这样的观测数据称为定性变量。

31定量变量:通常所说的连续量,如长度、重量、产量、人口、速度和温度等,它们是由测量或计数、统计所得到的量,这些变量具有数值特征

32一级预防:亦称为病因预防,是在疾病(或伤害)尚未发生时针对病因或危险因素采取措施,降低有害暴露的水平,增强个体对抗有害暴露的能力预防疾病(或伤害)的发生或至少推迟疾病的发生

33二级预防:又称为临床前期预防(或症候前期),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作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

34三级预防:亦称临床预防。三级预防可以防止伤残和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主要是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措施。

35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1因果关系判断的标准:1关联的强度2关联的重复性3关联的特异性4关联的时间行5计量反应关系

2队列研究的概念和用途:概念:将一个范围明确的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或暴露程度分不同亚组,追踪各组的结局并比较其差异,从而判断暴露因素与结局之间有无关联及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用途:1检验病因假设2描述疾病的自然史

3病因研究的思路:1总结现象2建立假设3检验假设4病因推导

4交叉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1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 首先a组接受试验措施,b组为对照,一个疗程后两组经过一个洗脱期再交换处理措施,继续观察一个疗程后比较措施的效果。这种设计既有同期的随机对照又有前后的自身对照,从理论上讲是最合理最严格的试验类型,但交叉设计与自身对照有一同样的缺陷 即仅适用于病程长且病情稳定的疾病 5缺锌的症状:1生长迟缓2性成熟受抑制3味觉和嗅觉异常4食欲减退5伤口愈合延缓6皮肤干燥粗糙面部痤疮及复发性口腔溃疡等症状

6影响钙吸收的因素:膳食中的谷类的植酸 蔬菜的草酸 膳食纤维及脂肪酸等可与钙形成不溶性钙盐 影响钙吸收

7冠心病的一级预防:1降低血压2合理膳食3禁烟限酒4适度运动

8高血压的预防与控制:1限制钠盐的摄入量2增加新鲜蔬菜瓜果的摄入,补充钾镁离子3限制饮酒几饮酒4减轻体重5适度体力活动和体育运动

9现况研究的概念及用途:概念:现况研究是描述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它是在某一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特定人群疾病、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的资料,并对资料的分布状况、疾病与因素的关系加以描述。用途:1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2了解疾病与病因的分布状况为疾病预防工作提供依据3评价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效果4早期发现病人5确定机体各项指标的正常范围

10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1倾向因素2促成因素3强化因素

11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1增强胃肠功能,利于粪便排出2控制体重和减肥3降低血糖和血胆固醇4预防结肠癌

12钙的生理功能:1.血浆钙可降低毛细血管和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2.血浆钙参与凝血过程。3.骨骼肌中的钙可引起肌肉收缩。4.是重要的调节物质:(1)作用于细胞膜,影响膜的通透性;(2)在细胞内作为第二信使,起着重要的代谢调节作用;

精神病学重点必考 篇6

2013年1月10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传达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第38次会议和全国人才工作座谈会精神, 研究部署2013年人才工作。中组部副部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会上强调, 要全面落实十八大关于人才工作的总体要求、基本思路和重点任务, 推进人才工作创新发展。

尹蔚民指出, 今年要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实施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为龙头, 加快推进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突出抓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 继续配合实施好“千人计划”“万人计划”, 统筹推进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等政府人才项目。二是以重大人才政策创新为根本, 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建立健全专家培养选拔、发挥作用和联系服务政策, 完善博士后培养、管理服务政策, 完善支持鼓励人才向基层流动政策。三是以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 进一步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加快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机制, 全面推开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推动出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推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国务院表彰奖励工作条例出台。四是以转变职能优化服务为目标, 不断健全政府人才公共服务体系。拓展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内容, 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 加强人才服务平台建设。 (刘祖华) ■

编辑冯玺玲

精神病学重点必考 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经验

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株硬集团)是国家“一五”期间建设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被誉为我国硬质合金工业的摇篮。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公司不仅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且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钻石城,而且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独特企业个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实力。

