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课程

2024-07-31

it课程(精选8篇)

it课程 篇1

《IT项目管理》课程总结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中《IT项目管理》这一课程已近学完。在这近三个月的《IT项目管理》课程学习中,我收获颇多。

通过在课堂上的学习,我对IT项目管理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和综合的认识。再从刚刚通读的“从泰坦尼克号”这篇文章中,我对IT项目管理有了进一步的学习和认识,我真正认识到IT项目管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现将我对IT项目管理的理解总结如下。

IT项目管理是项目管理在IT领域的应用。它结合了IT行业特点并且运用了项目管理技术、理念和方法,包含着多个知识领域(如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交流管理及采购管理等)。

由于IT项目管理是项目管理在IT领域的应用,因此它有着在信息技术行业的许多特征:任务的明确性、管理工具的先进性、信息沟通的及时性、资源提供的必要性、测试的完善和严谨性、度量的准确性及项目管理的贯穿性等。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泰坦尼克号的悲剧。

在泰坦尼克号的设计阶段,该项目设计小组就投资的支出重点引发了一次争论,最后经营战略战胜了其它的考虑因素,即新兴技术上总的投资额就没有包括诸如安全系统这种非功能需求的支出。它注重的是“功能需求”这个目标,而忽视了“非功能需求”,使得大多数安全性能都没有得到重视,这就为后面的悲剧埋下了隐患。

在项目结束的时候,该项目小组认为船的安全性能仍然维持在最初设想的较高水平,泰坦尼克的项目小组还深信着最初的设计所具有的功能,因此在项目测试阶段并没有对泰坦尼克号进行逐一测试,这也就进一步埋下了隐患。

其实,泰坦尼克号的设计及制造诸多方面可以与现代IT项目进行比较。它与现代IT项目有许多极其相似之处。

与泰坦尼克号相比,对IT项目来说,非功能需求包括了有效性(类似于保险设置)、安全和基于系统运行性质的系统管理。其它基于非运行性质的非功能需求包括可量测性、轻便性、可维护性、环境因素和改进性。与此类似的,非功能需求确保系统具备应有的基本职能。要描述非功能需求有很多种依靠计算机仿真辅助的模拟技巧。

今天一些IT项目也在设计和建造阶段有过严重的妥协,一般倒也无伤大雅。但是这些妥协可能引发的问题当时看起来不明显,却可能在项目完工后以及方案投入生产后的一些天、一些月甚至几年后爆发出来。项目经理需要确保对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投入同样程度的关注。

今天许多IT项目都没有制定充分的测试计划,并且在将解决方案转化成产品时,没有制止非功能需求上的严重让步。这就好比白星公司拿奥林匹克当试验,就认为泰坦尼克号的首次航行是低风险的。毕竟,这两艘船几乎是一样的,而且船主以及工作人员都对泰坦尼克号比较信任。然而,没有哪两艘船有完全一样的操纵性能。白星公司在不制定测试计划上豪赌了一把,并且还令横穿大西洋的泰坦尼克人手不足。当泰坦尼克号项目进入下一阶段,人们关于它不会沉没的观念仍然没有改变。

因为泰坦尼克号与今天的IT项目管理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我们有许多经验教训可获取。IT项目可能会犯的错误是过份依赖以前与之类似的项目,从而减少了测试的次数。项目执行过程中要根据以前拟好的计划执行,这样组织及更多的运作小组才能有很好的准备。在没有经过一些风险评估时,关键的操作程序不能因业务上的压力而有所让步。测试目标是为了揭发在需求、设计及建造阶段主要存在的漏洞问题。许多IT项目在测试中作出了让步,没有把测试看得足够重要,并且在将解决方案迅速投入生产的业务压力下屈服了,这是不可取的。所有工作人员尤其是操作人员,他们所重视的工作,他们的工作动机都是来源于服务级别协议,因此项目应该重视到这一点,尤其是当项目牵涉到第三方或外来资源时。一个业务主管在没有得到操作人员的同意下,没有权力下任何操作决策。在一个关键情形下,任何异常都来源于操作者(诸如守望员)与技术支持人员(诸如船桥官员)之间的传递过程;一次顺利的传递必须在项目实验阶段通过运转及操作测试来实现。在解决问题时,必须在搜集好所有数据信息的前提下,分析每个解决方案所带来的风险性,再考虑选择最合适的解决方案。要不然就得靠最后第四象限的修复阶段了。在这个阶段里,操作小组会根据服务级别协议(SLAs)即时撤回IT解决方案,并让服务再重新开始。

由于在解决方案的运作及修复阶段没有遵循事先制定好的方法,许多IT项目在关键情况中遭受了不幸。专业化的平均修复时间程序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的决策中选择出最好的一个,然后将其运用在泰坦尼克号上。因此支持人员应该对解决方案的细节了如指掌。今天,许多IT项目没有为最坏的情况有所准备就在操作上作出了让步。在今天的世界里,光有平均修复时间程序是远远不够的。除了一个灾难修复计划外,还必须要有一个合适且周全的交流计划。

