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康复期

2024-10-30

精神病康复期(共12篇)

精神病康复期 篇1

精神疾病是心理疾病特殊形式, 也可以是脑部严重刺激发生的后遗症。临床常见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周期长、患者受到不良刺激后容易反复发作、病情加重, 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1]。临床中采取药物治疗控制患者行为和病情, 但是对于部分患者效果不佳, 长期治疗患者依从性不高。本文研究精神病患者康复阶段进行行为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 抽取我院康复期精神病患者100例进行对比研究, 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抽取笔者所在医院精神科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 根据患者家属意愿, 将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患者。研究组中, 男性25例, 女性25例, 年龄18~69岁, 平均年龄 (44.2±2.5) 岁, 病程1~10年, 平均病程 (5.8±2.3) 年;对照组中, 男性26例, 女性24例, 年龄18~70岁, 平均年龄 (43.7±2.6) 岁, 病程1~10年, 平均病程 (5.6±2.2) 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后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干预结果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方案, 指导患者按时用药、确保病房安全、消毒和环境卫生合格, 定时巡房。研究组进行综合康复方案, 在对照组康复方案基础上增加行为治疗。为患者家属讲解其发病原因和缓解方法, 改善患者与家属之间关系, 鼓励患者家属关心、支持患者, 指导患者家属在患者出现错误时如何正确交流, 让患者体会社会和家庭关怀;指导和训练患者进行社交、沟通等学习与人沟通和合作共事。

1.3 检测方法[2]:

所有研究对象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使用精神病疾病评分量表 (BPRS) 和社会适应评分量表 (SDSS) 测评患者临床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所得的实验数据, 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见表1。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BPRS评分和SDSS评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治疗后BPRS评分和SDSS评分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 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 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以及预后状况是临床关注重点。临床中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 能够有效镇静、安定作用, 解除患者发生幻觉、多动、失眠、妄想等症状。由于患者长时间治疗, 失去与外界沟通、交流和社交活动, 缺乏社交技能, 患者对自身疾病自卑、做错事后受到家人责备等, 都会导致患者病情复发和 (或) 加重。随着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研究的深入, 人们逐渐认识到患者心态对行为、情绪反应有决定性作用。通过调节精神病患者情绪和指导行为方式, 引导其正确的行为。

本文研究精神病常规康复方案中增加行为干预治疗, 结果显示, 研究组治疗后BPRS评分以及SD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 (P<0.05) 。本文研究结果与国内其他研究结果保持一致[3]。行为学是指人对客观事物发出的主管行动, 改变客观事物的一个过程。精神病康复治疗中, 通过对患者进行行为干预、引导以及矫正, 改变患者思路、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和认识, 从而发出符合正常人的行为, 达到改变患者行为的目的。临床中行为治疗, 通过指导患者家属对疾病正确对待、对患者心理状态和思路分析, 增加人文关怀。排解患者对疾病发生后自卑心理。鼓励患者学习社交技能和生活能力。

综上所述, 精神病康复期使用行为干预治疗, 临床效果显著, 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以及社交能力, 可以在临床精神病治疗中应用并推广。

摘要:目的 探究精神病患者康复期间进行行为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精神科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100例, 进行研究统计。按照家属意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方案, 研究组进行综合康复方案。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BPRS评分和SDSS评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治疗后BPRS评分和SDSS评分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 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 (P<0.05) 。结论 精神病患者康复期间应用行为治疗方案, 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和社会适应能力, 临床效果显著, 可以在临床康复治疗中推广以及应用。

关键词:精神病,康复期,行为治疗,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付萍萍, 严菊俏, 麦思美, 等.认知行为疗法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治疗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2, 31 (7) :1218-1220.

[2]宋文英.认知行为疗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康复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 (12) :2686-2688.

[3]吴春荣, 刘艳征.代币强化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2, 31 (2) :213-217.

精神病康复期 篇2

康复进修期自我鉴定一

201X年3月在院各位领导及科室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我倒河南省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进行为期3个月的康复治疗技术方面的进修学习,下面将学习心得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在康复科的OT、ST、评定室以及理疗室进修期间,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熟练掌握了“三瘫一截”即偏瘫、截瘫、脑瘫、截肢的功能评定,制定训练计划及康复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在OT室进修期间我不但更加巩固了我的专业知识,更懂得的很多实践中的知识,例如:在给新来的病人的目前情况下给出一些合理并且有效的治疗方案,并不是所有的病人的治疗项目都如出一辙,而是应当遵循作业治疗的原则,再拟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再次评定,以作出合理的安排。出院时再次评定,以给病人的家属交代注意事项。在ST室学习中,重温了失语症、构音障碍、吞咽障碍、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认知障碍。包括定义、病因、症状、分类、诊断、评定、治疗等,而且治疗也得到了规范,我在治疗中的每一句指导语言,每一个动作及每一个反馈都得到了带教老师全面指导,在不断规范后,我将带教老师的治疗方法和自己掌握的治疗方法结合,独立接诊了各种语言障碍及吞咽障碍的病人,接诊的病人中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疗效。这次进修,主要学习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脑卒中、脑外伤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速度加快。康复时间越早越好,只要患者神志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就可以开始。另外还要做好宣传工作使患者、患者家属

与医务人员相互配合,积极主动参与到康复训练当中来使其早日康复,回归家园,回归社会。

最后,再次感谢院领导及科室领导,能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回到所在医院后,我会学以致用,总结所学的各种知识,在领导的充分指示下,和团队一起总结出更适合我所在医院的发展方式,将医院模式和科教机构模式相结合,让有效的治疗方式为病患更好的服务,将康复科发展壮大,并成为有影响力的康复团队。

康复进修期自我鉴定二

首先感谢院领导给我这么好的进修机会,我知道这次机会实属难得,感谢各位领导的信任和期望。进修期间我始终不忘院领导的嘱托,多问、多动手、多与带教老师沟通,努力把握好这次进修的机会,努力完善提高自我。经过3个月的康复医师培训,掌握了山东省交通医院的康复医学科的康复治疗师的治疗技术、康复医师诊疗技术及科室管理模式、康复病房的管理等知识。现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学习情况:我在康复科PT室、OT室、ST室及病房进修期间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熟练掌握了“三瘫一截”即偏瘫、截瘫、脑瘫、截肢的功能评定、制定训练计划及康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这次进修我主要以学习脑卒中、脑外伤、截瘫患者的康复为主,即采用一切措施预防残疾的发生和减轻残疾的影响,使患者最大程度的重返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脑卒中、脑外伤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最佳时期是在发病后三个月以内,这个时期进行康复能使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进度加快。康复治疗的时间越早越好,只要患者神志清醒,生命体征稳定就可以开始。总之发病6个月以内都是有效康复期;若病程1年以上,则康复效果和肢体功能恢复的速度都会降低。所以这就需要各科室的医务人员能够相互配合做好脑卒中、脑外伤患者的早期干预。另外还要做好宣传工作使患者、患者家属与医务人员相互配合积极主动参与到康复训练当中来使其早日康复,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另外我积极参加本科室讲座,还很幸运的参加了为期两周的在济南举办的全国性的康复治疗技术培训班,认真学习并拍摄了国内外康复界知名专家的先进康复治疗技术。知名专家有澳大利亚医学博士ABBIE NAJJARINE、首都医科大学复兴医院胡海鹰教授、中国康复研究所王兴林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王彤教授、山东省立医院王晓华教授、齐鲁医院岳寿伟教授、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李铁山教授、山东省交通医院顾莹教授等,通过学习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使我对康复医学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康复科的重要性社会效益:在“三瘫一截”患者中,有些患者虽然生命保住了但生活不能自理,患者不但不能参与社会劳动,还得需要有人陪护。如果我们能及时的应用康复医学对患者进行治疗,就可大大减轻残疾人、老年人、各种慢性病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早期的病痛,使其生活自理,尽快回归家庭甚至回归社会,解除患者及家属的后顾之忧。

通过学习让我更加明确了康复医学的必要性,它是患者的需要,医学愈进步,经济越发达对康复的需求就越大,是医学发展的一大趋势,许多三级医院都成立了本院的康复分院。例如齐鲁医院。我们医院的患者(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外科等)需要康复的很多,不愁病源,可以增加医院的经济收入,近一步提高我院的知名度。

3、康复科室设置:该科成立于1998年,是全省首家集偏瘫截瘫、脑瘫治疗、康复、培训、咨询、研究、预防于一体的临床康复

机构,是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在全国省会城市惟一的一家协作单位,济南市卫生局A级重点学科。下设机构:神经康复病房、康复训练大厅、康复评定室、运动治疗室(PT)、作业治疗室(OT)、语言治疗室(ST)、认知治疗室、吞咽障碍治疗室、康复门诊、针灸推拿理疗室、高压氧科、熏蒸治疗室。该科是医院的重点学科,医院正建设康复楼。最后,要再次感谢院领导能给我这学习机会,我想通过我的努力及各位领导及同事的帮助、支持,一定可以学以致用为我院康复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康复进修期自我鉴定三

为期三个月的康复进修学习就要结束了,即将参与我院新开展的康复业务,服务我县广大病患。我很荣幸我能参加这次宝贵的进修学习。这次学习机会是难得,是河北省开展的针对下级医院优秀医生进行培训计划的第一年。

