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班级管理模式初探

2024-10-17

“服务型”班级管理模式初探(精选10篇)

“服务型”班级管理模式初探 篇1

“服务型”班级管理模式初探

班级管理也成为学校管理的核心工作,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者,如何与时俱进,深入研究社会及教育本身的发展对师生关系的影响,探索并改进班级管理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当前班主任工作的重点。

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新的管理理念,即“以人为本”管理思想应运而生。“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核心是:以人的需要出发,注重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组织中人的因素防在首要地位来设计和运行组织的管理方式。管理理念转变启发班主任管理理念的黄钻边:由过去注重机械的、"见物不见人"的、封闭式、专制式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以人为中心,"尊重、服务"于学生个性发展、创造力发挥的管理模式.由过去只注重管理的控制功能.班级管理不再只关注对学生的控制与约束,而是将只能焦点转向对学生的服务. 构建“服务型”班级管理模式的首要任务是对班级活动中的主体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在“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指导下,班主任不再是传统中的“绝对领导者”,不能再采用控制式管理方法,而是应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民主、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成为班级管理活动的共同参与者,与学生共同成为班级管理主体。

传统班级组织机构建设大多采用“科层组织理论”,是一种从上至下命令执行型的管理模式,具有较强的控制性。在这种班级管理模式下,班主任是最高领导者,班主任是绝对权威者,班干部的选拔、班级制度的指定和班级事务的处理都由班主任决定,班干部没有 决策的权利,知识班主任意志的执行者,普通同学 服从于班主任的决定。由于缺乏在班级活动中发挥潜能的机会,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然受到压制,这与时代发展是极其不适应的。为此,必须在“以人为本”指导思想下,构建新型班级管理模式。新模式以服务学生成为目标,以开放、平等、易于沟通为原则进行班级组织建设。

新模式下的班级管理,要求班主任与学生共商班级建设与发展规划,在班级建制中,班主任与学生是平等的管理主体,半鉴于学生阅历与理智发展的限制,班级管理仍需班主任的监督与指导。“在这种班级管理模式中,服务性表现为:班主任要尽可能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学生既是班级管理对象,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班级管理的各项工作都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班级同学已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基础上,采用竞选的方式让学生自己确定他们的班委会。具体做法是,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推选班长和团支部书记候选人各一名,然后小组之间就各候选人发表意见并展开充分的辩论,最后通过投票统一意见,确定班长和团支部书记人选。班长和团支部书记确定后,由其分别负责组建班委会及团支部,并在班会上向所有同学介绍各自成员情况,包括每个人的主要经历、性格特点与工作风格。新组建的班级组织以管理班级、服务同学为主要任务,并接受同学的评价。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如果全体同学对其工作感到满意,新组织就继续运转,否则班级可以召开主题班会,通过集体讨论请班长确定是否解散其班委会成员,并进行重组。

班委会产生后各委员直接向班长负责,在班长组织下以班级日常管理为核心,以建设优良班风、学风,为全体同学提供优良发展环境为工作目标,开展系列工作。班委会联合团支部对班级重要事项实行集体决策制,每逢重要会议邀请班主任列席,日常决策定期或不定期想班主任汇报。为方便管理,同时也为了使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班级活动当中来,班委会还在班级成立了若干协助委员会。(1)作业管理协会。协会由各学科代表组成,学习委员是总负责人。该协会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班级作业完成情况,根据日常记录和同学反馈,总结作业布置与完成方面的问题,定期召开工作交流会,向各科老师和班主任反馈情况,协助任课老师提高作业布置质量。对于作业完成有问题的同学,协会成员会主动与其交流沟通,了解原因,有针对性地帮助其提高作业完成质量。(2)纪律检查协会。我校属于寄宿制高中,每晚都有晚自习,晚自习环境建设尤显重要,成立纪律检查协会的主要目的就是由其研究营造良好自

习环境的对策,向班委会提出建议,并协助执行。(3)仲裁委员会。主要是针对班级事务处理中意见不一致或者出现纠纷的情况而设。其成员全部由班级民主投票产生。仲裁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一方面是监督班长及支部书记在班级事务处理中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是当班委会或团支部成员未能认真履行职责,或有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状况,仲裁委员会可以向班主任提出申请,在班会上对相关行为进行讨论。

新管理模式下的班规制定应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并坚持以下原则:一是班规的科学性、合理性,既要与高中培养目标相配合,又不能与学校的常规相冲突;二是要有针对性,将班级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班规里强化。班规的制定,首先是由每位同学提交“议案”,归纳汇总后在全班讨论,集体定夺。由于是自己制定的班规,所以学生更容易从被管理者的心理中解脱出来,不容易出现被管理的逆反问题。班级每一位同学既是班规制定者,又是班规的践行者。

在新型班级管理模式下,我所带班级的凝聚力和学生本身的自律性明显增强,协商交流的新型师生关系逐渐形成,同时班级表现得更加有活力,这种活力不仅体现在对住宿生活的快速适应上和对学习的自信中,而且还体现在各种集体活动中。相信只要坚持不懈,班风一定回继续呈现上扬趋势,进而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服务型”班级管理模式初探 篇2

回顾世界经济发展历程, 知识经济已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虚拟形态的资源转化为主导性的资源, “劳动者的职责也相应转变为使用、创造、发明新的信息技术及对其应用;在不断的知识积累和个性的创造中实现组织的系统性发展。”人与知识的联系, 必然要求知识经济时代要充分尊重个体的价值追求以及个性完满而自由的发展, 为个体的主动性、能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提供广阔空间。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新的管理理念, 即“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应运而生。“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核心是:从人的需要出发, 注重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把组织中人的因素放在首要地位来设计和运行组织的管理方式。管理理念的转变启发班主任管理理念的转变:由过去注重机械的、“见物不见人”的、封闭式、专制式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以人为中心, “尊重、服务”于学生个性发展、创造力发挥的管理模式。由过去只注重管理的控制功能转变为发挥人的最大潜能的服务功能。班级管理不再只关注对学生的控制与约束, 而是将职能焦点转向对学生的服务。

根据上述管理理念, 2007年秋季我在新接手的高一 (11) 班进行了“服务型”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 实践表明, 新的管理模式对充分发挥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促进科学、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有明显成效。

一、模式设计与实施

构建“服务型”班级管理模式的首要任务是对班级活动中的主体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在“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指导下, 班主任不再是传统中的“绝对领导者”, 不能再采用控制式管理方法, 而是应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 民主、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成为班级管理活动的共同参与者, 与学生共同成为班级管理主体。

1. 班级组织建设

传统班级组织机构建设大多采用“科层组织理论”, 是一种从上至下命令执行型的管理模式, 具有较强的控制性。在这种班级管理模式下, 班主任是最高领导者, 下设班长, 班长之下设学习、生活、文体等各种委员, 第三层是小组长, 最下一层是普通同学。这种管理模式, 班主任是绝对权威者, 班干部的选拔、班级制度的制定和班级事务的处理都由班主任决定, 班干部没有参与决策的权利, 只是班主任意志的执行者, 普通同学则服从于班主任的决定。由于缺乏在班级活动中发挥潜能的机会, 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然受到压制, 这与时代发展是极其不适应的。为此, 必须在“以人为本”指导思想下, 构建新型班级管理模式。新模式以服务学生成长为目标, 以开放、平等、易于沟通为原则进行班级组织建设。

