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教学案例

2024-09-21

校本课程教学案例(共12篇)

校本课程教学案例 篇1

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教学总结

山曹小学一年级

宋成谟

200911

4一年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教学总结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更多地接受一些有关地方传统美德和优秀文化的教育;为了更好的进行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教学,在学期结束之际,特对本学期的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学期开始,我又进一步深入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全面了解其有关规定,领会其精神。在此基础上,认真学习研讨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熟悉教材内容,明确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要求,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措施。

认真备课,真对学生基础差,识字少,备课时考虑到学生的这一实际,尽量写出切合这一实际的学容易接受的教学内容的教案。授课时,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即识字少,朗读能力差,记的慢,我就让他们尽量带领学生多读,老师领读,学生试度,在朗读基本能自己进行的时候,让读的好学生带领全班学生朗读,反复读,充分读,使每个学生都能熟练地朗读时,再让他们试着背诵。在能熟读的前提下,让学生读课后注释,理解每一课的基本精神。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背诵,每一课都力争学生能理解,能背诵。第二课时,在上新棵时,先检查学生对前一课时的学习情况,复习巩固上一课所学内容,避免先生前面学后面忘。

教学时,还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电教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并使每个学生对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有个正确认识,有个正确的学习态度,从思想上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学习活动中来。板书时尽量用正楷字,将课文板书在黑板上以便于带领学生朗读背诵理解。

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是学习一些名人名言,在选择名人名言时,尽量选择一些简单,短小的,容易理解的,能够指导学生行为人名言。

本学期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无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物理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紧扣新课程标准,在有限的时间吃透教材,分工撰写教案,以组讨论定搞,每个人根据本班学生情况说课、主讲、自评;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公开轮讲,反复听评,从研、讲、听、评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

校本课程教学案例 篇2

所谓课程与教学的分离, 主要是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课程规划和设计与实际教学过程之间的脱节甚至背离。例如, 有些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只重视所谓的课程规划和设计, 似乎有了课程规划, 开设了系列的课程, 有了预期的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 编制了系列的校本教材, 然后按教材教学便完成了课程开发的过程, 但却忽视了课程实施中实际的教学过程和效果。又如, 有些学校对如何着手校本课程开发极为苦恼和困惑, 特别是对有些习惯以国家政策代言人身份自居的专家带有指令性地强调的“校本课程开发必须科学化、规范化, 必须提交课程规划和设计”之类的要求感到不知所措, 于是, 或“绞尽脑汁”想出一门一门“校本课程”花样, 拼凑每门课的目标、内容、教学安排和评价措施, 勾画出一个“校本课程”蓝图, 然后分别找教师去开这些课便了结;或干脆出资请某个或某几个外部的专家给拟出个“科学的”课程规划, 然后“按科学的规划办事”即可。如此种种。可以说, 现在学校越来越重视校本课程开发的技术性要求 (也就是越来越规范) , 课程开发也日益体现了课程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特点, 课程开发者的“课程”意识也凸显出来;但是, 如果如此这般地重计划和目的而忽视课程的实效性, 那么, 由此而增强的课程意识可能会与校本课程开发本身所需要的新的课程意识正好相左。

在笔者看来, 就我国教师过去只注重 (或者只被赋权关注) “怎么教”的问题而忽视 (或者不得不忽视) “教什么”的问题而言, 校本课程开发确实需要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 即教师不但要关注“怎么教”, 同时也要关注“教什么”。但是对“教什么”的关注、关于“教什么”的决定, 一线教师是不同于学校之外的专家、国家政策的制定者的。一线教师难以也没有必要做到像课程专家 (包括学科专家) 那样高度技术性地开发课程。学校层面上的课程开发特别需要开发者结合教学过程做出“教什么”的决定, 甚至有许多的课程决定直接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和完成。因此, 从学校层面上看, 教学过程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 这才是与校本课程开发相适应的新的课程意识。

课程开发 (curriculum development) 是课程领域的一个核心概念和专业术语, 它首先出现在美国课程学者卡斯韦尔和坎贝尔 (C a s w e l l&C a m p b e l l) 的《课程开发》 (Cu r r i c u l u m Development) 一书中, 这之前的课程著作中使用的是“课程编制 (curriculum making) ”“课程建设 (curriculum building) ”等词汇。“课程开发”作为一个专业术语, 其核心地位来自于它所需要的高度专业性的技术, 也就是说, 课程开发者需要拥有专业的课程开发方法和技术。

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之所以被多数人认为是从美国课程学者博比特 (F.Bobbit) 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开始的, 是因为博比特在这本书中首次提出要运用科学的方法编制课程。在他看来, 教育是为未来理想生活做准备, 而未来的理想生活在当前重要的社会生活中产生, 于是, 他找到的科学方法就是活动分析法。简单地说就是, 先找到人类生活的重大活动领域, 分析完成每一活动领域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念, 这些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念就组成学校课程的目标;然后选择和组织最能够实现这些目标的内容, 如此便形成一个科学的课程编制过程。博比特的科学编制方法在20世纪20年代经过查特斯的局部修正而成为美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编制课程的基本方法。随后, 进步主义教育协会组织的八年研究催生了泰勒的课程原理, 泰勒提出的课程开发的四个基本问题成为课程开发的四个基本步骤 (目标确定、内容选择和组织、评价) , 而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则使得泰勒原理及美国专家主导的课程开发的技术理性发挥到了极致。也就是说, 将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运用于泰勒原理, 泰勒原理的每一个要素 (不论是目标的确定, 还是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及最后的评价) 无不渗透了技术的要求, 连课程开发本身的各个环节也演变成一个技术性流程。于是, 一谈到课程开发, 不论是在国家层面上还是在学校层面上, 就自然地被理解为:叙写课程目标、选编和组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评价这样固定的、甚至是线性的流程和步骤。

以工具理性为特点的泰勒原理被广泛运用于课程开发。虽然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科学和数学课程改革的失败招致人们对泰勒原理的广泛批评, 但是到目前为止, 泰勒原理仍然是多数国家启动课程改革所普遍采用的课程开发模式, 其可操作性受到世界各国专业课程开发者的欢迎。但是, 如果试图将这种高度技术性的课程开发模式运用到校本课程开发, 或者说, 要求学校教师也像专业的课程开发者那样去规划学校课程, 就我国目前校本课程开发现有的支持性条件来看不仅不可能而且也没有必要。

