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案例分析及答案

2024-09-22

新课程案例分析及答案(通用8篇)

新课程案例分析及答案 篇1

新课程小学语文案例分析试题及参考答案

案例分析题

1、一位教师在教《小镇的早晨》一文时,在帮助学生概括了小镇早晨恬静、热闹、紧张的三个特点后,布置了一次小练笔:仿照《小镇的早晨》的写法,以《校园的早晨》为题来进行写作,写出校园早晨的特点。要求每个学生写其中某一方面的特点,写好后,小组中四人合成一篇文章,结尾共同完成。动手之前,要求小组成员先讨论一下校园早晨的特点,明确各自的任务。

请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角度进行评述。

答:该位教师在教学中贯彻落实了新课标中转变学习方式的思想。从单一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既强调合作学习,又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它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习者的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合作中的倾听、分享、交流、互助与反思,扩展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网络,改善了师生的双向信息和情感沟通,从而在教学中构建了立体动态的沟通途径。使合作者之间不仅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又能形成合力,促进彼此的发展。这样就改变了学生“孤军奋战'的学习环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设计很巧妙。

2、以下是一位教师执教《在大熊猫的故乡》的教学片段:

师:作为有志于大熊猫保护的我们,能不能为“大熊猫栖息地申遗”做一些我们能做的事情呢?比如设计申遗主题词或策划一个保护大熊猫的宣传广告。

屏幕出示:用一两句话来表达申遗美好愿望或设计一则保护大熊猫的公益广告。

师:有困难吗?老师举个例子。比如,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申请主题就是“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再比如,中央电视台保护水资源的公益广告是这样的:“如果人类再不节约用水,那么,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自己的眼泪。”这项任务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现在开始。(几分钟后,教师组织学生反馈。)

生:我写了三条:第一条:保护大熊猫,别让大熊猫成为灭绝动物。第二条,保护大自然,让大熊猫快乐地生活。第三条是,别让“活化石”成为博物馆的标本。

师:哇,太棒了,一下子就来了个高产作家!(笑)

生: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熊猫走了,没有再回的时候。

师:哈哈,当代朱自清!(笑,掌声)

生:保护大熊猫,为中国添一份荣耀!

师:掷地有声!(掌声)

生:等到大熊猫灭绝的时候,你的记忆里是否还有它的模样?

师:诗一般的语言。

生:茂密箭竹,绵绵白云,清清泉水,可爱熊猫„„

师:一幅画!一首诗!当代小诗人。

生:老师,我还有一条。地球已经有很多遗憾,别让大熊猫的成功成为新的遗憾。

师:成功?这个怎么说?我帮你改一下好吗?地球已经有很多遗憾,别让大熊猫的离去成为新的遗憾。

生:地球已经有很多遗憾,别让大熊猫的离去成为新的遗憾。(掌声)

生:老师,我这个是一幅画,大熊猫妈妈对孩子说“亲爱的,过来吃早餐!”(笑,掌声)

师:哈哈,真好!老师忽然觉得这是个绝妙的广告创意。广告画面是:大熊猫妈妈对着小溪对面竹林里的孩子说:亲爱的,过来喝早茶!(笑)然后响起背景音乐:(教师用新近流行的网络歌曲《两只蝴蝶》的旋律唱道)亲爱的,你慢慢来,穿过竹林来喝小溪水„„(全场笑声,掌声,气氛热烈)

试从课堂教学评价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答一:“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学生”这一理论在这一课堂评价中得到了很好的落实。老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就要对每个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希望,并乐于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这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观。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关怀,让每个孩子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自己是一个聪明人,体现出评价是为了孩子发展的理念。但也有个别处引导得不够巧妙。

答二:从《在大熊猫的故乡》谈教学评价:

此课例的教学评价充分的体现了教师是教学内容的组织者、学生学习内容过程的合作者。教师也时刻在运用自己的评价激励、唤醒、鼓舞着学生的学习、进步。

这位教师已闲熟地掌握了点石成金、由表及里等各种教学评价并融汇贯通。教师从语势上、表达方法上等多角度给予评价引领。如:“哈哈,当代朱自清!”看 随意的评价、赞美。实则是在用著名作家朱自清的声望来激励孩子的进步,指导学习运用名人、名家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这样的评价产生了强大的榜样示范效果,这远比“你说得真好,写得真好”评价的准,更有指向性。

3、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乌鸦喝水》总结全文时的片段:

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

生:它很聪明,自己想办法喝到水了。

生:乌鸦爱动脑,他想的办法挺巧妙。

生:乌鸦很勤快,渴了的时候到处找水喝。

生:乌鸦不讲卫生,小石子多脏呀!

生:乌鸦不太会动脑筋,挺愚蠢的。

生:乌鸦不会唱歌,叫声很烦人„„

(教师对每种答案都点头肯定或微笑示意,特别对后四种意见大力赞赏)

你认为这个片段的教学中有哪些优点?存在什么问题?试加评述。

答:优点:上述片断中,教师重视唤起学生生活的回忆,引领学生亲近文本,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在教师、文本、学生之间建立了意义对话的桥梁。师生对文本的作用是积极的,获取的信息是个性化的,学生的表达是发自内心的,整个学习活动是学生反复接触课文语言,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和同学对话,实现了多元对话的过程。

缺点:片断中教师不管学生的答案与文本追求的价值观是否一致,只要与众不同,教师就给予表扬,甚至是大力赞赏,容易引起了学生的误解。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对改变唯一答案的弊端无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我们应该明确,这里追求的并不是违背文本和社会价值观的个性阅读。当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与文本和社会价值观发生矛盾冲突时,作为教师应及时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以上片断中,后三位学生的回答明显已经偏离了文本追求的价值观,教师应及时引导:这些只是乌鸦的几个小缺点,我们应该充分看到别人的长处,有了这样的提醒,学生们就不会造成价值观的混乱了。对于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理解应该以不违背文本和社会的主导价值为前提,应该合情合理。我们要尊重学生,但绝对不能丢弃正确的价值引导而是非不分。

4、这是一位老师执教《早操》巩固识字的片段:

师:请从“苹果树”上摘一个带有你认识的字的“苹果”贴到黑板上。(教师出示教具苹果树)

学生纷纷争抢“苹果”。(共10个字,没摘到字的同学又回到座位上)

师:老师帮助你们贴到黑板上。(要贴的位置过高)

生:“做操”贴到哪儿好呢?(还剩一个词语)

师:大家一起看一看,贴到哪儿好呢?

生:贴在下边好!

生:贴在题目旁边。

生:„„

师:还是贴在中间好一些。(教师把字贴在小露珠、小鸟、小蜜蜂画中间,形成环行板书)

师:请把自己摘的苹果上的字领大家读一读。(学生依次领读词语)

你是怎样看待以上教学的?请发表你的观点。

答:以上教学片断中,教师并没有充分领会自主学习的内涵,操作上有点华而不实的感觉。《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学习在于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有足够的空间思考,有较多的机会实践。在此前提下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式、学习的伙伴,以饱满的情趣展开学习活动,才是有价值的。因此说,自主学习它能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是从物本到人本的提升,从认知活动到生命活动的提升,是符合时代精神的儿童学习观。然而凡事都有个适用性,“过犹不及”是大忌。在本片断的识字游戏中,这种看似活跃的“自主”,其结果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虚假的,是华而不实的自主。即使是参与活动的学生也不过随意摘抢一个而已,匆匆而过,期间又有多少思考与选择呢?摘抢后的支配权还在教师手中。

5、以下是两位教师用“一起”造句的两种不同设计:

设计一:(1)出示范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2)独立准备;(3)指名交流。

设计二:(1)出示范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2)独立准备;(3)小组长组织交流各人的句子,选出最佳句子;(4)小组内修改、练说最佳句子,准备参加班级交流;(5)各小组汇报交流,评出最佳句子。

试从学生参与、学习方式转变、语言发展等方面综合评述。

答:设计一是典型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师生间单一的信息交互形式,而设计二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合作学习方式,后者较前者无疑是一种进步。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全员参与,个个兴趣盎然,通过说、改、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有效交往,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采用合作学习的目的在于发挥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是学生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语文中的合作学习作为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平台,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6、一次妙趣横生的作文教学

师:同学们,端午节快到了,我非常想到你们各家去过端午节,不知哪位同学愿意请我?

生:(面露喜色,大声喊)老师到我家!我愿意请您!

师:大家都愿意请我,我很高兴。但这样争也不是办法。我看这样吧,谁会做菜,而且做的菜色香味俱全,我就到谁家去做客。

生:(面露难色,不知如何回答)

师:这个条件可能让大家为难了。不过,离端午节还有好几天呢,如果同学们肯学,一定能学好,能请到我的。

学生:(兴高采烈)好,一言为定!

〔两天后的作文课上〕

师:同学们学会做菜了吗?

生:(大声齐)学会了!

师:呀,这么快?跟谁学的?

学生1:我跟爸爸学的。

„„

师:感谢你们的一片诚心。那你们都学会做什么菜了呢?一定很好吧?

生:(不等老师叫,就纷纷起立,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说起来。老师请了几位上讲台说给大家听。)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都讲得不错。听他们一讲,我就知道菜一定做得不错,老师连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但全班这么多同学,不可能每个人都上来说,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师知道每个同学学会了做什么菜,做菜的过程怎样呢?

生:老师,让我们把做菜的过程和做的什么菜写出来,您不就知道了吗?

师:这个主意真好。这样,老师不但要知道你们做的什么菜,而且还能比较一下,看谁的菜做的最好,我就到谁家去做客,好吗?

生:好!