新模式下的班级管理, 要求班主任与学生共商班级建设与发展规划, 在班级建制中, 班主任与学生是平等的管理主体, 但鉴于学生阅历与理智发展的限制, 班级管理仍需班主任的督促与指导。从这个意义上说, “班主任又是平等中的首席”。“在这种班级管理模式中, 服务性表现为:班主任要尽可能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 学生既是班级管理对象, 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 班级管理的各项工作都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为此, 在班委会和团支部的组建上, 我进行了积极的创新尝试。开学之初, 为方便工作, 我临时指定了班委会及团支部成员, 但明确提出其任职时限为一个月。一个月后, 在班级同学已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基础上, 采用竞选的方式让学生自己确定他们的班委会。具体做法是, 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推选班长和团支部书记候选人各一名, 然后小组之间就各候选人发表意见并展开充分的辩论, 最后通过投票统一意见, 确定班长和团支部书记人选。班长和团支部书记确定后, 由其分别负责组建班委会及团支部, 并在班会上向所有同学介绍各自成员情况, 包括每个人的主要经历、性格特点与工作风格。新组建的班级组织以管理班级、服务同学为主要任务, 并接受同学的评价。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 如果全体同学对其工作感到满意, 新组织就继续运转, 否则班级可以召开主题班会, 通过集体讨论请班长确定是否解散其班委会成员, 并进行重组。

2. 班级组织的运作

班委会产生后各委员直接向班长负责, 在班长组织下以班级日常管理为核心, 以建设优良班风、学风, 为全体同学提供良好发展环境为工作目标, 开展系列工作。班委会联合团支部对班级重要事项实行集体决策制, 每逢重要会议邀请班主任列席, 日常决策定期或不定期向班主任汇报。为方便管理, 同时也为了使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 班委会还在班级成立了若干协助委员会。 (1) 作业管理协会。协会由各学科代表组成, 学习委员是总负责人。该协会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班级作业完成情况, 根据日常记录和同学反馈, 总结作业布置与完成方面的问题, 定期召开工作交流会, 向各科老师和班主任反馈情况, 协助任课教师提高作业布置质量。对于作业完成有问题的同学, 协会成员会主动与其交流沟通, 了解原因, 有针对性地帮助其提高作业完成质量。开学以来, 作业管理协会在提高全班作业质量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例如, 协会成员通过观察发现, 由于高中课程难度增加, 加上课堂容量大, 部分没有预习习惯的同学, 课堂听讲效率降低, 作业完成吃力, 据此, 协会向班委会提出增设预习提醒委员, 协助全班同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纪律检查协会。我校属于寄宿制高中, 每晚都有晚自习, 晚自习环境建设尤显重要, 成立纪律检查协会的主要目的就是由其研究营造良好自习环境的对策, 向班委会提出建议, 并协助执行。 (3) 仲裁委员会。主要是针对班级事务处理中意见不一致或者出现纠纷的情况而设。其成员全部由班级民主投票产生。仲裁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一方面是监督班长及支部书记在班级事务处理中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是当班委会或团支部成员未能认真履行职责, 或有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状况, 仲裁委员会可以向班主任提出申请, 在班会上对相关行为进行讨论。

3. 班规的制定

新管理模式下的班规制定应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 并坚持以下原则:一是班规的科学性、合理性, 既要与高中培养目标相配合, 又不能与学校的常规管理相冲突;二是要有针对性, 将班级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班规里强化。班规的制定, 首先是由每位同学提交“议案”, 归纳汇总后在全班讨论, 集体定夺。由于是自己制定的班规, 所以学生更容易从被管理者的心理中解脱出来, 不容易出现被管理的逆反问题。班级每一位同学既是班规制定者, 又是班规的践行者。需要注意的是, 班规讨论制定的过程不能求急, 制定一个什么样的班规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讨论过程中对每个人的提醒和教育。

二、实施成效

开学至今, 在新型班级管理模式下, 我所带班级的凝聚力和学生本身的自律性明显增强, 协商交流的新型师生关系逐渐形成, 同时班级表现得更加有活力, 这种活力不仅体现在对住宿生活的快速适应上和对学习的自信中, 而且还体现在各种集体活动中。相信只要坚持不懈, 班风一定会继续呈现上扬趋势, 进而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总之, 知识经济时代,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坚持“服务学生全面发展”的管理原则, 注重发挥集体智慧, 依靠全体同学的共同参与来完成班级管理工作。在这一过程中, 班主任要主动提高自身修养, 以高度的责任心, 认真研究学生身心特点与成长规律, 运用科学民主的管理方式,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全面发展, 以适应经济时代新要求, 为追求幸福人生做准备。

班级管理模式初探 篇3

【关键词】健康  有司  小过  贤才

社会的进步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班主任作为基础教育的最重要的实施者,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把学生引向好的方面,使学生健康发展,掌握更多的知识,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为班级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是班主任的工作目标。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形成除了严格执行各种常规外,还应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一、先有司

什么叫先有司呢?先有司,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首先自己要做好表率。我想,自己做好表率起码有两个意思:第一是要出色地、专业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第二是要在工作状态和职业精神上给学生带一个好头。这也是做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我们在班级里,要处处注意自身的文明形象。比如:我们要求学生上学不迟到,学习认真,如果我们老师上班也迟到,或者工作态度散漫的话,让学生如何信服。哪个学生会忠诚地追随一个不能胜任自己工作的班主任呢?所以,孔子说的“先有司”,是做好管理工作的第一要义。

从一定意义上讲,有什么样的领导者就有什么样的下属,有什么样的老板就有什么样的员工,有什么样的管理者就有什么样的团队。所以,如果你的班级管理工作遇到了问题,你首先要想一想:自己做的怎样?

二、赦小过

什么叫赦小过呢?孔子说的意思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选用人才要看大局,如果一个人总体上能够胜任你给他安排的工作职位,那么在工作的非关键细节和其他方面,就应该宽容一些。没有哪个人没有缺点,没有哪个管理者身上没有可以挑剔的地方。所以,管理人要做到张弛有度,该严的地方要严格,该宽松的地方要宽松。很多班主任,特别是刚毕业的老师,做事求完美,就很容易犯这这样的错,他们就会以自己的行为标准和价值观来要求学生。这样做一方面说对学生严格,但我认为不一定有好的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大家知道现在的学生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进学校前就养成这样那样的坏习惯,在初中时就因为这些小事跟老师经常“斗法”,他们来到职校后也就无所谓了。我认为刚接手他们时应该给他们一个缓冲期。我曾带过这样的一个学生,名叫林建,由于他父母长期在外工作,对他缺乏正确的管教,再加上受到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所以他纪律比较散漫,还养成说谎的坏习惯。记得那是圣诞节的前夕,他竟为了与同学朋友过圣诞节而偷了50元,并说是学校要交的费用。家长向我反映情况后,我从其他学生处了解到,他平时会主动帮助同学打扫教室,教室的门窗坏了他都会主动修理。于是,我耐心地找他谈话,先肯定他的优点,然后又指出他的缺点。再同家长统一要求,配合教育,还安排班里干部对他关心与帮助,多安排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去办,我再给以表扬与鼓励。于是他逐渐改掉了坏习惯,在班上更加热情地为集体做好事。期末还被评为班里的“学雷锋,做好事”的积极分子。

也曾看过一部电影《八月一日》,武昌起义前,贺龙将军的一名部下叫虎子,因为他被盟军骂作土匪而打架,贺龙不但没有惩罚他,反以对自己的惩罚来感动他,最后虎子为了起义英勇就义,如果当时贺龙杀了他,不但降了自己的威信,还丢了一员猛将。所以,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学生们有优点,也有缺点,即使在最差的学生身上,也可以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因此,班主任要善待差生和落后生,尤其要捕捉和发现他们的闪光之处,加以赞扬、引导、激励他们去争取更大的胜利和成功。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认为这点确实可行。