首先, 不论是承担职前教师培养的教师教育课程还是职后的教师再培训课程, 都很少涉及到课程开发的方法和技术方面的专业训练。虽然国家课程改革启动了全国范围的教师逐级培训, 但是培训的内容多半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些理念和国内外中小学课程开发案例, 面上的非课改实验学校, 有的根本就得不到任何的培训。许多学校校长和教师反映, 他们只知道被要求必须要开发什么“校本课程”, 但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做。地方政府只负责督察, 不提供任何的专业支持和帮助。

其次, 课程开发不仅是一项高度技术性的专业活动, 而且是一项特别费时的课程研制活动。单就确定课程目标这一环节, 就需要做很多方面的调查研究。为此, 有人更倾向于将英语的“cu r r icu lu m development”翻译成“课程研制”而不是课程开发。我们知道, 学校的校长和教师担负着极为繁重的管理和教学任务, 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考试和升学压力。如果按照现在流行的“三级课程”的提法 (1) , 用教师们的话来说, 他们不仅要完成执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任务, 而且还要完成开发校本课程的任务。因此, 要求教师像专家那样或者哪怕仅模仿专家去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都是不现实的。

然而, 更重要的是, 校本课程开发根本就不需要学校教师像校外专家那样专业地、模式地履行课程开发的基本流程, 不必追求所谓的形式上的“课程化”或“规范化”。校本课程开发与校外专家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校本课程开发在教学过程中展开和延续, 校外专家的课程开发则游离于具体的教学过程之外。校本课程开发虽然在技术上也需要确立课程目标, 选择和组织活动和学习内容, 实施和评价学习内容等课程开发活动, 但是校本课程开发不一定非得从目标开始, 而且目标的确立过程与依据也不同于外部课程专家的课程开发。

从国际的视野来看, 校本课程开发之所以成为必要, 主要是因为国家或州本位的课程开发、外部的专家本位的课程开发缺乏对地方、学校具体教育情境的适应性, 缺乏对教师、学生个体的适应性, 校本课程开发旨在增强这种适应性。因此,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任务是使得外部的课程规划和设计更好地适应本校教与学的需要, 更好地适应本校及所在社区的教育情境, 教师作为课程开发者的主要作用则在于在外部的课程规划或设计与学校的具体的教与学的需要和情境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具体到我国国家新课程改革中的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而言, 校本课程开发同样是为了增进面向全国的国家和/或地方的课程改革方案及其课程设计对学校的适应性, 使得外部的课程改革方案更好地适应学校内部的教与学的需求。

那么, 谁最了解学校内部的教与学的需求呢?相比外部课程编制专家而言, 教学一线的实践工作者更了解本校学生的个别化的学习需求, 更了解学校自身的教育环境特点。因此, 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真正地了解学生的个别化的学习需求, 在于学校校长是否真正地了解自身的教育环境特点。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以教师和校长为课程开发主体的校本课程开发与专家主导的国家层面的课程开发的一个不同之处在于, 前者面对的是如何适应并促进社会共同的教育需求的问题, 后者面对的是如何适应并促进个体的不同的教育需求的问题。

于是, 如何了解学生的个别化的学习和教育需求?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开拓课程空间,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以满足学生个别化的学习和教育需求?如何检测和反思所开设的课程是否真正满足了学生的个别化的学习和教育需求?这些就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问题, 它们不同于被广泛运用于国家层面的课程开发的泰勒原理的四个基本问题。

首先, 校本课程开发始于对学生个别化的学习需求的了解和调查, 而不是单纯从某个理念出发的目标假设。当然, 泰勒原理也强调课程目标的确立有三个来源, 其中的一个来源便是对学生学习需求的调查和了解。但是, 泰勒原理在被运用于国家层面上的课程开发时, 对学生学习需求的了解往往局限于对青少年儿童发展阶段性学习需求的理论上的认识为依据。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对学生学习需求的了解除了要依据教师对青少年儿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的理论认识之外, 更重要的是要以教师在自己日复一日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个体的细心观察和有意识的调查所得的实际结果为依据。

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 本着简便易行和实效的原则, 不必刻意追求专业研究者所从事的调查研究那样的规范和正式。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现场——课堂和校园, 是教师观察和了解学生的最佳场所。教师对学生学习需求的调查完全可以结合课堂教学过程来完成。例如, 教师可以在课堂的教学互动中了解学生个体的学习差异和性格特点, 了解个别学生的特殊的学习困难, 发现他们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教师也可以采用直接的个别面谈或群体座谈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也可以采用同伴评价的方法间接地了解个别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 还可以通过家长来了解学生。其实, 家访、学生座谈这些质性的调查方法都是广大教师熟悉的方法, 很多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这些方法来了解学生。问题是, 多数情况下教师采用这些方法了解学生之后并没有从中获得多少课程与教学的意义, 也就是说, 了解之后基本上没有什么跟进的课程与教学上的行动以因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或者更多的时候, 只是班主任尝试从多个方面去了解学生, 而多数学科教师很少对所教的学生有意识地展开一些观察和了解, 并分析观察结果所具有的课程与教学意义, 除非少数学生的考试分数亮了“红灯”。

其次, 因应学生的个体的学习需求,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教师个体和群体、甚至包括学生、家长在内共同审议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在课程与教学上的意义, 即审议如何进行课程与教学上的创新、改编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并形成新的学习需求。如前所述, 不同于国家层面的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面对的是解决个体间的学习差异和个性化需求的问题, 因此, 校本课程开发追求的是课程类型的多样化、课程活动的兴趣性、课程结构的流动性和学生对课程的选择, 它包括校本化程度不等的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完全校本化的学校自定课程。前者如教材的选择、改编和重组;教材的分层和分层教学;分科课程之间的不同程度、不同范围和不同方式的整合及小组教学;拓展课程、补充性课程、综合性活动课程的开设等。后者如具有选择性的兴趣小组、社团活动, 全员参与的主题性活动、社区活动等非正式的、非核心的课程。所有这些课程教学上的努力旨在满足学生的个别化的学习需求, 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唯一的规范性要求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

