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法制专题教育教案

2024-10-25

信息技术法制专题教育教案(通用10篇)

信息技术法制专题教育教案 篇1

信息技术法制专题教育教案

授课人:周遵平

一、教学目标

1、熟练组合运用所选软件的各种相关技巧,培养住处综合处理能力,2、在老师的协助下,让学生提高信息技术中法制观念,提高防范意识。

3、(1)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认清网上信息的精华和糟粕,做遵守网络道德的网民。

(2)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增强学习信息技术 的主动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难点: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提高防范意识。

三、学情分析及教学策略:

学习对象是中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住处技术应用能力,大部分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从网上获取、管理信息的能力。本课教学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因需而学,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性;采用引导、启发、讨论、合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任务的完成让学生体验“学以致用的自豪感;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心境下迸发灵感的火花,创作个性化电子作品。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如何面对信息安全,遵守道德法律法规,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健康文明的网络道德。

四、教学过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一方面缩短时空的差距,提高人们交流的效率,方便信息的传播,促进社会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也给我们带来不少的困惑,特别是在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方面,成为蛊惑青少年走向道德堕落的首要因素。对于它的消极作用是我们所必须关注与解决的,因为它正在侵蚀我们的下一代,改变着他们还不够成熟的身心,网络慢慢成为这些未成年孩子的精神寄托,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值得我们去思考与警惕!当然,信息技术学科要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让学生学会做人。

一、在校生犯罪成因

1.1社会原因

1.社会消极现象的影响

2.不良文艺作品的污染

3.文化娱乐场所的诱惑

1.2家庭原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人生的优美乐章。但在现实的社会中,家庭教育有的也出现了偏差,具体表现为:家庭管教溺爱、家庭管教失当、家长素质不高等。

1.3学校原因

1.学校长期推行应试教育。在现行招生体制下,千军万马挤上独木桥的现象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分数线依然是学生的生命线,学生常有一种无名的恐惧感、压抑感。而这种压力一旦超越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那些平时貌似平静、腼腆实则脆弱、偏激的孩子就会做出人们始料不及的异常举动来,不是伤人就是自虐,徒生悲剧。

2.问题学生受到不公对待。在学校里,成绩好的学生得到宠爱,表现差的学生受到嫌弃,此种情况在学校较常见。据调查,犯罪的未成年人在校时被驱逐出教室的占21%,经常挨训的14%,老师讨厌的占11%。由此可见,教育者的教育态度存在着缺陷。

1.4其他原因

1.学生对技术应用认识的偏差

2.网络信息的错误导向

3.教育无管制是法制犯罪的根源

二、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法制教育的意义

为什么需要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加强法制教育?首先是学科教学的需要:新课程注重学生的信息素养,要求学生有信息安全意识,课程中多处提到相关法律知识。其次是课程理念的要求:学生的自身发展需要信息法制意识,学生是未来信息化社会的人才,社会信息化需要有信息法制意识的人才,未来的社会生活与信息密切相关,没有信息法制意识,便没有信息安全,学生的学习生活也离不开信息法制的权利和义务。最后是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校园、和谐课堂,使中小学成为自由的主体,这需要法制意识来维护和监督,民主法制的安全信息环境是信息社会的文明标志。

如何认识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法制教育呢?课堂是法制教育的主阵地,课堂上有效开展法制教育是最好的形式,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法制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信息法制和计算机软件安全条例等相关内容的教育,让学生在信息获取、应用、处理、加工和传递时能依法进行,让信息化时代更文明、更自由。在新课程中,信息法制相关的内容相当广泛,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法律的点点滴滴;如软件的版权、肖像权、密码安全、网络安全以及信息的安全发布等。信息课堂中的法制教育和其他教学形式不同,它注重提升学生在信息法制方面的素养,要求学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在真实的环境中提升法制意识。

三、在信息课堂中实施法制教育的策略

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法制教育呢?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实践意识到,教师必须顺应学习内容的要求,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创建学习实践的环境,坚持长期教育的策略,才能取得有效的教育效果。

3.1顺应学习内容的要求。法制内容存在于各种意识形态,只有学习内容要求和允许,才有利于结合法制教育;在网页制作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对文章的转摘要注明出处,对于有版权的图片,不能随意转发,对于未经授权的软件不能私自提供下载;在多媒体信息处理章节中,学生喜欢恶搞,这时让学生了解肖像权等基本知识是课堂教学中所必须提及的;学生在线交流部分内容时,学生在线的发言若有涉及诽谤、污蔑性质的,或危害国家安全的法制内容,教师有义务制止并进行教育。

3.2把握学生心理的要求。每位学生对网络都很感兴趣,对信息文化的本身并不在意,教师必需因学生的心理进行引导。在《音频和视频处理》课时中,以歌曲《感恩的心》引入,使学生倍感亲切,在引发心灵共鸣时隔不久,抛出任务则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同样,进行法制教育时,先让学生感受法制背后的伤痛,当学生心里感到震慑时,教师提出法制的威严,比如,学生学习防火墙软件时,教师可以通过木马软件对学生进行适度的干涉,再提出相关的法制意识,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共鸣。

3.3坚持长期教育的方针。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法制教育需要长期的灌输,需要在多种环境中以多种形式进行教育,让学生意识到道德和法制在不同程度上的危害。在开学第一堂课中,教师就得要求学生从点滴做起,养成课后关机和爱护公物的好习惯,平时要求学生不浏览不健康的网站;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严加控制,尽量少让学生无谓的聊天和游戏,通过机房管理软件(如绿坝)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要求学生不在网上乱发违法的信息,全面提升法制意识。

在新课程中,只要信息教学中涉及法制内容,教师就应该抓住机会进行教育,当然,教师自身也应该加强法制内容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法制意识。

总之,学生法制意识淡薄,学科教师需要以新课程为契机,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长期开展法制教育,使学生信息课堂更生动、更真实、更自然,使学生能健康文明地使用信息,使信息社会更加安全、更加和谐。

信息技术法制专题教育教案 篇2

一、转变教学意识,让法制“走进”课堂

教学过程中,多数信息技术教师过多侧重于实践操作,在演示操作、分组完成任务、布置任务等环节忽视对学生德育、法育的引导。有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课堂就是教学生如何使用电脑,如何学习操作各类软件,哪有什么法律知识可以渗透。其实不然,每一堂课,我们只要结合课本内容认真思考,多多收集资料,就能找到合适的案例或设置相关的法律问题,穿插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转变意识,不要只停留在以往的经验中,不要总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要使法制教育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有立足之地,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懂得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

二、转变态度,不让法制教育在课堂上只是画蛇添足的一笔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学生家长都转变不了只对考试分数重视的思想,信息技术自然而然就成为他们不重视的学科。在这种因素影响下,无疑给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也因为这样的因素,教师也不重视对本学科的教学,更谈不上要如何去渗透法制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做其他学科的作业,可以看与课堂无关的书籍,可以在教师讲完课后玩与课堂无关的游戏等,久而久之,也使学生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如果一直以这样的态度去对待这门学科,无论讲再多的法律知识,学生都不会当回事。在这个问题上,教师应该着手如何去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不让学生对教师带进课堂的法律知识视而不见。

三、更新教学方法,使法制成为课堂的“主角”之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有了渗透法制教育的意识,但每次都是直接念法律条文,或告知学生什么不能做,做什么是触犯法律的,试问大家,这样学生能吸收到我们所讲的法律知识吗?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激发学生兴趣想了不少的办法,但总感觉在“乱闯乱撞”,找不着北,失去信心后, 索性按照旧的教学模式继续走下去,这样就会把那些态度有转变的学生又打回“原形”。教学如此,进行法制教育同样如此,也需要找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很多教师在这个问题上犯过难,因为找不到好的案例,其实只要我们去多多关注一下这方面的报刊、电视节目、网站、身边的事例,又何愁找不到呢?比如说贵州卫视的“取证”和“真相”、中国法律门户网———法律界、汇法网等。

