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消防行政管理构造论文

2024-10-14

服务型消防行政管理构造论文(共12篇)

服务型消防行政管理构造论文 篇1

当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一套加强消防工作的政策体系、法律体系、制度体系和标准体系,基本建立起有效的消防监督管理体制,全社会重视、关心、参与、支持消防工作的氛围已基本形成,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种种原因,消防工作仍然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些困扰消防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近年来频繁发生的火灾事故,尽管涉及的领域不同,形式不同,但损伤的都是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缺位的都是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只追求利润而置安全生产于不顾的企业应受到严厉的处罚,但最根本的还是要从消防行政管理层面上寻找原因¨。

1.1政府部门职能交叉,缺乏配合。法定消防职责未能得到有效发挥消防安全管理是社会管理的一方面,政府经常组织一些联合检查、综合治理,其中需要消防、治安、安监等部门参加。然而,在检查的时候各部门都会考虑自己的利益,相互缺少配合,对责任互相推诿。例如,在对企业的综合检查中发现一些隐患,安监部门和消防部门都可以下发“限期整改”,但到底由谁来下发就存在问题,因为一旦下发了“整改通知”就得进行复查,而复查时综合检查早就结束,只能由下发通知的部门单独去复查,这就有可能造成分歧。对公共娱乐场所的开业审批,如果工商部门和消防部门协调配合不好就容易出现漏洞,一些地方没有公安消防机构的安全检查手续也照样发放营业执照;文化部门对网吧的批准开业也存在着与消防部门沟通的问题;建设主管部门没有公安消防部门的建筑消防审核手续,发给施工许可证的现象屡见不鲜;修路、停水、停电一般没人事先通知消防机构;教育、劳动部门对消防培训没有作为;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部门未能很好的履行消防安全宣传的义务;还有规划与消防,建委与消防,建筑设计院与消防,保险与消防,市政与消防,物业与消防之间,都存在着履行职责和协调配合不到位的问题。

1.2社会单位被动防范,应付监管。消防安全责任制难以落到实处社会单位作为消防安全管理的对象处于被动状态,缺乏主动意识,消防行政管理主体是主动的监管,而社会单位是被动防范,双方已经形成了一种对立甚至是敌对的局面,这种局面就是由传统的管理理念造成的,管理手段和方式的不得当也促使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发生火灾的多为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违规建设、违规生产的企业,效益与安全脱节,权力与责任脱钩是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一些单位法定代表人把消防工作当成了额外负担而不予落实,一些领导机关和部门看一个企业的好与坏,负责人的好与坏,更多的是注重企业的利润,而忽视企业的安全条件。行政处分或警告,是对单位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法律责任,如此轻微的处理,只能起到提醒的作用,不可能保证防火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其中管理者一方认为:我的责任就是管你。而被管理者认为:管我就是给我找麻烦,想压制我,想得到好处。由于服务意识淡薄,在监督管理过程中,监督主体只是简单的发现问题并责令改正,没有指导意识,监督对象只是被牵着鼻子改来改去,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改,改了对我有什么好处,只知道不改就会被罚,逐渐地就害怕执法人员来指导,这样就削弱了消防行政管理的职能。

1.3消防监督方法简单.大包大揽。执法机构依法行政的意识欠缺政府依靠法律实行强制手段以达到管理目的,体现在消防行政管理上,就是行政审批、行政命令和行政处罚为主要管理方式。比如对单位可实行“三停”,可以处罚款,可以申请法院实行强制执行等,而其他管理方式很少运用。消防执法中存在执法程序不严,方法简单,消防法规自由裁量权过大,执法环境和基础性工作严重欠缺等问题。重视事前审批而忽视事后监督,有的建设单位甚至公开向施工单位表明,消防工程花钱越少越好,这使得许多建筑工程的自动消防设施在通过消防验收后不久就陷入瘫痪。单位隐患普遍存在,有的还是重大火灾隐患,没钱整改,有钱也不改,罚款不交,久拖不决,这不但增加了发生火灾的危险性,也易发生执法均衡的纠纷,更重要的是影响消防执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消防监督机构进行的检查、审核、验收、复查、发证、检测、备案等业务,对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消防工作提供保姆式的微观服务。大包大揽是消防监督的致命弱点,如建筑工程监督审核方面,发达国家是审核与验收都是服务企业的责任,而我国法律规定只有公安消防机构才能行使这些职权,这种集管理权和监督权于一体的执法手段,责权不一,办事困难,也更容易滋生渎职行为。

服务型消防行政管理构造论文 篇2

1 当前城市社区消防安全管理服务功能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社区消防资源硬件环境不够完善,增加消防安全管理难度大。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社区消防硬件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整体发展还不够平衡。新建社区不仅消防基础设施完善,而且消防安全管理上规范有序,火灾发生的几率相对较小,即使发生火灾,相应的消防资源也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为社区消防安全管理服务功能创造有利条件。但是,相当一部分老城区房屋结构耐火等级低、电器线路老化、尤其乱搭乱建、违章占道现象严重,极易引起火灾,若是在大风天等恶劣气候的情况下,极易引起连营火灾,损失不可预计。而恰恰是这些旧城区,社会消防资源更加匮乏,具体体现在缺乏消防水源、消防设施不完善。而且,由于老城区中的小区建设早,物业管理不完善,居民尚未形成良好的消防安全意识,社区居委有时很难实施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社区居委实施监督和管理的法律依据还不够全面、具体,这些都给城市社区消防安全管理服务工作造成了阻碍。

1.2 城市社区物业消防管理运作不规范,导致消防设施维护不到位。

消防资源并不只局限于消防硬件设施,物业公司的消防管理也是社会消防资源的一种。一些新建小区的消防设施确实较为完善,但是由于物业管理中存在的运作机制不规范、管理人整体消防观念淡漠,管理水平低等原因,加上部分物业管理公司面临生存危机,消防设施维护管理难以为继,物业公司无法长期保证消防设施维护费用的落实,导致原本完整好用的消防设施因年久失修而失去效用。

1.3 社区消防组织网络不够细密,消防安全管理服务机构形同虚设。

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虽然按要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消防组织网络,但没有进一步将消防工作细化落实到最基层,部分社区居委没有将消防组织网络建设延伸到居民小组、楼道、经营单位,各个主体的消防安全职责不明确,直接影响了消防工作的有效落实。

1.4 社区消防工作缺乏创新,长效运行机制进展缓慢。

社区体制改革后,社区的行政管理职能逐步转化为社会服务职能。但由于受习惯思维影响,不少社区并没有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社区服务的内容,仍然依靠上级会议、通知等行政命令开展工作,注重工作的突击性,忽视工作的连续性,工作方法和手段单一,缺乏长效管理措施。此外,部分公安派出所对社区业主实施消防监督的过程中,社区民警对消防执法监督的积极性不高,重治安,轻消防,没有将消防监督同专项治理、治安防范等工作同部署、同落实。

2 引用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推进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结合当前城市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宜引用对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模式,以适应社会和民众日益增长的消防安全需求,做好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具体可采用以下措施:

