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系岗位职责

2024-11-22

学前教育系岗位职责(精选8篇)

学前教育系岗位职责 篇1

学前教育系(系主任)岗位职责

1.在校长及学校行政部门的领导下,组织安排本系教学、科研等工作,承担并完成好学校下达的教学、科研任务。对外代表本系参与信息交流与系际、校际交往,对内负责处理本系业务及事务性工作。

2.制定并实施专业、学科、课程及教学科研计划,制定教学、科研及内外学术交流等工作规划,制定实验室、电化教学、图书资料等管理或使用工作制度与规范,就本系的专业发展方向、教学管理改革、学科及课程建设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意见,报学校批准后负责组织实施。

3.负责制订学前教育系业务管理规定和“量化考核”实施细则,组织实施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和督促落实教师个人考核考评办法。

4.负责召集系办公会议,全面安排和组织教学与科研活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保证教学、科研等各项任务的完成。

5.根据本系专业发展要求,调整教师的知识结构分布,组织本系教师及其他教学人员进行业务学习与培训,特别是对讲师、助教进行业务指导、培养与考核。对全体教师和教学人员进行业务管理,就其使用、评职、晋级、评模评优、奖惩等提出建议。

6.主持学前教育系学术交流活动,组织审查校本及个人教学科研项目,审核本专业精品课教材及“专升本”科目教材,审查、指导、评价本专业集体或人个学术论文,鉴定本专业教学研究成果,负责主持和组织校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扩展学术眼界,使全系科学研究在更为开放的环境中登上更新的台阶。

7.组织制订并审查本系学科研究的计划和学科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安排、落实学校下达给本系的科学研究任务,组织协调各研究室、教研室之间的分工与协作,确定重点科研项目。制订本系各专业招生、教学、实习计划,经系务会议讨论通过并经学校批准后,组织实施。布置教学任务,审定每学期开课计划和上课教师名单,核实教师工作量;给教师下达教学任务书;安排检查和落实各学科的教材选订工作。组织研究改进教学和辅导工作,积极开展教学经验交流活动,并具体指导和检查各课程教学经验的资料建设。

8.全面负责本系人才培养工作,为青年教师配备指导教师,抓好教师队伍建设;负责本系教师培训、进修班的资格审查,搞好本系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素养。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人才培养的主动性和适应性。

9.听取学生呼声,关心学生的生活。经常深入学生班级、宿舍,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帮助解决。抓好实习基地的建设,组织安排学生的见习和实习。做好学生的毕业分配和招生工作。

10.完成学校下达的其他工作任务。

11.建立健全学前教育系规章制度,维护正常的教学、生活、工作秩序,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12.系主任是领导、策划、实施本系教育、教学、科研任务的主要责任人,履行系主任岗位职责并对校长、主管副校长及学校行政职能部门负责。

山西大同大学朔州师范分校

(朔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2010.3.

学前教育系岗位职责 篇2

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而不同专业的学生未来就业领域不同, 对计算机应用技能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然而, 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专业岗位培养目标服务环节上做的较少, 计算机公共课全校所有专业统一课程和内容, 统一要求、学时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 导致课程开设与内容和专业技术技能教学不衔接, 更缺乏对计算机应用技能培养与专业岗位培养目标相整合方面的工作, 这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校立项研究的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对接岗位需求的实践研究》,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 我校两所幼儿园各教室均配备电子白板, 教师日常教学中运用PPT已常态化。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幼儿园实习期间, 对PPT的掌握不能达到园方要求。所以, 课题组教师开发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Power Point 2010与幼师工作岗位衔接的校本教材, 取得了阶段性经验成果。

一、PPT教学与学前教育岗位需求对接的必要性

(一) 有利于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

西方有句谚语:“你可以把马拉到河边, 但你却无法迫使它饮水。”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中职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差, 且对理论性较强的知识毫无兴趣可言, 但学生对于专业知识, 特别是岗位要求非常感兴趣。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PPT教学中融入学生所学专业学科的内容, 可激发中职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 提高学习积极性。因此, 把PPT教学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科内容进行整合是非常必要的。

(二) 更加凸显计算机技术对专业学科的服务性与工具性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中职生来说, 计算机只是一种工具, 只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具有一定的应用水平, 就能较好地为专业服务, 就能基本达到社会对中职毕业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所以在PPT教学中, 教师把学前教育专业学科内容设计为实例进行教学, 增强学生对未来幼师岗位的适应能力, 更加凸显计算机技术为专业岗位服务的优势。

二、PPT教学与学前教育岗位需求对接的实施

(一) 全民版《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向专业版《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改革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 不同专业对其中各部分的需求侧重各有不同, 比如学前教育专业在工作岗位中对PPT的应用较多, 会计岗位对EXCEL的应用较多, 文秘岗位对WORD的应用较多, 正如英语教材被分为公共英语、酒店英语、旅游英语等专业类教材一样。所以在本次课题研究中我们搜集整理了适合幼儿教育的PPT素材。

(二) 调研需求开发对接幼师岗位的PPT校本教材

通过调研幼儿园教师对现阶段PPT版本和使用方面的需求, 按照《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 课题组编写了对接幼师岗位的Power Point 2010校本教材。无论是案例选取、素材选用、色彩搭配, 都贴近幼儿需要, 非常适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及幼儿园教师使用。

