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传统文化问卷调查

2024-10-16

青少年传统文化问卷调查(精选8篇)

青少年传统文化问卷调查 篇1

关于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

认识了解程度的调查问卷

调查小组成员: 徐欢刘洋胡庆郑小露卢晓娜

问卷描述:这是一份旨在调查当代青少年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及了解认识程度的问卷,希望可以引起当代青少年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并为相关教育工作单位制定教学内容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本问卷问题不加注明都为单选题,请您选择最优答案,感谢您的合作)

1.您的性别:________

A.男B.女

2.您的年龄段:________

A.15岁以下B.15—20岁C.20—25岁D.25岁以上

3.您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如何?________

A.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要以继承发扬为主

B.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参半,我们接受时要有所扬弃

C.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更多情况下显得过时、保守了

D.不关心也没有什么认识

4.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释道(儒家、佛教和道家)三大家各自的大致思想精神(研究方向)您知道吗?________

A.知道并可以区分三家的观点

B.了解大概思想,但不能完整的表述

C.有其中

一、两家思想不大清楚

D.基本不知道

5.对于儒释道三大思想在中国的代表人物及其各自的主要著作或思想您了解

吗?

________

A.基本都知道B.知道一些

C.只知道两三个D.基本不知道

6.您有看过儒释道三大思想的代表著作吗?________

A.看过5本以上B.看过1—4本

C.只看过节选或经典片段D.基本没看过

7.您可以背诵儒释道三大思想的代表著作吗?________

A.可以整篇背诵一些名篇B.可以背诵一些经典片段

C.可以背诵一些经典句子D.基本背诵不出

8.您有看过其他学者对儒释道三大思想的解读著作吗?

A.看过5本以上B.看过1—4本

C.只看过节选或精彩片段D.没看过

9.对于先秦诸子百家中其他的思想学派如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您有所了解吗?________

A.读过其中几家的著作,对其思想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B.大致了解其中几家的思想

C.基本只在课堂学习中接触过这几家的思想,了解相当有限

D.基本不了解

10.您是怎么看待古人的道德准绳的,比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的“五伦”和孝悌忠行礼义廉耻的“八德”?________

A.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今更需要提倡遵守

B.这是古人的美德,我们要学习其符合现代社会精神的地方,并大力提倡

C.这是封建社会的道德准绳,我们要以批判为主的接受

D.这是封建文化的残留,早已经过时,我们要将其彻底打破

11.对于CCTV10《百家讲坛》关于历史和古典文学思想的解读您的态度是什么?________

A.完全支持,有助于提高人民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认识

B.比较支持,通俗易懂,但这只是部分专家的观点

C.感觉一般,毕竟当今社会大部分人对历史和古典文学的兴趣不高

D.不支持,有误导倾向,经典还是要靠自己去解读

12.对于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您的阅读情况是________

A.都看过并多次看过B.多次看过其中一两部

C.看过其中一两部D.没看过

13.您喜欢中国传统戏剧或古典音乐吗?________

A.喜欢B.一般C.没怎么听过,说不好D.不喜欢

14.您认为传统戏曲是?________

A.全民都该了解和传承的传统文化

B.职业演员去学习和传承的小众文化

C.有兴趣的人可以自主了解

D.陈旧、过时的,没必要再大力推广并学习

15.您有没有去传统戏院看传统戏剧,如京剧、黄梅戏或者其他地方戏剧的经历?

________

A.以前或现在经常去看B.偶尔去看C.去看过一两次D.没去看过

16.您可以哼唱传统戏剧,如京剧、黄梅戏或者其他地方戏剧吗?________

A.可以唱整段的戏曲B.可以唱经典的片段

C.只会哼唱几句D.基本不会

17.您知道以下不是戏曲的六大曲种的是?(多选)________

A.京剧 B.粤剧 C.黄梅戏 D.越剧

E.评剧 F.豫剧 G.昆曲H.秦腔、18.对于与传统戏曲结合的流行歌曲如陶喆《苏三说》、阿信《北京一夜》、王力宏《在梅边》、南拳妈妈《牡丹江》等您的接受程度是?________

A.很喜欢B.无所谓C.不喜欢

19.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了解有多少?________

A.很有研究B.略有见地C.偶尔接触D.完全不懂

20.流行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相比较,您更喜欢哪种?________

A.流行音乐B.中国传统音乐C.都不喜欢

D.只要自己觉得好听都会喜欢

21.觉得自己对中国传统音乐了解不多的原因是?________

A.听不大懂B.没有兴趣C.平时接触不多

D.有兴趣,但无奈获得方式太少

22.您觉得现在各种媒体对中国传统音乐传播够充分吗?________

A.不够充分B.比较充分C.宣传很到位D.不了解

23.假如给您一次免费欣赏传统音乐的机会,您的选择是________

A.一定会去B.有时间的话会考虑去

C.无所谓,看具体情况了D.坚决不去

24.您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书画艺术吗?

A.喜欢B.一般C.没有什么了解D.不喜欢________

25.您能区分书法中楷书、隶书、行书、草书4种字体吗?________

A.能B.不能

26.您对书法国画艺术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吗?________

A.可以从较专业的视角进行点评

B.可以体会到传统书画艺术的美,但只能从非专业的视角凭感觉评判

C.只能体会少部分传统书画艺术的美,不少书画艺术基本看不懂

D.完全没有鉴赏能力

27.您学习或练习过中国的国画或者书法艺术吗?________

A.学习过5年以上B.学习过2到5年

C.学习过2年以下D.没学过

28.如果您有较系统的学习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技艺如琴棋书画等特长,您是因何种原因参加学习的呢?________

A.家里的长辈有这方面的特长,从小耳濡目染或由长辈训练学习

B.家里的长辈重视对自己传统文化特长的培养,从小就报名参加一些兴趣学习班

C.亲友同学有这方面的爱好或者特长,影响到自己

D.自己感兴趣学习,作为中国人想去学习一项传统技艺

E.没有学习过

29.如果您有机会学习一门中国传统文化,您会选择:(多选,选3项,并请按照兴趣程度从多到少排列)________

A.古代先哲思想和古代历史文学方面

B.传统书画艺术方面

C.传统戏曲方面

D.传统音乐方面

D.民间工艺(如剪纸、刺绣、制陶瓷等)方面

E.饮食(八大菜系、民间小吃等)方面

F.古代建筑、服饰方面

G.传统科学(如中医药、天文、地理、农业等)方面

H.舞蹈武术气功等方面

I.民俗文化(如民族地区文化、堪舆即风水文化等)方面

J.中国象棋或围棋等传统棋类方面

30.在做此问卷前您知道传统文化包含哪些方面吗?________ A很清楚B大概了解C了解一部分D不清楚

31.您主要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传统文化的?

