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堂教学

2024-08-24

科学课堂教学(精选12篇)

科学课堂教学 篇1

不同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学科特点,语文学科注重语言的品味,数学学科注重思维的严密性,科学学科也应该有自己的特点,体现出浓浓的“科学味”。科学课堂教学要体现“科学味”,实质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科学本质”。“科学本质”是体现科学课程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是一堂科学课之所以为科学课的本质之所在。那么,如何在科学课堂中实施突出“科学本质”的教学呢?教师除了要有优良的教学设计能力外,还需要对“科学本质”有深刻的认识与体悟。

“科学本质”到底是什么?不同的哲学流派有着不同的解释,并非几句话就能言明。然而需要着重强调的是“科学本质”不仅仅体现在科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有不同之处,更体现在科学方法、科学过程及科学精神有其独特之处。本文无意也无法罗列所有的科学本质特征,而且,有些能体现科学本质的特性如波普尔所强调的“证伪性”也很难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课堂中进行阐述。本文尝试选择一些有利于课堂教学设计的、又能体现科学本质的要素,把利用这些要素进行教学设计的课堂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出来,进行分析,以期对大家有些许启发。

一、寻找证据———科学知识的来源

“科学是以多样统一的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探究活动,是建立在证据和理性思维的基础上的。”[1]任何科学结论都需要有相应的证据来证实。生物真的是在不断地进化吗?马的化石就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据;地球真的是圆形的吗?月食就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据。科学是一门讲究证据的学科,在科学课堂教学中也可用寻找证据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养成用证据说话的思维习惯。

案例1《摩擦的利和弊》

在《摩擦的利和弊》教学设计中,教师往往先对摩擦进行分类,然后逐一讲解各类摩擦的特点,最后分析增大或减小摩擦的各种方法。整堂课的顺序就是教师讲解加适当实验。为突出科学的本质,我们可以要求学生设计实验寻找证据来设计课堂教学。

引入新课后,让学生通过寻找证据来研究固、液、气三者之间的摩擦问题。

(1)固体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当手在桌子上向后运动时,会感到有一个力在“拽”着手不让其运动,这就是证据,但不够明显,能否找到一个更易为大家接受的证据?这时可引导学生用毛刷在桌面上运动,毛会发生明显的弯曲。此实验不但表明固体间存在摩擦,而且也能说明摩擦力的方向问题。很明显这个证据较上一证据更能说明问题。

(2)固体与气体之间、固体与液体之间是否也存在摩擦?科学是讲究证据的学科,我们应有足够的证据来解释这些问题。证据可以在日常观察中所得,也可以通过设计实验而来。

(3)学生提出如和平号空间站碎片穿越大气层及陨石在大气中燃烧等证据来说明固体与气体之间存在着摩擦。这是平时阅读观察所得来的证据。对于固体与液体之间的摩擦,可让学生设计实验来提供证据。如让单摆分别在空气和液体中摆动看哪个单摆先停下来(如图1),从而得出固体与液体间也存在摩擦。

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考虑,上述案例主要是通过寻找证据作为线索来组织课堂教学的。由于需要解释说明新问题,因此需要以日常现象作为证据,对其进行分析得出其中的科学道理;需要设计新的实验来获得新的证据。在分析日常现象、设计实验的过程中,习得了新知识。这些知识并非因为教材中有才要学习,而是在解决科学问题需要获得新证据的过程中习得。因此,这些知识对学生而言是具有“意义“的。

可以用寻找证据方式来进行教学设计的教学内容有不少,如在《电阻》一节中,先让学生猜想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然后让学生设计实验,收集获取相关证据,最后分析证据弄清各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些课的共同特点是为了证明某项结论,必须用相应的证据来说话。在寻找证据的过程中,学生习得了科学知识,同时也习得了获取证据的方法、证据的种类等教材中没有明确指明的“隐性”知识。而分析证据能否支持假说、通过证据归纳推理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更是“灌输式”教学法所无法培养的能力。

二、科学对比———寻找对象间的异同

有些现象非常雷同,学生无法辨别其中的细微之处,这时就要用到对比法。对比法就是在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将各种事物加以比较,确定研究对象之间差异点和共同点、探寻事物之间内在规律的一种思维方法。各种科学现象和过程都可以通过对比来确定其差异点和共同点,为进一步抽象概括做好准备。对比法是认识客观事物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之一。

案例2光学复习

在上复习课时,教师往往是先对光学知识作一简单地罗列,然后再做一些巩固练习。用这种模式上课的教师其内在的基本假设是:复习就是对知识的再次回忆,遗忘了就由教师进行提醒,再次强化记忆。由此导致越是上复习课,越缺少“科学味”。以下是在光学复习课中利用对比方法进行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教师先出示两幅稍有差异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找出两图中的不同之处(如幼儿经常玩的找图中不同点的游戏),从而引导学生了解对比法,即找出不同事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然后在黑板上画出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的示意图,师生共同对比直线传播和反射、直线传播和折射的异同点,使他们能初步运用对比法来比较各知识点的异同。接着让学生自己结合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和反射定律、折射规律,来对比光的反射和折射这两部分内容,以列表的形式强调两者的异同。按照此思路再进行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对比、小孔成像和平面镜成像的对比以及实像和虚像的对比等复习。

上述案例的知识主线是光学基本知识,方法主线则是对比法。在相互对比的过程中,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发射、光的折射等本来独立的知识综合起来了,初步建构起光学的知识结构体系。通过这堂光学复习课,不但巩固了光学的知识,而且在实践中应用了“对比”这一科学方法,从而使得学生对“对比”方法的应用做到了然于胸。

当教材中有多个知识点,这些知识之间既有共同之处,又有显著差异时,我们可以利用对比进行教学设计。如在复习重力、弹力、摩擦力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对比的方法,分别对各种力的方向、作用点、大小进行比较,帮助学生建立统一的科学概念和知识结构。

对比仅是众多科学方法中的一种,分析、综合、类比、假说等均是科学研究的方法。我们也可以应用这些科学方法来设计课堂,如通过水流与电流、水压与电压的类比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应熟悉教材的知识体系,了解知识的来源,根据具体的知识选择不同的科学方法来设计体现科学本质的课堂教学。

三、建立模型———复杂世界的简化

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中,科学家往往利用模型来进行粗略的理论计算,解释研究对象的规律,作出科学的猜测。如原子结构模型、遗传物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地壳构造的板块模型等。通过这些模型,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然、理解自然。科学模型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下是以建构模型来进行教学设计的案例。

案例3浮力复习课

在复习浮力知识时,往往要复习浮力的基本概念、浮力测量的方法、物体的沉浮条件、浮力的应用等等。如何把这些知识串联起来,避免各自为政呢?我们可以利用鸡蛋建立模型来组织课堂教学。

(1)同一个鸡蛋放在两种不同液体中(如图2 (1) (2) )。

让学生分析在这两个烧杯中鸡蛋浮力的大小。根据这个模型,就可以解决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的原理及轮船从河里驶向大海中沉浮的情况。

(2)两个大小不同鸡蛋沉入同种液体中,VA<VB(如图2 (3) )。

先让学生比较两个鸡蛋所受浮力的大小,用了什么原理?这个模型在生活中是否能找到应用实例?根据这个模型,学生就可以来分析汤圆熟了以后能浮起等问题。

(3)两个大小不同鸡蛋在同种液体中,mA<mB(如图2 (4) )。

用此模型可以解决远洋轮船上装卸货物时,船所受浮力大小的变化情况及潜水艇、沉船打捞等情况。

轮船、密度计、潜水艇及沉船打捞等这些千差万别的事物背后却有一个共同的知识基础———浮力。现象各有不同,其本质却是相同的。本案例中利用一只鸡蛋作为模型,把浮力的各个知识串联了起来,为我们分析浮力问题提供了思考的“样式”。“经典科学观”认为科学知识的本质之一就是“普遍性与抽象性”,“任何真正的科学认识都不应停留在某个特定对象或状态,而应由特殊上升到一般”[2]。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分析,认清现象中的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找出事物的共同本质,最后建立模型。在此过程中,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得以训练。

除上述浮力模型外,科学教材中还有如分子热运动、物态变化等内容也可以用建立模型的方法来组织教学。学生在对现象进行必要的简化,忽略次要因素,以突出主要矛盾的过程中,在模型不断地建立、演化、修正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建构过程,认识科学的本质。

四、解决问题———科学方法的应用

波普尔明确认为:“科学开始于问题,而不是开始于观察”,“正是问题才激励我们去学习、去发展我们的知识,去试验,去观察”[3]。问题与科学天生就是不可分离的。问题与人生也须臾不离。“提出问题并且试图琢磨其中的机理,是人类最基本的特征之一。而科学史讲述的正是不同的个人、团队和集体是如何对某些最基本的问题寻求解答的过程。例如,人类从何时开始想知道地球是由什么组成,它的形状是怎样的?他们如何寻找答案?他们设计了哪些方法来得到结论?这些方法好不好?从哪个环节开始,这种探究变成了科学?这又意味着什么?”[4]