2.1 整合社会资源,组建社区消防立体组织网络

社区消防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的社会化工作,必须依靠社区的各级基层组织才能保持活力。针对社区管理人员少的实际,应从社区内部充分挖潜,大力发展消防义务、志愿人员,调动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消防事务的积极性,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认同感、归属感,形成立体的防灾抗御网络。实践中,可以从几方面加以落实:一是健全组织管理。通过颁发消防责任任命书、签订责任书等形式,构建社区、居民小组、楼道管理网络,负责社区的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同时,明确物业管理部门的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责任和营业性场所的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二是开展灭火演练。组织物业管理人员、社区服务管理人员、经营业主、志愿者等常备力量,定期开展灭火演练,提高社区抗御火灾的能力;三是组建消防联防队伍。在发挥社区保安作用的基础上,把党员干部、离退休人员、共青团员等骨干力量组织起来,建立消防志愿巡逻队、义务值勤队,增加消防巡查密度,进一步严密火灾防护网络;四是在社区保洁员、收费员等服务人员中建立松散型的流动消防监控网,派出所定期组织消防培训活动,了解掌握社区消防动态,形成固定和流动相结合、纵向与横向相交错的立体组织网络。

2.2 设立维护消防资源的规章制度,规范社区消防安全管理。

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可会同有关职能部门规划制定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使各级地方组织明确社区维护消防设施的要求、标准,切实加以整改。同时,根据社区的规模、性质,分层次对消防组织建设、消防安全责任、消防宣传教育、消防安全检查等制定相应的措施。针对新建社区和老城区的特点,对新建社区消防软硬件建设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有条件的社区要建立视频监控系统,严密保护消防硬件设施;对老城区以及未实施物业管理的社区,重点从硬件上下功夫。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完善的管理机制,没有相应的消防设施,也很难达到效果,社区要迎难而上,努力筹集资金为本社区添置消防设施,同时要突出社区的内部消防安全管理,进一步严格细化各项规章制度。物业管理是一种市场行为,政府对物业公司的消防管理不应是微观层面的,更多的应该通过有关法规来实现对物业的有效管理,使其法制化、规范化,真正发挥物业管理公司在社区消防管理中的作用。应当在制度中明确社区消防设施维护管理费在物业管理费中的比例,不足部分则采取适当调节收费标准或共建单位支持的形式加以解决。同时明确社区消防活动、奖励以及未实施物业管理的社区消防设施维护经费来源渠道。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消防活动和奖励经费则可由政府拨款或采取政策扶持的办法加以解决。社区民警主要负责消防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应明确社区民警每月在社区开展消防工作的时间,协助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并对消防违法、违章行为查处,协助加强消防组织建设、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并负责社区火灾事故的查处工作。

2.3 推动有机融合,着力构筑群防群治崭新格局

社区消防工作是社区治安防范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践证明,单纯依靠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孤军作战,难以打开社区消防工作的局面。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只有总揽全局,找准消防工作的立足点,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因此,要坚持把社区消防工作纳入“创建安全文明小区”、社区治安联防等工作中去,逐步和社区其它工作接轨,使消防安全成为社区各项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派出所的职责中,也应明确消防监督检查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并把其纳入派出所等级评定和考核中,提高社区民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4 加大协调力度,建立社区消防运行顺畅机制

公安消防监督机构要改进条线作战的简单工作模式,主动参与社区全盘工作,增进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在确立条块为主、条块协作的原则基础上,加强相互间的沟通,进一步理顺关系,形成畅通有序的工作模式,使行政管理系统在社区消防管理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主要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在整体部署上,公安消防监督机构要协调好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社区的规划、建设、验收,解决好社区消防硬件环境“先天不足”的问题;二是在纵向层面上,政府、街道、社区之间,消防监督机构、派出所、社区警务站之间,社区、居民小组、楼道负责人之间以及物业管理公司内部要通过定期召开例会或者其他形式,了解社区消防工作运行情况,剖析存在的问题,研究相关对策,对社区消防工作进行合理有序的部署,稳步推动各项消防措施的落实;三是在横向层面上,社区、派出所、物业、业主要定期加强沟通交流,避免资源重复利用现象,利用社区现有的社会消防资源,充分发挥消防管理服务职能,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社会消防安全管理服务功能体系。

2.5 加强社区消防建设工作,提高居民群众的消防素质

2.5.1 在各街道办事处建立消防管理机构。

各街道办事处成立消防安全委员会或消防工作组,成员由社区综合治理委员会成员担任,负责社区的的消防管理工作,定期召开由社区居民委员会及驻社区单位参加消防安全会议,研究部署消防工作任务;负责社区的消防管理,进行社区消防基础建设和消防宣传教育;指导消防组织开展消防服务活动,协调解决社区消防宣传阵地建设,消防器材配备,居民楼群道可燃杂物的清理整治,疏通消防车通道等消防安全问题;

2.5.2 在社区居民委员会基础上成立消防服务组织。

每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成立一个消防工作组或志愿消防服务队,实行居委会主任负责制,成员由居民小组长担任,每个居民单元设置一至两名志愿消防员。其职责是对辖区公共消防设施,楼内消防设施进行检查与维护,与居民家庭签订《居民防火公约》,向居民家庭发放消防宣传材料;挨家挨户对居民电器设备的使用,炉灶的安装使用进行防火检查和安全提示,对少年儿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为孤寡老人提供消防安全服务;

2.5.3 在各居民小区社区警务室基础上建立安全巡查队伍。

各小区可依托社区警务室设置消防报警电话,设置消防器材箱,配备灭火器,水带、水枪、消防斧、救生绳,应急灯等器材,由治安巡逻员兼任志愿消防员,每天24小时巡逻值班,主要职责是巡查消除火灾隐患,制止车辆停放占用消防车通道及损坏消防设施,完成初期火灾扑救

摘要:社区消防安全管理是整个社会消防安全管理的最细微的环节, 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成败决定了整个社会消防安全管理的水平。引用消防标准化管理的制度和方法, 强化社区消防安全管理是一种创新的举措, 也是完善城市社区消防安全管理服务功能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城市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引用,消防标准化管理

参考文献

服务型消防行政管理构造论文 篇3

一、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现状

近年来,西宁市坚定不移地推行乡镇、街道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模式,构建了“机制健全、责任明晰、力量整合、管理规范”的基层消防工作新格局,筑牢了社会火灾防控根基,西宁市共建立街道级消防安全网格40个,乡镇级消防安全网格98个,街道乡镇划分小网格1356个;全市共落实网格长1065名,网格员2346名,网格信息员2980名。就目前的消防安全形势和社会面消防安全水平现状而言,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遭遇了现实瓶颈,只有突破瓶颈,才能实现消防管理的进一步优化升级。

(一)工作经费保障难题有待突破。目前部分地区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保障性经费尚未实现纳入地方财政预算足额保障,难以满足随着城市建设发展逐年递增的要求。部分经济实力较强的乡镇街道投入资金,为乡镇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或“保消合一”队伍配备了消防装备和器材,但后续的管理和保养工作经费却未能跟上,导致装备和器材闲置损坏报废的情况出现。

