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堂研讨课心得体会(共12篇)
科学课堂研讨课心得体会 篇1
“科学课堂”研讨课——
七星小学四年级英语研讨课心得体会
本学期第七周星期五,我有幸上了一节了我校组织的以“科学课堂”为主题的研讨课。
在集体备课中,同事们指导我认真思考“要把学生带到哪儿去,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去”这些问题,并认真写好了教学计划并制作了课件。上课时,我还时不时地观察“学生是否到了那儿”。上完这节课以后,我发现孩子们的主导地位能得到充分体现,老师的辅导地位得以明确,孩子们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我最深刻地感受是“科学课堂”是真正体现了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在课堂中,我除了充分利用资源,利用现代教具,利用歌曲、游戏等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外,我还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四人一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学生互相纠正同学的错误,共同学习,共同提高。这样老师真正合理地驾驭课堂教学,合理分配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在一堂课中,作为教师的我能起到引导、点拨的作用,大部分时间让学生练习和巩固,并且准确把握课堂教学节奏突出精讲精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握考点。
当然,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没有合理地创设情境进行教学。英语是一种语言,而非一般的知识。情境教学就要创设和营造接近生活的语言情境。真实的语言情境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所在。英语
教学必须从交际的情境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受到情境的感染,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怎么把学生带到那里去?学生是否已经到达了那里?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一定能不断进步。
科学课堂研讨课心得体会 篇2
一、课程设置背景
食品是全人类都必须消费的产品, 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相关。但同时人们对食品的认识也是一知半解, 导致在食品消费时, 不能正确地指导我们合理性消费。为了普及食品营养与食品安全基础知识, 让广大同学能有一个健康的饮食习惯和方式, 并更多地了解我国及世界饮食特色与文化。
二、课程内容及授课方式
课程最初考虑设置围绕以下主题板块开展开放式互动式教学。预定学时数为36学时。期望通过每个独立主题的交流、探讨, 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食品及食品安全概念, 对我国乃至世界食品工业的发展、饮食文化与传播有基本的认识, 在一定程度上, 激发学生向本学科领域继续学习与深造的动力和好奇性。通过课程互动式的学习, 给予学生更多的自我表现的机会。
这几个板块的内容分别是:
1. 食物营养与健康。
本主题主要教学目的:了解人的基本生理代谢;了解食物在维持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了解食物营养素概念、营养缺乏及营养过剩的危害;平衡膳食的基本养生观念。饮食搭配、营养配餐等基本知识。采用问卷调查, 结合每位学生周围生活经历, 采取座谈方式完成。
2. 饮食卫生与食品安全。
本主题教学目的:了解和掌握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 (食物中毒, 食源性疾病) ;了解食品相关的法规、标准、标识;了解对人有害的食品危害物;生活中自我保护, 防止食物中毒的食品加工方法;采取先市场调查, 网络查询, 再进行做汇报的形式完成教学内容。
3. 食品质量与饮食鉴赏。
本主题的教学目的:了解食品质量的含义, 食品质量的外在表现;了解食品质量评价的方法 (感官鉴评, 仪器分析) ;了解生活中食物的优劣识别方法;采用食物品尝会, 结合到超市及农贸市场的现场实践来完成本教学内容。
4. 餐饮业与食品工业。
本主题的教学目的:了解餐饮业和食品工业的异同;掌握食品流通渠道;食品货架期概念;进而引申食品加工保藏基本原理和保藏方法;了解现代食品加工的基本要素;采用问卷调查, 查阅资料, 再进行交流。并结合实践实验方式, 亲自动手完成一类食品的制作。
5. 饮食与文化。
本主题的教学目的:了解饮食文化的历史由来与传承;了解饮食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了解饮食文化的地域特色;采取观看视频, 参观并讨论的方式完成。
