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月活动实施方案(共11篇)
教研月活动实施方案 篇1
宝塔学校
2013秋小学教学教研月活动方案
一、活动宗旨
为落实阳新县教研室教学教研月活动的安排,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授予新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
二、活动方式
本期教学教研月活动采用“一份教案、一堂课”形式。分语文、数学两组进行。
“一份教案”:指定同一个课题,每个教师上交一份教案,进行优质评审,选出最优秀的教案。
“一堂课”:指定同一个课题,每个教师根据各自年级、各自学段的特点、教学要求及目标,指导学生完成一节课堂教学课。
三、领导小组
组长:赵英亮郭邦富
副组长:潘龙珠
成员:虞晓娟、刘红
四、活动安排
1、各科目课题由各教研组长负责拟定。
2、教案上交时间为2013年10月13日星期六前。
3、课堂教学日期自2013年10月14日星期一至2013年11月1日星期五,各教师具体授课日期由各教研组长安排。
4、优秀评审日期为2013年11月8日星期五前,由教研组长组织评审,2013年11月11日星期一公布优秀者名单。
五、奖罚
1、一份教案、一堂课每个学科均设立二个奖,一等奖奖金50元,二等奖奖金30元。
2、根据小学教师管理量化管理要求,教师应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各教师讲课、听课、评课均实行计分,不参与不计分,无教研活动津贴。女性50岁以下、男性55岁以下者必须参与,不参与者按不服从学校安排处理。
宝塔学校教务处
2013年10月8日
教研月活动实施方案 篇2
开展教研培训活动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实践智慧的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与教师个体的思想和行动过程密不可分。传统上通过直接讲授而开展的教研活动使教师处于相对被动地位,不能很好地提升教师能力和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常常使一些培训活动流于形式和空谈。作为一名成人,教师的学习特点与学生相比具有明显的区别和特点。因此,在进行教研活动课程化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教师的学习特点选择相应的实施方式。
著名成人教育学家马尔科姆·诺尔斯(Malcolm S.Knowles)认为成人应该具有以下特征:1.具有独立的自我概念,能够指导自己的学习;2.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是其后续学习的资源;3.具有学习需要,这些需要与改变自我的社会角色密切相关;4.以问题为中心,希望能立即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5.学习为内在动机所驱动,而非外在因素。因此,成人的学习活动也应当围绕提高能力和技能来组织,并以实用为中心。
二、教研活动课程化的实施模式
依据上述成人学习特点,在开展教研活动时需要重视教师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主动性,将教师的个体经验视为学习的资源。同时,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培训,在团体活动中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实现自我满足的需要。
因此,项目组借鉴“行动学习”这一学习模式,试图探索教研活动课程的实施方式。行动学习是“一组为了在工作上有所行动而同时发展个人学习能力,利用提问与反思来互相学习的系列过程”。其力量源于小组成员对已有知识和经验的相互质疑和在行动上基础之上的深刻反思,可以表述为如下公式:行动学习=结构化的知识+质疑+反思+执行。它是一个反思和行动的循环过程,其目的在于提高行动的效率,通过从体验中的学习以便更好地行动。因此,行动学习是一种从行动中学习的方式,是一种将行动与学习、反思结合起来的学习模式。它有五个特征:以实践活动为重点,以学习团队为单位,以真实案例为对象,以角色扮演为手段,以团体决策为要求。
具体而言,教研活动课程化的实施主要借鉴了行动学习的两种典型方法:团队共创法(Consensus Workshop Method)和团队列名法(Nominal Groups)。
1.团队共创法。团队共创法是一种结构化地征集观点、达成共识的集体研讨方法,团队成员在一种积极、开放的氛围中围绕主题,通过讨论、头脑风暴等方式,对目标达成一致。它鼓励团队成员把自己的想法和情绪都表达出来以形成团队智慧,团队中的每位成员都是目标达成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利于激发每个人的创造力、想象力和主动学习、主动表达的意愿。具体操作步骤为:内容介绍——介绍研讨流程、方法、规则、时间安排,阐述要解决的问题;头脑风暴资料——激发创意,收集想法;组织(分群)——将同类观点放在一起,发掘新的见解;群组命名——给同类观点一个概念,以引导形成一个共识;赋予群组意义——确认决议及行动计划。
2.团队列名法。团队列名法是一种更加结构化的头脑风暴方法,为了避免个别人控制会议,在小组讨论中最大限度地收集所有成员的意见,让小组成员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思考并记录下自己的观点,然后轮流依次发言,直到穷尽所有观点。一般来说,团队列名法有六个具体操作步骤,包括主持人发言、个人独立准备、个人轮流发言、小组讨论、小组决策和宣布结果。
除此之外,教研活动课程化的实施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情景模拟、五步认知引导法、鱼骨刺图法、课例研究等方式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发挥教师作为参训者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三、教研活动课程化的实施模式案例
1.团队共创法:以Z学校课程体系“瘦身”工作坊为例。
(1)内容介绍。主持人首先介绍本次活动目标(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瘦身”,重构拓展型课程的板块,将其统整为两种形态:社团课程与主题活动课程)、活动内容(课程整合与课程规范)、活动规则(积极思考、乐于表达、成分碰撞)和活动程序(热身活动、系列研讨活动、活动总结),同时准备了6张白纸,若干水笔和便利贴。
(2)头脑风暴。这是一种快速列出想法或问题的方法,包容了所有参与者的洞见,充分发挥整个团队的创造力。主持人提出问题:各领域的拓展型课程中有哪些内容是可以整合到基础型课程的,哪些可以整合到社团活动课程?每位教师自由发言,鼓励在别人观点的基础上发挥创意,并记录所有意见。例如,社会领域教师A认为“拓展型课程中童年之旅的‘学习版块’部分的内容可以整合到基础型课程中各年级品社课程中去需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教师B认为“拓展型课程中童年之旅的‘活动版块’部分的内容可以结合各年级的教育主题,与社会领域的社团活动相结合”,等等。
(3)组织(分群)。在这个阶段要鼓励教师的直觉,有利于开启新观点,引发关联。小组对每一条意见进行讨论,澄清、合并或者删除、补充,随后进行小组决策,所有成员根据自己认为重要和准确的程度从列出的意见中选出重点条列为集体意见并宣布结果。在课程“瘦身”活动中,数学领域通过头脑风暴,取得一致意见的是“数字故事可以整合到基础型课程中,思维拓展整合到社团活动中”,并讨论出了两大主题“金融与理财”和“动手做数学”无法整合到基础型课程或社团活动中,仍保留在拓展型课程中。同时,在本次讨论中,他们一致决定将“动手做数学”放入“金融与理财”中去,以“金融与理财”为主题形成三大块内容:基础知识、技能、认识钱和管理钱的目的。
(4)群组命名。这是为了引领出团队的共识,鼓励参与者拥有共创的结果并负起责任。主持人要求每个小组回顾各自领域的研讨过程,引导每位教师分析思考,写出各自领域的宣传词。例如体育领域的宣传词为“让身体和心灵都得到成长”。
(5)赋予群组意义。这个阶段需要确认决议及行动计划。课程领域“瘦身”中,在确定了各自领域未能整合进基础型课程和社团活动课程的内容之后,团队就这一部分需要进行整合达成了共识,因此下一步需要就如何进行整合,以及为什么进行整合制定一个行动计划。此时,主持人提出第二个研讨问题:未能整合的部分可以将其概括为几大主题?并以主题网络的形式加以呈现。社会领域在一开始的讨论中,认为入队入团仪式无法整合到以上课程类型中,因此该领域的下一步行动计划是与少先队活动整合,以“童年之旅”为主题,开展一年级的入团仪式、二年级的入队仪式、三年级的十岁生日、四年级的达人庆典、五年级的毕业典礼等活动。