案例4“白盒子的秘密”

这是一堂7年级科学测量一章的复习课,要在一堂课内把长度、体积、质量及科学探究复习一遍有较大的难度。以下呈现的是我们利用了“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思路进行的复习。

(1)老师手中有一些白盒子,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今天我想和同学们一起探究这个白盒子里面到底是什么。学生作出种种猜测。(在实际的探究中,复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要判断里面可能是水或牛奶,必须要有证据。教师出示小资料,告诉学生1毫升水及牛奶的质量,学生由此得到启示,要测出若干毫升的液体,测其质量。(由此来复习液体体积及液体质量的测量)

(3)出示一正方体小金属块,小资料告诉1cm3铁及铜的质量,要求判断是何种金属。(培养学生设计探究方案的能力及复习长度测量及固体质量测量等)

在解决“白盒子”中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完成了各项知识的学习(复习)。这些知识都是围绕问题的解决展开的,非教材规定、教师硬塞。琳达·达林-哈蒙德认为,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以探究为基础的三种“高效学习”方法之一。[5]在这个教学过程中,问题是学习的起点,终点是问题的解决,在起点和终点间的过程则是教学的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精确表征问题,提出解释,寻求解决的着力点(科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等等。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为解决问题而获取知识,反过来,又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高层次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借此过程得到充分发展。

基于问题的教学设计中,我们需要寻找这样的“大问题”来设计课堂教学。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一节则可以指南针的制作为“大问题”来设计教学。用“大问题”来贯穿教学的始终,引导整个课堂。

要在科学课堂中体现科学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作为教师首先应认清科学的本质,教师自身的科学本质观必将影响其课堂教学行为。其次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科学的本质来设计课堂教学。对科学本质的教育有“隐性”和“显性”两条路径。有研究表明,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是一种认知性学习结果,应该被“显性”地教,而不是期望“在科学活动中通过一种渗透过程被同化”。[6]很显然,上述案例都是教师在对教学内容作出深入分析、正确认识科学本质的基础上,巧妙地以某一能显示科学本质的方面来作出的教学设计。这些案例中既有“显性”的特征,也有“隐性”的地方,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值得我们思考、借鉴,以期能开发出更多的能体现“科学本质”的课堂教学案例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科学 (7~9年级) 课程标准修订项目组.科学 (7~9年级) 课程标准, 2010.8.

[2]郑毓信.科学教育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6.5.

[3]波普尔.猜想与反驳[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9.

[4]雷·斯潘根贝格, 黛安娜·莫泽.科学的旅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11.

[5]琳达·达林-哈蒙德, 等.高效学习:我们所知道的理解性教学[M].冯锐, 等,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1.

[6]宋华强.从现象到结论——实验中隐含的科学思维方法探微[J].教学月刊·中学版, 2009 (10) .

科学课堂教学 篇2

————小学科学课堂动态生成教学的实践探索

【内容提要】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在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中,他们常常创生出许多预料不到的“现象”。面对这些生成的教学资源,如何及时捕捉,让它成为教学的契机,而不是夜空中一颗美丽的流星?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让科学探究在动态生成中充满活力?我们可以尝试在科学探究中运用以下方法:巧用提问,为生成探究目标导航;善于捕捉,给生成探究资源营造空间;做思结合,让科学探究在生成中延续。

【关键词】动态生成 科学探究

“动态生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所谓“动态生成”就是指在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通过心灵对接、意见交换、思维碰撞、合作探讨,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方式而呈现出不同的生成价值。

当前,教学改革如火如荼。课堂上,老师关注的焦点在哪儿?是学生、知识、还是教案?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常常不自觉地将精力放在了教案上,有时候,为了追求教学环节的完整,展示教案的精彩设计,常常去赶环节,以至于任学生精彩的发言和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上自生自灭。教案,仿佛是一只无形的手,支配和牵动着教师与学生,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

然而,现实的课堂上,我们看到的却是一群活生生的孩子,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灵性、思考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科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以探究活动为核心的科学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照本宣读教科书和刻板地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学要在一定的情景中展开,学生会提出许多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学过程中也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料的情况。”

因此,教师必须要以动态生成的观点来重新审视以往的课堂教学,根据教学中的生成因素,随时准备接住学生抛过来的“球”,或回应、或反击、或再击——组织、参与、引导,使师生双方真正沉浸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让科学探究在动态生成中充满活力。

一、巧用提问,为生成探究目标导航

在很多时候学生是“讨厌的”提问者,他们打断你的课堂,影响你的思路,甚至影响课堂的教学进度。但我们要明白学生问题的产出不是偶然的,是学生们对一些现象的观察结果。同时从长远来看,“提出问题”又是科学课的重要教学目标。而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能否创设条件启发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又是实现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的关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尽可能创设活动情境、创造探究条件,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自动为学习任务定向,让探究目标动态生成于学习活动之中。

如《点亮我的小灯泡》一课,我在教学中并末遵循课本上的教学流程:先让小灯泡发光,再判断哪个灯泡会亮,而是从整体入手,立足于“学生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回忆刚刚学过的《电和我们的生活》,回忆生活中见过的小灯泡是怎样的,画出记忆中的小灯泡,与实物作比较,看一看有哪些不一样?再请出灯泡和它的朋友——电池、导线,想一想怎么玩?最后来当一回小电工,去解决灯泡为什么不会亮。以此统领全课,不断地动态生成学习目标,并不断地达成学习目标。学生在独立思考、分组研讨之中,提出了很有价值的学习问题(探究目标由此生成):小灯泡里面有很多东西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电是怎样流动的?怎样才能点亮我1

科学论文 的小灯泡?……学生在提问的同时也在思考着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如果说学生自主提问是探究目标的动态生成过程,那么学生在组际充分研讨、在班级充分展示及教师适时参与诱导的过程也就是目标动态达成的过程。

二、善于捕捉,给生成探究资源营造空间

在学习任何一种新知识之前,每个学生头脑中都具备了自己所特有的认知基础、知识经验与社会阅历等,也说是我们所说的“前科学概念”。现在的学生接触面广、获取信息渠道宽,有许多是我们教师都无法企及的。同时,在学习活动中动态生成的探究内容,对学习者个体而言,也正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做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及时捕捉,积极引导,促使探究资源在动态中生成。

1、从日常生活中捕捉

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在孩子与周围人、事、物的互动过程中还隐藏着丰富的教育契机,只要教师能时刻关注孩子的生活,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就会发现生活就是一部活教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是我自己上的一节课《摩擦力》。我设想在课的开始把学生引导到摩擦力的生活体验中去,再进一步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影响因素。课前我想了很多办法,比如看汽车轮胎等,可是总觉得离学生的真实感受有点远。直到上课前我都没想到好办法。走进课堂,心里还在思忖,怎样让孩子亲身感受一下摩擦力的存在呢?

进了教室,环视四周,发现有个孩子的脚伸在了桌子的外面。我把视线停了下来,这个孩子似乎感觉到我在看他的脚,自觉地收了进去。突然,我灵机一动,对了!他们的鞋子的底应该是可以利用一番的呀!于是我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看看自己的鞋子底部,你看到了什么?”一时间,布鞋、运动鞋、皮鞋的底都朝了天。教室里议论纷纷,有的说有图案,有的说有花纹,有的说没有花纹。我又问:“这些花纹有什么作用呢?”有一个孩子说是为了美观,可是马上被大多数人否定了。一个孩子说:“鞋底是和地面接触的,给谁看呢?所以主要不是为了美观!”这个说法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我又追问:“那究竟是为了什么?”

马上有学生举手:“防止走路打滑。”我问:“你怎样可以证明你这个解释?”想了一会儿,他说了:“我可以一个脚穿鞋底有花纹的鞋子,一个脚穿鞋底没有花纹的鞋子,然后走路,看哪个脚容易打滑。”同学们都笑了。我一本正经地说:“他说得不错呀!我们一起来按照他的方法试试看,看看花纹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换鞋,走下座位,在教室里走动。我发现,每个孩子都在细细地体会那种感觉,有的兴奋,有的沉思。教室里不时传来“吱吱”的摩擦声……

等坐到座位上,平静下来,他们争先恐后地报告他们的发现。这一课就这样渐渐进入了佳境。

教学中,我从学生脚上的鞋子出发,使枯燥的科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增强了学生对科学内容的亲切感激发了科学学习的内驱力,同时也激活了学生的认知需求与思维热情,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下面的实践活动之中。

2、从教学过程中捕捉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维度动态过程。由于学生的差异,过程中会出现学生的疑惑,会产生认识的误区,也会出现创新的思想火花……这过程之中生成的种种信息又为教者提供了丰富的探究资源。如若教者不会利用,这些资源将会白白流失。因此,教师也要学会观察、学会倾听,随时抓取新的信息,鼓励质疑创新。

在上《地壳的形成》一课时,为了说明地层的形成,我为学生演示地层形成的模拟实验:把小石子、粗砂、黏土掺和起来倒进杯中,再往杯里倒进一些水,用小棒搅动水,使水很快运动起来。停止搅动,水的运动逐渐慢下来,观察其现象。

当水中的几种物质都沉积下来后,我把那杯水拿给各组同学看,希望从他们嘴里说出教2

科学论文 材中的结论。但事实却出乎意料。当第一组的学生刚看了一眼杯子时,就叫开了:“啊,怎么会是这样!?最底面的一层竟是沙子!”问题出在哪呢?