法制教育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渗透 篇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一方面缩短时空的差距,提高人们交流的效率,方便信息的传播,促进社会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也给我们带来不少的困惑,特别是在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方面,成为蛊惑青少年走向道德堕落的首要因素。对于它的消极作用是我们所必须关注与解决的,因为它正在侵蚀我们的下一代,改变着他们还不够成熟的身心,网络慢慢成为这些未成年孩子的精神寄托,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值得我们去思考与警惕!当然,信息技术学科要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让学生学会做人。

一、在校生犯罪成因

1.1社会原因

1.社会消极现象的影响  2.不良文艺作品的污染  3.文化娱乐场所的诱惑

1.2家庭原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人生的优美乐章。但在现实的社会中,家庭教育有的也出现了偏差,具体表现为:家庭管教溺爱、家庭管教失当、家长素质不高等。

1.3学校原因

1.学校长期推行应试教育。在现行招生体制下,千军万马挤上独木桥的现象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分数线依然是学生的生命线,学生常有一种无名的恐惧感、压抑感。而这种压力一旦超越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那些平时貌似平静、腼腆实则脆弱、偏激的孩子就会做出人们始料不及的异常举动来,不是伤人就是自虐,徒生悲剧。

2.问题学生受到不公对待。在学校里,成绩好的学生得到宠爱,表现差的学生受到嫌弃,此种情况在学校较常见。据调查,犯罪的未成年人在校时被驱逐出教室的占21%,经常挨训的14%,老师讨厌的占11%。由此可见,教育者的教育态度存在着缺陷。

1.4其他原因

1.学生对技术应用认识的偏差  2.网络信息的错误导向  3.教育无管制是法制犯罪的根源

二、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法制教育的意义

为什么需要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加强法制教育?首先是学科教学的需要:新课程注重学生的信息素养,要求学生有信息安全意识,课程中多处提到相关法律知识。其次是课程理念的要求:学生的自身发展需要信息法制意识,学生是未来信息化社会的人才,社会信息化需要有信息法制意识的人才,未来的社会生活与信息密切相关,没有信息法制意识,便没有信息安全,学生的学习生活也离不开信息法制的权利和义务。最后是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校园、和谐课堂,使中小学成为自由的主体,这需要法制意识来维护和监督,民主法制的安全信息环境是信息社会的文明标志。

如何认识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法制教育呢?课堂是法制教育的主阵地,课堂上有效开展法制教育是最好的形式,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法制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信息法制和计算机软件安全条例等相关内容的教育,让学生在信息获取、应用、处理、加工和传递时能依法进行,让信息化时代更文明、更自由。在新课程中,信息法制相关的内容相当广泛,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法律的点点滴滴;如软件的版权、肖像权、密码安全、网络安全以及信息的安全发布等。信息课堂中的法制教育和其他教学形式不同,它注重提升学生在信息法制方面的素养,要求学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在真实的环境中提升法制意识。

三、在信息课堂中实施法制教育的策略

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法制教育呢?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实践意识到,教师必须顺应学习内容的要求,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创建学习实践的环境,坚持长期教育的策略,才能取得有效的教育效果。

3.1顺应学习内容的要求。法制内容存在于各种意识形态,只有学习内容要求和允许,才有利于结合法制教育;在网页制作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对文章的转摘要注明出处,对于有版权的图片,不能随意转发,对于未经授权的软件不能私自提供下载;在多媒体信息处理章节中,学生喜欢恶搞,这时让学生了解肖像权等基本知识是课堂教学中所必须提及的;学生在线交流部分内容时,学生在线的发言若有涉及诽谤、污蔑性质的,或危害国家安全的法制内容,教师有义务制止并进行教育。

3.2把握学生心理的要求。每位学生对网络都很感兴趣,对信息文化的本身并不在意,教师必需因学生的心理进行引导。在《音频和视频处理》课时中,以歌曲《感恩的心》引入,使学生倍感亲切,在引发心灵共鸣时隔不久,抛出任务则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同样,进行法制教育时,先让学生感受法制背后的伤痛,当学生心里感到震慑时,教师提出法制的威严,比如,学生学习防火墙软件时,教师可以通过木马软件对学生进行适度的干涉,再提出相关的法制意识,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共鸣。

3.3坚持长期教育的方针。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法制教育需要长期的灌输,需要在多种环境中以多种形式进行教育,让学生意识到道德和法制在不同程度上的危害。在开学第一堂课中,教师就得要求学生从点滴做起,养成课后关机和爱护公物的好习惯,平时要求学生不浏览不健康的网站;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严加控制,尽量少让学生无谓的聊天和游戏,通过机房管理软件(如绿坝)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要求学生不在网上乱发违法的信息,全面提升法制意识。  在新课程中,只要信息教學中涉及法制内容,教师就应该抓住机会进行教育,当然,教师自身也应该加强法制内容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法制意识。

信息技术法制专题教育教案 篇4

教师资格证高中信息技术教案模板:制作幻灯片

一、教材分析

教学使用教材是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教学主要内容基于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制作幻灯片》,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计算机的基 础知识、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经过适当处理,确立《健康上网快乐成长—制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为这节课课题。教学内容来源于教材,而不照搬教 材,贴近学生的生活,是社会关注的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将文本和图片插入到幻灯片中是教学重点,在演示文稿中插入幻灯片是教学难点。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他们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通过对Word的学习,对版面的布局有了一定的经验;能熟念地利用因特网获取信息。

四、教学目标

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和学生认知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

理解演示文稿和幻灯片这两个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

http://jiaoshi.wendu.com

掌握在空白演示文稿中插入多张幻灯片,以及在幻灯片中插入文本和图片的方法。学会编辑幻灯片,播放演示文稿。

3、情感目标:

学生通过自我探究,形成对网络的正确认识,培养学生对事物正确判断的能力和自制力。在制作演示文稿中,学生需要搜集有关信息,然后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处 理,形成自己对网络的态度,最后以幻灯片的形式发表自已的观点。整个过程,就是要指导和帮助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树立健康上网理念。

五、教学方法

教法:采用引导法、演示法、指导法,以任务驱动模式达到教学效果。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创设情景,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学法: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学习是一种构建过程,是一种活动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我始终引导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与求知欲望去进行学习和操作,通过自主探索获取知识与技能。考虑到学生的水平差异,把学生分成了四个小组,让学生自主探索,讨论交流,采用合作方式完成任务。

六、媒体

1、多媒体网络教室

2、多媒体课件

这次课的具体实现是在我校的多媒体网络教室,能比较方便地对学生进行主导,也能非常好地让学生及时参与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http://jiaoshi.wendu.com

七、教学过程设计

1、明确目标

(1)情景导入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给全世界带来了非同寻常的机遇,它缩短了时空的距离,加快了信息的传递,为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但随之而来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资料一:《变形计》——《网瘾少年》(视频)

15岁的长沙少年魏程,迷恋网络辍学在家,平日里“不在网吧,就在去网吧的路上,不在睡觉,就在打算睡觉的床上”。

资料二:我国未成年网民就有1650万。而这1650万未成年人中的14.8%,他们不仅爱上网,而且着迷上瘾,难以自拔,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单亲少年偷钱在他乡上网两年,母亲服毒自杀

·连续打了一天游戏,18岁高中生精神紧张猝死网吧

·南京一高中生十天十夜不回家,出了网吧不认识妈

·母子无法沟通,男孩出走逗留网吧迪吧10天

·四川:少年索要上网费未果,捂死奶奶毫无悔意

·暑期学生更迷“网婚”,情感“过家家”家长担忧

·一少年痴迷网络失踪60天,慈父苦学QQ跨省寻子

http://jiaoshi.wendu.com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5)》显示,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在非网瘾群体中约13%的网民有网瘾倾向。

一边是有青少年网游成瘾,一边是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在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的博弈中,谁来拯救网瘾少年?