我进修的单位是秦皇岛第一医院康复科,是秦皇岛市康复医学水平的最先进的单位。日均诊疗量100余人次。科室设有先进康复仪器,医师11人,技师18人,研究生比例高达64.5%,临床技术成熟,他们知识渊博,经验丰富,使得我受益匪浅。科室每天中午都有病例会诊,先由主持讨论的医师汇报病例病史,然后从实习学生到进修医师、住院医师、主治医师、技师顺次发表意见,然后由负责病例所属系统的副主任或主任医师总结,并提出最终的诊疗意见。讨论时气氛和谐,讲求实事求是、重视循证医学证据,发表的观点都有据可循,让我眼见打开,学到了如何对一个病例进行全面分析,康复方案、临床询证,最终做出最佳诊疗的方法。

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我系统的学习了神经系统、创伤、周围神经系统、五官检查方法以及相关疾病的诊断与康复治疗。由于以前很少接触康复知识,刚开始确实不容易理解,因为以前专注传统理疗的,所以总是拿中医的原理解释康复,造成错误的切入点,科室主任专门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对我认真仔细,通俗的讲解,使我们明白了康复

医学的原理,并利用原理解释疾病现象。并且对我以前比较熟悉的中医检查方法的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对比,使我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并查看了众多的典型病例。先后书写诊疗方案30余份,检查病人160余人。对于一些比较疑难和罕见的疾病,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进修期间我着重学习了神经系统及骨伤系统的康复诊疗方案,系统的学习了康复医学中的各种评估、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等,对此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虽然我们医院目前所引进的设备原因可能无法开展的这方面深入的技术,但是随着医院的发展,医疗设备的进步这方面肯定会有一个比较大的突破,我着重学习这方面的目的也是为不久的将来做好准备,同时熟悉更多的知识,拓展自己知识面,对于以后的工作很有裨益。

科室实行三审制度,层层把关,把误诊、漏诊机会降到最小。首先当日值班大夫书写初始报告,然后主任、副主任医师初审,最后高年资主任医师终审,对于疑难的病例大家一起讨论,各自发表意见,最后统一意见,这样的报告程序很合理,也是对病患的绝对负责,以及对工作的严谨,也是非常值得我借鉴学习的。

进修期间除了每天中午的病例会诊讨论外,我还参加每次研究生讲课,虽然没有读研,但在这里能和研究生一起听老师们讲课,非常高兴,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以及老师们总结的工作经验,更学到了他们对医学严谨的态度。在日常学习中,我一边学习原理理论,一边结合实践操作,对康复原理有了基本的理解。同时,参与日常报告的书写,经过报告书写,让我更深理解病熟悉了日常疾病以及报告书写的规范。

在专业学习之外我还体会到了老师们对患者认真负责的态度,他们的患者量很大,每位老师每天都有大量的患者求诊,但是每每遇到前来求诊的病人的时候,他们总是很耐心的给他们解释。在诊断的时候不是单纯的完成任务,而是全面考虑到病人的进一步的治疗,回答临床大夫的疑问等,深思熟虑之后做出合理的诊断意见和建议,这些都是我所需要进一步学习的。

精神病康复期 篇3

【关键词】康复期;精神分裂症;康复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5-0113-01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发率、致残率很高的重型精神疾病。据有关资料显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与生物因素有关的精神疾病,与人脑神经系统生化病理相联系,目前治疗该病仍以药物治疗为主[1]。病人在接受治疗后,随着阳性精神症状的消失,自知力逐渐恢复,精神状况就会处于不稳定状态,极易出现悲观、抑郁等消极心理,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将很可能再度面临复发的危机。在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期阶段,药物治疗效果受到抑制,只有通过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2]。

为此,作者对康复期的精神分裂病人进行了区别治疗,以下是作者对60例病人进行的为期3个月的治疗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总结了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作者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病人的临床观察记录,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在17~54岁之间,平均年龄32.6岁;未婚17例,已婚43例;病程2~13个月。入组标准:符合CCMD-3中有关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排除脑器质性及其他躯体疾病;在接受治疗后,阳性精神症状缓解或消失,自知力恢复或部分恢复,已被确认为进入了康复阶段[3]。

1.2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病人进行随机分组,确定对照组和治疗组病人的年龄、病型、病史等基本情况无差异,具有临床可比性。

两组均使用常规抗精神病类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而观察组由一名心理治疗医师与若干护理人员组成,采用心理治疗和护理干预的方法。心理医师可以集中病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针对个别病人进行心理治疗,其目的是为了从心理上纠正病人的焦虑、妄想、幻觉等不良的精神思维,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人生观[4]。护理人员主要的工作是通过示范性指导、行为训练、特权强化等服务行为,为病人提供一个更利于康复治疗的环境。

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所有资料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观察两组精神病人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护理观察量表(NOR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发现3个月后治疗组的各量表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如表1:

表1两组观察内容统计比较(x±s)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迁延性精神疾病,它的终身患病率高达15%~20%。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率、致残率非常高,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存能力,同时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期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如果医护人员能在这个阶段做好对病人的心理康复治疗,对病人的康复将有极大的帮助。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心理状况分析。首先,康复期病人已经恢复了一定的自知力,能够对一些事情做出理性的判断,当他们对疾病认识及预防常识了解不足时,会对自己的康复情况心存疑虑,从而导致过份的焦虑和恐惧[5]。其次,精神分裂病人的行为总会让家庭成员头痛和无耐,家庭干预势必会出现一些问题,从而导致病人的心理负担加重。第三,社会缺乏对精神分裂症的认识,认为它是一种不协调、病态的存在,总是避而远之,甚至冷眼相待。因此,当康复期病人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后,又再次受到外界各种环境的影响,再次导致病情复发。

分析了康复期精神分裂病人的心理状况以后,我们自然而然就清楚了药物治疗的局限性,只有通过心理辅助治疗,才能真正的缓解病人心理压力,恢复他们的社会功能、生活能力,交友能力等。通过对两组病例进行观察,作者得出的结论是3个月后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医护人员的心理治疗起到了良好的促进效果,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病人的心理障碍,促使病人重获生存能力,减少了家庭和社会负担。

认知心理治疗作为精神分裂症康复期辅助性治疗,不能完全取代药物治疗,但通过系统的认知,心理治疗病人认识到自己的疾病才能主动服药,也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使院外治疗维持时间延长,减少复发,提高整体的疗效[6]。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治疗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同时离不开病人家庭的心理支持,向病人提供家庭的情感温暖与理解,亦是促进病人康复期疗效不可忽视的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郝伟.精神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7.

[2]李心天.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5-6.

[3]伍晓凡,刘立志.康复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病人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0:7(12):324-325.

[4]王欣然,贺国龙.社區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15(1):9-12.

[5]Beck AT, RectorNA.Humanistic psychiatric nursing practice and experience[J].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2010,23(4):73.

浅探精神病患者康复期的心理护理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了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精神病患者458例, 男349例, 女109例, 精神分裂症237例, 占51.75%;心境障碍 (情感性精神障碍) 82例, 占17.9%;酒精依赖37例, 占8.08%;癫痫所致精神障碍17例, 占3.71%;焦虑症16例, 占3.5%;应激障碍5例, 占1.09%;适应障碍5例, 占1.09%;其他59例, 占12.88%, 年龄40岁以下273例, 40岁以上185例, 平均年龄 (34.5) 岁。

1.2 方法

对各类住院精神病患者, 进行追踪调查、分析, 在护理过程中进行系统的临床观察和具体的心理分析。

2 结果

经过系统的抗精神病治疗, 精神症状消失后, 患者的心理问题随之产生, 主要有:①患者缺乏应有心理准备, 悲观地认为得了精神病, 被别人看不起, 亲人、朋友、同事都会另眼相看和受到社会歧视, 而出现悲观、失望、消极、抑郁等情绪, 甚至产生轻生的观念和自杀的行为。②患者在出院回归社会前, 出现焦虑、恐惧情绪, 焦虑出院后能否适应社会和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焦虑自己出院后的升学、就业、工作、婚姻等是否会因为患有精神疾病而受到影响, 焦虑家属和亲人对自己疏远, 家庭不能接纳自己。③患者担心发病期间对家庭的伤害和给家庭带来的痛苦, 给社会带来的困扰和不安, 担心精神病复发自己不能控制, 担心抗精神病药物的副反应对自己身体造成损害, 未婚的患者担心出院后找不到对象, 已婚的患者担心出院后离婚, 害怕自己的疾病遗传给后代, 害怕子女、亲人离自己而去等等。

3 护理

根据精神病患者康复期出现的心理问题, 在护理过程中进行系统的临床观察和分析, 主要护理问题有:①有自杀的危险:与患者消极、抑郁情绪有关;②焦虑、恐惧:与患者紧张情绪有关;③知识的缺乏:与患者缺乏精神疾病相关知识有关。

3.1 有自杀的危险与消极、抑郁情绪有关 (79例, 占17.25%) 。

①首先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做到亲切、热情、和蔼、谦逊, 尊重他们, 爱护他们, 鼓励多参加娱乐活动, 如看电视、下棋、打扑克等。帮助他们认识精神疾病, 减少自卑, 树立信心, 教会患者“抬起头来做人”。②做好单位及家属思想工作, 加强患者与家属、单位的联系, 让患者感到家属、单位的同志们都在关心自己, 让患者感到家庭的温暖和社会的支持, 必要时可以假释出院与家人团聚, 这样可以使患者感到自己仍然是社会有用的人, 对未来人生充满希望, 有助于消除抑郁惰绪。