三、课程完成情况及效果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种课程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为今后的课程教学改革做铺垫。我们以本研讨课为契机, 申报了2010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面向大学新生开设“饮食文化、食品安全与健康”研讨课的实践与探索》。为此, 在课前, 我们给学生完成了一份课前问卷, 了解学生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哪些是感兴趣的, 建议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意见, 我们在完成课程的过程中及时进行调整。另外, 由于最后教务处对课程学时的调整,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也进行了适当调整。最后学时数为18学时, 选课人数达到39人。食品营养与健康板块, 我们采用教师提供关键词, 并围绕关键词进行提问、讨论, 同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营养状况自测, 并让学生完成自己的营养食谱制订。通过本板块学习, 学生基本掌握了营养学基本知识, 同时对营养调查、膳食配餐等内容都有所掌握。在食品安全与卫生板块, 除了教师对食品安全卫生做基本概念的解析外, 在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中, 我们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方式, 让学生扮演某类人群, 并在不同人群中开展采访、咨询等讨论, 在讨论中了解和掌握食品安全相关信息。在食品加工板块中, 我们安排了两次实验, 实验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 是开发新技术、探索新成果的基地。实验内容包括两方面, 一是食品感官鉴赏和评价, 让学生品尝几个产品, 并对产品的差异性做出判断, 从而了解食品质量和食品质量评价的相关方法和知识。另外, 安排了学生动手制作面包和蛋糕。这几个实验实际有15学时的实验学时数。已经远超过了校安排的学时数。同时, 我们还为学生无偿提供了动手实验的食材和条件。可见, 这门课程的完成, 学院及任课老师都给予极大的支持和无偿付出。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绝大多数学生对课程的评价比较高。由于选课的同学来自各个专业, 并有为数不少的文科专业学生, 为了让大家都能接受课程内容, 上课的方式非常灵活。同时, 考核的方式也比较灵活, 学生在学习中不仅兴趣高昂, 还有不少后来加入的学生开始咨询读食品专业的途径, 或咨询如何考取营养咨询师等职业资格。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学生的创新想法、创造活动往往来自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 而兴趣和好奇心又往往来自教师适当的引导。因此, 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疑, 使学生因“疑”生奇, 因“疑”生趣, 去积极探究创新。兴趣作为选题的一种导向, 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由此可见, 课程的学习对选课的同学带来收获。
通过教学, 我们深刻地体会到, 新生研讨课能使学生体验一种全新的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师生互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性教学的理念与模式, 为今后继续学习打好基础。为新生创造一个合作环境下进行探索式学习的机会, 实现名师与新生对话, 架设教授与新生间互动的桥梁, 缩短新生与教授间的距离, 对学生从整理上进行综合培养和训练。希望这门研讨课程能够成为其他专业课程教学的突破口, 使我们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朝着一种更开放、学生参与度更高、学习自主性更好的方向进步。
摘要:结合开设新生研讨课的探索, 针对高校食品专业为社会培养自主创新型研究人才的目标, 探讨了基于研究的学习型本科教学对提高学生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具体影响。并对食品专业开设新生研讨课进行了经验总结。
关键词:高等教育,本科生,新生研讨课
参考文献
[1]屈林岩, 王向红.美国大学FYE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 2011, (250) 11:20-24.
[2]刘方珺.新生研讨课的教学实践与课程政策[D].浙江师范大学, 2009, 5.