一位学生说:当石子随水转动时,杯底就已经布满了沙子了。这样,当停止搅拌让水静下来后,石子只能落在杯子底面的沙子上面了。这时马上有学生反驳:我认为石子在这杯水里沉下去的速度很慢。当水被搅拌后,水里到处都是沙子和粘土,这些沙子和粘土就阻碍石子向下沉。这就像死海里的盐份特别多,人躺在水上不会沉下去。其他同学也纷纷点头,有些学生还挠挠头:我怎么没想到呢?我及时地捕捉教育资源:棒极了!死海里这种把人向上托起的力是一种什么力? 生(生恍然大悟状):噢,是浮力!沙子和粘土使这杯水的浮力增大了,所以石子沉下去就慢多了。有的石子还不如悬浮在它下面的沙土沉到杯底快呢。(同学们由衷的掌声)

在开放互动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往往会萌发出许多奇思妙想,会有灵感与顿悟,其中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教者机敏把握,为教学所用,不仅能拓宽学生的学习内容与思维空间,更能体现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3、从网络资源中捕捉

教师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教学,能冲破课本的束缚,在学生面前展开广阔的学习空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如《研究纸》一课,课前教师搜集大量有关纸的资料建成一个小型网站,供学生查阅,并在网站上设立以聊天室、BBS论坛,提供即时性与错时性两种交互学习界面,教师、学生都可以发布言论、评论、答疑,让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和任务通过信息技术的帮助进行自主探究,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能动性。通过这种网络创设、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的教学结构,学生能够明确学习过程各阶段的目标,并通过自我努力分步实现、总体完成。

三、做思结合,让科学探究在生成中延续

学习方式的转变,最根本的是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问题让学生去发现,结论让学生去获得,实验让学生去操作……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参与到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做科学正是让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从而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意义的积极举措。

1、课前预习,活化生成

要将教学场所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把教的过程变为学的过程,把教的角色转为导的角色,教师就要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创设条件。有很多科学内容的学习,除了课前应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更应提倡让学生在课前去做科学,不断积累感性生活经验。如教学《树叶》时,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认识树叶,但是对树叶的特征却还很模糊。因此,教师在课前

一、两周就布置学生去树林里搜集树叶,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构造。有了课前做的体验,有关树叶的知识己潜伏于脑际,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已成“有源之活水”,由枯燥变生动,学习者也变倾听为踊跃参与,知识获得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生成。

2、课中实验,多维生成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获得发展的场所。学生的做中思、做中学便由此展开。如教学“空气中有水吗”这一课时,有的学生认为装着冰块的玻璃瓶外的水滴来自玻璃瓶中的冰块,有的学生认为来自于空气。学生按照个人的想法重新分组。想法相同的同学组成新的小组,每组想办法证明各自的观点,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小组内学生互相讨论、集思广益,让各自的想法更好表现出来,初步达到共识,然后将自己小组的奇思妙想,说出来与全体同学分享。实验设计的方法有:①在瓶子里加红墨水将冰块染色。观察瓶子内外水的颜色是否相同;②在瓶子里加盐,尝瓶内外水的味道是否相同;③在瓶子口加密封圈、胶带、凡士林密封,观察瓶子外壁是否还会有水;④取空瓶子,放入冰箱内,几分钟后取出,观察瓶子外壁是否有水……在交流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相质疑,以及思想和观点的交锋很好地引发设3

科学论文 计小组学生的自我反思。通过做中的反思探究,动态地多维度理解,实现思维质的飞跃。

3、课后探究,持续生成

让科学教学更具科学味 篇3

[关键词]科学教学 小学生 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6-082

小学阶段,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感知能力非常强,学习与接受能力亦很强。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采用趣味教学,让学生在快乐的玩耍中理解科学,并对科学学习产生深厚的兴趣,让科学教学更加具有科学味,是一个需要我们进行探讨的问题。

一、学会观察,从观察中发现科学,理解科学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最初让学生接触的便是对动物和植物的观察和认识。教师引导小学生在观察中了解动植物,总结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和发现的问题,再由学生在课堂中将这些问题与现象提出来,一起讨论解答。在此过程中,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往往观察得非常仔细,这种好奇心让他们对观察的动植物认识得更加全面。

例如,在观察校园里的树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去观察树木的外在模样。学生们通过观察后得出樟树由树径、树枝和树叶构成。教师再提示学生有没有漏掉了什么并带领学生重新观察,结果发现校园里的樟树不仅只有长在外面的树径、树枝和树叶,还有深埋在地下的树根。这时可能会有学生发问:“树根为什么会长在土里?”教师就可以顺势解答,树根就是樟树吸取养分的媒介,树根深埋在地下,通过吸收土地里的水分,来让树木生长得更加高大。学生明白了树根的作用后,也许又会提出问题:“既然树根能够帮树吸收养分,那树的其他部分呢,是不是也有不同的作用呢?”教师同样做出相应的解答:树径在生长,让树木越长越高;树枝也在生长,给鸟儿栖息,供树叶摇曳;而树叶呢,它可以吸收阳光,美观的同时还可以在夏天供人们乘凉。不只是樟树,世界上所有的树木,大都是由树根、树径、树枝和树叶组成的,每种树都有它自己的名字”。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樟木树的同时,也对其他的树种有了一定的认识。慢慢地,形成了从日常生活中观察事物的习惯,学到了相应的科学知识。

二、记录学习,在记录中读懂科学,认识科学

对科学知识的学习,不能只是停留在表面。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科学时,不能只是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因为这样做会使学生对科学全无兴趣,且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神奇之处都比较好奇,教师应该想办法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科学的学习中来,以自身为主体,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和记录。之后,教师再进行适时辅导,就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生寻访小动物时,可以带学生观察蜗牛。从蜗牛的体征、爬行方式、爬行速度等方面来认识和了解蜗牛。教师可事先让学生去观察各种蜗牛,并通过拍照和文字记录的方式,将这些小动物记录下来。然后将图片和文字进行整理,到课堂上给其他同学讲课,让学生来做课堂的主人,将他们观察记录到的知识拿来和同学们分享。学生天性使然,课堂氛围十分活跃。教师还可以带着学生去认识蚂蚁。如教师可以提问:蚂蚁有多少条腿?是不是所有蚂蚁都是黑色的?学生通过记录观察,就会发现蚂蚁总是成群结队的出现,还能搬动许多比它们身体还大的食物。教师可以在这个时候告诉学生,蚂蚁是一种很团结的动物,它们有“哨兵”,一旦“哨兵”发现食物,就会召集同伴来搬运。蚁群中还有“工蚁”和“蚁后”,分工各不相同。通过介绍,学生就会明白,原来一只小小的蚂蚁也有这么多故事。

三、实验总结,亲自动手体验科学,爱上科学

在学习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后,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科学实验,将会使课程教学更加富有科学趣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增加,对教学效果会有较好的影响。如在学习《静电现象》时,教师可以提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产生静电,那么静电是如何产生的呢?教师在进行一定的理论知识教育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通过教师讲解,学生知道了有关静电产生的理论知识,而通过实验,学生对静电又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让知识牢牢印在了学生脑海中。又如《做一个钟摆》这一课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小学生动手能力极强,在制作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回忆有关钟摆制作的科学知识。当钟摆被成功制作出来后,学生会有很强的成就感,会因此爱上科学。

总之,在小学科学课堂中,要让课堂教育更具有科学味,必须从实际教学出发,加强学生对科学的认知。通过让学生走进科学,参与科学研究来学习科学,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科学知识,再通过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其爱上科学,这样的科学教学将更具科学味。

科学课堂教学 篇4

一、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内容

1. 精心设计, 目的明确

师生互动交流的主要形式就是提问, 提问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必要手段。备课时就要明确提问的目的, 无论是课堂组织的定向性提问, 还是了解学情、复习旧课的摸底性提问, 还是学习方法的指导性提问, 或是知识理解的启发性提问等都要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为前提, 来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思考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 培养探究科学疑问的热情。