师:好就快写吧.这则作文教学与传统的作文教学有什么不同?它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评析:

传统的作文教学,大多是命题或是半命题的作文,其内容老化、枯燥、脱离生活。所以作文一般拘泥于课本,从句式到文章结构,模仿的居多,雷同的居多。在传统课堂上,写作被限制在课堂里,100%属于课堂教学。学生在课堂上的写作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思维阶段,包括审题、立意、选材构思;二是书面表达阶段,包括起草和修改。教学中,又由于一些教师思维定势,致使学生作文千人一面,毫无新意可言。长时间的传统教学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以致“谈写色变”。

案例讲述的作文教学体现了课改后的新作文教学观。从写作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看,新课标倡导“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倡导学生“自主写作”,“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从写作教学的过程看,教学不在局限与课堂,而是为学生“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在写作前体验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案例中的教师抓住了写作教学的规律,选用了“学烧菜”为写作内容,素材直接来自生活。教学时,教师先以“老师要到菜烧得最好的同学家过端午节”为由,不觉中给学生布置了学烧菜的任务。这是引导在写作前先对生活实践进行体验,在体验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到了写作课上,教师先通过充满智慧的谈话引导学生说说做菜的过程,然后借口方便老师比较让学生书面写作。因为每个学生都想请老师做客,所以整堂课上,虽然教师只字未提“作文”二字,可学生们却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完成了写作。从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一直处于主动学习状态,个个都充满了表达的欲望。可以说这则作文教学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易于表达,乐于表达”,“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这个案例,让我们这些语文教师明白了:写作来源于生活;写作描写生活;学生只有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的基础上才能表现生活,只有在像生活一样的环境中才“易于表达,乐于表达”。一句话:文无定法。

7、请点评下面的识字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现在有4个偏旁娃娃急着想与大家交朋友,你们愿意认识它们吗?瞧,他们来了(课件显示偏旁“冫”“彳”“扌”“刂”)谁认识她们呀?你是怎么认识的?

生:老师,我认识“刂”旁,我记得您说过刀字在旁边叫立刀旁,与锋锐刀箭有关。

生:我认识“冫”旁,三点水去掉一滴水,这一滴水可能是因为天气太冷了,结成冰了。应该与水的温度有关。

生:老师,我想给小朋友介绍剩下两个偏旁“扌”和“彳”旁。“彳”旁表示有很多人,“扌”旁表示与手动作有关。

师:偏旁娃娃想与小朋友做捉迷藏游戏,你们能从课文中找到她们藏在哪儿吗? 生:老师,“刂”旁藏在“到”的右边,“秋一来到”的“到”。

生:“到”字读音与右边“刂”旁读音相似。

生:“冫”旁藏在“凉”字左边,“凉快”的“凉”。

生:两点水加京就是“凉”,凉风、凉气。

生:“彳”旁藏在“往”字左边,“向往”的“往”,我很向往飞上月球拍张照。生:我听姥姥说,旧社会有很多地主欺负老百姓,“往”字边表示很多人,右边表示地主。

生:“排”字带“扌”旁,排队需要伸手,与手的动作有关。

生:老师,我还觉得右边像小朋友在排队,两竖是操场,两边三横是三排小朋友。我们海鹰小队可以演示这个“排”字。

生:我有好办法记住“树”,“木”加“对”就是树,果树、桃树。

生:我还想到敌人“又”进“村”子里就是“树”,梨树。

生:“丛”去掉横就是“从”。

生:两个小人手牵手也是从。

生:小时候姥姥讲故事开头都是“从前啊„„”。

生:“会”字我有好办法记住,上面是人,下面是云,就是开会的“会”,开会的人像天上的云那么多。

答一:《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低段的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难以持久,但案例中的教师却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与偏旁见面。她把偏旁称为“偏旁娃娃”,把认识偏旁称为“与大家交朋友”,把找到字中的偏旁称为“捉迷藏游戏”。这些富有童趣的语言都迎合了儿童的心理,使学生对偏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为课堂营造了轻松愉快的识字环境。所以学生在课堂中思维活跃,他们能结合各自的生活和学习经验来记忆生字,效果颇佳。教学中,教师不但语言亲切活泼,而且采用了儿童最喜欢的识字教学形式——游戏(捉迷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游戏中兴奋不已,识字自然就欲罢不能了。游戏更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巩固和运用。

答二:在这个识字教学片段中,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1、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识字氛围。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里难以持久。教师在出示偏旁的时候,把偏旁叫做“偏旁娃娃”,认偏旁说成是“偏旁娃娃想与大家交朋友。”在生字里找偏旁说成是“偏旁娃娃与小朋友做捉迷藏的游戏。”虽然只是说法不同,但却迎合了儿童心理,使之产生浓厚的兴趣。

2、发现汉字构造的趣味性。我国的文字分形声字、象形字、会意字等类型,有些甚至可观形推意。在让学生记生字是,学生自己利用学过的方法记生字,出现了好多记字的方法,有联系生活的方法,有组词的方法,有造句的方法,有熟字加一加的方法,有熟字减一减的方法等,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从而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答三:该识字教学案例遵循了低年级学生的身心规律和识字教学的规律,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1、营造轻松愉悦的识字氛围,教给识字方法。

【同学们,现在有4个偏旁娃娃急着想与大家交朋友,你们愿意认识它们吗?瞧,他们来了(课件显示偏旁“冫”“彳”“扌”“刂”)谁认识她们呀?你是怎么认识的?】

【偏旁娃娃想与小朋友做捉迷藏游戏,你们能从课文中找到她们藏在哪儿吗?】

2、发现汉字构造规律的趣味性。【学生对偏旁“冫”“彳”“扌”“刂”推意】

3、采取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化抽象为形象。(“排”字的教学)

4、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活动中识字。(树:编字谜)

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将识字和生活、识字和认识事物相结合。(“往、会”教学)

新课程案例分析及答案 篇2

解题教学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一道数学题, 学生不会解, 往往是对题中关键处, 或者不理解而不知所措, 或者理解错误, 或者处理不当, 这样的关键处, 就是解题中的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这不仅是一个教学方法的问题, 而且是一个关系到培养学生能力的问题.教“方法”, 学生被动接受, 机械模仿, 没有自己的思考, 形成解题依靠老师的习惯, 思维能力得不到提高, 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正所谓,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学生学会思考, 突破难点, 可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联想能力, 养成学生顽强攻坚、积极进取、求异创新的人格.

解题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典型的实例来分析如何做好数学解题教学.

例 设f (x) , g (x) 分别是定义在 (-∞, 0) ∪ (0, +∞) 上的奇函数和偶函数, 当x<0时有f′ (x) g (x) +f (x) g′ (x) >0且g (3) =0, 求不等式f (x) g (x) <0的解集.

本题是学完了导数的应用后, 在周测试上的一道典型题目.由于我们班的学生数学底子较弱, 批改时, 发现这道题只有极少数人做对.若讲评时, 教师满足于按自己的解题答案从头到尾地讲完, 学生可能听得“头头是道”, 但真正放给学生自己动手, 学生又会感到困难重重.所以, 我在讲评时, 先给学生设置了两个障碍, 最后通过讨论和合作完成此题.

障碍一 若函数y=f (x) 在R上可导且满足不等式xf′ (x) +f (x) >0恒成立, 已知a>b, 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 .

A.af (a) >bf (b) B.af (b) >bf (a)

C.af (a)

障碍二 已知f (x) 是定义在 (-∞, 0) ∪ (0, +∞) 上的偶函数, 当x>0时有xf′ (x) +f (x) >0且f (-1) =0, 求不等式xf (x) <0的解集.

障碍一的目的是提供类似问题, 唤起相关联想, 让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 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根据题意构造合适的函数.障碍二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画出函数的草图, 让学生运用直观图形, 变抽象为直观.

经过一番艰辛努力以及同学之间的合作, 完成题目后, 要求学生思考:这道题的命题意图是什么?考核我们哪方面的概念、知识和能力?为了使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 学生进行反思后, 我又做了下面的处理:

一、当堂练习

1.若函数y=f (x) 是定义在 (0, +∞) 上的可导函数, 且满足不等式xf′ (x) -f (x) >0恒成立, 已知a>b>0, 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 .

A.af (a) >bf (b) B.af (b) >bf (a)

C.af (a)

2.已知方程x3-3x+a=0有三个实根, 求a的取值范围.

(考查学生运用直观图形, 变抽象为直观的思想方法)

完成此题后, 学生接着思考:当a取何值时, 方程x3-3x+a=0有两个实根?a取何值时, 有一个实根?

二、课后拓展延伸

3.若函数y=f (x) 是定义在 (0, +∞) 上的非负可导函数, 且满足不等式xf′ (x) +f (x) <0恒成立.已知b>a>0, 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 .

A.af (b) >bf (a) B.af (b)

C.af (a)

4.若方程x-ln (1+x) 2+ (1-a) =0在[0, 2]恰有两个实根, 求a的取值范围.

通过以上实例, 更多的是在数学解题教学过程中的艰辛探索, 本人深深的感悟到:

首先, 解题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合理的引导作用.选择合适的典型例题后, 无论讲解, 还是设置障碍, 或者引导学生做其他的深入思考, 都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 循序渐进, 循循善诱.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引导, 不仅会使学生产生受挫感, 甚至会重新堕入“教师讲, 学生听”的轮回, 无法完成预定的解题教学目标.

其次, 解题教学中必须重视练习.教师要精心设置练习, 练习的设置要讲究层次: (1) 在“基础题”中抓“衔”:“衔”即衔接, 要充分利用旧知识的迁移, 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 (2) 在“中档题”中抓“探”、“变”:“探”指学生自我探索, 通过课本或教辅材料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体现出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并初步体会到尝试成功的甜头.再通过“变”, 即变式训练, 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 (3) 在设计“延伸题”时抓“伸”:“伸”即延伸, 鼓励学生努力探索, 大胆尝试, 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发展, 使学生在能力培养上起到延伸作用.

最后, 对于解题教学的效果要及时的检测.合理的引导, 适当的练习还不能保证解题教学必然取得良好的效果.及时的检测, 通过查看检测结果, 才能了解学生是否真的理解了, 是否能够真的举一反三的灵活应用了.假若检测结果不理想, 就应当及时的对引导方式和练习题的设置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整.

