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育定位分析

2024-09-22

信息技术教育定位分析(精选8篇)

信息技术教育定位分析 篇1

摘要:方兴未艾的基础教育改革为信息技术的推广与运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反过来, 信息技术的介入也对基础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挑战。面对这一新形势, 我们需要慎思和定位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以便更好地利用它来帮助我们赢得基础教育改革的成功。

关键词:信息技术,基础教育改革,作用,定位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先进和时髦的象征。方兴未艾的基础教育改革为信息技术的推广与运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反过来,信息技术的介入也对基础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挑战。面对这一新形势,正确认识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信息技术关系到基础教育改革成效的高低,因此有必要慎思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作用,以便以积极的姿态对待当今教育正在发生着的根本性变革。而只有对信息技术做出恰当合理的定位,我们才可以使之更好地推动基础教育的这场改革。

●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一)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个别化学习:

信息技术可以有助于实现分层次教学、个别化学习,为每个学生提供尽可能合适的学习内容和空间。

探究性学习:

信息技术可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工具,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学生利用网络技术从不同资源中查找、评价、收集信息;学生利用虚拟技术模拟研究现实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和方案等。

协作式学习:

信息技术网络特性更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协作式学习。例如,学生通过网络通信技术与同学、专家及其他学习者合作,发布作品并进行交流。利用网络技术的BBS和电子邮件开展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建立个人主页或小集体主页,创设个性化的学习平台。

(二)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如表1所示。

(三)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

多媒化:

信息技术可提供多种媒体的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超文本:

信息技术可提供超文本特性,实现对教学内容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集成性:

开发多媒体电子教材、教学资料,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有机地集成,制作成CD-ROM等光盘,长期、大容量地贮存。

网络化:

信息技术可提供网络传递方式,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开放。建立教学专用网站,随时更新、补充网上教学资源,供教师和学生使用。

(四)促进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信息技术使师生由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变为平等、和谐的关系。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丰富传统的师生互动方式,使师生之间增加更广泛、更民主、更有针对性的交流。例如,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一名教师与多个学生的互动,学生可以随时向教师提问,教师可以实现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个别性的辅导;可以实现远距离师生互动,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跨时空的交流与合作。信息技术强大的管理功能可以提高师生之间评价与反馈的质量与效率。

●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误区

(一)认识两极端论

在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出现了两种极端的偏向,即“技术至上论”和“技术无用论”。

1. 技术至上论

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出现及其飞速发展的态势给人们带来一种错觉,认为借助信息技术可以解决所有长期困扰我们的教育问题;认为信息技术可以取代教师,甚至连学校也将会消亡,对信息技术盲目崇拜;排斥了传统教学形式,过度依赖技术,相信技术万能,一味追求技术的高、精、尖和全;迫不及待地将其拉进课堂,而缺乏对其冷静的思考,缺乏对学科特点的分析和对教学规律的把握。这往往会使我们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出现无限夸大信息技术作用的情况。

2. 技术无用论

目前,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并没有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使教育发生彻底的变革,而且相当多的地区与学校存在着高投入低效率的现象,于是就有人对信息技术大加抱怨,怀疑信息技术的效用,甚至有人提出“技术无用论”。然而,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和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系列问题,这也是符合事物演进过程和发展规律的,不能因其存在问题,就全然否定其价值。

(二)实际运用不当

在基础教育改革中,信息技术的运用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大多数教师处于想用却不知道如何使用、如何恰当地使用以及如何高效地使用信息技术的状态,造成了一大批教师不会使用或错误使用信息技术的尴尬局面。例如:信息技术的应用尚处于初始阶段,离娴熟尚需一定的时间;信息技术的使用仅停留在示范课和公开课的层面,未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在课堂上,教师缺乏有效的调控,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中自学而偏离了既定的教学目标;运用信息技术所创设的情景看似活跃了课堂气氛,但却严重地和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脱钩;用信息技术活动取代社会活动,没有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网络环境下,资源获取的便捷性和开放性,使得部分老师全盘地“借”和“拿“别人的课件来讲自己的课等。

●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定位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这就给信息技术的推广与运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摆正信息技术的位置,避免上述误区的出现,使信息技术真正发挥它的优势,为教育教学服务。

(一)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多样化

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是基础教育改革的迫切任务。目前,我国大部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仍是单一的、被动的,学生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教育手段发生了变化,教育内容得到了拓展,由此引发了教育观念的变化和教学方式的反思与改进。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与改进。因此,有必要借助信息技术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单一、被动引向多元化、多样化,积极倡导个别化学习、协作式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

(二)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有力地配合新课标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学方式的转变需要一定的课程载体。新课程标准的制定,从内容的确定到培养目标的调整都为信息技术的使用开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新课标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为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过去的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教学大纲规定了过多的知识点,使得教师往往为教学大纲所束缚,只能用简单的“授—受”的方式进行紧张和呆板的教学。今天,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重大变化就是学习的重心从过去的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这两个转化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因此,有必要也有可能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来促使教学方式的转变。

(三)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创建丰富的学习资源环境

信息技术可以用来创造出一个丰富的学习资源环境。分布式网络能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资源,极大地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量,开阔了学生的思路、视野。网络信息资源非线性的组织与管理,更符合人类的思维特点和阅读习惯。这种非线性的网络结构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获取学习资源,使教育过程从本质上成为一种可控制、可选择的过程。过去的教育活动,信息是极不对称的,教师掌握的信息资源比较多,而学生掌握的信息资源相对贫乏。现在有了信息技术,有了网络以后,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师生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四)运用信息技术创建师生平等对话的交互方式

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实现师生的平等对话交互,可以一改过去教师居高临下向学生“传话”的单向式信息传递的被动局面,使师生能够在积极的互动中创生出新的智慧。这种平等的交互包括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情感沟通,即平等的人际交互;包括师生平等地使用各种信息技术来存取学习材料、平等地面对各种学习资源,即人与学习系统的平等交互;还包括教授的新知识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时产生的个人内心反应,即自我交互,这三类平等的交互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可以更好地相互融合,为师生交互方式的变革提供了重要保证。

●结束语

虽然信息技术有着诸多优势,我们也相信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能够促进当前的基础教育的变革,是当代基础教育改革的强大支持力量,但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这只是一个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单独的信息技术并不能掌控基础教育改革的命脉,基础教育改革也不能完全依赖于信息技术。我们不可盲目追逐先进的信息技术,不可过分纠缠于信息技术,而要贴近实际,了解我国的基础教育面临的真正问题是什么。这样才可以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去解决当今基础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而不是仅仅去炫耀某些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使用信息技术并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目标,促进学习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比信息技术本身更为重要。所以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必须对信息技术进行系统的把握,防止受困于信息技术的死胡同。