当然, 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 他们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个别化的学习需求也是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之中。这就需要不断地了解和再了解学生学习需求的变化和转向, 不断地调整课程的设置以适应和推进学生在新的发展阶段的新的学习需求。因此,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在师生、生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 (包括活动的组织和展开的过程) 不断地自我修正的过程, 所开设的课程相比国家核心课程而言具有更大的流动性和灵活性。

因为有上述这些不同于国家层面课程开发的特点,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在国家和地方提供的教科书、教学辅导材料等正规的课程资源之外开发和利用更多方面的、甚至是非正式的、非显明的课程资源, 尤其是那些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资源, 如网络资源、社区资源、乡土资源等。

最后, 我们如何来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效呢?同样因为校本课程开发面对的是个体的多样化和差异性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评价校本课程开发成效的最实际的标准就是学校在课程教学上的校本化努力是否满足并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而不是共同的考试分数。因为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自我更新的过程, 所以, 比较适宜的评价方式是学校的自主的反思性的评价, 提供课程质量的最好证据是学生实际的多元化的发展。学校外部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除了关注学校是否有一个被认可的课程开发计划和设计外, 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实际的教学 (包括活动的组织和开展的) 效果。这些可以通过学生、家长访谈, 随堂观察及现场参与等方式获得比较直接的评价资料。但是, 外部监督的目的不在于给学校的课程开发作一个成败的定论, 更不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下一个“是或不是校本课程”的论断。外部督导更重要的在于“导”, 在于帮助学校发现问题, 并提供专业、政策和资源的支持条件, 与学校协同推进国家课程对地方及学校的适应性的开发。

注释:

语文校本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篇3

各校响应课程改革号召,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研发,但因为校本课程教学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无经验可谈,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师生对语文校本课程难免存在一些误区。

误区一:把校本课程开发简单地看作是学校自编教材,这是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大误解。

误区二:部分师生认为校本课程课与高考无关,此课可上可不上,因此有些班级的校本课程课形同虚设。

误区三:部分教师把语文教材(人教版)和校本课程进行区别对待。

如何走出这些误区?笔者结合语文校本教程的开发和教学方式谈谈自己的一点建议。

首先,教师要充分认识校本课程开发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实行打破了“应试教育”只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忽视情感、态度、动作技能、社会交往等其他方面的发展的不良现象。校本课程的开发恰恰大多数集中于體验型、表现型、实践型和操作型的课程领域,强调课程要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尤其要帮助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获得充分的发展,这和素质教育的理念是一致的,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成为了素质教育的必然。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会从根本上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校本课程的研发。

其次,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和选择是多元化的,教师要树立课程资源意识。我们现在的高中学生都是“90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宽松的环境让各种知识遍地开花,也让他们对学习有了更多需求和不同的选择,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编辑语文校本教程时,要树立课程资源意识。凡适合语文课程的都可以成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努力挖掘、开发利用好校内的、当地的、当时的语文课程资源,把它们有计划、及时地引入到语文校本课程教学中,这样可以大大加强语文校本课程与时代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第三,应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改变单调枯燥的教学状况。语文校本课程教学并不仅仅是文本教学,应采取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实践、合作探究的能力,引导学生在自然与社会的大课堂中学会观察思考、学会获取信息,学习恰当地表达,从而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语文校本课程经历了十多年的变化与发展,也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模式,归纳起来有两种,一是专题模式,二是活动模式。

专题模式的校本课程开发是采用横向拓宽的方式整合多方面资源,进行整体性、结构化的持续研发,从而形成可供选择的系列课程。如我们学校高一年级开发了《盛唐诗歌精神》的校本课程,以开展主题鉴赏活动让学生走进盛唐,走进杰出诗人与经典诗作,使学生深切感受到盛唐气象,领略到唐诗的精髓与真谛。

活动模式的校本课程是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构建具有特色的,形式活泼,新颖有趣的校本课程。让学生认识优秀的中华文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可以创设多彩的有利于母语学习的校园环境。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合理地利用校园、教室、寝室等场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创设多彩的校园文化,将这些设施赋以生命的活力,将这样的环境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之一,以熏陶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篇4

《家乡名胜古迹》

系别:教育系 班级:07(1)姓名:李宗飞 学号:0708116

校本课程开发

题目:《家乡名胜古迹》

一、指导思想

为了切实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实地观察,学会利用多种方式搜集、整理资料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动口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感及自觉承担起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二、总体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方式搜集、整理资料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动口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感及自觉承担起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三、课程门类和内容

(一)门类:历史。

(二)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许多曾不被人们重视的名胜古迹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作为一名武威人,了解武威的名胜古迹及其久远的历史是必然的,并且自觉承担起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具体内容如下:

1、查资料了解武威名胜历史古迹及历史。

2、实地观察武威名胜古迹并拍成照片或DVD。

3、学生动手写下自己了解武威名胜古迹后的感受。

四、可行性分析

此项课程运行起来具有可行性。

五、课程实施设想

学生分组活动,每组同学各自分工。

1、根据调查内容不同分别采用收集数据、图片、照片,访谈长辈等不同方式开展活动。

2、将收集到的资料制作成DV、FLASH短片、多媒体课件、手抄报、演讲稿、其他绘画作品等多种形式展示家乡名胜古迹。

3、针对展示资料谈感想。

六、课程评价设想

(一)分类评价。

1、学习态度。

优秀:态度明确,积极参与,大胆质疑,主动探究。

良好:态度端正,主动参与,认真完成各项任务。

合格:态度较端正,能参与活动,按时完成各项任务。

2、实践作品。

优秀:主题明确有创意,材料详细。

良好:材料详细,能完成作品。

及格:能完成作品。

(二)反思性评价。

在期末,每班以“我对家乡的名胜古迹了解多少”为主题的反思性评价,主要让学生描述自己的经历与体会,引导学生自觉反思过去的得与失。从而为今 后不断完善、改进做准备。掌握探究式学习方法。反思性评价后,全班采用民主评议的方式,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奖励。