A书本及课外读物B父母长辈的教导

C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D生活经历________

32.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怎么看?

A.传统文化与全球化并行不悖

B.传统文化将逐渐受到国人甚至全世界人民的发扬推崇

C.随着西方文化的加深影响,传统文化将逐渐被淡忘

D.传统文化将来会发展为少部分专业研究人员的小众文化________

青少年传统文化问卷调查 篇2

一、青少年吸烟呈现新特征

1. 低龄化

一是第一次学吸烟的年龄更低, 从调查来看, 凡是吸烟的青少年, 他们第一次吸烟都很早, 有近56%的青少年说是在小学三、四年级就有了第一次吸烟。二是长期吸烟者的平均年龄低, 在长期吸烟者中, 有60%是在上初中后开始长期吸烟的。

2. 公开化

从调查来看, 在吸烟的青少年中, 56.8%的人在去学校或回家的路上吸烟, 38.6%的人在学校的厕所里吸烟, 甚至有近5%的人在教室里吸烟, 有32.3%的人说被老师碰到也只是被随便说一下, 没有受任何严厉批评, 有99%的被调查者说他们在学校周围的小卖部可以公开买到香烟。

3. 高档化

在吸烟者中, 26.8%的人吸一包3元到4元钱的烟, 64.6%的人吸一包4元到6元钱的烟, 8.6%的人吸6元钱以上的烟;78%的人说他们往往是用1元钱在小卖部中买到1支或2支香烟 (46%的人说他们买学习用品找零钱时老板会以香烟来代替) 。

4. 普遍化

在回收的调查表中, 吸过一两次的、偶尔吸的、同学给了吸的、时常吸的占总调查人数的54.7%, 而遭受过或经常遭受二手烟的高达90%。

5. 女生吸烟比例大幅增加

调查发现, 吸烟女生占女生的比例竟达5%, 而九年级吸烟的女生占女生吸烟者的60%。

二、青少年吸烟的危害

1. 影响学习

吸烟损害大脑, 使思维变得迟钝, 记忆力减退, 智力受到影响。心理研究结果表明, 吸烟者的智力效能比不吸烟者低10.6%。在烟草的烟雾中, 一氧化碳含量很高, 吸入人体后, 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 使血红蛋白不能正常地与氧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 因而失去携氧的功能。由于人的大脑对氧的需求量大, 对缺氧十分敏感, 因此吸多了烟就会感到精力不集中, 甚至出现头痛、头昏现象, 久之大脑就会受到损害, 从而思维变得迟钝, 记忆力减退。[1]

2. 危害身体

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时期, 各器官系统尚未发育完善, 仍处于稚嫩、敏感、抵抗力差的状态, 对各种毒物的吸收比成年人更容易, 中毒更深。所吸烟中大部分烟是经过气管进入肺, 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部位, 给各机体造成严重损伤。医学研究表明, 人体的任何部位都不能幸免于吸烟的危害, 吸烟不仅与肺癌、喉癌、胃癌等多种癌症关系密切, 而且也与慢性气管炎、肺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2]

3. 影响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调查发现, 在吸烟者中有85%的学生学习成绩在班上处于下游, 他们思想空虚, 学习没有动力和积极性, 常在吸烟中消磨时间, 有40%的吸烟者还沾上赌博、逃学泡网吧等不良行为, 有75%的吸烟者承认他们是在吸上烟后开始逃学、泡网吧或赌博的。

4. 诱使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

吸烟就需要花钱, 而青少年无独立经济来源, 所以吸烟会加重他们的经济负担, 在经济窘迫时往往会在“哥儿们”的“鼓动”下为“义气”铤而走险, 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同时, 由于青少年辨别是非和识别“朋友”的能力弱, 在人际交往中若以吸烟为友, 易交上坏朋友, 最终导致走向深渊。

三、青少年吸烟的原因

1. 自身原因

(1) 好奇模仿。青少年刚进入青春期, 心理上总觉得自己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 有种长大成人的感觉, 同时对各种事物也充满了好奇, 尤其是大人们做的事, 他们都想试一试, 看到自己的家长及他们的朋友、社会上的成功人士、老师等都在吸烟, 给他们造成“人到成年就可以吸烟”的心理错觉, 不少青少年就是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 把吸不吸烟当做是否长大成熟的标志, 开始模仿吸烟。

(2) 认为吸烟就是相互交往。由于当前存在着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 看见大人为了办事顺利、联络感情以烟引路, 他们也学着大人的样子与同学以香烟来沟通, 甚至还有人在干部竞选、评优和评奖时也以香烟来开路。调查中许多同学认为“烟可以使人产生亲近感, 减少生疏, 能更好地办事”。

(3) 虚荣炫耀攀比心理。一些青少年模仿影视剧中明星的吸烟镜头, 认为吸烟是时髦、潇洒、成功的象征。调查中好多女生认为“男生抽烟给人一种成熟、有钱、潇洒的感觉”, 不少男生就是为了赢得女生好感而吸烟的, 并且相互间进行攀比、摆阔气、讲排场, 通过烟的档次来抬高自己的身价。

(4) 遇到挫折用烟来刺激。青少年对各种想法的期望值很高, 一旦遇到点挫折, 就想不通, 压力也随之增大, 为了消除这种压力, 达到短暂的心理平衡和快乐, 认为抽烟能满足他们消愁解闷的心理需要, 就以烟来找刺激, 即所谓“一抽解千愁”, 所以许多青少年在心理受到挫折时, 就特别钟情于“吸烟”。

(5) 对吸烟的错误认识。很多青少年错误地认为抽烟能提神、消除疲劳, 有利于脑力劳动, 因而在学习紧张或思考难题时借助吸烟来提高学习效率。还有的同学竟然认为, 所谓吸烟有害健康不过是宣传而已, 并不可信。

2. 社会原因

(1) 一些民众对吸烟缺乏正确认识。大多家长对吸烟造成的危害并不了解, 因此对小孩吸烟管教并不严,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偶尔吸一次烟无所谓, 大了自然就好了。