参考文献

[1]张李仁, 刘卫东.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改革.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6 (15)

[2]王鹏远.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深化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2003 (3)

[3]祝智庭.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2004 (12)

信息技术教育定位分析 篇2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什么是计算机科学,分析了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历史,把信息技术教育划分为三个阶段,对信息技术教育在这三个阶段的内容、特点、教学目标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对当前的信息技术教育提出了一些质疑,以供读者思考。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定位;计算机教育;信息素养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我国实施的20多年时间里,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也日益显示出信息技术教育的重大意义。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教育的课程结构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信息技术学科还是一门新兴学科,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本文就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该如何定位,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计算机科学的含义

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赵伟教授(美国科学基金会计算机与网络部主任)在中国计算机50年大会演讲时问过在场的计算机科学家,什么是计算机科学。然而,没有人能够信心十足地回答这个问题,也没有人可以明白无误地回答出来。美国斯坦福大学在20世纪60年代给计算机科学下了定义,计算机科学是算法的科学。不管当初这个定义是否正确,至少我们现在应该研究清楚计算机科学到底是什么科学!它绝不像物理学、化学、气象学等科学,因为计算机和照相机、菜刀一样是个产品,计算机科学不应该是计算机的科学,就像不会有照相机科学、电视机科学、微波炉科学、菜刀科学一样。

对于信息技术,我们通常将其定义为: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其中,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

只有教育教学管理部门以及教师、学生都明白了计算机科学究竟是什么科学,信息技术是什么,我们才能真正明白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教什么,学生应该学什么。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演变

按照华南师范大学徐晓东博士的观点,从计算机技术教育到今天以培养信息素养为目标的信息技术教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计算机教育时代、计算机素养时代和信息素养时代。

1.计算机教育时代(20世纪80年代初至80年代后期)

这一时期,计算机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结构和程序设计、算法语言、文件处理等,教学目标定位在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上,课程内容主要设定在程序设计上,程序设计语言主要是BASIC语言、LOGO语言,教学的形式主要是兴趣小组。

按照尹尔肖夫的倡导,这一时期对人的.内在品性的要求是具有计算机素养,核心是程序设计能力,强调逻辑思维能力,强调利用算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理想的结果应当是学生可以通过程序设计的学习学会利用算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计算机素养时代(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后期)

90年代初,随着图形化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MacOS等)的成熟,计算机教学内容的重心转向学习图形化的操作系统和工具软件的使用,直接为学习者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文字处理、列表计算,数据库、计算机绘画、计算机通讯等应用软件的运用。

随着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不断增多,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展,使人们深切感受到计算机被普遍应用的可能,于是开始重新审视计算机的定位及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其明显的变化是课程目标中明确了计算机的工具性定位,强调计算机应用。教学内容则相应转向了关于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以及常用软件的学习。

按照课程目标的规定,这一时期对人的内在品性的要求已经涉及以计算机为工具处理信息的能力,可以称之为计算机素养,其核心是计算机应用能力。

3.信息素养时代(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技术分化为两个分支:专业化的信息技术和大众化的信息技术。大众化的信息技术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类也正步入信息化社会。

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和《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的出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确定为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素养通俗地讲就是灵活运用信息的能力,主要由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三部分组成。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信息素养已经成为继读、写、算之后的第四种基本能力,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本学习能力。信息技术教育把信息技术看成是为解决问题、建立计划、进行表现等的手段,并重视灵活运用这一手段从事分析、综合、创作、展示等活动。

这一时期对人的内在品性的要求是具备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创造新信息的能力,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掌握基本的信息知识,也就是信息时代的公民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

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对信息素养的描述:“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加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现在我们将信息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确定为提高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但信息素养概念过于宽泛,难于把握,由于研究者的视角不同而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读。而且许多专家、学者强调信息技术要整合到其他学科中进行教学,还提出不少整合的模式和方法。但笔者看来“整合”这个概念就有点不伦不类,如果其他学科中用点信息技术就是整合,那么物理课、化学课中用到数学,是不是就叫数学与物理整合,或数学与化学整合呢?我们现在很重视教育信息化,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已经将多媒体配置到班级,欠发达的地区也开始重视“农远工程”。但教学包含两个方面:教和学,我们现在的信息化主要是为“教”信息化,为教师信息化,为学生学习的信息化却没有多少,学生还没有课余时间使用计算机,又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呢?

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我们走过了20多年,一开始我们过于强调计算机技术本身;而现在我们又过分淡化计算机学科本位,强调一线教师难于把握的信息素养。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到底该如何走,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陈俊良.计算机科学是什么科学[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1):4-5.

[2]徐晓东.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1.

[3]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信息技术教育定位分析 篇3

目前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定位的现状

1.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

根据《指导纲要》的要求,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其中, 在课堂上需要呈现的培养目标是,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 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而最终的培养方向是,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目前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课程定位的情况

《指导纲要》总体的指导思想能够体现出立足于信息技术服务学生学习、生活的意识, 帮助学生融入信息社会。但是在里面的“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中, 对计算软件“技术”和“概念”呈现较多, 由此造成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以软件教学为主, 任务的设计主要目的是突出软件的功能, 甚至在软件功能选择中为了突出技巧性, 而忽略了这一功能对社会普遍群体的实用价值。例如:小学阶段文字处理部分教学中, 在Word 2003中教授插入“闪烁字”。虽然这种闪烁效果在计算机屏幕上观看时比较有动感, 但是由于文字处理的内容多数是要打印在纸张上的, 而在纸张上无法呈现动态的闪烁效果, 所以这种功能在实际应用中很少使用。由此, 这个教学内容缺乏实际应用价值, 不足以体现技术服务于生活的用途。再如:初中阶段网站制作软件Front Page的学习, 在网络普及的初期, 用户制作个人网站的需求比较大, 而专业的网站制作软件使用较复杂, 所以中小学在选择网站制作软件时才选择了具有Office软件操作风格的Front Page软件。但现在随着博客和微博的流行, 以及类似人人网、QQ空间这类社区的流行, 个人制作网站的需求正在缩减, 而微软在新版的Office软件中也放弃了Front Page软件。由此带来了新的问题, 现在的义务教育阶段是否还要教授网站制作内容, 如果要教, 软件用什么?

