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症状

2024-06-19

精神病症状(精选12篇)

精神病症状 篇1

关于分裂样精神病 (简称SFP, 下同) 的临床症状分析、研究, 国内外已有许多报导, 但其结果不一。本文就SFP者的阴、阳性症状与精神分裂症作一比较分析,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SFP者为2003.6-2005.6期间我院出院病例中符合CCMD-3[1]SFP诊断标准者138例, 经2-4年的随访观察, 其中维持SFP诊断者98例, 其中男40例, 女58例;年龄为17-40岁, 平均 (25.1±6.2) 岁;病程0.3-1月, 平均 (0.89+0.53) 月, 再随机抽取同期首次住院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者140例, 男66例, 女74例;年龄为16-43岁, 平均 (26.2+5.2) 岁;病程为3月-22年, 平均 (3.34±4.53) 年。以上两组除其病程存在差异外, 余项均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

阴、阳性症状的认定根据Andreason关于阴、阳性症状的定义[2]逐一认定。统计SFP和精神分裂症阴、阳性症状出现的频率, 经卡方检验, 进行各项症状的对比分析。

2 结果

2.1 阳性症状

有阳性症状者SFP96例 (97.96%) , 精神分裂症132例 (94.29%) , 二者无显著差异 (χ2=0.27, P>0.05) 。但前者妄想显著多于后者 (P<0.01) , 两组阳性症状的比较详见表1。

2.2 阴性症状

有阴性症状者SFP86例 (87.76%) , 精神分裂症116例 (82.86%) , 二者无明显差异 (χ2=O.54, P>0.05) 。但情感平淡或迟钝、思维贫乏、意志减退及兴趣或社交缺乏等症状后者明显多于前者 (P<O.05-O.01) , 两组阴性症状的比较详见表2。

3 讨论

SFP是由Langfeld于1937年首创并使用于临床, 其目的是为了将真正的精神分裂症与SFP区分开来。当时认为这种患者具有病前适应良好, 症状突然出现且与特定的精神剌激有关, 存在明显的意识朦胧和情感症状, 癔症或偏执色彩, 病程短预后良好, 而真正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则具有较为经典的慢性和衰退病程[3]。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比较, 各种观点分歧较大[3], 如Makanjuola (1987) 报告两者的PSE、BPRS及Scheider一级症状频度都无明显差异;Solorary等 (1987) 研究也发现, 两者的思维障碍没有本质的区别。近来研究显示[6,7], SFP与精神分裂症不仅存在病程上的差异, 而且存在症状学结构的差异。金卫东等[4]研究认为妄想出现率在SFP中最高, 而几乎所有的阴性症状出现率并不高, 在精神分裂症中出现率最高的是情感淡漠;伍业光等[5]研究亦认为:最终维持SFP诊断者与精神分裂症比较, 特点是前者阳性症状多、阴性症状少。本文经过对维持SFP诊断者与精神分裂症的阴、阳性症状的比较分析发现, 阳性症状中妄想前者显著多于后者 (P<0.01) , 而幻觉、怪异行为及阳性思维形式障碍两者并无显著差异 (P>0.05) ;阴性症状中情感平淡或迟钝、思维贫乏、意志减退及兴趣或社交缺乏等症状后者明显多于前者 (P<O.05) , 与上述的Makanjuola和Solorary等研究结果有所不同, 而与金氏及伍氏的研究结果相似, 这种结果表明SFP与精神分裂症存在症状学结构的差异, 故作者认为, CCMD-3将SFP与精神分裂症分开是较为适宜的, 但将其放入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中的作法值得商榷。建议在分类中把SFP作为独立的疾病单元, 并制定其症状学标准、严重程度标准、病程标准和排除标准, 以便于把对SFP的研究引向深入。仅供同道参考。

参考文献

[1]中华精神科学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 (第三版) [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75-80.

[2]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96-100, 103-111.

[3]夏镇夷, 徐韬圆, 张明园, 等.实用精神医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93.

[4]金卫东, 藏德馨.精神分裂症与精神分裂样障碍阴性和阳性症状的再比较[J].医学理论与实践, 1993, 6:4-5.

[5]伍业光, 王漠桂, 侯强民.分裂样精神病86例随访研究[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1995, 28 (2) :111.

[6]何宏炜.分裂样精神病与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比较[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6, l6﹙3﹚:158.

[7]郭平, 贾金鼎, 王春阳.预后不同的分裂样精神病临床对照研究[J].山东精神医学, 2002, 15 (1) :22-23.

精神病症状 篇2

精神症状:本病的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可有很大差别。但它均具有特征性的思维、情感、行为的不协调和脱离现实环境的特点。布鲁勒(E.Bleuler)认为,本病的主要临床特点是人格的分裂。从症状机制出发,分为原发性症状和继发性症状。布鲁勒所指的原发性症状包括联想障碍(Association)、情感淡漠(Apathy)、意志缺乏(Abulia)和继之而来的内向性(Autism)。K.Schneider则将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称为一级症状。

思维障碍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可仅表现为思维联想过程在内容意义上的关联不紧密。此时病人对问题的回答叙述不中肯、不切题,使医生感到与病人接触困难,称联想松弛。

精神病症状 篇3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注意偏向;点探测

分类号 B846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16.11.001

1 引言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且反复发作的严重致残性精神障碍,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分裂,情感与意志活动逐渐衰退,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具有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和疾病负担重的特点(唐娟, 路孝琴, 陈丽芬, 刘艳丽, 2016),多发于青壮年。精神分裂症属于一种重型精神障碍,其发病率大约占据精神科住院患者的70%(于莉, 孙锡绢, 2015)。近年来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的患者很常见,发生率高达38.84%~75.00%(温亮云, 刘冬霞, 卢菊玲, 2011)。这类患者的预后较普通精神分裂症患者差,且复发率高,甚至还会产生冲动伤人和自杀意念,若不及时处理和采取相应措施防范,会增加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张效英, 2012)。除此以外,抑郁状态本身给家庭及患者造成困扰,是患者社会角色及职业能力丧失的重要因素之一(王文君, 2012)。因此必须对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的患者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的探究。

大量研究表明,认知因素特别是认知偏向(对负性刺激的加工偏向)是抑郁症状产生、持续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Taylor & John, 2004),而注意是认知的第一步。众多研究都显示抑郁症患者对刺激存在注意偏向的特点。例如Macleod、Rutherford、Campbell、Ebsworthy和Holker(2002)通过改良点探测范式诱导不同注意反应发现,注意偏向甚至调节了个体应对压力时的情绪反应(高兴或悲伤),即个体在注意偏向上的差异将导致他们在抑郁易感性上的不同。Taylor和John(2004)在使用点探测任务中也发现抑郁患者存在注意偏向。同样Joormann(2004)使用点探测任务中发现抑郁患者对呈现1000ms的悲伤面孔有注意偏向,表现为对负性面孔呈现之后出现的靶刺激反应时要快于对正性面孔呈现之后出现的靶刺激反应时。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缺陷很广泛(陈欢, 姚树桥, 2009),相对抑郁症而言,关于精神分裂症的注意偏向特点的研究要少得多,但也有研究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认知损害问题进行了探讨,实验证据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消极情绪加工产生困难,但对积极情绪加工没有损伤(陈建军, 田仰华, 董文文, 汪凯, 靳胜春, 2012)。但是,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患者是否也存在与单纯抑郁症患者或精神分裂症患者相类似的注意偏向特点呢?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研究进行过专门探讨。

从《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标准以及以往的研究可知,抑郁症多由心理社会因素致病,而精神分裂症除心理社会因素外,主要致病因素是家族遗传及大脑某些器质性病变等,两者在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都大相径庭。这提示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抑郁症或精神病分裂症已有的研究结果直接运用到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患者身上。

本研究选择当前常用的注意偏向实验范式——点探测注意搜索任务,采用汉语情感词系统中的情绪词汇作为刺激材料。自变量包括词汇配对形式(中性-积极、中性-消极、积极-消极、中性-中性)、刺激呈现时间(阈下测试300ms 、阈上测试500ms)以及被试组别(临床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患者为实验组,正常健康个体为对照组)。实验中要求被试尽快对目标刺激的左右位置做出判断,记录反应时和准确率,从而判断被试对不同情绪词汇的注意敏感性,判断反应时越短,表明越敏感,并进一步计算和比较两组被试的指向指数和脱离指数。通过探讨临床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患者是否存在注意偏向及其注意偏向的时程特征,可以对精神分裂症的预防、治疗及康复期心理辅导和环境设置提供参考和指导依据,达到预防患者抑郁症状的发生、减少自杀危险性及提高生存质量的最终目的。

根据前人文献研究,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1)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实验组的平均反应时间均大于对照组。

(2)当情绪性词汇与中性词汇同时出现时,实验组在阈下测试条件下不会对情绪性词汇表现出注意偏向和脱离困难的特征;而在阈上测试条件下,实验组不会表现出对情绪性词汇的偏向特征,但会出现对情绪性词汇的脱离困难。

(3)当积极词汇与消极词汇同时出现时,实验组表现出对消极词汇的偏向性,但对积极词汇的偏向性不如正常对照组。

2 方法

2.1 被试

被试分为两组。一为实验组,为2012年5~6月就诊于广州白云心理医院中的精神分裂症并伴有抑郁症状的住院患者。入组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抑郁自评量表(Zung,1995)的测量得分高于53分;受教育程度为9年及以上;年龄18~60岁;单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经过足量足疗程治疗(记录用药时间2个月以上,日高量在有效治疗剂量之间),未达临床痊愈(根据病历中临床医生的记录进行判定);自愿参与并能配合完成实验;右利手,视力正常。排除标准:与其他精神疾病共病;伴脑器质性疾病及其他心、肝、肾等严重躯体疾病患者;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共入组22例,其中男14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26.70±7.65岁。

