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信息技术教育

2024-10-19

反思信息技术教育(精选12篇)

反思信息技术教育 篇1

信息技术教学不是片面追求“学而致用”的职业培训,而是不仅传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还必须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用以提高学生借助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然而,当前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普遍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 教材内容方面的问题

现行信息技术教材仍然存在过分注重计算机知识的内容学习,且内容单调、缺乏层次性。教材反映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仍然将计算机和网络的基础知识及常用软件的操作作为主要的和唯一的学习对象。课程内容较少考虑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学习资源、学习环境的功能,课程内容缺少以信息技术为认知工具,增进其他学科学习的内容和联系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

(2)有关信息道德文化教育的内容单薄。例如信息伦理道德的教育只是集中放在一个部分,在“删除文件”时没有提出应该注意不要随意删除别人的文件,在“通过因特网获取信息”时没有讲网络健康使用的问题等。须知,我们应用信息的全部过程还包括对信息的选择、评价、信息道德、人文等,在通讯发达、信息技术普及的今天,很多时候影响我们的不是技术,而是对信息的正确态度、合理控制、应用意识等。

(3)教材内容考虑信息技术的操作多于应用。如讲到开机进入Windows操作系统时,教材中详细地介绍说“先按下显示器的电源开关,打开显示器,然后按下主机箱上的电源开关,打开主机”。再比如一次选中多个文件或文件夹时,“方法是单击选定第一个文件或文件夹,然后按住‘Shift’键或‘Ctrl’键,再单击其他需选定的文件或文件夹……”这种形式与某些软件的使用说明书基本雷同。有的虽然称为是按照问题中心或任务驱动方式编排,但其任务是如何操作应用软件,而不是解决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4)缺乏合理的可操作的评价体系。当前评价较为重视过程性评价,也就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动手能力以及作业练习情况的评价,又可以分为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三种。如苏教版每一章的综合实践课题中都有一个活动评价的表格,内容包括对象的确定、活动过程及研究方法、态度、作品组织结构、文字、布局、界面、口头报告、共享交流等方面,并列出相应的标准。但操作起来比较困难,评价的标准也很抽象,不具有普遍的可操作性。

(5)与高中教材衔接不当。现行中教材基本上还是假设学生“零起点”为编排依据,以至于高一年级教师上课还要花大量时间讲开机关机,任务栏与“开始”菜单,教师觉得很无奈,学生更觉得枯燥无聊。

2.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学及教师教的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时设置不足,课程质量得不到保证。根据国家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规定,《信息技术》课程在初高中阶段的总教学课时应为68学时,上课时数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但目前不少学校安排《信息技术》课程开设两年,每周仅1课时,除去期中、期末复习停课和节假日休息时间,实际教学课时为20~25学时,与国家的规定相差甚远。

(2)课程目标尚未全面实现。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要求从认知、能力、情感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即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养成信息技术情感和伦理道德修养。但实践的过程却偏离了开设这门课的宗旨。集中体现在信息技术课程只注重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培养,加之多数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对课程开设的目的认识不够全面,在课堂教学中,只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有关计算机和网络的基础知识,忽视了对学生信息道德和伦理的培养,也导致了教学严重偏离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宗旨。

(3)教材与教学实践尚未协调一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激发和提升。很多现行教材还是局限于软件工具的使用与操作步骤的讲解,没有涉及利用信息工具处理学习者实际学习与生活问题的应用,更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过程等内容。有些教材有主题活动应用设计,但提出的内容与活动方式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低于或高于中学生的心理年龄与实践能力,或不在学生的兴趣范围,或脱离当前的社会环境与地区差异的实际。

(4)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信息技术学科专业教师数量不足,现有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中,许多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经过短期培训转行而来,正规本科、专科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毕业生很少,许多学校只能让教师在满工作量的情况下加上信息技术课。二是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素质偏低、培训机会少,没有受过正规信息专业的培训。有不少教师只具备基本的电脑常识,而欠缺应用软件的使用、课件制作的能力以及网络知识。这样的师资状况,也影响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

(5)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不尽合理。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极富创造性和明显的时代发展性,这些特点决定了这门课程的教学要采取新的教学模式。但目前很多地区的信息技术课程仍然采取传统学科的讲、学、考的教学模式,使原本生动有趣的信息技术课变得枯燥无味,窒息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出现了“学生喜欢玩电脑,但最不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现象。

(6)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方式不尽合理。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然而目前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方式仍采取传统的书面考试方式,常常出现以纸和笔来考学生操作能力的怪现象。这种评价方式极不合理,更不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也因考试而将信息技术教育视为一种负担。

二、应对策略

1. 转变学生观念

要使学生意识到,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不要因为教师和家长对信息技术教育认识的误区,以及应试教育的压力,而忽视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要知道全新的人才观是重创新、重科学、重实践而不是高分低能。因此要树立全新的学习观,把自己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成为学习过程中真正的认知主体,提高对信息技术课的积极认识。

2. 转变教师观念

信息技术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在信息时代所占有的重要性。不能认为自己担任的是“副科”而具有“自卑”情绪,更不应该因为自己当前的待遇较低而工作懈怠。依据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教师要培养新型的学生,自己首先应该具有创新精神,要不断加强自己的创新修养,及时扩充、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树立创新观念。

3. 以主题项目任务的实践活动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

教学应跨越计算机学科的界限,借助丰富多彩的项目实践活动来融合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技能的学习,融合各种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使用。主要采用“在主题任务解决中学习”的教学设计,这种基于项目的教学活动将知识的学习和知识的应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为知识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真实的”应用情境,并且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组织教学

从各类期刊、报纸、Internet、光盘等精选适合中学教学的内容,并通过加强对学生协作学习的指导与交流活动,建立校园网络的信息组织与过滤机制等措施来保障学生获得健康的发展。与过去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思路不同,教学的主线索应当是为帮助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信息的能力而展开。

5. 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基于过程、基于行为的综合信息能力评价体系

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而不是以学生掌握多少计算机软件技术为目的。因此,不能采用掌握知识点多少和技能的熟练程度为主要特征的卷面考试和操作技能上机考试实施评价,应该制定出基于过程、基于行为和学生电子作品的优劣的行之有效的考核标准和较为健全的考核制度,以“考”促“学”,以“考”带“学”。可以定期举办一些电脑制作比赛,为学生们的学习搭建舞台,营造环境,对学生中的优秀作品应及时反馈、讲评、展示,使学生们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形成一种你追我赶、互相竞争的学习气氛。

反思信息技术教育 篇2

关于信息技术教学原则的探讨,有人喜欢借用教学的一般原则,并稍加解释。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学原则有其特殊性——个性,是共性要求与个性要求的统一。信息技术教学原则的“个性要求”主要有:技术性,强调信息技术与工具的运用,强调教学手段和内容的高科技含量。素质性,强调对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整合性,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度,强调数字化学习方式的优化。发展性,强调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要求必须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而不断调整,强调所有信息技术教学活动都必须有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信息技术教学原则体系的提出,还要注意各原则的相适性、完备性和原则本身的独立性、简练性、针对性等。据此,信息技术教学原则体系可以表述为如下九条:

任务驱动与问题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该原则强调,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布置,也要注重学习的主动性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既要重视学习结果,也要重视学习过程。既要追求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也要追求学生创新意识等心理素质的培养。既要运用接受性学习,也要加强理解性学习。努力使学习的外在驱动力与内在驱动力共同发挥作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则 该原则强调,信息技术教学中要避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两张皮的现象,使信息技术渗透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结构、课程实施方法、课程评价等各个方面。要把教学改革建立在信息技术平台上,同时信息技术教学要主动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虚拟教学与现实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该原则强调,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利用多媒体与网络学习环境进行虚拟教学,拓展教学时空,要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作用,节省教育成本。同时,也要重视教师面授、学生间的直接讨论与综合实践等现实的教学,加强直接交流与即时反馈。要避免虚拟学习中的情感冷漠与情景变异,也要避免传统教学中的“少”、“慢”、“差”、“费”。

开放学习与统一规量相结合的原则 该原则强调,在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施模式与评价管理中,既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自由创造、自愿参与、自我评价,也要重视教师的具体指导与教育管理部门对教学绩效考评的统一要求。

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该原则强调,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既要重视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学习,也要重视具体操作、工具运用技能的学习。既要重视知识体系的建构,也要重视能力体系的形成。既要重视书本知识、间接经验的掌握,也要重视实践创造与直接经验的积累。

以优化学习、培养信息素质为根本宗旨的原则 该原则强调,要牢记信息技术教学的本质与根本目的,以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为中心,努力培养学习者的信息素质。要避免将信息技术装“门面”、盲目追求“高”、“精”、“尖”与滥用。

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 该原则强调,要充分发挥实物直观、模象直观与语言直观的综合作用,要加强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的综合培养。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直观形象性,可以化解教学难点,减少教学坡度,提高记忆效果,但应注意避免使教学表层化、肤浅化。适当加大学习难度,特别是抽象思维的难度,对于高年级学生、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来说同样是十分重要的。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3

一、提高素质,充实自己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直接人,其自身文化素养、教学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作为信息技术的老师,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充电,用最新、最丰富的知识来武装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迎头赶上日新月异、迅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才能轻松应答学生提出的五花八门的问题,才能不断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发展最前沿的新鲜知识,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和兴趣,才能让学生对老师产生敬佩,学生的积极性才能逐渐地提高,将信息技术的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

二、巧设任务,完善教学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之前,教师应深入地研究教材,认真备课,通过计算机网络资源,搜集更多辅助的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教学任务,保证每一个任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目的的明确性,保证课堂教学的知识点能够有效地蕴含在每一个任务中。学生完成了任务,也就掌握了本堂课的教学知识点。这样,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循序渐进地完成任务,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还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的提高和主人翁意识的建立。

三、幽默风趣,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若是对于信息技术产生了兴趣,那么就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信息技术的教学中,相对于枯燥的理论课,学生更加偏向于上机操作。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深入地了解学生,尽可能地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生活实例,方便引起学生的共鸣。尽量将一些枯燥的知识讲得更加生动、形象一点,可以利用风趣的语言、贴近生活的比喻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反思信息技术教育 篇4

1 信息技术在当前干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1.1 信息技术助推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干部的建设

信息技术对干部教育效果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各级干部培训机构均意识到,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干部教育培训便会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无疑是给干部教育插上了一双有力的翅膀, 成为培训模式变革的重要手段。现代化干部培训体系根据自身的需求, 大量运用新型信息技术和培训手段, 提供了理想的教学环境,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率与效益。使干部教育教学方式越来越多样化, 也让各级干部培训机构变成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学习场所, 有助于创设开放性的自主学习环境和资源, 为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干部的建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 信息技术助推干部教育积极创新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前干部教育实施创新的重要因素, “特别是最近几年, 干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不断加速, 由此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 更重要的是对干部培训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都产生了深刻影响。”[2]传统的干部教育模式单一、内容单一,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绝对主导, 干部培训以教师讲授为主, 教与学之间形成了一种单向传输的关系, 致使干部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等严重缺乏。信息技术在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变革的同时, 也为干部教育注入了创新动力。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图、文、声并茂等特点, 这些特性与功能是其他媒体 (例如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电视等) 所不具备或是不完全具备的。现代干部教育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实施创新, 不仅表现在培训方式、方法、内容, 而且引发当代干部教育的理念与内涵产生了多重变革。

2 信息技术在当前干部教育中的消极影响

2.1 加剧了干部教育资源的配置失衡

信息技术为当代干部教育培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海量资源, 但是这种资源的获取需要有大量硬件设施作为基础。由于各级干部培训机构处于不同的行政级别和地理位置, 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财政扶持力度的限制, 其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部分地、市、县级的党校、学院信息化程度相对落后, 信息技术在干部教育中的应用水平较低, 干部教育培训资源的获取渠道依然较少, 一些干部培训机构仍然在传统模式下进行培训教学。“强者愈强, 弱者愈弱”的现象进一步加剧, 信息技术在干部教育中的“马太效应”导致干部教育资源配置的明显失衡。“优势型”培训机构与“弱势型”培训机构间的教育资源差距被进一步拉大, 加剧了干部教育资源的配置失衡。

2.2 过度依赖信息化教学方式

当现代干部教育大量引入信息技术之后, 培训机构普遍采取了电子化、网络化多媒体教学方式。但部分教师对于信息化干部教育的理解过于浅显, 过度依赖信息化教学方式, 出现了两者较为极端的现象。一种是把传统的板书转变为简单的课件演示, 把大量的文字内容放入多媒体课件, 面授变成了念课件。这种教学方式反而降低了课堂授课效果, 教师已经部分丧失了应有的功用, 信息技术只起到了装裱作用, 完全背离了现代教学理念。另一种则是把信息化教学当成了个人才艺的另类展示平台, 使用大量的多媒体素材制作课件。为了突出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 背景布局力求标新立异, 照片、图片、艺术字、动画特效、音乐等素材以各种形式在课件中出现。有些课件在艺术化的创作手法影响下, 甚至变成了视频纪录片, 教师的职责由课堂讲授者变成了幻灯片放映员。这些都是过度依赖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具体表现, 忽略了主与次、本与末的关系, 造成了信息化干部教育的虚假繁荣。

2.3 降低了教学参与者的积极性和互动性

信息化的干部教育方式为教学参与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培训内容, 但也容易导致教学参与者的积极性和互动性被降低。电子化的教学手段、大容量的课件内容吸引了学员的注意力, 使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吸收, 只能充当多媒体授课的被动跟随者。教师与多媒体技术主导了教学过程, 学员对于重点内容甚至来不及做笔记, 课件内容就已经显示到下一页。教师也被大容量的授课内容和电子化授课框架所束缚, 忽视了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互动环节。在已经设定好的机械电子化授课环境下, 教师与学员缺乏互动性沟通, 无法针对教学的实际效果和临场反馈, 及时地去调整授课方法、授课内容和授课进度, 反而会让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 信息技术在干部教育中科学应用的思考