“不要为了教软件而教软件”, 这是我们经常反省的问题。一个软件能够流行、存在, 其中自然有这个软件在社会中存在的价值, 当社会上对软件的需求产生变化时, 就会出现软件的消亡或软件版本更新。根据现有众多版本的信息技术教材来看, 教材内容呈现软件技术的还是比较多的, 整体课程定位还是比较偏向于计算机软件教学。而偏向于软件教学时, 在对应《指导纲要》的“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方面, 就不太容易落实了。

目前课程主要产生争议的问题

信息技术课程目前在实施中经常会产生的倾向一般是:倾向于“技术”和倾向于“活动”。而这两方面的倾向均会产生一定的争议, 即落实教学总目标的问题。

1.倾向于技术的信息技术课程

在这类教学的课堂观察中, 课堂情境导入和学习任务布置会有一定的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内容, 但是课堂学习、学习指导、课堂评价环节中, 均以软件技术的落实为主。在信息技术课程中, 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方面, 计算机软件技术要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支撑, 在具有了一定的技术支撑后才可能使用信息技术去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但是忽略了解决问题这一目的后, 技术学习会显得比较突兀, 同时以简单识记 (认识和记忆) 方式学习的技术, 也无法在学生头脑中形成长期的认知。

2.倾向于活动的信息技术课堂

这类课堂中, 经常会看到流程比较清晰的学生学习、生活问题作为任务, 任务的分析、布置、解决方法设计、对任务完成结果的评价、对解决问题过程的总结等方面都会比较全面。但是课堂中计算机技术更多的是作为辅助工具出现, 甚至比较少讲到或用到计算机技术。这类的活动课在实施中, 如果教师过多地关注学习任务的内容, 就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去分析任务的具体细节。例如: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 选择介绍印度歌舞的任务, 完成使用多媒体音视频素材制作演示文稿进行汇报。由于教师花费了较多的时间播放印度歌舞的风格、特点、呈现形式、服装等, 留给学生构思作品、了解多媒体文件特点的时间就不足, 使得本节课更像音乐学科的欣赏课, 而不是信息技术课。

3.顾及技术与活动的苦恼

一些信息技术教师已经开始思考这两方面问题并希望找到一个折中的办法去解决, 其中的关注点通常会放在课堂使用时间、课堂评价的双方兼顾方面, 但是普遍缺失的是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学这个软件?为什么要完成这样一个任务?

由此, 这些争议所带来的问题是, 信息技术课要培养学生什么能力?也就是我们的课程定位到底是什么?

信息社会“代沟”问题的现象分析

1.信息社会中老年人的困惑

老年人中, 信息化的发展对他们日常生活的冲击比较大, 他们经常会面对眼前的一些信息设备无从下手。如, 在多年使用习惯了固定电话后, 智能手机的出现让老年人几乎不会使用手机打电话。而面对银行取款机、地铁自动售票机等自助信息化设施, 老年人也会同样出现类似的问题。

2.信息社会中青少年儿童对电子设备的兴趣

青少年儿童对电子设备有着比较突出的敏感, 在几乎不看说明书的情况下, 他们能够很快地学会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家电, 以及商场中各种自助设备的使用, 而且具有比较大的网络依赖。

3.青少年儿童与老年人信息化代沟的分析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老年人在信息化社会面前的困难, 老年人在青壮年期间已经形成了适合当时社会的思维定势, 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都是以非信息化社会条件为基础。而信息化社会中解决问题方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催生了老年人这些问题。如果说非信息化社会的思维方式偏向于线性思维, 则信息化社会带来的海量超链接, 形成了一种多分支状态的非线性思维意识。青少年儿童成长在信息社会中, 在他们思维意识形成时就实现了接受信息社会特点的状态, 所以青少年儿童比较容易接受信息社会的各种新生事物。这些就形成了信息社会青少年儿童与老年人之间的信息代沟。

由“代沟”问题回顾现阶段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

回顾《指导纲要》制定的年代, 在那个阶段, 由非信息化时代成长起来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 按照自己接触信息化的思维和方法, 结合当时社会流行的信息技术手段, 制定出了一系列的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体系。这些体系在对同样非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学生来说, 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反思现在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的各种争议, 我们会发现, 我们以往的课程设计都比较忽略学生的成长历程, 由此造成的课程入门起点低、教授内容重复、学生兴趣提升不够等情况, 这些情况均源于课程定位的问题。

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方式选择, 应以适合学生的环境和发展为依据, 结合信息技术具体的技术、方法、手段, 并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进行设计。结合信息时代“代沟”的特点, 对比以往的信息技术课程定位和课程体系, 我们会发现《指导纲要》在学生发展方面的定位是具有一定前瞻性的, 信息技术不单纯是手段, 更多的应该作为一种素养, 促进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但是学生兴趣培养和教学内容呈现形式, 以及教学内容的选择, 就需要结合当前的情况重新确定了。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重新定位

当前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依赖较十年前有很大提高, 所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可以在适应当今信息社会发展、培养信息社会生存能力方面入手。当今信息社会中普遍使用的信息技术内容包括:信息获取、网络交流、网络生存、信息加工、信息表达。使用的设备包括:计算机、移动终端 (平板电脑、智能手机) 、智能设备 (电视机顶盒、智能家电等) 。所以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应定位于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公民, 课程要包含上述方面, 内容要全面, 帮助学生形成对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的全面认识。在学校中学生的信息技术起点应比以前有一定的提升, 对于现在社会上已经不常使用的软件可以适当减少或剔除。经重新定位后, 笔者对课程内容和呈现方式的设想如上表。

在课堂实施方面, 要在情境创设、任务布置、学生活动、教学评价等方面体现当前的信息社会需求, 反应学生信息思维, 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需要关注的方面如下表。

结束语

信息技术学科是新兴学科, 信息技术也是目前发展很快的产业, 新的信息环境不断出现在我们的身边。通过学生校园一卡通、公交IC卡、超市收银、银行、家庭的电表与燃气表等设施对学生的耳濡目染, 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将跟着一同进步、发展, 我们也将面临更新的问题。以往多年的教学中, 教育同仁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这些积累下来的方法和手段现在还能够帮助我们在课堂中落实各种培养目标。反思、继承、创新, 是我们不断进步的保障。重新设计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呈现形式、评价方式, 重新为课程进行定位, 也是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今后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的通知[S].教基[2000]35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尼葛洛庞帝 (Negroponte) .数字化生存[M].海南:海南出版社, 1997.