三、PPT教学与学前教育岗位需求对接的成效

课题组在学生水平相当的两个学前教育专业班级中做了以下实验:1班没有使用对接岗位的校本教材, 完全按课本的实例进行授课;2班则使用了对接岗位的PPT校本教材进行授课。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与观察, 课题组发现使用校本教材的教学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由于课堂案例素材结合了学生的专业知识, 2班学生在课堂上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状态, 学习兴趣也变得浓厚, 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与案例制作, 学习中有意注意力时长得到一定程度的延长, 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反观1班学生, 整体上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状态, 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内容与本专业没有多大关联, 只是迫于教师压力, 才按照教师的指示去学习, 学习缺乏积极性, 课堂纪律需要教师花大力气去维持, 课堂学习效果不如2班理想。

(二) 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 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大部分中职生因公共课程与专业学习脱节而不重视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 但B班级的PPT教学对接岗位需求, 能让学生直接感知到利用所学知识和技术能够解决工作岗位所遇到的问题, 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不断探究PPT还能帮助自己提高幼儿教学能力, 其实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

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最好的老师。要提高课堂质量,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让学生从“被动学”转变为“主动学”。中职生的专业观念比较强, 这就要求作为公共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各模块教学必须找到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契合点, 并进行有机整合与对接, 才能被学生接受并喜爱, 才能凸显《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工具性、应用性与服务性。提高学生在工作岗位的应用能力, 从而大大提高岗位竞争力, 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学前教育系岗位职责 篇3

关键词:幼教岗位,舞蹈技能,训练体系

【分类号】J70-4;G652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在岗位能力培养上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2014年7月到9月间,走访了多家幼教机构,通过现场座谈等形式,深入了解幼教舞蹈教师的岗位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现场与幼儿园教师的座谈以及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梳理,我们发现,目前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在岗位能力培养上还存在着如下问题:

1.没有将专业舞蹈课程与儿童舞蹈相结合

学生在校学习的舞蹈课程,很多在幼儿园里无法实际应用。在专业的舞蹈课程和儿童舞蹈之间,需要一个转换的过程和方法。而这些,正是目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中所缺乏的。学生需要一个实际的任务,来学习将专业舞蹈应用转换为儿童舞蹈的方法和技巧。

2.只具备模仿能力,缺乏舞蹈的编排能力

很多学生在进入岗位之后发现:当她需要编排一个儿童舞蹈的时候,感到无从下手,她无法编排出一个完整的儿童舞蹈作品,只能从网上搜索相关的作品进行模仿和照搬。这是因为:在两年的学习中,她没有学到创编舞蹈的方法和技巧。这是舞蹈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之间最大的差距。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技能训练体系改革的具体措施

通过对前期调研结果以及反映出的问题的总结与分析,我们开展了多次的组内研讨,并邀请了相关专家进行了专门的指导,在专家的悉心指导和组内的交流下,我们决定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

1.调整教学大纲,完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

以往的学前教育舞蹈课程,第一年以基训和民舞为主,第二年以儿童舞蹈和民间舞为主,缺少同幼教崗位对接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毕业后无法将自己所学的舞蹈用于岗位上,因此,教学大纲中坚持培养学生舞蹈教学能力为核心,加强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学生的整合力度,面向工作岗位,实现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全面提高。

在教学内容上,要优化课程内容,突出内容的专项性,凸显出岗位的基本要求。第一年主抓基本功,体验多民族舞蹈;第二年学习幼儿园教授的动律,早操,并且鼓励学生创编儿童舞蹈,而后在创编的基础上进行模拟教学实践。

而在教学模式上,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情境更加贴合岗位实际,我们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技能点融入一个个学习任务中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2.构建三段式的幼教舞蹈技能训练体系

三段式技能训练体系,针对的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技能的三个阶段,即基础技能阶段,表演技能阶段和教学技能阶段的训练体系。具体的论述如下:

(一)努力夯实基础技能

在这一阶段,主要以舞蹈基训为主,目的是夯实学生的舞蹈基础,建立牢固的舞蹈功底。我们综合考虑了学生舞蹈基础的差异性以及评价标准的统一性,采取了过关考核的方法:

这种考核的做法是,将舞蹈基础功底归纳为若干个考核点。学生在训练到一定程度后即可向教师申请考核。所有考核通过后,学生的基础技能即为合格。通过这样闯关任务式的教学,可以激发出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切实抓牢表演技能

舞蹈表演能力是舞蹈基础功底的再升华,是舞蹈节学能力的前提,是整个三段式技能训练体系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们采用综合实践的方法来提高学生表演技能。通过组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市内文艺表演,公益演出活动和社区服务,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舞台实践表演机会。通过这样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提高舞蹈表演的综合能力。

(三)着重提高教学技能

学生的教学能力最终体现于岗位能力。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我们采取了以下两种做法来提升学生的教学技能

(1)岗位体验

岗位体验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认知,让学生在进入学校的初期,走进幼儿园感受工作氛围,了解岗位需求,确立学习目标。二是工学交替,组织部分学生进入幼儿园亲身体验幼教岗位,找出自身不足,回到学校后再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学习。

(2)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是师范类专业常用的教学方式,它可以有效的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所以,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里,我们也尝试着引入这种教学模式。以“课中课”的方式来让学生尝试开展舞蹈教学,体验真实的岗位情境,提升学生的教学能力。

3.改良评价模式

为了提高学生对技能训练的积极性,我们将校内技能鉴定作为舞蹈课程的评价方法。通过组织校内外教师对学生进行每学期一次的技能鉴定,开展技能教学评价工作。尤其在最后一次鉴定中,我们会对学生的岗位教学能力进行评估和鉴定,真正实现了与岗位能力对接的要求。

三、改革后仍存在的不足

1.没有充分激发学生内驱力

在夯实舞蹈功底的阶段,较枯燥,单调,很多学生难以坚持,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其原因是教师没有充分激发出学生训练的内驱力,只是依靠说教,监督等方式来管理学生。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是一个重要问题。