资料三:

A、社会的关爱

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陶宏开,率先关注研究并努力解决青少年上网成瘾问题,在社会上引发了声势浩大的“挽救上网成瘾者行动”。目前已经在全国70多个城市 开展活动,做了近千场报告,亲自挽救了500多名上网成瘾的青少年,培训了上万名志愿者,影响了数十万家长。他被誉为“中国戒网瘾第一人”,共青团中央授 予其全国首位“青少年网络文明爱心大使”称号。

2006年,由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等九部委共同主办的戒除网瘾全国行“十百千万工程”在人民大会堂宣布启动。从8月13日起,来自心理、青少年教育、社会、医学等领域的顶级专家学者将分赴全国10个城市进行巡讲,寻找100名网瘾少年,培训1000名志愿者,并携手10000户家庭,向全国范围内的家 长和青少年“传授”预防和戒除网瘾的知识,普及网络技能,培养创新人才。

青少年上网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重视,不少专家学者提出不少方法,并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青少年远离“电子海洛因”的侵害。作为家庭会怎么样呢,听一听母亲的呼唤吧。

B、母亲的呼唤

亲爱的儿子,妈妈的宝贝:

唯有这样的称呼,才能表达妈妈是多么爱你。

http://jiaoshi.wendu.com

在你成长的路途中,妈妈不小心让你掉进了网络游戏的泥潭里,在这个恐怖的网络泥潭面前,妈妈慌乱极了;看着在网络泥潭里挣扎得疲惫的你、憔悴的你、麻木的你,妈妈的心碎了,妈妈的世界一片黑暗;妈妈用尽了作为母亲 能用到所有的办法来拯救你,也没能把你从中拉出来,你知道,妈妈有多伤心吗?

儿子,你知道吗,这个网络泥潭充满着变数,它改变了你的人生,使你远离了正常的生活轨道,使你失去了理想、失去了理性,使你抛弃了人间的温情,变成了冷血动物。

这个网络泥潭充满着血腥罪恶,多少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辍学、偷窃、自杀、猝死、杀人……

儿子呀,掉进这个网络泥潭是你的灾难呀,是你们这一代人的灾难呀,你什么时候才能明白,才能清醒呢?

漫长的日子在折磨着妈妈,妈妈成了世界上最伤心的人,最无奈的人;心痛你的麻木,感慨自己的无能,痛恨充满魔力的网络……

这来自母亲心灵深处的呼唤,孩子你听见了吗?我们来看一看孩子的心声:

C、孩子的心声

人物:小×,今年复读高三

网龄:5年

近期目标:不再碰电脑,明年考上理想的大学

小×心声:

我迷上了它,意识到这一点,我心里开始发毛了,这不是我的本意,我想收手,可此时,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再也灌不进我的耳朵了;

http://jiaoshi.wendu.com

我的精力已经涣散,根本没办法专注学习,上课的时候经常会回想起哪一场游戏没有打好,应该采用什么战术;

我也挺迷茫的,我在网络世界里得到了虚荣和满足,但只要一离开电脑,我又得面对现实;

我不怪父亲打我,因为他打了我之后,眼圈红了几乎要掉下泪来,我能理解他的心情……

这是一种呼唤,一种发自内心的挣扎。作为家长,有何感想呢?听一听这位父亲的描述,也许对我们有一定的启示:

D、沟通无限

儿子12岁,已经是一个有两年网龄的小网民了,还是个优秀的小网民。

两年前,我开始上网写作,儿子好奇,我就干脆手把手教会了他:上网,浏览、搜索、申请使用邮箱、使用QQ和泡泡。儿子学得很快,不久就会把自己喜欢的风景 和文物的图片发给所有认识的叔叔阿姨了,还经常为班上的墙报提供精美的图版和精彩的文章。一次,我给党政干部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班的同志们上网络课,这些 成人们面对网络叫苦不迭。儿子有事来找我,忙于应付我就叫他帮忙辅导,不料他竟能有板有眼地指导起那些成人们来,着实让那些学习不主动的大人们汗颜!

儿子的QQ和泡泡不过是与亲人朋友的通讯工具,对有些网页不期跳出的不良画面他也是十分痛恨从不浏览,上网主要就是为搜索他喜欢的旅游、考古和天文资料。我们家的win98因此长期平安无事,至今还未重装过,这对有些上网的人来说,简单是奇迹了。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家长应该从以下三点努力引导孩子上网:一是要主动引导孩子了解网络,不要视网络为洪水猛兽,生怕孩子学会上网会陷进去。二是要引导孩 子运用网络这个工具解一些生活中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尽量为孩子创造有展示才能的机会,增强深入学习、掌握网络知识的信心。三是以身作则,要求孩子不做的自 己一定不能做,网上网下都一样。

http://jiaoshi.wendu.com

[通过上面的资料显示,学生对青少年上网有了一定的认识,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健康上网对社会、家庭和个人的意义,设置下面几个任务,请学生搜索相关信息,发表自己的观点。]

2、任务驱动,分组探究

学生分组及探究课题一览表:

组 别 课 题

第一组 青少年上网的目的是什么?

第二组 青少年网瘾问题现状

第三组 网络成瘾探因

第四组 戒网瘾从何入手要求:根据研究课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或在网络中浏览相关信息,将信息整理制作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将自己的探究成果,自己的观点展示出来。

[教师不作过细指导,放手让学生根据布置的任务搜集、整理信息,最后制作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发布信息。这样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焕发主体精神。]

3、合作探究

教师演示一份演示文稿的制作过程:主要是如何在幻灯片中插入文本和图片,以及怎样在演示文稿中插入新幻灯片的方法。

对学生在制作演示文稿过程中产生的质疑,教师个别辅导。对带有共性的问题,集中解答。

提示:一份演示文稿是由若干张幻灯片构成的,因此,制作幻灯片是制作演示文稿的前提和基础。

http://jiaoshi.wendu.com

[突破重点:教师的演示操作与对学生的个别指导相结合,学生与学生相互交流信息,合作探究,完成教学任务。]

4、反馈评介

针对每个小组分配的具体任务,在教师的主导下,让学生开展自评、组内互评活动,挑选出最佳作品,教师点评。

[通过讲解学生的作品,复习和巩固学生已经掌握的制作幻灯片的方法。]

5、启发创新

A、课堂小结

在电子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电脑和网络成为青少年不可缺少的学习工具,中学生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控能力欠缺,对于网瘾问题,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应该给孩 子宽阔的发展空间,并培养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我们知道,一份演示文稿由若干张幻灯片构成,制作幻灯片就是在空白的幻灯片中插入文本,图片等,其中文本的 输入是通过插入文本框来实现的。

B、对学生的作品稍加修改,演示有动画效果的演示文稿,引导学生探究,启发他们思考,如何让演示文稿更加生动形象?

[演示作品使得学生掌握的知识得到升华]

八、设计说明

信息技术法制专题教育教案 篇5

信息技术教研组

目前,贵阳市的初中课程中没有单独设立专门的法制课程,但是对中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却是不容忽视的。法制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社会的稳定,国家的稳定。学校是法制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法制教育它不仅仅是政治老师和班主任的责任,应该是全体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各学科的老师应充分利用校园这一特定的文化传递空间,发挥各有关课程在进行法制教育方面的作用和功能,在教学中结合本学科的自身特点,进行法制教育,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遵守礼仪,遵循规章,从而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并将其有机渗透到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之中,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受到比较系统的法制教育。

下面,我说说我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一点心得。

一、挖掘信息技术学科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内容

信息技术是一门综合学科,它涉及到各学科方方面面的知识,也是学校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对于平时的课堂教学,想到的往往是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如何有效地掌握信息技术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如何提高实际操作运用能力,却忽视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其实,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同样要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依据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法制因素,对学生因势利导,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与法制教育相互融合,相互统一。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学科的工具性和教育性,也为实现法制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坚实的平台。教材中有许多图文并茂的阐述,都在于强化学生遵循学校规章制度的意识。在教学中,我们应努力挖掘出教材中这些显性和隐性的素材,潜移默化地将“两纲”教育、法制教育的内容渗透其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受到教育。