三、举贤才

什么是举贤才,大家都很明白,就是要重用贤人,说白了就是选出班级中好的班干。贤人至少应该有两个标准,第一是有能力,第二是有品德。无德无才、有德无才、有才无德,或者德胜于才、才胜于德,都不是最理想的人才类型。真正的人才应该“德才兼备”,一方面能够具有胜任一个职位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另一方面能够能忠于自己的团队、能给同学发挥表率作用。正所谓兵不多、将不广,班主任如何管理班级同学一起学习,就看你手下的班干是不是能真正为班级服务。因为班主任跟学生相处的时间没有班干长。

初中班级管理策略初探 篇4

初中班级管理策略初探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元,团结、奋进、向上的班级氛围,是实现学校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初中生的身心都处于急剧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在这一时期,教师的.管理如果缺乏理论的指导,就会导致主观性的工作方式,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完善自身的管理水平,结合初中学生的阶段性特点,深入研究初中班级的管理策略对初中教师而言是非常必要的.

作 者:杜心  作者单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职工子弟中学,北京,102413 刊 名:科技资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9 “”(23) 分类号:G63 关键词:初中生   班级管理   自主性  

农村寄宿制小学班级管理模式初探 篇5

【摘要】

农村寄宿制小学大部分学生属于留守儿童,给班主任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他们的父母大部分在外务工,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及外婆外公抚养,造成亲情缺失,这种爱的缺失致使孩子养成了自卑、拖拉、不讲卫生等不良习惯,给班务管理工作带来极大困难。本人结合自己的管理实际谈谈自己的一点做法。

【关键词】

班级管理人人有事做生活实际

班级是学生体验人与人的尊严、地位、社会价值之不同的初始场所。作为山区的关联小学,生源大部分属本镇经济欠发达村的儿童,有些是毗邻乡镇的学生。他们的父母大部分在外务工,孩子由爷爷奶奶及外婆外公养大,造成亲情缺失,甚至有些家庭根本就得不到父爱或母爱。这种爱的缺失致使孩子养成了自卑、拖拉、不讲卫生等不良习惯给班务管理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如何尽快地让学生自力,自强、养成良好习惯,做班级小主人,使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关联小学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

本人在关联小学二年级担任班主任,就班级管理模式进行了新的尝试,采用了一种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实践,我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在每个学生都充满自信,人人有事管,大家都争着为班级争光。现将此做法阐述如下:

一、还学生民主,创设职位。

摒弃“金字塔式”的班干部结构。所谓“金字塔式”是指第一层是班主任角色,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服务三种重要责任,其工作琐碎,工作 1

量很大;第二层是班级管理角色,即班委会成员,班主任授予他们干部身份,负责管理好班级日常秩序;第三层是“群众”角色,即班级中的一般成员,他们通常是被管理的主要对象。

我在班上设立各种职位,争取每个人都有事管,做到人人都是班干部。我在班上设立了学习部、纪律部、卫生部、生活部、安全部。学习部下设讨论组织员(即小组长)、作业检查员、文艺员、体育员、领诵员;纪律部下设学生教师考勤员、课堂纪律管理员;卫生部下设清扫员、保持员、个人卫生检查员;生活部下设蛋奶领取员、蛋奶发放员、蛋奶纪律维持员、宿舍管理员;安全部下设课间安全员、矛盾调解员、班级钥匙管理员、财产保护员等。这些小“员”的产生并非老师指定,而是大家毛遂自荐。当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各个“职位”后,同学们便争先恐后地投报自己想要当的“职务”。有的岗位报名的人超标,有的则可能还有缺位,这时候,老师会用一种最公平的方法解决这一矛盾――“包剪锤”猜拳。这样,赢了的同学自然庆幸无比,输了的人只能怨自己运气不好,再去找还有空缺的位子。这一切都在无形之中培养了孩子的一种平等的意识、劳动的习惯和责任心,对孩子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细化职责,建立考核制度。

(一)制定岗位职责

为了能使此班级管理模式顺利开展,并且真正能达到实效,我在设立好各职位后,制定了岗位职责表。

当然,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班级还需要一个总的负责人来监督大家的执行情况,同时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的事务。因此,在班级中,我设立了值日班长。每节课开始之前或下课时,值日班长负责叫起立,并检查其他同学的工作情况,有时还要代表班级参加学校一些会议、检查等工作,在我班受奖励时负责领取奖状。值日班长是每天按座位依次轮换的。这样做让每个同学都能感受一下“班长”的感觉,培养管理能力,体验一种责任感。

(二)定期考核

我对担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学生进行定期考核,考核的方式为:建立考核表,每一个月考核一次,采用集体决议,匿名表决来评定学生的工作情况。考核成绩分为三个等级:良好、一般、不合格。

(三)奖励

此班级管理模式参与的对象毕竟只是孩子,他们还没有形成很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所以作为班主任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及时引导,在实践一段时间后要及时总结,表扬工作表现突出的学生,鼓励还要努力的学生。奖励采用精神奖励为主,可以与班级和大队部的奖励制度相结合,物质奖励为辅,时间上可以分为期中和期末两次。

(四)注意事项

通过这样做是为了消除学生没当过班干部的自卑心理,建立孩子平等的意识、劳动的习惯和责任心。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竞选岗位时,要建立在学生自主和认真负责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自己的能力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

2、承担班级职责后,每位同学一定要按照具体的管理细则,开展所在岗位的工作。由于这些管理细则是学生自己参与制定的,在执行中学生都较为自觉地遵守。

3、要根据管理细则建立一整套学生自查自纠、值日班干部督促检查的自主

管理的监督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学生自主管理能真正落到实处。

4、班级的管理是长期、复杂的过程,学生的自主管理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班主任应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并在工作上给学生指点和帮助,使班级的管理工作做得更好,不偏离正确轨道。

三、成效

自从我们班实行“人人参与管理”模式后,得到了全班学生和任课老师的大力支持,班级管理的实效也日见体现。比如:我们班的刘露同学乐于为学生服务,他就竞选了“蛋奶发放员”,陈娇娇同学主动承担了讲桌物品摆放工作,为班级尽份力。万世名同学平时纪律不好,上课很爱讲话,但爱好抱打不平,他就当上了矛盾调解员,自从有了他很少有学生到老师办公室告状,给老师减轻了很多的麻烦。同时上课也爱表现了,上课时很少讲闲话了。

其实这种管理方式不仅给这几位学生带来了希望,我们班好多同学也改变了很多,学习变得更认真,责任心变的更强,也更有集体荣誉感。

参考文献

[1]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漓江出版社

[2] 魏书生《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漓江出版社

[3] 郑杰《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服务型”班级管理模式初探 篇6

海南中学周志臻

[关键词]班级管理博客学习小组

[摘要] 我形成了班干部抓常规,班主任抓班干、抓大局的“82制”风格,并首创了班级管理基于博客下的学习小组检查汇报执行制。我不断反思和总结并改进它,努力使之成为可推广的“周氏”班级管理模式。

学校建设,在于教师;班级建设,在于班主任、在于常规理解和班级文化特色。经过七年的探索,我结合学校的常规细则,深化了班级常规个性化的理解,加强了团结、和谐、一个都不放弃的班级文化建设,形成了班干部抓常规,班主任抓班干、抓大局的“82制”风格,并首创了班级管理基于博客下的学习小组检查汇报执行制。