2.缺乏让学生充分理解舞蹈内涵的手段

在尝试理实一体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寻找一种好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舞蹈动作,掌握各民族舞蹈的特点,但是效果都不是太好。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这将是我们继续努力的方向。

3.实践技能的教学时间仍显不足

幼儿园工作职责学前教育职能 篇4

二、管理好幼儿园文书档案。

三、在园长领导下负责幼儿园文秘、人事、工资、收发传达等工作。

四、做好幼儿园行政办公会议和其他有关会议的记录。

五、在园长指导下负责外事人员的接待工作和上下级的联系工作,负责节假日值班安排和布置工作。

六、根据园长指示和行政办公会议决定,草拟幼儿园学年工作计划和规章制度,安排好幼儿园日常工作,汇总各处室工作总结,做好园长参谋。

七、负责教职工考勤登记汇总,兑现幼儿园《奖惩条例》。

学前教育学之百年中国学前教育 篇5

西方学前教育的产生以及对学前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西方教育者

一、西方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

1816年,英国空想社会注意者欧文在苏格兰纽兰纳克创办了一所,目的是谋求儿童特别是社会下层出生的儿童的生存、健康和幸福,这堪称是欧洲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

1837年,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在勃兰根堡的小城开办了一所幼儿教育机构,专收3-7岁的儿童。1840年,他将此机构命名为“幼儿园”。

幼儿教育机构的产生,标志这幼儿教育不再仅仅存在于家庭之中,而且还可以存在于家庭之外,它意味着社会组织化的学前教育产生了。

二、对学前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西方教育家

第一个专门对学前教育提出深刻认识并有系统论述的,当属夸美纽斯。

(一)夸美纽斯

夸美纽斯是捷克注明的教育家。他认为教育必须从幼年开始,而且应当适应自然。他还提出一个理想的学制,这个学制设计从出生的儿童到24岁青年,共分为4级,每级6年。第一级为母育学校,包括儿童生活的头6年;第二级为小学,儿童就学年龄为6-12岁;第三级为拉丁学校,就学年龄为12-18岁;第四级为大学,就学年龄是18-24岁。

这里的母育学校实际上就是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机构,夸美纽斯著有《母育学校》,这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集中体现了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的主要代表作是《大教学论》和《母育学校》。

(二)卢梭

卢梭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在他的教育著作《爱弥儿》一书中。卢梭对儿童教育的贡献就是“儿童的发现”。他认为儿童不是小大人,儿童有他自己独特的生活,儿童期的存在是自然规律,儿童期的存在并非单纯地为成年生活做准备,它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卢梭的另一个贡献就是强调教育应当尊重自然,反对揠苗助长。

卢梭根据儿童的发展将教育分为四段。第一阶段,从从出生到5岁,以身体养护为主;第二阶段为5到12岁,注意体育、经验、感官的教育;第三阶段,从12岁到15岁,注重知识的教育;从第四阶段,从15岁到20岁,着重道德、宗教及情感的教育。

卢梭的教育阶段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与学前儿童是有关联的。卢梭认为儿童特别是年幼儿童进行教育,其首要目的是保护儿童善良的本性,他主张教育要与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一致起来。

(三)福禄培尔

福禄培尔是德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幼儿园的创始人。他于1837年,在德国的勃兰根堡的小城开办了一所幼儿教育机构,专收3-7岁的儿童。1840年,他将此机构命名为“幼儿园”,拟定了幼儿园游戏和作业的内容和方法。

他认为,幼儿园的任务是发展儿童的体格,锻炼儿童的外部感觉器官,使儿童认识人与自然,并在游戏、娱乐和天真活泼的活动中,为升入小学做好准备。

为了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福禄培尔认为幼儿教育应当使用游戏、作业和练习。他详细论述了儿童游戏的整个体系,并且阐发了游戏在教育上的巨大意义。他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快乐生活的圆圈,在游戏过程中最能表现和发展儿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与其游戏理论相适应,他为幼儿园设计了“恩物”和作业体系。“恩物”是幼儿园里玩游戏和做作业使用的玩具和材料。“作业”是恩物的发展,是为儿童设计的各种制作活动。

福禄培尔的代表作是《人的教育》等。福禄培尔对学前教育的贡献是开创性的。尽管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第一个建立了公共学前教育机构,但他没有建立一套幼儿教育理论体系,而福禄培尔是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的人(夸美纽斯的《母育学校》也系统论述了学前教育,但是他的学前教育只是学前家庭教育,还不具备包括公共学前教育的完整概念)。

他明确提出了幼儿园的任务,建立了游戏的理论体现,制作了一些列的玩具,提出一套作业体系和教育方法,并热情地宣传了幼儿教育思想,培养过不少幼儿园教师。因此,他为学前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杜威

杜威是美国教育家,也是20世纪影响最大的教育家。他的名字和“儿童中心论”联系在一起的。他认为,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病就是把学科作为教育的中心,从外部把外在的教材强加在儿童的身上。去除这一弊病的办法,就是把教育的中心从学科上转移到儿童那里,即儿童中心。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他认为,教育应当以儿童的本能、能力为起点,应当让儿童充分地表现自己的生命力;儿童的本能、能力的生长是通过其经验的不断该组、改造而实现的;儿童本能的生长、发展及经验的改造过程表现为生活社会性的活动就是生活。