另一组为对照组,由社会工作者及在校学生组成。入组标准:不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任一精神障碍诊断标准;抑郁自评量表的测量得分低于53分以下;受教育程度为9年以上;年龄18~60岁;自愿参与并能配合完成实验;右利手,视力正常。排除标准:有精神疾病及精神病家族史;有脑器质性疾病及其他心、肝、肾等严重躯体疾病患者。共入组30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27.53±7.90岁。

nlc202309091150

两组在性别构成、年龄、受教育程度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实验材料

于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中的汉语情感词系统(Chinese Affective Words System, CAWS)1191个词汇中挑选词频在30~70之间的词汇编制成《汉语词汇情感性质判定调查问卷》,针对初中以上学历的成年社会工作者及在校学生140人进行词汇性质判定的网络问卷调查,评定采用9点量表法,得到所有词汇在三个维度上的评分:愉悦度(valence)、唤醒度(arousal)、优势度(dominance), 评分越高表明词汇在这个维度上的强度越强。最终挑选出积极词汇20个,消极词汇20个,中性词汇80个,其中愉悦度5.29~7.24,唤醒度3.22~7.60,优势度2.80~7.46。将120个词汇按要求进行随机匹配,最终得出4种匹配类型:积极性—中性(如“欢乐—记者”)、 消极性—中性(如“伤心—河流”)、 积极性—消极性(如“笑容—孤立”)、 中性—中性(“蚂蚁—飞行”)。

设置适合的Eprime程序,自动记录“+”出现到被试做出按键反应的时间以及错误率。

2.3 实验程序

实验前安排练习,被试坐在距计算机显示屏60cm处,屏幕为白底黑字,词汇大小为4.5×2cm,词汇靠近的两侧边缘相距14cm。要求被试开声读出屏幕中间显示的3个数字,确保被试精神集中在屏幕上,随后进行5个试验,待被试完全掌握实验任务后进入正式实验,正式实验时主试离开。

实验中,被试双手食指分别放在“C”、“M”键上,计算机屏幕左右将同时呈现两个词汇,紧接着探测符号(+)将出现在其中一个词汇出现过的位置,要求被试在正确的前提下尽快按键反应,“+”号在左侧按“C”键,“+”号在右侧按“M”键。正式实验包括阈下测试(词汇呈现时间为33ms,之后空屏时间为267ms,SOA为300ms)及阈上测试(词汇呈现时间为1000ms)两部分,先进行阈下测试。每个部分随机呈现积极性—中性词汇、消极性—中性词汇、积极性—消极性词汇各10对以及中性—中性词汇30对,根据探测点与不同词汇出现的位置是否一致。测试共7种情况,所有配对组随机呈现两次,两个任务的时间间隔为1600ms。实验流程如图1所示。

2.4 统计处理

为减少极端值影响,被试错误反应或反应时间超过平均反应时两个标准差以上的异常值不进入数据分析(刘兴华, 钱铭怡, 周晓林, 2007)。采用SPSS16.0对实验数据进行混合设计的多因素方差分析。采用Greenhouse-Geisser法校正,交互作用显著者再进行简单效应分析。

3 结果

3.1 阈下和阈上测试条件下平均反应时比较

分别对阈下和阈上测试条件下的被试反应时进行2(词语性质:积极性、消极性)×2(探测点与情绪词语一致性: 一致、 不一致)×2(组别:实验组、对照组)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阈下测试条件下,两组之间总体平均反应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50)=29.61,p<0.01,实验组平均反应时(580.38 ± 261.71ms)显著大于对照组(330.79 ± 44.95ms);词汇性质及一致性情况的主效应均不显著;各因素间没有显著交互作用。阈上测试条件下,两组之间总体平均反应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50)=76.14,p<0.01,实验组平均反应时(552.97 ± 110.07ms)显著大于对照组(387.06 ± 47.69ms);词汇性质及一致性情况的主效应均不显著;各因素间没有显著的交互作用。上述结果验证了假设1,即无论阈下还是阈上测试条件下,实验组对不同性质词汇的平均反应时都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在探测点与积极性/消极性词汇位置一致/不一致的4种条件下的平均反应时见表1。

3.2 实验组与对照组指向指数(OI)及脱离指数(DI)比较

参考前人研究(Salemink, van den Hout, & Kindt, 2007),指向指数(OI, orienting index)=dNN-dEN,dNN代表两个中性词汇同时出现时对探测符号的平均反应时,dEN代表当探测点呈现的位置与正/负性图片一致时的平均反应时;脱离指数(DI, disengaging index)=dNE - dNN,其中dNE代表当探测点呈现的位置与正/负性图片不一致时的平均反应时。在情绪性词汇与中性词汇同时出现的条件下,对两组的指向指数(OI)和脱离指数(DI)分别进行2(词汇呈现时间:阈下测试、阈上测试)×2(词汇性质: 积极性、 消极性)×2(组别:实验组、对照组)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结果显示,两组的指向指数(OI)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50)=6.95,p<0.05;词汇性质及阈上阈下呈现时间的主效应均不显著;各因素间没有显著交互作用。两组的脱离指数(DI)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F(1,50)=1.53,p=0.22。词汇性质及阈上阈下呈现时间的主效应均不显著;各因素间交互作用不显著。即在情绪性刺激与中性刺激同时出现的情况下,实验组无论在阈下测试条件下,还是在阈上测试条件下,都不会对情绪性词汇表现出注意偏向和脱离困难的特征,假设2基本上得到证实,除了没有观察到在阈上测试条件下实验对情绪词汇的脱离困难。两组的指向指数(OI)及脱离指数(DI)见表2。

3.3 在积极性词汇与消极性词汇同时呈现时,两组被试对探测点落在不同性质词汇时平均反应时比较

当积极性词汇与消极性词汇同时出现时,采用2(探测点位置:落在积极词、落在消极词)×2(词语呈现时间: 阈下测试、 阈上测试)×2(组别:实验组、对照组)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组的平均反应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50)=34.36,p<0.01;词汇性质的偏向有显著主效应,F(1,50)=9.62,p<0.01;阈上阈下呈现时间无显著主效应,F(1,50)=0.90,p =0.35;词汇性质的偏向与组别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F(1,50)=8.84,p<0.01。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当积极性词汇与消极性词汇同时呈现时,实验组对消极性词汇的平均反应时显著少于积极性词汇(p<0.05),此外,当探测点落在积极性词汇时,实验组的平均反应时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其他各因素间交互作用不显著。上述结果证实了假设3,即当积极词汇与消极词汇同时出现时,实验组表现出对消极词汇的偏向性,但对积极词汇的偏向性不如对照组。两组的平均反应时见表3,方差分析见表4。

nlc202309091150

4 讨论

本研究发现,无论在阈下还是阈上测试情况下,实验组总体平均反应时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少。实验组的被试是通过药物治疗在临床上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抗精神类药物常常使服药者感到行动减缓,身体僵硬,肢体轻微颤抖,会引起服药者坐立不安、心绪不宁。长期服用抗精神类药物还会有“迟发性运动障碍”。由此可见,通过药物治疗后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虽然精神症状得到改善,但躯体动作会减缓,灵敏度降低,注意力集中性下降。此外,抑郁症状会有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的情况,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患者由于受药物及抑郁症状的双重影响,使实验反应速率减慢。

根据Posner的理论,人类的注意系统分为几个亚系统 ,其中与注意偏倚相关的两个亚系统主要是:指向刺激和脱离刺激(Salemink, van den Hout, & Kindt, 2007)。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患者对情绪性词汇的指向指数呈现负值,且显著小于正常个体,表明患者在中性背景的情况下对情绪性词汇的指向性比正常个体差,注意敏感性不如正常个体;在中性背景的情况下,患者并没有对情绪性刺激产生脱离困难的现象。以往的研究则表明,临床抑郁症患者及高焦虑个体与正常对照组的指向指数均无显著差异(杨智辉, 王建平, 2011);当线索刺激呈现时间较长时, 非抑郁个体表现出对威胁面孔的回避(Bradley, Mogg, Millar, BonhamCarter, Fergusson, Jenkins, & Parr, 1997),而心境恶劣者对负性词汇(杨智辉, 王建平, 2011)、重症抑郁患者对愤怒面孔均存在注意保持。注意是认知过程的第一步,也是外界刺激被个体加工的首要环节,进入人们注意领域的东西往往感知速度快、记忆深刻、情绪体验深。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是明显和广泛的(Fagerlund, Pagsberg, & Hemmingsen, 2006; Fioravanti, Carlone, Vitale, Cinti, & Clare, 2005),且在病前已存在认知功能的损害(Bilder, Reiter, Bates, Lencz, Szeszko, Goldman, Robinson, Lieberman, & Kane, 2006; Hoff, Svetina, Shields, Stewart, & Delisi, 2005)。由此可见,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的患者与单纯的抑郁症患者在注意加工过程中存在一定差异。