(二)基层消防部门负担有待减轻。基层消防部门的监督干部数量有限,管辖范围大、列管单位多,消防安全形势复杂,时刻面临着工作能力与工作成效的考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再次将公安消防部门作为主力军,一旦遇到当地相关部门重视程度不够、责任意识不强的情况,基层消防部门的角色将由“推动”变为“拖动”,工作负担进一步加重。

(三)网格工作效能有待全面提升。从全市档案台账看,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组织健全,各级网格均建立了消防安全委员会或消防办公室,部分县区建立了完善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讨论解决消防安全问题,部署消防专项工作。但网格化工作中走形式走过场的心态依然普遍存在,工作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工作带来的机遇

构建“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全程化服务、法治化保障”的社会管理新体系,提升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水平,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其为消防工作带来的机遇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政府高位部署推进。政府高度重视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调度会议。对网格员招录工作、信息平台建设工作和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工作十分重视。

(二)各级各部门广泛联动。政府牵头建立了联动工作机制,并就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社区网格员招录、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和志愿者队伍建设等工作进行了培训与交流,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被纳入培训交流。

(三)经费保障落实有力。政府明确网格管理员属政府服务公益性岗位,固定的岗位、稳定的工资能够创造一个栓心留人的工作环境,适当的绩效考核能够有效增加工作动力,有效的经费保障必然使网格管理员成为一个颇受欢迎的岗位。

(四)信息平台功能强大。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西宁市加快社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社区现有部门专网和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了全市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从火灾隐患整治角度而言,社区网格员可以对所负责网格的火灾隐患实施深入排查并实时录入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能够深入并实时掌握社区基层火灾隐患查改情况;从火灾扑救角度而言,消防员可以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迅速详细掌握建筑结构性质、内部人员情况、周边水源情况等重要信息。

三、消防管理和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工作对接中的主要问题

(一)网格划分有所不同。在全国“清剿火患”战役中推广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是以各级行政辖区为单元划分乡镇街道级网格、村(居)委员会级网格、村组楼院社会单位级网格。西宁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工作则是以100户左右的规模为标准,将4个区、3个县、4个开发(新)区下辖的156个村委会、352个居委会和45个家委会划分为3689个网格。不同的网格划分将导致管理体制上的差异,给对接工作造成障碍。

(二)网格员的流动性。政府招聘的网格员以劳务派遣的方式进行用工管理,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据了解,西宁市类似的劳务用工岗位年流动率达20%以上,工作人员岗前培训的问题、岗位工作经验积累传授的问题和稳定并留住人才的问题需要得到妥善解决。

(三)火灾隐患举报投诉的处理。依据西宁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工作的网格划分方式,全市共有3689个网格,按每周平均每个网格发现隐患4处计,每周将有14756处隐患录入系统,传送到消防支队网络终端等待支队按照火灾隐患举报投诉流程处理,较大的工作量将给消防部门带来压力。

四、借西宁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工作实现消防管理优化升级

针对消防管理和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工作对接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同时借鉴外省市消防部门在对接跟进工作中的经验,笔者浅谈几点工作建议。

(一)建立网格管理员消防业务定期培训机制。依托网格监管中心建立“上岗必训、分批轮训、特事特训”的培训机制,将消防安全培训演练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对网格管理员进行普及掌握。上岗必训,即由网格监管中心组织新招录的网格管理员开展岗前消防业务知识培训;分批轮训,即分季节、分重点时段由各消防大队联系本地网格监管分中心,安排年度培训计划,结合网格员四项基本职责进行细化培训;特事特训,即根据不同的专项行动任务目的要求,有选择地对网格员进行任务分配和专项培训。

(二)对火灾隐患实施分级处理。应当将火灾隐患按整改难易程度分级,对于可以进行当场整改和部分可以由网格管理员督促整改的火灾隐患落实整改措施,仅上报整改难度较大的火灾隐患由消防部门负责处理。同时在网格员绩效考评办法中突出对整改火灾隐患的奖励,能够有效突出网格管理员的火灾隐患整改作用,在减轻消防部门工作负担的同时强化基层火灾隐患查改效果。

云南省消防技术服务管理规定 篇4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及其执业人员的管理,规范消防技术服务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云南省消防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消防技术服务活动,对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及其执业人员实施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是指依法设立并取得资质,接受委托提供消防技术服务,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法人组织。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包括消防设施检测机构、消防安全监测机构、消防设施维护机构、消防技术咨询机构、火灾事故协查机构、消防产品检验机构、消防安全专业培训机构、消防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等。

本规定所称消防技术服务执业人员,是指具有消防技术服务能力和条件并依法取得相应资格,在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中从事消防技术服务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条

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及其消防机构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技术服务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司法行政、教育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配合公安机关及其消防机构做好相关消 防技术服务管理工作。

第四条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取得法律、行政法规设定及地方性法规、规章规定的消防技术服务资质,在资质范围内从事消防技术服务活动。

消防技术服务执业人员应当取得国家规定的消防技术服务执业资格。国家尚未规定的,应当经专业培训机构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消防专业培训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列入国家发布的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范围的,应当通过消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第五条

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域经济结构和消防技术服务市场需求,依法对消防设施检测机构、消防安全监测机构、消防设施维护机构、消防技术咨询机构的资质实施行政许可。

火灾事故协查机构、消防产品检验机构、消防安全专业培训机构、消防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资质管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执行。

第六条

申请从事消防设施检测、消防安全监测、消防设施维护、消防技术咨询活动的,应当符合《云南省消防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的条件,向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云南省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资质申请表》;

(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者其他法人登记证书;

(三)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

(四)消防技术服务执业人员的专业技术职称证书、执(职)业资格证书或者消防专业培训合格证书及劳动合同等文件;

(五)消防技术服务质量保证体系认证文件及证书。除前款规定外,申请从事消防设施检测、消防安全监测、消防设施维护活动的,应当提交仪器仪表和技术设备目录、计量器具检定证书等材料;从事消防设施检测活动的,还应当提交计量认证证书。

第七条

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收到第六条规定的申请材料后,应当自受理之日起20日内进行实地审核、组织评审,并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对符合条件的,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发给《云南省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对不符合条件的,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云南省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分为一级和二级两个等级。

第八条

《云南省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有效期为5年。需要延续有效期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提出书面申请。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依照本规定审查后,对准予延续的换发资质证书。

取得《云南省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等事项发生变化的,应当在发生变化之日起30日内向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办 理资质证书变更手续。

取得《云南省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因合并、分立而解散的或者破产、终止的,应当在30日内到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办理资质证书注销手续。对自行申请注销、有效期届满经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通知仍未申请延续或者申请延续未予许可的,由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注销其资质证书。

第九条

已取得法律、行政法规设定及国务院部门规章规定在全国范围内有效资质的省外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及其执业人员在本省从事消防技术服务活动的,应当事先将资质、资格证明文件报送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