一、创建学习小组检查汇报执行制的背景和萌芽

2004年~2007年带的第一届(10)班初中毕业生,我所采取的是传统重点中学宽松自主的管理模式。由于经验不足以及对班级常规存在不全面的理解,班级存在迟到、旷课、不交作业、练习不完成、一部分学生成绩下滑等问题。出现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导致一连串的问题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逐个消化。责任所在,在管理上我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弥补经验不足和片面理解,最后中考班级取得不错的成绩。这个过程让我非常难受和痛苦。痛定思痛,静心反思和不断总结。

重点学校的发展传统形成了较为宽松的自主班级管理。这个优良传统在90年代非常盛行,并被社会广为赞赏。重点中学初一的学生是大部分优秀加小部分中下,大部分优秀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带动少部分中下学生的学习,在原有的惯性下,良性滑行,形成美誉。但是到了21世纪,教育部要求全国各地高校、中小学扩招,随之而来的初一学生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好中占二分之一,中下学生占二分之一。如果重点中学还是按照原先的宽松自主的班级管理,必将导致大部分不自觉的中下学生变成问题学生,然后这些问题学生带动一部分中上乃至优秀学生下滑。这样整个班级的班风、学风就会下降。根源在于很大一部分同学的成绩出现大面积下滑,形成恶性下滑。所以继续按照宽松自主管理已经跟不上历史发展的步伐了。

2006年8-9月我认真研读了大量教育教学的书籍,猎奇了各大家班级管理的独到观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取了一些符合自身的教育理念。譬如钟启泉的《班级管理论》论合作原理与竞争原理、以及有效教学、魏书生的班干部自主管理观点、《心理学》之心理暗示等等。在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际,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探索下,我果断、大胆的将我带的毕业班分成10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5—6人,每个学习组长配备一个小组长,这些小组长由班长直接领导,并对我负责。每天的学习任务由课代表根据各科老师的要求布置当天学习任务。周末下午第三节课由各个小组长

1检查大家的本周(不含周五)的练习完成情况,检查结束后直接交给我执行的名单和任务,这些同学需要留下完成才能回家。并在当天晚上由小组长直接向家长汇报检查情况。周而复始的坚持了一年,艰难扭转了极不乐观的局面,中考我也向学校上交了满意的成绩。

于此同时,我总结了学习小组检查汇报执行制的优、缺点,它有效弥补过度自主管理的缺点,不能熟练运用它会迫使一些学生机械的应付练习,每个学习小组过度分散不利于集中监督管理。

正是经过三年不断的探索、摔打、总结,形成了学习小组检查汇报执行制之主要管理班级的萌芽。

二、学习小组检查汇报执行制的发展和演化

2007年9月-2010年7月是我带的第二届(3)班学生,它是学习小组检查汇报执行的发展和演化有效检验时间。实践出真知,通过四年的实践,我坚定了学习小组检查汇报执行制是管理班级的主要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同时也形成了我的“82制”风格。

以上的数据足以说明3班学生的成绩没有优势。但是经过3年同学和老师不懈的努力,特别是学习小组检查汇报执行制的有力保障,3班在2010年以24名学生考取海南中学高一,居全省各个行政班考上海中的人数之首。中考科目语数外政史物化的优秀率、平均分、及格率均居海南中学各班的前列。当之不愧的说是我和大家一起力挽狂澜,创造了辉。得此殊荣,我特别感谢——学习小组检查汇报执行制。

第一、检查工作

1、每周六下午第三节课以前学习小组组长按照中考会考老师要求(进度)检查作业、如不完成责成完成才放行;

2、对完成有困难的同学可以按照科任老师要求,降低标准。

第二、职责汇报

3、汇报工作由班主任指导总学习小组组长,总组长落实执行并反馈跟踪完成情况;

4、汇报时间:每周放假当天晚上;汇报内容:学习完成、上交作业、考勤、宿舍量化、各科每次测试成绩、老师交代等情况;

5、学习委员每天上交欠交作业名单,并及时汇报。

第三、执行

6、值日班干记录当天学习任务、班级日志,并及时制定执行任务。

取得不菲的成绩之后还是总结和提高:学习小组3年以来每周末持之以恒的检查、执行存在的问题。并且小组长通过书面、短信等方式向我汇报每周的情况,然后我再以常报喜、巧报忧的原则向家长汇报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有利方案。通过反复强调和作细致的思想工作,学生应付作业的情况大为减少。全班同学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也暴露出确实存在一部分学生应付作业、应付检查、应付家长。这些应付无法被我、小组长及时抓到现行。信息的反馈无法及时汇总,这给工作带来很大的工作量,家长无法全面了解班级积极上进的良好班风学风,较难形成班主任、家长、学习小组、班干几方合力。

三、改进学习小组检查汇报执行制成基于博客下的和荣辱捆绑式

原来的小组成员是分散的、荣辱不与共、信息发布没有形成制度、汇报不系统(家长无法全面了解班级的公共信息)。又经过3年的探索,最终在海南教育研究培训院的帮助和启发下,突发灵感在全国首创了班级管理博客my.hersp.com/610224。班级管理的公共信息经过安全考虑和处理后,全部发布在上面。

班级的核心工作学风建设促使改建学习小组制是荣辱捆绑式式。

我将小组的座位、学业思想等捆绑在一起,由组长管理、检查组员的学习,然后通过评比,形成组和组、同学与同学之间的赶比拼。组长自然会管理好他的组员,不让组员应付作业和练习。通过组长及时检查练习,并将练习的完成情况在海南教育成长博客上发布,家长可以及时掌握它,自然会帮助我们教育他们的孩子,这样可以防止一些学生因为思想波动而出现下滑,同时会鞭策那些即将出现问题的同学。老师和家长、同学都在关注着大家,请不要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比较具体的做法:每周在博客上发布每周常规情况表、成绩表和特色内容。第一,及时上传每科每次的成绩(使用学号代替人名,成绩的排名以及个人隐私是保密的),并用群发短信通知家长及时阅读方便他了解自己孩子近段时间学习的情况,如果进步家长会帮助我们鼓励和教育学生,这样我们就可以抽出精力,集中到需要我们关注的孩子身上,在学业的调控上做到有的放矢。

第二,周五晚上及时上传学生每周练习完成的情况、班级日志、量化情况。其实初中学生的性格不稳定、大部分学生都有惰性。每当他们的思想波动或者对自己的要求降低时,就会在做练习的质量上反映出来。

第三,由负责考勤的副班长周末发布每周上课等考勤、宿舍的违纪情况。有些

学生纪律散漫,无心向学,思想波动,严格的考勤会让他及早的暴露出来。宿舍违纪的公布,会让这些学生感觉到压力,他们的行为就会严谨一些。

经过一年的努力,在我的培养和奖励机制下,涌现出一批主观能动性很强的小组长。捆绑式和荣辱与共式让小组长的检查更加细致,汇报更加全面,执行更加有力帮助困难学生更加无私,管理同学更加给力,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团结、和谐。它就是学生自主管理最美妙的境界。此时的制度可以让我放手不再管理大部分个体学生的学业情况。因为现在全班同学的七科总分平均分是709分(满分为770分),所以我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去帮助更加需要帮助的学生,建设更好完美的班级文化。

