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2024-09-20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共12篇)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篇1

自实施课改以来,科学课就以一个全新的面孔展现在科学教师的面前。小学《科学》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了培养国家科学人才的启蒙教育的任务,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对于农村小学来讲,在实验设备相对缺乏、资料素材较少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小学科学的生命科学教育呢?基于生命科学教育的意义,笔者结合自己几年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实践,进行了如下的探索:

一、利用自然资源,丰富学生“生命”体验

关于“生命科学”的教学资源与城市学校学生相比,农村小学学生有较大的劣势,即学生的活动贫乏、眼界狭小、知识面窄等。但也有城市学生不可比拟的优势,农村学校的周边是广阔的大自然,大自然的奥秘无穷,本身就是最好的课堂。我在教学时充分利用农村广阔的自然资源,以丰富学生对生命世界的体验。如,在教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我眼里的生命世界”这一单元时,把学生带到田野里,让学生在田野中尽情地活动,寻找自然界中的“生命世界”。这些教学内容若是在城市小学,一定会受到条件的制约而无法让学生很好地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然而,对于农村小学的学生来说,这些教学内容是那么熟悉。学生家里就养着鸡、鸭、鹅、兔子、猫……田野里、路边上、校园里时时都会有一些蟋蟀、蚂蚁等小动物出没。而各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更是经常见到,很多学生还亲手栽过花、种过树。这就是农村环境为学生提供的特有的探究材料。

渐渐地,我发现学生对待周围小动物、植物的态度有了明显的变化,“生命世界”的教学,使学生懂得呵护小生命了,懂得珍惜生命了。他们为身边的自然世界的神奇变化而惊讶,为一次“蚂蚁搬家”而专注,为一颗小种子的发芽、开花而高兴。农村特有的自然资源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生命体验”。

二、开展第二课堂,拓展学生“生命”视野

在农村教学“生命世界”,建立种植基地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建立种植基地让学生动手实践,不但可以让学生爱上科学课、学到关于生命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拓宽学生的“生命”视野。我们学校就和村委协商,要了三亩地,作为学校的种植基地,我引导学生把它分成小块,在上面做实验,开展关于“生命世界”的第二课堂教学。

开展第二课堂,拓宽学生“生命世界”的视野,学生越来越喜欢对种植进行科学研究。

三、自制部分教具,引导学生“生命”再现

在“生命世界”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校实验室缺少动植物标本,我就带着学生去野外采集植物,捕捉小动物。没有采集和捕捉的工具,我们就自己制作。把采集和捕捉回来的植物、动物制作成标本。主要有我们周围常见的草、树叶、花和一些小动物的标本。这些标本,既是我教学的教具,更是学生认知动植物的有效途径。在教学“植物的一生”这单元时,我把学生带到野地里,让学生采集不同植物的叶子和花等,制作成标本,挂在教室里。让学生体会不同叶子和花的美丽,让她们思考为什么不同的植物会有不同的叶子。一个单元结束时,教室里挂满了各种各样的叶子和花的标本。学生就是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对“生命世界”有了新的认识,他们更加爱上了科学课,爱上了大自然。

四、结合本地实际,提高学生“生命”观念

作为一个农村的科学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积极地了解周围的事物。如,最近农民在农田里干什么农事?农田里长些什么作物?哪些作物开始下种了?哪些作物开始收割了?当地有哪些常见的植物?有哪些常见的动物?它们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生长规律是怎样的?当地的生态环境怎样?等。这些知识可以及时地补充到我们的科学课中来。

在教学的同时,适当地做一些调查研究也能提高学生的“生命”观念,在教学“土壤与生命”时,我让学生展示从不同地方采来的土样。有的学生说他是从田里取来的土,有的学生说他是从河滩上取来的土,有的学生说他是从大树下取来的……教学快要结束时,我问学生:种庄稼,什么样的土质比较好?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壤土土质好,适合种庄稼并达成了一致的结论。突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我不同意,我爸爸去年种西瓜,他就选了我家一块高地,而且还是沙地。爸爸说这样的地,种出来的西瓜才会又大又甜。”我非常欣赏这个学生的不同见解。借助这个学生提出的问题,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什么样的土壤适合种什么样的植物,学生对“生命世界”的探究越来越投入了。

结合本地实际进行“生命世界”的教学,能够让学生渐渐地关注农作物的生长,使学生有意识地保护大自然,保护周围的环境。

摘要:生命世界的教学能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意趣,对于农村小学来讲,如何进行“生命世界”的教学呢?学校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农村小学离大自然比较近的特点组织教学,以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

关键词:小学科学,农村,生命科学,科学教学

参考文献

黄晓,孙丽伟.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规范化和学科化[J].全球教育展望,2014(4).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篇2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效率

【前言】: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在各学科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小组间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随处可见,从而使课堂教学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教师的绝对权威淡化了,学生的主体性增强了,“自主探索”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中,经过不断地自主、合作、交流,使他们在合作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从而培养科学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因此,探讨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科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有效的科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科学教学活动的重要方法。它为学生创造了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人人有机会发表意见,人人有机会动手实践,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人。然而令人深思的是,在课堂实践中,小组合作探究的效果不尽人意。往往是老师一宣布讨论或实验,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四人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一张口就是:“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小组合作学习的几大要素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共同任务中的分工和个人责任,小组成员之间的信任,对成员完成的任务进行加工和评估,并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显然,这些要素在上述的课堂上都不具备,这样的小组讨论就是不完全形式的。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怎样才能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尝试从以下五个方面阐述小学科学课中的小组合作。

一、合理组建小组,让学生学会交流。

小组的组建首先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就要让学生按共同的兴趣,自主分组。但学生在组合时又往往缺乏理性思考,仅根据个人喜好来分组,有时可能会出现“强强联手”和部分学生“没人要”的现象,这时就需要教师的集中指导和调整。教师做调整工作时,尽量尊重学生意见,并让学生明白分组是应考虑的问题。一般考虑:

1、小组人数要合理。以4-6人为宜。不同年级、不同合作内容,所需人数也不一样。

三、四年级的合作一般为较简单,如《植物的叶》、《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等活动,一小组4人即可,人数太多将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

五、六年级的合作内容趋于复杂,如《做个太阳能热水器》《电磁铁的磁力》《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等,一小组可安排6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活动的开展。

2、各小组力量均衡,为合理分工做好准备,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分组后,小组要推荐活动小组组长并进行分工,这时需要教师在方法上做适当的指导,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合作分工技能。分工的基本原则是遵循优势互补,要尽量考虑个性差异,让每个同学在小组中都能发挥独特的作用,做到扬长补短,人尽其才。通过合理调配及教师对各项任务的负责人做了一定的指导和培训,小组合作活动做到责任到人,并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协助他人。此次让每个组员的价值作用都得到了发挥,使小组合作学习变得更加有效。对于高段年级的同学,不同的合作活动还可采用动态轮换的分工方法,这样可以保护每个同学的积极性,也保证了给每个同学平等发展的机会。