他的代表作是《我的教育信条》、《儿童与课程》和《学校与社会》。

(五)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是意大利幼儿教育家,她是意大利第一个女医学博士。

她于1907年开办了“儿童之家”。她对儿童有深刻的认识。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有两个胚胎期。一个是在母体里完成的“生理胚胎期”,另一个是在母体里尚未完成的“精神胚胎期”。她认为,“精神胚胎期”具有一种生长的本能,它具有一种下意识的感受能力和鉴别能力,即“有吸收力的心智”。儿童不自觉地与周围环境中的人与物交互作用,从而获得各种经验与文化印象。即儿童具有一种成长的冲动。

蒙台梭利还认为,儿童具有成长的敏感期。她认为儿童从出生到5岁是感觉的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是1岁到4岁左右,语言的敏感期是在出生后两个月到8岁,动作的敏感期约从出生到6岁。

蒙台梭利提出的“精神胚胎”、“有吸收力的心智”、“敏感期”等概念,都说明了儿童有一种自动成长的本能。所以她反对传统教育中将教育任务与儿童的兴趣对立起来的做法,而是精心地为儿童提供一种“有准备的环境”,充分尊重儿童成长的额本恩能够需要,充分发挥儿童活动的自由和学习的主动性。

蒙台梭利代表作有《童年的秘密》《有吸收力的心智》等。第二节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产生

一、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产生的历史原因

1.清末民族资格主义的发展呼唤着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

2.鸦片战争后,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的长驱直入,开始觉察到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所显示的优越性,他们开始要求向西方学习,要求对传统的教育进行改良。

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他开始借鉴西方教育,提出对中国教育的论述。有人认为,梁启超是最早把日本幼儿园制度介绍到中国的旅日学者。

康有为在流亡日本期间,继续修改他的《大同书》,有些篇幅涉及学前教育。在《大同书》里,康有为借鉴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培尔的经验,提倡创设“胎教院”(人本院)、“育婴院”、“慈幼院”等社会学前教育机构。他是最早倡导公共学前教育的人物之一。

3.在华传教士积极倡导幼儿教育。

二、“癸卯学制”:学前教育第一次被正式纳入国家学制

1898年维新变法运动被镇压后,清王朝更是危机四伏。1990年,八国联军进占北京。清政府在内外交困的形式下,于1901年宣布实现“新政”,把教育作为改革“新政”的重要内容之一。清政府制定专人制定新学制。管学大臣张百熙在1902年起草了《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但未实行。1903年,清政府又命张百熙、荣庆、张之洞等人重新制定学堂章程,即《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在全国范围内正式颁行。

癸卯学制共分3段7级,其中第一段初等教育13年,含蒙养院4年,初等小学5年,高等小学4年。这是我国第一个在全国颁行的学制,它第一次以国家学制的形式,将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确定了下来。

根据癸卯学制对蒙养院总的要求,清政府于1903年还颁布了《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这一章程对蒙养院的教育总之、招生对象、设置范围和地点、科学、教学方法、屋场设备、保教人员、行政管理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章程已经注意到学前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应当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

癸卯学制和《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在我国学前教育时尚则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第三节

中国现当代学前教育的演进

一、新文化运动与儿童观、教育观的变革

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使中国人民认识到,维新运动不能解决救亡图存的问题。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主张“以夷为师”、“师夷长技以制夷”。蔡元培认为应该学习西方的文化。

破:蔡元培于1917年开始任北京大学校长,他提倡“学术第一”“教授治校”“讲学自由”“兼容并包”,北大的出现使全国看到光明和希望,于是移风易俗的新文化运动在全国行形成。

许多进步人事对旧文化、旧道德进行了激烈的抨击,自然会涉及到旧儿童观和旧教育观的批判。

鲁迅在许多文章中表现对儿童和儿童教育的关心。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他认为中国今后应当重视儿童,尊重儿童,提高儿童的地位。在《狂人日记》里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他在批判儿童观的同时,还在《二十四图孝》等文章里对封建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深刻的控诉、揭露和批判。

立:另外,一些学者在这一时期把西方的一些教育理论、教育学说分别译介过来,试图以此为理论基础建设新教育。对中国教育界产生了重大的实际影响当属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

1919年4月30日,杜威抵达上海,开始了他在中国长达两年加两个多月的讲学和教育调查活动。他到过并作过演讲的省有11个,足迹遍布半个中国。他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对当时中国影响多么巨大。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他还主张从做中学。提倡教育应当以儿童为中心,主张从儿童的本能、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自身活动作为教育过程的中心。

杜威来华讲学以后,中国学前教育从主要师法日本,变为主要师法欧美。

二、学前教育科学化与本土化的努力 在当时的情况下,师法先进国家的幼教思想以及运作方法都是必要的,但是也出现了生搬硬套、食而不化的情况。一些教育家已经认识到生搬硬套带来的弊端。陶行知曾指出,当时的幼稚园有“三种大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为了使中国幼稚园教育科学化、中国话,陈鹤琴、张宗麟、张学门、陶行知等人作了种种尝试和探索。

1925年,陈鹤琴、张宗麟在南京鼓楼幼稚园开始了为期三年的课程实验,最后产生了“课程中心制”的幼教课程模式,俗称单元教学法。1928年,陈鹤琴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的委托,起草了《幼稚园课程标准》。

在中国幼教界,与陈鹤琴齐名的另一位幼儿教育家是张雪门,1926年张雪门拟定了“幼稚园第一季度课程”,1931年开始对“行为课程进行”进行研究。1926年陶行知发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以及《幼稚园之新大陆》等文,批评当时幼稚园的“三种大病”,决定将“外国的”“花钱的”“富贵的”幼稚园办成“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稚园,从而发动了幼儿教育的平民化运动。陈鹤琴、张宗麟等加入其中,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三、新中国的学前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获得了领导人民改造全国儿童教育的政治条件。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获得通过。《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了新中国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当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民,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中国人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不就的1949年12月,召开了新中国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改造旧教育建设新教育要以老解放区的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同时借鉴苏联教育建设的先进经验。