总的来说,IT项目管理要做好如下过程:计划过程、计划过程、执行过程、控制过程以及收尾过程。

以上是学习《IT项目管理》后,我对IT项目管理的认识。

感觉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当中,老师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以提高锻炼自己的机会。比如说上课前让学生到讲台上去自由演说这一活动,很是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方面;上次去公司面试实习单位的时候,我注意到了不仅专业知识重要,语言表达能力同样很重要。只是,对于老师提供的这一舞台我没有好好把握和珍惜。再比如说,老师让学生们分组完成相应的任务,制作课件去讲课,同样能提高学生们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等。

总的来说,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给我们留了足够的自由学习空间,更能发挥我们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种教学模式是受大多数学生欢迎的。

it课程 篇2

中国的IT产业在本世纪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发展机遇。随着IT产业国际化合作成为潮流和国际化竞争的加剧,中国的IT业普遍感到力不从心,难以应付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除了技术、资金、管理、市场经验等方面的不足之外,传统计算机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不平衡也限制了IT业的发展。传统计算机专业教育培养的主要是理论研究型人才,它与IT业所需要的工程实践型人才之间有较大的差距。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把信息产业的发展作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杠杆。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软件人才。教育部的统计资料表明,“十五”期间,我国需要各类软件开发人员总数将超过300万人,而在校学习IT相关专业的学生只有十几万人。供需之间的巨大差距造成软件人才的极度匮乏,尤其是缺少高级的系统分析设计人才、项目管理人才和系统测试、质量保证人才。因此,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高素质的软件分析、设计、测试与项目管理人员,必将受到国内外IT企业的欢迎。

2 高职高专院校IT课程面临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进行,与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种技能人才的短缺问题也已经越来越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教育部在对中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实际需要进行了深入的专题调研后,为缓解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现状,联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交通部、卫生部共同启动了“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

人才培养是一切事业快速而健康发展的基础,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去年还专门做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然而教育部的调研结果显示,国内目前需要造就和培训数十万数控技术应用领域的操作人员、编程人员和维修人员;在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中,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百万人左右。

3 课程改革,路在何方

来自全国各地高职高专院校的老师们在会上就各学校IT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大家一致认为,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在于解决学生就业,这一目的明确后,就意味着学生在学校要学技术、学能力,而不是高深的理论。

目前国内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往往整体入学成绩低,学习自信心不足,学习兴趣不高。高职高专院校的软件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较多,有高职高专教学经验的教师不多,有软件项目开发经验的教师不多,对新软件技术的掌握不够,学校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较大。

要想改变这些现状,就必须打破现有的学科建设,寻求多方合作,进行课程改革的突破。课程改革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实训中心的条件与实训内容的设计、课程设置的新颖与教材的选择、动手能力的培养与实习基地的建设、以学生为中心与教师传统的教学习惯的矛盾、自主开发教材体系的难度应如何确定。

著名计算机教育专家谭浩强教授认为,面对蓬勃发展的职业教育,许多问题需要思考,需要探索,需要创新。当务之急是要改变观念、改革教育体制、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吸取外国先进技术。我们的教育应当为不同类型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铺平道路。决不能用单一的模式去应对社会多样化的需求。应以应用为目的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围绕应用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而不是金字塔似的先学理论知识然后应用。通过应用去学习和掌握有关概念。以应用需要取舍内容,坚决舍弃现在用不到、将来也用不到的内容。

国内知名的IT职业教育———北大青鸟APTECH董事长杨明在谈到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问题时说,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的不同就在于二者的培养目标不同,学历教育是要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的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社会需要的顶尖级人才;职业教育则培养企业大量需要的动手能力强的基础技能型人才。比较中国和印度的教育,印度的IT教育每年能够培养多达24万的各类IT技术人才,每年为印度IT业提供200万人次的培训。这种优势对印度软件业的发展可想而知。

4 课程改革新方向

4.1 注重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IT职业输送合格的软件工程师

在强化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加大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法律意识的培养,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参加项目实践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

4.2 采用理论课程与上机课程穿插的教学模式

由于计算机程序课程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的编程能力,而理论学习又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因此我们在理论教学上采取“精讲”的办法,重点讲述每个理论学时所安排内容的核心概念和重要知识点,其它内容一代而过,留给学生自己思考。通过大量典型的事例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引导,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学扩展知识。学生对程序设计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后,能够抓住重点构建起程序设计框架。同时,对学生强调“多练”,针对每次理论课程的核心内容给出一定数量的习题,让学生尽可能多的上机练习,鼓励学生尝试以不同的编程方法解决课堂上给出的例题,将上机练习穿插在理论课程之中,与之紧密联系,并将学生平时完成上机练习情况纳入平时成绩,可以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3 加强和本地著名IT企业的合作,创办实习基地

以为本地培养人才为主要目的,与本地著名IT企业采取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联合办学,建立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聘请企业高层次技术人员授课,共同指导毕业设计,安排学生参与实际的软件开发工作。

4.4 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保证专业教学质量

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进修,提高教师师资教学质量。

总之,IT职业课程改革的步维艰,要从根本上突破其僵持的困境,走向教师教育有序发展的轨道,要多需要的是一种教育哲学理性的思考,通过弥补其薄弱的哲学根基,重新定位IT教育类课程的性质与内涵,寻找IT教育实践的根本价值的归属,探寻高职高专院校课程清晰的改革路径,以实现高职高专院校培养未来高素质科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宗智.连接经验与理论:建立中国的现代学术[J].开放时代,2007(4):3.