3.1 科学制定干部教育信息化的总体规划

面对干部教育信息化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现状, 短期内全面提升各级干部培训机构信息化水平明显不符合现实, 面临着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这就需要科学制定干部教育信息化的总体规划, 构建资源共享的一体化教学资源平台。以党校系统为例, 目前中央党校牵头实施的资源共享平台已初见规模。但党校资源共享平台是以中央党校为依托, 省级党校为终端, 各级市、县级党校还没有被整合。这就需要在科学制定干部教育信息化总体规划的前提下,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加速构建全国性的干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囊括各级干部培训机构。而信息化程度较低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 也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制定近、中、长期的信息化建设实施规划。加大多媒体教学、办公自动化、远程教学、数字图书馆等基础建设投入力度, 为尽快融入总体规划和一体化资源共享平台打好基础。

3.2 加强干部教育信息化的队伍建设

干部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需要有能够理解、掌握现代信息化干部培训的人才队伍。而信息技术在当前干部教育中表现出的部分消极影响, 充分说明干部教育信息化的队伍建设急待加强。首先应从教师队伍建设入手, 通过定期培训、交流引导等途径, 在授课教师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 提升教师队伍的信息化素养, 使他们真正理解信息化干部教育的内涵与实质。克服过度依赖信息化教学方式的消极影响, 明确在干部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尺度。

3.3 完善干部教育信息化效果评价体系

一个相对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 对于当前的干部教育信息化而言至关重要, 能够为信息技术在干部教育中的实际运用指明发展方向。目前各级干部培训机构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化教育效果评价体系, 通常是通过自我评价来确定实施效果, 具有一定的主观因素, 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在一定程度了制约了干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创新。因此, 应当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 同时把学员的意见反馈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综合硬件、软件、应用效果、管理措施等因素, 逐步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善的评价体系。为了让评价体系真正起到引导作用, 还应当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干部教育信息化实践, 有针对性地提升应用效果, 促进其长效化发展。

面对新常态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和干部教育培训的特点, 以信息技术促进干部教育创新是当前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的重要助推因素。只有客观地分析信息技术在干部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不断的加以改进完善, 才能有益于构建现代、科学的干部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 2013-11-16 (01) .

[2]陶鹏.论信息技术对干部培训的双重影响及对策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1 (21) .

[3]黄秋菊.新时期党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实事求是, 2013 (3) .

[4]赵若玉.党校信息化建设与干部教育[J].科学社会主义, 2013 (1) .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5

一学期已经结束,回顾这一学期,我从事六个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因此教学工作上不敢怠慢,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反思。

本学期我担任五—八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现阶段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着眼于使学生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注重培养学生信息采集、加工、发布等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促进和提高学生主动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用于学习和生活,当然最重要的还在于中考的信息技术会考,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及教学要求。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信息技术基础、办公软件的操作。

一、不断学习提高个人素养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注重自己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平时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在工作之余,学习与农远工作和信息技术教学及计算机维护的相关知识,努力提高个人的业务水平,为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扎实细致地做好教学工作

备课对于每门课程的教学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也不例外。在备课的过程中,我首先对所要教授的知识进行全面的研究、归纳、总结,并根据教授对象的不同特点找到教授的最佳方法与方式。在此基础上将所备内容在计算机上进行逐一推敲、验证、演练,以使一些空洞的知识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还将每个知识点构造成一个操作性实例,通过对实例的演练让学生对知识点产生准确、完整的认识,由此得出相关的结论。从而做到对人、书、机三者进行有机结合的备课,备课不只是在教案本上备课,而是把工作重点放在电子备课上。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即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下进一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计算机课程操作性强、更新速度快、创造性强的特点都要求我们必须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有通过自主地学习,才能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跟上知识的发展更新并进一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如果单纯地依靠老师教授,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将总是有限的。

在教学中,学生所使用的教材能够贴近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结合教材的特点,因人而异地设计适合于学生参加的各种兴趣活动,并在活动中加强的教育的示范与引导,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指导,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在教学中,注意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使一部分学习知识比较快、技能掌握比较好的学生能够利用空余时间进行一些自主学习,达到提高的目的。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在讲课时尽可能地把一些操作步骤演示给学生看。这样比单纯地告诉学生步骤,再让他们去练效果更好。因为在老师演示时,同学们不仅看到了整个过程,还看到了结果,这比纸上谈兵要有效的多。在这方面,我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软件,上课时,老师在教师机上演示,学生通过网络在自己的屏幕上观看,对老师的操作过程和结果看得一清二楚,大大提高了讲课效率。同时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能让学生做的就让学生做,包括演示操作尽量让学生来做,同时许多操作都采用让学生先练习,再归纳,后总结的步骤来。

正所谓“百看不如一练”,学生亲自动手练习要比听、看有效得多。教师通过对知识的讲解、演示,只能使学生把一个模糊的概念转化为其思维体系中一个模糊的认识,而能不能将这个认识清晰化,关键的一步就是能否让学生去动手、去实践,在实践中把握真知,在实践中创造成果。所以,在课堂上我加大上机时间在教学时间中的比重,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练习,把模糊的认识清晰化;并能有进一步的提高和创造。

信息技术课堂设计的反思 篇6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构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情境,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只有这样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一、确立正确的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它是教学内容的纲领性要点,是教学活动的指南性提示,是教学结果的评价性标准,是整个课堂教学行为的导向。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强调使学生在不同层面信息素养的综合提升与协调发展,是我们实现课堂教学的一个依据,确立教学目标,是我们教学设计的起点,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败,影响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评价及教学效果等各方面。

确立一个成功的三维目标应符合如下基本要求:(1)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是个性化,能满足个体需要的;(2)学习是以问题或主题为中心的;(3)学习过程是通过互联网交流的,学习者之间是协商的、合作的;(4)学习是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的。

二、抓准重难点

确立教学重点、难点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以便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信息技术课的实践性很强,如果能很好的把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那么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会更高,教学的目标也更加明确,更具有针对性。正确把握重难点是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教材中的一些重点很可能也是难点但并非所有的重点都是教材的难点,所以不能把二者等同起来。只有真正理解大纲,钻研教材,了解学情,才能够正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

三、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互动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的方式方法。信息技术课是以实践能力为基础的课程,单纯讲授演示的教学方法学生不爱听、不爱学,教师上课也觉着累,而且教学效果也不太好。我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曾运用了一些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如:任务驱动法、分层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练习法等。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不同,学生情况的不同,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某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同时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即使某种教学方式十分优秀,教学过程中也不能拘泥于一种教学方式,这样容易使学生限于一种固定的套路,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是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到全面发展。

四、课程设计的关键是设计教学过程

有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确定了教学方法后,在教学过程中具体怎样去设计课堂活动来最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这里包括了课题如何引入、教学内容如何组织与呈现、如何应用教学媒体、提供哪些教学资源以及如何组织与呈现教学资源等问题。这是教学设计的重头戏,也是教师发挥想象力进行创造的最关键部分。每设计一个环节都要明确目的,在设计课堂教学中,要有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并随着信息技术的革新不断地丰富教学方式和方法。