第十条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和下列规定以及资质证书核准的服务范围从事消防技术服务活动:

(一)消防设施检测机构可以从事建筑消防设施质量检测、建筑消防设施完好性评价、电气设施消防安全检测等活动;

(二)消防安全监测机构可以从事城市消防安全远程监控、消防安全监测专业管理等活动;

(三)消防设施维护机构可以从事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专业管理等活动;

(四)消防技术咨询机构可以从事建筑消防设计技术咨询、消防整改方案咨询、区域消防安全评估等活动;

(五)火灾事故协查机构可以从事火灾残留物物证鉴定、电气火灾物证鉴定、易燃品放火物证鉴定、火灾后建筑结构安全评估、火灾损失核定评估等活动;

(六)消防产品检验机构可以从事消防产品检测检验、建筑装修装饰材料防火性能检测检验等活动;

(七)消防安全专业培训机构可以从事面向社会的消防安全专业培训活动;

(八)消防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可以从事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活动;

同一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及其执业人员不得同时从事消防设施检测和消防设施维护活动或者同时从事消防安全专业培训和消防职业技能鉴定活动。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不得从事消防设计、消防设施施工、消防产品经营等与消防技术服务活动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业务。

第十一条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及其执业人员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执业准则,接受委托提供消防安全技术服务,并对服务质量负责,对服务结果承担法律责任。

第十二条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承接业务,应当与委托人签订消防技术服务合同。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不得转包、分包消防技术服务业务。

第十三条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完成消防技术服务后,应 当向委托人出具结果文件,并由承办的执业人员签字,加盖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印章。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出具的结果文件不得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

第十四条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收取服务费,应当遵守价格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第十五条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将下列资料归档留存:

(一)消防技术服务合同;

(二)履行消防技术服务合同依据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目录;

(三)消防技术服务过程记录、记载;

(四)消防技术服务结果文件;

(五)与消防技术服务有关的法律文书、文件;

(六)其他应当归档的资料。

第十六条

消防技术服务执业人员应当参加有关部门定期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考试。未达到继续教育要求的,不得继续执业。

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消防技术服务执业人员取得消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消防专业培训合格证书、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实行备案管理。

消防技术服务执业人员改变受聘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应当由新聘用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向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提 供证明材料申请办理变更手续。

第十七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技术服务活动实施监督检查,并对监督检查情况作出记录,由监督检查人员和被监督检查的机构负责人签字后归档。

第十八条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在其经营场所的明显位置公示资质证书、营业执照和服务项目、工作程序、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执业守则、执业人员姓名、投诉电话等事项。

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告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及其执业人员情况,以及相关的监督检查情况、信用评价结论。

第十九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消防技术服务的举报投诉制度,及时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举报投诉,并依法核实、处理。

第二十条

省消防协会应当建立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及其执业人员信息库,对加入协会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及其执业人员开展岗位业务教育、等级化评价等自律性管理工作。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及其执业人员应当按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者省消防协会的要求,参加消防技术服务公益活动。

第二十一条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及其执业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责令改正,对单位处警告或者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及其 他直接责任人员处警告或者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许可机关依法吊销资质证书、资格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租借、转让消防技术服务资质证书、资格证书的;

(二)同时从事第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的消防技术服务活动的;

(三)从事消防设计、消防设施施工、消防产品经营等与消防技术服务活动有直接利益关系业务的;

(四)转包、分包消防技术服务业务的;

(五)出具的结果文件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消防技术标准的;

(六)冒用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名义从事相关活动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及其执业人员在消防技术服务活动中有出具虚假文件、失实文件以及其他违法行为的,未经许可或者超出许可范围从事消防技术服务活动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

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及其执业人员违反第九条规定不报送备案的,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责令其限期备案;逾期仍不备案的,责令其停止在本省从事消防技术服务活动。

第二十三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利用职务为用户指定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

(二)干预正常的消防技术服务活动的;

(三)向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及其执业人员收取费用或者变相收取费用的;

(四)组织消防技术服务执业资格考试的考前培训,指定教材或者辅导材料的;

(五)有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第二十四条

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本规定,制定各类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管理细则。

第二十五条

乡镇政务服务体系构造工作方案 篇5

乡镇政务服务体系构造工作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环节最少、程序最简、时间最短、服务最好、效率最高”的要求,纵深推动机关效能建设,以打造一支“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乡镇机关干部队伍为目标,以“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的工作机制,简化审批环节,规范办事程序,提高服务质量。通过整合乡镇公共资源,努力搭建服务农村工作的新平台,进一步提高乡镇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乡镇机关政务公开工作。

二、基本原则

按照“窗口围绕社会转,部门围绕窗口转”的原则,调整内部运行模式,实现部门与服务中心运行机制的有机衔接,做到“一个窗口对外”,不搞“双轨运行”。

(一)有权必进原则。凡是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审批及服务事项、涉及审批服务事项的收费都必须进入为民服务中心XX。

(二)进必授权原则。凡在为民服务中心设立服务窗口的部门必须将审批权限充分授予窗口,启用本单位“行政审批专用章”(在本镇范围内使用,在行政审批范围内与本单位行政章具有同等效力,转报事项需加盖单位行政章)。

(三)依法行政原则。进驻为民服务中心的各部门法定行政许可(审批)职能不变,法定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实施主体地位和职能不变。

(四)公开透明原则。开展“一套业务告知单、一套申报材料范文本、一套政策法规文件依据、一张办公流程图”公示文本活动,并通过服务指南、办事须知、公开服务事项、办事程序、申报材料、办结时限、收费依据和收费标准等事项,增强工作的透明度,方便群众监督。

(五)便民利民原则。以方便群众办事为目的,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科学设置服务窗口、筛选服务项目、确定工作流程,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一次性收费”,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六)规范运作原则。镇为民服务中心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必须按照统一规定的行为规范办事,遵循管理规则,不得违反规章制度。

(七)廉洁高效原则。按照规定程序XX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严禁吃、拿、卡、要和以权谋私。

(八)加强监督原则。镇为民服务中心工作要自觉接受镇党委、政府、人大的监督,接受媒体和监督机关、人民群众等各种监督,促进服务中心持续、高效、廉洁、规范运行。

三、机构建设和主要职责

(一)机构建设

消防技术服务合同 篇6

消防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确保物业提供的消防系统的完整性和使用性。

2.2、参与甲方所承租区域的前期设计工作,依据相关消防设计规范,确保甲方所承租区域得到最大限度合法、有效的使用,并编绘消防设计图纸,并取得相关消防行政审批、建审手续。

2.3、乙方全权代表甲方按照设计图纸及工程进度对消防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及进度进行监督,并结合消防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消防设备设施竣工验收。

2.4、配合甲方完成承租区域消防改造的物业验收工作。

2.5、在甲方承租区域的消防行政审批及验收工作中提供有效的技术服务。

2.6、甲方店铺开业前,对甲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确保甲方员工掌握基础消防常识,在火灾发生时具备初期火灾扑救能力和应急疏散能力。