一、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切实加强理论学习与思政研讨,为公司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1.切实加强理论学习。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理论学习要点,以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为龙头,实施理论学习计划,进而推动全员学习。加强学习督导,把各单位报送信息和开展学习情况纳入年终考核。

2.深入开展员工思想动态调研。根据公司发展态势,党委宣传部每2~3个年度就组织一次全员思想动态调研,准确了解和把握公司员工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状况,有的放矢地解决各方面存在的问题。

3.加强和改进政研会工作。政研会在公司党委的领导下,准确把握政研会的职能定位,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加强建设。

(二)着力加强舆论宣传引导,为公司发展提供良好氛围

1.精心策划组织重大宣传板块活动。提高精品意识,策划意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综合优势,进一步增强了干部员工的自信心和凝聚力,营造了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

2.加大对外宣传工作力度。三年来在湖南日报、中国有色金属报、有色金属杂志、湖南电视台、株洲日报、株洲晚报、五矿报、有色天地等媒体上稿500余篇,其中省部级媒体上稿200

余篇。

3.切实提升办报水平。《钻石人》做为株硬人自己的报纸已创刊31年,深受广大员工、家属和客户的喜爱。多年来《钻石人》创精品栏目,做精深报道,真实、深刻、全面地反映了株硬的改革和发展。

(三)积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为公司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在多年的企业改革和发展进程中,株硬集团已形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追求过硬,进取无限”的企业精神被不断的提升和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1.在有效对接五矿CI的基础上,不断融入中国五矿的企业文化,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结合公司颁布的《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手册》标准要求,逐步完善了集团及各子公司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进一步规范和明确企业形象识别的应用范畴,进一步规范员工着装、标志佩带等。

2.加强企业文化载体建设。精心挖掘和评选“感动员工,感动用户”的生动故事,首次编制下发了《企业安全文化手册》,进而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3.积极培养和宣传先进典型。着重宣传“先进工作者标兵”、“先进单位”、“模范班组”等年度先进;为鼓励青年员工成长成材,奉献企业,着重宣传“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等青年先进;为号召全体党员和各级党组织在保持党的先进性,着重宣传“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员示范岗”等党内先进;为引导科研技术人员钻研业务、快出成果、出好成果,着重宣传“优秀工程师”等科技术先进。

(四)深化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为公司发展提供和谐环境

1.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紧紧围绕企业发展目标,广泛开展各种形势任务教育活动,做到一年一个目标、一年一个主题、一年一个载体。通过开展湖南省文明单位的创建活动,全面审视公司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综合性建设水平,从而聚合优势,整合资源,协调运作,全面提升公司的整体形象。

2.以提高执行力为保障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我们认真组织中高层管理人员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党的十八大和公司党代会精神学习,提升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组织了《国学经典》系列讲座,开启智慧,沐浴灵魂,充实精神,使企业的各级管理者真正实现“博学、悟道、修身、治企”,从而铸造具有强势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3.以创先争优为动力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企业和谐、服务职工群众、加强组织建设为目标,强化“四好”班子、“四强”基层党组织和“四优”共产党员创建活动。以公司党代会的召开为契机开展“当先锋、做表率、树形象、比贡献”为内容的“党员形象年”活动等。

二、创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

1.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积极在继承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方法,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既要充分发挥报纸、电视、宣传栏等传统媒体的作用,又要广泛应用新兴载体的功能;要深入开展“超前引导、同步开导、善后疏导”的“三导”工作法,运用“面对面、心对心、实对实”的“九字工作诀”,建立员工思想动态预警机制,使思想政治工作由幕后走向台前,由务虚转向务实,及时做好企业改革发展中的政策引导和思想工作。

2.要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旋律。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振奋人心、凝聚力量的作用。要强化融合渗透理念,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有效融合起来。要不断丰富和挖掘企业文化新的内涵,并有效融入中国五矿集团文化体系之中。

3.要落实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机制。思想政治工作贵在求真务实,成在持之以恒。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保障。要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加强管理体系和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建设,针对思想政治工作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的新变化,积极开辟新途径、丰富新载体,拓展思想政治工作覆

上一篇:上海2015年中考物理卷下一篇:企业机关的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