3.2 焦虑、恐惧与患者紧张情绪有关 (163例, 占35.59%) 。

①根据患者不同职业、文化程度、安排日常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训练。实行开放或半开放式的病房管理, 扩大活动范围, 组织和安排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对有自我控制能力的患者, 可组织郊游、玩耍、市观光, 以增加患者与外界接触的机会, 增加患者的信心, 消除不必要的焦虑、紧张情绪。②让患者参加书画、手工劳动等工娱疗和生活能力、生活技能的训练, 包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根据患者的爱好和特长, 参加简单的劳动, 如刷洗餐具、打扫卫生等等, 并协调好与患者家属、单位的关系, 使患者能够得到家庭、社会较好的关心和尊重, 提高搞好工作或学习的信心, 减少或消除一切引起复发的不利因素。

3.3 知识的缺乏与患者缺乏精神疾病相关知识有关 (216例, 占47.16%) 。

①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帮助他们认识疾病过程中的过错, 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帮助患者认识所患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疾病的转归, 帮助患者认识药物的副反应。为患者讲解康复阶段的注意事项、精神卫生的基本知识, 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教给患者正确对待婚姻、家庭, 使之能够正确面对现实。②出院指导和回归社会前对患者进行人际交往能力的训练, 鼓励患者多参加有益于健康和适宜的社会活动。增加保护性环境中的社会交往, 让他们通过这些活动找到快乐和价值感, 从而恢复人际交往的兴趣和爱好, 使人际交往的能力得到恢复和提高。帮助患者实行开放式管理, 白天患者在护理人员带颁下, 在指定的区域进行自由活动、劳动, 训练患者独立处理日常生活琐碎事物的能力和与外界环境接触的适应能力。

4 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和指导

做好患者家属的健康宣教和指导工作, 纠正一些患者家属中存在的错误观念, 如:认为得了精神病是“伤风败俗”或是“祖上无德”等。鼓励家属对精神病患者应持正确的态度, 提高自身的精神卫生水平, 有利于消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因素, 使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进一步改善病情, 采取各种方法调动各方面的有利因素, 有效的帮助患者家属提高精神卫生知识, 教会家属在患者回归家庭后对药物治疗的依赖性和应对技巧。要真正的为患者着想, 富有同情心、责任心。从而起到治疗和延缓社会功能衰退的作用, 减少患者复发, 促进了整个家庭生活质量的提高。让患者家庭成员对精神病患者进行护理和照顾, 促进患者康复。

5 总结

精神病康复中心方案 篇5

节 精 神 病 康 复 医 院

保 安 服 务 方 案

jwba-20170701401 第一部分:安保人员配置

一、岗位设置与人员配备

: 岗位 3个, 人员数量9人,具体职责

大门岗 :每班1人8小时制共3人,门口保卫工作(24小时)病房区1人 8小时制共3人,负责维持病房区秩序,巡逻病房区各楼层区间按规定的时间及路线履行防火、防盗防**等安全巡查,以便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每两小时巡逻一次

监 控 3人 负责监控看守、监视工作(24小时)班长1人。共 计 10人

第二部分:保安管理方案 第一章 管理服务构想

一、特点分析

毕节精神病康复医院保安管理不同于一般的管理。首先,医院管理的服务对象具有双重性。从业人员不仅给病人提供服务,还要同时满足医务人员的服务需要,而医务人员又在为病人服务。病人属于弱势群体,绝不像住宅区内的住(用)户或写字楼里的办公人员那么易于管理和服务。服务要求越高,管理难度越大。毕节精神病康复医院保安管理的功能除了是为医务人员和病人提供优质服务,创造安全、文明、舒适的就医环境,还必须保证医院正常的医疗工作秩序。同时,良好的管理还能为医院树立品牌形象,吸引外来病人就诊,提高经济效益。安全要求高,专业性强,这是毕节精神病康复医院保安管理的一大特点。保安工作是重中之重,是管理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医院不同于一般住宅、写字楼,人员流动量较大,天天面对大量的精神病人等特殊人群,对人员素质有较高要求,有应对医院突发事件的能力和预案,除了保安业务素质,并须注重学习医院卫生常识。医院属于开放式场所,人员流动量大,相对于一般管理而言,治安管理难度大,我们应狠抓内部管理,实行岗位责任制;每一个安保人员都有明确的工作职责和服务质量标准。如门岗保安员不仅要做好门岗值勤工作,还要力所能及的帮助病人。

二、保安管理服务范围

1、大院门岗24小时执勤;

2、监控室24小时不间断监控;

3、病房区内24小时保安巡逻。

三、委托管理目的1、将微观层面的保安具体管理事务交由专业公司负责,使管理中繁缛末节不再牵扯医院行政部门职员的精力,转为制定工作标准和宏观控制,充分发挥管理人员职责,实现决策与执行分开;全身心致力于各业务部门间工作协调,更好的体现保障功能。

2、通过契约关系下的委托公司,责、权分明,有利于主管领导对先进理念的理解,使指令得到彻底的贯彻,促使保安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有利于服务质量的有效控制与提升,从而提高医院的整体形象。我们将以丰富的保安管理经验,超强的企业实力,极大的工作热情,为医院提供高效的、全方位的安保服务。

四、灵活、高效的管理机制

组织机构描述:

1、毕节精神病康复医院保安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是精简高效,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并签订责任书。

2、各岗位所需人力资源配置实行完全双向选择,以保证建立一支高效、协调的团队。

3、项目部采用直线职能制,尽量减少管理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信息渠道的畅通。

4、组织机构(10人)

五、岗位职责

保 安 队班长 — 全面负责毕节精神病康复医院保安管理工作

监 控 保 安 — 负责医院消防安全、治安安全的监控工作

门 岗 保 安 — 负责门岗警卫工作,人员、车辆出入登记

病房 保 安 — 负责区域内的正常秩序巡逻,负责病房区内巡逻工作,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六、安全管理思路

安全永远是人的第一需求,安全保障因而成为我们管理服务中最基本的工作原则。医院安全管理,牵扯到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切身利益,安全问题始终是每个管理人无法回避的课题,服务的安全从其性质可分为治安安全与消防安全两大类。我们在对毕节精神病康复医院进行深入考察的基础上,对周围治安状况进行了访查,对现场进行分析。我们将在安保人员的素质培养、安全防范体系的设定、安全管理的重点定位等方面采取对应措施,确保辖区内的安全。

(一)确保安保人员的综合素质

l、素质管理。对安保人员实施准军事化管理,采用我们在实践中总结的一整套人员管理程序,做到“五统一”“三集中”,即统一作息、统一出操、统一上岗、统一着装、统一装备以及集中招聘、集中培训、集中管理。

2、意识培养。大力培养安保人员的服务意识,树立“客户需要就是工作”的观念,改变原来安保人员单一的保安功能,使我们的安保人员成为“安保人员、迎宾员、服务员”的统一体。

(二)、消防管理体系的建立

医院的规模越大、配套设施设备功能越齐全也就意味着消防安全渐渐摆上了每个管理者的案头了,消防安全平时不发生则已、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它所造成的损失可能是毁灭性的乃至灾难性的破坏,甚至危及整个建筑的安全。因火灾危害之大、灭火难度之大、突发性较大的特点,使消防成为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当然,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其规律可循的,火灾也是一样。“防消结合、预防为主”是我们消防工作一贯的工作方针,就是要消灭每一个消防隐患、每一起初期火灾,只有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才能使我们的辖区远离火灾,并将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因此,消防工作难度大、要求高。制定防患于未然,科学的消防预警措施,警钟常鸣的消防常识宣传、培训工作是我们的管理要素之一。我们要求保安部全力配合、树立第一责任人意识,起到有效预警作用,拟从以下方面抓起:

1、强化消防管理意识(1)消防管理目标

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严格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并树立“全员防消”的管理观念,实施全员义务消防员制。(2)加强消防教育宣传和培训演练工作

a、消防教育宣传工作:

培训部将在辖区内不定时的传播消防法规、防火知识,进行消防知识宣传。

b、做好消防培训及演练工作:

重点加强安保人员的消防实战演习,提高全员的“自救”意识和能力,防患于“未燃”。

2、加强日常消防管理措施

(1)通过设专人巡逻监管、安置简明指示标识等办法,着重解决违章占用消防通道的问题,保证消防通道的顺畅。

(2)积极落实防火安全“三级”检查制度,重视冬、春两季的消防、设施设备大检查工作,确保在火灾多发期的消防安全工作。

七、重视各级制度建设项目部内部岗位责任制

各个岗位的员工都应接受保安队长的统一领导,敬职于自己的岗位职责,并对自己分担的工作负全面的责任,做到责任、权限、职位三方面到位,以保障管理工作的正常运作。员工考核制度及标准

1、考核办法:(1)公司对员工的考核采用分级考核的办法:公司总经理对副经理进行考核,副经理对中层干部进行考核,部门主管对下属员工进行考核。考核完毕以后,考核成绩交安监科进行汇总。(2)公司对员工的考核采用百分制的办法。(3)绩效考核主要包括:日常考勤、奖惩、绩效考核三部分,日常考勤具体程序见《考勤制度》,奖惩具体程序见《奖惩制度》。