2. 循循善诱, 层层激趣

在课堂教学中我常用启发性课堂提问, 因为它能触动学生的思维神经, 给学生带来愉悦感, 还能给学生点拨正确的思维方法及方向, 还能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随之逐步提高。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 尤其是科学课要注意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趣味性浓是科学学科本身的特点之一, 怎样将学生的直接兴趣持续下来, 这就需要教师采取灵活多变的教法进行培养。教师在课堂上激发起学生强烈兴趣的同时, 还要给学生设置一定的悬念, 激发学生在课外去完成。如我在教《磁铁》一课时, 在课内引导学生实验认识了磁铁的基本性质, 在即将下课时我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 如果把一根磁铁截成两段后, 每小根磁铁是否具有磁铁的基本性质? 在教《动物和环境》一课时, 给学生提出了“你在什么地方能捉到蚯蚓? 为什么?”的讨论题, 让学生先讨论再回家实地考查验证。这样有目的地设置一些悬念, 不仅使学生保持了持久的学习兴趣, 而且节省了课内教学时间。

二、在学生层面, 要引导学生在科学探究中, 学会“倾听”

在科学课中, 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实验, 因为在课前师生准备了实验材料, 学生又急于想动手摆弄这些材料, 这样就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

采用的方法:

( 1) 实验材料先不发给他们, 等老师把该讲的讲完, 学生的疑问、假设和探究方案都提完, 再把实验材料发下去。

( 2) 给予倾听者鼓励表扬, 对这样的学生多做口头表扬。

( 3) 在试验中组织交流、引导思考。学生自行开展观察实验时, 对事物的感知是零星分散的, 而且因人而异, 有正确的、错误的、片面的等多种情况。教师必须组织学生把各自的观察结果汇报出来, 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启发, 使各自分散的发现变成集体共同的财富, 逐步形成一个丰富完整的形象, 达到理性的认识。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给学生以表现、发挥才能的机会。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敏锐地静观事态发展, 既不能放任自流, 又不做知识的评判者, 在适当时机提出问题, 做学生掌握知识的引路人。一要抓住教学的关键处设问展开讨论;二要抓住思考的转折点设问展开讨论; 三要抓住理解的难点设问展开讨论; 四要抓住探究规律处设问展开讨论; 五要于无疑处质疑。当学生明确了实践活动的目标任务后, 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实现目标任务的方法, 把整个活动的进程交给学生自己把握,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学生依据材料、工具、能力、爱好等方面的特点, 自己选取最合适的方法进行小制作、小实验。如让学生制作一些小圆纸片, 有的用剪刀剪, 这是习惯思维指导下的实践行为。可有些同学用小刀裁, 有的用锥子扎, 也有的用一元硬币做模型冲出来一个小圆。

三、加强科学意识, 把科学带到学生身边, 科学无处不在

1. 走向课外, 丰富学生知识的层面

在科学教学中应确立“以课本为基础, 走出文本, 走向课外图书馆”的理念。这是因为学生一生中学到的东西, 大量的不是从教科书中学到和老师教给的。如打电话、骑自行车、玩滑溜、唱流行歌曲等。所以, 在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看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影视片, 阅读各种报刊杂志, 推荐阅读《少儿百科全书》《祖国上下五千年》《有趣的动植物》等书籍, 让学生在大课本中去学取知识, 形成社会综合知识观、大科学观。

2. 精选材料, 调动学生活跃的思维

教学要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就需要教师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 精心设计、选择“有结构的材料”以调和课堂学习的良好气氛, 如教学《温度和温度计》时, 我在每一实验组的桌上放上了冷、热、温三杯水, 各人去感受三杯水的温度。结果一个说温水是热水, 一个说热水是温水。不同的感受为本堂课的定量观察研究奠定了基础。

总之, 小学科学教学以周围常见的自然事物与自然现象为对象, 提供给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材料进行科学探究, 并适当地将这样的科学探究延伸到课堂以外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从而对周围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产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 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 获得真正的发展。

摘要:从科学课堂教学的兴趣以及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性等方面进行阐述, 用实践和体会说明了优化科学课堂的教学设计是对构建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积极作用, 为新课程的实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激发兴趣,有效性,科学课堂,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科学 (3-6年级) 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晓文, 王莹.教学策略.高等教育出版社.

基于科学探究的初中科学教学思考 篇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热词.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我们要将学生培养为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那么,对于初中科学学科而言,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呢?下面结合“巧妙判断导线首尾”的探究实验谈一些笔者的思考.一、提出探究问题,供给探究器材

1.提出探究问题.学校有一束电缆线,该电缆线内部一共存在同一种颜色的三根导线,导致从黑箱的外侧无法判断哪两端是属于同一根导线的.这一束电缆线相当长,一端在校门口,另外一端在实验室.请大家根据平时课堂上所学,想一想有没有方法将这三根导线的端点进行区分.写出你的探究方案,然后我们一起来评价,看谁的方法巧妙.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最佳方法是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科学知识用于探究与解决实际问题.该问题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又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相联系,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的同时,能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学习的价值,促使学生养成用科学的思维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2.供给探究器材.模拟那束电缆线的黑箱(在黑箱的内部设置三根导线,黑箱的外侧各设置三个接线端),干电池(1节),小灯泡(2只),开关、导线若干.设计意图:通过实验器材的给定,能将实际问题模型化.从提供的器材来看,都是学生熟悉的实验器材,而且操作简便又不失对实际问题的模拟.除了用实验室器材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自制低成本实验器具进行探究活动,进一步开发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二、定制探究目标,明确评价要点

没有目标的探究势必没有太多的体验度.在明确的探究目标下,向着目标有序推进,不仅能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还能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并在探究中提高能力.对于具体的探究活动而言,探究目标应围绕着提高学生的能力,让学生经历“提出科学问题→作出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探究实验→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的探究过程.那么,如何评价学生完成探究目标的状况呢?笔者结合探究内容设置评价要点,便于考核与评价学生的探究过程,使学生通过评价来了解自己的探究成效,并对自己的探究活动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巧妙判断导线首尾”实验,是一个应用简单电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性实验.在解决这一问题的实验探究过程中的评价要点,笔者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设置.(1)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能否形成一个正确的电路;能否做出正确的判断;是否符合实际;是否最优方案.(2)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能否按电路图连接成正确的电路;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如开关是否先断开;是否体现良好的实验习惯(如是否检查电路,实验完毕是否整理器材等);能否列表格记录实验结果.(3)表达交流与相互合作.能否在实验报告中清楚地表达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能否在讨论方案时相互启发;能否在实验中相互协作;能否对实验结果共同分析;能否在汇报交流时相互配合.三、设计探究方案

这是一个黑箱模拟实验.实验设计思路,可以从黑箱到白箱再到黑箱.设计实验方案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①用导线把端点短接,可以同一侧的两个端点或三个端点;②用一只或两只灯泡,如两只灯泡,可以在同侧或异侧;③灯泡与电源可以直接连接和不直接连接,可以在同侧和异侧.1.常见方案的设计.方案1:如图1,用导线连接1和2两端,然后分别在4和5间、4和6间、5和6间串接电源和灯泡,灯泡亮时,3端必定与右侧空端为同一导线的两端.然后用导线把1和3端连接,用同样的方法判断出另一导线的两端.结果与分析:由表1中①②③可知,3和4两端属同一导线;由④⑤⑥可知,2和6两端属同一导线;由⑦⑧⑨可知,1和5两端属同一导线.只要实验操作前6步,就能判断出三根导线的首尾.方案2:把灯泡接在1和2两端,然后分别在4和5间、4和6间、5和6间串接电源和灯泡.当灯泡亮时,3端必定与右侧空端为同一导线的两端.然后把灯泡接在1和3两端,用同样的方法判断出另一导线的两端.结果与分析: 由表2中①②③可知,3和4两端属同一导线;由④⑤⑥可知,2和6两端属同一导线;由⑦⑧⑨可知,1和5两端属同一导线.只要实验操作前6步,就能判断出三根导线的首尾.方案3:将A、B两只灯泡分别接在1和2端与2和3端之间,然后分别在4和5、4和6、5和6两端间接电池.如果两只灯光都亮,就说明灯泡是串联的关系.通过分析判断出2端必定与此时右侧空端为同一导线的两端.如果A灯亮,B灯不亮,就能判断出另一导线的两端.结果与分析:由表3中①可知,2和6两端属同一导线;由②可知,1和5两端属同一导线;由③可知,3和4?啥耸敉?一导线.只要实验操作前2步,就能判断出三根导线的首尾.从学生设计的探究方案来看,学生思维得以充分发散.虽然说可能还有其他的方法,但是学生在小组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已经有了尝试的意识,而且有一种方案比选和优化的实践体验.除了方案的比选外,我们还可以将问题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如,改变探究条件:如果实验器材中有电压表,但没有灯泡,其他实验器材不变,此时如何运用电压表判断电缆线中的导线首尾?又如,改变探究情景: 如果三根导线中其中一根断线,其他实验器材仍不变,此时如何判断电缆线中哪一根导线断路?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进一步探究与思考.四、教学启示与感悟