新课程案例分析及答案 篇3

关键词:新课程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2-163-02

秋学期进行开学工作教学检查的时候,到某校随堂听了两节课。一节课是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最后的姿势》(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课),另外一节课是初中九年级化学《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上课的两位老师都是各个学校的业务能手,是我们寿县八十年代的老师范生,教学上都有着比较丰富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经验,在学校都是取得过良好的成绩,有较高的威望的(说是随堂听课,其实学校是有准备的)。但两节课下来后却感触很深,正如教育局督导室赵子运主任所说的:“这两节课若是放在以前,都是可以用来上公开课,可以用做观摩教学的。但现在有点不合时宜了”。具体过程如下:

在上《最后的姿势》的时候(第二课时),老师左手拿着两本书,一本是教材,一本是教参。教师对照教参的内容编排和指导,逐字逐句的告诉学生,这是重点句子,要怎么理解、这些是重点词语、要怎么理解、这些句子和词语反映了谭千秋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具有的品格是怎么样的,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一节课下来,可以说老师教的非常的细致和认真,条分缕析,字、词、句以及主题意义都讲解分析的很透彻。老师说了很多,学生记了很多……课后,赵子运主任是这样评点的:能够抓住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目的,思路清晰,教学过程完整严谨,但存在以下的不足:(1)没有突出朗读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整节课只让学生读了几个重点句;(2)没有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都是被动的体验和记录人物的思想感情和课文内容,学生没有主动思考的时间和条件,整个教学过程都是教师告诉学生,什么是什么样的:(3)没有充分的利用和发掘教材内容,没有使学生大致了解地震是怎么一回事,不便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没有指导学生观看插图,从中获得信息,更不要说利用多媒体教学了……

第二节课是《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这节课是下午的第一节课,课堂教学的内容比较简单,信息量很少,主要有三部分的内容:(1)氧气;(2)氮气;(3)稀有气体,然后是一个知识小短文:保护空气。这是最基本、最粗浅的关于空气的基本知识。这节课老师上的特别认真,板书又严谨又规范:

(1)氧气的性质、状态、用处;

(2)氮气的性质、状态、用处;

(3)稀有气体的性质、状态、用处;(讲解这些用了大概有二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然后教师用其余的时间来说明保护空气(这些内容应该是学生用来自滨的)。

保护空气:(板书)

硫和酸雨、氟利昂、臭氧层和臭氧、植树造林、废气排放……(但唯独没有说到低碳)。

整个一节课,老师说的滔滔不绝,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累了一身汗,但却没有给学生一次思考的机会,也没有让学生回答一个问题。由于是下午第一节课,有几个男生差不多要睡着了,有几个女生偷偷的回头观察我们几个来听课的人的表现。

事后,赵主任在点评时候无奈的说:老师真敬业,也真累,农村学校的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改革还任重道远。

由以上二个案例不难发现,在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提出很多年之后的今天,广大农村中小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与实际课堂教学之间还有很多的差距,课程改革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新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课堂教学改革无疑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但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又首先是观念的改变。从2005年至今,我们六安地区新课程实施已有5年多时间,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主导下,我们的课堂,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的变化。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许多偏远的农村学校,由于信息和交通以及教师自身因素等方面的原因,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和课改目的、要求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困惑、迷惘甚至于是麻木常常阻挠教改的深入。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一些情况呢?通过多年的对农村学校课堂教学的接触、观察与反思,我以为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1原因探析

1.1习惯的作用

由于在岗任教的教师基本是从传统高等师范教育中走来,特别是八九十年代的老师范生,从小学到大学毕业,接受的是“老师讲、学生听”的“由教到学”式的教育模式,多年来养成了这种教学思维。有许多老教师秉持着固有的观点,虽然接受和认同了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观、学习观、课程观和评价观,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仍然按自己固有的方式和套路“出牌”,依旧是经验性地备课、上课和拓展,讲授式、填鸭式教学方法以及甄别式教学评价等。这种自然的、多年养成的“习惯”,在一定的时期内很难加以克服和改正。特别是对一部分有了几十年教龄,在应试教育下取得过优秀成绩,所处环境又相对闭塞的这部分教师。他们缺少的是创新意识,在“习惯性”的作用下,养成了因循守旧,躺在过去功劳簿上的心理。

1.2惰性的原因

在农村教师中,由于生活环境、生活压力、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大一部分教师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有惰性问题。这种“惰性”具体表现为不善于学习、研究和积累、不善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不善于尝试课堂教学行为、方式、理念的改革和创新等。养成这种“惰性”并不单纯是教师的责任,而多的是传统教育体制、教学制度造成的。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传授知识,教学行为过程基本上就是根据教材写教案,上课复述知识,天天批改作业,定期组织考试等,无须教师去自主学习,天长日久便形成了一种错误观念,认为“老师不需要学习”了,课堂教学过程也就被定型了,也就觉得没有什么是需要变化的。

1.3形式主义

目前在如何实施新课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虽然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由于迫于素质教育的形势,迫于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都高喊课程改革的口号,但具体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上,则表现为明显的形式主义。即面对课堂教学研究,不能进行认真的思考,而是抱着应付的心理,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课堂教学形式“换汤不换药”。多数教师基本从理论上能够理解新课程,理解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知道师生间角色要实现转换,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任然沿用传统的观念、思想、行为、手段来组织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们备课的重心仍然是备教材,各其中的知识和技能,没有实现备课重心由“备教材”向“备学生”的转移,教学设计依然“目中无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似乎想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然而在学习时间分配、话语权占有、传授权威性等方面仍占绝对主导和控制地位,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不舍得把学习时间

还给学生,强调严格管教,凸显“传道、授业、解惑”绝对的的权威地位。

2对策与建议

如何使教师真正走进新课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课堂教学的改革能够真正的落到实处,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引进多元化培训模式;根据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开展扎实有效地新课程校本教研;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实施“读书工程”,培养学习型教师。

2.1引进多元化培训模式,提高新课程教师培训的实效性

在与广大的农村教师的多层次的接触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尤其是一些有十几、几十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他们对教育系统组织的各种新课程培训、教材教法培训、校本培训等抱有无所谓甚至是消极抵触的态度。所以需要引进多元化培训模式,满足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发展的需求。

(1)采用多样化培训模式,满足教师发展需要。首先,要制止各地举办的“蜻蜒点水”、只要数量,不注重质量的式大规模培训,增强实效性。许多地区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为了提高培训效益,在大礼堂、电影院举声势浩大的专家培训,教师们坐在台下“交头接耳”、“各怀心腹事”,收效甚微。培训活动下移到各学校,深入到课堂,开展针对学校实际问题的研究性新课程教师培训。

(2)建立长期有效的培训机制,提高学校层面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和连续性,增加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要树立“培训为课堂改革服务”的培训理念。各地区和各学校把新课程培训作为一项长抓不懈的重要工作,作为年度考核、评价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并建立一种培训、指导、监督的长效机制。

(3)培训内容注重实效性和针对性,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培训部门要改变“垄断”、家族式的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和指导专家的选择权应该下放给学校和教师,由学校和教师根据自己情况提出课程内容和聘请专家。体现“专家引领+教学反思=专业成长”理念,让一线教师与专家实现“零距离”交往,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2扎实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转变教学理念

对子实施新课程而言,新课程教师培训固然必要,但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校本教研更为重要。培训是一种“洗脑和换脑”的过程,通过培训建构理念:校本教研是一种“体验”,通过体验开展行动并进一步内化理念,构建属于自己的课程改革教育观念,并发现自己的成功和成长,找到自己的差距与不足。而反观我们每年开展的校本培训,普遍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重视程度不够;二是不重视实效;三是时间不能保证。由此导致了校本教研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作用。为此有必要加强以下三方面工作:

(1)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主题开展务实性的校本教研活动,转变教学理念。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采取有效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真正引导教师走进校本教研,提高全体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在富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研活动中体验成功,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最终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改革。

(2)围绕课堂教学有效性为主题开展课题研究,动员教师全员参与,引导教师走进校本课题研究,引领教师学会课题研究,以转变教学行为。针对教师所困惑和想探索的问题,确定研究课题,在富有本校特色的课题研究过程活动中体验成长。山西省泽州一中每个教研室确定一个课题开展研究,鼓励教师全员参与,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在培训经费和培训时间上给与保证,要让教师觉得培训和上课一样重要,甚至比上课更重要。以促使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这样广大教师才能够真正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和意义,才能够使培训起到应有的作用。

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远不止以上这些,比如学生自主与教师引导的关系,赏识教育与批评教育的关系,教案与课堂教学、教后反思的关系等。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不断的深入,出现的问题还会很多,问题的表现形式会更加的多样化,这些都需要我们去认识、去思考、去解决。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效果如何?不仅仅是只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更关系到一代学生的质量和发展,我们必须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既热情倾注,又冷静面对;既大胆前行,又稳妥探求,保证课改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委会,新课程教师课堂技能指导[M],中国轻工业出版,2006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R],教育部印发,2010

[3]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刘云燕,王景,新课程热点问题探究与校本学习[M],中国轻工业出版,2005

[5]严育红,新课程教学问题讨论与案例分析[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新课程案例分析及答案 篇4

一、基本概念

1.绝对评价2.课堂即时评价3.作业评价 4.形成性评价5.考试评价6.多元评价

1.绝对评价(P65):在评价对象群体之外,预设一个客观的标准,并运用这个标准去评价每个对象。评价的结果只与被评价者自身水平相关,而与群体无关。

2.课堂即时评价(P74):课堂即时评价,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语言、思维等学习行为,作出及时的价值判断。课堂即时评价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评价方案与评价结论,强调对具体行为的评判。3.作业评价(P81):作业评价指通过包括作业设计、布置、批改、反馈等多个流程,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是师生对话的重要平台,也是形成性评价的主渠道。

4.形成性评价(P65):在某项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进行。它的优点很突出:及时了解阶段教学成果,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以便及时反馈、调整和改进教学。

5.考试评价(P97):考试是一种较为严格规范的具体评价方式。根据一定的目的,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命题,通过学生解答的过程与结果,考察学生的发展状况。

6.多元评价(P67): 根据人类智能多元构成的特点和社会对人才多元发展的需求,多元评价主张“多一把评价尺子,多一批优秀人才”。采用多元的评价标准、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或渠道,注重发现并发展个体多方面的潜能。+

二、简答题

1、新课标对学生的习作教学提出了哪些具体评价建议?(P73)答:求真情:作文评价要努力保障学生真情实感的顺畅表达,鼓励独立有创意的思考和想象。重过程:评价要重视材料准备过程,考查占有运用材料的方法、途径。多修改:教师评改、学生自改互改相结合,关注修改的态度、内容、方法。