科学课堂研讨课心得体会 篇3
首先,一节好的研讨课我认为应该达到以下三个标准:一、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对新课程的推进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二、是一堂有效的课,能够让学生实实在在的收获或多或少的生命感悟;三、是真实的,能客观反映师生的真实水平和教学的实际情况,让人有真实感、亲近感、亲切感,可看、可学、可用;四、应该具有研究的价值,不仅要成为教师自我反思的对象,同时也要成为与同行共同讨论的话题,从而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這次快乐课堂研讨课,我所讲的内容是《勾股定理的应用——帮蚂蚁寻找最短路径问题》。这期间准备的过程就是在备课,不仅仅在纸上,而更重要地是在心理、思想上备课。这节课研究的是蚂蚁在几何体表面爬行,怎样设计最短路线并计算最短路线的长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了帮助学生更直观、形象的找到最短路线,我帮助同学们设计了圆柱体、台阶等教具。在备课过程先要思考如何引发学生的兴趣,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学生的情绪高涨起来,整节课的气氛才会活跃,他们的注意力才会集中在课堂。课堂上真正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就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的。于是我设计了小组间进行竞赛的环节,让学生以分任务形式完成老师提出的问题,把学生求知欲望推至极高点。
在本次研讨课过程中我是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演绎“快乐的四化课堂”的:一、创设情境,将求最短路径的问题,嵌入在青蛙寻找食物的背景下。使数学课堂现实化,在熟悉的情境中去学数学,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致。二、实践操作,将蚂蚁爬行的几何体都做成模型,让学生在具体模型上寻找路线,进行设计从而计算出最短距离,使数学课堂个性化。俗话说:“听过会忘记,看过能记住,做过才理解。” 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初中生的思维,离不开形象和动作,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学与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做做。因此,在课堂上,我改变了那种单纯讲授知识的做法,而是安排动手操作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在动手操作学习数学的机会和条件。三、开展活动,将班级学生分为学习小组,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各小组间进行竞争比赛。使数学课堂趣味化???玩是孩子的天性。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实际,把学生的“学”与“玩”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实现这种具有理想闪光的课堂,光靠教师个体是做不到的,所以这次公开课更是我们数学组集体智慧的结晶与缩影。是同组教师的真诚与扶持与指正,让我越来越感受感受到要上好一节课,如下环节不可忽视:1年轻教师必须要深入钻研授课内容,注重研究教材教法,注重把知识和能力深入浅出又扎扎实实的传授给学生,注重不同的内容,就会有不同的授课方法。2要重视课堂中的教学术语与规范用语,例如我在本次研讨课上在阐述蚂蚁在圆柱体侧面爬行时就误说为圆柱体表面,这样蚂蚁爬行路线就发生改变。3教师评价以赏识性的语言为主,不仅维护学生自尊促进师生交流,还能让课堂充满温馨的人文关怀色彩,这样会有利于开展公开课教学活动。4要给学生一双数学的眼睛,培养数学思维与数学意识,使学生真正体验数学的魅力。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科学课堂研讨课心得体会 篇4
11月7日下午,进行的专题是小学科学讨论课课堂教学及教学策略解读的研讨活动,首先观摩了三节公开课,第一节是临沂教师薛惠瑕的《我从哪里来》一课,第二节是营南的徐彩兰的《人的一生》一课、第三节是郯城李善光的《开发新能源》一课。三节课都是讨论课课型,他们都让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都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类梳理,通过学生小组内、班内等形式进行了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老师适时引导点拨,及时评价,整节课情感目标也达到预期目标,达成度较高。讨论课的教学策略是由我县仓主任负责解读的。
关于科学讨论课教学策略的思考:
1、讨论课首先要有问题讨论,如何让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靠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有内容问,但提出的问题很多偏离主题,无法归类。
2、对于问题的讨论,问题分类,各个小组讨论的问题是所有的.问题还是有针对性自主选择问题,如果自主选择,学生学习内容不全面,有些问题只是其它组的汇报,学生体验不深,如何内化?
二、小学科学逻辑推理课研讨
11月8日上午,同样是三节公开课加一个解决策略的讲座。三节课分别是《筷子折了》《声音的产生》和《白天黑夜》,《筷子折了》一课,执教老师首先设计了一个“小魔术”,引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然后是“筷子折了”的观察实验,通过分析讨论,注意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得出结论。
关于小学科学逻辑推理课的思考:
逻辑推理过程是严密的思维过程,需要不断的锻炼得以提高逻辑推理能力,而逻辑推理能力包括多种,有直接推理,有间接推理,还有迂回的、综合的等,在小学阶段,有何侧重点?如何处理推理与实践的关系?有些推理如何验证?