(三)综合性评价

这一课程涉及到多种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鼓励、表扬,以赏识为核心。

七、课程开发保证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篇5

彭西小学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越来越高,能够了解图画所体现的内容,体会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及五千年的文明礼仪,大部分同学能够有感情说出自己的想法和体会,还会配上自己喜欢的图画。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总目标:

1、通过阅读教师所选定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安全的重要性及祖国的文明礼仪。

2、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文明知礼、思维能力等。

4、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增进师生感情、融洽师生关系。

5、让学生掌握如何掌握安全常识,能积极主动地阅读,在阅读时,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

6、阅读完毕后能及时归纳、总结,能独立完成好阅读笔记,在家长的帮助下,掌握所学到的知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培养学生注意安全的意识,从小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2、能从课程中汲取有意义的知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3、培养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三、教学方法及措施

1、精心备课,并按照计划实施教学活动,排除随意性。

2、多开展一些目的明确,形式生动活泼,富于童趣的活动形式。

4、定期评选出“文明小博士”、“安全小卫士”等。

四、教学进度安排 每课为一课时

校本教学计划

校本课程教学评价标准 篇6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评价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要合理地进行课程评价,就必须首先对课程的本质和标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一、课程评价标准对于课程评价有很强的指向性,确定课程评价标准,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具体需要考虑的问题有:

1、学生与社会都是价值主体,作为评价主体的课程评价者如何综合考虑学生与社会的需要。

2、课程评价标准如何既体现学生主体的共同需要又体现学生的个性要求。

3、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学习程度的大小,是否有一定的兴趣。

4、当评价主体与价值主体不一致时,价值主体的需要只有通过评价主体的意识和理解才能起作用,因此,评价者对价值主体需要的认识、理解,是评价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5、即使当评价主体与价值主体趋于一致时,主体的真实需要与主体的愿望之间仍会有差距,因而应尽量使愿望与需要保持一致,从而形成主观价值标准与客观价值标准的一致性。

二、校本课程评价标准

校本课程开设过程中,注意三种评价标准相结合: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评价与鼓励评价相结合。

(一)学习过程评价:

在课程开设过程中,以鼓励性评价、学习习惯形成性评价等定性 评价为主,评价标准注重反映学生的个体差异。

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意识,评价学生参与信息收集、汇总与交流的能力,评价学生答应问题的能力等等。

(二)学习结果评价:

1、能力考核

学生自主设计小论文。要求学生从自己生活和社会生产中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确定一个研究 专题。老师对小论文做出评价,对优秀论文的科学性、地理性、前瞻性、创新性观点要充分肯定。

2、知识考核

学期终结,可以本学期校本课程专题为背景资料,对学生学习做出定量评价。

试论语文校本课程教学方式 篇7

一、校本课程的概念

校本课程, 即学校根据自己实际情况, 先系统评估学生的兴趣、需求, 结合本地的课程资源, 自主研发设计一系列相关的内容, 编制出来的课程。校本课程具有地域性、实效性、实践性等特点, 是普通课程的有效弥补和丰富补充。

我们响应课程改革号召, 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研发, 但因为校本课程教学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 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所以师生对校本课程难免会存在一些误解。

二、校本课程的误区

误解一:校本课程即学校的自编教材。这一误解没有看到:校本课程是一种结果, 是一个过程, 更是一种办学理念。

误解二:部分师生认为校本课程课与高考无关, 此课可上可不上, 因此有些班级的校本课程课形同虚设, 有的老师甚至占用校本课程课, 而学生在上校本课程的时候也是心不在焉。

误解三:部分教师把语文教材 (人教版) 和校本课程进行区别对待。有的教师对于语文课本教学, 无论是备课、上课、复习、考试等都认真对待, 而对校本课程就很随意, 不知道该怎样上, 甚至不备课或照本宣科。

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为了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所以, 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展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下面, 笔者就语文校本教程的开发和教学方式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 语文教师要有课程资源意识

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掘与当地有关的文化资源, 将其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 加强语文校本课程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 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 教师要注重学生对知识多样性的渴求

教师在编写语文校本课程时, 既要考虑到教学内容有时代性、文化性与哲理性, 要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与文化品位;也要考虑教学不能占用学生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选文要“少而精”“广而博”, 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

(三) 教师应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语文校本课程教学不仅仅是文本教学, 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 如开展诗歌朗诵会、诗歌接力赛、读书成果展示会、故事会、才艺大比拼等系列活动, 创办“记者站”、班级期刊等, 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实践、合作探究的能力, 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语文校本课程的教学方式

语文校本课程的教学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以下着重探讨主题类和活动类校本课程开发模式。

(一) 主题类校本课程

主题类校本课程开发可以采用横向拓宽的方式整合多方面资源, 进行整体性、结构化的持续研发, 从而形成可供选择的系列课程。比如, 以诵读中华古典诗文为核心的“奠基性阅读”课程、以阅读教材相关读物为核心的“辐射式阅读”课程和以选修专题自主阅读为核心的“个性化阅读”课程, 共同构建起网络化、交互式课程体系, 极大满足了不同层面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要。

(二) 活动类校本课程

学校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构建具有特色、形式活泼、新颖有趣的校本课程。如文学讲习班、课本剧表演、小记者采访、演讲赛、辩论会、新闻发布会、读书报告会、时文赏析会……让学生认识优秀的中华文化,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 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 各年级教师可在教务处的安排下, 有计划地组织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并选出优秀节目进行再指导, 以便于在经典诗文教学展示课后进行汇报演出。又如, 学校可以创设丰富多彩的有文学趣味的校园环境。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校园, 教师应充分利用校园、教室等便于学生集中的场地, 并赋予其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使我们的语文校本课程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样, 语文课就不再局限于教育部统一编写的必考教材, 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将兴趣与知识相结合, 真正实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②的学习局面, 素质教育也将不再流于浅表甚至空谈。试想, 学生看到教室里张贴着自己的书法、绘画作品, 看着自己精心布置班级的“图书角”“阅读栏”“我会读”“我真行”评比栏, 看着“看谁写得棒”的习字栏, 在每一个细节都能领悟到语文之美, 能时时学习, 处处感受, 在充满真、善、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 健康成长。