[2]中华人民共和过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合会编著.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引导(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全国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赵芳枝.以大学考试改革促进创新人才培养[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5]季诚钧.试论高师教育课程体系的调整[J].课程教材教法,2001(10):69.

[6]朱元春.对教师教育中教育实践的重新审视[J].教师教育研究,2007(5):36.

[7]吴俊升.教育哲学大纲[M].上海:上海商务出版社,1935.

“IT研学”:促进课程统整 篇3

统整之后的课程实施,每周两课时,两节连排,双教师授课,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一个长课题研究或者项目设计。在锡山高中的课表上,多了一门全新的名称为《基于IT的研究性学习》(后文中简称“IT研学”)的课程,唐江澎校长制定了“以信息技术的知识、能力为统整平台,以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为基本学习方法,以项目设计和课题研究为学习过程,以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为根本旨归”的课程开发原则。

在“IT研学”课程里,整合了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法和信息技术的技术优势。以研究性学习的学习过程为主线,仿佛小河潺缓流过,经过信息技术环节时,就挖个“坑”,把相关知识讲透、用好。例如:开题阶段,学生要先通过网络对拟定课题查新,还要使用学校统一购买的“知网”数据库或者“万方”数据库下载文献进行分析,然后形成自己的观点,撰写文献综述。在此过程中,需要学习网络检索及其数据库原理,信息的下载、整理和加工等信息技术的知识。这里,既有研究性学习所必需的各个环节,又有了信息技术课程中信息下载与加工中的知识点。就这样,源自学校发展实际需求创设的课程给研究性学习带来了新气象。

形成了稳定、专业的教师队伍。统整之后,信息技术组全员参与“IT研学”课程的实施,我们不但是技术指导老师,也是研究的指导老师。此外,非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要想担任该课程的教学,必须通过师资认证——不但能够胜任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教学,还必须有良好的信息技术基础,经过技能考核和技术测试的才能上岗。现在,我们的“IT研学”任课老师14人,全部拥有硕士以上学位(含在读),连续三年以上担任研究性学习教学任务的达到85%以上。高质量的、稳定的教师队伍是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然后,就是规范的教研活动,“IT研学”教研组每周固定在周一下午开展教研活动,每次活动都要经历研究指导方法研讨、说课评课活动、读书交流,有时还会开展课堂观察、外聘专家指导、外出考察等新颖的教研活动形式。每次长达两小时的教研活动,成为教师成长的“加油站”。稳定的教师队伍、专业的教研活动形式,让来自不同教研组的教师,在全新的课程里拥有了学科归宿感,今天我们老师以能够承担“IT研学”的课务而更有专业幸福感。

提升了学科课题研究的质量。原来学生的课题研究过程很规范但难以深入,研究比较幼稚,而且学生自主选择的课题中人文类占比太大。高中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目标、研究品质上应该明显迥异于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阶段应该更多地开展深度学习,即学生借助真实的活动情境和充足的学习时间,能够超越表层的知识符号学习,进入知识内在的逻辑形式和意义领域。课题研究和项目设计,源自学生真实的需求;两节连排,研究的时间有了保障;基于IT,研究有了更佳的平台。于是一大批高质量的课题研究脱颖而出,例如《量子力学简明读本的编写》《鸿山遗址的口述史研究》《锡山高中学生理想的现象学研究》等等。在这样的学习中,可以感觉到学生的学习是在跟客观世界的交往与对话,跟他人的交往与对话,跟自身的交往与对话。

促进了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两门课程的协同发展。原先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学生的知识学习很到位,但是学而不用,统整后,信息技术不但是被传授的知识,也是服务学习、支持学习的工具。而且,通过课题方向的选择,也实现了个性化的信息技术学习。例如:《历史软件的开发》小组,就是由4名有编程基础的女生来完成,她们自己寻求专家担任学术顾问,访谈、调查进行需求分析,推广软件获得用户反馈。现在这个软件已经能够实现输入高中历史课本中的关键词,即可弹出与关键词相关的历史事件、背景知识,已被教师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

我们的“IT研学”的课程还在路上,在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着经验,相信前方一定是充满希望的彼岸。

it课程 篇4

1、办公通用类课程

这类课程比较适合在校大学生和一般办公室工作人员。其中,“办公自动化”培训对希望学习常用软件操作的人是非常合适的,通过学习Word和Excel,可以应付Office中的日常工作;“办公信息化工程师”培训包括Access、FrontPage、Excel高级应用三门课程,对已掌握Office软件一般应用的人,学习该课程可使自己成为“应用高手”。