三、小学品生品社课
我没负责过品生品社课,直接提出自己的思考:
1、品德与社会集体主义教育专题中,如何处理我们的教育目标与社会现实相差过大的问题?
研讨课《大舞台》课堂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读准生字的读音,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和方法:通过有层次地读课文,让学生了解冰心童年生活中的“大舞台”指的是什么,作者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在这个童年的大舞台上生活的怎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童年欢畅、自由生活的怀念和留恋之情,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了解冰心童年生活中的 “大舞台”指的是什么,作者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在这个童年的大舞台上生活的怎样。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 解题知意同学们,“大舞台”这三个字,它能让你想到什么?(教师抓住“舞台”这个字眼进行引导)“人生就像一个大舞台”(板书课题:大舞台)(全班交流)“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我们又都是这个舞台的主角儿,如何在这个舞台上演好悲喜剧是每个人一生的追求。今天就让我们看看冰心奶奶在童年的舞台上是如何演绎的吧!”(齐读课题)提问:作者童年生活中的“大舞台”到底指的是什么(板书:?)默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找出答案。(读课文,学生交流)
二、通读全文 了解冰心的童年生活在这个“大舞台”上,童年的冰心过着怎样的童年生活啊?出示: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作者童年生活的哪几件事?引导学生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这几件事。(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板书)
三、引读课文 感悟真情 是啊,作者的童年生活真是非富多彩,真让人羡慕----你最喜欢哪种生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内容进行朗读,通过读的方式,告诉大家你独特的感受。(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谁愿意用读的方式告诉大家你读出的感受?
在全班交流时,教师注意以下内容: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读出感受。山上的野化,海上的风光,海上的人,吸引着冰心,使她成了一个关不住的孩子。所以,童年的生活给她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到了晚年,她是怎样回忆这段往事的?在课文里找出这个内容,并读一读。提问:当你读这段时,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交流)A:冰心奶奶对童年的留恋。B:童年的生活对冰心奶奶写作的影响。C:我知道冰心奶奶去世后,为什么她的亲人给她把灵堂布置成了蓝色,因为她喜欢大海。小结:那就让冰心奶奶童年美好的生活也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让我们怀着留念的心情齐读最后一段课文。(齐读课文)
新生研讨课心得体会 篇6
重庆大学机械学院
摘要
本次论文的目的是总结新生研讨课内容,过程和心得体会。论文的方法是作总结,书写,排版。论文的结果是明确新生研讨课目的,从中得到更深的认识并作出总结。
目录
1·内容 2·参与过程 3·总结
一.内容
本次新生研讨课的内容包括老师指导,自我认识,小组合作及个人独立任务。
研讨课开始,老师介绍了本专业的基本内容,要求及未来发展。机械电子是工程学科中的一个跨学科专业,在机械制造、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具有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能在生产一线从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产品的设计制造、控制开发、应用研究和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能在中、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从事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理论教学、专业实践指导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复合型职教师资。需要具有制图、机电信号采集转换与检测、机电系统微机与PLC控制、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有较强的数控机床操作、调试、维修、维护等实际操作技能。具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测试机电参数、合理运用机电设备的能力。具有机电产品的开发运用能力。具有机械、电子、数码等产品结构研发设计的能力。具有机械、电子相关生产企业及研发机构的管理能力。毕业生可到各类机械设计与制造企业、电子及电器企业及其它生产部门、公司、科研与教学部门从事机电品的设计、制造、管理、教学、开发、销售及技术服务等工作。