一般而言,健康受试会表现出对正性刺激的注意偏倚或回避负性刺激,即表现出保护性偏倚。但本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患者在面对积极性词汇与消极性词汇同时出现时,表现出对消极性词汇优先反应,这与以往研究(Peckham, McHugh, & Otto, 2010;张红,李湘兰,陈传锋,2014)发现抑郁症患者对负性情绪信息加工存在注意偏向的情况是一致的,且患者对积极性词汇的反应速度明显低于正常被试。Beck, Steer和Garbin(1988)认为,认知因素对人们产生抑郁情绪起重要作用,消极的认知偏向是抑郁产生的根源,患者的错误观念或不正确的认知过程,常导致不良行为和情绪。由于对负性刺激存在注意偏向,一些负性刺激被抑郁患者优先加工并放大,而其他刺激则被忽略,使患者的抑郁症状得以持续发展(Koster, De, Goeleven, Franck, & Crombez, 2005),影响康复及预后进程。面对复杂多样的现实刺激时,患者不仅对消极性刺激产生较快的注意偏向,且对积极性刺激觉察不足、反应缓慢,双重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抑郁情绪逐步加深。因此,对临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及康复期心理辅导和环境设置应充分考虑患者的注意偏向特征,从而达到防止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发生、减少自杀危险性及提高生存质量的最终目的。

本研究证实了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患者存在注意偏向的情况并初步探究了患者的注意偏向特征,然而研究尚无法澄清患者产生注意偏向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结合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等脑功能成像技术,进一步阐明其注意偏向特征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此外,后续的研究中可进一步细分入组人群,探究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抑郁症状的情况及各自的注意偏向特征,从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环境设置。

5 结论

(1)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患者对刺激的总体反应要低于正常个体,与刺激的性质及呈现时间无关。

(2)在情绪性刺激与中性刺激同时出现的情况下,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患者并没有表现出对情绪性刺激的注意偏向及脱离困难。

(3)当积极性刺激与消极性刺激同时出现时,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患者对消极性刺激注意敏感性更高,而对积极性刺激的敏感性则不如正常个体。

参考文献

陈欢, 姚树桥 (2009). 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wais-Ⅲ测试结果比较.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7, 157-160.

陈建军, 田仰华, 董文文, 汪凯, 靳胜春 (2012). 利用情绪面孔嵌合图形研究精神分裂症的注意偏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38, 212-216.

刘兴华, 钱铭怡, 周晓林 (2007). 高焦虑个体对威胁性词语的注意偏向及习惯化.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1, 769-772.

唐娟, 路孝琴, 陈丽芬, 刘艳丽 (2016). 北京市城市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庭对社会资源知晓和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中国全科医学,19, 2459-2463.

王文君 (2012).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状态的心理护理干预. 中国医药指南, 10, 313-314.

温亮云, 刘冬霞, 卢菊玲 (2011). 循证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心理康复疗效的影响. 全科护理,9, 700-701.

nlc202309091150

杨智辉, 王建平 (2011). 广泛性焦虑个体的注意偏向. 心理学报,43, 164-174.

于莉, 孙锡绢 (2015). 心理护理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观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 2821-2821.

张红, 李湘兰, 陈传锋 (2014). 不同研究范式下抑郁个体的注意偏向及其加工特点. 中国老年学杂志,34, 569-572.

张效英 (2012).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及护理对策. 中国医药指南, 10, 240-242.

Beck, A. T., Steer, R. A., & Garbin, M. G. (1988).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Twentyfive years later.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8, 77-100.

Bilder, R. M., Reiter, G., Bates, J., Lencz, T., Szeszko, P., Goldman, R. S., Robinson, D., Lieberman, J. A., & Kane, J. M. (2006).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schizophrenia: followback from the first episode. Journal of Clinical & Experimental Neuropsychology,28, 270-282.

Bradley, B. P., Mogg, K., Millar, N., BonhamCarter, C., Fergusson, E., Jenkins, J., & Parr, M. (1997). Attentional biases for emotional faces. Cognition & Emotion,11, 25-42.

Fagerlund, B., Pagsberg, A. K., & Hemmingsen, R. P. (2006). Cognitive deficits and levels of IQ in adolescent onset schizophrenia and other psychotic disorders. Schizophrenia Research,85(1-3), 30-39.

Fioravanti, M., Carlone, O., Vitale, B., Cinti, M. E., & Clare, L. (2005). A metaanalysis of cognitive deficits in adults with a diagnosis of schizophrenia. Neuropsychology Review,15, 73-95.

Hoff, A. L., Svetina, C., Shields, G., Stewart, J., & Delisi, L. E. (2005). Ten year longitudinal study of neuro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subsequent to a first episode of schizophrenia. Schizophrenia Research,78, 27-34.

Joormann, J. (2004). Attentional bias in dysphoria: the role of inhibitory processes. Cognition & Emotion,18, 125-147.

Koster, E. H., De, R. R., Goeleven, E., Franck, E., & Crombez, G. (2005). Moodcongruent attentional bias in dysphoria: maintained attention to and impaired disengagement from negative information. Emotion, 5, 446-455.

Macleod, C., Rutherford, E., Campbell, L., Ebsworthy, G., & Holker, L. (2002). Selective attention and emotional vulnerability: assessing the causal basis of their association through the experimental manipulation of attentional bias.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111, 107-123.

Peckham, A. D., McHugh, R. K., & Otto, M. W. (2010). A metaanalysis of the magnitude of biased attention in depression. Depression and Anxiety,27, 1135-1142.

Salemink, E., van den Hout, M. A., & Kindt, M. (2007). Selective attention and threat: quick orienting versus slow disengagement and two versions of the dot probe task. Behaviour Research & Therapy,45, 607-615.

Taylor, J. L., & John, C. H. (2004). Attentional and memory bias in persecutory delusions and depression. Psychopathology, 37, 233-241.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ognitive processing mechanism of schizophrenia patients with depressive symptoms, this study used dotprobe task to examine the attentional bias of the schizophrenia patients with depressive symptom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response latencies showed by clinically patients were longer than those showed by control participants. When the positive words and the negative words showed together, the patient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negative stimuli and felt more difficult to transfer to the positive stimuli.

Key words: schizophrenia; depression; attentional bias; dotprobe task

精神病症状 篇4

关键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痴呆,精神行为症状

痴呆精神行为症状在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 给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痴呆精神行为症状会造成患者认知功能严重受损, 使得家属照料的难度大幅度增加。在加之该症状的特殊性, 使得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入住养老相关机构的几率大幅度增加, 给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全面加强对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预防和控制能力尤为重要, 需要相关医疗服务部门对此引起高度的重视[1]。对于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目前在临床上通常采用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 但是在国外的相关研究中却提出对于抗精神病类药物要慎用。在本文的研究中就对较为常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治疗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方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240例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12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见表1。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痴呆精神行为症状诊断标准;患者存在冲动、妄想、抑郁、睡眠障碍等症状。排除标准:有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史;存在着严重的精神疾病;存在着严重的躯体疾病。所有患者及家属均被告知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方法, 征得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告知书。

注:两组比较, P>0.05

1.2 方法

所有的患者均可以采用美金刚或者 (和) 多耐派奇进行常规的抗痴呆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利培酮、奥氮平或者喹硫平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以及身体状况选用恰当的给药剂量[2]。在以上三种药物中患者可以任意使用其中一种, 若连续使用2周无效则改用其他抗精神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抗痴呆药物治疗, 不可使用抗精神病类药物。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患者主诉情况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 将疗效分为有效、基本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3,4]。有效: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消失, 认知功能恢复, 能够自行进行一些日常活动;基本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认知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恢复, 自理能力基本恢复;无效: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无变化, 认知能力无明显改善甚至下降。总有效率= (有效+基本有效)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3。

组别例数有效基本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例数不良反应例数发生率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对于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往往生活自理能力严重衰退, 认知能力较差。在日常生活中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需要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看护和照料, 尤其是患者家属要对患者切实的承担起日常照料的责任。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出现给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况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给患者的家庭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和生活压力[5]。因此全面加强对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管控力度至关重要, 及早发现及早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处理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消除和控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 给患者的家庭也带来了较大的负担。如何能够有效的治疗痴呆精神行为症状, 成为现今医学工作者重点关注的内容。对于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研究国外相对较多, 但多数研究均是采用不同的抗精神药物进行治疗, 且不同药物所产生的治疗效果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国内的研究中就曾提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6], 因此本研究以利培酮、奥氮平或者喹硫平药这三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进行了分析, 发现效果较好。

对于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 尤其是对于非典型精神病药物更是得到广泛的应用。利培酮、奥氮平或者喹硫平药是在临床上应用较多的非典型抗精神病治疗药物, 该类药物在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治疗方面表现出巨大的优势。

综上所述,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能够有效的治疗痴呆精神行为症状, 且安全高效。

参考文献

[1]倪敬年, 时晶, 田金洲, 等.路易体痴呆与帕金森病痴呆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国医学前沿杂志 (电子版) , 2012, 4 (10) :7-12.

[2]李少华, 倪秀莹, 张玉虎, 等.帕金森病痴呆的相关研究进展.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 17 (8) :892-894.

[3]丁优娜, 顾许儿, 何艳.老年住院患者服药过程安全隐患分析与管理对策.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4 (6) :913-914.

[4]李旭.危重症患者用药的监测与护理.中国医药科学, 2012, 2 (10) :151-152.

[5]周芳.老年痴呆患者精神症状的影响因素与护理进展.大家健康 (学术版) , 2015, 25 (9) :236-237.