二、创设合作氛围,让学生学会体验。

在做好组建和分工工作后,还要营造一个和谐的小组活动氛围,它是完成合作活动的前提和保证。和谐的小组关系需要所有小组成员一起维护,小组内的成员要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

首先合作小组成员要学会相互沟通。教师要提供学生一定的交流时间,小组成员要掌握一定交流技巧。没有一定的小组交流的时间,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没有一定的交流技巧,合作活动也一定会崎岖不平。通过组内交流能增进互相理解、联络感情,达到心理上的共融和默契。通过交流可以及时了解同伴的学习情况,从而进行自我调整或相互调整,使合作得以优化。通过交流,还可以提高交际能力,推动学生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其次要及时处理合作小组内的问题与矛盾。在合作小组活动过程中,有时会发生一些不愿意承担责任的小组成员推卸责任,或在活动中不积极配合的情况,这样就会使合作活动会陷入困境,这需要教师及时处理。处理这些问题时也就要求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学会诚恳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学会在坚持真理的同时,认真虚心地听取接受他人的意见。这样定能形成一个和谐融洽的活动小组,从而发挥出小组团结的力量。如在学习《电磁铁的磁力

(一)》一课中,要求小组共同研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线圈的关系,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每组只有一套实验器材,有些学生就有意或无意地把一些电磁铁移近自己,有的干脆抓在自己的手中。遇到这种情况,我就及时引导,要求小组长发挥作用,让组内的每个成员都有动手的机会。但如果实验材料充足,人人都有动手的机会,还出现这种现象时,我们又要引导他们,不光要会做,还有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三、选择合作时机,提高合作的有效性。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如:有的教师在过易或过难的地方设计小组讨论,有的教师在适合于学生科学探究的地方安排小组交流等等,结果由于时机不当,收效甚微。同时,还有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是教师呈现问题后未留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两三分钟就叫“停止”。这时,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有的小组才刚刚开始。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我们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三年级上册《植物的叶》一课中,在介绍完自己带来的树叶后,我引导“如果前后四个同学为一组,把你们的的树叶放一起,你是否会有新的发现呢?”我话音刚落,前后四个同学就迫不及待地凑到一块儿,唧唧喳喳地讨论起来。讨论结束的交流中,学生甲说“我们小组共有32片树叶,来自8种不同的树。”同学乙说“我们的树叶又多又不一样,它们的颜色有黄的、绿的、红的、紫红的等好多种呢!”同学丙说“我们有四片树叶像扇子,还有9片像手掌,这种树叶数量最多了,”„„在三年级上册这个刚刚起步的年级,合作活动较为简单,教师没有必要可以要求合作,只需要选择好有效的合作内容,就能激发学生合作的兴趣,并感受到合作的快乐。

四、不断调控,让学生获得过程性体验。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那么又如何在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中做好评价调控的作用呢?本人以为当教师预计到这样的合作探究会发生困难时,需要做好指导调控的准备,比如,为学生准备好一些建议卡片,及时分发到小组内;当小组内发生意外的问题时,教师就要以一个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的身份及时给予帮助;当小组学生的意见出现较大分歧时,教师就要对小组成员的这种敢于质疑的行为表示赞赏,然后再以一个公正人的身份参与小组的讨论与分析;当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当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有耐心地引导学生明确任务及操作程序;当小组讨论的声音过大,教师可建议组长设置一个做噪音监督员,或让这组学生的位置互相移近一些;当小组探究活动由不顺利变为顺利时,教师应及时返回去表扬合作有成效,以示鼓励;当小组记录的数据都是规范操作和仔细观察的结果时,教师应给予充分肯定,表扬他们善于尊重事实依据;当小组的研究偏离了主题时,教师应及时点拨及时纠正。还有,为更加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组织评价调控时,可以充分使用互动性评价,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处理问题。等等。这样的评价与调控,就可以让小组的每一位学生在曲折的探究中获得深刻的过程性体验。

五、及时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及时评价小组合作探究的情况,能够使每位组员更清楚自己的每一点进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兴趣。对小组学习的评价应该坚持以评集体为主,评个人为辅;以评全面为主,评特色为辅;以评过程为主,评结果为辅。比如,到探究结束时,师生可共同评出“最佳沟通奖”“配合默契奖”“共同进步奖”“集体智慧奖”等。通过鉴别评定小组学生的参与行为与效果,给予价值肯定,就可以引导学生在科学探究的道路上如何不断“碰撞、对接、融合”,就可以不断提高小组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因此,用好这个评价调控机制,也是小组合作成效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对小组合作过程中的评价调控问题更要引起教师的重视。不要以为小组自己会合作探究了,教师就清闲了,其实此时的教师更忙了,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及时的评价与调控,或引导学生相互评价。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感情交流,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正如苏霍母林斯基所说的:“正像空气对于健康一样,自由时间对于学生是必不可少的┄┄自由时间是丰富学生智力生活的首要条件。”课堂教学不是一对一的对白,而是立体式、多层次的学习空间。只要我们在科学课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积累。相信,合作学习必将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产生巨大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科学(3 ~ 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

2、《浅谈在科学课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伏卫兵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反思 篇3

一、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忽视了教师的主导性

课改以后,新的教学理念深深影响着我们的老师,课堂教学的学习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学生才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为了突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把自主性还给学生,在科学课上,有的老师甚至害怕讲解,怕老师的话多了就是没有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好像讲解就是违背了新的课程理念。在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时,为学生准备了丰富的实验材料之后,老师不加引导,不予以启发,就让学生自己去进行实验,导致探究目标不明确,合作意识不强,最后科学的课堂上乱糟糟一片,实验以失败而告终,更别谈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了。这些做法,其实是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的片面理解,表面上是让学生获得了一种自主的权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自主。

如在教授小学科学课《土壤》一课,课前老师为学生准备了大量的材料,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自主探究观察土壤的特点。可是在教学中,有的老师把材料分给小组之后,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前的讨论和交流,实验方案的制定和设计,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验、 自己去观察,于是课堂上一片“翻天覆地”,“热闹”非凡,土壤到处都是,水洒满了桌面,实验效果可想而知。给了学生大量的时间,收效甚微,效率低下,更何谈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学生自主学习是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片面地理解学生自主学习而忽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只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它需要在我们老师的引导下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提出探究的问题、给予充足的时间、引发矛盾冲突,让学生去讨论交流,去创造,真正体现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主导性同等重要,要正确把握两者的关系。