2.团队列名法:以A学校“课程目标如何与课程结构一致”专题培训活动为例。
(1)主持人发言。主持人介绍本次培训主题——“课程目标如何与课程结构一致”,并讲明研讨规则:个人独立自由地表达观点。每个人按照顺序依次发言,规定发言时间为3分钟,避免话语霸权。记录人负责把每个人的意见按顺序写在白纸上,循环进行,意见不重复,相互不评论,穷尽观点看法。讨论者没有新的意见可以轮空,直至意见全部发表,并为每个小组准备一张大白纸和若干钢笔。
(2)个人轮流发言。在明确了每位教师清楚地知晓这个研讨规则之后,主持人给定10分钟的时间,要求每位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就该主题进行自我思考,在这个思考过程中,教师们边思考边记录下所想的观点。10分钟之后,所有教师对自己的思考依次进行汇报,分享自己的观点。例如:教师1认为:“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往往目标是目标,结构是结构,所以在设计学习活动时要对照教学目标进行整体设计。”教师2认为:“国家课程是主体,所以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牢记这一点,不能主次不分。”教师3认为:“我觉得需要规范课程设计过程。”
(3)小组讨论。直到每位教师的意见全部发表完之后,小组成员结合刚才汇报的内容进行深入讨论。当对问题进行聚焦并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之后,小组讨论结束。这时就是发挥了团队作用。
(4)小组决策。此时,主持人引导教师们将所提的问题进行梳理,并归纳出最能代表团队意见的观点。每个小组将自己的观点通过不同的方式呈现在每张大白纸上。
(5)宣布结果。当每个小组呈现之后,主持人要求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各自小组的最后结果。有个小组以画问题树的方式呈现最后结果。其中,研讨主题为“主干”,顺着“主干”找到“树根”(问题原因),并根据这些问题原因梳理“枝叶”(子问题),最后画出“果实”(解决方法)。他们得出了三个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不一致问题的原因:即理论缺失、资源不足、方法指向不明。这些问题原因包括的子问题为学校内外的资源不足、学校领导与教师对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如何达到一致的认识模糊、在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的设计上缺乏整体性、课程目标的设计功利性太强、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之间比例失调、校本课程目标指向不明等,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这些子问题方法。分别是———
(1)用好现有资源,开发新资源;
(2)理清对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一致性的认识;
(3)根据目标进行整体设计;
(4)去功利性,回归教育本原;
(5)突出国家课程的主体性;
教研月活动实施方案 篇3
一、活动目的
1.摸清底数。教研员在长时间的跟踪听评课及参加相关教研活动的过程中,从调研学情和了解教师入手,了解到被听评课者的课堂教学情况及相关环节的基本情况。由此了解到整个学科、年组乃至学校教学流程的相关情况,为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2.发现、培养、树立典型。教研员在跟踪听评课的过程中,要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改进教学行为,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要发现、培养一批典型,为今后的研培工作提供材料;要总结、推广成功的教学经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供借鉴。
3.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幸福指数。教研员在帮助、指导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同时,要提高自身的听评课水平和研培能力,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也要得到体现和提升,真正体现教研员的价值,提升幸福指数。
4.树立教研院的良好形象。教研员深入基层听评课,指导学校的课堂教学,并取得一定成效,展示良好的业务素养和工作作风,对教研院良好形象的树立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活动时间、范围及形式
时间:2013年3月至2013年12月。
范围:教研院所有中小幼专兼职教研员深入到市直学校听评课。
形式:每位教研员要根据自身的情况与特点,恰当选取市直一所学校(含幼儿园)的一名教师、几名教师或一个教研组作为跟踪对象,从课堂教学、学科教研、教学常规落实等方面着手,以“参与者、合作者、研究者”的角色真正走进教室,走进课堂,走近教师,进一步关注教师的教学形态,对教师实行连续性的跟踪指导,在听、评、议课的过程中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提升教研工作的质量与效益。
三、活动原则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跟踪听评课的过程中,既要把教育教学理论和新课改理念融入教师教育教学活动中,又要符合本地区本校及授课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2.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在跟踪听评课的过程中,既要讲究工作的层次性和科学性,又要考虑到工作的可行性,不能流于形式。
3.创新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在跟踪听评课的过程中既要勤于钻研思考,创新工作方法,又要注重实效。
四、活动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认真学习,充分调研,确定对象,制定方案
认真学习是指教研员要深入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特别是了解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要进一步研究本学科本学段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做到读通读透。充分调研是指教研员要在以往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恰当选择跟踪对象,要充分了解跟踪对象的基本情况和教学情况,了解学校学科教学的现状,在调研了解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结合所选择跟踪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跟踪听评课具体方案。在准备阶段,教研院要制定出教研员跟踪听评课活动实施方案,召开市直中小学、幼儿园领导参加的会议,目的是使学校领导了解此项活动的整体情况,做好相关的配合工作,尤其是要做好过程跟踪和结果的反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深入课堂,跟踪听课,开展教研
第一,在市直中小学、幼儿园正常授课的情况下,除每周一、周二院里例行集会和院里大型活动需要全员参与外,每位教研员跟踪听评课时间各部室可自行掌握,但平均每周下校不少于兩次,听课不少于两节。
第二,在跟踪听评课期间,教研员要善于发现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把过去教研员单一的“听课—评课”模式拓展为“预设—听课—议课—改进”不断循环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促进一线教师课堂教学的改进,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能力。
第三,在跟踪听评课期间,不仅要听评课,还要详细全面了解跟踪教师的备课、批改、辅导、测评等教学常规;全面了解掌握教师的教学研究情况和学习情况,使教师不仅在课堂教学能力上有所提升,在教学管理等方面也有较大进步。