推进语文校本课程教育, 我们要加强课程资源意识, 寻求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多种渠道, 发掘丰富多彩的各类实践活动, 更要大力开发传统优势资源, 开发传统文化教育课程, 让语文教学有丰富的传统情怀。

四、结语

素质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一项国策, 一直都在艰难而有序的进行, 而校本课程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都需要我们探索和研究。校本课程的最大特点是结合教育实际,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如果我们都能理论结合实际, 踏踏实实带领学生走下去, 遇到问题勇敢面对, 虚心探讨, 积极解决, 校本课程教育一定会越来越系统、规范, 且有实效。

参考文献

[1]李桂林.为语文教学引入源头活水——兼谈校本课程开发[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 2007 (11) .

试论语文校本课程教学方式 篇8

关键词:校本课程;相关误区;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1-0360-014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1.010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①指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切入点之一来实施素质教育,涉及到了課程结构的调整和改变。

一、校本课程的概念

校本课程,即学校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先系统评估学生的兴趣、需求,结合本地的课程资源,自主研发设计一系列相关的内容,编制出来的课程。校本课程具有地域性、实效性、实践性等特点,是普通课程的有效弥补和丰富补充。

我们响应课程改革号召,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研发,但因为校本课程教学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师生对校本课程难免会存在一些误解。

二、校本课程的误区

误解一:校本课程即学校的自编教材。这一误解没有看到:校本课程是一种结果,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办学理念。

误解二:部分师生认为校本课程课与高考无关,此课可上可不上,因此有些班级的校本课程课形同虚设,有的老师甚至占用校本课程课,而学生在上校本课程的时候也是心不在焉。

误解三:部分教师把语文教材(人教版)和校本课程进行区别对待。有的教师对于语文课本教学,无论是备课、上课、复习、考试等都认真对待,而对校本课程就很随意,不知道该怎样上,甚至不备课或照本宣科。

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为了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所以,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展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下面,笔者就语文校本教程的开发和教学方式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语文教师要有课程资源意识

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掘与当地有关的文化资源,将其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加强语文校本课程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教师要注重学生对知识多样性的渴求

教师在编写语文校本课程时,既要考虑到教学内容有时代性、文化性与哲理性,要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与文化品位;也要考虑教学不能占用学生太多的时间和精力,选文要“少而精”“广而博”,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

(三)教师应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语文校本课程教学不仅仅是文本教学,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开展诗歌朗诵会、诗歌接力赛、读书成果展示会、故事会、才艺大比拼等系列活动,创办“记者站”、班级期刊等,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实践、合作探究的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语文校本课程的教学方式

语文校本课程的教学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以下着重探讨主题类和活动类校本课程开发模式。

(一)主题类校本课程

主题类校本课程开发可以采用横向拓宽的方式整合多方面资源,进行整体性、结构化的持续研发,从而形成可供选择的系列课程。比如,以诵读中华古典诗文为核心的“奠基性阅读”课程、以阅读教材相关读物为核心的“辐射式阅读”课程和以选修专题自主阅读为核心的“个性化阅读”课程,共同构建起网络化、交互式课程体系,极大满足了不同层面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要。

(二)活动类校本课程

学校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构建具有特色、形式活泼、新颖有趣的校本课程。如文学讲习班、课本剧表演、小记者采访、演讲赛、辩论会、新闻发布会、读书报告会、时文赏析会……让学生认识优秀的中华文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各年级教师可在教务处的安排下,有计划地组织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并选出优秀节目进行再指导,以便于在经典诗文教学展示课后进行汇报演出。又如,学校可以创设丰富多彩的有文学趣味的校园环境。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校园,教师应充分利用校园、教室等便于学生集中的场地,并赋予其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使我们的语文校本课程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样,语文课就不再局限于教育部统一编写的必考教材,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将兴趣与知识相结合,真正实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②的学习局面,素质教育也将不再流于浅表甚至空谈。试想,学生看到教室里张贴着自己的书法、绘画作品,看着自己精心布置班级的“图书角”“阅读栏”“我会读”“我真行”评比栏,看着“看谁写得棒”的习字栏,在每一个细节都能领悟到语文之美,能时时学习,处处感受,在充满真、善、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康成长。

推进语文校本课程教育,我们要加强课程资源意识,寻求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多种渠道,发掘丰富多彩的各类实践活动,更要大力开发传统优势资源,开发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让语文教学有丰富的传统情怀。

四、结语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篇9

一、教材简析:

我校的校本课程是以适合学生阅读为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开发本地区资源,以此作为校本课程教材。以《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溢满校园》为主题,校长为课题组长,由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学生组成。

二、学期教学目标;

1、通过课堂引领,引导学生多进图书室、多读课外书,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2、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培养良好习惯。

3、提高对文学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地处农村,学生来源素质较差,家长一般为普通农民的子女,几个是外来民工子女。虽然家长主观上也有要求子女有出息的愿望,但缺少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学生大都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习惯,更没有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另外,由于家庭经济原因,学生很少有课外书,个别有藏书的也只有少量。

四、教学措施:

1、利用校本课程时间,有组织的上好校本教材。

2、读写结合,引导学生坚持观察日记、读书笔记,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用笔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篇10

二年级的孩子活泼可爱,课堂上他们大多是爱提问的孩子,孩子们对于老师介绍的xx家乡风情的知识非常感兴趣。特别生活在xx乡镇的农村孩子对xx的方言有浓厚的兴趣,校本课程所涉及到的xx话――是地区文化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特色。xx话――我们故乡的吴语,凝结着瓯越人民生活感情和人文理想,也显示了xx人的个性与精神。校本课程有意识拓宽了孩子视野,增长了孩子的知识。