2、考核标准:(1)中层干部考核标准:总经理安排的工作、部门重点工作、公司会议确定的部门重点工作、月工作安排;因生产经营所需随时增加的工作,工作完成情况。(2)员工考核标准:本岗位岗位职责规定的工作,部门主管安排的工作。(3)公司行为规范如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安全、卫生、考勤、行为准则等。(4)员工考核实行“月考核、年汇总”的办法,汇总成绩作为评选先进员工的主要依据。第二章 保安管理目标承诺

一、总体目标

在管理合同期内把毕节精神病康复医院管理成“安全、文明、有秩”的辖区。根据委托管理事项和有关质量规定,对医院的门卫、秩序等项目进行维护。

二、分项指标:

1、员工持证上岗率100%。

2、保安服务达标率98%。

3、治安消防责任事故发生率0%。

4、违章发生率3%以下,处理率100%。

5、综合服务满意率95%以上。

6、投诉处理率100%。

第三章 安全应急预案

一、安全应急计划和措施

1、目的: 在发生紧急、突发事件时,以最有效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事态的发展,或保证出色完成上级交办的临时任务。适用范围:(1)治安突发事件,如突然发生的重大抢劫、杀人、病患或医务人员遭到犯罪分子的突然袭击等。(2)受到水灾、火灾、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威胁、袭击。(3)其他重大意外情况。

2、职责:(1)对即将发生或已发生的突发事件由安全主管临时确定应急措施,同时向上级汇报。(2)处理治安突发事件时,由值班员迅速向派出所报案,安全主管临时确定应急方案,安排人员迅速控制管理范围内各通道、楼梯口,封锁出事现场,严格盘查出入现场的人员,直到公安人员到来。(3)制定的应急计划必须慎重,考虑周详,在制定自然灾害应急措施时,要根据灾情的程度、特性而定。

3、实施:(1)在执行过程中,发现偏离实际情况应及时纠正,并上报相应审批人员认可。(2)对发生的每一事件必须总结,如果是人为原因造成损失,应立即查找原因,认真填写《纠正措施报告》,严防类似情况的发生。(3)保存事件全过程的有关记录,存档3年。重大自然灾害的记录长期保存。

4、要求: 为增强应变能力,平时每个保安队员必须进行严格的学习、训练、消防演习和紧急集合演练。

第四章:保安工作手册

一、保安班长岗位职责

1、对保安人员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密切保持保安人员的通信联络,检查各值班岗位人员的值勤情况。

2、制定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建立和健全各项安全保卫制度。

3、每天定时或不定时巡视管辖区域的安全工作,并做好记录。

4、建立正常的巡逻制度并明确重点保卫目标。

5、完善管辖区域的安全防范措施,安全岗位设施、设备器材等使用情况,保证其能在工作中达到预先的使用效果。

6、检查管辖区域内有无妨害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并及时进行纠正,提出整改意见,跟进处理结果,并做好记录、归档。

7、接待投诉,协助院方进行处理各种医患纠纷和治安违纪行为。

8、做好保安人员的出勤统计,业绩考核等的登记管理工作。

9、掌握保安人员的思想动态,定期召开员工会议,做好员工的沟通工作。

10、定期对保安人员进行职业安全思想道德和各类业务技能的培训工作。

11、做好各种内外文件,通信录资料的整理归档。

12、以身作则,亲力亲为,全面提高安全管理工作与服务的质量。

二、门岗人员岗位职责

门岗是医院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门岗人员也是医院形象的代表,应具良好的素质与修养,并认真履行以下岗位职责:

1、按时交接班。白天交接班时,双方应交接有关情况和物品。接班人员未按时到的,交班人员不得自行离开岗位。

2、严格执行门卫制度,着装整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3、严格禁止宠物进医院。

4、禁止未经医院相关部门许可的考察学习团队在我院拍照。

5、严厉禁止医托及其他不法分子在我院活动。

6、谢绝酗酒闹事者、收破烂、乞讨者、推销商品者进入医院。

7、加强自身修养,坚持文明值班,礼貌待人,遇事冷静。对不服从管理的人员,应耐心解释、说明,不得用不文明的方式对待任何人。

8、接听值班电话时,态度要和蔼,语气要亲切。拿起听筒,首先说:“您好,毕节精神病康复医院”,然后耐心地倾听对方的询问。回答时,应耐心细致,遇有不清楚的问题,应首先说:“对不起”,然后视情况尽可能向对方提供帮助,或作出解释,不得简单甚至粗鲁地回答对方的问题或拒绝提供可能的帮助。

9、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时刻注意进出医院的人员及值班室周围的情况。

10、门卫值班室为工作场所,不允许与工作无关的人员进入值班室闲坐、聊天。

11、接收报纸、邮件,应认真核对,妥善保管,防止丢失或损坏。

12、保持值班室内外清洁,发现垃圾或丢弃物应及时清扫。交班前,整理好室内物品。

13、爱护值班室内外的设施、设备,发现问题或故障,应及时保修,不得影响工作。

14、认真记录值班时发生和处理的各种情况以及接听的重要电话,及时报告有关领导。交班时,应将重要事项向交班人交代清楚。

三、监控人员工作职责

1、监控中心工作人员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及高度责任心,密切注意各部位情况,增强安全观念,善于发现问题,认真做好值班记录。

2、监控中心值班人员负责24小时监视闭路电视、消防报警信号,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向有关领导或部门报告。

3、监控中心值班人员要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时应将机器设备的使用情况,有无可疑情况要交接记录清楚。

4、监控中心值班人员在值班时对所观察到的非正常情况,可疑人物,应进行详细记录,并视情况向有关领导或部门报告,采取必要的措施。

5、监控中心值班人员要对视频监控图像内所发生的事故及其他紧急情况进行记录。

6、非监控室人员不准进入,任何人不准在监控中心会客聊天。监控中心的值班人员不准同时离开监控室。

7、监控中心的视频监控图像使用登记制度,对图像信息的调取人员、调取时间、调取用途等事项进行登记。

8、监控中心的视频监控图像不得擅自删改,故意隐匿、毁弃留存期限内视频监控图像信息的原始记录;不得买卖散发、非法使用视频图像信息资料。

四、巡逻岗岗位职责

1、服装整齐,文明礼貌执勤,上岗时不得吸烟。

2、上班时间不准脱岗(特别值夜班时不得睡觉)、看书或干任何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3、保持大门口畅通,车辆停放整齐。

4、严格管理好入院车辆的停放,保持院内应急通道畅通。

5、挂号高峰时段协助维持收费、化验、药房等窗口的秩序,防止小偷和医托。

6、巡逻保安必须勤巡逻,对院内的重要部位勤巡、勤看,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保卫科或“110”指挥中心。

7、在值班过程中发现火灾隐患及火情要主动及时给予处理,并及时报告相关领导或“119”火警。

五、大厅、门岗保安岗位职责:

1、服装整齐,文明礼貌执勤,上岗时不得吸烟。

2、负责门(急)诊安全保卫工作,维持门(急)诊部的正常医疗秩序。

3、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打击门诊部“医托”、偷、扒、抢等违法犯罪活动。

4、负责维持门(急)诊部门前的交通秩序,创造良好、快捷、安全的就诊环境。

5、协助负责引导120急救车辆的进入驶出工作,指挥行人避让,协助急救人员进入大楼。

6、负责门(急)诊部消防安全工作。

7、负责开关门(急)诊部各大门,做好进出物品的登记,防止物品被盗。

8、负责晚上门(急)诊楼内公共区域照明灯的关闭及督查空调风机的开关情况。

9、负责医院交付的其他工作任务。

第六章: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一、保安员交接班制度

1、按时交接班,接班人应提前十分钟到达岗位。接班人员未到达前,当班人员不能提前离岗。

2、交接班以班组为单位,列队行进至每个岗位,交接人员必须相互敬礼后办理交接。

3、交接班必须做到三清:本班情况清、交接的问题清、物品及器械清;三明:上班情况明、本班交接的事情明、物品和器械清点明。

4、当班人员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不能移交给下班的事情要继续在岗处理完,接班人协助完成。

5、交接时要做好记录并签名。

二、保安仪容仪表规定

1、目的: 树立安保人员良好的形象和社会声誉。

2、范围:

适用于医院内安保人员。

3、着装规定:

1)统一着装,要求举止文明、大方、得体,精神抖擞。2)不得外挂饰物,口袋内不宜装过多物品。

3)禁止披衣、敞怀、挽袖、卷裤腿、戴歪帽、穿拖鞋或赤脚。

4、形象规定:

1)经常注意检查和保持仪表整洁。

2)不准留长发、蓄胡子、留长指甲;头发不得露于帽檐外,帽檐下头发长不得超过1.5厘米;鼻毛不得露出鼻孔。

3)做到精神振作、姿态良好、抬头挺胸;不准弯腰驼背、东倒西歪、前倾后靠、伸懒腰;不袖手、背手、叉腰或将手插入口袋中;执勤中不准吸烟、吃零食、不勾肩搭背;做到站如松、坐如钟、动如风。