四、基于博客下的学习小组检查汇报执行制的反思

学习小组检查汇报执行制较好的驾驭班干,通过班干自主管理了学生、自主管理了班级,解放了班主任、解放了课任老师,更好的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班干,更好的关注了一批中等和中等以下的同学。同时有权威人士提出它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优秀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能力。但是特别说明的,这些优秀学生的成绩不受影响,上届学生周开宇、郑粟仁同学分别是海中高一的年级第一、第八,其他学生分布在海中高中各班的情况也是非常理想的。当然我会继续跟踪上届学生在高中的学习情况,同时一些班主任也在部分模仿我的模式,据了解他取得一些成绩与家长认可。总之,我会不断深入探索反思和总结并改进它,努力使之成为可推广的“周氏”班级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初中班级自主管理初探 篇7

一、成立自主管理小组, 创设自主管理的氛围

班级自主管理小组成立后, 各组按常设班委会进行分工, 明确职责。各自管小组也可请班主任进行指导, 使分工更合理。为了使各自管小组进快履行职责, 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全员培训, 使学生进一步悦纳学校、班级的各项管理制度;明确班委会成员履行职责的范围?如何履行班委会成员的职责?如何实施管理?对紧急情况如何处理?使工作的开展有准绳和规则, 还有灵活性和创造性。这样, 在实施的过程中, 才可能各显其能, 各尽其责。在一个自管小组值勤履行职责时, 其余的自管小组就在观察、督促。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或科任教师要点评指导, 促使他们相互学习, 相互约束, 相互协作, 共同提高。在自管小组履行职责的过程中, 也难免出现差错, 班主任或科任应及时和学生一起分析出现差错的原因, 指导学生探索解决的办法, 将其作为其它小组的教训。这样, 在班级的范围内, 就会出现人人有事做, 事事有人做的局面。学生都希望自己的行为与努力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反过来, 老师的肯定与鼓励能促使学生不懈地奋斗与努力, 做出更为骄人的成绩, 对学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传统教育中, 管理总是强调“唯师是从”, 学生如练兵场上的战士, 时刻等待着命令, 完全体现不出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与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更需要的是人才的创造潜能的发挥, 这就需要在教育中帮助学生培养他们开拓、创新的精神, 充分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育工作者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班级管理中也是如此。提倡学生做班级的主人, 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教育过程之中。尤其是班委会的成员, 不应简单地充当班主任与同学间的传话筒, 更主要的是作为班级管理的中坚力量。

二、制定管理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管理

在学期开始, 首先组织班委讨论本学期学校的工作计划, 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 具体、实际、有针对性地确定奋斗目标。学生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应在班主任指导下自主地依据目标制定班级工作计划, 然后在班会上组织全体同学讨论修改。班规必须涵盖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不宜过多和太严, 否则就不好操作, 最终导致管理的不落实。在计划实施过程中, 学生一方面要接受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督导;另一方面还要接受全班学生的互相监督。如此这样长期坚持, 学生就会形成自我意识, 更自觉主动参与班级的管理, 达到自己管理自己的效果。我在班级管理中的主要任务是制定班级的奋斗目标、个人奋斗目标、阶段目标、评价机制与方法, 引导、督促学生自主的实施, 帮助学生校对出现的误差。这样, 我便能从家长式的事必躬亲的管理中解放出来, 从宏观的高度来审视, 调控班级管理。在我的管理实践中, 事实上很多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都来自于学生。有这样一个例子:我班有一个课后讲评制度, 每天轮流有一个学生在放学前把班级的情况记录下来, 并讲评, 最后我给讲评者一个评分。有一次, 轮到一个心很细的女同学讲评, 她观察问题很仔细, 发现了不少问题, 值日生保洁工作做得不好, 哪几排有几张废纸, 课后哪几位同学没做到文明休息, 都干了些什么。我一听, 觉得很不错, 就给了一个九分的高分。这下绝大多数学生都不干了, 他们认为最多给五分, 这倒不是认为她说得不对, 而是认为她不能光记不干。正确的做法是提醒当事人, 做好保洁工作。此后, 负责讲评的同学又多一项重要的任务, 在讲评这一天, 发现问题要及时提醒, 及时督促改进。这充分发掘了学生自主管理的潜能, 收到了良好效果。

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力求使每一位学生都感觉到自己有事可做。首先, 应从每个学生力所能及的小事着手, 锻炼每一位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让他们在力所能及的小事中获得成就感, 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以及能力方面的提升。比如, 我们学校的多元化评价制度。我们从德智体美劳五方面评价学生, 即使学习能力差的同学, 他也能通过在其他方面的进步获得成就感。这样, 他就有了进取的目标。同时, 我们实行的小组合作, 由于进行团体评价, 每个同学为了不影响自己团队的利益, 往往会自觉做到各个方面的要求, 尽可能自己管理好自己。这样, 通过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个性在班集体中得到了比较和体现, 得到了形成和发展。每个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 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养成了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应有的行为规范的观念及习惯。在班级形成了一定凝聚力的基础上, 班主任从本班的实际出发, 从班级荣誉、学习成绩、文体活动等各个方面不断引导学生提出富有鼓舞力量的新目标、新任务, 使集体活动一个紧接一个轰轰烈烈地展开。在这过程中, 目标的制定要明显体现学生的意愿, 要让广大同学参与决策, 班主任只是引导学生在目标层次的制定上进行干预, 其他方面要放手。学生通过目标的自主制定与实践, 增强了主人翁的意识与责任感, 使班级管理目标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动, 从而推动自主管理型班级的形成。实践证明,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 会给班级管理工作带来凉爽的清风, 从而推动良好班风的形成与发展, 使得班级管理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三、建立学生自主管理机制, 培养自立能力

离开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教育就失去了依托和生命力。学生的自我管理更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发挥,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在班级的管理中让学生自主管理, 班主任要把握好自己参与的度。既不能放任自流, 也不能包办一切。在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时, 要给学生留有思考和想象的余地, 使学生主动独立地发展。在班级的自主管理过程中, 必须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 而完善自主管理机制。首先, 必须健全班级各项规章制度, 使学生的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其次, 自主管理不是主动生成的, 从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到自我管理模式的形成是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 需要精心策划培养:

1. 充分发利用学会说呢个表现欲望和工作热情, 采取有效手段激发学生潜力, 谋求班级发展。

2. 提供机会, 让每个人都有能为班级做一点贡献, 人人参加班级管理工作。

3. 实行值日生、值周生、班干部轮换制度。

4. 利用非正式群体的力量。

5. 发挥班干部“火车头”作用。

班级管理初探 篇8

关键词:引导;耐心;班主任

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西汉时候,有一位勇猛善战的将军,名叫李广,一生跟匈奴打过七十多次仗,战功卓著,深受官兵和百姓的爱戴。李广虽然身居高位,统领千军万马,是保卫国家的功臣,但他一点也不居功自傲。他不仅待人和气,还能和士兵同甘共苦。每次朝廷给他的赏赐,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部下,把那些赏赐统统分给官兵们;行军打仗时,遇到粮食或水供应不上的情况,他自己也同士兵们一样忍饥挨饿;打起仗来,他身先士卒,英勇顽强,只要他一声令下,大家个个奋勇杀敌,不怕牺牲。这是一位多么让人崇敬的大将军啊!西汉政府并没重用李广,60多岁被迫自杀,许多部下及不相识的人都为他痛哭,司马迁称赞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说,桃李虽然不说话,但是人们仰望他的果实,不知不觉在他们的下面踩出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班主任也应该如此,作为班级管理者的班主任,也要像桃李一样,以他源自本真的魅力去感化学生,正如孔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谈到,藤野先生以纯真的品质,博大的胸怀给身处异国他乡的鲁迅以极大的温暖,使得鲁迅在回国20多年以后,还深深地怀念着老师。在鲁迅晚年,每天写作极度疲倦时,抬头看见藤野先生的照片,便激起无穷的力量,点一支香烟继续奋笔疾书,藤野先生成了鲁迅鞭策自己的力量源泉。这正是教师人格的特殊魅力。完善的人格是个性得以全面发展的标志,具有极强的榜样作用。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形成,往往与班主任自身的人格魅力息息相关。因此,班主任应该着力塑造自身的人格魅力。