我要充分利用每一节课,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具有“我爱xx、xx是我家”的新xx人。在整个社会的大背景影响了xx话的生存。因为大力推广普通话,学校规定课堂上师生不能讲xx话,统一讲普通话,这样学生讲xx话的机会很少。虽然中小学都设置了地方课程,但乡土教材也是以现代白话文编写、以普通话教学的,所以学生基本没机会学讲xx话。

另外,外地来温打工的越来越多,xx”土著”外迁也越来越多。这使得班级里的俚语参差不齐,于是大家便渐渐形成只用普通话交流的惯。面对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和地方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我以极大的热情,尝试着将xx童谣引进地方课程课堂,用以弥补教材的生硬和不足,拉近课堂和现实生活的距离,使地方课程教学更加风趣、更加生动,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二、教材分析

根据我校学校、教师、学生、等实际情况,自主教学,教学内容以“学说xx话”和“xx童谣”为主题,引导低年级的学生了解xx,我爱xx,了解xx话也是一份伟大的文化遗产,有普通话不能替代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功能。教学内容:共有三章,第一章人物称谓,人物称谓包括亲属称谓和职业称谓,根据教学需要穿插情景对话与童谣。第二章数字教学内容,穿插情景对话与童谣,重点学童谣《xx是个好地方》。第三章时间和情景对话与童谣。尽可能让孩子多学些xx童谣。体会xx方言的优美以及文化意义,激发学生学说方言的兴趣以及爱xx方言、爱家乡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

本主题是“我爱xx、xx市我家”。校本特色课程的一大主题。在开展“xx小吃”主题活动的基础上,孩子们对xx的文化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对我们的家乡――xx,也产生了浓浓的兴趣和感情。

然而,现在的xx孩子从小就开始学普通话,有已渐渐淡忘xx的方言该怎么说,有的甚至不会说xx话。为了让孩子们从小不忘自己是xx人,或从小在xx长大。xx是生他养他的故乡,本学期我们以“xx童谣”为切入点开展主题教学活动。在生活中,孩子们常随着似懂非懂似准非准地娓娓朗诵,但对其所描绘的内容和蕴含的意境又常常难以理解。一为培养孩子对民间童谣的兴趣,有利于优秀的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二为孩子提供轻松学x的x话的良好氛围,使xx方言得以传承。

1、使孩子了解xx的地形地貌,了解xx的历史,培养孩子爱xx的情感。

2、了解xx话的特点上。学说xx话的亲属称谓的含义。学会发音。

3、了解xx话的特点上,学说xx话之一的数字,并通过xx童谣及xx话民歌《叮叮当》和歌曲,体会xx的民俗风情。

4、在了解xx话的基础上,通过看看,听听、说说、讲讲,唱唱xx童谣,掌握6一8首童谣

5、能用说说、唱唱、讲讲,演演、等方式创造性地表现xx童谣。是孩子们初步感受xx文化的丰富和多彩。

6、在颂唱童谣,做游戏过程中提升对xx方言的审美力,培养热爱xx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爱家乡的情感,使孩子掌握基本的xx方言。

2、初步体会xx童谣意境,理解民谣所蕴含的情感和道理。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精心准备,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课件、视频、录音机等引导学生置疑问难,学新知。

2、改变常规教学模式,变课堂为学堂让学生动脑想想,动口讲讲,动手做做,动脚走走,自主学,尝试错误,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帮助,真正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3、充分发挥学伙伴的作用,让学生互助学,团结合作,共同解决学x的x话的困难。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带领学生亲自实践,体验劳动的乐趣。

4、玩玩、做做、学学,切实提高学生劳动能力。把科普教育与游戏、比赛、表演等方法相结合,寓教于乐,事半功倍。

六、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所需课时数

1始业教学

2亲属称谓(一)1课时

3童谣《吃馄饨》

5童谣《梅梅你真早》

9童谣《xx是个好地方》

10数字(一)11五一放假

开发校本课程 创新太极拳教学 篇11

[关 键 词]: 校本课程 创新 太极拳教学

【中国分类号】G852.11

开发校本课程,是中职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我校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激发学生对太极拳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心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选择了24式简化太极拳为体育校本课程,并积极实施太极拳这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以适应当前体育教育改革需要。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其博大精深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在体育文化领域中独特的创造力和卓越的成就,因此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潮汕地区,很多人早锻、晚练时把太极拳作为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首选项目,同时青少年对传统体育项目的追求和向往,使太极拳的教学具有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太极拳校本课程的实施

(一)简练阶段,激发学习兴趣

所谓“简练”,指初学者未涉及拳场,白纸一张,便于导师的填写,导师无须深讲开合、虚实、阴阳、动静等拳理拳法,只需传授动作,便初学者强记动作的一招一式。通过反复的示范练习,达到动作娴熟自如。这一环节要注意强调身体姿势,如:“搂膝拗步”。一式动作,对方用左(或右)脚踢来,我用右(或左)手搂开对方来脚,用左(或右)手随之推出对方胸部进行还击。让学生在学习太极拳每一式动作之前了解动作的内在攻防含义,明确学习的目的性。同时使学生对所要学习动作有个直观的了解,在脑海中形成对动作的初步认识与框架,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与积极性,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本人在课堂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教师示范、讲解套路动作、指导、巡视、纠正,启发、点拨,让学生明确套路动作及动作攻防含义,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进行分组练习、学生自纠、学生互纠;通过探究创新“太极拳快打法”的形式让学生迅速掌握套路动作。教学前的动作攻防含义的演示是太极拳教学的基础,勇敢创新改革,使死板、枯燥的套路学习,变为简单、有趣、富有内涵的探究型学习课堂,并通过实践、运用、体会,进一步对动作了解,加深印象,同時也能增强初学者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树立信心。

(二)心练阶段,养成坚韧意志

这一阶段是对初学者在简练过程的改进与提高,着重强调练拳时要中正安舒,不能达到心神意识的内静,一定要达到外形的中正。既“内宜鼓荡,外示安逸。” 俗话说要学拳架,先明拳理。中职学校体育课时一般不多,拳理的讲解常在教学中被忽略,结果是太极拳没有太极“味”,只不过是放慢了的长拳。太极拳教学应从太极拳运动的技术分类出发进行教学活动,使学员对太极拳技法体系有一个全面、整体的认识,并通过不同单个技法的练习,使学员更容易形成太极拳技能,所谓学的是拳,练的是心。