(2) 教育失衡。从学校来看, 规章制度不健全、对吸烟学生批评教育不力、学校规章制度执行不严、个别教师在校园或课堂上吸烟、个别教师责任心不强等。从家庭来看, 家庭文化教育缺失, 长辈们不以身作则, 家庭来了亲朋好友就是搞一些吸烟、喝酒、打麻将等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活动, 大人整天烟雾缭绕, 甚至和朋友当着孩子的面谈吸烟的好处等。从社会来看, 公共场所大多没有推行强制禁烟, 日常生活中办事、交友等都离不开烟, 各种电影和电视中大量的吸烟镜头, 青少年生活在处处有烟的环境中。

(3) 烟草销售管理不规范。目前烟草销售是专卖, 但没有进行分片、分级管理, 也就是说什么地方能设专卖点、什么地方不能设, 什么人能买、什么人不能买没有限制, 对学校周围多大范围内不许经营烟草销售也没有明确规定。青少年没有任何限制就能随时随地买到香烟, 这为他们“有烟抽”提供了方便。

(4) 对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不到位。“吸烟有害健康”仅出现在香烟包装上, 其他地方很少见, 青少年无法从更多渠道了解吸烟有害于健康的知识。对吸烟有害健康的户外宣传也只是在“世界无烟日”这天进行, 缺乏宣传的持续性。

四、控制青少年吸烟的措施

控制青少年吸烟是一项系统、复杂、影响深远的长久工程, 要从青少年自身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全方位入手来共同完成。

1. 加强立法和严格执行有关的控烟法规

为给青少年提供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杜绝青少年吸烟, 必须专门制定预防青少年吸烟的有关法律法规, 比如制定《关于防止青少年吸烟的有关条例》, 从法律上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严格执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全面禁止中小学生和未成年人吸烟, 严格禁止和限制在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上吸烟, 对违反规定者要进行严惩。制定《烟草销售管理办法》, 明确规定烟草销售的群体、年龄和区域限制, 让青少年买不到香烟。

2. 加大控烟的宣传力度

除严格执行禁止吸烟的有关法律法规外, 各行各业都要参与宣传“吸烟有害健康”, 宣传与吸烟有关的科学卫生知识, 教育和引导青少年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要加强对中小学生、未成年人的宣传力度, 而且卫生工作者、教师、公务员、各类名人等群体要起示范带头作用, 从而形成全社会共同控烟的良好氛围。宣传要具体化、多样化、长期化, 不仅要从文字上宣传, 而且还要用图片和实体来说明, 让青少年清清楚楚地看到吸烟对身体所造成的伤害;不仅要在公共场所、学校宣传, 而且还要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不仅要在每年的“世界无烟日”上宣传, 而且要把“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作为长期工作来抓。

3. 重在预防

在预防教育中既要普及烟草对身心危害的有关知识, 更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培养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 对吸烟者要正确引导教育, 帮助他们及早治疗、及早戒除。

4. 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

要改变目前青少年教育仅是上学、升学的狭隘教育模式, 要从为青少年培养多种兴趣和爱好入手, 减轻学习压力, 缓解心理负担, 转移注意力。另外, 还要关注和研究青少年的社交圈, 良好的社交圈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 对良好的社交圈我们应大力提倡, 一旦发现社交圈中存在不良行为, 教师和家长应予以正确引导, 把孩子引出并要及时解散这个圈子, 把诱发不良行为发生的因素在萌芽状态时就给消除。

5. 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

学校、家庭、社会三者要相互联系、紧密衔接。从学校来说, 一要严格禁止吸烟, 教师带头贯彻和执行在公共场所禁烟的法律法规, 以身作则, 作禁止吸烟的表率;二要加大对吸烟学生的引导和处罚;三要发动学生首先从家庭禁烟宣传开始, 进而到公共场所进行禁烟宣传, 并开展中小学生“拒吸第一支烟, 做不吸烟的新一代”的签名活动, 让青少年学生真正参与到禁烟活动中来。从家庭来说, 要重视家庭文化教育, 家长做到不吸烟, 至少在孩子面前不吸烟、不谈吸烟, 多与孩子交谈吸烟的危害。从社会来说, 人人都能严格执行禁止吸烟的法律法规, 规范烟草销售商的销售行为, 规范带有吸烟镜头影视片的播放, 规范公众人物、公务员、医务人员等的行为。

摘要:吸烟问题是世界难题, 在我国也不例外, 且青少年吸烟问题尤为突出。青少年吸烟不仅对自身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而且还影响着国家未来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抽样调查数据入手, 分析青少年吸烟呈现的新特征、吸烟给青少年造成的危害及青少年吸烟问题的原因, 进而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青少年,吸烟,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杨文英.吸烟对青少年的危害[J].中国校医, 1996 (5) :393-394.

青少年传统文化问卷调查 篇3

高一政治课学到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时,引发了我对祖国大家庭56个民族特别是众多少数民族的兴趣。我是蒙古族,那么我国和内蒙古还有哪些少数民族呢?他们又是什么样的?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我上网查阅了少数民族的有关知识,发现了居住在大兴安岭一带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达斡尔族,由于人口少,他们被称为“三少民族”。特别引起我注意的,是好多文章提到,随着我国经济文化一体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生活环境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三少民族”一些独特的民族文化濒临消失,让我感到十分惋惜。正好学校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于是我决定选择“‘三少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并作为自己的参赛题目,得到了爸爸、妈妈和辅导老师的支持。暑假期间,爸爸还专门抽时间陪我到呼伦贝尔去做实地调查。

本课题以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为调查重点,通过参观访问、问卷调查和资料检索,了解“三少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征及其独特价值,研究当地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现状和问题;通过对中小学生和老师的问卷调查,分析“三少民族”青少年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学校传承民族文化教育的现状,探讨学校、社会和家庭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民族文化教育的有效方法,以达到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

在检索资料、分析、论证的基础上,确定课题,制订调查的具体方案。

通过走访相关专家,了解“三少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特点及其价值意义;通过走访民族文化、民族教育工作者,了解民族地区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现状;通过走访鄂温克族和达斡尔族家庭,对当地学校的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程度,学校、社会和家庭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民族文化教育的情况。

参观博物馆、鄂温克民族传统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初步掌握了调查、分析、统计、论证、资料检索等研究方法和做课题的基本方法,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当然,我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还是比较粗浅的,今后我还要利用各种机会查阅有关资料,开展社会调查,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再作进一步的研究,为“三少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作出自己的努力。