科学课程理念中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应从如下几点着手。

(一)创造一切条件,满足学生的愿望,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学习、体验的过程,为学生准备有结构的探究材料,让材料来刺激学生,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二)教师要注重学生合作探究中的方法指导,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并分工协作。(三)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如:在《珍稀的动植物》一课中,依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可能会播放一些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动植物的情况, 提供这方面的资料,让学生去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学生的主动性、自发性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第一层次上,教师的主导性也得不到体现。教学的环节可以重新调整一下:说说你知道珍稀动植物的哪些情况→播放珍稀的动植物片段→让学生提出想研究的问题→学习者选择想研究的问题→根据选择的问题分小组利用探究网站学习研究→交流汇报、成果展示。这样的收集信息→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合作探究→汇报展示的教学流程更能让学习者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才持久深刻,而教师只是一个协助者、引导者,学生科学学习的主体性才真正得到体现。

二、对探究性学习的理解存在片面性,忽视了探究的实质性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课改中也大力提倡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于是,一些老师便蜂拥而上,把探究性学习推而广之,不管难易,凡事必究,这种对探究性学习片面的理解忽视了探究的实质性,常常是劳而无获。

我们可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如在上科学课《水》一课的时候,对于水的性质中水是透明的这一特点,当有的学生说透过装水的杯子可以看到杯子那一边的物体时,这说明水是透明的,其实这时候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经验一下子就明白、就能弄懂这个问题,老师拿出实验器材演示一下就可以。可有的老师偏偏小题大做,先让学生讨论一下,再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而证明水是透明的这一特点。

想想看,这样做的价值究竟有多大。并不是任何知识都适合探究性学习。那些体现事物名称、概念、事实等多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和一些简单易懂的知识,通过讲解以及传统的教学手段就能弄懂,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必花时间去探究了。无需探究的东西、没有探究价值的东西,一味地去探究,只会是本末倒置,导致探究的浅层化、表面化和形式化。

探究性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是倡导学生在课堂中以研究的态度和一般的研究方法探索可能的结论的一种学习活动。对于教师来说,它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或策略。

如在上《摆的秘密》一课,可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利用材料制作一个摆→让学生数一数在一分钟之内摆动的次数,各组汇报结果→让学生提出研究的问题(为什么同学们制作的摆在单位时间里,摆动的次数不一样)→学生猜想、假设→制定实验方案→实验探究、记 录→交流汇报。由于问题是学生从实验现象中发现和提出的,是急待解决的问题,这时候的探究是建立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之上,学生就会负责任地积极参与到探究的活动中,经历这样的探究过程,才是探究的实质所在,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也会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不断形成。如果仅仅把探究性学习当作一种学习的方式,而忽视它是一种过程和学习活动,那就会走进探究性学习的误区。

三、追求活动的外在性,忽视了活动的体验性和思维性

在很多的课堂上,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学生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不亦乐乎! 笔者曾听过这样的一节科学课《反冲现象》,整节课很是热闹,学生活动的次数比较多,有吹气球、玩气球小车、旋转喷水瓶等,由于时间的原因,每次活动之后,学生很少谈自己的活动感受,少了活动过后的感悟和反思,活动结束了,这节课也就结束了。每次活动过后,没有更深层次交流汇报、质疑和发现,缺少了活动的思维性,也就失去了这节课的真正意义所在。教学的真正目的不是为活动而活动,我们要挖掘的是每一项活动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的活动性,这也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活动性的特点在“动”,即要求学生主动参加,亲自获得直接经验。但只注重活动的外在性,而不注重学生内在的感受和引发学生的思考,那活动的意义又何在。新课程提倡的是外在的活动和内隐活动的统一性,是操作活动和思维活动的统一,它旨在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亲自体验活动过程,有活动没有体验、有活动没有思维,那活动本身的价值就会无法体现。我们老师要真正的认识到课堂教学中的活动性的内涵,它是反应两个层面的内容,即操作活动和思维活动,外在和内在的,两者互相关联,缺一不可。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我们还处在摸索和实践阶段,我们的课堂教学还存在种种问题,这是很正常的,也许我们还会有更多的困惑和迷茫。但只要我们敢于面对困难,正视存在的问题,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改进,我们就会在课程改革中不断成长起来。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松山湖科教局)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篇4

一、激发小学生对于科学 学习的兴趣

鉴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他们的心智还尚未成熟,这就决定着他们对于学习会有一些明显的情绪变化。通过大量科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注意力一般集中的时间不长。因此,在小学科学的教学当中,教师应该把激发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作为教学的主要工作。对于科学教学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科学是一门非常基础的课程,虽然在教材中出现的是大量的科学基础知识,但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科学实验,来提升学生对于科学学习的兴趣与探究欲望。

例如,教师在讲解“植物茎的作用”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带一些植物到教室当中,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植物茎的具体部位,然后再引入植物茎的具体作用与功能。同时,教师可以把芹菜的茎浸泡在红色的水中,通过让学生仔细观察,就能够发现芹菜的茎在逐渐地变成红色,接着让学生切开芹菜的茎,来观察横断面,学生就能够看到芹菜的茎中聚集了很多细微的管道,通过学生的思考与探究,就能够掌握这些管道是用来传输水分与养料的。

二、通过小组合作来提高 学生的参与度

科学教师在课堂的教学当中,不仅应该从学生的兴趣、认知能力以及生活经验出发,也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与实践等方式,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教师需要注意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充分地尊重学生,改变讲授科学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科学的方式,不断地调整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与评价方式,使课堂教学更加能够面向全体学生,更加易于被全体学生所接受。同时,教师应该不断地鼓励学生学习,增强学生对于科学学习的信心,调动学生对科学课堂活动与课堂实践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通过互动学习,让学生首先在小组内部互动,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三、使用有效的问题来引 导学生思考

在课堂教学当中,提问能够非常有效地引发学生产生心智活动,并且能够通过对问题的回答来作为反应的信号刺激,从而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科学教师使用提问来引导,能够起到与学生沟通的作用,提高教学的成功度。在传统的科学教学模式当中,教师一般都只是注重对科学知识的传授,即使有提问也一般都是以考问的形式,通过问答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下,教师提问的目的并不能够只是检查与诊断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与掌握,还应该通过提问来支持学生的学习活动。通过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能够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各个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不断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发散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形成。

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由于小学科学是一门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于一体的基础学科。小学教师在教学之中应该注重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不断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与地位,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的设置时,应该把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习惯与科学思考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任务,从而为学生今后的科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给予学生明确的指导方向,通过科学实验与科学研究提高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意识,规范学生的科学操作规范;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加思考,与同学共同讨论,如果同学之间讨论之后还是不能够得到解决,就可以与教师讨论。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科学思考的能力。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篇5

摘要:《科学(3-6年级)新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十分明确地提出: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农村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利用农村学校特点,深入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任重道远。