4)不准哼歌、吹口哨、听收(录)音机、看书报。5)不得随地吐痰,乱丢杂物。

6)不挖耳、扣鼻孔,不敲桌椅、跺脚或玩弄其他物品。

7)做到“微笑服务”,待客友善、热诚,严格遵守公司规定的文明礼貌用语。

5、注意事项: 上岗前,必须对照整容镜整理着装,检查衣、帽、领带、鞋带及装备是否穿戴整齐、规范,队长在场应检查并予以纠正。

三、对讲机使用管理规定

1、每个岗位配发一部对讲机、另配一个充电池和一部充电器。

2、对讲机在更换充电池时必须先关掉电源和主机上的开关,保护和延长对讲机使用寿命。

3、充电池不能经常更换,必须按规定时间(8-12小时)轮换使用。

4、不准用对讲机谈论与上班无关的事情;使用时控制音量,不得影响他人正常生活、休息。

5、认真作好对讲机交接工作,以防出问题时互相推卸责任。

6、遵守“谁使用,谁保管;谁损坏,谁负责”的原则。

四、门岗管理规定

1、门岗应用镜框悬挂岗位制度、操作规程等。

2、门岗内设一套完好的单人办公桌椅作好记录使用,不准放长椅和床,不准闲杂人员进入,岗亭外不准摆放凳椅。

3、门岗内不准存放杂物,随时保持室内外保洁。

4、门岗表格、资料均应放在固定位置,且摆放整齐。

5、门岗不准作其它使用。

五、保安巡逻制度

1、坚持24小时巡逻制度,白班巡查全院不少于6次,夜班巡逻次数不少于6次。

2、保安成员要忠于职守,按时上下班,坚守工作岗位,并按要求坚持巡查,加强巡逻密度和次数,确保要害部位的安全。

3、根据违法犯罪分子的特点,确定巡逻时间、路线和守候地点,以便及时发现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4、巡逻医院内每一个角落,科室的门窗是否完好,有无不安全隐患,做好随时发现,随时解决,自己不能处理的要立即报告领导,及时解决。

5、白天在巡逻时注意医院内非机动车辆的摆放,引导非机动车辆安全有秩的停放,并不阻挡绿色通道。

6、绿色通道应随时保持畅通,任何车辆不能占用、堵塞。

7、在夜巡时随身携带警用器具及照明灯具,巡逻中发现问题及时用对讲机通知其他人员。

8、发现犯罪分子作案要奋力捕捉,发生事故要奋力抢救,并及时报告处理。

9、重点巡查门诊、住院部人口密集区和收费处、药品库、配电站、病房区等重要部门。对班内发生、发现的问题,要认真及时处理,并做好登记。

10、在上下班时作好巡逻队的交接记录。

11、在值班巡逻护院中,要随时接受院领导和公安机关的检查,并配合其工作。

六、监控设备管理制度

1、监控中心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非本室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

2、不能使用监控主机打印无关的材料。

3、不能使用监控主机玩游戏、上网聊天、看VCD、听音乐等与监控无关的事情。

4、正确使用电脑,避免非法操作。

5、正确处理电脑操作中的错误,不得强行启动和非法关机。

6、爱惜电脑,尽量让监控主机避开热源和强磁场。

7、监控室避免洒水和扫地,防止电脑受潮和吸附灰尘。

8、不能擅自更改、删除计算机(服务器)各项参数设臵;不得私拆计算机(服务器);不得泄露计算机(服务器)密码、IP地址等机密。

9、严禁使用监控室电话办私事。

七、监控中心管理制度

监控中心担负着医院消防安全、治安安全的监控工作,为医院提供准确的消防、治安防范等信息,具有很强的预警功能和保密性。为严格监控中心纪律,规范工作程序,特制订本制度如下:

1、监控中心执行24小时值班制,实行无缝隙作业,本中心工作人员必须按时到岗,以保证监控工作的质量。

2、按时交接班,要做到当面交接,交接到屏、到台,说明上一班工作情况,机器设备使用情况,下一班应当注意的情况及应当办理的事情。

3、值班人员必须按要求做好值班记录,发现问题要立即核实情况,及时向领班和相关领导通报,并做好书面记录。书面记录必须要有时间、点位记录,必要时要制作备份,以备查询。值班记录必须签署值班人员的全名。

4、值班人员工作时间不得私自离岗,若有要事离岗时必须向队长请示,待接岗人到位后方可离岗。

5、监控中心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保密工作制度,不得向任何人透漏监控工作情况,工作时间不得在监控室会见包括亲属在内的任何人,不接受无关人员的查询。

6、爱护机器设备,做好日常养护工作,发现故障及时向保卫科和相关部门反映,并督促及时维修,以保障正常工作需要。

7、管理好监控中心配置的物品、设施,若有损坏,丢失照价赔偿。

8、做好卫生保洁工作,营造一个明净舒心的工作环境。

第三部分: 毕节精神病康复医院安全保卫应急预案

一、医疗纠纷人员闹事时:当医疗纠纷人员到医院领导办公室、医务科等科室闹事时,值勤人员应及时上前制止劝阻并与相关领导联系,组织相关人员妥善处理有关问题,防止事态扩大。

二、巡逻中遇犯罪分子实施犯罪活动时:遇有犯罪分子正在实施犯罪活动时应迅速制止,并将其扭送保安室或报110,力量不足时可动员现场职工或通知其它保安人员,途中要提高警惕,防止其行凶或逃路,同时应积极采取抢救、补救、排除险情等措施,尽量避免或减轻损失,并做好现场保护工作。

三、发生盗窃事件时:保安人员应迅速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向队长汇报,主动维护好现场,不准无关人员进入现场,积极向公安机关、保卫科提供情况,协助破案。将抓获的现行犯罪嫌疑人员及时向保卫科或公安机关汇报,或拨打110报警电话请求派员处理。

四、发生突发事件时:医疗纠纷事态扩大成聚众滋事斗殴事件时,值班人员应启动紧急预案,避免打架斗殴事件致医务人员无法正常治疗或危害医务人员安全等事件时,保安人员要及时上前制止、劝导并报院领导、总值班、保卫科,必要时报110并向公司报告,协助公安机关维护医院秩序。

五、发生火警时:发现火警时,保安部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根据火情大小,利用消防用具积极采取扑救,火情大的要迅速报119向消防部门讲明发生火警的单位、地点、着火的是何物品,并派人在路口引导消防车辆进入现场,明确介绍火警情况和水源情况。

二、要积极扑救迅速切断与灭火无关的电源。关掉燃气开关,将易燃易爆物品撤离火灾现场,积极有效的使用灭火器材,努力扑灭初期火险。

三、要注意保护好现场,维护好火场秩序,防止坏人趁火打劫,并积极参加抢救工作。

四、要积极向消防部门和保卫科提供情况,协助有关部门查找火灾的原因,研究改进防火安全措施。

贵州军威保安服务有限公司

精神病康复期 篇6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246-01

通过对…例我院康复期精神病人的随访,社区护理人员的调查,有针对性的社工介入分析。得出:康复期病人在家庭环境中,社区护理是非常简单,有效的预防病人疾病复发的关键,社会工作者的有效介入是对社会关怀的另一种延伸,体现国家,社会,家庭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文化的升华

1、精神疾病的家庭及社区护理是精神病护理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在家庭中对病人实施特殊护理的一种形式。尤其是老年抑郁症病人,他们经住院治疗好转返回社区、家庭后,很多病人未得到跟踪随访和社区康复治疗,使一些病人很快复发,导致反复住院。反复住院其原因一方面系病人回家后未能按医嘱维持服药,疗效未得到巩固有关;另一方面与病人回家后与医护人员中断了联系,缺乏及时心理支持有关;加之社区及家庭环境某些负性影响,未引起家属的重视,使病人本来比较脆弱的精神状况得不到及时调节与改善,影响了精神健康。我国社区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主要集中在精神疾病患者的药物生理治疗和管理以及精神卫生健康的教育宣传等方面,与实际的需要存在巨大的差距,也与国外成功的社区精神疾病防治康复的先进理念存在不小的距离。社会工作作为社区精神疾病防治康复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精神疾病患者社区康复过程中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需要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工作结合起来,配合药物治疗,从多个切入点介入,注重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庭本身资源的运用

2、我们对精神科康复病人出院后进行社区干预时, 首先建立家庭病案,并与社区社工取得联系,在工作中形成良性互动。病案由护士指导家属完成,主要记录病人主诉及家庭情况,在社区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护士检查和处理的情况,它能反映出不同病人的病情特点、个体差异、生活习性,以利针对性地拟定社区护理计划。实施心理护理时强调病人的心理特点,对其患病诱因、疾病性质、治疗前途及要求配合方面可能遇到的问题逐一向病人介绍,将解释、疏导、鼓励贯穿其中,使病人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和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使病人能够面对现实,树立社会参与意识。另外通过帮助病人识别和排除认知性错误,重新建立评价自我效能和良好,"精神康复小组活动"的介入,介入结果表明:小组工作在巩固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为精神病患者提供了心理和社会的支持, 为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社会给予慢性精神病人的关爱不够,使得住院慢性精神病患者的自我认知不清,自闭心理增长,对自己前途丧失信心,从而形成了自我认同降低、责任意识下降、以自我为中心、自我管理能力下降等态势。虽然他们属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但在接触过程中社工发现,患者都有不同的能力和潜力,有些患者的表现可以说让人惊讶;同时社工还发现对于患者的关注度越高,他们就越会将这种能力表现出来。精神病患者的康复主要是指使精神病患者中不同程度的残疾者剩余能力充分发挥出来的过程,以达到患者能重新回到社会中去并完成工作任务,承担社会角色,能和健全人一样参加社会活动,达到社会康复的目的。