动态信息四维定位探测新技术 篇4

如何将探测结果多解性变为唯一性、确定性呢?这是我们本论文要着手解决的问题。只要我们细心观察金属矿物等地质体与水的共性和差异,就可以找到解题的钥匙。

1 动态信息四维定位技术原理及应用

1.1 动态信息探测技术原理

金属矿物等地质体都是固体,在地下处于静态,而水与它们的共同点是低阻的,但地下水系统是运动的,它不仅能传递静态信息,而且还能传递动态信息。地下水低阻、良导体、流动、流量随时间变化。如果用三维才能确定固体矿产的位置,那么确定地下水流就要用四维方法(也就是X、Y、Z、T)。另外地下水、天然气、石油,都是存在地下的流动液体,但只有地下水是良导体,在重力作用下,形成由补、径、排组成的水流系统,而水流系统在地磁场中运动切割磁力线,按法拉第定律,水流切割磁力线就会产生电流,电流环绕水流又产生电磁场,这样地下水势场与地磁场进行着反复连续的、复杂的电磁感应,结果水流系统在地下形成“不断发出瞬变电磁波”的场源。见图一。

这样在地磁场中,在地下只要有良导体水在运动,就形成产生瞬变电磁波的场源,不断向地面传递瞬变电磁波,地面就可以通过仪器测到一个与之相匹配的瞬变电磁场,且瞬变电磁场与地磁场是正投影关系,我们根据测出瞬变电磁波在地表的分布形态、仪器工作频率及指针摆动周期等动态信息,结合经验就确定水井的井位了。

1.2 瞬变电磁波场源存在的试验

为证明检测仪在地面捕捉到的瞬变电磁波是由场源发出,我们通过检测仪在含水断层两侧电极的历时观测,观测方法如图二;

测量剖面与水断层正交,测量剖面方向92°,测量电极MN10米,抽水井附近含水段层动态信息在抽水前如图三,抽水4小时后如图四,抽水26小时后如图五。

通过对上述三图的观察分析就会发现,在抽水前频率f1(测深150至200米)多处测到动态信息,频率f3(测深60至100米)只在8-9测点之间有动态信息点,频率f5(测深<30米)1-10测点之间都没有动态信息;但4抽水小时后在频率f1、f3、f5在大多数测点之间都测到动态息,且非常活跃;然而抽水26小时后,动态信息就不是那么容易找到了,只有频率f1、f3在8到9测点之间才找到动态信息。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呢?这是因为抽水前地下水流速度慢,水势场切割磁力线产生的瞬变电磁波就弱,我们测到的动态信息就少;但当我们抽水4小时后水流体系的补、径、排就都活跃起来了,也就是水流速度加大了,所以水势场切割磁力线产生的瞬变电磁波就强,我们测到的动态信息就多;然而抽水26小时后,由于补给不足,水流变小,水势场切割磁力线产生的瞬变电磁波就弱,我们测到的动态信息自然就少了。由此证明我们仪器检测到的动态信息的存在,水势场切割磁力线产生瞬变电磁波的场源就存在。所以我们通过瞬变电磁波这一动态信息找到了场源,场源找到,我们找水、防水、治水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1.3 四维定位法理论及实践经验

地下水是良导体,在地磁场与水势场的作用下,随时间变化而产生电磁感应,并不断地向地面垂直发射瞬变电磁波,在地面形成瞬变电磁波场,只要通过测量确定瞬变电磁波场形态,地下水的水势场的形态(X、Y座标)就确定了。地下水的埋藏深度h (Z座标)可用动态信息检测仪所采用的频率来推测。那么我们所说四维方法的第四维T是怎么确定的呢?我们根据检测仪指针摆动5周期所用时间来记录T,根据T结合经验推测水流量的大小。这样关于地下水水势场场源就找到了,即地下水流系统的X、Y、Z、T座标就确定了,水井井位确定了。

地下水埋藏深度h的确定:

地下水流动系统埋藏深度的确定,也就是瞬变电磁波场源的推定,在距场源较远的地面,大地电磁波可看作垂直地面入射的平面电磁波,其特性服从麦克斯韦尔方程组:

因均匀导电介质内部不可能积累自由电荷,q随着时间的增长而以代数函数递减,渐趋于零,故方程(4)可写作:

在均匀各向同性的非铁介质中

式中:ε:介电常数(F/m);

μ:磁导率(H/m);

ρ:电阻率(Ω·m)

最后可推导出仪器探测深度的理论公式为:

式中,h:探测深度(m)

ρ:岩石视电阻率(Ω·m)

f:仪器工作频率(Hz)

此式说明:电磁场的穿透深度与频率、电阻的关系。当地下岩层的视电阻率ρ为定值时,工作频率f越低,穿透深度h越大,这样改变仪器工作频率就可测到不同深度的地下水层了。

式中:→—电阻率(Ω·m)

—波阻抗

Ex—电场水平分量

Hy—磁场水平分量

此式说明:视电阻率ρ与波阻抗和频率f的关系,在现场,利用电分量与视电阻率的关系可定性说明曲线异常处的地下是高阻体还是低阻体。

检测仪根据公式(1)、(2),将其工作频率分5个档位,即f0、f1、f2、f3、f4、f5,在一般地区,我们得出频率?对应的探测深度的经验值如下:

2)地下水流量的确定

由麦克斯韦方程组、电磁流量原理及其一些假设条件可以推导出储水量Sw与所测电位e之间函数关系为:

式中,Sw:储水量(m3);K:常数;D:地下储水层直径(m);B:磁感应强度(T);T:动态信息变动周期(s)

由(3)式可知含水量大小与此探测深度的电位有关,即电位越高含水量越大。我们通过检测仪测出的电位结合经验数字可以估算出地层含水量的大小。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是应用检测仪指针摆动频率f来推测地下水流速度Q的,一般频率f越快水流速度Q越大,固定断层面积地层含水量S也就越大。为了衡量检测仪频率f的快慢,我们用指针摆动5周期所用时间T来比较,一般f越快,T越小,Q就越大,S也就越大;反之f越慢,T越大,Q就越小,S也就越小。在一般地区,终孔径为168m m时,我们总结出Q与T的经验值如下:

T=10~20秒时,Q=80~100m3/h;T=21~30秒时,Q=60~80m3/h;

T=31~40秒时,Q=15~60 m3/h;T>40秒时,Q<15 m3/h;

所以根据T,我们就可以推测出拟定水井的水流量,综合评估后决定是否在该处打井取水。当T>40秒时我们一般不在该位置定井位,因为水量太小了,不值得投资钻井。

1.4 动态信息四维定位探测技术的应用

应用动态信息四维定位探测技术,以应文亮副教授为首的科研小组已研制出了动态信息检测仪,通过该测仪可以测出电磁波在地面上的分布形态,结合经验数字,可以轻松地确定地下水的空间位置、水流深度及水流量了。

我们利用动态信息检测仪,在云南、宁夏、江苏、湖南等地已一次性成功打了100多口井,(包括曾多次钻井失败后请我们定井位的水井)。至目前为此,所定的井位,百分百成功出水,且水量完全达到建设单位的要求,并且我们找到的地下水是地下水的集中径流带,抽水后,水质清澈甘甜,不受污染,很少造成地面变形等环境问题。例如2004年八月参加湘潭钢铁公司烁铁分厂水源定井位工程,采用了动态信息仪探测定位,所定井位钻井后出水量Q=2000m3/日,至今该井的水量、水位、水质良好,地面也没有下沉等不良地质现象。