五、注重课堂评价

众所周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信息技术课堂的评价应该关注过程性评价,教学的任务完成其结果是多元化的,在评价的过程中,要从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出发,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例如布置任务:应用Dreamweaver软件制作个人网页,在大多数学生基本完成任务后,从学生制作的网页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由学生自己介绍演示,然后让学生互相讨论,发表意见、看法,实现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目的。

对学生的课堂评价,无论是通过有声语言还是无声语言,其内在本质都是亲近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增强对教师的亲切感、信任感、依恋感。教师若以此作为媒介,和学生交流,学生就会接受和亲近教师,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反思信息技术教育 篇7

一、信息技术素养不是信息与技术的简单组合

信息技术素养是课程标准提出来的重要概念,仅仅从概念上来看,与其他学科素养并没有区别,对此概念的理解不能概念化,不能认为信息技术素养就是积累了信息、提高了技术之后就自然生成的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理解与能力水准。 在笔者看来,信息技术素养是内隐在学生有形的学习之后无形的东西,它能在面对信息与技术要求时自然表达出来的一种能力水准。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今天的高中学生具有的信息与技术知识已经很丰富,但不能认为其信息技术素养就很高,这样的矛盾凸显出信息技术教学中素养提升的迫切性。

二、基于信息与技术的信息技术素养教学实践

基于上面的分析,笔者以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除了基本的知识传授之外,信息技术素养的真正落实应当成为教师教学的主要着力点。 现以“ 信息及其特征”一课的教学,谈谈笔者的观点。

“ 信息及其特征 ”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第一个内容, 常常因为知识性过强而被教师忽略, 加上学生也感觉太多的知识识记而没有上机操作的机会, 自然不会感兴趣。 这实际上折射出信息技术素养提高面临的困难。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知难而进。

首先,拉近高科技信息与生活信息的距离。 当前进入高中的学生已经经过多年的信息与技术的洗礼, 谈到信息技术,想到的便是通信卫星、互联网等,而很少想到身边就有更为丰富的信息。 因此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可以让学生对信息的理解更为全面,而这正是信息技术素养的最为基本的东西。

其次,寻找生活中的“ 信息”。 生活中的信息与高新技术下的信息其实没有本质的区别。 课本上的文字图形、课堂上教师展示的多媒体、 信息技术课上的Int er net自不必说 , 早晨妈妈喊起床的声音、上下课时的铃声、上到第四课时肚子饿得咕咕叫的声音也是丰富的信息源。

再次,在上面两步的基础上,开始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的学习。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 信息存在于哪儿呢”“ 有没有载体的信息呢”, 这些问题可以将学生的认识导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 且信息在依附的载体之间往往是可以传递或转换的;通过“ 信息具有哪些功能”的问题讨论,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信息的价值在于其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在于其能够促进人们在生活中的物质和能量的生产与使用;而当笔者向学生介绍曾经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的“ 信息不对称理论”时,学生可以从中深刻意识到信息的经济、社会、政治甚至是军事价值。

最后,对所学内容进行延伸。 延伸有两个方向: 一是学生的学习生活范围;二是学生所不太熟悉的信息技术世界。 在前者的努力中,笔者通过某次考试成绩的计算,让学生认识到针对不同对象进行不同的计算,可以发现平均值、极差等数据对一个班级某个学科的精准把握;而对于后者, 笔者则将大数据思想向学生传递,以让学生认识到对于信息把握得越准,组合得越科学,其所能发挥的功能也就越大。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面对的就不再是大量且无序的纯粹的信息,而是信息的有机组合,也是信息功能的进一步发掘。 当学生认识到信息是具有丰富的功能时,他们信息技术素养就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

三、信息技术素养提升的师生教学关系再思考

将信息技术素养当成是教学的重心, 那就会发现实际教学中师生教学关系需要重构。

一方面教师不能完全充当信息技术的讲授者,因为那将意味着信息是一个单向传递的过程,这与信息技术教学所依赖的信息社会背景中信息传递的双向性是不一致的;另一方面学生对信息的理解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对于教师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甚至是斟别的过程,笔者以为学生如果具有了这样的意识, 那就意味着对信息有了理性思考, 也就不至于看到什么夺人眼球的信息就随手转发的情形了。

总之,信息技术素养提升视角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需要师生建立在平等关系的基础上,对于信息与技术进行现代意义的加工,这样才能让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得到真正的提升。

摘要:当前高中学生生活在信息社会中,所接触到的手机及电脑等也都是高科技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有质的提升。事实上,学生在信息世界中的表现证实了信息技术素养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要实现从信息、技术向信息技术素养的转变,这个过程中要重构师生教学关系。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8

一、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尊心,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说过:“任何时候都不会给孩子不及格的分数”, 其用意是希望教师任何时候都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所以我们要常常反省自己的行为对学生有无伤害。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可能会常常遇到一些突发事件, 但可能有部分老师的处理会有意或无意伤害了学生。如有的学生上课举手回答问题答错了, 就批评他, 或直接让他坐下, 而不分析他错的原因。久而久之, 这个学生肯定不会再在上课时举手回答问题, 这样就出现一堂课上没有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这样教学气氛就比较差, 影响我们的教学激情, 同时我们也不能及时得到学生掌握程度的反馈信息。另外一些差生, 每次考完后成绩大部分是不理想的, 有教师就要说他成绩怎么考得这么差, 拖班级后腿……而不注重他的进步 (如总是错的题会做了, 粗心的毛病改掉了……) 久而久之, 他们就会更加厌学, 产生恶性循环。所以, 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

二、认真反思教学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找到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精彩导课语, 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重难点创新的分析, 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过渡语, 对学生做出的合理赞赏的评价语等诸方面都应该进行详细记录, 供日后参考。同样在教学过程中, 每节课总会有这有那的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如语言说话不当, 或教学内容处理不妥, 教师课后要冷静思考, 仔细分析学生冷场、不能很好掌握知识这方面的原因。另外我们每个学期至少会有一次全市的教研活动, 那至少我们可以听到一些优秀的课例, 我们也可以取他们的成功之处用在自己的教学中。所以我们应该在每一堂课后都要进反思自己的成功与失败之处, 舍弃糟粕, 避免在今后的教学中犯同样的错误, 取其精华用在以后的教学中, 从而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 使我们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教学过程中注重分层教学

现在学生在信息的学习上, “贫富悬殊”现象十分严重, 而且我们不能以他的学号来划分他们的优差。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使用评价的手段来发现他们掌握程度, 从而对他们采取分层教学。另外我们看到学生不认真听讲, 就会去怪学生不好好听, 而不去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如何能吸引学生。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有很多的课程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如游戏、FLASH动画演示、采取学生制作网上评比等方法激励学生主动去参与学习, 与教师实现互动, 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技能。所以我们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怎样用学生理解的方法去教他们自己去学习, 如何去掌握。那么学生主动地参与进来了, 就不会出现学生上课不认真听, 冷场之类的情况。