关键词:高效课堂 学科阵地 读书活动

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时代和民族发展的需要,更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未来人才素质需要。《科学(3-6年级)新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对此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然而,目前农村小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在我校开展的一项针对小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调查反映,小学生总体上科学探究素养不高。在调查的3至6年级12个班级的500名学生中,约60%的学生没有读过科普类图书,约52.6%的学生不愿意主动尝试解决问题;约56%的学生遇到问题不知道应该如何思考解决;约58%的学生遇到问题时,不知道先思考并作出假设,然后再寻找证据,得到答案。分析科学教师的现状也不乐观,科学专业毕业的教师只有一名,专职任教科学的教师有两名,其他4名教师都是语文或者数学兼职的,在日常教学中偏重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几乎没有接受高层次专业培训的机会,缺少案例开发的图书资源和教具资源,课外科学教育的实践资料更是奇缺。而农村家长也只重视孩子语文、数学的成绩,忽视了对其子女的科学素养培养,从而影响了农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在这种大背景下,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任重道远。

为此,我校开展了农村小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工程实践研究,以“做中学”探究式科学教育研究为基点,发挥农村小学优势,聘请校外辅导员,开展科学知识、科学实验方法的讲座,辅导师生在校内外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等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提升科学教师素质 保证科学教学质量

科学课程承担着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重任,在整个小学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为实施科学教育的教师。他们的科学素养直接影响着科学教育的效果。《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一节中也强调:科学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和科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科学教师将成为科学教育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性因素,成为科学课程改革的主力军和生命线。农村小学专业科学教师很少,兼职教师大部分任教过原来的自然和常识课,责任心较强,但缺少科学理论系统的深入理解,在课堂中往往会体现出科学知识的缺乏和科学理性思维的缺陷,直接影响科学教学的质量,甚至误人子弟,所以提高农村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迫在眉睫。

张红霞老师在《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调查研究》一文中指出:影响科学教师教学行为的第一因素是对科学性质的理解,其次是对科学方法的掌握。小学科学的内容并不深奥,涉及了“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个部分,综合性强,这就要求我们的科学教师转变思想观念,更新和完善原有的知识结构,通过加强学习,系统培训,真正懂得科学的性质,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差别,了解各种科学哲学流派的确切含义及其对科学教育,掌握小学科学学科特点及教法。立志做一名小学科学好老师,善于发现科学教学的一般规律,总结规律,处理好以学生为中心与科学理性的关系。

二、立足高效课堂 将探究活动进行到底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倡导“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科学素养培养要依靠科学课堂上开展的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它也是科学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精神、方法以及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也是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摆在我们每一个科学教师面前的任务就是如何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上构建出一个个高效的科学探究活动,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营造充满科学气息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之中。科学学科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农村小学因师资力量的匮乏,科学教师基本上是兼职的,但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语文、数 2 学、美术、劳动等许多学科的内容都有和科学课类似的地方,只是不同学科关注的角度不同而已。因此,开发课程资源,有效整合学科教学内容,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开展横向联合,集中一段时间共同完成对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的观察、实验、记录、描述、制作、概括等探究活动更具新的内涵。我们的科学探究活动绝不能枯燥无味,尽量简单明了,使学生对探究活动的热情和投入程度不断加温。

三、建立学科阵地 发挥农村小学优势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农村学校应根据其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开发与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构建“大科学”课堂,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

1、建立活动基地,提供探究的平台。农村具有广阔的空间,是开展研究科学的广阔天地,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特别是有关动植物方面的教育,为学生学习科学提供了丰富的活生生的教学材料。《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作为科学课程学习主体的小学生,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为他们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引领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例如在《三》下科学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种植凤仙花》和《养蚕》教学活动中,我们就将学生身边的科学引入课堂,利用校园空地,开辟了红领巾种植园,种上了桑叶、凤仙花和各种种子,也提供了相应的各种设备、场所等条件,建立了红领巾养殖场,进行了养蚕活动,把课堂上完不成的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利用了长作业的形式鼓励学生不断探究,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到科学探究的实践中去的机会。

2、依靠家长,深入开展实践活动。教育离不开家庭,家庭是孩子生活中的科学课堂,而农村家长更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以对家庭这一科学资源的开发更是我们农村学校不可忽视的。为了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充分利用农村家长的特点,将科学实践活动设制成校本课程,让学生自主地投入到科学的探究中去,以达到促进和发展他们探究能力的目的。为此,我们设计了不同的深化实践活动。(1)针对低年级学生,着重进行观察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我们设计了和家长一起下农田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观 3 察认识各种动植物。(2)针对中年级学生,在进行观察力培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并力求自己解决,在家长的参与下,共同活动,如调查“家乡的桑叶园分布图”、“家乡的动植物”、“家乡的矿物”等活动(3)对高年级学生,根据学生实际水平与兴趣情况,有计划、有目的拟定带有一定探索性的课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从而促使他们智能的发展。如六年级的学生学习了《环境和我们》,对家乡的河流、垃圾处理等进行调查,在家长的带领下参观矿山,了解分析,写出调查报告,倡议农村垃圾分类改造,集中处理等。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能发现的特殊的有价值的问题,家长无意识地不断引领使探究活动进一步推向深入,培养了学生尊重事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从而提高了科学素养。

四、推广读书工程 科学启蒙从小开始

《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就是科学探究,这个探究可以是动手实验,也可以是去收集资料,进行加工。实验观察是直接经验,尽量给孩子提供直接经验的机会。但一个人的知识架构,直接经验不能占最多的,更多的是间接经验。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加强学生的科普阅读,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思维习惯,增强学生的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阅读科学书籍,也是学生走近科学、爱好科学,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农村小学教学条件差,学校科学教学缺乏对学生的阅读系统指导,在平时的科学学习中表现出语言表达能力差,不会运用科学术语表达科学观点,对当前的科技大事和科技发展漠不关心。而农村孩子的家长大多数时间都在农活务工上,没时间买课外读物,更没有意识买科普读物,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就是依托学校优势,推广读书工程,注重农村小学生的科学启蒙教育。

近几年,随着省书香校园活动的推进,农村学校的图书资源也越来越丰富,利用好学校的图书资源,指导好阅读活动是有效提升农村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利用这一阵地,我们整理出科普类图书,开设科普类阅读专栏,定期更换图书。学校每年根据“读书活动月”中定下一周为“科普活动周”。通过“读科学家故事、写科普日记、说科学发明、画科普手抄报等活动,逐步培养,巩固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走近科学家,了解科学家故事,重温科学发展历程,科学启蒙从这里开始。