二、润物细无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班主任也可以像和风细雨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田,班主任的和风细雨就是班主任的爱心,就是一句关怀的话语,一个肯定的眼神,一次真情的安慰。班主任的爱心可以融化学生心中的任何冰雪,正如有个远古神话中讲的一样,塞浦路斯王子皮格马利翁喜爱雕塑。一天,他成功塑造了一个美女的形象,爱不释手,每天以深情的眼光观赏不止。看着看着,美女竟活了。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及其同事,要求教师们对他们所教的小学生进行智力测验。他们告诉教师们说,班上有些学生属于大器晚成者,并把这些学生的名字念给老师听。罗森塔尔认为,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可望得到改善。自从罗森塔尔宣布大器晚成者的名单之后,罗森塔尔就再也没有和这些学生接触过,老师们也再没有提起过这件事。事实上所有大器晚成者的名单,是从一个班级的学生中随机挑选出来的,他们与班上其他学生没有显著不同。可是当学期之末,再次对这些学生进行智力测验时,他们的成绩显著优于第一次测得的结果。这种结局是怎样造成的呢?罗森塔尔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老师们认为这些大器晚成的学生,开始崭露头角,予以特别照顾和关怀,以致使他们的成绩得以改善。

这种现象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解释就是因为人们的头脑中事先就存在着一种定势,定势又作何解释呢?定势也可以说是一种心向,是指在对某一刺激发生反应以前,就已经存在的某种意向。比如你听别人说过,张某近来对你很不满意,那么你在遇到他时,即使他没有说一句对你不满的话,你也会体验到一种不自然的感觉。如果你听别人说这个人专会挑别人说话的毛病,那么你在同他讲话时,就不如平时讲话那样流利。这就是因为事先你的脑子里存在着一种趋势,由于这种趋势的存在,使你的反应同平时大不一样。因此班主任的一句关怀的话语,一个肯定的眼神,一次真情的安慰,也就是爱心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一种心理定势,可以像细雨一样在无声中滋润学生。

三、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也就是说你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班主任也一样,你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尊重你,同时你如果尊重学生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老师问学生长大后的志愿时,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我想当科学家,我想当政治家,我想当艺术家……只有两个衣不蔽体的孩子低头不语。教师走过去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愿望,一个孩子鼓起勇气低声说,“我长大了要当一个裁缝”。另一个声音更低微地说,“我想当一个鞋匠。”教室里响起一阵不屑的笑声,因为他们俩分别是裁缝和鞋匠的孩子。这时教师轻轻地抚摸着他们的头,大声赞扬道:“很好!你们将成为世界上最好的裁缝,最好的鞋匠。”并带头为他们鼓掌,教室里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两个孩子羞怯的脸上绽出了光彩。

多年后,学校为那个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庆祝70大寿。学生们从全国各地赶回母校,为教师献上各种各样的礼物。正当生日典礼举行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忽然一个衣着笔挺的人大步走上台来,他献给老师一套自己设计、制作的礼服。原来,小时候丝毫也不起眼的他,毕业后就到一座大城市的制衣铺当学徒。他聪明伶俐,勤学苦干,几十年过去,他终于成长为全国最优秀的服装设计师。这时,下边有一个稚嫩的声音在喊:“老师!老师!”大家回过头去,只见一个头发蓬乱的孩子举起一包东西,老师双手接过他手上的东西,那层层包裹里,是一双亮闪闪的皮靴。

原来这个孩子的父亲,就是当年那个想当鞋匠的学生。他毕业后继承了父亲的鞋铺,每天都在作坊里用针线、锤子,把皮子变成一双双鞋子。他记住老师的教导,要做世界上最好的鞋匠,所以他勤勤恳恳地做,一针一线也不敢马虎。他的生意好极了,但他却累得病倒了。他挣扎着,无论如何要给老师做一双世界上最好的鞋子。他用了最好的皮子,又用尽了全身的力气,终于缝好了最后一针。他再三交待儿子,一定要把这双鞋亲手送给他最尊敬的老师,作为他的礼物。听完这一切,70岁的老师泪流满面,他双手捧起皮靴举过头顶,大声喊着:这是世界上最好的礼物!全场肃然。

假如这位老师和许多同学一样,对这两位同学的理想嗤之以鼻,不屑一顾的话,这两位同学会不会成功,正是老师的尊重,给他们俩以无穷的动力,他们最终按照自己的理想走向了成功,这位老师也因此赢得了学生们的尊重。

四、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老子说:“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也就是说,治理天下这样的大事都要从细处入手,作为班级管理者的班主任更应该从细处入手,从小事做起,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做到事无巨细都有专人去负责,这样才能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才会积极地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

上次在西北师范大学听全国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讲座时,魏书生老师讲到,他管理的班上,关灯的有灯长,管花的有花长,所有的事情不论大小都有专人负责,他出差一个月里,班上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甚至在他出差期间他所代的班级得到了学校的多次表扬。魏书生老师的这种管理办法,不仅减轻班主任的负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做事的过程中锻炼了能力。

“服务型”班级管理模式初探 篇9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河北省企业离退休人员呈逐步增加态势,参保职工负担的离退休人员数量也不断增加(见表)。到2001年末,全省共有企业离退休人员118.7万人,离退休人员同参保职工之比为1:3.49。1997~2002年5年内,企业离退休人员净增14.2万人,增加13.6%。从企业离退休人员分布情况看(见表),国有企业离退休人员占绝大多数,达到74.3%,加上其他内资企业中国有参股、联营等企业,这个比例还要高,国有企业离退休人员是全部离退休人员的主体。

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企业保险制度建设过程中,其指导思想是要实现离退休人员同企业的分离,实行社会化管理。但是,由于养老保险制度自身的不健全,特别是基金征缴与使用存在较大缺口,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仍然以企业为基础单位,离退休人员只能继续依附于企业,社会化管理工作基本上没有得到开展。这种情况的弊端:一是给企业带来沉重负担,企业在缴纳养老保险费后,仍然要承担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和诸多福利待遇等,经济负担和管理责任都很沉重。二是养老保险作为一项最重要的社会保险制度,其管理对象仍然实行企业化管理,造成制度的不完善,也影响到这项制度所蕴含的经济作用和社会作用的发挥。三是由于离退休人员以原国有企业职工为主,过重的社会负担影响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竞争力。同时,离退休人员的企业化管理,也制约了养老保险制度向更贴近市场运作机制灵活的私营、个体以及外资企业的扩展,离退休人员企业管理成为养老保险完善制度、扩大覆盖和发挥更大作用的重要制约因素。

为了配合国有企业改革,维护社会稳定,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两个确保”: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按时足额发放。国家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社会保障资金投入,解决了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中存在的缺口,全面实行了养老保险基金征缴与发放相分离的收支两条线管理,为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创造了重要的物质条件。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脱困、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迫切需要离退休人员同企业相分离,实行社会化管理。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的加快,也将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问题凸显出来。