2 小结

动态信息四维定位探测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动态信息检测仪的研制成功,解决了常规电法找水、防水、治水存在多解性问题,让找水、防水、冶水的技术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信息技术教育定位分析 篇5

1 信息技术带来的教育转变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逐渐向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起来,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观念都出现了新的变化。

1.1 教学模式的转变

课堂讲授式向探究式、协同式和研究性学习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决定了师生之间的知识传承主要采取课堂讲授法。这种形式的学习,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大,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环境中。而信息技术不受时空的限制,可让远距离的师生或学习时间分散的学生“共处于”一个虚拟空间中,通过共同参与,协同操作能力,完成某些项目的设计或训练。这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固定时空的交流有很大的差别。学生可通过网络向教师提出问题,寻求辅导和答疑,教师亦可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在这种学习过程中,不仅能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与他人的讨论和相互协作,培养自己的协同、探究学习能力。

1.2 组织形式的转变

教学组织形式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传统的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主要途径,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人们提供了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有形的教室中,教学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得到了扩展。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对课程表做出安排,实施柔性的教学计划,不再按传统的知识组织与结构的观念来制订教学计划,学校的教育内容正变成一些单元的体系。这些单元是可以进行随机通达教学,学生可以按照各自的兴趣爱好、专业基础、研究方向和水平,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使因材施教进入一个新阶段。

1.3 教育观念的转变

传承式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变。传承式教育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经验和已经确立的原则、方法,以便学生能够运用知识经验和原则、方法去解决将会重复出现的问题。信息技术使教师和学生可以共享网上提供的教育资源,可以相互交流信息,为新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利用提供了良好条件。在扩展的视域内,教师不再是求知的惟一源泉,在丰富的教育资源面前,学生的个性得以觉醒,批判态度显现,主体创新精神得以彰显。

1.4 教师权威的转换

传统教师权威是建立在教师对知识的垄断性占有和社会赋予教师角色的特定责任的基础上。伴随信息技术教育现代化所带来的教育民主化、社会化、个性化趋势,教师的“传统权威”逐渐消融;随着教师独占知识局面的瓦解,教师的“专业权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教师需要用渊博的学识、敏锐的思想、开阔的视野和谦逊宽容的品质所闪现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尊崇与敬爱;在教师身上体现出智慧、知识、道义的力量。与学生心灵沟通,思想碰撞,教育过程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升华。面对丰富的网络文化,教师应与多元信息文化和谐相融,同时,突出职业角色独特的存在价值,教师才能在现代教育中具有真正的权威。

1.5 教师功能的转换

丰富的网络资源尽管可以提供浩瀚的教育信息,但由于学生的不成熟,他们对教学目标和过程的认识是有限的,尚不能从系统的角度去考虑和组织学习的全过程及有关具体环节。因此,教师要引导。帮助他们运用新的信息技术去获取知识,教师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应作为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以及灵活的知识迁移能力,帮助学生充分利用网上教育资源探求知识,引导他们进入更高层次的探索和更高阶段的学习。这样,学生学习的过程也就成为教师培养学习者的过程。

1.6 师生关系的转换

信息技术具有无限延伸扩展的特质,其交往方式的广延性和多样性促成了新型的师生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学生在网上与教师探讨问题,提出质疑,形成以网络人际互动为主的“非群体化”活动。教师在启发、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同样可以获得新信息,得到新启发,提高教学素质。这种新型的“合作者”关系,使教学相长达到了一个新境界。师生之间追求知识的过程也是精神交流与对话的过程。他们彼此相互理解和认同,相互接受和汲取,创设着民主、平等与开放的教育氛围,在互动的过程中相互创造,相互证实自己的存在。

1.7 教育使命的转化

教育面对的是人,教育的世界是人的世界,教育以培养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信息技术带来了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得渠道,人们在开阔的视野里不仅享受着优越的生活质量,如何在现代化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格,让学生感受心灵成长的愉悦,成为教师的神圣使命。教育信息化给教师的从业素质带来了严峻挑战,同时,也给教师的自身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教师只有顺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应答其挑战,不断完善自身素质,才能成为现代社会中合格的新型教师。

2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教师角色定位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师生都处于一个信息来源极为丰富和多样化的环境中,两者获得信息的机会几乎是均等的,教师已不再像从前那样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信息渠道。这就要求教师要重新定位自己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

有专家曾提出过一位优秀教师应能扮演好八种角色,即知识传播者、团体领导人、模范公民、心理医生、知心朋友、错误承担者、代理家长和纪律执行者。在以下内容中对这八种教师角色进行初步的论述:

2.1 教学知识的设计者、开发者和提供者

开展教学,除了象传统课堂教学那样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外,更为重要的应是对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传授。高校学生,他们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自主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真正地提高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高校教师应对教学进行深入的设计、研究与开发,学会利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来有效地设计和组织教学,传递教学内容,充分地认识各种信息技术媒体的特点与不足,灵活多样地在教学中使用他们,发挥出信息技术手段的效能。

微软公司中国部总裁杜家滨先生曾说:“我可能在100次中有99次是从因特网上拿东西,只有一次是把我的东西放上去。如果全世界很多人都有这个1%,这就是一个很大的数目”。这个简单的道理在信息传播中的体现是再清楚不过了。高校教师既然是信息资源的利用者,在利用信息技术资源的同时,重视掌握必要的教学资源制作开发技术,成为教学信息的提供者。

2.2 学习团体的领导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充分的发挥,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却不容忽略。教学资源极为丰富,为了避免学生迷向,减少他们自由探索网络所需要的时间,教师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极强的信息辨识能力与获取能力,以辅导者、帮助者和领航员的身份引导学生正确地利用信息,确保教学的正常进行。

2.3 治疗学家

信息技术缩短人们时空距离的同时,也拉大了人们之间的心灵距离,孤独、忧郁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流行病。高校学生虽然通过键盘能与网上其他伙伴进行快速的交流与联系,却往往不善于与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结果是心理问题在高校中呈上升趋势。作为高校教师,在充分发挥其传统教育职能的基础上,还应担当起学生心理健康的咨询者、治疗师等职责,帮助学生在心智方面健康发展。

2.4 学生的人格榜样

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对学生最具教育意义的,不是客观的知识,而是教师自身,是教师的人格,只有具有和谐人格的教师才能造就一代人才。教师宁静的沉恩,潜心的创造,爱心的奉献,执著的追求,从容的表达,启迪智慧,张扬道义和公正,成为学生的人格榜样。