自我认识即介绍自己及上大学的目的、未来目标,这使我们对自己有了更深的认识,并能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有大概的目标及方向。大学是个自主发挥的空间,是个独立做主的地方,有目标,有奋斗的生活很重要。
小组做两次关于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知识的ppt,分工合作,包括收集资料,做ppt,去讲台上讲解,回答同学的疑惑。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出色地做好自己的板块,尽职尽责完成任务。不仅使我们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锻炼了我们的表演能力,更加深了小组成员间的认识与感情。
个人独立做ppt是对前两次小组做ppt学习到什么的应用,将个人的责任放大,一个人负责整个板块的工作。这样确保每个人都能锻炼到位,真正体验每个环节,有耐心收集资料,有能力做ppt,有胆量上台解说,最终“脱离组织,独树一帜”。
二、参与过程
本小组做了“关于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认识”,“机械手”两个ppt,。
第一个ppt一人负责收集资料,一人负责做ppt, 三人负责讲解,一人负责回答问题。第二个ppt一人负责收集资料,一人负责做ppt, 二人负责讲解,两人负责回答问题。
三、总结
新生研讨课让我们获得了很多有用的专业信息。虽然我们每个人在进入大学之前都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才选择了我们的专业,但毕竟我们对我们的专业缺乏很多必要的认识和了解。幸好新生研讨课给我们提供了这养一个平台,在上完新生研讨课之后,很多同学表示对我们的专业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比如说在大学年各个阶段我们都应该学些什么,我们主要应该学那些方面的知识,我们在四年里应该培养自己那些方面的能力等等。在课堂上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毕业之后的择业与就业情况,向我们全面分析了选择就业还是继续深造的利弊。这让我们在大学学习之初就对将来的学习就业局面有了大概的了解,让我们在今后四年的学习中能够选择性的做些准备工作,不至于在面临抉择时手足无策。同时也给我 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的竞争很激烈,要我们明确自己的目标并脚踏实地的走好大学生活的每一步才能使自己更有优势。
其次,新生研讨课采用了一种互动的教学方式,同学们在课上能够畅所欲言地与老师进行交流,有什么不懂的立刻就能够得到解答,充分调动了同学们对学习知识的积极性,让我们对学习充满了极大的热情,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总之学校开设这样一门课程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
新生研讨课在我们的大学生活的开端给我们上了重要的课,让我们最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和未来有了更大的期待。通过新生研讨课使我们对学习状态和学习方法有了一种新的认识,感慨“知识原来还可以这么学”,对大学有了一种新的 认识,促进了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锻炼了自己的表达、团队协作等多种能力。新生研讨课不是在教我们一门知识,而是在教我如何获取知识,如何思考问题,这种课程对刚开始大学生活的我们是极为有益的。我们不仅获得了知识,更重要 的是了解了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与过程,对何为研究也有了初步了解。另外,我们有充分的机会接触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尝 试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即基本上完全自主地查找资料、分析资料、独立思考、参与讨论在此过程中领会到了什么是大学里的学习,锻炼了对陌生领域的领悟能 力。
新生研讨课给我们提供了走进名师的机会,名师就在身边!作为重庆大学的学生,一进入大学就可以与本专业、领域的名师、教授进行平等的交流,我深感荣幸与骄傲,有过一种从来不曾有过的优越感,通过与名师的交流、对话,领略名师的魅力风范,感受他们的治学为人之道。
科学课堂研讨课心得体会 篇7
活动方案
初三毕业班工作是我校本学期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做好初 三复习工作,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提高我校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建设,加快初三中考复习模式形成,力争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真正的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效,经学校研究决定:在开学初举办校内各教研组的初三复习研讨课活动。