精神病症状 篇5

几个容易混淆的精神疾病的症状的鉴别

1,内感性不适,内脏性幻觉:

内感性不适:属于感觉障碍,是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舒服或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如蚁爬感、游走感、挤压牵拉感,常部位不明确,性质模糊甚至多变,多见于各类神经症、躯体化障碍、抑郁状态及精神分裂症。

内脏性幻觉:属于知觉障碍,是指患者感到躯体内部某一部位或某一脏器的异常体验,如肠扭转、肺扇动、肝破裂等,部位及性质比较明确,常与疑病妄想、虚无妄想及被害妄想等伴随出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及抑郁症。

Shangyuxiaozi补充:

关于内感性不适和内脏幻觉的区别中,有最重要的一点被楼主遗忘了,那就是:内脏幻觉往往是很荒谬的,如病人认为肠子扭转了,肝脏烂掉了等等,医生一听就知道不可能存在。而内感性不适往往让人可以理解,甚至相信它是存在的,如病人感到胸部不适,作为医生往往会首先怀疑心脏病,而不会怀疑是病人的感觉障碍。

2,幻觉,错觉

幻觉(hallucination):指无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幻觉的内容是以往知觉痕迹的重现,如先天性的聋子无幻听,先天的瞎子无幻视。

错觉(illusion):指对客观存在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错误感知。正常情况下可出现错觉,如“太阳围着地球转”,又如生理性错觉“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等。病理性错觉多见于感染,中毒等因素导致意识障碍如谵妄时,但也见于功能性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

客观事物

错误感知

例子

————————————————————————————————————————— 错觉

存在 整体属性

把一棵树看成某人 幻觉

不存在 整体属性

凭空看见某人

感知觉综合障碍

存在 个体属性

看见某人的手一只长一只短 —————————————————————————————————————————

3,真性幻觉,假性幻觉

按幻觉体验的来源可分为真性幻觉及假性幻觉。

真性幻觉的幻觉形象鲜明生动,存在于外部客观空间,是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病人常叙述是亲眼所见或亲耳听见的,因而常常坚信不疑,并对幻觉作出相应的情感与行为反应。

假性幻觉的形象不够鲜明生动,且存在于主观空间,如脑内或体内,不是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假性幻觉更具有诊断价值。

4,强迫思维,强制性思维

强迫观念(compulsive idea):是指同一意念的反复联想,自知不必要但欲罢不能。如某患者反复思考“讲话讲多了是否会死脑细胞?”,为此反复求诊,询问各种医生。对不同的医师肯定与否定的回答或模棱两可的回答均不能持久接受,自知整天思考这个问题实无意义,但不去想就更难受。多见于强迫性神经症,也见于精神分裂症。

强制性思维(pressure of thought):又称思维云集,指脑中涌现大量的,杂乱无章的联想(有别于强迫观念的同一意念的反复联想),似乎是外部一种力量强制他联想的,但内容仍是自己的思想,来的快,去得也快,无法自控,“似放电影”。患者欲罢不能得感受明显。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李凌江 精神病学

jocking2000评:

主要还是要看个体对思维的一种看法和应对(认知),这是区别一些精神科症状的主要关键。

5,思维迟缓,思维贫乏

思维迟缓是指联想抑制和困难,联想的速度减慢及数量减少,患者自感思考费力,反应慢,脑子不灵了,记忆力及注意力减退,客观上表现为言语缓慢、语量减少、声音低微、行为动作反应迟缓,常见于抑郁症。

思维贫乏是指联想数量减少,概念和词汇的贫乏,患者自感脑子空洞无物,没什么东西可想,患者常沉默少语,谈话内容空洞单调,回答问题简单,甚至对一切问题都回答不知道,常伴有情感及意志行为的变化,多见于慢性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疾病及精神发育迟滞。

6,功能性幻觉,反射性幻觉

机能性幻觉是一种伴随现实刺激而出现的幻觉,即当某种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的同时出现涉及该器官的幻觉,正常知觉与幻觉并存,如患者在听见闹钟声音的同时听见有人议论自己,常见的是机能性幻听。

反射性幻觉是指当某一感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时,出现涉及另一感官的幻觉,如听见广播声音的同时看到播音员站在自己面前。

7,思维破裂,思维不连贯

思维破裂(splitting of thought):指概念之间联想的破裂,建立联想的各种概念内容之间缺乏内在联系。表现为患者的言语或书写内容有结构完整的句子,但各句含意互不相关,变成语句堆积,整段内容令人不能理解。严重时,言语支离破碎,个别词句之间也缺乏联系,成了语词杂绊。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思维不连贯(incoherence of thought):在意识障碍的背景下出现词语杂拌,称之为思维不连贯。

8,真性痴呆,假性痴呆

假性痴呆是指在某种特殊的心理背景下出现的一种类似痴呆的表现,而无明显脑器质性损害的证据。常见于癔症及反应性精神病,一般预后较好。常见类型有:①刚塞综合征:又称心因性假性痴呆,即对简单问题给予近似而错误的回答,给人以故意做作或开玩笑的感觉,也可出现一些愚蠢幼稚行为,但对某些复杂问题反能正确解决;②童样痴呆:以行为幼稚、模仿幼儿的言行为特征,如成人表现出儿童稚气的样子,学着幼童讲话的语态声调,逢人就称阿姨、叔叔;③抑郁性假性痴呆:指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在精神运动性抑制的情况下,出现认知功能降低,表现出类似痴呆早期症状,如计算能力、记忆力、理解判断能力下降、缺乏主动性,但患者有明显抑郁体验可予以鉴别,抑郁缓解后智能可完全恢复。真性痴呆 =?器质性痴呆?

9,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言语动作增多,与思维情感活动增多相一致,不脱离客观环境。患者的行为是有目的的,可理解的,整个精神活动是协调的,多见于心境障碍患者的躁狂发作。不协调精神运动性兴奋:病人的动作、行为及其他精神活动之间的统一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动作和行为既无明显动机和目的,又缺乏一定的指向性,以致杂乱无章,不可理解。如紧张型精神分裂症的兴奋,谵妄时也可出现明显的不协调性行为。

10,继发性妄想,原发性妄想

原发性妄想(primary delusion):是一种直接的、突然的、无中生有的、十分明显的、坚信不疑的妄想体验。包括突发性妄想、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妄想气氛,原发性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常在疾病的早期出现,结构不太系统,逻辑性差,对诊断精神分裂症具有重要价值。继发性妄想(secondary delusion):是发生在其他病理心理基础上的妄想,或是在某些妄想基础上产生的另一种妄想,一般较原发性妄想系统,有一定逻辑性,可见于多种精神疾病。

11,思维化声、思维被广播

思维化声(thought hearing):患者思考时体验到自己的思想同时变成了言语声,自己和他人都能听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思维被广播(thought broadcasting)和思维扩散(diffusion of thought):患者体验到自己的思想一出现,即为尽人皆知,感到自己的思想与人共享,毫无隐私可言,为思维扩散。如果患者认为自己的思想是通过广播而播散出去,为思维被广播。上述两症状亦为诊断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状。

shangyuxiaozi:

思维化声、思维被广播:一个为幻觉,一个为妄想。

精神病症状 篇6

【关键词】 青春期;精神分裂;个性

【中图分类号】 R749.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8-0712-02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全部为阳曲县安康医院在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期间住院的患者。

1.1.1入组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关于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年龄在16—18岁;(3)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4)能理解并配合完成量表检查;(5)征求家属或监护人意见签署知情同意书。

1.1.2终止研究标准:(1)量表未完成而自动出院;(2)监护人要求终止研究。

1.1.3一般资料入组229例,因自动出院而未完成调查27例,实际纳入统计研究202例,男133例,女69例。其中初中生82例,高中生120例。16岁68例,平均受教育年限(9.01±1.28)年。17岁51例,平均受教育年限(8.98±1.12)年。18岁83例,平均受教育年限(9.05±1.08)年。均为有效测卷。

1.2方法

1.2.1工具(1)采用研究者根据本研究特别编写的一般情况问卷,该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父母关系、亲子关系、同学关系等,共分22项。采用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完成。(2)艾森克个性问卷(成人版)共88项,分为内外向(E)、情绪稳定性(又称神经质,N)、精神质(又称倔强性,P)、掩饰性(L)4个因子,E分越低提示性格越内向,N分越高提示情绪越不稳定,P分越高提示精神质(即倔强性)越严重,L分越高提示掩饰性越强。(3)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共34个条目,4个分量表,分为六级评分(0—5分),分别为无、可疑、轻度、中度、重度、极重。要求入院时,即进行测定。评定的时间范围为最近1个月的表现。除了对患者进行临床精神检查外,还从其它方面收集资料,例如直接观察患者、家属的反映、护土的报告及患者自己的申述。如个别不暴露思维内容的,可延后。但1周内需评定完毕,否则不再纳入研究。阳性症状量表评定时间为45分钟到1小时。

1.2.2统计方法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均输入电脑,采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方法包括相关性分析,多因素分析。

2结果

2.1阳性症状与个性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以艾森克个性问卷中的内外向标准分(ET)、精神质标准分(PT)、神经质标准分(NT)、掩饰性标准分(LT),与SAPS中的幻觉总评分(E7)、妄想总评分(E20)、怪异行为总评分(E25)、阳性思维形式障碍总评分(E34)、分量表综合评价总分(E35)、阳性症状评定量表总分(E36)作相关性分析。