根据本课题调查研究的结果,我分别给呼伦贝尔市教育局、民委和文化局

青少年传统文化问卷调查 篇4

随着世界多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益频繁,政治、经济、文化日益向一体化方向发展,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渐趋统一化。这就难免造成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特别是中国青少年对传统民族节日的意识日益淡薄,越来越重视外国节日。例如;二月十四日的“西方情人节”、四月一日的“愚人节”、十二月五日的“圣诞节”等西方国家的节日在中国相当流行,而中国的重阳节、端午节却被日益淡化。就此,我对母校高中生做了关于对传统节日意识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了解到当代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民族节日的重视程度

二、调查对象

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第四中学高二级部全体学生

三、调查内容

1、了解当代青少年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了解当代青少年对西方国家节日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四、调查方式

发放调查问卷

五、调查时间

2010-2-28——2010-3-

3六、调查结果

四百六十份调查问卷收回四百三十八份,其中三百零五份普遍认为,当代青少年应该足够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应该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不应该盲目崇洋媚外,一味追崇外来文化,忽视民族节日。一百三十三份调查问卷认为中中传统节日已经过了几千年,应该适量减少,因为西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先进优势,所以应该多多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而重视西方节日则是非常重要的方法。

七、调查体会

通过调查发现,中国青少年尤其是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欠缺,这是由于对中国文化知识及传统观念的缺乏而导致的。我希望加强对在校青少年的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使他们更好的认识和了解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爱国热情。

青少年需求调查问卷 篇5

亲爱的青少年朋友们:

你们好!我们是新田社区服务中心的社工。为了更好的了解社区青少年的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青少年服务,我们开展了这次需求问卷调查。它将会花费你一至两分钟的时间,请你结合个人实际,在相应选项上打“√”。答案没有对错之分,请放心回答。

你的性别:A 男B 女

你的年级:A 一年级至三年级B 四年级至六年级C 七年级至九年级

一、成长与社交网络

1、你的课余时间或节假日通常做什么?(多选题)

A 上补习班B 上兴趣班C 看书D 看电视

E 上网F 旅游G 运动H 其他

2、你有没有参加过在社区内开展的活动呢?

A有B没有(如果没有,则跳过)

2.1 如果有,是参加过哪些活动?

A 游园会B 文艺表演C 义工活动D 各类比赛H 其他

3、如果社工策划一些新鲜的形式陪你度过闲暇时间,你希望参加哪些活动?(多选题)

A 学习辅导B 心理辅导C 兴趣小组活动D 亲子活动E 各类知识讲座F 各类知识竞赛G 趣味运动会H其他 I 都不愿意参加

3.1 如果你不愿意参加,原因是什么(多选题)

A 不喜欢热闹B平日太忙,想休息

C 对现状很满意,不想改变D 其他

4、你在生活中经常遇到哪些困难?(多选题)

A 学习压力B 人际交往C 家庭关系D 家庭经济条件E 其他

5、当你遇到困难时,你一般会向谁寻求帮助?

A 自行解决B 父母、亲戚C 同学、朋友、邻居D 其他

二、家庭关系

6、你觉得你与你的家人关系如何?

A 很好B 较好C 一般D 较差E 很差

7、对于你与家人的关系,你的愿望是

A 保持现状B 希望能得到改善C 其他

8、你与家人在一起,通常会做什么?(多选题)

A 谈心聊天B 看电视C 逛街购物D 外出旅游E 其他

青少年理想现状调查问卷 篇6

官坊中心小学六年级

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托尔斯泰

亲爱的同学:你好!非常感谢你在百忙之中填写这份问卷,我们的目的了解青少年理想现状,本问卷只做研究使用。请尽量如实填写,谢谢!

1、你现在有理想吗?()

A 有短期理想且信念坚定

B 有短期理想但信念不坚定

C 有长期理想且信念坚定

D 有长期理想但信念不坚定

E 没有理想或者根本没想过

2、你的理想是什么?(自己填写)

3、你对理想的看法:()

A 有促进作用 让生活更有动力

B 只是偶尔想起,对生活的影响不

C 理想过于遥远空乏,没有现实意义

4、你认为是什么造就了您的理想?(多选)(A 父 母 的 教 导 和 影 响

B 书本的熏陶

C 自小生活环境

D 身 边 朋 友 的 影 响

5、你认为你现在的理想,会是你终身的理想么?(A 当然是,这是我一直为之奋斗的B 也许,可能性很大

C 可能性不大,一切都是变化的D 不可能,随着我成长理想一定会变的6、激励你奋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金钱

B 自我价值实现

C 赡养父母

D 为国家发展

7、你现在的状态如何?()

A 生 活 激 情,学习积 极

B 生活学习比较积极

C 生活学习积极性与日剧减

D 生活单调,学习乏味

8、你要如何实现你的理想?()

A 全靠自己奋斗

B 自己努力为主,别人帮助为辅

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篇7

该调查报告包括七项主要内容, 分别是:调查时间、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途径、调查结果分析、青少年心理存在的问题、对策及建议。

一调查时间

2012年11月12日~11月16日

二调查对象

景泰县第二小学五、六年级和景泰县第四中学七、八、九三个年44个教学班的2433名学生, 收回有效问卷2346份。其中, 农村学生1022名, 占学生总人数的42%。另外, 单亲家庭和父母离异的孩子69人, 父母残疾的孩子21人, 残疾学生18人, 留守孩子132人, 孤儿2人。

三调查内容

主要从学生的心理现状 (包括个性心理、学习动机等) , 人际交往 (包括与同学、与老师、与父母间的关系等) , 心境状态 (包括情绪变化、青春期心理等) , 承受挫折的能力以及对心理咨询的认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题目涉及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学生自身等方面。

四调查途径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 组织学生集中采集信息, 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同时就其中的焦点问题与学生进行座谈, 最后结合调查问卷及学生自我分析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案。

五调查结果分析

1. 学生的心理现状

第一, 个性心理。 (1) 69.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心理素质还可以, 3.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心理素质很差, 极少数的学生对自己的心理素质没感觉。 (2) 72.3%的学生最希望通过知识来改变自己, 36.1%的学生希望改变自己的性格。 (3) 78.1%的学生对“穿名牌”和“相互攀比消费”的做法持反对意见, 25.8%的学生无所谓, 0.5%的学生赞同。 (4) 76.2%的学生有信心改正自己的缺点, 27%的学生有一点信心, 极个别的学生对改正自己的缺点完全没有信心。 (5) 54.8%的学生遇到烦恼会向朋友诉说排解, 27.9%的学生会向家长诉说, 28.8%的学生会压在心底生闷气, 1.2%的学生会找老师。 (6) 66%的学生认为影响自己情绪最大的因素是学习成绩, 26.3%的学生认为是人际关系, 少部分学生认为是学校的管理制度。