根据《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文化教育政策和方针,首先接管了原国民党统治区的学前教育机构,接受了原来接受外国津贴的教会办学的幼稚园及孤儿院、慈幼院、育婴堂等。其次,从幼教机构的服务方向上、教育内容上进行了初步改革。

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命令颁布了《学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俄日幼儿园,确立了幼儿园教育制度。

注:我国幼儿教育机构名称的变化:

1903年清政府颁发的“癸卯学制”将幼儿教育机构定名为“蒙养院”。1912-1913年民国教育部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将“蒙养院”更名为“蒙养园”。1922年北洋政府公布的“壬戌学制”将“蒙养园”更名为“幼稚园”。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幼稚园”更名为“幼儿园”。

要对解放前的幼稚教育进行根本改造,最终要改造幼儿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在当时的背景下,幼儿教育的改造是在学习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即苏联的幼教理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苏联的幼教理论与旧中国流行的儿童本位的幼稚教育有较大的差别。它强调教育和环境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强调系统知识对儿童智能发展的影响,因而“教学”活动被引入幼儿园;在课程设计与实施方面采用分科教学模式。

建国初期,学习社会主义苏联的学前教育制度和理论,这对社会主义学前教育方向具有重大的革命意义,但也混杂着“左”的错误。在学习苏联幼教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教育部门开展对杜威儿童中心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的批判。

1958年-1976年,我国还先后经历了三次大运动,即“大跃进”、“农村人民公社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这使我国幼教实践大起大落,直至于崩溃的边缘。例如,心理学被说成“伪科学”、尊重“儿童情趣”的思想被冠以“童心论”而遭到批判。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干扰作用。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的正常化,人的个性得到了一次大解放,儿童和儿童教育也重新获得了解放。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里,心理学等一度被视为伪科学的学科又得到了成人,西方心理学流派以及教育学说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文化热”中逐步进入我国,皮亚杰、杜威、蒙台梭利、福禄培尔、科尔伯格等称为学前教育领域耳熟能详的名字。在学习和借鉴外国教育学、心理学思想的同时,学前教育理论界还对解放前一批进步的教育家的学前教育学说和实践给予了重新认识和评价。学前教育实践进入一个生机勃勃的新阶段。

改革开放的政策不仅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对学前教育的发展也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几乎都办有公开或内部发行的学前教育刊物。1987年,全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与长沙师范学院还合办了《学前教育研究》,这是一份学前教育的理论刊物,专门为学前教育的理论探索与新成果的面世提供舞台。

从8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还对解放以后的学前教育观念和学前教育实践进了反思与改革。南京、北京等地的学者率先对“幼儿园综合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这种综合性体现为三个方面和三个层次。三个方面的综合是指教育内容的综合、教育手段的综合、教育过程的综合,三个层次的综合是指主体活动的综合、一日活动的综合、个别活动的综合。综合教育和分科教学模式相比,从组织形式、教育内容到儿童观和教育观都是不同的,幼儿园综合教育更强调教育过程中儿童的主体地位,更尊重儿童的学习兴趣和成长的需要,因为是一个进步。由于综合教育相有诸多有点,因此,很快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

改革开放以来,除了幼儿园综合教育研究对我国学前教育有重要影响外,“素质教育”思潮对学前教育也有很重要影响。“素质教育”的思想大致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素质教育”的提出,是在反对“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提出的。应试教育的节本内容是间接经验,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强调按照社会对人才的理解而“塑造”年轻一代。。这些缺陷在我国学前教育领域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由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与成人明显不同,学前教育更迫切地需要反对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所以素质教育的思想为学前教育界所欢迎。

学前教育系岗位职责 篇6

尽快普及学前教育,尽早实施免费教育

一、学前教育的几个重要问题:

学前教育指0-6岁儿童的教育,包括0-3岁早期教育和3-6岁幼儿教育

1、没有理由不重视、不发展学前教育

要充分重视对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的科学研究(生理学、心理学、脑科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等)成果。

研究表明:

(1)人的多方面发展,如感知觉、语言、情感等发展、人格奠基等方面发展的关键期在学前期,错过关键期不可挽回、不可弥补,学前期是人的一生发展的重要的奠基时期。

在学前儿童成长过程,有良好的环境和教育将为儿童一生发展奠定基础;反之将延误,甚至对儿童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年龄越小影响越大。

(2)家庭环境与生活方式、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养方式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作用相当大,年龄越小影响越大。

(3)“学前教育时期的投资回报率,相当于此后所有年龄阶段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之和。

(4)人们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社会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

2、没有理由不规范学前教育、不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1)幼儿园教育问题:教育水平低下的占相当比例,主要是私立幼儿园和农村幼教。私立幼儿园商业化炒作太严重,多以赢利为目的,有的环境条件恶劣、伙食标准低下,可以称得上在坑害儿童,触目惊心;有的以房舍、电器条件吸引家长,但“温室”化,软件条件低下,低工资聘任教师,聘不到高素质教师,且流动性大。农村幼教环境差,并严重缺乏合格师资。

由于幼儿教师生存环境太差,恶性循环,进入学前教育专业学习的生源水准不断下降,入职教师的水平难以提高,加之学前师范院校培养数量极有限,相当大比例的不合格师资在幼儿园岗位上,严重制约幼儿教育的质量。