3、精神病人家庭护理的关键就在于要让病人按时按量吃药维持治疗。如果不按时服药,精神病尤其是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率很高。精神病人在医院经过一个系统的治疗痊愈后,一般需要维持2~3年的持续用药,这对病人以后的康复有很大作用,达到遏制病情反复的作用。但不少精神病人对长期吃药有抗拒心理,这时家人一定经常向病人灌输坚持服药的必要性。

4、社区精神病人护理及开展社工活动时的注意事项:

(1)建立良即的护患及家属关系:社区护士、社工与病人家属之间,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良好人际关系,这是搞好家庭护理的基础。因此护士、社工要掌握有关的医学业务知识,具备与病人交往的方法,观察病人的技巧,以及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医学教育,网整理要以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正确解答病人及家属提出的有关疾病咨询问题等。在工作中注意职业道德,关心病人,礼貌热情,说话要留有余地,以实际行动取得病人及家属的信任。

(2)注意不断提高家庭护理的质量:定期有计划的有目的的随访,解决问题,准确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新问题,妥善处理。如遇有疑难问题必要时,及时与医生联系解决。要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以提高家庭护理的质量。

(3)提高警惕,注意安全:家庭随方时,应有两人同行,以便利工作,可协同应付突然发生的意外情况。如病人有冲动行为时,首先保护病人及自身的安全。遇有特殊情况要保持冷静、沉着的态度与家属合作共同排除困境

(4)适当安排患者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在由社工组织的一些游戏活动中,指导病人学会与别人沟通,鼓励参加集体工娱活动。帮助病人树立融入社会的信心和能力

(5)康复期精神病人存在心理问题较多,应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强心理治疗,改善其心理状况。

精神病康复期 篇7

关键词:男性,杀人致死,康复期,护理

有冲动伤人行为的精神病患者是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住院精神病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 精神症状得以控制, 部分患者自知力恢复,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本文通过对23例男性杀人致死精神病患者康复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疗区现住院的23例男性杀人致死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诊断符合CCMD-3[1], 经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均为无责任能力, 经一段临床治疗, 患者病情明显缓解, 对疾病有了部分认识。住院时年龄:19岁以下者1例、20~29岁7例、30~39岁9例、40~49岁6例。职业:工人3例、农民9例、干部1例、学生2例、无职业8例。文化程度:高中3例、初中10例、小学7例、文盲3例。居住分布:城镇6例、农村17例。婚姻状况:未婚10例、已婚13例。杀害对象:父母10例、邻居7例、妻子4例、子女1例、陌生人1例。

1.2 方法:

采用交谈和观察的方式进行调查, 针对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 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

1.2.1 常见心理问题:

(1) 想出院:10例 (占43.5%) 。由于患者在发病时, 因病态支配而杀人致死,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恐惧, 因而往往不能被家庭和社会所接受, 由于不能解决出院问题, 患者常出现情绪不稳、易怒、责怪家人或工作人员, 产生消极悲观念头, 甚至企图自杀[2]。 (2) 自责5例 (21.7%) :由于男性杀人致死精神病患者所杀害的对象大多都是父母、妻儿和周围邻居,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使他们恢复了部分的认知水平和自知力而产生后悔、自责的现象, 因而出现焦虑、抑郁和悲观厌世的心理[3]。 (3) 服药问题3例 (13%) :男性杀人致死精神病患者认识不足, 有的认为精神病“得上没好”, 所以不肯服药, 有的认为自己病已好, 不必再继续服药, 因而留药、藏药。 (4) 担心经济负担过重2例 (8.7%) :因男性杀人致死精神病患者长期住院, 最长达30年, 因为杀人, 家里通常因索赔被杀害人家属钱物而仅能支付患者伙食费及购买简单的日用品, 有些还是当地民政局出钱治病, 所以生活拮据, 故产生自卑心理、抑郁情绪[4]。 (5) 担心社会偏见2例 (8.7%) :男性杀人致死精神病患者, 由于杀过人, 所以被家人和社会歧视, 无形中使精神病患者产生了更大的心理压力, 在社会舆论的重压下, 有的患者会产生敌视, 甚至报复心理, 有些则形成自卑心理。 (6) 监护人问题1例 (4%) :男性杀人致死精神病患者康复后回归社会, 需要有人关心、照顾其生活, 督促服药, 而男性杀人致死精神病患者杀害的都是父母妻儿, 所以监护人无法落实, 而不得不留院疗养, 从而产生被遗弃心理。

1.2.2 护理措施:

针对患者以上问题分析, 本次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分别如下: (1) 取得患者信任,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要以热情、亲切、理解、接纳的态度与患者接触, 不要激怒患者, 更不能训斥、打骂患者, 以免患者对医务人员产生敌意, 要经常密切观察患者的举止和言行, 及时和患者交流, 预测患者的心理、生活需要, 视患者如亲人, 使他们体会到医院的温暖而安心住院。 (2) 及时组织患者学习精神卫生常识, 调整患者急于出院心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 深入浅出的科学论断向患者讲述一些精神疾病方面的知识, 鼓励其说出对疾病的感受, 可以使患者了解自身的病情, 有助于患者康复。 (3) 避免或减少刺激, 使患者情绪保持平稳:患者因为杀害父母、妻儿和邻居而产生自责和悲观厌世的心理, 护理人员要用文雅的举止, 稳定娴熟的操作取得患者的信任, 告诉他们杀人行为是病态的反应, 给予精神上的安慰, 用真情实感帮助卸掉思想包袱, 使他们珍惜生命, 热爱生活, 安心养病, 服从治疗。 (4) 始终贯彻支持性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思想动态, 防止消极情绪而产生各种意外。多与患者接触、交谈, 倾听患者的陈述, 关心体贴患者。尊重患者的人格, 维护患者的利益, 满足患者合理化要求, 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取得信任, 使之有安全感。从而如实反映自己的心理活动, 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教育患者正确对待及处理生活中事件, 适应并正确处理与自己有关的社会矛盾与不良舆论, 消除顾虑和自卑心理,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坚强的意志,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5) 鼓励患者参与院内组织的各种工娱疗活动:有计划的组织患者参加工娱疗活动可以转移患者注意力, 克服焦虑、抑郁或恐惧等异常情绪, 使得思维、情感和行为活动逐渐趋于正常状态, 有利于大脑功能的恢复, 防止或延缓精神衰退, 激励患者对生活的兴趣和信心, 早日回归社会。 (6) 鼓励患者按计划服药:进行用药知识教育, 教会患者认识用药的重要性, 并掌握不良反应的基本知识, 患者服药时, 在不伤害其自尊的前提下, 认真检查, 防止患者藏药, 影响治疗或积累顿服自杀, 最大限度的争取患者主动配合。 (7) 作好精神卫生保健预防知识宣传[5]:帮助患者找出容易诱发疾病的因素, 提高他们对精神疾病的抵抗能力, 消除担心病情反复的恐惧心理, 教会他们怎样去对待和处理好人际关系以及自我保护能力, 与社会有关部门和患者家属联系, 沟通病情, 紧密配合, 解决实际问题。

3 讨论

精神病患者心理与思维失去控制, 往往表现出很多异常的行为, 在康复治疗过程中, 医护人员应耐心与患者沟通, 通过讲道理, 分析病情等方式给予患者自信, 在生活中不断帮助患者开导心理的失落与不平衡, 给予康复指导, 减少患者各方面心理压力, 增加治愈率[6,7]。

男性杀人致死精神病患者由于长期患病后, 遗留下不同程度和不同性质的功能缺陷, 造成其在生活、工作、社会活动能力上的缺失。由于对康复期患者采取了良好的护理措施, 不但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整体护理的开展, 尽最大的可能, 使他们恢复社会功能或最大限度减轻缺损程度, 适应社会环境, 参与集体生活, 尽可能恢复自理能力, 减轻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负担, 重建正常心态。通过对男性杀人致死精神病患者缓解期的护理有效的防止了病情复发, 患者危害社会的现象发生。

总之, 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是一个长期治疗过程, 需要社会、家庭、医护人员以及患者自身的共同合作, 尽可能给予患者良好的环境, 更主要的是在心理方面给予指导帮助, 做好各方面心理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Chen YF.Chinese classification of mental disorders (CCMD-3) :towards integration in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J].Psychopathology, 2002, 35 (2-3) :171-175.

[2]林晓方, 陆爱红, 周凤芹.住院男精神病患者不同时期心理状态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 2011, 27 (9) :1397-1398.

[3]周秀洁.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期的心理变化与护理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 (20) :317-318.

[4]孙阳.精神病患者杀人后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0, 12 (34) :254.

[5]梁晓会.精神病患者社区康复护理管理的重要性[J].吉林医学, 2013, 34 (13) :2602-2603.

[6]余在逻.社区115例精神病患者康复护理管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1, 13 (28) :273-274.