以上调查说明: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心理素质是满意的, 能做到自信而不狂妄, 且持有乐观、向上的积极心理状态。与此同时, 青春期的学生闭锁心理表现得明显, 他们有话、有秘密想倾吐, 可对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 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 他们便会出现心理压抑、焦虑与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

第二, 学习动机。 (1) 57.6%的学生学习压力较适中, 32.4%的学生觉得压力较大, 不到11.8%的学生觉得压力小。 (2) 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压力的主要来源是同伴的竞争, 22.7%的学生认为压力来自于家庭的期望, 15.5%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压力来自于老师的期望。 (3) 调查结果还表明, 71.2%的学生在考试时有点紧张, 29.8%的学生考试时很轻松能够从容应对, 4.1%的学生考试时很紧张、很焦虑。

以上调查说明:大部分学生有升学压力过大、家长期望值过高等负担, 这就使大部分学生产生了各种心理不适的心理疾病, 从而不会调整自己考前的心态, 产生紧张焦虑的心理。

2. 学生的人际交往

调查结果: (1) 67.2%的学生喜欢与人交往, 3.5%的学生不喜欢与人交往。 (2) 45.8%的学生经常与父母沟通, 37.3%的学生偶尔与父母沟通, 8.8%的学生从不与父母沟通。 (3) 63.7%的家长重视关心学生的学习与心理健康, 仍有22.3%的家长只过问学习, 不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 (4) 50.5%的学生感觉自己的家庭是幸福的, 2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家庭气氛是较融洽的, 22.5%的学生觉得自己的家庭较不融洽。 (5) 50.6%的学生理解但不提倡男女同学的密切交往, 17.7%的学生认为两情相悦可以促进学习。 (6) 53.5%的学生没有感到老师和同学的歧视, 44.4%的学生很少感到老师和同学的歧视, 2.8%的学生能感到老师和同学的歧视。 (7) 71.5%的学生最不喜欢老师叫家长, 42.6%的学生不喜欢老师当众批评, 13.5%的学生不喜欢老师罚站学生。

以上数据表明:大部分学生喜欢与人交往, 也能正确看待男女同学的密切交往。而能够与父母经常沟通, 会让他们有幸福感, 同时他们觉得与老师之间则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这种现象说明多数学生有明显的闭锁心理。

3. 心境状态

调查结果: (1) 五年级:45%的学生时常会焦虑, 12.8%的学生经常自卑, 9.5%的学生经常有逆反心理, 2.5%的学生精神抑郁。六年级:49%的学生时常会焦虑, 17.8%的学生经常自卑, 11.6%的学生经常有逆反心理, 4.8%的学生精神抑郁。七年级:58.6%的学生时常会焦虑, 22.8%的学生经常自卑, 13.9%的学生经常有逆反心理, 5.3%的学生精神抑郁。八年级:32%的学生时常会焦虑, 36%的学生经常有逆反心理。九年级:27.5%的学生时常会焦虑, 14.5%的学生经常自卑, 42.8%的学生经常有逆反心理, 16.3%的学生精神抑郁。 (2) 72.6%的学生偶尔会莫名其妙地感到烦躁、情绪低落、浑身无力, 12.6%的学生经常会莫名其妙地感到烦躁、情绪低落、浑身无力, 14.5%的学生从来没有莫名其妙地感到烦躁、情绪低落、浑身无力过。 (3) 83.4%的学生从无自杀的念头, 18.7%的学生偶尔或时有自杀的念头, 0.8%的学生经常有自杀的念头。

以上数据表明:学生的焦虑心理, 呈下降趋势, 学生独立意识增强的同时, 逆反心理却呈上升趋势。这就说明了当今青少年情绪的不稳定性, 少数学生有自卑心理, 极少数学生会出现精神抑郁, 而这种情绪的不稳定主要是由于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所造成的, 当然, 父母的性格特征和养育方式以及教师对待孩子的方式也会对孩子的情绪稳定性造成影响。

4. 承受挫折的能力

调查结果:54%的学生受过很大的挫折, 认为能够承受;23.8%的学生没有受过很大的挫折, 认为应该能承受;14.5%的学生受过很大的挫折, 但在心理上留下了阴影。

以上数据说明大部分同学在面对挫折时都能够承受, 并能够选择正确的方式来面对。

5. 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识

调查结果: (1) 82%的学生觉得心理健康发展对自己的成长很重要。 (2) 6.5%的学生觉得很需要心理老师的帮助, 41.3%的学生觉得有一点点需要, 32.5%的学生觉得自己心理很健康, 不需要帮助, 其余学生认为无所谓。 (3) 35.8%的学生会去心理咨询点咨询, 20%的学生不会去咨询, 37%的学生会看情况。 (4) 33.9%的学生认为咨询时面对面交谈比较好, 27%的学生选择网络咨询, 18%的学生选择书信交流, 14.7%的学生认为电话较方便, 15%的学生选择了随便。

以上数据表明:大部分学生对心理咨询了解不够、认识模糊, 对心理咨询抱一种观望和怀疑的心理, 但对学校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基本上持欢迎态度。

6. 其他方面

调查结果: (1) 3.3%的学生认为上网应适当指导, 19.5%的学生认为要严格控制上网。 (2) 55.6%的学生上网是为了缓解学习压力, 26.8%的学生上网是学习需要, 18.5%的学生上网是因为无聊。 (3) 53.4%的学生上网聊天、玩游戏;55.9%的学生上网听歌;49.4%的学生上网查资料;41.4%的学生上网看电影;21.5%的学生上网看新闻。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 学生对上网的兴趣浓厚, 但利用上网学习的很少, 他们上网的目的主要集中在游戏、聊天和娱乐上, 而有网瘾的学生只占少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上网应给予适当指导。

六青少年心理存在的问题

1. 学生普遍存在焦虑心理

遇到困难时或考试前, 显得精神恍惚, 紧张不安。

2. 逆反心理表现突出

青少年经历青春期, 心理上逐渐成熟和独立, 总幻想自己可以展翅高飞。导致学生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 八年级、九年级的学生尤为突出。