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

2、课堂即时评价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P75-P78)

答:(1)课堂即时评价是发自真情的赏识(2)课堂即时评价要注重过程方法的引领(3)课堂即时评价是师生平等的对话(4)语文课堂评价应力求形象、准确、贴切

3、提出目前在成长记录袋创建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P95)答:(1)、为收集而收集,有名无实。(2)、作品杂乱无章,目的不明。(3)、反省不尽人意,效果打折。(4)、存放使用不当,虎头蛇尾。

4、教师自我反思文本的构成要素。(P115)答:(1)情境:反思是对既往具体教育教学情境的回顾。这个具体情境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经过等。(2)心理:反思也是对既往教育实践过程中自身认识活动的回顾。

(3)思考:反思是对实践活动及认识活动从不同的角度重新思考和认识。

5、说说你如何认识新课改背景下的考试评价。(P97-98)答:对于考试,我们须有这样几点共识:考试是评价的一种方式,而不是评价的全部内涵,两者之间是手段与目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考试无法等同于评价。考试与其他日常、口头、随机的非规范性的评价方式相辅相成,共同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意图。新课程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倡导,必然带来考试评价在内的评价理念与行为的深刻变革。作为新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考试评价不是应不应取消的问题,而是应如何发展变革以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的问题。

6、要想推行成长记录袋评价,你认为哪些要素应考虑?(P96)答:p96

1、加强过程指导。

2、有机结合教学实践。(1)紧密结合教学目标。(2)在教学中收集作品。(3)及时分析反馈。3选取易操作领域。4确定评价方式。

7、发展性教师评价有那些主要思想?

答:

1、主张评价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的。

2、强调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民主参与和自我反思。

3、重视教师的个体差异。4主张评价主体多元化,多渠道为教师提供反馈信息。

8、教师自我反思可以选择那些方式?

答:

1、课后反思。

2、教学日记。

3、行动研究。

4、案例反思。

三、论述题

1.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呈现出哪些新趋势?(P107-111)答:当前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呈现出下列一些新的基本趋势:一是在评价功能上,淡化评比与选拔,强调发挥评价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改进与提高的作用;二是在评价主体上,改变过去教师被动接受评价的局面,注重教师的自我评价,并将自评和他评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在评价内容上,既重视教师的教,又关心学生的学,课堂教学要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个方面和谐发展;四是在评价标准与要求上,体现灵活性与开放性,弘扬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教学;五是在评价方法上,重视案例分析、课堂观察和成长记录袋等质性评价方法的应用,等等。

2、新课程语文考试命题呈现出怎样的方向与思路?(P98-99)答:新课程语文考试命题呈现出的方向与思路:(1)基础性,为人的发展奠基

基础性是中小学教育最重要、最本质的属性,中小学教育永远是“基础教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以人的发展为本”,“基础”从“人的发展”的角度出发,应该包括:知识与技能基础,过程和方法基础,情感、态度、价值观基础。

(2)综合性,全面考察语文素养。

学生的语文素养是综合的,涉及听说读写,知情意行等许多不同的侧面。语文考试有单项测试与综合测试,应进一步加强综合性测试。“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评价无论是它的内容还是它的形式都应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3)整体性,变分析为感悟

语文课程目标具有整体性,语文能力不是字、词、句、段、篇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整合的素质,因此,阅读考试命题要把握好局部细分缕析与篇章感悟的关系。

(4)创造性,鼓励个性表达

“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考试中具有开放答案的主观题的编制应该是主要的。我们要鼓励学生不满足于一种结论,提倡多角度地理解或表达。

(5)趣味性,考试是另一种方式的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提倡考试内容富有趣味,考试形式体现趣,命题要求更加注重以学生为本。

3、试论发展性评价与传统教学评价有何不同。(P68见图表内容)答:传统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评价功能失调:过度注重甑别和选拔,忽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本质功能。

2、评价内容片面:注重书面知识,忽视综合素养;注重结果,忽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评价方法单一:重量化分数,轻质性评价。

4、评价对象:地位被动,评价双方关系紧张对立。

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特征:

1、多元性:体现在全面评价。“多一把评价尺子,多一批优秀人才”。采用多元评价标准,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或渠道,注重发现并发展个体多方面的潜能。多元化评价无疑能给更多学生的发展创设新平台。

2、主体性:重在全员参与。突出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允许被评价者以主体的身份参与评价,更多地体现对评价对象的关注与关怀。

3、过程性:即全程评价。对结果进行评价意味着终结性,而对过程进行评价即暗示着还有更正的时间和机会。更为注重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实现评价重心转移。评价的重点不是区别好差,而要启动诊断功能,帮助个体建立自信,寻找改进问题的办法。

4、激励性:强调全人意识。以保护人的尊严为起点,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使每一个体的生命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

发展性评价的主要功能:

1、检测诊断功能:评价是对某些现象的价值的系统调查。

2、调节反馈功能: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主要关心的是用评价来改进教与学。

3、展示激励功能,在多元评价理念指导下,评价活动实际上是为评价者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

发展性评价还有教育教学、反思总结、成长记录、积极导向等功能。

4、论述成长记录袋评价多方面的意义。(P94-95)答:

(一)、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突破旧的模式,打破以学科成绩为中心的评价体系,注重形成性评价,是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新型评价方式。

(二)、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以“等级——评语——特长”方式呈现,有利于营造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心理环境。

(三)、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多方参与的评价方式,使信息交流多方位、多渠道、多角度。重视各方面素养与过程方法的成长记录,变静态评价为动态评价,既反映学生现有水平,又着眼于未来发展,有利于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四)、学校家庭形成合力。它将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如实地反馈给家长,使家长对新课程改革有更多感性了解,增强教育孩子的信心。

四、辨析题(1题,每题8分,共8分)

1.举例辨析课堂即时评价、立即评价、口语评价。答:

案例

师:好!看你们这个读书劲儿,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啊!读的同学是津津有味,听的同学是听得全神贯注。现在咱们这样,请大家来推荐,你觉得你的同学读得怎么样?(口语评价)

生:我觉得我的同学读得挺好的。

师:好!那咱们先听听她的朗读。掌声有请!(生投入地朗读)

师:停!同学们,听了她刚才的朗读,你觉得什么地方向她学?(立即评价)

生:我觉得她读得很有感情。

生:第一段她读得非常美,好像把我带进画画里去了。

生:最后一句她读得非常有力。

生:她读得十分美,好像人站在云里的感觉。

师:是吗?简直就是飘然欲仙啊!来,咱们也来找找站在云里面的感觉——(全班齐读)师:好,味道越来越好了!请大家继续推荐。(整堂课贯穿了即时评价)

异:课堂即时评价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境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质性评价。是针对的是在学生互动为主的多元状态下,课堂教学的过程和结果;其主体可是教师、同学、学生本人;其结论可是激励性评语,体态动作、实物、象征性物品;其对象可是学生个体;也可以是学生群体。

立即评价是指马上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即有点“点石成金”的味道,它从属于即时评价。

口语评价是指用口头言来评价,它也从属于即时评价。

因此可看出,课堂即时评价不同于立即评价,口语评价,它是教师教育智慧和能力的高超的表现。

同:无论何种评价,只要运用的好应该都是一种发展性评价,是为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提供诚挚帮助,以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最终目的评价。2.“成长记录袋只是一只无所不包的大口袋,评价的重任最终还是落在考试成绩上”,对此,你怎么看?

答:此种说法不正确。成长记录袋评价法是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新型评价方式,它突破旧的评价模式,打破以学科成绩为中心的评价体系,而是个性化地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使学生在体验中成功,感受进步中得到激励。一个理想的成长记录袋,能为我们描述动态的、完整的学生发展图画,给学生的学习经历留下深深的痕迹,因其重视各方面的素养与过程方法的成长记录,变静态评价为动态评价,既反映学生现有水平,又着眼于未来发展,有利于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五、试从语文教学评价的角度,作案例评析。案例1 “我也不知道自己算不算好学生。平时上课的时候,老师最喜欢点我发言了,因为我书读得多,想象力也不错,敢于说与众不同的东西。可一考试,老师就看不上我了。她常常教训我,考试的时候不要自作聪明,要写自己有把

握的答案。遇到什么“默写自己喜欢的成语啦、段落啦、古诗啦,选做一个作文题呀”之类可以自由选择的题目,就要写简单的,自己有把握的,才不会出错。有几篇课文,老师还规定我们统一背哪段,都是字少的,说如果要考默写就默它,不会失分。有一次默写成语吧,我默的都是课外书上来的,我读的课外书是我们班上最多的,但多了一些错别字,结果一个错别字扣0.5分,我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成语等于白写,结果只考了84.5分。别小看这0.5分,多了它,我的等第就是优了。老师还把我批评了一通,说这又不是上课,要逞什么能,冒什么险,还说我不听话,不懂考试的技巧,考这个分数是对我的惩罚!我真的想不通,净默书上默烂的成语,有什么意思?看到那些考高分的同学,我心里真委屈。”

请对案例中教师的评价行为予以分析。

答:该教师评价内容片面,注重书面知识,忽视学生的综合素养,注重结果,忽视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种传统的不科学的评价使学生丧失了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积极性。知识本位使教学评价误入歧途,导致高分低能,呆读死记,而且教师过分注重与分数相关的考试技巧,抹杀了个体潜能,忽视了学生的发展。第二,教师评价方法单一,评价的内容要综合化,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又要关注学生在作业和考试中折射出来的思维,尤其更要关注学生创新、探究、合作、实践、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在多角度中审视关注学生作业与考试中飞扬的个性及成功的体验。因此,新一轮课程所倡导的历年是鼓励个性发展,对学生实施因人而异的多曾评价策略,让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样才能够实现评价促发展的根本性目的。

案例2 课堂上正在讨论问题,其中一位学生已做了回答,教师也许不满意,又叫另一名学生回答。教师未料到这位学生也答不到点子上,教师马上训斥道:“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讲了多少遍都记不住,牛!坐下。”学生练习时,笔者身旁的一位学生,拿出一份课外练习题向这位教师请教,得到的答复是:“这种题你不必考虑,这是重点班学生做的题”。