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身边的事,从青少年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出发,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教材七年级上册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一课《身边的信息》,老师可以让学生讨论信息的特性,引导学生要学会鉴别信息的真伪,不得随意发布虚假信息;如果随意发送淫秽、恐吓他人的信息,或造谣的、谎报险情、疫情等信息,都会受到限制法律制裁。教学中结合地震谣言、淫秽手机短信等实例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了解生活中哪些行为是允许的,哪些行为是不允许的。因为这些信息都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学生也很容易理解,对他们来说在自己的实践中得出的结论往往印象会更加深刻。

又如七年级《计算机软件》一课,用生活中的事例:工程师王某开发了一种计算机软件,某计算机公司闻讯后打算购买,但因价格问题双方未达成协议。计算机公司遂复制后自用。引导学生讨论某计算机公司这一做法的后果,同时引申出《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八条软件著作权人享有的各项权利。这对学生是不是起了警示的作用呢?在讲到这个地方的时候,老师可以把它和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活生生的例子来展开。

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从七年级开始,就循序渐进地渗透着这样一种由浅入深的法制意识的形成过程:学校、家庭、社会,规则无处没有,人人都离不开规则,社会也必须在一定的约束下才能够正常运转。中学生在任何地方都必须遵守规则,遵纪守法,才能利己利民,才能够健康而茁壮地成长!

信息技术法制专题教育教案 篇6

为了扎实落实乌江镇中心学校10月13日文件精神,2011年10月18日下午,甘州区乌江中心小学举行法制知识的专题讲座。举办此次法制知识专题讲座的活动目的与意义在于提高小学生自身的法律意识,构建和谐和有秩序的校园环境。通过法律知识的宣传,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法律知识,初步了解法律,深刻认识到法律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通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法制教育工作,扎实做好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切实把学校法制教育工作作为提高依法治校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来抓紧抓好,现将整个活动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首先,进行法制知识专题讲座。安排学校徐淑敏老师进行法制知识专题讲座。她主要讲了四个主要问题:1.什么是法制以及我国的法律体系是什么?2.未成年人为什么必须学习法律知识?3.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4.未成年人如何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具体情况如下:

18日下午,全校教师和学生认真学习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师生进行道德及法制教育,提高师生的道德素质及法律意识,进一步提高师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并认真做好后进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预防在校学生违法犯罪,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本次讲座各班的现场气氛都很活跃,同学们聆听很认真,对其中的事例印象深刻,学生反响很大,很多法律意识淡薄的学生都对安全提高了警惕,都深刻体会到了安全防范的重要性。此次法制知识讲座非常成功,效果非常好,能有效的促进我校法制安全教育工作,对我校的法制教育工作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次,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把法制教育深入人心。学校组织少先队充分利用学校的红领巾广播、黑板报、橱窗等宣传阵地,号召全校师生统一思想,切实推进依法行政、依法办学、依法治教及争做守法公民的进程,力求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法制教育的良好氛围。

第三,全校师生积极学习各种法律法规。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与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树立教师的法制教育意识。学生重点学习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第四,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普及法制知识。

1.利用学校的宣传工具:黑板报、广播、放电视录像、班会、展板等对全校师生进行道德法制教育。

2.学校利用“安全流动红旗”,开展“争创安全班集体”活动。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教师自身的师表形象,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在全校形成全员育人,齐抓共管的氛围。

总之法制工作长抓不懈,在以后的工作中还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力度,使法制工作为教学工作保驾护航。

信息技术法制专题教育教案 篇7

法制教育专题心得体会一

犯罪,犯法,他们是兄弟吗 不,不是。

犯法,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做;犯罪,就像一棵长满刺的玫瑰花,一旦你触摸了它,就会泪流不止。

20__年10月28日,我们看了《法制教育讲座》,它告诉我们,近年来,中小学生杀人往往是因为家庭与社会的不良风气所造成的,还有两位同学因贪玩溺水身亡,面对可怕的坏人因弃金钱而护自己。

看完这个讲座,有的同学会问,我们是中小学生,怎么会杀人呢。”答案很简单 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能去网吧玩,为了买一些伤害自己,却又能感到快乐的。别人不愿给,就拿刀杀人,充分展现了现代中小学生的恐怖。而这些原因,往往是家庭暴力和溺爱家庭教育所酿成的错。

有的同学会问,中小学生是不会投毒的。不,你错了,根本没有多少男孩能抵挡的诱惑,这些通常是烟,烟含有一种叫尼古丁的毒物,据说,一根尼古丁可以毒死一只老鼠。那么又有多少人为此付出代价呢?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未来的继承人。珍爱生命,共建和谐社会吧!

法制教育专题心得体会二

听了一节生动有趣的法制教育课,我们可谓是受益匪浅。

一个个典型的实例,让我们了解到那些与我们年龄相仿的青少年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我想,造成他们现在的样子,根本原因是他们的法律意识太差,总认为自己做的是小事,等到弄得不可收拾才反应过来。在这些实例中,有很多人只是一时冲动,为了解气,才范下了故意杀人罪,当初如果平下心来仔细想想,自己该不该做这些事,也就不会像现在这样。

犯了罪,一关就是几年,十几年,甚至是把一生都毁了。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而在人生的旅途中,青春则是最美丽的篇章,如果把这最美好的时间浪费在那幽暗而又阴森的且失去自由的屋子里,那一生将会有一道抹不去的阴影,陷入无底深渊,不能自拔。

青少年犯罪,不仅虚度了自己的青春年华,还会连累到自己的所有家人,因为他们把一切都交给了我们,就算是为了他们,我们也不能做出这种伤害他们的事。

所以,我们要预防犯罪。首先要不断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并且要加强控制力,做事要沉着冷静,要分清自己该做的事和不该做的事,做一个合法的好公民。

平时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交友方面还要增强判断力,判断出该交的朋友和不该交的朋友,从而更好的发展自我。

不过我想,那些青少年罪犯或许是一时疏忽而误入歧途,走上犯罪道路,如果身旁有这样的人,我们也要尽可能的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我们对他的关心和爱护,从而给他找回自信。

法制教育专题心得体会三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不能明辨是非,因而选错了道路,让自己后悔一生,尤其是我们青少年。因此,为了增强我们青少年的学法、普法意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我们学校举行了“法制教育专题报告会”。为我们作报告的是我校法制教育副校长纪荣利老师。

本次报告会的主题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场及时雨,它让我们清醒地看到自身的不足。很多案例的发生让我们为那些误入歧途的青少年大为惋惜,在惋惜之余,我们也认识到他们是法律无知者,在法律面前没有“敬畏”之心,只因一时冲动而铸成大错。

纪老师首先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案例:某高级技工学校的学生王某,利用网络传播犯罪方法,从而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王某仅仅是一个在校学生,一个未成年人,却犯了罪。是什么原因让青少年犯罪的呢?纪老师给我们总结了一下,主要是因为不听家长、老师的教诲,法律意识淡薄,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较弱,以至于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偷盗、吸毒、贩毒等,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我们知道了那些与我们年龄相仿的青少年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我想,根本原因是他们的法律意识淡薄,总认为自己做的是小事,等酿成大错时后悔已经晚了。在这些案例中,有很多人是因为一时冲动才犯了罪。

犯了罪,一关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更有甚者把自己的一生都毁了。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在人生的旅途中,青春是最美丽的篇章。如果这最美好的时间在那失去自由的地方度过,会对自己的人生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青少年犯罪,不仅毁了自己,而且会“连累”到自己的家人。家人把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我们这样做,岂不是辜负了他们?就算是为了家人,我们也不能做出这种“荒唐事”来。所以,我们要预防违法犯罪。

预防违法犯罪,首先要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尊严,依法守法。我们青少年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其次,要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增强控制力,做事要沉着冷静,要分清自己该做的事和不该做的事。第三,在交友方面,更要增强判断力,谨慎交友,从而更好地发展自我。