3. 少数学生存在自卑心理

对自己缺乏信心、谨小慎微、行为畏缩、瞻前顾后等, 严重影响了其学习和生活。在特定的条件下或可能酿成离家出走、自杀, 甚至犯罪等。

4. 明显的闭锁心理

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 必然引起青少年情感上的激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表露、有时内隐, 不愿向人倾诉, 由此引发的不良情绪若不能及时排除, 日积月累易引发其他心理问题。

5. 个别学生精神抑郁

一些学生在情绪上通常表现为悲伤、孤独、颓丧, 自我评价消极, 对学习缺乏信心, 对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倾向, 对改变自己的处境持悲观态度。这类学生往往不引人注目, 严重的可能发展为抑郁性精神疾病, 有的会做出自伤或轻生行为。

6. 情绪不稳定性

这类学生情绪忽高忽低、心理十分脆弱。从心理学上讲, 这是因为兴奋过强或紧张过度而出现的心理异常, 表现为情绪反应的自我控制能力减退, 易激惹性增高。

7. 人际交往问题

正确引导青少年理性的处理好与家长、老师的关系是其认识错误, 改正缺点, 提高自我管理、自我监控等能力的前提, 只有处理好这些关系, 才可更和谐地与他人相处, 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网。

七对策及建议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呈明显上升的趋势,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只有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 从积极的方面进行引导, 才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从而增强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第一, 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青少年多参阅相关书籍, 对心理健康有正确的认识, 定期咨询相关心理导师, 避免心理问题干扰正常的学习生活。正确科学地帮助中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第二, 重视家校沟通的途径。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和发展, 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所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积极相互配合, 将会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半功倍。因此, 学校应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改善家庭环境, 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和谐的气氛去影响和教育子女, 这样有利于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和心理素质的提高。

第三, 作为教师, 应该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平时多观察学生的表现, 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 并积极地给予关心和引导。只有了解了他们心中真正的想法, 才能在学习和生活上更好地帮助他们。还应立足课堂, 通过角色扮演、情境表演、游戏活动、问题辩论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向学生传授心理知识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从而提高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第四, 开展心理咨询与个别辅导工作。采用一些心理治疗方法对症下药, 使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缓解, 真诚地关注学生, 增强学生的信任感。进而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 从而做好自己情绪的主人。

第五, 关注学生的考试焦虑问题。针对考试提一些建议, 介绍一些减压的方法, 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考前心理辅导。

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其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解决此问题无疑需要渗透教育的整个过程, 它是一项长期和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建起的教育平台的共同努力, 唯有倾全社会的教育力量, 对其时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才能有效解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BRIC青少年及市场调查报告 篇8

人们可能会认为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总称为BRIC)的青少年没有多少共性。因为他们有不同的语言,加之成长的环境、文化悬殊,连地理距离都很远。然而,事实上,BRIC青少年有着显著的共同点。2010年10月,全球市场研究与资讯集团TNS 及其TRU部门发布的调查报告将这个人群称为“这一代”(The&Generation)。

TRU发布的The&Generation调查报告指出,三分之二的BRIC青少年热爱家乡,但对其他国家的文化、观念、生活方式很感兴趣。“良知”和“消费”在“这一代”青少年的生活中占有同等重要的位置:三分之二的BRIC青少年相信成就感来自于赚钱,然而却认为尊重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一点比赚钱更重要。关于“只为今天而活”还是“为以后作准备”两者的重要性,他们给出的答案表明有很大的偏差:BRIC青少年为规划未来花了大量的时间,但同样有许多人相信“只为今天而活”。这是一个真正要“拥有一切”的一代。

另一个共性是,BRIC青少年重视“家庭”,这显然是一个古老而又传统的价值观。此外,他们认为,宗教信仰等于善,同性恋等于恶。由于新媒体的发展,这个群体的家庭情感会延伸到家族之外(印度除外),但这种情感并不能取代家庭情感—多于四分之三的BRIC青少年享受家庭成员活动日,而十分之九的人认为家庭是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

比起俄罗斯和中国,巴西和印度的青少年更为乐观、以家庭为中心、以教育为重心、博爱、具有个人风格意识。

消费者(Consumers)

BRIC青少年没有多少零花钱。他们平均每个人一星期消费12美元左右,这个数目不到世界其他地区青少年消费的三分之一。然而,他们中五分之四的人相信自己在下一年每周的消费金额如果不增加,至少会保持一样的数目—这样就和世界其他地区青少年的花费几乎持平了。另外,BRIC青少年在购买东西时,考虑的因素和其他国家的青少年一样,他们重视的产品特点按顺序排列是:质量、智能化设计、风格(譬如这个群体青睐的前两大品牌是耐克和阿迪达斯)。而且,尽管预算拮据,然而“可负担性”才是决定BRIC青少年是否购买某一件商品的关键。

这个群体的零用钱来自父母(虽然巴西、印度青少年往往不怎么要零花钱)。BRIC青少年的银行账户、银行卡数和其他国家青少年一样多,他们总体上对信用卡有好感,信用卡拥有率和其他国家青少年接近(前者略低于后者)。其中,巴西青少年最渴望拥有信用卡。当然,由于这个群体的信用卡拥有率还不高,因此他们的线上购物活动不频繁,其中有三分之二的青少年说他们不在网上购物。

媒介(Medium)

关于媒介消费,BRIC青少年希望拥有全部—即使他们无法全部拥有。这个群体在看电视上花费很多时间(尤其是巴西青少年),他们上网和看电视的时间几乎一样多。许多人听MP3和收音机(中国青少年除外,他们更加依赖手机)。这个群体使用手机主要是为了与朋友和家庭成员打电话、发短信。

然而,其中也有不一致的现象,俄罗斯和中国青少年生活中不能没有互联网,而巴西和印度青少年由于受到上网设备的限制,不能离开电视。同样,在手机使用上也有差异。俄罗斯和中国青少年了解手机的大多数功能(譬如发短信、打电话、听音乐、上网等),但巴西和印度青少年主要是用手机打电话、发短信,原因是巴西和印度的智能手机拥有率明显偏低。

生活(Life)

像其他所有青少年一样,BRIC青少年很忙碌,学校生活、和朋友闲逛、打电话、做家庭杂务等。然而,BRIC青少年和家庭成员在一起的时间没有上一代青少年多(特别以家庭为中心的印度青少年除外)。他们花在上网、看电视上的时间要比和朋友在一起的时间多。譬如,中国和俄罗斯青少年使用计算机的时间比起和朋友、家庭成员聚会的时间总和还要多。他们较少参与传统的社交活动,这是因为受到技术发展的影响,现在青少年不必身临其境就能够和朋友、家庭成员交流。