参考书目: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

2、《科学究竟是什么》张红霞著

简析小学科学教学 篇6

关键词:小学科学;创新教学;学有所用;好奇心

一、创新教学

许多教师循常习故,黑板、粉笔、挂图、模型“四大法宝”。但是,在大数据时代,学生已经对这些方式不感兴趣,“触电、触网”已经成为教师选择教学手段的必由之路。此时充分运用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的教育手段就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集成了光、声、图为一体的多媒体技术自然成为教师的首选,已经广泛在课堂教学中得以运用,为教师创设教学场景提供了便利,化静止为动态、变无声为有声,死板的图片变成了跳动的画面,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器官,让学生的学习体验更加立体、形象与生动。

二、学有所用

教学《变废为宝》一课时,预先留下课外作业,让学生利用远程教育平台查询有关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有关资料,并收集一些资料中可以再利用的家庭废品带到课堂上。此外,可以创设教学场景,让学生根据远程教育平台获取的知识,自行分组确立研究主题,然后小组成员进行分工,推举组长,利用已有资料,对家庭废弃物进行二次制作,例如,可乐瓶二次利用制作成花瓶,废弃纸箱制成美观纸巾盒等。最后,由全班学生对这些小作品进行打分,并在班级内展示,鼓励学生热爱环保,并带动学生家庭在日常生活中将环保理念贯彻始终。诚然,远程教育平台是手段,而不是唯一手段。科学教学中要将远程教育平台物尽其用,用尽其能,为打造“民主、开放、活泼、高效”的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提供了必要的科技支撑。

三、引导学生的好奇心

小学生的好奇心是最强的,让他们直接参与到实验中,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去观察、实践,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也有利于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如,教学《环境污染与保护》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冬天雾霾天气对人身体造成的危害,详细介绍空气污染带来的影响。授课时教师也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冬天戴口罩的人很多?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来讲都能回答出。这时教师可以点燃一颗香烟,将瓶口向下的烧瓶罩在烟上收集一部分烟,然后封闭,让学生来观察空气污染后与教室里没被污染的空气比较。这一实验既简单又适用,让他们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探究。

总之,让科学课堂活力充沛,让学生好学不倦,教师做舵手不做推手,要做引领人不做命令者,长此以往,我们的科学课堂一定魅力永存、芳香馥郁。

浅析小学科学教学 篇7

童年是人一生中好奇心最强烈的时期,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也是实施科学教育的最佳时期。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若在此时期得到良好的培养,在今后便可得到高度发展。在小学科学教程中,教师应带领学生掌握关键的基础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科学兴趣和思维习惯。老师带领学生逐步学会科学地观察事物,养成细心观察身边的每一事物,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发现问题,对身边的事物抱好奇和疑问的态度;解决问题,对已有的问题进行科学的解决。学生应了解周围事物的浅显科学知识,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逐渐养成科学的习惯和生活习惯。科学源自我们的日常生活,并应用于力所能及的科学探究活动。教师要让学生形成大胆想象、尊重客观事实、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的实施

1. 引发兴趣,鼓励提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保持较好的教学质量,引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是关键。科学源自生活,世界千变万化、精彩绝伦,一切显得熟悉又陌生。小学生对一切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要做的是在课堂提出现象,诱发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帮助学生在课堂集中注意力。在教授四年级上册《我们吃什么》时,小朋友们都喜欢吃美味可口的零食,但是“吃”中有大学问,关于“吃”学生们又引发了什么什么联想呢?如果只是纯粹解释“吃”的原理,书本的知识显得枯燥乏味,但是与学生喜爱的零食结合起来,学生们的兴致便被调动了起来。学生的好奇欲还可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爱因斯坦说:“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堂有实效的课,更注重的不是教授了多少内容,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求知是学习的动力,是知识的源泉,有了强烈的求知意识,学生才会更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在教授三年级上册《水有浮力》一课时,老师可以采用典型的实例“在死海中人可以自然上浮”来引发对水中浮力的思考和疑问。学生所提出的疑问教师不应给予否定,而是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一一解答。

2. 教学与教材紧密结合

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对教材要进行精心地挑选。除书本以外的教材还有很多,有的是展示实验现象的实物,有的是电脑上的模拟实验。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就存在于我们身边且易于在课堂展示的,应尽量在课程进行实物展示。实物操作的展示让学生意识到科学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就存在于我们身边的每个角落。培养学生对身边每一事物进行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也令书本的知识更有说服力。在教授三年级下册《把固体放到水里》时,不同的物体放进水里会发生不同的现象,有的会浮在水面,有的会沉到水底,有的会在水中沉浮不定。这些现象也许学生在现实中很容易忽略,对这些现象的展示引发学生对身边习以为常的事物的思考,具体的实施对固体放进水里后现象的讲解更具有说服力。有些教学内容不易于在课堂现场展示,且学习内容抽象难懂,那么老师便可利用多媒体教学器材进行实验模拟展示。在教授五年级上册《昼夜交替》时,虽然昼夜交替就存在于我们生活中,但难以在课堂现场模拟,运用多媒体模拟地球围绕太阳的运转,便可轻松讲解这一课程。

3. 分组实验,合作探究

科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课程,仅靠课堂上获取的知识是有限的,要想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科学知识,实验是理解和加深印象的好方法。教学实践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还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借助一定的工具发现很多以前没有注意和发现的秘密,体验到观察和实践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在教授六年级上册《显微镜下的世界》时,再多的语言也比不过亲自在显微镜观察一番要来得真实,学生们一定跃跃欲试,显微镜下微妙的世界一定会让学生感到惊奇。但是实验过程教师必须细心讲解和严格监督,以防学生操作失误造成器材的损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教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实验的实施可以以两人为一单位,轮流观察,并记下实验过程。大自然包罗万象,奥秘无穷,实验不仅要在课堂上进行,还应转移到教室之外,使教学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约束。科学探究实验一个人往往是不能取得成功的,将学生分为小组,通过众人合作,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可加快实验的进程和提升实验质量。在教授三年级下册《关心天气》这一实验课程的时候,老师可将实验布置在学生的课余时间,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合作的形式制造雨量器、风向标和风力计,并测量气温,实验完毕要写实验报告。学生间的合作分工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让实验变得井井有条。学生独立地探究实验由于缺乏知识和一定的实践经验,有可能会失败,失败的实验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学习的动力也会骤减。所以,在大部分探究中,教师还要适时给予适当的帮助,起引导作用,从而使实验过程更加顺利。实验完成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验成果进行表扬和鼓励,一定的激励会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结束语