2、辅助设计类课程

这类课程比较适合从事建筑、机械、装潢、汽车、电子等方面的设计工作人员。其中,Autodesk公司的AutoCAD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软件,在上海有不少AutoCAD课程,但一定要选择Autodesk授权的培训机构;更专业一些的培训课程有Solidworks、Pro/E、UG等,学习这些软件最好有一些相关领域的知识。

3、数字艺术类课程

我们将应用电脑进行艺术设计的技术称为数字化艺术,包括平面、网页、影视与动画等许多门类。Photoshop、Illustrator、CorelDraw等是做平面设计必须掌握的;与影视动画设计相关的有Flash、3DS?鄄MAX、3DSVIZ、Premiere、After Effects、Maya等;做网页则可以学习Dreamweaver、Frontpage、Html等。因此,这类课程比较适合从事平面设计、网页设计,影视制作工作的人员。

4、网络技术类课程

微软MCSE/MCDBA、Cisco的CCNA/CCNP/CCIE、CIW MASTER、我国信产部的NCNE以及机房网络工程师等课程,是学习网络管理技术者可以考虑的`。这些课程所颁发的证书各不相同,有来自IT厂商的,也有来自政府部门的,价格相差很大,但内容有不少是相似的。如果以掌握技术为目的,建议参加政府部门的培训课程,因为性价比较高。

5、软件开发类课程

这类课程适合有志于从事软件开发的人士。推荐三种课程,

一是计算机软件资格与水平考试培训,既帮助学员打好专业基础,又可获得国家认可的技术职称;

二是带有实际案例的软件开发课程,如启明的VB、VC++等,因为只有通过实际案例的学习才能真正掌握一种开发工具;

一样的IT人 不一样的IT职业 篇5

IT职业,由于专业性强,工作相对稳定,一直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择业的首选领域。而ERP咨询顾问,在IT业界以高薪、体面著称,但大多应届学生不太了解这种职业,而与高薪、体面的职业失之交臂。

IT热门职业几家欢喜几家愁

IT热门职业,无外呼ERP咨询顾问、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网络工程师、IT项目经理、IT销售几种。

IT职业中,人们最常见的就是软件工程师,实际工作中软件工程师有软件开发工程师和软件测试工程师两种细分职业,这种职业入职的一般都是初级程序员。编程行业业内有个惯例,30岁以后的程序员面临转岗,如果不能发展成为系统架构师或管理岗位,只有转型其他IT职业,这是众多30岁以后软件工程师的烦恼。

网络工程师,名字叫的很好听,大部分都是在做一些基础工作,网络维护、电脑及网络设备管理等等。在一般的企业里,网络维护属于后勤部门,为销售部门服务的部门,不受组织上的重视,网络工程师可能业务很精,但是升职加薪的机会很少,工作重复性高,单调、无味,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IT职业。

能做网络工程师和软件工程师的同学,都是学习较好,技术比较棒的。技术一般的人大多走了IT销售这条路,IT销售对于有销售潜质的同学,确实一个好的平台,成长快、加薪快,三两年就能成为销售精英。但销售工作是压力最大的工作,很多人对其望而生畏,事实上也是,在销售职业干的出色的人才是少数,大多是业绩平平,在不断增长的销售任务上拿着底薪,活在生活的底端。

IT项目经理是IT领域一个被业界看好的职业,但IT项目经理大多是从咨询顾问或销售岗位上转型过来的,没有人能上来就干IT项目经理。ERP咨询顾问职业不同于软件开发和网络维护职业,是一种终身制职业,从ERP初级顾问到ERP项目经理或CIO,随着经验的增长个人的能力和薪水都会不断攀升,职业发展上“越干越吃香,越老越值钱”!

ERP咨询顾问 人才缺口巨大

ERP咨询顾问是职场上少有的一种终身职业,职业发展上呈现复利发展,随着从业者经

验的增长,可以向ERP售前顾问及ERP项目经理或CIO等更高端的职位发展,职业上升空间可谓无限大。

ERP咨询顾问一般有两条职场发展路线,一是专家顾问型,二是企业管理者型。专家顾问型:初级顾问→经过工作积累后成为中级顾问、高级顾问→几年左右成长为专家型顾问。企业管理者型:初级顾问→项目经理→CIO或创业成为企业管理者。

据了解,普通ERP咨询顾问人才年薪在五六万元左右,中级的ERP咨询顾问年薪达到10—20万元,高级ERP咨询顾问或CIO年薪可以达到近百万元。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剧,企业转型升级压力陡增,信息化需求不断加大,使得管理软件厂商对ERP咨询顾问这种信息化应用人才需求大涨。据有关专家预测,未来五年中国管理软件服务商至少需要ERP咨询顾问5-6万人,而目前才有不到3万人,人才缺口巨大。ERP咨询顾问成为各家厂商争相抢聘的人才,用友软件另辟新径,全资创办用友管理软件学院,吸收有IT、管理工作经验或教育背景的人,定制培养成行业紧缺的ERP咨询顾问人才,充实到信息化行业中去。