答:本例中的教师在进行课堂评价的时候忽视了发展性评价的三个主要功能:检测诊断功能:“评价是对某些现象的价值的系统调查。”全面的评价,不仅能检测实现教学目标的程度,而且能解释成绩不良的原因。调节反馈功能:“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主要关心的是用评价来改进教与学”。评价结果作为反馈信息,可以使教师及时获得教学的真实情况,帮助他在未来的教学中调整、补充、反省或改进。另一方面评价结果以建设性的方式反馈给学生,并使其最大限度地接受,学生能从中获得成功或压力的体验,从而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自觉。展示激励功能:良好的行为与成果,一经得到确认,将激发更强大的潜能。在多元评价理念的引导下,评价活动实际上是为被评价者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每一位被评价者的努力和成绩,个性与独特之处,都同样被鼓励与关注。

原因是这未教师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评价,传统的教学评价有一个基本假设,即只有极个别的学生学习优胜,而大多数学生都属中等。为此评价就把优异的成绩给予极少数学生,其余的只能获得一般或者较低的成绩。这样,无形之中评价就变成了一种甄别的过程。大多数学生成了失败者,成了上述假设的殉葬品。案例3 一位语文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了以下造句: 想——我想听到花开的声音。活泼——河里的水很活泼。

丢——上街时,我把爸爸丢了。

爬——牵牛花像个小弟弟,爬在树上。

老师不假思索就把这些句子打了*,理由是不符合人们的表达习惯。

答:这位教师的做法错。从以上四个造句,看出这个学生的表达很具个性,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新课程改革倡导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特征体现为“多元性、主体性、过程性和激励性”几个方面。多元性体现在全面评价。根据人类智能多元构成的特点和社会对人才多元发展的需求,多元评价主张“多一把评价尺子,多一批优秀人才。”采用多元的评价标准,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和渠道,注重发现并发展个体多方面的潜能。多元化评价,无疑能给更多的学生的发展创设新平台。教育家底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我认为这位学生的独特和个性,应受到鼓励和关注。案例84 《狐狸和乌鸦》教学片断

学习了课文最后一段,教师打出幻灯片:乌鸦寂寞地站在一棵树上。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只乌鸦的神态,想一想:看着狐狸叼起肉进洞,她心中会想些什么?(学生稍加思考,纷纷举起了小手)

生:乌鸦很伤心,心想:哎!都怪我爱听好话,才会上当。

生:乌鸦真后悔:要是我不那么爱听好话,孩子们这时就有肉吃了。老师正想总结,却有一男生忽地站起来,说:“乌鸦心想:嘿!我长这么大,从没有听谁夸我羽毛漂亮,嗓子好,今天总算听到了。不就是一块肉么,孩子别急,我再给你们找去。(顿时,教室里哄堂大笑)

------如果你是课堂上的这位老师,你该怎么评价这位男生的表现?

答:如果我是那位教师,对于这位学生活跃的思维,富有创造的激情,一定会说:“你与众不同的见解真是让人耳目一新。”因为,心理学家加德纳说过:每个人都具有多种智慧,也就是说人人都具有某方面的智慧,但因学生的个体差异,所显示出来的不一样而已,在他们遇到某个问题时,就会各抒己见。在评价时,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评价的内容的对与错的判断,应有“宽容”、“先接受”的意识,然后再做有效的分析。“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这只乌鸦说这番话的原因好吗?”再次激起众多学生的关注,最后得出:

一、这只乌鸦不知悔改,不可取。

二、这只乌鸦心理素质较强,在困难、失意、失败面前报有乐观的态度,积极面对,这倒是我们生活中所必须的。我相信,这样的评价方法,能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关、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六、实践操作题

1、记述一个引起你思考的发生在你身边的评价案例,说一说你从中获得的启迪。

答:一次课堂上发上了这样一件事,我正在对学生进行作文联系指导,突然班里穿来一声口哨声,我忍不住问:这是谁发出的声音?教师里顿时静得出奇,学生面面相嘘。48双眼睛齐刷刷地望着我,我继而做出这样的评价:“我想发出这种声音的哪个同学肯定是无意的,我相信咱们班没有哪个同学想故意破坏课堂纪律来影响大家,希望以后注意一下!”然后继续上课。

第二天一早,便有张纸条出现在我的讲台上,我打开一看,原来是昨天吹口哨的那位同学在利用这种形式向老师认错,他对老师的这种宽容表示愧疚,并感谢老师维护了他的自尊。

这件事令我感受颇深。我想:如果我昨天在课堂上停下课来调查次事,不仅会浪费时间,也不一定查出结果,更不会产生这样好的教育结果。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对学生的过错采用巧妙的评价,既没有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使他主动承认错误,取得比较好的教育效果。

新课程案例分析及答案 篇5

一、填空题

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2、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

独特而有差异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人文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4、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5、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包括简笔画、演示、电教媒体。

6、《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7、《课标》“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综合性学习,主要由学生

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

8、《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听”、“说”、“写”(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读”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 语文课程与其他方面形成一个整体”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9、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10、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段语文的教学重点。

11、《课标》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12、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

13、清晰明确,乃是教学目标叙写的灵魂。

14、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15、学生只有认识了一定数量的字,并且能够正确理解字义,才有可能顺利地阅读书报,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提高认识能力。

16、创设情境、实现互动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17、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机会,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8、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分解式目标和交融式目标。

19、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0、课程是动态生成的生态系统,因“ 教师、教材、学生”之间不断地相互作用而生长。在这个系统中,学生是最活跃的因素。

21、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22、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23、“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不会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维乃至三维的目标都交融

在一起。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补充:

1、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 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 音节

;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巩固识字的最好办法是复现。

4、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不仅要重视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而且要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日常生活中 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全方位多角度地训练。

5、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中进行。

6、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7、《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各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的表达。

8、《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 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9、《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明确指出: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10、“分解式目标”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这种叙写方式,思路清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11、教学目标叙写时,首先,要注意选用合适的刻画动词,然后要明确表述教学后学生应该达到何种结果,最后要注意用词用语准确而有分寸。这样既可体现目标达成的层次性

和区分度,也可加强教学的可操作性与教学效果的可测度性。

12、《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3、语文教学必须在大量的言语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14、《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15、课程资源从获取途径看,可以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网络化资源三大类。

16、课堂即时评价对调控教学、激励学生能起到及时调节与导向的作用,又能为终结评价积累素材。

17、课程资源从存在形态看,可以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

18、《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年级“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能学写

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19、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0、语文素养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主要分为六个层次:一是必要的语文知识,二是丰富的语言积累,三是

熟练的言语技能,四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是深厚的文化素养,六是高雅的言谈举止。

二、名词解释

1、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组织下的以共同目标为学习追求,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合作交流为基本特点,具有明确分工和个人责任的互助学习活动。

2、语文课程资源: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一切课程资源。它可以分为:物本语文课程资源、人本语文课程资源、动态语文课程资源。

3、分解式目标: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标题。

4、人本语文课程资源:人本语文课程资源:以人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相关人士等。

5、课堂即时评价:在语文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境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质性评价,称为“课堂即时评价 ”,也称“情境性评价”。这种评价主要针对在学生互动为主的多元(师生、生生)状态下课堂教学的过程与结果。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同学、学生本人;评价结论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激励性评语、体态动作、实物、象征性物品;评价对象可以是学生个体,也可以是学生群体。

6、物本语文课程资源:以物资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材、校园景观、生活场景都是一种物化形态。

7、体验学习: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并获得个人经验,在对话交流中获得新的知识,并将之整合运用于未来的解决方案或策略上,达成目标或愿望。简而言之,凡是以活动为开始,先知后行的学习方式,都可以称之为体验学习。

8、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与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就属于课程的实施条件。补充:

1、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2、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冬至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探究学习:“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要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探究的乐趣。

4、对话: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就教学问题展开多向的信息沟通与多元的意义重构。

5、动态语文课程资源:以活动过程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课堂上,学生突然喷发的思维火花、一件偶发的事件,学校里进行的各种语文学科的竞赛,孩子们课间的欢娱等都是语文课程的动态资源。

6、“三维目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7、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不出现 “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几个明显词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都把二维或三维的目标交融在一起。

8、生字复现:

(一)认字和认人一个道理: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成了好朋友。巩固认字最好的办法是“复现”,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多次与汉字见面。

(二)复现生字的途径和方法:(1)充分利用教材在语境中复现生字的特点,让学生多读多看多悟;(2)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创造更多复现机会;(3)重视课外活动引导,在生活的大语言环境中复现生字。

9、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

三、简答题

1、“学会汉语拼音”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答:“学会汉语拼音”的衡量标准是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什么是探究学习?请举例说明。

答:“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如:教学《捞铁牛》一文第二段,这一段包括四、五、六自然段,讲的是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一只只铁牛。可以这样处理这一部分的:

(1)课前用小木板、木条制作了类似教材插图中的“大船”,还准备了绳子、石块、“铁牛”(用大石快代替)、玻璃缸。(2)然后让学生分组操作,演示怀丙捞铁牛的过程,同时让学生说说他们在捞铁牛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3)最后再读第四自然段,去验证观察的结果。又如:教学《白杨》学生可以抓住重点词语探究,可以抓住爸爸的三次“沉思”:想一想,爸爸在什么情况下沉思,沉思什么?具体是怎么想的?你是通过哪些句子读懂的?(“一思”眼前的白杨,体会白杨高大挺拔的特点;“二思”胸中的白杨,体会爸爸扎根边疆的心意;“三思”未来的白杨,体会孩子们在边疆成长。

4、三维目标的整合有哪些策略?

答:⑴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①明确“导向„的重点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②要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避免“贴标签”式的教育。③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⑵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①多给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

②善于将课内学习引向课外,将课外学习引入课内,有计划,有意识地做好安排,做好引导。

③课内的“扩展活动”和课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都要注意“量”的问题。

5、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习作教学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答:①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②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③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④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实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6、《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7、“分解式目标”与“交融式目标”的异同是什么? 答:分解式目标是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进行设计,每个纬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交融式目标是在叙写时不会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维乃至三维的目标都交融在一起。而无论是“分解式目标”还是“交融式目标”,它们都将目标的“三维”进行有机整合。无论是由目标导向的学习过程还是由目标指向的学习结果都具有可操作性、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

8、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

答:“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呢?首先是由于语言运用往往因为“约定俗成”而无理可讲,人们的母语是在生活中自然习得的。从课本上和教师那儿获得的,只有比自然习得的更为集中和规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自然习得中的实践经验和积累等本性。再者,语文课程是应用型课程,“应用”要求实践,要求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

9、什么是课程资源?