科学课堂教学 篇6

一、利用课堂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为教与学的结合提供了契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有饱满的热情,相互感染,激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好奇心主要是指对自己所不知道的事物所持有的新奇感和兴趣感,有了好奇心就有了思维的驱动力,学生有了好奇心,就会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创新探索。

比如,“鸡蛋的构造”教学中,我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实验,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讨论,使学生对自然现象充满兴趣。在这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中,课堂上充分挖掘与开发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要利用直观形象、有趣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方法指导,在观察实验中积累经验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主要表现为直观形象的思维,这种感性的认识是思维活动的前提,年龄增加、表象丰富都会推动抽象的理性思维的发展,但其直观形象性思维还是占主导地位。科学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观察力的培养,在实验教学中注重方法的指导,在观察实验中积累经验,提高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感性思维的深入发展,进一步培养了思维的深刻性。比如,教材中对油菜花的观察、对小灯泡的观察、对岩石的观察、对食物的观察等,都是让学生在观察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在认识中学到方法,锻炼自身的能力,为下一步的探究活动奠定基础,并作了经验和方法上的准备,此阶段有利于学生观察研究能力的培养。

总之,学生科学思维品质的培养,在科学教学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师要在教学活动的各环节中,利用课内外的各种实验进行观察,并持续有效地进行下去,把不同思维品质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依次地、循序渐进地进行,这样方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丹晓莉.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08.

科学课堂教学 篇7

一、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求真意识

哥白尼 (波兰) 曾说:人的天职就在勇于探索真理。科学探究要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辩证意识, 更要敢于培养学生在真理中发现问题。其中数据记录、资料查询及实际考查是作为探究实验中常见的手段;对事物、现象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能使我们的条理更清楚, 结果更精确, 有着其它方法不能替代的作用;同时, 引导学生作出合理、科学的理解、运用科学探究活动中接触到的实验数据, 修正学生对待数据的心理倾向, 可以推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锻炼数据资料整合的能力, 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因此, 培养学生敏感的数据意识, 信息搜集整合意识, 对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形成;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探究能力的提高, 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下面是笔者在近十年的一线教学中总结的培养学生在数据中、信息资料中养成求真意识的事例和一些看法:

作为科学老师笔者经常在自己的课上让学生提前或在实验中做一些信息搜集、数据调查和记录, 但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随堂提问, 发现部分学生在观察现象、做实验时所收集和记录的数据资料是失真的。主要表现为:有的学生实验数据不完整、不全面;有的学生实验数据误差偏大;还有的学生只顾操作忘记记录数据, 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就伪造数据或者涂改实验数据……这些现象的存在, 直接影响学生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及运用数据进行解释预测的实效性、真实性。

实验数据的统计和课前资料的收集失真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阻碍。例如在教“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三单元第7课:《总结我们的气象观察》中, 笔者要求学生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及处理, 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 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笔者自认为学生的积极性已被充分调动, 因每次课堂上笔者都会询问最近一周最准确的天气情况, 学生们都会纷纷抢答。于是笔者信心满满地让学生在这堂课中以小组的形式来汇报最近一月的天气状况, 可结果学生都默不作声。原来孩子们为了应付这节课, 为了在课堂上不被老师揪出来说自己的统计是错误的、不准确的, 于是他们就在家里查看每一周的天气预报, 用天气预报中的数据做观察柱状图, 并告诉我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老师的要求。

在每次抽查、督促活动中如果只注重学生的结果, 却忽视了学生们仔细观察、严谨的治学态度, 最终导致这一节课的教学只能以失败告终。最让笔者感到懊悔的是这一个单元观察天气现象的内容都是真真假假, 回想起来:如果学生长此以往以这样学习的方式来对待这门课, 那笔者不就是教会学生造假的、不认真的侩子手了吗?难道不准确就是错误的吗?难道错误就不该出现吗?……面对学生的哑然笔者才明白在科学课中有时尊重真实的错误比准确无误的实验数据、实验现象更为重要;我们要给孩子犯错的机会和改正错误的机会, 才能引导孩子们在错误中成长起来, 认真对待每一个过程, 教会他们在科学活动中学会辨别真伪, 才能培养他们敢于纠正、规范自己的操作、每一个实验及其过程, 培养他们严谨治学态度。

二、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亲身体验

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 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一堂科学课成功的关键。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教”为主, 学生在教学中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而自主探究是儿童本身的一种需要、也更是种天性, 是满足儿童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学生面对一些数据、信息、图片时, 自然激发起好奇心。例如:笔者在让学生学习《大树和小草》这一课中, 先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进行观调, 然后带着大家到野外去观察——自己熟悉的小草和大树, 并在观察之前说说自己如何去对比观察它们, 让孩子们自己来设计观察方案, 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更浓了。而意想不到的是大家的观察方法既多又细又认真, 个个都像小老师一样来设计自己的观察方案, 做的结果真是让人刮目相看。本节科学课学习形式的转变,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知识的被动接受灌输者转变为主动获取者。学生勇于探索, 大胆质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和教师共同设计教学, 改进学习方法, 和同学互相交流、互相合作, 在知识的海洋中寻找、挑选、挖掘……并通过实践、观察、课前查资料等方式自己解决提出来的问题。在这样的40分钟里, 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成为名副其实的“小科学家”。

让学生亲历探究活动, 就是较好地把握了课堂探究活动的开放性, 即最大限度地解放了学生的头、手、嘴、眼、耳、鼻的空间和时间。教师的作用就是给予学生充分的“营养”, 让他们身临其境, 使他们学习的时空更为广阔, 头、手、嘴、眼、耳、鼻更加自由, 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好奇心得到更大的提升、也更容易得到满足。

三、在教学活动中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是科学课教学的重要任务。所以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 引导学生对科学问题进行假设与猜想。

猜想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之一, 也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背景知识, 在此基础上针对准备研究的课题, 引导学生提出两方面的猜想, 一方面是猜想问题的成因, 另一方面是猜想研究结果可能是什么。猜想不可能一下就找到问题的症结, 有的正确, 有的可能不正确, 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应该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问题中的事实寻求可能解释的过程。因此猜想需要有一定的依据:一是已有的经验, 二是科学事实。猜想过程中教师要适当点拨和引导, 尽可能让学生进行思维的发散,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推理、比较, 形成假设, 并强化这种意识。另外, 要将学生猜想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形成假设, 为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实验方案奠定基础。

(二) 面对可能导致实验失败的方法,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获得成功。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把学习的自主权下放给学生, 让学生自主提出假设与猜想, 自主准备科学探究素材, 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经历探究的过程。活动过程中允许学生失败, 并且要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改进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最终取得科学实验的成功。养成学生辨别、观察、归纳的习惯, 让他们认识在错误中找到真理的重要性, 从而培养孩子们的探究能力。

四、在教学活动中激励孩子们进行课外活动

《小学科学》作为课改中的一门新课程, 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生的兴趣出发, 选择他们喜闻乐见的内容来探究, 显得更具有生活性、实践性和知识性, 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促进学生关注生活、增强生产生活中科学的意识。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初步懂得一些科学原理, 为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基础。自然科学课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这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例如在教学天气这一单元时, 首先笔者让学生观察水, 大家都知道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和常用的资源, 学生对水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 但水有哪些基本的物理性质呢?比如水的颜色、气味等等学生没有充分的理性认识;在生活中水的各种形态 (比如冰、雪、雨、云雾……) 学生在生活中都亲自感受过, 但它们是不是水?它们是怎样形成的?蒸气能直接变成冰吗?这些问题就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也成为科学课课堂自主探究的主要内容。再如:声音是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 在教学声音这一单元时, 笔者这样设计教学:利用橡皮筋和铁铅笔盒制作——能发声的铁铅笔盒, 通过学生身边物品的游戏来激发学生兴趣, 然后通过实验找出声音的存在并也适时提问: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都听到了声音?怎样才能发出声音?……紧接着让学生课下利用身边的其他物品及可再次利用的废旧材料自己制作一个小乐器, 这时将课堂实验与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声音是无处不在的。培养他们将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在生活中的常见性, 从而达到在生活中学习, 通过学习也更好地认识自然、认识生活的目的, 引导学生更多地了解我们是如何利用科学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以上是笔者对科学课教学活动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一些粗浅做法及认识。 新课改精神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更高的标准, 要求我们研究如何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的转变;如何让科学课堂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并教会学生养成将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好习惯;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最大的提高, 这一切都是为了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开放性, 最终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力得到更快、更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忠.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据意识的实践与研究[J].教学参考, 2010