第四,教研员要利用跟踪听评课的机会,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学科教学新动向,提升自身的素质,及时向教师推广先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传播新的观念和教改信息,努力做到从理论的高度、用成功的经验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
第五,教研员要善于积累第一手资料,除记好听课笔记外,还要有专门反映跟踪听评课、参加教研活动全过程的记录,要注意积累教学案例和教学经验,勤写跟踪听评课活动反思,注意发现培养典型,善于总结经验,提升成果。
第三阶段(总结表彰阶段):反馈总结,汇报成果,全面考核
一个周期的跟踪听评课活动结束后,教研员要整理相关材料,根据教研院的要求和自己方案的落实情况,撰写跟踪听评课综合报告,把相关的材料和综合报告一同上交教研院。教研院将组成专家组,对每位教研员跟踪听评课情况进行全面考核。院里将组织召开跟踪听评课成果汇报会,届时将邀请教育局相关科室的领导、市直学校的领导、被听评课教师等一同参加。对工作实效突出、听评课教研有创新、被跟踪听评课教师业务提高较快的教研员给予表彰奖励,为参与此项工作且考核合格的教研员颁发市级小课题验收合格证书。
五、活动的相关保障制度
1.部室主任负责制度。各部室主任是各部室此项活动的第一责任人,要对本部室每位教研员参与此项活动有统一的安排、检查和督促,要帮助指导本部室成员参与此项活动的全过程,并进行恰当的评价。
2.部室交流制度。每周一早会后,各相关部室要召开全体教研员会议,总结交流跟踪听评课情况,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3.及时反馈制度。教研员要及时了解跟踪对象所在单位教育教学相关情况,为教研院了解学校教学、教研情况提供第一手资料,为教研院教研科研培训工作决策当好参谋。
4.考核保障制度。教研院要建立相应的考核保障制度,把跟踪听评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每年度要对跟踪听评课活动情况进行考核,以确保此项活动的全面有效实施。
教研月活动总结 篇4
一、指导思想
我校根据xx进修【2012】23号文件要求,以“立足有效,建设卓越”为主题,在2012年10月10日至2012年11月20日期间,立足本校,高扬 “优化课堂,提升效率”的大旗,开展了第七个教研月活动。
二、主要工作
(一)统一思想,建立目标
目前,我们有些教师不太理解怎样的课堂才算有效,怎样的课堂又是高效,没有标准,也就无从谈操作实施。因此,统一思想,是我们首要目标。在活动开始,分管副校长于10月15日在活动推进会上向全校教师强调:“有效教学首先是有效果的教学,有效果意味着教师讲的话学生愿意听,学生愿意照着教师提出的要求去做。有效果的教师是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老师,教师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来源于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和信赖。这需要以师爱为前提,以师能和有价值的引导为基础,同时还要以师表做榜样。有效果是基础,有了效果才可以谈效率。在理想课堂建设中,从状态上看,理想的课堂是师生共同经历和享受美好生活的课堂;从结果看,理想的课堂是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得生存本领和生活智慧、体验生命尊严和价值的课堂。”有了思想的统一,才能在行动上跟上建设的步伐。
(二)举办“专题研究”,树立针对性
围绕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结合各教研组实际,确立校本教研活动专题,促进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转变,积极探索“优化课堂,提升效率”的实施策略,引领教师开展有效的专题研究。在10月16日的教研组长会上,各教研组长纷纷制定了本组的活动内容,比如语文组以小课题研讨《如何提高职高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为题,开展研究;机电组以兴趣为突破口,结合技能大赛要求,开设数控、车工、钳工等兴趣活动小组;计算机组成立计算机活动工作室,开设计算机方面相关的兴趣活动小组;体育组采取集体学习教育教研视频资料,提升教师能力为目的,同时制定小课题研讨《如何将军体和体育课进行有机结合》;综合组培养和展示学生素质为方向,开展学生导游大赛活动等方式。
(三)开展教学展示,各组代表齐上阵
由教导处统一安排时间,集中展示实践成果,各教研组具体实施教学活动。数学组段红梅老师在这次教研月活动中首当其冲,敢为人先,课堂组织有序,讲解逻辑分明,很好的展现了教学示范的作用;廖家会老师在英语课堂上,教学严谨、诙谐幽默,学生倍感轻松、学有成效。谢佳妮、胡忠庆,钟敏等年轻教师也在活动中脱颖而出,以往相比,教学效果有长足的进步,得到了当堂听课老师们的好评。在这次活动中,展示代表主要确定为我校市区级骨干教师、校级骨干教师以及年轻教师为主。以骨干教师为示范引领,来提升常规教研的质量。年轻教师则定位为合格课,意在对年轻的同志进行打磨和提升。整个活动展示过程基本程序是:上课教师先独立设计教学方案,然后是教研组内的试讲,继而组内评课、集体议课,最后是正式上课。如此反复多次,让上课教师得到锻炼,同时也让参与教师得到了启发。所谓常教常新,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和教学理念的过程,唯有如此,年轻同志才能“脚下有根,心中有魂”,加快成长的步伐。
(四)落实教学质量评估,抓好常规检查
严格执行xx区教学常规基本要求,履行教学“六认真”,抓好过程管理。学校成立教学工作督导组,由分管教学的晏东同志任组长,教导处部门组为成员。
具体实施如下:(1)“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树立提前备课1周意识,并且教案在内容上要求结构完整,字迹清晰,融入新课程思想。在每周星期一交教导处检查登记;(2)督导组成员个人每周巡视课堂不低于10次,督查课堂教师管理混乱或者无作为,教学言行不当,并记录在案;(3)深入课堂听课,督导组成员每期听课不低于40节,并及时与当事人交换意见。坚持开展每月一次的教学督导工作会,找问题,树先进,促进步。同时要求教师个人学期听课节数不低于20节;(4)抓好作业检查。除教师在作业上写上批改日期外,学生在教师布置作业时,也要写上作业布置日期,并规定每位教师每周作业的批改次数不低于所上该门学科课时数的一半,教导处将每次检查的情况登记在册。(5)做好考勤登记,禁止教师私自调课。调课权由教导处统一执行。(6)组织完成了高考班和初三年级月考。月考中,对参考学生整体编排考号,采用单人单桌,每间考室2名监考教师,同时兼派2名巡考,力求考试数据的真实性。
(五)萃取经验结晶,撰写经验型论文
教师撰写论文是“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的必由之路,也利于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在活动中,一部分教研组教师撰写了教育经验型论文,富有特色的教学设计,课例研究报告等内容。总体实施“优化课堂,提升效率”的教学经验,以此体现新的教学思想,有效的教学手段,高效的教学模式。本次教研月共实施微型课题探讨8个,其中机电专业组的小课题“项目教学法在实际操作课的应用”成果斐然,共形成专业论文11篇,在专业刊物上发表4篇。其他教研组也都组织了2-3次的课题探讨,并形成经验论文28篇,为教研月活动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气氛,为创新我校教研活动形式提供了很好的范本。
(六)建设品牌学校,做好课题研究
从事课题研究本身是一种学习,一种来自于集体智慧的碰撞和启迪,更希望研究本身能成为教师的一种工作方式,让老师在有目标的思考中获得教育的智慧,从而更加简约、平实的工作,并享受工作中的幸福和快乐。在教研月活动中,我们积极申报市级科研课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和矫正策略》,现已经开题。
(七)组织开展评选活动
学校开展了优秀论文、先进个人和先进教研组评选活动。并将在适当的时候公布和表彰。在先进个人评选中,共有10名教师入选评审资格。其中,XX老师教风严谨,贯彻执行教学“六认真”,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喜爱,经研究决定,XX老师被推荐参加区级教研先进个人评选。在先进教研组评选中,各组评分排名如下:
Xx组在教研月活动中,资料整理规范,教研组内活动组织有序、开展积极,评课有理论深度,撰写经验性论文11篇,3篇心得体会,2项小课题研究。经研究决定推荐xx教研组参加区级先进评选。
(八)创新专业实习方法和手段,充分体现“市场导向、学生能力为根本、素质核心“的训练目标。