答: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与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就属于课程的实施条件。

10、教学目标有哪几种叙写方式?

答: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分解式目标”与“交融式目标”。

分解式目标: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标题。

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不出现 “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几个明显词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都把二维或三维的目标交融在一起。

11、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

答:《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受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12、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

答:本次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对传统学习的挑战,也是依次革命。

“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合作”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的以共同目标为学习要求,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合作交流为基本特点,具有明确分工和个人责任的互助学习活动。

“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的本身。要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乐趣。

四、观点论述题

1、有人说“探究学习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接受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1)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不正确的。(2)探究学习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重视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解放了学生的思维。(3)接受学习有被动和主动之分,主动的接受学习也发挥了学生主体的能动性,不会限制学生的思维。

2、语文素养就是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答: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把“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6个层次: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儒雅气质和文明举止。可见,《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

3、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答:首先,语文是工具,而掌握任何工具的基本途径是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

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基本的语言能力表现为语感。语感的主要特征是直觉性和自动化。所谓自动化,就是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活动,而长时工作记忆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对有关材料非常熟练。熟练语言材料和基本途径是朗读、背诵等语文实践活动。

第三,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要掌握这些东西,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反复多次的语文实践中把它记住,记得的语言材料越多,语言经验越丰富,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越强。

4、在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中,有许多老师认为新课程特别强调三维目标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就是意味着“知识和能力”不重要了。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答:在教学目标中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实现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关两个目标维度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链接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的桥梁,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升华。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假如把语文素养比做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

5、有人说语文课程建设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课程专家的事,我们只要按教科书教完该教的书就是了,何况我们基层(农村)也没什么语文课程资源。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答: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因为,我们一线的许多老师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比较模糊,总认为语文课程资源建设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课程专家的事,我们只要按教科书教完该教的书就行了。其实这也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误区。语文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是语文实践的必要。语文课程资源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一切课程资源。对于小学语文课程,其可以开发与利用的资源很多,可以开发的素材丰富多彩。如:语文教材、学校图书室、实践基地、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相关人士,语文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师生的生活经验,校园课间文化等。因此,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进行语文课程建设和语文资源的开发是必要的,也是有条件的。

6、在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中,有许多老师认为新课程特别强调三维目标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就是意味着“知识和能力”不重要了。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答:(1)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2)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使每一位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只有“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3)“知识和能力”目标在“三维目标”中起着奠基作用,是学生综合素养提高的基础,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新课程并没有否定它的重要性。(4)新课程的教学应在重视学生“知识和能力”目标达成,同时重视其他两个纬度目标的达成。

7、“汉语拼音是识字的拐棍,只要会认、会拼读就行了,没有必要抄写、默写。”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这种说法有些片面。新课标指出,要注意指导学生利用汉语拼音这根“拐棍”大量识字、大量阅读;注意“过程与方法”,不强调知识性地、成人化地学习汉语拼音,培养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书写汉语拼音只要求抄写,不听写,不默写。由此可见,对汉语拼音,一定量的抄写还是必需的。教师要引导喾掌握和巩固汉语拼音,在“四线三格”中按书写的顺序和应占有的位置认真指导抄写(或描红)。

8、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为了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多元感悟,许多课中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教师想方设法引出学生的各种不同的答案,不管学生的答案与文本追求的价值观是否一致,只要与众不同,教师就给予表扬,甚至称之为“有创意”,结果引起了学生的误解。于是学生绞尽脑汁说出一些“标新立异”的答案,以博得老师的赞赏。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对改变唯一答案的弊端无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我们应该明确,这里追求的并不是违背文本和社会价值观的个性阅读。当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与文本和社会价值观发生矛盾冲突时,作为教师应及时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如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学生有“我敬佩白骨精”的个性化解读,这其实已经背离了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应及时引导:白骨精费尽心机想达到什么目的?她的出发点是什么?稍一点拨,学生就会发现白骨精的出发点是残害别人,越会动脑筋想办法,害人就越深,所以不值得我们敬佩、学习。有了这样的提醒,学生们就不会造成价值观的混乱了。对于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理解应该以不违背文本和社会的主导价值为前提,应该合情合理。我们要尊重学生,但绝对不能丢弃正确的价值引导而是非不分。

五、教学设计题

请为一年级下册课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设计一个口际交际教学片断。

答:本文的宗旨是让学生体会到做人的真谛——诚实。我结合课文设计了以下交流点:

1、雄日的花种不开花时他是怎么做的?

2、看见别人都捧着开满鲜花的花盆,雄日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当国王询问雄日时,雄日是怎么回答的?

4、国王为什么选雄日当继承人?先是小组内讨论,并分角色表演,作到人人参与。通过讨论知道做人要真诚。然后以雄日成了国王后是怎样治理国家的为主问题,描述一些雄日当国王期间国内发生的不好现象,请同学们个抒己见说说雄日是怎么处理的?是怎么教育那些不诚实的人的?在百姓的眼里雄日是一个怎样的国王?你们喜欢这样的国王吗?为什么?学生自然是说他公平、真诚。那么你是个诚实的孩子吗?能把你做的诚实的事跟大家谈一谈吗?在坐其余学生可对他所说的发表评论。最后让学生知道美不一定就是好,空不一定就是不好。并送给同学们两句陶行知老爷爷的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铭记做人的真谛——诚实。

请写一两条解决“识字”与“写字”相结合的好方法。

答:继续坚持“寓识于读”、“以识促读”、“识写结合”的做法。所谓“寓识于读”,也就是要把识字寓于诵读课文的过程中,借助课文注有汉语拼音的优势,力求在读书过程中认识生字,不搞脱离课文的、孤立的识字;所谓“以识促读”,则要求我们把认识生字与正确、连贯地诵读课文紧密结合,用识字去促进课文的诵读;“识写结合”的意思是说,要把识字与写字紧密结合,识什么就练写什么,以识字促进写字,以写字巩固识字的成果。

3、请设计教学片断,让学生学会“左”、“右”二字。答:

1、我们来认识一对好朋友,谁见过他们?在哪里见过?

2、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出示读音)同桌互相叫一叫,看谁更能干。

3、看他们的样子,觉得怎么样?(长得很像)哪里像?哪里又不像呢?想个好办法记住他们,不会认错。(左下一个工,右下一个口)

4、他们各自还有哪些好朋友呢?(左边、左手、右耳、右面……)

5、游戏:我点,我点,我点点点。

4、请为下面这段话设计一份教学方案:

长城气魄雄伟。它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上,从东头的鸭绿江边到西头的嘉峪关,高高低低,蜿蜒曲折,全长6500多公里。城墙高8至10米,用大条石和城砖砌成。城墙顶部铺着平整的方砖,五六匹马可以并排行走。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无不赞叹:“啊,确实了不起!”

答:教学目标:

1、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感受万里长城的雄伟英姿,解决文中的难点。

2、指导学生抓住总起句、重点句,利用词语推敲等方法,读懂句子,理解内容,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发民族自豪感。

3、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教学过程: 1.、看长城风光片。思考: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听教师朗读,思考:你在哪些语句中感受到长城的气魄雄伟? 3、学生自学。

4、找学习伙伴交流:可交流自学情况,可朗读体现自己的感悟

5、全班交流。重点句举例:

6、它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上,从东头的鸭绿江边到西头的嘉峪关,高高低低,蜿蜒曲折,全长6500多公里。(1)、学生谈自己对长城雄伟气魄的感悟和理解。

(2)、谈“巨龙”这一比喻运用的巧妙。

(3)、朗读体会。(个人——集体),注重学生的情感表现情况。)

7、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无不赞叹:“啊,确实了不起!”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该怎样来读这一句话?

(2)、两组交流:谈自己的处理——现场朗读。(3)、学生评价同学、教师的朗读,加深对句子中蕴涵的感情的理解。(4)、全体有感情地朗读。8、随音乐朗诵课文,表现长城的气魄雄伟。视觉认识:长城气魄雄伟

六、案例分析题

1、《桂林山水》

试从目标把握和目标叙写的角度进行评述。

答:该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目标清晰明确,选用合适的刻画动词,明确表述教学目标,注意用词用语准确而有分寸。这样既可体现目标达成的层次性和区分度,也可加强教学的可操作性与教学效果的可测度性。如“合理想象”是在了解景物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的,用“对比手法”学习写作方法。

2、《台湾蝴蝶谷》的教学片段:你认为这位教师的现代媒体使用恰当吗?请加以评述。

答:在本案例中,教师使用多媒体组织教学,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并没有合理地使用教学多媒体,以致于在教学中无法发挥教学媒体的优势。老师采用了先呈现画面,再读语言文字的方法,看上去是以画面帮助理解语言文字,欣赏蝴蝶谷的美丽景色,实质上是教学媒体替代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限制了学生富有个性的想像,使学生的思维定格在画面上,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语文学习应该提倡先阅读感悟,在学生有所理解、有所体验的基础上,借助教学媒体,加深学生头脑中的印象,引发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促进学生更深层次的感悟。

3、“一起”造句的两种不同设计: 试从学生参与、学习方式转变、语言发展等方面综合评述。

答:设计二比设计一好,从三个方面可以说明:从学生参与来说,设计一的“指名交流”,参与交流的只是几个同学,许多学生只是一个旁听者,有些甚至没有认真倾听。设计二中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失实在在地参与学习。从学习方式来看,设计二合理地运用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小组内的学习既有组长的组织,又有组员的积极参与。从语言发展来看,学生得到的训练不只是会用“一起”造一个句子,在交流句子、推荐最佳句子、修改句子、练说句子、汇报交流等各种形式中,学生得到了多方面的训练,发展了语言,所以说这种自主、合作是有效的。