师资水平偏低,加之商业化运作,幼儿园教育被异化,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2)0-3岁早期教育问题:才刚刚起步,研究还相当薄弱,目前还没有0~3岁早教师资培养专业,专业人员非常缺乏,但商业化运作的、名目繁多的各种早教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其科学性以及对儿童发展的不良影响令人担忧。

(3)学前教育指导家长、看护者的专业指导功能缺失。儿童年龄越小,家庭环境和生活方式以及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养方式对儿童影响越大。新生代父母教养儿童问题多,急需科学育儿的指导,但难以得到相应的专业服务。

(4)学前教育具有公益性,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民生;但学前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缺乏,学前教育发展及不平衡。亟待使每个适龄儿童有学前教育的基本保障,发展较好的学前教育要不断提升质量,起示范和辐射作用。

二、发展学前教育的建议

1、学前教育的定位:公益性。尽快普及学前教育,尽早实施免费教育

2、尽快为学前教育立法,保障学前教育事业的公益性、科学性和健康发展

3、学前教育事业发展:

(1)要以人口发展的科学预测和城乡布局的统筹规划为基础,按人口密度和区域范围科学规划学前教育机构的布局。

(2)各级政府要足够重视、担起责任:

以政府为主导,保证基本保障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

统筹社会各种资源,完善社区教育,建立以示范性幼儿园为中心,灵活多样的学前教育形式相结合的社区学前教育服务网络,为0-6岁儿童和家长提供早期保育和教育服务。

(3)完善学前教育评价和监管体系,确保学前教育机构、师资等严格按标准准入,促进学前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4、加强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

(1)作为社会科学的重大课题,组织力量专项研究学前教育的事业发展等重要问题。

(2)加大学前教育专业的研究力度,生理学、心理学、脑科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科学对学前儿童发展及其教育适宜性的研究,加快学前教育科学化、专业化进程。

(3)加强研究人员、高校教师与学前教育一线教师的携手合作研究,以点带面深化学前教育的改革,促进学前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5、加大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力度

教育先行,教师要先行,师资培养培训要先行。

(1)旧三级师范要向新三级师范迈进,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素质

① 基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现时代,原有中专培养幼儿园教师要由大专培养所替代,中专层次学前教育应定位于培养保育员。

理由很简单:现在中专生基本上是考不上高中的,其文化素质够不上教师的基本素质;年龄越小的教育,其心理学、教育学的专业性越强,年龄越小教育的影响越大〈学前教育是双刃剑:教育的当对儿童发展的促进作用大;教育不得当对儿童危害也很大〉;现实中的学前教育就因不合格师资已经显现出众多的问题。

② 基于我国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现状,大专层次的学前教育师资是近期学前教育师资的主体。

③ 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的定为:其一,培养中专学前保育员教育的师资;其二,培养学前教育骨干师资。二者都要加学前教育的强实践性和研究性。

④ 研究生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学前教育研究人员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资。

(2)学前教育一线师资培养恢复师范生免费教育和定向培养政策

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学前教育师资严重缺乏是当前学前教育水平低下和问题重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恢复学前教育师范生免费教育可以吸引较高素质的高中毕业生选择学前教育专业,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定向培养以保证学前教育师资资源的均衡,尤其保障农村、欠发达地区的师资所需。

(3)严格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机构(或申办专业)的准入条件,保障师资培养质量

要以前述的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依据,统筹规划学前教育专科教育的布局和发展规模与速度。避免、防止“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深刻教训。

坚持学前教育院校教育部审批制度,但是,其一,不能任其(各省)自然发展,避免原有幼儿师范优质教育资源流失,避免政府在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无作为。国家要把省级政府保障学前教育专科层次师资培养院校的办学条件列入绩效评估,保证政府责任落实到位。其二,国家层面要为省一级政府解决学前教育专科院校建设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提供政策支持和有关支持,以尽快实现“三级师范”向“两级师范(或新三级师范)”过度。

(4)加快0-3岁早期教育专业培育和建设,培养0-3岁早期教育一线教师这 3

一紧缺人才。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还没有0-3岁早期教育专业目录,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已正进行该专业建设的研究,并以0-3岁早期教育与指导的实践研究为基础,已开设有学前教育0-3岁早期教育方向,2007年开始招生。

(5)切实落实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① 建立健全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以财政拨款为主,实行政府、学前教育机构和教师个人共同分担机制。加强领导,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落实责任。

② 严格学前教育师资培训机构的准入条件,加强培训质量和效益的评估与督导

③ 鼓励办学条件、办学质量优异的学前教师教育院校加强学前教师教育一体化研究,加快一体化进程,6、必须保障学前教育现有专业人员的合法地位、生存与专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保障学前教师的合法地位,改善农村和民办幼儿教师的生存环境。严格执行《教师法》和《劳动法》,依法保障学前教育师资与中小学教师等同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将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教师的在职培训、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等全面纳入各地教育行政业务范畴,加强民办学前师资队伍的管理和保障情况的监督,维护民办教师合法权益。

三、关于学前教育政府负责,实施学前免费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1、必要性:

九年义务教育往学前阶段延伸比往高中阶段延伸更有必要。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为儿童一生发展奠定基础(学前教育投入回报率最高),普及学前教育还对巩固“双高普九”十分重要;学前儿童柔弱无助,比之高中生更需要提供发展的保障;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比高中教育更多、更复杂,急需政府付出努力,尽快解决。

2、实施学前免费教育的可行性

作为公共教育体系组成部分的学前教育,基于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和我国学前教育研究与发展现状,实施免费教育较之义务教育更为合理、可行。