目前,用友管理软件学院每年输送几百名ERP咨询顾问专业人才到用友体系及其伙伴单位、客户单位,对管理信息化行业的高速、健康发展不无裨益,但当今企业信息化需求不断高涨,用友管理软件学院的培养速度无法改变ERP咨询顾问专业人才短缺的客观现实。

应届生选择职业要看职业发展后势

当下,正是2010年毕业生离校找工作的时间,如果能看到这篇文章,是你本人的幸运,也是笔者的幸运。毕业生获得了职场指导,笔者也把自己的经验传递给了有用的人,经验也就实现了自己本身所有的价值。

笔者提醒各位应届毕业的大学生,找工作一定要看职业长期发展。前两年MP3特别火,包括白领、大学生在内的年轻人,几乎人守一个,可现在其功能完全被手机所替代,这个产业的从业者也都要另谋职业。这个说的是行业,上文谈到的程序员转型说的职业。谈及编程工作,大学毕业生无不欣然向往,孰不知职业背后的发展蕴藏着转型的危机。在求职过程中要选择好职业与行业,综合兴趣、前景、自身条件等因素,选择一个合适的职业,合适的行业,选择的准,以后的发展才会顺畅,理想才会得以实现。

其实,很多人并不了解ERP咨询顾问这样一个职业,了解的人也许明白,这个职业对知

识结构和技能广度要求相对较高,既要懂信息化工具,又要精通企业业务流程,行业进入门槛较高,没有行业经验,也没有经过系统化的培训,入职ERP咨询顾问也许只能停留在想象阶段。但用友管理软件学院的诞生,改变了这种入职无门的状态,很多应届毕业生通过用友学院6个月的系统培训,成为了一名合格的ERP咨询顾问,并被推荐到用友体系就业,通过投资和学习成功完成了人生第一次的职业选择。

it课程 篇6

◆ IDG高级副总裁兼亚太区总裁、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董事 熊晓鸽 ◆ 著名经济学家 朱民

◆ 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兼CEO 郭为 ◆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王文京 ◆ 东软集团董事长兼CEO 刘积仁

◆ 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计算机系统本部总经理 李健航 ◆ 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杜家滨 ◆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孙丕恕 ◆ IDC大中华区总裁 谢世和 ◆ IDC中国公司副总裁 万宁

◆ 多普达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杨兴平◆ 东软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卢朝霞 ◆ 清华紫光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李志强

◆ 清华同方计算机系统本部副总经理 陆致瑛 ◆ 实达电脑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贾红兵

◆ 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总裁 厉军 ◆ 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市场副总裁 张家泓 ◆ 英迈国际(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凡 ◆ 朝华科技执行副总裁 崔建 ◆ TCL电脑公司总经理 杨伟强

◆ 北京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侯迅 ◆ 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刘淮松 ◆ 江裕映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欧国伦

◆ 合力思软件(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 沈惠中 ◆ TOM在线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 王雷雷

◆ 飞利浦电子(上海)有限公司多媒体显示事业部中国区副总经理 郭元龙 ◆ SONY(中国)有限公司消费电子营业部总经理 松忠信 ◆ 佳都国际集团总裁 刘伟

◆ 上海浙大网新易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章宏 ◆ 深圳市神舟电脑有限公司 张曦

◆ 北京晨拓联达科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廖理纯 ◆ 微星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晋凯

◆ 日立信息系统(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公司总经理 一丸作

◆ 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影像信息消费产品部副总经理 中岛浩司 ◆ 趋势科技中国大客户业务发展总监 谢旭东 ◆ 北京大恒创新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建营 ◆ 方正总裁 蒋必金 ◆ 方正副总裁 祈东风

◆ 香港天星机电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许连生 ◆ 富士通(中国)信息系统有限公司资深市场总监 孙秀芳 ◆ 美科利大中华区总裁 卢汝文

◆ 江西思创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CEO 游建平◆ 联宝讯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洪国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数字产品事业群首席执行官 彭春林 ◆ 北京鸿合科技集团董事总裁 邢修青

◆ 深圳科士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程晓丹 ◆ 北京南北天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彭易清 ◆ 创智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丁亮 ◆ 深圳科士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王学军

◆ 梅兰日兰电子(中国)有限公司亚太区总裁 李丽珍

it课程 篇7

目前,构建有效的网络教学资源整合机制和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网络教学平台已经成为网络教育应用重要课题。本文研究了基于角色概念的Ontology元模型,利用该模型构建了IT课程目标Ontology,设计并实现了基于Ontology的网络教学资源整合机制和满足个性化需求的网络教学平台。