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就是给社会培养合格的产业技术工人,而这一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就是学校的技能实习是否过硬。技能实习要么是说得多、做得少,要么就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为彻底扭转这种不良风气,我们在机电专业尝试了项目教学法,将每个生产环节进行分解,确保学生“招得来、留得住、练得好、出的去。同时,在11月6日,学校与区劳动局配合,对我校计算机,机电,建筑等专业的部分学生实行了为期半天的技能鉴定,对鉴定合格学生颁发技能证书。
三、活动的思考
(一)存在的问题
1、公开课情况。部分教师只注重自己的教,忽视学生的学;个别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使用填鸭式教学,学生活动也单一,达不到有效教学课堂;部分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部分教师参与听课活动不积极;
2、教研组情况。各教研组提供的有效教学课堂,普遍粗糙,缺少理论高度和指导意义。各教研组上交的各类资料参差不齐,质量不高,真实性低,有完成任务的色彩。
3、部分教研组长重视不够,开展活动拖沓缓慢,资料上交不及时,组内教师抄袭听课记录。
(二)今后的打算
1、新教师要加强成长步伐。年轻教师是学校的“财富”,理念先进,接受新事物快,能运用现代化设备,只要加快学习,不断反思,是完全可以在3-5年内完成“化茧成蝶”的蜕变。因此,学校应注重新教师的学习引领和培训,真正落实好“青蓝工程”建设。
2、加强教研组建设。每个教研组,尤其是教研组长,除完成常规教学任务外,要在教研组建设和组织上多思考,应就怎样把教研组搞得有特色,有亮点开展深入研究,各教研组必须致力于发展培养出4-6名优秀教师。
3、强化自我发展意识,走专业发展道路。自我发展的途径,除学校统一方式外,更重要的靠自身寻求,加强自我学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关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4、发展是根本,创新是关键,致力于课堂模式变革。11月底,学校将邀请重庆市教科院职成所谭少华副所长给全校教师作“五环四边”教学法的科研讲座。学校以此成立“五环四边教学法”赛课集训队,由每个教研组长任本组的集训教练。同时,还成立“五环四边教学法”课改研究小组,由罗校长亲任组长,教导处同志和教研组长为成员,负责教学法的具体实施和推广,学期末要举行总结,评比和表彰。
英语教研月活动总结 篇5
---八年级备课组
十月是喜庆的一月,十月也是丰收的季节。在十月,我校的教研月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如火如荼。我们八年级英语备课组10月份英语教师在围绕“有效课堂”这一基本理念的前提下展开了一系列活动。在这次活动中英语教师紧紧围绕 “有效课堂”这一概念,积极认真地准备和深入细致的探讨。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学习、研究、探索、分析、总结、实践、调整。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提高了英语组教师研究教材、分析教材,体现教材的能力。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合作互助、准备充分
活动前,英语组的全体教师对这次活动高度重视,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与研究,通过集体备课活动,体现了集体“互帮互助”精神。教师都对教学设计作了精心准备,备教材,备学生。体现了教师的朝气和活力。正是积极的态度,充分的准备,向上互助的精神使得这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二、活动效果好、教师展现风采无限
(一)公开课准备充分、效果较好
在本次教研月活动中,由李丽老师和王迎春老师上了两节公开课,并开展了说课、评课活动。练兵效果好。
(二)备课组每人写出了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围绕“有效课堂”教学进行了探讨,教师的教研能力在这次活动中也得到了锻炼。
(三)本备课组围绕“有效课堂教学”,积极进行了一些有效的探索,力求改善本年级英语成绩落后现状,提高教学实效。申报了一个校级课题“农村初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
(四)送课下乡活动成功,效果好。由七年级英语教师陈军执教,到寨苹中学的送课下乡活动在初中所有的英语老师的群策群力、献计献策、共同努力下,送课下乡活动圆满结束。
三、活动后的启迪
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英语组的老师们受益匪浅,启迪深刻。
(一)、英语组教师的课堂教学主要具备以下一些优点:
1、绝大多数教师有比较扎实的英语教学基本功。教师在教学所要求的英语基本能力方面都有较高水平,具体体现为能用英语组织教学,驾驭课堂能力强。
2、大多数教师备课认真,能够注重课堂结构,能够合理设计课堂练习。教学案更加规范、实用。教学案设计目标明确、具体,重点突出,设计合理,针对性强。
3、部分教师注重课堂上师生互动,注意利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些教师安排了每课都有学生分别承担的英语试题讲解、单词朗读、单词听写等活动,学生们很感兴趣,也极为负责认真。
(二)、英语组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教学过程不够精细,课堂结构不够合理,设计比较粗放,对课文和练习细节关注不够,问题的设计比较随意,没有事先的精心准备。
2、在课堂上缺少学习英语方法的指导,老师应时时穿插一些帮助同学克服英语学习的心理障碍,多研究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个别课堂还不能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对成绩差的学生关注不够,上课提问次数极少,态度冷淡。导致差生较多。
(三)、英语组教师今后在课堂教学中改进的措施:
1、要更新观念。要努力学习本专业知识,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全体英语教师都要积极学习最先进的教学思想,力争逐步改变教学观念,从最细微处寻找改变的突破口。多读书,开阔眼界,丰富思想和情感,在更广阔的背景上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
2、要加强课堂管理,努力提高课堂管理能力。全组教师都应积极探索提高我校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方法。从单词记忆、文章阅读、口语练习、课堂活动组织到课外活动开展,全面构思,激发同学们学习母语以外一种语言的兴趣。课堂上尽可能使用课件投影,加大信息量,让学生保持兴奋状态,提高课堂效率。
3、注重讲练结合,多给学生表现机会。学生活动要丰富。
4、要跟学生在课下多交流,沟通情感。师生要平等,要诚心实意。
5、加强集体备课,在年级备课的活动中互相借鉴,形成探讨的风气,激发每个成员上好课的兴趣,注重课堂细节。
6、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不能只为教书而教,不能只是单纯的教书匠,要慢慢提高,成为研究型教师。
教研月活动实施方案 篇6
光阴荏苒,“教研月活动”转瞬就将落下帷幕!我们初中语文组在本次教研月活动中,围绕“提高教学技术,实 现精细教学”的主题,以“减负、提质、增效”为重点,结合专题探 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开展了扎实、丰富、有效的 系列教学教研活动。老师们借助集体备课、公开课展示、说课评课等平台,主动参与,积极探索,让课改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提高自己 的教学业务能力,在“课堂精细化”方面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与认识。现就活动过程与成效作如下小结:
一、全员练兵有序高效
教研月活动中,各年级首先推荐两名青年教师上了一节研讨课, 可谓是“精彩纷呈、有序高效”。看!教学设计精细有效,彰显了新 课改理念;课堂生成鲜活精彩,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环节合 理有序,体现了教师的有效导学;课堂演练目的明确,收到了较好的 教学实效!另外, 还有各年级资深教师的示范课, 由于运动会的耽误, 时间上来不及在教研月活动中展示了, 只能在后面安排时间, 组织老 师每周听一节!