2.5 朋友和知己

教师对学生的关怀是对人的生命意义的关照,目的在于培育出“真正的人”。在信息社会里,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享受,一方面又加重了人的精神困惑,对生存意义的理解无法取代对生命意义的感悟。教师应成为对学生传递情感关怀的使者,用自己的美好心灵、丰富阅历经验等文明成果浸润学生,使学生学会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确立正确的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学生的人生价值中包含着教师的价值。

时时参与到学生当中,以一颗“童心”,一种“童趣”,与学生一起去讨论,去争辩得面红耳赤,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会放得开,感受到老师就是自己的知心朋友,而教师正可以藉此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务实的求证态度的暗示性教育熏陶,成为师生一次心与心的交流。

2.6 纪律执行者

凡是要求学生遵守的校纪班规,教师则能够带头遵守,同时能很好地维持正常的班级教学秩序,一旦有违纪现象发生,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教育手段加以纠正。教师应跟踪学生的情况,以便随时掌握学生的活动。要求教师在作为教学参与者的同时,又是纪律观察者和执行者,在观察过程中不断反思,并且不受主观态度的干扰。

2.7 错误承担者

教师能够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行为勇于承担责任,在批评或指正学生的错误之前,先找出自己的不足。如果学生的错误是因教师教育不当造成的,教师应先做自我批评。

2.8 代理家长

是说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教师能像家长一样履行监护人的职责,像父母对待孩子一样尽应尽的义务。

总之,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十分诱人的发展前景。应注意对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的特点以及高校教师角色特征不断地进行分析研究,才能使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才能使信息技术教学真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信息技术是实现教育信息化所必须的, 推动高校教育信息化进程,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是基础和前提。该文从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转变的特征为切入点探讨高校教师角色的新定位。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角色,定位

参考文献

[1]傅德荣.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内容与意义[J].教育技术研究, 2000 (4) :5.

[2]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259-260.

[3]柳栋等.网上研究性学习中的教师角色[J].全球教育展望, 2001 (11) :13.

[4]张倩苇.现代教育新技术下教师角色的转换[J].中国电化教育, 1999 (6) :6-7.

[5]吴岚.知识经济时代与教师的信息素质[J].电化教育研究, 2001 (1) :16.

信息技术教育定位分析 篇6

1.在中国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和发展, 教育校园网逐步扩大为城市网或者区域网, 这种发展趋势也逐步被许多地区所重视。根据相关数据显示, 迄今为止已有超过一百的教学城市网, 其中不包括筹建中的地区[1]。然而, 尽管目前我国信息技术教学已取得一定的成绩,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常见的问题:第一, 教师信息修养跟不上时代发展的主流, 对信息技术课程并不完全了解;第二, 一些教师仍然坚持传统的教学观, 甚至一部分教师根本不知道先进的教学观, 与时代发展相矛盾;第三, 不清楚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目的, 部分学校仅仅将这门课程作为简单的学科, 并未注重这门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使得学生仍然采用过去的学习方式, 而不知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2]。

2.在美国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顾名思义, 信息技术化教学就是运用多媒体以及互联网, 推动教育的完善, 从而使其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据相关统计结果显示,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教学国。美国之所以成功地完成了教育信息化的改革, 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第一, 美国政府关注信息化教育;第二, 美国研制出新的网络系统; 第三, 通信以及计算机行业的兴起等。

目前美国信息技术在教育方面的运用主要表现为:评价体系的运用, 通过互联网将评价结果告之大众, 有助于推动地区或者学校加快信息化进程;教育手段的运用, 美国教学强调学生为主, 教师只是充当指引者的身份,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力提升的运用, 美国学校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有助于改变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提高事故处理能力;学校设备完善, 因为完善的基本设备环境是进行信息化教育的重要保障和关键因素之一, 美国在进行教育改革时, 保证了设备的先进性, 从而其教育改革才会如此成功[3]。

二、中美信息技术教育运用的对比

由于科学技术、学生本身的特质等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 中美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不尽相同。

1.教育观念的差异

信息技术对中美教育观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第一, 教学观的差异。美国的IT发展一直是全球的领军者, 所以与其他各国相比, 其教育方式更具有时代性。一方面使当地的教育更具广泛性, 另一方面又促进了教育向以学生为主的模式转变, 同时很大程度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教育观念[4]。而在中国, 信息技术也给教育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如师生之间的角色逐渐转变, 教育观念也逐渐转变为自主学习和能力提高。第二, 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差异。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 美国教育模式逐渐从教师为主转变为教师、学生地位平等, 教师所发挥的作用发生许多变化。然而在中国, 绝大部分教师仍然强调传教式的, 网络等仍然只是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第三, 合作观的差异。合作是中国和美国教学的主要差别之一。在美国, 教师更加关注合作观的培养, 通常选择让学生共同完成一项任务, 因而学生大多比较随和热情。但是在中国, 学生在合作意识方面比较缺乏。

2.教学环境的差异

一个好的环境才能为学生构建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气氛。教学环境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国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劳力和财力, 对学校的网络设备以及网络资源进行了有效的完善,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 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已经有将近一半的教学选择使用互联网[5]。然而在中国, 尽管在这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 但和其比较仍然存在差距, 而且在其改革过程中暴露出许多教育问题, 例如资金缺乏、教育氛围混乱等。

3.教育手段的差异

在教育手段方面, 美国目前强调以人为本, 坚持学生为主的理念, 强调学生的个性培养, 摒弃了传统的教师、学生共同学习的教学手段, 逐渐转变成学生共同学习的教学手段, 时刻以学生为主。例如, 教师教学设备比较简单落后, 而学生学习的设备都比较先进。然而在我国, 由于传授式教学手段经过长时间的考验, 在我国教育中已经根深蒂固, 所以教育手段依然停留在传授式, 而信息技术的引进只是为了帮助教师教学, 不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 依旧注重机械式学习。

4.教育体系的差异

一些学者指出, 信息技术的出现和研究一方面将人们带入了信息世界, 另一方面为教育的改革和完善创造了机会。由此可见, 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影响已超过了其自身的范围。在全球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提下, 美国的教育逐渐趋向于数字教学、资源共享和合作学习的方向。而在中国, 大多数教师仍然选择以自身为主的教学体系, 仍然强调教材与传授的重要性, 尽管这种方式有利于知识的学习, 但是很大程度限制了学生内在潜力的开发以及能力的提高, 学生长时间处在被动的位置, 很难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从而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培养以及能力的提高。

5.学习方式的差异

美国在对学生学习方法改革的过程中, 也坚持了自由、平等、自主等最新理念。教师以信息技术为主, 将集体转变成组队讨论研究, 学生以主动研究或组队合作研究为主。在这种方式下, 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内在潜力, 强调学生的个性培养,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讨论, 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态度, 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完善自身的学习素养[6]。然而在我国, 学生的学习仍然处于被动状态, 尽管许多学校已引进大量的高新设备, 但是其学习仍然处于听与练的状态, 学生不能学以致用, 不能将其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 其实践水平比较低。