科学课堂教学 篇8

一、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 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是主体, 课本知识是权威和真理, 教师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完全不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新品质的培养。而学生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课本知识, 课堂气氛也是枯燥乏味, 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因此, 教师应不断地改进教法、指导学法, 即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首先, 在课堂教学中, 课堂的导入必须精彩、独特、新颖, 使学生一开始就能对本节课产生良好的心理期待及求知欲望。在课堂中创设问题情景是一种很好的策略, 它可以使学生形成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究的心向,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科的特点, 可以设计适合不同内容的多种导课方式及问题情景, 从一句话、一个故事、一个小实验、一个生活小常识、一个社会小问题、一种常见的现象开始, 也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开始, 让学生对本节课立即产生兴趣, 形成愉悦的心境, 使学生以轻松的心态去接受新的知识。其次, 在教学中, 可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基础和能力编成合作组进行教学, 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 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同自身的交流, 减轻学生心理压力, 特别是弱势群体在合作交流中会发现自己还有发表见解的天地, 从而逐渐消除平时不敢说、不敢想、不敢做的心理障碍, 从而激活全体学生的探究体验, 构筑一个较强探究学生情感的立体互动的体验场。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 可以消除教师的包办行为,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做真正的学习主人,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外, 教师在授课中, 要积极鼓励学生敢想敢说, 允许学生对同一个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 允许学生犯错误, 从而可以促使学生养成好问、敢问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 使其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提供机会让学生各抒已见, 使其敢于标新立异, 并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这样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来说, 可以使他们把注意力放在对科学问题的思考上, 而不是爱慕虚荣, 爱出风头上, 对于成绩差的学生, 也可激发他们探究的问题信心及兴趣, 培养他们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教师要运用恰当的评价, 为学生消除心里偏见。评价一个学生也要讲究艺术, 对待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 一般应以鼓励为主, 使学生的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总之, 教师是促进者, 要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 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学习的策略;要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 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同时教师还应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教师应建立一个接纳性、支持性、宽容性的课堂气氛, 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 和学生一起寻找真理, 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还有, 教师必须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进行评估, 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保持开放的心态, 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 不断地摸索, 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 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 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艺术。

二、营造和谐、温馨的教学环境, 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以往的教学中, 教师的师道过于尊严会使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紧张程度较大, 使学生的思维不能很好地发展, 学生的智慧不能很好地展示。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 它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潜在的影响。和谐、温馨的气氛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使得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地开展, 而紧张、冷漠的气氛则会大大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 教师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势, 善于向学生表达积极的情感, 通过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向学生传递对学生的信任、期望、赞许或肯定的信息, 如一个鼓励的眼神, 一个会心的微笑, 一个赞许的点头, 一句亲切的问候, 都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让学生感到老师很亲切, 可以信任, 是良师益友。另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切不可把自己的消极情绪带进课堂, 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做到公私分明。教师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 不要只看到尖子生,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更应关心他们, 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 学习动机和原有知识掌握情况, 多沟通、多用鼓励的话语, 使他们树立信心。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力为这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创造各种机会, 让他们感到自己也是被老师关注的、重视的对象, 自己也有可展示的舞台, 使他们真正地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 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整体的教学效率。因此, 和谐、温馨的课堂心理环境的营造, 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三、在问题探究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传统的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 培养的是求同思维和习惯思维, 这种教学使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造成学生思维途径狭窄、呆板, 易使学生误入死记硬背的歧途。而良好的科学素养要求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创造自己的独特思维。所以在科学教学中, 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 勇于提出问题和自己的看法, 展开讨论, 为学生提供发表不同学习感受和见解的机会, 培养学生“不唯上、不唯书”的开拓精神和创造才能。

在平时的科学教学中,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 精心设计教案, 巧设疑问, 以趣激疑, 以问设疑, 以疑导思。如在学习盐酸与硫酸的性质时, 首先演示两稀酸与酸碱指示剂, 活泼金属, 金属氧化物, 碱等反应的实验, 比较现象分析为什么两酸具有相似的性质呢?并进一步发问, 在两种稀酸中都加入氯化钡溶液, 是否也会有相似的性质及现象呢?此时再演示这个实验, 却得到了不同的实验现象。利用学生感受到不同现象后的兴奋状态, 引导学生对问题作层层深入的思考, 挖掘学生大脑潜在的能量, 引导学生来寻找问题的内在本质, 使学生能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 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便于点燃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

四、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初中科学是一门可以通过实验使学生在动手过程中获得感性知识的学科。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 借助实验让学生能更加有效地巩固已学的科学知识, 更好地理解并形成良好的科学概念, 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甚至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作为课堂引导者的教师, 就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一个动手又动脑的课堂氛围, 也可把一些本来用演示实验就可以解决的教学环节改成学生小组实验的形式, 甚至可以让他们自己设计实验步骤, 交流实验设计的目的、思路、步骤、方法等, 让学生由参观者变为参与者,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扮好角色, 随时发现问题, 设计一些引导性的提问, 培养学生养成边动手边思考的好习惯, 使他们能更仔细更集中的观察现象, 从而保证实验的成功。作为科学教师, 在每次实验之前都应该有充分的准备, 在实验中要有规范的操作, 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也便于学生了解科学的严谨性, 在实验中要让学生始终有很强的注意力, 并能做好详细的实验记录, 不要让学生只是觉得实验好玩而忽视了实验的目的性, 更不要让学生只注意到实验表面现象, 而忽视实验真正的本质。特别是对于一些实验现象不是很明显的实验, 教师应该多动脑筋, 尽可能地改进实验方法, 使实验生动明显, 有效果。

最后, 实验完成后, 教师应该让学生复述实验的过程, 组织时间对所做的实验进行及时地总结, 让学生交流各种想法, 反思存在的问题。并对一些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有些学生虽然学习基础不太理想, 但动手的能力却很强, 对这种学生教师应该多加鼓励, 放大他们的闪光点, 使他们有足够的信心学好科学。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培养他们的能力, 还应该从多方面入手, 重视课外知识及兴趣广泛性的培养。一方面教师要利用刚学过的科学知识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 拓展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知道学科之间是相通的, 科学知识其实也深透在其它学科之中。另一方面, 教师还可通过课外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科技方面的小制作或小发明, 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 增加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同时多组织学生到外面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或社会调查, 让学生了解科学并不神秘, 科学是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另外, 师生通过协作可通过网络收集一些相关的科学资料, 开展一些科学讲座, 或以学生辩论会的形式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使课内外、校内外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 从多方面、多渠道开发学生潜能, 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及实际应用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

总之, 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 以现代素质教育思想及相关理论为依据, 以教学为中心, 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发挥科学课的教学作用。

摘要: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 还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 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应让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实验, 做好实验, 从实验中解决问题, 并使其能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使他们各方面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教学艺术,心理环境,问题探究教学,科学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胡一毅.深化高考改革, 提高科学素养[J].化学教学, 2007 (9) .

[2]王明华.试论在物理教学中提高培训学员的科学素养[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4 (2) .

科学课堂教学 篇9

一、在欣赏中了解素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十分赞同这一说法。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在学习上处于被动,就会响教学效果,甚至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也就谈不上学好素描了。刚刚迈入中职的学生,比起小学时,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对新鲜事物很感兴趣,情感世界十分丰富。要使学生对素描感兴趣,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通过眼睛欣赏,从而感受素描的美。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实物投影欣赏中外画家的作品,如徐悲鸿的《风景》、伦伯朗的《吊桥风景》、达芬奇的《自画像》等等名人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接着老师在课堂上立即画一张人物速写,这样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在老师的作品上,然后挂出历届学生的优秀素描作业给学生欣赏,让学生知道自己也可以画出好作品,于是产生拿笔一试的冲动。在学生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的时候,老师认真讲解素描的有关知识,如为什么要学素描、素描的定义,素描的重要性等。通过欣赏课学生不仅了解了素描,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兴趣,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素描的欲望。

二、注重作画常规的教育

作画常规是学生学好素描的重要条件,也是学习素描之前必须学习掌握的。作画常规关系到学生科学绘画方法的接受和绘画习惯的养成。作画常规包括两方面:一是工具方面,二是姿势方面。

1.工具方面。画好一幅素描作品,工具是先决条件,没有素描绘画工具的学生,就像没有枪弹的士兵。在小学,学生用HB的铅笔、直尺和普通的画纸画画。而素描对于工具的要求比较严格,铅笔要准备不同型号的,如HB、2B、4B……纸张用专业的素描纸,而且纸的规格有8开、4开……还有专门用来绘画的画板,画夹、画架,以及用来夹画纸的夹子等等,这些都要求学生准备好。