第三条、设计图纸、包装、运输

3.1、设计图纸

3.1.1、设计周期:甲、乙双方确认测量数据完毕之日起 个工作日,乙方

完成设计后,甲方组织设计会审及交底。

3.1.2、乙方按照甲方要求设计及制作施工图和效果图后提交甲方审核,甲方审核确认使用的,双方在所有图纸上加盖印章进行确认,经甲方审核确认需要修改的,乙方按照甲方要求修改至满足甲方要求,如乙方拒绝或拖延修改或经修改三次仍然不能满足甲方要求的,则甲方有权寻找第三方进行设计,因此产生的相关设计费用及延期责任均由乙方承担。

3.1.3、施工图纸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施工图纸作为本合同项下消防工程的施工依据,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不得变更。

3.2、包装

乙方应为消防施工材料提供适宜运输的包装方式,防潮、防湿、防震、耐粗暴搬运,由于包装不良所发生的损失及采用不充分或不妥善的防护措施而造成的任何破损,乙方应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损失。

3.3、运输

乙方将消防施工材料运输至甲方指定的地点,并承担相应的运输费用。

第四条、设备及材料供应

4.1、本合同项下工程所需要设备及材料经双方协商同意,均由乙方负责供应。

4.2、乙方提供的材料设备,必须符合国家、行业、惯例、生产厂商、乙方自有、甲方要求的消防产品质量验收标准(各标准之间存在差异的,以较高标准为准),并具有合格证书。因产品质量不符合验收标准而发生的工程质量事故或造成返工损失,均由乙方负责。

4.3、供应时间: 。

第五条、工期

5.1、开工日期: 年 月 日,竣工日期: 年 月 日。

第六条、验收

6.1、质量标准

6.1.1、乙方应提交本项目所进场消防材料、设备的出厂合格证书,试验、化验报告单,使用说明,检测、检验报告和设备验收标准。甲方或政府消防主管部门可以随机抽检原材料和设备,并有权对其进行化验、检测,不合格的材料、设备不允许进场使用和安装。

6.1.2、一般标准:本项目工程质量应符合关于消防工程的国家、行业、惯例、厂家标准、乙方自有标准、甲方要求、设计要求、样品标准,各标准之间存在冲突的,以较高标准为准。

6.1.3、具体标准:详见附件《验收标准》。

6.2、验收

6.2.1、验收时间:乙方交付材料设备/完成中期/隐蔽/尾期工程后提请甲方验收,甲方于收到提请验收之日起两个工作日内进行验收。

6.2.2、验收方式(甲方、乙方、物业方三方共同验收):

6.2.2.1、初验:各所需材料、设备进场之日,乙方提请甲方接收并验收,甲方收到乙方提请后根据双方约定对材料、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数量、质量)进行交接与验收,验收合格的,甲方向乙方出具书面《交接确认单》。

6.2.2.2、中期验收:工程过半且隐蔽工程完成之日,乙方提请甲方进行中期验收,甲方收到乙方提请后根据双方约定就过半工程及隐蔽工程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向乙方出具《中期验收确认单》,乙方根据确认单进行下道施工工序;验收不合格的向乙方提出异议,乙方根据甲方的异议立即进行整改直到符合验收标准及甲方要求。

如乙方拒绝或拖延整改或经整改三次仍不能符合验收标准的,甲方有权自行寻找第三方进行整改,因此导致的相关费用均由乙方承担,给甲方造成的损失亦由乙方承担赔偿责任;如乙方未经甲方验收擅自进行下道施工工序的,甲方有解除本合同,因此造成的所有损失(包括但不限于工期延误损失)均由乙方承担。

6.2.2.3、竣工验收:全部工程完毕之日,乙方向甲方、物业和/或消防行政机关提请竣工验收,甲方收到乙方提请后根据双方约定进行竣工验收,验收合格的向乙方出具《竣工验收确认单》,乙方同时向甲方出具《保修单》,验收不合格的向乙方提出异议,乙方根据甲方的异议立即进行整改直到符合验收标准、甲方(物业、消防行政机关)要求,如乙方拒绝或拖延整改或经整改三次仍不能符合验收标准的,甲方有权自行寻找第三方进行整改,因此导致的相关费用均由乙方承担,给甲方造成的损失亦由乙方承担赔偿责任。

6.2.3、相关消防审批手续办理完毕作为验收合格的依据之一。

6.2.4、相关材料、设备所有权自到达项目场地转移至甲方,相关材料设备及工程的风险自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转移至甲方。

第七条、付款

7.1、合同款项:本合同工程总价款为人民币 元整(大写)

¥ 元(小写);本合同金额为打包价格,包括但不限于材料设备及其配件、包装、运输(包括任何原因导致的二次运输)、搬运、装卸、装饰装修施工、水电、工具、人工、售后、技术咨询服务、技术培训、技术支持、验收、利润、风险、税费等全部为实现本合同甲方目的而产生的应由甲方向乙方支付的费用;合同金额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不做任何调整。

7.2、付款方式:

7.2.1、本合同生效后,甲方向乙方支付【人民币 元整(大写)/¥ 元整(小写)】作为首付款。

7.2.2、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甲方向乙方支付【人民币 元整(大写)/¥ 元整(小写)】,合同金额的5%作为质保金【人民币 元整(大写)/¥ 元整(小写)】,质保期满,双方无任何纠纷的,甲方向乙方无息支付。

7.3、双方银行账户信息

7.3.1、甲方账户信息

户 名:

开户行:

账 号:

7.3.2、乙方账户信息

户 名:

开户行:

账 号:

服务型消防行政管理构造论文 篇7

2 消防中介服务制度的建立

(1) 新《消防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 确保完好有效, 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 存档备查”的消防安全职责, 从法律层面建立建筑消防设施年度检测制度。

(2) 公安部106号令第十二条:“为建设工程消防设计、竣工验收提供图纸审查、安全评估、检测等消防技术服务的机构和人员, 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资质、资格, 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执业标准提供消防技术服务, 并对出具的审查、评估、检验、检测意见负责”。中介服务机构的范围包括图纸审查、安全评估、检测等内容。

(3) 公安部106号令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五项规定:“建设单位申请消防验收应当提供消防设施、电气防火技术检测合格证明文件”, 将消防设施、电气防火技术检测合格报告作为消防验收行政许可的前置条件。

(4) 公安部107号令第十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对单位履行法定消防安全职责情况的监督抽查, 应当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检查建筑消防设施是否定期进行全面检测, 将单位是否履行建筑消防设施年度检测列入检查内容。

(5) 公安部107号令第三十一条第一款第十项规定:公安派出所民警在日常消防监督检查时, 发现被检查单位未对建筑消防设施定期进行全面检测的, 应当责令依法改正。

综上所述, 国家虽然在法律层面建立了消防设施消防检测等消防中介服务制度, 但是不是强制性要求。在《消防法》第十六条第三项的条文“单位应当履行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释义中, “全面检测”可以由单位自行进行, 也自愿委托具有资质的技术服务机构进行。