一、活动主题
参与、交流、高效、成长
二、活动宗旨
初三每一位教师必须积极参与,在活动中交流教学经 验、打造高效课堂、促进专业成长、提高初三教学质量。
三、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邓洪程(校长)
副组长:柳群(教学副校长)穆云峰(教务主任)
组员:各教研组长李秀波(语文)邵青娟(英语)
许国霞(数学)王野萍(理化生)
丁旭荣(政史地)刘环(音体美)
四、活动时间:2011年3月7日——3月11日
五、活动具体安排
3月8日袁芬第二节《数与式》
3月8日刘广志第三节《爱莲说》
3月9日盖嵬第二节《名词专项》
3月9日王野萍第三节《热现象》
3月10日乔宏伟第四节《抗日战争》
3月11日周立新第五节《我们周围的空气》
3月11日刘亚明第六节《参与政治生活》
六、活动要求
1、每位讲课教师课前必须充分准备,精心组织教学。严格按照学期初学校召开的毕业班教师大会形成的复习建议去组织上课。
2、讲课教师课堂上应围绕核心内容,抓住复习课的特点,由点到面,层层落实。
3、讲课教师应对所讲的知识体系清楚,了解该知识体系在学科教学中所处的位置,以及该知识体系在中考命题中所占的分值比例。
4、讲课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遵照教育局下发的“打造高效课堂”的具体要求,精讲精练,提高讲课效率。
5、承担研讨课的教师授课内容课前必须在教研组内讨论、研讨,讲课时组内教师必须参与听课,课后评课。其他教师在当节无课的情况下也要坚持听课,欢迎参与评课。
宁江区新民职业中学教务处
小学科学课研讨体会 篇8
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j.Co m来源
小学科学课研讨体会
2010年9月17日,我参加了县教研室举行的小学科学研讨活动。听了《液体的热张冷缩》、《探索宇宙》、《一天的垃圾》三节精彩的课,第四节有三位老师精彩点评。下午,仓老师还作了题为《探究——科学课之魂》的专题讲座。一天的时间匆匆而过,留给我们更多的是收获、反思。尤其是下午仓老师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这次活动给我传达了当前科学课的教学要求,既要改变以前常识课中的重知识轻过程的教法;也要改变新课程改革以来,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过程轻知识的现象,往往一节课下来,学生既没有掌握方法,也没有学到科学知识。教师误以为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就拼命进行探究,抛弃了知识的传授,结果得不偿失。
二、教师要立足教材,不拘泥教材
老师要做到立足教材,不拘泥教材,变教材为用教材,发现、搜集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课本只是教学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媒体。可要求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来充实课文的内容,从而对教材有所拓展。
三、科学课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
本次活动中教师的课体现了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进行探索、实验和研究。把科学视为一种有意义的探索过程,从“提出问题、进行假设(猜想)、设计实验、交流、验证假设”这些步骤来进行。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孩子们积极思考,认真做实验,细心观察,细致记录。孩子们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得到了培养。
总之,本次活动所带来的新课程教学理念,让我深受启发,使我获得了课堂教学的许多实用经验。
文 章来源莲山
科学课堂研讨课心得体会 篇9
高 秀 梅
今天我作为科学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参与者提出一些本人敷浅的观点与大家交流。
在这里有必要谈谈开展此项活动的目的意义:
我们邓元小学提出口号,提高教师素质,争创一流学校。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一所学校的质量高低,与教师素质直接相关,而教师素质的提高,必须要靠培训。培训的方式很多,有自主学习,有外出交流,有教学研讨,而最有效和最经济的培训方式就是教学研讨了。结合我校们科学课实际,所以我们暂时推行的是这种备课、上课、互相听课、互相评课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的培训主要有以下目的:
一、逐渐转变教师们的上公开课、研究课的心态,促进教师间相互听评课的日常化,自觉化,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
二、逐渐让教师们在集体活动中观念得到转变,能力得到锻炼、提高;为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长足发展提供平台。