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往往会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位学生, 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学会那些技能、完成那些任务。这样其实会抹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任务定得太高有的学生完不成, 索性就不做了;任务太低了, 好的学生完成了就无事可做, 就可能会制造一些其他的“事件”。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多反思如何分层次的布置任务, 也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充当一下“小老师”, 让他们尝试角色的转变, 同时增进学生间的友情。这样我们就能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上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

四、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信息资源

要开展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展互动学习, 就要给学生提供可供研究的海量信息资源。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其他人 (包括教师、家长、同学)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 主动地采用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网络环境给课程整合提供了非常好的协作交流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 所有学生可以平等的对话, 没有性别的差异, 没有性格的差异, 没有身份的差异, 更没有传统评价标准强加在学生身上的优劣标志。所有学生按照研究课题与兴趣自然分组, 充分发表见解、展示研究过程和结论。师生之间完全没有了以往的无法跨越的鸿沟, 可以进行自由平等的对话。学生研究的结论并不重要, 展示的成果也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我们更看重的是学习的完整过程, 他们是不是学会了学习?他们是不是不再需要我们的扶持?值得讨论的是, 这种资源中心和协作交流平台并不一定全部是在互联网中进行。

五、注意合理使用网络资源

从教学实际中我们注意到:互联网络的资源浩瀚无际, 但是并非就一定可以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有用的信息, 反而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很大的随意性和不可预测性, 给教师的备课也带来很多盲目性。另一个方面, 互联网很大程度上已经是一个商业网络, 所用的平台并非是为教育设计的, 各种交流平台更是不便于学生们的专题交流。同时所有网站提供的免费主页空间也没有保障, 因此, 如果用它来构建学生作业的评估展示平台功能是无法得到保证的。就目前网络和互联网建设现状, 我认为完全可以依托局域网的高速宽带, 建立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授课平台, 一方面由教师和学生课题研究小组引入互联网资源, 另一方面, 充分发挥资源库的作用, 引入资源中心资源, 同时也可以引入学校师生自己创建的信息资源, 利用动态网页技术在自己的网络上开辟各种专题信息协作平台。

信息技术有效教学之反思 篇9

一、新课改背景下, 教学理论的学习与思考。

反思性教学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性实践活动, 需科学理论的指导。只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 教师的反思性教学实践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因此, 对有关理论的学习和思考是实施反思性教学的一个基本策略。就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反思性教学而言, 当前必须认真学习信息技术的新课程标准, 切实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主要特点, 并转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同时, 还必须认真学习反思性教学理论, 了解反思性教学的基本特征, 掌握反思性教学的一般步骤的基本策略, 为有效地实施反思性教学奠定理论基础。

二、课前有效准备的反思。

我们在实施教学之前, 必将先对信息技术教材进行全方位的探析, 在分析教材上下足工夫。为使教学更为有效, 我们建议在备课与制订教学计划的同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学生观、课程观。

在现实教学中, 我们很多老师在进行反思的时候, 往往是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表层上进行反思, 而很少有人去反思自己教学方式和方法背后的理念支撑。很多人往往就事论事, 单就某一个教学方法的运用而去思考这样做或不这样做, 没有深层次地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样做的优越之处究竟在哪里, 以及为什么不选择另一种做法。糊里糊涂地学之、听之、改之、做之, 上完课后还是糊涂。著名教育专家商友敬在他的《退思录》里这样写道:我从事教学工作已有四十余年, ……然而, 退思往事, 失误之处不少, 不只是方法上的失误, 更要紧的是观念上的因循和迷惑。观念指导行为, 行为决定成败, 专家的教学经历启示我们, 只有在教学前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进行的教学活动的价值和意义, 才可能不断地提高我们有效教学的水平, 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和专业成长步伐。退而思之, 不如思考在前。

具体的如:首先, 认真钻研信息技术教材, 准确地理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确定如何突出教学重点, 如何突破教学难点, 弄清学生的认知规律, 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 选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其次, 发挥备课组的功能, 积极参与备课的集体讨论,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做到准确、明了、精练, 把要教学的内容中存在的疑惑, 尽量在集体讨论中得到解决。用最少的问题覆盖最多的知识, 收到最大的教学效益。对自己所备的课进行反思改写, 直到真正满意为止。

三、课堂有效组织的反思。

每一位教师在课前都会对课堂教学的诸方面作充分的设计, 然而这些教学设想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未必能顺利实施, 即教学预设和课堂生成未必统一, 它受教师自身、学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监控自身的表现, 关注学生的反应, 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及时反思并作出适当的机智的调整。

(1) 反思新课引入情境是否得当, 所提问题或所举事例子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否激活学生的课堂思维。

新课的引入是教师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 好的引入相当于课堂成功了一半。引入得好, 就能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也就是说, 开讲前三分钟教师切入的好与坏, 将直接影响到这一节课的教学效果。

如我在上到第八章《动画制作》时, 在引入时首先广播了一组动画, 包括 (GIF动画和Flash) , 看动画时要学生观察, 这些动画有何不同 (注:GIF动画是平面动画, 而Flash可以制作三维动画) 。学生观看了这些动画后很激动, 问我这些动画是哪里来的。我顺势引导, 播放的动画是网上下载的。学生们如果感兴趣也可以去下载。动画不光可以去网上下载现成的, 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动手制作。学生听了跃跃欲试, 都想亲手制作一个。

很显然, 用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生动有趣的动画广播作为课堂的切入语, 引发了学生探索新知的极大兴趣。

(2) 反思三维教学目标是否通过课堂教学达成。

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 是课堂效率管理的主攻方向, 它能否尽快取得成效, 取决于教师能否实施好三维目标的第一步,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在“知识与技能”学习的活动中经历过程, 获得方法, 体验情感, 反过来又用这样的本领去进一步学习新知识, 经历新过程, 获得新方法, 体验新情感, 解决新问题。同时, 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动力, 依赖已具备的“知识与技能”为基础, 为进一步升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新的“知识与技能”发挥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

例如:在讲到常见的网络设备时, 许多学生对交换机和路由器这两个设备搞不明白。教师可以这样来教学:

首先, 重温交换机和路由器的概念。

交换机 (英文:Switch, 意为“开关”) 是一种用于电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它可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 (可以是计算机) 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最常见的交换机是以太网交换机。

路由器:连接因特网中各局域网、广域网的设备, 它会根据信道的情况自动选择和设定路由, 以最佳路径, 按前后顺序发送信号的设备。路由器英文名Router, 路由器是互联网络的枢纽、“交通警察”。例如要把校园网接入因特网, 路由器至少有1个接入口用于外部网络, 其它接口用于局域网内部的计算机互联。

其次, 提出问题情景。

(1) 在我们机房内首先连接计算机的是什么设备?

(2) 我们校园网连接外部的设备是什么?

(3) 路由器能不能直接接入计算机?