在心练阶段本人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教师示范、讲解套路,明确套路动作攻防含义,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进行练习,通过探究创新“站桩回忆法”的形式让学生迅速熟练套路动作。所谓“站桩回忆法”就是太极拳起势开步姿势后通过脑海中放电影形式回忆套路动作,使学生迅速熟练套路动作;并通过学生的对练、利用器械(单、双杆、树杆等)体会简单的发力发劲、引力,再让学生示范、探讨交流,进一步巩固与提高动作质量。

(三)意练阶段,体会太极内涵

练习太极拳“用意不用力”。即太极拳以意为主,力由意生,不求拙劲笨力,但并不是不要劲力。每个单式均为以“以心行意”,意动神随,“以意导体”,顺其自然,循套路动静、开合、阴阳、虚实的规律,沿弧形线运行,运动到每个动作的止点,起点自然显现。初练者主要体会“运动如抽丝,迈步如猫行”,即是动作过程中体会到好象在空气中感觉到了阻力。以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为例,第一组起势动作实际上就是一个典型的防守解脱动作。它的意义与作用在于,当被对方从正面双手抓住两肩部时,己方双手由下而上上移,从对方双手的内侧按压对方双臂,从而完成解脱过程

在意练阶段本人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教师示范、讲解套路,动作如缠丝、流水不竭,根据学生练习的情况,创设情境,通过探究创新“橡皮阻力法”的形式让学生迅速体会套路动作,“橡皮阻力法”就是用一根橡皮系在两手腕处进行练习,体会在有弹性阻力下的套路动作,增强对太极拳套路理解。作为教师,一方面要从全民健身的认识高度去教育学生端正认识;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基本防卫术,因势利导,让学生明确,在一个个徐缓的太极拳动作中,体现了民族文化武术运动的博大精深,以此提高学生学习和练习太极拳的兴趣和积极性,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感知到太极拳的轻、缓、稳、静、动等动作特征。

三、太极拳校本课程开展的反思

(一)创新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笔者在教学中不断探究、摸索科学的教学方法,敢于创新,如“太极拳快打法”、“站桩回忆法” 、“橡皮阻力法”“过独木桥法”等教学方法的使用;通过改革使死板、枯燥的套路学习,变为简单、有趣、富有内涵的探究型学习课型,让学生更快、更好、更全面的加深对太极拳的理解。

(二)培养品质,完善学生人格

太极拳教学提高了学生对武术教材的兴趣,拓展了学校体育的空间,培养了学生自主协作、合作学习能力。由于太极拳运动以追求中和、和谐为目标,能培养练习者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品格、树立信心、更新观念、协作进取、奉献无私、不骄、不躁、不悔的健康人生。

参考文献:

1.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案例》.(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7

3.继明.《太极修炼八重天》.《中华武术》电子杂志.2008.10.23

4. 王宗岳.《太极拳论》.《中华武术》电子杂志.2011.1.10

校本课程教学案例 篇12

众所周知, 博客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网络技术, 她开启了所谓的W e b2.0时代的大门。博客是一种平民媒体, 它让每个人的话语权都能得到保证。学生和老师只要初步掌握一点网络基本应用就能够轻松驾驭。博客可以作为倾诉的地方, 一些平时无法用语言或其他手段进行交流的东西在这里尽可以畅所欲言, 既方便又简洁;博客还可以锻炼人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解决与人沟通的问题;另外博客也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增强交流, 联系感情;博客的舆论监督作用, 常使得评价越来越方便、公正。

说起笔者真正想到用博客这个具体形式来辅助泥塑教学的原因, 就要从泥塑课程特点谈起。泥塑课程是以发现美、表现美和展现美为切入点的综合性活动课程, 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制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设置的课程, 有着非同一般的校本课程的特点。在泥塑课上, 孩子们可以感受紫砂泥的特性, 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体会创造过程的乐趣, 将童稚娱乐活动融于学习活动中。教师更可以充分利用泥塑课的优点来调动孩子们的兴趣, 在快乐中让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但是她也有先天不足的缺憾, 而这些缺憾正好都可以用博客技术加以弥补:

第一, 从泥塑课程的内容看, 泥塑课涉及的内容材料学生往往没有太多的生活经验或者缺乏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在繁重的课业负担下孩子们鲜有机会去仔细观察体会外面的世界。而观察外面的世界用网络来得最快最高效。

第二, 从泥塑课程使用的方法和技法教学的角度来看, 单纯的讲解和示范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博客平台可以用文字、图片和视频3种形式来拓宽学生知识面, 将技法描述得更形象。

第三, 从作业保存角度看由于受到材料和设备限制, 我们的泥塑课作品很难保存下来, 即使学校可以提供保存下来的场地, 保存泥塑作品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件极不经济的事情。而博客网站上可以把学生的作品用数码照片的形式进行长期保存, 为学生提供了存放作品的空间也为下一轮教学积累了素材。

第四, 从评价的角度看, 我们不可能在课堂上评价所有学生的作品, 而且就一件作品的评价有时也会陷入教师的观点使得评价的公正性得不到体现。而用博客的评价功能则可以对所有 (理论上是) 作品进行评价——畅所欲言。

综上所述, 博客网站提供了学生的学习平台、作品保存的平台、交流的平台、评价的平台, 是泥塑课程不可多得的辅助手段。

下面笔者就以五年级教材中的《陆地上的精灵》一课为例, 说说具体做法。

一、准备阶段, 构建学生主动学习的平台

建构主义认为, 个体学习需要先前知识的支持。如果个体没有先前形成的知识结构的基础, 是不可能吸收新知识的。我们知道的越多, 我们能够学习的就越多。因此, 施教者必须为学习者提供基于先前知识的路径。而笔者提供的这个路径正是基于博客网站的教育技术。