这种模式坚持了两学期,现在有了一定的效果:
一、教师们上教研课并不像刚开始那样紧张,那样抵触了,有的教研组教师甚至还很积极地参与了,这是一大进步。我还听说中段教研组就没有给老师们排上课次序,而老师们争着上,有时还出现两个老师同时要求上的事。由此可见,教师们逐渐把上教研课看开了,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虽然有为了完成任务的态度,但至少心态已经趋于平和了。
二、教师们确实从中得到了锻炼提高,其实,通过我自身上的两节研讨课我认为教研活动和专题培训的最大受益者不是观课的人,而是授课的人,因为他要上课,他就必须对教法,学法,课件包括基本功都要作准备,准备的过程就是自我提高的过程。实践也说明了这一点。
三、为我们进一步规范常规教研奠定了基础。将来的教研活动,要日常化,有效化,自觉化,如果没有平常对待教研课、公开课的平淡心态,没有积极自主的参与意识,教研活动只能是走过场,费力不讨好的事。而且,向教研要质量,向教研要成绩,那只能是一句空话。
总的来说,我们科学课正向着“原生态”的方向发展,教师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二、对公开课的看法
听说某地有这样一所学校,规定每一位教师在规定时间内都要上研究课,而到时只要校长在校,谁也不愿上研究课,托词是:“还没准备好”。一旦校长出差,教师们则争先恐后地上研究课,老师们应接不暇地相互听课,犹如过“研究课的节日”。原因何在?原来每当上研究课,校长都要例行公事观课、评课。评课时“一视同仁”地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横扫一切地将教师自尊心摧毁。所以,教师最怕校长听课,尤其是听日常课。这一“立竿见影”地摧毁教师专业自信的近乎于“夸张”的真实特例,高度地浓缩了教师职业的生存状态。我们学校不存在这种现象,从校长到教师都在认真地呵护着我们脆弱的心灵,都怀着一颗真诚的心来观课。一堂课上好了,大家发自内心的赞赏,就好像是自己上好了那样高兴;一堂课没上好,观课的人安慰的语言、神情溢于言表,这种安慰是发自内心的,是真诚的,很是温暖人心。让我们觉得,只要认真做了,就不怕失败,且谁没有失败过呢?那么我们该如何看一节课呢?也许,它在教学结构与教学手段上并非每一次都那么完整、完美,在目标达成上并非处处理想。但它强调过程的扎实性,基础的渗透性,能力、心智发展的后效应与潜效应。例如对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随机培养,对学习方法与技能的强化训练,对学生认知矛盾的化解和感悟的耐心等待,以及中断教学流程而对课堂偶发事件的及时处理,等等,这些都是日常课堂所不能回避的。它可能不会“赏心悦目”,甚至还令人尴尬,但却是自然状态下真实的“耕耘”.总之,不能舍本逐末地仅以课堂是否活跃、热闹来判定教学是否成功,是否符合新课程要求。
因此我们应强化对日常课堂的关注与重视,促进课堂走向“原生态”,在朴素的课堂从容把握内心,将职业体验与幸福生活相勾连,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寄托,从而精神自由、快乐地栖居课堂。
六年级数学复习研讨课心得体会 篇10
今天有幸听了何老师的《立体图形复习课》,使我受益匪浅。何老师在课堂上非常注意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把学生学过的零散的知识通过梳理,让学生感受到立体图形各自的特征和共同点与不同点。同时既照顾到知识的整理归纳,又能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与实践,能很好的把握知识的重点、难点,课堂上能引导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实践能力。一节复习课不显得枯燥,而是有声有色。
复习课绝不是对旧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学生认识的继续、深化和提高。何老师把复习过程组织成学生再认识的过程,从更高的角度掌握和理解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而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复习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尽量的让学生去说、想、做,让学生在参与中复习好知识,提高学习效果,而不是简单的老师讲学生做好了完事。
何老师在练习的设计上花了很多心思,注意了练习题目的变式性和系列化,避免大量重复的机械练习,做到“训练题目最优化”。闯关题由易到难,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接着听了张老师和婧老师的经验分享,使我对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难题有了一些思路,也更懂得在教学中应怎样去教,学生才能更好的去学,这两位老师把自己在教学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毫无保留的分享给其他老师,使我受益颇多。
最后王主任分享了复习课应该怎样整理与复习,数学复习时是把一至六年级的知识全部融会贯通,很多学生好多知识已经忘记了,所以可以课前布置,有备而来,调动学生参与复习的积极性。教学中强化算理,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精心设计习题,习题要有综合性、灵活性,提高学生的能力。复习时要突出复习的主体,让学生自主整理,大胆展示,充分表达思考与表达,关注到学困生的兴趣和基础知识的掌握。