2.姿势方面。只有正确的绘画姿势,才能更好地观察对象,描绘对象。素描绘画姿势包括作画姿势和握笔姿势。第一,作画姿势主要有坐姿和站姿。有的学生坐着绘画时趴在桌面,或跷起二郎腿。站着画时,离画板距离太近或太远,这都是错误的姿势。正确姿势是:首先,坐和站都要端正。其次,无论坐或站头都要与画板相隔一定的距离,便于学生及时检查出自己作品的缺点;最后,眼与画板保持在视平线上,这样画的物体才不会走形。第二,握笔姿势,手的握笔姿势以增加画笔的灵活性、运动范围和减少手对视线的遮挡为原则。笔杆应握于掌下,由拇指、食指和中指提笔,笔尖和手指应有一寸左右的距离。只有正确的姿势,学生才能学会素描,学好绘画。

三、传授科学的素描绘画步骤

世界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只有科学的合理的素描绘画步骤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绘画水平。只有科学的素描绘画步骤,学生才能学得科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观察对象。认真地观察清楚所画的对象,是画素描的前提条件,素描基本的观察方式是整体观察。首先看对象的全貌,然后看主要部分,再看局部细节,并时刻注意大体。

2.构图。学生观察清楚对象后,引导学生怎样选择横构图和竖构图,使绘画对象摆在画面上更加和谐,融洽。构图的好坏,决定着画面的整体美这一关键因素。

3.起稿。确定如何构图后,开始起稿,用概括的线条勾出对象的大体特征,找准其“点、线、面”的比例和透视关系。对象的比例主要指对象本身的比例、不同对象之间的比例关系。如对象高与宽之比,对象与对象距离之比。除了比例还应注意对象的透视正确与否,透视的正确与否决定了对象的空间感,实际的对象与画到画面的对象会产生透视变化,如等大的对象有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透视有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圆形透视等。

4.铺明暗。铺明暗是画好素描的关键,也是对所画对象的具体化,明暗是否正确,决定了素描作业是否生动感人。铺明暗千万不能操之过急,从明暗交界线开始,由浅入深,使画面有黑白灰三个层次。用明暗能够更形象地表现对象的形体、空间与质感。

5.深入刻画,整理画面。深入刻画能够使画面生动形象,深入刻画阶段要有耐心,主要刻画的是受光部和画面的主要对象。深入刻画之后,整理画面是必不可少的。整理主要从整体艺术效果出发,做一些局部的调整和润笔,如加强对象的某些部分或减弱某些部分等等。从而使画出的效果更加完美。

以上步骤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和吸收老师所讲授的内容。在传授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改正不良的绘画方法。比如:有的学生画对象时先画好一个物体再画另一个物体,或画好某一个部分再画另一部分。教师应及时要求学生改正这些习惯,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

四、素描绘画的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中职生刚接触素描,千万不能急于求成。素描绘画对象要从简单的一个物体到几个物体。由浅入深,学生学得轻松,绘画技能也会稳步提高。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绘画水平,科学地安排好素描绘画的内容,从临摹书本的作品到看实物写生,从基本形体(正方体、球体、柱体、锥体)到组合形体,从静物到人物等。这样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便于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

五、教师讲评和学生自我总结相结合

在素描教学中,每个学习阶段教师讲评和学生自我总结相结合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上课时,教师先展示学生优、劣的素描作业进行比较和讲评,然后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评析。经过一个学习阶段之后,教师对学习内容进行归纳,由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总结。如:在画正方体的结构素描时,老师先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同时指出透视错误、构图不合理等共同存在的问题,再由学生对自己画的正方体进行分析,找出好与差的地方。针对把正方体画成长方体,或画得太大、太小的情况,教师及时要求学生改正。从教师讲评和学生自我总结中,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绘画方面的优缺点,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对素描作业好坏的判断力和绘画水平。

科学课堂教学 篇10

一、利用自然资源,丰富学生“生命”体验

关于“生命科学”的教学资源与城市学校学生相比,农村小学学生有较大的劣势,即学生的活动贫乏、眼界狭小、知识面窄等。但也有城市学生不可比拟的优势,农村学校的周边是广阔的大自然,大自然的奥秘无穷,本身就是最好的课堂。我在教学时充分利用农村广阔的自然资源,以丰富学生对生命世界的体验。如,在教授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我眼里的生命世界”这一单元时,把学生带到田野里,让学生在田野中尽情地活动,寻找自然界中的“生命世界”。这些教学内容若是在城市小学,一定会受到条件的制约而无法让学生很好地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然而,对于农村小学的学生来说,这些教学内容是那么熟悉。学生家里就养着鸡、鸭、鹅、兔子、猫……田野里、路边上、校园里时时都会有一些蟋蟀、蚂蚁等小动物出没。而各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更是经常见到,很多学生还亲手栽过花、种过树。这就是农村环境为学生提供的特有的探究材料。

渐渐地,我发现学生对待周围小动物、植物的态度有了明显的变化,“生命世界”的教学,使学生懂得呵护小生命了,懂得珍惜生命了。他们为身边的自然世界的神奇变化而惊讶,为一次“蚂蚁搬家”而专注,为一颗小种子的发芽、开花而高兴。农村特有的自然资源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生命体验”。

二、开展第二课堂,拓展学生“生命”视野

在农村教学“生命世界”,建立种植基地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建立种植基地让学生动手实践,不但可以让学生爱上科学课、学到关于生命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拓宽学生的“生命”视野。我们学校就和村委协商,要了三亩地,作为学校的种植基地,我引导学生把它分成小块,在上面做实验,开展关于“生命世界”的第二课堂教学。

开展第二课堂,拓宽学生“生命世界”的视野,学生越来越喜欢对种植进行科学研究。

三、自制部分教具,引导学生“生命”再现

在“生命世界”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校实验室缺少动植物标本,我就带着学生去野外采集植物,捕捉小动物。没有采集和捕捉的工具,我们就自己制作。把采集和捕捉回来的植物、动物制作成标本。主要有我们周围常见的草、树叶、花和一些小动物的标本。这些标本,既是我教学的教具,更是学生认知动植物的有效途径。在教学“植物的一生”这单元时,我把学生带到野地里,让学生采集不同植物的叶子和花等,制作成标本,挂在教室里。让学生体会不同叶子和花的美丽,让她们思考为什么不同的植物会有不同的叶子。一个单元结束时,教室里挂满了各种各样的叶子和花的标本。学生就是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对“生命世界”有了新的认识,他们更加爱上了科学课,爱上了大自然。

四、结合本地实际,提高学生“生命”观念

作为一个农村的科学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积极地了解周围的事物。如,最近农民在农田里干什么农事?农田里长些什么作物?哪些作物开始下种了?哪些作物开始收割了?当地有哪些常见的植物?有哪些常见的动物?它们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生长规律是怎样的?当地的生态环境怎样?等。这些知识可以及时地补充到我们的科学课中来。

在教学的同时,适当地做一些调查研究也能提高学生的“生命”观念,在教学“土壤与生命”时,我让学生展示从不同地方采来的土样。有的学生说他是从田里取来的土,有的学生说他是从河滩上取来的土,有的学生说他是从大树下取来的……教学快要结束时,我问学生:种庄稼,什么样的土质比较好?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壤土土质好,适合种庄稼并达成了一致的结论。突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我不同意,我爸爸去年种西瓜,他就选了我家一块高地,而且还是沙地。爸爸说这样的地,种出来的西瓜才会又大又甜。”我非常欣赏这个学生的不同见解。借助这个学生提出的问题,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什么样的土壤适合种什么样的植物,学生对“生命世界”的探究越来越投入了。

结合本地实际进行“生命世界”的教学,能够让学生渐渐地关注农作物的生长,使学生有意识地保护大自然,保护周围的环境。

摘要:生命世界的教学能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意趣,对于农村小学来讲,如何进行“生命世界”的教学呢?学校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农村小学离大自然比较近的特点组织教学,以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

关键词:小学科学,农村,生命科学,科学教学

参考文献

科学课堂教学 篇11

关键词:科學思想方法;初中科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8

如何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开展科学思想方法教育呢?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以及格式化的操作步骤。分析现有初中科学教材后发现,运用比较普遍的科学思想方法主要包括归纳与演绎、转换、分类、模型建构等。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有以下一些思考:

(一)提倡显性化的科学思想方法教育

提出科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应该显性化,主要是针对目前科学思想方法教育中存在的模糊、随意等弊端,是相对隐性方式而言的。显性化教育方式的优势在于:首先它必须要有关于科学思想方法教学的明确教学目标和相应的计划,显性化能直观地营造冲突与反思的情景,有利于对抽象的科学思想方法的理解。显性化教育的一般要求:把科学思想方法的名称、形式、内涵、条件、步骤等明确地传授给学生,指明该思想方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揭示其形式,挖掘其内涵,清晰它的使用条件和注意点等,然后在教学内容与方式,教学准备与条件、学习与熟练等方面开展明确、系统、细致的教学,那么学生一开始就明确学习任务、清楚学习过程,围绕方法内容展开学习,在练习和应用中不断加深对科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认识。