精神病康复期 篇8

关键词:精神病患者,临床分期,康复期,心理护理

医院在为患者治疗的过程中, 护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促进患者痊愈的关键环节, 所以, 相关的医疗工作者和必须加强对护理工作的重视度, 特别是精神病患者, 心理护理是附加在常规服务而优于常规服务的护理, 心理护理对于一个患者的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尤其是对于一个精神病患者, 更是需要心理护理这样的服务, 所以, 一定要发扬医院心理护理的服务, 使精神病患者无论是从肉体上还是精神上都能够得到最好的治疗和护理, 只有这样, 精神病患者才能够用最大的勇气和信心去对抗病魔, 打败病魔。

1 精神患者心理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患者的情绪不稳定

精神病患者不同于其他正常的患者, 精神病患者的情绪非常不稳定, 有些患者会因为对周围的环境不熟悉而对护理人员有敌视以及防备心理, 而且患者极容易被刺激, 情绪经常会出现波动, 致使护理人员无法控制患者的情绪和行为, 最重要的是患者的情绪波动会影响到治疗效果, 从而影响其康复。

1.2 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不到位

如今, 大多数护理人员的年龄都比较小, 年轻人年轻气盛, 很容易出现浮躁心理再加上精神患者的特殊情况, 使得护理人员很容易出现不耐烦的负面情绪, 从而影响到护理, 也有可能导致护理人员不能够及时、细致的观察到患者出现的细微的心理波动, 从而忽略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 也不能够及时将心理护理工作做到位。

1.3 医院的治疗环境不够好

医院的治疗环境对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好的环境可以怡情养性, 患者在良好的治疗环境中精神情绪都处于一种轻松的状态, 但是, 我国有很多医院的治疗护理环境都不够好, 导致有很多精神病患者的情绪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给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护理造成影响, 也影响了精神患者的恢复进度。

2 精神病患者临床分期的心理护理措施

2.1 急性期的心理护理

在此期间的患者大多都是刚刚进入医院, 对医院陌生, 对身边的人都非常防备、敌视, 会产生紧张、焦虑、焦躁、没有安全感的心理, 容易情绪激动, 进而影响治疗。所以, 医护人员要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 尽快找到与患者沟通的契合点, 用患者适应的方式与其沟通, 然后向患者介绍医院的规章制度以及具体的情况, 让患者尽快对医院的情况、环境都熟悉起来, 完全信任医护人员, 进而说服患者顺利的接受治疗。

2.2 治疗期的心理护理

在治疗期, 医生会采取各种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 在此期间患者会非常痛苦, 导致排斥治疗。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告知患者治疗的利害关系, 尽量让患者保持放松的情绪, 提高其对治疗的兴趣和康复的意志, 说服其接受医生的安排, 顺利的进行治疗。

2.3 缓解期的心理护理

在此期间, 患者的病情相对缓解, 有了部分自知力, 此时会急于出院与家人团聚、重返工作岗位, 同时对住院之前伤害家人伤害社会的行为非常愧疚, 从而出现心理焦虑、浮躁的心理、护理人员应该尽量舒缓患者的情绪, 给患者讲解清楚治疗的进程, 并且让家属多陪伴患者, 让其可以安心的继续治疗。

3 精神病患者康复期的心理护理措施

3.1 康复期的心理护理

康复期的精神病患者一般都已经快康复完全了, 在此期间患者的心情总体上是比较愉悦轻松的, 治疗以及护理起来都比较容易, 但是, 值得注意的是此期间的患者心理都比较敏感, 会担心生病造成的问题, 担心病情是否会复发, 自己是否完全康复, 出院后是否会受到社会的舆论和歧视, 自己是否还能认真做好以前的工作, 这些不安的情绪都会影响到患者的康复, 此时患者极其需要护理人员的开导以及心理指导[2]。所以, 要及时观注患者的心理问题, 然后及时采取措施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 让其能够愉悦轻松的康复。

3.2 出院前的心理护理

对在此期间的患者要做好心理护理, 以保证患者在出院前以及出院后都能够有一个很好的心理以及生活环境来恢复健康。这就需要做一些必要的工作, 在患者出院之前, 就应该及时做好社会宣教, 及时与患者的家属、邻里、朋友以及同事都做好沟通, 对患者的康复情况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让家属在其出院后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让其他人都能够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 并且沟通患者单位对其的工作做一个适当的调配。要保证患者的心理以及生活工作环境都适合其康复[3]。

4 小结

总之, 作为医护人员一定要保证在精神病患者的临床分期和康复期给其提供最有保障的心理护理, 让患者能够最好的恢复。因此, 精神病患者护理的相关工作者需要尽力克服护理中的所有困难, 尽一切努力做好心理护理, 将心理护理系统并合理地运用到精神病患者的临床和康复工作中去, 对于精神病患者的突发状况能够及时地研究出应对策略, 处理好护患关系以及与患者家长的关系, 以便于更好地开展心理护理工作, 提高患者及患者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 促进医院社会信誉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商丽文.精神病人临床分期的心理护理.中国伤残医学, 2007, 15 (3) :90.

[2]韩维荣.康复期精神患者的心理护理.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28) :220-221.

精神病康复期 篇9

关键词:心理护理,精神分裂症,康复期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1]。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开展心理护理, 可纠正其不良行为、提高社交功能及劳动技能和生活质量, 促进早日康复。我们对1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了心理护理, 收到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07年8月-2008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1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入组标准: (1) 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 (ICD-10) [2]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2) 精神症状缓解或消失, 自知力恢复或部分恢复, 病情基本稳定; (3) 排除脑器质性及其他躯体疾病。入组病例中男60例, 女40例;年龄18岁~58岁, 平均年龄 (35±12.6) 岁;已婚70例, 未婚30例;病程2个月~11个月。

2 方法

对入组病例实施规范化、系统化的心理护理, 定期组织学习, 开展健康教育。针对患者厌烦住院, 期盼早日回家, 重返社会以及自卑、怕被人看不起等心理特点, 采用示范指导、训练和互教互学、互相督促等方法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加强社交与劳动技能康复训练, 纠正不良行为及习惯。观察2个月~4个月。

2.1 示范指导

示范指导就是训练患者重新学习正确的行为模式, 掌握与他人交流的技能与方法。首先, 医护人员向患者示范性地讲述与不同人群以及与异性交往的礼节、礼貌、行为举止, 谈话时面部的表情等。示范走、坐、站的正确姿势。同时, 讲授衣着整齐, 关心他人与讲卫生的重要性。当患者取得一定成绩时则给予反复强化, 最终使患者重新掌握正确的行为模式与技能。

2.2 行为训练

训练从行为模式, 日常生活开始。培养患者不随地吐痰, 不随地大小便, 不随地躺卧。同时制定详细的生活制度、作息时间。从早晨起床、整理床铺、洗漱、就餐、洗刷餐具、集体活动, 到晚上睡前洗脚等全部生活起居, 在示范、训练与督促下, 由患者自己独立完成。每天分别在上、下午由患者之间相互开展学习与他人交往的方法与技巧。工作人员边检查边指导, 鼓励他们互帮互学,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凡是示范训练做不好或做得不认真的, 工作人员则反复进行强化训练并协助其完成。指出动作不到位, 做不好的原因, 教其掌握正确的姿势及语言的基本要领。同时反复强调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重返社会, 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同时注重训练患者学习与他人交往的基本方法。如见到长辈与领导时如何请安问好, 和同辈在一起时如何做到文明礼让, 在与异性接触时如何做到既大方又得体。训练时间2个月~4个月。

2.3 特权强化

特权强化也是心理护理的一种手段。当患者的行为模式恢复正常并能自理日常生活, 与他人进行正常交往时, 给予一些特殊的待遇。患者经工作人员同意后可以自由出入病房, 不穿休养服, 自由外出购物。同时将患者的进步告知其亲属, 以得到亲属的支持与帮助。患者外出返回病房后将自己外出后的所见所闻及感受与病友进行交流, 激励其他患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与训练。特权强化作为一种奖励制度, 它对良好行为的建立, 不良行为的纠正以及劳动技能、社交功能的恢复、巩固起着十分重要的激励作用。

3 结果

经过2个月~4个月康复期的心理护理、示范指导与训练, 本组病例收到满意的效果。不随地大小便, 不正确的姿势完全纠正, 能完全自理日常生活80例 (80.0%) ;不正确的姿势基本纠正, 基本能自理生活17例 (17%) ;能与他人进行正常交往74例 (74%) ;重返工作岗位能胜任一般性工作23例 (23%) ;自己独立经营小本生意11例 (11%) ;协助亲友经营小本生意27例 (27%) , 康复总有效率达100%。

4 讨论

心理护理对精神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患者的异常行为往往不会引起别人的同情和理解, 甚至还会遭到亲人或其他人的误解和指责, 从而加重患者的心理应激。当疾病处于康复期, 患者回忆疾病期的往事, 往往痛悔不可挽回的损失, 心理上又增添了新的矛盾。为此, 如何帮助康复期的患者从不安、烦闷、消极或抑郁等情绪中摆脱出来, 是心理护理的重要方面[3]。据报道, 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 可减轻患者受损的程度, 使其重返社会, 保证其生活质量[4]。

心理护理的成效, 取决于护理人员精通业务, 优良的服务态度和熟练的技巧。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关键。护理人员要细心观察, 发现患者心理上存在的主要矛盾, 以良好的态度与患者交往, 使患者感到护理人员亲切可信, 这样, 患者内心的真实想法才愿意流露。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各种不同的心理状态, 耐心给予安慰和指导, 运用恰当的护理技巧和措施, 以消除患者的痛苦, 这样才能做好心理护理, 促进精神病患者的全面康复。