3 海南消防中介服务机构和市场现状

3.1 消防中介服务机构的基本情况

据有关资料, 我国消防技术服务中介机构所开展的中介服务范围已包括有:消防设施检测、电气防火检测、建筑物性能化防火设计、城市火灾报警监控、消防器材检查与维修、消防保安管理、消防设计审核、火灾财产损失鉴定、火灾痕迹物证鉴定、火灾风险评估、建筑消防设施施工监理等十几个领域。目前, 海南主要的消防中介服务机构以消防设施检测、电气防火检测机构为主, 称为消防设施检测消防技术服务机构。

3.2 海南消防检测中介服务市场现状分析

3.2.1 从业人员素质低

消防科学是一门边缘学科, 从事消防技术中介业务不仅需要大量有经验的熟练技术人员, 而且需要专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而实际情况是不仅高素质专业人才匮乏, 熟练技术人员也十分缺乏, 经过消防部门部门培训的技术员也很少, 普遍存在专业水平不高, 难以满足中介业务实际需要的问题。

3.2.2 行业自律缺失, 消防检测中介行为不规范

一些中介组织及人员为了中饱私囊, 运用不法手段争抢业务, 违背中介原则, 不顾职业道德, 有的严重不负责任, 弄虚作假, 扰乱中介市场。

3.2.3 中介市场尚未成熟

中介市场的发展有赖于法律法规对中介业务的确认, 社会消防安全意识还不够高的情况下, 单位、个人主动要求中介服务的意识还不够强。新《消防法》建立了消防设施检测服务制度, 但如单位不进行年度检测, 《消防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的行政处罚最高只是警告, 法律的威慑力不强, 单位消防设施检测服务业务便很难开展起来。相对单位年度检测来说, 建筑消防设施技术检测合报告作为申请消防验收的前置条件, 建筑工程消防验收中消防检测业务是个硬性要求, 各业主申请建筑消防设施检测中介服务的积极性大。总体来说, 海南消防中介市场尚未成熟。

4 规范消防检测服务中介机构业务的几点建议

4.1 设定消防技术服务中介机构的资质

准入条件。目前, 在海南从事消防检测服务的中介机构是省建设厅审批的, 消防部门没有对其市场准入的约束力。国家《消防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拟将消防中介机构的行政许可由消防部门负责, 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设定消防技术服务中介机构的资质准入条件是从源头上规范消防技术服务中介机构的有效做法。消防技术服务中介机构基本资质条件要求应包括法人资格、资金、场地、人员、仪器设备、质量保障体系等主要方面, 其中质量保障体系应通过国家有关体系认证。

4.2 实施消防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是提升消防技术服务中介机构服务质量的关键, 实施消防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 以切实提高包括消防技术服务中介机构从业人员在内的消防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

4.3 加强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 规范中介执业行为。

一是要通过立法规范消防技术服务中介机构的职业行为。二是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监督管理, 对消防技术服务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违法执业的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尤其对存在无证从事消防技术中介服务、严重违反执业准则和技术标准、出具虚假失实报告等违法行为要依照《消防法》第六十九条坚决予以查处。三是通过消防行业协会引导消防技术服务中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严守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和工作规范, 自觉服从行政和行业自律管理。

4.4 各消防部门加强对社会单位履行建

筑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检测消防安全职责的监督检查, 如发现未依法进行检测的, 应责令限期改正, 依法处罚 (警告处罚) 。

4.5 出台消防设施检测等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出具虚假文件的判定标准行业或指导意见。

4.6 建立消防设施检测企业诚信从业制度, 定时向社会公告。

4.7 编制消防检测管理数据库软件, 对全

服务型消防行政管理构造论文 篇8

1、西宁市城北区概况

城北区地处西宁市西北部,南界湟水河,东自市区大寺沟,西至湟中县黑嘴,北临大通县上孙家寨。现辖2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38个行政村,23个社区居委会,面积137.7平方公里,人口29.9万人,33个民族,是1986年西宁市行政区划调整时建立的新城区。受地理环境、经济、历史、文化等诸多影响和制约,农村占据很大比例。农村防火工作形势异常严峻,在形容灾后凄惨景象时更是有“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把火烧到解放前”之说。

2、消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从消防工作层面来讲,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消防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需要在消防规划、消防站设置、消防队伍建设、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消防宣传教育等方面让农村与城镇享受同样的待遇,改变重城镇、轻农村的现状。通过消防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均等享受消防发展和改革的成果。

3、消防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开展情况

3.1从源头抓起,将消防规划纳入城乡规划。2012年至2015年,全区寨逐步完成消防规划编制,并要求在建设过程中,消防规划同步实施。目前,全区已完成规划编制,其它规划正在按计划进行。

3.2加强农村消防队伍建设。按照公安部等七部委《关于深化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大力发展政府专职消防队、企业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将政府专职消防队纳入事业编制。2013年,我区将建立第1支农村志愿消防队。

3.3推进农村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2012年,全区所有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实现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共划分大网格22个,中网格131个,小网格656个,明确各自职责和监管范围,充分发挥基层政府和派出所点多、面广的优势,实现消防监督管理全覆盖。

4、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消防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4.1政府在保障农村消防安全中职能作用不明显。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村居民对消防安全的需求日益突显。然而,长期以来,政府在保障农村消防安全工作中的职能不明显。主要表现在农村缺乏消防规划、缺乏消防基础设施、缺乏消防队伍等。相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消防安全基础建设相对滞后的基本状况尚未根本改变。总体来看,消防设施建设跟不上城镇扩张进程,市政消防设施、城市消防站建设欠帐较大,尤其是市政消火栓的建设欠账多;消防规划不到位,消防基础设施与消防规划同步实施落实不到位;农村消防队伍建设推进不力,全区所有乡镇目前都无专业消防力量;消防教育基础薄弱,消防职业教育发展缓慢;社会化消防宣传不够,公民消防常识知晓率较低,尤其是农村老、弱、病、残、幼等弱势群体,自防自救能力不高,城乡火灾抗御能力仍然薄弱。

4.2公共消防基础薄弱。城北区受地理环境、经济、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属于“欠发达、欠开发”地区。农村消防安全工作点多、面广、线长,木质结构房屋比例大、密集程度高、水源缺乏、道路不畅、消防设施建设跟不上发展进程,消防规划不到位,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与消防规划同步实施落实不到位。

4.3农村消防安全监管体系不完善。公安消防部门对城镇内的单位、场所进行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发现存在的火灾隐患及消防违法行为能督促其整改,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但在农村,对像村寨、甚至农户存在火灾隐患或一些消防违法行为,一是无相关法律法规作为依据督促其整改;二是整改资金欠缺,整改难度大;三是公安消防人员数量不足,其他人员又无执法资格,很难实施监管,监管不到位;四是农村点多、面广、线长,消防监督检查和消防宣传存在盲区、死角。