4、一次妙趣横生的作文教学。这则作文教学与传统的作文教学有什么不同?它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传统的作文教学,大多是命题或是半命题的作文,其内容老化、枯燥、脱离生活。所以作文一般拘泥于课本,从句式到文章结构,模仿的居多,雷同的居多。在传统课堂上,写作被限制在课堂里,100%属于课堂教学。学生在课堂上的写作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思维阶段,包括审题、立意、选材构思; 二是书面表达阶段,包括起草和修改。教学中,又由于一些教师思维定势,致使学生作文千人一面,毫无新意可言。长时间的传统教学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以致“谈写色变”。

案例讲述的作文教学体现了课改后的新作文教学观。从写作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看,新课标倡导“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倡导学生“自主写作”,“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从写作教学的过程看,教学不在局限与课堂,而是为学生“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在写作前体验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案例中的教师抓住了写作教学的规律,选用了“学烧菜”为写作内容,素材直接来自生活。教学时,教师先以“老师要到菜烧得最好的同学家过端午节”为由,不觉中给学生布置了学烧菜的任务。这是引导在写作前先对生活实践进行体验,在体验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到了写作课上,教师先通过充满智慧的谈话引导学生说说做菜的过程,然后借口方便老师比较让学生书面写作。因为每个学生都想请老师做客,所以整堂课上,虽然教师只字未提“作文”二字,可学生们却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完成了写作。从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一直处于主动学习状态,个个都充满了表达的欲望。可以说这则作文教学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易于表达,乐于表达”,“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这个案例,让我们这些语文教师明白了:写作来源于生活;写作描写生活;学生只有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的基础上才能表现生活,只有在像生活一样的环境中才“易于表达,乐于表达”。一句话:文无定法。

5、《早操》巩固识字的片段:你是怎样看待以上教学的?请发表你的观点。

答:以上教学片断中,教师并没有充分领会自主学习的内涵,操作上有点华而不实的感觉。《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学习在于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有足够的空间思考,有较多的机会实践。在此前提下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式、学习的伙伴,以饱满的情趣展开学习活动,才是有价值的。因此说,自主学习它能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是从物本到人本的提升,从认知活动到生命活动的提升,是符合时代精神的儿童学习观。然而凡事都有个适用性,“过犹不及”是大忌。在本片断的识字游戏中,这种看似活跃的“自主”,其结果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虚假的,是华而不实的自主。即使是参与活动的学生也不过随意摘抢一个而已,匆匆而过,期间又有多少思考与选择呢?摘抢后的支配权还在教师手中。学生自主原则的实质在于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有足够的空间思考,有较多的机会实践。惟此,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才是有价值的。

6、《赠汪伦》的思路:请你综合评述这个教学过程。答:(1)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从而使学生的个性有所发展。

(2)目标的达成上,实现了三维目标的整合。

(3)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和空间。将课堂上的内容延伸到课外,使课内外结合,引起学生的思考,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力求“重文本”又“超文本”,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新秩序。

新课程案例分析及答案 篇6

判断题

1、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是新的改革的核心任务。对

2、高考不改,新课程就无法进行。错

3、新课程的评价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传统考试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错

4、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错

5、智能理论认为,由于学生不同的职能特点,所以学习方式也应多样化。对

6、在条件相对落后的西部、农村地区,课程资源特别是素材性资源严重不足。对

7、新课程认为,学生进入教学中心需要建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错

8、新课程认为,学生进入教学中心需要教学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对

9、知识是条件性课程资源。错

10、新课程要求学生从教学活动的边缘进入教学的中心。对

11、人是兼具条件性与素材性两种性质的课程资源。对

12、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应是一种对话。对

13、研究型学习将成为未来的主要学习模式,将极大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错

14、国家课程标准的是实施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

15、课程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也无须思考课程问题,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错

16、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最高要求。错

17、探究学习(发现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对

18、本次课改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对

19、教案可以是物化的书面计划,有时也可以是头脑里的思路。对

20、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对

21、教学设计就是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对

22、课程标准是对学生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错

23、新课程结构上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综合、分科和选择。错

24、师生伦理关系并不是师生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错

25、新课程观下的教学评价应该是诊断性的、形成性的评价。对

26、教学方法的优化就是指教师教的方法的优化。错

27、评价教师课堂教学应关注的焦点是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对

28、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是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不主张接受式学习。错

29、质疑就是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对

30、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

31、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对

32、新课程观下,课程就是指文本课程,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错

33、学生犯错的过程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对

34、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实质上就是教师深层教学思想的具体化和现实化。对

35、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就学习而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关于学习的评价。错

36、对学生的评价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刺激过程。错

37、档案袋评价法、小组评价法都是定性评价的方法。错

38、新课程背景下,传统的教学基本功将不再被重视,教师的课程开发整合能力、信息的搜集处理能力等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能力将逐渐取而代之。对

39、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有时是直接的有时是间接的。错

40、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是现在的课业过重、课程要求过高、内容偏难。错

41、义务教育要以培养高级人才、专家、大家为根本目标。错

42、教学的本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的交往和互动。对

43、“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所以教师对学生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必须服从于教师。错

44、教师在课堂上注意的中心应该是自己的思想或教案。错

45、课本知识就是权威的、绝对对的。错

46、课程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也无须思考课程问题,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错

47、进行学生评价时,评价内容应是全面的,这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需求。对

48、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培养活动。错

49、新评价观下的教师角色调适就是要教师转变观念,是教师角色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对

50、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对未来教师最大的挑战。对

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专题练习之判断题及答案21、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

2、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新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是以综合课程为主。(×)

4、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国审制”,形成了教材编写、出版、选用混乱的局面,不利于教师把握教学和考试的标准。(×)

5、《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培养目标,只能在语文、美术、音乐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没有办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6、《纲要》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培养目标很有必要,不但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培养,其他课程也都应该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7、《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只能在思想品德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无法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8、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了。(×)

9、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实验新课程的过程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

10、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老师讲课时多提问,学生积极地举手回答。(×)

11、教师即课程。(×)

12、教师在1~ 6年级年段都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13、教学过程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当对课程做出任何变革。(×)

14、教师无权更动课程,也无须思考问题,教师的任务是教学。(×)

15、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16、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资助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17、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说,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

18、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19、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

20、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

21、4~6年级这一年段教学时,应避免复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避免对应用题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

22、数学教学时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23、新课标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6年级)、第二学段(7~9年级)、第三学段(10~12年级)(×)

新课程案例分析及答案 篇7

现在语文课的一般教法, 是教师根据教材的编写用意, 结合教参资料或者自己对教材的理解, 确立特定的教学目标, 再围绕这个目标设计若干问题, 上课时, 主要带领学生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这个过程本身并没有错, 但这里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教师所要学生寻找的, 是教师自己早已明确了的标准答案。语文的阅读不应该设立标准答案, 或者说, 语文新课程拒绝标准答案。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标准答案是对语文学科的一种误解

1.标准答案与新课程的培养目标相背离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对学生的阅读与鉴赏能力的培养要求中, 特别强调“独立阅读的能力”“个性化的阅读”“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强调阅读中的交流与切磋, 鼓励学生有自己的主见, 主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尤其是一种动态的信息接受与表达能力。

新课程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提倡的是多角度思维, 不追求标准答案、统一口径和僵死的笔记。而标准答案, 强调的则是统一性、规范性、固定性、唯一指向性。这正是妨碍实现新课程教育目标的一个强大的阻力。

2.标准答案与语文学科规律特点相违逆

答案的标准化, 是对语文学科特点误读的产物。

语文学科属于文科。文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康的情感、陶冶优良的人格, 提升生命的质量, 所以“文科课首先是欣赏课, 在欣赏中有所感受, 在欣赏中获得陶冶, 在欣赏中美化情怀”。同时, 文科的知识又具有主观性、生动性和丰富性等特点。因此, “文科本身的多样性、个性化特点要求文科教育承认多样性, 认同个性化”。[1]

文学的多义性、丰富性是文学的生命。“有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这里, 这句话或许可以成为最好的注解。同样面对杜甫的“落花时节又逢君”, 不同的人可以读出不同的味道来。而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读者都能解读出最丰富的意思来。如果缺少生活的体验和真情的感悟, 即使将所有的解读答案都记录下来, 又有什么意义。如果感受、领悟、欣赏的过程被简单的讲解、记录、背诵所取代, 那实在是语文教育的一种悲哀。任何统一化、标准化、固着化的做法对语文学习来说, 都是一种灾难。

当然, 我们承认, 语文学科的知识具有二元性:一类是属于语文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 即语文“工具性”一面的内容;另一类是属于语文的升华运用的能力, 即语文“人文性”一面的内容, 是个人的生命体验、情感性格、文化底蕴、智慧能力的综合体现。对于前者, 因为是要讲求科学性的知识, 所以可以用“对与错”来辨别的, 也可以用“标准答案”来检验的;对于后者, 就不好用“对与错”来辨别, 而要用“好与不好”来评判, 也即不能用“标准答案”来衡量。

3.标准答案是对语文教材误读的产物

这种对语文教材的误读, 在于把教材当成了学习的目的本身。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就是说, 教材只是教授某种教学内容的一个范例, 不能把教材看做是对教学内容的规定, 更不能把教材看做是对教育内容的限定。“使用教材的目的是见木知林, 所以我们用不着把一本教材嚼烂了, 更不能把一篇篇的课文分解了, 而是要以教材为核心, 感悟人文精神。”[1]

而我们现在常见的教材处理方式是:提出问题——讨论研究——确立标准答案——课外练习及解答。这种把教材分解成若干问题, 并一一确立标准答案的解读方式, 是对教材使用目的的一种误解, 也是对教材内容的一种扭曲。更何况, 标准答案不等于标准解读。标准答案, 只能代表一家之说, 只能代表出题人的见解, 只能代表教师的观点, 却不能也不应替代了学生的观点和理解。我们应当承认, 在语文阅读中, 问题不是只有唯一的答案;我们应当允许学生发问, 允许学生怀疑, 允许学生挑战。对待教材, 我们需要改变详讲详练的模式, 激励阅读, 激励自读, 激励学生拥有自己的评价与观点。