(1)从教育经费角度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现有义务教育扩大年 4

限,往学前教育延伸可以先实行学前一年的免费教育,逐步实现学前三年的免费教育。

(2)0-3岁早期教育定位正确,能够实现免费教育

0-3岁儿童阶段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早期教育的定位:指导家长和看护人员养育、教育儿童,以提高社区散居婴幼儿家长和看护人员育儿和教育能力。

0-3岁儿童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府已经有很重要的投入了。如,计划生育系统的投入,有着很完备的服务网络系统;又如,卫生系统有很完备的新生儿随访制度,有较完善的儿童预防接种服务系统;教育系统的公办幼儿园的布局也是成网络的。

政府只要在教育方面在做些投入,并使之与计生系统、卫生系统资源的有效整合,便能实现0-3岁学前教育(早期教育阶段)的“免费教育”(免费指导家长和看护人员养育、教育儿童,提高社区散居婴幼儿家长和看护人员育儿和教育能力。)

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主要是:其一,对社区内公办幼儿园、乡镇中心园0-3岁早期教育专项经费的投入,使之能提供社区0-6岁儿童亲子活动的环境条件,使之能提供与计生卫生专业人员、儿保医生协同承担向散居0-3岁儿童家长的科学育儿、科学教育的亲子活动场地和专业性的宣传和指导。其二,对师资培养培训的投入。

各级政府主导、协调各有关部门,共同“打造以社区为依托辐射家庭的早期教育服务网络与学习的平台,在政府统领下,由教育部门为业务主管,协同卫生、计生、妇联,共同开展0—3岁早期教养指导与服务工作。(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

总之,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学前教育系岗位职责 篇7

1 明确学前教育的性质:奠基性与公益性

1.1 明确学前教育奠基性的独特价值

从政府至普通民众, 法国全国上下之所以能够形成对学龄前儿童教育问题的普遍高度重视, 并长期大力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 首先和其全国上下对学前教育的独特价值、学前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和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奠基作用的深刻理解与统一认识密不可分。法国多部学前教育及其相关法律法规中的明确规定则为这种明确、统一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法律依据和保障。法国相关教育法规首先对学前教育对于儿童日后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做出了明确规定, 指出学前教育对于儿童以后的成长与成功, 尤其是对于小学教育具有特别有益的影响, 对此法国民众已取得一致认识。让学前教育构成儿童学校教育的基础阶段, 从2-3岁起招收全部儿童进入幼儿学校, 成为法国教育政策的一项重要目标, 当努力促其成功。可见, 法国法律一方面强调了学前教育的重要价值, 同时也明确了法国学前教育是法国学校教育的奠基阶段。实际上, 早在19世纪后半叶, 法国即颁布了《机构法》 (又名《戈博莱法》, Loi Goblet, 1886年) , 在该法中已明确将学前教育纳入法国学制系统, 即将幼儿学校纳入法国“实行初等教育的小学”范围之中。此后《关于学前教育的课程与机构的法令》 (1887年) 、《教育指导法》 (1989年) 和《地方自由和责任法案》 (2004年) 等均以不同方式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与奠基性加以强化和明确规定。

1.2 强调学前教育公益性, 赋予其准义务教育的法律属性

学前教育是具有一定公益性的, 其对于社会和家庭都是具有相当大作用的。对学前教育价值与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是确立一国学前教育事业应有属性的基本前提和基础, 而对学前教育事业属性的明确法律规定则是一国学前教育事业积极、稳步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指导原则与基本保障。对法国学前教育来说, 法国根本大法《宪法》 (1958年) 对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性质的定位是最为上位的指导性规定, 其序言明确规定“各个阶段教育”具有“公共性、义务性、免费性和世俗性”。其次, 法国《教育法典》第L211条 (2000年) 明确指出教育是国家公共事业, 其组织和执行由国家予以保证。《教育指导法》也对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教育性质与基本使命做出明确规定, 指出教育是国家最优先发展的公共事业;公共教育事业应有助于机会平等的实现, 而不论其社会地位、文化或地理背景如何。

2 确立学前教育事业政府主办与政府投入为主的原则

法国法律不仅明确了学前教育的奠基性、公益性与准义务性, 还明确规定了法国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职责, 确立了学前教育事业政府主办和政府投入为主的原则, 使法国学前教育性质、地位得到切实维护和保障, 从而在较长时期内得以稳步、健康发展。

2.1 明确学前教育事业政府主办的原则

首先, 法国《宪法》和《教育法典》均明确规定构建免费和世俗的各级公共教育是国家的责任, 其中各级公共教育就包含了公立学前教育。《教育指导法》第1条即首先明确了国家在发展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中的首要职责:教育是国家最优先发展的事业;公共教育事业应根据各类学生构建和组织。由此, 通过国家根本大法和教育基本法, 法国依法确立了政府在发展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教育事业中不可推卸的职责与义务。其次, 在明确了政府发展学前教育整体职责的基础上, 法国相关法律法规还从政府财政投人、教师队伍建设, 特别是教师身份与工资保障等关键方面做出明确规定, 切实保障政府学前教育职责的落实与充分履行。

2.2 明确学前教育投入以政府财政为主的原则

在明确学前教育性质、地位及其政府相应主办职责的前提下, 法国特别在重要法律中明确规定了法国学前教育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的原则和做法。首先, 法国多部法律通过对学前教育免费做出规定明确了法国政府的财政投入责任。《1881年法》即明确规定公立小学和幼儿园免征教育费;法国《教育法典》第L, 132-1条则更加明确了这一原则:幼儿园、幼儿班以及在第131.1条中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提供的所有公共教育服务均免费。其次, 法国学前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对国家、省、市镇政府的学前教育投入责任做出了多项规定。