5、如何建立与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消防公共服务均等化模式

5.1强化政府在消防公共服务中的主体职能作用。承担提供公共服务的是政府组织、非营利性组织和企业,其中政府是责无旁贷的公共服务主体。强化政府农村消防安全职能,就是注重城乡消防工作协调发展,从过去的城市偏好转换到城市和农村并重,由主要实施“城市消防”向城乡统筹发展转变。我国传统的消防在一定意义上讲,只能界定为“城市消防”,还不是“全民消防”和“社会消防”,消防力量建设主要分布在县级以上城市,乡镇、农村基本没有消防力量,大量的物力、财力用于解决城市消防安全问题,而农村消防安全投入则明显不足。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实现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促进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是我国经济社会深化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农村消防安全最大的问题是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和消防队伍的短缺,而其关键就是资金短缺,这是政府对于农村消防服务职能缺失的突出体现。解决资金问题,就要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消防队伍建设的责任。建立符合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村消防公共服务体系,缩小城乡间消防安全发展差距,推进实现消防安全公共服务均等化。

5.2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综合协调、投入保障和分工问责机制。将消防公共服务作为重要的民生问题思考,确定优先投入领域;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使财政资源配置重点转向基本公共服务。由倚重行政力推动向管理形态的社会化和监管手段的综合性转变。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也在转变,当代政府必须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四大基本职能。消防机构作为向社会提供消防安全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主导部门,应切实转变“全能型、政令型”的传统消防工作观念,促进行政职能与管理手段的战略性调整,推动消防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和社会化,体现消防管理的服务本质。

医疗服务机构消防安全制度 篇9

一、消防安全责任制

消防安全责任制是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明确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及全体人员应履行的消防安全职责,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层层签订责任书,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确定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定消防安全教育的对象(包括特殊工种及新员工)、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培训要求及培训组织程序;确定消防安全教育的频次、考核办法和情况记录等要点。

三、防火检查、巡查制度

确定责任部门、责任人,确定防火检查的时间、频次和方法;确定防火检查和防火巡查的内容;确定检查部位、内容和方法;确定处理火灾隐患和报告程序、防范措施及防火检查记录管理等要点。

四、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确定责任部门、责任人和日常管理方法;确定隐患整改程序及惩戒措施;确定安全疏散部位、设施检测、管理要求及情况记录等要点。

五、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

确定责任部门、责任人和管理方法;制订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和维修检查要求;制订每日检查、月(季)度试验检查和检查的内容和方法;确定检查记录管理、定期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报告备案等要点。

六、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

确定消防控制室责任部门、责任人及操作人员职责;确定执行值班操作人员岗位资格、消防控制设备操作规程、值班制度、突发事件处置程序、报告程序、工作交接等要点。

七、火灾隐患整改制度

确定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定火灾隐患、火灾隐患整改期间的安全防范措施、火灾整改的期限和程序、整改合格的标准及所需经费保障等要点。

八、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确定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定定期检查制度;确定用火、用电审批范围、程序和要求;确定操作人员的岗位资格及其职责要求;确定违规惩处措施等要点。

九、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

确定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定预案制定、修改、审批程序;确定演练范围、演练频次、演练程序、注意事项、演练情况记录、演练后的总结和自评及预案修订等要点。

十、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管理制度

确定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明确危险物品的储存方法及储存的数量;确定防火措施和灭火方法;确定危险物品的人口登记、使用与出库审批登记、特殊环境安全防范等要点。

十一、志愿消防队的组织管理制度

确定人员组成;明确志愿消防队员调整、补充归口管理;明确培训内容、频次、实施方法和要求;确定组织演练考核方法及明确奖惩措施等要点。

十二、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包括防雷、防静电)制度

确定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定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内容及频次;确定电气设备检查、燃气管理检查的内容、方法和频次;记录检查中发现的隐患,落实整改措施等要点。

十三、消防档案管理制度

消防档案应包括消防安全基本情况和消防安全管理情况;要明确消防档案的制作、备查、更新及销毁的要求及其管理责任人。

十四、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制度

消防服务人民奉献自己演讲稿 篇10

秉承奉献精神 争做消防模范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之间,我已经在xx消防中队工作了xx年时间,作为一名消防工作者,在消防中队这个大家庭中,我和其他所有的成员一样,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秉承着忠诚可靠、赴汤蹈火、服务人民的消防理念,默默无闻的工作着。

现在回想起来,很多刚刚参加工作之初时候的很多小事依然清晰的印在我的脑海,正是这些小事影响了我从业时候的很多理念和认识,它们除却给予我人生里不同的经历外,所馈赠给我更多的是那些点点滴滴的哲理,让我茁壮和成长,推促我在人生的路上不断地向前。

浅议高校消防安全管理 篇11

【关键词】高校;消防安全

一、当前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的现状

(1)高校的建筑复杂,尤其是保留了不同时代的文物古建筑,部分古建筑由于历史的原因耐火等级低,消防安全隐患多,遇有火源容易引发。(2)电力配备匹配,电力设施老化严重一些老式建筑由于建成年代较早,设计负荷较小,随着用电器具的明显增多,造成用电量猛增,而电力扩容远远跟不上。(3)人员密度大。由于高校竞相扩招,在校人数逐年增加,学生集体宿舍、教室、食堂等人员集中场所大大超员,而大多数高校为了加强学生管理和防盗需要,在宿舍楼、教学楼、实验室等建筑的窗户、通道和安全出口处安装防盗门窗,影响了人员的疏散和灭火救援,有的甚至将安全出口锁闭,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因无法逃生造成群死群伤的火灾事故。(4)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严重。近年来,高校火灾事故不断发生,师生员工的消防观念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在思想认识上仍远远不足,主要表现在消防主体意识不强、消防管理效能低下、消防教育滞后等方面,多数学校把教学、科研、经济利益放在了不可撼动的位置,而把消防安全置身于事外。(5)消防安全责任制得不到有效落实。一是组织机构不健全,责任不明确,管理权限模糊,导致相关责任人不能严格履行消防安全责任,有的高校学校虽然建立了消防组织,但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却形同虚设;二是缺乏奖惩机制,有的单位不能够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奖惩制度,因而对违反规定甚至对发生火灾事故的也不能够做到真正的处理。(6)经费投入不足,消防器材、设施短缺、缺乏维护保养消防设施和器材,有的单位领导认为经费紧张,消防投入可有可无,对建筑设计所必须设置的消防设施及器材,能省则省,能取消则取消,使得建筑物在未建成之前就已经埋下了终身火灾隐患,形成了建筑物带病使用的状况;有的单位领导对安全保卫部门查找出的火灾隐患也是以经费不足为理由,能拖则拖,有时甚至不予理睬,最终小患酿成大灾。

二、加强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的对策

服务型消防行政管理构造论文 篇12

近年来,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 公安部制定了《全国公安机关“十二五”科技强警工作规划》等, 这些为消防科技发展及部队建设提出了要求, 指明了方向。

消防科技期刊作为消防科技知识的传播者及消防科技创新发展的推动者, 如何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和公安部科技强警战略, 加快推进消防科技人才培养和部队建设以及促进消防科技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值得研究和思考。