在问题提出之后, 并不急于让学生来回答, 而是先让他们参观机房, 实地考察设备的接入情况, 同时也熟悉一下设备的外观和形状。这样学生很快就能回答 (1) (2) 两个问题了。首先连接计算机的是“交换机”, 而且交换机之间也可以相互连接, 组成我们机房一个局域网。校园网和外部连接用的是路由器, 路由器可以直接和交换机连接。第 (3) 个问题可以让学生试验一下, 用一台计算机的网线直接接入路由器看能不能上网, 结果是能的。也就是说路由器可以接入局域网, 也可以直接接入计算机。这样就不难理解我们家庭用的路由器直接接入计算机的事实。下面用一个图例来表达一下它们的关系。

四、课后有效总结的反思。

在上完一课时或结束一个阶段教学后, 应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践进行回顾, 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案, 作为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法、总结经验和探索规律的依据。进行课后反思应注重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原则, 即把教学中成功的方法与失败的例子与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理论结合起来进行反思。

(1) 总结精彩片段, 反思遗憾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能达到预先设计目的的做法, 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 层次清晰、条理分明的板书, 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 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 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 等等, 详细地记录下来, 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但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失误与疏漏之处, 需对它们进行必要的回顾、梳理, 并对期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 使之成为以后再进行教学时的镜子。

(2) 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尊重了学生。

有时教师的行为会在不知名的情况下伤害学生, 虽然这并不是出自教师的本意, 但这些不当的行为很可能会伤害到学生幼小的心灵, 在他们的心里留下不可弥补的创伤, 导致受伤害学生排挤你和你的学科。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与学生的接触要特别注意自身的言行, 要用机智的教学智慧与呵护式的教学语言与学生交往。

(3) 反思教学是否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通常喜欢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位学生, 要求学生掌握同样的知识, 完成同样难度的作业。但每一位学生所固有的素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都不一样, 哪能对他们简单地“一刀切”。因此,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要根据不同条件、特点和需要, 认真研究各层次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施教策略和教学方法。只有这样, 我们的教学才能主动地适应不同学生的差异,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反思, 教学有效的保障, 教师成长的捷径。常问问自己, 我做得如何。

摘要:本文介绍了什么是有效教学, 以及在实施有效教学时如何进行反思。通过学习反思理论, 课前有效准备的反思, 课堂有效组织的反思;和课后有效总结的反思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反思对有效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从统计信息失真反思统计教育 篇10

关键词:统计信息,失真,统计教育

统计作为信息分析、处理的主要工具, 在当前国际经济交往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国内国民经济管理、公司企业经营、投资决策等各个领域中的重要性, 也日益被社会各界所认识。然而, 与这一发展态势不相协调的是, 近年来, 我国统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 且相当普遍。这不但影响到对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的准确性, 而且也会影响到政府经济政策制定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进而可能对经济运行本身产生消极影响, 同时也会导致国内外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统计数据可信度的怀疑。具体到高等教育领域来讲, 统计信息失真, 不但会影响人们对高等教育发展规模、速度、质量、效益的准确把握, 同时也会对教育政策的制定、特别是教育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产生负面影响。因此, 全社会都有责任净化统计环境、维护统计工作的科学公正, 充分发挥统计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完成这一目标, 归根到底靠人才, 关键在教育。

一、统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所谓统计数据失真, 是指统计数据对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不能做出客观真实的反映。目前, 统计数据失真已引起我国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不少专家学者对统计数据失真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笔者认为, 统计信息失真的形成原因主要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统计的主观性误差所导致的统计信息失真;另一是统计的客观性误差所导致的统计信息失真。主观性误差是在统计数据收集的过程中, 由于统计体制的缺陷及外部力量干预造成的统计数据与真实值之间的误差。一般来说, 形成这种误差的原因并非技术力量, 而主要是缘于对虚假数据的需求, 如统计工作人员受到某种指令、暗示而虚报数据等。客观性误差是指由于统计技术和方法的缺陷而形成的统计数据与客观实际之间的误差。就我国现有的统计方法与手段而言, 统计的客观性误差还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但当前造成我国统计信息失真形成的主要原因还是主观性误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统计工作服务领域不断拓展, 对统计工作人员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但在现实中, 一些企事业单位的统计人才十分缺乏, 且统计人员的基本素质更是参差不齐, 许多不具备统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在从事统计专业工作。这在客观上造成统计数据填报不清、审理不严、评估不准、偏差较大等诸多现实问题。同时, 从事统计工作的部分人员职业素质欠缺, 不能正确履行岗位职责, 不能执行国家统计制度, 缺乏“依法统计”的职业操守, 不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查研究, 只按领导意图选择、甚至修改统计资料。这种现象在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大学生就业率统计, 以及硕士点、博士点申报中屡有发生。

要保证统计信息的科学准确, 充分发挥统计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责任, 完成统计改革和建设直至实现统计现代化的目标, 归根到底要靠人才, 关键是在教育。统计教育是统计事业的基础。当今统计信息失真是统计界的问题, 更是教育界的问题。统计教育缺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统计教育的基本现状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统计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院校统计教育走过了一条改革、发展、提高之路, 逐步建立和形成了从职业高中、中专、高职、本科到硕士、博士的统计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了一大批统计人才, 为统计改革和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1. 从全民统计知识普及教育工作来看, 2001年10月17

日, 教育部颁布了最新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将“统计与概率”列为该课程的重要内容, 并将统计教学贯穿整个9年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部还在8个省、市部分中学进行开设统计选修课实验, 在全国职业学校开展统计上岗资格证书的培训考试工作。

2. 从大学教育来看, 非统计专业大学生统计素质相对薄弱。

统计学是数据的科学, 是数量分析的科学方法, 它几乎可以应用到所有的研究领域。在国外经济发达国家, 统计学不仅在经济学、管理学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而且在生物、医学、教育、心理、社会、工程、体育、法律等领域, 也成为基本的研究和分析方法。而在我国, 据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统计, 在11个学科门类249个专业的必修课中, 只有30个专业 (不含统计学专业) 开设了统计方面的课程。统计课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直接导致了我国高等学校非统计专业大学生统计素养较低, 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用统计思维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 缺乏用统计定量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从统计专业教育来看, 1998年我国新修订的专业目录

将原从属于理学门类、数学二级类下的统计与概率专业和原从属于经济学门类、经济学二级类下的统计学专业, 合并为从属于理学门类、统计学二级类 (一级学科) 下的统计学专业, 这一调整极大地提高了统计学的学科地位, 为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机会。目前, 全国共有170多所大专院校设有统计学院或统计专业, 每年招收统计专业本科生超过5000人。

三、对完善统计教育的几点思考

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发展, 愈来愈显示出统计的重要性, 各行各业都包含着对从业人员基本统计素质的职业要求。一般来讲, 统计素质是人们对统计数字所具有的悟性是运用统计理论、统计思想、统计方法指导个人实践, 适应社会需要的基本素质。从整体看, 统计素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普通层次的统计素质, 即要求每个公民能够掌握基本的操作统计数字, 并了解其基本含义, 如同读写能力一样, 是每个讲求效率的公民所必备的基本本领;中等层次的统计素质则是受过中等统计教育的人员所应当具备的, 不仅要能较熟练地操作统计数字, 而且能对其进行必要的解释;高层次的统计素质要求能够运用统计理论指导工作、学习和生活。高等院校非统计专业的大学生, 应具有高层次的统计素质。为此, 我们要树立并强化“大统计”意识, 在全社会宣传、普及统计知识, 构建与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统计教育体系。