6.课程设置的差异

信息技术在美国课程设置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教学资源逐渐从单一的教材变为多媒体等多种资源, 教育内容也涵盖了学生对资源使用的反响。在这一方面, 比较值得关注的是网络教室外的相关资源的供给, 学生对这类学习状况的反响和态度应该成为其主要的组成成分。根据相关调查显示, 至21世纪初, 麻省理工学院的网络课堂已包含了超过一百的课程, 并且将逐渐扩大到五百多, 几乎所有的人都可以获得资源使用权。在我国, 尽管十分注重学习资源共享的工作, 相关政府也已经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重要性, 但是改革过去的教学体系和教学理念的路程是艰苦的, 依赖于大量条件的许可以及技术的发展。

7.其他方面的差异

在美国各大学校, 尽管其经费很多, 但比较重视投资所带来的效果和利益, 也不十分强调设备的最新, 反而比较重视应用对体系的影响, 这一点是中国所缺乏的。美国许多学校仍然保存着大量老电脑, 但是保养得很不错, 适用范围比较广泛, 使用效率也比较高。但是在中国, 大部分学校的电脑使用效率低、保养情况不好, 甚至有的时候大批电脑闲置不被使用。尽管我国校园互联网普及情况比美国好, 然而其各种资源比较缺乏, 系统也比较简单。美国教师的教学面涉及多种学科, 而尽管中国教师在教学方面的成果比较多, 却基本上局限在校园网内, 外来人员根本无法入网, 涉及范围比较小。

三、对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启发和建议

上文对中美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进行了一系列比较, 研究美国信息技术运用成功的案例, 探讨其未来趋势, 将其与我国相联系, 给出下面几点建议。

1.教育观念方面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和发展, 与产业年代的教育观相比, 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为了符合新时代的特点, 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 一方面要结合美国的教育观, 注重教师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及运用新时代的教育方式, 另一方面还要结合我国的教育特色, 对我国教育进行改革创新, 走出符合中国特色的一条教育之路。

2.教育环境方面

教育环境是动态的, 可能随着不同阶段的教育情况而发生改变, 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师的教育手段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是教育活动开展的重要元素之一。由此可见, 完善教育环境也是教育改革的关键之一。

数字教学环境与支持系统是信息技术课程开展、师生平等自由教育和学习的重要场地, 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快速获取教育资料, 从而完成自主学习的辅助工具。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氛围, 而且为教师的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创造了条件。数字教育环境的创建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第一, 硬件设备的组建;第二, 软件系统的创建。

3.教育体系方面

与过去的教学体系相比, 先进的互联网教学体系最大的变化是改变了教育中教师与学习者的位置和对等关系。所以, 若要真正构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体系, 必须按照信息传输途径以及学生信息处理能力, 有效运用信息技术, 尽量提供学习资料, 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只有这种良好的教学氛围, 才有助于教学的深入, 才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 才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体系的创建奠定了基础, 保证了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育手段方面

信息时代的来临, 迫使全世界各大学校对教育进行改革, 摒弃了以前“教材 + 黑板”的教学手段。所以, 我国在对教学手段进行改革时, 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实现全模块教学, 有利于减少相关的教学费用和做到共享学习资料, 有利于将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相结合;第二, 强调实践教育, 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以及事故处理能力, 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第三, 实现案例教学,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增强问题处理能力, 增强创新意识;第四, 强调互联网资源, 其对教学设备及环境没什么要求, 适合一些教学情况比较艰苦的地区, 而且某方面增强了教育的开放程度[7]。

5.教育方法方面

心理学指出, 学习方法主要分自我寻找和接纳两类。两类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优势和劣势, 相互依存。然而过去比较注重接纳, 而不重视自我寻找的意义, 所以目前需要摒弃完全性的接纳, 选择有意识的学习, 将各类讨论和自主研究活动彰显出来, 让学生主动找到错误, 分析并改正错误, 从而最终实现化被动为主动学习。在此基础上, 各大学校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提供学习资源, 培养学生自主研究的意识, 挖掘学生内在潜力, 培养学生的个性;第二, 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 创建合作式的学习方法, 提高其与人交流的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第三, 创建讨论式学习方法,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开发;第四, 创建全方位学习方法, 从而提高学生全方位的素质;第五, 建立教学评价系统, 有助于师生间相互监督, 从而为学习方法的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使得各国发展呈现出一种全球化的趋势, 信息的作用日益显著, 信息技术在教育观念、教育体系、教育手段等方面对其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影响, 教育逐渐呈现出全球化、网络化等特点, 使得传统的教育体系得到完善,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教学体系逐渐转变为学生处于主动地位的教学体系, 使得教育得到空前的解放, 也使得教育成为全民的活动。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 信息技术在各个国家的教育改革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不断促进教育方式的创新, 不断保证教育内容的丰富。笔者对信息技术在中美两国教育中的运用情况进行了比较, 深刻分析了两国信息技术在教育运用中的差异, 最后结合美国信息技术在教育运用中的成功之处, 探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完善。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改革,差异,比较,完善

参考文献

[1]吴振华.美国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现状及发展成因研究.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05.

[2]李剑欣.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的建构.保定:河北大学, 2005.

[3]王琳.信息技术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长沙:华中师范大学, 2005.

[4]刘月雷.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文反思.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5.

[5]安涛.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效果的研究.保定:河北大学, 2006.

[6]向于峰.美国教师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2002.

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 篇7

一、部分农村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现状

( 1) 思想上 ,在一些地区 ,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得从社会到老师到家长最后到学生本身只重视升学考试科目成绩, 对其他辅助学科不太重视。尤其是信息技术课程,地位低,受重视程度不够。这种现象在有的农村学校尤为严重。

( 2) 师资力量上 ,农村相对艰苦的生活条件和不理想的薪资水平难以留住甚至吸引优秀教师。有些农村小学没有专职信息技术教师,兼职任课教师也没有合理的待遇,缺乏爱岗热情和教学热情,加上农村学生逐年减少,教师的去留问题也凸显出来,由此导致恶性循环。

( 3) 教学上 ,课程目标不明确 ,缺少大纲指导各模块的学习内容及学时分配。学生上课仅仅满足好奇心和新鲜感, 没有实质性收获。有的学校不配备教材或教材使用频率较低,内容难易深浅不一,难以把握。

( 4) 硬件上 ,有的学校机器配置陈旧落后 ,缺少维护升级 ,软硬件整套系统处于淘汰边缘, 远远落后于主流计算机配置。交通的不便,经济的欠发达,使网络的覆盖率和网络带宽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 5) 有些农村家庭 ,受条件限制 ,难以在物质上满足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要求。除了学校信息技术课堂上, 学生难以接触到计算机。很多农村学生的家长长年在外打工,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指导鞭长莫及。