2.2多因素分析以阳性症状评定量表总分为因变量,以一般情况问卷中的22项因素以及ET、PT、NT、LT作为自变量,在a=0.05的水平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有5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按照标化回归系数排列依次是童年期疾病、神经质、受教育年限、亲子关系、性别。说明排除其他因素该5个因素依次是影响阳性症状的最重要的因素。有童年疾病、神经质标准分越高、受教育年限越长、亲子关系越差、女性病人越容易出现阳性症状。

3讨论

3.1精神分裂症既可产生阳性症状,也可产生阴性症状,而阳性症状往往使患者具有更大破坏性,影响家庭和社会的安定。何种个性特征容易导致阳性症状的出现,以往未见报道。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精神症状变化的同时心理理论能力也在发生着变化,且心理理论能力和精神症状存在着显著相关,说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理论损害可能是一种疾病状态标志。青春期正是心理和生理都发生明显变化的非常时期,而心理的不稳定性往往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神经质高的人情绪不稳定,易激惹,以自我为中心,过分自信,虚荣心强,狂热而冷酷。求生欲望过于强烈,内省力过强。将专注力指向生命安全,过分关注自身的体验或不适。患得患失,犹豫不决,常推迟或避免作出决定。常有不安全感,喜欢穷思竭虑。本研究发现神经质与阳性症状量表总分、分量表综合评价总分、幻觉总评分均为正相关,说明神经质越高的患者阳性症状越明显,幻觉越常见。这与其求生欲望过于强烈、将专注力指向生命安全、常有不安全感等个性特质相一致。

3.2在多因素分析中,发现亲子关系、神经质、童年疾病、受教育年限、性别是影响分裂症阳性症状的重要因素。有报道随着年龄的增加,阳性症状有增加趋势,但在本研究的多因素分析中,年龄因素却未进入回归方程。这可能与本研究所选病例都是16—18岁的青春期患者年龄跨度小、已接近成人有关。本研究发现亲子关系越差的,其阳性症状越明显。郑成畴等也提出青少年分裂症亲子关系差的家庭明显多于正常青少年的家庭。这种家庭内部的不协调以及亲子关系紧张,都会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性格的形成,在患者成长过程中可能起到潜移默化的示范或强化作用,使易感素质增强。童年疾病常常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从而使其过分关注自身的体验或不适,出现不安全感,心理压力大而出现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易激惹、失眠、忧心忡忡,情感极不稳定进而出现神经质高的结局。在这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下,受教育年限越长,越容易思虑过多,患得患失,过分的追求完美,加重神经质的个性特点,导致性格缺陷。而性格缺陷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同时,也印证了张培新关于青少年分裂症的精神症状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多的观点。本研究还发现女性较男性更容易出现阳性症状,提示青春期女生的心理困扰较男生多。这可能与女生更早地进入青春期、更在意自己的外貌、对升学及就业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在面临烦恼和挫折时,心理更加脆弱有关。鉴于上述原因,笔者认为在青少年的成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家长更多的关心和呵护,父亲对子女少一些粗暴的惩罚,母亲多一些关心与理解,教师要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青少年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这样才有利于青少年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有利于预防和减少精神疾病特别是精神分裂症的发生。

必须指出的是,本研究只针对青春期分裂症患者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研究,受样本例数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其结果必然存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今后扩大样本以进行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郑占杰,王冠军.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2008,21(6):420.

精神病症状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0年10月我院共收治1521例首次入院的精神病患者, 70例伴有精神症状被确诊为抑郁症的患者中, 有20例曾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误诊率为28.57%。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按下列诊断过程进行诊断, 且必须符合下列5条中的前3条并在第4、5条中具有其中一项, 才能确诊: (1) 应符合CCMD-Z-R中重性情感性疾病诊断标准, 特别是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的第一条标准, 即整个病程过程中必须持续存在情绪障碍, 且为其主要症状; (2) 病前及病后不影响其劳动能力、社会能力没有下降, 间歇期不存在残缺症状; (3) 预防性使用对抗抑郁剂或锂盐治疗反应良好; (4) 追踪观察其病程呈反复反作, 其反复发病的形式可以每次都为躁狂, 也可每次都为抑郁, 也可有躁狂抑郁两种形式不规则的交替发作; (5) 病程中如有重性精神病症状, 其在情绪/障碍消失后不应继续存在。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0例患者中, 男7例, 占35%, 女13例, 占65%, 男女之比1:1.86;首发年龄15~55岁, 平均年龄29.6岁。有精神病家族遗传史的5例 (25%) , 其中一级亲属3例 (60%) , 占15% (3/20) , 二级亲属和三级亲属各1例 (20%) , 分别占总分数的5%。病前个性按神经活动强度在有记录的18例 (90%) 中, 弱型5例, 占27.78%, 中间型6例, 占33.33%, 强型7例, 占38.89%。20例患者中有诱发因素的17例, 占85%。

2.2 误诊情况

70例伴有精神症状的患者中, 发作2次以内的患者21例, 被误诊14例, 误诊率为66.67%。确诊7例, 从发作次数和误诊及确诊关系来看, 发作在2次以内者误诊为确诊的, 误诊为确诊的2倍;而发作在4次以上者有41例, 误诊6例 (14.63%) , 确诊35例, 误诊为确诊的17.14% (6/35) 。发作2次以内和4次以上的误诊率比较, 两者存在明显差异 (P<0.01) 。说明随发作次数的增多, 追踪观察时间加长, 而使误诊率降低。

2.3 误诊原因的分析20例患者初诊时均均表现为较典型的精神分

裂症状而无典型的抑郁性症状。其中有6例有疑病妄想, 5例有幻听症状, 8例思维奔逸而表现言语跳跃, 由于在精神状态中检查只注意精神症状的外在表现, 而忽视内心体验的询问, 因此误诊为精神分裂症, 这种情况常是造成误诊的直接的重要的原因之一。

3 讨论

在各类医院就诊患者中心理障碍是十分常见的疾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15个中心调查结果显示其平均发生率为24%。而抑郁障碍是心理障碍最常见的一种疾病, 其终身患病率为6.1%-9.5%。从2008年1月-2010年10月间本院所收集70例伴有精神症状的抑郁症患者中有20例为误诊为精神分裂症, 误诊率为28.57%。抑郁症的主要特征为显著的心境低落、对平常感到愉快的活动丧失兴趣或愉悦感。通常伴有相应的认知、行为、心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改变或紊乱, 常有躯体症状, 甚至成为主要临床表现, 但有些抑郁症患者症状不典型或抑郁外在表现不明显, 而表现出精神分裂症的一些症状, 以及医生在询问病情时忽略了患者的内心体验, 误诊为精神分裂症, 对患者本身及其家庭已造成了巨大心理压力及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之苦, 甚至产生药源性精神障碍。此点应引起临床重视, 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应特别谨慎。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CCMD-3) [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4.

精神病症状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用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湖北省荆州市精神卫生中心或公安县人民医院精神科住院治疗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调查对象, 纳入标准: (1) 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 (CCMD-3) 中有关“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2) 年龄14~60岁; (3) 住院期间服用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排除标准:严重的器质性精神疾病, 药物过敏者或物质依赖者、闭经 (药源性、先天性) 。共收集200例, 年龄18~50岁, 平均年龄 (33.7±15.4) 岁, 病程1个月~15年。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遵医嘱服用利培酮片 (西安杨森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规格:1mg/片, 产品批号:130501) , 剂量为3~6mg/d, 平均 (4.6±1.4) mg/d。在月经期前、月经来潮时和月经期后应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 评定患者的症状。以上3个量表均由3位高年资主治医师通过一致性评定训练, 一致性评定的Kappa值=0.88。本组获得所有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通过公安县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

1.3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6.0软件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μ检验、χ2检验, 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的界值。

2 结果

2.1 BPRS量表评定

由表1可见, 月经期患者在BPRS量表总分上和月经期前、月经期后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而月经期前和月经期后之间无显著差异 (P>0.05) 。其中月经期前中焦虑抑郁因子、思维障碍因子和激活性因子分数显著低于月经期 (P<0.05) 。随着经期过后, 焦虑抑郁因子、思维障碍因子分基本恢复至经前期水平, 但缺乏活力因子、激活性因子较经前降低 (P<0.05) 。见表1。

2.2 HAMD、HAMA量表评定

月经期患者在HAMD量表总分上和月经期前、月经期后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抑郁情绪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激越、兴趣下降、偏执症状、绝望感;月经期在HAMA量表总分上和月经期前、月经期后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主要表现为焦虑烦躁、紧张、担心、失眠、躯体不适等感觉系统症状。月经期前与月经期后比较HAMD量表无统计学意义, 而HAMA量表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 , 见表2。

注:月经期与月经期前、月经期后比较, *P<0.05;月经期前与月经期比较, P>0.05。

注:月经期与月经期前、月经期后比较, *P<0.05;月经期前与月经期后比较, △P<0.05。

3 护理对策

3.1 基础护理

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由于受内分泌的影响, 大脑皮质兴奋性降低, 子宫内膜脱落[2], 造成身体的免疫功能下降, 抵抗力降低。因此要做好基础护理,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会阴部干净、舒适。同时要注意保暖, 防止着凉, 注意适当休息, 避免过度劳累。在饮食上要注意营养丰富, 进食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的食物, 避免饮用生水, 多喝开水。若患者拒食, 要耐心劝导, 必要时可给予鼻饲或静脉补充能量, 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 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3.2 心理护理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月经期前、后可能会出现焦虑、紧张、抑郁的情绪, 甚至有悲观厌世、自杀等情绪反应, 而月经初潮时主要以紧张、恐惧、不知所措、哭泣等情绪反应为主。精神科护士以女性为主, 更方便给予足够的关心和支持, 根据情感反应适时安慰, 理解她们、接近她们、尊重她们, 及时给予关心和支持, 尤其是对于月经初潮的患者, 护理人员要向其说明月经来潮是女性正常的生理现象, 是步入青春期的标志, 是身体发育的必要阶段, 使她们尽快消除顾虑, 理解并接受自己的变化。对焦虑症状明显者可考虑使用放松治疗或通知医生予抗焦虑或镇静药物治疗, 帮助其缓解焦虑情绪, 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3.3 安全护理