综合组研讨课心得 篇11
研讨课心得
栗慧蓉
综合组开展有效教学课题
研讨课心得
为了积极推进我校音体美等教学,进一步强化音体美等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切实提高音体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经我校研究决定,综合教研组开展了听评课活动,下面我将我教研组听评课活动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
综合教研组组在学校校长及主任的亲自蹲组指导下开展老师听评课活动,切实提高音体美等综合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全员积极参与
这次听评课活动我教研组老师都非常重视,都积极参与听课和评课活动。老师们听课认真,认真做了听课和评课记录,讨论深入活泼,并根据自己的听课记录认真书写了听评课反思。
三、以活动为载体
听课前我们共同研究如何参与听评课活动,老师们一致认为:首先,应该学会听课,听课重在想与思考我们应该对比着自己的思路去思考,去想讲课教师下一步的授课环节与思路,同时应详细记录该教师的讲课环节的思路步骤和要点。其次,要学会评课,应该对所记录的讲课思路和要点做几点分析,比如:授课方式,是讲授为主还是欣赏与现场演示结合为主,是通过什么手段来向学生传达信息,是否和好地引导和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并调动起了学生参与表达的学习氛围。再者,要学会共同交流,只有交流才有所提高。只要做到听课,评课交流相结合,一定会在教学上有很大提高。
四、活动效果显著
通过听评课老师们都认为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转变思维方式。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儿童,欣赏儿童、确定以人为本的终身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收到了良好效果。老师们的感受有以下几点:
1、营造开放自由的学习氛围。音体美等综合教学是一个预设和开放并存的过程,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都属于“传统教学”,按部就班,缺少开拓精神,随着新课标的落实,由“传统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教学内容和过程要提供给学生的学习内容要有调控性,层次性。开放的活动内容能够满足处在不同发展水平、具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习者多方面要求,使他们通过对活动内容的选择、占有获得各得其所的相应发展。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2、师生关系要平等,师生关系是一种很微妙的关系,教师可以是传道者、引路人、也可以是学习者,可以是导师、长辈,也可以是兄长、朋友。一切都视活动的需要而定。教师要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可以由课内向课外乃至校外延伸、即使在室内进行的教学活动,也可根据活动特点,打破单一的“秧田式”座位编排方式,进行座位的各种组合,使固定空间变为弹性空间。
3、对学生的作品要实行多元化评价,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来评价每一位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生的智力和思想意识不同,我们应该根据各种不同给以合理的评价,重视孩子们的学习过程。
科学课堂研讨课心得体会 篇12
展现课堂 ——英语研讨课活动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校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2 月 27 日我校英语科组参加了在××学校于举行的“君子智慧课堂”英语研讨课活动,活动内容为听课、评课、交流。全镇近100 多位英语专职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由××小学年轻有为的陈××老师以及风趣幽默的朱××老师演绎了两节风格各异的优质课。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市教研室专家鲁××老师担任本次大赛的评委,并对大赛中这两位教师表现出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给予高度的评价和肯定。专家一致表扬了两位教师都能做到创设情境进行教学以及能恰当使用phonics 进行语音教学。与此同时,专家鲁老师也提出了不少的建议和意见,这些都对英语教学都是一定程度的帮助。
为期两个小时的学习结束后,参与本次活动的英语教师们既吸取了有效的经验,更拓展了视野,真是受益匪浅!她们纷纷表示:回去后将抓紧时间把参观学习到的经验进行交流和内化。
(图为陈思颖老师在进行生动的授课)
(图为朱硕聪老师在进行幽默风趣的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