结束语

通过本文分析, 可以看出法国的学前教育的确是不同于我国的, 我国在教育制度改革的大潮中, 决不可闭门造车, 要不断总结经验, 对于国外有利的思想和制度也不可完全的照搬照抄, 那样不仅不能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更会阻碍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进行, 对于国外先进的思想和管理经验, 要去粗取精的进行汲取, 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体系。另外, 政府方面也要不断加大力度进行学前教育的建设, 从硬件设施到教师的配备上, 都要给予重视, 政府在学前教育中要起到带头的作用,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对学前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也是促进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一项根本措施。

摘要:儿童是祖国的未来, 是未来国家的主人, 因此, 对于儿童的教育是尤为重要的。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开展, 学前教育问题逐渐被提上日程, 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在发展学前教育的过程中, 要明确学前教育的性质, 才能切实保障学前教育的地位, 将学前教育的优势发挥出来。法国的教育事业在世界范围内一直是领先的, 尤其是学校教育, 这与其国家制度和教育制度都是密不可分的, 本文以法国的学前教育为例, 针对学前教育的性质和地位进行分析探讨, 从而借鉴其优秀的经验, 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法国,学校教育,性质,地位

参考文献

[1]刘晓燕.如何改进学前教育教学方法[J].青春岁月, 2011 (16) .[1]刘晓燕.如何改进学前教育教学方法[J].青春岁月, 2011 (16) .

[2]陈莉.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J].考试周刊, 2011 (47) .[2]陈莉.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J].考试周刊, 2011 (47) .

[3]郑益乐.我国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探析[J].教育导刊 (下半月) , 2011 (7) .[3]郑益乐.我国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探析[J].教育导刊 (下半月) , 2011 (7) .

[4]张旭.学前教育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J].现代教育科学, 2011 (4) .[4]张旭.学前教育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J].现代教育科学, 2011 (4) .

学前教育系岗位职责 篇8

关键词:学前教育 教育小学化 危害

学前教育对儿童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是其智力发展的关键阶段,而且还是儿童一生中成长最快的时期,是孩子的想象力、记忆力和创造力等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但目前,大多数家长都不理解幼儿园以游戏为主的教学理念,认为孩子在幼儿园整天玩玩闹闹,根本学不到真正的知识,而家长的这些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园的教育方式,使教育逐渐趋于小学化,这不仅不能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儿童的成长带来危害。

一、目前学前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学前教育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教师的素质普遍偏低,尤其是农村学前教育教师,聘用的大多都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村妇女来担任,虽然这些人相对来说有较高的知识,但是却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学前教育培训,只是会单纯的运用陈旧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不考虑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甚至还会因为幼儿不听话对学生进行体罚。比如说,在上课期间,窗外飞过一只蝴蝶,儿童好奇的看上几眼,教师就会以不认真听讲的理由让对儿童进行惩罚,从而导致儿童的好奇心被压制,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儿童的综合教育。

1.2教育方式方法缺乏创新

教育方式方法缺乏创新也是目前学前教育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般来说,处于学前教育的儿童年龄大多都在3周岁到6周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儿童,对周围发生的任何事物都存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任何事物都想探个究竟,都想问问为什么。每一天都按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学安排,按部就班的实施教学,就会把孩子们像个机器人似的灌输,长期下去,孩子必然会丧失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学前教育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幼儿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对教育方式进行不断创新。比如说,在教学活动中,以游戏为主,让学生们在玩玩耍耍中学习新的知识,发展孩子的各种能力。

二、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区别

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无论是在教育方式上还是教学内容上都有很大的区别,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

2.1教学方式的不同

小学教育的教学方式一般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每个学科在每个时间段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各个学科都是通过教师正常上课、布置作业、各种考查考试来完成的。比如说在对《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进行教学的时候,首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确立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然后教师通过课前观察、激发兴趣以及谈话导入的方式展开教学,最后教师可以通过“照样子说一说”和“观察雪景说一说”的方式来考察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学前教育主要以游戏为主,让幼儿在游戏中不断学习新知识。

2.2教学内容的不同

传统小学教育通常以书本知识教育为主,课程一般包括数学、语文、英语、自然、体育以及美术等。而学前教育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根据《幼儿教育工作规程》中规定的幼儿园保育和教育融为一体的教育内容,通常教学活动的开展以游戏为主,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加强幼儿思维训练,从而促进儿童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三、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上文提到,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将其混为一谈,因此,学前教育小学化也必然会给幼儿的成长带来危害。为了能够更好的对这些危害进行分析,我们分别对以游戏活动教学为主和以书本知识教学为主的两所幼儿园儿童的实际情况做了实验,在实验中,我们将两所幼儿园的部分儿童集中在同一教室里开展了一场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以游戏活动教学为主的幼儿园儿童,遇到什么都想问个为什么,比如说树叶为什么一到秋天就变黄了?下雨时为什么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而且这些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但是以书本知识教学为主的幼儿园儿童在教学过程中,却表现的极为消极,对学习的内容完全提不起兴趣。由此可见,学前教育小学化不仅会使孩子丧失对学习的兴趣,而且还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儿童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也具有重要意义。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学前教育的时候,必须要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遵循幼儿的认识方式,从幼儿实际需要出发,寓教于乐,使幼儿在快乐的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这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爱霞.浅谈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J].中国校外教育,2012(07)

[2]何馨芳,彭亚男.学前班教育教学小学化的表现及危害[J].甘肃教育,2001(11).

上一篇:暑假里的趣事小学作文400字下一篇:个人素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