这些多方面的客观原因, 导致部分农村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与城市学生差距较大,影响了学生的成长成才。

二、关于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部分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暴露出义务教育中的一些现象: 国家重视教育经费的投入, 但有时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学校设施、办学条件有所改善,但内在教育质量提升不大;政府政策鼓励推动,但有的学校内在驱动力不足;城市和示范重点学校发展受重视,有的农村和一般学校建设受轻视;有的农村学校追求同质发展,但忽略本身特色办学。这些现象,某些程度上也反映各种教育资源的分配还存在一定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结合农村的具体情况,有如下几点思考。

( 1) 政府在政策上继续侧重支持、鼓励信息技术教育。可以将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一种基本技能进行教育,进行竞赛,甚至进行考核。比如定期举办校际信息技术能力比赛,奖励有突出表现的学生;比如进一步完善升学考核机制,将信息能力作为部分评价依据,激发学生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政策上引导学校改变教育理念, 完善农村教育思想,更新社会、教师以及家长的教育意识。

( 2) 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要合理进行学校布局,有效分配教师岗位,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加强对教师的监督考核,同时制定合理的奖励措施,使专职、兼职教师劳有所得。制定吸引优秀人才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支援农村教育,为农村教师生活工作提供便利,支持农村及偏远地区教师进城培训交流等。

( 3) 特色办学,创新发展。依靠政府政策引导和资源投入的同时,还要依据农村学校本身实际情况、学校自我特色,将信息技术课程与之结合,利用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与敏感,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农村学校要创新发展观念,特色办学,特色授课,从单一走向共同,从一元过渡到多元。

( 4) 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增加农村教育投入 ,着力缩小城乡和校际差距, 进一步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及师资力量,同时针对农村学校实际情况合理分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

信息技术教育定位分析 篇8

要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就要求教师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 充分发挥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 变革课程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实现对学习者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因此传统的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师生关系等都将发生极大的变化。作为扮演教育活动中一个重要角色的教师必将无法回避地面临着对其原有角色的巨大冲击和挑战。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一种思想、观念的变革, 其理论基础有:

1.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是: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于其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而,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个体主动建构的, 无法通过教学过程直接灌输给学习者, 他们必须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 根据自己先前的经验, 通过与他人协商、会话、沟通等方式, 在交互质疑的过程中建构知识的意义。因此, 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 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2.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积极探究者, 教师的作用是创设一种学生能独立探究的环境, 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提供给学生。学习的目的是要参与建立学科知识体系的过程, 学生应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真正的学习来自个人的发现。

以上两种理论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目前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说法与定义很多。何克抗教授认为: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 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 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 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 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这一定义认为营造新型教学环境、实现新的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教学结构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所在。年轻学者余胜泉在他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一书中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广义上的教学与学习行为, 其实质与内涵就是要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 通过教育环境的数字化、教学内容的数字化、学习工具数字化为切入点, 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师的教学辅助工具、学生学习情感激励工具与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 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教材、教学媒体的作用以及教师、教材、教学媒体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促进传统教育思想、教学结构、教育模式甚至于教育的组织形式发生全面变革, 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与教学方式, 实现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培养具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适应信息时代知识经济要求的素质性人才。这一定义突出信息技术在整合中的作用就是促进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 提高教学效率, 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综合以上大家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内涵的认识,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在学科课程的教学中, 有机地使用和融合信息技术这种工具, 创建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 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培养适合信息时代具有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是通过新型教学环境的营造来改变传统教学结构, 创设新型教学结构, 实现新的教与学的方式, 以便使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落到实处。而要实现这三方面的内容都需要教师的参与。对教师来说, 只有深刻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 才能充分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我国当前教育深化改革的重大现实意义, 才能正确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对教师角色重新定位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种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 传统的维持性学习方式正在向创新性学习方式转变, 在这场变革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因素是教师, 传统的教师角色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需要对教师角色重新定位。

1. 教师应成为课程的设计者, 教学信息的制作者、加工者和处理者

由于传统的那种单向的师生关系已由教师——传播媒介——学生这种三角关系所取代, 教师不再是把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呈现给学生, 也就是说教学工作中, 已由教师的“教”为主转变成为学生的“学”为主, 教师必须以教育技术的系统观念和教学设计思想去分析学生学习特征、制定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方式、准备教学材料以完成教学过程。因此, 教师首先应是课程的设计者。其次, 教师要根据教学设计制作自己所需要的教学软件, 更重要的是, 要从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中寻找需要的信息, 并进行加工、组织, 用于学生的学习。

2. 教师是新型学习环境的创设者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 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 其目的是让学习者在实际情境下, 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 进行学习。即强调利用生动﹑具体﹑直观的形象, 尽可能地激发学习者的联想, 唤起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 从而更有效地将新知识同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帮助者, 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来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时要注意创设一定的情境, 当然这些情境更多是虚拟的。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幻灯片, 制作多媒体动画, 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录像, 安排学生模仿表演, 到单位、工厂、室外实地观察等形式让学生走进知识的情境中。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整合的过程中, 更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运用多媒体形成生动形象的环境来支持学习, 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拓展学生的认知能力。

3.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传播媒介的多样化,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电子图书馆等渠道轻松获取大量信息资源, 而在这些海量信息里, 信息的搜索、选择、过滤、加工和创造能力就显的尤为重要。此时, 教师要承担起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作为引导者, 是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 并确认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作为辅导者, 是使学生能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迅速找到需要的信息, 并利用这些信息完成学习任务, 培养其发散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的能力;作为指导者, 是使学生能够清醒、自主地区分信息的价值类别和利害程度, 避免不良信息的侵害。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 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 (开展讨论与交流) , 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或片面的认识。

建构主义认为, 学生知识的建构不仅依赖于自身原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 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习伙伴之间对问题的共同讨论和理解。在建构主义的学习模式下, 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以及辅导者, 而且也应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师生间通过相互交流, 就某些问题进行讨论、取长补短, 既密切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也可在合作的环境中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4. 教师是终身学习者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更新的过程, 学生作为学习的个体, 应不断的接收新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 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 教师不但是教育者, 同时还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因此教师应有终身学习的理念, 不断更新知识, 把握和跟踪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 分阶段的进行在职培训, 提高自我价值。只有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了, 我们的教学才能显示出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张义兵.信息技术教师素养:结构与形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 2005 (1) .

[3]胡凡刚, 马秀峰.简论e-learning环境中教师角色的转变与重塑[J].电化教育研究, 2002 (4) .

上一篇:学科创新能力下一篇: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