小学科学教学初探 篇8

一、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大部分知识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的方式予以呈现的, 这样的学习流程非常符合学生的成长需求。小学阶段的学生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直观的知识更能够方便他们理解和消化, 也能够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据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不断地丰富教学内容, 用实验的形式向学生呈现所学, 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课有很多可以让学生参与的实验, 这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样的教学内容要尽可能让学生们亲自参与, 学生在亲自参与的过程中既能够收获知识, 也能够培养动手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安全事项的要求和指导, 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实验操作。学生们动手能力相对较差的问题最好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 发挥学生们的团队作用, 在具体实验的过程中要把小组活动进行合理分工, 有人操作、有人观察、有人记录, 保证实验流程的严谨性、科学性。在科技活动过程中, 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 利用从课堂上和其他渠道来积极主动的获得知识, 在学生亲自的实践探究中提出问题, 做实验, 直至撰写科技论文和成果。这对学生们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为学生全面的发展和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注意实验内容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直接引导学生学习, 推动学生去探索新知识的巨大动力。学习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先导, 也是小学生学习动机当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因为他们的好奇心强, 求知欲旺, 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总要弄个究竟,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根据学生这一特点, 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的同时, 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 使其自觉地投入本节课的学习中去。另外, 实验的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实验中的探究活动是实践的基本形式, 也是能力形成的桥梁, 在实验性探究活动中, 要想法设法的创造条件让所有学生们都能够参与其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并且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科学的精神和态度。例如, 在探究“蚂蚁对于不同气味的反应”这一内容时, 教师就可以顺势把教学场地移到室外, 让学生结合室外的环境来做实验的内容, 学生对于这种全新的上课模式会有很大的好奇心, 教师利用学生这种热情开展工作, 很容易激发起他们的兴趣, 接着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 帮助学生, 深入探讨和总结, 得出属于自己的正确的结论。同时提醒学生关注其它影响因素, 以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同时又培养他们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三、规范学生的实验流程

科学具有严谨性和规范性的特征, 而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无疑, 实验是学科学的最有效的手段。动手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有效地帮助学生发展智力, 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但是任何一个实验不是让学生随便动手做一做、看一看、说一说就行了, 还需从中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态度。

1. 明确目的。每次实验前都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就是让他们明白为了研究什么做这个实验。

2. 明确任务。

在做实验时, 教师要提醒学生动用一切感觉器官去全面观察。一是用眼, 科学地看, 时刻提醒学生注意用眼观察每一个微小的地方, 每一步细小的变化。另外, 还可以直接给学生出示实验记录表, 让学生边做边认真填写。这就是科学地听、科学地做, 它能帮助学生更全面地感知事物。

3. 明确结果。从现象到分析比较、得出实验结论。

4. 应用结论。

学科学, 关键是要用科学, 如在教完磁铁的力量这一课后, 我设计了生活中的一个小例子“巧取缝衣针”, 让学生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这样, 不仅联系了生活实际, 还培养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这时, 再让学生把课堂延伸到课外, 找出生活中利用磁铁的例子, 也为后面学习“磁的应用”作了铺垫。

所以, 注重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 即通过“动手做实验”来进行, 通过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验证问题, 解决问题这样一次次实实在在的科学探究过程, 会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使学生真正地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篇9

1 创设情境, 激发探究欲望

创设情境, 即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采取恰当的方法, 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激发他们对问题的探究兴趣。我们上科学课前为学生创设一个好的情境, 是把学生带入探究活动的第一步, 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种, 如故事法、悬念法、谜语法、游戏法等。老师要根据教学内容, 从学生角度出发, 进行情境创设, 让学生置身于真正的情境当中, 积极投入, 主动思维, 激发学生认知内驱力, 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快的、真正的投入探究。

2 勇于质疑, 捕捉探究对象

思维源于问题, 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有让学生勇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想别人未想过的事, 敢于实验, 才能培养其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我们从小培养儿童像科学家一样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也就得从提问题开始, 这个问题就是学生的探究目标。教学中要抓住有关内容或有利时机,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 进行大胆猜测和思考, 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让学生学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究。

3 量体裁衣, 明确探究主体

在科学探究实验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由于小学生的认识水平有限, 并存在个体差异, 因此在学生整个自主探究实验活动过程中, 教师要随时随地掌握他们在活动中取得的进展、面临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 对活动的状况及时作出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指导策略。要考虑到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设计探究活动要由浅入深, 由简单到复杂, 由扶到放呈梯状排列。教师只有恰当估计学生的探究能力, 指导上注意适时和适度, 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才能在探究活动中有效得到培养和提高。

4 避免平淡, 确定探究侧重

提出问题—制定方案—实验探究—汇报交流等是常见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问题学生自己提, 方案学生定, 观察实验学生自主进行, 但活动的组织和安排上仍然有侧重点, 切忌眉毛胡子一起抓。教师在设计探究活动时, 要提供充分的时间支持, 要考虑在活动中学生探究内容的丰富性、层次性和探究思维的递进性。学生的科学探究不应停留在学生亲历的层面, 让其亲历和体验都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科学。平淡的经历, 缺乏思维的积极加工, 缺乏情感、态度融入的体验, 难以让学生真正理解科学, 从而削弱探究活动本身的意义和功能。让学生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让学生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 让学生在“流汗”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和探究意识, 能达到这样目的的探究活动才是有意义的探究活动。

5 运用感官, 整合探究方式

在科学教学中, 首先是要解放头脑, 让学生自己去想;其次是解放双手, 让学生自己去做。在实际教学中, 要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自行操作探究, 在亲自动手动脑中研究、解决问题, 从而培养其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首先要在观察实验中探究。观察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官有意识地认识自然事物和现象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也是一种能力, 和思维能力结合在一起, 能让学生产生灵感和创造力。其次是要在实验中探究。实验能让学生真正去亲自经历一个科学发现的典型事例, 让学生动手“做科学”, 去种、养、观察、测量、记录、整理数据、讨论交流等。如做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的探究, 光看一看、听一听是绝对不行的。最后还要在思考中探究。学生参与探究的关键是学生思维的深度参与, 教师要促进学生的探究参与意识, 激活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形式对获得的感性知识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地整理加工, 得出结论, 上升为理性认识。

6 走出课堂, 拓展探究时空

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 而学生对科学的探究是无止境的, 课内的研究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的探究过程并非是随课堂四十分钟的结束而结束, 要变封闭的课堂为开放的课堂, 常常打破书本的界限, 延伸到课外, 延伸到生活中去。教师要积极引导, 认真组织课外的后继性研究, 使课内外结合起来。走进大自然, 去发现科学, 做科学, 探究科学。让学生的探究活动逐步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使学生在课外探究活动中成为真正的小主人, 让学生在斑斓的世界中掌握科学知识, 使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目的得以实现。还要经常反思, 检查计划执行情况, 这样有助于引导学生规范的操作, 体现计划对活动的指导, 让学生在课外继续开展研究活动, 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思维能力。

小学《科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篇10

一、积极主动的情绪激发, 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在教学中, 要重视积极情感的激发。教师要利用生动的、贴近儿童的语言的渲染, 尽量直观生动地呈现知识,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的情感可以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指出:“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 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 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 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教学的非情感化是传统教学的一大缺陷。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当你在比较快乐的时候或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时, 总是感觉时间过得很快, 虽然做了很多的工作却没有累的感觉, 这就是情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的作用。