在社交活动方面,虽然所有的BRIC青少年都会花时间和朋友在一起,譬如吃饭、上网、购物、看电影、运动等。然而数据显示,俄罗斯和中国青少年的活动活跃指数比巴西和印度青少年高,尤其是参加一些更偏向成年化的活动,譬如参加聚会、听音乐会、观看足球比赛等。

唯一一项至少是十分之一的BRIC青少年都会参加并热爱的活动是跳舞,这几乎是所有女孩的最爱。然而,总体而言,这个人群没有一致喜爱的运动。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共同特别喜爱的运动,那就是篮球,这主要归功于NBA的精彩表演让他们组成球迷同盟。

有两个足球赛最吸引BRIC青少年:欧洲联盟赛和英超联赛;而世界杯足球赛则是他们最喜爱的体育盛事(尤其是对于巴西和俄罗斯青少年而言)。

关于巴西的十大必知事

1.变水为酒的神奇。巴西经济正在增长,经济形势很好,这让人们忘记了15年前巴西的通货膨胀率仅仅在一年之内就上升到1000%。转折点是1994年,当时市场经济形势有了一系列有力的转变,让世人看到了巴西货币真实的创造力。

2.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巴西。巴西是世界关注的舞台中心,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国,也是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2016年奥运会举办国。巴西已经投入巨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确保比赛顺利举行。

3.社会发展。消费者购买力正在提升,这让人们可以攀住物质财富的阶梯从社会的较低层转为较高的阶层。如今中间阶层人数占巴西1.85亿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因此,巴西有一些特定的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和消费趋势,品牌应该以此为参照调整自己的营销战略。

4.巴西方式。或许其他地区有正确、错误的方式,但巴西自有其独特的巴西方式。这意味品牌必须有创造性、灵活性,克服各种困难,以不同的方式满足巴西人的需求。

5.五个区域形成一个大国。巴西是世界上第五大国家,它的内部被划分为五大区域,每一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点。它拥有除日本之外最大的日本人群体,而南部地区则沿用典型的德国传统。因此各个区域的文化、经济和消费者行为都非常不同,这意味着在巴西市场不能采用一般的营销方法。

6.家庭是关键。家庭是巴西人生活的中心,也是其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虽然现在家庭结构正在改变(孩子更少了,离婚率更高了),然而,以家庭为核心的价值观仍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家人共同用餐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还有星期天的烧烤活动,能让更多的远房亲戚和朋友聚会。

7.“很少”意味着很多。巴西的互联网渗透率大约为人口总数的40%,这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旧较低。然而,这些使用互联网的巴西人上网时间总和,让巴西挤到了“国家居民在线时间最长榜单”第三位。

8.顶级财富拥有者。巴西的一小部分人正在获得大量的财富。他们印证了巴西的奢侈品行业正逐渐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行业,巴西因此而出名:巴西有世界上最大的私人直升机队,有除意大利之外规模最大的法拉利代理商。

9.娱乐性手机。在巴西大约有84%的人居住在郊外,然而公共交通系统却不太完善,交通问题非常严重。居民要在上班往返的路上花费许多时间,因此带来了独特的市场需求,譬如人们希望手机具有FM收音机功能。

10.对绿色产品亮黄灯。巴西以它的热带雨林著名,然而,当涉及与环境相关的问题时,它与其他国家相比却落下一大截,只有14%的消费者经常购买绿色产品。这对企业而言意味着一个机会,可以制定品牌策略激起巴西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开启一个尚未被开发的市场。

关于俄罗斯的十大必知事

1.俄罗斯非常多样化。从地理上讲,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全年气温从零下50摄氏度到零上30摄氏度,温度跨度非常大。而俄罗斯的社会文化正如它的气候一样具有多元性,既有近似中国和日本的远东(Far East)居民群体,也有将自己看成欧洲人,住在波罗的海旁边的加里宁格勒(Kaliningrad)居民群体。因此,如果企业在进行市场调查时只锁定莫斯科,将不可能有国家意义上的代表性。

2.从20世纪90年代人口开始下降。15年~20年前,由于俄罗斯复杂的政治和经济形势,导致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因此,在今后的10年~15年内,俄罗斯的人口仍会下降,尤其是消费最活跃的人群。

3.民族迁移。自从前苏联解体,当时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一些居民迁入俄罗斯。2000年前,迁入俄罗斯的主要是高加索人和乌克兰人,他们迁入俄罗斯的一些主要城市。而现在的移民主要来自俄罗斯东部国家,包括乌兹别克斯坦人和塔吉克斯坦人。按照法律规定,其中的许多人是不能在俄罗斯生活和工作的,这个群体通常在建筑行业和服务行业工作,挣很低的工资;同时,他们的俄语水平很有限,这个群体会寻求较低廉的品牌。

4.退休之后生活艰难。国家支付的退休金很低,因此如果不工作或是不能从家庭成员那里得到经济支持将很难生活,大多数退休人员财力有限,他们很少花钱。

5.许多地区的基础设施十分落后。没有一条公路能够贯穿整个国家。俄罗斯的交通系统不发达,尤其是缺少长距离的运输路线,不像美国有高速公路(US Highways)和德国有高速铁路(German Autobahns);同时,路边很少有能够供人旅途休息的饭店或旅馆。

6.身份矛盾。在俄罗斯,人们通过名牌汽车、手机和手表等判断一个人是否是成功人士。如果你见到有人开着昂贵的小汽车,却住在狭小、简陋的公寓里,不要大惊小怪。

7.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矛盾现象。他们一方面埋怨来自国外的陌生人和访客,而当家里有客人时,他们又变身为无可挑剔的主人。

8.不喜欢富人。俄罗斯人很希望成为富有的人,但他们也认为,仅通过努力工作或是节省的方法致富是不可能的。

9.俄罗斯人的伟大信仰—“一切都会好的”。俄罗斯人通常生活在“Авось”状态下,字面翻译是“可能”、“或许”。意思是,面对问题,最好是等待,而不要采取任何行动,因为“Авось”—“一切都会好的,不幸不会挡我的道”。

10.喜欢免费赠品。俄罗斯人的梦想是不经过努力就能成功或致富。“Халява”是说一个人突然遇上了好运,譬如中了彩票大奖。

关于印度的十大必知事

1.有很多种印度人。在印度,不同地区的人有很大的差异,包括不同的语言、烹饪习惯、着装、节日和对宗教信仰的诠释。而且,由于印度社会经济背景的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意识有很大的差异,有两类极端的人群,一类是受过教育、用英语交流、具有全球意识的人群,一类是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目不识丁、讲当地方言、视野狭隘的人群。