1 Ontology元模型

1.1 类、实例和“is-a”关系

Ontology中,类是指具有共同性质的物体的一种范畴的划分,通常用概念表示类;实例是某一概念的具体化值,它具有原子性和不可再分性。is-a关系构建的概念层次是“超-子”概念关系,子概念的每一个实例都是其对应的父概念,反之不成立。Ontology中的is-a关系与OO中的is-a关系不同。Ontology中的is-a关系不允许人们去构建像<Mr.A instance-of teacher>和<teacher is-a human>这样的模型。因为没有任何人,他的固有属性是老师。如果建模<Mr.A instance-of teacher>和<teacher is-a human>,那么当Mr.A离开他的工作时,就会给管理实例带来困难。在Ontology构建时,由于缺乏is-a关系的语义理解,存在is-a使用不当的情况[1,2]。

is-a关系层中,整体概念一般有如下几项标注:label:概念的名称;super:超概念的名称;axiom:公理;def:非形式化描述;part-concept:组成该概念的部分概念,一般用槽定义;attribute:概念的属性。

1.2 整体概念与部分概念

整体概念与部分概念之间的关系由“part-of”关系表示。例如,<“IT基础”part-of“IT课程”>,表达了IT课程和IT基础之间的整体-部分关系,IT基础是IT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part-of”关系的主要语义是当“整体概念”实例被创建后,其所有的“部分概念”实例也被创建[3]。

在is-a关系树中包含了多个部分概念槽,对其中一个部分概念定义时,一般通过如下几项来定义:Role Name:该部分概念的角色名称;Class Constraint:类约束;Role Holder:角色拥有者名称;Def:定义的非形式化描述;axiom:公理;Slots:概念槽等。

1.3 基本概念、角色概念和角色拥有者

“基本概念”是不需要别的概念来定义的概念。角色概念表达了一个角色,即一个事物在特定的语境下扮演的角色,它要通过别的概念来定义。扮演一个角色的概念实体是角色的持有者。part-of关系中的部分概念有三个元素组成[3]:(1)角色概念:表达一个角色的概念,它依靠于整体概念;(2)类约束:概念类的约束,它的实例扮演角色;(3)角色拥有者:基本概念的实体。类约束依赖于在别处定义的基本概念,满足类约束的实例扮演角色而变成角色拥有者。例如,“学校”中的人扮演教师的角色或扮演员工的角色,因此,教师和员工被定义为角色概念,扮演这些角色的人分别为“教师”和“学校员工”,都是角色拥有者。注意:“角色拥有者”不是基本概念的子概念,是基本概念扮演的角色,因此,“角色拥有者”和“角色概念”之间的关系不是is-a关系。

2 IT课程目标Ontology构建

2.1 IT课程目标概念的抽取与分类

中学IT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必修部分包括“信息技术基础”,选修部分包括“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初步”。根据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原理对每部分的目标进行分类,便可有效地获取领域概念。这里以信息基础为例进行说明。根据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原理,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目标可以分为“信息处理与交流”和“信息技术与社会”。“信息处理与交流”又可分为“信息获取的能力”、“信息加工的能力”、“信息表达的能力”和“信息资源管理的能力”。“信息获取的能力”又可细分为“描述信息基本特征的能力”、“了解信息技术历史的能力”、“了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能力”、“列举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的能力”、“学会确定信息需求和来源的能力”、“掌握信息判断的基本方法的能力”、“学会信息鉴别与评价信息的能力”、“选择适当的获取信息的方法的能力”、“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主要策略与技巧的能力”和“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的能力”[4]。Ontology建模时,利用Classes描述这些概念。

2.2 IT课程目标概念间关系定义

概念之间层次关系通过“is-a”关系描述。定义“先修关系”来表示模块间的关系。各组成模块与IT课程间是“Part-of”的关系,可以通过给模块添加属性(attribute-of)表达“必修关系”和“选修关系”。

在利用类约束对各个模块进行详细地描述时,首先抽取了通用的行为动词(例如:描述、列举、设计等),并运用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原理对这些行为动词进行分类,将它们与相应的学习目标和掌握水平对应。利用“is-a”关系进行定义和描述,形成的行为动词及对应学习目标和掌握水平层次Ontology如图1所示。在构建教学目标Ontology时,利用这些事先定义行为动词对各个教学目标进行描述,达到了准确表达课程目标的目的。

2.3 IT课程目标Ontology构建

“信息技术课程”是整体概念,六个组成模块是部分概念,利用“Part-of”关系来组织这些概念:建立一个整个概念“信息技术课程”,为它添加六个槽,分别代表六个组成模块。这六个组成模块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部分概念,它们扮演着相应的角色,同时又是角色拥有者,它们的课程目标都通过课程目标类进行类约束。给这些模块添加属性以表示必修或选修关系。利用自定义的“先修关系”描述模块间的关系[4]。

这里以“信息技术基础”为例详细说明。“信息技术基础”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部分概念,扮演“信息技术基础”角色,是角色拥有者,受“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目标类”的约束,即“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是它的约束类。部分概念“信息技术基础”的必修属性表达它是必修模块的语义。在对约束类——“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类”的定义和描述时,利用了“is-a”关系、“part-of”关系和事先定义的行为动词。