处于经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受到精神症状的影响 (言语幻听、被害妄想、被控制感、嫉妒妄想等) , 常出现思维紊乱、行为紊乱、兴奋吵闹、冲动伤人、毁物、外跑等, 甚至会出现消极自杀、自伤等暴力行为。不仅会扰乱病房里的管理秩序, 也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应注重安全管理, 采取必要的措施, 保护患者的安全, 保障病房的安定。对处于兴奋吵闹的患者来说, 态度温和力求可亲, 避免激惹, 对兴奋躁动或有暴力行为的患者要给予保护性约束;对有自杀、自伤企图的患者来说要重点防范, 服药时要注意检查口腔以防患者藏药或将药物蓄积后吞药自杀, 同时要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加强对环境安全及危险物品的管理, 定期安全检查, 避免出现意外。

3.4 健康教育

在病房护理人员定期采取集体心理辅导或个别指导的宣教方式, 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等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 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言语, 为其讲解经期的生理卫生及精神卫生知识, 使患者明白自己在月经周期出现的一些生理变化, 以及伴随出现的心理问题, 正确对待女性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同时帮助她们学会自我调节和松弛技术, 以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 使患者在经期前、后有充分心理准备。特别是对于恢复期的患者来说, 精神症状已得到控制, 自知力基本恢复, 在经期以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症状为主, 患者渴望了解精神卫生、经期卫生方面的知识, 此时给予必要的健康宣教,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对于一些服用精神科药物 (包括第一代、第二代) 出现内分泌失调导致闭经或月经紊乱的患者来说, 医护人员应向她们讲解服用精神科药物的必要性, 同时向医生反应月经情况, 必要时减药或换药, 以减少她们的思想顾虑。

4 讨论

从结果显示, 月经期组在BPRS量表总分上和月经期前组、月经期后组均有统计学差异, 焦虑抑郁因子、思维障碍因子和激活性因子分数显著低于月经期组。随着经期过后, 焦虑抑郁因子、思维障碍因子分基本恢复至经前期水平。患者在月经期可能会出现焦虑、紧张、激越、烦躁、抑郁等情绪, 精神病性症状如言语性幻听、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嫉妒妄想等也可能会加重, 同时伴随冲动、攻击性行为, 这提示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要尽可能控制其精神症状, 必要时加强心理疏导、支持性言语治疗, 以预防或减少意外行为[3]。

同时, 笔者发现, 经期患者在HAMD、HAMA量表总分上和月经期前、后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说明经期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明显高于经期前、后。由于月经周期致内分泌的改变, 往往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和行为, 出现紧张、焦虑、激越、抑郁, 甚至消极、悲观等负性情绪[4], 使病情更加复杂化, 影响疾病的康复。因此, 在临床护理中要掌握月经对精神疾病的影响, 观察月经期病情的变化, 加强安全管理, 预防意外, 将隐患消灭在发生前。同时, 要加强心理护理, 要有耐心、细心、同情心和爱心, 做好正确的卫生宣教, 促进患者的躯体康复和心理康复。

摘要:目的:分析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月经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 探讨护理对策。方法:选用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精神科住院治疗的200例女性患者, 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 (CCMD-3) 中有关“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 对经期前、经期中、经期后的精神症状和焦虑抑郁症状进行评价, 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方法。结果:经期中患者焦虑抑郁、思维障碍等精神症状明显加重, BPRS、HAMD、HAMA量表与经期前、经期后有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女性的月经周期对患者的精神状态产生影响, 应加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及心理疏导。

关键词:女性精神分裂症,月经,护理

参考文献

[1]倪小娟, 潘小娅, 程晓媚.精神分裂症患者月经期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护理学杂志, 2000, 15 (4) :209-210.

[2]蒋鸿青, 徐萍.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经期观察与分析[J].上海护理, 2010, 10 (6) :57-58.

[3]于小强.54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月经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0, 18 (9) :1287.

精神病症状 篇9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0例中, 男42例, 女38例, 年龄40~75岁, 平均59岁;病史15~36年, 平均24年。

1.2 神经精神症状表现

精神症状67例, 表现为: (1) 神志改变55例, 其中神志恍惚19例, 嗜唾6例, 轻、中度昏迷24例, 深昏迷6例; (2) 情感情绪症状共12例, 表现为情感兴奋大喊大叫者4例, 情感抑郁表情淡漠者8例;神经症状83例, 表现为震颤46例, 手足搐搦6例, 肢体抽动2例, 手足抽动6例, 肢体感觉异常2例, 肌无力9例, 瞳孔忽大忽小2例, 大小不等2例, 瞳孔缩小8例。

1.3 病因诊断

经血气分析、血电解质分析等检查, 结合患者症状特点及用药情况, 确立病因诊断为:肺性脑病18例、低钠血症8例、代谢性碱中毒6例、低钙血症4例、低镁血症5例、低磷血症3例、药物副作用7例、脑动脉硬化症1例、综合因素28例。

1.4 治疗及转归

经抗炎平喘、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处理, 同时针对不同病因进行综合治疗, 72例患者病情缓解、治愈好转率90%, 7例患者因严重感染、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死亡, 1例脑动脉硬化性痴呆患者仍遗留淡漠症状。

2 讨论

2.1 肺性脑病

由低氧及高碳酸血症引起, 早期表情淡漠、神志恍惚, 逐渐出现嗜睡、谵语及程度不等之昏迷, 神经症状多为肌无力及瞳孔缩小、忽大忽小等表现, 为肺心病患者精神神经症状的第1位病因。

2.2 酸碱失衡

在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几乎均存在且类型复杂, 本讨论将常见的呼酸归入肺性脑病, 混合失衡列入综合因素, 重点分析代谢性碱中毒, 肺心病患者由于利尿剂、糖皮质激素药物的长期应用及呕吐、补碱等原因很易发生代谢性碱中毒。多表现为精神亢奋、胡言乱语、手足搐搦、肌肉震颤、反射亢进等, 少有淡漠等抑制表现。其发生原因与影响氧的释放、低钙等因素有关。

2.3 电解质紊乱

2.3.1 低钠血症

由于内分泌因素肾脏调节及进食较差等因素引起, 发生率45%以上, 轻、中度低钠血症多无明显症状, 重度 (<110mmol/L) 易出现神经精神症状, 表现为神志恍惚、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肌无力、小便失禁、严重者可昏迷等。

2.3.2 低镁血症

镁离子参与许多酶的功能活动, 对心血管及神经系统有明显作用。参考值血清镁0.8~1.2mmol/L, <0.75mmol/L为低镁血症, 据报道肺心病患者低镁血症发生率高达71.4%, 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镁明显低于缓解期。主要与摄入不足及肠道吸收减少、肠及肾脏排出增加和镁离子向细胞内转移等有关。主要表现为抑制状态或激动不安、手足抽动、肌痉挛、运动失调、感觉异常、肌无力等表现。

2.3.3 低磷血症

近年来研究发现肺心病可引起钙磷代谢异常, 其发生原因与摄入不足、吸收减少、排出增多及酸碱失衡、大量输注葡萄糖等因素有关, 其危害性已日益受到重视, 可影响能量代谢致呼吸肌无力促进呼衰等, 加重病情, 同时可引起神经精神症状, 混淆诊断。表现为情绪激动或萎缩、神志恍惚, 严重者昏迷、肌张力低下、感觉异常等。

2.3.4 低钙血症

低钙在肺心病呼衰患者当中占有较大比例, 据统计达72.1%, 与钙磷代谢异常、摄入减少、尿钙排出增多等因素有关, 可引起手足搐搦等神经精神兴奋性症状, 在存在代谢性碱中毒或低血磷情况下, 神经精神症状表现明显且多样。

2.4 药物因素

治疗过程中经常大量应用平喘药 (β2受体兴奋剂、茶碱类等) 、糖皮质激素、呼吸兴奋剂等药物, 这些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兴奋作用, 可引起震颤及精神症状等, 尤其在同时、反复应用时, 更易出现。

2.5 其他

肺心病患者均系中老年, 可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如动脉硬化、震颤麻痹、老年精神病及其他脏器衰竭等疾病, 这些原有的病因须注意询问病史及进行相应检查确诊。

2.6 综合因素

肺心病是一个慢性病程, 可影响其他系统功能, 故在一个患者可以发现多项异常, 其引起精神神经症状的病历亦为综合因素所致, 本组28例综合因素中有25例为肺性脑病并低钠、低镁、低磷及酸碱失衡情况占89.3%, 其次为低钠并代碱因素及低钠、低磷、低镁因素共3例, 占10.7%。综合因素的神经精神症状视情况不同表现不一。

肺心病急性期患者容易出现精神神经症状, 引起病因多种多样, 表现既有相同又各有特点, 结合辅助检查可基本明确诊断, 需要指出的是要摒弃肺心病患者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既是肺性脑病的诊断概念, 增强对其他因素的认识, 同时由于肺心病的病理特点, 综合因素作用亦占相当大的比例。只有认证准确, 有针对性的综合处理, 才能提高肺心病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减少误诊。