1 消防科技期刊发展及服务于消防现实的现状

1.1 消防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作为承载科技成果的科技期刊也发展迅速。根据2012年新闻出版总署的统计, 我国各学科的自然科学、技术类等科技期刊总数已达4 953种, 覆盖理工农医和环境保护、科技管理等各个领域,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科学技术及科技期刊的繁荣与发展。但我国科技期刊的整体水平还不高, 还不能满足科技迅速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与其他行业相比, 我国消防领域的科技期刊数量还很少, 主要包括:《消防科学与技术》、《火灾科学》、《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以及《武警学院学报》。其中, 《消防科学与技术》是我国创刊最早、最具影响力的消防安全工程领域学术性期刊。

《消防科学与技术》杂志创刊于1982年,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主管、中国消防协会主办。《消防科学与技术》始终将科学性、技术性、创新性作为期刊的发展方向, 把繁荣消防学术研究、促进消防学科建设、推广消防科技成果、培养消防技术人才作为办刊目标。创刊以来, 《消防科学与技术》紧密围绕消防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跟踪消防安全工程研究的前沿课题, 结合当前国内外消防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重点报道消防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及发展动态, 主要栏目包括:消防理论研究、建筑防火设计、建筑物性能化设计、灭火系统设计、灭火剂与阻燃材料、消防设备研究、消防管理研究、灭火指挥与救援、火灾调查与分析等, 涵盖消防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消防科学与技术》目前是我国安全科学领域的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已被美国《化学文摘》、《剑桥科学文摘》 (工程技术) 、《乌利希期刊指南》、俄罗斯《文摘杂志》、波兰《哥白尼索引》和《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中、英文版)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等国内外著名期刊检索数据库收录。创刊30多年来, 《消防科学与技术》杂志报道了一大批消防科研成果, 培养了众多的优秀消防科技人才, 已成为我国消防安全领域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的主流媒体, 其影响力在日益增强。

1.2 消防科技期刊服务于消防现实的现状

科技期刊是科技工作者发表学术成果、记录科学发展历程、传承科学文明的载体, 是展示科技进步、反映时代精神、积累学术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而消防科技期刊服务于消防现实的内容主要是:传播消防科技信息, 加强消防学术导向作用;普及消防科学知识, 提高人们尤其是消防科技工作者的素质;加强消防科技创新, 促进消防学科建设, 加快推进消防科技人才培养和部队建设。其服务的形式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 发表消防学术论文。学术论文是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预测性上具有的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 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上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而科技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是对科学研究成果知识的记载、传播、交流和再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 科技期刊在我国科技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和突出。以《消防科学与技术》杂志为例, 现为月刊的《消防科学与技术》杂志每年出版12期杂志和2期增刊, 每年共可发表消防科技论文近800篇, 作者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消防部队、消防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消防设计院、消防工程公司及消防企业等。《消防科学与技术》紧密围绕消防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 在结合科技强警、促进消防部队建设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 对于我国消防安全工程学科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 从整体上看, 我国消防科技论文的水平还不是很高, 有的论文还只停留在工作经验的总结上, 其理论性、技术性和创新性不足, 有待进一步提高。消防科技期刊在引导和提高广大消防科技工作者科技论文撰写能力上, 还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2) 普及消防科学知识。传播消防科学知识是消防科技期刊义不容辞的责任。多年来, 消防科技期刊利用自身资源优势, 在消防科学知识普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消防科学与技术》围绕消防科学研究的前沿及热点问题, 利用自身的栏目资源优势开展了针对不同消防专题的学术交流活动, 利用自身的品牌资源优势发布了众多的消防新技术信息、新产品信息及发展动态等。然而, 不同消防热点专题的学术交流活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消防科学知识普及的范围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3) 促进消防学科建设。学科建设和科技期刊发展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学科建设推动期刊质量的提高, 促其办出特色;同时, 科技期刊通过自身主动的、有目的的服务, 又促进了学科建设。多年来, 作为消防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期刊, 《消防科学与技术》在促进消防学科建设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刊载了大量具有较高学术水平消防学术论文, 这是科技期刊服务于学科建设的最终体现。高质量的论文不仅提高了消防科技期刊的社会地位, 也拓宽了消防科技工作者的视野, 引导和促进其产生高水平的成果, 写出更高质量的论文, 从而推动消防科技期刊发展走上新的台阶。二是培养了大批的优秀消防科技人才, 众多的消防科技工作者甚至是伴随着《消防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而成长的, 其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受益于《消防科学与技术》杂志。三是吸引了国内数十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相关的消防研究, 这对于提高我国消防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 促进我国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学科的建设, 推动消防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 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强化消防科技期刊服务能力的建议

(1) 加强消防科技期刊编辑队伍建设。优秀的编辑队伍是创办一流科技期刊的必要条件, 只有不断加强科技期刊编辑队伍自身建设, 才能够切实保证和提高科技期刊的质量和水平。一是强化期刊编辑的政治思想素质。科技期刊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和科技法律、法规, 公布新的科技成就, 传播科技信息, 交流学术思想, 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 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服务。期刊编辑在工作中应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原则。二是提高期刊编辑的业务素质和专业素质, 加强出版方面的法律法规及编辑业务规范化学习培训, 及时跟踪消防科技发展动态, 补充消防专业新知识、新技术, 这是保证消防科技期刊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的必要前提。

(2) 加强与广大消防科技工作者的沟通和交流, 进一步做好消防科技期刊的作者和读者工作。期刊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广大作者和读者的持续支持。因此, 加强与广大消防科技工作者的联系, 做好消防科技期刊的作者和读者工作, 对于消防科技期刊的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加强与广大消防科技工作者的沟通和交流, 有利于发现和稳定一批高水平的作者;做好作者工作, 有利于期刊编辑把握消防科学研究新动态, 发现消防业务工作中的新技术、新方法, 帮助作者正确把握论文创作的切入点和契合度;做好读者工作, 则有利于期刊编辑及时了解市场需求, 转变工作思路, 改进工作方法。

(3) 拓展服务渠道。随着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我国数字出版及期刊网络化进程不断加快。消防科技期刊也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在保持传统出版优势的前提下, 强化期刊网站建设、完善网站结构、丰富网站内容、提高网站活力;与此同时, 逐步推进消防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 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平台拓展为消防现实服务的渠道和方法。

3 结束语

消防科技期刊作为消防科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服务消防一线、促进学科繁荣和科技进步、推动消防科技事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伴随着消防工作的不断发展, 消防科技期刊应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和精品意识, 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以更好地服务于消防现实, 为我国的消防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铁强, 邢玉军.消防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5, 24 (4) :488-490.

[2]邢玉军, 王铁强, 梁兵, 等.我国安全类科技期刊网络化探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2, 31 (12) :1359-1361.

[3]王铁强.消防科技期刊发展促进科技强警战略实施[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8, 27 (11) :837-839.

上一篇:形容水果成熟的句子下一篇:《十进制计数法》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