二、说课评课扎实推进
每节公开课上完后, 老师们主动留下共同探讨收获与感受。上课 老师总是从教学设想、过程反思、实效感想等几个方面向全体听课老 师“说课”,他们的“态度诚恳,反思深刻,谦逊好学”,很让人感 动。而以谭崇元老师、谭文忠老师、杨春元老师为首的各年级评课团, 也从“课堂建构、新理念落实、环节设计处理、文本解读”等多方面 深入浅出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 给我们年轻教师提出了许多宝贵 的建议, 在帮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提高语文组综合素质等方面作出 了巨大贡献。
三、专题研讨各抒已见
教研月活动中共组织了两次专题研讨会, 老师们围绕 “如何构建 有效课堂”的话题,写了发言稿,深入剖析了自己对“有效教学”的 认识与思考。
四、经验论文硕果累累
教研月活动实施方案 篇7
一、组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 保证活动课程有序实施
教研组是学校保证学科教学有序推进的最基础的教学团队, 没有教研组, 学科教学就会缺少主心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像其他学科那么单一, 课程涉及面广, 与多种学科相关;课程实施中, 活动时间与空间多变, 活动可以在一节课里完成, 也可以在一个学期里完成, 甚至更久;活动可以在校园里进行, 也可以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进行。所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必须发挥教研组的核心作用, 由教研组的统一部署和协调管理。
2003年9月, 我校在全市实施新课程的初始阶段, 就在全市率先组建了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在市教研室指导下, 学校决定把原来信息技术教学、音乐、美术、劳技等学科教研组进行改造和重建, 组成了包括信息技术、劳技、音乐、美术等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不久, 市教育局教研室在我校举行了第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活动, 教研组向全市各校从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老师介绍了教研组的工作情况和取得的初步成果。
鉴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我们把教研组的工作计划牢牢地定位在全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总体规划上, 具体由以下两个部分构成。
(一) 教研组成员经过努力能达标的工作计划 (教研组常规工作计划)
教研组常规工作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活动课程中提出的信息技术教学, 劳技教学, 与音乐、美术教学相结合的综合性活动等。这些活动计划, 都是教研组所能直接管到的, 也较易操作。计划的制订既要按照国家指导纲要的意见, 又要充分结合学校特色, 利用学校、家庭、社区 (社会) 的各种活动资源, 并拟定一批研究性学习课题、社会调查课题让学生自主选择。教研组成员要指导学生去具体实施, 最后帮助学生完成活动评估。8年来, 我们在学生广泛实践的基础上, 已整理出150余项课题, 有些已经把成果转化改造成为校本课程。
(二) 由教研组提议校领导课程小组部署制订的工作计划 (学校层面的工作计划)
由于活动课程内容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有些活动光靠教研组是无法完成的。对此, 我们采用的办法是:由教研组提议, 请校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按照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的核心内容, 制订全校性的工作计划。在计划的制订过程中, 教研组主动配合学校各部门 (教务处、德育处、团委、学生会等) 、各学科教研组完成各项工作。
二、实施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 除了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外, 还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以及学校各部门、各教研组的支持和配合。
(一) 课程管理
1. 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 全面负责课程的实施
这种管理既能直接或间接体现学校校长的办学意志, 又能很好地理顺学校各处、室, 各层面相互之间的关系, 能把学校的办学意志顺畅地贯彻到各处室、各教研组、各年级组、各备课组, 直到每个师生。实践证明, 由“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来统率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面实施, 不失为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管理办法, 也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 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课程管理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 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活动需求, 并对学生参与活动的需求和过程作必要的跟踪, 其目的正是为了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活动, 提高活动的成效。因此, 教师要有勇气和自信去面对学生, 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 并随时根据反思的结果调整指导计划、指导的方式和方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要充分体现学校教学特色和区域特色。所以, 教师要能结合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运用多种手段, 进行个性化的设计, 并实施多元化、发展性的学生评价策略。
为了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 学校要营造一个让教师积极学习和研究的氛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没有固定的技术模式和操作程序, 没有现成的最好的模板, 它需要教师、校外专家、教育的行政主管部门乃至学校的学生及其家长之间的相互沟通、多方协作、彼此学习和共同研究与创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不是对个别教师或者少数教师所提出的教学要求 (尽管个别或少数教师会“先行一步”) , 它需要的是教师集体的力量和智慧。
为了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 我校为每个年级制订了每学年的课程计划, 并为学生所取得的活动成果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学校规定每年4月份一个月为学生研究成果汇报、交流活动月。为丰富活动月活动内容, 从中穿插相关专题讲座。
(二) 学生管理
根据国家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结合学校这几年来活动课程的实施情况, 我们教研组提出了让学生和教师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基本要求:要求每个学生参加3个“1”, 学会“2+1”。
3个“1”是指每个学生每个学年都要听1次专题讲座, 参加1个课题研究, 参加1项社会实践活动;“2+1”是指每个学生要学会2项体育技能, 学会1项乐器演奏。学习要有计划, 最终还要有评价。3个“1”和“2+1”要求的提出, 有力地推进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当前, 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把学生综合素质列入中考成绩总分的一部分。我校由于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把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都如实地记录在学生综合素质考评手册中, 使每个学生的素质分有据可查, 所以这些管理办法也颇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三) 教师管理
学校明确每个教师通过培训必须达到“一主一副一课题”的目标:“一主”是指教师具有的专业课知识和能力;“一副”是指教师应具有的非专业课知识和教学能力;“一课题”是指要求教师每年指导学生完成一个课题。学校还把这一培训要求列入教师考核内容之一。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 使全校教师很快具备了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能力, 课程的有效实施也就有了保证。此外, 培训内容还包括课程开发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规划设计能力、探究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等。由于学校对教师培训的措施落实, 考核考量得当, 保证了教师的培训质量, 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这些工作由教研组拟定计划, 上报学校后由学校安排时间进行。
三、以教学科研引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教研月活动实施方案 篇8
时间:2015年6月12日下午
地点:录播教室
内容:集体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负责:张雨晴
参训人数:24人(分为4组)
形式:体验式教研
开场白: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教学活动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所以说提问是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时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提问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问的现状
1.提问较随意、机械,没有针对性
问题未经精心设计,每讲一两句便问是不是,对不对,想不想,好不好,形同口头禅。比如:在歌唱活动《小老鼠打电话》中,(播放歌曲)教师:这首歌好不好听?幼儿:好听。教师:你们喜欢吗?幼儿:喜欢。教师:小老鼠为什么不高兴呀?幼儿:为什么?教师:因为小老鼠把电话打到小猫家了啊。明白了吗?幼儿:明白了就跟老师唱这首歌吧。
2.暗示性提问,也叫封闭性提问。
由于学龄前的幼儿比较容易受暗示,教师象征性的提问后,孩子们完全按照教师预设的“轨道”在走。如:在中班科学活动《奇妙的睡姿》中,教师带孩子做“大灰狼抓睡姿不正确的小动物”的游戏。
教师:有没有睡姿不正确的小动物呢?
幼儿A:没有!
教师:请你再看看,有没有?
幼儿A:没有!
教师:你看看花花睡得对不对?