3 基于IT课程目标Ontology的Web服务

本部分实现基于IT课程目标Ontology的语义Web服务——构建基于IT课程目标Ontology的网络教学平台,以统一教学资源标准,提高教学资源的重用性,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3.1 Web服务体系架构

基于IT课程目标Ontology的网络教学平台主要实现两大目标:(1)提供一个IT课程教学资源整合平台,教学者可以根据已有的元数据标准及本体对教学资源进行语义标注,生成资源标注库,促进教学资源的重用和共享,方便教学者或学习者使用;(2)提供一个个性化的IT课程学习平台,可以根据学习者的认知特性、学习兴趣、掌握程度,学习进度等个性化属性,推荐、制定适当的学习策略,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需求[5,6]。系统体系架构如图2所示。

该系统有两类用户:教学者和学习者。教学者的职责主要是在IT课程目标Ontology的指导下制定或调整教学方案,上传教学资源,并根据Ontology对教学资源进行语义标注,生成标注文档,存放到资源标注库中。资源标注库与资源库是指向关系,即通过URI(Universal Resource Identifier)与具体的资源相关联。学习者通过该系统可以有两种学习方式:(1)基于教案的学习引擎根据教学者制定的教案组织教学资源,生成符合特定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学习策略推荐学习者学习。(2)个性化学习引擎根据学习者打算学习的内容(一般以知识点表达),在IT课程目标Ontology的指导下组织资源,生成满足学习者特定认知特性、学习兴趣、学习方式等个性化需求的学习策略,指导学习过程[7]。

3.2 关键技术

3.2.1 Ontology的表示

本体的描述语言有Ontolingua、CycL、Loom、RDF、RDFs、DAML+OIL、OWL等等。OWL(Web Ontology Language)是语义表达能力最强的描述语言,内容比较丰富。使用owl:Class声明类,使用rdfs:subClassOf表示类之间的层次关系。OWL的简单属性有ObjectProperty和DatatypeProperty。通过rdfs:subPropertyOf表示属性的层次关系,通过rdfs:domain和rdfs:range对二元属性施加限定,通过TransitiveProperty声明传递属性,通过owl:inverseOf声明逆反属性。OWL属性的约束非常丰富,allValuesFrom指对于每一个有指定属性实例的类实例,该属性的值必须是由owl:allValuesFrom从句指定的类的成员;someValuesFrom指至少有一个是由owl:someValuesFrom从句指定的类的成员;owl:cardinality可以对一个关系中的元素数目进行精确的限制[8]。

3.2.2 Ontology的解析

Ontology的解析和推理是将以文件存储的Ontology和资源标注信息读取到特定的模型中处理,根据一定的语义规则基于Ontology进行语义推理,这是实现语义信息检索的关键步骤。Jena是惠普实验室语义Web研究项目的开放资源,为RDF、RDFS、OWL提供了一个强大的程序开发环境。包括RDF API、XML/RDF解析器、RDF模型的持续性存储方案、推理子系统、Ontology子系统、RDQL/SPARQL查询语言。Jena的这些组成部分在语义信息检索中各司其职,起着重要的作用。

Ontology子系统是实现Ontology解析的主要工具。Ontology Model是Ontology子系统处理的基本对象,用户可以通过Ontology Model解析以各种结构存储的Ontology数据,并可以对Ontology的Class、Property、Individual等元素进行操作、处理和一致性检查,是实现语义推理的基础。Ontology Model包括了大量功能强大的Ontology处理接口[9]:OntClass、OntModel、OntProperty等等。如:listDeclaredProperties()返回能够遍历OntClass实例所有属性的迭代算子;listSubClasses()返回能够遍历该类所有子类的迭代算子;getOntClass()将字符串表示的资源映射为模型中的表示该资源的类;getOntProperty()可以将字符串表示的资源映射为模型中表示该资源的属性。Ontology的解析过程如图3所示。

3.3 系统实现

根据前文设计,运用Ontology表示与解析的关键技术,实现了基于IT课程目标Ontology的网络教学平台。系统基于JDK1.5,开发工具Eclipse3.2+MyEclipse5.0+Tomcat5.5+Jena2.5,开发语言为Java,运行效果如图4所示。

4 结束语

本文研究了基于“角色概念”的Ontology元模型,构建了中学IT课程目标Ontology,设计并实现了基于Ontology的网络教学平台。研究表明,基于“角色概念”构建的Ontology语义功能大大提高,以此为基础的网络教学平台能够有效地完成资源的语义化整合,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但是,Ontology的构建任务繁重,需要熟悉领域知识的专业人员花费较长时间,并且很难考虑全面,今后将考虑使用分布式构建方法弥补该不足。

摘要:基于Ontology开发网络学习服务平台是网络教育应用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基本概念、角色概念构建Ontology使表达语义更加精确。基于角色概念的Ontology元模型,构建了IT课程目标Ontology,实现了其语义W eb应用。实验表明,基于角色概念构建的Ontology语义精度明显提高,以此为基础的网络学习服务平台能够较好地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关键词:角色概念,元模型,Ontology,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Kouji Kozaki,Yoshinobu Kitamura,Mitsuru Ikeda,Riichiro Mizoguchi.Development of an environment for building ontologies which is basedon a 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 of“relationship”and“role”[R],PKAW2000.