2.阶级差异原则。印度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由阶级力量高度主导的社会。一个人的收入、教育和职业等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而这种社会地位反过来也圈定了一个人的朋友圈、和谁共同用餐、结婚的对象以及有怎样的工作机会。清楚地表明自己的身份地位和阶层很重要。而在印度,能表明一个人身份的明显标志是:讲英语。

3.噪音太大。一般的印度人居住的环境里都有许多噪音,而他们似乎没有察觉到。和其他地方相比,印度人日常交谈的声音分贝高了许多,你随处可以听到大街上刺耳的喇叭声和从汽车、巴士、寺庙里传出的各种音乐,以及厨房里传出的噪音、街上小贩的大声吆喝。

4.印度是一个充满色彩的国家。第一次到达印度的人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印度人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呈现出各种各样的色彩—体现在人们穿的衣服上、家居装饰物、每天举行的宗教仪式上的各种鲜花和传统地画艺术蓝果丽(Rangoli)—印度的确是一个色彩缤纷的国家。对于品牌而言,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尤其是那些用于展示的产品品类,必须认识到产品设计和包装的重要性。

5.城市缺少必要的基础设施。超过80%的印度城市居民几乎每天都受到断电的困扰,即使是最富裕的地区,居民每天也只有几小时的供水时间。富足的家庭普遍备有供电、供水设备,但是普通居民却要每天面临水电不足等问题。

6.繁文缛节,工作作风拖沓。在印度要把事情办好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事情,尤其是当这件事涉及政府机构时。繁文缛节体现在每一个过程中,譬如拉一条电话线、换一本护照、交通事故处理等,这些工作从政府机构一开始接手到正式执行都要经过很长时间。

7.展现自己的成就和竞争力。印度人天生有竞争意识,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被教导、鼓励要有竞争意识。在人口众多的印度,要上好的学校、得到好的工作从而走进上层社会,其中的竞争非常激烈,要获得一个好的机会就要打败几千个竞争对手。因此,品牌要想占据消费者的心,必须做出一番成绩,前期的良好表现是后期发展的最大驱动力。

8.私人界限模糊。印度没有什么私人界限,他们可以向一个陌生人打开心扉,倾述自己的私事;同时,对于刚刚遇到的陌生人,他们会提问一些非常私人的问题。如果你在火车上或巴士上遇到一个陌生人,交谈中他突然问你一些问题,譬如“为什么没结婚”、“你的工资有多高”、“你打算什么时候要小孩”,你不要大惊小怪。

9.印度人家庭观念很重。印度人仍把家庭看得很重要。虽然以前主要是以大家族为单位,现在逐渐变为以小家庭为单位。虽然会有一些个人主义较强的年轻人,但是一般情况下印度人的许多活动都是围绕着“家庭”进行的。许多重要的决策,譬如职业选择和婚姻问题,家庭成员的看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0.年轻人处于主导地位。传统的印度社会主要是年长的一辈处于关键地位,但现在情况明显改变了。现在有50%的印度人年龄在30岁以下,而他们正在成为许多领域的主导人群,比如政治、电影、板球运动领域等。如今印度年轻人非常有个人特色,他们是社会变化的驱动力量。

关于中国的十大必知事

1.中国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中国的现代化发展非常快,这容易让人们忽视一个事实:超过7亿的中国人居住在农村,而他们每年的人均收入稍微高于700美元。因此,针对农村市场推出的产品和服务必须和城市市场有所差异。然而,中国正走在城市化的道路上。在未来的几年里,每年将有1000万农村居民迁移到城市。到2015年,中国将有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2.年长人群。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看法,认为亚洲人总体年龄远比西方小。亚洲人抚养更多的孩子,虽然医疗保健水平较低。然而,这一切正在改变,中国市场发展的驱动力不再只依靠年轻群体,同时也依靠老年消费者。虽然年长人群的收入有限,但年长群体的总消费则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他们有自己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譬如,在中国,年长者逛超市不只是购物,他们还将逛超市看作一种休闲活动。

3.中国创造了自己独有的产品圈,而不是只跟着西方走。传统的产品链运作模式在中国行不通。在其他发展中国家,譬如印度,印度人一开始先买一辆小车,等到经济负担得起的时候再买一辆更大的车。而中国消费者不同,他们一开始就想办法买一辆大车。制造商不能主观臆测西方的传统产品发展周期适用于中国。

4.身为中国人感到自豪,然而却羡慕别人。随着中国成为世界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全球市场平衡力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中国对此感到十分自豪。从令人瞩目的经济快速增长到奥运会,中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中国人认为,比起西方,中国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但是世界对中国文化和价值观还不太了解。虽然中国人有强烈的爱国热情,但他们并不排斥其他国家的文化。譬如,中国人再度热衷自己的“风水”研究,同时喜欢韩国电视剧、日本动画和印度瑜伽。

5.Web2.0。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增长速度很快。然而,很少人了解,中国的互联网运用有自己独特的方式。西方消费者使用网络通常是为了发邮件和做电子商务,而中国消费者主要是利用网络搜集信息、浏览社交网站和娱乐。在中国,互联网是一种表达情感和进行互动的工具。

6.在线商务。虽然在中国的市场交易总额中,在线交易只占较小的份额,但按绝对价值计算,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数目。与人们的预测相反,在线商务不只是在大城市里才有,小城镇的年轻消费者通常会通过一些网站(譬如淘宝)购买衣服和时尚产品,因为这些地区实体店的分销水平明显落后于大都市。

7.走向环保。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表明,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然而,另外一个事实是,中国消费者对环境和全球变暖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环保产品和服务支付额外的费用,他们更乐意和那些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打交道。

8.展示创造力,重视设计。经过了多年来的集体生活,现在中国消费者迫切想表现自己的创造力,譬如服装和消费电子产品行业。所有的企业都很看重设计。

9.中国消费者有个性,敢于质疑。中国消费者广泛拥护现代化的产品和服务,他们越来越有个性,甚至有点激进。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中国的品牌建设史比较短。因此,消费者对品牌的依恋感一般不强,一旦企业的产品出现问题,他们认为是不可原谅的。

上一篇:项目部安全质量总结下一篇:坚持五个标准,争做合格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