幼儿A:花花的睡姿不对,东东也不对。
3.提问脱离孩子的经验和水平
例如: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如这首曲子可分几段?这是几拍子的乐曲?这是哪个民族的乐曲?之类不适宜的提问常常存在。
二、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提问的策略
1.避免毫无线索的提问
如在音乐活动《大雨小雨》中,教师在带幼儿完整欣赏歌曲后设置提问:“你听到了哪些雨朋友?”对于这样不着边际的问题,幼儿不知所云,因为歌曲中,从未有“雨朋友”这样一个角色称谓出现,幼儿不知道教师所说的“雨朋友”到底指谁。(词不达意)
2.提问要有针对性,问到关键处
关键性提问在这一节课中往往起着提纲挈领,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要学会巧布关键性提问之间的脉络,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以利于突出重点,巧妙串联整个教学环节。
指导性提问设计:就绘本《我妈妈》教师根据故事情节发展预设了以下关键性提问:猜猜这是一位怎样的妈妈?——你找到了妈妈哪些棒的地方?——安东尼还会喜欢这时候的妈妈吗?——这几幅图片,安东尼又想夸妈妈什么呢?——在你心目中你的妈妈像什么?这些关键性提问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
3.提出的问题要有系统性,不能杂乱无章
如诗歌教学“家”,教师首先提认知性问题:“今天老师带来一幅美丽的图画,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画上都有些什么?”;其次是提理解性问题:“天空是什么样子的?树木长得怎样?河水是什么样的?”等等;最后是提创造性问题:"蓝蓝的天空、密密的树林、清清的小河会是谁家的呢?还有什么地方会是谁的家?"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提问,达到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
4.问题要有趣味性
提问要有情趣、有意味和有吸引力,要注意引发孩子的情感体验,激活孩子的思维。(现场互动:针对教材,先设计,后指导。
如:《有趣的汉字》这一活动,老师们都知道这种活动很难组织,因为活动内容本身就很枯燥。从一般教学流程来看,活动有四个环节:一、找汉字 二、看图猜字 三、交流关于汉字的经验 四、尝试看图识字,这四个环节是节节相扣,一个也不能少的。所以从能激发的兴趣出发,重新组织:在组织的第一个环节,先在白板上无顺序的出示三个国家的文字--中国、美国和日本,提问:“这是什么?”“你们能找到我们中国的字么?请你帮助老师指出来。”在第二个环节中,先给幼儿提出一个问题情境:古时候是没有字的,可是,我们要传递信息,怎么办?孩子们说出了很多答案,老师都提出疑问,后来有孩子说“做记号”,教师又提出:“怎样做记号呢?”,在孩子没有回应的情况下,教师说:“古时候的人很聪明的,他们想了个好办法,就是把要说的话,用画画出来。”然后,老师出示了一个“人”的象形图案,提问“你看这个像什么?它可能是哪个字?”“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并请小朋友上台表演。接着,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象形文字,是我国最早的汉字,是从各种具体形象的图画中演变而来的,然后继续玩猜字游戏……幼儿的积极性很高。
5.提问应该层层深入,减少简单低层次的提问
举例:大班科学《有趣的纸盒娃娃》
教师设计的提问:
(1)教师出示木块,纸盒。你们的纸盒娃娃能够悬空吗?(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2)有的小朋友悬空得很多,有的悬空得很少,这是为什么?
(3)用什么方法能让纸盒悬空最多?(木块放到纸盒的一边,然后把纸盒轻轻移动到平衡点就是悬空最多的方法)
(4)出示木块、塑料、螺丝帽。
提问:木块、塑料、螺丝帽,哪一个能让纸盒悬空得最多?为什么?
6.提问要具有开放性,使幼儿积极思考、充分想象
如:语言活动学习诗歌《春天》时,老师问:“春风吹来了,你觉得它像什么呢?”,课堂陷入静默状态。老师赶紧换了一种提问方式问:“春天到了,天空中、池塘里都有些什么小动物?”“柳树、桃树、小草有什么变化?”“春雷、春雨会发出什么声音?”……这下,教室里马上活跃起来,大家说出了许多春天的变化。
教师应当多设计一些有思维指向的开放性问题,如“你认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你喜欢谁,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等等。(待答的时间、追问等)
三、参训学员现场设计
第一组:大班综合《搬过来 搬过去》
目标:
1.观察画面,理解绘本内容。
2.尝试探索用各种方法移动物品。
3.学习主人公面对困难时的积极态度与勇气。
第二组:小班:美工《冰糖葫芦》
目标:
1. 能用团圆等技能制作冰糖葫芦。
2.体验成功的乐趣。
第三组:中班:音乐《龟兔赛跑》
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快板、慢板的音乐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
2.通过创作表演,培养幼儿的表现力和想象力.
教研月活动实施方案 篇9
全体语文老师:
为积极推进语文高效课堂建设,深化语文课题教学艺术的研究,探究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语文组将举行名师课堂开放活动。
现将活动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16年4月1日(星期五)上午第一节课
二、活动地点
一年级二班教室
三、活动程序
1.课堂教学展示
低年级组许麦芬老师执教《荷叶圆圆》 2.点评
四、参加教师
全体语文教师
语文组 2016.3.31 关于组织语文组名师课堂开放活动的通知
全体语文老师:
为积极推进语文高效课堂建设,深化语文课题教学艺术的研究,探究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语文组将举行名师课堂开放活动。
现将活动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16年4月22日(星期五)上午第三节课
二、活动地点
五年级一班教室
三、活动程序
1.课堂教学展示
低高年级组许艳玲老师执教《凡卡》 2.点评
四、参加教师
全体语文教师
语文组 2016.4.21
关于组织语文组进行“新基础教育”论坛的通知
全体语文老师:
为提高语文组教师的课堂教学理论,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经教导处研究语文组将举行“新基础教育”论坛。现将活动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16年5月11日下午课外活动
二、活动地点
会议室
三、活动程序
1.语文组交流学习心得 2.路主任总结点评
四、参加教师
全体语文教师
语文组 2016.5.10 关于组织语文组进行“如何进行作文教学”论坛的通
知
全体语文老师:
为提高语文组教师的作文教学的水平,提高学生的水平,经教导处研究语文组将举行“作文教学”论坛。现将活动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16年5月26日下午课外活动
二、活动地点
会议室
三、活动程序
1.语文组交流学习心得 2.路主任总结点评
四、参加教师
全体语文教师
教研组长如何有效开展教研活动 篇10
一、理论学习,保证教研的生命力
对于幼儿园的教师来说,有关幼教的理论是我们进行教研活动的“导航灯”, 缺乏教育理论的教研活动就迷失了研究的方向。只有有了这样的“导航灯”,我们才能走向正确的路,才能保证教研的生命力,使我们的教研活动顺利开展。
我们要经常学习、阅读《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发展的观察与评价》《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等有关内容,对于一些教育界的理论等也学认真分析、研读,使这些内容能够熟记在心,铭记在行。教师要深刻领会其精神内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我们的教研组内,通过教师自读和集体研读等形式来分析解读这些内容,巩固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念,确立了对幼儿正确的评价行为,深化 “以儿童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从而保证我们这支教研队伍的生命力。
二、人人参与,唤起教研的生命力
教研组是由各个教师个体组成的,是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充电站”,每个教研组的成员都有权利也有义务参与教研活动。在这个教研组中,每个教师各自具有的专业素养都是体现该教研组的水平。只有当所有教师的这些专业素养在教研活动中被完全调动起来,这支教研团队才会被唤起更强的生命力。所以作为教研组长的我,经常根据不同的教研内容,采取不同的教研形式,充分调动教研组的每个成员,积极加入到研讨中来,做到人人参与、人人研讨,畅所欲言,一个也不能少。针对教研活动中的个别化学习,我们会进行图书分享会、经验分享会等,在每次教研会议之前进行一名成员的分享。在集体性研讨活动中,我会将每次的教研方案或主题提前给组员,充分给教师们查阅资料、整理资料的时间,让组员有备而来,有话可说。
三、问题聚焦,激发教研的生命力
教研活动重在一个“研”字,它的价值在于通过教师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解决在教育活动中的问题。所以我们教研活动需要做的事情是寻找问题、聚焦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研活动中,我们要根据每次教研活动的不同主题,有针对性地研讨,不能够东打一枪西打一炮。作为教研组长的我,面对教研活动中话题的讨论时,在问题提出后,我们先来分析该问题主要问的是什么,从哪些方面来讨论。当老师们在把握的差不多的时候,我则会放手让老师们来讨论,当有偏题情况出现时,则会把问题抛回给其他成员,让他们来发现问题的所在。到最后,在讨论话题时,针对组员们的讨论情况,激发组员之间在相同情况下的一个碰撞或互动,使教研中问题的聚焦更为明显和突出,激发教研活动的生命力。
四、寻求突破,展现教研的生命力
教研活动在开展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例如大家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毫无交集;对别人的观点极少提出不同的意见,一般都是附和与赞成;不会针对某个点或问题展开辨析、碰撞。整个教研活动不温不火,没有“研”的味道,更没有“争”的行为。有些看似热闹的氛围,也只是大家对各自问题、观点的不同罗列,并没有相互产生交集,从同伴的观点或表述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从而激发新的思路或观点。大家无意中呈现的状态是一种平衡,而不是“思维的碰撞”“经验的辩证”。所以我在组织教研活动时,经常会根据现场的情况进行“煽风点火”的行为,扩大不同观点中的矛盾,激发大家辩论的兴趣,从而更深入地研讨问题,分析问题。