第一, 教师要熟悉教材, 明确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及其培养目标。通过阅读教材我把本课目标分为下以三个方面。 (1) 知识技能:了解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的相关知识。通过小动物的制作,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立体动物造型的一般规律。 (2) 情感态度:提高学生手工制作的技能及审美能力。 (3) 能力发展: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第二, 根据教学目标, 教师将在网络上找到的素材发到博客网站上。素材包括技法讲解及相关图片和视频材料、动物图片、与描述动物外形相关的文章等。

第三, 布置课前任务: (1) 让学生把自己找到的相关素材发到自己的博客之中。 (2) 布置学生写一段文字, 说明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外形特征。 (3) 浏览同学和老师的博客, 进行学习和评价。

在这个阶段, 学生就已经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了必要的知识储备, 为课堂教学赢得了时间, 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 化解了难点, 增加了目标达成的可能性。

二、课堂教学阶段, 充分体现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

博客的成功引入带来了课堂教学策略的转变。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是讲授者, 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 是教学的客体, 教学策略主要围绕如何教而定,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利用“博客”, 师生关系发生了转变, 学生自己上网搜索知识, 成为学习的主体, 这一点在准备阶段就得以体现。

运用博客同时也有利于转变教学过程。“博客”信息丰富, 学生自己能够获取知识, 教学活动就从教师的讲授活动转变为人机互动、生生互动, 使学生有了表现自我的时间与空间,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 使学生积极投入到知识求解和问题探究中, 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 将迸发出学生思维中崭新的思想火花。而教师的主要任务则是设计教学程序, 选择教学资源, 指导学生在情景中发现问题, 收集信息分析问题, 寻找线索解决问题。

在真正进入课堂教学后, 博客具体是如何帮助我们做到以上几点的呢?我在上《陆地上的精灵》时是这样做的。

第一, 要创设一个情境。我创设的情境就是“精灵掌门人大赛”。打开校园网博客站点, 发布“精灵掌门人评选活动”通知。上课时打开通知, 说明网评精灵掌门人的条件——今天所有完成的同学都可以参评, 前三名得到精灵掌门人称号 (在博客用户等级设置上添加这个特殊等级) 。

第二, 回顾课前准备。让学生用教室里的电脑上网登入博客, 展示自己的课前准备 (素材、技法、介绍动物的小文章等) 。进行简单交流评价 (课前应该在博客上已经有了一些评论, 可以结合起来) 。

第三, 教师技巧展示。做一个简单的小动物——绵羊。用实物展示台演示具体做法。

(1) 先用泥条盘成鸡蛋形状的一块泥来做小绵羊的身体 (可以表现绵羊的毛) 。

(2) 捏制小绵羊的头与四肢。

(3) 最后进行细部刻画, 捏出小绵羊眼、鼻、嘴、耳、角就完成了。

没有看清的同学可以在博客上看老师预先录制的简单视频 (在下一步制作时, 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到博客网站上找老师做好的视频) 。

第四, 学生尝试制作。要求学生制作绵羊, 也可以和老师做得不一样。老师巡视指导身体的做法:捏、搓、剪、盘。

第五, 制作参赛作品。学习和尝试了小动物的制作方法后, 让学生做出课前准备过的小动物 (可以小组合作, 也可以选择独立完成) , 来参加“精灵掌门人大赛”。教师巡视指导, 给完成的作品拍照。

第六, 评价与总结。将学生组内初评的制作好的优秀作品拿到实物展台上, 由制作者 (或制作小组) 做说明或表演, 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最后全班同学举手做赞赏程度统计, 评出一二三名, 教师用管理员身份上博客更改优胜者的ID等级为“精灵掌门人”。

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通过使用博客平台, 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基于这些经验基础上的一系列认知结构, 对一些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因而在学习过程中, 人脑并不是被动的学习和记录信息, 而是主动地建构对信息的解释, 从而形成自己关于知识的意义。从这一点上看, 我们平时的教学如果能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加以更深刻的理解和运用, 并且在课堂上协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独特的认知体系, 则必然能够使学习者获得更加灵活的知识。

三、课后延伸阶段, 完善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 是对教学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它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按照科学和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 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测量, 并给以价值判断。目前,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对一堂课的评价以及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评价从来都没有一个绝对完美的体系被呈现出来过。学习者面对本身有缺憾的评价, 又怎能真正体现教育评价的那些所谓的导向、鉴定、监督、调节和诊断以及激励的功能呢?

尤其是对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 我们研究得并不很多。一张考卷定终身的教育背景下, 很难唤起人们对学习者学习过程应有的关注。学校教育呼唤教育评价的科学、公正。

上面提到的这节泥塑课的课后延伸, 在教学评价方面也对课堂上的教学评价做了一定的补充和完善。

课堂教学虽然结束了, 但教学活动却远没有随着下课铃声的结束而结束。课后教师将本节课完成作品的同学及作品的照片及时上传到博客上, 供同学们课后再评价——这个算是某种程度上的总结性评价。

另外还要求学生把与自己相关的图片, 全部转发到自己的主页上, 配上制作过程说明、心得体会等。然后再访问其他同学的博客互相评价互相学习鼓励——这可以算作学生本人对自己和其他同学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

在学期结束之前, 我还允许学生将自己在家里的创作过程记录在博客网站上, 以取代在课堂上不算太成功的创作。同样的, 通过博客平台, 教师和同学们可以对他的创作过程和作品进行评价。

课后的这种评价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信心, 增加兴趣。同时, 这样做也方便期末的考核。

通过上述案例的分析, 我们对教育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有了一定的了解。其实以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为核心的教育技术, 在新一轮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作用正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以其特有的功能为学习的终身化、全民化和个性化提供了有效实施的途径和方法;现代教育技术的“认知工具”功能正在促进和改变着学习者的认知方式;课堂上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在某种程度上正在改善课堂学习的过程, 同时也开拓了培养21世纪最重要的能力——信息素养的最佳途径。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一则运用案例抛砖引玉, 希望有更多的人把平时对教育技术的实践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同时总结一下自己的体会, 以激发同仁们对教育技术应用应有的关注。

关键词:博客,校本课程,教育技术

参考文献

[1]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10

上一篇:生活的灵感初二作文下一篇:双沟镇中心小学禁止教师私自办补习班工作责任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