摘要: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简称肺心病) 的诊治过程中, 患者常出现神经精神症状, 其病历较复杂。只有认证准确, 有针对性的综合处理, 才能提高肺心病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减少误诊。

精神病症状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5年7月收治的102例伴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通过临床诊断,确诊患有精神疾病,确诊患者均有抑郁等情况。102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医护人员同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了该类疾病的治疗原理及治疗方法,患者及家属对本次实验研究均知情同意,且自愿纳入本次研究。研究组中男23例,女28例,年龄23~49岁,平均年龄(34.16±5.10)岁。对照组中男22例,女29例,年龄24~50岁,平均年龄(35.28±4.91)岁。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进行治疗,每天药物剂量控制在(32.06±2.94)mg。研究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联合氨磺必利进行治疗,氨磺必利片剂,0.4 g/d,分2次口服;帕罗西汀片剂,每天药物剂量控制在(33.68±3.21)mg。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伴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患者抑郁的情况,以此评价治疗效果,抑郁情况采用HAMD评分减分率进行评定,分数越高表示抑郁情况越严重。

1.4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HAMD减分率>70%。有效:HAMD减分率在50%~70%。无效:治疗后未达到以上2个标准。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痊愈29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16%;对照组患者痊愈22例,有效13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68.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抑郁情况HAMD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抑郁情况HAMD评分为(10.20±1.37)分,低于治疗前的(32.15±2.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抑郁况情HAMD评分(24.62±2.14)分,低于治疗前的(33.06±2.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抑郁情况HAMD评分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抑郁症在临床上是较为多见的精神疾病[2],患者一般心境较低落、疲劳感较强,主要表现为妄想及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3]。

对伴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患者单独使用抗抑郁的药物进行治疗效果不理想,氨磺必利是非典型抗精神药物的一种有选择性拮抗多巴胺D2和D3受体的作用[4],高剂量的氨磺必利能有效的选择性阻断边缘系统中部的突触后DA受体减少DA的结合位点,增高DA浓度,并突出间隙,低剂量的氨磺必利能优先阻断突触前D3/D2受体,达到中断反馈机制的作用[5],对前额叶皮质和边缘系统中DA的释放有增加作用,能作用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与阴性症状的产生。

本研究分析102例伴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患者治疗的效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2.16%)高于对照组的(6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抑郁情况评分为(10.20±1.37)分,低于对照组的(24.62±2.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使用帕罗西汀联合氨磺必利对伴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小患者抑郁情况的发生,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帕罗西汀联合氨磺必利治疗伴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的效果。方法 102例伴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联合氨磺必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抑郁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2.16%)高于对照组(6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抑郁情况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为(10.20±1.37)分,低于治疗前的(32.15±2.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抑郁况情HAMD评分(24.62±2.14)分,低于治疗前的(33.06±2.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帕罗西汀联合氨磺必利对伴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患者进行治疗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情况,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关键词:帕罗西汀,氨磺必利,精神病,抑郁

参考文献

[1]杨薇,陈怡兰,陈雪,等.帕罗西汀联合氨磺必利治疗伴精神病症状抑郁发作的效果评价.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4):515-516.

[2]吕伟.帕罗西汀联合氨磺必利治疗有精神病症状的抑郁症临床研究.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8):12-13.

[3]赵新苗,胡拴萍.氨磺必利治疗脑血管病并发精神障碍35例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12):1536-1537.

[4]胡卫群.帕罗西汀联合利培酮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的疗效观察.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4(12):36-38.

[5]李多聪,陈海峰,刘诏薄等.帕罗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研究.中国民康医学,2011,23(5):585-586.

精神病症状 篇11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症状;社区护理;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3-0132-01

阿尔茨海默病是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或原发性退行性大脑变性疾病的一种,患者常伴有精神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研究结合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症状患者的特点,施以全面、有效的社区护理措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的30例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症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符合NINCDS-ADRDA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标准,患者的精神症状表现为记忆力下降、认知障碍、判断力下降、妄想症、情感障碍、易怒、有幻觉、抑郁、行为障碍等。结合神经系统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等排除由于其他原因导致的痴呆。患者年龄62~80岁,平均年龄(71.02±3.01)岁。护理前使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患者的精神状态进行评分均超过24分。

1.2 方法 入选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护理干预维持1年。具体如下。

1.2.1 行为干预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伴精神症状会对患者的日常行为造成一定影响,出现行为障碍。因此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创造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针对患者的行为进行耐心劝说和安慰。禁止使用强制性手段,应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规避一切应激原,减少对患者的刺激。针对不同的精神症状表现患者,给与针对性的行为干预。例如,对于存在妄想症的患者,可对其进行诱导和暗示,以转移其注意力。对存在焦虑或抑郁的患者,应注意观察其行为举止,判断是否存在自残或自杀倾向,若发现患者存在以上倾向,应鼓励其多参加户外活动,并将潜在的有害物品移除,摆放患者喜欢和熟悉的物品。另外,组织患者进行行为训练时应选择与其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和熟悉的内容,如洗漱、穿衣、沐浴等,从简单到复杂,坚持每天训练1h左右,但不强迫患者从事不喜欢或难以接受的活动,根据其能力和接受程度为出发点。

1.2.2 认知训练 为激发患者的远期记忆,提高其认知水平,护理人员可对患者进行认知训练。首先对其进行定向力训练,如在患者的卧室粘贴一些醒目易懂的标识,使患者更易找到物品,明确行为方向。其次,反复教患者记住一些事物,如家人、社区医务人员的名字、家庭住址等,并进行反复测试。第三,训练患者的判断能力,可每天对其进行一些简单的运算训练,也可通过列举一些同类的事物或进行事物分类的方法提高患者的判断和推理能力。以上认知训练课由护理人员每天负责完成,也可交由患者家属每天进行,每天训练时间1h左右。

1.2.3 心理干预 根据患者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状况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如对于易怒患者应注意用词,避免使用有伤害性有强制意味的言辞,耐心抚慰患者,态度温和、真诚,稳定患者的情绪。对于有抑郁和记忆障碍的患者,则应鼓励其多与家人交流和沟通,耐心聆听患者的倾诉。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要求家属在与患者交流时应保持耐心,给予患者情感支持,让患者感觉到自己被关怀,以减轻心理负担。对于较为偏执的患者则应予以理解,坚持不强迫、不迁怒的原则,通过耐心的劝说逐渐改变患者偏执的心态等。

1.2.4 药物指导 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症状患者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药物治疗方面大多存在用药依从性差的情况。为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应首先确保患者按时、正确服药。护理人员除了遵循医嘱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之外,还应叮嘱患者家属做好监督提醒工作,保证患者能按时服药。另外,认真观察患者用药期间有无不良反应,并及时汇报医生。

1.2.5 健康教育 患者家属是患者的主要看护人,加上患者的特殊性决定了健康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患者的家属。向患者家属介绍疾病的基础知识、看护要点、注意事项等。如告知患者家属尽量避免患者独立外出,不要到人多的场所。留意患者的情绪变化,一旦出现反常,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为防止患者走失,可为患者制定一张标有姓名、家庭住址、紧急联系人电话的信息名片。同时,注意患者的饮食营养工作,多给予其食用一些具有抗氧化功能的食物和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另外,平时多观察患者大小便习惯和规律,做好患者日常卫生工作等。

1.3 评价方法 对护理前后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其中,精神症状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进行评价,总分为30分,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生活质量则采用老年痴呆生活质量量表修订版进行评价,共13个条目,总分13~65分(每个条目1~5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2 结果

与护理前相比,患者的精神症状评分明显下降,生活质量评分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阿尔茨海默病又被称为老年性痴呆症,是老年人群的多发病和常见病[3]。产生阿尔茨海默病后,患者的认知功能、记忆功能、语言功能等均会受到影响并出现功能障碍,一些患者甚至还会出现人格改变等精神症状。导致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下降,社交也受到严重影响,给家庭和社会均带来很大负担[4-5]。

[JP+2]本研究对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症状患者给予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包括行为干预、认知训练、心理干预、药物指导、健康教育等,结果显示患者的精神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也有明显提升,说明以上社区护理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究其原因是护理服务结合了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症状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并以此为核心展开护理工作,针对性强,护理效果好。

参考文献

[1]余竹琴,余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38例实施社区护理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4,13(2):162-164.

[2]单蕙莉,于伟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与护理措施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6):2026-2029.

[3]王晓湘,张汝,刘文清,等.居家护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西南国防医药,2014,24(1):85-86.

[4]王兴平.综合护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23):13-14.

[5]于金华,巴丽聪.阿尔茨海默病的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9):98.