近年来,配合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河北省对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作了一些探索,主要形式有:①对于“关门走人”的破产企业离退休人员,由劳动保障部门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管理;②部分地方的工会组织开展了离退休人员退管工作;③一些独立工矿企业,因其距市区较远,基本上以企业为基础构成小社会,离退休人员依托工矿企业的管理组织进行管理;④部分县(市)离退休人员少,地域不大,由县社保机构统一管理;⑤少数地方开展了离退休人员移交社区管理的尝试,但涉及人员不多。总的看,尽管河北省在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方面做了很多探索,但其突出的问题一是不规范;二是数量不大。同时,从以上诸种情况分析,工会组织管理离退休人员尽管同行业行政脱离了关系,但就我国目前的工会体制来看,企业工会与企业行政的联系非常密切,这种作法很难成为严格意义的社会化管理。依托工矿企业现有管理组织对离退休人员进行管理,也没有同企业彻底脱离关系,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的作法只包括①④⑤三种。①④两种作法,其实质都是由社保机构集中行使社会化管理服务职能,第⑤种是依托社区开展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分析社保机构直接管理离退休人员和依靠社区开展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两种作法,我们认为,第一种作法适用于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初期,社区组织自身建设和网点分布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离退休人员人数较少,社保机构管理跨度合理的情况,特别是在社区组织不熟悉社保业务,人手不足情况下,可以发挥社保机构的优势,保证工作质量。但是由社保机构集中实施对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最大的弊端是管理服务的单一性,即主要围绕落实社保政策开展管理服务,同离退休人员生活、医疗、文化、组织活动等全方位的服务需要存在差距。因此,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应当通过强化社区功能,建立街道社区服务网络,引导社会力量为企业离退休人员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来实现。从国外和国内其他城市的作法来看,成功的经验大多是依靠比较完善的社区网络及其服务功能,建立离退休人员服务平台,提供所需的包括政策服务和生活服务在内的全方位服务,把企业从过多的社会事务中解放出来。据河北省民政部门资料显示,2000年末河北省居委会共有4471个,如果将企业离退休人员按居委会平均计算。每个居委会的管理服务任务为260人左右,健全的社区组织是可以承担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任务的。

推进社区管理工作要在5个方面加强工作。

1、依托社区组织建立社会保障服务机构,开展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要把强化社会保障职能作为完善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每个社区街道都要建立社会保障服务机构,在县、区社会保障机构的指导下,面向离退休人员开展各项服务,形成省、市、县(区)和社区街道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社区社会保障服务机构所需人员,可以结合社会保险费税务征收后社保机构职能转变和机构调整解决一部分,还可以从曾经从事过企业劳资工作的下岗失业人员中选用,其工作经费比照其他社保机构经费由财政部门解决。这种作法将社保机构集中管理离退休人员的压力分散到各个社区街道,并充分发挥社区组织的综合服务作用,方便了离退休人员,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符合社区发展的方向和社保机构由征费为主向管理服务为主的转变。同时,可以避免实行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过程中将企业负担转移为政府负担。

2、加快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网络。社会化退管服务带来的变化,在于企业离退休人员打破长期以来劳动保障部门和离退休人员习惯的以企业为纽带的管理方式,离退休人员遍布各个社区,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由“企业人”变成了“社会人”,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险成为同离退休人员关系最密切的管理服务项目,由于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离退休人员已经进入老年,行动不便,服务的快捷方便成为迫切需要。为此,必须转变政府部门传统的面向企业和大厅式集中服务模式,加大政府投入,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离退休人员数据库,实现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信息化,提高服务质量和便捷程度。深圳市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市、区、镇三级社保机构服务网点、定点医疗机构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所有网点全面联网,24小时服务,离退休人员的各种待遇均通过网络解决,提高了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极大地方便了离退休人员。河北省建立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信息网络的基本要求:一是要把统一性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既要避免小范围区域分割的网络建设,又要避免各个社会保险险种各自为政。要在全省范围内建立涵盖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险种在内的信息网络。二是要利用现有的银行、邮局等网络基础,将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同银行、邮局深入社区的服务网点以及社区社保服务机构相联通,并合理调整社会保险管理方式,使离退休人员在社区领取养老金、结算医疗保险费等。三是积极推广使用“社会保险卡”。离退休人员凭社保机构统一管理的“社会保险卡”,通过计算机网络结算,享受各种法定的社会保险待遇。

3、合理进行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的定位。当前作为社区组织对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应当包括接收、管理离退休人员档案,离退休人员生存认定,协调解决离退休人员同原企业遗留的各种联系,开展党的组织活动等,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结算通过网络服务来解决,管理工作无偿进行。社区服务要在国家出资建立基础设施和解决活动场所、提供无偿服务的前提下,本着企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原则开展其他服务,包括娱乐健身、专项服务、社区卫生、养老院以及其他具有共性的社区服务项目。社区服务的原则是通过收取低廉的费用满足离退休人员的需要,国家对社区服务组织在工商、税收及其他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支持;同时,积极建立离退休人员自管组织和开展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社区敬老服务。总的原则是,以国家优惠政策为导向,以社区组织为平台,围绕离退休人员以及社区成员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机制市场化,社会福利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模式。

4、对现行社会保险政策进行必要调整。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在这四项中管理服务社会化和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具有更根本的性质。没有管理服务社会化和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社会保险仍然同企事业单位责任不清,就丧失了这项制度的社会性。因此,我们在社会保险制度设计过程中,应当以社会化作为终极目标和根本原则,与之相违背的内容要逐步进行调整和理顺。具体地讲,一是企业统筹外项目要抓紧清理,企事业单位不能再出台新的统筹外项目,现有的统筹外项目应当在养老金调整中逐步冲销。二是加快社区建设和各项改革措施力度,在住房、用电、用气、子女入学等各个方面,抓紧实行市场化管理,企业相应的补贴要进行必要的清理,无法取消的,在调整养老金标准时逐步解决。职工住房是企业最大的福利项目,并附属了大量其他福利待遇,成为离退休人员与企业分离的最大障碍之一。要迅速启动和完善住房二级市场,落实各项房改政策,把职工住房推向市场,带动各项服务实行市场化和社会化,使离退休人员融入社区。三是目前普遍实行了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两条线,政府对基本养老金发放不受企业缴费和其他因素影响。

5、按照分类实施,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推进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首先,考虑到破产企业、改制企业以及“两停一亏”企业,其现有管理服务主体或者已经不存在或者经营困难,其养老金发放已与企业脱钩,其他福利项目难以落实,有些企业离退休人员已经由社保机构管理,可以作为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突破口,新退休人员要直接进入社区。其次,利用大中型企业原有退管组织管理服务设施齐全、管理经验丰富的优势,以大中型企业为核心,建立社会化的退管服务组织,打破企业界限,吸纳当地离退休人员接受管理,并在离退休人员管理行为规范化的基础上,加快企业后勤保障工作社会化步伐,随着社区硬件设施和功能的完善,实现同企业的彻底剥离。第三,针对各县(市)离退休人员少,城区较小,社区建设滞后,缺少先进的管理技术手段的特点,由社保机构直接建立县(市)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中心,统一管理社会保险待遇发放、生存认证、党员组织活动等,实现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第四,对于独立工矿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可由原企业成立退管机构,比照再就业服务中心管理下岗职工的作法,首先将离退休人员享受的各项社会保障待遇和社会保障事务同企业脱钩,在深化企业改革过程中再解决企业同离退休人员存在的其他关系,逐步实现企业与离退休人员的分离和社会化管理服务。