这次法制教育报告会是一次发人深省的心灵教诲,为我们青少年上了很好的一课。我们应牢记其中的道理,努力学习,好好做人,让自己的生命之船在正确的航线上行驶。

法制教育专题心得体会四

人生会面临许多选择,当你正处于十字路口不知道该何去何从时,你将做出如何决择?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不能明辨是非而选错了道路使自己后悔一生,当然尤其是我们青少年.由于这方面的原因,学校为我们组织了一节法制教育课.这对于我们来说真可畏谓意义重大.我认真地听完了这次报告会的内容,给我的感触很深.做这个报告会的是三位正在服刑的人员,不仅如此,他们都是拥有自己美好青春的三位年轻青年.他们为我们讲述了自己是如何走上这条不归路的,又是如何的后悔与失去自由的无奈和悲哀.他们用自己犯的过错来警示我们——这些正处于美好青春年华的少男少女们,这些正享受着生活的美好与自由的可贵的我们,告诉我们要从小树立省法律意识,遵纪守法,要学法、懂法、守法,做一个社会上的好公民。同时还告诉我们要慎重交友并无论处于何时何地都不忘父母对我们的恩情.这是一个处于失去自由的天空的人发自内心的悔恨和领悟.他们想把这些道理传达给拥有自由的我们。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有很大的启发,甚至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可以产生心灵的震撼.。

听完这节课,我想这对于我以后的人生道路起着巨大的作用.它给了我许多真理和启发,告诉我要想成才必先学会做人,我会一直受用!

听了今天的报告,我感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为什么呈上升趋势,主要是他们法律意识淡薄,有的不懂法,还有的不知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什么是自己应有的权利,什么是自己应尽的义务。没能真正理解遵纪守法的重要意义,不能在社会行为中自觉地运用法律知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要培养未成年人的自觉法律意识,首先应组织未成年人系统学习法律,多形式组织未成年人学习新《宪法》、《刑法》、《刑诉法》和《社会治安处罚条例》等法律条文,在社会行为中自觉地运用法律知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用法律武器与一切违法犯罪的现象作斗争。

法制教育专题心得体会五

人生会面临许多选择,当你正处于十字路口不知道该何去何从时,你将做出如何决择?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不能明辨是非而选错了道路使自己后悔一生,当然尤其是我们青少年。由于这方面的原因,学校特意为我们组织了一节法制教育课。对于我们来说真可谓是意义重大。

这堂法制教育课里面讲了很多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真实案例,围绕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各方面原因展开论述,使同学们更好地认识青少年的犯罪心理。

家,是青少年第一个影响最深的地方。

有的父母忙于工作,疏忽了对子女的照顾。因此,他们胡乱结识朋友,到处留连,自甘堕落;甚至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希望父母能关心自己,不惜一切,又偷又抢,坏事做尽......学校,是第二个影响青少年的地方。

例如,一些青少年因为和同学一时怄气,就影响了彼此之间的友谊,还很容易导致心灵或肉体上受伤。又例如某某同学被老师批评了一顿,如果接受不了,就会怀恨在心,便处心积累想谋害老师。罪恶,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一些不经意的事情中造成的,缺少了胸襟,那么,你就会成为罪恶的”猎物“。

第三,便是自身原因。

俗话说得好:”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良好的法律纪律意识,随意做损坏公物,打人,骂人,甚至偷窃等坏事,就会渐渐腐蚀你的心灵。如果你不能够痛改前非,继续发展下去,那些恶习就会在你心理根深蒂固,而且会越变越严重。到时,你很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最终等待你的,就只有失去人生自由的监狱了。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做任何事都要按规则去做。国家制定相关的法律,目的就是为了公民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权利与自由,同时也对破坏和妨碍他人权利与自由的人也起惩治作用。在法制社会里,每个人时时处处都离不开法律。作为一个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遵守法纪。

如果我们不小心违反触犯了法律,应该勇于承担责任按照规定进行补救,千万不要耍小聪明,结果反而会害了自己。我们不但要遵守有明文规定的法纪,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还要警惕那些有可能导致违法的不良诱惑。

信息技术法制专题教育教案 篇8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专题培训会

会议记录

时 间:2012年3月5日

地 点:五楼会议室

主 讲:唐 慧

主持人:唐 慧

记 录:陈思杰

与会人员:学校行政领导、各学科教研组长及学校学科骨干教师 内 容: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专题培训会

议 程:

一、陈昌银校长组织学习“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普通中小学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强调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意义,部署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相关工作,并对校本全员培训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唐慧老师组织学习了“织金县教育局关于印发《织金县中小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强调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解读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内涵,介绍了贵州省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课题组的科研成果——《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丛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应当遵循的指导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原则、实施步骤以及如何使用《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解答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会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会不会影响学科本身的教学质量等疑虑,并举例说明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方法。

信息技术法制专题教育教案 篇9

古人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都是教育我们要注意生活中的小细节,不要认为那些事没什么,须知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以学生的学习为例。可能刚开始时有一次不交作业,如果不引起重视,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在这个时候如果仍然不把老师的要求当回事,自己也没有警觉起来,只是认为不交作业挺轻松的,那么就会渐渐地不写作业,进而成绩逐步下降,最后什么也不会。再想学习想把成绩提高那可真是难上加难了。此时就产生了一个质变的过程。即:本来你可能是一个中等程度的学生,慢慢就变成了一个“学差生”,最终成了老师们所说的那种“破罐子”,只好破摔下去了。

怎么样才能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呢?我想一个词语就可以说明了,那就是“防微杜渐”。对于第一次发生的事情,切不可掉以轻心,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要想让这些事不出现第二次,那么就一定不要有第一次。这个道理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第一次不交作业?不要给自己找什么借口,一定要强迫自己,牢记这次不交作业的可怕,今后绝对不可以发生再一次的情况。许多老师(包括我在内)对于学生犯的第一次错误都很紧张,正是这个原因。因为如果第一次犯错时轻轻放过,那么就可能会有第二次第N次,以至最终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所以“防微杜渐”是我们需时时提醒自己的重要环节。

那么如何做到“防微杜渐”呢?我想孔子说的一句话就可以的了:“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做一个检讨式的反观自省,看看这一天有哪些事做的不太合适,今后要多加注意,倘能经常这样作,那么虽不敢说离圣人不远,但至少你会成为一个正直、善良、品德高尚、得到大家认同与尊敬的人。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年啊,这是多么可怕的数字啊!同时学生中发生的一些不良好的现象,也不能有令人担心,使一大半的学生,要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比如:打架、偷东西,甚至抢劫,更可怕的还有杀人,有时候只是一念之差。就毁了自己的一生,毁了父母、老师对我们的希望!

当我看过了法制教育专题片之后,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走在回家的路上,天气十分睛朗,而我的心情却恰恰相反,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心里酸酸的,那法制教育专题片的一幕幕可怕的片段,不断的在我脑海中反反复复……

妈,你骂我的时候,我装出听你责骂的样子,低着头用脚在地上画圆圈,在圆圈里画你看不懂的横眉,圆眼,你看我不响的样子,来了一声断喝“不要惹事了,记住了没有!”我鸡啄米似的点头,你长舒一口气,觉得大事终于解决了。安静的日子没两天,又有新事儿了。你终是气恼,感觉自己的儿子愚弄自己。你长一声短一声的呵斥,让我很有些不耐烦。后来,邻居阿婆告诉我,你在她面前说我小的时候怎样的乖巧,谁知道长大了竟然讨厌起自己的母亲来了,这还有什么盼头啊。听了阿婆的话,我的心里有些难过,妈,其实,我不烦你的,那不是我内心真实的想法,我是爱您的。