精神病症状 篇12

1 CFS概述

1.1 CFS的概念

CFS是以持续或反复发作的疲劳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其病程至少半年,可伴有低热、头痛、睡眠紊乱等多种躯体症状及健忘、不能集中注意力、睡眠障碍、情绪不稳等精神、神经症状[1]。

1.2 CFS的诊断标准[2]

依据1994年美国疾病防治中心(CDC)提出的诊断标准,具体如下:①持续或反复发作的原因不明的虚弱性疲劳,持续时间在6个月或6个月以上,充分休息后疲劳不能缓解,活动能力比病前降低50%以上。②同时具备以下4条或4条以上的症状:a)记忆力下降及集中注意力困难;b)咽痛;c)颈部或腋窝淋巴结肿痛;d)肌痛;e)多发性非关节炎性关节痛;f)新出现的顽固的头痛;g)睡眠紊乱;h)运动后疲劳不适持续超过24 h以上。

1.3 CFS的流行病学特点

CFS流行病学特点:①发病率高。在西方CFS是人们前往医院就诊的5大原因之一[3]。据报道,日本是发病最高地区,患者人数占总人口的1.5%[4],其他西方国家发病率比日本低,在英国符合英国诊断标准的发病率为0.56%[5]。国内统计显示,CFS的患病人数正急速增加[6,7]。②女性比例高于男性,以中青年女性多见[8]。傅京丽[7]以日本厚黑省诊断标准观察了41例CFS患者,其中2/3为中青年女性。③患者有明显职业倾向,白领阶层、医护人员,尤其是护士的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9,10,11,12,13,14]。彭寿君[15]调查国内301名护士,CFS患病率为0.67%,认为护士是CFS的高发人群。傅京丽调查41例,其中贫困及失业者少,职业为科技界占1/2[7]。④诱因复杂。常见诱因有心理因素、病毒感染因素、应激因素、免疫功能失调因素及遗传因素等[16,17,18,19,20],其中心理因素、应激因素、免疫功能失调因素均表现出精神情志症状后才发病,遗传因素研究发现敏感、多思多虑、情绪不稳定、神经类型弱的内向型性格人群易患CFS[7]。甚至有人认为CFS是一种心身疾病中的神经系统疾病,起因主要是心理因素[20]。⑤体格和实验室检查无其他异常。CFS症状以主诉为主,患者普遍存在精神情志症状[20]。⑥发病年龄跨度大。CFS的高发年龄在20-50岁之间,青少年及儿童也有一定的发病率,5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的案例很少[21]。

1.4 CFS患者常见精神情志症状

CFS常见精神情志症状可分为两类,一类为负性情绪,另一类为认知功能改变,常见的负性情绪包括抑郁、焦虑、兴趣丧失、情绪不稳与易激惹等。认知功能改变主要包括短期记忆力下降、集中注意力困难、思考困难等, Ray[21]等研究报道了208名CFS患者的个体症状发现CFS常见精神情志症状包括抑郁、焦虑、悲伤、紧张、无价值感、抱怨、激惹、别人对自己的痛恨感、缺乏耐心、对没有做过的事情的担心、对前途感到悲观、情绪的快速变化、记忆力差、思维迟钝、心不在焉、混乱、不能合理描述事物、忘记自己正想说的话、找到合适的字眼困难、思路跟不上、集中注意力困难、理解困难、头脑不清、反应慢等。并发现随着病程的增加,患者普遍出现注意力减退、精神疲劳、抑郁、焦虑等症状。

1.5 精神情志因素对CFS患者的影响

目前研究普遍认为,负性情绪引起的精神应激为影响CFS病程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袁氏[16]的调查结果表明,CFS的起因主要是精神情志影响因素,尤其是紧张的学习工作压力导致的焦虑、抑郁等因素;在患病过程中负性情绪较多者病程较长,病情较重。王天芳[22]的调查结果也表明,CFS患者负性生活事件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1.6 CFS患者预后与精神情志因素的关系

关于CFS预后的调查文献国内未见,国外亦较少,专门研究精神情志因素与预后关系的文献尚不多见,目前研究结论有:①儿童、青少年CFS患者预后转归较好,大多数儿童及青少年尽管只是症状缓解,但持续功能受限的情况较少[23]。②成年CFS患者预后较差,无论是在进行相关治疗后或是在自然病程情况下,痊愈者均较少,治疗者多数表现为症状好转或未变,亦有加重的报道,自然病程患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亦多数为好转或未变[24],精神情志因素与CFS预后有相关性,精神情志症状轻者预后较好。pheley等[25]为评定与CFS的康复有关的人群临床特征,对177名CFS患者(平均病程为9年)进行问卷调查以评定其恢复率,包括功能状态与心理状态。结果显示,12%的人报告疾病恢复,在调查开始时身体功能及社会功能好、焦虑程度低、强迫症状轻的患者恢复的可能性更大。Hartz等[23]调查了199名成年CFS患者,结果显示,在调查开始时有以下特征者疲劳程度有更明显的改善,包括无明显的思维不清晰、躯体症状少、睡眠中不经常被惊醒、睡眠时间较少、已婚等。不清晰的思维、抑郁、肌肉疼痛、入睡困难的改善与疲劳改善密切相关。

在查阅的有关CFS预后的文献中有少量报道了不良事件[25,26,27]。主要有①出现其他疾病,包括:a)器质性疾病,主要疾病有糖尿病(2%~5%)、甲状腺功能减退(3%~5%)。b)功能性疾病,包括严重失眠(3%~7%)、头痛(2%~5%)、胸闷(2%~3%)。②疲劳症状加重而不能继续从事以前的工作(5%~7%)。其他出现过的低于2%不良事件有肝肿大、乳腺癌、贫血、自杀、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2 CFS精神情志特点的文献研究

2.1 CFS精神情志特点的评估 CFS患者存在大量精神、躯体、睡眠症状,目前主要以量表形式进行评估。

现在比较通用的量表有2大类,一类为疲劳程度评定量表,代表为疲劳评定量表(Fatigue Assessment Instrument,FAI)[28,29]及疲劳量表-14[Fatigue Scale-14(FS-14)][28,29];另一类为专业精神状况评价量表,包括症状自评量表(SCL 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等。在此对以上量表的特点进行总结。

2.1.1 疲劳程度评定量表

2.1.1.1 FAI(Fatigue Assessment Instrument,FAI)[28,29] 此量表主要用于评定以疲劳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患者及健康者的疲劳特征、程度等,量表主要包括4个因子,即4个亚量表。分别测定疲劳严重程度(A)、疲劳的环境特异性(B)、疲劳的心理后果(C)、疲劳对休息、睡眠的反应(D)。此量表可以较完整地评价受试者的疲劳程度,不仅可将正常人的疲劳与患者的疲劳区分开(以分值4为界,正常人的因子1分值<4),而且可以区分出不同的疾病的疲劳特点,常用于测定CFS与其他疾病不同的疲劳特点。

2.1.1.2 FS-14[Fatigue Scale-14(FS-14)][28,29] 疲劳量表FS-14由14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都是一个与疲劳相关的问题, 14个条目分为2类,一类反映躯体疲劳(physical fatigue),包括第1~8共8个条目;另一类反映脑力疲劳(mental fatigue),包括第9~14共6个条目。该量表因其条目简单,涵盖面广而成为评价疲劳症状及预后的首选量表,不足之处在于FS-14中的后6个条目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精神情志症状,但对精神情志症状的评价仍显粗糙,需要比较客观的评定手段。

2.1.2 精神情志状况评价量表

2.1.2.1 SCL 90[28,29] SCL 90是进行心理健康状况鉴别及心理卫生普查时实用、简便而有价值的量表。该量表包括90个条目,共10个分量表,测试9个因子,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本量表涵盖范围广泛,既可以测定正常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亦可以评价有精神及心理障碍者的精神情志情况。CFS患者普遍存在精神情志症状,部分甚至出现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SCL 90在评价以上患者精神情志状况时均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2.1.2.2 SDS(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28,29] SDS含有20个项目,主要评价4个方面,包括:①精神病性情感症状;②躯体性障碍;③精神运动性障碍;④抑郁的心理障碍。其特点是使用简便,并能相当直观地反映抑郁患者的主观感受。主要适用于具有抑郁症状的成年人,由于CFS患者常出现沮丧、郁闷等抑郁症状,故在CFS的评定中此量表常被用到,但由于此量表主要测评抑郁类症状,故不能全面评估CFS的精神情志症状。

2.1.2.3 SAS(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28,29] SAS是一种分析病人主观症状的临床工具。适用于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国外研究认为,SAS能够较好地反映有焦虑倾向的精神病求助者的主观感受。但由于此量表主要测评焦虑类症状,故运用于测评CFS患者有偏颇。

3 讨论

通过以上文献研究,本课题组发现:①CFS是以持续或反复发作的疲劳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存在躯体症状的同时还存在精神情志症状是CFS与其他疾病显著不同的地方;②CFS的发病率呈现逐渐升高态势。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并找到有效治疗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③CFS发病与性别、教育程度及职业有关。④精神情志因素是CFS发病的重要原因。⑤对CFS患者预后及其相关性研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

CFS患者存在明显精神情志症状的临床现象提示我们,在治疗CFS时需要综合考虑,同时改善躯体和神志症状。目前,国内对CFS患者精神情志特点的研究停留于症状描述阶段,未进行过系统分析,针对以上内容,本课题组认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①运用公认的精神情志量表对CFS患者治疗前后的精神情志特点行测评并进行系统分析。②对精神情志因素与CFS病程及预后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为寻找改善CFS患者情志症状的诊治方法提供更多依据。

摘要:目的 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慢性疲劳综合征精神情志特点与预后转归的关系。方法 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的基本概念、诊断标准、流行病学特征的文献资料以及精神情志因素与慢性疲劳综合征病程及预后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整理,评价常用的几种CFS症状测评量表,分析这些量表在评估CFS患者精神情志特点上的异同。结果 文献研究发现,CFS患者普遍存在大量精神情志症状。结论 有必要进行临床大样本调查,系统分析慢性疲劳综合征精神情志特点与预后转归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明确CFS情志疗法提供理论和临床依据。

上一篇:分部分项验收下一篇:多端直流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