例如在讲三年级科学《纸》中纸张吸水性时, 使用拟人的手法, 以儿童的语言这样介绍:“小朋友们, 你们知道吗?纸张还会‘喝水’呢!并且不同种类的纸张‘水量’也不同, 老师在桌上为同学们准备了几种纸, 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能知道哪一种纸喝水最多, 给它们排排名次。”这样, 学生的探索热情被点燃, 积极思维的火花被激发, 达到了“愤悱”状态, 都跃跃欲试, 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有情感参与学习活动, 会使学生听课更加关注、深入, 注意力保持时间更长。

二、学习策略的设计指导, 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保证

教材在编写时会把一类知识都归在一起, 学习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教师在讲授时要做到第一篇或第一节一定要详细讲, 并为学生揭示学习这类知识应该注意什么, 采取什么方法去学, 按照怎样的程序去做, 也就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进行后面一类知识的学习中, 要求学生按照老师教给他们的方法去学习, 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可能。学生按照老师教给的方法去探究学习, 得出结论记忆会更加深刻, 自身会产生一种自我肯定和成就感, 教师就可以真正地可以站在引导者的位置。对于重难点, 教师通常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 在关键点处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扩展, 把学习活动不断推向新的高度。这样, 学生既掌握了自主预习和学习的工具, 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进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例如在讲五年级下科学《电磁铁的磁力》时, 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

同学们, 我们本章的题目是听话的电磁铁。想达到让磁铁听我们的话, 我们就要了解它。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制作的电磁铁吸引回形针, 与邻组比较, 看电磁铁吸起的回形针数量相同吗?那么怎样改变电磁铁的磁力的大小呢?

……

我们已经学会了电磁铁的制作,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掌握了从现象入手, 提出本小组的问题, 根据问题提出猜想, 这时还要注意书中同学们的对话, 它对你提出猜想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已经知道了实验计划所包括的项目, 请同学们参照书中给出的实验计划, 制订出自己小组的实验计划, 开始我们的学习吧!

探究式学习方法是小学《科学》学科的重要学习方法, 基本过程为:获取事实——提出问题——提出假设——寻找事物间的关系或变化规律——得出结论。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就可以像科学家那样自主探究知识, 获得巨大的成功体验, 成为推动学习不竭的动力。

三、激励评价的恰当运用, 是持久保持学习动力的手段

小学科学教学 篇11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实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实验得出结论,达到认识周围自然现象的目的。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感知世界往往从兴趣出发,抓不住事物主要特征等特点。设计实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有意识地直接观察事物。“我看见了,但我可能忘记了;我听到了,就可能记住了;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身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搞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关键。因此可操作的、成功的实验是课堂教学的基石。但随着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推进,科学课堂教学发生巨变的今天,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如:学生配套实验包先天不足不可操作;实验设计复杂难以实施;实验抽象难以直观等等。对于这些现象,一线的教师就须应地制宜适时改进。教学实践证明,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

一切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小学科学也不例外。现如今配套的学生实验材料包却存在着一些先天不足,学生实验时缺乏可操作性,那结果就是浪费教师学生的精力和宝贵的时间,更可怕的是挫伤学生的科学探究积极性。“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小学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他们渴望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弄清为什么有的树到了秋冬季就会落叶,而有的却抽出了新芽,动物靠什么越过寒冷的冬天等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兴趣特点进行实验设计。如昆虫是小学生常见的最易引起他们兴趣的一类动物,在山区无论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爬的应有尽有。教师在设计实验时可先安排学生到林间、树旁、小河边捕捉各种昆虫,并将各自捕捉的昆虫有选择地带到课堂,进行认真观察、研究,看它们都有一些什么共同特征,从而达到认识昆虫的教学目的。

实验设计要联系当地的自然条件。教师要全面了解当地的自然资源,做到心中有数,进行实验设计方可如鱼得水,运用自如。设计“植物的生长与环境”这类教学实验时,要安排学生对当地的气候资源、水土资源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分析,记好观察日记,归纳总结出:植物适应在什么样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发育,什么样的植物适应什么样的土壤种植等有关植物生长与环境的知识,并指导当地的农作物種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使他们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

教学的实践过程也是教学方法的探索研究过程,好的实验设计思想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能力,有利于义务教材内容的完成,也有待教师更进一步地探索研究。

科学不只是发生在实验室中的事,不只是一种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它是人们观察世纪的一种方式。如果小学科学教育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培养,那将会使受教育者在处理问题方面缺乏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很难有创新的意识。因此,我们应十分重视学生的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引入最新科学信息,激发学生对现代科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鼓励他们关注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在教学中除书本科学知识外,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要结合科学知识教学及时向他们讲解各门类科技发展最新动态。

“好奇”是创新意识的潜能,是创新意识的萌芽。瓦特由水开时壶盖掀动而成功地发明了蒸汽机;阿基米德洗澡时因身体感到水的浮力而发现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这些发明创造均与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意识有关。“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的头脑中有着许多新奇的想法和见解。因此,老师要多给学生介绍创新的榜样,以启发学生的好奇意识。同时,要放手让学生实践,解除学生对错误的恐惧心理,强调从错误中学习,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敢于幻想,大胆实验。在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活动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发现和思考问题,了解科学创造的思维方法。要设法让学生与有成就的创造者、发明家接触,尽早路上科学研究、创新的道路。心理学理论认为:“创造过程是一个自我控制的自发的释放过程,适宜创造力发展和表现的条件是要实现和保障学生的心理环境。”因此,我们要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消极的听众,学生是主动的求知者,而不是灌输知识的容器。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另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自觉实践,努力营造创新的教学氛围。

(一)积极思考。我们认为创新的基础是理解.在科学教学中最大的弊病是“学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思考时,教师不要急于提供帮助,要有意给学生造成暂时失败感和短时焦虑,使学生的心理处于不平衡状态。这种不平衡状态会促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激励学生运用内在潜能去自主探索、自主解决。所以在科学实验探索中有意设置一些小的失败演示实验,发动学生提出解决方法,得出在实验中大家一定要注意的几点,这样做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更加发挥。

(二)学会“解难”。在教学中,当学生“解难”时,老师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对学生提出的观点不要急于下结论,应主动接纳学生的错误与失败,帮助学生了解错在哪里,让学生在关心和支持的氛围中,不断获得学习机会。同时,对敢于设想创新、标新立异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和表扬,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科学教学中要学生经常用因为所以让学生自己对自然发表的观点。根据已学过的和自己知道的科学知识来解释科学中的一些现象。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篇12