1. 普及统计知识教育, 全面提高国民的统计素质和统计意识。

统计素质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优良的统计素质是优秀人才的重要标志。提高每个人的统计素质, 使全体公民认识统计、掌握统计、应用统计、推广统计, 是统计事业可持续发展乃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与保障。为此, 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统计宣传, 使社会各界能更好地了解统计、认识统计、支持统计, 努力营造良好的统计大环境, 充分发挥统计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要科学制订国民统计素质教育计划, 在各类学校、各类专业增设统计课程, 普及基本的统计知识、强化统计意识、提升统计素质。

目前, 我国的统计教育基本上是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中有所发展。在美国, 统计教育属于国民素质教育, 分成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 其中初级阶段是指幼儿园到小学的统计教育, 中级阶段是指中学的统计教育。在美国的统计教育体制下, 每一个美国人都有接受统计教育的机会, 统计教育使每一个人都能不同程度地用统计思维思考问题。韩国的统计教育也是非常普及, 除了职业统计教育, 他们还非常重视各类公务人员和普通市民、甚至家庭主妇的统计素质教育和培训。从美国和韩国的经验可以看出, 把统计教育推广到基础教育中是十分必要的。实际上, 在中学甚至小学中普及一些统计知识, 现实中也是可行的。

普及统计知识教育, 全面提高国民的统计素质和统计意识, 更为重要的目的还是在于改变统计知识只被统计专业人员掌握的局面, 使社会公众都掌握一些基本的统计知识, 这有助于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公众统计监督力量, 使统计信息失真现象得到有效的制约。

2. 建立非统计专业课程体系, 提高大学生统计素质。

统计学是数据的科学, 是数量分析的科学方法。从统计学的定义, 我们可以知道, 哪里有数据哪里就有统计。统计学在理、工、农、医、人文社会科学的所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在欧美等发达国家, 统计学在生物学、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生态环境、保健、测量与评估等学科领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 统计学专业虽然多设在文理学院或理学院, 但在各个主要院系都有统计教师并开设统计课程。而在我国, 统计课程在非统计专业开设的并不够广泛, 且与专业结合度较低, 教学针对性差, 导致了我国非统计专业学生统计素质较低, 这势必影响到我国统计工作科学有效地开展。

因此, 我们有必要本着普及统计知识、掌握统计学原理, 能够运用统计理论和方法对相关学科问题进行统计设计、调查、整理、分析与预测的原则, 结合计算机应用技术, 兼顾专业特色, 设计普及型大学生统计课程体系, 开展多种形式的统计教学活动, 提高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 提升大学生的统计素质, 以适应新世纪统计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对统计人才的需求, 为统计工作科学有效的开展做好人力资源的储备。

现阶段, 高等学校应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统计思想与统计意识。首先, 对统计的重要性要有科学的认识, 懂得统计是从事任何活动都不可缺少的一种有效手段。要强化统计意识, 提高大学生对统计数字的敏感性, 使其能从统计角度去认识、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其次, 能运用统计知识与方法去认识和解释社会现象, 并探究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培养大学生树立实事求是观念、全局观念、动态观念、概率观念、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观念, 以及运用统计思想解决现实问题的自觉性;培养大学生掌握收集统计数据的能力, 对统计资料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能力, 阅读统计资料、掌握常用的经济统计指标的能力, 利用统计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强化统计专业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如前所述, 造成我国统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与统计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素质有很大的关联。2001年初, 朱镕基总理在视察国家会计学院时, 为学校题词为“诚信为本, 操守为重, 遵循准则, 不做假账”。他特别强调不做假账, 可见国家对诚信的重视。统计专业的大学生是未来统计工作的从业者, 首先要牢固树立诚实守信的观念, 要将诚信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在统计教育教学中, 诚信教育与专业教育应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要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格与基本职业素养放在育人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强诚信教育, 可以借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平台, 结合统计史的教学与研究,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诚信统计的思想。其次, 要通过“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等课程加强统计法规教育。要警示大学生违反统计法规行事必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使他们深刻认识到, 由于主观误差导致统计信息失真, 给经济分析、运行、决策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要知晓如果没有诚实守信的品质, 即使有再好的专业技能, 也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统计工作者;要在统计诚信教育的基础上, 进一步通过制度设计激励大学生养成自觉诚信行事的良好习惯和职业操守。

参考文献

[1]卢治非.统计数据失真成因的博弈分析[J].统计研究, 2003 (06) .

[2]高强, 刘丽.统计数据失真的博弈分析[J].岱宗学刊, 2006 (09) .

[3]黄朗辉.中国统计改革30年[J].经济研究参考, 2008 (51) .

新形式下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篇11

1 信息素养的培养是新课程的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是培养学生以信息素养为基础的信息技术能力,形成为适应在信息社会生存、终生学习和持久发展所必须的基础能力。

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开发智力、受人以渔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两个素质”教育。教学中要时刻注意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更不是片面追求“学而致用”的职业培训,而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

2 教师要善于驾驭教材并渗透德育教学

虽然教材和教参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情景、学习资源以及一定的学习流程,但教材只是教学资源之一,仍需要教师结合网上、杂志上的优秀案例资源驾驭教材,仍需针对不同的学校情况、教学实际及教学对象特点,对包括教材在内的学习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和扩充。只有源于教材而不依赖教材,我们的课堂才有可能是“活”的,才有可能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例如在讲解第一册(上)《智能ABC输入法》这个知识点时,考虑到书本内容比较理论化,根据本校学生数量多的实际情况,我先播放一段学生在楼道内拥挤、冲撞、摔倒的情景动画,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出楼道礼仪:礼让、右行、轻声、慢步。然后要求学生将词语输入电脑并打印出来贴到楼道里,鼓励大家共同遵守。紧接着设计一系列文明用语:团结、友爱、互助…….由学生练习词语输入法。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处理教材并渗透文明礼仪知识,以便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培养信息技术素养的同时,也培养了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学习习惯。

二、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

在新课标下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器和知识灌输的对象;老师则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

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任务驱动式、主题式、研究学习式、探索式、分组协作式等多种形式,其中任务驱动和分组教学模式已经渗透到我们的课堂中,但在实践过程中,这两种教学模式往往存在这样的误区。

1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少了学生的主动分析和规划。

如果学生只是完全被动的接受教师的安排进行学习,操作不熟练的学生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些什么。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任务都要考虑不同学生的需求精心设计,且要按照任务准备 →任务提出→任务分析→任务规划→任务操作→结果评价→任务完成等步骤有序地执行任务。教师应让学生明白布置任务的目的是什么,分析并提示怎么来操作或用几种方法来操作,操作过程出现问题应如何处理等。此外要善于运用分层教学策略实施教学,让不同起点的学生均能得到发展,因此设计任务时一般分为基本任务和综合任务,要确保所有学生能够完成基本任务;综合任务供有余力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任务完成之后要对学生作品从技术和应用等多个方面进行检查、展示、和点评,为学生创设展示自我的空间,在主动参与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任务教学模式下教师扮演的角色是教学方案的设计者、教学资源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研究成果的评价者。