五、结论明确,延续教研的生命力
一个有效的教研活动应该是能够体现它真实的效益和价值,而不是看似很热闹的教研活动,最后却没有任何明确的结论,研讨之前和研讨之后没有任何的结论,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毫无交集。我在组织教研活动时,经常对于大家分歧比较大的讨论话题,总是会从不同之处入手,进行反复辩证和寻求理论依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结合教育理念,明确最后的结论,使研讨的结论有价值,能够用于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延续教研的生命力。
六、回归教学,释放教研的生命力
教研活动的价值在于能否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增强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所以一个好的教研活动的结论,一定要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去实践,才能看出我们的教研是否真正服务于我们的教学活动,支持和推进我们的教育。很多时候,我们教归教,研归研,导致我们的教研和教学走两条平行路线。其实我们的教研和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教研内容要从教学中来,教研结论要用于教学实践,反复验证反复调整,从而指导教师的教育行为。我在每个教研活动之后,都会让教师们将研讨的结论在教学中实践验证,然后再来反馈、交流。通过不断地碰撞、实践和调整,优化我们的教育行为,从而释放教研的生命力,让其在教学中真正实现价值。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从他的话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我们现在所做的教研对改变教师精神状态的重要性。所以,让我们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做好教研,踏踏实实开展教研,勤勤恳恳实施教研,快快乐乐面对教研。
教研月活动实施方案 篇11
能明确字母与数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能够分析小学生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在认识上的变化;了解学生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以前,与这一知识点相关的内容;掌握用字母表示数不同的教学设计思路;进一步认识代数初步知识教学的特点。
二、活动方案
[活动一目标]
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及小学生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认知起点。
[活动时间]
60分钟。教研组可以调整活动的时间,根据学校教研活动的时间和教研组教师的情况,选择以下“活动前准备”中的一些问题。可以是全教研组教师规定思考、讨论、交流哪些问题,也可以让教师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问题。不同教龄、不同教学水平的教师可以有不同的选择。
[活动前准备]
阅读下面一些资料,解答相应的问题,准备在小组与全数学组中交流。(以下问题,*号多表示难度比较大)
1.如果小红妈妈的年龄比小红大30岁,那么当小红5岁时,她妈妈就是5+30岁;当小红a岁时,她妈妈是a+30岁;当小红a+1岁时,她妈妈是(a+1)+30岁。你觉得:(1)这里的a表示什么意思?a+1呢?(2)这里的“5”与“a”“a+1”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5+30”与“a+30”“(a+1)+30”又有什么区别?
2*.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时教师会设计一些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某一数学知识的动机。请你思考并问答下面的问题:(1)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教师与学生常常会提出“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这样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是老师提出的,你怎么回答?如果是学生提出的,你又怎样回答?(2)你觉得用字母表示的数与具体的数相比有哪些特点?
3**.有人说:“小学生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是他们认识上的一次飞跃。”你认为这个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下面这段文字在哪些方面说明了学生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有了认识上的飞跃?
“从引入字母的思想根源来看,目的是为了利用‘字母’去表示存在于一类问题中数量的共性,脱离具体的数而从一般形态下去谋求问题统一的解法,使代数成为研究类的运算,将人的认识和推理提升到一个更高的理性水平,这是代数方法的本质体现。从字母表示的‘数’这个对象来看,字母是数的化身,但从本质上看,字母又不同于数。字母符号含有丰富的语言特性:它可以是已知数,也可以是未知数,也可以是变化的数;可以表示具体意义的数,也可以是一般意义的数。学生对字母是未知与已知、是特殊表示与一般表示、是确定与可变等这些辩证关系进行考察时,对字母的形式与其所表达内容进行识别的过程中也是在逐步渗透辩证思想的教育。因此,重视揭示字母表示的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有助于学生学会用辩证的思想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摘自殷丽霞《数学符号中“字母”代“数”的教学研究》.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3.)
4.想一想、写一写,在中学数学或大学数学中,哪些地方用到字母?当用到字母时,它们都是表示数吗?为什么?下面用到字母的地方分别表示什么?
(1)一元一次方程;(2)多元一次不等式组;(3)—元n次方程;(4)函数;(5)度量单位;(6)行列式、矩阵;(7)表示平面几何中的点、直线、多边形;(8)集合。
5.想一想、写一写:(1)在学生平时的生活中,哪些地方会遇到字母?(2)下面的这些字母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哪些与数学中的用字母表示数相关?
KFC、CCTV、浙B58937、京A97G39、WJ87259、扑克牌上的字母。
6.有人认为:算术是数的运算,代数是“式”的运算。这是算术与代数的根本差别,是学生从算术走向代数的一次飞跃。文字代表数只是表面现象,其根本的内涵是“未知数的符号x可以和数一样进行四则运算”。你觉得这段话是什么意思?你认同这样的说法吗?请你用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你认同或者不认同的理由。
7.选择一套小学数学教材,查一查,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以前,学生在哪些地方已经实质上运用了用字母表示数?学习过的哪些知识或做过的哪些题目与用字母表示数有一定的联系?以下一些表达或题目,与用字母表示数相关吗?为什么?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3+4=()、4+()=9;
(2)想一想、算一算□等于几:6+□=15;
(3)根据规律填空:0.2,0.4,0.6,(),1。
(4)浙教版2006年版一上年级教材第96页的题目:
(5)人教版2002年版四下年级教材第16页中的第14题:
14.*把下面每组用图形表示的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
(6)苏教版2002年版三下年级教材第83页有关长方形面积的表示: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如果用S表示长方形的面积,用a和b分别表示长方形的长和宽,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b
(7)人教版2002年版四下年级教材第28页加法交换律的教材片段:
8.对四年级学生或五上年级学生来说,如果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时,一开始就让他们解决下面两个问题,你认为学生解决这两个问题有基础吗?为什么?
(1)根据规律,求出下面的字母分别表示的数。
(2)求下面的字母分别表示的数。想一想,可以通过怎样一个算式计算,分别求出这些字母表示的数?
9.如果四年级的学生没有学习过用字母表示数,五、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用字母表示数了。让四、五、六年级的学生都去解决下面三个问题,你估计能够正确解决问题的四、五、六年级学生数分别是学生总数的百分之几?
(1)填表:
举例说说第(1)题你是怎样算的。
(2)如果a+b=10,那么(a+b)×3=(),我是这样想的:______。
(3)如果n-17=3333,那么n-18=(),我是这样想的:______。
请用你估计的数据与下面实际测试得到的数据进行对比。如果数据相差比较大,那么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注:本数据是在宁波某城区一所普通小学测试得到的。四、五、六年级人数分别为87、81、76人。)
你觉得四年级学生为什么会有超过80%的学生能够正确解决第(3)题?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是一个交流、讨论与总结提升的过程。交流与讨论上面课前准备中的9个大题。
1.分小组交流:每个人都要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观点,记录人将发言人的主要观点写下来。小组成员对本组的观点进行综述。
2.大组交流:每个小组推荐一个代表向大组汇报,根据人数多少,对每组的发言人限定时间。发言人之间在内容上尽可能不要重复。记录人要记录每一个小组的主要观点。
3.回顾与提高:
(1)明确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为什么说学生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2)整理:①学生生活中可能接触到字母的地方有哪些?②在教材中,用字母表示数有哪些教学内容(知识点)?