根据实验性质的不同, 科学实验可分为探究型和验证型两类。探究性实验教学过程一般分为:提出问题——实验探究——集体研讨——概括总结四个环节;验证性实验教学过程一般分为: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四个环节。在这两种类型的实验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经历“过程”, 参与教学活动, 让学生去发现问题, 让学生提出实验设想, 让学生独立去实验, 让学生去得出结论。

一、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探究的动机往往来自对事物产生的好奇。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没有兴趣, 我们的一切探索计划就会落空。”对问题有兴趣, 能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充分利用观察、实验、游戏、竞赛、魔术等手段, 让学生或从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中发现问题, 或从事物矛盾处发现问题, 或从旧知识的类比演绎中发现问题。

如上《电磁铁》一课, 开始我让每个实验小组利用前一课学到的电磁铁的制作方法进行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比赛, 看哪一小组制作的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多。学生从比赛中就会发现各自的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有多有少, 他就会去思考其中的原因, 从各自制作的电磁铁不同之处去提出假设。

有一个教师在上《轮轴》一课时, 先让同学们玩一个游戏, 让一个大个子男生用力握住啤酒瓶的颈部, 让一个小个子女生用力握住瓶身, 两人用力向相反的方向扭动, 结果试了几次, 大个子男生都“败下阵来”。问题自然从中产生了出来, 为什么个子小的女生手劲比大个子男生要大呢?学生就从这一“矛盾”处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

二、猜想让学生自己去提出

猜想和假设是一切发明和创造的前奏, 只有提出了符合一般规律的假设或猜想, 才能通过具体的实验进行探究、验证。学生在对一个问题提出猜想或预测时, 肯定会根据以往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积极思考。在上《水的凝结》这部分内容时, 我就鼓励学生大胆猜想“露”的成因, 学生提出了以下几种可能性:

①是天上落下的雨水;

②是物体内部渗出的水;

③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水。

然后引导学生对几种猜想进行分析、讨论, 得出合理的假设: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变成的。因此, 教学中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通过科学实验和直接观察消除科学误解。比如在指导学生探究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时, 学生认为种子发芽需要有水分、空气、阳光、土壤 (肥料) 和温度。之后通过一系列的实验, 证实了种子发芽时只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只有当植物生长时才需要水分、空气、温度、阳光、土壤。

当学生转变了这种认识以后, 我又问学生:如果在屋前和屋后同时播下一粒相同的种子, 哪一粒会先发芽呢?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屋前, 因为他们的前概念都认为屋前的阳光充足。可是, 等实验结束后, 所有学生都发现自己错了。因为屋前的土壤在太阳光强烈的照射下, 水分挥发得很快, 因为没有了充足的水分, 种子发芽的速度比屋后的慢了许多。

三、实验让学生自己去设计

科学实验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学生达到能依据已有的经验和实验能力去进行研究和探索。实验教学中要特别注意鼓励和扶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 自我设计实验。

如教学《雨和雪》一课, 在学生推断出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凝成的之后, 要设计一个模拟实验验证推想。我引导学生思考:由于雨是水蒸气受冷凝结的, 那么怎样得到充足的水蒸气?怎样使水蒸气受冷?怎样使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点不断增大而从空中降落下来?学生讨论后, 很快设计出了各种“下雨”的方案。

再如在探究根的吸水作用时, 我是这样引导:

师:怎样证明植物是由根吸收水分的?

生1:可以把植物的根放在水里, 水减少了就说明是被吸收了。

生2:这样不行, 因为水要蒸发, 也会减少, 不能完全证明都是被根吸收的。

师:那么怎样阻止水分蒸发呢?

生1:可以给瓶子加个盖。

生2:加个盖, 植物又怎么放呢?

生1:可以在盖子上打一个和茎差不多大的洞, 把茎夹住。

师:洞和茎之间还有空隙, 水分还会蒸发, 不够严密。生:可以在空隙处滴上蜡烛油把它封住。

师:好主意, 谁还有好办法?

生:我认为可以在水面上加一点菜油, 因为油比水轻, 浮在水面上, 可以把水和空气隔开, 阻止水分从水面蒸发。

师:不错, 那么, 怎样才能使根吸收的水看起来明显一点呢?

生:选一棵叶子多的植物。

生:用细一点的瓶子。

至此, 植物的根吸收水分的实验就设计出来了。这种由学生自己想出的方案, 比教师直接“教给”他要好, 由于是他们自己动脑筋设计出来的, 实验起来才不会“丢三落四”, 肯定会认认真真, 一丝不苟, 而且让学生自己想办法, 是启发学生运用科学方法, 培养学生创造精神, 发展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手段。

四、实验让学生自己去做

科学课的课堂实验除了一些非常复杂、难度较大、有一定危险性的需要教师做演示之外, 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 让学生自由地去摆弄, 去尝试。在教学《滑轮》一课,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弄明白动滑轮和定滑轮各自的作用之后, 我就放手让学生去试一试, 看能否把两种滑轮组合起来, 达到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的目的。学生马上动手组装。在经历多次失败之后, 学生终于组装成功了。试想, 如果这一步由教师来完成, 或者由教师讲清组装方法, 再由学生组装, 就比让学生自己去摸索要逊色得多。

教师在教学中, 要放开学生的手脚, 不能充当指挥者, 要求学生按着教师的口令“一、二、一”齐步走, 这样做学生只动手不动脑, 没有独立性和创造性。教师要舍得花时间, 鼓励学生多角度探索。如上《摩擦起电》一课, 让学生探究“摩擦起电现象”, 我把尽可能多的材料交给学生, 让他们自由地去摆弄。结果学生设计出十几种实验方法:如用手摩擦塑料包扎带, 使包扎带向四面散开, 摩擦吹塑纸使之“粘”在手心不掉下来, 摩擦气球去吸引女同学的长头发, 摩擦泡沫塑料粘在身上像雪花, 摩擦塑料笔杆去吸引粉笔灰, 等等。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 也尝到了成功的快乐, 创新精神和科学兴趣也得到了培养。

五、结论让学生自己得出

学生经过实验探究, 收集事实和数据后, 就必须采取师生研讨或小组研讨的方式, 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 或类比推理解释现象, 或分析概括得出结论, 让学生经历一个由此及彼,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维升华过程。

比如在学生完成“风的成因模拟实验”后, 知道了是蜡烛的热量使箱内空气流动成风的。然后启发他们进行类比思考:自然界的环境和“箱子”一样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学生经过讨论得出:因为太阳的热量使地球上各个地方的温度不一样, 有的地方温度高, 有的地方温度低。温度高的地方, 空气受热上升, 压力减小, 其它地方温度低、压力大的冷空气就会流过来补充, 从而形成风。并由此顺利地解释了海陆风、季风、山谷风形成的原因。学生的类比推理和想象能力也在这一环节得到了培养。

上一篇:领导干部要学习国学论文下一篇:城市园林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