那时我刚上六年级,由于贪玩,害自己出了车祸。那天晚上,我能清晰的看见您的面颊上泛着泪光,我想您是刚刚哭过,不想让我看见罢。手术完的那个晚上,疼痛剥夺了我的睡

眠,您也跟着没睡,从晚上十一点开始,一直照顾到第二天一大早。这样的日子您撑了三天,我躺着,您坐在床边守着。我醒来看到的是您布满血丝的眼睛,您还对我说,自己不累。妈,想到自己做的那些让您劳心的事儿,我真是不应该。妈,在你凝神的时候,我问您:“妈妈,你在想什么?” 你给我的是和善的微笑,温柔地回答:“我在想你小时候调皮可爱的样子。”您说完赶紧转过身,两行清泪却已控制不住夺眶而出。我忽然明白了,你是用故作轻松来慰平我心中的伤痕,用你不愿让我见到的泪水涤荡我内心的阴影。母亲,你的一片良苦用心,让我感到的是一份挚爱的深情。

多少次我因成绩的跌落而萎靡不振,欲将放弃时,细心的你及时洞察,你对我说:“面对失败,伤心能换来好成绩的话,妈和你一起难过好了。咱得找找失败的原因啊!”听了您的话,顿时,我豁然开朗。从此,我便懂得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获得经验,成绩也就在这样的经验里开始有起色了,如今我把它们当做珍宝一样藏在生命中。

法制教育教案 篇10

教案一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教学目的:

1、使广大学生了解本法内容。

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本法中所列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3、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教学重点: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的法制教育让我们一起学习1999年6月28日由第九届全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十次会议通过的,1999年11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对青少年一代寄予了无限的希望,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国家出台诸多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共八章。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本法中的第三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二、主要内容:

(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又有俗话说:风是雨的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此间必然会出现诸多前兆与信号。小错不断,大错必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由于他们长期养成了不良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及时有利的得到矫正而发展形成的。根据常见的违法犯罪征候、迹象,根据外部表象的差异其前兆分成8类6种

1、言语:经常骂街、谈男论女、隐语黑话、好说谎话、脏话不断。

2、举止: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爱打群架、强行索物、哥们义气、逞强跋扈、轻佻放纵、坐卧不安、行踪诡秘、大把花钱,喜怒无常。

3、结交“哥们、姐们”、口哨唤人、纸条传情、纹身标志。

4、起居:生活懒散、饭量骤减、出没无常、结群闲逛。

5、打扮:注重打扮,过度化妆、讲究发型、统一装束。

6、嗜好:抽烟喝酒、参与赌博、混迹舞场、偷阅书刊、迷恋网吧。

7、携物回家、护身器具、异性物件、书包异物。

8、学业:旷课逃学、成绩突降、考试作弊、课堂捣乱、课上睡觉。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九种不良行为:(1)旷课、夜不归宿;(2)带管制道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6)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9)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对具有以上所列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时教育、其不良行为得不到有力的尽快的矫正,那不良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违法犯罪,前兆就变成违法犯罪事实。例一:湖北某缔结连发胜8起家庭被盗、商店被撬案件,现场不留痕迹,作案手法高超。经侦破,这伙神出鬼没的作案团伙是由21名13岁左右的初中学生组成。这些人有的从8、9岁就染有不良习气,但又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矫正,最终走向犯罪。

二、北京曾处理过一个8人抢劫、流氓团伙,平均年龄不足14岁,他们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作案15起。这8个人也都是从很小就不良习气缠身,行为不端,劣迹斑斑,又得不到及时矫正,最终也走向犯罪。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从预防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开始

1、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小抓起,从现在做起。

良好习惯,良好行为的养成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培养训练。预防不良行为必须从小抓起;

2、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具体的小事抓起。小事不小。小时不抓,就演变成大错。教育无小事;

从小抓,抓小事,久而久之,形成良好习惯,使不良行为得到及时的制止和矫治,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抓好两“小”,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环节。

三、小结: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接班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小学生行为的准则,应努力做到。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做到:自尊自爱,注重小学生仪表,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己,遵守公德。将来我们才能成为一名遵纪守法,对社会有用的好公民。

教案二

法制教育

一、教学内容:当前暴力犯罪突出,团体犯罪严重,各种社会团体因素对当前中小学生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本节课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 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更了解法律,并知道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在遇到某些情况下(如:被打劫、勒索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五: 教学过程:

1.引言:同学们都有十一、二岁了,相信大家都会判断是非对错,可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人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呢?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升没减,面对这个沉重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深思呢?? 2.阐述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1)犯罪呈低龄化趋势

(2)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突出(3)在校学生作案逐年递增(4)犯罪的类型复杂

3.学生讨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4.总结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1)社会的因素(2)家庭的因素(3)学生的心理因素

相互交流

学生与主持人对某一案例,一起讨论,各抒己见

6、布置作业

本周大家就本节班会课写一篇周记,谈谈自己应如何做一个知法守法的青少年。

教案三

一:知识技能目的: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二:情感教育与价值观: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教学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结合上节课相关内容,到当地派出所、法院少年法庭或少年犯管教所作一次社会调查。调查内容:近年来当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情况;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应当吸取什么教训。

司法机关在保护未成年人(包括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些不足。

司法机关对未成年中学生有些什么希望,中学生应怎样配合司法保护。

二、把收集材料,在班上进行交流.三、教授青少年自我保护二十招

第1招

警惕“黄狼”入室

健康第一,高尚情趣。抗拒诱惑,抵制黄毒

第2招

学会独处

独自在家,不必害怕,管好自己,安全潇洒

第3招

现代居室内的安全

现代居室,空间有限,安全规则,牢记心间

第4招

不要轻易“打”“听”

要打电话,先问费用,量入为出,全家安宁

第5招

正确对待宠物

宠物可爱,不可迷恋,狂犬病毒,预防在前

第6招

预防20世纪“新瘟疫”

艾滋病毒,可以预防,洁身自爱,永保健康

第7招

餐桌上,噎着怎么办

食物噎住,压腹咳出,细嚼慢咽,麻烦免除

第8招

求助“快速突击队”

紧急危险,求助莫慢,快拨110,转危为安

第9招

久戴耳机有害无益

保护听力,少用耳机,音量适度,轻松惬意

第10招

“电老虎”屁股摸不得

电是老虎,不可糊涂,预防触电,请教父母

第11招

火里逃生

防火须知,勿当儿戏,火警电话,不可忘记

第12招

未成年少女自护

少女合群,防止无助,冷静机智,勇敢自护

第13招

第14招

第15招

第16招

第17招

第18招

第19招

第20招

第21招

第22招

学会使用家电产品

家电便利,用前学习,合理使用,遵循规律。电脑与自护

电脑神奇,积极学习,你是主人,莫做奴隶。招谨防铅中毒

铅会毒人,慎选器皿,装修防铅,处处小心。把好你的“健康之门”

爱牙护牙,防止龋齿,断牙可植,就医及时。注意厨房中的安全

厨房学艺,细心有序,边学边做,安全第一。安全使用煤气

煤气危险,用毕即关,注意通风,防患未然。不做小烟民

吸烟成瘾,疾病缠身,健康自尊,不做烟民。面对校园暴力

不卑不亢,自卫适当;对症下药,人人舒畅。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学法懂法,依法行动;合法权益,应当力争。守护好你的“司令部”

保护大脑,谨慎用药,精神卫生,至关重要

教案四

法制教育教案——案例分析及讨论

教学目的: 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教学重点: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二、主要内容

(一)你对法律知多少:

1、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请你举例说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

旷课、夜不归宿,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携带管制刀具等等。

(二)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意识是很可贵的,有些未成年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态度。如认为父母“赶不上潮流”,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甚至动不动就与父母顶撞,耍态度,发脾气;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很反感,认为是和自己过意不去。如果连教师、家长的正确教育也不接受,那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

案例:一个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因为害怕第二天的家长会很晚才回到家。回家之后父亲知道他成绩很差就辱骂他,逼得他与父亲顶撞之后离家出走。

请大家思考:你是怎样看待故事中的父子俩的做法的?(讨论)

(三)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应该懂得,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依法维权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维护法律的尊严。

案例:小陈是一个农村姑娘,9岁时由父母做主,同一个21岁的男青年订立了婚约。男方给了小陈的母亲1960元礼金。小陈13岁时,提出要与男方解除婚约。男方不肯,坚持“要人不要钱”。小陈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便到法院起诉,要求解约。法院经过调查,在做好疏导工作的基础上,依法裁决由小陈的父母退还男方1960元礼金,小陈与男方解除非法婚约。就这样,小陈依靠法律,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案例:小周家住湖北农村,是六年级学生。1996年月11月3日,在骑车回校途中,不慎将8岁女孩小雷撞倒在地致伤,雷家要求周家赔偿,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雷家到镇派出所报案,要求周家赔偿损失。派出所召集双方家长调解未成,于是派人到学校将小周带回派出所拘留。周母到派出所要求放人,派出所答复,必须交纳1000元才放人。周家因家穷被迫四处筹钱,但仍不够钱,被迫写下欠条,之后,派出所才放出小周。小周回家后,越想越不服,联想起在学校学的法律知识,决定讨一个说法。于是小周向当地法院递交起诉状,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派出所行为是违法行为,必须退还周家交纳的钱。小周终于依法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四)学会断案

例1.父母不让孩子上学违法吗?