例如,教师进行了“转换”这一科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时,以往的处理方法都是某个实验中用到了,如动能大小影响因素的实验中用木块滑动的距离来表示动能的大小,然后顺带提一些(有些教师甚至不提)运用了“转换”的科学思想方法,转换法的介绍只是课堂的点缀,教学目标的重点仍是动能的实验。但进行显性化教学时,教学目标的重点则是学生明确“转换”这一科学思想方法,转换法则成了主角。简要的教学设计如下表:

表一 “转换法”教学的设计方案

教学主题转换法在科学学习中的运用

教学目标学生明确转换法的基本内涵、使用条件、对科学实验的意义等

教学过程(1)开门见山向学生提出这一科学思想方法的名称、基本内涵、使用条件等。

(2)选择众多的科学实验,用实例解释转换法。这些实验比如压力的作用效果、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红墨水的扩散现象(来认识分子的运动)、用试剂进行溶液酸碱性判断等。

(3)总结实例,什么时候会运用到转换法,转换法对科学实验的意义是什么等。

学生反思我能否举出一些常见的运用了转换法的科学实验或实际生活中的事例等。

形成性练习练习应更多地选择“文字体验式”的方式记录学习反思、与生活的联系等。

(二)在“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下进行科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当然,在这个显性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坚持“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教师如果单纯从教的角度考虑,一味地强调科学思想方法本身的内涵的丰富度,无论难或者易,都强加给学生,那么可能教师是“教”完整了,但是学生不一定“学”会了。所以,一方面教师的教学要以学生作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水平,掌握好每种科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度”——难度和广度,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获得对科学思想方法的认识和感悟,并随着年级的升高和认知的发展,不断完善和清晰这些科学思想方法,形成意义建构。另一方面发挥学生自己的主动性。学生必须反思学习过程,使科学思想方法清晰化;必须注意知识的整理和复习,总结科学思想方法。

例如,在进行控制变量法的教学设计时,教师不应该过早地告诉学生名称而没有办法使学生理解,因为第一印象往往会一直刻在学生脑海里。所以,教师在处理时,应从学生的“学”制定“教”的方案:首先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经验。学透控制变量,必须理解“自变量”和“应变量”这组概念,而这些在数学的正比例函数y=kx中有具体涉及并有清晰的解释,教师应该抓住学生这一学习特点,唤醒学生的数学思维与科学思维相结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然后,教师还应区分“单一变量”与“多个变量”分别对实验的影响是什么,哪个更具科学性,进行类比教学,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为何科学实验如此强调控制其他变量均相同只有单一变量不同这种名为“控制变量”的科学思想方法。

又例如,“分类”这一科学思想方法,初步理解起来相对简单,所以在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就提出对生物进行分类,大部分学生确实能进行简单的分类,但涉及到对整个生物体系进行逐级分类时没有这个思维概念,就觉得很困难了。这就是学生的学情,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这一思维的模糊地带,在分类思想的教学中指明分来的基本原则(前文有具体解释):标准统一(这点教师一般都会强调)、不重复不遗漏和逐级分类(后两点常常会忽视),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真正懂得“分类”,进而完成对整个动植物系统的分类。

(三)积淀科学本质观,提高教师学科素养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一个科学探究过程往往会涉及多种科学思想方法,因为从本质上讲它们是相互联系的,并不断发展的,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本质观。但同时,科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防止一种倾向,就是过多地靠向哲学范畴,毕竟我们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科学哲学家。而作为一名教师,除了应该清楚该教哪些科学思想方法,教到什么程度,以什么方式教,则更应该深一层的去理解科学思想方法,它属于科学本质的范畴,是在不断修正与完善的过程。

在教学中,我们还会发现,科学思想方法与科学史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科学史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事例,有些事例对自然科学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想方法观,都是进行教学的鲜活素材和绝佳途径。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积淀正确的科学本质观,才能在教学中讲清楚它们的价值取向、内涵以及现实意义,并组织学生结合具体事例进行讨论,以引发感悟、加深理解,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科学思想方法观。

参考文献:

[1] 陈志伟、陈秉初.中学科学教学论[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让科学课堂散发浓郁的“科学味” 篇12

一、基于学科特点,引导科学猜测

科学猜测是一种建立在有一定生活经验基础上的,凭借某些线索对一些现象的合理猜度。它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和科学性,对科学课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要基于学科特点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猜测。例如,在教学《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一课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猜测的。

师: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5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食盐呢?我们用克作单位来说。

(出示50克的水,让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感知具体的数量)

师:你来猜猜大约能溶解多少食盐。

生:2克,5克,8克,20克,100克……(学生的猜测显得毫无目的)

师:每个同学的答案都不同,有些很接近,有些完全不沾边。现在小组内来讨论出最不可能的答案,并给出合理的解释。(学生小组内积极地讨论)

生:我认为100克最应该被排除,50毫升的水重量是50克,食盐的重量远远超出了水的重量。100克太多了。不大可能吧!

生:我认为1克、3克也不大可能,太少了,以前把一勺食盐放入很少的水中就能溶解。

师: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再去认真地想想50毫升的水大约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生:10克、18克、20克……(在一个较合理的范围之内)

科学课中的猜测应该是一种科学性的,要有一定依据,而不是凭空乱猜的。学生刚开始的时候也是盲目地随便说个数据,这时,教师就要及时提醒学生把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并调动自身所具有的科学逻辑对估计进行修正,这样可以使学生的猜测更科学,也为以后的进一步研究(如制定探究计划)做准备。

二、基于科学猜测,制订探究计划

科学的研究方案是科学探究的前提。为了设计出好的研究方案,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运用自己的猜想,并且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结合,使设计的方案具有科学性。教师加以指导使方案趋于完善。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

例如,在教学《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一课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制订探究计划的。

师:我已经给出了问题,大家经过一番猜测也有了自己的答案,那你们是否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了呢?

生:能。

生:(停顿了几秒钟后)不能,我们还没有实验材料呢?

师:很好,既然同学们意识到准备工作还没有做好,那大家来想一想在实验研究开始之前我们应该有怎样的一些安排,如何才能使实验顺利进行,小组内讨论一下。

(学生分小组讨论、汇报)

师:每个小组的论述都很棒,各个小组借鉴一下其他小组的优秀部分,对自己的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然后把它写在研究计划上(课件上有研究计划的框架以及一些相应的提示)。

提示:(1)商量好加盐的顺序;(2)讨论加盐的时机;(3)讨论出合理方法来统计最终的结果。(学生分组讨论并填写研究计划)

由此可知,科学探究是在有一定科学知识储备基础上的,有计划、有目的的科学活动。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随意做成一件事就可以称为科学探究。只有让学生通过科学猜想制订科学的计划,科学探究才能顺利进行,也就是让学生“事先想、想好了做”。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与知识进行讨论,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把对探究有意义的想法记录下来,以作研究之用。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教学的科学性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教师要在这一环节里多分配些时间。

三、基于实验探究,做好科学记录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实验探究是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的重要载体。科学记录自己的实验探究过程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素养。在进行科学记录的过程,教师要允许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对研究方案做适当调整。教师要密切关注每个小组的实验,指出实验中学生的不当操作并及时改正,使实验探究顺利实施。同时要提醒学生做好实验探究记录,让学生渐渐意识到科学记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使科学课堂的意义充分体现出来。

例如,在教学《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一课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科学记录的。

师:如果每一小组的探究计划都已制定好,大家就可以开始实验了。同学们一定要认真仔细地观察,精确计算,细致记录实验的每一步。如果觉得所做计划与实验的实际情况有差距,要以实际情况为准,及时对计划做出调整,比如加盐的时间、加盐的量等,确保实验的科学准确。

要让学生明白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对实验的操作步骤作出调整,才能及时收到实验的反馈,对研究方案进行科学修正,使科学探究顺利进行,提高探究结果的科学性。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观察每一组的实验情况,及时指出实验操作的不规范之处,告诉学生正确的搅拌方法,加盐的频率,如何正确统计数据。帮助学生减少实验中的失误,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四、基于数据分析,得出科学结论

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教师要肯定学生的研究,要向学生传授一些关于科学分析数据的方法,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去分析自己在实验探究中得到的数据,小组之间分享彼此的方法和成果,指出不足与问题,以便得出科学的结论。

例如,在教学《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一课时,我通过课件中的条形统计图,全面统计各组的实验数据。在条形统计图的课件制作中,我用蓝色标明完成实验小组的数据,用红色标明没有完成实验小组的数据,通过引导让学生去认真分析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上一篇:基坑勘察下一篇:股权融资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