二、标准答案是对学生的一种戕害

语文新课程下的文本解读, 应该主要体现为“激惑”和“解惑”。阅读应该成为一种自觉行为、自主行为。阅读模式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自己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并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自圆其说, 最后把自己的成果与大家交流。在这样的过程中, 学生培养了独立性, 拥有了自信心, 也增强了合作意识。

而标准答案, 是最无情的杀手, 它无情的扼杀了孩子们的创造力、主动性、热情心。

1.标准答案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

孙绍振说:“目前语文课堂之所以沉闷, 主要在于是老师和学生难以提出问题。由于难以提出问题, 也就难以深入思考、投入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2] 而难以提出问题的关键, 在于标准答案的干扰。固化在学生心中的观念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就不是有价值的问题;不拥有标准答案, 就不能回答问题。标准答案意味着唯一性。因而, 学生在回答问题之前, 总要先揣测教师提问的用意, 总要思考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是否符合教师的既定要求, 等等。没有一定的把握, 他们不会轻易出手。而且, 常常地, 由于视野不同、出发点不同, 学生的不同观点往往遭到无情的封杀。这不但扭曲了阅读教学的本来目的, 而且极大地挫伤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回答的主动性、研讨的创造性。

所以, 学生必须在消除了因“标准答案”带来的恐惧之后, 在情绪思想得到完全解放的情况下, 才可以真正进入积极的、自由的、自主的文本研读状态, 才可以自己动手, 用有关材料去证明自己的观点、说明自己的理解, 才可以真正得到“自己的结论”。

2.标准答案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

标准答案对语文教学的另一个危害, 就是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 丧失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因为有标准答案, 学生只要记下标准答案就可以了, 而不再需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分析。久而久之, 当学生们遇到问题时, 他们最关心的是“标准答案是什么”, 而不是去思考“我自己的答案是什么”。长此以往, 学生就将缺少独立性, 丧失创造性。

由于学生没有话语权, 丧失了研讨的主动权, 语文教学活动也就成了一种单向传输、单向诱导的过程。结果我们只培养了被动接受的习惯, 只培养了死记硬背的能力。久而久之, 学生就变成了“答题机器”。有人说中国的学习方式是“圈养式” (西方的是“放养式”) , 正是对这种学习现状的形象比喻——当然, 这里的批评意味也是不言而喻的。

顺便提一句, 现在市面上有太多的分析详尽的参考书和学习资料, 对语文学习来讲, 这些书籍资料非但不是帮助, 反而是一种戕害、是一种扼杀。

三、标准答案是对教师教学的一种羁绊

1.标准答案使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目标产生误解

标准答案对语文教师的一个严重影响, 就是对语文教学产生误解, 把引领学生寻找标准答案当成教学的唯一目标。在实际教学中, 追求的往往是做题的能力——即寻求标准答案的能力, 而不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前者, 正是新课程所要摒弃的“屠龙之术”。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的所谓的“教”, 其实只是一个核实、验证的过程, 一个说明、演示的过程, 一切活动的主题都是引导学生走向既定的标准答案。为了标准答案, 教师甚至要摒弃自己的观点感受, 去接受理解容纳标准答案, 并去灌输给学生。结果, 标准答案将教师紧紧地束缚于对教材的研究, 而忽视了对学情的研究, 语文教育变成了语文知识的教学, 教师之间比拼的只是谁灌输得更加精细、更加到位。这实在是一个致命的错误。这实际是一种买椟还珠的行为, 是对语文学习资源的浪费。

柏格森说, 其实, 学习时, 答案并不是第一位的, 关键是要懂得学习的方法。索菲亚认为, 教会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寻找答案, 远比传授知识重要得多。苏舟子说, 提问任何问题都不会是愚蠢的, 不会提问题才是真正的愚蠢, 甚至是可怕的。[3] 这些话都指向一个核心:传知已不重要, 启智才是良师。

所以, 老师在课堂上需要了解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 而并不应该只注重答案。“以往, 教师告诉学生世界是什么样的, 应该怎样做;今天, 要求教师启发学生, 世界可能是什么样的, 应该怎样想, 可以从什么地方获得知识。这就是从传授知识向启发智慧的转变。”[1]

2.标准答案使教师不能摆正自己与学生的关系

按新课程的要求,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和学生平等对话”。而标准答案, 却使语文教师变成了“全能的先知”, 变成了高高在上的“评判者”, 从而拉开了与学生的距离, 改变了自己的角色。如果摒弃标准答案, 教师就可以不再一味地灌输, 就可以与学生真正平等地讨论交流, 就可以改变教学方法, 真正实现自己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研究者的角色。进而评判课堂教学水平高低的尺度就不再是老师能否给出一系列周全完美的答案, 而是教师能否提出合适的话题, 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触动、思想活跃起来, 处于潜在状态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激发。

综上所述, 标准答案严重地束缚了广大语文教师的手脚, 严重地干扰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在新课标环境下, 语文课拒绝标准答案已经是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 2002:54-63, 60, 78.

[2]孙绍振.直谏中学语文教学[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3:91.

新课程案例分析及答案 篇8

一、以旧推新,引发思维冲突

【案例1】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导言中,笔者首先提出:有性生殖过程中,两性生殖细胞是如何形成的?是否是有丝分裂?假若是,以人为例,结果会怎样?接着,引导学生根据人的生殖发育过程,分析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量.学生很快发现:若通过有丝分裂形成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均为46条,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的染色体数则为92条,增加了一倍.如果是这样,那么孔子的第23代传人体细胞染色体数将是46×223了.显然,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不是通过有丝分裂.此时,学生发现原有的知识不能解决问题,产生了学习新知识的需求.笔者抓住时机追问:“要保证子代与亲代保持染色体不变,关键是什么?”学生不难答出:“产生的两性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减半.”“那么这样的分裂是怎样进行的?今天,我们将在有丝分裂知识的基础上,借助模型和讲义自主探究.”教师及时把问题交给学生,把课堂和时间让给学生自主探究,适时给学生一些指导,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构建并完善新的知识结构.这样不仅达到了很好的教学目的,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反思】探究性学习源于学生与学习环境的不协调,主要表现在学生对问题的困惑、疑虑的产生或新知与旧知的矛盾.教师如能及时提出问题或引发矛盾的产生,就能及时调动并维持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达成问题的解决、疑虑的消除和新旧知识矛盾的适当处理,使学生建构新的知识.

二、模拟现象,追寻发现历程

【案例2】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是生物遗传史上一个经典实验,它不仅充分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且蕴含着科学家独特的科学思维方法和事实求是的科学精神,是进行探究学习的极好案例.如何很好地利用这一实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笔者首先播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Flash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相似之处,引出生物的遗传现象.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并思考:决定生物遗传现象的是亲代噬菌体的DNA?还是蛋白质?还是两者均有?为什么?通过观察动画,学生很快给出了答案:是亲代噬菌体的DNA决定了生物的遗传性状,因为亲代噬菌体的DNA进入了细菌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却留在外面.“那么,科学家有什么证据证明只有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而蛋白质外壳却留在外面?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阅读课本,寻找答案.”问题如下:(1)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一,本实验中科学家选用了什么材料?有何好处?(2)科学家用何方法进行探究?(3)用何元素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分子?为什么?(4)实验中用了同位素示踪法来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为什么不直接标记噬菌体,而要先标记细菌呢?(5)搅拌离心后,上清液是什么?沉淀物是什么?为什么?(6)实验现象是什么?分析实验现象,如何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从理论上讲,标记DNA的实验中,放射性只应出现在沉淀物中,实际结果在上清液中也有少量放射性;标记蛋白质的实验中,放射性只应出现在上清液中,实际结果在沉淀物中也有少量放射性,如何解释这些现象?(8)本实验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能否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学生带着明确的探究目标,在问题的引导下,运用原有知识构建新的知识.

【反思】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教师将已知的生命现象借助媒体真实地展现给学生,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适时地对现象提出质疑,能激活学生的探究本能,体验豁然开朗的快乐.

三、巧联生活,学以致用

【案例3】 酶的特性

有关酶的特性,教材是通过两个实验验证的,很多教师也都是按教材讲授的.实际上,这一节和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笔者从央视广告中的雕牌洗衣粉引入,联系其中的“只用一点点”,“油渍、汗渍”,“温水”等广告词,创设情景,设疑这些词的用意是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紧接着引入两个实验.此时,学生对这两个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会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笔者此时只起引导作用.实践证明一个人在求知欲望越大时,他的思维就越活跃,同时也就越易于接受新知.在本节课讲授完毕后,笔者回归生活,让学生自己设计告词,要求科学准确,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在生活中有很大的用处,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反思】人遇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时,思维会很活跃.本节从平时每个人都常接触到的事物入手进行分析,让学生感受到原来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蕴涵着一定的科学道理,感悟到知识的重要性.学生在获取新知的同时获得了很大的满足感.这样,既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又得到了感情的升华,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四、自主实践,激活探究热情

【案例4】 制作小生态瓶

制作小生态瓶的实验是“生态系统稳定性”一节的实验,很多教师往往只讲不做,或是作为验证性实验,放在课后做.笔者略做改进,在课前让学生分组,利用手边现有的材料,选择小型的动植物,制作密闭的生态系统,并观察、记录生物生活的情况.一周后,学生们带着自制的生态瓶上课,介绍生态瓶的制作过程和所观察到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生态瓶能在较长时间内不用喂食和通氧的理由是什么?为什么有的生态瓶维持时间长,有的则较短?学生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及作用,从能量流动及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最终得出结论.

【反思】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对学习情境的设计应遵循2个指导思想,学习应在高度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者必须能参与实践,在环境中能有效地与他人、环境进行协商、合作,与环境互动.生物学教学越接近大自然,越接近真实的生物,越能说明问题.因此,让学生亲自动手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在此情境中体验和探究,才能得到真实完整的基础知识,实现有效探究.

综上所述,探究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唤起学生探究愿望和探究热情;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和开展探究行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应是真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应与学生的已有知识或经验以及现实的学习生活和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和意愿直接相关.只有在此情境中生成的问题,学生才有能力在最近发展区内进行探究,并使学生对问题保持有足够的热情和解决的愿望.

上一篇:大专软件技术专业开题报告怎么写下一篇:新常态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