村民赵某家有一子一女,均达到法定入学年龄。但赵某有重男轻女思想,仅让其九岁的儿子上学,其女儿则被留在家里帮助干活。村委会干部多次劝说赵某将女儿送到学校去读书,均被赵某以自家的事不用他人来管而拒绝。你认为赵某的做法是否违法? 答案:违法

案例2.未成年人被判缓刑 学校能否拒绝入学?

16周岁的小华是某中专学校的学生,去年因盗窃被公安机关抓获。学校在得知小华涉嫌盗窃罪的通知后,作出了开除小华学籍的决定。法院对小华盗窃一案开庭审理后,认定小华犯了盗窃罪,但因他犯罪时不满18周岁,所以法院予以从轻处罚,判处小华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宣判后,小华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学校,要求继续读书。不料,学校却拿出一份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声称学校与小华已不存在任何关系。你认为学校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不正确

教案五

青少年学法刻不容缓

一、导入

谈到小明为泄私愤竟纵火一事,此案审判长、龙岗法院的侯庆山法官认为,当前的青少年人群往往表现出极强的个性,他们考虑问题往往带有片面性和偏执性,处理问题时也易盲目、冲动、不计后果,社会责任感相对欠缺。从这一点来说,本案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据了解,小明只有小学文化。据他的老师介绍,小明是个个性很强、很有孝心、不善言表的学生,为了不给家里增加负担,曾主动提出停学。社会知识欠缺和心理尚不成熟,导致他在自身的法律意识不强的情况下,触犯了法律竟然不自知。

侯法官认为,小明是犯了罪,但他主观恶性并不大,社会危害相对较小。对这样的未成年犯罪人群,在严肃审判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们进行深刻反思,使他们能鼓起勇气重新面对美好人生。除司法工作人员应对其帮教外,家庭、学校、政府以至全社会都有义务来关心、帮助、教育他们,尽力将其改造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青少年法制学习刻不容缓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突出

日前记者从某市公安局获悉,在 8月25日至30日一周,公安机关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中,发现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活动突出。

近日在该市的石景山分局和东城分局先后在三天内打掉了两个盗窃犯罪团伙,抓获10名犯罪嫌疑人,其中7名是未成年人,年龄最小的只有14岁。8月中旬,朝阳分局连续打掉两个骑摩托车抢夺作案的犯罪团伙,抓获7名犯罪嫌疑人,破获骑抢案件24起,被抓获的7名犯罪嫌疑人中有6人不满16岁,有2人是在校学生。为此,警方呼吁,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应该引起家长、老师以及全社会的关注。

(二)青少年法制学习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1、专家指出,初始犯罪年龄与犯罪率有很大关系。11岁开始犯罪的为65%;12--15岁开始犯罪的为54%;16--21岁开始犯罪的为46%。成年犯罪中早年发生犯罪的比成年后开始犯罪的多七倍。理论上来说,预防好青少年犯罪,可减少6/7犯罪。

今年1--5月份,在校中学生犯罪情况(含职高、寄宿、中专)共计25件、41人,其中未成年人32人,成年人9人,女性5人,占整个未成年人犯罪的25%。占所有案件的2.19%。学生主要集中在职高、寄宿学校。涉嫌犯罪的职高生有20名,寄宿生有10名,中专生有4名,普通中学生有7名。

犯罪类型多为抢劫、寻衅滋事等,没有高智商犯罪,基本没有预谋。地域相对集中,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多相识。抢劫物品多为随身听等小件物品,也有手机。校园内、学校附近犯罪的比较多。

分析犯罪原因:未成年人法律意识相当薄弱。

2、青少年法制教育应当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因为要做学问,首先要学会“做人”,懂法守法是“做人”的底线。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党和国家关心的大事,是全社会关心的大事,也是千家万户和老百姓关心的大事。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有利于引导、保障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法制教育,培育广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综合能力,也能更好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维护社会的稳定,降低社会管理成本,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坚持与政治思想教育相结合,与道德纪律教育相结合,与科技文化教育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有助于丰富青少年一代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符合我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因此,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是落实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是一项十分重要紧迫的工作。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是保证国家兴旺发达的基本要求。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阶段。面对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现代科技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我国将进一步改革开放,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对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的挑战,积极参与全球经济的竞争。这种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21世纪中华民族实现的伟大复兴中,青少年肩负重大历史使命。他们的法律素质如何,不仅是关系各种人才整体素质的高低问题,而且也是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大问题。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江泽民总书记要求,“要经常地在学生中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的四个五年普法规划中,都将青少年列为法制教育的重点对象,提出了明确要求。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从根本上讲,就是要通过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和现代法治观念,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适应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劳动者;造就一大批依法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的现代化合格人才,担负起兴国强国重任。

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是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目标的内在需求。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进行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改革。它对于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保证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这就为青少年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学生的整体素质包括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也包括法律素质。法律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推进,提高公民法律素质的问题就会显得越来越重要。从一定意义上讲,法制教育有思想道德教育的因素,也有文化知识的成分,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在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要切实加强法制教育,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是引导和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个世界性课题。我国青少年所占人口比重很大,仅各级各类在校学生就有两亿四千多万人,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辨别是非观念差,自控能力弱,可塑性很强,容易受到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青少年团伙犯罪和有组织的犯罪增多,暴力化程度加剧,犯罪年龄也向低龄化发展,这些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应当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学法、不懂法,法治观念淡薄就是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和破坏青少年成长环境的违法犯罪也呈增长趋势。青少年特别是在校学生是弱势群体,他们往往容易成为犯罪分子侵害的对象,需要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有利于从小培养青少年学生的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法律意识,增强明辨是非,抵御“黄、赌、毒”等不良社会现象影响的能力,以及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贯彻落实“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引导、规范、保障和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个案分析

(一)宿舍偷窃

付*,男,2000级学生。

该生于 2002年4月28日晚在学生宿舍偷窃同学的手机一部。鉴于该生事发后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进行了较深刻的检讨,根据《深圳大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修订稿)》第八条的有关规定,决定给予付*留校察看处分。

案例分析:付*趁同学已睡觉之机,见某同学的手机就放在书架上,顿起贪念,“顺手牵羊”将其占为己有。事发后,该生在悔过书中写到:“偷东西,表面上看是我个人品质的败坏,但深一层看,它会造成许多其它不良影响:第一,这种行为影响了我和同学们的感情和彼此之间的信任;第二,造成校内的不良反应。一些同学会以此为戒,而一些同学则可能会仿效我,就像我当初一样。所以在此,我衷心希望有这方面想法和行为的同学不要抱侥幸心理,天网恢恢,是逃不过法眼的。要以我为戒,记住:一失足成千古恨呐!