2 分组少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分组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分组有时会变成组长检查一下各自小组任务完成的情况,小组学生之间并没有进行真正的协作学习、相互交流,这种“分组”流于形式,还不如不分组的教学效果好。在小组合作的方式上面,要培养学生相互间的配合默契。要让每一个成员明确他们的任务。组长,要分配好组员的工作,并可以把学习任务再细分,分配给每一位同学,并且要协调好组员之间的合作。要合理利用有特长的组员,发挥组的优势。组员,要积极接受组长分配的任务并且认真努力的完成。要提醒学生只有大家团结合作了,整个组往共同的目标奋斗,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在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过程中,教师还必须贯穿以下两点

1 要善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教材为学生和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直接的指导,学生上课是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上课不带课本,就算是带了,能够自觉看书的很少,以为听教师讲就够了,本学期我尽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教材中所介绍的信息技术知识及思想方法,并有意识的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特别是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内容,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很枯燥,有时我就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我根据学生阅读的内容以竞答的形式设计相关的填空,选择,思考题,让学生经过阅读教材并交流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来组织答案。

2 要善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的实质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现新事物,研究新方法,探索新思路,提示新規律,解决新问题。发散思维除去具有思维的一般属性外,其最大特点就是发散性。即对问题不急于归一,而是提出各方面的设想和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经过筛选找到比较合理的结论。对未知的东西,敢大胆去设想,又把已知的东西敢大胆提出异议,对陈规敢于突破。在教学中根据这些特点去进行训练,改变学生唯命是从的传统的束缚式的思想方式,无疑是素质教育和适应时代所需的开拓性和创造性人材的需要。那么如何进行这方面的培养呢?

我在让学生练习整理文件夹时,我特地设置了这样一题。有两个文件夹-“语文”和“日记”,一些文档-“古诗”、“日记”等,要求学生整理好他们的文件夹。学生产生了意见的分歧。有的小组把“日记”放在了“日记”文件家中,有的却放在“语文”文件夹中,理由是他们的日记是在语文课中学习的,所以放入“语文”文件夹。其实各有各的道理,管理文件夹是根据自己的爱好等进行管理的,所以只要自己认为合适的,都是可以的。

三、对教师个人素质的思考

信息技术教师的任务比较重,在某种程度上,信息技术教师不但要专业知识过硬,还要整合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必须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行为习惯,做一个擅长技术的教师、擅长教学法的教师、

教学——用心才能教好!在跟学生广泛交往、用心投入教学工作中,我越来越意识到教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用心教学,才能尽到身为人师的根本职责。我们应该把课堂看作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用心设计、用心实施、用心经营,用学识打动学生,用知识吸引学生,用思想引领学生,用思维锻炼学生。

1、 走进学生心灵,教育从这里起步

教师的教育行为,只有在得到学生真心的接受并予以信任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产生效果。那些能被学生接受的教育,才有机会对他产生影响。同样,潜移默化的长期影响才有可能、有力量改变一个人——厌学的变得喜欢学习了,学业成绩好的变得更加优秀了,懒散的变得勤快了,表现出色的更加精益求精……通过教育培养人、造就人,这就是教育的本质和魅力!因此,我觉得教育要从了解学生开始,要走进学生心灵,真实地了解他们的基础现状、性格特点、心理需要等各个方面,尊重他们,在彼此交往中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就感。这样的教育才会有所作为。

2、 用心经营课堂,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作为教师,我时刻记住,教学只是一种帮助,一种服务,一种引领。我只是在帮助和引导学生发掘自己的潜能,养成优秀品质——勤劳、诚实、乐于思考等,引领他们学习知识、健全人格。我们有责任去经营好课堂,建设好课堂。因此,要对课堂有设计、有目标、有方法、讲效益,在日积月累中课堂会成为教育最能产生影响和作用的地方。

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篇12

一、要重视问题设计

课堂教学中, 在导入新课、学习新知等不同阶段, 学生的思维状态是不同的, 提问要注意时机, 引导学生去积极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对于同一个问题, 应善于从不同角度向学生提出问题, 运用条件的增设变化及结论的延伸和条件与结论的互换, 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等方法设计出新的问题, 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索的能力。

二、多给学生练的空间

1. 少讲多练, 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学。

在实际教学中, 最忌讳的就是教师一言堂、包办代替, 留给学生的思考与操作时间相当有限, 使一门有趣的课程变成了大篇的理论讲解, 剥夺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笔者认为,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应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学, 教师要少讲, 而学生要多练。少讲并不是不讲, 而是没有必要讲的就不要讲, 把那些学生必须了解的知识、教学内容做必要的讲述, 其他内容由学生自己学习。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条件不同, 基础也不同, 那么在初一年级的起点自然也不同, 学生在理解、认识和实践操作上自然存在差别。显然, 同样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是不适合所有的学生的。要尽可能把时间留给学生, 让学生在实践中多练, 在实践中多思考, 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思维与想象空间, 让学生亲身体验自我学习的乐趣。

2. 精讲多练, 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问题。

传统学科的学习是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通过讲授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 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去理解及延伸。在学习过程中,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宰, 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学生成为被灌输的对象。它的缺陷在于: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自主学习特点未能很好地体现出来。

三、尊重学生个体发展差异

由于小学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课情况不一, 以及学生家庭经济环境、曾经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程度不同, 同一年龄层次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的起点是参差不齐的, 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很快分化, 这给教学带来诸多不便。初一年级的新生因为来自不同的小学, 这些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水平不同, 会造成同班同学的信息技术水平的起点差异很大。家中有计算机的和家中没有计算机的学生也往往有一定的差别。以上因素使得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水平, 比如操作水平、授受能力等, 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个体发展差异, 对差生应耐心指导, 并鼓励学生合作学习, 多做尝试。

四、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

课堂中多展示学生作品, 利用成功体验激励学生的积极性。给予表扬和鼓励, 会使学生有成功感, 感到莫大的欣喜, 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从而对计算机学习产生更为强烈的兴趣。伴随着老师和同学们的赞美, 他们会沉浸在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之中。课堂中我让每个同学都把作品上传到局域网中, 这样, 只要进入网上邻居的同学都能看到。当看到有同学欣赏自己的作品时, 他们会充满成就感。用成功的体验, 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五、因材施教, 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

1. 因材施教, 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

教学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 方法的选择与运用非常重要, 教师要用心选择, 灵活运用。比如, 在学习《网页制作》一章时, 要求学生制作一个网页, 学生所做的网页各式各样, 各具特色。这时教师不仅要肯定学生的创作, 而且要在此基础上, 对他们进行指导、帮助, 使其更好地掌握制作要领。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表现、肯定学生的创造性, 实际上即是鼓励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与创造性。

2. 因生施教, 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

同一个班里, 肯定会有因学生学习程度、接受程度差异而导致的学生个体学习的差异, 因此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对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当教师充分了解了学生, 认识到每个学生的特长, 再来启发引导学生, 就会事半功倍。个性化教育已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教学中, 成为激励学生学习自信的工具。

上一篇:国家资格框架下一篇:动脉阻力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