[2]王晓东,高宏卿.Ontology构建中概念与关系的获取与处理[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17):46-48.

[3]Kouji Kozaki,Yoshinobu Kitamura,Mitsuru Ikeda,Riichiro Mizoguchi.Hozo:An Environment for Building/using Ontologies Based on a 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 of“Role”and“Relationship”[R].EK-AW2002.

[4]Toshinobu Kasai,Haruhisa Yamaguchi.Building an ontology of ITedu-cation goals[J].Int.J.Cont.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LifelongLearning,2006,16(1/2).

[5]Kouji Kozaki,Yoshinobu Kitamura,Riichiro Mizoguchi.Developing On-tology-based Applications using Hozo[J].Proceeding(487)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2005.

[6]张爱军.基于本体的智能答疑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6,23(5):69-71.

[7]李曼,王大治,杜小勇,等.基于领域本体的Web服务动态组合[J].计算机学报,2005,28(4):644-646.

[8]丁晟春,顾德访.Jena在实现基于的语义检索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10):5-8.

IT人必备“IT心态” 篇8

IT业的特性决定了IT从业者必须抱有求变而不该是求稳的心态。

前几天,一位在英特尔工作的朋友约我一起吃饭聊天,我们已经有一年没见面了,见到他,是满脸疲惫,他说感觉“太累了”,干不完的工作,没完没了的内部沟通(公司业务扩张,部门很多)。

其实,累已经成为IT从业者的工作常态,从一般员工到企业高层。而且,IT的“累”也是全球化的常态。我以前采访过很多国际IT公司的CEO,在问到他们日常安排时,发现他们基本上都是“工作狂”、“空中飞人”,属于自己和家庭的时间都非常之少。在两年前,英国就有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只有不到1/7的IT从业者认为自己的工作是令人愉快的。而其他行业的工作者,却有1/3的员工认为自己的工作是非常愉快的。

在其他比较成熟的传统产业里,常常是前3至5家企业长期保持均衡竞争状态,而在IT业,却是“王者生存”、“赢者通吃”,说得极端些,就是“只有第一、没有第二”,所以“王者”之争永远都在进行,无论是谁,“王位”能保持多久,都是充满变数的。

IT产业技术更新换代快,“一招鲜、吃遍天”在IT行业并不适用,在新技术、新机会来临时,抓住机会者就可能一夜成名,而原来的行业老大如错失机会就可能“王位”难保。IT产业和企业的特性似乎就决定了IT人的生存状态。

IT业的高风险决定了IT从业者的“高风险”。——总是处于变化的状态中。技术在变、市场在变、公司策略也得随之而变,而具体到IT中人也必须要适应这种变化,否则就可能被淘汰。当然,个人置身在变化的环境中和强大的压力下,收获的不仅是劳累,也有获得。上面那位英特尔朋友说,尽管很累,他也不会离开,他感觉在英特尔这样的技术领先的公司里工作,可以学到很多新东西,当然,他的收入也是不菲的了。

如果你恨他,就让他去做IT—因为IT会让他处于变化和压力之中; 如果你爱他,也让他做IT——因为IT行业有更多的机会和选择。这句话可以说是对IT从业状态比较恰当的描述。

技术带来IT市场的多变,从而直接关系到IT个人的选择,选择就有机会和风险,而这时求稳和保守常常都不是积极的选择。据说1998年中国电信剥离移动业务成立中国移动时,很多中国电信的员工都不愿意去移动,他们认为中国电信家大业大,保险系数高。而中国移动是一个新兴的公司,到底能不能发展起来,还是个未知数。而现在,中国移动无论是利润还是收入都早已超过了中国电信。当然,中国移动的员工也要比中国电信的员工风光得多。我想,当初没有选择去中国移动的人肯定会很后悔。

人都是有思维和行为惯性的,一般都不愿意去主动地面对变化,但很多时候,变化才有机会。如果当初陈天桥(盛大网络游戏创始人)不离开安稳的政府机关,就没有他日后的“一夜暴富”;如果当初丁磊不离开令人羡慕的工作单位电信局,也没有现在的他一手创办的网易。

IT业中接连出现的“一夜暴富”传奇,不知让多少传统行业里的商界名流所眼红。多变的IT业的确存在传统行业无法比拟的机会,但IT业的机会不是平均主义,机会总是给予那些勇于求变和掌握机会的人。

不少IT人都对目前工作状态不满,可要是真的离开这个圈子,还得慎重思量。我有两位熟人都曾因为感觉累而离开IT圈,没多久他们又重返IT圈,因为他们已不能适应传统产业中的规则和安稳、平淡的工作。

上一篇:驾驶申请书下一篇:班级管理工作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