付同学的教训是深刻的,一个人如果不能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态,不注意世界观的改造,在物欲横流的当下,很容易抵抗不住诱惑,作出违纪甚至犯法的行为。偷窃是违纪犯法的行为,可因作案价值的大小和情节的轻重不同而受到纪律处分或追究刑事责任。

(二)案例:争执打架

张*,男,2000级学生。2001年10月7日晚饭时间,该生在深圳大学荔山餐厅一楼与管理学院学生李**发生争执,其后,张*出手打了对方。事发后,该生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进行了较深刻的检讨,多次看望了对方并道歉,及时承担了对方的医疗检查费

用。该生严重违反学校纪律,本应严厉处罚,考虑到其认错态度较好,积极采取补救措施,经研究,决定从轻处理,给予张*记过处分。

案例分析:像张同学和李同学为了一点小事而发生争执,继而动武,实属不智。生活中难免有点磕磕碰碰,互相礼让也就过去了,实在过不去了,也应通过正常途径加以解决。

高校扩招使更多学生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面对暂时存在的教室、宿舍、图书馆等的拥挤现象,学校会尽最大的努力加以改善,同学们也应加强自律,互谅互让,珍惜学习机会,把精力集中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上。与此同时,为使自己的大学生活行有目标、做有规范,认真学习学校有关学籍、学位、日常管理等方方面面的条例和规定,也应是每一位同学的必修课。

(三)案例:盗用上网账号

李**,男,1999级学生。该生盗用他人上网账号,致使他人经济损失达数百元,并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网络秩序。鉴于该生事发后能主动赔偿损失,并公开道歉,学院对该生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案例分析:做一个合格的网民,应坚决不做侵犯别人或集体利益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除遵守国家规定的制度外,还应遵守公用机房的规章制度。

在校内上网,为了杜绝和避免账号被盗用,用户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定期查询网络流量,可尽早判断账号是否被盗;

2.经常修改密码,不应采用生日、学号、电话号码等数字信息作为密码,密码应包含字母、特殊字符和数字,长度在6-8位;

3.勿将密码授予他人使用或多人共同使用同一账号;

4.在使用公共机房计算机上网时,要特别注意账号及密码安全,切勿保存密码,离开时关闭浏览器。

互联网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领域影响越来越大,成为联系全社会的共同纽带。每一个大学生都应像爱护自己的家园一样爱护计算机网络,保证网络的安全运行。

2001年11月22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全国青少年网络协会联合召开网上发布大会,向社会正式发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这标志着我国青少年有了较为完备的网络行为道德规范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同学们,请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做网络文明的守护者和传播者!

四、总结

综上所述,教训是惨痛的,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刻不容缓,每个同学都应该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根据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近日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自觉主动接受法制教育,做到懂法、知法、守法、护法,成为一个真正对社会有所作为的人。

教案六

预防青少年犯罪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我国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掌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个人的亲身感受、所见所闻、或利用在课前的探究活动中调查了解到的典型事例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特别是对“我国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逐步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自觉性,使自己健康地成长起来。教学过程:

出示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

第一组:文字资料:”弱智儿遭虐待死亡“(见扩展资料)

图片:”三缺一,凑个手“

第二组:图文资料”老师打学生耳光“

图片:地摊”游戏“莫伸向孩子等

学生分析,老师归纳,说明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造成的身心伤害。

学生分组讨论:

还有哪些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象?如何才能有效制止这些现象?(10分钟)

小组代表发言,总结本组讨论结果,老师适当补充。包括如下内容:家长、监护人对孩子粗暴对待,甚至虐待,强迫孩子辍学、早婚等;学校忽略学生安全措施,酿成事故,老师教法不当,体罚或变相体罚,使学生身心受挫;社会上一些不法之徒为谋求经济利益,雇佣童工,兜售不健康的图书、音像制品,用游戏厅、网吧诱惑青少年。而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因此,如果要制止这些现象,必须通过立法,用法律防止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板书)

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板书)

案例分析:他们竟向同学连捅70多刀(见扩展资料)

学生分析:和大家一样的中学生,为什么会如此凶残?

分析方向:社会的不良影响;自身的抵抗力弱,法律意识淡薄。

浙江省少管所调查表明,大部分因杀人而进少管所的少年犯的业余爱好是看武打录像、武侠小说和玩电子游戏,最羡慕的人就是武艺高强的武侠英雄。他们认为,打架时动刀子让对方流血便是英雄的表现。而许多犯偷盗罪的少年犯最向往的则是做一个有钱人。一位少年犯说家里父母很宠他,每月给他的零花钱有上千元,但和社会上一些人出入歌厅挥金如土的”潇洒“样相比,他觉得自己仍很寒酸,于是便与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一起去偷。

据公安部调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趋势。

年份 犯罪比例 以1987年为100 备注

1987年 1991年 1997年 13.6/万 21.9/万 30/万 100% 161% 220%1

另:未成年人犯罪人数绝对值增加,近几年每年查获15万。比1986年增加1倍

不仅犯罪率上升,而且出现年龄低龄化、手段智能化、团伙性和暴力性犯罪增多的特点。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从这方面来说,也必须加强立法,约束青少年的行为。

现在请同学们谈谈,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国家的利益有什么关系?

(同学发言后,教师归纳。)

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重大,需要国家给予特殊关注(板书)

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能否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直接关系到革命前辈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因此,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和保护,但是我们通过前面的讨论知道,在当今社会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我国现行的法律又不足以充分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所以,制定关于保护青少年的专门法律,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板书)

(1)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板书)

(2)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基本原则。(板书)第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板书)

此项原则的意义:就是国家、社会和家庭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防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发生,救济、恢复已经被侵害的未成年人权益。第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板书)

人格在法律上指能够作为权利和义务主体的资格。内容包括人的姓名、人身、荣誉和肖像等。人格尊严受到新生是公民做人的起码权利。宪法规定?quot;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尤其重要。不尊重人格尊严,就谈不上保护。第三、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板书)

各项保护措施都要适应未成年人特殊的年龄、生理、心理特征,才能有效。第四、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简称教育原则。(板书)

教育和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因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们;而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其辨别是非的能力,又能促使他们加强自我保护,勇敢地同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做斗争,达到保护的目的。

新课小结:(用课件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重要道理: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必要性。两个具体知识: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四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

典型例题

1、四川省成都市某镇的经济状况不差,但每到开学之际,总会出现学生流失现象。这年秋季开学后,又有6个该上初三的学生没有到学校上课。学校先后出动数十人次给家长及学生本人做动员工作却毫无效果。为孩子们的前途忧心忡忡的学校再三考虑,将这6名学生家长推上被告席,请求法院判令这些家长承担让孩子接受教育的责任,并缴清拖欠的书本费和杂费。

阅读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资料说明了什么?

(2)为了解决资料中所反映的问题我国颁布了哪些相关法律?

分析与解答:

为了考察学生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这一教学重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语言组织与表达的能力,设立此材料分析题。

答案要点:

(1)材料说明在现实生活中,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和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各种违法犯罪事件时有发生,迫切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国家给予特殊关注。事实证明也只有法律才能切实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

(2)为了打击一切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国先后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两部法律的颁布实施,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法律依据。

2、多项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对象的有:

A.所有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

B.所有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婴儿、幼儿、儿童、少年

C.所有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未满18周岁的青年

D.所有婴儿、幼儿、儿童、少年和未满18周岁的青年

分析与解答:

未成年人的涵义是要求学生记忆的知识目标之一,设计此题的目的就是为了强化学生对此知识点的正确理解与掌握。

答案:BC

3、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分析与解答:

设计此题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记忆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基本原则的内容。

答案要点:

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这是保护未成年人工作首先应当遵循的原则,同时也是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目的和我国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目的;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简称教育原则。

习题精选

1、选择题:

我国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之外,另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是:(B)

A.义务教育法

B.未成年人保护法

C.保护妇女和儿童合法权益法

D.民法通则

2、组织学生观看我国首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电影《为了明天》,并写出观后感,利用课上时间进行交流或者出一期板报,评出优秀作品。

上一篇:支持冬季长跑的作文下一篇:《楚门的世界》中学生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