总之, 加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对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促进良好行为的建立, 提高社交功能和劳动技能、生活质量, 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心理护理, 可明显促进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郝伟.精神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87

[2]范肖冬, 汪向东, 于欣, 等译.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72~79

[3]沈渔.精神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741

精神病康复期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4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 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24例。实验组男13例, 女11例, 年龄17~49岁, 平均年龄 (32.6±5.5) 岁, 病程1个月~16年, 平均病程 (7.4±2.7) 年;对照组男15例, 女9例, 年龄18~51岁, 平均年龄 (33.4±5.8) 岁, 病程3个月~17年, 平均病程 (8.1±2.5) 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如遵照医嘱对患者进行用药, 观察患者身体状态以及精神状态的变化情况, 并及时对相关医生进行反馈;帮助并指导患者的日常生活, 对患者的饮食、口腔、皮肤等方面进行护理, 保持病房干净整洁, 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指导患者进行适量运动, 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护理人员树立良好的心态, 以真诚的态度对待患者, 并对患者给予尊重, 对患者称呼恰当, 进行交流时谈话态度要诚恳,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 贯彻“微笑服务”, 减少患者焦躁、紧张、自卑等不良情绪的产生,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减少患者对医院的抗拒感, 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 促进护患和谐相处;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和知识培训, 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及生动形象的画面, 向患者讲解有关于疾病的相关知识, 强调心理力量的作用, 鼓励患者之间进行讨论, 让患者畅所欲言, 并对其疑问及时进行解答;帮助并指导患者融入社会, 消除患者因疾病产生的自卑心理, 树立战胜疾病信心, 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克服性格缺陷, 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规范作息时间, 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规律的生活, 适当进行脑力和体力锻炼, 防止患者出现认知障碍, 身体产生其他疾病等不良反应;适当给予患者一些特权, 如不穿病服、自由外出等, 对其社交和行为进行规范性指导, 使患者能够正常与人交流, 同时也能够自理生活。

1.3 疗效判定标准

在两组患者入组时及出院后得第12个月末利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 、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 (NOSIE) 、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 (IRPOS) 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判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护理干预方法, 发现实验组护理干预前的BPRS、NOSIE、IRPOS评分分别为 (36.85±9.46) 分、 (36.98±4.31) 分、 (55.19±13.44) 分, 护理干预后分别为 (25.81±4.52) 分、 (54.81±8.72) 分、 (37.40±5.95) 分;对照组护理干预前的BPRS、NOSIE、IRPOS评分分别为 (38.27±10.60) 分、 (35.92±7.83) 分、 (53.94±9.84) 分, 护理干预后分别为 (29.45±7.38) 分、 (43.9±9.10) 分、 (44.45±7.23) 分。通过数据对比可知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BPRS、NOSIE、IRPOS评分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 两组患者各评分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有外界环境顺应的一面, 还保留着一部分正常的大脑活动, 可以学习和教育, 这是医务人员心理护理的生物学基础[4]。在医疗模式不断转变的过程中, 心理护理方法作为新兴的护理干预手段, 逐渐被人们所认可, 护理人员也越来越普遍的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运用到护理工作中, 日渐成为护理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使用心理护理方法, 不仅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服务质量, 更能够提升患者和家属对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 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使患者能够享受更为优质的服务, 同时对促进护理工作适应现代社会和医疗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48例患者进行不同护理干预方法, 能够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的BPRS、NOSIE、IRPOS评分均优于护理干预前, 且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进行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尤其是在加强心理护理后, 能够更好的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促进护患和谐相处, 使患者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基础上, 更好地维护人际关系, 最终促进患者的康复。

综上所述,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加强心理护理, 可以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促进疾病康复[5], 临床价值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冬梅, 王海英, 陈慧.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8 (14) :127-128.

[2]何晓艳, 许可, 杨梅.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影响.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 22 (3) :353-355.

[3]魏英娥.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主要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5 (12) :146.

[4]黄雪波.心理护理对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按摩与康复医学 (中旬刊) , 2011, 2 (1) :165.

中风康复期用药讲究多 篇11

有关的临床观察和统计结果表明,虽然引起中风病人发生二次中风的原因很多(如饮食习惯、情绪激动、气候变化、劳累过度等等),但最主要的原因却是服药不当或未能坚持服药,且至今仍有许多病人还未充分认识到中风恢复期服药的重要性和相关的用药知识。中风恢复期的病人不仅要继续用药,而且用药还必须做到:

坚持长期服药。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中风急性期如果治疗及时,措施得当,仅有极少部分病人在15天内死亡,而绝大部分病人都能度过急性期,再经过1~3个月的治疗,即可获得基本痊愈,大都可以不留或仅留有轻微的后遗症,从而进入恢复期。中风病人的恢复期大都比较长,一般需要3~12个月。也就是说,如果中风病人有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角歪斜等症状,经过一年时间的治疗还不能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那就是所谓的中风后遗症了。所以,度过急性期的病人仍然需要积极治疗一年时间,这是不容置疑的。中风病人的服药时间,最好能坚持5年,这样复发率就可以明显降低。

最好选用中成药。从预防中风复发和治疗后遗症的角度来讲,医学界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比较一致地认为,中风恢复期病人还是选用中药制剂为好。当然,长期服用中药煎剂也存在诸多不便,如每天都需要煎熬中药、每次的服用量比较大等等。不过,随着中药制剂的不断发展,现在已有很多适合于中风恢复期病人使用的中成药问世,如血栓心脉宁、脑血栓片、中风回春丸、华佗再造丸、大活络丹等等。病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和体质等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服用。必要时,还可配合使用一些有调补作用的中成药,如益气、滋阴、温阳、养血类的药物,这样便可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精神病康复期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11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8例,男性43例,女性15例,年龄20~59岁,平均年龄31.6岁,病程在2到5.5年之间,均符合精神病CCMD-3诊断标准确诊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将5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两组患者的身体条件、文化水平、病程、BPRS评分、器质性疾病及所患精神病类型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如奋乃静、氯丙嗪、利培酮等)。同时对患者进行生活能力训练,如每日的个人卫生及一些基本劳动;健康教育,如警惕症状及服药训练;以及每天的基本活动娱乐。由精神科护士予以常规护理。总共观察16周。

1.2.2 观察组

对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一般训练及常规护理,此外还对其进行音乐治疗。具体为,每天上午和下午统一在宽敞明亮舒适的训练室内各按时训练90min,分为音乐欣赏和歌曲教学,开始为较简单的歌曲或民谣,4周后欣赏及学习难度较大的歌曲。按计划由本科有唱歌技能且音质较好的护士进行集体指导及个别辅导,并对患者给予代币奖励。共治疗观察16周

1.3 评价及分析

观察记录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前、后患者的康复情况,采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和住院精神患者康复评定量表(IPROS)对康复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本研究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界值取0.01,用SPSS17.0软件作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康复护理前、后的IPROS评定,如表1。

注:观察组护理前后IPROS量表评分各项观察指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康复护理前后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

2.1 两组患者康复护理前、后的SANS评定,如表2。

注:观察组康复护理前后SANS量表评分各项观察指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康复护理前后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其心理活动主要表现为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其行为一般不被人们接受;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精神分裂症为慢性迁延性疾病且易复发,患者往往长期住院治疗,容易感觉生活枯燥乏味,情绪波动,而且可导致患者的社会功能减退[4]。对患者采取口服抗精神病药治疗可有效控制精神症状,但对于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的效果甚微,从而影响到其日后的生活质量。故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患者早日回归社会[5]。

音乐治疗用于住院精神患者的康复护理,在集体的带动下,患者集中注意力进行手工操作,激发了大脑的思维及手的动作相协调,抛弃了不良的心理活动从而放弃敌意与攻击行为。同时,通过耐心的指导教育,患者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高社交能力,而且患者从自己的歌声和鼓励中获得满足,可有效抵消情感淡漠及恐惧。这就大大提高了患者配合治疗的意愿,使患者配合服药,安心住院。本组研究显示,观察组在康复护理前后IPROS量表评分和SANS量表评分各项观察指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生活技能训练如音乐治疗,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及消减阴性症状,提高患者日后的生活质量[6,7]。

对住院精神病患者予以口服精神病药物及常规护理外辅以音乐治疗的康复护理,可缓解及稳定患者的情绪,使患者加强人际交流,乐于配合医护工作,有利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康复而重返社会,是一项值得推广的社会技能培训。

参考文献

[1]王宪军,吕应春,张德森,等.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个性特征及认知功能与阴性阳性症状相关性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1,17(4):331-333.

[2]陈瑞芳,王妙辉,李水英,等.社会技能训练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9,23(33):3062.

[3]张素专.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护理康复效果的研究进展[J].当代医学,2010,16(12):32,105.

[4]王秀锦,周朝当,高荣富,等.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及持续时间与社会功能的相关性[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0,16(3):259-260.

[5]张敏.行为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J].上海护理,2011,11(3):14-16.

[6]Kurtz MM,Mueser KT.A meta-analysis of controlled research onsocial skills training for schizophrenia[J].J Consult Clin Psychol,2008,76(3):491-504.

上一篇: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下一篇:疱疹病毒性脑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