[活动二目标]
了解如何进行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
[活动时间]
建议60分钟。教研组可以自己调整活动的时间,与上面的活动一类似。
[活动前准备]
请每位教师独立解决下列问题,并准备交流。
1.教师在备课时,常常要考虑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可以分成结果目标和过程目标。结果目标可使用“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术语表述,过程目标可使用“经历、体验、探索”等术语表述。在写教学目标时,有时也会用它们的同类词,如了解的同类词有:知道、说出、辨认、识别;理解的同类词有:认识、会;掌握的同类词有:能;运用的同类词有:证明;经历的同类词有:感受、尝试;体验的同类词有:体会。
下面是一位教师在备“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时写的教学目标:
(1)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字母代数的优越性,会用字母表示数。
(2)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计算公式的认识。
(3)掌握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的略写规则。
(4)渗透初步的代数思想,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你觉得在上面的目标中,哪些是结果目标?哪些是过程目标?
②“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是什么意思?
③什么叫“会用字母表示数”?请你设计几个题目,能够测查学生是不是会用字母表示数。
④你觉得上面确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合适?为什么?
2.有一套教材在编写用字母表示数时,用了以下开头(见下图),请阅读: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如果先出示“1只青蛙1张嘴,2只青蛙2张嘴,3只青蛙3张嘴”,让学生读并思考有什么规律,再出现“n只青蛙______张嘴”这样的填空问题,学生能够解决吗?为什么?
(2)你觉得教材中出现的“你能用一句话表示这首儿歌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教师在上课时,如果用这个问题问学生,那么他们能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他们可能会怎样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
(3)上面的两个问题:“n只青蛙______张嘴”和“你能用一句话表示这首儿歌吗?”你觉得对于学生来说,哪一个更困难一些?为什么?
3.请你先阅读,再回答问题。
有位教师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先在电脑屏幕上出示用三根小棒摆成的三角形(每个三角形都用三根小棒),要求学生写算式表示摆2个、3个、4个三角形分别需要几根小棒。学生写好后——.
师:好,下面我们进行一个小比赛,从摆10个三角形开始,一直摆下去,也用这样的算式来表示需要的小棒根数,比一比谁写得多!
学生纷纷动笔疾书,几分钟后,教师说停。然后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师生总结了这些算式的特点,明确了这样的算式还有很多。
师:既然这些算式写不完,那么你们能不能用一道算式,把你们已经写出的和还没有写出的算式都包括进来呢?请每一个同学写一写。
问题1:你觉得老师提出的”既然这些算式写不完,那么你们能不能用一个算式,把你们已经写出的和还没有写出的算式都包括进来呢”这个问题,学生能够理解吗?为什么?如果你觉得可能有些学生不太理解,那么怎么样的表达容易让学生理解?
问题2:上面第1题中,是先用儿歌:“1只青蛙1张嘴,2只青蛙2张嘴,3只青蛙3张嘴”,再出现“n只青蛙______张嘴”来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这里是用小棒摆三角形,来计算出小棒的根数,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数,这两种设计各有什么特点?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4*.一位教师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设计了下面的导入环节,请你先阅读,然后回答问题。
上课伊始,教师运用课件演示一位学生拾金不昧的情境,紧接着播出一则“失物招领启事”:
失物招领
××同学在校园里拾到人民币A元,请失主前来少先队大队部认领。
学生露出惊奇的神情:数学课上老师怎么讲失物招领的事呢?接着教师问:“这个失物招领启事中的A元可以是多少元呢?”
问题1:你觉得这个“失物招领”的情境,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吗?数学教学中创设的情境是否一定要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境?为什么?
问题2:你喜欢这个“失物招领”的情境吗?为什么?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主要的目的是什么?
5.如果让四年级或五年级的学生观察“小红与她妈妈年龄”的关系(如下),那么:
(1)他们能够发现规律吗?如何进行表达?
(2)如果教师提问:假设小红的年龄是a岁,那么小红妈妈的年龄是多少呢?学生能够回答“小红妈妈的年龄是a+30岁”吗?为什么?
(3)*如果教师提问:a与a+30能够比较大小吗?为什么?如果能比较大小,那么谁大?大多少?谁小?小多少?有学生回答说:不能比较大小。因为a是未知数,是不知道的,不知道到底是多少,a+30也是这样的,两个不知道的东西是没有办法比较大小的。你觉得这个学生说得有道理吗?为什么?教师应该如何引导?
6.在用字母表示数的课堂中,教师出了“编故事”练习题:故事的主角是“4a”,说一说4a可以表示什么意思。(教师先做了示范,掂掂学生的数学书)如果a表示一本数学书的质量,那么4a就是——
生:4本数学书的质量。
师:而且是4本同样的数学书的质量。很容易吧?下面,哪个同学来编?
生:橘子每千克4元,那么买a千克橘子需要4a元;
生:看到4a,我立即想到平面图形,如长为a、宽为4的长方形,面积就是4a;
生: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周长为4a;
生:小明的步行速度为a千米/小时,4小时后,小明共走了4a千米的路程。
请你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你觉得让学生做这个练习的目的是什么?一般地,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做一些练习,主要的目的是什么?
(2)在学生举例之前,教师先举了一个例子作为示范是否有必要?为什么?如果教师不举例示范,学生能够自己举出例子吗?为什么?
(3)能够举出一些例子的学生,说明他们具备了什么样的数学能力?
(4)*如果有学生一个例子也举不出来,你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作为教师可以为这些学生提供怎样的帮助?
[活动过程]
交流与讨论上面6个大问题,过程与活动一类似。
三、活动设计说明
本活动在设计时,注意到用字母表示数对小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一个重要而抽象的内容。因此,需要教师自己先清楚用字母表示数的含义。在活动一中,主要应该弄清:(1)为什么说学生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2)要重视分析学生的学习起点,掌握分析学生学习起点的一些基本思路(从生活中、从教材中、从测查中等)。在活动二中,首先要关注课的教学目标,人们常说,目标是课的灵魂。因此,在上任何一节课时,教师一定要清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学会对教学目标的表达,熟悉刻画教学目标的动词。其次要关注对教材的解读,考虑教材中每一句话的含义、逻辑结构及怎样转化成教学过程。再次要关注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的导入,在考虑导入时,不但要考虑宏观的情境的设计,而且要考虑关键问题的精心设计。最后要关注数学课堂中的练习,明确课堂练习的作用与功能。
(以上活动方案中的参考答案略)
相关链接:
1.张奠宙等.小学数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蔡宏圣.捕捉数学史中的教育基因——以“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为例.人民教育,2008(6).
【教研月活动实施方案】推荐阅读:
数学教研组公开课教学月活动总结07-03
教研活动方案08-31
教研活动实施方案12-30
主题教研活动方案08-25
教研活动方案6112-16
职高教研活动方案12-25
理化生教研组教研活动方案11-26
联片教研活动实施方案05-17
语文教研活动实施方案05-21