社会化管理中的几个需要思考和把握的问题

1.社会化管理服务与用人单位的关系

社会化管理是指对社会保险对象及涉及的相应事务性工作实行社会管理和服务,更多地是相对现有的社会保险对象管理的企业化、单位化而言。社会化管理的范围是指国家统一建立的基本的社会保险部分。这种定位并不拒绝单位为树立形象,增加对员工的吸引力或单位平衡待遇水平所建立的各项补充保险制度及内部的补贴办法。社会保险管理方式的改变不应就此割断单位和员工之间的联系,企业文化的倡导,工会组织的作用都会成为单位和员工联系的纽带,而且没有劳资双方因拖欠养老金、缓报医药费等而产生的矛盾、冲突,更有利于维系劳资双方的关系。此时企业的责任应集中在努力创造经济利益,确保社会保险费按时、足额缴纳。

2.实行社会化服务与家庭的责任

社会化是不是意味着对因故离开或暂时离开劳动岗位的人特别是老年人的照顾和帮助社会化、职业化。针对这个问题,针对中国的国情,许多学者认为,不要忽视家庭的作用,子女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依赖的,并且家庭养老方式的比重不一定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认为正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职业化的老人照顾体系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与中国的国情有很大差距。中国需要建立依靠市场调节的老人社会保障体系,但在新的社会保障体系中保持传统的家庭保障体系不仅从政治及文化上可行,而且在经济上也更合理。

3.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完善社区服务项目

社区服务的推倡和开展在我国是从1986年开始的,至今已有了很大的发展,1999年,全国城镇社区服务设施发展到148000多个,其中城镇社区服务中心6000多个,便民利民网点345000多个。社区成为社会成员的接纳主体,仅以现在的水平是不够的。另外社区发展存在着不均衡现象,对于一些中小城市来说,社区建设还是纸上谈兵。现在的社区服务项目单一,针对离退休人员的服务场所和服务项目更少,已建立的离退休人员活动中心等类似场所也因经费问题无法正常开展活动,针对这种情况全面实施人员的社区管理不切实际,应做到社区服务成熟一个,从单位剥离一个,避免出现单位、社会两不管的“断层”现象,产生新的不安定因素。社区建设要把握以下几点:(1)社区建设要有全面规划,覆盖到所有社会人群。(2)社区建设要有稳定的资金投入,资金来源可以是多渠道。(3)社区服务针对不同服务人群需要设立多种服务项目。(4)社区服务人员采取专职人员和志愿人员相结合,倡导居民互助,参与管理及服务。

对较大规模的企业,自身已经构成社区,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一个小社会。对这类企业的社会保险参保人员的管理服务可以根据企业规模、管理水平、管理设施和服务设施情况,把它们划为地区一级或小城市一级的社会保险管理单位,特大型企业也可以划作一级独立的单位,委托企业退管部门管理和提供服务。总的原则应当进行专业化、独立化管理,把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项目与企业的经营项目分开。

4.社会保险对象社会化管理服务应纳入多元化改革进程中

社会保险社会化管理模式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大的改革背景下提出和确定的,与此同时各项改革都在进行。如,企业集体福利事业改革确定走社会化的道路,将企业集体福利从企业中剥离出来由社会组织兴办;取消福利分房,实行住房商品化;与医疗保险密切相关的卫

生体制改革、药品流通体制改革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定为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和大医院实行双向转诊制度,等等。这些改革和社会保险有着密切的关系并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需要同步进行,协调配合。

5.各险种的社会化管理要统筹规划,均衡实施

职业学校班级学风建设初探 篇10

职业学校班级学风建设初探

史欣宇 韩雨彤

摘 要:班级是学校管理的基点,是基层教育的基础。优秀的班集体对每一位班级成员都是有益的。本文探讨了职业学校班级的学风建设,提出在班级管理中要注重人性化管理,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能力、个性发展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关键词:学风建设 个性发展 人才培养模式

一、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现状

1.学习目标不明确

不少学生不知道来学校是为了什么。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家长要求,所以来上学;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同学想上技校,所以陪同来上的;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因为自己现在走上社会还太年轻,还需要上学,所以选择了职校。至于为什么而学习、学什么、怎么学,他们并不清楚。没有明确的目标,无的放失的战斗会取得胜利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2.不了解所学专业

大部分学生入学时不了解自己将要学习的专业,因为他们选择专业的时候大都是由家长或老师代劳的。学生本身就不爱学习,再加之接触陌生的课程,不了解学习该课程的意义,学习自然缺乏动力和兴趣。

3.自律性弱,较易受外界影响

大部分学生不爱学习的习惯已经养成,他们不能安心地坐在课堂里,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困意,总是被小说剧情所吸引,总是忘不了QQ的好友,放不下农场里的菜,挂念网游的任务……容易被外界的玩乐所诱惑是职校学生的普遍特点。

二、班级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班级是学校管理的基点,是基层教育的基础。教育除了传授知识外,还应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现代人才培养中的一个基本方面。优秀的班集体对每一位班级成员都是有益的。

职业学校的学生上课时听讲不够专心,玩手机、睡觉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的精力不在学习上,与普教学生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而学习是学生的本职,不学习何谈做人做事?而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班级学风建设是关键因素之一。

三、班级学风建设途径

1.提高班主任自身素质和修养

在职校,很多班主任并不是专业课教师,但是要想当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就必须要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班主任要充实自己的学识,在专业上给学生做一个合格的引路人。班主任应该了解自己所在的系部,了解系部的专业课程及发展方向,这样才能在专业学习方面更好地给学生做思想动员和学习方向的引导。专业教师教导的.是学生的分块学习,班主任要做好联系各个分块的工作。(教育论文 )例如数控专业的班主任应该引导学生了解制图、车工工艺、数控工艺等学科之间的关联,使学生在接触课程之初就明白自己要学的是什么、能干什么用。班主任还应该了解学生的就业情况,知道学生就业以后从事什么工作、发展方向是什么、会用到现阶段的哪几门课程、怎么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明确学习目的。

2.建设良好的班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班风,就是班级一种集体行为风尚,是班级的作风、班级的风气、班级共同的价值取向、班级建设的共同目标。良好班风对于学生成长、对于班级管理都是不可或缺的。班风主要表现为班级中占主导地位的群体意识、情绪状态、集体舆论、价值取向、传统风气等。班主任应在学生中大力提倡向上、守纪、勤奋等良好品行,通过各种精神激励手段,如给予表扬、奖励、设立班级荣誉等,对学生给予肯定、尊重和信任;通过讲清道理、说明规范、学生自律、互相约束等过程,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善性,达到规范学生行为的目的,使班级秩序文明,学生自主管理;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增强其使命感与责任感,加强其社会道德、公共道德、伦理道德的修炼,提高学生的修养。 一个良好的班风才能为学风建设提供营养的土壤。

3.采用多种方法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个班级优良风气的形成,需要班主任开动脑筋,探索各种途径和方法。笔者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

(1)提升课程的实用性。很多专业课程的实用性是非常强的,比如AutoCAD课程。教师要学会对课程进行发掘,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例如让学生自己设计图形并进行绘制,让学生制作酒盅、象棋、钥匙扣等小物品。

(2)营造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进步的学风。班主任可根据学生的特长和能力,将学生按成绩和个性特点分成多个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学习任务,组员们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注重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努力程度,及时给予鼓励、表扬,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班级管理中实行人性化管理,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能力、个性发展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技术工人。

上一篇:节约粮食光盘行动绘画下一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